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砸缸文言文教案

司马光砸缸文言文教案
司马光砸缸文言文教案

司马光砸缸文言文教案

师:看见大屏幕上的这幅画,大家会想起哪个故事呢,

生:司马光砸缸

对,这个故事最早是以文言文的形式被记录在我国元代的一本历史书,,《宋史》里面,也叫做司马光救友(请大家齐读课题。看到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同学们在课前都进行了预习,应该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到了不少资料吧?你了解到了文言文的哪些知识,知道它有什么特点吗,古文的语言简洁而语意凝练,所以“简练”是古文最大的一个特点。

同学们的预习完成得不错。现在,请打开课本先自读课文,希望大家遇到生字词能多读两遍,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开始吧~

课文比较短,请大家再读一遍(这次试着读出停顿,读懂句子。

看大屏幕,把本课生字读一读,每个生字读两遍。

生字解决了,谁能把这篇古文给大家读一读,请其他同学注意听,如果他有什么地方读得不够好,等会儿提提意见。刚才几位同学都能做到“音准”,“文顺”,但老师觉得你们的停顿还掌握得不太好。现在,请听老师的范读,可以拿出铅笔,一边听一边体会,哪里该断句,哪里该重读,作上记号。

这次,请大家跟着老师小声读,看作下的停顿和重音的记录是否合适。

现在的感觉和刚开始自己读不一样了吧,古文啊,就是要慢慢读,反复读,才能读出味道来~看来,读古文,意思理解了,停顿自然就读对了再试试……

三、理解课文:

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在干什么?大家是怎么知道的,请用文中的句子回答我?介绍“戏于庭”的倒装用法。课文一开头,就给我们介绍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光生七岁”,就是?

这句话还告诉我们什么?生:?事情发生的地点?从哪个字可以看出,,,“庭”大家找到这个字了吗,我们把它勾出来,还可以做上笔记。

故事里的人物,,“群儿”?这群孩子在做什么,哪个字能说明,,,“戏”戏于庭:就是……“于”就是“在”的意思。

请大家想想看,古时候的庭院会是怎么样的呢,中国古人的庭院就是这样有山有水,有花有草,在这样的庭院里适合小孩子玩了。想想看,他们在玩什么,板书:丰富

谁能根据我们的想象和补充,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讲讲这两句话。,岁的司马光和一群小朋友在院子里做游戏,肯定是玩得非常……就让我们高高兴兴地把这句话读一读吧~

教师指导阅读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意外发生了……发生了什么事,文中怎么说的,这“瓮”就是??“足跌没水中”怎么理解,原来,院子里有个大家伙,是什么,,,“瓮”

大家是从哪里了解到这个字的意义的,,,注释。没错,借助注释理解相关内容,是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原来,院子里有个大家伙,是什么,,,“瓮”那在本句中,还有哪些字是你们在阅读中未弄明白的,

那这两句话的意思是??

理解得非常正确。你看到怎么样的画面, 看着自己的小伙伴掉进这么大的水缸里,危在旦夕,真让人---这样危急的情况,该怎么读,那谁能用焦急的口吻来读读,尽量读出紧迫的感觉来, ,.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其他孩子是怎么做的,

众皆弃去。你们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弃的意思是什么,舍弃。为什么都舍弃他们跑了,抽生读。想象一下,孩子们当时的表情、心理、动作,……?找生读读,多读几遍,其义自见”,试一试。

通过阅读,大家了解了哪些字的意思,还有没有不理解的字,老师来考考你们

“破之”的“之”字是什么意思,破了,什么破了,所以这里的之字指代的是“大水缸”。介绍“之”字用特殊用法:的;代词;去,到;以后遇到“之”要小心点。这句话的意思,

危急时刻,司马光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呢,发挥想像,把故事的高潮给大家讲讲并试着表演一下。

板书:光持击破

两者一比较,就让人觉得司马光真是个与众不同的孩子,他……根据回答指导阅读:那你们能不能也来沉着、冷静地读读,做一回勇敢的小司马光呢,(结果如何,水迸,儿得活。

一个“迸”字,写出了缸水喷涌而出的样子“得活:得救”

孩子得救了,真是让人松了一口气,让我们一块儿来读读这令人欣慰的结局吧~带着这种情绪,读读这两句话。

七岁的司马光想出的这个“持石击瓮”的方法解救小伙伴,你觉得司马光是个怎么样的孩子, 在朋友命悬一线的危急时刻,司马光想到了用石块砸破水缸的方法,解救朋友,真是聪明机智,智勇双全呀。

《司马光救友》这篇古文我们学完了,篇幅极短,文言文就是这样简练(同学们是否可以发挥想象,再加上平时积累的好词好句,把这个故事讲得更具体,更生动,大家先想想,想好了对同桌说说,让他给点建议(动作、心理、语言。

四、指导背诵:

同学们的故事讲得绘声绘色,读课文也一定要读得声情并茂,并要懂得加入自己的体会(好文不厌百回读,熟读成诵有收获”(这节课我们通过反复朗读,初步领略到了文言文的魅力(现在,就请大家熟读成诵,把它放进自己的知识宝库里吧~

老师刚才看了一下,同学们都背得很认真,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掌握到了合适的方法(老师背类似的古文,一般会先想想故事内容,再背(想一句,背一句,就容易许多(不信,我们来试试,

