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学1
第一章 宪法学基本原理
![第一章 宪法学基本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4b7be62bf78a6529647d53a5.png)
1. “以法律的形式”、“法律效力” (in Legal Form, Legal Authority) 宪法《序言》第13段:“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 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这里的“法律”实际上是从法的一般特征的角度来使用 的。实际上就是确认了宪法是一种法律,具有法律的一 般特征。
(律令格式,与一般法律概念无异)
由日本传入的根本法意义上的“宪法”概念
(根本律例、朝纲、国家法、宪章、国宪等)
宪法
宪法性法律
部门法意义上的宪法
(二)宪法的内涵
• 宪法是确认一国民主制度,通过规范控制国家 权力以保障公民权利,具有最高效力的国家根 本法。 • 四要素:民主 控制 保障 根本法
• 宪法的存在形式:
什么是根本性内容?
• 不同宪政理念、历史传统和时代背景 下对根本性内容的理解很不相同。 • 我国宪法有对国家阶级性质的规定, 还有大量关于经济制度的规定。
宪法修改程序的特殊性
• 宪法第六十四条 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 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 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 本章主要内容: 宪法的基本概念与范畴,要了解法、法律与宪法 的联系与区别,宪法学的基础概念。
• 一、基本概念
1.宪法 2.国家 3.社会 4.法律 5.宪政
本节关键概念、问题和学习方法
• 二、重要问题
• 1.宪法的特性:宪法与国家,宪法与社会,宪法 与法律 • 2.宪法的性质
本节关键概念、问题和学习方法
第一章宪法学基本原理
![第一章宪法学基本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076655737e21af45b307a838.png)
第一章宪法学基本原理第一节宪法的概念和本质1、概念:宪法是确认民主事实,集中反映一国政治力量对比关系,通过规范国家全力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国家根本法。
2、特征:(1)宪法规定了一个国家最根本的问题(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的性质、社会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公民的基本权利等内容)(2)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更为严格制定:a.宪法的制定一般要求成立一个专门机构;b.宪法草案的通过程序比普通法律严格修改:a.只有宪法规定的特定主体才可以提出修改宪法的议案;b.修改宪法的通过程序更严格;c.对修改宪法内容的限制(3)宪法最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调整的主要社会关系是国家与公民之间的关系,主要功能是规范和限制国家权力)a.宪法是普通法律制定的基础和依据b.与宪法相抵触的法律无效3、本质:(1)宪法是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的基本形式(2)宪法是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体现a.阶级斗争的产物b.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c.随着阶级力量对比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第二节宪法的分类和渊源1、分类:(1)资本主义类型的宪法和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2)其他分类⏹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宪法是否具有统一的法典形式(1884年英国宪法学家蒲莱斯)成文宪法:是只有一个或者几个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的宪法性法律文件所构成的宪法典。
(1787年美国宪法)不成文宪法:既有书面形式的宪法性法律文件、宪法判例,又由非书面形式的宪法惯例等构成的宪法⏹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宪法的法律效力与宪法的制定、修改程序的不同(1901年英国宪法家詹姆斯·布莱斯)刚性法律:制定和修改程序比一般法律严格、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宪法柔性宪法:是指制定和修改程序、法律效力与一般法律完全相同的宪法⏹钦定宪法、协定宪法和民定宪法:制定宪法的主体⏹近代宪法和现代宪法:宪法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现代宪法产生的主要标志是1918年作为社会主义类型宪法代表的苏俄宪法和1919资本主义类型宪法代表德国魏玛宪法⏹平时宪法和战时宪法:宪法适用的时间⏹战时宪法会中止宪法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的适用,适用其他的特殊规范。
《宪法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宪法学》课后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65cf03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de.png)
《宪法学》课后习题及答案第一章宪法学基本原理1.宪法与其他法律相比具有怎样的特征?(1)宪法规定了一个国家最根本的问题(如国家制度及基本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的设置及相互关系等),而法律规定的内容只涉及国家生活或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
(2)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更为严格:制定:宪法一般要求成立一个专门机构,而普通法律的制定一般由常设的立法机关负责;宪法草案的通过程序比普通法律严格,制宪机关成员的三分之二或四分之三以上同意,有的需全民公决,而普通法律的通过一般只要代议机关的议员或代表半数通过。
修改:1.特点主体;2.的通过程序更严格;3.内容的限制(3)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普通法律制定的基础和依据;与宪法相抵触的法律无效。
2.如何理解“宪法性法律”?宪法性法律一般是指有关调整宪法关系内容的法律,是从部门法意义上按法律调整的对象所作的一种学理分类。
两种含义:(1)不成文宪法国家的立法机关制定的调整宪法关系内容的法律。
