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爱上古诗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孩子爱上古诗词
让孩子爱上古诗词
许昌市郊董庄小学◇吴桂娟
古诗词教学一直是阅读教学的难点。中国古诗词是中国文学宝库的奇葩,也是世界文学库一朵璀璨的奇葩,诗词灌溉了伟大的民族,抒写辉煌的历史,浓缩了几千年的文明成果,语言高度凝练的古诗词虽然富于节奏和韵律,适于儿童朗读,但不少诗词意境深远,哲理深刻,情感丰富,一些词句往往只可意会不可传。古诗词教学一直是阅读教学的难点。在目前的古诗词教学中,特别是古诗词的品读与学生情感培养方面,存在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针对这些现状,我进行了分析。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急于求成,教学盲目性和随意性较大,出现以下几种状况:一是倾盆大雨的背诵,教师为了赶进度,不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天天要求背诵一首;二是信口开河式的问答,教师没有精心备课,指导时随意性很大;三是填鸭式的讲解,课堂上教师不留给学生自主学习思考的时间,一讲到底,一气呵呵成;四是囫囵吞枣的翻译,把诗意告诉学生就算万事大吉。这些教学形式抑制了学生的创造需要,扼杀了学生思维的灵性和生命力,同时也让学生失去了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更不用说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之情了。
如何帮助学生跨越时空,让他们跟几百年、几千年前的古人进行心灵的对话,把学生带进更高的课堂境界呢?
一、课前要广采博览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仅仅是通过教师向学生传递,而且是学生
以激发学生的想象,还可以更好地使学生领会诗的音乐美。出声诵读,要力求读得清晰、准确、有节奏,读出思想感情。如宋代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词几乎句句押韵,如果能够提醒学生注意把诗的韵脚读好,读起来就朗朗上口。整首词的停顿和节奏应是这样: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三两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这种有规律的反复形成的节奏,产生了整齐划一的音乐美感。教学中适时应用配乐读诗,指导学生声情并茂地反复诵读,做到“一章十遍读,一句十回吟”,便会使静止的画面与声音、形象融为一体,使学生身临其境,与情感产生共鸣,从而步入诗的意境。当然,出声诵读要和低声慢吟结合起来,如果有必要,甚至可以和音乐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如指导学生诵读《送元二使安西》时,可以配以委婉低沉的古筝曲《阳关三叠》,一种送别的情调似乎在向学生述说那难舍难分的离别之情。学生既感受到诗歌的音乐美,又自然而然地步入诗的意境,最终获得思想的启迪。
四、注重整合,提升感悟
教学中,教师选取相同或相近的古诗进行整合,既能使学生感到耳目一新,又能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是同一主题作品的整合。小学阶段学习的古诗词有不少虽然作者不同、背景不同,但表达的情感主题却是相同或相近的。就拿“送别”主题来说,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王维以酒送友,借朝雨、青柳、美酒表达对友人离别的伤感之情;高适的《别董大》,高适以环境的恶劣与友人的光明前途进行对比,表现出对友人的勉励之意;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以目光送友,以长江之水比喻与友人感情的绵绵不绝。如果教师在教学时能整合资源,凝聚主题,学生就能在把握基点中生情。二是同一作者作品的整合。这样教学,既可以增强学生对作者不同语言风格的感受,还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比如学习陆游的经典古诗《示儿》,就可以带动学生学习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是同题材作品的整合:以题材为桥梁,可以带动同题材不同主题的诗歌的学习,比如:教师在引领学生的学习柳宗元的《江雪》后出示王士祯的《题秋江独钓图》在比较阅读中,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而且让学生学会了比较,更加深入地感悟作品的人文内涵。
五、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学习古诗固然是要让学生走进传统文化的殿堂,与作者对话,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在与人对话、演讲、写作文中恰当引用古诗词。如开展综合实践课,假想有一名沉湎网吧的少年,我让学生用古诗词对他进行规劝,“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等诗句就自然而然地被学生运用。春天来临,可举行“春天的诗会”,带领学生
在欣赏春天美景的同时,让学生诵读古诗词,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尤其要引导学生在作文中引用或择用,以增强文章的气势、文采和说服力。
诗歌是充溢着生命的情感载体,闲情、乡情、友情、爱国情是诗人反复吟叹歌咏的主题。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如能以情感点燃情感,实现作者、教师、学生三情共振,定会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爱上古诗词。
怎样把语文课上得更有“语文味”
许昌市董庄小学/吴桂娟观看特级教师于永正、贾志敏、孙双金的课堂实录,深深感受到他们的课是那么的朴实,充满着浓浓的“语文味”。我的那股热情也在感悟中渐渐升华———语文课堂不是舞台,但胜似舞台。一节好的语文课,应该让学生像品味一件艺术珍品、品尝一顿大餐一样,津津乐道,回味无穷,充满着浓浓的“语文味”。作为语文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抓住学生的心。设计的教学环节要环环相扣,如行云流水,让学生精神专注,
积极参与,精心品味,勇于质疑。怎样使自己的课更有“语文味”?我结合从名师那儿得到的感悟和自己的摸索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回归充满“语文味”的课堂
语文课堂要回归一个真实的语文课堂,语文课堂应该在每个角落,都有“人性”的光芒闪烁。老师的一个举动,每一句话语;或者是学生的一个眼神,每一次微笑,师生之间都能彼此心领神会,相互欣赏。而不是流于形式,匆匆忙忙完成一个又一个教学设计。表面上热热闹闹、高潮不断的一节语文课,等我们静下心来仔细品味时,总觉着少了点什么。仔细琢磨推敲之后便会发现,我们少了语文课的生命,那就是真实。那么要达到这种和谐,就必须在我们的语文课堂建立“尊重”与“平等”。如果我们的老师,只是按照自己的预设进行,进行精彩的表演,而不给学生生成的机会;只是按着老师的引导,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这样怎么能够体现尊重与公平?另外,在课堂上,老师应该应该是最普通的学生的代言人,而不仅仅是那些善于表达的学生的欣赏者。如果语文课脱离了真实的生活,学生就有一种望梅止渴的感觉,总觉得语文课上没啥可说也就没法做到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就得不到发挥,我们的课堂也就成了花架子。我发现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许多的老师过于单纯地追求教学技术层面的东西。比如说教学环节怎么设计精妙;小组讨论,合作学习这样安排恰当;文章的情境怎样演一演精彩等。这些处理固然重要,但是课堂本质是让学生有所吸收和消化。张志公老先生曾经对语文课堂是这样描述的,那就是要师生在教材里走一个来回。那就是我们的语文课堂要实现教师与教材的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教材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