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散文阅读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ppt
合集下载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指导课件(共40张PPT).ppt

线条之美 梁衡
①我第一次对线条感兴趣,是有人送我一个细长的瓶子,里面 装着一种很名贵的牡丹油。但我“买椟还珠”,目不见油,竟被 这个瓶子惊呆了。它的设计非常简洁,并没有常见的鼓肚、细腰、 高脚、束口等扭扭捏捏的俗套。如果把瓶盖去掉,就剩下左右两 条对称的弧线。但这线条的干净,让你觉得是窗前的月光,空明 如水;或是草原深处的歌声,直飘来你的心底。我神魂颠倒,在手 中把玩、摩挲不停。工作时置于案头,常会忍不住抬头看两眼。
近年高考散文常见题型梳理
5、语句语段作用分析题
2020年新高考I《建水记》 8. 本文记建水城时,在饮食描写上花费了大量笔墨,对此你如何理解? 8. ①写饮食,就是写建水城独具特色的地方风物及其历史传承;②写 饮食,就是写人的日常生活和城的烟火气息,这是文章所要表现的建 水古城的城市品格。
近年高考散文常见题型梳理
6.人物形象、形象特征归纳,人物作用分析
2019年高考天津卷 《萨丽娃姐姐的春天》 《五年真题》18 1.文中的老祖母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你认为这一形象对萨丽娃有什么 影响?(6分)(全国卷) 1.形象:老祖母是一位勤劳、坚忍、慈爱、敬畏自然的传统牧民形象; 影响:老祖母传授给萨丽娃养羊的技能,给萨丽娃的心灵打上草原文化 的烙印,召唤她回归草原;老祖母的优秀品质对萨丽娃影响深远,传统 美德得以传承。
近年高考散文常见题型梳理
2、理解词语、概念的含义
2017年全国II卷高考题 林徽因《窗子以外》 5. 结合全文,说明文中“窗子”的含意。(5分) 5.答案:①指具体的窗子,如铁纱窗、玻璃窗,分隔了 不同的生活场景;②指“无形的窗子”,即心态与观念 的限制,造成了自我与外部世界的隔膜。
近年高考散文常见题型梳理
人的神经,几千年来书不完、变无穷、说不够、赏不尽。再如舞蹈,一个舞 蹈家的表演实际上是无数条曲线在空间做着力与势、虚与实、有与无的曼 妙组合,不停地在我们的脑海里形成视觉的叠加。正如纸上绝不会有两幅 相同的草书,台上也绝不会有两个相同的舞姿。这永不休止的奇幻变化,怎 么能不教你的神经止不住地兴奋呢。至于音乐,那是声音加时间的艺术,是 不同声音的线条在不同时间段上的游走,轻轻地按摩着我们的神经,形成听 觉上的驻留。所谓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其实那梁上绕着的是些乐谱的彩 色线条。
①我第一次对线条感兴趣,是有人送我一个细长的瓶子,里面 装着一种很名贵的牡丹油。但我“买椟还珠”,目不见油,竟被 这个瓶子惊呆了。它的设计非常简洁,并没有常见的鼓肚、细腰、 高脚、束口等扭扭捏捏的俗套。如果把瓶盖去掉,就剩下左右两 条对称的弧线。但这线条的干净,让你觉得是窗前的月光,空明 如水;或是草原深处的歌声,直飘来你的心底。我神魂颠倒,在手 中把玩、摩挲不停。工作时置于案头,常会忍不住抬头看两眼。
近年高考散文常见题型梳理
5、语句语段作用分析题
2020年新高考I《建水记》 8. 本文记建水城时,在饮食描写上花费了大量笔墨,对此你如何理解? 8. ①写饮食,就是写建水城独具特色的地方风物及其历史传承;②写 饮食,就是写人的日常生活和城的烟火气息,这是文章所要表现的建 水古城的城市品格。
近年高考散文常见题型梳理
6.人物形象、形象特征归纳,人物作用分析
2019年高考天津卷 《萨丽娃姐姐的春天》 《五年真题》18 1.文中的老祖母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你认为这一形象对萨丽娃有什么 影响?(6分)(全国卷) 1.形象:老祖母是一位勤劳、坚忍、慈爱、敬畏自然的传统牧民形象; 影响:老祖母传授给萨丽娃养羊的技能,给萨丽娃的心灵打上草原文化 的烙印,召唤她回归草原;老祖母的优秀品质对萨丽娃影响深远,传统 美德得以传承。
近年高考散文常见题型梳理
2、理解词语、概念的含义
2017年全国II卷高考题 林徽因《窗子以外》 5. 结合全文,说明文中“窗子”的含意。(5分) 5.答案:①指具体的窗子,如铁纱窗、玻璃窗,分隔了 不同的生活场景;②指“无形的窗子”,即心态与观念 的限制,造成了自我与外部世界的隔膜。
近年高考散文常见题型梳理
人的神经,几千年来书不完、变无穷、说不够、赏不尽。再如舞蹈,一个舞 蹈家的表演实际上是无数条曲线在空间做着力与势、虚与实、有与无的曼 妙组合,不停地在我们的脑海里形成视觉的叠加。正如纸上绝不会有两幅 相同的草书,台上也绝不会有两个相同的舞姿。这永不休止的奇幻变化,怎 么能不教你的神经止不住地兴奋呢。至于音乐,那是声音加时间的艺术,是 不同声音的线条在不同时间段上的游走,轻轻地按摩着我们的神经,形成听 觉上的驻留。所谓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其实那梁上绕着的是些乐谱的彩 色线条。
(散文阅读)课件--(共38张PPT)

窗子以外 林徽因 话从哪里说起?等到你要说话,什么话都是那样渺茫地找不 到个源头。 此刻,就在我眼帘底下坐着,是四个乡下人的背影:一个头 上包着黯黑的白布,两个褪色的蓝布,又一个光头。他们支 起膝盖,半蹲半坐的,在溪沿的短墙上休息。每人手里一件 简单的东西:一个是白木棒,一个篮子,那两个在树荫底下 我看不清楚。无疑地他们已经走了许多路,再过一刻,抽完 一筒旱烟以后,是还要走许多路的。兰花烟的香味频频随着 微风,袭到我官觉上来,模糊中还有几段山西梆子的声调, 虽然他们坐的地方是在我廊子的铁纱窗以外。 永远是窗子以外,不是铁纱窗就是玻璃窗,总而言之,窗子 以外!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阅读
