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主要特征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主要特征
1.情绪表达丰富:学前儿童的情绪表达相对较为直接,并且表现出较为丰富的情绪反应。
他们能够用声音、肢体动作、面部表情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状态,如笑、哭、愤怒、害羞等。
此时的他们对自己的情绪感受并不完全理解,更多地是通过反应来表达内心的状态。
2.情绪变化较为频繁:学前儿童的情绪常常会在短时间内迅速变化,且变化较为频繁。
他们的情绪往往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大,对一些小事可能会特别敏感而发生情绪波动。
比如,当他们从玩具中被夺走一件心爱的玩具时,他们可能会产生强烈的不满和愤怒情绪,但很快又可以转变为愉快的情绪。
4.自我情绪调节能力的逐渐发展:学前儿童在情绪的经历和情绪表达中逐渐学会了自我情绪调节的能力。
他们通过引导、安慰和适当的外界支持来减轻负面情绪,同时通过积极、健康的方式来表达和释放积极情绪。
随着成长,他们的自我情绪调节能力将日益成熟。
5.情绪的内外化:学前儿童的情绪开始逐渐内外化。
即他们能够内省和认识到自己的情绪,也能够将情绪表达给他人。
他们能够意识到自己在其中一种情绪下的行为和体验,并且愿意和他人分享自己的情感。
6.情绪管理能力的形成:学前儿童在情绪的经历和表达中逐渐形成情绪管理能力。
他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过度的情感反应,并且能够通过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更好地与他人交往。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趋势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趋势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学前儿童的情绪和情感发展。
咱们都知道,小孩子的情感变化就像过山车,有时候高高兴兴,有时候却是哭哭啼啼的。
其实,这些情感的变化有着自己的规律和发展趋势,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 学前儿童情绪的基本特点1.1 从依赖到独立首先,学前儿童的情绪变化往往从依赖开始。
咱们的宝贝们刚出生的时候,对父母几乎是“依赖至上”的,什么都离不开大人的照顾。
等到他们慢慢长大,开始学会用语言和动作表达自己,这时候他们的情感也开始有了更多的变化。
就像是小树苗从土壤中长出根须一样,孩子们也在慢慢扎根于自己的情感世界。
1.2 从简单到复杂孩子们的情感从最初的简单到逐渐变得复杂,这个过程就像是调色板上的颜色从单一到丰富。
最初,他们的情感可能只是“开心”和“伤心”两种,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开始体验到更多的情感,比如“羞怯”、“愤怒”以及“期待”等等。
这个过程也反映了他们对世界认识的逐步深入。
2. 学前儿童情感发展的阶段2.1 情感认知阶段在学前阶段,孩子们对情感的认识从最初的“知道我自己有情感”到“能识别别人的情感”。
就像小小年纪的他们,看到别人笑了,他们也会笑;看到别人哭了,他们也会感到难过。
这是他们情感认知的一部分,说明他们正在学会理解别人,感同身受。
2.2 情感表达阶段再往后,孩子们学会了更加复杂的情感表达。
刚开始,他们可能只会用哭闹来表达不满,但随着他们语言能力的提升,他们会开始用言语和行为表达自己的情感。
比如,有了语言的帮助,他们会说“我生气了”或者“我不喜欢这样”。
这种能力的提升,让他们在和别人相处时,更加得心应手。
3. 情感发展中的关键因素3.1 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情感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就像是我们每天吃的饭菜,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健康一样,孩子们的情感发展也受到家庭氛围的影响。
如果家庭中充满了爱和关心,孩子们就更容易发展出健康的情感;反之,如果家庭氛围紧张,孩子们的情感发展可能会受到负面影响。
第8章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1岁半和3岁儿童三类微笑的比较
年龄 1岁 半 3岁
自己笑 次数 % 67 117 55.3 15.62
对教师笑 次数 % 47 334 38.84 44.59
对小朋友笑 次数 % 7 298 5.79 39.79
总数 次数 % 121 749 100 100
• 儿童在与不同的人、事物的接触中,逐渐形成了 对不同人、不同事物的不同的情绪态度。儿童经 常、反复受到特定环境刺激的影响,反复体验同 一情绪状态,这种状态就会逐渐稳固下来,形成 稳定的情绪特征,而情绪特征正是个性性格结构 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节 学前儿童情绪的发生与发展