同桌互背

教师抽背。

11《司马光砸缸》教学设计之二-教学教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11《司马光砸缸》教学设计之二-教学教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要求: 1.认读生字、词语,读懂课文。 2.教育学生在紧急情况下要沉着、冷静,只有动脑筋,才能想出好办法。 教学重点:让学生明白砸缸救人的前因后果。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具:小黑板、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读通课文。 2.认读、拼读词语。 教学过程: 1.定向。 (1)读通课文,提出要求。 (2)思考:谁砸缸救人,请介绍一下这位名人。 2.自学课文。 要求划下新词,思考问题。(老师来回巡视,指导困难生发现问题,帮助解决) 3.练习。 (说话练习) (1)读通长句。 (只听扑通一声,一个躲在假山上的小朋友,脚下一滑,掉进了旁边一个盛满水的大缸里,一下子就没了头顶。) (2)给课文标段号。 (3)理解谁砸缸救人?介绍司马光。 (清楚“复姓”两个字) (4)说话练习:“司马光是……”。 4.词语认读。 砸缸伙伴捉迷藏亭子躲在扑通急中生智哗夸机智勇敢5.作业。 (1)读课文1遍。 (2)认读词语,完成练习1。 (3)抄写词语1遍。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复习生字、新词,训练朗读。

2.分析课文,学习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1.填空:()砸缸救人。 2.介绍司马光。 3.复习生字、新词。 二、读讲1—2段。 1.读读划划:为什么要砸缸救人? 2.填空:这是一只()缸。(大、厚、重) 3.思维训练:师:为什么要砸缸?为什么会来不及? 4.读1、2段。 三、读讲3—4段。 1.自读第三段,圈词:体现别的孩子惊慌的词。(惊叫,高声喊道,吓傻了,赶紧) 2.朗读训练,读出孩子们的惊慌。 3.思维训练,理解“没有慌神”和“急中生智”这两个词。 (1)师:没有慌神,说明他怎么样?(很镇定) (2)急中生智。“急”,司马光遇到什么紧急情况。(第二段最后一句话)“智”,哪个词突出了智?(砸) 4.说话训练,说清楚司马光砸缸救人的原因。 5.读读演演第四段。 6.思维训练,师:为什么要使劲向那口缸砸去? 思考原因:缸大,人小,力气小) 四、词语训练。 1.师:水多吗?哪个词说明水多?(哗哗) 2.师:大家都夸司马光是个机智勇敢的孩子,机智体现在(想出办法),勇敢体现在(没有慌神)。 五、说话训练。 夸夸司马光。(你真是个好孩子!) 六、小结。 学了司马光砸缸救人,我们懂得了遇到紧急事件,要沉着冷静、动脑筋、想办法。 七、作业。 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复习词语,朗读课文,听写生词。 教学过程: 1.复习词语: 强调:亭子、捉迷藏、哗、夸,这四个词的读音。

三年级语文《司马光》

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司、庭”等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文言文简约的特点。 3.紧扣重点词句,感悟司马光的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 【教学重点】参考注释,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句子的意思。 【教学难点】体会司马光的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出示资料,介绍文言文 1、导入 2、谁能说说自己对司马光的了解?(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进行交流,教师评议。) 3、简单介绍文言文 4、今天就让我们学习一篇文言文《司马光》。(板书:司马光)。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懂大意。 1.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音,读通句子。sī tínɡ dēnɡ diē zhònɡ qì chí jiē 司庭登跌众弃持皆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正音:注意读准平舌音“司”,翘舌音“众、持”,后鼻音“庭、登”。去掉拼音读,齐读。 2. 指名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读准停顿:(课件出示5)司马光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3. 教师范读,指导朗读,读准节奏。 4. 参考注释,自学课文。(要求:将注释中重点词语的解释再次批注在文中,据此理解句子的意思。) 5. 让学生就不理解的字词提出问题。以下字词或者比较陌生或者古今差异较大,学生可能提出:(课件出示6、7)(1)群儿:很多孩子。这里指小伙伴们。(2)戏:玩耍。(3)于:在。(4)庭:院子里。文中指后院里。(5)一儿:有个小孩。(6)登瓮:爬到缸沿上玩。(7)足跌:一不小心,掉到缸里。(8)没水中:眼看那孩子在水里快要没顶了。(9)众:别的孩子们。(10)皆:都。(11)弃去:跑到外面。(12)持石: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13)击瓮:使劲向水缸砸去。(14)破之:水缸破了。之,它,指水缸。(15)水迸:水流了出来。(16)儿得活: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 6. 互相交流每个句子的意思,教师评议。(课件出示8)(1)群儿戏于庭。(有一次,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2)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3)众皆弃去。(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4)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5)儿得活。(被淹在水里的小孩得救了。) 7. 男生读原句,女生读译文。引导学生注意课件中红色的文字,告诉学生,在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时,为了使语句通顺、内容连贯,需要加入恰当的内容。 8. 鼓励学生大声朗读原文,并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教师评议。 有一次,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得救了。(指名朗读,自由读。)

司马光砸缸教案教学设计

司马光砸缸教案教学设计 周次星期课题13、司马光砸缸第 1 课时(累计共课时) 教学目标1、指导看图,初步了解图意。2、读讲一至三自然段。能读准多音字“得”的另一个读音(de)。 重点掌握生字新词,朗读课文 难点通过理解课文训练学生的思维 课前准备卡片、投影、录音机 课型新授课 主要教学方法讲授法、探究法、合作法 教学过程:修改: 一、揭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板书课题,简要介绍司马光——姓司马,名光,是北宋时期的人,离现在有900多年,是我国古代的历史学家。 2.设置悬念:今天我们就是要讲一讲司马光小时候救人的故事,他是怎么救人的,为什么要救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二、指导看图,初步了解图意。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些什么? 2.图上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哪个是司马光?三、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图画上的故事的。 1.提出初读要求:(1)读准每个字音。(2)画出本课的生字。 2.说说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四、读讲一至三自然段。 1.

