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钱币简介(五)
中国古代钱币大全(图)
中国古代钱币大全〔图〕先秦钱币](一) 先秦时期经济在我国夏商西周奴隶社会时期,经济以农业为主,土地归天子所有。
夏朝时,农业知识就比原始社会有所提高,发明了节气和干支记日法,商朝时,农业生产已不是石头制品,而是金属工具,今河南境内曾出土有商代铜铲等物。
西周时,已实行井田制度,天子每年都要让一万人到公田服役,每家出一人到公田耕作,不到公田耕作的,就要纳税,农业生产工具方面主要是铜制农器。
从这时起,畜牧业已与农业分开,在夏朝遗址中发现有大量的猪、狗、牛、马等兽骨,可以想见当时的畜牧业在生产中已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夏朝和西周时畜牧业已发展到较高的阶段,传到后世的家畜,在当时就已经全有了。
遗址中发现的家畜多达数百头。
手工业已逐渐发达,大批的奴隶被送入手工作坊,分门别类,进行手工生产,当时比较重要的是青铜业制作。
那时的商业也开始兴起,东面沿海和新疆青海等地的玉,已被当作贵重物品贩卖了。
在西周时已准许人们到远方贩卖货物,并有一部分人靠经商谋生。
当时商人的地位也已提高,可分享regime,经济文化交流已日渐繁荣起来。
到了春秋时期农业进一步发展,齐国实行了“相地衰征”的土地制度,实行了“均地分民”与“民民分货”,的政策,极大的激发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业生产大大提高了。
这时的手工业也得到了发展,一切器物都变得精巧玲珑、体积轻便,形制新颖了。
随着农业生产的提高,中下等贵族和自由农民竞相开垦荒地,私田不断增加,生产率高于奴隶主的公田。
由于生产工具和技术的进步,以及交通的发展,使商业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郑国的商人可到楚买丝,到周卖皮革等等。
到了战国时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景象。
随着人口的大量增加,农业、手工业都有相当大的发展,商业也更加兴盛,官府商业和私人商业都得到了发展,《周易》上说“日中作市,召集天下人民,即天下的货物,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指的就是当时典型的集市商业。
总之先秦时期的经济发展有了飞速的提高,较远古时代大为进步,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之间交易的需要,各种形式的货币也就出现了。
古代货币简介
10 对于浪费的人,金钱是圆的,可是对于节俭的人,金钱是 扁平的,是可以一块块堆积起来的 11 把金钱当作上帝,金钱就会象魔鬼一样来整治你 12 我们手中的金钱是保持自由的一种工具,我们所追求的金 钱则是使自己当奴隶的一种工具 13 获得金钱不是目的,而是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 14 人生的快乐和幸福不在金钱而在真理 15 金钱可以买到小人之心,但买不到君子之志 16 金钱可以买到服从,但买不到忠诚 17 你越爱金钱,那金钱就越害你,直至你死亡 18 金钱是好的奴仆,是坏的主人 19 金钱是无底的海洋,荣誉、良心和真理都可以淹没在其中。
天然贝壳
(玉贝)
(石贝)
中国出土的最早的铜制贝币
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它是 货币本质的体现。货币最基本的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 通手段,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还相继发挥了贮 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等职能作用
铸币在长期流通过程中逐渐磨损,由足值的货币变成不足值的货币, 但这种不足值的货币也和足值的铸币一样流通。这样,就产生了金属 铸币由不足值或没有什么价值的货币符号——纸币来代替的可能。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只 是作为金属货币的代表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现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 家都采用纸币。
古代中国的货币发展
古代中国的货币发展古代中国是货币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
从最早的贝币到晚清的银元,多种不同形式的货币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
最早的中国货币是贝币。
贝币是以贝壳为代价的货币,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到商代初期(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前1000年)曾使用过。
贝币的形制以贝壳为主,长约3厘米,宽1.5厘米。
在贝币流通的历史时期,庖丁解牛、青铜器等时期的文化瑰宝相继出现,表明了人类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
除贝币外,中国历史上还有别的货币形式,如刀币、印钞、铁钱等。
刀币出现在战国时期,成为战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刀币刻有春秋和战国时期的文字和图案。
这些刀币也反映了中国古代铸造技术的高度发展,成为中国铸造工艺的代表。
印钞是唐朝时期流行的货币形式。
印钞是由官方印制的纸币,主要用于支付军队、购买粮食,以及政府征税。
印钞起初并不被普通百姓接受,观念的变化需要时间的积累。
同时,印钞也面临诸多问题,如造假、数量超发等问题。
随着宋元时期的到来,官方即逐渐停止发行印钞。
铁钱是中国古代民间流通的一种货币。
铁钱的形制主要是铁质,包括大明钱、乾隆钱等。
铁钱的铸造开始于东汉,随后在后代朝代间不断流传。
铁钱的流通范围广泛,甚至到了少数民族地区,使得贸易交流更加便利。
此外,铁钱的价值相对较小,适合于百姓流通之用。
明朝时期,中国的货币体系开始崩溃,大量的铜钱进入了流通市场,引发了铜钱通货膨胀的问题。
此时,西方的白银正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糟糕的货币政策加剧了货币贬值的问题。
清朝时期,货币体系得以重建。
此时,铜币、银元和金元成为清朝时期的三种主要货币。
银元是清朝时期的主要货币。
随着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加深,外国银元在中国开始流通,迫使清朝政府开始发行银元。
由于西方银元在中国的流通,以及众多中国国内银元的发行,清朝钱币市场变得分散,使得银元的价值不断下降。