• 一、情绪的发生 • (一)、婴儿出生后便立即可以 产生情绪表现——本能的情绪反应:
掌握社会性表情手段有赖与区别面部表情的能力, 而区别面部表情的能力是社会性认知的重要标志
• 在3岁前儿童情绪反应动因中,生理需要是 否满足是其主要动因。 • 3~4岁幼儿,情绪的动因处于从主要为满 足生理需要向主要为满足社会性需要的过 渡阶段。 不仅与成人的交往需要及状况是 制约幼儿情绪产生的重要社会性动因,而 且,同伴交往的状况也日益成为影响幼儿 情绪的重要原因。
怕生
怕生
(四)依恋 1、定义 • 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 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 联系的一种倾向。这个人 主要是母亲,也可以是别 的抚养者或与婴儿联系密 切的人,如家庭其他成员。
依恋
2、婴幼儿依恋的特点 • 婴幼儿最愿意同依恋对象在一起,与其在一起时, 儿童能得到最大的舒适、安慰和满足; • 在儿童痛苦、不安时,依恋对象比任何他人都更 能抚慰孩子; • 依恋对象使孩子具有安全感。当在依恋对象身边 时,孩子较少害怕;当其害怕时,最容易出现依 恋行为,寻找依恋对象。
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发展的一般趋势
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发展的一般趋势
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发展的一般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社会化: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前儿童的情绪和情感越来越与社会化相联系,逐渐理解并遵守社会规范,如道德和习俗。
他们开始关心他人的感受,并学会通过表达自己的情绪来与他人建立联系。
2. 丰富和深刻化:学前儿童的情绪和情感体验越来越丰富和深刻。
他们逐渐能够体验到更复杂的情绪,如羡慕、友爱、同情等。
同时,他们对于事物的情感体验也不断加深。
3. 自我调节:学前儿童的情绪和情感逐渐从外露到内隐,他们逐渐学会自我调节和管理情绪。
他们开始学会使用各种方式来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例如言语、行为或自我安慰。
4. 情绪理解力提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前儿童逐渐理解情绪的来源和意义,并学会预测他人的情绪反应。
他们对情绪的理解力不断提高,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处理和应对情绪问题。
总之,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是一个逐渐社会化、丰富和深刻化、自我调节和情绪理解力提高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和教育者需要给予足够的关注和支持,帮助学前儿童建立积极的情绪和情感态度,以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27张)PPT
2.联系: A.情感要通过情绪来表现 B.情感能制约情绪的表现形式
二、情绪情感在幼儿心理发展的作 用
1.情绪对幼儿心理活动的动机作用-----情绪是儿童心理活 动的激发者。如:情绪愉快,儿童愿意学习。
例如:让儿童学会早上来园时跟老师说“早上好”,下午离园时说“再见”, 结果许多儿童先学会说“再见”,而问“早上好”则较晚才学会。
(2)情绪深刻化:从指向事物的表面到指向事物内在的特 点。
例如: –你们喜欢张老师吗? –小班:喜欢,因为老师今天发给我一个大苹果。 –小班:喜欢,因为张老师眼睛大大的,很漂亮。 –大班:她爱我们,像妈妈一样照顾我们,还教我们学
本领 ……
(一)儿童情绪发展的趋势:
3.情绪的自我调节化
(1)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 幼小儿童常常处于激动的情绪状态,随着幼儿脑的发育
从上表中,可以看到,从1岁半到3岁,儿童非社会 性交往微笑的比例下降,社会性微笑的比例则不断增长 。
三、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趋势
1.情绪的社会化 (2)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
3岁前,在儿童情绪反应动因中,生理需要是否满足是 其主要动因。
3~4岁幼儿,情绪的动因处于从主要为满足生理需要 向主要为满足社会性需要的过渡阶段。不仅与成人的交往 需要及状况是制约幼儿情绪产生的重要社会性动因,而且 同伴交往的状况也日益成为影响幼儿情绪的重要原因。
作不利,不同性质的情绪对婴儿智力操作影响不同。
➢ 愉快情绪强度差异与智力操作效果间呈倒U字相关。
➢ 兴趣和愉快的交替,是智力活动的最佳情绪背景。
二、情绪情感在幼儿心理发展的作 用
3.情绪对儿童交往发展的作用----是儿童交往的重要手段。 如:用表情(情绪的外部表现)与人交往。
