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秦藩世系考
明朝藩王世系列表(样例5)
明朝藩王世系列表(样例5)第一篇:明朝藩王世系列表明朝藩王世系列表***************秦*************** 洪武十一年就藩西安府秦隐王朱尚炳愍嫡一子1395~1412 秦僖王朱志堩隐嫡一子1412~1424 秦怀王朱志均隐庶二子 1424~1426 秦康王朱志[土挈] 隐庶三子 1428~1455 秦惠王朱公锡康嫡一子 1458~1486 秦简王朱诚泳惠庶一子 1488~1498.秦昭王朱秉欆安庶一子 1500~1501 秦王朱谊漶靖嫡三子1587~1617 秦王朱存枢谊漶子1618~1643 ***************晋*************** 洪武十一年就藩太原府晋庄王朱锺铉宪庶一子1442~1502 晋端王朱知烊怀庶二子1503~1533晋简王朱新[土典] 知[火节]庶一子 1536~1575 晋惠王朱慎鋷新墧嫡三子 1579 晋穆王朱敏淳惠嫡一子 1585~1610 晋王朱求桂穆庶一子 1613~1643 周定王朱橚太祖嫡五子 1370~1425 周宪王朱有炖定嫡一子 1436~1439 周简王朱有爝定庶四子 1439~1452 周靖王朱子垕简庶一子 1455~1456 周懿王朱子埅简庶二子 1457~1485 周惠王朱同镳懿庶一子1487~1498 周恭王朱睦[木审] 悼庶一子1501~1538 周庄王朱朝堈康嫡一子 1540~1551 周敬王朱在铤庄嫡一子 1552~1583 周端王朱肃溱敬嫡一子 1586 周王朱恭枵端嫡一子 1589~1641 ***************楚*************** 蜀献王朱椿太祖庶十一子 1378~1423 代康王朱鼎渭鼐钧嫡一子?年袭封崇祯二年薨。
代王朱彝康嫡一子崇祯间袭封薨。
代王朱传[火齐] 彝嫡一子崇祯间袭封。
十七年遇害。
***************肃*************** * 洪武十一年封汉二十五年改封肃就藩甘州后移兰州肃庄王朱楧太祖庶十四子 1378~1419 肃康王朱瞻焰庄庶一子1424~1464 肃简王朱禄埤康庶一子 1468~1479 肃恭王朱贡錝简庶一子 1487~1536 肃定王朱弼桄靖嫡二子 1539~1562 肃怀王朱绅堵昭庶一子 1563~1564 肃懿王朱缙[火贵] 安庶一子 1571~1588 肃宪王朱绅尧懿庶一子 1601~1618 肃王朱识鋐宪嫡一子 1621~1643 辽王朱贵烚简庶二子1425~1439 辽肃王朱贵[火受] 简庶四子1439~1471 辽靖王朱豪墭肃嫡一子 1473~1478 庆怀王朱邃X 康庶一子 1471~1479 庆庄王朱邃[土屏] 康庶二子 1481~1491 庆恭王朱置錖庄庶一子 1491~1498 庆惠王朱鼒枋定庶二子 1552~1574 庆端王朱倪[火贵] 惠嫡一子 1577~1588 庆宪王朱伸域端庶一子 1591 庆王朱帅锌宪嫡二子 1595~1617 庆王朱倬[氵傕]帅锌嫡一子 1617~?***************宁***************洪武二十四年封。
永寿果然长寿——明朝秦藩唯一传到明末的郡王
永寿果然长寿——明朝秦藩唯一传到明末的郡王明朝秦王源自于朱元璋的次子朱樉一脉,他在洪武三年被封秦王,封地为陕西西安府。
洪武十一年,朱樉就藩西安,从此他的后代在这里繁衍生息。
秦王虽然是明朝第一藩王,但是命运不济,多位秦王都没有后嗣,屡次陷入大宗绝嗣的境地,为此不得不在旁系中寻找继承人,最后只能已在放宽要求出现了镇国中尉这样的低级爵位继承秦王的事。
按照朱元璋的规定,秦王作为亲王,其嫡长子或者庶长子继承亲王王位,其余诸子封为郡王。
秦王这一脉也曾经分封过众多的郡王,最后一共册封了十五位郡王。
然而这十五位郡王绝大多数都是明朝前期册封的,最后郡王就剩下了两个人,其中明朝初年封的郡王最后居然就剩下了一家。
之所以造成这种状况,第一种原因就是秦王无嗣,连继承人都没有,哪有多余的儿子册封郡王,自然没有新增的。
第二个原因是秦王大宗的多次绝嗣,多位秦王没有子嗣,不得不让郡王递补秦王,而按照规定郡王递补秦王后,原来的封爵取消。
这一类郡王有:第四位秦王原渭南王朱志均、第五位秦王原富平王朱志、第七位秦王原镇安王朱诚泳、第八位秦王原临潼王朱秉欆(他是第三代临潼王)、第十一位秦王原隆德王朱敬镕、第十三位秦王原紫阳王朱谊漶。
第三个原因就是明朝规定秦王可以旁系继承,但是郡王只能父死子继,如果大宗无子,那么直接王位取消,不允许弟弟或者侄子继承,如果出现这种行为,一律称之为冒封,一旦发现要从重处罚,直接取消爵位。
这一类郡王有:朱樉次子永兴王朱尚烈,永乐元年封,万历二年末代郡王朱惟熣去世,因为他的父亲是以侄子身份继承王位,他向皇帝自首,最后得到皇帝谅解没有处罚,但是他死后永兴王王位被取消;朱樉三子保安王朱尚煜,永乐元年封,嘉靖三十六年末代郡王朱秉栈去世,他死后朝廷查出他的父亲是以弟弟身份继承王位的,因此保安王王位被取消。