第一自然段。(1)指名朗读。(2)出示生字卡片“古时候”,帮助学生理解“古时候”就是很久以前。(3)让学生说说,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知道这篇课文要写谁的事情。(4)回到课题,是以人物的名字作为课题的。 2.第二自然段。(1)第二段有几句话,这两句话分别讲了什么?(2)借助图画学习第2句话,弄清缸与假山的位置,看清缸是一口大缸,强调是装满了水的大水缸。卡片出示:花园里有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 3.第三自然段。(1)自读课文,思考:①那个小朋友是怎样掉进缸里的? ②掉进缸里的小朋友会出现什么情况?(2)学生回答思考题后,教师略作小结,为突出司马光遇事不慌,聪明果敢作好铺垫。 板书设计:教后感:

司马光砸缸文言文教案

司马光砸缸文言文教案 师:看见大屏幕上的这幅画,大家会想起哪个故事呢, 生:司马光砸缸 对,这个故事最早是以文言文的形式被记录在我国元代的一本历史书,,《宋史》里面,也叫做司马光救友(请大家齐读课题。看到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同学们在课前都进行了预习,应该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到了不少资料吧?你了解到了文言文的哪些知识,知道它有什么特点吗,古文的语言简洁而语意凝练,所以“简练”是古文最大的一个特点。 同学们的预习完成得不错。现在,请打开课本先自读课文,希望大家遇到生字词能多读两遍,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开始吧~ 课文比较短,请大家再读一遍(这次试着读出停顿,读懂句子。 看大屏幕,把本课生字读一读,每个生字读两遍。 生字解决了,谁能把这篇古文给大家读一读,请其他同学注意听,如果他有什么地方读得不够好,等会儿提提意见。刚才几位同学都能做到“音准”,“文顺”,但老师觉得你们的停顿还掌握得不太好。现在,请听老师的范读,可以拿出铅笔,一边听一边体会,哪里该断句,哪里该重读,作上记号。 这次,请大家跟着老师小声读,看作下的停顿和重音的记录是否合适。 现在的感觉和刚开始自己读不一样了吧,古文啊,就是要慢慢读,反复读,才能读出味道来~看来,读古文,意思理解了,停顿自然就读对了再试试…… 三、理解课文: 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在干什么?大家是怎么知道的,请用文中的句子回答我?介绍“戏于庭”的倒装用法。课文一开头,就给我们介绍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光生七岁”,就是? 这句话还告诉我们什么?生:?事情发生的地点?从哪个字可以看出,,,“庭”大家找到这个字了吗,我们把它勾出来,还可以做上笔记。 故事里的人物,,“群儿”?这群孩子在做什么,哪个字能说明,,,“戏”戏于庭:就是……“于”就是“在”的意思。 请大家想想看,古时候的庭院会是怎么样的呢,中国古人的庭院就是这样有山有水,有花有草,在这样的庭院里适合小孩子玩了。想想看,他们在玩什么,板书:丰富 谁能根据我们的想象和补充,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讲讲这两句话。,岁的司马光和一群小朋友在院子里做游戏,肯定是玩得非常……就让我们高高兴兴地把这句话读一读吧~ 教师指导阅读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意外发生了……发生了什么事,文中怎么说的,这“瓮”就是??“足跌没水中”怎么理解,原来,院子里有个大家伙,是什么,,,“瓮” 大家是从哪里了解到这个字的意义的,,,注释。没错,借助注释理解相关内容,是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原来,院子里有个大家伙,是什么,,,“瓮”那在本句中,还有哪些字是你们在阅读中未弄明白的, 那这两句话的意思是?? 理解得非常正确。你看到怎么样的画面, 看着自己的小伙伴掉进这么大的水缸里,危在旦夕,真让人---这样危急的情况,该怎么读,那谁能用焦急的口吻来读读,尽量读出紧迫的感觉来, ,.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其他孩子是怎么做的, 众皆弃去。你们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弃的意思是什么,舍弃。为什么都舍弃他们跑了,抽生读。想象一下,孩子们当时的表情、心理、动作,……?找生读读,多读几遍,其义自见”,试一试。

部编版(统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24司马光教学设计(含课堂作业及答案)

24 司马光 【教学目标】 1.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司、庭”等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文 言文简约的特点。 3.紧扣重点词句,感悟司马光的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 【教学重点】 参考注释,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句子的意思。 【教学难点】 体会司马光的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出示资料,介绍文言文 1.(课件出示2)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 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 善者而改之。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2.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后,自由朗读,简单交流 句子的意思。 3.相互交流说说以上句子和现代语言的不一样,教师小结:像这样的语言就叫“文言”。用文言写成的文【设计意图:出示文言文句段,把学生不知不觉得带到学习文言文中来。】

章就叫“文言文”,也叫古文。它是我们祖国语言文字 宝库中的一笔巨大财富。 4.今天就让我们学习一篇文言文《司马光》。(板书:司马光)。学生齐读课题。 5.谁能说说自己对司马光的了解?(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进行交流,教师评议。) 6.(课件出示3) 司马光(1019~1086),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运城安 邑镇东北)人,汉族。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字君实, 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司马光自幼嗜学,尤喜《春 秋左氏传》。 二、初读课文,读懂大意。 1.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音,读通句子。 (课件出示4) sī tínɡ dēnɡ diē zhònɡ qì chí jiē 司庭登跌众弃持皆 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正音:注意读准平舌音“司”,翘舌音“众、持”, 后鼻音“庭、登”。 去掉拼音读,齐读。 2. 指名朗读课文。 引导学生读准停顿:(课件出示5)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3. 教师范读,指导朗读,读准节奏。 4. 参考注释,自学课文。(要求:将注释中重点词语的解释再次批注在文中,据此理解句子的意思。)【设计意图:从字词句到文言文的朗读,扫清阅读障碍,为理解文言文做好充分的准备。】