简述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趋势
简述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趋势
1、情绪和情感的不稳定
幼儿情绪和情感的稳定性经常变化和不稳定的,甚至喜怒、哀乐两种对立的情绪也常常在很短的时间内互相转换。
如,“破涕为笑”。
2、情感比较外露
如,孩子往往“开心就笑,不开心就哭”。
或者幼儿小时候受一点委屈就在父母面前大哭,企图寻求父母的安慰,但是长大后,无论在工作中遇到什么问题,受多大委屈,对于父母都是报喜不报忧;在工作中为了不让自己时而的负能量感染同事,有时候强装微笑等。
3、情绪极易冲动
情绪的易冲动性在幼儿初期表现特别明显,他们常常处于激动状态,而且来势强烈,不能自制。
例如,小班幼儿想要一个玩具而得不到时,就会大哭大闹,短时间内不能平静下来。
成人这时要求他“不要哭”或“不要闹”,往往无济于事,他甚至一句话也听不进去。
4、情感的自我调节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幼儿对情绪过程的自我调节能力得到加强。
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年小的幼儿常常处于激动的情绪状态,这与其生理因素主要是大脑皮质的兴奋容易扩散、皮质对皮下中枢的控制能力发展不足相关。
随着幼儿的发育以及语言的发展,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是指在3-6岁这一阶段,儿童情绪和情感表达的特点和变化。
在这一阶段,儿童的情绪和情感发展成为他们认知、社会、行为发展的基础,因此对于家长和教师来说理解和引导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非常重要。
学前儿童的情绪表达能力逐渐提高。
在2-3岁阶段,孩子大多数时候会表现出情绪的直接性和自发性,他们会大声表达自己的情绪,例如哭闹或者大笑。
他们还不懂得如何控制情绪,因此可能会经常表现出情绪波动大的特点。
在3-4岁阶段,孩子的情绪表达能力有所提高,他们开始能够较准确地描述自己的情绪,例如他们可能会说“我生气了”或者“我高兴”等。
在4-5岁阶段,孩子的情绪表达能力更加成熟,他们能够用更复杂的话语和表情来表达自己的情绪,还能够通过绘画、玩具等方式来表达内心的感受。
在5-6岁阶段,孩子的情绪表达能力达到了一定的成熟度,他们能够理解和表达更多种类的情绪,并且能够用更成熟的方式来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学前儿童的情感发展也呈现出一定的特点。
在这一阶段,儿童的情感范围逐渐扩大,他们开始能够体验和表达更多种类的情感,例如喜好、厌恶、羞耻、嫉妒等。
儿童的情感也会受到大人的情感表达和对待的影响。
他们会通过观察和模仿大人的情感表达来学习和理解情感。
因此,大人对于儿童的情感表达和情感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此外,学前儿童的情绪情感发展还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家庭环境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
如果家庭环境稳定、温馨、支持和关爱孩子的情感发展,那么孩子的情感发展也会更加健康和良好。
而如果家庭环境不稳定,充满冲突和压力,那么孩子的情感发展就可能受到一定的阻碍。
另外,学前儿童的社会交往经验也会对情绪情感的发展产生影响。
如果孩子有机会参与到各种社交活动中,与其他儿童和成人互动,那么他们会学会适应不同的情境和人际关系,并且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总结起来,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包括情绪表达能力逐渐提高,情绪的控制和调节能力逐渐成熟,情感范围扩大,受到环境和社会交往的影响等。
简述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及如何培养学前儿童积极的情绪
简述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及如何培养学前儿童积极的情绪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是指孩子在3-6岁这个关键时期,对情绪和情感的认知、表达和调控能力的逐步形成和发展。
这个阶段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情绪表达简单直接:学前儿童的情绪表达通常比较直接和简单,他们往往以哭闹、笑、吵闹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
2. 情绪转换迅速:学前儿童的情绪变化往往非常快速,他们可能在几分钟之内从开心变为生气,然后再转为悲伤,这种情绪的转换对他们来说是非常自然和常见的。
3. 情绪自我调控能力较弱:学前儿童的情绪调控能力还不够成熟,他们往往难以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当他们遇到挫折或者冲突时,可能会表现出情绪失控、任性或者情绪崩溃等行为。