(一般立法程序、效力与规定其他内容、调整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相同)(2)成文宪法国家的立法机关制定的调整宪法关系内容的法律。
(部门法意义上的宪法)作为宪法的表现形式,宪法性法律应当是指不成文宪法国家规定宪法内容、作为宪法构成部分的一系列法律。
宪法性法律仅具有一般法律效率而不具有高于法律的效率。
3.如何理解宪法制定、宪法解释和宪法修改的关系?宪法制定是指宪法制定主体依照一定的理念、基本原则和程序并通过制宪机关创制宪法的活动。
宪法解释是指宪法解释机关根据宪法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原则对宪法规定的含义、界限及其相互关系所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说明。
宪法修改是指宪法修改机关认为宪法的部分内容不适应社会实际而依据宪法规定的特定修改程序删除、增加、变更宪法部分内容的活动。
宪法制定不同于宪法修改,后者是在原有宪法的基础上对宪法内容作全部或部分的变动,但不改变原有宪法的理念和基本原则。
宪法解释和宪法修改都是使原有的宪法规范与社会实际保持一致、协调二者之间关系的方法。
01宪法学专题-什么是宪法
![01宪法学专题-什么是宪法](https://img.taocdn.com/s3/m/7354ec9d04a1b0717ed5dd19.png)
什么是宪法第一讲什么是宪法本讲重点和难点:宪法的概念;宪法的目的一、宪法的词源从字义上探究宪法的含义。
(一)古代西方国家的“宪法”我们今天所用的法学术语、词汇和原理,有很多或者准确一点说,大部分都是来自西方。
所以要探究这些术语、词汇的原意,不能不回溯到它们的母国。
在西方,“宪法”一词,出现很早。
(提问:“宪法”在古代西方的含义什么?)“宪法”的英文是Constistution,来源于拉丁文Constitutio,意思是组织、规定、结构、确立、敕令、命令等。
但是如果往前追溯,至少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亚里斯多德那里。
(1)亚里斯多德考察了希腊各城邦的法律,他把各城邦的法律分为两种:宪法和法律。
但是,他所说的“宪法”,与近代意义上的宪法的含义不同,实际上是指有关城邦的组织和权限的法律,类似于现在的政权组织法。
后来在古罗马帝国时期,宪法一词仍然在使用,但其含义仍与近代不同,是指皇帝颁布的诏书、谕旨、敕令等。
(2)中世纪时,宪法一词,指表明封建主和教会各种特权的法律。
例如,英国1164年亨利二世颁布的《克拉朗敦宪法》,是规定国王与教士关系的。
又如,1215年英王约翰颁布的《大宪章》,规定了英王与英国贵族、诸侯、僧侣的权利义务关系。
注意:1215年被普遍认为是最早的宪法性文件。
而马克斯主义法学和我国的传统教科书,则认为近代意义上的宪法概念是在17、18世纪伴随着资产阶级革命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为在这个时期出现了很多部宪法和宪法性文件。
(二)古代中国典籍中的“宪”或“宪法”1、《尚书·诰命》:“监于先王成宪,其永无愆”。
《国语·晋语》:“赏善罚奸,国之宪令”。
《史记·屈原列传》:“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
《周礼·秋官·小司寇》:“宪,刑禁”。
可见,在古代中国,宪法与法律、法令相等同,并且主要是指刑法。
2、《中庸》:“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此处,“宪章”是动词,指效法、遵守、实施法律。
2017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律本科《宪法学》第一章宪法基本理论
![2017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律本科《宪法学》第一章宪法基本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b1a710cc7c1cfad6195fa78f.png)
第一章宪法基本理论第一节宪法的特征和本质一、宪法的概念(一)原始意义上的宪法原始意义上的宪法是指国家组织法。
(二)立宪主义意义上的宪法立宪主义的实质是要通过制定法律以限制国家权力而保障人权。
立宪主义意义上的宪法,又可以称为实质意义上的宪法,它是指一个国家存在通过限制国家权力以保障人权的法。
(三)部门法意义上的宪法就部门法意义上的宪法而言,它是所有调整国家与公民之间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既包括在一个国家的法的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宪法,也包括具有一般法律效力的法律,即宪法性法律。
(四)根本法意义上的宪法所谓根本法意义上的宪法,是指不仅制定了成文法典,而且成文法典在一国的法的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宪法。
根本法意义上的宪法又被称为“高级法”、“最高法”。
二、宪法的特征(一)宪法规定了一个国家最根本性的内容宪法的内容涉及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对外交往等各方面的重大原则性问题,涉及国家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问题。
普通法律所规定的内容只涉及国家生活或者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重要问题。
(二)宪法有着更为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1.宪法的制定与普通法律相比有两点区别:(1)宪法的制定一般要求成立一个专门机构负责起草或者制定宪法。
普通法律的起草和制定通常由常设的立法机关进行,无须成立专门的机构。
(2)宪法草案的通过程序比普通法律严格。
宪法草案要求最高立法机关的议员或者代表的特定多数通过。
普通法律的通过只要求立法机关的议员或者代表过半数同意即可。
2.宪法修改与普通法律相比有四点区别:(1)宪法修改权的主体由宪法设定,通常由最高立法机关或者全民公决通过宪法修正案,在联邦制国家,则需要由组成联邦的各部分通过。
(2)只有宪法规定的有限的特定主体才可提出修改宪法的有效议案,而有权提议修改普通法律的主体更为广泛。
(3)修改宪法的程序比普通法律严格。
(4)有些国家明确规定宪法的某些内容不得修改或者在宪法通过以后的一定时间内不得修改宪法。
宪法学第一章宪法总论笔记
![宪法学第一章宪法总论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672173a3647d27284a735130.png)
第一节宪法的概念和本质一、宪法的概念(1)词源西方→日本→清末中国(2)原始意义上的宪法:原始意义上的宪法指的是国家组织法,国家是人类社会在特定的历史阶段的产物,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
(3)立宪主义意义上的宪法立宪主义的实质是要通过制定宪法来限制国家权力而保障人权。
(4)部门法意义上的宪法它是所有调整国家与公民之间关系,以及调整国家机关之间的规律的规范总和,既包括在一个国家的法的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最高法律效力的宪法,也包括具有一般法律效力的法律。
