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2章了解生物圈PPT
C.生物改变环境
D.生物依赖环境
2.下列生态因素中不属于非生物因素的是( D)
A.阳光、温度
B.空气、温度
C.水分、土壤
D.花粉、病毒
3.下列影响小麦生长的环境因素中,属于生物因素的是(D)
A.光照
B.土壤湿度
C.温度 D.杂草
4.古人云:“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就是说,
淮南的橘子移种到淮北就不甜美了。想一想,产生这一差异的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 一定限度的,超过这个限度, 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想一想,议一议 环境、生物之间有哪些关系呢? 即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光
蝙蝠
昼
猫头鹰
伏
夜
出
的
动
物
向日葵朝向太阳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温度
阔叶林
针叶林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水
淡水鱼
海水鱼
在河流中生活的鱼能否在海洋中生活呢?
8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思考:生物因素有哪些?
物在陆地上定居起到了开路先锋的作用,这说明 ( B )
A. 生物不能改变环境 B. 生物能改变环境 C. 生物与环境之间没有关系 D. 生物能改变环境,而环境不影响生物
10.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C )
A. 环境对生物的生存总是有利的
B. C. 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 D. 生物与环境之间没有关系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想一想,议一议
1.图中影响牧草生存的生态因素有哪些?
阳光、温度、水和二氧化碳等。
2.这些生态因素是如何影响牧草生存的?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三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7.广东现有湿地面积1 864 101公顷,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0.47%,大面积的鱼塘 基围引来迁徙水鸟“歇脚”,也让成千上万种的动植物有一个安稳的家。以下不 属于湿地生态系统特点的是 ( C ) A.湿地是在多水和过湿的环境条件下形成的 B.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 C.湿地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 D.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
8.(2021·广西北部湾学业考)“禾下乘凉梦,一稻一人生”,这是“共和国勋章”获 得者袁隆平院士一生的真实写照,他把毕生精力投入杂交水稻的研究,被誉为 “杂交水稻之父”。下列关于以杂交水稻为主的农田生态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 B) A.阳光、空气和水不属于农田生态系统的成分 B.杂交水稻是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C.农田中除杂交水稻外,其他生物都属于消费者 D.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是固定不变的
知识点二 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教材P28~P29) 1.生态系统的类型:自然生态系统包括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 态系统、___森__林____生态系统和淡水生态系统等;人工生态系统包括农田生态系 统和___城__市____生态系统等。
2.生态系统的特点:
生态系统类型 生态系统特点
草原生态系统 干旱地区,生物种类较少,有__水__土__保__持_____和防风固沙等作用 湿地生态系统 有“地球之肾”之称,具有净__化__水__质_______、蓄洪抗旱的作用
【解析】阳光、空气和水属于农田生态系统的非生物成分,A错误;生产者能 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为植物自身、 消费者、分解者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因此杂交水稻是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生产 者,B正确;农田中除杂交水稻外,其他生物还有消费者和分解者,C错误; 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不是固定不变的,是一个动态的平衡,D错误。
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课件
4、实施计划:
4、实施计划 (如何记录结果)
环 2 3 4 5 6 7 8 9 10 11 境 min min min min min min min min min min
明4 6 3 6 2 4 3 2 3 3 亮
阴6 4 7 4 8 6 7 8 7 7 暗
5、得出结论:
光能影响鼠妇的生活
巩固练习:
1.香蕉在北方地区不能很好的生长,影响它生长 的主要因素是( B )
A.北方降雨少
B.北方温度低
C.土壤酸碱度不适 D.光照强度不够
2.下列属于生物间合作关系的是( B )
A.七星瓢虫捕食蚜虫
B.一群麻雀一起去觅食
C.两只狗为争骨头而争斗
D. 小鸟为占巢区而在周围鸣叫
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 盛开。”你能对这句诗描述的自然 现象作出科学的解释吗?
