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通风除尘设计
某车间通风除尘设计
某车间通风除尘设计一、引言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车间内产生的尘、烟等污染物对工人的健康造成了威胁,同时也对生产设备和产品质量产生了不良影响。
因此,对车间进行科学的通风除尘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车间通风除尘设计方案,旨在提供一个健康、安全和高效的工作环境。
二、车间概况车间设有多台机械设备,产生大量粉尘和废气。
车间面积为1000平方米,工人数量为50人。
车间内部结构为一大开放式空间,缺乏固定的分隔墙。
三、设计原则1.人员健康与安全:车间通风除尘系统的设计应能有效去除有害气体和粉尘,保护工人的健康和安全。
2.节能与环保:通风除尘系统应最大程度的节约能源,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工作效率与质量保证:通风除尘系统的设计要满足车间内各项工作的要求,并保证产品的品质。
四、设计方案1.机械通风系统:车间内设置机械通风系统,并根据车间面积和机械设备数量合理配置通风设备。
通风设备应设置在车间的不同位置,以确保空气的均匀流通。
2.局部排风:根据车间内产生粉尘和废气的位置,设置局部排风装置。
如在机械设备周围设置高效除尘器,以减少粉尘的产生和扩散,保证工作区域的清洁。
3.空气过滤:在通风设备的进气口设置过滤装置,通过过滤能有效去除空气中的颗粒物和粉尘,保证车间内空气的清洁。
4.空气循环:利用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相结合,将空气循环起来,避免车间内空气的死角。
同时设置适当的进风口和出风口,以保持车间内适宜的湿度和温度。
5.监测与调节:安装空气污染检测仪器,实时监测车间内的空气质量,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节通风系统的工作状态,保持空气质量的稳定。
六、总结通过对车间通风除尘设计方案的介绍,可以看出科学合理的通风除尘系统能够有效改善车间内的工作环境,保护工人的健康和安全,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工作环境的特点和要求,并充分利用不同的通风技术和设备,以达到最佳效果。
2. Lin, Y., & Zhu, Y. (2024). Dust control practices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a review. Dust control practices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a review 110, 173-184.。
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设计
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设计1. 课程背景工业通风与除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工程领域。
在这个领域内,通风与除尘技术被应用于很多行业和领域,如煤矿、钢铁、化工、建筑等。
它们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改善工作环境,保护工人健康,同时还能够减少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并提高生产效率。
因此,对于工业通风与除尘的学习和掌握,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本次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对工业通风与除尘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
2. 课程目标本次课程设计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工业通风与除尘的基本原理和概念;•熟悉通风与除尘的设备、材料和相关工艺;•了解工业通风与除尘的应用范围和重要性;•学会使用通风与除尘设备,并能够进行相关故障排查和维护。
3. 课程内容3.1 理论学习•工业通风与除尘的基本原理和概念;•通风与除尘的设备、材料和相关工艺;•工业通风与除尘的应用范围和重要性。
3.2 实践操作•通风与除尘设备的操作;•相关故障排查和维护。
4. 课程安排4.1 理论学习•第一周:工业通风与除尘的基本原理;•第二周:通风与除尘的设备和材料;•第三周:通风与除尘的工艺;•第四周:工业通风与除尘的应用范围和重要性。
4.2 实践操作•第五周:通风与除尘设备的使用;•第六周:故障排查和维护。
5. 总结本次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工业通风与除尘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实践操作中学会使用设备并进行故障排查和维护。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将以自主学习和实践操作为主,通过实践来提高对工业通风与除尘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
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设计
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工业通风与除尘的基本原理,掌握通风系统设计的相关知识。
2. 学生能掌握工业生产过程中粉尘产生的原因及对人体的危害。
3. 学生了解不同类型通风与除尘设备的工作原理及适用范围。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工业生产环境中的通风与除尘需求,设计合理的通风系统。
2. 学生具备选择合适通风与除尘设备的能力,并能进行简单的设备选型和计算。
3. 学生能够运用CAD等软件绘制通风与除尘系统的示意图,进行技术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工业通风与除尘在保护工人健康、改善生产环境中的重要性,培养环保意识。
2.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对工业工程领域的兴趣,激发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学生能够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沟通协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工业工程领域的一门实践性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工业通风与除尘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高年级阶段,已具备一定的工程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但需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目标的分解,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工业通风与除尘基本原理- 通风的基本概念、目的和分类- 粉尘特性、产生原因及危害- 通风与除尘的基本方式及其适用场景2. 通风系统设计- 通风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设计要求- 通风管道的设计计算与选型- 通风系统阻力计算与风机选型3. 通风与除尘设备- 常见通风设备的类型、工作原理及性能参数- 常见除尘设备的类型、工作原理及性能参数- 设备的选型与配套设计4. 通风与除尘系统设计实例- 工业场所通风与除尘需求分析- 通风与除尘系统设计步骤与方法- 设计实例分析与讨论5. 通风与除尘系统CAD绘图- CAD软件的基本操作与绘图技巧- 通风与除尘系统示意图的绘制方法- 课堂练习与作品展示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本课程共安排15个课时,具体进度如下:1-3课时:工业通风与除尘基本原理4-6课时:通风系统设计7-9课时:通风与除尘设备10-12课时:通风与除尘系统设计实例13-15课时:通风与除尘系统CAD绘图教材章节及内容关联:《工业通风与除尘》教材第1章至第5章,具体内容与教材章节相对应,确保教学内容科学性和系统性。