但银元在中国的货币体系中还是拥有其独特的位置。
无论是哪种货币,都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
中国历史朝代表及钱币种类
中国历史朝代表及钱币种类中国历史朝代及钱币种类1. 先秦时期:- 西周:青铜器、方孔铜钱- 春秋战国时期:刀币、布币、铜币、鬲钱2. 秦朝(221-206 BC):- 秦始皇币:黄金贝、半两钱、三分钱、四分钱、五铢钱3. 西汉(202 BC-9 AD):- 近半两钱:海外贸易用钱- 刀币、布币、鬲钱4. 新莽(9-23 AD):- 小铢:铜币5. 东汉(25-220 AD):- 大通宝:铜币6. 三国时期(220-280 AD):- 曹魏:刀币、方孔钱、连云港大钱- 蜀汉:麟趾钱- 吴国:太平通宝7. 西晋(265-316 AD):- 大宝钱8. 东晋(317-420 AD):- 大宝钱、蟠龙钱9. 南北朝时期(420-589 AD):- 北魏:小平钱、孝文泉、石渠宝藏铜钱- 北齐:天保通宝、兴寿宝钱- 北周:板钱、立宝钱- 南朝:金、铜刀和货币10. 隋朝(581-618 AD):- 大业通宝、开皇通宝、文帝钱、贞观通宝、武德通宝11. 唐朝(618-907 AD):- 时期:开元通宝、贞元通宝、元和通宝、大足通宝、永泰通宝- 安史之乱:神龙通宝、至德通宝、乾元通宝、贞元通宝- 五代十国:汉、周、梁、唐、晋、吴、南唐、南汉、荆南、蜀- 朱棣钱:明朝建立之初,以明朝第一位皇帝朱棣命名的铸钱12. 五代十国(907-979 AD):- 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十国:前凉、后凉、南唐、南汉、吴越、南楚、南平、前蜀、后蜀、北汉13. 北宋(960-1127 AD):- 继续使用唐代的钱币,如宣和通宝、建隆通宝、天圣通宝、重宝通宝14. 南宋(1127-1279 AD):- 永乐宝钱:刻有“永乐通宝”字样的铜钱15. 元朝(1271-1368 AD):- 通宝:铜币16. 明朝(1368-1644 AD):- 洪武通宝、宣德通宝、嘉靖通宝、万历通宝、崇祯通宝17. 清朝(1644-1912 AD):- 康熙通宝、雍正通宝、乾隆通宝、咸丰通宝、光绪通宝、宣统通宝附件:- 附件一:中国历史朝代年表- 附件二:中国古代钱币图片法律名词及注释:- 铜币:用铜合金制造的货币。
中国古代货币
中国古代货币中国古代货币是指中国历史上使用过的各种货币形式。
自古以来,中国一直是货币的发源地之一,拥有悠久的货币文化和广泛的货币使用历史。
在中国古代,货币的形式和种类多样,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和演变。
最早的中国古代货币可以追溯到商代时期的贝币。
贝币是用田贝、蚌贝等贝壳制成的形状各异、刻有纹饰的货币。
由于贝壳在当时具有一定的珍贵性,因此被广泛用作交换媒介,成为中国货币的起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青铜货币逐渐成为主导。
西周时期,开始使用青铜制成的圆形或方形货币。
这些青铜货币通常上面刻有印章状的纹饰和文字,用以表示货币的价值和生产地。
青铜货币在周朝的统一币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铁质货币开始流通。
这种铁质货币一般矩形或方形,上刻有纹饰和文字。
由于当时铁的产量很大,因此铁质货币逐渐代替了青铜货币成为主要的货币形式。
随着秦朝的统一,短刀形货币开始出现。
这种货币形状酷似短刀,上面刻有文字和纹饰,被认为是中国古代货币的重要里程碑。
这种短刀形货币成为汉朝时期和三国时期常见的货币形式。
随后,到了隋唐时期,钱币逐渐发展成为圆形铜钱的形式。
这种铜钱通常上面刻有文字和纹饰,重量也有所规定。
隋唐时期的铜钱制度极为完善,有着统一的铸造标准和严格的货币管理制度。
宋代时期,出现了铜质铸币。
这种铜质铸币形状圆形,重量较之前的铜钱有所增加,上面刻有铸币坊名、年号等。
宋代铜质铸币是中国古代货币中的经典之作,以其精美的工艺和高超的技术而闻名。
到了元朝时期,金属货币开始与纸币共存。
元朝使用的金属货币为铜钱、银钱和金钱。
而纸币则以驿券和交子为主。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发行纸币的朝代之一,标志着中国货币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明清时期,纸币逐渐成为主要的货币形式。
明代的纸币以官方发行为主,纹样精美。
清代纸币则更加普及,民间发行的纸币也开始出现。
随着现代银行的出现和金融体系的建立,中国古代货币逐渐走向淘汰。
到了20世纪初,中央银行开始发行银元和金元等现代货币,标志着中国货币发展进入了现代化阶段。
中国古代货币演变过程
中国古代货币演变过程一、贝壳货币时代在中国古代,最早的货币形式是贝壳。
贝壳因为形状美观,易于保存和携带,被人们广泛接受作为交换媒介。
贝壳货币的使用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二、青铜器货币时代随着青铜器的出现,人们开始使用青铜器作为货币。
青铜器货币的形状和功能比贝壳货币更加复杂和多样化。
青铜器货币通常采用不同形状和纹饰的青铜器,如刀、斧、铲等,用于交换和支付。
三、金属钱币时代金属钱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货币的重要进步。
最早的金属钱币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钱币主要是铜质的,形状为圆形,中间有一个方孔。
这种方孔钱的使用,为后来的铜钱奠定了基础。
四、铜钱时代铜钱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货币形式之一,它的使用时间跨越了两千多年。
最早的铜钱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当时的铜钱形状简单,多为圆形,中间有一个方孔。
随着时间的推移,铜钱的形状和铸造技术不断改进,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铜钱,如方孔铜钱、圆孔铜钱、无孔铜钱等。
五、纸币的出现纸币是中国古代货币演变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最早的纸币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当时的纸币被称为“交子”,是由政府发行的。
然而,当时的纸币并没有普及使用,主要是作为政府的官方票据来使用。
直到宋朝,纸币的使用才开始广泛普及。
宋朝的纸币被称为“官钞”,具有一定的信用背书,得到了公众的普遍认可。
随着纸币的普及,人们不再依赖实物作为交换媒介,纸币成为了主要的货币形式。
六、金银货币时代随着贸易的发展和对外交往的增加,金银货币逐渐成为了中国古代的重要货币形式。
金银货币的使用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当时的金银货币主要是以金、银块或金、银圆形的形式存在。