注:部门法意义上的宪法包括:1982年宪法及其修正案;选举法、全国人大组织法、;方各级人大和政府全国人大和各级人大代表法;国务院组织法、立法法、法官法、检察官法;民族区域自治法、香港基本法、澳门基本法、国籍法、集会游行示威法、国旗法、国徽法。
(5)根本法意义上的宪法1. 所为根本法意义上的宪法,是指不仅指定了成文法典,而且成文法典在一国的法的体系中居最高地位、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宪法。
2. 我国现行的宪法,是世界宪法史上最为全面和明确的。
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二、宪法的法律地位一方面,宪法与法的其他组成部分有共同性;另一方面,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高级法,是法律的法律。
(一)宪法规定了一个国家最根本的内容:确认了社会的核心价值观,规定了一个国家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
宪法基于制宪的基本理念,从根本上体现人民民主的原则、国家权力制约原则,基本人权保障原则和法治原则。
(二)宪法有着更为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的过程1.制定方面(1)有一个专门的制宪机构,如制宪会议、制宪议会。
(2)宪法草案通过程序比普通法严格2.修改方面:(1)只有宪法规定的有限的特定的主体才可以提出修改宪法而有效议案。
(2)修改宪法程序比普通法更严格(3)有些国家明确规定宪法的某些内容不得修改,或宪法通过的一定时间内不得修改。
(三)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1.宪法是普通法的制定基础和依据2.普通法律的规定与宪法相抵触的无效三、宪法的本质1.人民是一个概括性、总体性的概念,它包含了组成这个具体国家的所有社会成员的总称2.有特定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宪法反映了一国各种政治力量的对比:(1)宪法是阶级斗争的产物。
《宪法学》章节练习题与答案:第一章
![《宪法学》章节练习题与答案: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d9733317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69.png)
《宪法学》章节练习题与答案:第一章1.简述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答: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主要决定于以下三方面的因素:(1)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这些问题包括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的性质、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的经济制度、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权限等等。
这些规定不仅反映着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主要内容及其发展方向,而且规范着整个国家的活动。
(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的法律效力高于普通法律,在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处于最高地位。
在成文宪法国家,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任何普通法律都不得与宪法的规定相违背;宪法是公民、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的最高行为准则。
(3)宪法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比其他法律要求更加严格。
制定和修改宪法的机关,往往是依法特别成立的,而不是普通的立法机关;宪法的通过或批准以及宪法修正案的通过,一般都要求制宪机关或者国家立法机关成员的2/3或者3/4以上的多数赞成,才能生效。
2.简述宪法最核心的价值。
答:宪法最主要、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它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从历史上看,宪法或宪法性文件往往是争取公民权利斗争的产物。
宪法最早是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斗争中,为了确认取得的权利,以巩固斗争的胜利成果而制定出来的。
从宪法的基本内容来看,尽管作为国家根本法的宪法涉及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但其基本内容仍然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国家权力的正确行使和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
然而,这两大块并非地位平行的两部分,就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说,公民权利的保障居于支配地位,国家权力的正确行使的目的即在于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3.如何理解“宪法是全民意志的体现”?答:将宪法的本质归结为体现或反映全体人民的意志的观点就是全民意志论。
典型的全民意志论是17、18世纪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倡导的社会契约论。
该理论认为,政府是人们签订契约的产物,宪法则是这一契约的表现。
如果政府侵犯了人民的利益,人民有权推翻政府,并重新签订契约,组织新的政府。
宪法学第1讲 (1)
![宪法学第1讲 (1)](https://img.taocdn.com/s3/m/e61b6659767f5acfa1c7cd20.png)
3.新中国的宪法制定
1953年成立宪法起草委员会; 1954年接受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提出的宪法 草案; 宪法起草委员会讨论、修改该宪法草案; 公布宪法草案,交全国人民讨论; 宪法起草委员会再次修改; 1954年9月提交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 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草案并公布。
P.S. 法条的阅读
例
关于我国1982年《宪法》的结构,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这部宪法只有正文 B.这部宪法由序言和正文构成 C.这部宪法由序言、正文和附则构成 D.国旗、国徽、国歌和首都都规定在这部 宪法的附则中
