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第三节 丙酮酸氧化脱羧与三羧酸循环
有氧呼吸及三羧酸循环
糖的有氧氧化
Aerobic Oxidation of Glucose
• 葡萄糖在有氧条件下,彻底氧化成水和 CO2的反应过程称为有氧氧化。这是糖 氧化的主要方式。
一、有氧氧化的反应过程
分为三个阶段:
胞液
第一阶段
G
丙酮酸
(同酵解)
线粒体
第二阶段
丙酮酸
乙酰CoA
三羧酸循环 第三阶段 氧化磷酸化
以乙酸为主要食物的细菌
(物质循环中的重要一环)
乙酰CoA合成酶
乙酸 + ATP +CoASH → 乙酰CoA + H2O +AMP +PPi
3.磷酸戊糖途径(磷酸己糖支路)
• 磷酸戊糖——磷酸戊糖为代表性中间产物。 • 支路——糖酵解在磷酸己糖处分生出的新途径。
2
磷酸戊糖 途径
细胞质中
A.过程 氧化阶段(脱碳产能)
lipoic acid
COOH
+2H -2H
H2 C
H2C
CH (CH2)4 COOH
SH
SH
dihydrolipoic acid
辅酶A结构
OH CH3
OH OH
HS CH2CH2NH C CH2CH2NH C C C CH2 O P O P O
O
O H CH3
OO
3'AMP
巯基乙胺 β -丙氨酸
•酪氨酸
琥珀酰CoA → 血红素
•亮 赖氨 氨既酸 酸 是“焚苹果烧酸 炉又是百宝琥库珀酰”CoA苯丙氨酸
色氨酸
三羧酸循环
延胡索酸
酪氨酸
(2)乙醛酸循环——三羧酸循环支路
CoASH
简述三羧酸循环中的脱氢及脱羧反应
简述三羧酸循环中的脱氢及脱羧反应三羧酸循环中的脱氢及脱羧反应——所谓脱氢及脱羧反应,指的是把中间产物酮酸转化成醛、酮或羧酸。
这种将中间体碳骨架上的H原子转移到新的碳骨架上,而生成不饱和醛、酮或羧酸的反应,称为加成反应。
该反应包括两步:第一步是把A-、 2C-和5S-脱去氢原子而得到糖类,此时酮酸可以看做是醛酮或羧酸。
第二步是脱下一分子的氢后,形成新的碳骨架,从而重新生成酮酸,其中O2是给予氢的基团。
当碳骨架上连有一个氢原子时,就成为一个糖基。
该反应又称做氧化反应。
其中的某些类型可用来制备许多天然化合物。
在合成过程中也可作为合成方法。
在生物体内,许多类似的反应也能发生。
比如丙酮酸在脱氢酶的催化下可转变为草酰乙酸,进一步转变为苹果酸,再经一系列的反应,最终生成苹果酸-6-磷酸。
脱氢反应主要在肝脏、骨骼肌和红细胞中进行。
2.H2S+O2→2H2CO2+H2O,在酸性条件下进行3.NAC+H2O→NAC-Cl2+CO2↑+H2O,在碱性条件下进行4.NAC+H2O→NAC-Cl2+H2O,在弱碱性条件下进行5.AMPA+O2→AGaseA+NAC+H2O,在强碱性条件下进行6.AMPA+H2O→AGaseA+NAC+H2O,在弱酸性条件下进行脱羧反应在脑、肝和肾中进行,特别是在脑中最为活跃。
4.NAC+H2O→NAC-Cl2+H2O,在弱碱性条件下进行NAC脱下一分子的氢后,与一分子水反应,生成2NAC-和H2O。
反应中, NAC中的一个碳骨架连接到一个碳骨架上,使它的键长加长了。
同时也发生了一个氧化反应。
反应结束后, NAC就成了醛酮。
在丙酮酸脱氢酶的作用下,可以生成丙酮酸-5-磷酸。
2NAC+ H2O→NAC-Cl2+H2O在弱碱性条件下进行脱羧反应是通过NAC的羰基与一分子水反应而完成的。
三羧酸循环
1.1 大肠杆菌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的内容
2. 催化丙酮酸转变为乙酰-CoA的反应步骤
2.1丙酮酸脫羧反应(丙酮酸变成乙酰基)
丙酮酸
辅酶A 还原型乙酰 硫辛酰胺
乙酰辅酶A
还原型 硫辛酰胺
羟乙基-TPP
氧化型硫辛酰胺
这是第一步反应,由丙酮酸脱氢酶E1(以TPP為辅基)催化,可划分为两个步骤。
(1) 羟乙基-TPP的形成
起电子“陷井”作用
丙酮酸-TPP加成物‧E1
较稳定的负碳离子
羟乙基-TPP-E1 (暂时稳定的共振形式)
(2). 羟乙基氧化形成乙酰基
羟乙基氧化转变为乙酰基并转移至二氢硫辛酰转乙酰基酶E2的辅 基硫辛酰胺上,这是为下一步反应作准备。丙酮酸脱氢酶组分(TPP-E1 )完成了乙酰基的转移后即恢复原状,又可接受另一丙酮酸分子。
(1). Krebs H A发现:
●肌肉、肾脏、肝脏等组织的匀浆悬浮液或切片的材料中,发现柠檬 酸、琥珀酸、延胡索酸及乙酸等化合物在各不同组织中的氧化速率 均最快。
●向肌肉悬浮液中加入草酰乙酸,能迅速生成柠檬酸,又发现柠檬酸 是草酰乙酰和一种来自丙酮酸或乙酸的化合物合成的。
(2). Albert Szent-Gyorgyi发现:
TCA循环是糖、脂肪、蛋白质和氨基酸等氧化所共同经历的途径。 同时,TCA循环生成的中间物也是许多生物合成的前体。因此TCA循 环是两用代谢途径。
多糖
脂肪
葡萄糖 甘油 脂肪酸
蛋白质 氨基酸
第二阶段 (释能1/3)
柠檬酸循环
一.柠檬酸循环的发现历史
从1932年至1936年,Krebs H A 和其它几位科学家 共同 研究,最后由Krebs 提出完整的柠檬酸循环途径。于 1953年获 得诺贝尔奖。