第四个原因就是大宗死后无子,没有冒封,王位自然取消。
这一类郡王有:朱樉四子兴平王朱尚烐,成化十二年末代兴平王朱公铄去世无子,兴平王王位直接取消;第二位秦王朱尚炳四子宜川朱志堢,嘉靖元年末代宜川王朱秉楀去世无子,宜川王王位直接取消;第五位秦王朱志四子郃阳王朱公镗,正德三年末代郃阳王朱秉檄去世,无子,郃阳王王王位直接取消;第五位秦王朱志五子汧阳王朱公鏳,嘉靖三十三年末代汧阳王朱秉榛去世,他本来有两个儿子但是都死在他前面,因此他死后无子,汧阳王王王位直接取消。
明代亲王郡王世系表(原创)汇总
明代亲王郡王世系表(原创)汇总明代亲王郡王世系表完整版太祖系秦亲王世系太祖嫡二子朱樉建藩国于陕西西安府。
秦愍王(朱樉)-秦隐王(朱尚炳)-秦僖王(朱志堩)-秦怀王(朱志均)-秦康王(朱志邅)-秦惠王(朱公锡)-秦简王(朱诚泳)-秦昭王(朱秉欆)-秦定王(朱惟焯)-秦宣王(朱怀埢)-秦靖王(朱敬镕)-秦敬王(朱谊旐)-秦王(朱谊漶)-秦王(朱存枢)。
李自成攻破西安,朱存枢投降被俘。
秦愍王朱樉,太祖嫡二子,洪武三年封。
十一年就藩西安府。
二十八年薨。
1370~1395 秦隐王朱尚炳,愍嫡一子,洪武二十八年袭封。
曾镇压过沔人高福兴暴动。
成祖称帝,曾谴使西安,尚炳初时傲慢无礼,后为成祖威胁,才谢罪归服。
永乐十年薨。
1395~1412秦僖王朱志堩,隐嫡一子,永乐十年袭封。
二十二年未娶薨。
1412~1424秦怀王朱志均,隐庶二子,初封渭南王,永乐二十二年进封。
宣德元年未娶薨。
1424~1426 秦康王朱志[土挈],隐庶三子,初封富平王,宣德三年进封。
景泰六年薨。
1428~1455 秦惠王朱公锡,康嫡一子,天顺二年袭封。
成化二十二年薨。
1458~1486秦简王朱诚泳,惠庶一子,成化四年封镇安王,弘治元年袭封秦王。
十一年薨。
无子。
1488~1498秦安王朱公铭,康庶三子,封临潼王,追封秦王。
秦庄王朱诚澯,安嫡一子,袭临潼王,追封秦王。
秦昭王朱秉欆,简从弟临潼王朱诚澯庶一子,初袭临潼王,弘治十三年嗣封秦王。
追谥其祖朱公铭为安王,父朱诚澯为庄王。
十四年薨。
1500~1501秦定王朱惟焯,昭庶一子,正德四年袭封。
嘉靖二十三年薨。
无子。
1509~1544秦恭王朱诚润,追封。
秦顺王朱秉柎,追封。
秦端王朱惟燫,追封。
秦宣王朱怀埢,定再从弟奉国将军朱惟燫之子,初封镇国中尉,嘉靖二十七年嗣封秦王。
追谥其曾祖镇国将军朱诚润为恭王,祖辅国将军朱秉柎为顺王,父朱惟燫为端王。
朱诚润,安庶二子也。
四十五年,宣王薨。
1548~1566 秦靖王朱敬镕,宣庶一子,初封隆德王,隆庆三年袭封。
明代秦藩的佛道信仰探析
增 修” 『 2 l _ 4 ; 从这 几 则 史 料 来 看 , 寺 庙 多 以“ 秦藩 ” 为
一
、
秦 藩 的佛 教信 仰
修 建者 , 此类 修建 活 动实应 由在 位 的秦 王 领衔 , 其他
宗 室成 员参 与 。此外 , 普光 寺是 秦愍 王为 番僧所 建 ,
万历 年 间秦藩 修建 的佛 寺有 “ 千佛 寺 , 一名 竹林
寺 。在城 南 七十里 即圆光寺 下 院 , 明洪 武 时建 , 万历
从佛、 道 两个 方 面考察 明代 秦藩 成员 的信 仰表 现 、 特
点 以及 形成 原 因 , 敬请 方 家指 正 。
十 二 年秦 藩 重 修 , 崇 祯 元 年 继 修” [ 2 j 4 , 此 时在 位 的
的 经 济 实 力是 其 大量 宗 教 投 入 的物 质 保 证 。 关键词 : 明代 ; 秦藩 ; 佛教信仰 ; 道 教 信 仰
中图分类号 : K2 4 8; B 9 4 9 ; B 9 5 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2—5 3 7 9 { 2 0 1 3 ) 1 2—0 0 5 4 —0 7
。
作者简介 : 罗
莹( 1 9 8 8 ) , 女, 云南 昌 宁人 , 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 , 研究方 向: 明清史
。
第 1 1卷 第 1 2 期
罗 莹 : 明 代 秦 藩 的 佛 道 信 仰 探 析
因此其 上 疏 请 额 实 应 有 秦 王 公 锡 的个 人 意 愿 在 其
中 。《 山西 通志 》 载: “ 法 住寺 … … 明僧 释 懒云 工诗 华 藏 阁别 驾李 朝佩 修 , 僧交 光撰 记 。土 人传 朝佩 卒 , 生 秦藩 , 初 生 即 自言籍 贯姓 名并 修 寺工 未竟 , 王 遣官 输
明朝藩王选讲(壹)-秦王朱樉支系
明朝藩王选讲(壹)-秦王朱樉支系他大哥是太子,有着嫡长子的光环,所以他不敢妄想大哥那样的地位。
后来他大哥病逝,老父亲也没有选择他,也不会选择他,而是选择了大侄子。
当然,这也是《皇明祖训》之规定。
再后来,他也蹊跷地去世,走在了老父亲的前面。
