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转体施工工艺探究
桥梁转体施工工艺与关键技术

桥梁转体施工工艺与关键技术摘要:转体施工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使得桥梁建设施工范围有效的增大,实现了桥梁新思路的转化,即桥梁从跨中分为两个半跨,直接设置在偏离轴线的位置上,经过成型处理之后,可以利用转动体系把两个半跨同时进行旋转,安装到规定的位置上,在跨中完成合龙作业。
从世界范围内进行分析,自上世纪40年代开始,该技术就研发成功,并且应用到桥梁实践中,产生非常好的效果,获取成功的案例已经非常多。
因此,转体施工技术的理论和实践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较大的促进了桥梁领域全面发展。
关键词:桥梁转体;施工工艺1 桥梁转体施工原理桥梁转体结构施工是通过转体结构进行的,其可以把施工部位进行转化,把有障碍物的部分直接转换到正常的位置上,从而可以减少项目实施难度,这与挖掘机转臂是极为相似的,可以根据施工的需要随时调整和转动,一般都会在桥台或者桥墩表面制作一个轴心,保证转动可以有效的进行。
在施工中把这个轴心作为分界点,将梁体分解成为上、下两个结构,上部是整体性的转动,下部则为墩台、基础结构的形式,这样可以保证上部结构在河岸表面进行施工,而旋转角度结合现场情况做出调整,以提高施工的质量。
2 桥梁转体施工技术应用2.1 项目概况某桥梁项目设计为T型梁,主要应用的是2~50 m跨度的转体T形刚构,该项目基础结构是F1.8 m的冲孔灌注桩的结构形式,长度尺寸为24 m, 入岩2 m, 承台高5 m; 合龙段高1.8 m, 底宽7 m, 腹板和底板厚0.5 m; 根据工程的需要选择应用纵向、横向结构预应力的方法。
按照施工方案的标准,整个钢构结构采用的是平面转体的形式,需要在支架现浇施工,墩身和基础结构部位上安装转盘的装置,转动规定的角度满足施工的要求,切实提升结构的性能。
2.2 转体系统施工(1)转盘结构墩地与承台位置上需要转盘,上部结构转动半径 1.500 m, 下部结构转动半径是1.501 m。
在转盘中间部位安装转轴,下转盘选择的是Φ288 mm的钢转轴,上转盘结构底部设置Φ290 mm的钢轴套。
桥梁工程的转体施工技术

桥梁工程的转体施工技术【一】桥梁工程的转体施工技术一、引言本章节介绍桥梁工程转体施工技术的起源和背景,以及本的目的和结构。
二、转体施工技术概述2.1 转体施工流程2.1.1 施工前期准备2.1.2 转体设备及材料准备2.1.3 转体方案制定与优化2.1.4 施工现场布置2.1.5 转体过程控制2.2 转体施工方法2.2.1 平台式转体施工2.2.2 悬臂式转体施工2.2.3 同步转体施工三、转体设备与工具3.1 转体机械设备3.1.1 转体机3.1.2 悬臂吊车3.1.3 施工平台3.2 转体工具3.2.1 电动滚轮3.2.2 转体定位器3.2.3 固定系统四、转体施工质量控制4.1 施工前质量控制4.1.1 施工准备质量控制4.1.2 设备材料质量控制4.2 施工中质量控制4.2.1 转体过程的监控4.2.2 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测4.3 施工后质量控制4.3.1 转体后结构稳定性的检验4.3.2 施工材料和设备的清点与保存五、施工安全管理5.1 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5.1.1 安全技术措施5.1.2 安全培训与考核5.2 紧急情况处置5.2.1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5.2.2 事故调查与处理六、本所涉及附件如下:附件一:转体施工方案示意图附件二:转体机械设备清单附件三:施工安全操作规程七、本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 施工准备质量控制:指转体施工前对施工现场、设备和材料进行检查和验收的质量控制措施。
2. 悬臂吊车:一种特殊的吊车,用于桥梁转体施工中的悬挂和运输。
3. 转体定位器:用于辅助转体施工中的准确定位和固定的工具或者设备。
【二】桥梁工程的转体施工技术一、引言本章节旨在介绍桥梁工程转体施工技术的重要性和应用背景,以及本的撰写目的和结构安排。
二、转体施工技术概述2.1 转体施工流程详解2.1.1 施工前期准备工作内容分析2.1.2 转体设备与材料准备流程2.1.3 转体方案制定与优化策略2.1.4 施工现场布置与管理要点2.1.5 转体过程控制与调整2.2 转体施工方法细节剖析2.2.1 平台式转体施工操作流程2.2.2 悬臂式转体施工执行要点2.2.3 同步转体施工策略三、转体设备与工具详解3.1 转体机械设备介绍3.1.1 转体机的结构与特点3.1.2 悬臂吊车的应用与选型3.1.3 施工平台的搭建要求3.2 转体工具使用说明3.2.1 电动滚轮操作技巧3.2.2 转体定位器的作用与操作3.2.3 固定系统的安装与使用注意事项四、转体施工质量控制方法4.1 施工前质量控制要点4.1.1 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要求 4.1.2 设备材料的质量验收要求4.2 施工中质量控制措施4.2.1 转体过程监控与数据记录4.2.2 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与分析 4.3 施工后质量控制规范4.3.1 转体后结构稳定性检验方法4.3.2 施工材料与设备清点与保存原则五、施工安全管理要点5.1 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5.1.1 安全技术措施介绍与演示5.1.2 安全培训与考核实施5.2 紧急情况处置与应急预案5.2.1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定要点5.2.2 事故调查与处理流程介绍六、本所涉及附件如下:附件一:转体施工方案示意图附件二:转体机械设备清单附件三:施工安全操作规程七、本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 施工准备质量控制:指转体施工前对施工现场、设备和材料进行检查和验收的质量控制措施。
桥梁转体施工工艺与关键技术分析

