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目标深入理解功和功率的概念

合集下载

《功和功率》复习教案

《功和功率》复习教案

《功和功率》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回顾和巩固学生对功和功率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的理解。

2.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 帮助学生掌握功和功率的相关公式及变形,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功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功的定义功的计算公式:W = F ×s ×cosθ功的单位:焦耳(J)2. 功率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功率的定义功率的计算公式:P = W / t = F ×v ×cosθ功率的单位:瓦特(W)3. 功和功率的关系功和功率的区别与联系功率的变形公式:P = F ×v 和P = τ×ω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的概念及应用4. 机械效率机械效率的定义及计算公式:η= W_有用/ W_总机械效率的意义及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5. 功和功率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利用功和功率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功和功率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分析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深入理解功和功率的概念及应用。

2. 利用数学方法,分析功和功率的计算公式,让学生掌握公式的灵活运用。

3. 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了解功和功率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回顾功和功率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

2. 讲解功的计算公式及功的单位,让学生掌握功的计算方法。

3. 讲解功率的计算公式及功率的单位,让学生理解功率的概念。

4. 通过例题,讲解功和功率的关系,让学生学会运用功率的变形公式。

5. 讲解机械效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分析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五、课后作业1. 请用功和功率的知识,计算一个学生举重时所做的功和功率。

2. 请分析一辆汽车的发动机功率和行驶过程中所需的功率,讨论如何提高汽车的行驶效率。

3. 举几个生活中的例子,说明功和功率的应用。

六、教学评估1. 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功和功率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八年级功和功率知识点

八年级功和功率知识点

八年级功和功率知识点功和功率是物理学中重要的概念,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这个概念对于掌握物理学知识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八年级功和功率知识点。

一、功的概念功是一个物理学术语,它指的是物体在力的作用下所做的功。

具体来说,在物理上,如果一个力沿着一个方向移动一个物体,那么这个力就会做功。

我们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计算一个力所做的功:W = F x d x cosθ其中,W表示做功,F是施加的力,d是物体所移动的距离,θ是力所施加的方向与物体移动的方向之间的夹角。

二、功率的概念功率指的是物体所做的功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速率。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计算单位时间内的功输出来计算功率。

用公式来表示,功率可以表示为:P = W / t其中,P表示功率,W表示做的功,t表示所用的时间。

三、功率的单位在物理学中,功率的单位是瓦(W)。

如果一个物体每秒做1焦耳的功,那么它的功率就是1瓦。

在实际中,我们常用的灯泡的功率是60W或者100W。

四、功率的计算根据上面的公式,我们可以用功和时间来计算功率,也可以用力和速度来计算功率。

具体方法如下:1. 用功和时间来计算功率首先计算完成的功,然后再除以时间,就可以得到功率。

例如,一个骑自行车的人需要用5秒钟骑了100米,请问他所消耗的功率是多少?答案:首先,我们需要计算骑车人的功,用下面的公式计算:W = F x d x cosθ由于该问题中没有提到施加的力,因此可以忽略F。

又因为所骑的方向与设定的力方向相同,因此可以将cosθ设为1。

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W = 0 x 100 x 1 = 0因此骑车人并没有做功。

接下来,我们可以使用上面提到的功率公式来计算骑车人所消耗的功率:P = W / t = 0 / 5 = 0W2. 用力和速度来计算功率功率可以根据力和速度来计算,用下面的公式表示:P = F x v其中,F表示所施加的力,v表示物体的速度。

例如,在你努力推着一辆车向前移动的时候,你所施加的力是20N,车的速度是2 m/s,请问你的功率是多少?答案:首先,我们需要计算所施加的力所做的功。

《功和功率》复习教案

《功和功率》复习教案

《功、功率和效率》复习教案一、学习目标:1.能通过复习进一步认识功的概念、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2.理解功和功率的计算公式,并能进行有关运算;3.认识定滑轮、动滑轮,了解简单的滑轮组,理解什么是机械效率。

二、重、难点:1. 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理解功和功率的计算公式,并能进行有关运算。

2.认识简单的滑轮组,会计算其机械效率。

三、教学思想:由于三年级教学时间紧、任务重。

在上课前小组教研确定复习版块,把教材重新组合,力求高效。

一般在教学前让学生做复习提纲,通过做复习提纲,把本课中的知识点进行剖析并记忆,在课堂上主要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通过中招题进行练习,达到复习的目的。

四、教学过程:(一)巩固训练(夯实基础、备战中招)版块一:功教师先提问并讲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通过课件列举没有做功的例子:如“搬而未动”是有力没有距离;汽车关闭发动机后,由于惯性向前滑行一段距离,在这个过程中牵引力没有做功,因为有距离没有牵引力;吊车吊着物体沿水平方向移动一段距离,拉力没有做功,因为在拉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题中给的距离与拉力垂直,没有关系。