随着时间的推移,金银货币的形状和重量不断变化。
在唐宋时期,金银货币的形状逐渐演变为扁平形状,称为“锭”,其上刻有各种花纹和文字。
在明清时期,金银货币的形状进一步演变为圆形或方形,上面刻有明确的面额和文字。
七、近代货币时代近代以后,随着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货币形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中国古钱币
中国古钱币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
在原始社会末期最早出现的货币是实物货币。
一般来说游牧民族以牲畜、兽皮类来实现货币职能,而农业民族以五谷、布帛、农具、陶器、海贝,珠玉等充当最早实物货币。
据考古发掘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如半坡出土大量陶罐作为殉葬物;大汶口文化殉葬大量猪头和下颚骨,表明猪和陶器在原始社会后期曾起过货币财富的职能。
但众所周知,流通较广的古代实物货币为“贝”。
因为充当实物货币,牛、羊、猪等牲畜不能分割,五谷会腐烂,珠玉太少,刀铲笨重,故最后集中到海贝这一实物货币。
海贝可作颈饰,有使用价值,便于携带与计数,因此在长期商品交换中被选为主要货币。
在考古发掘中,夏代,商代遗址出土过大量天然贝,贝作为实物货币一直沿用到春秋时期。
因此中国汉字中和财富,价值有关的字大多与“贝”字有关。
如:贵、资、贪、贫、财、购等。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铸币的国家。
距今三千年前殷商晚期墓葬出土了不少“无文铜贝”,为最原始的金属货币。
至西周晚期除贝币外还流通一些无一定形状的散铜块、铜锭等金属称量货币,这在考古发掘中也有出土。
综上所述,原始社会后期至夏、商、周时代主要货币形态是实物货币,流通较广的是天然贝。
后期出现少量金属称量货币、铸币,属货币萌芽与形成时期。
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或特殊商品)。
在货币产生之前,人们之间为获得某种商品,主要通过物物交换的途径,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物物交换的过程太过死板,人们逐步发现市场上有某种商品,或是坚固耐用的青铜器,或是色彩斑斓的陶器,或者其它什么东西是大家愿意接受的,这样这种商品就成了原始实物形态的货币。
那么古代哪些东西或者材料成为过货币呢?贝类货币:贝壳、贝币可以说是我国使用时间最早而且延续时间最长的一种实物货币,直到明朝末期和清朝初期,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还在沿用这种货币。
贝壳成为货币的条件有以下几个:第一是本身有实用的功能(如其装饰品的用途);第二具有天然的单位;第三是坚固耐用;第四是便于携带。
五铢钱的兴起中国古代钱币的重要变革
五铢钱的兴起中国古代钱币的重要变革五铢钱的兴起——中国古代钱币的重要变革中国古代钱币历经多次变革与演进,其中五铢钱的兴起被认为是中国货币史上的一大突破。
五铢钱的问世不仅标志着中国古代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也对后来的钱币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介绍五铢钱的起源、特点以及对中国古代钱币变革的重要意义。
一、五铢钱的起源五铢钱最早出现在中国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货币发展的重要阶段之一。
当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荀子提议使用五铢钱来稳定商业经济,提高货币的实用性。
五铢钱由高纯度贵金属铜制成,每个钱币的重量为五铢(一铢相当于五十文),这就是五铢钱得名的原因。
二、五铢钱的特点五铢钱不仅在重量上统一,而且钱币的形状和图案也相对规整。
五铢钱的形状为圆形,背面有凹槽,通过这一设计可以方便地将钱币串成串。
同时,五铢钱的正面图案一般以君主的头像为主,背面则印有货币的价值和年号等信息。
这些设计细节使得五铢钱的辨识度相对较高,方便人们使用和流通。
三、五铢钱的重要意义1. 统一度与便携性:五铢钱的统一重量让人们不再需要根据货币的重量来比价和计算,大大方便了商业交易的进行。
此外,五铢钱由于重量相对较轻,便于携带,从而更便于人们进行交换和消费。
2. 货币统一与发展:五铢钱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古代货币制度的统一化进程。
此前,中国各地区使用的钱币种类繁多,流通混乱,给商业交流带来了诸多不便。
五铢钱的出现打破了地理限制,实现了货币的统一和流通的畅通。
3. 经济繁荣与商业发展:五铢钱的问世为中国古代经济的繁荣和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五铢钱的便携性和普遍流通,使得商品交换更加便捷,促进了商业活动的频繁进行,推动了商品经济的繁荣。
4. 对后世钱币制度的影响:五铢钱的兴起对后世中国钱币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五铢钱的形制和材质成为后来钱币的借鉴对象,很多朝代和时期的钱币都沿用了五铢钱的特点。
此外,五铢钱标志着中国古代货币制度走向成熟与完善,对后续中国货币史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国古钱币发展史简介
中国古钱币发展史简介
第一章:古代货币的演变
自古以来,人类交换商品的方式多种多样。
最早的货币是实物货币,如贝壳、布匹等,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实物货币逐渐演变为金属货币。
在中国古代,铜钱是最早的货币形式之一。
第二章:铜钱的发展
铜钱始于商周时期,最早的铜钱是用贝壳模制而成,后来逐渐演变为铜质的圆形或方形钱币。
在汉代,铜钱的制造工艺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铜钱的使用范围也逐渐扩大。
在唐代,铜钱的规格和重量得到统一,成为了中国流通最广泛的货币。
第三章:钱币的流通
自铜钱广泛流通以来,各个朝代都曾经发行过大量的钱币,其中不乏精美绝伦的艺术品。
在各朝代的钱币中,以清代的钱币最为丰富多样,而且制作精良,是钱币收藏家们最为热衷的收藏品之一。
第四章:现代钱币的发展
自20世纪初,中国货币制度逐渐走向现代化,国家开始发行纸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的货币制度也不断完善,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发行了第五套人民币,至今已经发行了七套人民币。