如何培养学前儿童积极的情绪:1. 创造积极的情感环境:为学前儿童创造一个积极、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和家人对他们的关爱和支持。
在家庭中,父母应该注重情感的沟通和表达,多与孩子交流,共同分享快乐和悲伤。
2. 培养情绪认知能力:通过游戏、绘画、故事等方式,帮助学前儿童学习认知不同的情绪,并教导他们如何正确地表达和处理情绪。
父母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并询问孩子为什么有这种情绪,帮助他们理解情绪的原因和变化。
3. 引导积极的情绪表达和调控:父母可以通过示范和引导,教孩子正确地表达情绪,例如告诉孩子“当你生气的时候,可以用言语表达而不是打人”。
此外,父母还可以教导孩子一些简单的情绪调控方法,例如深呼吸、数数或找个安静的地方冷静一下。
4. 培养社交技能:学前儿童的情绪发展密切相关于他们的社交能力。
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参与集体游戏、互动和合作等活动,帮助他们和其他孩子建立友谊关系,并学习与人相处的技巧。
通过与他人互动,孩子可以学会合作、分享、尊重他人的情绪等社交技能,从而培养积极的情绪。
总之,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需要我们理解和引导。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从出生到六个月的婴幼儿期,孩子主要通过哭泣和微笑来表达情感。
婴儿大多数时间都在一个人的怀抱中,所以与主要照顾者的亲密关系对他们的情绪发展至关重要。
在这个阶段,主要照顾者对婴儿的感受和需求的敏感度将直接影响到婴儿的情感发展。
接下来的六个月到两岁的阶段,也被认为是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时期,孩子开始形成情感依附和探索世界的欲望。
孩子开始体验到积极的情感,如喜悦和兴奋,也会经历消极的情感,比如失望和愤怒。
这个阶段的儿童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对主要照顾者的依赖也更强。
两岁到三岁的阶段,是儿童情感发展的高峰期。
孩子的情感表达和控制开始不断改善。
他们逐渐学会使用语言和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如需求关注、拒绝和独立。
他们会开始与其他儿童进行互动,并且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三岁到六岁是儿童情绪认知和控制的进一步发展阶段。
他们能够更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并且开始意识到他人的情感。
他们开始有意识地使用情感调节策略,如逃避、寻求支持或积极思考。
此外,他们还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绪,并且开始学习如何与其他人共情。
为了促进学前儿童的情绪情感发展,家长和教育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创建安全稳定的环境:为儿童提供依赖和支持,并且在儿童面临挑战和压力时给予他们安全感。
2.培养情感认知能力:通过对儿童情感的正面认可和指导,帮助他们辨别和理解情感的不同。
3.赞赏和鼓励:及时给予儿童正面的反馈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并且鼓励他们探索和尝试新的事物。
4.模仿和表演情感:与儿童一起进行模仿和表演情感,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处理情感。
5.教授情感调节策略:教授儿童如何使用积极的情感调节策略,如深呼吸、冷静下来和积极思考,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总之,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通过提供安全稳定的环境、培养情感认知能力、赞赏和鼓励,以及教授情感调节策略,可以促进儿童的情感发展,为他们的整体成长和社交能力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在学前儿童的情绪和情感的发展中,有几个关键里程碑值得注意。
0-1岁的婴幼儿阶段,儿童开始建立情感的安全感和亲密关系。
他们会通过自己的哭声和表情来表达需求,并寻求成人的安抚。
这一阶段的早期关系对儿童的情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年龄的增长,1-3岁的幼儿阶段,儿童开始表达更多的情感和意愿。
他们学会了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
在这个阶段,儿童可能会经历情感的激烈波动,如愤怒、喜悦和焦虑等。
对儿童来说,这是一个学会控制情绪和适应外部环境的关键阶段。
3-5岁的学龄前阶段,儿童开始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感,并学会与他人建立情感关系。