司马光砸缸教案设计

《司马光砸缸》教案设计 一、教材简析:司马光是我国北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这篇课文讲的是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写的是司马光和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进盛满水的大水缸里,别的小朋友都慌了,而司马光却没有慌,急中生智,举起石头砸破水缸救出了小朋友。通过这个故事启发学生遇事不慌,沉着勇敢。这正是这单元的主题内容——小故事里学大智慧。这个小故事生动形象,是训练学生说、写的好素材。 二、目标拟定: 教学目标: 1、感悟课文内容,培养学生想象的习惯。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 3、读懂故事蕴含的道理,在自己的生活中有所体会,自觉去做。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想象的习惯,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 教学重点:感悟内容中蕴含的道理,有所体会,自觉去做。 教法、学法 1、教法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随机点拨提升。 2、学法

填换词语,补充空白,提出问题,说心里话。仿说仿写训练。 三、教学设计 (一)、回顾全文,交代目标1、与老师接读课文,老师的导语:从前有个人叫司马光。他小时候,常跟小朋友在花园里玩儿。花园里有什么呢?有一回,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就在这紧急关头,小朋友们怎么做的?司马光呢?这样,既回顾了课文内容,又使学生容易抓住主要内容。 2、给出词:司马光,使劲,砸缸,救出。学生连词说主要内容。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这样训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进入课堂情景。 (二)、自主学习,交流训练 1、课件出示学法提示: (1)、填换词语——() (2)、补充空白一一…… (3)、提出问题——? (4)、说心里话——! 2、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按学法进行边学边标注。这几招学生都会,很乐意参与学习,为展示自己的能力做准备。 3、先交流前两项,有的在花园前填“美丽',在假山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人音版

《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教学设计 课题:《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 教材: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走进音乐世界》音乐教材第一册第6课 年级:小学一年级上册 课时:一课时 教案设计:深圳市福田区园岭小学潘素素 设计指导:徐沛然、何天仪 教学内容:为故事歌《司马光砸缸》配音响 教学目标: 1.通过看、议、听、寻、配、演、想等活动进行探索和合作,感受和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 2.寻找适合不同音乐形象的音源,为歌曲《司马光砸缸》配乐。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作和表演《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培养互相合作的能力。 4.寓思想教育于故事,让学生懂得遇到意外的事情要冷静、机智、勇敢。 教学重点: 在“寻、配、演’’这三个环节重点探索,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教学难点: 寻找适合不同音乐形象的音源,为歌曲《司马光砸缸》配乐和表演。 课前准备: 电脑、多媒体课件、vcD、CD、钢琴、打击乐器及八种打击乐器的卡片、故事图片、废报纸等。 教学过程: 全班分组围成5个圈,教师在中间。 [二] 一、看

用电脑多媒体播放动画片《司马光砸缸》,让学生初步了解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 二、议 1.让学生运用语言智能简单复述《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从语言的角度体验和表现故事情节。 2.小组议论:我们要学习司马光什么精神?引导学生用脑力激荡法展开议论,得出应学习司马光盟、塑鱼、夏堕的精神。(接近或类似的词语) 三、听 播放带画面和歌词的叙事歌曲《司马光砸缸》,让学生完整地听一遍叙事歌曲《司马光砸缸》,借助画面和歌词了解司马光砸缸救人的全过程。 要求学生通过欣赏全曲回答: 1.找出歌曲中最紧张的一句歌词。(怎么办?怎么办?) 2.说出歌曲中高潮处的主要情绪(如:焦急、紧张、惊慌等),请学生选择表现“怎么办?怎么办?”的情绪(如:紧张地说“怎么办?”“怎么办?”或用打击乐器快速敲击表示焦急,还可用急促跺脚表示惊慌等等),让学生充分表述。引出打击乐器和音源的探索环节。 四、寻 1.复习已认识的四种打击乐器:三角铁、木鱼、响板、蛙筒。(实物) 2.介绍双响筒、铃鼓、钹、小鼓等四种打击乐器。(实物) 方法:请部分学生敲打新学的四件打击乐器,亲身体验打击乐器的音响效果,建立音响概念。教师可把打击乐器图片贴在黑板上,加深认识。 3.让学生按照自己对音乐的不同感受来寻找不同的打击乐器或其他音源(包括寻找身边能发出声音的物体;嘴发出声音等),来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 方法:教师把四幅主要的故事图片贴到黑板上。 (1)小朋友在院中捉迷藏;(2)“扑通”,一个小孩掉进大水缸;(3)司马光机智地搬起石头,用力地砸向水缸;(4)砸破了水缸,溺水的小孩得救了。 4.分组讨论,说说各自的乐器可以在歌曲的什么地方、用什么方法来配音响效果。如木质乐器:可用于有节奏地表现孩童们捉迷藏的过程;钹:表现缸被砸破后