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设计
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设计一、引言工业通风与除尘是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可以有效地控制工作环境中的空气质量,减少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影响。
因此,在大学工程类专业中,开设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课程设计思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验设计等多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的设计思路主要是以“理论结合实践”为核心理念,旨在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因此,在课程设置上,我们将理论教学和实验操作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巩固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三、教学目标1. 掌握通风与除尘系统的基本原理;2. 理解通风与除尘系统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3. 能够根据不同场合和需求选择适当的通风与除尘系统;4. 能够进行通风与除尘系统的设计和优化;5. 具备实际操作能力,能够独立完成通风与除尘系统的调试和维护。
四、教学内容1. 通风与除尘系统的基本原理;2. 通风与除尘系统的分类及特点;3. 通风与除尘系统的设计和优化;4. 通风与除尘系统的实际操作技能;5. 通风与除尘系统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五、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讲解PPT、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通风与除尘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2. 实验操作:通过实验室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掌握通风与除尘系统的调试和维护技能。
3. 讨论研究:通过小组讨论、问题解答等方式,激发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精神,提高其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实验设计1. 实验名称:工业排放气体处理装置设计及工艺流程优化2. 实验目标: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了解工业排放气体处理装置的基本原理和优化方法,并具备独立进行排放气体处理装置设计和工艺流程优化的能力。
3. 实验内容:(1)了解工业排放气体处理装置的基本原理和分类;(2)设计工业排放气体处理装置的工艺流程;(3)进行工业排放气体处理装置的实际操作;(4)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优化建议。
通风除尘系统设计
通风除尘系统设计一、设计背景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工厂和生产车间中产生的粉尘和有害气体越来越多。
这些粉尘和有害气体不仅污染了空气,还对工作人员的健康造成了威胁。
因此,设计一个高效的通风除尘系统是非常必要的。
二、系统设计原则1.高效:系统能够高效地清除产生的粉尘和有害气体,始终保持工作环境的清洁和安全。
2.省能:系统应能够低耗能地工作,以减少运行成本。
3.稳定:系统应具备稳定的运行性能,能够适应不同工作条件下的需求。
4.高品质:系统的零部件应选用高品质材料,具备耐磨、耐腐蚀和耐高温等特性。
三、系统组成1.风机:负责产生足够的风量,以将空气中的粉尘和有害气体吸入系统。
2.过滤器:用于过滤空气中的粉尘,确保排出的气体符合国家标准。
3.净化设备:用于去除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并对废气进行处理,避免排放对环境的污染。
4.排风口:将经过净化处理的空气排出系统,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5.控制系统:负责监控和控制通风除尘系统的运行状态,实现自动化运行。
四、系统设计流程1.确定通风需求:根据工作场所的面积和使用条件,确定通风除尘系统的各项参数,如风量、风速等。
2.选型:根据通风需求和场地条件,选购适合的风机、过滤器和净化设备等零部件。
3.布置布局:根据场地的空间布局,合理安排各组件的位置和布线。
4.安装调试: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系统的安装和调试工作,确保各组件能够正常运行。
5.运行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通风除尘系统,保证其稳定运行。
五、系统优化为了进一步提高通风除尘系统的效率和节能性,可以采取以下几种优化措施:1.使用高效过滤器:选用具有较高过滤效率和较长使用寿命的过滤器,以降低粉尘排放。
2.采用节能风机:选用具有较高效率和较低功耗的风机,减少系统运行的能量消耗。
3.定期清洁维护:定期清洁和更换过滤器,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净化效果。
4.优化管道设计:合理设计通风管道,减少管道阻力,提高风量利用率。
综上所述,通风除尘系统设计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工程。
工厂通风除尘系统方向本科毕业设计指导书
工厂通风除尘系统方向本科毕业设计指导书工厂通风除尘系统方向本科毕业设计指导书一、设计题目工厂通风除尘系统的设计与优化二、设计背景和意义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工厂通风除尘系统是非常重要的设备之一。
随着工厂规模的扩大和生产过程的复杂化,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气和粉尘也越来越多。
如果不及时有效地处理和处理这些废气和粉尘,不仅会严重影响员工的健康,还会对环境产生污染。
因此,设计和优化工厂通风除尘系统对于保障生产和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三、设计目标1. 分析现有工厂通风除尘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效果;2. 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对工业废气和粉尘排放的要求;3. 设计一套高效、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工厂通风除尘系统;4. 对设计的系统进行优化,提高其处理效果和能源利用效率。