清单1:散文构件的作用
1.题目 ①对象;②体裁;③线索、象征等。
2.开头 ⑴点题;⑵总领;⑶引出;⑷烘托渲染 3.主体部分
⑴过渡段:承上启下(过渡); ⑵段落总括句:总结上文;引出下文;观点态度 4.结尾 ⑴卒章显志 画龙点睛 ⑵ 首尾呼应(开头题目)
清单2:人称选用的效果
题型六:探究评价题解题思路
1.答题原则:
言之成理,持之有据,根在文本,走 出文本 ①观点鲜明。 ②分析辩证有分寸 评价人物事件,要考虑内因外因、主 客观因素、个人与时代等的关系
题型六:探究评价题解题思路
2.答题步骤
⑴审读题目,明确方向 ⑵紧扣文本,寻找解释 ⑶联系实际,发表见解 ⑷确定要点,规范答题
①文化视角 ②人文情怀 ③思想意蕴
二、散文读写基本规律
1.散文写作基本类型: ⑴缘情(志、理)择景(物、事) ⑵借景(物、事)抒情(志、理)
2.散文阅读基本要领: ⑴写景状物叙事是手段是依凭,抒情言志析 理才是归宿。 ⑵对景事物的理解要归结至情志理
三、散文写作技巧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阅读
清单1:散文构件的作用
1.题目 ①对象;②体裁;③线索、象征等。
2.开头 ⑴点题;⑵总领;⑶引出;⑷烘托渲染 3.主体部分
⑴过渡段:承上启下(过渡); ⑵段落总括句:总结上文;引出下文;观点态度 4.结尾 ⑴卒章显志 画龙点睛 ⑵ 首尾呼应(开头题目)
清单2:人称选用的效果
题型六:探究评价题解题思路
1.答题原则:
言之成理,持之有据,根在文本,走 出文本 ①观点鲜明。 ②分析辩证有分寸 评价人物事件,要考虑内因外因、主 客观因素、个人与时代等的关系
题型六:探究评价题解题思路
2.答题步骤
⑴审读题目,明确方向 ⑵紧扣文本,寻找解释 ⑶联系实际,发表见解 ⑷确定要点,规范答题
①文化视角 ②人文情怀 ③思想意蕴
二、散文读写基本规律
1.散文写作基本类型: ⑴缘情(志、理)择景(物、事) ⑵借景(物、事)抒情(志、理)
2.散文阅读基本要领: ⑴写景状物叙事是手段是依凭,抒情言志析 理才是归宿。 ⑵对景事物的理解要归结至情志理
三、散文写作技巧
高考散文阅读指导讲解PPT课件

联想想象,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 过程;想象,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 形象的过程。可使文章内容更丰富,形象更丰满、 生动。
抑扬结合,为褒先贬,为损先扬,鲜明对照和强烈 反差,收到特殊效果。
虚实结合,可以抓住重点,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从而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或人物的性格,更集 中地揭示主旨。
-
16
1.表达方式
①叙述的技巧:(按高考考查频率排序)
插叙:给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使情节更加完整,内 容更加丰富。
倒叙:设置悬念,激发读者兴趣,取得先声夺人的表达 效果。(还没考过)
②描写的技巧:(按高考考查频率排序)
侧面描写(烘托):以特征相似或相反的另一事物作正 衬或反衬,能突出要表现的事物。
-
2
散文阅读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07— 09年全国各地高考共55篇文学类文本, 散文44篇。
散文阅读是高考考查难点:高考散 文阅读得分率不超过50%,08年江苏高 考得分率只有49.7%
-
3
散文阅读考查主要是对文本的宏观 与微观、整体与局部、语言与内容、形 象与意蕴、形式与主旨、手法与意图等 方面的多元考查。这决定了高考散文阅 读是一种精细化的阅读,不是一种泛读 或略读。
以小见大,即从平凡细微的事情中反映重大的主题, 可突出中心,有强烈的震撼力。
-
20
3.修辞技巧(按高考考查频率排序)
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比拟:色彩显明,描写形象,表意丰富。 3.排比:能强烈表达思想感情。议论,能增加语势,说理
更透彻;抒情,可淋漓尽致 。 4.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创造气氛 5.反问:强调语气,语气强烈,强化情感。 6.反复: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感染力强。 7.设问: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 8.对偶:有音乐感;表意凝练。
抑扬结合,为褒先贬,为损先扬,鲜明对照和强烈 反差,收到特殊效果。
虚实结合,可以抓住重点,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从而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或人物的性格,更集 中地揭示主旨。
-
16
1.表达方式
①叙述的技巧:(按高考考查频率排序)
插叙:给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使情节更加完整,内 容更加丰富。
倒叙:设置悬念,激发读者兴趣,取得先声夺人的表达 效果。(还没考过)
②描写的技巧:(按高考考查频率排序)
侧面描写(烘托):以特征相似或相反的另一事物作正 衬或反衬,能突出要表现的事物。
-
2
散文阅读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07— 09年全国各地高考共55篇文学类文本, 散文44篇。
散文阅读是高考考查难点:高考散 文阅读得分率不超过50%,08年江苏高 考得分率只有49.7%