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优质教案

第八单元 本单元的文章都是写人的。包括三篇精读文章、一篇略读文章、一个口语交际、一个习作和一个语文园地。《司马光》讲述了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赞扬了他的机智与勇敢。《掌声》写了一次掌声改变了一位残疾姑娘的生活态度的故事,说明了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很重要。《灰雀》描写了列宁和小男孩之间的故事。《手术台就是阵地》讲述了白求恩大夫在炮火中坚持给伤员做手术的事迹,赞扬了白求恩大夫高度的责任感和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四个版块。 课题内容简说 司马光 本文通过写司马光砸缸救落入缸中的孩子的故事,赞颂了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肯动脑筋的品质。 掌声 课文通过写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英子因上台演讲时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而变得自信、开朗的故事,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 灰雀 课文通过讲述列宁在公园里找灰雀时与一个男孩交谈,受到感动的男孩主动放回灰雀的故事,表现了列宁对灰雀的爱护,对男孩的关爱和尊重,以及男 孩知错能改的优秀品质。 手术台就 是阵地 本文写的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白求恩大夫不顾个人安危,把手术台当作阵地,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抢救伤员的事,表现了他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 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赞扬了他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的国 际主义精神。 1.认识41个生字,会写30个生字。正确读写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司马光》。了解文言文的特点。

3.学会默读,读懂课文内容,认识救人英雄司马光和白求恩,了解掌声的意义,看看“剃头大师”的趣事。 4.学习写人叙事的方法。学习表现一个人品质的技巧。 1.掌握本单元的字词。 2.了解文言文的特点:言文分离,行文简练。 3.学习文章中表情、动作、心理、语言的人物写作技巧。 4.学习文章中的人物的优点:如司马光的机智勇敢。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 24.《司马光》……………………………………………………… 1~2课时 25.《掌声》………………………………………………………… 2~3课时 26.《灰雀》………………………………………………………… 2~3课时 27*.《手术台就是阵地》…………………………………………… 1~2课时 习作·语文园地……………………………………………………… 4~5课时 本单元的教学可以按照“课文讲读——收集名人故事——口语交际——习作”的顺序进行。本组课文在教学时,要注意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发挥其整体优势,引导学生通过默读和朗读理解词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名人身上的优秀品质,进而收集名人故事。在阅读教学中,使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习作等训练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24.司马光 课题司马光课型新授课 设计说明 课文是一篇文言文,讲述了一个孩子掉进一口装满水的大缸里,其他孩子都吓跑了,司马光用石头砸破大缸,救了那个孩子的故事。在教学中,我注重学生朗读课文,读通、读懂句子,并借助课后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司马光的沉着,机智,遇事肯动脑筋的品质。 学前 1.查找司马光的资料了解司马光,预习课文,生字,制作生字卡片。(学生)

文言文专练-5年级

对牛弹琴 (2) 刻舟求剑 (3) 鲁人好钓 (4) 两小儿辩日 (4) 东施效颦 (6) 夸父追日 (7) 楚王好细腰 (8) 司马光砸缸 (9) 师旷论学 (10) 诸葛恪得驴 (11) 陶母戒子 (12) 杨布打狗 (13) 活见鬼 (14) 吾腰千钱 (15) 世无良猫 (17) 薛谭学讴 (18) 螳螂捕蝉 (19) 僧寺夜读 (20) 三人成虎 (21)

对牛弹琴 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 ..。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蹀躞而听。 1、联系全文理解加点字的意思。 为:如故: 鸣:奋: 2、“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的意思是 3、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4、对牛弹琴比喻: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涉.江:坠.于水: 舟止.:入.水求之: 2、把下面的话译成现代文。 (1)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2)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3)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3、楚人为什么找不到他的剑?文中哪句话告诉了我们原因?用“”画出。 4、你觉得楚人是怎样的人? 5、这则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

鲁人好钓 鲁人有好钓者,以桂为饵,锻黄金之钩,错以银碧,垂翡翠之纶,其持竿处位即是,然其得鱼不几矣。故曰:“钓之务不在芳饰,事之急不在辩言。”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1)鲁人有好.钓者()(2)故.曰() 2、文中“其持竿处位即是,然其得鱼不几矣”的意思是: 3、读了这则寓言,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司马光砸缸》教学设计

《司马光砸缸》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历史故事,讲的是司马光七岁的时候砸缸救人的故事。全文情节生动,叙事性强,故事的插图生动、形象,这些都有利于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有助于让学生了解故事情节,体会词句的意思。课文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沉着、机智、勇敢、聪明的小司马光的形象,对学生也起到了一定的感召作用。通过对这个故事的学习,懂得遇到难题,要开动脑筋,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课文内容相对熟悉,但是考虑城乡结合学生会存在差别,教学中,我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目标。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学情分析,我把本文的教学目标定为: 1、会读10 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换个语境还认识生字,认识足字旁、石字旁,会写7个生字,正确书写“出”的笔顺。 2、理解图意和课文内容,知道司马光是一个遇事不慌、机智勇敢的孩子。 3、能借助拼音正确的朗读课文,重点朗读“小朋友们都慌了,有的叫着喊着跑了,有的跑去找大人”和“他拿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把缸砸破了”,会用“有的、有的、有的说话”。 三、教学重点 1、会读10 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换个语境还认识生字,认识足字旁、石字旁,会写7个生字,正确书写“出”的笔顺。 2、理解图意和课文内容,知道司马光是一个遇事不慌、机智勇敢的孩子。 四、教学难点

能借助拼音正确的朗读课文,重点朗读“小朋友们都慌了,有的叫着喊着跑了,有的跑去找大人”和“他拿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把缸砸破了”,会用“有的、有的、有的说话”。 五、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导入新课 1、学生拿出自己的生字卡,同桌之间互相抽读生字,并帮他纠正读错的字。 2、教师考查学生生字学习情况,集体更正错别字。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哪些事情。 【设计意图:对上节课知识进行巩固复习,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小组间合作的能力,从他人身上查缺补漏互相学习并通过“同学们知道了那些事”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出示图片,创设情境 提问: 1、从图上你看出了什么?水缸在哪儿?缸里有多少水?当时情况怎样呢?哪个孩子是司马光?他是用什么办法救落水的小孩子的?…… 2、你还有什么看不懂的? 【设计意图:把观察与谈话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能力,口语表达能力,鼓励学生质疑,让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有利于教学活动的有的放矢。】