四、设计内容和步骤1. 调查研究:调查研究现有工厂通风除尘系统的工作原理、结构、运行情况和效果;2. 法律法规分析:了解并研究相关法律法规对工业废气和粉尘排放的要求;3. 技术方案设计:根据现有工厂通风除尘系统的不足,设计一套高效、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工厂通风除尘系统;4. 系统优化:对设计的系统进行模拟分析、优化设计,提高其处理效果和能源利用效率;5. 系统建设布局:根据实际工厂情况进行系统建设布局,包括设备选择、设备安装和布线等;6. 系统测试和评价:对建设好的系统进行测试和评价,分析其性能和效果是否符合设计要求;7. 结果分析和总结:对测试和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总结设计工作,并提出进一步优化的建议。
五、预期的研究成果1. 研究和分析现有工厂通风除尘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效果;2. 深入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对工业废气和粉尘排放的要求;3. 设计一套高效、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工厂通风除尘系统,并进行优化;4. 提出改进现有工厂通风除尘系统的建议,并提高废气和粉尘处理效果。
六、进度安排1. 立项和选题的确定:(时间)2. 调研与文献综述:(时间)3. 技术方案设计与优化:(时间)4. 系统建设布局:(时间)5. 系统测试和评价:(时间)6. 结果分析和总结:(时间)7. 毕业设计论文撰写:(时间)七、主要参考文献1. 《工业废气与粉尘治理技术指南》;2. 《通风与空气净化工程学》;3. 《工业通风与饮食世》;4. 《现代工业废气处理技术》;以上是一份工厂通风除尘系统方向本科毕业设计的初步指导书。
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设计教学
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设计教学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工业通风与除尘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掌握通风与除尘的基本技术和方法,能够分析通风与除尘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掌握工业通风与除尘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分类。
2.了解通风与除尘的主要技术和方法。
3.掌握通风与除尘系统的设计和计算方法。
4.能够分析通风与除尘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5.能够运用通风与除尘技术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意识,使学生明白通风与除尘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对工程实践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工业通风与除尘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通风与除尘的主要技术和方法,以及通风与除尘系统的设计和计算。
1.工业通风与除尘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分类。
2.通风与除尘的主要技术和方法,如机械通风、自然通风、过滤除尘、湿式除尘等。
3.通风与除尘系统的设计和计算方法,包括通风量的计算、风管的设计、除尘设备的选择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讲解通风与除尘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分类,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通风与除尘问题和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合作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通风与除尘技术的应用和效果。
4.实验法:通过实验室实践,使学生掌握通风与除尘设备的操作和调试方法。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工业通风与除尘》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知识学习。
2.参考书:推荐《工业通风与除尘技术手册》等参考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
3.多媒体资料:制作PPT、动画等多媒体资料,直观地展示通风与除尘的原理和设备。
4.实验设备:准备通风与除尘实验设备,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增强实践能力。
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设计
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设计所在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专业安全工程班级安全112班姓名丁沐涛学号 119044037指导老师韩云龙年月日摘要喷涂车间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中,散发的粉尘如果不加以控制,会使室内空气受到污染和破坏,危害职工健康,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
因此有效地控制生产过程中的粉尘对室内空气的影响和破坏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工业通风就是研究这方面问题的一门技术。
本设计为喷涂车间的铝粉处理的通风除尘系统设计。
首先根据铝粉粒径的大小和性质选择合适的集气罩和除尘器。
然后根据规范和要求进行管道布置。
根据工艺计算集气罩尺寸和排风量。
确定管径并进行水力计算。
最后选择风机型号和功率。
关键词:喷涂;通风;除尘;设计;水力计算Abstract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spray workshop,if not control the emission dust,it can make indoor air environment pollution and destraction ,harmful to works’health,affect the normalproduction.Therefore,effective control of production process of harmful effect of indoor air and damage is a very important problem.Industrial ventilation is studying this issue of a technology.The design is a ventilation and dust removal system design of aluminum powder treatment in spray workshop.Firstly,select the Appropriate hood andduster,according to the nature and size of the aluminumpowder.Secondly,finish piping layout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 and standard.Calculate the size of the hood and air volume according to the craftwork.Determine the Pipe diameter and conduct the hydraulic calculation .Select the type and power of the fan at last.Keywords:spray;ventilation;dust removal;design;hydraulic calculation目录摘要 (1)1.前言 (3)2.基础资料 (3)2.1课程设计题目 (3)2.2课程设计资料 (3)3.通风系统的确定 (3)3.1确定防尘方法 (3)3.2计算风量和确定构件材料 (4)3.2.1计算集气罩吸风量和系统通风量 (4)3.2.2风管的确定 (4)3.2.3局部构件的确定 (5)3.3选择除尘器 (5)4.通风管道的水力计算 (5)5.设计心得 (11)6.参考文献 (12)7.附录1系统轴测图 (13)8.附录2平面布置图 (14)1.前言通风工程在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进程中,一方面起着改善居民建筑和生产车间的空气条件,保护人民健康,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在许多工业部门又是保证生产正常进行,提高产品质量所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设计