桥梁转体施工工艺与关键技术分析摘要:现阶段,桥梁工程是重要的基础工程,对于经济建设有序开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转体桥是当前桥梁工程建设过程中经常会用到的形式,通过对桥梁转体施工工艺与关键技术分析,了解桥梁转体概念解析及分类,转体桥建设期间关键技术、工艺原理及优缺点,转体桥建设期间技术应用的主要方法,从而为社会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桥梁转体;转体施工;施工工艺引言:伴随国内交通网络不断完善,跨既有铁路、公路、航道等施工项目越来越多,相应转体施工工法应用越来越广泛,因为转体施工可以利用既有地形,不影响既有交通线路运营;转体施工也可以降低施工人员、机械设备等施工成本;从安全、质量、进度方面也可以减少高空作业、施工工序简单,施工速度快等优点。
所以转体施工工法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并在施工过程中产生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1桥梁转体概念解析桥梁转体技术是在作业期间受到作业环境因素影响,按照桥梁的主体结构在指定位置进行浇筑或者进行拼装,利用转体技术进行作业的一种方法。
转体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使受到环境因素困扰的桥梁工程进行位置转移,同时还能有效的降低工程建设的难度,使桥梁建设转移至恰当的位置进行作业。
转体技术能够更好的适应需要跨越铁路、山谷、河流及交通相对密集复杂环境,在结构成型之后,再对桥梁的进行转体,从而达到与图纸进行吻合的目的。
2转体桥建设期间关键技术概述2.1转体前施工准备2.1.1施工现场准备⑴编制转体施工专项方案,办理了各项营业线施工手续。
⑵转体支座、滑道等系统检测。
测量控制点及刻度尺布设,安排观测人员。
⑶转体箱梁应力脱架后应力状态正常、线型变化正常。
桥面清理到位,无可能脱落物体。
砂箱拆除、滑道清理完毕,在滑道上铺设了四氟乙烯滑板并涂抹硅脂油。
⑷转体设备进场完成调试,按要求试转,确保设备运转正常。
人员安排就位,具备要点转体施工条件。
根据天气预报转体当天天气晴、南风微风<3级,天气情况满足转体天气条件。
桥梁转体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

桥梁转体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1.转体桥梁施工工艺流程本工程区间转体桥梁基础施工完成后,施工承台及转体系统结构,其上采用钢模板施工墩柱,梁体为挂篮悬浇法施工,转体后施工现浇合龙段。
转体桥梁施工工艺流程图2.转体桥梁施工工艺方法转体桥梁施工工艺方法序号施工工艺方法主要工作内容示意图1 钻孔桩施工钻孔桩施工与“2.2.5.2钻孔桩基础施工及技术标准”中一致钻孔桩施工坑内桩头处理2 球铰骨架及滑道骨架安装(1)球铰骨架与滑道骨架委托具有相关资质及经验的的型钢加工厂专门加工。
(2)安装前,采用水准仪对球铰下混凝土面高程进行复核,然后采用全站仪放出球铰骨架及滑道骨架平面位置,并在混凝土上做好定位标记。
(3)球铰骨架及滑道骨架采用汽车吊进行吊装,人工微调。
(4)承台二次浇筑。
球铰骨架及滑道骨架安装3 下承台施工下承台施工与“2.2.5.3承台施工及技术标准”中一致下承台施工4 下球铰及滑道钢板安装(1)球铰在工厂制造,下球铰面上按设计铣钻四氟板镶嵌孔。
(2)上下球铰间按设计位置镶嵌四氟板四氟板间涂抹黄油和四氟粉,上下球铰中线穿定位钢销轴,精确定位。
(3)球铰采用汽车吊进行吊装,利用球铰骨架架及调整螺栓将下球铰悬吊,调整中心位置,然后依靠固定调整螺杆上下转动调整标高。
(4)竖向利用调整螺栓与横梁之间拧紧固定,横向采用在承台上预埋型钢,利用型钢固定。
(5)在钢撑脚的下方设有环形滑道,由厂家生产,现场分段拼装,利用地脚螺栓调平。
下球铰及滑道钢板安装5 浇筑下球铰及滑道混凝土(1)利用下转盘球铰上设置混凝土振捣孔及排气孔分块单独浇筑各肋板区,混凝土的浇筑顺序由中心向四周进行。
(2)在混凝土浇筑前搭设工作平台。
人员在工作平台上作业,避免操作过程对其产生扰动。
(3)混凝土凝固后采用中间敲击,边缘观察的方法进行检查,对混凝土收缩产生的间隙采用钻孔压浆的方法进行处理。
浇筑下球铰及滑道混凝土6 安装撑脚及临时砂箱支撑(1)撑脚由工厂整体制造,在下转盘混凝土浇筑完成上球铰安装就位时即安装脚撑。
桥梁转体施工工艺探究