然后让学生练习:1.下列有关力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书受到的支持力做了功。

B.用水平力推着购物车前进,推车的力做了功;C.吊车吊着货物在水平方向上前进了5m,拉力对货物做了功;D. 小明把书从地面上捡起来,小明没有对书做功;2.一个同学用120N的力,将一个4N重的足球踢到25m远处。

对他踢球时做功的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做功300JB.做功100JC.没有做功D.做了功,但条件不足,无法计算做功的多少3.小明将放在水平面上重为3N的物理课本水平匀速拉动0.5m。

所用的水平拉力为1N,则课本重力做功 J,水平拉力做功 J。

学生在说答案的过程中要求讲方法,这样可以加深理解;另外做完后对版块一进行总结。

版块二:功率教师先举例两个学生比赛爬楼,问在这个过程中做功没有?做了功,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呢?启发学生思考:假如他们体重相等,让他们爬上同样的高度,比较时间;也可以比较在同一时间内看谁上的高;假如体重不同,上的高度、用的时间都不同,只能分别计算,比较他们在单位时间里做的功。

理解物体的功与功率

理解物体的功与功率

理解物体的功与功率物体的功和功率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概念,用来描述物体对外界施加力量时所做的工作以及工作的效率。

理解物体的功与功率对于我们理解和应用物理学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物体的功与功率进行深入探讨,并通过具体例子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两个概念。

一、物体的功物体的功是指物体在受到力的作用下所做的功。

简单来说,功是力对物体的作用导致物体发生位移时所做的工作。

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表示物体的功:功(W)= 力(F) ×位移(s)× cosθ其中,F表示施加在物体上的力,s表示物体的位移,θ表示力和位移之间的夹角。

这个公式表明,力的大小、物体位移的方向以及力和位移之间的夹角都会影响物体的功。

例如,如果我们用10牛的力推动一个质量为5千克的物体在水平面上移动5米的距离,那么物体所做的功可以用如下公式计算:功(W)= 10N × 5m × cos0° = 50焦耳这个例子中,因为力和位移的方向相同,夹角为0°,所以cos0°等于1,最终物体所做的功为50焦耳。

二、物体的功率物体的功率是指物体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功率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功率(P)= 功(W)/ 时间(t)功率的单位为瓦特(W),表示每秒所做的功。

功率可以理解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的能力。

例如,如果一个电灯泡在10秒钟内消耗了100焦耳的能量,那么电灯泡的功率可以用如下公式计算:功率(P)= 100J / 10s = 10瓦特这个例子中,电灯泡每秒钟消耗了10焦耳的能量,所以其功率为10瓦特。

三、物体的功与功率的应用物体的功与功率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计算物体做功的情况。

比如,当我们需要搬运重物时,可以通过计算物体所做的功来了解我们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

在工业生产中,物体的功率是衡量机器和设备效率的重要指标。

高功率的机器可以更快地完成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功和功率》复习课教案

《功和功率》复习课教案

《功和功率》复习课教学设计〈一〉 目的要求: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理解功的计算公式,知道功的原理和功率的概念。

〈二〉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功和功率的概念;难点:做功的两个因素。

〈三〉 教学方法:讨论探究法〈四〉 复习过程:一、功: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动能或势能发生了变化,我们就说物体做了功(板书) 老师启发:分析观察结果,做功的两个因素是什么?物体在什么情况下没做功? 师生互动:归纳出物体是否做功的规律。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的距离。

2、对物体没做功的三种情况:(1)物体受力没有移动;(2)是物体沿力方向通过的距离;(3)物体凭惯性运动。

老师启发:如何计算出功的大小呢?如图:我们可以从水平方向拉车前进(电脑平台展示图示)看其动能增加多少来得出功的大小。

分析作用在车上的力为F ,在沿力方向通过距离为s ,力对车做功为:W=Fs如图2:我们可以通过在竖直方向上用动滑轮提升重物看其势能增加多少来得出功的多少综合得出3、功的大小计算水平方向W = F s竖直方向W = G h4、功的原理:使用机械做功,等于不用机械直接用手做的功。

老师启发:做功有快慢之分,物理学上如何去表示做功的快慢呢?向学生展示图片(书本143-4)及爬竿图示。

学生回答问题:1、两分重G 相等,上升的高相同,且所用时间不同,两人所做功的快慢一样吗?2、两人上升高度相同,所用时间相等,且两人体重不等,做功相等吗?师生互动:给出功率的概念二、功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它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1、公式P=W/t2、比较功率大小方法 a、做功时间相同,比较做功的多少,在时间相同时,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b、做功相同时,比较做功时间长短,在做相同多的功,用时越短,功率越大〈五〉中考热点题型分析(2017摸底21题)工人用如图所示滑轮组将一个重为300N的物体匀速提升,所用拉力为150N。