第二章 了解生物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喜阳植物(向日葵)
喜阴植物(三七)
夜行性 动物
捕食:猎狗
共生:地衣
寄生:菟丝子
竞争:大象和狮子抢夺水源 捕食:狮子捕食斑马
种间互助(合作)
骆驼刺的根系
夏天的雷鸟 冬天的雷鸟
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仙人球 蚯蚓
生
物
竹
对
节
环
虫
境
的 枯叶蝶 适
应
三、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这句诗描写的是气温对植物生长的 影响。由于在同一季节山里气温相 对较低,桃树生长迟缓。生长在平 原地区的桃花,4月就已经凋谢, 而山里的桃花才刚刚开放。
4.
大量繁殖;田鼠以土蜂的蜜和幼虫为 食,并破坏它们的巢,因此,土蜂数 目减少;三叶草由于得不到土蜂的及 时传粉而减少;牛由于缺乏食物而受 到影响。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单元教案
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新版人教版)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目标①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②举例说出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③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④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
难点和重点重点:①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②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难点: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
课时分配2课时教学方法:探究法作业:教学反思: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学目标①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
②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③认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④增强爱护生物、保护生物的情感。
难点和重点①生态系统的组成。
②食物链和食物网。
③增强爱护生物、保护生物的情感。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方法:讨论法讲解法作业:教学反思:第三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教学目标①会查阅资料以描述生态系统的类型及特点并进行交流。
②能选取多方事例来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③发展收集资料,运用资料说明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④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初步具有保护生物及生物圈的意识,拒绝破坏环境的行为。
难点和重点重点: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而这种习惯的养成更要从小培养,因此学生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是本节的重点。
难点:学生逐个认识各个生态系统,难以从这个认知过程飞跃到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需要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因此学生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本节的难点。
课时:2课时教学方法:讨论法作业:教学反思:教案序号 9 第二单元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学目标①说明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
②能独立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③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爱护显微镜。
重点和难点重点: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学生独立操作能力的培养。
难点: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物象(要求学生用左眼注视目镜内图像的同时,右眼睁开)。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第一单元第二章《了解生物圈》测试题(含答案)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绝大部分动物需要消耗植物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来维持生存,它们在生物圈中承担的角色是()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以上都不是2.为了探究某一非生物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小明选择了生长状况相仿的三株幼苗,观察、记录,10天后结果如下表:从中可看出探究的非生物因素和对照组分别是()A.水分、2号B.水分、1号C.阳光、3号D.阳光、1号3.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A.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B.阳光空气和水C.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D.植物动物和非生物部分4.下图是以一条食物链中每个营养级生物数量的多少绘制成的金字塔(数量金字塔),其中1、2、3分别代表第一、二、三各营养级的生物。
下面各食物链中,与该金字塔最相符的是①草②树③植食性昆虫④兔⑤食虫鸟⑥狼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⑤D.①→③→⑥5.深圳的梧桐山、风凰山、羊台山每天都会吸引众多游客,它们属于()生态系统。
A.城市B.草原C.森林D.湿地6.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下列现象中,属于影响环境的是A.根深叶茂 B.大雁南飞C.秋风扫落叶 D.大树底下好乘凉7.煤黑色的金子,是古植物的遗体形成的化石燃料。
你认为煤中贮存的能量归根结底来源于()。