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工业通风与除尘的基本原理,掌握通风系统设计的基础知识。
2. 学生能够描述不同类型的通风与除尘设备及其工作原理,了解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3. 学生能够掌握工业通风与除尘系统的设计标准和评价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工业生产过程中的通风与除尘需求,提出合理的通风方案。
2. 学生能够运用相关软件或工具进行通风与除尘系统的初步设计和计算。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提高沟通协调能力,培养团队协作完成工程任务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工业通风与除尘,认识到环保和职业健康安全的重要性,培养对环境保护和工人健康的责任感。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体验工程实际问题解决的乐趣,激发对工程技术学习的兴趣。
3. 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体会社会主义价值观,认识到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积极作用。
二、教学内容1. 工业通风基本原理:介绍工业通风的概念、目的、分类,通风原理及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一章 工业通风概述- 内容:通风需求、通风方式、通风系统组成。
2. 除尘技术及其设备:讲解不同类型的除尘设备,如旋风除尘器、布袋除尘器等,及其工作原理和应用。
- 教材章节:第二章 除尘技术及其设备- 内容:除尘设备分类、工作原理、性能比较。
3. 通风与除尘系统设计:阐述通风与除尘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流程和评价指标。
- 教材章节:第三章 通风与除尘系统设计- 内容:设计原则、系统布局、风量计算、设备选型。
4. 实际案例分析:分析典型工业生产过程中的通风与除尘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讨论。
- 教材章节:第四章 工业通风与除尘案例分析- 内容:案例介绍、问题分析、解决方案。
5. 设计实践:组织学生进行通风与除尘系统的初步设计和计算,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 教材章节:第五章 设计实践- 内容:设计任务、操作步骤、计算方法、成果评价。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某企业加工车间通风除尘系统设计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某企业加工车间通风除尘系统设计本课程设计旨在为某企业加工车间设计一个有效的通风除尘系统。
背景包括该企业加工车间存在的通风除尘问题以及对员工健康和生产环境的影响。
目标是通过设计一个高效可靠的通风除尘系统,改善车间空气质量,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并降低粉尘和污染物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概述工业通风的基础知识,包括通风原理、通风系统组成部分等。
工业通风是指通过机械设备,通过改变空气流动方式,控制室内温度、湿度、洁净度等参数,以满足特定工业生产过程中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的一种技术。
通风系统的设计与安装,可以有效改善工作环境,提高生产效率,保护工人健康,降低污染排放,实现节能减排。
通风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输入新鲜空气,替换室内空气中的有害气体,调节室内温湿度,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通风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进风口:通风系统的起始部分,通过进风口输入新鲜空气。
进风口应位于车间远离污染源的地方,可以通过过滤设备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
进风口:通风系统的起始部分,通过进风口输入新鲜空气。
进风口应位于车间远离污染源的地方,可以通过过滤设备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
送风管道:将新鲜空气从进风口输送到加工车间,通过合理布置送风管道,可以确保空气流动均匀,并且把新鲜空气送到需要的位置。
送风管道:将新鲜空气从进风口输送到加工车间,通过合理布置送风管道,可以确保空气流动均匀,并且把新鲜空气送到需要的位置。
送风管道:将新鲜空气从进风口输送到加工车间,通过合理布置送风管道,可以确保空气流动均匀,并且把新鲜空气送到需要的位置。
送风管道:将新鲜空气从进风口输送到加工车间,通过合理布置送风管道,可以确保空气流动均匀,并且把新鲜空气送到需要的位置。
排风口:通风系统的出口部分,将室内的污浊空气排出车间。
排风口应位于车间相对污染源较远的地方,也可以通过过滤设备净化排出的空气。
排风口:通风系统的出口部分,将室内的污浊空气排出车间。
排风口应位于车间相对污染源较远的地方,也可以通过过滤设备净化排出的空气。
工业通风及除尘课程设计
目录1、设计总说明 ........................................................................... - 2 -1.1工程概况 ........................................................................... - 2 -1.1.1厂的基本情况 ........................................................... - 2 -1.1.2工程目的................................................................... - 2 -1.1.3现有情况................................................................... - 3 -1.1.4达到标准................................................................... - 3 -1.2设计依据 ........................................................................... - 4 -2、除尘系统的方案设计............................................................. - 4 -2.1方案一设计计算 ................................................................ - 4 -2.1.1方案一轴测图 ........................................................... - 4 -2.1.2方案一风量分配........................................................ - 5 -2.1.3方案一管段的局部阻力系数 ..................................... - 5 -2.1.4方案一阻力汇总........................................................ - 7 -2.2方案二设计计算 ................................................................ - 9 -2.2.1方案二轴测图 ........................................................... - 9 -2.2.2方案二风量分配........................................................ - 9 -2.2.3方案二管段的局部阻力系数 ................................... - 10 -2.2.4方案二阻力汇总...................................................... - 12 -2.3方案三设计计算 .............................................................. - 14 -2.3.1方案三轴测图 ......................................................... - 14 -2.3.2方案三风量分配...................................................... - 14 -2.3.3方案三管段的局部阻力系数 ................................... - 15 -2.3.4方案三阻力汇总...................................................... - 17 -3、最佳方案选择........................................................................ - 19 -3.1方案经济性比较 .............................................................. - 19 -3.2方案技术性比较 .............................................................. - 19 -3.3选择最佳方案.................................................................. - 19 -4、系统阻力计算与平衡............................................................. - 20 -4.1阻力平衡计算.................................................................. - 20 -4.2阻力平衡调节.................................................................. - 20 -4.3除尘系统总阻力 .............................................................. - 20 -5、除尘系统风机选择 ................................................................ - 20 -5.1风量风压计算.................................................................. - 20 -5.2风机选择 ......................................................................... - 21 -5.2.1绘制管网特性曲线.................................................. - 21 -5.2.2计算电动机功率...................................................... - 21 -5.2.3绘制风机特性曲线.................................................. - 21 -6、设备材料汇总........................................................................ - 23 -7、系统运行维护........................................................................ - 24 -8、设计小结............................................................................... - 24 -1、设计总说明1.1工程概况1.1.1厂的基本情况该冶炼位于素有“世界钨都”之称的省市。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某综合车间局部通风除尘系统设计
----------------------------------------------------------------------------------- 提供全套,各专业毕业设计摘要本次课程设首先是将车间划分成两个区域。
然后计算出各设备排风罩的排风量,计算系统的排风量及阻力,进行除尘器和风机的选择,绘制通风系统布置图。
考虑到车间粉尘污染的特点以及进出空间的限制,比较各种类型的除尘器,选择了最合理的通风除尘方案,进行了通风除尘系统的设计。
关键词:风量;风压;排风罩;除尘-----------------------------------------------------------------------------------第I页----------------------------------------------------------------------------------- 某综合车间局部通风除尘系统设计目录1前言 (1)2排风量计算 (3)2.1设备参数 (3)2.2各设备排风量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各管路排风量计算 (7)3各通风系统的排风量和阻力计算 (1)3.1第一工作区排风量和阻力计算 (1)3.1.1绘制轴测图 (1)3.1.2确定管径和单位长度的摩擦阻力 (1)3.1.3确定各管段的局部阻力系数 (2)3.1.4计算各管段的沿程摩擦阻力和局部阻力 (4)3.1.5对并联管路进行阻力平衡计算 (4)3.1.6除尘器及风机的选择 (6)3.1.7管道计算汇总 (7)3.2第二工作区排风量和阻力计算 (8)3.2.1绘制轴测图 (8)3.2.2确定管径和单位长度摩擦力 (8)3.2.3确定各管段的局部阻力系数 (9)3.2.4计算各管段的延程摩擦阻力和局部阻力 (10)3.2.5对并联管路进行阻力平衡计算 (10)3.2.6除尘器及风机的选择 (12)3.2.7管道计算汇总 (12)4总结 (13)附录I (14)附录II (15)参考文献 (16)-----------------------------------------------------------------------------------第II页-----------------------------------------------------------------------------------1前言人类在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需要有一个清洁的空气环境(包括大气环境和室内空气或境)。