2021年物理中考复习之功、功率、机械效率复习课教案

2021年物理中考复习之功、功率、机械效率复习课教案

教案:功、功率、机械效率复习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复习2021年物理中考中关于功、功率、机械效率的相关知识点。

教材章节包括:1. 功的概念及计算;2. 功率的定义及计算;3. 机械效率的计算及提高方法。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功、功率、机械效率的基本概念及计算方法;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 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功的计算及单位换算;2. 功率的计算及变化规律;3. 机械效率的计算及提高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学PPT;2. 物理公式表;3. 练习题及答案。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例子,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力的作用,移动了一定的距离。

请学生分析这个过程中力对物体做了什么功?2. 知识点讲解:(1)功的概念及计算:介绍功的定义,展示功的计算公式,并进行解释。

(2)功率的定义及计算:介绍功率的概念,展示功率的计算公式,并进行解释。

(3)机械效率的计算及提高方法:介绍机械效率的概念,展示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并进行解释。

同时,介绍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3.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知识点,给出一个例题,并进行讲解。

4. 随堂练习:给出几个与知识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现场解答。

六、板书设计1. 功的概念及计算;2. 功率的定义及计算;3. 机械效率的计算及提高方法。

七、作业设计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力的作用,移动了一定的距离。

请计算这个过程中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一个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速度为v,运动时间为t。

请计算这个物体的功率。

一个物体在提升重物时,重物的重力为G,提升的高度为h。

请计算这个物体的机械效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知识。

2. 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是如何应用功、功率、机械效率的知识的?可以举例说明。

初中物理功和功率教案

初中物理功和功率教案

初中物理功和功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功的概念,掌握功的计算方法。

2. 让学生理解功率的概念,掌握功率的计算方法。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功的概念及其计算2. 功率的概念及其计算3. 功和功率的关系4. 机械效率的概念及其计算5. 增大机械效率的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功、功率、机械效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功和功率的关系,机械效率的计算及提高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2. 利用实验和实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的概念。

3. 运用类比法,帮助学生理解功和功率的关系。

4.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感受力的作用效果,引出功的概念。

2. 新课:讲解功的定义、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3. 过渡:讲解功率的概念、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4. 深入:讲解功和功率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5. 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7.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功和功率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采用课堂提问、讨论、实验操作等多种形式,评价学生对功、功率和机械效率概念的理解。

2. 通过课后作业和练习,评价学生对功、功率计算方法的掌握。

3. 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功和功率关系的理解及应用能力。

七、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钩码、滑轮组、计时器等。

2. 教学课件:功、功率、机械效率的相关图片、动画和视频。

3. 教学参考书:有关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讲解和实例分析。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导入功的概念,讲解功的计算方法。

2. 第二课时:讲解功率的概念,讲解功和功率的关系。

功和功率高三复习知识点

功和功率高三复习知识点

功和功率高三复习知识点在物理学中,功和功率是我们经常遇到的概念。

它们是描述物体运动和能量转化的重要量。

本文将从定义、计算公式以及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帮助高三学生复习功和功率的知识点。

1. 功的定义和计算公式功是描述物体运动时所做的功率乘以时间的量。

它表示了物体通过力的作用而进行的能量转化。

可以使用下面的公式计算功:功 = 力 ×移动距离× cosθ其中,力是物体所受的作用力,移动距离是物体的位移,θ是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之间的夹角。

这个公式表明,只有力在物体的运动方向上才会对物体进行有意义的功。

2. 功率的定义和计算公式功率是描述物体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它表示了物体转化能量的速度。