桥梁转体施工工艺研究桥梁转体施工是一种目前国内外较为先进的施工方法,可将阻碍上空的作业有效转变为近地面作业或岸上作业,以便桥梁的施工建设 1。
鉴于桥梁结构转动方向来看,桥梁转体施工主要可以分为三种方法,分别为水平转体施工法、竖向转体施工法、竖转与平转相联合施工法,而此中应用最为屡次的是水平转体施工法。
本文就桥梁转体施工工艺、方法推行商讨。
1桥梁转体整体施工次序及工艺1.1基础部分桩基施工→基坑围护结构施工→下承台施工→球铰安装→上承台施工→拱座施工。
1.2拱梁施工地基办理→搭设支架→预压→分节段支架现浇拱肋→浇筑拱上立柱→搭设拱上支架→浇筑拱上简支梁→张拉暂时系杆及其余预应力索→拆掉拱肋、拱上支架→现浇连续梁湿接缝(简支变连续)→转体准备→正式转体→平转到位→封铰→支架现浇边跨并合龙→中跨合龙→张拉永远系杆→拆掉暂时系杆→桥面隶属施工。
2桥梁转体施工工艺的特色⑴桥梁转体施工工艺多合用于跨径较大的多孔钢筋混凝土桥梁施工或许单孔钢筋混凝土桥梁施工,特别合用于施工受限制的现场,如自然保护区、景色胜地、超越幽谷、水深流急等地区 2。
⑵为了可以将结构力学性能的合理性予以更好地表现,可整体预制半孔上部结构,以便达到稳固性好、整体性强的目标。
⑶桥梁转体施工不用吊装设施,主要依赖结构自己旋转就位,这样一来,可以大幅度降低支架钢材或许支架木材的耗费量。
⑷施工工艺和所用施工机械简单,转体时仅需两盘绞磨、几组滑轮即可使上部结构在短时间内转体就位,简易易行,易于掌握,便于推行。
3桥梁转体施工法的重点技术及工艺3.1 竖转法在肋拱桥中多采用竖转法,竖转系统主假如由拉索、索塔、牵引系统等部分构成 3。
由于在脱架时拉索的水平角最小,而拉索索力在此时则最大,为了便于顺利实现竖转脱架的工作,还可以联合实质需要将助升千斤顶安置在提高索点地点。
在设计竖转施工方案的过程中,要注意对竖转系统予以合理安排。
假如拼装地点高、索塔高,那么脱架提高力会较小,可是拼装支架受力、索塔支架受力则会较大,资料用量也多;假如拼装地点低、索塔低,那么脱架提高力会较大,可是拼装支架受力、索塔支架受力则会较小,资料用量则会节俭。
桥梁转体施工关键技术分析及应用

桥梁转体施工关键技术分析及应用转体法是近些年桥梁施工中较为流行的新型桥梁建造技术。
由于该工艺普及较晚,且多应用于跨沟谷及既有线等特殊桥位的桥梁工程中,因此可供参考的理论研究资料还比较有限。
对此,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桥梁转体施工技术开展全面解析,以丰富理论资料,供其它转体工程参考。
1转体法的概念和原理1.1概念转体法是近些年桥梁施工中较为流行的新型桥梁建造技术。
由于该工艺普及较晚,且多应用于跨沟谷及既有线等特殊桥位的桥梁工程中,因此可供参考的理论研究资料还比较有限。
对此,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桥梁转体施工技术开展全面解析,以丰富理论资料,供其它转体工程参考。
1.1.1竖转法该方式主要应用在拱桥施工,施工时在地面或低标高处拼装或者浇筑肋拱部分,完成之后以一侧为支点将其整体上拉,使其竖向旋转到设计标高后合龙。
施工体系主要由拉索、牵引系统以及索塔组成。
竖转法中,转较的质量与安装精度、拉索强度、牵引动力的稳定性是保障竖转安全、顺利的重点。
1.1.2平转法平转法应用范围较广,各种构造桥梁均可采用。
施工时在河流、深谷或既有线两侧地形条件较好地点先完成两个半桥构造,之后转动两个半桥构造至设计位置后合龙。
其施工体系由牵引、支撑以及平衡系统组成。
平转法中,最主要的构造是由上、下转盘组成的转动支撑系统,其中,上转盘起支承的作用,下转盘部分则同根底或墩顶连接。
在实际施工中,通过上下转盘的相对转动,将上部构造转至设计位置。
1.1.3转体施工受力转体过程持续时间较短,转体施工受力分析主要针对施工荷载、体系转换以及变形控制等方面开展分析。
之所以对转体施工受力情况开展一系列的分析,一是为了能使转动体受力平衡,在转动时能保持稳定;二是保证桥梁受力在其构造强度容许范围内,不致因牵引引起构造破坏;三是验证支撑及锚固措施能否安全可靠。
1.2工艺原理工艺原理:预制一个可以开展转动的轴心在桥台或墩上,并且将轴心设为分界点,上面是可以旋转的桥体,下面是固定的墩台或根底,上部构造在条件较好位置完成后,旋转至设计位置。
转体桥施工技术探究