-
3
散文阅读考查主要是对文本的宏观 与微观、整体与局部、语言与内容、形 象与意蕴、形式与主旨、手法与意图等 方面的多元考查。这决定了高考散文阅 读是一种精细化的阅读,不是一种泛读 或略读。
以小见大,即从平凡细微的事情中反映重大的主题, 可突出中心,有强烈的震撼力。
-
20
3.修辞技巧(按高考考查频率排序)
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比拟:色彩显明,描写形象,表意丰富。 3.排比:能强烈表达思想感情。议论,能增加语势,说理
更透彻;抒情,可淋漓尽致 。 4.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创造气氛 5.反问:强调语气,语气强烈,强化情感。 6.反复: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感染力强。 7.设问: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 8.对偶:有音乐感;表意凝练。
散文阅读之表达技巧ppt课件

8
五、说明
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 逻辑顺序
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 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 状貌、引用
9
常用修辞方法的基本作用
①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 ②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 ③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 ④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⑤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 ⑥引用——增强语言说服力。 ⑦设问——引起读者注意、思考。
而具体,更有说服力
动静结合 是一种 “动”与 “静”之间的衬托,用 “动” 如《雨中登泰
衬 “静”,或用 “静”衬 “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山》
13
散文阅读
之表达技巧
1
从表达方式角度: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 抒情、议论、说明
2
一、记叙
第一、人称 1.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 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 感。 2.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 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3.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地展现丰富 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 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6
三、抒情 直接抒情 直抒胸臆,淋漓尽致 间接抒情 寓情于景,物事含蓄
7
四、议论
叙后议论 画龙点睛,点明主旨 比喻论证 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1.开头或结尾的议论往往是文章的主旨,在开 头有时是引起话题,在结尾是对主题总结。在段 落的开头或结尾,往往是段落的中心。
2.文章中间的议论,常起过渡、引出主旨的作用。
3
第二、叙述方式 1.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
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2.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3.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
五、说明
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 逻辑顺序
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 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 状貌、引用
9
常用修辞方法的基本作用
①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 ②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 ③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 ④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⑤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 ⑥引用——增强语言说服力。 ⑦设问——引起读者注意、思考。
而具体,更有说服力
动静结合 是一种 “动”与 “静”之间的衬托,用 “动” 如《雨中登泰
衬 “静”,或用 “静”衬 “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山》