工业通风与除尘作业
工业通风与除尘作业是工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环境保护措施,旨在净化空气、保障员工健康和生产设备正常运行。
以下是一般工业通风与除尘作业的相关内容:
工业通风系统设计
1. 通风系统类型:确定适合工厂的通风系统类型,如自然通风、机械通风或局部排风系统等。
2. 通风系统布局:设计通风系统的布局,确保覆盖整个工作区域,并考虑污染源位置和通风口设置。
3. 通风设备选择:选择适合的通风设备,如风机、风道、排风罩等,确保通风效果良好。
4. 通风系统控制:设计通风系统的控制方式,可以采用手动控制或自动化控制系统。
工业除尘系统设计
1. 除尘设备选择:根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颗粒大小和浓度选择合适的除尘设备,如滤袋除尘器、电除尘器等。
2. 除尘系统布局:设计除尘系统的布局,确保覆盖污染源,并考虑粉尘收集和处理方式。
3. 除尘系统控制:设置除尘设备的控制参数,如清灰周期、风速等,以确保除尘效果和节能减排。
作业安全与管理
1. 作业场所检查:定期检查通风与除尘系统设备运行情况,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 作业人员培训:对作业人员进行通风与除尘作业安全培训,教育他们正确使用设备并注意安全事项。
3. 应急预案:制定通风与除尘作业的应急预案,包括设备故障、意外事故时的紧急处理措施。
4. 作业记录:记录通风与除尘系统的运行情况,包括设备维护、清洁记录等,为日后排查问题提供依据。
以上是关于工业通风与除尘作业的一般内容,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具体
工厂情况和环保法规要求进行详细设计和实施。
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设计
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设计一、引言通风与除尘是工业环境中至关重要的一项技术,它能有效控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浓度,改善工作环境,保障员工的健康与安全。
本文将对工业通风与除尘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地探讨,以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该课程的设计内容。
二、工业通风与除尘的重要性2.1 保障员工健康与安全工业环境中常常存在大量的粉尘、烟尘、有害气体等,长期暴露于这些有害物质中会对员工的健康产生严重危害。
通过科学合理的通风与除尘系统可以有效清除这些有害物质,减少员工患病的风险,保障员工的健康与安全。
2.2 降低环境污染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废气等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通过通风与除尘技术可以将这些有害物质进行收集、处理和净化,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降低环境污染程度。
2.3 提高生产效率通风与除尘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改善工作环境,减少粉尘、烟尘的积累,提升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减少生产事故的发生,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
三、工业通风与除尘系统设计原则3.1 合理布局通风与除尘系统应根据工业厂房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布局,包括风口与排风口的设置位置,通风与除尘设备的安装位置等。
合理布局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通风与除尘设备的功能,保证系统的有效运行。
3.2 适用技术选型根据具体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有害物质种类和浓度,选择适用的通风与除尘技术,如机械通风、湿法除尘、电除尘等。
不同的技术具有不同的适用场景和优势,选择合适的技术可以提高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
3.3 安全可靠通风与除尘系统在设计中应考虑安全因素,确保设备的运行过程中不会对员工产生威胁。
例如,在系统中设置合适的安全保护装置,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等。
四、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设计内容4.1 通风与除尘系统基础知识4.1.1 通风与除尘的定义与分类4.1.2 通风与除尘的重要性与应用领域4.2 工业通风系统设计4.2.1 通风需求评估与设计•厂房内有害物质的种类与浓度评估•通风量与风速的计算与确定4.2.2 通风系统布局与设备选择•风口与排风口的设置•通风设备的选择与安装4.3 工业除尘系统设计4.3.1 除尘需求评估与设计•废气中颗粒物的浓度评估•除尘设备的处理效率要求4.3.2 除尘系统选型与设备选择•除尘技术的分类与比较•除尘设备的选择与安装4.4 通风与除尘系统运行与维护4.4.1 通风与除尘系统运行参数的监测与调整•风量、风速的监测与调整•除尘设备的运行参数监测与调整4.4.2 通风与除尘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定期检修与清洁•部件更换与维修五、结论本文详细介绍了工业通风与除尘的重要性,探讨了工业通风与除尘系统设计的原则,并提出了以通风与除尘系统基础知识、工业通风系统设计、工业除尘系统设计和通风与除尘系统运行与维护为核心内容的课程设计。
工业通风除尘设计
工业通风除尘设计
一、通风系统需求分析
通风系统的需求分析是设计的第一步。
根据工作场所的大小、布局、工艺流程和污染源的类型和浓度等要素,了解到底需要多少风量、多少排气设备,并在设计中适当考虑未来的扩张。
二、确定通风方式
常见的通风方式有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
自然通风是指通过开窗、风管和通风孔等自然方式实现通风;机械通风则是通过风机、风管和排气罩等设备来驱动空气的流动。
通常情况下,工业生产环境多为机械通风,因为在生产中产生的气体和粉尘较大,需要更强的流动力。
三、确定排气设备
排气设备的选择直接影响到通风效果。
常见的排气设备有通风机、排风扇和排气罩等。
通风机适合有大量气体排出的场所,如化工厂;排风扇适用于炉窑等情况;排气罩则适合于局部排气,如焊接工位等。
四、确定风道布局和气管尺寸
风道的布局需要考虑污染源的位置和通风效果。
风道的长度、转向和分支等设计要合理,既能达到通风的目的,又能降低空气阻力。
气管尺寸的选择要根据通风需求来确定,一般要略大于正常风速下的风量需求。
五、消声装置设计
通风系统中的风机和排风扇等设备会产生噪音,为了满足环保要求和工人的健康需求,需要在系统中安装消声装置。
消声装置一般有消音室、消音片和消声风机等。
六、安全设施设计
综上所述,工业通风除尘设计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需要充分考虑工作场所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通风方式和排气设备,并设计合理的风道布局和气管尺寸。
同时,还需要考虑噪音和安全等因素,确保通风系统的高效运行和工作环境的清洁、安全和舒适。
工业通风除尘系统课程设计
风机故障:检查风机是否正常运转,如 有异常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滤网堵塞:定期清理滤网,保持滤网清 洁,避免堵塞影响通风效果
管道破损:检查管道是否有破损、漏气 现象,如有应及时修复