六、宪法与宪政
1.宪政的含义 宪政是指以民主事实为政治内容的宪法的 实施。
1.西方国家宪法词源的演变
17C,英国人率先用“constitution”来表示 以代议制度为基础的民主制度,将其翻译 为宪法或者根本法,以表示它与普通法律 的不同,但是英国并没有一部可以称之为 “constitution”的宪法典,世界上第一部 成文宪法法典是美国的《美利坚合众国宪 法》。
2.我国宪法词源的演变
五、宪法的结构
1.序言 总纲 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 国家机关 宪法保障 宪法修改
2.正文
3.附则
我国宪法的结构
体例:仅有序言+正文;以章开篇,兼具 节、条、款、项、目。1982年宪法共4章7 节、138条,另附有31条宪法修正案。 序言 第一章 总纲 第二章 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章 国家机构 第四章 国旗、国徽、国歌、首都
67人中,66人同意 居民大会表决,结果在出席的 案例2:苏格拉底之死 1人反对。因此活动室 继续打麻将,只有何女士 案例3:文化大革命 的麻将继续打,何女士气愤之余剪短了活动室的 民主的界限:法治与人权。 电线,此事闹上法庭。
宪法1
![宪法1](https://img.taocdn.com/s3/m/ea9fa04f1eb91a37f0115c05.png)
第一节 宪法的概念和本质
3、近现代宪法概念的形成 (1)近代宪法的起源——1215年《自由大宪章》及其发展 1215年《自由大宪章》 1628年《权利请愿书》 1689年《权利法案》 1679年《人身保护法》 1694年《三年选举法》 1701年《王位继承法》 这些重要的法律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和议会民主制度,构成了英国保护个人生 命、自由与财产权利的宪法性法律,构成了英国政治的基本法。
第一章 宪法的概念
郑观应和《盛世危言》
第一节 宪法的概念和本质
思考: 孙中山说:“古代也存在宪法”,你说对吗? 毛泽东说:“讲到宪法,资产阶级是先行的。英国 也好,法国也好,美国也好,资产阶级都有过革命 时期,宪法就是他们在那个时候开始搞起来的”。 毛泽东:世界历来的宪政,不论是英国、法国、美 国,或者是苏联,都是在革命成功有了民主事实之 后,颁布一个根本大法,去承认它,这就是宪法。
第一节 宪法的概念和本质
《人权宣言》第16条
第十六条
凡权利无保障分权未确立的社会就 没有宪法。 A society in which the observance of the law is not assured, nor the separation of powers defined, has no constitution at all.
第一节 宪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 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条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 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宪法学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
![宪法学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887bcd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9c.png)
宪法学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宪法学的定义是指:–[ ] A. 法律规定的国家基本法律文件–[ ] B. 一部制定过程较长的法律–[x] C. 对宪法及其规范性内容进行研究的学科2.宪法学的基本任务之一是:–[ ] A. 维护国家权威–[x] B. 分析宪法的规范性内容及其作用–[ ] C. 传授宪法的制定过程3.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x] A. 宪法只包含国家的政治制度和组织形式–[ ] B. 宪法是一国最高法律–[ ] C. 宪法规定国家权力的组织和运行方式4.宪法学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x] A. 宪法的制定过程–[ ] B. 国家权力机关的运行方式–[ ] C. 宪法的规范性内容及其作用5.宪法学研究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宪法学研究的方法?–[ ] A. 判例法–[x] B. 马克思主义哲学–[ ] C. 史料法二、简答题1.请简述宪法的基本特征。
答案:宪法具有以下基本特征:•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其他法律、行政法规以及个人和团体的行为都必须与宪法保持一致。
•宪法是国家组织和活动的基础性文件,规定了国家的政治制度、组织形式、权力分配和国民的权利义务。
•宪法是国家权力机关行使职权的依据和范围的限制,保障国家权力运行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宪法可以通过一定的法定程序进行修正或修改,以适应国家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2.宪法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答案:宪法学的研究对象是宪法及其规范性内容。
宪法学主要研究宪法的制定、修正过程,探讨宪法规定的国家政治制度、组织形式、权力分配等内容的含义和作用,以及宪法与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司法判例和社会习惯等之间的关系。
宪法学还关注宪法的保障国家政权的合法性和稳定性,以及宪法与公民权利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3.宪法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答案:宪法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文献法:通过查阅各种宪法文献资料,如宪法原文、修订草案、宪法解释和宪法学著作等,了解宪法的规定内容和历史演变。
第一课_宪法-1-法律基础知识
![第一课_宪法-1-法律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9c031de819e8b8f67c1cb98c.png)
指导 思想
(二)我国宪法的指导思想。
基本 原则
我国现行宪法总的指导思想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三)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宪法的基本原则是制定和实施宪法过程中必须遵循的 最基本准则,是贯穿立宪和行宪的基本精神。我国现行宪 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人民主权原则;保障人权的原则; 法治原则;权力制约原则。
一、公民的概念
齐玉苓案涉及的是一个什么性 质的宪法问题?
