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古代印度课件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上第3课《古代印度》课件(共29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上第3课《古代印度》课件(共2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b67de755022aaea988f0f85.png)
五、佛教的建立
• 时间:公元前6世纪 • 人物:乔达摩·悉达多 • 主张:众生平等 • 教义:反对种姓制度,
提倡众生平等。 • 发展:公元前3世纪臻于
鼎盛并开始外传,逐渐 成为世界性宗教。
释迦摩尼像
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 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是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城释 迦族的王子。据说,他看到走投无路的乞丐、痛苦不 堪的病人、暴露于荒郊的尸体时,心灵受到极大震撼, 感到人生皆苦,于是下决心寻求解脱人生苦难的道路。
他离家修佛行陀,说后来法创立佛教,被尊佛为陀“佛坐陀像”。
阿育王
孔雀王朝 第三代国王
佛教传播与阿育王
阿育王是古代印度摩揭陀国孔 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又被称为 “无忧王”。阿育王曾经谋杀的 兄弟姐妹有99人,阿育王夺取了 王位后,开始向外扩张。
成为佛教徒后,阿育王对残酷 的战争给人民所造成的灾难感到 十分后悔。此后代替暴力统治和 侵略的将是不竭余力的宣扬佛教, 从此以后,他不再向邻国派遣军 队,而是派遣宣扬佛教的高僧。
种姓制特点 世代相袭; 种姓内婚制; 不同种姓的法律、宗教地位不平等。
二种. 姓制度
请大家观察下面这幅图片
像这样一个贱民女孩,她的命运已经被印度教 的教规所决定,除了在德里的亚穆纳河畔当洗 衣工,她几乎无法想象还能干什么别的。而像 这样洗衣服种姓的人是专门负责处理被血或排 泄物污染过的物品的。可以说,这个小女孩的 命运就是由种姓制度所决定的。
《摩奴法典》规定:“如果刹帝利辱骂了婆 罗门,须罚款100帕那;如为吠舍须罚款150 或200帕那;如为首陀罗则处以体刑。”相反, “如果婆罗门侮辱刹帝利,须罚款50(帕那), 如果侮辱吠舍,须罚款50的一半,而侮辱首 陀罗则罚款为12”。这种不平等关系在婆罗 门和首陀罗之间最为严重。例如,婆罗门侮 辱了首陀罗只罚几个钱,而首陀罗若是辱骂 了婆罗门,则要被割掉舌头。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课件 (共16张PPT)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课件 (共1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f279a339ec3d5bbfc0a7412.png)
浴佛节
Buddha's Birth Day
农历四月初八,纪念佛教 创始人释迦牟尼诞生的佛教仪 式节日,又称佛诞节。
盂兰盆节
农历七月十五,也称“鬼 节”。俗传去世祖先七月初被 阎王释放半月,故有七月初接 祖,七月半送祖习俗。
腊八节
农历十二月初八,又称 “佛成道日”,纪念释迦牟 尼在佛陀耶菩提下成道并创 立佛教的日子。
被统治阶级
婆罗门编造:从造物神的 嘴演化出婆罗门,从手生 出刹帝利,从腿生出吠舍, 从脚生出首陀罗。
首陀罗(第四等级) 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 :几乎没有权利, 受奴隶主阶级剥削和奴役,干最低贱的职业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低贱种姓的人如果用身体的某一部分伤害了高级种姓的人,就必须将那 一部分肢体斩断;如果是首陀罗辱骂了婆罗门,就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 的口中和耳中,而高级种姓人的如果杀死了一个首陀罗,仅用牲畜抵偿。
三、佛教(教义、传播)
1、地理环境 2、文明历程 3、文明成就
古古汉 代巴谟 两比拉 河伦比 流王法 域国典
1、法典内容
2、法典特点 3、制定目的 4、法典地位 5、法典实质
阿育王石柱
阿育王(公元前273~前236年在位) ,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主,通过 武力征伐扩大王朝的版图,阿育王时代是孔雀王朝极盛时代。后来阿育 王认识到依靠杀戮不能巩固统治,必须征服人心,于是,他放下屠刀、 立地成佛,皈依佛教,从此戒除杀生。
前23—前18世纪早期文明 公元前1500左右,雅利安人入侵
种姓制度
前4—前2世纪孔雀王朝统一印度
佛教
再次分裂
前 4000
前 200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公元 元年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课件(共21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课件(共2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53328e51a37f111f1855bbe.png)
种姓制度对印度的影响
种姓制度激 化了社会矛盾, 阻碍了印度社会 的发展。种姓制 度虽已废除,在 当今印度社会仍 有影响。