他的一生,就如同后续世代的子子孙孙一样,大多数时候,都低调,没有存在感,即便是犯了错误,数百年来知晓或者指责他的人都不多。
今天,明朝藩王选讲,我们讲第一位,秦愍王朱樉以及秦王支系的故事。
•·生于乱世,生母成谜朱樉,1356年12月3日出生,当时华夏大地还处在蒙古人的统治之中。
根据《明史》的记载,说朱樉的母亲是马皇后,这里存在着一定的争议。
因为后来老四朱棣当皇帝后,把自己母亲这回事儿给做了一些艺术润色,同时也润色了大哥二哥三哥以及五弟的母亲。
现在查《明史》,五个儿子都是马皇后所生,换言之都是嫡子。
关于朱棣的生母问题,请各位看客移步《省愚说明帝-明成祖朱棣》章节有着详细论述。
我们也暂时姑且就认定朱樉是马皇后所生吧。
这样一来,假如朱元璋的前面五个儿子都是马皇后所生,那么老二朱樉比大哥朱标小13个月又18天,比三弟朱㭎大12个月又15天。
只能说马老太真厉害,都不歇息一下。
•·受封秦王明洪武三年(1370年)四月初七,老二朱樉被封为秦王,当日同时受封的还有三弟朱㭎被封为晋王,四弟朱棣被封为燕王,五弟朱橚被封为吴王(8年后改封为周王),六弟朱桢被封为楚王,七弟朱榑被封为齐王,八弟朱梓被封为潭王(当时才7个月大)。
与他们有差异的是,他们的大哥朱标,在1368年朱元璋称帝成立明朝,就立刻被立为太子。
所以这里也有一个说法,说只有朱标才是马皇后所生,其余的儿子都不是,另外马皇后生过两个女儿是真的。
老朱心中嫡庶有分,心里很清楚,所以册立的时间也有端倪。
老四朱棣非要把自己改成是马皇后所生,也就不得不把二哥三哥的亲妈也改了,顺道还帮五弟也把亲妈给改了。
•·就藩西安洪武十一年(1378年)五月初四,21岁半的朱樉,带着家眷,就藩西安。
日志洞庭秦氏世系图(1之1)
日志洞庭秦氏世系图(1之1)第一图淬之公派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洞庭西山世次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常州毗陵世次鸿—则—灿—舉迁松江旧盐仓鸿—则—灿—土睾—鏊—洪—理—明—显—克信无考鸿—则—灿—土睾—鏊—洪—理—明—显—克让—浦另图一之一鸿—则—灿—土睾—鏊—洪—理—明—显—克让—湍无考鸿—则—灿—土睾—鏊—洪—理—明—显—克诚无考鸿—则—灿—土睾—鏊—洪—理—明—达无考鸿—则—灿—土睾—鏊—洪—璞—应辉—文魁—汪—哲另图一之二鸿—则—灿—土睾—鏊—洪—璞—应辉—文隆—溱—曙迁湖广黄州鸿—则—灿—土睾—鏊—洪—璞—应辉—文隆—沂—亮迁湖广荆州鸿—则—灿—土睾—鏊—洪—璞—应辉—文隆—沂—高无考鸿—则—灿—土睾—鏊—洪—琩—应奇—文美—景贵无嗣鸿—则—灿—土睾—鏊—洪—琩—应奇—文美—景安—笛另图一之三鸿—则—灿—土睾—鏊—洪—琩—应奇—文美—景安—箫—让无考鸿—则—灿—土睾—鏊—洪—琩—应奇—文美—景安—箫—谏无考鸿—则—灿—土睾—鏊—洪—琩—应奇—文美—景安—箫—议无考鸿—则—灿—土睾—鏊—洪—琩—应奇—文美—景书无嗣鸿—则—灿—土睾—餦—川无嗣光以下同东秦谱鸿—则—灿—土睾—餦—来—光—贵贤—皙—潮—谊另图一之四鸿—则—灿—土睾—餦—来—光—贵贤—皙—濛无嗣鸿—则—灿—土睾—餦—来—光—贵贤—皙—淮—诏以异姓为嗣鸿—则—灿—土睾—餦—来—光—贵贤—皙—澜—訚无嗣鸿—则—灿—土睾—餦—来—光—贵贤—昭—溢—识—穗迁松江无考鸿—则—灿—土睾—餦—来—光—贵贤—昭—溢—识—禾白迁松江无考鸿—则—灿—土睾—餦—来—光—贵贤—昭—溢—训另图一之五鸿—则—灿—土睾—餦—来—鸿—则—灿—土睾—餦—来—光—贵贤—昭—溢—识—禾白迁松江无考鸿—则—灿—土睾—餦—来—光—贵贤—昭—溢—训另图一之五鸿—则—灿—土睾—餦—来—光—贵贤—昭—溢—诰另图一之六鸿—则—灿—土睾—餦—来—光—贵贤—昭—瀛—讲另图一之七鸿—则—灿—土睾—餦—来—光—贵贤—昭—瀛—读另图一之八鸿—则—灿—土睾—餦—来—光—贵贤—昭—瀛—讷另图一之九鸿—则—灿—土睾—餦—来—光—贵德—克胜—敬能—榛一—宗庆无考鸿—则—灿—土睾—餦—来—光—贵德—克胜—敬能—榛一—宗瑞无考鸿—则—灿—土睾—餦—来—光—贵德—克胜—敬能—榛一—宗辅无考鸿—则—灿—土睾—餦—来—光—贵德—克胜—敬能—榛二另图一之十鸿—则—灿—土睾—餦—来—章(章泰三公老谱载石公支祖)无考鸿—则—灿—坪无考(石公山在洞庭西山之右南端,明月湾之右)附注:有□符号处,并非缺字,是看不清字形,或在电脑中打不出来,如毗陵12世的土睾是土睾之左右拼写,禾白系禾与白左右拼写,字典上查无此字。
明朝藩王世系
明朝藩王世系明制,亲王之嫡长子封世子,长孙封世孙,其余各子封郡王。
郡王嫡长子封长子,其余各子封镇国将军。
以下依次封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
明神宗时,因宗室繁衍过巨,遂减岁禄,并限制继承。
亲王由旁支入继者,取消旁推之恩,原为郡王者,除嫡长子外,其余各子仍袭镇国将军爵位,不得进封郡王;镇国将军入继者,其余各子仍袭辅国将军爵位。