丙酮酸氧化脱羧与三羧酸循环
2. TCA循环的总反应
二、TCA循环 循环
2. TCA循环的总反应
二、TCA循环 循环
每经历一次TCA循环 循环 每经历一次 个碳原子通过乙酰 进入循环, 有2个碳原子通过乙酰 个碳原子通过乙酰CoA进入循环,以后有 个 进入循环 以后有2个 碳原子通过脱羧反应离开循环。 碳原子通过脱羧反应离开循环。 对氢原子通过脱氢反应离开循环 有4对氢原子通过脱氢反应离开循环,其中 对 对氢原子通过脱氢反应离开循环,其中3对 NADH携带 1对由 携带, 对由FADH 携带。 由NADH携带,1对由FADH2携带。 分子高能磷酸化合物GTP,通过它可生成 产生1分子高能磷酸化合物 ,通过它可生成1 产生 分子高能磷酸化合物 分子ATP。 。 分子 消耗2分子水, 分别用于合成柠檬酸( 消耗 分子水,分别用于合成柠檬酸 ( 水解柠檬 分子水 酰CoA)和延胡索酸的加水。 )和延胡索酸的加水。
所以, 循环需要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 所以 , TCA循环需要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 否 循环需要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
携带的H无法交给氧 无法交给氧, 则NADH和FADH2携带的 无法交给氧,即呼吸链 和 不能被再生, 氧化磷酸化无法进行, 不能被再生 氧化磷酸化无法进行 , NAD+及 FAD不能被再生, 使TCA循环中的脱氢反应因缺乏氢的受体而无法进 循环中的脱氢反应因缺乏氢的受体而无法进 行。
1. 化学反应过程
二、TCA循环 循环
Step 3. 异柠檬酸氧化脱羧
这阶段放出了1分子 产生1分子NADH 这阶段放出了1分子CO2,由 C6 → C5 ;产生1分子
NADP+(gold); Ca2+(red))
1. 化学反应过程
二、TCA循环 循环
生物化学_三羧酸循环
三羧酸循环一、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一)反应过程:4步,第一步前半部分不可逆。
1.脱羧,生成羟乙基TPP,由E1(丙酮酸脱氢酶组分)催化。
羟乙基被氧化成乙酰基,转移给硫辛酰胺。
由E2(二氢硫辛酰转乙酰基酶)催化。
2.形成乙酰辅酶A。
由E2催化。
3.还原型E2被氧化形成氧化型E2,由E3(二氢硫辛酰胺脱氢酶)催化,NAD+为氧化剂。
4.氧化硫辛酸,FAD变成FADH2。
氢原子转移给NAD+变成NADH & H+。
丙酮酸脱氢复合体有60条肽链组成,直径30nm,E1和E2各24个,E3有12个。
其中硫辛酰胺构成转动长臂,在电荷的推动下携带中间产物移动。
(二)砷化物对硫辛酰胺有毒害作用,与巯基共价结合使E2辅基改变失去催化作用。
(三)活性调控:此反应处于代谢途径的分支点,收到严密调控:1.产物抑制:乙酰辅酶A抑制E2,NADH抑制E3。
可被辅酶A和NAD+逆转。
2.核苷酸反馈调节:E1受GTP抑制,被AMP活化。
3.共价调节:E1上的特殊丝氨酸被磷酸化时无活性,水解后恢复活性。
丙酮酸抑制磷酸化作用,钙和胰岛素增加去磷酸化作用,ATP、乙酰辅酶A、NADH增加磷酸化作用。
二、三羧酸循环的途径8步。
曾经怀疑第一个组分是其他三羧酸,故名三羧酸循环。
也叫Krebs循环。
由柠檬酸缩合酶催化,高能硫酯键水解推动反应进行。
受ATP、NADH、琥珀酰辅酶A和长链脂肪酰辅酶A抑制。
ATP可增加对乙酰辅酶A的Km。
氟乙酰辅酶A可形成氟柠檬酸,抑制下一步反应的酶,称为致死合成,可用于杀虫剂。
由顺乌头酸酶催化,先脱水,再加水。
是含铁的非铁卟啉蛋白。
需铁及巯基化合物(谷胱甘肽或Cys等)维持其活性。
第一次氧化,由异柠檬酸脱氢酶催化,生成NADH或NADPH。
中间物是草酰琥珀酸。
是第二个调节酶,能量高时抑制。
生理条件下不可逆,是限速步骤。
细胞质中有另一种异柠檬酸脱氢酶,需NADPH,不是别构酶。
其反应可逆,与NADPH还原当量有关。
三羧酸循环
丙酮酸脱氢(羧)酶
E1
24
TPP(焦磷酸硫 丙酮酸氧化脱羧 胺素)
硫辛酸 将乙酰基转移到CoA
二氢硫辛酰胺转乙酰酶
E2
24
二氢硫辛酰胺脱氢酶
E3
12
FAD
将还原型硫辛酰胺
转变为氧化型
反应步骤 (P118)
丙酮酸氧化脱羧的调控
由丙酮酸到乙酰CoA是一个重要步骤,处于代谢途径 的分支点,所以此体系受到严密的调节控制: 1、产物抑制:乙酰CoA抑制乙酰转移酶E2组分,NADH 抑制二氢硫辛酸脱氢酶E3组分。抑制效应被CoA和 NAD+逆转。 2、核苷酸反馈调节:丙酮酸脱氢酶E1受GTP抑制,被 AMP活化。 3、砷化物与E2中的辅基硫辛酰胺形成无催化能力的砷 化物。 4、可逆磷酸化作用的调节:丙酮酸脱氢酶E1的磷酸化 状态无活性,反之有活性。 5、Ca2+激活
TCA中唯一底物水平磷酸化直接产生高能磷酸化合物的步骤
GTP+ADP GDP+ATP