司马光砸缸教学设计

司马光砸缸教学设计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司马光砸缸》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字。积累“急中生智”等四个词语,会用“终于”说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轻声。 3、感受司马光遇到紧急情况,沉着、勇敢、果断救人的品质。 4、会用多种方法识字 教学重点:1、结合课文会用多种方法识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能读好轻声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ppt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课件出示司马光画像,老师简要介绍司马光——姓司马,名光。学习“司”字,字谜:这个同学真马虎,“同”字丢掉一小竖。司马光是北宋时期的人,离现在有九百多的年,是我国古代的历史学家。 2、设置悬念:今天我们要讲一讲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看来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二、指导看图,初步了解图意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些什么

2、图上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哪个是司马光 三、初读课文,感知故事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听准字音。 2、提出初读要求: (1)读准每个字音。 (2)画出本课的生字。 3、说一说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课件出示填空) 四、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识记生字。 1、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从前”是什么意思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是哪 (3)在这一自然段,发生了什么事 (4)思考:那个小朋友是怎样掉进缸里的掉进缸里的小朋友会出现什么情况 (5)学习生字:候、园、缸、座、玩 (6)分享识字方法 教师介绍缸的部首及由来,随机出示各种缸 2、第二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讨论:从哪里看出小朋友都慌了还可能有什么样子的能用“有的.....有的”说话

司马光砸缸教案

幼儿园大班活动教案:司马光砸缸(1)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司马光遇到紧急情况,沉着、勇敢、果断救人地品质。 2、学习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讲述,并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 3、教育孩子遇事要沉着冷静,动脑筋、想办法。 活动准备: 符合故事内容的动画活动过程: 一、设置悬念,激发幼儿的兴趣师:前几天,老师听到一个新闻,据说一个小朋友在池塘边玩耍时,一不小心掉进了池塘里,幸好有一个大人路过把他给救起来了。真的是好险哪!(教育小朋友不到河边、池塘边玩耍)今天,就有一位小朋友一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里,水缸里装买了水,这可怎么办呢?(想办法)师:小朋友们真会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办法。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部动画片,这个动画里讲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师:请小朋友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二、欣赏动画,初步了解故事的大意师:知道这个故事叫什么名字吗?哪个字你已经认识了?(解决光和缸的念法)幼:《司马光砸缸》 师:你从这个动画中看到了什么?幼:司马光砸缸救人过渡语:在这个动画中你们最喜欢哪一段? 三、分段欣赏动画,通过提问巩固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引导幼

儿说完整的话(1)播放开头至一个小朋友掉进了水缸师:他们在什么地方玩什么游戏?幼:他们在花园里玩捉迷藏师:这个孩子是怎么掉进水缸里的呢? 幼:……(2)播放小朋友掉进水缸后至司马光砸缸前师:这个孩子掉进水缸里了,其他小朋友都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幼:幼:有的小朋友哭了,有的小朋友去叫大人了……(3)播放司马缸砸缸至最后师:司马光用什么方法救了他呢?幼:他用石头砸破了缸。 师:他是砸在缸的什么地方的?幼:缸的下面部分。 师:在当时谁的办法最好?为什么? 师:你喜欢司马光吗?幼:喜欢。 师:为什么?幼:因为他聪明勇敢……师小结:司马光遇到事情沉着勇敢不慌张,开动脑筋想办法帮助别人。司马光从小就聪明勇敢,长大后就成了一位古代的历史学家。我们要向司马光学习,遇事要冷静不慌张,动脑筋,想办法。 师: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喜欢)老师有个提议:我们来比赛讲故事吧,看谁讲得最精彩! 四、引导幼儿复述故事幼儿自由复述故事,教师适当提示。 五、延伸活动:分角色表演故事附故事:司马光砸缸从前,有个男孩叫司马光。有一天,他和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捉迷藏。花园里有座假山,假山下有一口装满了水的大水缸,有个小朋友爬上假山藏了起来。大家玩得正高兴时,忽然听见"扑通"一声。哎呀!那个小朋友不小心掉到水缸里去了,这可把大家吓呆了:如果不赶快把这个小朋

司马光砸缸教学设计和反思

《司马光砸缸》教学设计和反思 刘静 教学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司马光遇到紧急情况,沉着、勇敢、果断救人地品质。 2、学习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讲述,并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 3、教育孩子遇事要沉着冷静,动脑筋、想办法。 4、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符合故事内容的动画 2、《司马光砸缸》歌曲 活动过程: 一、设置悬念,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前几天,老师听到一个新闻,据说一个小朋友在池塘边玩耍时,一不小心 掉进了池塘里,幸好有一个大人路过把他给救起来了。真的是好险哪!(教育小朋 友不到河边、池塘边玩耍) 今天,就有一位小朋友一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里,水缸里装满了水,这可怎么 办呢?(小朋友们各抒己见) 师:小朋友们真会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办法。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部动 画片,这个动画里讲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师:请小朋友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二、欣赏动画,初步了解故事的大意 师:知道这个故事叫什么名字吗? 幼:《司马光砸缸》 师:你从这个动画中看到了什么?幼:司马光砸缸救人