转体桥施工技术探究在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不断的加快,使得公共设施的建设得到了有序的发展,其中桥梁建设在整个的建筑过程当中占据了非常大的比例。
在桥梁施工的过程当中,转体施工方法凭借他独有的施工特点,使其在更多的桥梁施工当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它不仅可以应用到普通的地形施工当中,同时还可以对高山峡谷等复杂多变的地形进行有效的浇铸以及拼装,这样将会大大的降低了施工的难度,同时对整个施工的进行提供了有效的保障措施。
其次这种施工方法还可以利用到拥挤航道施工,不仅不会对航道的交通产生影响,同时还能够快速的在航道之上进行高效施工,这样将会大大降低高空作业的复杂性,从而为社会和企业能够提供更好的经济效益。
标签:转体桥;施工技术;探究引言:转体桥施工是当今桥梁施工当中一项新型的施工技术。
最初只是被应用到复杂的山谷大河等断结式桥梁施工当中。
在其不断的发展完善当中,它可以更好的弥补各种施工条件的不足,但是他还可以表现出,一定得简便易操作等特性,使其在各类桥梁的施工当中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
目前此项技术已经成为我国桥梁施工的主流施工技术。
所以本文对其进行简要的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设性意见,希望能够对其今后的发展起到良好的帮助作用。
一、转体施工技术所表现出优缺点(一)转体施工技术所展现出的优势抓紧施工技术将会表现出很多良好的优势,首先它可以对整个桥梁的施工成本进行有效的降低,转体桥梁这种施工技术将会改变原有的桥梁支撑结构,从而能够有效的避免在河道之上进行各种架构的支撑,大大的降低了管材以及混凝土的使用,这样将会对投入的成本进行有效的节约。
其次,这种施工技术还对整个的施工的安全性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措施,在传统的桥梁施工当中,一般都是就地搭建的方式进行施工,而采取这种方式主要利用两岸的陆地作业进行有效的展开,更好的避免了水上施工有可能带来的风险。
最后对施工环境的有效改变,将会对施工的安全性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
转体桥梁施工,不仅能够对桥梁的外观进行良好的美化,同时还可以对整体桥梁的质量进行严格的管控,不仅体现出了良好的操作方便性,同时对于施工的工期能够进行有效的缩减,从而对整个施工的经济效益进行不断的提升。
桥梁转体施工方案工艺及技术

桥梁转体施工方案工艺及技术一、桥梁转体施工方案1.桥梁转体计划:根据桥梁设计和施工的要求,确定转体的起始时间和转体的完成时间。
这需要考虑到现场的施工条件、施工设备的可用性以及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2.桥梁支撑和转体方案:根据桥梁的设计要求,确定桥梁的支撑方案和转体的方式。
支撑方案需要保证桥梁在转体过程中的稳定性,同时转体方案需要考虑到施工现场的条件以及施工设备的限制。
3.施工设备和材料:确定桥梁转体所需的施工设备和材料,并进行相应的采购和配备工作。
这些设备可能包括大型起重机、滑移模板、支撑系统等。
4.施工安全方案:考虑到桥梁转体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制定相应的施工安全方案。
这包括对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措施、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监督等。
二、桥梁转体工艺桥梁转体工艺是指桥梁转体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具体工艺方法。
以下是桥梁转体的一般工艺流程:1.确定支撑系统:在开始转体之前,需要先确定支撑系统。
支撑系统需要满足转体过程中的稳定性要求,并能够承受转体过程中的应力和荷载。
2.安装施工设备:在施工前,需要安装起重机等相应的施工设备。
这些设备需要能够满足桥梁转体施工的要求,并且在施工过程中能够保持安全和稳定。
3.桥梁转体:通过起重机等设备,将桥梁构件进行旋转移位。
转体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对桥梁的支撑和稳定,同时也需要控制转体的速度和角度。
4.检查和调整:在桥梁转体完成后,需要对转体后的桥梁进行检查和调整。
这包括检查桥梁的构件是否受损,调整桥梁的位置和角度问题等。
5.完成施工:当桥梁转体和调整完毕后,即可完成桥梁的施工工艺。
三、桥梁转体技术1.滑行转体技术:将起重机通过滑行模板或者液压缸,在桥墩或者支座上滑行,并将桥梁构件转移到指定位置。
2.回转转体技术:利用起重机在桥墩上进行回转操作,将桥梁构件进行旋转移位。
3.悬吊转体技术:将桥梁构件悬挂在起重机上,并将其转移到指定位置。
这种技术需要保证桥梁构件在转体过程中的稳定性。
浅谈桥梁转体施工的工艺及关键技术

浅谈桥梁转体施工的工艺及关键技术【摘要】随着现代桥梁的快速发展,桥梁的跨径越来越大,施工方法也多种多样,越来越先进。
桥梁转体施工是一种将竖转、平转及平竖转施工相互联系、相互结合起来的施工技术与方法。
桥梁转体施工工艺由于具有结构合理、受力明确、力学性能好,施工所需的机具设备少、工艺简单、操作安全,施工工期短,成本投入少等优势,在同等施工条件下应用与桥梁工程优于搭架法、悬吊拼装法以及桁架伸臂法等工艺。
每一到施工工序和技术都是转体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将这些关键性的施工技术全面了解和分析,才可以进一步的将工程建设中的转体梁建设好。
本文简单介绍了桥梁转体施工工艺的特点与平转、竖转技术,并以实际工程为例重点分析了平面转体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桥梁;转体;平面转体一、桥梁转体施工工艺(一)桥梁转体桥梁转体施工工艺是指桥梁在非设计位置完成桥梁上部结构的施工,然后通过转动体系使桥梁上部结构转动一定角度后就位于设计位置的一种施工方法(平面或竖向角度)。
为了确保既有铁路的运营安全,尽量减少施工对既有铁路运输的影响,铁道部及相关铁路局在进行跨越既有铁路桥梁方案的审批过程中越来越倾向于采用转体施工方案。
特别是跨越既有电气化铁路、繁忙客货运铁路均要求转体施工。
(二)桥梁转体施工工艺的特点(1)由于桥梁转体施工是靠结构自身旋转就位,不用吊装设备,并可节省大量支架木材或钢材。
(2)采用混凝土轴心转体施工,转体工艺简便易行,转体重量全部由桥墩(或桥台)球面混凝土轴心承受,承载力大,转动安全、平衡、可靠。
(3)可将半孔上部结构整体预制,结构整体性强,稳定性好,更能体现结构的力学性能的合理性。
(4)施工工艺和所用施工机械简单,转体时仅需两盘绞磨、几组滑轮即可使上部结构在短时间内转体就位,简便易行,易于掌握,便于推广。
(三)桥梁转体施工工艺分类1.平转法在平转法施工中,由转动支承系统、平衡系统以及转动牵引系统三部分构成了平转法的转动体系。
桥梁转体施工工艺与关键技术