6 、 琥珀酸脱氢生成延胡索酸
嵌入线粒体内膜
COOH 琥珀酸脱氢酶 CH2 +FAD CH2 COOH
COOH CH +FADH2 HC COOH
TCA中第三次氧化的步骤 丙二酸为该酶的竞争性抑制剂 开始四碳酸之间的转变
TCA化,二次脱羧, 通过一个循环,可以认为乙酰COA 2CO2
乙酰辅酶A 草酰乙酸 苹果酸 柠檬酸
异柠檬酸
延胡索酸 a-酮戊二酸 琥珀酸 琥珀酰 辅酶A
三、三羧酸循环的化学计量
乙酰CoA+3NAD++FAD+GDP+Pi+2H2O 2CO2+3NADH+FADH2+GTP+CoA+3H+ 循环有以下特点:
简述三羧酸循环
简述三羧酸循环三羧酸循环,也被称为柠檬酸循环或Krebs循环,是生物体内的一种重要代谢途径。
它是维持细胞能量供应和有机物合成的关键过程。
本文将通过人类视角,以简洁的语言描述三羧酸循环的过程和功能。
三羧酸循环是一系列化学反应的集合,发生在细胞线粒体的内膜系统中。
它的主要功能是将有机物质(如葡萄糖、脂肪酸等)分解为二氧化碳和能量,同时合成一些重要的有机分子。
三羧酸循环是细胞呼吸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产生能量分子ATP来满足细胞的能量需求。
三羧酸循环的过程可以分为四个主要步骤:酸化、脱羧、还原和再生。
首先,葡萄糖或其他有机物质在细胞质内被分解为丙酮酸和辅酶A,然后通过转运蛋白进入线粒体内膜系统。
在线粒体内,丙酮酸被氧化为柠檬酸,再经过一系列的反应逐步转化为其他有机酸。
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有机酸都会脱羧,生成二氧化碳和高能电子。
这些高能电子通过蛋白质复合物呼吸链传递,最终与氧气结合生成水,并释放大量的能量。
在三羧酸循环中,还有一些重要的中间产物,如柠檬酸、草酰乙酸和丙酮酸。
这些中间产物不仅可以用于生成能量,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合成脂肪酸、胆固醇等生物大分子。
此外,三羧酸循环还参与调节细胞内的代谢平衡,维持细胞内的酸碱平衡,调节体温等重要生理过程。
三羧酸循环对人体的生物代谢有着重要的影响。
它是有氧呼吸的关键步骤,能够产生大量的ATP,为细胞提供所需的能量。
此外,三羧酸循环还参与葡萄糖代谢、脂肪酸代谢等重要生理过程,对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总结起来,三羧酸循环是一种重要的代谢途径,通过将有机物质分解为二氧化碳和能量,并合成其他重要有机分子,满足细胞的能量需求和生物合成的需要。
它不仅对维持细胞正常功能至关重要,还对整个生物体的正常生理过程起着重要调节作用。
通过深入了解三羧酸循环的机制和功能,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体的代谢过程,并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三羧酸循环
三羧酸循环一、三羧酸循环的概念三羧基循环(tricarboxylic acid cycle),简称TCA循环。
是一个由一系列酶促反应构成的循环反应系统,在该反应过程中,首先在有氧的情况下,葡萄糖酵解产生的丙酮酸氧化脱羧形成乙酰CoA。
乙酰CoA(主要来自于三大营养物质的分解代谢)与草酰乙酸缩合生成含3个羧基的柠檬酸(citric acid),再经过4次脱氢、2次脱羧,生成4分子还原当量(reducing equivalent)和2分子CO2,重新生成草酰乙酸的这一循环反应过程称为三羧酸循环因为在循环的一系列反应中,关键的化合物是柠檬酸,所以称为柠檬酸循环(tricarboxylic acid cycle)。
由于它是由H.A.Krebs(德国)正式提出的,所以又称Krebs 循环。
二、三羧酸循环的过程三羧酸循环的过程主要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丙酮酸的生成(胞浆)第二阶段: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乙酰 CoA(线粒体)第三阶段: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线粒体)(一)、丙酮酸的生成(胞浆)葡萄糖 + 2NAD+ + 2ADP +2Pi ——> 2(丙酮酸+ ATP + NADH+ H+ )(二)、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乙酰辅酶A多酶复合体:是催化功能上有联系的几种酶通过非共价键连接彼此嵌合形成的复合体。
其中每一个酶都有其特定的催化功能,都有其催化活性必需的辅酶。
(三)、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线粒体)(1)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乙酰CoA具有硫酯键,乙酰基有足够能量与草酰乙酸的羧基进行醛醇型缩合。