13
散文阅读
之表达技巧
1
从表达方式角度: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 抒情、议论、说明
2
一、记叙
第一、人称 1.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 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 感。 2.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 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3.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地展现丰富 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 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6
三、抒情 直接抒情 直抒胸臆,淋漓尽致 间接抒情 寓情于景,物事含蓄
7
四、议论
叙后议论 画龙点睛,点明主旨 比喻论证 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1.开头或结尾的议论往往是文章的主旨,在开 头有时是引起话题,在结尾是对主题总结。在段 落的开头或结尾,往往是段落的中心。
2.文章中间的议论,常起过渡、引出主旨的作用。
3
第二、叙述方式 1.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
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2.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3.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
高考复习之散文阅读ppt课件

25
[2015山东卷Z132 例2]
简析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答案】(1)承接上文“如花似锦的猜想”,引起下文对四堡雕 版的介绍。 (2)写建安雕版文化的历史传承和富有民间气质的审美品格,表 达作者对它的喜爱和敬意,为介绍四堡雕版提供历史和文化背景。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 【应考思路】首先,要分析相关段落的内容与文章主体内容的关系。 其次,要从相关段落所在的位置出发,分析其结构上的作用。
11
[2013·上海卷]例2
请结合上下文赏析画线句子。(4分)
【参考答案】“飞溅”一词化静为动,表现 了银河耀眼夺目、闪烁生辉的美感。
12
[ 例 3]
文中一会儿说草木生命“顽强”,一会儿又说草木“脆弱和
不堪”“卑微和无语”,这样写是否矛盾?请你联系全文谈
谈你对此的理解。
【参考答案】不矛盾。(1)“脆弱和不堪”“卑微和无语”的确 是草木的普遍生存状态,这是草木与生俱来的生命特质。(2) 但是,就是这样卑微和脆弱的草木,却又是顽强的。一方面, 草木即使身处绝境也依然坚韧生存;一方面,草木生命哪怕 结束后还能够在合适的条件下获得重生。(3)所以,无论脆弱 或顽强,都是草木的本色,而作者认为人的生存状态与草木 一样,草木生命就是人生百态的缩影,表达的是作者对草木 的尊重和对生命的严肃思考。
9
10
[[2015·广东卷Z127]例1]
请结合上下文赏析画线句子。(4分)
【参考答案】 “凝固”一词生动形象的写出乡下人想抱小狗而小狗 跑掉的的尴尬之态,反映出老人的心理;“迟迟疑疑”一词写出小 狗和乡下人保持提防的心理,两个词语写出了乡下人和城里的小狗 之间的隔阂。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赏析词语的含义的题目,注意词语在文章中表 达的“人物”的心理特征,以及背后的深意。
[2015山东卷Z132 例2]
简析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答案】(1)承接上文“如花似锦的猜想”,引起下文对四堡雕 版的介绍。 (2)写建安雕版文化的历史传承和富有民间气质的审美品格,表 达作者对它的喜爱和敬意,为介绍四堡雕版提供历史和文化背景。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 【应考思路】首先,要分析相关段落的内容与文章主体内容的关系。 其次,要从相关段落所在的位置出发,分析其结构上的作用。
11
[2013·上海卷]例2
请结合上下文赏析画线句子。(4分)
【参考答案】“飞溅”一词化静为动,表现 了银河耀眼夺目、闪烁生辉的美感。
12
[ 例 3]
文中一会儿说草木生命“顽强”,一会儿又说草木“脆弱和
不堪”“卑微和无语”,这样写是否矛盾?请你联系全文谈
谈你对此的理解。
【参考答案】不矛盾。(1)“脆弱和不堪”“卑微和无语”的确 是草木的普遍生存状态,这是草木与生俱来的生命特质。(2) 但是,就是这样卑微和脆弱的草木,却又是顽强的。一方面, 草木即使身处绝境也依然坚韧生存;一方面,草木生命哪怕 结束后还能够在合适的条件下获得重生。(3)所以,无论脆弱 或顽强,都是草木的本色,而作者认为人的生存状态与草木 一样,草木生命就是人生百态的缩影,表达的是作者对草木 的尊重和对生命的严肃思考。
9
10
[[2015·广东卷Z127]例1]
请结合上下文赏析画线句子。(4分)
【参考答案】 “凝固”一词生动形象的写出乡下人想抱小狗而小狗 跑掉的的尴尬之态,反映出老人的心理;“迟迟疑疑”一词写出小 狗和乡下人保持提防的心理,两个词语写出了乡下人和城里的小狗 之间的隔阂。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赏析词语的含义的题目,注意词语在文章中表 达的“人物”的心理特征,以及背后的深意。