可以使用下面的公式计算功率:功率 = 功 / 时间其中,功是物体所做的功,时间是物体所用的时间。

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即每秒所做功的单位。

3. 功和功率的应用功和功率在物理学中有广泛的应用。

下面将介绍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

3.1 机械功当我们举起一个重物时,我们所施加的力会对它进行功。

根据上述的计算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所做的功。

而功率则表示了我们施加力的速度,即我们用多少时间来完成这个动作。

3.2 电功和电功率在电路中,电流经过电阻时会产生热量。

根据热效应原理,我们可以计算出电功和电功率。

电功表示了电流通过电阻所转化的能量,而电功率则表示了单位时间内电流转化能量的速度。

3.3 光学功在光学领域,我们可以通过光学仪器对光进行物理性质的测量。

例如,透镜的焦距可以通过光的折射原理进行测量。

在这些实验中,我们可以将入射光束对物体进行光学功的计算,并计算出与之对应的光学功率。

4. 功和功率的学习方法学习功和功率的知识点可以采取以下方法:4.1 理解公式理解功和功率的计算公式是非常重要的。

掌握公式中各个参数的含义和单位,能够将问题转化为代入公式计算的形式,有助于实际问题的解答。

4.2 进行数学推导通过数学推导,可以从基本公式中推导出其他相关公式。

功与功率高考知识点

功与功率高考知识点

功与功率高考知识点功与功率是物理高考中的重要概念,涉及到能量转化和能量利用等方面,是学生们在备考过程中需要深入理解和掌握的内容。

下面,我们将从不同角度来论述功与功率的相关知识点,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一、功的概念与计算功是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的动能增量,通俗理解为做功是产生或改变物体的动能。

在物理学中,功的计算公式为:功=力×位移×cosθ。

其中,力是作用在物体上的作用力,位移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θ是力和位移之间的夹角。

要计算功的大小,关键是要确定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的夹角。

当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重合时,夹角为0,此时的力所做的功最大。

而当力与位移方向垂直时,夹角为90°,此时力所做的功为0。

二、功的单位与能量转化功的单位是焦耳(J),国际单位制中的能量单位。

通常情况下,我们将1焦耳定义为1牛顿的力在其作用点上,方向与力相同的情况下产生的1米的位移所做的功。

可以这样理解:当一个1牛顿的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使其产生1米的位移时,力所做的功为1焦耳。

功与能量的转化密切相关。

在物理中,能量是物体做功的能力。

做功的过程中,物体的能量发生了转化。

例如,当我们持续用力推动一个物体时,我们所做的功将转化为物体的动能。

而当我们向上提起物体时,我们所做的功将被物体储存为重力势能。

三、功率的概念与计算功率是物理学中描述能量转化速率的指标。

简单理解,功率就是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计算功率的公式为:功率=功/时间。

其单位是瓦特(W),国际单位制中的功率单位。

功率的大小与两个因素有关:做功的大小和做功所用的时间。

如果一个人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越大,那么他的功率就越大。

同样,如果一个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能量越多,那么它的功率就越大。

四、功率与电能、机械能的转化功率的应用不仅局限于物理学课堂,它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以电能为例,功率越大,电器工作的能力越强。

功率是描述电能转化速率的重要参量,它决定了电器的耗能速度和使用效率。

高中物理功与功率教案

高中物理功与功率教案

高中物理功与功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功和功率的概念,掌握计算功和功率的方法。

2.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
1. 掌握功和功率的基本概念。

2. 理解功和功率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内容
1. 功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 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3. 运用功和功率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
1. 探究:通过实验或例题引出功和功率的概念。

2. 讲解:讲解功和功率的定义,说明其计算方法。

3. 练习: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加深对功和功率的理解。

4. 拓展: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功和功率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课堂小结
1. 复习功和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 强调功和功率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六、课后作业
1. 完成练习题。

2. 思考功和功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七、教学反思
1.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是否能够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功和功率的概念。

2. 学生是否能够熟练掌握功和功率的计算方法。

3. 如何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热情。

八年级物理功和功率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功和功率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功和功率知识点一、功。

(一)功的定义。

1. 概念。

- 物理学中把力与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叫做功。

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2. 公式。

- W = Fs,其中W表示功,单位是焦耳(J);F表示力,单位是牛顿(N);s表示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单位是米(m)。

3. 单位换算。

- 1J = 1N×1m,即1焦耳等于1牛顿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1米所做的功。

(二)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1.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 例如,用水平力推桌子,这个水平力就是做功的一个必要因素。

如果没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就谈不上做功。

2. 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 继续上面推桌子的例子,桌子在水平力的作用下在水平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这个距离就是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如果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但没有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也没有做功。

比如用力推桌子,桌子没有动,虽然有力但没有距离,此时推力不做功;还有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由于没有受到水平方向的力,虽然有距离但没有力做功;再如,手提水桶在水平方向移动,提力方向竖直向上,而水桶在水平方向移动,在提力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提力不做功。

二、功率。

(一)功率的定义。

1. 概念。

- 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做功快,功率大;做功慢,功率小。

2. 公式。

- P=(W)/(t),其中P表示功率,单位是瓦特(W);W表示功,单位是焦耳(J);t表示时间,单位是秒(s)。

3. 单位换算。

- 1W = 1J/s,即1瓦特等于1秒钟内做1焦耳的功。

常用单位还有千瓦(kW),1kW = 1000W。

(二)功率的计算。

1. 基本计算。

- 已知功W和时间t,直接代入公式P=(W)/(t)计算功率。

例如,一个物体在5s内做了20J的功,则功率P=(20J)/(5s)=4W。

2. 利用P = Fv计算(拓展)- 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v=(s)/(t),又因为W = Fs,所以P=(W)/(t)=(Fs)/(t)=Fv。