此外,由郡王入继者,原郡封再袭之例也被取消。
西方为了保持贵族的高贵(财力)50%左右的子孙是终身不结婚的,但明朝就没这么多讲究。
朱元璋是讨饭饿怕了,他的子孙不管有没有土地和封爵,都是有特殊的俸禄的,这也是明朝后期机构臃肿原因之一。
所以明朝中后期的一部分皇家后裔基本就成为了生育的机器,到明朝灭亡时朱元璋的直系后裔,女的不算光男丁就将近10万。
当然封土还是嫡长子继承制,其他的就一层一层往下分什么亲王...郡王明朝,王爵为皇族专享(开国诸大将死后有追封郡王者),皇族封爵均世袭罔替:亲王嫡长子年十岁立王世子,长孙立为世孙;诸子年十岁,则封为郡王;郡王嫡长子为郡王世子;亲王:皇嫡长子立为太子,皇帝诸子年十岁立为亲王,有封地,故又称藩王,亲王的正式名称为王,其封地称国,王玺称“某国之宝”,二十岁就藩.郡王:亲王嫡长子年十岁立王世子,长孙立为世孙;亲王诸子年十岁,则封为郡王;所有爵位世袭,永远有别于齐民。
自亲王以下,不再食租税而领取岁支禄米郡王:亲王嫡长子年十岁立王世子,长孙立为世孙;亲王诸子年十岁,则封为郡王;镇国将军:郡王嫡长子为郡王长子;嫡长孙则授长孙;郡王诸子则授镇国将军;辅国将军:镇国将军长子袭位镇国将军,诸子为辅国将军;奉国将军;辅国将军长子袭位辅国将军,诸子为奉国将军;镇国中尉;奉国将军长子袭位奉国将军,诸子为镇国中尉;辅国中尉;镇国中尉长子袭位镇国中尉,诸子为辅国中尉;奉国中尉,辅国中尉长子袭位辅国中尉,诸子为奉国中尉以下按照帝系及藩王世袭列举明朝诸王,也可以见各藩王世系表链接。
明代藩王世系表
明代藩王世系表○明熙祖(太祖之祖父)诸子1 明仁祖(朱世珍)2 寿春王○明仁祖(朱世珍)诸子1 南昌王2 盱眙王3 临淮王4 明太祖(朱元璋)○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年号洪武)诸子1 太子(朱标,早逝,追封明兴宗)2 秦王,建藩国于陕西西安府秦愍王(朱樉)-秦隐王(朱尚炳)-秦僖王(朱志堩)-秦怀王(朱志均)-秦康王(朱志邅)-秦惠王(朱公锡)-秦简王(朱诚泳)-秦昭王(朱秉欆)-秦定王(朱惟焯)-秦宣王(朱怀埢)-秦靖王(朱敬镕)-秦敬王(朱谊旐)-秦王(朱谊漶)-秦王(朱存枢)李自成攻破西安,朱存枢投降被俘。
3 晋王,建藩国于山西太原府晋恭王(朱)-晋定王(朱济熺)-晋王(朱济熿)-晋王(朱美圭)-晋庄王(朱钟铉)-晋端王(朱知烊)-晋简王(朱新典)-晋惠王(朱慎鋷)-晋穆王(朱敏淳)-晋王(朱求桂)李自成攻陷山西,晋王朱求桂与秦王朱存枢均被俘,入北京,不知所终。
4 燕王,建藩国于北平府明成祖(朱棣)燕王朱棣以一隅灭天下,四年“靖难”,攻破南京,夺得帝位,迁都北平,改名北京,传14帝,崇祯17年(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帝自尽,明朝灭亡。
5 周王,建藩国于河南开封府周定王(朱橚)-周宪王(朱有炖)-周简王(朱有爝)-周靖王(朱子垕)-周懿王(朱子驩)-周惠王(朱同镳)-周恭王(朱睦审)-周庄王(朱朝堈)-周敬王(朱在铤)-周端王(朱肃溱)-周王(朱恭枵)崇祯十四年冬,李自成攻开封,朱恭枵出告示,杀贼一人者,赏黄金50两,贼久攻不克解围散去。
明年四月,李自成再围开封,决河灌城,死者数十万,城破后,朱恭枵及其家眷被明军救出,不久去世,其孙南走,死于广州。
6 楚王,建藩国于湖广武昌府楚昭王(朱桢)-楚庄王(朱孟烷)-楚宪王(朱季堄)-楚康王(朱季埱)-楚靖王(朱均鈋)-楚端王(朱荣氵戒)-楚愍王(朱显榕)-楚恭王(朱英佥)-楚王(朱华奎)张献忠劫掠湖广,兵至武昌,俘虏朱华奎,沉入江中,诸子嗣无幸免者。
明朝宗室世系表(DOC)
德祖玄皇帝懿祖恒皇帝熙祖裕皇帝(祖陵安徽泗县)-2子儿子:长子朱世珍-4子次子(寿春王)-4子长子(霍丘王)-1子长子(宝应王)次子(下蔡王)三子(安丰王)-4子长子(六安王)次子(来安王)三子(都梁王)四子(英山王)四子(蒙城王)朱世珍仁祖淳皇帝(皇陵安徽凤阳)-4子儿子:长子(南昌王)-2子长子(山阳王)次子朱文正子朱守谦(靖江王)子朱赞仪(悼僖王)子朱佐敬(庄简王)子朱相承子朱规裕(昭和王)子朱约麒(端懿王)子朱经扶(安肃王)子朱邦苎子朱任昌子朱履焘子朱任晟子朱履祜子朱佐敏次子(盱眙王)-1子长子(昭信王)三子(临淮王)四子朱元璋(太祖)-26子朱元璋太祖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孝陵江苏南京)-26子生于1328年,父为仁祖淳皇帝朱世珍,母为陈氏。
于1368年称帝,年41岁,年号洪武。
卒于1398年,享年71岁,在位31年。