A.光能 B.地热 C.土壤 D.地壳8.某生物小组探究“光”对黄粉虫生活的影响,实验方案如下,你认为下列实验方案需要修改的选项是()A.温度B.空气C.土壤湿度D.光照9.沙漠狐的耳朵很大,有利于散热,而北极狐的很小,毛也很多,有利于保温.导致它们形体差别的最重要因素,你认为是()A.阳光B.水分C.空气D.温度10.下列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A.一片农田里的所有农作物 B.一座山上的所有大山雀C.一条河流里的非生物部分 D.一片森林的生物与环境11.下列属于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海洋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 C.生物圈 D.海洋生态系统12.某生物兴趣小组同学对4个不同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种类数目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了解生物圈2-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PPT课件
生物圈是最大的 生态系统
一、生物圈的范围
大气圈的部 1.生物圈的范围 水圈的大部
岩石圈的表面 2.以海平面为基准,上、下各达 10千米,总厚度为20千米左右。
3.岩石圈的表面大多覆盖着土壤, 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练习1: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 是:A.生物圈由植物、动物以及微生 物构成B.生物圈包括地球的全部 C.生物圈是指生物活动能够到达的范 围 D.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生物及其生存
检测对象 A B
DDT浓度/ 0.00 2.0
×10-6
5
CD E 0.5 75.5 0.04
检测对象 A B C D E
DDT浓度/ 0.00 2.0 0.5 75.5 0.04
×10-6
5
根据上表所列检查结果分析:
(1)5种生物的食物链关系可能
是A E C B D 。
(2)从表中可以看出, 生物体中 DDT浓度的积累是通过 食物链 这条
3.海洋生态系统 海洋中植物每年制造的氧气占地 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 4.森林生态系统 特点:动植物种类繁多,有“绿 色 水5.库淡”水及生“态地系球统之肺”的美称。
6.农田生态系统: 特点:以农作物为主体,动植物
种 类 7.相城对市较生少态,系统结构简单, 易退 人化类。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植物的 种类和数量少。
练习2:生物圈的范围为: A.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B大气圈和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 上部 C.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和岩石圈 的全部 D.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 岩石圈的表面
二、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1.草原生态系统 草原在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等方 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2.湿地生态系统 湿地具有净化水质、蓄洪抗旱的 作用。有“地球之肾”之称。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第一单元第二章《了解生物圈》测试题(含答案)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地点或区域,不能称为生态系统的是()A.一片草原 B.一片草原上所有的动物 C.一个湖泊 D.一片森林2.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丁四种生物的数量关系如下图所示,假设这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丁能够进行光合作用B.甲、乙、丙都是消费者C.该食物链可表示为:丁→乙→甲→丙D.若甲的数量增加,则丁的数量将减少3.沼气的主要成分是()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甲烷4.越南某县境内有毒蛇咬人,于是人们全都起来捕捉这些蛇,直至把蛇全部消灭.但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蛇消灭后老鼠猖獗起来,造成大片农田减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蛇是天然的猎手,它能吃掉老鼠,使庄稼生长很好B.蛇和鼠都属于消费者C.庄稼、鼠、蛇可以构成一条食物链D.人们不采取措施的话,鼠的数量会一直增加下去5.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河水池泥、水藻植食性小鱼、广口瓶、凡士林等材料制作了一个生态瓶(如图所示)。
下列对生态瓶的分析错误的是()A.该生态瓶就是一个微型生态系统B.该生态瓶中有一条食物链:水草→小鱼→细菌C.若河水被污染,一段时间后小鱼体内污染物含量最多D.该生态瓶中的能量转变顺序是:光能→化学能→热能6.能量在食物链中的流动特点是()A.各级相等 B.逐级减少 C.逐级增加 D.反复循环运动7.蚯蚓穴居于土壤,以植物枯叶朽根和其它有机物为食,在土壤中活动时可以使土壤疏松,它的排出物又可增加土壤肥力,这是()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影响环境C.环境影响生物 D.生物即适应环境,又影响环境8.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下列哪一项不能体现出生物影响环境()A.大树底下好乘凉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C.蚯蚓的活动使土壤更加疏松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9.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似,这属于( )A.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B.环境对生物的制约 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10.对“植物→鼠→蛇→山鹰”这个食物链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是生产者 B.鼠是第一营养级C.蛇是次级消费者 D.保护蛇可以抑制鼠11.在同一个生态系统中,每种生物的生存都会因食物关系对别的生物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第二章第一节 了解生物圈
生态因素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土壤等。
火眼金睛区
• 观察图1-12,想一想,影响小麦生活的非 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有哪些?小麦需要怎 样的环境条件?