首先柠檬酸合酶的组氨酸残基作为碱基与乙酰-CoA作用,使乙酰-CoA的甲基上失去一个h+,生成的碳阴离子对草酰乙酸的羰基碳进行亲核攻击,生成柠檬酰-CoA中间体,然后高能硫酯键水解放出游离的柠檬酸,使反应不可逆地向右进行。
该反应由柠檬酸合成酶(citrate synthase)催化,是很强的放能反应。
杨荣武生物化学原理-南京大学-三羧酸循环
乙醛酸循环与三羧酸循环的比较
内乙醛酸循环的生理意义:利用乙酸合成糖(碳骨架) 苹果酸 进入细胞质 糖异生
草酰乙酸的再生: 琥珀酸 进入线粒体(三羧酸循环) 草酰乙酸 天冬氨酸 回到乙醛酸循环体 草酰乙酸重新生成
细胞能量状态决定异柠檬酸裂解酶和异柠檬酸脱氢酶的活性
反应 5:底物水平的磷酸化
TCA循环唯一的一步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 ATP或GTP被合成 它的催化过程牵涉到一系列高能分子的形成,因此能量的
损失微乎其微 反应机制涉及一个磷酸组氨酸
琥珀酰-CoA合成酶的反应机理
反应 6:琥珀酸的脱氢
富马酸又称延胡索酸
第三次脱氢反应 产生FADH2 此酶实际上是呼吸链复合体II的主要成分 丙二酸(琥珀酸的类似物)是该酶的竞争性抑制剂
催化机制
分四步进行
①
Py+TPP
E1
羟乙基-TPP+CO2
OX
② 羟乙基-TPP
乙酰基-硫辛酰胺
E2
③
乙酰基-硫辛酰胺+CoA
E2 乙酰CoA+硫辛酰胺
④ 还原型硫辛酰胺
E3
氧化型硫辛酰胺
丙酮酸转变成乙酰-CoA的四步反应
丙酮酸脱氢酶的催化机理
亚砷酸(砒霜的主要成分)和有机砷的作用对象
柠檬酸合酶的两种构象
两次构象变化:
➢ 防止乙酰-CoA的提前释放 ➢ 降低乙酰-CoA在活性中心被Asp残基水解成乙酸的可能性。
氟代乙酸:乙酸类似物,TCA循环强烈抑制剂 氟代柠檬酸
反应 2:形成异柠檬酸
顺乌头酸酶是铁硫蛋白 产物具有立体专一性 柠檬酸不是氧化的好底物,异柠檬酸却不一样,经过
30或31或32
3-三羧酸循环
Tricarboxylic acid/Krebs cycle-1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E1-丙酮酸脱氢酶组分(TPP,丙酮酸氧化脱羧);E2-二氢硫辛酰转乙酰基酶(硫辛酰胺,将乙酰基转移到CoA);E3-二氢硫辛酸脱氢酶(FAD,将还原型硫辛酰胺转变为氧化型)丙酮酸+CoASH+NAD+乙酰CoA+CO2+NADH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体的调控:①产物控制:NADH和乙酰CoA和酶作用的底物NAD+和CoA竞争酶的活性部位,乙酰CoA抑制E2,NADH抑制E3;如果NADH/NAD+和乙酰CoA/CoA的比值高,E2则处于与乙酰基结合的形式,这时不能接受在E1酶上与TPP结合着的羟乙基基团,使E1酶上的TPP停留在与羟乙基结合的状态,从而抑制了丙酮酸脱羧酶作用的进行。
②E1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是使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失活和激活的重要方式;E2分子上结合有两种酶,一种激酶,一种磷酸酶,激酶使E1磷酸化,磷酸酶使磷酸化的E1去磷酸化从而激活E1;Ca2+通过激活磷酸酶的作用,也使E1激活。
柠檬酸合酶:草酰乙酸+乙酰CoA+H2O柠檬酸+CoA+H+乌头酸酶:柠檬酸顺乌头酸+H2O ;顺乌头酸+H2O异柠檬酸(柠檬酸异柠檬酸)异柠檬酸脱氢酶:异柠檬酸+NAD+→草酰琥珀酸+NADH+H+;草酰琥珀酸+H+→a-酮戊二酸+CO2(异柠檬酸+NAD+a-酮戊二酸+NADH+CO2)草酰琥珀酸+H+→a-酮戊二酸+CO2a-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a-酮戊二酸+NAD++CoASH琥珀酰CoA+NADH+H++CO2琥珀酸-CoA合成酶:琥珀酰CoA+GDP+Pi琥珀酸+GTP+CoASH琥珀酸脱氢酶:琥珀酸+FAD延胡索酸+FADH2延胡索酸酶:延胡索酸+H2O苹果酸苹果酸脱氢酶:苹果酸+NAD+草酰乙酸+NADH+H+(填补反应)丙酮酸羧化酶:丙酮酸+ATP+CO2草酰乙酸+ADP+Pi+2H+(由草酰乙酸或循环中任何一种中间产物的不足而引起TCA速度有任何的降低都会使乙酰CoA浓度增加,而乙酰CoA是丙酮酸羧化酶的激动剂,结果会产生更多的草酰乙酸,从而提高TCA的速度,过量的草酰乙酸被转运到线粒体外用于合成Glc。
三羧酸循环——精选推荐
三羧酸循环第23章三羧酸循环(⽣物化学下册p92) 3学时学习重点:◆熟悉柠檬酸循环途径中的各步酶促反应,以及各步反应酶的作⽤特点。
◆会分析和计算酵解和柠檬酸循环中产⽣的能量,以及底物分⼦中标记碳的去向。
葡萄糖的有氧氧化包括四个阶段。