他们会表现出对同伴和家庭成员的情感需求和关心。
此外,儿童也会开始表现出更加复杂的情感,如同情、愧疚和羞耻等。
他们也会开始感受到他人的情感和情绪,并试图理解和应对他人的情绪。
在促进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方面,有几个关键策略可以采用。
首先,营造支持性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学前儿童需要安全、温暖和友好的环境,以便他们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并探索情感世界。
此外,成人应该给予儿童情感的认可和理解,并鼓励他们表达情感。
总之,学前儿童的情绪和情感的发展是一个关键的发展领域。
了解和促进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对于他们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营造支持性的环境、教授情绪管理技巧以及通过各种活动和游戏的方式,我们可以帮助儿童理解和表达情感,并建立积极的情感关系。
这将有助于儿童发展出健康、积极的情感表达和情绪管理能力,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单元8 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2)即使是同一事物,在不同的需要下, 也可以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当客观事物能满足 人的需要时,人就会产生愉快、喜爱等肯定的情 绪体验;当客观事物不符合人的需要时,人就会 产生烦闷、厌恶等否定的情绪体验。
单元8 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二) 情绪 和情 感的 区别 与联 系
(二)促进学前儿童情绪健康发展的活 动举例
单元8 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一)促进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发展的策略 1.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2.采取积极的教育态度 3.引导幼儿形成积极的情绪和情感 4.教会孩子调节自己的情绪表现
单元8 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1.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生活环境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单元8 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成人可以用以下方法来帮助幼儿控制情绪。
转移法
冷却法
消退法
单元8 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4.教会孩子调节自己的情绪表现 1.反思法
2.自我说 服法
4.换位思考法
3.想象法
单元8 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二)促进学前儿童情绪健康发展的活动举例 中班健康活动:情绪温度计
单元8 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2.理智感 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人们在探索未知的世界时所表现出的求知欲望、 认识兴趣和好奇心;在评价事物时坚持自己见解 的热情;为真理而献身时感到的幸福与自豪等都 属于理智感。
单元8 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3.美感 美感是根据一定的审美标 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 验,包括自然美感、社会美感、 艺术美感等。美感因不同的文 化、民族而存在着差异性。
引起人们这些体验的是外界的客观事 物,但是同样的事物却不一定会引起人们 同样的情绪或情感,情绪、情感反映的是 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这种反 映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二) 情绪的状态
1. 心境
心境是一种持久的、弥散的、富有感染色彩的情绪状态。俗语“人逢喜事精神爽”指 的就是一种心境,是指发生在我们身上的喜事能让我们长时间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2. 激情
激情是一种短暂的、强烈的情绪状态,比如狂喜、暴怒、绝望等。激情往往由重大的、 突如其来的事件引起。
3. 应激
应激是指意外的、紧张和危急情况下产生的情绪状态,是个体对某种意外的刺激做出 的适应性反应。