非生物因素:阳光、水分、土壤、温度。 生物因素:蚜虫、七星瓢虫、老鼠、蛇、蝗虫、杂草。 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阳光等, 还要除草、除虫、松土、施肥等。
4、影响鼠妇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 ‗‗‗、‗‗‗和温 度等,像这样,在研究一种条件对 ‗‗‗ ‗ 的影 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 条件都相鱼儿要生活 在水里,生物的生活离不开环境。
那么什么是环境,环境只是指生物生活的地 点吗?
环境:不仅指生物生存空间,还包括存 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
环境中的生态因素
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 因素。
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如:大鱼吃小鱼,杂草生长在小麦里。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会受到周围很多其他生物 的影响 ①互助合作
例如:蜜蜂采蜜、蚂蚁搬运食物)
②寄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一方受害,一方受益 前者为后者提供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 例如:棉蚜与棉花 ③竞争(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 例如:牛和马竞争一片草地 ④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物) 例如:蛇吃老鼠
8、沙藁在西北干旱贫瘠的土壤中生长,且能固沙,这说明( A、生物能影响环境 B、生物能适应环境 C、生物对环境没有影响 D、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
作业:练习二
1、下列生态因素中,对鳄鱼、袋鼠、大象和鸽 子的生活有影响的共同因素是( ) A、食物 B、温度 C、水分 D、以上都是 2、在雅鲁藏布大峡谷,植物的分布随海拔的变 化情况是:下层为雨林,中层为常绿阔叶林, 上层为针叶林,顶层为高山草甸。决定该地区 植物分布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A、温度 B、水分 C、阳光 D、空气 3、2011年5月非律宾塔阿尔火山呈现爆发迹象, 附近湖水温度升高,鱼类死亡。导致鱼类死亡 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A、空气 B、光 C、水分 D、温度
1.2 了解生物圈 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第一课时 课件-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10
6.(2019湖北武汉中考)有些海葵附着在寄居蟹蟹壳上生活,海葵借助寄居蟹的运动得以 快速转移,便于获得氧气和食物,而寄居蟹则借身上的海葵掩护自己,同时海葵触手上的
刺细胞也是它们共同的防御武器。据此推测,海葵和寄居蟹之间的关系是( ) A
A.共生 B.竞争 C.捕食 D.寄生
目录
首页
上页
下页
11
下页
19
12.(2019四川巴中中考)惊蛰时节,我国南方常出现春旱现象,民间有“惊蛰雷鸣,成堆
谷米”的农谚。这说明此时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B )
A.阳光 B.水分 C.声音 D.温度
目录
首页
上页
下页
20
13.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不断改变,影响着生物;生物也不断进化,
目录
首页
上页
下页
21
(3)植树造林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调节气候等。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
(4)地衣生活在岩石上,可以从岩石中得到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地衣又能分泌地衣酸,对
岩石有腐蚀分化的作用。这一事实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生__物__既__能__适__应__环__境__,_又__能__影__响__环__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录
首页
上页
下页
16
9.※下列现象,能反映生物因素对生物生命活动影响的是( C )
A.蚯蚓改良土壤 B.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 C.杂草和稻苗争夺养分 D.珠穆朗玛峰上温度低,生物稀少
2024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和生物圈知识点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1 、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1)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属于自养;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属于异养)。
(2) 生物能进行呼吸。
绝大多数生物都要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松土利于植物呼吸(3)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如:人排汗、呼气和排尿/植物落叶。
(4)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如:葵花朵朵向太阳 /牵牛花清晨开放,中午关闭。
(5)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蜻蜓点水(6)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龙生龙,凤生凤为遗传/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为变异(7)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病毒是生物,但是没有细胞结构,其他生物有细胞结构)注意:钟乳石 (能长大,不是生物)、珊瑚都是非生物;珊瑚虫是生物。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1 、观察法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调查法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首先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
2.生物归类法按照形态结构分按照生活环境分按用途分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 (蘑菇属于其他生物);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1) 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2) 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寄生关系,合作关系,共生关系)。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影响:(1) 南橘北枳,“山寺桃花始盛开”“高山上植被分布的差异”“大棚蔬菜”“春江水暖鸭先知”主要受温度的影响。