桥梁转体施工工艺与关键技术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桥梁无支架施工不断出现新工艺,转体施工就是其中的一种。
桥梁转体施工适用跨越深谷急流、难以吊装的特殊河道,具有节省吊装费用,安全、可靠、整体性好等特点。
1桥梁转体施工工艺的工作原理所谓桥梁转体施工工艺的工作原理,就像挖掘机铲臂随意旋转一样,在桥台(单孔桥)或桥墩(多孔桥)上分别预制一个转动轴心,以转动轴心为界把桥梁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整体旋转,下部为固定墩台、基础,这样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上部构造可在路堤上或河岸上预制,旋转角度也可根据地形随意旋转。
2桥梁转体施工工艺的特点2.1桥梁转体施工工艺适用于跨径较大的单孔或多孔钢筋混凝土桥梁施工。
尤其适用于跨越深谷、水深流急和公铁立交、风景胜地、自然保护区等施工受限制的现场。
2.2由于桥梁转体施工是靠结构自身旋转就位,不用吊装设备,并可节省大量支架木材或钢材。
2.3采用混凝土轴心转体施工,转体工艺简便易行,转体重量全部由桥墩(或桥台)球面混凝土轴心承受,承载力大,转动安全、平衡、可靠。
2.4可将半孔上部结构整体预制,结构整体性强,稳定性好,更能体现结构的力学性能的合理性。
2.5施工工艺和所用施工机械简单,转体时仅需两盘绞磨、几组滑轮即可使上部结构在短时间内转体就位,简便易行,易于掌握,便于推广。
3转体施工法的关键技术转体施工法的关键技术问题是转动设备与转动能力,施工过程中的结构稳定和强度保证,结构的合拢与体系的转换。
3.1竖转法竖转法主要用于肋拱桥,拱肋通常在低位浇筑或拼装,然后向上拉升达到设计位置,再合拢。
竖转体系一般由牵引系统、索塔、拉索组成。
竖转的拉索索力在脱架时最大,因为此时拉索的水平角最小,产生的竖向分力也最小,而且拱肋要实现从多跨支承到铰支承和扣点处索支承的过渡,脱架时要完成结构自身的变形与受力的转化。
为使竖转脱架顺利,有时需在提升索点安置助升千斤顶。
竖转施工方案设计时,要合理安排竖转体系。
对桥梁转体施工的工艺及技术探讨

1.竖转法。竖转法主要用于肋拱桥,拱肋通常在低位浇筑或拼装,然后向上拉升达到设计位置,再合拢、竖转体系一般由牵引系统、索塔、拉索组成。竖转的拉索索力在脱架时最大,因为此时拉索的水平角最小,产生的竖向分力也最小,而且拱肋要实现从多跨支承到铰支承和扣点处索支承的过渡,脱架时要完成结构自身的变形与受力的转化。为使竖转脱架顺利,有时需在提升索点安置助升千斤顶。竖转施工方案设计时,要合理安排竖转体系。索塔高、支架高(拼装位置高),则水平交角也大,脱架提升力也相对小,但索塔、拼装支架受力(特别是受压稳定问题)也大,材料用量也多;反之亦然!在竖转过程中,主要要考虑索塔的受力和拱肋的受力,尤其是风力的作用。
2.平转法。平转法的转动体系主要有转动支承系统、转动牵引系统和平衡系统。转动支承系统是平转法施工的关键设备,由上转盘和下转盘构成。上转盘支承转动结构,下转盘与基础相联。通过上转盘相对于下转盘转动,达到转体目的。转动支承系统必须兼顾转体、承重及平衡等多种功能。按转动支承时的平衡条件,转动支承可分为磨心支承、撑脚支承和磨心与撑脚共同支承三种类型。磨心支承由中心撑压面承受全部转动重量,通常在磨心插有定位转轴。为了保证安全,通常在支承转盘周围设有支重轮或支撑脚正常转动时,支重轮或承重脚不与滑道面接触,一旦有倾覆倾向则起支承作用。在已转体施工的桥梁中,一般要求此间隙从2~20mm,间隙越小对滑道面的高差要求越高。磨心支承有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我国以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上下转盘弧形接触面的混凝土均应打磨光滑,再涂以二硫化铜或黄油四氟粉等润滑剂,以减小摩擦系数(一般在0.03~0.06之间)。
转体工程桥梁施工法(3篇)