《赏析高考散文的表达技巧》课件 (12张PPT)

——木心《童年随之而去》
3、赏析本段景物描写。表达技巧+表达效果
课堂小结
一、规范答题: 1、明技巧(表现手法、修辞手法) 2、扣内容(析关键词、看上下文) 3、析作用(主旨、情感、手法自身作用 和在文中的作用相结合)
二、答题要领:
1、步骤清晰,要点齐全。 2、因题作答,灵活变通。
三、当堂检测
古韵深深里,我会让自己的思绪随意地飘荡。想那 青山绿水间,垂柳依依,小河潺潺。斜阳里,看渔舟唱 晚、倦鸟低回。夏夜里,明月高悬在画楼的一角,梅花 的疏枝在被月光映照出的银白的水面弄着清影。此刻, 该有一轻舟从那枕河的桥底悠悠荡出,船头一长衫纶巾 的公子,齿白唇红,冠上一定要嵌块白玉,腰间也要悬 一青绿的丝绦,这就是我幻想的丰满形象了,在他轻启 的唇齿间,吟出三两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 愁眠”来,伴随着寒山古寺飘渺沉静的禅钟,此情此境, 醉了我是必然的。——《我的古典情怀》
本段的语言极富特色,请以本段为例,进行赏 析。(至少2点)
原文:古韵深深里,我会让自己的思绪随意地飘荡。 想那青山绿水间,垂柳依依,小河潺潺。斜阳里,看渔 舟唱晚、倦鸟低回。夏夜里,明月高悬在画楼的一角, 梅花的疏枝在被月光映照出的银白的水面弄着清影。此 刻,该有一轻舟从那枕河的桥底悠悠荡出,船头一长衫 纶巾的公子,齿白唇红,冠上一定要嵌块白玉,腰间也 要悬一青绿的丝绦,这就是我幻想的丰满形象了,在他 轻启的唇齿间,吟出三两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 火对愁眠”来,伴随着寒山古寺飘渺沉静的禅钟,此情 此境,醉了我是必然的。
绚丽飘逸、婉约细腻、旷达豪放、沉郁悲慨、幽默讽刺等。
• 6、表现手法:想象、联想、象征、渲染、衬托、虚实结合、 动静结合、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以小见大、点面结合、卒章 显志等
3、赏析本段景物描写。表达技巧+表达效果
课堂小结
一、规范答题: 1、明技巧(表现手法、修辞手法) 2、扣内容(析关键词、看上下文) 3、析作用(主旨、情感、手法自身作用 和在文中的作用相结合)
二、答题要领:
1、步骤清晰,要点齐全。 2、因题作答,灵活变通。
三、当堂检测
古韵深深里,我会让自己的思绪随意地飘荡。想那 青山绿水间,垂柳依依,小河潺潺。斜阳里,看渔舟唱 晚、倦鸟低回。夏夜里,明月高悬在画楼的一角,梅花 的疏枝在被月光映照出的银白的水面弄着清影。此刻, 该有一轻舟从那枕河的桥底悠悠荡出,船头一长衫纶巾 的公子,齿白唇红,冠上一定要嵌块白玉,腰间也要悬 一青绿的丝绦,这就是我幻想的丰满形象了,在他轻启 的唇齿间,吟出三两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 愁眠”来,伴随着寒山古寺飘渺沉静的禅钟,此情此境, 醉了我是必然的。——《我的古典情怀》
本段的语言极富特色,请以本段为例,进行赏 析。(至少2点)
原文:古韵深深里,我会让自己的思绪随意地飘荡。 想那青山绿水间,垂柳依依,小河潺潺。斜阳里,看渔 舟唱晚、倦鸟低回。夏夜里,明月高悬在画楼的一角, 梅花的疏枝在被月光映照出的银白的水面弄着清影。此 刻,该有一轻舟从那枕河的桥底悠悠荡出,船头一长衫 纶巾的公子,齿白唇红,冠上一定要嵌块白玉,腰间也 要悬一青绿的丝绦,这就是我幻想的丰满形象了,在他 轻启的唇齿间,吟出三两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 火对愁眠”来,伴随着寒山古寺飘渺沉静的禅钟,此情 此境,醉了我是必然的。
绚丽飘逸、婉约细腻、旷达豪放、沉郁悲慨、幽默讽刺等。
• 6、表现手法:想象、联想、象征、渲染、衬托、虚实结合、 动静结合、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以小见大、点面结合、卒章 显志等
《赏析高考散文的表达技巧》优秀课件PPT

分值根据考查形式而定,一般为3-5 分。
一、复习目标
1、能够熟悉考查散文表达技巧的几种题型。 2、积累考点相关知识。 3、能够明确答题思路,掌握技巧,规范答
题。
二、复习过程
(一)复习: 1、文学作品中常用表达技巧有哪些? 表达方式 表现手法 修辞手法
• 常见命题形式: (1)赏析文中划线句子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 (2) “×××”,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谈谈你的
本段的语言极富特色,请以本段为例,进行赏 析。(至少2点)
原文:古韵深深里,我会让自己的思绪随意地飘荡。 想那青山绿水间,垂柳依依,小河潺潺。斜阳里,看渔 舟唱晚、倦鸟低回。夏夜里,明月高悬在画楼的一角, 梅花的疏枝在被月光映照出的银白的水面弄着清影。此 刻,该有一轻舟从那枕河的桥底悠悠荡出,船头一长衫 纶巾的公子,齿白唇红,冠上一定要嵌块白玉,腰间也 要悬一青绿的丝绦,这就是我幻想的丰满形象了,在他 轻启的唇齿间,吟出三两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 火对愁眠”来,伴随着寒山古寺飘渺沉静的禅钟,此情 此境,醉了我是必然的。
•
4这 首 诗 之 所 以一直 令后人 传诵不 已,主 要是因 为它以 月为主 体,为 我们描 绘了一 幅春江 花月夜 的美丽 画图, 表现了 一种迥 绝的宇 宙意识 ,一个 更深沉 、更寥 廓、更 宁静的 境界。
•
5.春 天 的 江 潮 水势 浩荡, 与大海 连成一 片,一 轮明月 从海上 升起, 好像与 潮水一 起涌出 来。
语言赏析(知识清单) :