(2) “春兰秋菊”,一枝红杏出墙来,不同水层中藻类植物分布主要受光的影响。
生物因素对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影响:草盛豆苗稀(竞争关系);小麦和杂草(竞争关系);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 (捕食关系)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捕食关系);海葵和寄居蟹(共生);菟丝子和豆科植物(寄生);大豆和根瘤菌(共生)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生物适应环境:一般是描述生物生活的特征,能够正常的存活。
初一秋季《生物学》(人教版)第2章 了解生物圈 第2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第2课时-练习题
教育部资源课后练习喷洒杀虫剂利于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图中未显示阳光等非生物成分的信息登革热、黄热病等在世界范围的卷土重来。
下表是给植被喷洒过DDT的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甲、乙、丙、丁个体体内DDT的浓度。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生物种类甲乙丙丁体内DDT浓度/毫克▪升-10.1 0.05 26 5A. DDT沿着丙→丁→甲→乙的方向积累B. 丙是三级消费者,其含DDT最多C. DDT很难被分解D. DDT被积累的结构基础是食物链二、识图作答与传统稻田管理相比,引鸭入田,能增加农业生态经济效益。
如图为某稻鸭共育生态系统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6-9题:6.由图可知,杂草与水稻争夺阳光、空气、及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属于___________关系。
7.该稻田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自;除阳光、空气、水等物质外,稻田的非生物成分还有土壤中的__________ 。
8.该稻田的物质和能量是沿_________________流动的。
因为生态系统中的空气、水、无机盐等物质可以被____________,所以物质流动的方向特点是_____________流动。
因为生态系统通过生产者吸收储存在有机物中,只向外界释放热能,所以能量流动的方向特点是___________流动,且每个营养级获得的能量总量的特点是___________。
9.引鸭入田后,鸭对_________________有制约作用,可减少使用农药和除草剂等有毒物质,还节约生产成本、减轻环境污染。
鸭粪富含有机物,排入稻田后经土壤微生物分解为无机物后被再利用。
可见,鸭还能促进稻田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功能。
三、资料分析有人详细统计了一公顷草地上各个营养级的生物数量(见下表),并绘制了该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之间的关系图解(见下图),请据图分析回答15—20题:10.表中缺少的生态系统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____________的关系形成食物链。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七年级生物上册单元速记巧练(人教版)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1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考点1:环境中的生态因素1.生物的生活环境(1)概念: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
(2)例如:对鲤鱼来说,生活环境不仅仅指鲤鱼生活的池塘,在同一个池塘里,不同时期,水质的好坏、水温的高低、食物的多少等,都会影响鲤鱼的生活,都属于鲤鱼的生活环境。
2.生态因素(1)概念: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2)分类①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②非生物因素:光 温度 水等。
(3)分析图中影响小麦生活的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考点2: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一)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影响生物的主要非生物因素常见实例光深海中无植物生长;山坡向阳面植物生长比背阴面好;藻类植物在不同深度海洋中的分层分布;猫头鹰昼伏夜出温度淮南为橘,淮北为枳;随海拔高度不同,植被类型不同;蛇、青蛙的冬眠;极地狐的耳朵小,沙漠狐的耳朵大水仙人掌的叶变成叶刺;沙漠中植物稀少,热带雨林中动植物种类繁多空气青藏高原空气稀薄,人体内红细胞增多;大雨过后,蚯蚓爬出地面呼吸;土壤板结,植物生长缓慢(二)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1.提出问题: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 2.作出假设: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3.制订计划(1)实验思路:要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关键是要设置对照实验。
设计明暗不同但是相通的两种环境,各放入等量的鼠妇若干只,过一段时间后,看哪边的鼠妇多。
非生物因素 ①阳光、水、土壤、温度、空气等 生物因素②杂草、蛇、蚜虫、瓢虫、蜘蛛、蝗虫等①对照实验的概念: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②对照实验包括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是指能反映实验目的、需要研究的、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
对照组是不进行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
③实验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变量。
本实验中的变量是光照,给鼠妇提供了明亮和阴暗两种环境,观察鼠妇对环境的选择。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生物圈、环境、生态因素、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的概念;了解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认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2.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比较等方法,培养学生探究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能力和思维品质。
3.激发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