在这过程中,钱币的作用逐渐被纸币所取代,但钱币作为一种文化和历史的遗产,仍然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五铢背规矩纹介绍
五铢背规矩纹介绍
五铢背规矩纹是一种常见的中国古代钱币纹饰。
它是由一圈圆形凸起纹样组成,每个凸起的纹样都代表一个五铢钱币,形状相同而大小不一。
五铢钱币是中国古代货币中最常见的铜钱之一,因此五铢背规矩纹也成为了一种代表富贵的纹饰。
五铢背规矩纹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战国时期,当时五铢钱币就已经开始广泛流通。
在铜钱的制作过程中,会在钱币背面冲压出规矩形的凹槽,凸起的纹样正好与凹槽对应。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将五铢背规矩纹作为纹饰运用在各种艺术品和装饰物上。
五铢背规矩纹的有趣之处在于它既代表着古代货币的象征意义,又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从象征意义上来说,五铢钱币代表着财富、兴旺和吉祥,因此人们喜欢将五铢背规矩纹用于装饰,以表达对好运和财富的追求。
此外,五铢背规矩纹的凸起纹样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
纹样的形状规整、大小适宜,由于纹样之间有一定的空隙,使得整体看起来非常平衡和谐。
这种凸起纹样在中国传统建筑、家具,甚至服饰等艺术品中都有广泛应用。
总的来说,五铢背规矩纹是一种具有丰富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的纹饰,它不仅代表着中国古代钱币的象征意义,也展示了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独特魅力。
中国古钱币复习资料
1四铢:南朝宋的四铢,铸于文帝元嘉七年,币面有“四铢”二字;武帝孝建元年续铸四铢,背面加“孝建”二字,俗称“孝建四铢”。
2大德通宝:元成宗铁穆耳,大德年间铸行3五铢:汉武帝元狩五年开始铸造,重量适中,钱文“五铢,至唐武德四年废止五铢钱流通七百余年,是中国历史上铸造数量最多,流通时间最久的钱币。
4天圣元宝:北宋仁宗赵祯,天圣元年铸,对钱,有楷书,篆书二体5宋元通宝:宋开国钱。
钱文仿八分书,形制仿唐开元。
有铜、铁两种,背有星、月纹等,铁钱十当铜钱一。
6圣宋元宝:北宋徽宗(赵佶)建中靖国元年所铸,小平银质钱7剪轮钱:东汉末年的劣质钱,即外轮被剪去或者磨去8绍兴元宝:南宋高宗赵构绍兴年间铸,有铜、铁质之分。
在铜质行用钱中,“绍兴元宝”有小平、折二、折三,其钱文旋读,书体篆9宣德通宝:明朝宣宗宣德八年铸造,版式为小平钱10綖环钱:东汉中晚期劣质币,即剪去内圈的五铢钱11太货六铢:南朝陈宣帝太建十一年所铸的铜质六铢钱,面文“太货六铢”,玉箸篆体,面、背内外廓精整挺拔,制作精良12太和五铢:北魏孝文帝元宏,太和十九年铸造。
形制类五铢钱。
“太和五铢”四字呈方折篆体,直读,光背。
因许民间自铸,故铜质混杂,大小不一。
13至正之宝:元朝顺帝,至正年间铸造。
均为大钱。
钱体厚重,制作精良。
有折十,二十,三十,五十等几型。
面文“至正之宝”为楷书,直读。
14永安五铢:北魏孝庄帝元子攸,永安二年铸造,直读。
15钱牌:“诏信纳宝”钱,绍兴年间铸16天启通宝:明朝熹宗皇帝朱由校执政期间铸造的,元至正年间徐寿辉起义,改年号为天启时也铸造了天启通宝。
元天启钱光背,明代有的背后有字,且两种钱的字体也略有差别。
17铜板(交钞):海陵王贞元二年发行“交钞”,大钞分五贯、四贯、三贯、二贯、一贯;小钞分七百、五百、三百、二百、一百五等,七年一界,流通黄河以南。
1965年西安出土贞佑三年拾贯文交钞铜版,长210毫米,宽110毫米。
18永通万国:北周静帝宇文阐,大象元年始铸。
中国古代钱币介绍
秦朝:(前221~206)秦半两,径一寸二分,重十二铢西汉:(前221~23)高祖(刘邦)年号:无钱币:三铢半两.榆荚半两少帝恭(刘恭)年号:无钱币:八铢半两少帝弘(刘弘)年号:无钱币:五分钱文帝(刘恒)年号:无钱币:四铢半两武帝(刘彻)年号: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汉、太始、征和、后元钱币:三铢钱郡国五铢赤仄五铢上林三官五铢昭帝(刘弗陵)年号:始元、元凤、元平钱币:昭帝五铢宣帝(刘询)年号:本始、地节、元康、神爵、五凤、甘露、黄龙钱币:宣帝五铢、小五铢元帝年号:初元、永光、建昭、竟宁钱币:四出五铢新(8~23)王莽(莽巨君)年号:始建国、天凤、地皇钱币:契刀五百.货布.布泉.货泉. 国宝金匮直万一刀平五千六泉.十布更始帝(刘玄)年号:更始钱币:更始五铢、铁半两五铢(公孙述)东汉:(25~220)光武帝(刘秀)年号:建武、建武中元钱币:建武五铢灵帝(刘宏)年号:建宁、熹平、光和、中平钱币:四出五铢废帝(刘弁)年号:钱币:减边五铢、延环五铢献帝(刘协)年号:初平、兴平、建安、延康钱币:董卓五铢(无文小钱)三国魏(220~265)文帝(曹丕)年号:黄初钱币:沿用汉五铢明帝(曹睿)年号:太和、青龙、景初钱币:压五压金五铢吴(222~280)大帝(孙权)年号:黄武、黄龙、嘉禾、赤乌、太元、神凤钱币:大泉五百,大泉当千,大泉二千,大泉五千蜀(汉)(221~363)昭烈帝(刘备)年号:钱币:蜀五铢直百五铢直百直一. 太平百钱.世平百钱.太平百金.定平一百西晋、东晋、十六国西晋(265~316)武帝(司马炎)年号:泰始、咸宁、太康、太熙、钱币:沿用旧钱惠帝(司马衷)年号:永熙、永平、元康、永康、永宁、太安、永安、建武、永兴、光熙钱币:一类小型私铸泉泉、货货、货泉、布泉、货布可能为当时豪强铸造东晋(317~420)元帝(司马睿)年号:建武、大兴、永昌钱币:赵王石勒造“丰货”明帝(司马绍)年号:永昌、太宁钱币:沈充造“沈郎五铢”成帝(司马衍)年号:太宁、咸和、咸康钱币:成汉李寿造“汉兴”钱安帝(司马德宗)年号:隆安、元兴、义熙钱币:北凉造“凉造新泉”恭帝(司马德文)年号:元熙钱币:夏造“大夏真兴”南北朝 (420~581)南朝:宋(420~479)文帝(刘义隆)年号:元嘉钱币:四铢孝武帝(刘骏)年号:孝建、大明钱币:孝建四铢、大明四铢前废帝(刘子业)年号:永光、景和钱币:两铢、永光、景和、孝建(二铢)南朝:齐(479~502)武帝(萧赜)年号:永明钱币:四川蒙山铸南齐五铢南朝:梁(502~557)武帝(萧衍)502~549 年号:天监、普通、大通、中大通、大同、中大同、太清钱币:天监五铢、公式女钱、背四决铁五铢、太清丰乐敬帝(萧方智)555~557 年号:绍泰、太平钱币:四柱五铢、两柱五铢南朝:陈(557~589)文帝(陈倩) 560~566 年号:天嘉、天康钱币:天嘉五铢宣帝(陈顼)569~582 年号:太建钱币:太货六铢北朝:北魏(386~534)太武帝(拓跋寿)423~452 年号:始光、神迦、延和、太延、太平真君、正平钱币:太和五铢(北魏)495年宣武帝(元恪)500~515 年号:景明、正始、永平、延昌钱币:永平五铢孝庄帝(元子攸)527~530 年号:建义、永安钱币: 永安五铢(北魏)529年北朝:东魏(534~550)孝静帝(元善见)534~550 年号:天平、元象钱币:小样永安五铢北朝:西魏(535~557)北朝:北齐(550~577)文宣帝(高洋)549~559 