(三) 高级情感的种类
1. 道德感
道德感是对自己和他人的言行是否符合一定的道德标准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不同的时 代有不同的道德标准,不同的个体也有不同的道德标准。
2. 理智感
理智感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产生的情感体验。它与个体的求知欲、好奇心、解决问 题的需要是否满足密切相关,是推动个体认识世界的强大动力。当我们的好奇心、求知欲 得到满足时会产生喜悦感和幸福感。反之,则会伴随着疑虑和不安。
2. 情绪情感对认知发展的作用
情绪情感和认知关系密切。一方面,认识是情绪情感产生的基础,所谓“知之深爱之 切”。另一方面情绪情感也对认知过程产生重要的调节作用,积极的情绪情感能促进学前 儿童的认知活动,消极的情绪情感则会妨碍学前儿童的认知活动。
3. 情绪情感对人际交往的作用
情绪情感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人们可以通过表情相互表达思想和交流情感。表情是人 际交往的重要手段,在没有掌握语言之前,儿童主要靠表情与成人进行交往。
4. 伊扎德的儿童情绪发展理论
伊扎德运用新的技术手段研究婴儿的情绪表达能力。他利用摄像机记录下婴儿与母亲 在一起的情景(如玩具被抢走等)中出现的表情,然后让不知事件发生原因的被试根据录 像中婴儿的表情来判断婴儿的情绪,结果判断相当一致。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第10章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一、 学前儿童几种基本情绪的发展
1. 自发性的笑
哭
(一)
2. 诱发性的笑
(二)
笑
恐惧
(三)
1. 本能的恐惧
(四)
愤怒
2. 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
3. 怕生
4. 预测性的恐惧
第二节 学前儿童基本情绪和高级情感的发展及趋势
二、 学前儿童高级情感的发展
1. 情绪中社会性交往的 成分不断增加 2. 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 性动因不断增加 3. 表情的社会化
情绪的动机作用
情绪是人际交往的重要 手段
(一) (三)
(二) 情绪对认知发展的作用
(四)
情绪对儿童个性形成的 作用
第一节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概述
四、 有关情绪发生的理论
1. 怕 2. 怒 3. 爱
1.泛化阶段( 0~1岁) 2. 分化阶段( 1~5岁) 3. 系统化阶段( 5岁以后)
第二节 学前儿童基本情绪和高级情感的发展及趋势
1. 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 2. 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 3. 情绪情感从外显到内隐
1. 丰富化 2. 深刻化
(二)情绪情感的丰富化和深刻化
思考练习题
1. 婴幼儿的基本情绪有哪些? 2. 情绪情感的发展对儿童有什么作用? 3. 简述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趋势。
实践练习题
1. 选择某班幼儿作为观察对象, 观察其在活动中情绪的表现及教师的引导情况。 2. 选择某一大班幼儿作为观察对象, 观察其理智感的发展情况。 3. 设计一个促进学前儿童情绪调控的活动方案。
第一节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概述
一、 情绪情感的定义
(一)主 观体验
(二)生 理唤醒
(三)外 部行为
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 测量时直接采集到的信号是时域波形,由于时域分析的局限 性,所以往往把问题转换到频域来处理。通过频域分析可以 得到信号在频域的各种特征量及信号的频率组成信息。最主 要的频域分析方法就是快速傅里叶变换及其反变换。
6.1.2 LabVIEW中信号分析与处理实现
• LabVIEW实现信号分析与处理的优势。
理智感
在智力活动过程中,认识和评价事物时产生的情 绪体验,如对事物的好奇心,对真理的追求和对 谬误的憎恨等。
美感
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是由具有一定审美能力的人对外界事物的美进行 评价时产生的一种肯定、满意、愉悦、爱慕的情 感。
三、情绪和情感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情绪和情感是学前儿童适应生存的重要
3.伊扎德的儿童情绪发展理论
伊扎德认为婴儿出生时具有5 种情绪:惊奇、痛苦、厌恶、最 初的微笑和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大脑的发育,婴儿的情 绪也逐渐增多和分化,4~6 周时,出现社会性微笑;3~4 个 月时,出现愤怒、悲伤等情绪;5~7 个月时,出现惧怕等情 绪;6~8 个月时,出现害羞等情绪;0.5~1 岁时,出现依恋, 以及分离时的伤心、对陌生人的恐惧等情绪;1.5 岁左右,出 现羞愧、自豪、骄傲、焦虑、内疚和同情等情绪。 每一种情绪都有对应的面部表情模式,他把面部分为3 个区域: 额—眉, 眼—鼻—颊,嘴唇—下巴,并提出了区分面部动作 的编码手册。