难点:分析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具体影响。
三、教学准备教具:显微镜、幻灯片、图片等。
学具:课本、笔记本、练习册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视频,展示地球上各种不同的生物和环境,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提问:你们在视频中看到了哪些生物?它们分别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它们的外形、结构、行为有什么特点?它们是怎样适应和影响自己的环境的?让学生自由发言,总结出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二、新课讲解1. 生物圈和环境的概念通过图片展示地球表面上各种不同的地形地貌,让学生观察并回答:这些地方有什么共同点?(都有水分和空气,都有各种各样的生物。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地方都属于什么范围?(属于地球表面上能够维持各种形式的生命活动的范围。
)讲解生物圈的概念:指地球表面上能够维持各种形式的生命活动的范围,包括大气层、水域和陆地表层。
通过图片展示不同类型的环境,让学生观察并回答:这些环境有什么不同?(温度、湿度、光照、土壤等方面有所不同。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不同的环境对生物有什么影响?(影响了生物的分布、结构、功能和行为。
)讲解环境的概念:指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某一特定个体或群体存活和发展的外部条件或因素。
2. 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通过图片展示不同类型的环境中存在着哪些因素,让学生观察并回答:这些因素可以分为哪两类?(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人教版七年级初一上册生物生物圈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初一上册生物生物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七年级初一上册生物教材第二章《生物与环境》的第三节《生物圈》。
详细内容包括生物圈的概念、结构、功能以及生物圈对生物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生物圈的概念、结构和功能,了解生物圈对生物的重要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生物、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学生的环保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物圈的结构和功能,生物圈对生物的重要性。
2. 教学重点:生物圈的概念,生物圈的组成及其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生物圈模型,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铅笔,生物圈结构图。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地球上的生物生活环境,从而引出生物圈的概念。
2. 新课导入:讲解生物圈的概念、结构、功能,展示生物圈模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生物圈的组成。
3. 例题讲解:讲解生物圈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使学生了解生物圈的作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生物圈结构图的绘制,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讨论生物圈对生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板书设计1. 生物圈的概念2. 生物圈的结构地球表层生物圈层3. 生物圈的功能能量流动物质循环4. 生物圈对生物的重要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所学,谈谈你对生物圈的认识,不少于300字。
2. 答案:要求学生从生物圈的概念、结构、功能以及对生物的重要性等方面进行阐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了解生物圈的现状,关注环保问题,参与环保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3. 板书设计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是教学设计的基础,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 物 生部 态分 系 统 的 组
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动物 提供营养)
消费者 ——动物(直接或间接
以植物为食)
分解者 ——细菌、真菌等微生物
(分解动植物遗体成简单 的物质,归还土壤,供植 物重新利用)
成 非生物部分 ——阳光、空气、水、温度、
土囊等
考点3 生态系统的组成
例题5. 微山湖是江北最大的淡水湖,有“日进斗金”的美誉, 下列有关微山湖的描述中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D )
。
(4)如果工厂排放的有害物质进入此生态系统,
含有害物质最多的生物是
鹰。
(5)在该生态系统中,大量捕杀狐和蛇,则一
段时间内 兔和鼠 的数量会增加,造成植被减
少。
(6)在食物网中,狐和兔之间是 捕食 关系,
狐和鹰之间是 竞争 关系。
食物网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 物链,他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现象成为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 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 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 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人 们在生产活动中,如果不按 生态规律办事,就会破坏生 态平衡。
考点5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与生态平衡
例题13.由草、兔和狼组成的生态系统中,把狼消灭了,兔的
数量将如何变化( D )
挡,每片叶子都可接受光照
c、鱼身体呈菱形,适于游泳
d、昆虫体表有外骨骼,利于防
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e、大树底下好乘凉 f、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g、地衣使岩石不断被风化
h、蚯蚓能增加土壤的肥力,使土壤疏松
考点2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例题3.红树林枝繁叶茂、根系发达,能扎根于海滩淤泥中,有 效的防止波浪对海岸和海堤的侵蚀。红树林的根系发达属于( C )
A、微山湖所有的生物 B、微山湖中的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 C、微山湖中的全部鲤鱼 D、微山湖