①糖酵解产⽣丙酮酸(2丙酮酸、2ATP、2NADH)②丙酮酸氧化脱羧⽣成⼄酰CoA③三羧酸循环(CO2、H2O、A TP、NADH)④呼吸链氧化磷酸化(NADH-----ATP)三羧酸循环:⼄酰CoA经⼀系列的氧化、脱羧,最终⽣成CO2、H2O、并释放能量的过程,⼜称柠檬酸循环、Krebs循环。
原核⽣物:①~④阶段在胞质中真核⽣物:①在胞质中,②~④在线粒体中⼀、丙酮酸脱羧⽣成⼄酰CoA1、反应式:2、丙酮酸脱氢酶系丙酮酸脱氢酶系是⼀个⼗分庞⼤的多酶体系,位于线粒体膜上,电镜下可见。
E.coli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分⼦量:4.5×106,直径45nm,⽐核糖体稍⼤。
酶辅酶每个复合物亚基数丙酮酸脱羧酶(E1)TPP 24⼆氢硫⾟酸转⼄酰酶(E2)硫⾟酸24⼆氢硫⾟酸脱氢酶(E3)FAD、NAD+12此外,还需要CoA、Mg2+作为辅因⼦这些肽链以⾮共价键结合在⼀起,在碱性条件下,复合体可以解离成相应的亚单位,在中性时⼜可以重组为复合体。
所有丙酮酸氧化脱羧的中间物均紧密结合在复合体上,活性中间物可以从⼀个酶活性位置转到另⼀个酶活性位置,因此,多酶复合体有利于⾼效催化反应及调节酶在反应中的活性。
3、反应步骤反应过程(1)丙酮酸脱羧形成羟⼄基-TPP(2)⼆氢硫⾟酸⼄酰转移酶(E2)使羟⼄基氧化成⼄酰基(3)E2将⼄酰基转给CoA,⽣成⼄酰-CoA(4)E3氧化E2上的还原型⼆氢硫⾟酸(5)E3还原NAD+⽣成NADH4、丙酮酸脱氢酶系的活性调节从丙酮酸到⼄酰CoA是代谢途径的分⽀点,此反应体系受到严密的调节控制,此酶系受两种机制调节。
(1)可逆磷酸化的共价调节丙酮酸脱氢酶激酶(E A)(可被ATP激活)丙酮酸脱氢酶磷酸酶(E B)磷酸化的丙酮酸脱氢酶(⽆活性)去磷酸化的丙酮酸脱氢酶(有活性)(2)别构调节ATP、CoA、NADH是别构抑制剂ATP抑制E1CoA抑制E2NADH抑制E35、能量1分⼦丙酮酸⽣成1分⼦⼄酰CoA,产⽣1分⼦NADH(2.5A TP)。
三羧酸循环
三羧酸循环三羧酸循环是由四碳原子的草酰乙酸与二碳原子的乙酰辅酶A(丙酮酸氧化脱羧的产物)缩合生成具有三个羧基的柠檬酸开始,经过一系列脱氢和脱羧反应后又以草酰乙酸的再生成结束,在循环过程中,乙酰CoA被氧化成H2O 和CO2,并释放出大量能量。
由于循环中首先生成含有三个羧基的柠檬酸,并且循环中有三个三元羧酸(柠檬酸、异柠檬酸和草酰琥珀酸),故被称为三羧酸循环或柠檬酸循环,简称TCA循环。
1.乙酰CoA 与草酰乙酸缩合形成柠檬酸柠檬酸合成酶Citrate synthase●ATP、NADH、琥珀酰-CoA等抑制酶活性;●草酰乙酸和乙酰-CoA激活酶活性2.柠檬酸异构化生成异柠檬酸3.异柠檬酸氧化脱羧生成—酮戊二酸●三羧酸循环中第一次氧化脱羧作用●异柠檬酸脱氢酶是三羧酸循环的限速酶a)异柠檬酸脱氢酶被Ca2+活化,它是一个别构酶.b)正调控物是ADP,ADP可增加酶和底物的亲和力。
NAD+、Ca2+和ADP有协同作用。
c)NADH和ATP可以抑制酶活性。
d)总之,细胞在具有高能状态时酶活性被抑制; 在低能状态时酶活性被激活.4. —酮戊二酸氧化脱羧成为琥珀酰辅酶A三羧酸循环中第二个氧化脱羧反应,释放大量能量,产生NADH和CO2.此酶也是一个调节酶,受其产物NADH、琥珀酰CoA和Ca2+抑制,细胞高能荷时,ATP也可反馈抑制酶的活性。
5.琥珀酰CoA转化成琥珀酸,并产生GTP这是三羧酸循环中唯一的底物水平磷酸化直接产生高能磷酸键的步骤。
6.琥珀酸脱氢生成延胡索酸●三羧酸循环中第三步氧化还原反应●琥珀酸脱氢酶是三羧酸循环中唯一掺入线粒体内膜的酶,直接与呼吸链联系。
●延胡索酸是反丁烯二酸,而不是顺丁烯二酸(马来酸),后者不能参加代谢,对有机体有毒性。
7.延胡索酸被水化生成L-苹果酸8.L-苹果酸脱氢生成草酰乙酸a、总反应式:●总反应式:CH3COSCoA+3NAD++FAD+GDP+Pi+2H2O==2CO2+CoASH+3NADH+3H+ +FADH2+GTP 1GTP = 1 ATP; 1NADH = 3ATP; 1FADH2 = 2ATP葡萄糖在分解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能量有两种形式:直接产生ATP;生成高能分子NADH或FADH2,后者在线粒体呼吸链氧化并产生ATP。
大连理工大学生物化学课件--三羧酸循环(共58张PPT)
HSCoA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的组成
NAD+
酶
辅酶
E1 :丙酮酸脱氢酶
TPP CoA-SH
E2 :二氢硫辛酰转乙酰基酶 硫辛酸
E3 :二氢硫辛酸脱氢酶
FAD NAD+
8
9
10
乙酰COA系列具有很高的酰基转移势能
11
功能是转送乙酰基或 其他酰基或氢
结合与蛋白质上的硫辛酸像 “摆动壁”一样把电子和酰基 从复合体中的一个酶转送到 另一个酶
丙酮酸+HCO3-+ATP
丙酮酸羧化酶 草酰乙酸+ADP+Pi
PEP+ CO2+GDP
PEP羧激酶
草酰乙酸+GTP