年号:天保钱币:常平五铢(齐)553年北朝:北周(557~581)孝闵帝(宇文觉)557 年号:钱币:五行大布(北周)547年武帝(宇文邕)560~578 年号:保定、天和、建德、宣政钱币:布泉(北周)561年静帝(宇文衍)579~581 年号:大象、大定钱币:永通万国(北周)579年隋:(581~618)文帝(杨坚)581~604 年号:开皇、仁寿钱币:置样五铢、五铢白钱唐(618~907)高祖(李渊)618~626 年号:武德钱币:开元通宝高宗(李治)649~683 年号:永徽、显庆、龙朔、麟德、乾封、总章、咸亨、上元、仪凤、调露、永隆、开耀、永淳、弘道钱币:乾封泉宝肃宗(李亨)756~762 年号:至德、乾元、上元钱币:乾元重宝(史思明)得一元宝顺天元宝代宗(李豫)762~779 年号:宝应、广德、永泰、大历钱币:大历通宝德宗(李适)779~805 年号:建中、兴元、贞元钱币:建中通宝(新疆铸)顺宗(李诵)805 年号:永贞钱币:有“大”、“中”、“元”字钱武宗(李炎)840~846 年号:会昌钱币:会昌开元有背:昌、京、洛、益、蓝;荆、襄、越、宣、兖;洪、润、潭、鄂、平;兴、梁、广、梓、福;永、丹、桂共23局五代十国后梁(907~923)太祖(朱全忠)907~910 年号:开平、乾化钱币:开平元宝附刘仁恭铸:永安一十、一百、五百、一千.顺天元宝当千.应天元宝.应圣元宝.铁货布.铁五铢(仿隋式样)末帝(朱友贞)911~923 年号:乾化、贞明、龙德钱币:附徐知诰铸:大齐通宝后唐(923~936)庄宗(李存勗)923~926 年号:同光钱币:附前蜀铸:永平元宝.通正元宝.天汉元宝.光天元宝.咸康元宝.乾德元宝明宗(李嗣源)926~934 年号:天成、长兴钱币:天成元宝闵帝(李从厚)934~935 年号:应顺钱币:附南汉铸:铅开元通宝.乾亨重宝.乾亨通宝后晋(936~946)高祖(石敬塘)936~944 年号:天福钱币:天福元宝出帝(石重贵)944~947 年号:天福、开运钱币:附闽铸:开元通宝背闽、福.永隆通宝.天德重宝后汉(947~950)高祖(刘知远)947~948 年号:天福、乾佑钱币:汉元通宝隐帝(刘承佑948~951 年号:乾佑钱币:附楚铸:开元通宝小铅钱.乾封泉宝大铁钱.天策府宝后周(951~960)太祖(郭威)951~954 年号:显德钱币:周元通宝北宋(960~1127)太祖(赵匡胤)960~976 年号:建隆、乾德、开宝钱币:宋元通宝太宗(赵光义)976-997 年号:太平兴国、雍熙、端拱、淳化、至道钱币:太平通宝.淳化元宝.至道元宝(李顺)应运元宝真宗(赵恒)998~1022 年号:咸平、景德、大中祥符、天僖、乾兴钱币:咸平元宝.景德元宝.祥符元宝.天僖通宝仁宗(赵祯)1022~1063 年号:天圣、明道、景佑、宝元、康定、庆历、皇佑、至和、嘉佑钱币:天圣元宝.明道元宝.景佑元宝.皇宋通宝.康定元宝.庆历重宝.皇佑通宝.至和元宝.至和重宝、至和通宝.嘉佑元宝.嘉佑通宝神宗(赵顼)1068~1085 年号:熙宁、元丰钱币:熙宁元宝.熙宁通宝.熙宁重宝.元丰通宝.元丰重宝哲宗(赵煦)1086~1101 年号:元佑、绍圣、元符钱币:元佑通宝.绍圣元宝.绍圣通宝.绍圣重宝.元符通宝.元符重宝徽宗(赵佶)1101~1125 年号:建中靖国、崇宁、大观、政和、重和、宣和钱币:建国通宝.圣宋元宝.圣宋通宝.崇宁通宝.崇宁重宝.崇宁元宝.大观通宝.大观元宝.政和通宝.政和重宝.重和同胞.宣和元宝.宣和通宝钦宗(赵桓)1126~. 年号:靖康钱币:靖康元宝.靖康通宝南宋(1127~1279)高宗(赵构)1127~1162 年号:建炎、绍兴钱币:建炎通宝.建炎重宝.建炎元宝.绍兴元宝.绍兴通宝孝宗(赵shen)1163~1190 年号:隆兴、乾道、淳熙钱币:隆兴元宝.乾道元宝.淳熙元宝.淳熙通宝光宗(赵敦)1190~1194 年号:绍熙钱币:绍熙元宝.绍熙通宝宁宗(赵扩)1195~1224 年号:庆元、嘉泰、开僖、嘉定钱币:庆元通宝.庆元通宝.嘉泰通宝.嘉泰元宝.开僖通宝.开僖元宝.嘉定通宝.嘉定元宝.嘉定杂宝理宗(赵昀)1225~1264 年号:宝庆、绍定、端平、嘉熙、淳佑、宝佑、开庆、景定钱币:大宋元宝.大宋通宝.圣宋重宝.宝庆元宝.绍定元宝.绍定通宝端平元宝.端平通宝.端平重宝.嘉熙通宝.嘉熙重宝淳佑元宝.淳佑通宝.皇宋通宝.开庆通宝.景定元宝度宗1265~1274 年号:咸淳钱币:咸淳元宝.临安府钱牌恭宗(赵显)1275 年号:德佑钱币:端宗1276~1278 年号:景炎钱币:帝丙(赵丙)1278~1279 年号:祥兴钱币:辽(907~1125)太祖(耶律阿保机)907~926 年号:神册、天赞、天显、钱币:通行泉货.天显通宝太宗(耶律徳光)926~947 年号:天显、会同、大同钱币:会同通宝世宗(耶律阮)947~951 年号:天禄钱币:天禄通宝穆宗(耶律璟)951~969 年号:应历钱币:应历通宝景宗(耶律贤)969~982 年号:宝宁、乾亨钱币:宝宁通宝圣宗(耶律隆绪)982~1031 年号:乾亨、统和、开泰、太平钱币:统和通宝兴宗(耶律宗真)1031~1054 年号:景福、重熙钱币:景福通宝.重熙通宝道宗(耶律洪基)1054~1101 年号:清宁、咸雍、大(太)康、大安、寿昌钱币:清宁通宝.咸雍通宝.大康通宝.大康元宝.大安元宝.寿昌元宝天祚帝(耶律延禧)1101~1125 年号:乾统、天庆、保大钱币:乾统元宝.天庆元宝西夏(1038~1227)毅宗(李谅祚)1048~1067 年号:延嗣宁国、天佑垂圣、福圣承道、拱化钱币:西夏文福圣宝钱.惠宗(李秉常)1067~1086 年号:乾道、天赐礼盛国庆、大安、天安礼定钱币:西夏文大安宝钱.大安通宝崇宗(李乾顺)1086~1139 年号:天仪治平、天佑民安、永安、贞观、雍宁、元德、正德、大德钱币:西夏文贞观宝钱.元德通宝、重宝.大德通宝仁宗(李仁孝)1139~1193 年号:大庆、人庆、天盛、乾佑钱币:西夏文乾佑宝钱.天盛、乾佑元宝桓宗(李纯佑)1193~1206 年号:天庆钱币:西夏文天庆宝钱.天庆元宝襄宗(李安全) 1206~1211 年号:应天、皇建钱币:皇建元宝神宗(李顺顼)1211~1223 年号:光定钱币:光定元宝金(1115~1234)太宗(完颜晟)1123~1135 年号:天会钱币:伪齐刘豫:阜昌元宝、通宝、重宝海陵王(完颜亮)1149~1161 年号:天德、贞元、正隆钱币:天眷通宝、元宝.皇统元宝世宗(完颜雍)1161~1189 年号:大定钱币:大定通宝章宗(完颜景)1189~1208 年号:明昌、承安、泰和钱币:承安宝货银铤.泰和通宝、重宝卫绍王(完颜永济)1208~1213 年号:大安、崇庆、至宁钱币:崇庆元宝.崇庆通宝.至宁元宝宣宗1213~1223 年号:贞佑、兴定、元光钱币:贞佑元宝、通宝元(1279~1368)世祖(忽必烈)1260~1294 年号:中统、至元钱币:大朝通宝.中统元宝.至元通宝成宗(铁穆耳)1294~1307 年号:元贞、大德钱币:元贞元宝、通宝.大德元宝、通宝武宗(海山)1308~1311 年号:至大钱币:至大通宝、元宝.大元通宝、国宝仁宗1311~1320 年号:皇庆钱币:皇庆元宝英宗(硕德八剌)1321~1323 年号:延佑钱币:延佑元宝、通宝泰定帝(也孙贴木儿)1323~1328 年号:至治钱币: 至治元宝、通宝.