初中物理功和功率知识归纳教案

初中物理功和功率知识归纳教案

初中物理功和功率知识归纳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什么是功和功率的概念。

2.掌握功和功率的计算方法。

3.能够应用功和功率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功和功率的概念。

2.进行功和发生功的别。

3.处理功和功率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内容1.功的概念(1) 什么是功初中物理中,往往都会有让学生计算一个物体所做的功。

功(Work)是物体由于力的作用,沿着力方向移动的距离与力的大小的乘积,即W = F × s。

其中,W 表示功,F 表示力,s 表示移动的距离。

功是标量,单位是焦耳(J)。

可以简单地认为:功就是力乘以移动距离。

(2) 发生功和进行功的区别当物体在受力的作用下,实际上它既受到了力的作用,又发生了移动,这就是物体所做的功。

如果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即使有力的作用,也不会发生功。

此时,我们说物体是在承受力的作用而不是在做功。

这就是进行功和发生功的区别。

(3) 功的分类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讲,功可以分为正功和负功。

当物体在力方向上移动的距离与力的方向相同时,称为正功;当物体在力方向上移动的距离与力的方向相反时,称为负功。

2.功率的概念(1) 什么是功率功率(Power)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即P = W/t。

其中,P 表示功率,W 表示所做的功,t 表示时间。

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

可以简单地认为:功率就是单位时间内的功。

(2) 计算功率在学习功率时,通常需要先计算出物体所做的功,再将其除以所耗费的时间,即可得到物体的功率。

求解功率的公式为:P = W /t其中,P 表示功率,W 表示物体所做的功,t 表示物体耗费的时间。

3.实际应用(1) 举个例子例如,人体在爬楼梯时所做的功可以由体重 m×g 乘以垂直爬升的高度 s 来计算,即物体所做的功 W = mgs。

如果人爬楼梯的时间为60秒,那么人的功率就可以通过计算 P = W /t,即 P = mgs / t(因为 m×g 和 s 都是常数,所以这里可以省略),来得出。

《功和功率》复习教案

《功和功率》复习教案

《功和功率》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功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2)掌握功率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3)能够运用功和功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和练习,提高学生对功和功率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功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2. 功率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3. 功和功率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功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功率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功和功率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例、练习、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复习功和功率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功和功率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功和功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讲解:讲解功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功率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

3. 示例:给出几个功和功率的示例,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计算,巩固知识点。

4. 练习:布置一些有关功和功率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测学习效果。

5.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解题心得,互相学习。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提醒学生注意难点。

7. 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观察学生对功和功率概念的理解及运用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2. 课后作业:收集学生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学生反馈: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合适的学生教材,为学生提供权威、系统的学习资料。

2.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讲解,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

3. 练习题库:准备一定量的练习题,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练习机会。

功功率教案初中

功功率教案初中

功功率教案初中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功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2)掌握功率的定义及其计算公式;(3)能够运用功和功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和实例,让学生感知功和功率的概念;(2)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2)培养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3)培养学生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功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2)功率的定义及其计算公式;(3)运用功和功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1)功的计算方法;(2)功率的计算公式及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提问:力学里的功包括哪两个必要的因素?计算功的公式是什么?功的单位是什么?(2)引入新课:功与功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探究功的概念(1)实验演示:使用弹簧测力计,让学生观察力与物体移动距离的关系。

(2)实例分析: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做功现象,如提水、推车等。

(3)总结功的概念:功是力与物体移动距离的乘积,计算公式为 W = F × s。

3. 探究功率的概念(1)实验演示:使用电动机和物体,让学生观察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2)实例分析:分析起重机和工人运送大理石板的例子。

(3)总结功率的概念: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计算公式为 P = W / t。

4. 运用功和功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1)例题讲解:分析起重机和工人运送大理石板的例子,求解起重机和工人所做的功及功率。

(2)学生练习:让学生运用功和功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功和功率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通过实例和实验了解了功和功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同学们要掌握好功和功率的知识,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课后作业1. 复习功和功率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2. 完成课后练习,运用功和功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初中功和功率教案

初中功和功率教案

初中功和功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功的概念,掌握功的计算方法。

2. 让学生理解功率的概念,掌握功率的计算方法。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功的概念及其计算2. 功率的概念及其计算3. 功和功率在实际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功的概念、计算方法,功率的概念、计算方法。

2. 难点:功和功率在实际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功和功率的概念、计算方法。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功和功率在实际中的应用。