• 1、词语的锤炼:叠音词、拟声词、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 副词等的巧妙运用。
• 2、句式的选用:长短句的运用,整句、散句的运用。 • 3、修辞格的选用:主要有比喻、借代、夸张、拟人、对偶、
一、复习目标
1、能够熟悉考查散文表达技巧的几种题型。 2、积累考点相关知识。 3、能够明确答题思路,掌握技巧,规范答
题。
二、复习过程
(一)复习: 1、文学作品中常用表达技巧有哪些? 表达方式 表现手法 修辞手法
• 常见命题形式: (1)赏析文中划线句子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 (2) “×××”,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谈谈你的
本段的语言极富特色,请以本段为例,进行赏 析。(至少2点)
原文:古韵深深里,我会让自己的思绪随意地飘荡。 想那青山绿水间,垂柳依依,小河潺潺。斜阳里,看渔 舟唱晚、倦鸟低回。夏夜里,明月高悬在画楼的一角, 梅花的疏枝在被月光映照出的银白的水面弄着清影。此 刻,该有一轻舟从那枕河的桥底悠悠荡出,船头一长衫 纶巾的公子,齿白唇红,冠上一定要嵌块白玉,腰间也 要悬一青绿的丝绦,这就是我幻想的丰满形象了,在他 轻启的唇齿间,吟出三两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 火对愁眠”来,伴随着寒山古寺飘渺沉静的禅钟,此情 此境,醉了我是必然的。
•
4这 首 诗 之 所 以一直 令后人 传诵不 已,主 要是因 为它以 月为主 体,为 我们描 绘了一 幅春江 花月夜 的美丽 画图, 表现了 一种迥 绝的宇 宙意识 ,一个 更深沉 、更寥 廓、更 宁静的 境界。
•
5.春 天 的 江 潮 水势 浩荡, 与大海 连成一 片,一 轮明月 从海上 升起, 好像与 潮水一 起涌出 来。
语言赏析(知识清单) :
• 1、词语的锤炼:叠音词、拟声词、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 副词等的巧妙运用。
• 2、句式的选用:长短句的运用,整句、散句的运用。 • 3、修辞格的选用:主要有比喻、借代、夸张、拟人、对偶、
散文专题复习(表现手法)PPT课件

精选ppt
29
首先,应特别注意文中起画龙点睛作用的议 论句抒情句,它们往往出现在文章的开头或 结尾。 其次,提炼中心还应该注意标题的提示作用. 最后,分析材料的详略,详写的内容就是中 心之所在。
概括主题的一般格式:
此文描述了(或描写了、刻画了)……的事迹 (或事物、景物等),表现了(或赞美了、揭 示了)……的思想(或性格、精神),抒发了 作者……感情。
精选ppt
21
如何把握作者的感情和文章的主题?
阅读一: 1.概括说明油菜花对“我”生命态度产生的重要 影响。 2.文章主要内容是写油菜花,却以“遍地黄金” 为题,说说你的理解。
精选ppt
22
明确: 1.油菜花唤醒了“我”生命中沉睡的信念, 使 “我”认识到生活是美的,生命是可恋的。
2.油菜花遍地都是,呈现一片黄色,犹如遍地 铺满黄金;油菜花在“我”生命中具有重要 的 影响,像黄金一样宝贵,值得珍视。
精选ppt
18
B.宁愿与大漠瀚海相伴,也不在这繁嚣的江 南内地水草丰茂之处流连。 4.下面的句子语言优美,请你选择一个角度进 行赏析。 寒来暑往,山坡上的画除去旧的,又换上新的; 风霜雨雪,峡谷里的音乐或喧哗,或萧瑟,错杂 缤纷。
精选ppt
19
1.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赞美油菜花呈现出 的令人怦然心动的色彩,表达作者对油菜花 的赞美。自然过渡到下文的抒情 。 2.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杨 木桩在风中迎接挑战的顽强和坚毅,表达作者 对杨木桩的赞美之情. 3.A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红 柳的绚丽妩媚之柔美,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 B作者用“宁愿……也”这样的句式表现了红柳 义 无反顾地选择大漠瀚海的倔强形象,表达作者 的赞美之情。
高考复习:散文阅读方法ppt课件

散文阅读方法
一、分析行文结构
1.梳理行文思路 〔1〕首先写了……其次写了……最后写了…… 【典型例题】P227《生死之间》第2题〔《5年高考
3年模拟》,下同〕 〔2〕xx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在文中一次次出现,逐层深
入,把感情推向高潮。
2.线索在散文中的主要作用 〔1〕组织材料,贯穿全文。〔2〕结构清楚,情节集中。
三、重点语句含义,出色语言品味
〔一〕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词语含义=词语本义+语境义+在修辞、情感、主旨等方面 的作用
〔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蓄句、修辞句、结构句〕的 含义
句子含意=内容+手法+在修辞、情感、主旨等方面的作用 【典型例题】P230听雨 〔三〕品味出色语言的表达艺术
1.修辞的运用〔指明手法+套话概括+具体分析+表达效果〕 2.词语的锤炼〔指明字义+套话概括+具体分析+表达效果〕
• ①庆幸遇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代,对城市发展新气象感 到新奇。
• ②有感于游人众多,人民生活宽裕,精神焕发。 • ③现代科技让汴京灯节重现历史繁华,实现了么先写街、再写人、后写灯。 〔5分〕
• ①先写街的繁荣做铺垫,引出人潮汹涌。 • ②再写游人众多,为后面观灯受阻埋伏笔。 • ③最后写观灯盛况,把作品推向高潮并点题。 • ④层层铺垫,层层推动.