控制系统故障:检查控制系统是否正常 工作,如有异常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噪音问题:检查风机、管道等设备是否 有异常噪音,如有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设计合理的除尘设备
确定除尘设备的类型和规格 计算除尘设备的风量和风压 设计除尘设备的结构
选择合适的除尘材料和过滤介质 设计除尘设备的控制系统 考虑除尘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进行系统性能测试和优化
测试目的:验证系统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测试内容:包括风量、风压、噪音、能耗等指标 测试方法:采用模拟测试或实际测试 优化措施:根据测试结果进行系统优化,提高系统性能
除尘:通过过滤、吸附等方式去除空气中的颗粒物
协同作用:通风与除尘相结合,提高空气净化效率 设计原理:根据不同工况选择合适的通风与除尘设备,实现高效、节能、 环保的除尘效果
Part Four
工业通风除尘系统 的设计步骤
确定设计参数和要求
确定通风量: 根据生产工艺 和设备要求确
定通风量
确定除尘效率: 根据环保要求 和生产工艺确
除尘效果不佳:检查除尘设备是否正常 工作,如有异常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Part Seven
工业通风除尘系统 的发展趋势和未来
展望
技术创新和改进方向
智能化:采用先进的传感器、控制器和网络技术,实现系 统的智能化控制和监测
节能环保:采用高效节能的除尘技术和设备,降低能耗, 减少环境污染
模块化设计: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系统的安装、维护和 升级
定除尘效率
确定设备选型: 根据通风量和 除尘效率选择 合适的除尘设
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设计
设备寿命: 衡量除尘系 统的使用寿 命和维护成 本
噪音:衡量 除尘系统对 周围环境的 影响程度
节能环保: 衡量除尘系 统对能源的 消耗和对环 境的影响
工业通风与除尘的实践应用
通风与除尘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案例
钢铁厂:使用通风与除尘系统,减少粉尘污染,提高生产效率 化工厂:使用通风与除尘系统,防止有毒气体扩散,保障员工健康 食品加工厂:使用通风与除尘系统,保持生产环境清洁,提高产品质量 电子厂:使用通风与除尘系统,防止静电积聚,提高生产安全性
添加标题
确定通风设备:选择 合适的风机、风管、 风口等设备
添加标题
绘制通风系统图:根 据设计目标、通风方 式和设备选择绘制通 风系统图
添加标题
编写设计说明书:详 细说明设计思路、计 算过程、设备选择等
添加标题
审核与修改:根据审 核意见进行修改和完 善,直至满足设计要 求
通风系统的性能评价
风量:满足生产需求,保证空气流通 风速:合理控制,避免影响生产效率和员工健康 噪音:控制在规定范围内,保证员工工作环境 除尘效果:有效去除空气中的粉尘,保证员工健康和环境清洁
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设计
汇报人:
单击输入目录标题 课程设计背景 工业通风系统设计 工业除尘系统设计 工业通风与除尘的实践应用 课程设计总结与展望
添加章节标题
课程设计背景
工业通风与除尘的意义
保障工人健康:减少粉尘、有害气 体等对工人健康的影响
保护环境:减少粉尘、有害气体等 对环境的污染
添加标题
工业除尘系统设计
除尘系统的基本原理
过滤原理:通过过滤介质 将粉尘与空气分离
重力原理:利用重力将粉 尘从气流中分离出来
惯性原理:利用粉尘的惯 性将其从气流中分离出来
工业通风除尘设计
工业通风除尘设计首先,通风系统设计是工业通风除尘设计的关键。
通风系统设计主要包括通风方式选择、通风设备选择和通风路径设计。
通风方式选择主要考虑工业生产场所的特点和工艺要求。
一般可以选择自然通风、机械通风或者二者的结合。
自然通风主要适用于无需精确控制温湿度要求不高的环境;机械通风适用于排风需求大、要求控制温湿度或静压差的环境。
在选择通风方式时,需要根据工业生产情况以及现有建筑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通风设备选择是通风系统设计中的关键环节。
通风设备主要包括风机、新风处理设备、排风设备等。
在选择通风设备时,需要根据通风量要求、风阻特性、噪音要求、能源消耗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同时,还需要根据工业生产的特点和现场条件,选择合适的通风设备进行设计。
通风路径设计是通风系统设计的重要环节。
通风路径设计主要包括空气流动路径的规划和通风口的设置。
通过合理规划空气流动路径,能够实现通风效果的最大化。
同时,在设置通风口时,需要根据场所布局和通风需求进行合理设置,以保证通风效果的最优化。
其次,除尘设备设计是工业通风除尘设计的另一个关键方面。
除尘设备设计主要包括除尘器选择和除尘效率设计。
除尘器选择是除尘设备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根据粉尘特性、产生源位置和工艺要求,可以选择布袋除尘器、电除尘器、湿式除尘器等不同种类的除尘设备。
在选择除尘设备时,需要根据粉尘浓度、粉尘颗粒大小、粉尘性质以及现场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以达到良好的除尘效果。
除尘效率设计是除尘设备设计中的关键环节。
除尘效率设计主要考虑除尘器的最低效率要求和达到要求所需的除尘器阻力。
根据粉尘性质和粉尘浓度,可以通过调整除尘器结构、增加过滤层数、选择合适的滤料等方式,来达到所需的除尘效果。
综上所述,工业通风除尘设计涉及多个方面,包括通风系统设计和除尘设备设计等。
通过合理的设计,能够有效降低工业生产中的粉尘和污染物的排放,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保护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课题名称某企业生产车间除尘系统设计专业名称所在班级学生姓名学生学号指导教师目录1 前言 (3)2 车间简介 (3)3 车间除尘系统设计与计算 (4)3.1 确定除尘系统 (4)3.2 车间除尘系统风管的布置 (5)3.3 排风罩的选择 (5)3.3.1 抛光车间 (6)3.3.2 打孔车间 (6)3.4 车间风管材料和风管段面的选择 (6)3.4.1 抛光车间 (7)3.4.2 打孔车间 (7)3.5 弯头和三通 (7)3.6 净化装置及管道和风机的连接 (7)3.7 通风系统的水力计算 (10)3.7.1 抛光车间的水力计算 (10)3.7.2 打孔车间的水力计算 (15)4 结束语 (19)参考文献 (20)附录 (20)1 前言在机械化工生产中,由于生产工艺的原因,难以避免的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粉尘微粒或有害气体,如果工作人员长时间暴露在这些有害物质之中,就会危害人的健康,工人有可能因此患上职业病。
一旦有害物质随空气的流动扩散到周围环境中,就会使室外空气环境受到污染与破坏,危机周边环境和居民而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因此,工业通风对职业病的预防,环境保护及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
工业通风就是控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有害气体,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和保护大气环境。
我们的除尘设计就是要以最合适的气流组织,最优化的管道敷设和最低的费用达到最好的除尘效果。
设计的内容包括风管和排风罩的布置和选择,管件的设置,以及,除尘设备和风机的选定。
2 车间简介该企业生产车间如图1所示,有3个抛光间,1个打孔间。
每个抛光间有1台抛光机,每台抛光机有1个抛光轮,抛光间产生粉尘,粉尘的成分有:抛光粉剂、粉末、纤维质灰尘等(石棉粉尘)。
打孔间有2台打孔机。
抛光车间抛光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去掉金属表面的污垢及加亮镀件。