第3课 古代印度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1.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后,为了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建立了森严 的等级制度——种姓制度。 2.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包括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等级, 此外还有“不可接触者”——贱民。 (1)婆罗门:(祭司贵族)掌管祭祀; (2)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3)吠舍:(农民、牧民、商人)从事农、牧、商业; (4)首陀罗:(被征服者)从事农、牧、渔和手工业; 3.特点:种姓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低等级的人不得从 事高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释迦牟尼 乔达摩·悉达多
如来佛祖
第3课 古代印度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1.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在印度创立佛教。 2.早期佛教反对婆罗门特权,宣扬“众生平等”“忍耐顺从”等。
佛教的传播
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
第3课 古代印度
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
C
___吠___舍____
农民、牧民、手工 供,供养第一、第二等
业者、商人
级
从事农业、畜牧业、捕
D
__首__陀___罗___
被征服者、贫困破 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
产失去土地的人
三个等级服务
3.探究材料一、二所反映的古代印度的社会 关系。
种姓制度说明了古代印度四个等级地 位不平等,界限森严;佛教却说明了古代 印度人渴望“众生平等”。
度很多地方尤其在农村,“贱民”还遭受到奴隶一样的歧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三课 古代印度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三课 古代印度](https://img.taocdn.com/s3/m/b333406b336c1eb91a375d6f.png)
(1)地理位置
古 代
1.发展历程(2)早期文明 (3)出现小国
印 度
2.种姓制度(4)鼎盛时期
(1)创立
3.佛教(2)发展
(3)传播
佛教传播
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公元前1世纪, 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新疆,再传入中国内地。后又传 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佛教往南经锡兰,传到东 南亚的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佛教创立 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乔达摩・悉 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
佛教的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原
为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国王净饭王的
太子,后来人们尊称他为释迦牟尼
,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据说
生下来就会走路,双脚各踩一朵莲
花。 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在29
岁时,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
等诸多苦恼,舍弃王族生活,出家
婆罗门编造:从造物神梵天的嘴演化 “种姓”一词在印
出婆罗门,从手生出刹帝利,从腿生 度的梵文中称“瓦
出吠舍,从脚生出首陀罗。
尔那”,意为肤色
种姓制度
梵天
四个等级之外还有 最卑贱的贱民
婆罗门(第一等级)
祭司贵族 掌握神权
刹帝利(第二等级) 国王、武士、官吏 把持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
吠 舍(第三等级)
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 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
华 氏
城
古史籍记载,华氏城长约15公里,宽约2.8公里,城周 围环有宽阔壕沟,护城墙有570座城楼和64座城门。皇 宫花园养着孔雀,绿树成荫。
孔雀王朝灭亡以后,西北印度不断有外族入 侵。先是中亚的巴克特里亚、希腊人,接着又 有安息人、塞种人、大月氏人的入侵。星移斗 转,逝者如斯,古印度的文明已成为过去,但 “失落的文明”魅力犹存——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上《古代印度》课件PPT完整版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上《古代印度》课件PPT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db1e5dcee87101f69f319520.png)
•
3.在品读文字中,继续巩固总分的构 段方法 ,初步 学习围 绕中心 句概述 自然段 主要内 容。
•
4.第五节讲只要细心观察就能获得更 多的知 识。从 植物妈 妈的办 法中, 学生能 感受到 大自然 的有趣 ,生发 了解更 多植物 知识的 愿望, 培养留 心观察 身边事 物的习 惯。