皇后:孝慈贞化哲顺仁徽成天育圣至德高皇后[马氏](孝陵江苏南京)皇子:长子朱标(懿文太子)-5子长子朱雄英(虞怀王)次子朱允炆(惠帝)-2子三子朱允熥(广泽王)四子朱允熞(怀恩王)五子朱允熙(敷惠王)次子朱樉(秦愍王)子朱尚炳(秦隐王)子朱志堩(秦僖王)子朱志均(秦怀王)子朱志邅(秦康王)子朱公锡(秦惠王)子朱诚泳(秦简王)子朱诚澯(临潼王)子朱秉欆(秦昭王)子朱惟焯(秦定王)从子朱怀埢(秦宣王)子朱敬镕(秦靖王)子朱谊澡(秦敬王)子朱谊漶(秦王)子朱存枢(秦王)三子朱棢(晋恭王)子朱济熺(晋定王)曾孙朱奇溯(西河王)子朱表相(西河王)子朱济熿(晋王)子朱美圭(晋献王)子朱钟铉(晋庄王)子朱奇源(晋王)子朱表荣(晋王)子朱知烊(晋端王)子朱表槏(新化王)子朱知节(新化王)长子朱新典(晋简王)子朱新墧子朱慎镜(晋王)子朱慎鋷(晋王)子朱敏淳(晋王)子朱求桂(晋王)子朱表檈(荥泽王)四子朱济炫(庆成庄惠王)孙朱钟镒(庆成王)子朱奇浈(庆成王)子朱表栾(庆成王)子朱奇添四子朱棣(成祖)-4子五子朱橚(周定王)子朱有墩(周宪王)子朱有动子朱有爝(周简王)子朱子垕(周靖王)子朱子驩(周懿王)子朱同镳(周惠王)子朱安横(周悼王)子朱睦审(周恭王)子朱勤熄子朱朝堈(周庄王)子朱在铤(周敬王)子朱肃溱(周端王)子朱恭枵(周王)子朱睦楧(南陵王)子朱安泛(平乐王)子朱安涘(义宁王)子朱安戍子朱有爌六子朱桢(楚昭王)子朱孟烷(楚庄王)子朱季堄(楚宪王)子朱季埱(楚康王)从子朱均鈋(楚靖王)子朱荣戒(楚端王)子朱显榕(楚愍王)子朱英耀子朱英佥(楚恭王)子朱华奎(楚王)子朱华壁(宣化王)子朱英炊(通山王)子朱显槐(武冈王)子朱显休(崇阳王)七子朱榑(齐王)子朱贤爀八子朱梓(潭王)九子朱杞(赵王)十子朱檀(鲁荒王)子朱肇煇(鲁靖王)子朱泰堪(鲁惠王)子朱阳铸(鲁庄王)子朱当漎子朱健杙子朱观定(鲁端王)子朱颐坦(鲁恭王)子朱寿爵子朱寿鏳(鲁敬王)子朱寿鋐(鲁宪王)子朱寿镛(鲁肃王)子朱以派(鲁王)子朱当沍(归善王)十一子朱椿(蜀献王)子朱悦熑子朱友堉(蜀靖王)子朱友党(蜀僖王)子朱悦爠(华阳王)子朱悦菼(蜀和王)子朱友垓(蜀定王)子朱申鈘(蜀怀王)子朱申凿(蜀惠王)子朱宾瀚(蜀昭王)子朱让栩(蜀成王)子朱承龠(蜀康王)子朱宣圻(蜀端王)子朱奉铨(蜀恭王)子朱至澍(蜀王)十二子朱柏(湘献王)十三子朱桂(代简王)子朱逊耑子朱仕廛(代隐王)子朱成炼(代惠王)子朱聪沫(武邑王)子朱俊杖(代懿王)子朱充耀(代昭王)子朱廷埼(代恭王)子朱鼐铉(代定王)子朱鼐钧(代王)子朱鼎渭(定康王)孙朱传齐(代王)子朱逊燂(襄垣王)子朱逊烇(灵丘王)子朱仕塝(灵丘王)子朱成鈠(灵丘王)子朱聪滆(灵丘王)子朱俊格孙朱廷址子朱鼐镰十四子朱楧(肃庄王)子朱瞻焰(肃康王)子朱禄埤(肃简王)子朱贡錝(肃恭王)子朱真淤子朱弼桓子朱弼桄(肃定王)子朱缙炯子朱绅堵(肃怀王)子朱弼柿子朱缙贵(肃懿王)子朱绅尧(肃宪王)子朱识鋐(肃王)十五子朱植(辽简王)子朱贵烚(辽王)子朱贵受(辽肃王)子朱豪墭(辽靖王)子朱恩稽(辽惠王)子朱宠涭(辽恭王)子朱致格(辽庄王)子朱宪节(辽王)子朱宠寰(光泽王)子朱贵燮(远安王)子朱贵煊(巴东王)十六子朱旃(庆靖王)子朱秩煃(庆康王)子朱邃欻(庆怀王)子朱邃塀(庆庄王)子朱寘錖(庆恭王)子朱台浤(庆定王)子朱鼒櫍子朱鼒枋(庆惠王)子朱倪贵(庆端王)子朱伸域(庆宪王)子朱帅锌(庆王)子朱倬纮(庆王)子朱寘銂(巩昌王)子朱秩炅(安塞王)子朱秩炵子朱邃墁子朱寘鐇(安化王)孙朱鼒材十七子朱权(宁献王)子朱盘烒(宁惠王)子朱奠培(宁靖王)子朱觐钧(宁康王)子朱宸濠(宁王)子朱奠壏(戈阳王)五世孙朱多煌子朱谋堚子朱奠堵(石城王)子朱觐镐子朱宸浮子朱宸浦子朱宸潣子朱拱梃子朱宸澅子朱宸浫子朱拱概子朱多量子朱谋韦十八子朱楩(岷庄王)子朱徽焲子朱徽煣(岷恭王)子朱音瀼(岷顺王)子朱膺丕(岷简王)子朱彦汰(岷靖王)子朱誉荣(岷康王)子朱定耀(岷定王)孙朱企崟(岷王)子朱彦泥(南安王)子朱膺铺(安昌王)子朱徽煠十九子朱橞(谷王)二十子朱松(韩宪王)子朱冲或(韩恭王)子朱范圯(韩怀王)子朱范仰(韩靖王)子朱征钋(韩惠王)子朱偕充(韩悼王)子朱偕灊(韩康王)子朱旭櫏(韩昭王)子朱融燧(韩定王)子朱谟典子朱朗锜(韩端王)曾孙朱亶脊子朱旭肴(建宁王)子朱冲秌(襄陵王)子朱范址子朱冲烌(乐平王)二十一子朱模(沈简王)子朱佶焞(沈康王)子朱幼学(沈庄王)子朱诠钲(沈恭王)孙朱允桤孙朱允栘(沈宪王)子朱恬烄(沈宣王)子朱珵尧(沈定王)子朱效庸(沈王)子朱幼予(清源王)从子朱允杉从子朱允柠从子朱允析二十二子朱楹(安惠王)二十三子朱桱(唐定王)子朱琼烃(唐靖王)子朱琼炟(唐宪王)子朱芝址(唐庄王)子朱弥鍗(唐成王)子朱弥钳子朱宇温(唐敬王)子朱宙栐(唐顺王)子朱硕熿(唐端王)子朱聿键(唐王)子朱聿镆(唐王)子朱芝垝(三城王)子朱芝瓦(荡阴王)子朱芝垠(承休王)子朱弥鋠二十四子朱栋(郢靖王)二十五子朱彝(伊历王)子朱颙炴(伊简王)世孙朱諟钒(伊悼王)世孙朱諟锊(伊定王)子朱訏渊(伊庄王)子朱訏淳(伊敬王)子朱典楧(伊王)子朱褒节二十六子朱楠朱允炆恭闵惠皇帝-2子生于1377年,父为懿文太子朱标,母为懿文太子妃吕氏。
明朝藩王世系表