齐玉苓案之所以引起强烈反响,是因为该案涉及宪 法学中的一个重大课题——宪法适用问题。
宪法
司法化
宪法司法化,就是在司法审判活动中间,人 民法院用宪法来作为判决案件的法律依据。 通俗地说,就是法院可以像运用其他法律 法规一样运用宪法来解决纠纷。
法言法语
“宪法之有效力, 全恃民众的拥护。”
1 .平等权。 2 .政治权利和自由。
3 .宗教信仰自由。
4 .人身自由权。 5 .批评建议权、申诉、控告、检举和取得赔偿权。
6 .社会经济权利。
7 .文化教育权利和自由。 8 .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权益 9. 保护华侨、归侨和侨眷的合法权益
案例:矮个起诉招工身高限制
2001年12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在成都某报刊登 《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招录行员启事》的广告。其中第一项 规定招录对象为“男性身高1.68米,女性身高1.55米以上”。 原告四川大学毕业生蒋韬为2002年普通高等院校应届生,身高 未到被告规定的高度,但符合其规定的其他招录报名条件,仅 仅由于身高的原因,无法成为招录对象。于是依据宪法的有关 规定,将招工方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告上法庭。2002年1月7 日,成都市武侯区法院受理了该案。
2.宪法效力的最高性
普通法的立法依据——母法:如《刑法》 第一条,《民法通则》第一条中“…… 根据宪法……” 最高法律效力:《宪法》第五条“一切 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 宪法相抵触”。
第一章 宪法学基本原理
![第一章 宪法学基本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3e02259c844769eae109ed64.png)
第三节 宪法的制定、解释与修改
一、宪法的制定
二、宪法的修改 (一)概念
宪法修改是指宪法修改机关认为宪法的部分内容不适应社会实际而根据宪法规定的特定修改 程序删除、增加、变更宪法部分内容的活动。
(二)修宪权的性质及其与制宪权的区别 1、从权力的位阶构造看,修宪权的地位低于制宪权,要受制宪权的制约 2、修宪权就其本身性质来看,具有不宜轻易运用的特点 3、从理论上讲,制宪权是一种原生性权力而修宪权是一种派生性权力,通 常又由宪法确定其主体、行使的程序。
2、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更为严格; ①在制定上 1)一般要求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其职责就是起草或制定宪法,在完成 起草或制定宪法的任务以后,该专门机构即解散。 2)宪法草案的通过程序比普通法律严格。
一般要求制宪机关成员的2/3以上或者3/4以上同意 有的国家要求全民公决 在一些联邦制国家,要求组成联邦的各个或多数成员国批准
2、宪法的主要作用 ①确认和规范国家权力 ②保障公民基本权利 ③维护国家法制统一 ④确认经济制度、促进经济发展 ⑤维护国家统一和世界和平
协定宪法
是指君主与人民或民选议会进行协商共同制定的宪法。
二、宪法的渊源
是指宪法的表现形式。
(一)宪法典和宪法修正案
宪法修正案,即宪法修改机关不直接改动宪法文本的规定,而是按照修改时间将对宪法进行 修改的内容另起序号顺序排列附在宪法典之后,以新修政的内容代替或者补充原文本内容的 修改方式。
(二)宪法性法律 (三)宪法惯例
第一章 宪法学基本原理
第一节 宪法的概念和本质 一、宪法的概念
是确认民主事实,集中反映一国政治力量对比关系,通过规范国家权力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国家 根本法。
二、宪法的特征(3点) 1、规定了一个国家最根本的问题;
宪法学 第一章
![宪法学 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c3e98b876294dd88d0d26ba3.png)
第十九条第二款:“国家举办各种学校,普及初等义务 教育,发展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并且发展学前 教教育” 本款有两个毛病:第一,本款中的“义务教育”一词只 是翻译家们对mulsory education 的一个不规范,不科学的译 法,把它用在宪法中显得很不严肃。①我们无法解释这里的 “义务”究竟是国家的义务还是适龄儿童和少年的义务。如 果是国家的义务,就应当在“学前教育”、“中等教育”、 “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几个概念中间都插进“义务” 一词,因为“发展学前教育,中等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 教育”也是本款规定的国家在宪法上的责任。如果是儿童和 少年的义务。那么“学前教育”、“中等教育”、“职业教 育”、“高等教育”等也都应当叫做义务教育,因为本宪法 第四十六条规定了每个公民都有受教育的义务。并非仅仅规 定儿童少年有受教育的义务。②根据本款中“义务教育”一 词产生出来的《义务教育法》(一九八六年四月公布)中的 权利义务关系显得很混乱。Compulsory ebucation的本义是强 制j,对于国家及政府是权利,对于公民是义务,权利义务关 系十分明确。可是,我国的《义务教育法》第五条规定适龄 儿童和少年有接受这种“强制教育”的义务,第四条又规定 适龄儿童和少年有接受这种“强制教育”的权利。既然既是 义务又是权利,干脆就叫《教育法》岂不更加名实一致!