第1篇一、转体工程桥梁施工法原理转体工程桥梁施工法是利用桥梁本身的转动特性,通过转动轴心将桥梁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整体旋转,下部为固定墩台、基础。
在施工过程中,上部结构可在路堤上或河岸上预制,旋转角度可根据地形随意调整。
当上部结构旋转到预定位置后,再与下部结构进行对接,从而完成桥梁的建造。
二、转体工程桥梁施工法工艺流程1. 设计阶段:根据工程需求,对桥梁结构进行设计,确定转体轴心位置、旋转角度、预制部分等关键参数。
2. 预制阶段:在路堤或河岸上预制桥梁上部结构,包括梁体、桥面板、桥墩等部分。
3. 安装转动轴心:在桥梁墩台上安装转动轴心,为桥梁旋转提供支撑。
4. 施工准备: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确保施工环境安全。
5. 桥梁转动:利用绞磨、滑轮等设备,将预制好的桥梁上部结构旋转到预定位置。
6. 对接:将旋转到位的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进行对接,完成桥梁的整体建造。
7. 桥梁验收:对完成后的桥梁进行检查、验收,确保桥梁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三、转体工程桥梁施工法优势1. 施工便捷:转体工程桥梁施工法无需大型吊装设备,施工过程简单,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
2. 安全可靠:转体施工过程中,上部结构整体旋转,减少了施工过程中的风险,提高了施工安全性。
3. 整体性好:转体工程桥梁施工法预制部分与现场施工部分连接紧密,整体性好,桥梁结构稳定。
4. 节省资源:转体工程桥梁施工法可减少支架木材或钢材的使用,降低施工成本。
5. 适应性强:转体工程桥梁施工法适用于各种地形、地质条件,能够满足不同工程需求。
总之,转体工程桥梁施工法作为一种先进的桥梁施工技术,在我国桥梁建设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转体工程桥梁施工法将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第2篇一、转体工程桥梁施工法的原理转体工程桥梁施工法的基本原理是将桥梁分为上下两部分,以桥梁本身为转动体,利用转动轴心将桥梁分为可旋转的上部和固定不动的下部。
桥梁工程的转体施工技术研究论文

桥梁工程的转体施工技术研究论文桥梁工程的转体施工技术研究论文0引言桥梁工程在近几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随着桥梁跨径的不断增加,施工方法也越来越多样化和先进化。
桥梁转体施工作为一种较为先进的施工技术,目前在桥梁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转体施工比较适合应用于跨越深谷急流或难以吊装的特殊区域,这种施工方法具有吊装费用低、施工安全可靠,以及整体性好等优势。
1转体施工的优点在某种特殊的地理环境下,桥梁转体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比较明显。
转体施工可以利用桥梁结构本身作为转动体系,利用结构本身及钢构件作为施工设备,不仅可以减少搭讪支撑的工序和成本,也大幅减少了钢管等周转性材料的使用,使施工成本得到了有效控制;在施工方面,将传统的桥梁高空作业和水上作业,转变为岸边陆路作业,不仅使施工场地和施工环境得到了保证,也有效避免了高空作业的危险性;在交通方面,很多桥梁施工位于通航河道或车辆频繁的跨线立交桥,转体施工不会对桥下交通造成影响,而且在主要构件合龙后,也方便后序施工;另外,在机构使用方面,转体桥梁所使用的机械设备较为简单,对桥梁的线形和外观质量也能够进行很好的控制。
2桥梁转体施工的方法2.1竖转施工法竖转施工法是指将桥体从跨中分成两等段,在桥轴方向设置支架等预制部件。
在待转桥体的岸端设铰,并将提升系统临时架设于桥台或台后,利用卷扬机来进行索引提升,使桥体能够竖向转体到合拢位置,然后在合拢处封固混凝土,完成竖转体施工。
竖转施工法常见于肋拱桥工程中,比如搭设简单支架组拼或现浇拱肋中。
这种施工方法适合应用于季节性河流或者河流水深较浅,搭设支架较容易的河流当中。
对于通航的河道,可采用浮船浮运至桥轴线上,将转动铰安装在拱脚,利用扣索来进行牵引,使结构竖向转体到设计位置,实现合龙。
竖转施工的转换体系通常由牵引系统、拉索、索塔所组成。
竖转施工时拉索索力在脱架时最大。
竖转施工时,应该对竖转体系进行合理安排。
不仅索塔和支架要足够高,水平交角也应该足最够大,但索塔、拼装支架受力也较大,材料用量较少。
桥梁转体施工方案、工艺及技术

桥梁转体施工方案、工艺及技术在桥梁建设过程中,桥梁转体施工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桥梁的承载能力、安全性以及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为了确保桥梁转体施工的顺利进行,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并且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和技术。
本文将针对桥梁转体施工进行详细介绍。
1. 施工方案1.1 施工前准备工作在进行桥梁转体施工前,首先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包括但不限于: - 完善的施工计划,明确施工流程及时间节点; - 确定施工人员及设备配备; - 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措施; - 对桥梁结构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转体过程中的安全性。
1.2 施工过程控制桥梁转体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和进度,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 组织安全有效的施工作业流程; - 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及数据; - 对桥梁结构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整。
1.3 施工后工作桥梁转体施工完成后,需要做好相关的收尾工作,包括: - 对施工过程进行总结及评估,查找问题并改进; - 对转体部位进行检测,确保桥梁结构安全可靠; - 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及整理。
2. 施工工艺2.1 钻孔凿孔在桥梁转体施工中,常常需要进行钻孔和凿孔的工作。
这是为了确保各个部件之间能够顺利连接,并且提供必要的承载能力。
2.2 预制构件调整桥梁转体施工中,预制构件的调整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只有通过精确的调整工艺,才能确保桥梁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3 安装合拢安装合拢是桥梁转体施工中的最后一个步骤,需要精密操作。
只有通过正确的工艺和技术,才能确保桥梁结构的正常运行和使用。
3. 施工技术3.1 3D建模在桥梁转体施工中,3D建模技术可以提供可视化的施工方案,帮助施工人员更好地理解整个施工过程,提高工作效率。
3.2 激光测量激光测量技术可以提供精准的施工数据,帮助施工人员进行准确的施工操作,确保桥梁结构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3 监测系统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桥梁结构的变化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质量可控。
桥梁转体施工工艺与技术研究党万涛张博范新浩程相旭郑文浩杨田赵瑜隆