PEP+ HCO3-
PEP羧激酶 草酰乙酸+Pi
苹果酸+ HCO3- +NAD(P)H 苹果酸酶 苹果酸+NAD(P)+
41
厌氧细菌中不完整的TCA
TCA中间产物是某 些物质的合成原料 (前体)
ADP与NAD 浓度 :使三羧酸循环 被氧化。
5、植物中乙醛酸循环是柠檬酸循环的支路
+
乙酰辅酶A进入TCA生成10个ATP
ATP与NADH浓度 :使三羧酸循环 TCA中间产物是某些物质的合成原料(前体)
TCA中间产物是某些物质的合成原料(前体)
44
45
三羧酸循环的调节
糖有氧氧化的调节是基于能量的需求
有能量释放的过程。
C6H12O6 + 6O2
6CO2 + 6H2O + 能量
过程分三阶段,第一阶段在胞液(同酵解),后两个阶 段在线粒体中进行。
微生物三羧酸循环课件
NAD+ NADH+H+
CO2
-酮戊二酸 脱氢酶
琥珀酸 硫激酶
GDP+Pi
GTP
CoASH
TCA第三阶段:草酰乙酸再生
FAD FADH2
H2O
琥珀酸脱氢酶
延胡索酸酶
草酰乙酸
苹果酸 脱氢酶
NAD+
NADH+H+
苹果酸
乙酰辅酶A 草酰乙酸
延胡索酸 琥珀酸
三羧酸循环
柠檬酸 异柠檬酸
琥珀酸 辅酶A
4 ATP +(10 3)ATP + (2 2)ATP = 38 ATP
强调
尽管分子氧不直接参与到TCA循环,但 TCA循环却严格需要氧,是糖的有氧氧 化途径。
若在无氧条件,NADH 和 FADH2 不能进 入氧化呼吸链再生,从而使TCA循环无 法进行。
4、三羧循环的生物学意义
❖是有机体获得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途径 ❖是糖、脂、蛋白质等物质代谢和转化的中心枢纽 ❖形成多种重要的中间产物 ❖是发酵产物重新氧化的途径
草酰乙酰生柠檬, 顺乌异柠 α 酮, 琥酰琥珀延胡索, 苹果落回草丛中.
三羧酸循环特点:
一次底物水平磷酸化 二次脱羧 三个不可逆反应 四次脱氢 1 mol乙酰CoA经三羧酸循环 彻 底氧化净生成10 molATP。
2、三羧循环的化学计量和能量计量
a、总反应式:
CH3COSCoA+3NAD++FAD+GDP+Pi+2H2O
三羧酸循环
❖三羧酸循环是德国科学家Hans Krebs于1937年 正式提出 , 故三羧酸循环也被称为Krebs循环。
三羧酸循环(TCA)
CH2COOH
5、α —酮戊二酸和Asp 经转氨作用 生成Glu和草酰乙酸
第五节 磷酸戊糖途径(HMP PPP)
磷酸戊糖途径的概念:是G分解的另一条途径: 在6—P—G上直接氧化,再分解产生5—P—核糖。
磷酸戊糖途径PPP: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 己糖磷酸途径HMP:Hexose Monophosphate Pathway 磷酸己糖支路HMS:Hexose Monophosphate Shunt G直接氧化途径DOPG:Direct Oxidation Pathway of Glucose
2、乙酰CoA和NADH可分别抑制DLT和DLDH的 活性,阻止氧化脱羧。
丙酮酸的氧化脱羧是连接EMP和TCA 的纽带,其反应本身并未进入TCA,但是是 所有糖进入TCA的必由之路。
二、三羧酸循环概要
TCA循环一轮分10步完成。来自丙酮酸 脱氢脱羧后的乙酰基(C2单位)由CoA带着 进入TCA,第一步是C2与一个C4化合物(草 酰乙酸)结合成C6化合物(柠檬酸),然后 经过2次脱羧(生成2个CO2)和4次脱氢(生 成3NADH+1FADH2),还产生1个GTP(高 能化合物),最终回到C4化合物(草酰乙 酸),结束一轮循环。
5—P核糖(5—P—R) 官能团异构
5、5—P 核酮糖(5—P—Ru)异构化为 5—P木酮糖(5—P—Xu)
差向异构
4——5步
6-----8步,基团移位反应
通过转酮酶和转醛酶的催化作用,将一酮糖分 子的酮醇基转移给另一醛糖分子上,形成新的醛糖 和酮糖。
转酮酶专门催化乙酮醇基转移
转醛酶专门催化二羟丙酮基转移
细胞中ATP浓度越高时,TCA速度下降; NAD+/NADH的比值越高时,TCA速 度越快。
7.3 丙酮酸的去路及三羧酸循环
基础生物化学Basic Biochemistry7 糖类分解代谢7.1 糖代谢总论7.2 生物体内的糖类7.3 双糖和多糖的酶促降解7.4 糖酵解7.5 三羧酸循环7.6 磷酸戊糖途径7.7 糖醛酸途径丙酮酸的去路丙酮酸的去路取决于氧气的有无。
缺氧时丙酮酸被还原成乳酸或乙醇。
①乳酸的生成②生成乙醇在微生物中丙酮酸脱羧酶催化丙酮酸(Pyr)脱羧生成乙醛,乙醛在乙醇脱氢酶催化下被NADH还原形成乙醇。
有氧条件下,丙酮酸在线粒体中的氧化可分为两个阶段:丙酮酸氧化为乙酰CoA 和乙酰CoA 的乙酰基部分经过三羧酸循环氧化为CO 2。
丙酮酸的去路丙酮酸氧化为乙酰CoA7.5三羧酸循环(tricarboxylic acid cycle,TCA)三羧酸循环的运转①乙酰CoA与草酰乙酸缩合成柠檬酸21②异柠檬酸形成2323③异柠檬酸氧化脱酸生成 -酮戊二酸521④ -酮戊二酸氧化脱羧1325⑤琥珀酸的生成⑥琥珀酸脱氢生成延胡索酸琥珀酸脱氢酶结合在线粒体内膜上,而其他三羧酸循环的酶都存在于线粒体基质中。