• 【构思技巧三步】①明确技巧②说明体现③分析妙处
• 4.依据全文,分析作者“感到如此新奇和庆幸〞的深 层意蕴。〔6分〕
我看得呆了,循了那挑灯的手望去,恍恍的灯影下,只见是一个穿猩红雪衫的 姑娘。许是那衣衫太红,那灯光太模糊了,我看不清姑娘的眉眼儿,只见她那笑 盈盈的脸蛋儿,被身上那件红衫,手中的那盏红灯,映照成了一团艳艳的红 云……
一、分析行文结构
1.梳理行文思路 〔1〕首先写了……其次写了……最后写了…… 【典型例题】P227《生死之间》第2题〔《5年高考
3年模拟》,下同〕 〔2〕xx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在文中一次次出现,逐层深
入,把感情推向高潮。
2.线索在散文中的主要作用 〔1〕组织材料,贯穿全文。〔2〕结构清楚,情节集中。
三、重点语句含义,出色语言品味
〔一〕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词语含义=词语本义+语境义+在修辞、情感、主旨等方面 的作用
〔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蓄句、修辞句、结构句〕的 含义
句子含意=内容+手法+在修辞、情感、主旨等方面的作用 【典型例题】P230听雨 〔三〕品味出色语言的表达艺术
1.修辞的运用〔指明手法+套话概括+具体分析+表达效果〕 2.词语的锤炼〔指明字义+套话概括+具体分析+表达效果〕
• ①庆幸遇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代,对城市发展新气象感 到新奇。
• ②有感于游人众多,人民生活宽裕,精神焕发。 • ③现代科技让汴京灯节重现历史繁华,实现了么先写街、再写人、后写灯。 〔5分〕
• ①先写街的繁荣做铺垫,引出人潮汹涌。 • ②再写游人众多,为后面观灯受阻埋伏笔。 • ③最后写观灯盛况,把作品推向高潮并点题。 • ④层层铺垫,层层推动.
• 【构思技巧三步】①明确技巧②说明体现③分析妙处
• 4.依据全文,分析作者“感到如此新奇和庆幸〞的深 层意蕴。〔6分〕
我看得呆了,循了那挑灯的手望去,恍恍的灯影下,只见是一个穿猩红雪衫的 姑娘。许是那衣衫太红,那灯光太模糊了,我看不清姑娘的眉眼儿,只见她那笑 盈盈的脸蛋儿,被身上那件红衫,手中的那盏红灯,映照成了一团艳艳的红 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谋篇布局的技巧:开门见山、首尾呼应、 卒章显志、伏笔照应、层层深入、过度铺 垫、设置线索;结构严密,完整匀称;烘 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 起承转合,曲折有致。 语言风格:幽默、辛辣、平实、自然、简 洁明快、含蓄深沉等。 句式特点:多用短句用语典雅、多用长句 表达严谨、长短结合富有情致、多用叠词 等
例6: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 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 朝晖之时。 (08年安徽卷《我与地坛》
答案:①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通过 “走下”“爬上”等词语将太阳人格化, 生动形象。②运用对比的表现手法,使日 出与日落情景形成鲜明对照,给人以深刻 的印象。③运用前后对称的语言形式写景, 给人以整齐的美感。
例7: (09年南通二模)《你在大雾里得意忘形》 ⑤我开始稀奇古怪地走,先走他一个老太太赶 集:脚尖向外一撇,脚跟狠狠着地,臀部撅起来; 再走他一个老头赶路:双膝一弯,两手一背——老 头走路是两条腿的僵硬和平衡;走他一个小姑娘上 学:单用一只脚着地转着圈儿地走;走他一个秧歌 步:胳膊摆起和肩一样平,进三步退一步;走个跋 山涉水,走个时装表演,走个青衣花旦,再走一个 肚子疼,推车的,挑担的,背筐的,闲逛的,都走 一遍,还走什么?何不走个小疯子:舞起双手倒着 一阵走,正着一阵走,侧着一阵走。最后我决定走 个醉鬼。我是武松吧,我是鲁智深吧,我是李白和 刘伶吧┅┅原来醉着走才最最飘逸,这富有韧性的 17.请多角度赏析第⑤段的表达特色。 飘逸使我终于感到了我自己。
参考答案: ①从修辞的角度分析:运用排比、反复的手法, 形象地描写了“我”的各种走姿,表现“我” 从开始稀奇古怪地走到最后欲疯欲醉的变化过 程,活灵活现,生动传神。 ②从句式的角度分析:善用短句,加快语言节 奏,极力表现“我”稀奇古怪的走姿的变化多 端,千姿百态。 ③从语言风格的角度分析:诙谐幽默,表现了 “我”驾雾行走时轻松雀跃的心情。 ④从表现方法的角度分析:细节描写,动作描 写。 (每点2分,回答三点得满分)