•
5.根据诗歌内容,课文中配有相应的 插图, 形象地 描绘了 三种植 物传播 种子的 方法, 同时告 诉小读 者植物 传播种 子的方 法有很 多,仔 细观察 就能得 到更多 的知识 。
社会阶层
职责和义务
婆罗门 祭司贵族
掌握神权
刹帝利
国王、武士、 把持国家军事和行
官吏
政大权
吠舍
农民、牧民、向国家纳税,向神庙
手工业者、 上供,供养一、二等
商人
级
首陀罗
被征服者、 贫困破产失 去土地的人
几乎没有权利,受奴 隶主阶级剥削和奴役 ,干最低贱的职业, 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上第3课《古代印度 》课件 (共28 张PPT)
三、释迦摩尼创立佛教
1.创立
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 世纪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创始人为乔达摩·悉达多, 后来被称为“释迦摩尼”。
三、释迦摩尼创立佛教
2.教义
四谛说 苦谛:指人生的各种痛苦,一共有八种,即生老病死、求 不得、怨憎会、爱别离、五受阴; 集谛:人生多苦的根源是欲望; 灭谛:消灭人生痛苦的关键在于消除欲望; 道谛:要消除欲望就要修行,修行的途径被称为“八正道”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内部逐渐分化产生 了不同的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 “种姓制度”。“种姓”一词在印度的梵文中 意为颜色、品质。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上第3课《古代印度 》课件 (共28 张PPT)
部编历史九年级《古代印度》课件
![部编历史九年级《古代印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f72b462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b8.png)
部编历史九年级《古代印度》课件•古代印度的地理环境•古代印度的政治制度•古代印度的经济和文化目录•古代印度的对外交流•古代印度的衰落和外来影响•古代印度的遗产和影响CATALOGUE古代印度的地理环境印度河与恒河流域古代印度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高原为山地,平原为冲积平原。
古代印度气候和地形条件对农业生产和文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古代印度气候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分为雨季和旱季两个季节。
古代印度的气候与地形印度河流域的早期文明始于公元前2500年左右。
印度河流域的早期文明以城市为主要特征,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摩享佐·达罗城。
印度河流域的早期文明在公元前18世纪左右突然衰落,原因至今尚不明确。
印度河流域的早期文明CATALOGUE古代印度的政治制度印度次大陆的统一印度次大陆的早期政治格局01孔雀王朝的崛起02统一的意义03古代印度的政治制度君主制的特点共和制和部落联盟古代印度的政治制度印度教和佛教的政治理念印度教和佛教的政治理念概述佛教的政治理念CATALOGUE古代印度的经济和文化农业古代印度的农业非常发达,特别是在恒河平原地区。
农民通常使用简单的工具进行耕种,但他们的灌溉系统和水管理系统非常先进。
这使得印度成为了一个粮食生产大国,并拥有庞大的农业人口。
手工业古代印度的手工业也非常发达,特别是在纺织、制陶和金属制品方面。
印度工匠的技术非常高超,他们的产品在当时的市场上非常受欢迎。
此外,印度还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币的国家之一,这进一步促进了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农业和手工业宗教文化古代印度的宗教和文化印度数学家的贡献CATALOGUE古代印度的对外交流波斯希腊与波斯和希腊的交流与中国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古代印度与中国之间的交流主要通过丝绸之路进行。
丝绸之路是连接东西方的一条重要贸易路线,它不仅促进了商品和文化的交流,还加强了政治和宗教的联系。
佛教佛教在印度兴起后,逐渐传播到中亚和东亚地区。
例如,古代中国汉传佛教的经典《大藏经》就是由印度僧人传入中国的。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 古代印度 (共25张PPT)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 古代印度 (共2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8e7492103d8ce2f00662394.png)
(通过修道达到涅槃,超脱生死,避免轮回,
基本教义
释迦牟尼佛祖像
佛教文化
佛教经典
•《大藏经》 •《金刚经》 •《千手千眼无碍大悲心陀罗尼大悲神咒》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大佛顶首楞严神咒》《华严经》 •《佛说阿弥陀佛经》
(3)简要说说佛教的传播情况。
公元前3世纪后,开始向外传播。公元前1世纪, 传到中国新疆,再传入内地。后又传到朝鲜、日本 和越南。往南传到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严重地阻碍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
探究三 佛教的创立
阅读教材,找出下列问题: (1)佛教创立的时间、创始人。 公元前6世纪 乔达摩·悉达多
(2)佛教为什么能够很快发展 壮大,成为印度的国教?