3. 采用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提水、拉车等,引导学生思考:在这些活动中,我们做了多少功?怎样计算功?2. 讲解功的概念及其计算(1)讲解功的概念:功是力对物体作用的效果,表示为W,单位是焦耳(J)。

(2)讲解功的计算方法:W = F × s × cosθ,其中F是力,s是力的作用距离,θ是力的作用角度。

3. 讲解功率的概念及其计算(1)讲解功率的概念: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表示为P,单位是瓦特(W)。

(2)讲解功率的计算方法:P = W / t,其中W是做的功,t是做功的时间。

4. 功和功率在实际中的应用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功和功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机械设备、电器设备等。

5.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功和功率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重点掌握了功的计算公式W = F × s × cosθ,功率的计算公式P = W / t。

6. 作业布置请同学们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计算以下问题:(1)一名学生提着一桶水,力为20N,移动距离为10m,求做的功。

(2)一台洗衣机正常工作时的功率为200W,工作时间为30分钟,求做的功。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了功和功率的概念,掌握了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初中二年级物理轻松理解功和功率

初中二年级物理轻松理解功和功率

初中二年级物理轻松理解功和功率功和功率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理解能量转化和传递的关键。

在初中二年级物理课程中,学习功和功率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本文将以轻松易懂的方式解释功和功率的概念,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1. 功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功是物体在受到力的作用下所做的功。

在物理学中,功的计算公式为功(W)=力(F)×位移(S)×cosθ,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位移的单位是米(m),功的单位是焦耳(J)。

2. 功的正负和方向功可以是正的、负的或者零。

当力和位移的方向相同时,功是正的;当力和位移的方向相反时,功是负的;当力和位移垂直时,不做功,功是零。

3. 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功率是描述能量转化或传递速率的物理量。

功率的计算公式为功率(P)=功(W)/时间(t),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J),时间的单位是秒(s),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

4. 功率与能量转化速率的关系功率与能量转化速率有密切的关系。

功率越大,能量转化的速率就越快。

例如,一个人用1分钟爬楼梯到10楼,另一个人用2分钟爬同样的楼梯,第一个人的功率比第二个人大,因为他的能量转化速率更高。

5. 功率与机械设备的关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与各种机械设备打交道,而功率就是评价机械设备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功率越大的机械设备,其转动或运动速度都可以更快。

例如,功率大的风扇可以产生更强的风;功率大的电动车可以提供更快的速度。

6. 功和功率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功和功率在物理学中有许多实际应用。

例如,我们可以利用功率的概念来解释为什么电灯泡发光时会产生热量,以及为什么一台电扇的转速会影响其产生的风力大小。

7. 功和功率的思考题1) 请你思考一个例子,其中物体所受到的力与位移方向相同,但功为0。

为什么会这样?2) 当一台机器的功率为500瓦特时,它在5秒内所做的功是多少?3) 如果我们用同样的力,分别推一辆自行车和一辆小汽车,它们的功率是否相等?为什么?通过对功和功率的简单解释,我们相信同学们对这两个概念已经有了更清晰的理解。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讲义—功与功率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讲义—功与功率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讲义—功与功率【学习目标】1.正确理解功和功率的概念。

2.会利用功和功率的公式解释有关现象和进行计算。

【学习重点】1.理解功的概念及正负功的意义。

2.理解功率的概念。

【学习难点】理解功率与力、速度的关系,瞬时功率和平均功率的计算。

知识梳理知识点一、功的概念和公式1.功的基础(1)概念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一段位移,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2)力做功的两个因素物体受到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位移(3)功的公式力F与位移l有夹角α时:αcosFsW=①公式只适用于恒力做功的计算。

②公式中l一般是选取地面为参考系时物体的位移。

2.正功和负功α范围cosα范围W正、负动力学角度能量角度0≤α<π2cosα>0W>0,正功表示这个力对物体来说是动力力对物体做正功,使物体获得能量α=π2cosα=0W=0,不做功π2<α≤πcosα<0W<0,负功表示这个力是阻力,对物体的运动起阻碍作用物体克服外力做功,使物体失去能量(1)功是标量,只有正、负,没有方向,功的正负不表示大小。

(2)一个力对物体做负功,往往说成物体克服这个力做功。

3.总功的计算当一个物体在几个力的共同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时,这几个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于:(1)各个分力分别对物体所做功的代数和,即W=W1+W2+……(2)几个力的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即W=F合l cosα。