大元至治天顺帝(阿速吉八)1328 年号:泰定钱币:泰定通宝、元宝顺帝(妥欢贴睦尔)1333~1368 年号:至顺、元统、至元、至正钱币:至顺元宝、通宝、至元元宝、通宝.至正通宝、之宝明(1368~1644)太祖(朱元璋)1368~1398 年号:洪武钱币:洪武通宝成祖(朱棣)1403~1424 年号:永乐钱币:永乐通宝仁宗(朱高炽)1425 年号:洪熙钱币:洪熙通宝宣宗(朱瞻基)1426~1435 年号:宣德钱币:宣德通宝考宗1488~1505 年号:弘治钱币:弘治通宝世宗(朱厚璁)1522~1567 年号:嘉靖钱币:嘉靖通宝穆宗(朱载厚)1567~1572 年号:隆庆钱币:隆庆通宝神宗(朱翊钧)1573~1620 年号:万历钱币:万历通宝光宗(朱常洛)1620 年号:泰昌钱币:泰昌通宝熹宗(朱由校)1621~1627 年号:天启钱币:天启通宝毅宗(朱由检)1628~1644 年号:崇祯钱币:崇祯通宝李自成、张献忠起义钱币:永昌通宝.大顺通宝.西王赏功南明1644~1662 钱币:弘光通宝.隆武通宝.大明通宝.永历通宝.兴朝通宝三藩1673~1680 钱币:利用通宝.昭武通宝.洪化通宝.裕民通宝清(1616~1911)太祖(努尔哈赤)1616~1626 年号:天命钱币:天命汉钱、天命通宝太宗(皇太极)1626~1643 年号:天聪、崇德钱币:天聪汉钱世祖(福临)1644~1661 年号:顺治钱币:顺治通宝圣祖(玄烨)1661~1722 年号:康熙钱币:康熙通宝世宗(胤禛)1723~1735 年号:雍正钱币:雍正通宝高宗(弘历)1736~1795 年号:乾隆钱币:乾隆通宝仁宗(顒琰)1796~1820 年号:嘉庆钱币:嘉庆通宝宣宗(旻宁)1821~1850 年号:道光钱币:道光通宝文宗1851~1861 年号:咸丰钱币:咸丰通宝.重宝.元宝穆宗(载淳)1862~1874 年号:同治钱币:祺祥通宝、祺祥重宝、同治通宝.重宝德宗(载湉)1875~1908 年号:光绪钱币:光绪通宝.重宝(溥仪)1909~1911 年号:宣统钱币:宣统通宝。
盘点中国历朝历代古钱币
盘点中国历朝历代古钱币古代钱币早期形态主要是贝类货币。
在中国,原始社会后期至夏、商、周时代主要货币形态是实物货币,流通较广的是天然贝。
后期出现少量金属称量货币、铸币。
到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钱币的主要形式就是金属货币。
1骨贝骨贝钱币长:26mm,阔:17mm贝币是夏、商和西周三代重要的物品交换币制。
原贝是最原始的交易媒体,其后为求方便,海贝采取不易,乃雕骨仿制,而有骨贝。
本品原是香港一位年越古稀的收藏者所有,辗转进入本室,其真确性应是无疑的,据称从河南殷墟出土。
2 玉贝玉贝钱币长:20mm,阔:13mm夏,商至西周时期形状类似货贝的原始交易媒体,今所见的除了玉制贝形外,还有天然海贝壳,石质,骨质,木质,螃,铜,铅,银或金等质地,玉贝的腹部中间磨有纵沟,端部有小孔,币面无文,通常长:1.3--3.5cm.注:本藏品真伪未明,仍待进一步鉴定。
3 铜贝铜贝钱币长:22mm,阔:14mm人类历史上最原始的钱币,可称为中国铜铸币之鼻祖。
出现于约公元前14-11世纪,虽然商代时已有记得,但仍尚未广泛使用,相信到了西周及春秋时期,仍普遍流通,按一般考究认为:它应隶属商代之物。
4 西周(前11世纪~B.C.771)春秋(B.C.770~B.C.476)5 春秋时期铲币斜肩弧足空首布钱币长:85mm,阔:45 mm春秋至战国初年周代的货币,币身有“武”字,铸于周王室畿地区(即洛阳一带),青铜制,为一种大型铲形斜肩的有銎古币,空首布的设计意念源铲形农具,銎为农具上作为木柄的承接孔,而把农具的模型用作于货币,此乃中国货币之始,由于币的头銎孔中空,故名空首布。
到了战国中期的布币已没有“空首”的特征,称为平首布,秦及西汉废用,自后新莽复古,平首布再次出现(见NGC-68;NGC-72及NGC-49),此外布币已基本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中。
6 战国(B.C.475~B.C.221)齐平首平肩方足布齐平首平肩方足布(平足布)布币上有“郎”字,铸造地点为《左传》所载鲁国春秋隐公九年时的夏城。
中国古代钱币鉴赏
中国古代钱币鉴赏
唐代:开元通宝,银质。
五代:圣祖大型银质供养钱。
宋代:北宋大观瑞宝银质小平、崇宁元宝楷书小平银钱、大观通宝。
元代:元代至元戊寅背“香殿”银质供养钱、至元通宝银质供养钱、延佑元宝银质供养钱。
明代:万历通宝背“银矿”大小两种、罗伯昭旧藏2011嘉德春拍成交价RMB55200、明万历年造背“二钱”上海博物院藏、明万历年造背“五钱”、明万历年造背“九钱”、明成化通宝繁、简宝阴刻银钱二枚、明隆庆年造背“四钱”银质、明日利千金背“五两”。
清代:顺治通宝、同治通宝背“福寿寅”、咸丰通宝背“宝福丁巳”、太平通宝、太平通宝背八卦、长命百岁百家宝锁银质花钱。
战国时期:安阳方足布,方足布以足部呈方状得名,面文“受B氏”。
蚁鼻钱,因其形得其名,春秋晚期至战国末期青铜铸币,铸行于楚国,面文或释为“巽二
齐之法化刀,齐刀为齐国铸造的货币,铸工精湛,于诸刀币中首屈一指,钱文自上而下为“齐之法化”,“法化”为标准铸币之意。
襄阴圜钱,襄阴圜钱,战国中晚期青铜铸币,铸行于魏国,流通于三晋、两周地区。
中国古代钱币简要纲目
中国古代钱币简要纲目一、先秦1.(一)贝币:海贝骨贝陶贝铜贝鬼脸钱••(二)布币•平肩空首布斜肩空首布耸肩空首布空首式平首布•桥足布锐角布尖足布类方足布、类圆足布•方足布圆足布三孔布•(三)?刀币•尖首刀、针首刀明刀、截首刀直刀齐刀•(四)圜钱••楚国铸币•二、秦1.秦半两三、汉1.1、汉半两•2、汉三铢•3、白金三品•4、五铢(汉)•5、西域铸币(汉)•6、新莽1.大泉五十•契刀、金错刀•六泉•十布•货布•货泉•布泉•7、三国1.魏五铢•蜀五铢•直百五铢•太平百钱•世平百钱•直百、直一•定平一百•大泉五百•大泉当千•大泉二千•大泉五千四、两晋十六国1.沈郎五铢•凉造新泉•汉兴•丰货•太夏真兴•其他五、南北朝1.五铢(南北朝)•四铢•两铢•永光•景和•太清丰乐•太和五铢•永安五铢•常平五铢•布泉(北周)•五行大布•永通万国•其他(南北朝)六、隋、唐隋五铢?1.开元通宝•乾封泉宝•乾元重宝•大历元宝•建中通宝•咸通玄宝•得壹元宝•顺天元宝•会昌开元•西域铸币(唐)七、五代十国1.开平通宝•天成元宝•天福元宝•汉元通宝•周元通宝•永平元宝•通正元宝•天汉元宝•乾德元宝•咸康元宝•开元通宝(闽)•永隆通宝•天德重宝、通宝•天策府宝•乾封泉宝(楚)•乾元重宝(楚)•广政通宝•大蜀通宝•保大元宝•永通泉货•唐国通宝•大唐通宝•开元、开国通宝(南唐)•大齐通宝•乾亨通宝、重宝•永安钱•其他(五代十国)八、辽国1.天朝万顺•通行泉货•神册通宝•天赞通宝•天显通宝•会同通宝•天禄通宝•应历通宝•保宁通宝•景福通宝•重熙通宝•清宁通宝•咸雍通宝•大康通宝、元宝•大安元宝•寿昌元宝•乾统元宝•天庆元宝•助国、壮国元宝九、北宋1.宋元通宝太平通宝•淳化元宝•至道元宝•咸平元宝•景德元宝•祥符元宝、通宝•天禧通宝•天圣元宝•明道元宝•景祐元宝•皇宋通宝•康定元宝•庆历直十、重宝•皇祐元宝•至和元宝、通宝、重宝•嘉祐元宝、通宝、重宝•治平元宝、通宝•熙宁元宝、通宝、重宝•元丰通宝、重宝•元祐通宝•绍圣元宝、通宝、重宝•元符通宝、重宝•建国通宝•圣宋元宝、通宝•崇宁通宝、重宝、元宝•大观通宝•政和通宝、重宝•重和通宝•宣和元宝、通宝•靖康元宝、通宝•应感、应运钱十、南宋1.