早期佛教反对种姓制度,反对第一等级婆罗 门特权,因而也得到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佛 教提出“众生平等”,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 教义通俗易懂,信仰的民众日益增多,因而成为 印度的国教。
拓展延伸
婆罗门编造说:从造物神的嘴演化出婆罗门,从手 生出刹帝利,从腿生出吠舍,从脚生出首陀罗。 (1)材料反映了印度社会制度有什么特点? 实行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种姓制度)。 (2)说说种姓制度的特点。 种姓制度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低等 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 通婚。 (3)种姓制度有什么影响? 种姓制度严重阻碍了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
c
练测促学
3、下列与古代印度文明无关的是( ) A.种姓制度 B.阿拉伯数字 C.佛教 D.《天方夜谭》 4、在一部反映印度古代社会生活的电 影中,符合印度种姓制度的史实是( ) A.刹帝利命令婆罗门率兵出征 B.婆罗门在主持祭祀活动 C.吠舍在法庭上审判犯人 D .首陀罗在自家的农田里劳动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古代印度(共20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古代印度(共2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e51e33410a6f524ccbf85ed.png)
摩亨佐·达罗城市遗址
摩亨佐·达罗城中的大浴池遗址
摩亨佐·达罗的排水沟
摩亨佐·达罗的深井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雅利安人入侵: 公元前1500年左右,来自中亚的一支游 牧部落——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印度北 部逐渐出现许多小国家。
鼎盛时期: 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印度文明鼎盛时期。
有一位名叫乔达摩·悉达多的王子, 乘车出门时,先后遇到哭泣的婴儿、老 人、病人和尸体,有感于人生而有生老 病死的苦难,决心寻求让众生脱离苦海 之道。
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1、时间地点: 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 2、创始人: 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 3、教义: 众生平等、忍耐顺从 4、传播:
公元前3世 纪后
四个等级之外还有最卑贱的贱民
印度的种姓制度
等级 社会阶层 从事职业 3、特点
婆罗门 祭司
祭祀
等级世代
刹帝利
贵族、武士、 掌管军事和 官吏、国王 行政权力
相袭;贵 贱分明,
雅利安人 吠 舍 的一般公
社成员
农业、畜牧业 和商业
等级低的 人不得从 事高等级
被征服的 首陀罗 土著居民
和奴隶
农业、畜牧业、的职业; 捕鱼业和手工 不同等级 业,为前三个 不得通婚。 等级服务
1、通过自主学习,能准确找出古印度 的地理位置、文明发源地、早期文明 遗址代表、鼎盛时期及文明成就。
2、通过分析印度种姓制度的内容,认 识其实质。
3、通过阅读了解释迦牟尼创立佛教的 史实,以及佛教传播的过程。
自主学习:
1、找出古代印度的地理位置、文明的发 源地、早期文明遗址代表、雅利安人入 侵、鼎盛时期和文明成就。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古代印度》课件PPT模板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古代印度》课件PPT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e32668b3bb68a98270fefa91.png)
1.找出古印度的地理位置与古印度的早期文明; 2.找出古印度国家的出现—强盛过程; 3.找出古印度文明的成就; 4.找出印度种姓制度等级划分与特点; 5.佛教建立的时间、创立者、教义和传播。
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哈拉巴
摩亨 佐·达 罗
第二部分
新课导入
地理位置:古印度指今天的南亚次大陆。
古印度文明最早出现在印度河流域。 雅利安人是说印欧语的白种人。最初生活在黑海附近,以游牧为生。 公元前14世纪到公元前10世纪,雅利安人的逐步占有印度河、恒河流域,
目的:维护高级种姓的统治。 实质:
贵族统治的工具,是保护奴隶主特权的一种等级 制度。
影响:严重地阻碍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激化了社会矛盾。
第三部分
合作探究
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1.时间: 公元前6世纪
2.创始人:
乔达摩·悉达多 (释迦牟尼)
3.教义:
提出众生平等、 宣扬忍耐顺从
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古代印度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课件
目 录
01 学习目标 02 新课导入
03 合作探究 04 拓展练习
第一部分
学习目标
1.通过对印度的初步了解,使学生认识印度河流域是世 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2.知道古印度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文明历程。 3.掌握印度种姓制度;佛教的兴起和传播。
思考:
佛教为什么能够很快发展壮大,一度成为印度 的国教?
1.早期佛教反对种姓制度,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因而得 到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
2.佛教提出“众生平等”,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同时,由于 佛教宣扬“忍耐顺从”,教义通俗易懂,信仰的民众日益增多,一 度成为印度的国教。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 第一单元 第3课《古代印度》课件(25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 第一单元 第3课《古代印度》课件(2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82885c65f0e7cd18525360e.png)
印 度 河
印度河流域的国家
时 间:公元前1500年 左右; 种 族:雅利安人; 孔雀王朝:古代印度文 明的鼎盛时期。
雅利安人入侵
古代印度河上游两岸土地肥沃,请问:造 成这里土地肥沃的原因和我们前面讲过的哪个 国家相似?
埃及
大约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这里出现了一些奴 隶制小国。但后来来自北方的白种人自称雅利安人 进入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他们征服了当地居民,建 立起一些奴隶制小国,到公元前三世纪,恒河下游 的摩揭陀国经济发展较快,力量强大,国王阿育王 统一了除南端以外的印度。但是,这种统一是不巩 固的。不久,印度又陷入分裂的状态。
——东方网文章《印破陋习出新招:不同种姓通婚奖 励1000美元》
印度「贱民」现在的生存状态是怎样的?