丙二酸是琥珀酸(丁二酸)的类似物,是琥珀酸脱氢酶强有力的竞争性抑制物,所以可以阻断TCA。
⑦苹果酸的生成⑧草酰乙酸再生227.5.2.2 草酰乙酸的回补反应草酰乙酸的回补主要途径:①丙酮酸的羧化②PEP的羧化③Asp和Glu转氨作用TCA中的化学计量和特点①CO2的生成TCA中有2次脱羧基反应,通过脱羧作用生成CO2是机体内产生CO2的普遍规律,可见其体CO2的生成与体外燃烧生成CO2的过程不同。
②脱氢反应三羧酸循环的4次脱氢,其中3对氢原子还原NAD生成NADH,1对氢原子还原FAD生成FADH2,它们又经呼吸链,最终与氧结合生成水,同时生成ATP。
③在三羧酸循环中有二次脱羧生成2分子CO2,与进入循环的二碳乙酰基的碳原子数相等,但是,以CO2方式失去的碳来自来自草酰乙酸。
三羧酸循环的调控TCA中柠檬酸合成和α-Ket的氧化脱羧反应是不可逆的,因此TCA只能单方向进行。
关于丙酮酸氧化脱羧反应的叙述中
关于丙酮酸氧化脱羧反应的叙述中丙酮酸氧化脱羧反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学反应,在生物化学中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该反应进行详细叙述,包括反应机理、反应条件、应用和限制等方面。
一、反应机理丙酮酸氧化脱羧反应的反应式为:CH3COCH2COOH + O2 → CH3COCH2CO + CO2 + H2O该反应可以发生在自然条件下,也可以通过加热或者催化剂的作用进行。
反应中,丙酮酸首先被氧气氧化,生成具有双键的丙酮酸。
然后,丙酮酸进一步失去羧基,生成乙酰丙酮。
最后,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被释放出来。
丙酮酸氧化脱羧反应是一种重要的氧化反应,而且能够形成较为稳定的产物,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反应条件丙酮酸氧化脱羧反应可以在自然条件下进行,但是通常需要通过加热或者催化剂的作用进行。
反应的加热温度一般在100-200℃之间,但是由于丙酮酸具有比较高的挥发性,因此反应需要在封闭的容器中进行。
此外,在氧分压很低的情况下,反应速率将会降低。
反应的催化剂有很多种类,包括氧化剂,如过氧化氢、高锰酸钾和硝酸等。
此外,金属催化剂也可以用来促进该反应,例如铜、铁、钴等。
三、反应应用丙酮酸氧化脱羧反应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其中最重要的应用是在生物化学中。
在细胞呼吸过程中,丙酮酸通过氧化脱羧反应产生较为稳定的产物——乙酰辅酶A。
乙酰辅酶A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代谢物,与脂肪酸的β氧化和三羧酸循环等代谢过程密切相关。
此外,丙酮酸氧化脱羧反应还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中。
由于反应产物乙酰丙酮稳定性较高,因此可以用作氯化乙酰的原料。
此外,还可以通过氧化脱羧反应制备一些有用的化合物,如焦炭酸、丁二酸等。
四、反应限制虽然丙酮酸氧化脱羧反应可以在自然条件下进行,但是其反应速率很慢,因此需要加热或者使用催化剂。
此外,反应的产物乙酰丙酮也会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而进一步分解,降低产物收率。
此外,由于丙酮酸本身的分子结构比较杂乱,在反应过程中容易产生杂原子的分离,因此反应的化学计量比较复杂。
三节糖有氧氧化与三羧酸循环
例:天冬氨酸
草酰乙酸
丙酮酸…… G
一. 二、 糖异生的途径
4. 6-磷酸果糖至葡萄糖
6-磷酸果糖至葡萄糖经酵解途径逆向变成6-磷酸葡萄糖,再由葡萄糖6-磷酸
酶催 化水解成葡萄糖。
Mg2+
6-磷酸葡萄糖 + H2O
葡萄糖 + Pi
在肝的内质网上含有葡萄糖6-磷酸酶可催化此反应,而骨骼肌和脑组织细胞内
( 5-P核糖)
(5-P木酮糖 )
(7C)7-P景天酮糖
3-P甘油醛 (3C)
另1分子G-6-P CO2
(4C) 4-P赤藓糖
6-P果糖 (6C)
5-P木酮糖 3 C
3-P甘油醛 (3C)
2C
6-P果糖 (6C)
HMP总反应式为:
3(G-6-P)+ 6 NADP+ + 3 H2O
2(6-P果糖)+ 3 CO2 + 6(NADPH+H+) 3-P甘油醛
GTP + ADP
GDP + ATP
6. 6. 6、 琥珀酸脱氢生成延胡索酸:
第三步氧化还原反应,由琥珀酸脱氢酶催化,氢受体:酶的辅基FAD
7、延胡索酸水化成苹果酸:
延胡索酸酶具有立体异构特异性,OH只加在延胡索酸一侧,形成L-苹果 酸。
8. 苹果酸脱氢生成草酰乙酸:
TCA中第4次氧化还原反应,由L-苹果酸脱氢酶催化,NAD+是辅酶。
NADPH
NAD+
三.