明朝藩王世系表明朝藩王世系表明太祖朱元璋于1368年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建立了明王朝,为了加强对各地人民的统治,有力地监督地方官吏效忠于朝廷,同时防止发生争权夺位的争斗,维系并巩固朱家王朝的统治,朱元璋推行分封制,把皇子皇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共同来“夹辅皇室”。
朱元璋从洪武三年至洪武十八年(公元1370-1385年),先后分封诸子为王,分镇各地,使皇权不陷于孤立。
朱元璋有子女42人,其中皇子26人,除长子朱标被立为皇太子、皇二十六子朱楠出生刚满月就殇亡外,其余24人均封为亲王(一字王)。
其中皇八子朱梓,洪武三年封潭王。
十八年就藩长沙。
朱梓“英敏好学”,善作文章。
在长沙时,他常召集王府儒臣饮酒赋诗,亲自评品其高下。
他温文儒雅,“有恩于民”。
其时,朱元璋大兴党狱,法网森严。
,谭王妃的父亲都督於显,哥哥宁夏指挥於琥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坐胡惟庸案被杀,朱梓惶恐不安。
朱元璋派了使者安慰,并召他进宫,朱梓非常害怕,就和王妃於氏一道自焚而死,没有儿子,撤消了封地。
朱元璋的儿子们大多数不是野心勃勃便是残暴荒淫,好不容易有这麽一个温文儒雅,安分守己的,却不得其死。
很多后人都为他抱屈,如永乐,洪熙,宣德三朝元老名臣夏元吉,公安派的创始人袁家三兄弟中的老三袁中道都写有悼念的诗篇。
皇九子朱杞,洪武三年受封赵王,第二年去世,年仅三岁。
朱元璋考虑随着子孙繁衍,可能会名字重复,于是亲自为子孙们制定了取名命字的原则和方法。
他为有后代的23个儿子,从孙子辈算起各拟定了20个字的后代世系,每个字为一世。
几子孙初生,由宗人府依据世次顺序取双名,双名中的前一个字即太祖所取,后个字则必须是一个以五行做偏旁的字,五行则以“火、土、金、水、木”为顺序,“火”为朱元璋孙子辈命名所用偏旁,以下依此类推。
在朱元璋为23房子孙所取派语分别是:太子房: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
秦王房:尚志公诚秉,惟怀敬谊存,辅嗣资廉直,匡时永信惇。
明朝藩王世系列表7554949
明朝藩王世系列表7554949明朝藩王列表(鲁王系)鲁国明朝鲁国诸王编辑洪武⼗⼋年(1385年)就藩兖州府称号国君姓名关系在位年数注记鲁荒王朱檀朱元璋、庶⼗⼦1370年—1389年洪武三年封。
⼗⼋年就藩兖州府。
⼆⼗⼆年薨。
鲁靖王朱肇煇朱檀、庶⼀⼦1403年—1466年永乐元年袭封。
成化⼆年薨。
鲁惠王朱泰堪朱肇辉、嫡⼀⼦1467年—1473年成化三年袭封。
九年薨。
鲁庄王朱阳铸朱泰堪、嫡⼀⼦1476年—1523年成化⼗⼆年袭封。
嘉靖⼆年薨。
鲁怀王朱当漎朱阳铸、嫡⼀⼦追封成化⼗九年封世⼦。
弘治⼗⼋年薨。
諡怀简。
以孙观袭封。
追封王,改諡⽈怀。
鲁悼王朱健杙朱当漎、嫡⼀⼦追封弘治⼗六年封世孙。
正德⼗五年薨。
以⼦观袭封。
追封王,諡⽈悼。
鲁端王朱观朱健杙、嫡⼀⼦1528年—1549年嘉靖七年袭封。
⼆⼗⼋年薨。
鲁恭王朱颐坦朱观、庶⼀⼦1551年—1594年初封宝庆王。
嘉靖三⼗年袭封。
万历⼆⼗⼆年薨。
鲁温肃世⼦朱寿朱颐坦、嫡⼀⼦不知何年封世⼦。
隆庆三年卒。
⽆⼦。
鲁敬王朱寿鏳朱颐坦、庶六⼦1596年—1600年初封富平王。
万历⼆⼗四年袭封。
⼆⼗⼋年薨。
⽆⼦。
鲁宪王朱寿鋐朱颐坦、庶七⼦1601年—1636年初封常德王。
万历⼆⼗九年进封。
崇祯九年薨。
⽆⼦。
鲁肃王朱寿镛朱颐坦、庶九⼦1636年—1639年初封泰兴王。
崇祯九年进封。
⼗⼆年薨。
鲁安王(鲁孝王)朱以派朱寿镛、嫡⼀⼦1640年—1642年崇祯⼗三年袭封。
⼗五年,⼤清兵破兖州,⾃缢。
鲁王朱以海朱寿镛、五⼦1644年—1662年崇祯⼗七年袭封,寻寄居台州,既监国於绍兴。
清顺治三年六⽉,王师渡浙,以海航海,依郑成功。
⼗⼀年病故於⾦门。
鲁世⼦朱弘?朱以海、⼀⼦隆武元年⼋⽉封世⼦。
⼆年六⽉薨。
鲁世⼦朱弘枬朱以海、⼆⼦永历三年⼋⽉封世⼦。
五年,⾈⼭陷,申⼈毅挟之,不知所踪。
鲁王朱弘桓朱以海、⼋⼦1662年后—1683年永历⼗七年⼆⽉⽣。
不知何年袭封。
三⼗七年,降清,内徙於⼭西。
明末秦藩世系考_梁志胜
⑥ 夏燮 《明通鉴 》卷 89, 崇祯十六年十 月壬申 :“自成执 秦王存枢 , 以 为权 将 军 , 永寿 王存 桑为 制将 军 ”。 见中 华书 局 2009年标点本 。
⑦ 《明清史讲义 》:“自成入潼关 , 列 城不攻自破 , 遂攻西 安 , 守将开门纳之 , 执秦王存枢以为权将军 , 余宗藩及文武大 吏死或降相继 。”见中华书局 1981年版 , 第 336页 。