印度贱民还是比较安于现状的。如果父 辈是蹬三轮的,小孩也基本会一样。如果父 辈是捡破烂的,下一辈也会一直捡下去。除 了极个别例子,像出身于卖茶水家庭的莫迪, 凭借自己天赋和后天努力,逆袭成为总理, 绝大多数贱民都深深地被种姓制度所框住, 生而为贱民,世世代代为贱民。
佛教的传播
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
古印度象兵
课堂小结:
古代印度
随堂训练
1.印度种姓制度中,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的等级是
A (
)
A.吠舍
B.刹帝利
C.首陀罗
D.婆罗门
2.在一部反映印度古代社会生活的电影中,符合印
B 度种姓制度的史实是(
)
A.刹帝利命令婆罗门率兵出征
B.婆罗门在主持祭祀活动
C.吠舍在法庭上审判犯人
D.首陀罗在自家的农田里劳动
3.来自中亚侵入古代印度征服当地居民的是( ) A. 希腊人 B.苏美尔人 C.波斯人 D.雅利安人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课件(共31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课件(共3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9535aac19e8b8f67d1cb918.png)
HISTORY
问题思考
结合教材回答,佛教为什么宣扬“众生平等”? 国王为什么大力扶持佛教?
早期佛教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 生平等”,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同时,佛教宣 扬“忍耐顺从”,得到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
雅利安人
材料一:大约在公元前14世纪,一批自称“雅利安人”的部落出现 在印度河中上游地区,并逐渐征服土著居民而居于主导地位。这些雅 利安人来自何方,目前尚无定论……不过有两点是可以肯定的,其一 雅利安人所操语言属印欧语系,其二他们的外貌与当地土著居民有很 大的差别。
——《世界通史 第一编 前工业文明与地域性历史—1500年以前的 世界》
材料二:雅利安人虽发源于里海以东,然而是东入印度,西入欧洲的 民族,故又称印欧民族。印欧民族包括很多种:入印度的,叫作印度 人;余为波斯人、希腊人、罗马人、克尔特人、条顿人、斯拉夫 人……雅利安人发迹于中亚之时,已知农耕畜牧,已知纺织陶冶。
——《世界通史》
目标导学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图片展示:
HISTORY
第一单元
第3课 古代印度
新课导入
据史书记载,公元64年,东汉明帝夜梦金人 飞入殿中,大臣解释说是西天的佛。明帝于 是派人西行求佛。使者遇到两位印度僧人, 求得佛经、佛像,一同回到洛阳。明帝下令 修建寺庙,让僧人译经。因当时用白马驮载 经书和佛像,故该寺名为白马寺。这是中国 最早的佛教寺院。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今天就让 我们一起学习古代印度文明。
课堂总结
古代印度河 流域文明
哈拉帕、摩亨·佐达罗
孔雀王 朝
古
代
人教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 第3课 古代印度(共14张PPT)
![人教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 第3课 古代印度(共1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955a55d3169a4517723a384.png)
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古 南亚 印 度 印度河
恒河
公元前23世纪,哈 拉帕、摩亨佐达罗 文明。 公元前1500年,雅 利安人建立小国。 公元前324年, 孔雀王朝最鼎盛时 期。
阿拉伯数 字
楔 汉谟拉比法典 形 1、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 文 文法典 字 2、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
贵文化遗产
梵 种姓制度: (泰姬陵)
几乎没有权利、 受奴隶主阶级 的剥削和奴役, 干最低贱的职 业
婆罗门
刹帝利 吠舍
首陀罗
1.种姓制度的特点:
1)种姓界限森严; 2)等级低的人不得从事
高等级的职业;
3)种姓实行内婚。
2.种姓制度的影响:
严重地阻碍古代印 度社会的发展。
种姓等级金字塔示意图
印度种姓制度又酿成暴乱
2008年5月,印度拉贾斯坦邦过半城镇爆发种姓 民众展开的暴力示威,有37人在暴乱中丧生。
科技 文 化
文明标志
古 非洲东北角 公元前3500年建国 太阳历
埃 尼罗河
公元前3100年统一 数学
及
公元前525年灭亡 木乃伊
象 金字塔(法老权力和尊严的象征) 形 狮身人面像 文
古 西亚
公元前3500年建国 太阴历
巴 幼发拉底河 公元前24世纪统一 空中花园
比 底格里斯河 公元前18世纪汉谟
伦
拉比建立统一的、
文、 第一等级:婆罗门 祭祀
第二等级:刹帝利 军事 行政
佛 第三等级:吠 舍
农业、
教 畜牧
第四等级:首陀罗 被征服居
民
等级严格,职业固定,不能通婚