6. 国际条约:国际条约是国际法主体之间就某一事项中各 自的权利义务所缔结的书面协议。国际条约不属于我国 宪法的渊源。
2019/11/20
15
第三节 宪法的制定、解释与修改
一、 宪法的制定
1. 宪法制定,又称制宪或立宪,是指宪法制定主体依照 一定的理念、基本原则和程序并通过制宪机关创制宪 法的活动。
本款中的“或者”应当改为“和”
第一章宪法学基本原理
![第一章宪法学基本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d313120952d380eb62946d91.png)
• •
• 2、制宪权 • 制宪权,是创制宪法的权力。 • 制宪权属于全体人民。(其根据是人民当家作主 的事实) • 制宪权属于国家权力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是体 制外权力,是生成国家权力的权力。 • 制宪权高于修宪权 • (二)制宪机关与制宪程序 • 1、制宪机关 • 制宪机关,是接受制宪权主体特别委托,具体制 定宪法的机关。 • 制宪机关不是制宪权的主体。制宪权的主体是全 体人民,制宪机关是获得全民授权的非常设机
第一节 宪法的概念和本质
• (三)宪法的定义 • 宪法是确认民主事实,集中反映一国政治 力量对比关系,通过规范国家权力保障公 民基本权利的国家根本法。 • 确认民主事实,集中反映一国政治力量对 比关系——揭示宪法的实质 • 通过规范国家权力保障公民基本权利—— 宪法的内容 • 国家根本法——宪法的法律特征
第二节 宪法的分类和渊源
• 协定宪法,是指由君主与人民或民选议会进行协 商共同制定的宪法。 • 4、近代宪法和现代宪法 • 二、宪法的渊源 • (一)宪法典 • (二)宪法性法律 • (三)宪法惯例 • 宪法惯例是指在长期的政治实践中形成并被反复 运用,为国家机关、政党及人民所普遍遵循而实 际上与宪法具有同等效力的习惯或传统。 • (四)宪法判例
西方近代宪法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创新古代的制度与其有一定的传承关系第一节第一节宪法的概念和本质宪法的概念和本质3宪法随着阶级力量对比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第一节第一节宪法的概念和本质宪法的概念和本质宪法是确认民主事实集中反映一国政治力量对比关系通过规范国家权力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国家根本法
第一章 宪法学基本原理
第四节 宪法的效力和作用
• 一、宪法的效力 • 宪法的效力是指宪法的法律约束力。宪法 的效力可以分为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 • (一)空间效力 • (二)时间效力 • (三)对人效力 • (四)对事效力 • 二、宪法的作用
宪法学第一章
![宪法学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776661c5a1c7aa00b52acb26.png)
思考题
1 谈谈你对宪法的认 识
2 为什么说宪法是国 家的根本大法?
3 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有什么 样的关系?
Thank you very much!
请 进 入 下 一 章
第一章 宪法的概念
一、宪法的释义 二、宪法的特征 三、宪法的分类 四、宪法的渊源
一、宪法的释义
(一)中国古代关于宪法的释义 (二) 西方古代关于宪法的释义 (三)当代宪法的释义
(一)中国古代关于宪法的释义
–
在中国古代的典籍与法律实践中,“宪 法”二字的含义有: 1、一般的法律、法度。
3、颁布、实施法律。
……
原生宪法
派生宪法
直接产生于本国宪政运动、或根植于本国具体 历史条件,其内容大多具有本源性和首创性的 宪法。 从外国移植或模仿,其内容大多具有继承性 和借鉴的宪法。
宪法的内容中包括不少目前尚未实现或
纲领性宪法
确认性宪法 中立性宪法
正在争取实现的部分的宪法。 宪法的内容大多属于对已有成果予以确认, 而少有涉及未来内容的宪法。 只规定政府组织 ,而不规定意一;
三、宪法的分类: (一)资产阶级学者对宪法的传统分类
是否具有统一法典形式
成 文 宪 法
不 成 文 宪 法
有无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
刚 性 宪 法 柔 性 宪 法 钦定宪法 协 定 宪 法 民 定 宪 法 ……
以制定主体为标准
成文宪法
不成文宪法 刚性宪法 柔性宪法 民定宪法
–
宪法修改内容的限制
意大利宪法第139条:宪法当中所规
定的共和政体不能成为修改对象。 法国宪法第89条:任何有损于领土 完整之修改,不能着手进行。 德国基本法第79条:保障人的尊严 的原则不得修改。 我国宪法的内容有无修改的限制?
司法考试辅导讲义:宪法学(1)
![司法考试辅导讲义:宪法学(1)](https://img.taocdn.com/s3/m/2b6367ff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12.png)
第⼀部分:宪法概述、宪法的发展 ⼀、宪法的特征与本质 特别注意把握宪法的根本法特征;注意宪法具有效⼒和宪法的制定、修改程序严格都是针对成⽂宪法⽽⾔的;宪法具有效⼒可以从“规范的标准”和“⾏为的标准”两⽅⾯理解把握。
宪法最主要、最核⼼的价值在于,它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的基本出发点是保障公民的权利与⾃由;就宪法的基本内容看,保障公民权利始终处于核⼼、主导地位。
⼆、早期资本主义宪法 特别注意英国宪法、美国宪法和法国宪法的特⾊。
1、英国:英国宪法是不成⽂宪法;英国宪法是部门法意义上的宪法,不存在根本法意义上的宪法;英国宪法由宪法性法律、宪法判例和宪法惯例组成;1215年的《⾃由⼤宪章》不是近代意义上的宪法。
近代意义的宪法是与资产阶级紧密相联的。