4. 孟昭兰的儿童情绪发展理论
我国情绪心理学家孟昭兰(1989)认为,人类婴儿在种族进 化过程中通过遗传获得8~10 种基本情绪,如愉快、兴趣、惊 奇、痛苦、愤怒、惧怕、悲伤等,它们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 相继出现。情绪的诱因由开始的生理需要和防御本能向社会 性诱因变化。对婴儿的刺激包括社会的、视觉的、触觉的和 听觉的四种,前两项作用最大。此外,孟昭兰还提出了个体 情绪产生的次序、时间和诱因。
学前儿童的情绪与情感发展
• 1 道德感
• 道德感是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在评价人的思想、 意图和行为时所产
生的主观体验, 是个人根据社会道德准则评价自己或别人行为时所
产生的情感, 是一种高级形式的社会情感。 道德感属于社会历史范
畴, 不同时代、 不同民族、 不同阶级有着不同的道德标准。 在社会
术陶冶、 人生追求等社会性需要相联系。 因此, 情绪发生较早, 是
人和动物共有的, 而情感是人类特有的, 是个体发展到一定年龄才
产生的。
• 其二, 情绪具有情境性和暂时性, 而情感具有深刻性和稳定性。 情
绪往往随着某种情境的出现而产生, 又随着情境的变化而消失。 所
以, 人的情绪往往容易变化, 很难持久。 而情感是在多次情绪体验
当心情不佳时, 那些不如意的事情也会让我们很长时间忧心忡忡,
情绪低落, 这都是心境的表现。
• 虽说情绪具有情境性, 但心境中的喜悦、 悲伤、 生气、 恐惧却是要
维持一段较长的时间, 有时甚至成为人一生的主导心境。 如有的人
命运多舛, 却总是以坚强乐观的心境去面对生活; 有的人却觉得命
运对自己不公平, 总是抑郁愁闷的心境。
上一页下一页返回林传鼎的情绪发展理论对我国情绪发展研究和理论产生过很大的影响直到今日不少观点如新生儿已有两种完全可以分清的情绪反应6月龄婴儿出现与社会性需要有关的情感体验社会性需要逐渐在婴儿情感生活交流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始终为人们所接受并不断为今天的研究证实是正确的
第五章 学前儿童的情绪与情感发展
己的激情, 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所以, 在生活中应该适当地控制激
情, 多发挥其积极作用。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九章--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真笑还是假笑?
体态表情
(二)情绪和情感的联系与区别
1.联系:
•
情绪和情感同属于感情性心理活动的范畴,
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 情绪是情感的外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 容;情绪离不开情感,情感通过情绪得以表达。
2.区别:
• (1)从需要的角度看差异。情绪一般与人的较低级的
需求即生理性需要相联系,而情感往往与人的高级需求即 社会性需要相联系。
• 情绪是儿童认知和行为的唤起者与组织者, 也就是说情绪对婴幼儿心理活动和行为具 有非常明显的动机和激发作用。
• 二、情绪对认知发展的作用
• 情绪与认知之间关系密切,一方面,情绪 随着认知的发展而分化和发展;另一方面, 情绪对儿童的认知活动及其发展起着激发、 促进作用,或抑制、延缓作用。
• 三、情绪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
• (三)表情的社会化
•
表情是情绪的外部表现。有些表情是生物学
性质的本能表现。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掌握
周围人们的表情手段,表情日益社会化。
• 1.理解(辨别)面部表情的能力
•
表情所提供的信息,对儿童与成人交往的发
展与社会性行为的发展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
• 2.运用社会化表情的能力
• 先天的表情能力只能保持一定水平,如 果缺乏后天的学习,先天的表情能力会下 降。盲童由于缺乏对表情的人际知觉条件 ,其表情的社会化受到了障碍。
(二)情感影响认识过程
人的情感不仅以认识为基础,反过来又会影响人的认识过程。
情绪是诸多心理因素中对身心健康影响 最大、作用最强的成分。
愉快而稳定的情绪,能使人精力旺盛, 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促进人际交往, 保持身心健康,促进事业成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案例导入
•红红3岁,她最喜欢小鸭子玩具了,但有一次不小心将一只玩具小鸭子打碎了,红红伤心地哭起来,这时,妈妈给她一块巧克力糖,她立刻又笑了起来;有一天,在幼儿园里她看见一个新来的小朋友哭了,她也跟着哭了起来。
•为什么红红正哭着突然又笑起来?
•为什么她看见别人哭自己也哭起来?