B 1、右图中的古代巨型建筑和雕像, 至今仍屹立于( )。 A、印度河流域 B、尼罗河流域 C、两河流域 D、黄河流域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第3课 古代印度 课件(共31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第3课 古代印度 课件(共3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b547b52581b6bd97e19ea1f.png)
首陀罗 Sudra
种姓等级金字塔示意图
5、实质:是为保护奴隶主特权的等级制度。
6、影响:严重地阻碍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 激化了社会矛盾。种姓制度虽已 废除,在当今印度社会仍有影响。
佛教产生背景
四、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1、佛教产生的背景
种姓制度激化了社会矛盾。随着社会的发 展,种姓制度日益引起人们的不满,反对婆罗 门特权的情绪不断高涨。百姓生活困苦,社会 矛盾尖锐。
岗
日本
石 窟
印度
傣族地区以及斯里兰卡、
龙 门
缅甸和泰国等
石
窟
7、作用:通过佛教的传播,印度文化对
仰 光
周边地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寺
课堂 小结
古 代 印 度
古代印度河流域 文明
森严的种姓制度
地理位置 雅利安人入侵
孔雀王朝 婆罗门 刹帝利 吠舍 首陀罗
释迦牟尼创建佛教
1.入侵古代印度并征服当地居民,逐渐建立起一
三、森严的种姓制度 1、产生: 雅利安人进入古代印度后,内 部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 等级制度,称为“种姓制度”。
2、等级名称
嘴 手
腿 脚
原人
婆罗门 刹帝利
统治阶级
吠舍 首陀罗
被统治阶级
3、种姓制度中各阶层的职责和义务
等级名称
社会Hale Waihona Puke 层职责和义务婆罗门
祭司贵族
掌握神权
刹帝利
国王、官吏、武士 把持国家军政大权
C、佛教
D、《天方夜谭》
5、佛教反对婆罗门的等级制度,所以( B)
A、宣传种姓制度 B、宣传“众生平等”
C、倡导刻苦修行 D、号召削弱王权
部编教材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古代印度课件
![部编教材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古代印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96b97a8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60.png)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哈拉帕 摩亨佐·达罗 (公元前23-18世纪)
第三课 古代印度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北部 出现许多小国家
2、孔雀王朝基本统一印度,是古印度的鼎盛时期 3、多次受到外族侵扰
黄金之国
阿拉伯数字源于印度
第三课 古代印度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1、据图描述印度贵 族生活。
1、印度贵族如何维 系统治?Fra bibliotek印度贵族出行图
第三课 古代印度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阅读第12页第一、二段内容,思考
1、谁建立了种姓制度,指出种姓制度的性质。
雅利安人、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
2、指出四个种姓的社会分工
祭祀(宗教);军事和行政权力;农业、畜牧业、 捕鱼业、手工业(拥有者);农业、畜牧业、捕 鱼业、手工业(劳动者),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历史人物卡制作
• 人物:乔达摩·悉达多 • 要素: 1、人物形象(可合理创作) 2、姓名、国籍、生活时期、身份 3、一生主要经历(突出典型故事) 4、一句话的评价(功过是非) 5、按照政治、军事、文化、思想、宗教、科学
评估能力值 6、期限两周
1、说出释迦牟尼的种姓
刹帝利
2、根据教材指出佛教教义(13页)
反对特权、众生平等、忍耐顺从
第三课 古代印度
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3、阅读教材描述佛教外传的基本情况
公元前3世纪后,开始外传,公 元前1世纪,传入中国,后又传 播到朝鲜、日本、越南、缅甸、 柬埔寨、泰国等国。
第三课 古代印度
内容总结 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地理位置 森严的种姓制度 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3、指出种姓制度如何保证等级分明
人教部编版九级上册 古代印度ppt
![人教部编版九级上册 古代印度ppt](https://img.taocdn.com/s3/m/5a2b8f366529647d272852d9.png)
斯里兰卡
缅甸 泰国
印 度 教
柬埔寨(吴哥窟)
通过佛教的传播,印度文化对周边地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嗨起来,脑子!