建炎通宝、重宝、元宝•绍兴元宝、通宝•隆兴元宝、通宝•乾道元宝、通宝、重宝•纯熙元宝•淳熙元宝、通宝•绍熙元宝、通宝•庆元通宝、元宝•嘉泰通宝、元宝•开禧通宝、元宝•圣宋元宝、重宝•嘉定通宝、元宝等•宝庆元宝•大宋元宝、通宝•绍定通宝、元宝•端平元宝、通宝、重宝•嘉熙通宝、重宝•淳祐元宝、通宝•皇宋元宝•开庆通宝•景定元宝•咸淳元宝•临安府钱牌•其他(南宋)十一、西夏1.藩国宝钱•福圣宝钱•大安宝钱、通宝•贞观宝钱•元德通宝、重宝•大德通宝(西夏)•天盛元宝•乾祐宝钱、元宝•天庆宝钱、元宝•皇建元宝•光定元宝十二、金国1.天辅元宝•天眷元宝、通宝、重宝•皇统元宝•正隆元宝•大定通宝•泰和通宝、重宝•崇庆通宝、元宝•至宁元宝•贞祐通宝、元宝•阜昌元宝、通宝、重宝十三、元朝1.大朝通宝2.大朝金合?•中统元宝•至元通宝•元贞通宝•大德通宝•至大通宝•大元通宝•至正通宝•至正之宝•龙凤通宝•天佑通宝•天启通宝(徐)•天定通宝•大义通宝•其他十四、明朝1.大中通宝•洪武通宝•永乐通宝•宣德通宝•弘治通宝•嘉靖通宝•隆庆通宝•万历通宝、银钱•泰昌通宝•天启通宝•崇祯通宝•大明通宝•弘光通宝•隆武通宝•永历通宝•永昌通宝•大顺通宝•西王赏功•兴朝通宝•利用通宝•昭武通宝•洪化通宝•裕民通宝•其他(明)十五、清朝1.天命通宝•天聪通宝•顺治通宝•康熙通宝•雍正通宝•乾隆通宝•嘉庆通宝•道光通宝•祺祥通宝、重宝•同治通宝、重宝•光绪通宝、重宝•宣统通宝•太平天国钱•金钱义记•平靖通宝、胜宝•其他(清)•咸丰通宝、重宝、元宝十六、民国1.民国通宝•民国重宝十七、花钱1.镂空类•钱文类•吉语图案类•宗教类•游戏类•异形类十八、邻国1.日本•朝鲜•安南。
国家博物馆古钱币介绍
国家博物馆古钱币介绍
国家博物馆的“中国古代钱币展”是常设展览之一,选取了馆藏中极为珍贵的1800余件古钱币展品,并结合其他相关文物,按照历史时期和钱币发展特点进行系统陈列。
展品包括但不限于不同材质(如金、银、铜、铁、陶、纸等)和形状(如刀币、布币、圜钱、方孔圆钱等)的钱币,代表了各历史阶段的货币形式和技术水平。
具体实例如“天兴七年”金钱、直百五铢背“为”铜钱、五铢金钱等,它们分别反映了北魏时期及汉代的铸币工艺和货币制度。
展览通常会按历史时代划分,从最早的贝币、刀布到秦统一后的半两、五铢,再到宋明清时期的通宝、元宝,直至近代机制币,全面展示了中国钱币的发展历程和各个时代的经济状况、文化交流和社会风貌。
古钱币不仅是流通工具,更是历史的见证者,透过它们,观众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技术发展情况。
根据之前的信息,“中国古代钱币展”位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南11展厅,与其他常设展览如中国古代书画展、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展等共同构成了丰富的文化展示体系。
古代货币知识
古代货币知识古代货币的冷知识1、铜钱:在秦汉魏晋南北朝,甚至是隋朝时,还是“五铢钱”。
而大家看到的明清的铜钱都是通宝钱,就是皇帝年号+通宝,如万历通宝、康熙通宝。
这种通宝钱,官名叫做“宝文钱制”。
是谁制定了通宝钱呢?是一个悲催的皇帝——唐高祖李渊。
李渊在唐朝统一过程中具有主导地位,却在史书中成了儿子李世民的配角。
李渊的能力并不是史书描写的那么低能,好像是个老阿斗。
李渊在称帝后第三年,武德三年(公元621年)七月,正式下诏废除通行千年之久的五铢行,改行开元通宝钱。
此后,铜钱有了很多别称,除了通宝,还有元宝,重宝,泉宝、圣宝。
2、从李渊后,铜钱开始刻年号,但李渊并不是历史上第一个使用年号钱的皇帝。
而第一个用的,是一个不出名王朝的皇帝,他也姓李,叫李寿。
五胡十六国之一,有个成汉国,建立于四川,定都成都。
李寿生于公元300年,李骧之子,袭父位任大将军,封建宁王。
成汉太宗李雄死后,李寿废黜李期自立为帝,在位六年(338--343年),改国号为汉,年号汉兴。
为了显示自己帝位的正当性,李寿下令铸钱,把年号铸上,这就是中国最早的年号钱——“汉兴钱”。
汉兴钱分两种,一是竖字体,称直汉兴。
一是横字体,称横汉兴。
3、铜钱,自然就是铜做的了。
有件事要说下,很多观点认为汉朝的黄金实际上是黄铜。
而黄铜铸成铜钱样式,并不在汉朝,而是在汉朝1千多年后的明朝,千古奇人嘉靖帝时代。
嘉靖是个特行独行的牛人,凡事就喜欢和别人拧着干。
嘉靖之年,铜钱多为青铜铸。
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53年),明世宗下诏,是后铸铜钱,一律用黄铜。
4、西汉史书动辄出现的赏赐四万斤金,二十万斤金,这个“金”到底是什么?汉制,把“金”分为三等。
上为黄金(真正的黄金);中为白金(白银);下为赤金(丹阳铜,青铜)。
汉朝史书涉及的几万斤“金”,要看带不带“黄”字,带之则是真正黄金。
不带“黄”,也未必不是黄金。
有可能是三种法定“金”的合计,即包括黄金、白银、青铜三种货币的赏赐,合称为金。
五代十国货币介绍
导读:唐朝末年,籓镇之祸、宦官之乱、黄巢起义、朋党之争让强大的唐帝国终于崩溃了。
起而代之的五代十国,是中国继春秋战国、三国、南北朝之后的又一次大分裂割据时期。
在五代十国这段较为特殊的历史时期里,几乎每一个曾经独立过的政权都发行过自己的货币。
五代十国的钱币种类极多,但流存下来的非常少。
开平元宝:中国古代钱币之一。
开平为五代十国时期梁太祖朱温年号公元907~911,存世钱币有“开平通宝”,“开平元宝”各一枚,由于皆系孤品,有无确切的史料记载,真伪难辨,此外,存世有少量开平元宝小铅钱。
“应圣元宝”是五代十国期间燕王刘守光在应天元年911年铸造的钱币,由于为试铸币所以存量稀少。
中国古钱“五十名珍”之一。
五代十国货币天福元宝,中国古代钱币之一。
五代十国后晋石敬瑭天福年间铸造。
当时所铸造既有官铸也有私铸。
官铸精美,私铸粗劣。
天福元宝存世不多,官铸更稀少。
流通古币中使用带“福”字的货币,目前所知最早的是后晋天福三年公元938年铸造的“天福元宝”铜钱,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1]。
这一铜钱的铸造,还有一段历史原由:五代十国后唐末年,天平节度使石敬瑭投靠契丹,献中原16州,拜小他12岁的契丹王为义父,娶契丹贵族女为妻。
契丹帮他夺得后唐江山,做了儿皇帝,立国为晋史称后晋,称“高祖”。
他认为自己得天下是上天赐福,于是取国号为“天福”,下旨铸造“天福元宝”铜钱。
比如后梁开平年间铸“开平通宝”大钱和“开平元宝”,后唐有“天成元宝”,后晋有“天福元宝”,后汉“汉元通宝”,等等。
而“应圣元宝”是当时的北燕铸造的钱币。
五代十国时期的货币,总结起来有两大特点:一是大额钱币盛行。
唐朝除了在短期内发行过大额钱币外,一直使用的都是小平钱。
而五代十国的钱币多为当十、当百或是当千的大钱。
二是这个时期的铸币大部分采用的是“铁”这种最为普通的金属,因此铁钱的流通量比较大,同时这个时期铸币的质量也不是很高。
由于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权更替极为频繁,每个政权的存在时间都很短,因此这个时期的很多钱币都传世极少,成为钱币界的珍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钱币简介(五)