桥梁转体施工工艺与技术研究党万涛张博范新浩程相旭郑文浩杨田赵瑜隆发布时间:2023-06-16T01:14:58.953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3年7期作者:党万涛张博范新浩程相旭郑文浩杨田赵瑜隆[导读] 桥梁转体施工技术是一种在桥梁建设广泛应用的技术山东交通学院交通土建工程学院山东济南 250357摘要:桥梁转体施工技术是一种在桥梁建设广泛应用的技术,它旨在通过旋转整个桥梁来改变其位置或方向。
目前主要有筒体滑移、吊装、远距离控制和变形模拟等多种转体技术。
总体而言,桥梁转体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每种技术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限制,应该在具体项目中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工艺与技术。
关键词:桥梁工程、转体施工、工艺与技术0前言近年来,桥梁转体施工已成为大型桥梁建设中的重要环节。
其意义不仅在于提高桥梁建设的效率,更是保障了施工质量和安全。
桥梁转体施工是指将完全预制好的桥梁主体部分进行整体转移并安装到预先设计好位置上的一种施工方法。
在传统施工方式下,工地现场拼装及浇筑桥梁需要数月时间,且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而采用桥梁转体施工可以使施工周期缩短至数天或数周,大幅减少劳动力需求、降低施工风险和成本,并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
总之,桥梁转体施工技术具备优异的施工效率、建设质量和安全性,是现代桥梁建设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桥梁转体施工的工艺桥梁转体施工是目前大型桥梁建设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采用完全预制的桥梁主体部分,在临时垫底和支撑下整体转移并安装到预先设计好位置上,缩短了施工周期、提高了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
下面将为您详细介绍当前桥梁转体施工的工艺。
(1)设计阶段桥梁转体施工的第一步是进行设计,并在这个过程中确定施工方案、材料使用及施工时间表等关键因素。
设计团队需要对地形、环境、技术条件、交通流量以及周边构筑物等进行详细评估,并结合相关标准和规范制定出可行和安全的施工方案。
(2)施工准备阶段在开始实施桥梁转体施工之前,需要进行施工准备。
浅谈转体梁施工中的不平衡问题

浅谈转体梁施工中的不平衡问题转体梁作为桥梁结构中常见的一种构造形式,其施工中存在着不平衡问题,这一问题不仅会影响工程的顺利进行,还会对桥梁的使用安全产生风险。
本文将就转体梁施工中的不平衡问题展开讨论,分析其原因和解决方法,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转体梁的施工过程转体梁是指在桥梁结构中,由多个预制混凝土构件组合而成的横向承载构件,其特点是能够满足大跨度、大悬索比的要求,常用于特大桥梁或重要桥梁的跨越。
转体梁的施工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立柱施工:包括基础的浇筑和立柱的设置;2.梁体制造: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预制梁体的制作;3.预应力张拉:对预制梁体进行预应力张拉,并设置端部锚固设施;4.转体施工:将预制梁体通过设备安装到桥梁墩台上,并进行转体作业;5.连接施工:对转体梁进行连接,包括梁体间的连接和梁体与墩台的连接。
在整个转体梁的施工过程中,由于构件材料的质量、施工设备和工艺等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出现不平衡问题,给施工带来一定的难度和风险。
转体梁施工中的不平衡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施工设备不平衡:在转体梁施工中,施工设备的平衡性是至关重要的,包括吊装设备、转体设备等。
当这些设备的平衡性受到影响时,将会给梁体的安装和调整带来不利影响,甚至会引发安全事故。
2.梁体预应力失衡:转体梁在施工时需要进行预应力张拉,如果预应力的施工过程中出现失衡,将导致梁体两端的受力不均,这不仅会影响整体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还可能导致梁体的开裂和破坏。
3.梁体重心不平衡:梁体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吊装和转体作业,如果梁体自身的重心不平衡,将导致吊装和转体过程中的不稳定和不安全,甚至造成梁体的倾斜或坠落。
以上不平衡问题在转体梁的施工中屡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施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因此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解决。
三、不平衡问题的原因分析1.材料质量问题:预制梁体的制作所使用的混凝土和预应力钢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梁体的平衡性。
谈桥梁转体施工工艺与关键技术

谈桥梁转体施工工艺与关键技术摘要:随着转体施工工艺的改进,转动构造的磨擦系数逐渐减小,而牵引能力逐步提高。
这套施工工艺逐步被应用在国内斜拉桥和刚构桥施工中,而且应用范围也从山区逐步拓展到平原地区,特别是跨越线桥的施工。
本文对转体施工方法的优点、工作原理、施工方法及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桥梁转体施工工艺关键技术正文:1转体施工方法的优点桥梁转体法施工与传统施工方法相比,具有如下优点:①结构合理、受力明确、力学性能好。
②施工所需的机具设备少、工艺简单、操作安全。
③支持快速施工,成本投入少。
在同等施工条件下,拱桥应用转体施工工艺施工,无论是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都优于搭架法、悬吊拼装法以及桁架伸臂法等工艺流程。
而且在实际应用中,采用转体法施工的某大桥,其工程造价比采用其他工艺施工时节省了11.5~17.4%。
④采用传统施工工艺在高山峡谷或水深流急的河道上开展跨桥施工,工序繁琐,操作难度大,而且影响正常通航。
转体施工工艺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而且在城市立交桥或铁路跨线桥施工中的优势更加凸显。
2转体施工工作原理竖转施工原理是:将桥体从跨中分成两个半跨,在桥轴方向的河床上(组合结构在梁上)设支架、驳船等预制梁部(拱),在待转桥体的岸端设铰,在桥台或台后临时架设支撑提升系统,通过卷扬机回收提升牵引绳,将桥体竖转至合拢位置连接合龙,封固转铰,完成竖转施工。
平转转体施工的原理是:将桥体(主要是上部构造)整孔或从跨中分成两个半跨,在桥位外(横向)利用两岸(侧)地形搭设支架(或设胎)预制。
在桥墩(或台)底部设置转动体系,将待转桥体,通过张拉锚扣体系实现脱架和对于转轴的重力平衡,再以适当动力(卷扬机、千斤顶等)牵引转盘,将桥体平转至合拢位置,浇筑合拢段接头混凝土,封固转盘,完成平转施工。
平转法主要使用于斜拉桥、刚构梁式桥、钢筋混凝土拱桥和钢管拱桥。
竖转法主要用于钢架拱、混凝土拱肋、钢筋混凝土拱等。
3转体施工方法3.1平转施工3.1.1拱式结构的转体施工拱桥采用转体法施工,大都选择单扣点。
桥梁的转体施工方案(一)2024