一、婴儿情绪和情感的发生和发展(一)新生儿原始的情绪反应
1.与生理需要相联系
2.是本能反应
(二)婴儿情绪的分化和情感的发展
基本情绪在个体生活中的新生儿情绪反应:愉
新生儿情绪未分化显现不是同时的,它们的发生有一个时间顺序。
这种顺序服从于婴儿的生理成熟和适应的需要。
基本情绪的发生既有一般规律,又有个体差异
3岁前儿童只有某些道德感的萌芽;探究反射被认为是一种最初的
好奇心;婴儿喜欢鲜艳悦目的东西,以及整洁的环境
婴儿情感的发展
总之,婴儿期情绪逐渐分化,情感开始萌芽
快和不愉快。
1.5-3个月-欲求、喜悦、厌恶、忿急、烦
闷、惊骇。
4-6个月出现由社会性需要引起的情感。
3岁到入学前,陆续产生了20多种情感。
3月-快乐和痛苦6月-愤怒、厌恶和
恐惧
12月-快乐分化为高
兴和喜爱
18月-喜悦和嫉妒。
婴儿情绪的分化
孟昭兰
林传鼎
布里奇斯
人物
(一)幼儿情绪的发展
思考:该片段体现了幼儿情绪的哪些特点?
二、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1.情绪从易冲动到逐渐具有调控性
好疼啊,但我一定
要忍住,不能哭,Array我是大哥哥啊
注意:要理解和正确对待幼儿情绪的易冲动性
2.情绪从不稳定到逐渐稳定
幼儿情绪不稳定的原因有:
(1)易受情境支配
(2)易受感染与暗示
注意:为幼儿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成人在幼儿面前要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
3.情绪从外露到逐渐内隐
事例:
一大班幼儿在幼儿园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能努力控制不哭,但家长来园接幼儿时,幼儿立即大哭。
注意:要细心观察和了解幼儿内心的情绪体验
4.情绪从生理需要逐渐到与社会性需要联系(1)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
3岁前儿童,生理需要是否满足是情绪反应的主要动因。
3~4岁幼儿,处在生理需要向社会性需要过渡的阶段
5~6岁幼儿,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非常明显。
•3岁以后,引起幼儿悲伤的原因:
①受到老师或者家长的批评和惩罚;
②老师或者家长不喜欢我了,或者自己惹老师、家长生气了;③父母吵架、关系不和;
④小朋友不喜欢我,不和我玩,或者和小朋友发生争吵……
启示:教师要特别注意自己对幼儿的态度和行为
•主要是与老师、家长及同伴的关系中的问题
(2)情绪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
1岁半和3岁儿童三类微笑的比较
自己笑对教师笑对小朋友笑总数年龄
次数%次数%次数%次数%
1岁
6755.34738.847 5.79121100半
3岁11715.6233444.5929839.79749100研究表明:学前儿童的社会性交往情感表现随年龄增长而增长
(3)情绪表达的社会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解释面部表情和运用表情手段的能力都有所增长。
•一般而言,辨别表情的能力高于制造表情的能力
幼儿情绪发展趋势
易冲动具有调控性不稳定
稳定
外露内隐
生理需要社会性需要
(二)幼儿情感的发展
•复习:情感的种类有哪些?
1.道德感
3岁前只有某些道德感的萌芽。
3岁后,道德感逐渐发展起来。
•小班幼儿的道德感是指向个别行为的。
•中班幼儿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他们不但关心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而且开始关心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
“告状”
•大班幼儿的道德感进一步发展和复杂化,产生了鲜明的道德情感。
2.理智感
•5岁左右,理智感明显地发展起来。
•6岁幼儿喜爱进行各种智力游戏。
表现形式:好奇好问和喜欢“破坏”
3.美感
•幼儿初期主要是对颜色鲜明的东西,新的衣服鞋袜等等产生美感。
•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幼儿逐渐形成了审美的标准。
•同时,他们也能够从音乐、舞蹈等艺术活动中体验到美。
理智感道德感
美感
幼儿情感发展真、善、美
案例分析
红红3岁,她最喜欢小鸭子玩具了,但有一次不小心将一只玩具小鸭子打碎了,红红伤心地哭起来,这时,妈妈给她一块巧克力糖,她立刻又笑了起来;有一天,在幼儿园里她看见一个新来的小朋友哭了,她也跟着哭了起来。
案例中红红的行为体现了幼儿情绪的什么特点?
小结
新生儿的原始情绪反应
婴儿期情绪逐渐分化,情感开始萌芽
幼儿情绪的发展
幼儿情感的发展
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从易冲动到具有调控性
从不稳定到稳定从外露到内隐
从生理需要到与社会性需要相联系道德感
理智感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