中国的钱币不仅历史悠久而且种类繁多,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钱币文化。
先秦时期的钱币,各诸侯国实行不同的钱币制度,在不同地区使用形制各异的刀币、布币、环钱等。
秦统一中国后,中国的钱币以环钱为主要形制,一直持续到清代。
北宋时,中国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到了明代,白银则成了中国最主要的流通钱币。
隋唐五代十国钱币
1、隋朝钱币
公元581年杨坚代北周称帝,国号隋。
隋朝的建立,使中国混乱的钱币趋向于统一。
隋王朝为加强中央集权,确保社会安定,促进生产力发展,在政治、经济诸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措施。
铸行统一钱币即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项。
隋朝在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上,清除了北齐、北周和梁、陈货币的弊端,并实行通货紧缩的政策,建立稳定的货币形制。
隋文帝开皇三年(癸卯,583)铸行了一种合乎标准的五铢钱,称作开皇五铢,又叫置样五铢。
钱币的文字是篆书,外郭较宽于内郭,唯五字左侧多一竖划,直径2.4CM,重3克上下。
隋朝的法定制钱一千文重四斤二两,隋文帝下令禁止以前的钱币和私人
铸造的钱币在国内流通。
此外隋币还有隋铸五铢大样、隋铸五铢小平、五铢异品小平、五五铢铢传形复式、五铢小平直读、五铢铁质四出、五铢小平传形、五铢小平普品等。
【隋文帝五铢钱】
【隋文帝开皇五铢】
2、唐朝钱币
唐代沿袭南北朝以來的传统,绢帛作为法定货币与铜钱并行。
由于流通中的铜钱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民间普遍使用绢帛,其数量比铜钱还要多些。
唐代前期处于繁荣阶段,国力强盛,经济发达,文化辉煌灿烂。
钱币文化,作为唐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特征显著,高度发展,成绩突出。
唐初沿用隋五铢钱和其他古钱。
髙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废罢五铢钱,行用开元通宝钱。
开元通宝钱是一种新的钱币体制,在中国钱币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中国钱币发展史上标志着五铢钱制的结束,通宝钱制的开始。
通宝钱的独特之处不在于形制,而在于钱名,也即钱币上的文字。
钱文内容由“开元”与“通宝”两部分构成,前者昭示
开始新纪元,后者表示通行宝货。
自此以后,方孔圆钱不再以重量为名称,而改称某某(多为铸币年号或国号)通宝、元宝、重宝等。
开元通宝是唐朝三百年的主要铸币,另外唐朝还铸有乾封重宝、乾元重宝、大历元宝、建中通宝、咸通玄宝及史思明所铸顺天元宝、得壹元宝等。
这种钱文结构模式成为后来各代方孔圆钱的标准,自此以前的纪值纪重钱币退出了历史舞台,代之而兴的宝文币制在中国一直流通至民国初期,长达一千三百余年。
唐代沿袭南北朝以來的传统,绢帛作为法定货币与铜钱并行。
【唐朝·开元通宝】
【唐朝·乾元重宝】
【唐朝·天佑通宝】
【唐朝·大历元宝】
3、五代十国钱币
五代十国钱币甚多,五光十色,让人眼花缭乱。
但概括起来,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大额钱币的盛行。
唐朝除在安史之乱后的乾元年间(758——760)短期内发行过大额钱币外,一直都使用的是小平钱。
而五代十国的钱币多为当
十当百当千。
二是这个时期铸币多是低级金属,以前用铁钱极少,而这时铁钱流通最大。
这个时期铸币质量普遍低下,只有后周的“周元通宝”精美异常,与唐开元钱相似。
五代的钱币主要有:
后梁的“开平元宝”、“开平通宝”,后梁朱温开平年间(907-911年)铸行。
后唐的“天成元宝”,后唐明宗李嗣源天成年间(926-930年)
铸行。
【后唐明宗李嗣源·天成元宝】
后晋的“天福元宝”,后晋高祖石敬瑭天福三年(938年)铸行。
后汉的“汉元通宝”,后汉高祖刘知远乾祐元年(948年)
铸行。
【后汉高祖刘知远·汉元通宝】
后周的“周元通宝”,后周世宗柴荣显德二年(955年)铸造发行,铸量较多。
十国的钱币主要有:
楚国的“天策府宝”,乾化元年(911年)
铸行,还有“乾封泉宝”,也是楚主马殷所铸。
铁质、铜质皆有,铁多铜少,钱文为隶书。
马楚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发行铁钱的小国,是铁钱成功的首例。
另外马楚还铸有乾元重宝,铜质,风格类似于乾封泉宝大钱。
【十国·楚马殷·天策府宝】
闽国的“开元通宝”,是闽国王审知龙德二年(922年)
铸行,大钱,有铜、铁、铅质三种。
“永隆通宝”是闽国王延羲永隆四年(942年)铸,有铁质和铅质两种。
“天德重宝”、“天德通宝”则是闽国王延政天德年间(943—945年)
铸行,有天德通宝大铁钱。
【十国·闽王审知·开元通宝】
南汉的“乾亨重宝”、“乾亨通宝”。
是南汉国主刘?(yǎn )乾亨元年(917年)所铸,有铜质和铅质两种。
“乾亨重宝”铅钱文字拙劣,出土较多。
【十国·南汉刘?·咸亨通宝】
前蜀的“永平元宝”,是高祖王建永平年间(911——915年)
铸行,小平钱,存世极少。
“通正元宝”是通正元年(916年) 铸行。
“天汉元宝”是高祖王建改国号为汉,于天汉元年(917年)发行铸造。
第二年改元“光天”
(戊寅,918年),又发行了“光天元宝”,这种钱币是小平钱,传世较多。
“乾德元宝”是后主王衍乾德年间(918——924年)铸造发行,存世较多。
“咸康元宝”是后主王衍咸康元年(乙酉,925年)铸。
后蜀的“广政通宝”,蜀主孟昶广政年间(938——965年)铸。
小平钱;铜、铁、铅质皆有,存世极少。
“大蜀通宝”,小平钱,极为罕见。
【十国·后蜀孟昶·广政通宝】
南唐铸有“大齐通宝”,南唐徐知诰升元元年(937年)建国号大齐时铸造。
“保大元宝”,李璟于保大年间(943——957年)铸行,存世极少。
“唐国通宝”是李璟于后周显德六年(959年)铸造。
“大唐通宝,”铸于唐国通宝之后,铜质,传世有“银质大唐”通宝。
“永通泉货”李璟于显德五年(958年)铸行。
【南唐李璟·保大元宝】
大燕的“永安钱”是大燕皇帝刘守光于后梁乾化元年(辛未,911年)铸造发行,有“永安一十”、“永安一百”、“永安五百”、“永安一千”等,各有铜质、铁质两种。
刘守光除了铸过的永安钱外,尚铸有少量的铁质“顺天元宝”背上月下百、上月下千系列及“货布”背三百和隋式“五铢”等。
【十国·大燕刘守光·永安一百】
【十国·大燕刘守光·顺天元宝】
五代十国几十年的分裂割据,连年征战的各个政权,为了克服财政困难,或铸大钱,或铸铁钱、铅钱,币制混乱不堪。
虚价大钱和恶钱难以流通,民间使用的多为唐开元等旧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