七、乙醛酸循环
特殊生理意义:(1)将脂肪酸分解产生的乙酰辅酶A转变为琥珀酸,可合成糖;
(2)净结果为:2乙酰辅酶A
琥珀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TCA循环的总反应
二、三羧酸循环
2. TCA循环的总反应
二、三羧酸循环
2. TCA循环的总反应
二、三羧酸循环
每经历一次TCA循环 有2个碳原子通过乙酰CoA进入循环,以后有2个
碳原子通过脱羧反应离开循环。 有4对氢原子通过脱氢反应离开循环,其中3对由
NADH携带,1对由FADH2携带。 产生1分子高能磷酸化合物GTP,通过它可生成1
a. 乙酰CoA与草酰乙酸缩合成柠檬酸
二、三羧酸循环
1. 化学反应过程
a. 乙酰CoA与草酰乙酸缩合成柠檬酸
二、三羧酸循环
这步反应由 C4 → C6 。
Citrate synthase. Citrate is shown in green and CoA pink
1. 化学反应过程
a. 乙酰CoA与草酰乙酸缩合成柠檬酸
分子ATP。 消耗2分子水,分别用于合成柠檬酸(水解柠檬酰
CoA)和延胡索酸的加水。
2. TCA循环的总反应
二、三羧酸循环
产物NADH和FADH2的去路:
由TCA循环产生的NADH和FADH2必须经呼 吸链将电子交给O2,才能回复成氧化态,再去 接受TCA循环脱下的氢。
∴ TCA循环需要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否则 NADH和FADH2携带的H无法交给氧,即呼吸 链氧化磷酸化无法进行,NAD+及FAD不能被 再生,使TCA循环中的脱氢反应因缺乏氢的受 体而无法进行。
3.能量的化学计量
二、三羧酸循环
乙 酰 CoA 通 过 TCA 循 环 脱 下 的 氢 由 NADH 及
FADH2经呼吸链传递给O2,由此而形成大量ATP
。
碳源
乙酰CoA → 2CO2
二、三羧酸循环
反应的能量由乙酰CoA的高能硫酯键提供,所以 使反应不可逆。此为醇醛缩合反应,先缩合成柠檬酰
CoA,然后水解。
这步反应由 C4 → C6 。
1. 化学反应过程
2. 柠檬酸异构化成异柠檬酸
二、三羧酸循环
Iron-sulfur (red), cysteines (yellow) and isocitreate (white)
二、三羧酸循环
这阶段需要经历三步反应 —— 脱氢、加水、脱氢
这一阶段的反应为C4的变化; 产生1分子FADH2、1分子NADH。
1. 化学反应过程
6. 琥珀酸氧化使草酰乙酸再生
二、三羧酸循环
这阶段需要经历三步反应 —— 脱氢、加水、脱氢
这一阶段的反应为C4的变化; 产生1分子FADH2、1分子NADH。
5. 由琥珀酰CoA生成高能磷酸键
二、三羧酸循环
这阶段合成了1分子高能磷酸化合物GTP
1. 化学反应过程
6. 琥珀酸氧化使草酰乙酸再生
二、三羧酸循环
这阶段需要经历三步反应 —— 脱氢、加水、脱氢
这一阶段的反应为C4的变化; 产生1分子FADH2、1分子NADH。
1. 化学反应过程
6. 琥珀酸氧化使草酰乙酸再生
1. 化学反应过程
3. 异柠檬酸氧化脱羧
二、三羧酸循环
1. 化学反应过程
3. 异柠檬酸氧化脱羧
二、三羧酸循环
这阶段放出了1分子CO2,由 C6 → C5 ;产生1分子NADH
NADP+(gold); Ca2+(red))
1. 化学反应过程
4. a-酮戊二酸氧化脱羧
二、三羧酸循环
a-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与丙酮酸脱氢酶复合 体非常相似,也包含三种酶、五六种辅因子。
1. 化学反应过程
4. a-酮戊二酸氧化脱羧
二、三羧酸循环
这阶段又放出了1分子CO2,由 C5 → C4 ; 又产生1分子NADH;形成1个高能硫酯键。
1. 化学反应过程
5. 由琥珀酰CoA生成高能磷酸键
GDP + Pi GTP
二、三羧酸循环
这阶段合成了1分子高能磷酸化合物GTP
1. 化学反应过程
1. 化学反应过程
6. 琥珀酸氧化使草酰乙酸再生
二、三羧酸循环
这阶段需要经历三步反应 —— 脱氢、加水、脱氢
1. 化学反应过程
6. 琥珀酸氧化使草酰乙酸再生
二、三羧酸循环
The active site of malate dehydrogenase. Malate is shown in red; NAD+ blue.
1. 化学反应过程
二、三羧酸循环
三羧酸循环(tricarboxylic acid cycle),又叫做 TCA循环,是由于该循环的第一个产物是柠檬酸,它 含有三个羧基,故此得名。
该循环的提出的主要贡献者是英国生化学家 Krebs,所以又称Krebs循环。化学反应过程
一、丙酮酸氧化脱羧
整个过程涉及到的6个辅因子:TPP(焦磷酸硫胺素)、 SSL(硫辛酸)、FAD、NAD+、CoA、Mg2+等。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呈圆球形,每个复合体含有: 6个PDH、24个TA、6个DLD 其中TA为复合物的核心,它的一条硫辛酸臂可以旋转。
一、丙酮酸氧化脱羧
一、丙酮酸氧化脱羧
第三节 丙酮酸氧化脱羧与三羧酸循环
Chapter 3
The pyruvate oxidization and Citric Acid Cycle
一、丙酮酸氧化脱羧
在有氧条件下,丙酮酸氧化脱羧形成乙酰CoA, 后者可进入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
丙酮酸的氧化脱羧的部位:线粒体
The oxidative decarboxylation of pyruvate in mitochondria: the overall chemical transformation, involving five cofactors and three enzymes.
一、丙酮酸氧化脱羧
一、丙酮酸氧化脱羧
催化此过程的是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它由3种酶有 机地组合在一起:
E1 —— 丙酮酸脱氢酶(pyruvate dehydrogenase PDH)。催化丙酮酸的脱羧及脱氢,形成二碳单位乙 酰基。具有辅基TPP。 E2 —— 二 氢 硫 辛 酸 转 乙 酰 基 酶 ( dihydrolipoyl transacetylase TA)。催化二碳单位乙酰基的转移。 具有辅基硫辛酸。 E3 —— 二 氢 硫 辛 酸 脱 氢 酶 ( dihydrolipoyl dehydrogenase DLD)。催化还原型硫辛酸→氧化 型。具有辅基F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