2、美国:(1)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是世界上第⼀部成⽂宪法(2)以根本法的形式确⽴了“三权分⽴”和联邦制。
3、法国:(1)法国资产阶级⾰命中的《⼈权宣⾔》意义重⼤,但只是纲领性⽂件;(2)法国1791年宪法是欧洲⼤陆的第⼀部成⽂宪法。
三、宪法的形式分类 特别注意成⽂宪法、不成⽂宪法与刚性宪法、柔性宪法的关系。
⼀般地,成⽂宪法,有的国家的属于刚性宪法,有的国家的属于柔性宪法;不成⽂宪法,均属于柔性宪法;刚性宪法肯定是成⽂宪法。
四、宪法的基本原则 宪法的基本原则有⼈民主权原则、基本⼈权原则、法治原则和权⼒制约原则。
注意以下⼏点:(1)⼈民主权与议会主权是两个层⾯的概念;(2)法&律/教/育权⼒制约既包括公民权利对国家权⼒的制约,也包括国家权⼒对国家权⼒的制约;(3)在资本主义宪法,权⼒制约原则主要表现为分权原则,在社会主义宪法则主要表现为监督原则。
五、宪法的作⽤ 1、确认(国家的政治、经济、⽂化和社会⽣活各⽅⾯的基本制度)和巩固(统治阶级的地⽤;2、限制和规范(国家权⼒)作⽤;3、指引和协调作⽤;4、评价(宪法评价作⽤的⼴泛性、集中性和性)和教育作⽤。
宪法学·名词解释
![宪法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94385a5fddccda38376baf5e.png)
宪法学·名词解释第一章宪法基本理论1.【名词解释】部门法意义上的宪法:是指所有调整国家与公民之间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包括宪法和宪法性法律。
2.▲【名词解释】根本法意义上的宪法:是指不仅制定了成文法典,而且成文法典在一国的法的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宪法。
3.▲■【名词解释】宪法结构:是指单一宪法文件的成文宪法在内容上的体系和安排。
宪法结构实际上是指成文宪法内容的相互关系及其外在的表现形式。
2014.74.▲【名词解释】宪法制定权:又称制宪权,是指制宪主体按照一定的原则、程序创造作为国家根本法的宪法的一种权力。
5.▲【名词解释】宪法惯例:是指在长期的政治实践中形成,并被反复运用,为国家机关、政党及人民所普遍遵循而与宪法具有同等效力的政治权力运行习惯或传统。
6.▲■■【名词解释】宪法解释:是指在宪法实施过程中,由于宪法规范的抽象性,在对宪法规范含义不确定的情形下,对宪法规范内容进行理解或说明的活动。
2010.47.▲■■【名词解释】宪法修改:是指宪法修改机关认为宪法的内容不适应社会实际而根据宪法规定的特定修改程序删除、增加、变更宪法部分内容的活动。
2013.425.▲【名词解释】宪法规范:是近现代民主国家为了调整国家根本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关系制定或认可的行为准则,主要调整国家权力之间以及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之间的相互关系。
29.▲■【名词解释】宪法关系:是根据宪法规范来调整人们的行为而形成的宪法上的社会关系,其以公民权利、国家权力与义务为主要内容。
2013.733.▲■【名词解释】宪政:是运用立宪主义原理,通过宪法来限制公权力,保障公民权利的政治体制。
2012.7第三章国家性质1.▲【名词解释】国家性质:又称国家本质、国体,指的是国家的阶级本质,即社会各阶级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包括哪个阶级是统治阶级,哪个阶级是被统治阶级。
第五章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与国家标志2.▲■【名词解释】政权组织形式:是微观层面的国家权力的实现形式,是指实现国家权力的机关以及各机关之间的相互关系,因而它实际上是指国家机关的组织体系,或者说是指国家机构的内部构成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
(一) 单选题
1. 请问下列哪一项不是宪法最高法律效力的适当表现?
(A) 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
(B) 任何普通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
(C) 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D) 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
难度:易分值:3.0参考答案:D学生答案:X得分:0.0
2. 下列哪项最早将资产阶级的人权理论予以规范化?()
(A) 法国《人权宣言》
(B) 美国《独立宣言》
(C) 美国宪法
(D) 英国《权利法案》
难度:中分值:3.0参考答案:B学生答案:X得分:0.0
3. 下列哪国是成文宪法的先行者?()
(A) 美国
(B) 法国
(C) 德国
(D) 荷兰
难度:较易分值:3.0参考答案:A学生答案:X得分:0.0
4. 下列选项中有关宪法规范组织性的主要表现为()。
(A) 授权性规范
(B) 限制性规范
(C) 分权性规范
(D) 责任性规范
难度:较难分值:3.0参考答案:A学生答案:X得分:0.0
5. 在中国,独立的、较为完整的宪法学的真正建立于()。
(A) 19世纪中叶
(B) 19世纪末20世纪初
(C) 20世纪中叶
(D) 20世纪80年代
难度:易分值:3.0参考答案:B学生答案:X得分:0.0
6. 一般认为,宪法属于()。
(A) 公法
(B) 私法
(C) 既属于公法,也属于私法
(D) 既不属于公法,也不属于私法
难度:中分值:3.0参考答案:A学生答案:X得分:0.0 7. 从方法论的角度看,下列选项中关注“宪法应当是怎样的”是()。
(A) 本质分析法
(B) 规范分析法
(C) 实证分析法
(D) 价值分析法
难度:较难分值:3.0参考答案:D学生答案:X得分:0.0
8. 下列哪部宪法规定了政策内容?()
(A) 1787年美国宪法