桥梁的转体施工方案(一)引言概述:桥梁的转体施工是指在桥梁建设过程中,通过特定的施工方案,将桥梁主体结构进行旋转并定位的工艺。
本文旨在探讨桥梁转体施工的方案,并通过对转体施工的五个重要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
正文内容:一、转体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 确定转体施工方案:根据桥梁的结构类型、尺寸和施工条件,选择合适的转体方案。
2. 进行三维建模和力学分析:通过对桥梁进行三维建模和力学分析,确保施工方案的可行性。
3. 制定详细的工程计划:确定施工的具体步骤和时间安排,制定合理的资源调度计划。
二、转体施工的技术要点1. 桥梁转体机的选型和配置:选择适当的转体机械设备,并进行合理的布置和配置。
2. 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制定详细的安全政策和操作规程,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3. 控制转体速度和力度:根据桥梁的结构特点和承载能力,合理控制转体过程的速度和力度。
4. 实施合理的监控和调整:通过监测仪器和技术手段,及时监控转体施工的各项参数,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5. 确保转体施工的顺利进行:对桥梁转体工程进行全程跟踪和管理,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三、转体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1. 转体机械设备故障:建立健全的设备检修和维护制度,及时解决设备故障问题。
2. 不可预见的自然因素:提前制定应急预案,灵活应对自然因素对转体施工带来的影响。
3. 施工过程中的误差调整:通过精确的测量和定位技术,及时调整施工误差,确保转体施工的准确性。
4. 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做好防护措施,确保工人的安全。
四、转体施工的质量控制1. 施工过程的质量检查:建立完善的质量检验制度,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节点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
2. 转体过程的精确测量:采用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和技术手段,对转体过程进行精确测量,确保转体角度的准确性。
3. 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选择合格的施工材料,并进行严格的验收和使用。
五、转体施工后的总结和改进1. 进行施工总结和评估:对转体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桥梁转体施工工艺分析

桥梁转体施工工艺分析摩擦系数在整体下降,牵引能力却在逐步提升,整个施工工艺在我国的斜拉桥以及刚构桥的施工过程中,逐步被推广应用,应用的范围也由山区进一步扩展到了平原地区,尤其是在跨越线桥的施工过程中,应用更为广泛。
论文对转体施工的相关施工工艺以及关键技术进行简要的分析与探讨,以供业界参考。
关键词】桥梁转体;施工工艺;关键技术1引言随着我国科技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在工程建设方面,桥梁无支架施工的类型也随之有新型的施工工艺产生,转体施工工艺就是其中的一种。
桥梁的转体施工工艺可以运用到跨过湍急的河流、深邃的峡谷以及无法进行吊装的一些特殊性河道工程中,其具有安全性、可靠性高,整体性较好,以及能够有效降低吊装费用等优势。
2桥梁转体施工工艺的特点桥梁的转体施工工艺,通常一般都是将其应用在跨径度非常大的单孔或者多孔的钢筋混凝土桥的施工中,特别是可以用于水较深,并且水流湍急,跨越一些较深的河谷以及风景名胜区、公铁立交和各类自然保护区等施工活动会受到一定限制的场地。
此外,由于桥梁转体施工会通过自身的结构就能实现转体就位,因此,不必再用另外的吊装设备,如此使得支架木材与钢材使用量可以大大减少。
用混凝土轴心转体来操作施工,整体的工艺非常简便,而且较容易上手操作,整体重量全部由桥台和桥墩球面的混凝土轴心承受,承载的力度较大,整个转动过程可以有效保障平衡,做到安全与可靠。
与此同时,可以把半孔上部的整体结构进行预制,如此可以使得整体的性能得到有效提升,稳定性也较好,这样更加使得结构力学性的可靠性与合理性得到充分发挥。
另外,由于施工过程以及施工工艺当中涉及到的施工机械都十分简单,在转体过程当中只会用到几组滑轮与两盘绞磨,就可以让上部结构在短时间内进行转体就位工作。
整个过程操作简便,工序容易掌握,更有利于后期的广泛推广应用[1]。
3转体施工法的关键技术3.1竖转体法竖转体法。
一般都会用到拉索、索塔和牵引系统。
竖转的拉索索力可以在托架时达到最高值,这是因为在这个时候拉锁水平角度取得最小,产生的竖向分力也会最小,而且种类可以从多跨支承过渡到铰支承和扣点处的索支承处,在脱架的过程中,将会对结构自身所形成的受力与变形进行相应的转化才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