文明 古埃及文明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古印度文明 古代中国文明
时间 约前3500年
约前3500年 约前1500年 约前2070年
发源的河流 尼罗河流域 两河流域 印度河、恒河流域 黄河流域
①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和种姓制度。 ②提倡消灭欲望以解脱苦难,教人忍耐顺从以进入“极 乐世界”。
降生于无忧树下
佛
四
涅槃于娑罗树下
圣 树
得道于菩提树下 弟子首次结集于七叶树下
5. 佛教传播:
莫
高
窟
中亚
中国
朝鲜半岛、 日本
云 岗
印度
石
窟
傣族地区以及锡兰(今斯里兰
卡)、缅甸和泰国等
龙 门 石 窟
人教部编版九级上册 古代印度
人教部编版九级上册 古代印度
9、《摩奴法典》规定:刹帝利辱骂了婆罗门,要罚款100帕那( 银钱单位);如果是吠舍辱骂了婆罗门,要罚款200帕那;如 果是首陀罗辱骂了婆罗门,就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
D 耳中。此规定说明了印度四个种姓( )
A.职业世袭不改变 B.宗教生活界线分明 C.宗教权利不平等 D.法律地位不平等
婆罗门
2.内容:社会分为四个等级
刹帝利 吠舍
首陀罗
梵
统
天
治
者
被 统 治 者
贱民:在社会上遭到歧视和凌辱
种姓制度中各阶层的职责和义务
等级名称
婆罗门 刹帝利
吠舍
社会阶层
职责和义务
祭司贵族
第3课《古代印度》22张PPT课件2021_2022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
![第3课《古代印度》22张PPT课件2021_2022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https://img.taocdn.com/s3/m/17dfb99faf1ffc4fff47acd9.png)
公元前1500年
孔雀王朝王宫遗址 古印度文明鼎盛时期—孔雀王朝
公元前23世纪到前18世纪
雅利安人入侵建国
公元前324年—前187年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
“太初之世,原人之口,生婆罗门;彼之双 臂,生刹帝利;彼之双腿,生吠舍;彼之双 足,生首陀罗。” ——《原人歌》
排除之外:“不可接触者”——贱民
材料一 种姓制度引发的暴乱 材料二 1955年起,印度法律允许跨
种姓通婚。但大部分印度人仍只与同种 姓的人联姻,以免受到配偶“高种姓” 亲属们“为维护荣誉而进行的迫害”。 最近,在孟买附近的巴尔克尔城,法院 判处因不满姐姐与“低种族”通婚而杀 害4人的迪利普·蒂瓦里等3名男子死刑 。最高法院指出,这种“为维护荣誉而 进行的杀害”是野蛮行为,并下令警方 保护通婚的夫妇。法院将种姓制度叫做 “民族的诅咒”。
A.吠舍
B.刹帝利
C.首陀罗
D.婆罗门
2.在一部反映印度古代社会生活的电影中,符合印度种姓制度
的史实是(
)
B
A.刹帝利命令婆罗门率兵出征
B.婆罗门在主持祭祀活动
C.吠舍在法庭上审判犯人
D.首陀罗在自家的农田里劳动
3.从中亚侵入古代印度的是( C )
A.希腊人
B.马其顿人
C.雅利安人
D.波斯人
4.大河流域是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是 ()A
地理位置
古印度
南亚次大陆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对比观察两幅地图,找出印度河流域、哈拉巴、 摩亨佐·达罗等早期文明遗址?
文明发祥
摩亨佐·达罗 印章文字
考古学家已经发现了镰刀等农具和大量 农作物如大麦、小麦、豆类、芝麻、蔬菜、 棉花等。已发现的金、银、铜首饰有项链、 戒指、手镯、臂镯、足镯、耳环等等。纺锤 和纺轮在许多遗址中都有发现,在遗址中发 现了染缸。出土的文物中,还有大量造型精 美的艺术品,如小雕像、骨刻、绘画等, 其 中护身符印章尤多,达2000余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 元第3 课古代 印度课 件(共54 张PPT)
种姓等级金字塔示意图
2019-2020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 元第3 课古代 印度课 件(共54 张PPT)
种姓制度的特点
1、种姓各等级之间界限森严,等级世代相 袭、贵 贱分明,严禁低级种姓从事高级种 姓的职业。 2、内部联姻。不同种姓之间男女 不得通婚 3、首陀罗没有参加宗教生活的权利。 4、各等级在法律、社会权利、宗教生活均 是不平等的
婆罗门
◆ 从事农、牧、渔、养猪业以及其他职业。
首陀罗
◆ 从事国家军事、行政事务。
刹帝利
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
种姓制度激化 了社会矛盾。
佛教产 生背景
2019-2020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 元第3 课古代 印度课 件(共54 张PPT)
2019-2020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 元第3 课古代 印度课 件(共54 张PPT)
2019-2020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 元第3 课古代 印度课 件(共54 张PPT)
雅利安人【梵文:âryâ】原是俄罗斯乌拉尔山脉南部草原上的一个古老游 牧民族,迁移至中亚的阿姆河和锡尔河之间的平原。这些人被称为雅利安 -旁遮普人,大约在公元前14世纪,雅利安-旁遮普人南下进入南亚次大陆 西北部,这就是印度古文献中提及的雅利安人,他们往南驱逐古达罗毗荼 人,创造了吠陀文化和建立了种姓制度,把雅利安-旁遮普语族的语言带 到了印度。
2019-2020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 元第3 课古代 印度课 件(共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 元第3 课古代 印度课 件(共54 张PPT) 2019-2020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 元第3 课古代 印度课 件(共54 张PPT)