过渡语:在这个动画中你们最喜欢哪一段? 三、分段欣赏动画,通过提问巩固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引导幼儿说完整的话 (1)播放开头至一个小朋友掉进了水缸 师:他们在什么地方玩什么游戏?幼:他们在花园里玩捉迷藏 师:这个孩子是怎么掉进水缸里的呢? 幼:…… (2)播放小朋友掉进水缸后至司马光砸缸前 师:这个孩子掉进水缸里了,其他小朋友都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幼:幼:有的小朋友哭了,有的小朋友去叫大人了…… (3)播放司马缸砸缸至最后 师:司马光用什么方法救了他呢?幼:他用石头砸破了缸。 师:他是砸在缸的什么地方的?幼:缸的下面部分。 师:在当时谁的办法最好?为什么? 师:你喜欢司马光吗?幼:喜欢。 师:为什么?幼:因为他聪明勇敢…… 师小结:司马光遇到事情沉着勇敢不慌张,开动脑筋想办法帮助别人。司马光从小就聪明勇敢,长大后就成了一位古代的历史学家。我们要向司马光学习,遇事要冷静不慌张,动脑筋,想办法。 师: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喜欢)老师有个提议:我们来比赛讲故事吧,看谁讲得最精彩! 四、引导幼儿复述故事 幼儿自由复述故事,教师适当提示。 五、延伸活动:分角色表演故事

司马光三年级原文

司马光三年级原文 翻译: 一天,一群白族小孩在院子里玩耍。 在杜院有一个大水缸, 一个小孩爬上坛子刀, 滑入水箱,沉入水中, 所有人都抛弃了他。 司马光立刻拿起一块石头敲了敲坛子。 瓮破了, 水从缺口中涌出, 掉进水里的那个人活了下来。 1302条评论(46条)分享了秘密 爱多久 2019-11-25 专注于 司马光,陕西夏5261人。光生于七岁,成年后肃然起敬,闻言《左史4102春秋》,情之所至,退为1653户言,即其大指。既然是手不放书,就不知道饥渴。一群人在院子里作弄。其中一个爬进了瓮里,然后掉进了水里。他们都放弃了骨灰盒。——《元末阿鲁都宋史 司马光,字君石,陕西夏县人。司马光七岁的时候,就像一个成年人(在古代,成年人指的是弱冠,16岁,而不是今天的18岁)。他非常喜欢听人们谈论《左氏春秋》。在了解了大概的想法后,他回来告诉

了他的家人。从此,《左氏春秋》爱不释手,连饥、渴、冷、热都忘记了。一群孩子在院子里玩耍。一个小孩站在一个大瓮上(不是陶制的小瓮,而是后来的瓷制的大嘴瓮)。他跌倒了,缸里全是水。 教材课后习题 1.跟着老师朗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背诵课文。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2.借助注释,想一想怎样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生动,然后讲给别人听。 有一次,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小小的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从小就是一副小大人模样。这就是流传至今“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3.这篇课文和其他课文有什么不同?和同学交流。

《司马光砸缸》教学设计

《司马光砸缸》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历史故事,讲的是司马光七岁的时候砸缸救人的故事。全文情节生动,叙事性强,故事的插图生动、形象,这些都有利于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有助于让学生了解故事情节,体会词句的意思。课文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沉着、机智、勇敢、聪明的小司马光的形象,对学生也起到了一定的感召作用。通过对这个故事的学习,懂得遇到难题,要开动脑筋,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课文内容相对熟悉,但是考虑城乡结合学生会存在差别,教学中,我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目标。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学情分析,我把本文的教学目标定为: 1、会读10 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换个语境还认识生字,认识足字旁、石字旁,会写7个生字,正确书写“出”的笔顺。 2、理解图意和课文内容,知道司马光是一个遇事不慌、机智勇敢的孩子。 3、能借助拼音正确的朗读课文,重点朗读“小朋友们都慌了,有的叫着喊着跑了,有的跑去找大人”和“他拿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把缸砸破了”,会用“有的、有的、有的说话”。

三、教学重点 1、会读10 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换个语境还认识生字,认识足字旁、石字旁,会写7个生字,正确书写“出”的笔顺。 2、理解图意和课文内容,知道司马光是一个遇事不慌、机智勇敢的孩子。 四、教学难点 能借助拼音正确的朗读课文,重点朗读“小朋友们都慌了,有的叫着喊着跑了,有的跑去找大人”和“他拿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把缸砸破了”,会用“有的、有的、有的说话”。 五、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导入新课 1、学生拿出自己的生字卡,同桌之间互相抽读生字,并帮他纠正读错的字。 2、教师考查学生生字学习情况,集体更正错别字。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哪些事情。 【设计意图:对上节课知识进行巩固复习,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小组间合作的能力,从他人身上查缺补漏互相学习并通过“同学们知道了那些事”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出示图片,创设情境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教案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汉字,会写7个汉字. 2.能按文言文的节奏读好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背诵课文. 3.借助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4.体会文言文言简义丰的文体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阅读兴趣. 教学重点: 1.能按文言文的节奏读好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背诵课文. 2.借助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 体会文言文言简义丰的文体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阅读兴趣. 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 1.齐读课题. 1 / 7

你知道司马光吗?听说过“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吗?请你讲一讲! 学生讲故事. 2.了解人物,介绍司马光.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作品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等.主持编撰了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二、听读感知 同学们的故事讲得真精彩,但是你知道吗?在《宋史》中记载的这个故事,只有30个字.古人只用了30个字就把这个惊险的故事讲清楚了.他们是怎样做到的呢? 1.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注意课文朗读的节奏. 2.想一想课文讲的故事和我们平时听到的有什么不同? 3.跟老师一起读课文,读准文章的节奏. 预设: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2 / 7