⑧ 《明末农民战争史 》:“官僚们劝秦王朱存枢拿出点银 钱给士兵置棉衣 , 借 以鼓起 士气 。 要 求遭到 朱存 枢的拒 绝 , … …秦王朱存枢 被活 捉 。”见中 国社 会 科学 出版 社 1984年 版 , 第 205页 。
2010年 9月 第 39卷 第 5期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JournalofShaanxiNormal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Edition)
□ 中国古代史研究
明末秦藩世系考
Sep., 2010 Vol.39 No.5
梁志胜 , 王浩远
《明史 》以其钦定正史性质而使该说广为流布 。 如钦定 《续文献通考 》③ 、李天根 《爝火录 》④ , 尤其是 以考证见长的 《小腆纪年附考 》⑤与 《明通鉴 》⑥ , 都 沿用了 “末代秦王朱存枢 ”的观点 。 近代以降 , 相关 论著如孟森 《明 清史讲义 》⑦、顾 诚 《明末农民战争 史 》⑧及 《南明史 》⑨ 、南炳文 、汤纲 《明史 》10 、钱海岳 《南明史 》1等 , 亦皆以 《明史 》 “主流 ”说法为准 , 至 今尚无异议者 12 。 然而 , 事实并非如此 , 一方墓志足 以推翻此说 。
中华帝王诸侯世系表明朝(1368---1644)郡国郡王世系(4)
中华帝王诸侯世系表明朝(1368---1644)郡国郡王世系(4)明朝明成祖赵国诸王编辑永乐二年(1404年)封。
洪熙元年(1425年)就藩彰德府称号国君姓名关系在位年数注记赵简王朱高燧朱棣、嫡三子1404年─1431年永乐二年封。
洪熙元年就藩彰德府。
宣德六年薨。
赵悼僖世子朱瞻朱高燧、嫡一子永乐二十二年封。
宣德二年卒。
赵惠王朱瞻塙朱高燧、嫡二子1432年─1455年永乐二十二年封安阳王,宣德七年袭封。
景泰五年薨。
赵悼王朱祁镃朱瞻塙、嫡一子 1456年─1460年景泰六年袭封。
天顺四年薨。
赵靖王朱见灂朱祁镃、庶一子 1465年─1502年成化元年袭封。
弘治十五年薨。
赵庄王朱祐棌朱见灂、庶三子1503年─1518年弘治五年封清流王,弘治十六年袭封。
正德十三年薨。
赵康王朱厚煜朱祐棌、嫡一子1521年─1560年正德十六年袭封。
嘉靖三十九年薨。
赵恭王朱载培朱厚煜、庶一子追封嘉靖十年封获嘉王。
十六年薨,谥昭定。
后以孙常清袭赵封,进封亲王,改谥曰恭。
赵安王朱翊锱朱载培、庶一子追封嘉靖二十八年封世孙。
三十八年薨。
以子常清袭封。
追封王,谥曰安。
附赵国宗理赵府宗理朱载垸朱厚煜、庶四子 1561年—1565年嘉靖十九年封成皋王,三十九年因载培薨,次年三月暂兼理赵府事。
四十四年还政。
赵国续封赵穆王朱常清朱翊锱、嫡一子1565年─1614年嘉靖四十四年袭封。
万历四十二年薨。
赵世子朱由松朱常清、嫡一子万历十三年封世子。
四十二年未袭薨。
无子。
赵王朱由桂朱常清、庶七子万历二十七年封寿光王。
三十六年薨,谥昭敬。
后以子慈??袭封。
追封王。
赵王朱慈?? 朱由桂、嫡一子 1617年─16??年万历中改封世孙。
四十五年嗣封。
崇祯初薨。
无嗣。
赵恪王朱常? 朱翊錝、庶一子 1632年─1644年成皋昭裕王朱翊錝子。
初封成皋王长孙。
万历十五年袭封成皋王。
崇祯五年进袭赵王。
十七年李自成陷彰德府后被杀。
弘光时谥。
赵王朱由棪朱常?、子 1646年─1647年隆武二年四月袭封。
人口普查之明朝秦王世系
人口普查之明朝秦王世系
明·秦王世系十六位王爷
朱樉(朱元璋次子,秦愍王)—朱尚炳(朱樉长子,秦隐王)—朱志堩(朱尚炳长子,秦僖王)—朱志均(朱尚炳次子,秦怀王)—朱志(朱尚炳三子,秦康王)—朱公锡(朱志长子,秦惠王)—朱诚泳(朱公锡长子,秦简王)—朱秉欆(朱志曾孙、朱公铭之孙、朱诚澯长子,秦昭王)—朱惟焯(朱秉欆长子,秦定王)—朱怀埢(朱公铭玄孙、朱诚润曾孙、朱秉柎之孙、朱惟燫子,秦宣王)—朱敬镕(朱怀埢长子,秦靖王)—朱谊澏(朱敬镕长子,秦敬王)—朱谊漶(朱敬镕三子,秦肃王)—朱存机(朱谊漶次子,秦景王)—朱存极(朱谊漶三子,秦王)—朱存木釜(朱谊漶四子,秦王)
图为秦愍王朱樉
图为秦简王朱诚泳
图为秦景王朱存机
明·秦王世系子孙谱
朱樉6子:朱尚炳(秦隐王)—朱尚烈(永兴懿简郡王)—朱尚煜(保安悼僖郡王)—朱尚烐(兴平恭靖郡王)—朱尚灴(永寿怀简郡王)—朱尚炌(安定郡王)
朱尚炳3子: 朱志堩(秦僖王)—朱志均(秦怀王)—朱志(秦康王)
朱志2子:朱公锡(秦惠王)—朱公铭(秦安王)
朱公锡1子:朱诚泳(秦简王)
朱秉欆2子: 朱惟焯(秦定王)—朱惟烨
朱怀埢2子: 朱敬镕(秦靖王)—朱敬鉁(秦世子)
朱敬镕3子: 朱谊澏(秦敬王)—朱谊漶(秦肃王)—朱谊_(崇信郡王)
朱谊漶4子: 朱存枢(秦世子)—朱存机(秦景王)—朱存极(秦王)—朱存木釜(秦王)。
洞庭秦氏世系图(1之2)