2019-2020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 元第3 课古代 印度课 件(共54 张PPT)
古印度的鼎盛时期
时间:公元前3世纪 人物: 阿育王 都城: 华氏城
2019-2020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 元第3 课古代 印度课 件(共54 张PPT)
2019-2020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 元第3 课古代 印度课 件(共54 张PPT)
为了维护种姓制度,统治集团编了一个神话:诸神在
思考:种姓制度的形成对印度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
严重地阻碍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激化了社会矛盾。种姓制度虽 已废除,在当今印度社会仍有影响。
种姓制度的影响(危害)
• 政治上不利于印度的统一和团结。种姓制度,使社会四分五裂,人民之间 缺乏团结。
• 在历史上,它为异族入侵提供了有利条件。印度的历史是一部不断被外族 征服的历史,其原因与种姓制度造成的整个印度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性和利已性不无关系。它妨碍了印度人形成统一的民族意识,在面临外族 入侵时,不能组织起强有力的抵抗力量。
2019-2020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 元第3 课古代 印度课 件(共54 张PPT)
看书P12回答下列问题 1、两个年轻人为何不能结婚?
种姓制度规定不同等级的人之间是不得通婚 2、这个故事反应的什么社会问题?
反映了当时不同种姓之间壁垒分明、等级森严的社会状况。 3、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
2019-2020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 元第3 课古代 印度课 件(共54 张PPT)
3、古代印度的等级制度---种姓制度
2019-2020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 元第3 课古代 印度课 件(共54 张PPT)
2019-2020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 元第3 课古代 印度课 件(共54 张PPT) 2019-2020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 元第3 课古代 印度课 件(共54 张PPT)
分割原始巨人普鲁沙时,其手、嘴、腿、脚分别化成了一
种种姓,你能分别把它们对号入座吗?
目的在于维护高级种姓的统治
2019-2020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 元第3 课古代 印度课 件(共54 张PPT)
嘴
手 腿
脚
种姓制度
婆罗门 刹帝利
统治阶级
吠舍 首陀罗
被统治阶级
贱民,在社会上遭到歧视和凌辱。
哈拉帕 文明的产生
摩亨佐·达罗
2019-2020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 元第3 课古代 印度课 件(共54 张PPT)
雅利安人
一早期国家建立时间: 约公元前1500年左右,印 度北部逐渐出现了由雅利 安人建立的小国家。
2019-2020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 元第3 课古代 印度课 件(共54 张PPT)
2019-2020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 元第3 课古代 印度课 件(共54 张PPT)
2019-2020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 元第3 课古代 印度课 件(共54 张PPT)
请根据种姓制度中四个等级的不同职业,猜猜他是那个等 级?
◆
从事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商业为主
吠舍
◆ 从事宗教事务
材料:尽管自印度独立以后,废除了种姓制度,印度宪法明文规定不 准阶级歧视,但是种姓制度对今天的印度社会特别是印度农村仍然保 留着巨大的影响。种姓层级最高的婆罗门不及人口的4%,却占有七成 的司法权及接近半数的国会席次。就算在天灾时,贱民亦饱受歧视, 得不到最基本的援助。如在2008年8月,印度比哈尔邦的阿拉里亚发 生水灾,然而由于阿拉里亚为贱民的集中地,灾民得不到地方政府的 任何协助,令大量灾民死于水灾当中。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3课 古代印度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地理位置
印 度 河
地处南亚次大陆,濒临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
恒河
2、河流
印度河和恒河,定期泛滥
3、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水源充 沛,非常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4、印度河流域的早期文明:
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
印度的土著居民雅利安人来到后,达罗毗荼人被赶到次大陆南部
目的:
维护高级种姓的统治。
实质:
是贵族统治的工具, 是为保护奴隶主特权的一种等级制度。
影响:
随着印度社会的发展,种姓制度逐渐成为社 会前进的障碍,激化了社会矛盾。种姓制度虽已 废除,在当今印度社会仍有影响。
2019-2020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 元第3 课古代 印度课 件(共54 张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