4.在课本上圈画生字,小组交流识字. 三、生字认读,读准字音 1.课文中有很多生字,在朗读的过程中你都认识了吗?谁可以给大家领读一下? 2.出示5个要求会认的生字:司、跌、皆、弃、持. 3.学生用自己学过的识字法识字. 预设: 用加一加、减一减、分一分、比一比、换一换的方法,分别识字. 如:“司”加一笔变成“同”;“跌”减去 “⻊”变成“失”;“皆”可以分成“比、白” 两个汉字;“弃”可以跟汉字“弄”进行比较识字;“持”可以换掉部首“扌”,加“牛”变成“特”. 四、了解内容 自由地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1.学生根据阅读成果填空. 课文主要写________在小伙伴掉入瓮中时,沉着冷 静地________救出了小伙伴. 2.我们都知道一个事件一般包括起因、经过、结果 三部分.作者用这么少的字,有没有把事件说完整呢?请 3 / 7

司马光砸缸故事的教案

司马光砸缸故事的教案 走迷宫:出示课件,学生分组依次认读生字,全部读完方可走出迷宫。 1.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引读第一小节。 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古时候”是什么时候?从图上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是古时候? 2.学习课文第二小结: 自读、标一标有几句话。 指名读,想一想:他是谁? 出示句子,比较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他跟几个小朋友玩。 他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 读第二句,把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事读清楚。 花园里有什么? 这是一口怎样的水缸?看图,水缸究竟有多大?缸里的水多不多? 你从哪看出来的?你能把缸大水多读出来吗? 3.学习课文第三小节: 这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自由读第三段 小朋友是怎样掉进大水缸的?什么叫“一不小心”?

小朋友掉进水缸里了,着急吗?用着急的语气读读。 4.学习课文第四小节: 小朋友们都怎样了?“慌了”是什么意思?学生自由读,用“──”画出小朋友表现的句子,圈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交流汇报,师板书:小朋友慌了叫喊跑找 如果当时你在场,你会怎么叫,怎么喊? 读出小朋友慌了的语气。 5.学习课文第五小节: 司马光是怎样表现的? 出示句子:他拿起一块石头,砸那口缸,砸破了。 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砸破了。 哪句话好?为什么? 在句子中找出表示动作的词,标出△。 板书:司马光没有慌拿起使劲砸 把自己当成司马光,边读边做动作。 6.学习课文第六小节 指名读,想想结果怎样? 用轻松愉快的语气读一读。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背诵课文。 指名看图叙述故事。 同桌合作背诵。

自由背,喜欢背哪部分就背哪部分。 指名背诵全文。 1.谈收获:你喜欢司马光吗?为什么?从这个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 2.如果当时你也在场,你会想出什么办法救人?

(精品文档)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4《司马光砸缸》教学设计语文S版

14 司马光砸缸 1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 3.能从课文插图中学习仔细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 2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故事生动曲折,反映的是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对此类课文有浓厚的兴趣。仔细读文以后,对于课文揭示出来的道理,学生比较容易归纳出来,但要注意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还要添加一些课外拓展练习。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感受司马光遇到危急情况,沉着,勇敢,果断救人的品质。 4教学过程 活动1【讲授】司马光 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今天我们又要学习课文了,先请你们看课题:22.司马光(齐读) 2)(介绍司马光)司马光是900多年前一个很有名的人物,他姓司马,名光,司马是复姓。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范读课文,生思考:课文讲了司马光小时候的什么事? 2)通过交流,概括出课文讲了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朗读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②数数课文有几个小节,标上小节号。 4)用手势告诉老师,课文有几小节?(指名分节读课文) 5)用引读法学习第一小节。 ①从前,有个孩子叫什么? ②什么时候,有个孩子叫什么? 6)在投影片上找出谁是司马光。 讲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第二小节。

①指名读课文。(想想:他是谁?) ②比较句子:一天,他和小朋友们在花园里玩。 司马光和小朋友们在花园里玩。 两句话的意思一样吗?为什么课文第二小节要用“他”而不用“司马光”? ③出示练习。 一个小朋友掉到_______里去了。 学习“掉”(动作演示)“缸”(看图介绍)。 ④小朋友掉到水缸里了,焦急吗?用焦急的语气读一读。 ⑤齐读第一、二小节。 (2)学习第三、四小结。 ①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朗读要求: a.找出小朋友慌了的句子,用“____”划出来,找出小朋友表现的句子,用“------”划出来。 b.看这个练习,想想该怎么填? ________都慌了。司马光_________一块石头,使劲________那口缸,缸_______了。 ②交流从小朋友们慌了的句子中圈出的表示动作的词语。 板书:小朋友们都慌了,叫、喊、跑、找,学习“喊”。(分析字形) 如果你当时在场,你会怎么叫,怎么喊?(试着喊、叫) ③读出小朋友慌了的语气,读第三小节。 ④小朋友们都慌了,如果你在场,你会想什么办法救掉在缸里的小朋友?(简要板书) ⑤司马光怎么做,找出动词,标出“△”。 板书:司马光没有慌拿起使劲砸 学习“起”(析字形,动作演示)“砸”(动作演示,书空)“使劲”(找同义词:用力) ⑥用镇定的语气读课文第四小节。 ⑦同桌对读第三、四小节(男女生对读),试着背背。 2)学习第五小节。 ①指名读课文,想想:司马光使劲砸缸,结果怎样? ②交流,学习“流”(看投影片)。 ③用轻松愉快的语气朗读课文第五小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