4.恒力做功的求法(1)一个恒力F 对物体做功W =Flcos α有两种处理方法:①W 等于力F 乘以物体在力F 方向上的分位移lcos α,即物体的位移分解为沿F 方向上和垂直于F 方向上的两个分位移l1和l2,则F 做的功W =Fl1=Flcos α;②W 等于力F 在位移l 方向上的分力Fcos α乘以物体的位移l ,即将力F 分解为沿l 方向上和垂直于l 方向上的两个分力F1和F2,则F 做的功W =F1l =Fcos α·l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五功和能复习目标:1.深入理解功和功率的概念,掌握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熟练应用动能定理求解有关问题。

2.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复习重点: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复习难点:1.动能和动能定理2.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一、考纲解读本专题涉及的考点有:功和功率,动能和动能定理,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功能关系、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大纲》对本部分考点均为U类要求,即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

功能关系一直都是高考的“重中之重” ,是高考的热点和难点,涉及这部分内容的考题不但题型全、分量重,而且还经常有高考压轴题。

考查最多的是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

易与本部分知识发生联系的知识有:牛顿运动定律、圆周运动、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等,一般过程复杂、难度大、能力要求高。

本考点的知识还常考查考生将物理问题经过分析、推理转化为数学问题,然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所以复习时要重视对基本概念、规律的理解掌握,加强建立物理模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二、命题趋势本专题涉及的内容是动力学内容的继续和深化,是高中物理的重点,也是高考考查的热点。

要准确理解功和功率的意义,掌握正功、负功的判断方法;要深刻理解机械能守恒的条件,能够运用功能关系解决有关能量变化的综合题。

、内容标准(1)举例说明功是能量变化的量度,理解功和功率。

关心生活和生产中常见机械功率的大小及其意义。

例 1 分析物体移动的方向与力的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时力所做的功。

例 2 分析汽车发动机的功率一定时,牵引力与速度的关系。

(2)通过实验,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

理解动能和动能定理。

用动能定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

例 3 用打点计时器或光电计时器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

例 4 从牛顿第二定律导出动能定理。

(3)理解重力势能。

知道重力势能的变化与重力做功的关系。

(4)通过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

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生活和生产中的有关问题。

(5)了解自然界中存在多种形式的能量。

知道能量守恒是最基本、最普遍的自然规律之一。

(6)通过能量守恒以及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认识提高效率的重要性。

了解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知道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

例5、设计实验,测量人在某种运动中的功率。

例6、通过查找资料、访问有关部门,收集汽车刹车距离与车速关系的数据,尝试用动能定理进行解释。

四、习题类型选讲热点五对能.守恒问题的综合分析五、考点基础练习(2^1 •质量为m 的物块静止在粗糙的水平面上,若静止物块受一水平拉力 F 的作用产生 位移为s 时,物块的动能为E i ;若静止物块受一水平拉力2F 的作用产生位移也为s 时,物 块的动能为E 2,则() A.E 2 E 1B . E 2 2E 1C . E 22E 1D .E 1 E 2 2E 14•在一种叫做“蹦极跳”的运动中,质量为 m 的游戏者身系一根长为L 、弹性优良的 轻质柔软的橡皮绳,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时达到最低点,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在弹性绳 从原长达最低点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速度先减小后增大B .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5. 质量为m 的汽车,发动机的功率恒为P ,摩擦阻力恒为R ,牵引力为F ,汽车由静 止开始,经过时间t 行驶了位移S 时,速度达到最大值V m,则发动机所做的功为A .摩擦力大小相同 B. F 做的功相同 C. 摩擦产生的热相同 D .物体获得的动能相同8.测定运动员体能的一种装置如图所示,过滑轮(不计滑轮摩擦、质量),悬挂重物m 2,人用力蹬传 而人的重心不动,使传送带上侧以速率v 向右运动,下面是 传送带做功的四种说法:C .动能增加了 mgLD .重力势能减少了 mgLA . PtB . FsC . ^mv m 222mP Ps五12订6.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放一木板; 力F ,将物体由静止开始直到从木板右端拉出 木板未被固定,则这两种情况下木板的左端放一物体,对物体施加一水平恒 如果第一次木板被固定在地面上,第二次运动员质量m 1,绳拴在腰间沿水平方向跨送带 人对①人对传送带做功;②人对传送带不做功;③人对传送带做功的功率为 m 2gv ;④人对传送带做功的功率为(m i + m 2) gv以上说法正确的是10.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 ,2查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s ,测得所用的重物的质量为kg 。

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 带,把第一个点记作0,另选连续的4个点A 、B 、C 、D 作为测量的点。

经测量知道 A 、B 、 C 、D 各点到0点的距离分别为、、、•根据以上数据,可知重物由0点运动到C 点,重力势 能的减少量等于 ________ J ,动能的增加量等于 _________ J (取3位有效数字)211•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若以 专为纵轴,以h 为横轴,根据实验数___________ ■勺数值。