抛光轮为布轮,其直径为D=200mm,抛光轮中心标高1.2m,工作原理同砂轮。
打孔车间打孔机在工作时,会产生较大颗粒的木块和刨花。
240060006000图1 车间平面图3 车间除尘系统设计与计算3.1 确定除尘系统此生产厂房有三个抛光车间和两个打孔车间,两种车间产生的粉尘类型有所不同,自然,在每个粉尘散发点所不需的风量也有所不同,排风罩和除尘器的种类也会有所区别。
所以,在为这个生产厂房设计通风系统时,应该分别为抛光车间和打孔车间设计不同的符合各自标准的除尘系统。
抛光车间有三个,每个车间有一个工作平台,由于三个车间的工艺手段是一样,产生的粉尘类型和量也都是一样,处理的要求和手段相同。
所以可以将三个车间的排风管道和除尘设备设计在同一个通风除尘系统当中。
打孔车间有两个,与抛光车间的情况类似,两个厂房的空气处理要求相同、室内参数要求也相同,因此可以设计成由一台风机与其联系在一起的管道及设备构成一个系统。
这样为整个厂房设计两个满足各自标准的通风除尘系统,分别为抛光车间通风除尘系统和打孔车间通风除尘系统。
下面分别为各系统设计相应的通风管件及除尘设备。
3.2车间除尘系统风管的布置抛光车间通风管件和除尘设备的布置情况如附件一所示。
打孔车间的通风管件和除尘设备的布置如附件一所示。
系统的布置应该注意一下几点:(1).除尘管道宜采用圆形钢制风管,其接头和接缝应严密,管道一般应明设。
(2).除尘风管尽可能垂直或水平敷。
设风管的布置还要求顺直,避免复杂的局部管件。
(3).弯头、三通等管件要安排得当,渐扩管和渐缩管要符合要求,风管和除尘设备及风机的连接要合理,以减少阻力和噪声。
(4).风管上应设置必要的调节和测量装置(如阀门、压力表、温度计和采样孔等)或预留安装测量装置的接口。
(5).调节和测量装置设在便于操作和观察的地点。
(6).对有爆炸性危险的含尘气体,应在管道上安装防爆阀,且不应地下铺设。
(7).对于有毒气体,不应穿过其他房间。
(8).通风排气中的有害物要经大气扩散稀释时,排风口应位于建筑物空气动力阴影区和正压区以上。
要求在大气扩散稀释的通风排气其排风口上不应设风帽。
3.3 排风罩的选择排风罩的设计应遵循的原则:(1).尽可能靠近污染物发生源减小吸气范围,便于捕集和控制(2).吸气气流方向尽可能与污染气流运动方向一致(3).已被污染的吸入气流不允许通过人的呼吸区(4).排风罩应尽量结构简单,造价低,便于拆卸维修(5).配置应与生产工艺协调(6).避免横向干扰气流考虑到抛光的工艺手段,抛光车间的排风罩采用接受罩。
接受罩罩口外的气流运动是生产过程本身造成的,接受罩只起接受的作用。
粒状物料高速运动时会产生诱导气流,带动周围空气流入接受罩内。
接受罩的断面尺寸应不小于罩口处污染气流的尺寸,这里的排风罩口尺寸为300*300。
3.3.2 打孔车间打孔车间采用的是上部吸气罩,罩口尺寸是300*300。
上部吸气罩依靠罩口的抽吸作用,在污染物散发地点造成一定的空气运动,把污染物吸入罩内。
为保证污染物全部吸入罩内,必须保证控制点的控制风速。
另外,排风罩的设置不能影响工艺操作。
密闭罩和侧吸罩如图2所示图2 密闭罩和侧吸罩3.4 车间风管材料和风管段面的选择风管断面形状有圆形和矩形两种,与矩形风管相比,在相同断面积时圆形风管的阻力小、材料省、强度也大;圆形风管直径较小时比较容易制造,保温亦方便。
当风管中流速较高,风管直径较小时,宜采用圆形风管。
打孔车间和抛光车间通风除尘系统选用的风管都是圆形风管。
管道的敷设不能有碍于操控人员的视线和厂房内的吊装及搬运等设备,所以这里两个系统将风管道尽量设置为靠近屋顶和墙壁。
抛光车间的粉尘主要是石棉粉尘,风管材料选择0.5 mm ~1.5 mm厚的薄钢管即可满足石棉粉尘的通风要求,并且,薄钢管易于加工制作方便安装,是比较常见的通风管道材料。
镀锌钢板具有一定的防腐性能,适用于空气湿度较高或室内潮湿的通风、空调系统,有净化要求的空调系统。
3.4.2 打孔车间打孔车间的粉尘主要是较大颗粒的木块和刨花,和抛光车间一样,采用0.5 mm ~1.5 mm厚的薄钢管即可满足通风需要。
并且,采用这种非常常见的通风管道,非常易于生产和安装。
3.5 弯头和三通布置管道时,应尽量取直线,较少弯头和三通等管件的数量。
弯头是连接管道的常见构件,圆形管道采用圆形风管弯头,其阻力大小与弯管的曲率半径R(用弯管直径d的倍数表示)。
R越大,阻力损失越小。
在此次设计中一般采用R=1~2d。
两个系统所用的弯头有两种,一种是90°的直角弯头,另一种是60°的弯头;两种弯头的曲率半径都是1.5d;此次设计使用的都是R=1.5d的弯头。
三通的作用是使气流分流或合流,二股气流在汇合时发生碰撞以及气流速度改变时形成的涡流造成三通处气流的局部阻力。
二股气流在汇合过程中的能量损失一般是不同的。
三通局部阻力的大小取决于两个支管与总管的气流速度、气流的方向、支管与总管的夹角等,夹角一般取15°~20°为宜,以保证气流通畅,减少阻力损失;此次设计中的三个三通的家角均为30°。
为了减小三通的局部阻力,还应该注意支管和干管的连接,较小其夹角。
3.6 净化装置及管道和风机的连接对于抛光车间的石棉粉尘,宜宜采用袋式除尘器,这里选用的是mc24--120Ⅱ型脉冲袋式除尘器。
该除尘器如图3所示该型号除尘器的技术参数如表1所示:表1 mc24--120Ⅱ型脉冲袋式除尘器参数型号规格过滤风量阻力除尘效率进口尺寸(mm)出口尺寸(mm)外形尺寸(mm)进口高度出口高度mc24—120Ⅱ2160—4320 1200 99.5% 486⨯386 480⨯308 1090⨯1680⨯36671000 3420 图3 mc24--120Ⅱ型脉冲袋式除尘器打孔车间先采用沉灰箱进行预除尘,然后用旋风除尘器进一步进行处理。
沉灰箱的外形尺寸为3000mm⨯1500mm ⨯800mm,进口高度2500mm,出口高度2500mm。
旋风除尘器采用360型XTD—1型陶瓷多管除尘器(如图4所示)360型XTD—1型陶瓷多管除尘器的技术参数如表2所示:表2 360型XTD—1型陶瓷多管除尘器参数型号规格过滤风量阻力除尘效率进口尺寸出口尺寸(mm)外形尺寸(mm)进口高度出口高度360型XTD—1型3000mm/h 800Pa 92% 300⨯600 300⨯600 420⨯820⨯28502450 2710图4 360型XTD—1型陶瓷多管除尘器(1).除尘器收集下来的粉尘大部分可以直接回收利用,一部分要经过处理加以利用,不能回收利用或技术经济考虑下不回收利用时亦妥善处理,避免粉尘的二次污染。
(2).选择粉尘处理应注意其简单、可靠、密闭,避免复杂和泄露粉尘。
(3).除尘器与卸尘点之间有较大高差时。
卸尘阀应布置在卸尘点附近,以降低粉尘落差,减少二次扬尘。
(4).输灰装置应严密不漏风,刮板输送机和斗式提升机应设断链保护和报警装置。
(5).大型除尘器灰斗和储灰仓的卸灰阀前应设插板阀和手掏孔,以便检修卸灰阀。
为了使通风机运行正常,减少不必要的阻力,最好使连接通风机的风管管径与通风机进、出口尺寸大致相同。
变径管的选择要符合要求,角度不大于15°,变径管长度大于大管径捡取小管径的1.5倍,以尽量减少局部阻力。
对于除尘器的选择,抛光车间的除尘器选用袋式除尘器,打孔车间选用沉灰箱进行预除尘,之后再经过旋旋风除尘器进行二次除尘。
3.7 通风系统的水力计算3.7.1 抛光车间的水力计算根据车间基本情况,可知有3个抛光间,每个抛光间有一台抛光机。
每个抛光间排风量的计算如下:一般按抛光轮的直径D计算:L=A*D m3/h式中:A——与轮子材料有关的系数布轮:A=6m3/h·mm毡轮:A=4m3/h·mmD——抛光轮直径mm抛光轮为布轮,其直径为D=200mm。
因此,风量为L= A*D=6·200=1200 m3/h抛光间的通风系统图如图5所示:(1)各管段的编号及管段和排风点的排风量已在图中标出。
(2)选定最不利环路为1——5——除尘器——6——7。
(3)根据各管段的风量及选定的流速,确定最不利环路上各管的断面尺寸和单位长度摩擦阻力系数。
图5 抛光间的通风系统轴测图根据参考文献一中表6-4,输送含有石棉粉尘的空气时,风管内最小风速为,垂直风管12m/s、水平风管18m/s。
表3 除尘风管的最小风速(m/s)考虑到除尘器及风管漏风,管段6和管段7的风量比除尘器之前的风量为L=1*1.05=1.05m3/s。
管段 1根据L=1200 m 3/h (0.33 m 3/s ),V 1=18 m/s,由参考文献一中附录9可查出管径和单位长度摩擦阻力所选管径应尽量符合附录11的通风管道统一规格。
1D =160mm 1m R =29Pa/m同理可查得管段5 、6、7的管径及摩阻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