表达方式: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 情五种。 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互 文、通感、双关、反复,设问,反问。 表现手法:情景关系、虚实关系、象征、 借古抒怀、用典、烘托、欲扬先抑、比兴、 直抒胸臆、对比、以小见大、细描、白描、 渲染烘托、联想想象等
描写角度:感官、空间、逻辑、虚实、动 静、正侧面、点面
例2:请对第四段划线句子“呷一口花 雕,嚼一片嫩笋,其味无穷。”作简 要赏析。《游塘溪》 解析:“一口”“一片”与“无 穷”形成对比,突出它给我带来了无 穷美味;“呷”“嚼”两个动词描绘 出作者细细品味和享受美食的情态雅 趣;(答对其中一点得2分)抒发了作 者对朴实简单的生活的喜爱和对古人 雅致生活之风的追崇。(2分)
考点一、针对文句修辞、表现手法及其表 达效果 例1、文章第二段是如何塑造神农氏形象 的?《天子坟》 答案:①想象,赋予神农氏呼唤上苍, 有求必应的神力,突出其形象的神奇。 ②排比(铺陈),用神农氏许愿的三个片 段突出其初种谷物的执着。 ③细节描写, “双手抠出”、“使劲地搓揉”,表现出 神农氏对生长谷物的土地的热爱。(4分, 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07年)《麦天》“一路上都是鲜红的 收割机,突突突地吼个不停,所过之 处,留下一地黄亮亮金灿灿的麦茬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散发着湿润的麦秸香。”这句话描写 关中麦收情景,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 (4分) 答案:选取了麦天代表性事物; 从视觉、听觉、嗅觉多角度描写;运 用比拟的修辞手法;语言表达富有韵 味。
(10年)《溜索》万丈绝壁垂直而下, 驮队原来就在这壁顶上。怒江自西北 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隐 隐喧声腾上来,一派森气。俯望怒江, 蓦地心中一颤,再不敢向下看。文中 画线部分描写了峡谷险峻气势,请分 析其表现特色。(5分) 答案:以壁顶为观察点,变换视 角,从视觉、听觉、内心感受多方面 描写,使人如临其境。
散文阅读 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
2012江苏高考说明: 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领 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语言表达重在艺术表现力;艺 术魅力要求理解思想性和艺术性的 统一体现。
高考链接: (06年)《一幅烟雨牛鹭图》文章开头两段的 景物描写各有什么特点?你更喜爱哪一段? 请从修辞手法的运用上说明理由。 答案:第一段侧重对牛作静态描写;第 二段侧重对鹭作动态描写。第一段运用比喻、 拟人的手法传神地写出了老牛雨中的状态。 (举例略)。第二段运用比喻、比拟的手法 增加了画面的动感,营造了和谐的氛围。 (举例略) 解析:每段景物描写特点各1分,修辞手 法1分,举例说明1分,作用1分。
例5:“栅栏有一面磨擦得发白,那是从 前牛吃饱了草颈项发痒时磨的”,这句话 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5分)《牛》 答案:采用了细节描写的方法(答侧 面描写亦可)。(1分)说明牛长年以来 都是禄兴家的重要成员,暗示让别人牵走 老牛实在是迫于生活情非得已,表现了人 物内心的痛楚;(2分)暗示了禄兴一家 面临的困境和不可避免的悲剧结局。(2 分)
例3:(06年)《一幅烟雨牛鹭图》文章开头两 段的景物描写各有什么特点?你更喜爱哪一 段?请从修辞手法的运用上说明理由。
答案:第一段侧重对牛作静态描写; 第二段侧重对鹭作动态描写。第一段运用 比喻、拟人的手法传神地写出了老牛雨中 的状态。(举例略)。第二段运用比喻、 比拟的手法增加了画面的动感,营造了和 谐的氛围。(举例略) 【解析】每段景物描写特点各1分,修 辞手法1分,举例说明1分,作用1分。
例4:一个一个的稻草人在风中挥动着僵 硬的手臂,像是鞭笞着什么,从远远的地 方望去,就见一群一群的鸟儿在麦地上空 不停地盘桓、寻找,宛似一帮无家可归的 落魄子弟。《稻草人》文中画线句子描写 稻草人和鸟儿,请分析其表现特色。(4 分)
答案:①拟人②比喻③变换视角④表 现稻草人的“尽职尽责”,鸟儿的无奈无 助。 评分建议:每点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