12.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质量 m 为的重物自由下落,带动纸带打出 一系列的点,如图所示。

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距离单位为cm 。

(1) _________________ 纸带的 与重物相连;(2) 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B 时,物体的V B = __________ m /s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起点O到打下计数点B 的过程中物体的动能增加量△ E K = _____________________ J,势能减 少量 A E P = _______ J (g=s 2);(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计算,数值上A E K —AE P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①③B •①④C .只有①D •只有②据给出的 2-—h 图象应是2才能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2-—h 图线的斜率等于2速(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的结论是。

【例6】如图所示,光滑坡道顶端距水平面高度为h,质量为m的小物块A从坡道顶端由静止滑下,进入水平面上的滑道时无机械能损失,为使A制动,将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滑道延长线M处的墙上,另一端恰位于滑道的末端O点。

已知在OM段,物块A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卩,其余各处的摩擦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求:(1)物块速度滑到 o 点时的速度大 (2) 弹簧为最大压缩量d 时的弹性势 处于原长时弹性势能为零)(3) 若物块A 能够被弹回到坡道上, 【例6】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的轨道 ABCD 由水平轨道AB 与光滑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CD 组成,AB 恰与圆弧CD 在C 点相切,轨道固定在水平面上。

一个质量为 m 的小 物块(可视为质点)从轨道的 A 端以初动能E 冲上水平轨道AB ,沿着轨道运动,由DC 弧滑下后停在水平轨道 AB 的中点。

已知水 AB 长为L 。

求:(1)小物块与水平轨道的动摩擦因数(2)为了保证小物块不从轨道的 D 端离开轨道,圆弧轨道的半径 R 至少是多大? (3)若圆弧轨道的半径R 取第(2)问计算出的最小值,增大小物块的初动能,使得 小物块冲上轨道后可以达到最大高度是处,试求物块的初动能并分析物块能否停在水平轨 道上。

如果能,将停在何处?如果不能,将以多大速度离开水平轨道?13. 长为L 的轻绳,一端系一质量为 m 的小球,一端固定于O 点,在O 点正下方距O 点h 处有一枚钉子C ,现将绳拉到水平位置,将小球由静止 图所示,欲使小球到达最低点后以 C 为圆心做完整的圆周 h 应满足什么条件?接着两个质量均为m=12kg 的物体A 、B 。

开始时物体A 、B 和轻弹簧竖立静止在水平地面 上,现要在上面物体 A 上加一竖直向上的力F ,使物体A 开始向上做匀加速运动,经物体 B 刚要离开地面,设整个过程中弹簧都处于弹性限度内,取 g=10m/s 2,求:此过程中外力 F 所做的功则它能够上升的最大高度是多少?释放,如 运动,则端各焊 14.如图所示,一劲度系数为 k=800N/m 的轻弹簧两 平轨道■c* J 、■ *15.如图所示,倾角为 的光滑斜面上放有两个质量均为 m 和B ,两球之间用一根长为L 的轻杆相连,下面的小球 B 离斜高度为h 。

两球从静止开始下滑,不计球与地面碰撞时的机械 且地面光滑,求:(1) 两球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时的速度大小;(2) 此过程中杆对A 球所做的功; (3)分析杆对A 球做功的情况 六考点提升练习:见第二教材P36--41考点精练参考答案1 . C (根据动能定理 E i Fs fs , E2 2Fs fs 2(Fs fs ) 2E i ,故 C 项正确) 2. B (由由动能定理 fsmv 2 /2, f mg , s 20 m ,故B 项正确)3. ACD (提示:手对物体做功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增量;合外力对物体做功等于物体动 能的增量;物体克服重力做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的增量)4. B (开始一段,物体变加速下落,a 减小,v 增大;后来一段,物体变减速下落,a 增大,v 减小。

故选项B 正确。

)5. AD (发动机的功率恒为P ,经过时间t ,发动机做的功为 W=Pt ;当达到最大速度PP时,有P Fv Fv m 解得:F 1 —,v m;从功能关系的角度,整个过程中发动机做的v mF 1功应等于克服阻力做的功与物体获得的动能之和,则 W 丄mv ; hs 竺更。

)22F 1 v m6. AC (对物体施加一水平恒力F ,将物体由静止开始直到从木板右端拉出,如果第一 次木板被固定在地面上,第二次木板未被固定,这两种情况下摩擦力大小相同,但两次物 体对地的位移不同,F 做的功不同,第二次木板未被固定时 F 做的功多,物体获得的动能 大。

摩擦产生的热等于相互作用的摩擦力与相对位移的乘积,两次的相对位移相同,两次的小球A 面底端的 能损失,A摩擦产生的热量相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