(B) 1791年法国宪法
(C) 1814年挪威宪法
(D) 1831年比利时宪法
难度:易分值:3.0参考答案:B学生答案:X得分:0.0
9. 有“世界宪法母国”之称的是下列哪一个?()
(A) 英国
(B) 美国
(C) 法国
(D) 德国
难度:易分值:3.0参考答案:A学生答案:X得分:0.0
10. 下列选项中有关宪法规范制裁性和惩罚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具有制裁性,但没有具体的惩罚性
(B) 不具有制裁性,但有具体的惩罚性
(C) 具有制裁性,也有具体的惩罚性
(D) 不具有制裁性,也没有惩罚性
难度:中分值:3.0参考答案:C学生答案:X得分:0.0
11. 开启中国立宪政治先河的历史性事件是()。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清末预备立宪
(D)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难度:较易分值:3.0参考答案:C学生答案:X得分:0.0
12. 在我国,下列哪个主体可以提议修改宪法?()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
(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 全国人大3个以上的代表团
(D) 1/10以上全国人大代表
难度:易分值:3.0参考答案:B学生答案:X得分:0.0
13. 下列选项不属于从宪法规范约束力的强弱角度对宪法规范进行分类的是()。
(A) 提倡性规范
(B) 任意性规范
(C) 保护性规范
(D) 强行性规范
难度:较难分值:3.0参考答案:C学生答案:X得分:0.0
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宪法学不等同与政治学,因此宪法学不应该讨论政治问题
(B) 宪法学可以涉及政治问题,但不宜进行重点讨论
(C) 宪法学当然要讨论政治问题,而且要重点讨论
(D) 宪法学只讨论政治问题
难度:难分值:3.0参考答案:C学生答案:X得分:0.0
15. 下列哪项表现了资本主义国家宪法中的权力制约原则?()
(A) 监督原则
(B) 民主原则
(C) 少数服从多数原则
(D) 分权原则
难度:易分值:3.0参考答案:D学生答案:X得分:0.0
16. 近代“三权分立”学说是由下列哪位思想家加以完成的?()
(A) 洛克
(B) 孟德斯鸠
(C) 潘恩
(D) 托克维尔
难度:中分值:3.0参考答案:B学生答案:X得分:0.0 17. ()一书将宪法与政体在同一意义上使用。
()
(A) 《政治学》
(B) 《理想国》
(C) 《政府论》
(D) 《君主论》
难度:较易分值:3.0参考答案:A学生答案:X得分:0.0
18. 在西方,“宪法”一词源于()。
(A) 英文
(B) 拉丁文
(C) 法文
(D) 希腊文
难度:中分值:3.0参考答案:B学生答案:X得分:0.0
19. 根据宪法的内容是否具有原创性可将宪法分为()
(A) 纲领性宪法、确认性宪法和中立性宪法
(B) 资本主义宪法和社会主义宪法
(C) 原生宪法和派生宪法
(D) 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
难度:较易分值:3.0参考答案:C学生答案:X得分:0.0
20. 我国现行宪法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这从性质上而言属于下列哪一项?()
(A) 禁止性规范
(B) 确认性规范
(C) 权利性规范与义务性规范
(D) 程序性规范
难度:中分值:3.0参考答案:B学生答案:X得分:0.0
(二) 多选题
1. 作为一门法学,宪法学的研究内容包括()。
(A) 宪法的产生和发展及其演变的规律
(B) 宪法观念、宪法文本和宪法实践
(C) 宪法内容、宪法形式和宪法价值
(D) 宪法典和宪法性法律以及宪法惯例和宪法判例
难度:易分值:6.0参考答案:ABCD学生答案:X得分:0.0 2. 关于宪法学的学习特点,以下说正确的是()。
(A) 入门容易
(B) 入门较难
(C) 深造较易
(D) 深造尤难
难度:易分值:6.0参考答案:AD学生答案:X得分:0.0 3. 相对于民法学、刑法学等部门法学而言,宪法学具有以下突出特点()。
(A) 广泛性与开放性
(B) 宏观性与综合性
(C) 深刻性与基础性
(D) 实践性与系统性
难度:中分值:6.0参考答案:ABC学生答案:X得分:0.0 4. 根据我国现行宪法第5条的规定,下列哪些选项的内容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A) 一切法律
(B) 行政法规
(C) 地方性规章
(D) 乡规民约
难度:易分值:6.0参考答案:ABC学生答案:X得分:0.0 5. 从逻辑结构来看,宪法规范与一般法律规范一样,是由下列哪些选项的内容组成?()
(A) 条件
(B) 假定
(C) 制裁
(D) 处理
难度:易分值:6.0参考答案:BCD学生答案:X得分:0.0 (三) 判断题
1. 宪法规则与法律规则一样,具有规范性、明确性、普遍性、可行性、稳定性、强制性、可诉性等属性。
(A) 对(B) 错
难度:中分值:2.0参考答案:A学生答案:X得分:0.0
2. 中国古代没有“宪法”这个词语,也没有宪法文本。
(A) 对(B) 错
难度:易分值:2.0参考答案:B学生答案:X得分:0.0
3. 宪法的最高性是绝对的,宪法的效力要高于国际法和国际人权公约。
(A) 对(B) 错
难度:中分值:2.0参考答案:B学生答案:X得分:0.0
4. 我国现行宪法的原则有:民主原则、法治原则、人权原则、“一国两制”原则,以及新型的单一制原则。
(A) 对(B) 错
难度:中分值:2.0参考答案:A学生答案:X得分:0.0
5. 宪法学课程即是法学专业课,更是法学基础课、核心课。
(A) 对(B) 错
难度:较易分值:2.0参考答案:A学生答案:X得分: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