例题6. “我为花草呵护,花草向我微笑”,体现了人与自然和 谐相处。“花草”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是 ( B )
A、消费者 B、生产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部分
考点四 食物链和食物网
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 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考点五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1)假如草长得繁茂,兔的数量短期内会怎 量会急剧增加。 一段时间后,数量 又会恢复到原来水平。
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 能力,使得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 的数量和所占比例相对稳定。
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 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
考点三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1、什么是生态系统?
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 所 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一个湖泊、一片森林、一片草原、一条河流、一 块农田、一座城市…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一个湖泊 一片草原
都
可
以
看
作
一
个 个
一片森林
生
态
系
统
一块农田
2、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产者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
A、增加 B、减少 C、先减少,后增加 D、先增加,后减少 例题14.下列哪一项什么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C )
A、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成分、种类保持不变 B、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总数量保持不变 C、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 D、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的数量大增
考点六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例题11.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下列食物链表
示方法正确的是( A )
A、草→兔→狼
B、草←兔←狼
C、阳光→草→兔→狼
D、兔→草→狼
例题12.(2008.济宁)图示某生态系统中的各
种生物,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有 5
条食物链。
(2)食物网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 草 。
(3)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 草
(2)关于食物链的几点说明
①食物链的起点——生产者(植物)
② 箭头的指向“ → ”表示“能量的流动方向”
③食物链的表示方法:生产者→食草性动物→ 食肉性动物→…→最高级动物
④食物链的终点——在该条食物链中找不到天敌 的动物,即最高级消费者。 ⑤食物链的组成成分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
考点4 食物链
专题复习之 生物与环境
同乐乡中学
罗世能
本专题的学习目标:
1、懂得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生 活的影响;
2、能举例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3、理解生态系统的含义、组成,食物链 的特征以及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4、理解生物圈的概念、范围以及它对生 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考点一 生态因素对生物生活的影响
光
温度
生 非生物因素 水
态
空气
因
土壤
素
同种生物之间:合作、竞争
生物因素
不同种生物之间:捕 寄食 生、 、竞 共争 生、 等
思考: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有什么影响?请举例说明。
2、生物因素对生物有什么影响?请举例说明。
考点1.1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例题1. 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十分发达,但地上部分 却很矮小,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B )
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食 物链、食物网就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 就越强;反之则越弱。
食物链、食物网与自我调节能力的关系
1、以下两个生态系统哪一个更容
易被破坏?为什么?
C
A
F
ABCDB D G
(1)
E
(2)
2、下列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强
的( B )
A、草原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
C、湖泊生态系统 D、农田生态系统
A、生物对环境的依赖 B、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例题4.人们将一种叫“水葫芦”的植物引种到昆明滇池后, 这种植物很快在滇池中蔓延,甚至威胁到其它生物的生存。这说 明了( C )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生物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 C、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D、生物既不能适应环境也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
A、温度 B、水分 C、土壤 D、光照
考点1.2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例题2.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说明田间 的杂草和农作物之间存在( D )关系
A、捕食 B、共生 C、寄生 D、竞争
考点二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a、骆驼刺适应干旱缺水的环境,
根系发达
b、桉树上下相邻的叶片互不遮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