洞庭秦氏世系图(1之2)训—禾乔—錬—璁—允忠—元尚—万玙—兆城—锺鼎—士湛—忠□训—禾乔—錬—璁—允忠—元尚—万玙—兆城—锺鼎—士湛—忠□训—禾乔—錬—璁—允忠—元尚—万玙—兆城—锺鼎—士湛—忠栋训—禾乔—錬—璁—允忠—元尚—万玙—兆城—锺鼎—士浦—忠棣训—禾乔—錬—璁—允忠—元尚—万玙—兆城—锺鼎—士浦—忠荣训—禾乔—錬—璁—允忠—元尚—万玙—兆城—锺鼎—士浦—忠杰训—禾乔—錬—璁—允忠—元尚—万玙—兆城—锺鼎—士浚录自4-13页训—禾乔—錬—璁—允忠—元尚—万玙—兆均—锺本—士淮另图五之一训—禾乔—錬—璁—允忠—元尚—万玙—兆均—锺本—士海训—禾乔—錬—璁—允忠—元尚—万琪—兆增—锺禄训—禾乔—錬—璁—允忠—元尚—万琪—兆培—锺典训—禾乔—錬—璁—允忠—元尚—万琪—兆培—锺富训—禾乔—錬—璁—允忠—元尚—万琪—兆塘—锺英训—禾乔—錬—璁—允忠—元尚—万琪—兆塘—锺华训—禾乔—錬—璁—允忠—元尚—万琪—兆塘—锺祥训—禾乔—錬—璁—允忠—元尚—万琪—兆塘—锺铭—士湘无嗣训—禾乔—錬—璁—允忠—元尚—万琪—兆塘—锺铭—士涟无嗣训—禾乔—錬—璁—允忠—元尚—万琪—兆塘—锺铭—士涌无嗣训—禾乔—錬—璁—允忠—元尚—万琪—兆塘—锺铭—士湖住广东无考训—禾乔—錬—璁—允忠—元尚—万琪—兆塘—锺铭—士澍无嗣训—禾乔—錬—璠—允仪—元宗未详训—禾乔—錬—璠—允仪—元祖未详训—禾乔—錬—璠—允孝无嗣训—禾乔—錬—玙—允祯—元廉—万掞—兆圻录自4-14页训—禾乔—錬—玙—允祯—元廉—万掞—兆堈未考训—禾乔—錬—玙—允祯—元廉—万王荣无嗣训—禾乔—錬—玙—允祯—元义—万瑚训—禾乔—錬—玙—允祯—元义—万琏迁湘潭招山训—禾乔—錬—玙—允俭—元长住宁乡县今无考训—禾乔—錬—玙—允俭—元清无嗣训—禾乔—銮—瓐—允文—元毓—万经无嗣训—禾乔—銮—瓐—允文—元恺—万一无嗣训—禾乔—銮—瓐—允超—元荣无嗣训—禾乔—銮—瓐—允超—元裕—万玉—兆□未考训—禾乔—銮—瓐—允超—元裕—万玉—兆玺未考训—禾乔—銮—瓐—允超—元裕—万印无嗣训—禾乔—銮—瓐—允超—元裕—万元未详训—禾乔—銮—瓐—允超—元辉—万成迁湘潭未考训—禾乔—镜—璨无嗣训—禾乔—镜—琩无嗣录自4-15页训—禾乔—镜—璞迁长沙未详训—禾乔—将金—瑚—允恺—元宾未详训—禾乔—将金—瑚—允恺—元武未详训—禾乔—将金—瑚—允恺—元爵未详训—禾乔—将金—瑚—允昌—元修未详训—禾乔—将金—瑚—允恺—元珍未详训—禾乔—将金—瑚—允恺—元琏未详训—禾乔—将金—瑚—允希—元佐—万里—兆文—锺瑞—沼—忠炳训—禾乔—将金—瑚—允希—元佐—万里—兆金—锺秀—士龙训—禾乔—将金—瑚—允希—元佐—万嵩—兆镛—锺彝—士源训—禾乔—将金—瑚—允希—元佐—万嵩—兆镛—锺彝—士奎训—禾乔—将金—瑚—允希—元佐—万嵩—兆瑚训—禾乔—将金—瑚—允希—元佐—万兴远出无考训—禾乔—将金—瑚—允希—元佐—万朝未详训—禾乔—将金—瑚—允希—元佐—万宝—兆纶迁澧州津市训—禾乔—将金—瑚—允希—元佐—万宝—兆纲未考录自4-16页训—禾乔—将金—瑚—允希—元佐—万宝—兆明训—稼—镔无嗣训—稼—铃迁淮安无考训—稼—铣—珑—允谦远出无考训—稼—铣—琬—允昂—元礼—万钟无嗣训—稼—铣—琬—允昂—元礼—万禄—兆滋以异姓为嗣训—稼—铣—琬—允昂—元礼—万邦—兆荣无考训—稼—铣—琬—允昂—元礼—万邦—兆洪无考训—稼—铣—琬—允昂—元道—万彚—兆涣—□德未详训—稼—铣—琬—允昂—元悌—万授—兆济—荣钊—渭—忠棻—孝熙训—稼—铣—琬—允昂—元基—万福—兆升—荣钧训—稼—铣—琬—允昂—元基—万义—兆堦无嗣训—科—钲—珪—允轩—元麟—万孝—兆珍—锺辐—士源训—科—钲—珪—允辐无嗣训—科—钲—珰无嗣录自4-17页训—科—钲—珷—允恒无嗣训—科—钲—珷—允怡—元柱—万慈—兆昌—锺辅—士英训—科—钲—珷—允怡—元柱—万信—兆玢—锺轼—士林训—科—钲—珷—允怡—元柱—万信—兆玢—锺轼—士琪训—科—钲—珷—允怡—元柱—万信—兆玢—锺轼—士焕训—科—锜—珽—允善—元声—万钦—兆源无考训—科—锜—珽—允善—元声—万钦—兆澄未详训—科—锜—珽—允善—元声—万钦—兆清训—科—锜—珽—允善—元声—万鉅无嗣训—科—锜—珽—允善—元声—万铭无嗣训—科—锜—珽—允善—元声—万鏸—兆瀚无嗣训—科—锜—珽—允善—元声—万鏸—兆灜—锺麟—士沅出外无考训—科—锜—珽—允善—元声—万鏸—兆灜—锺麟—士法出外无考训—科—锜—珽—允善—元声—万鏸—兆洲无嗣训—科—锜—珽—允善—元声—万鏸—兆淮无嗣训—科—锜—珽—允善—元声—万鏸—兆浍无嗣录自4-18页训—科—锜—珽—允善—元士—万镇无嗣训—科—锜—珽—允善—元士—万金章无嗣训—科—锜—珽—允善—元禄—万铨—兆沄未考训—科—锜—珽—允善—元禄—万金—兆沣出外未考训—科—锜—珽—允美—元纮—万正—兆湻—锺茂远出无考另图五之二训—科—锜—珽—允美—元纮—万正—兆湻—锺盛无嗣训—科—锜—珽—允美—元纮—万正—兆湻—锺隆—源远训—科—锜—珽—允美—元纮—万正—兆永—锺番—源通训—科—锜—珽—允美—元纮—万正—兆湻—锺圣—源达训—科—锜—珽—允美—元纶—万佳—兆浚—锺素—泰—忠福训—科—锜—珽—允美—元纶—万佳—兆浚—锺彩—泉训—科—锜—珽—允美—元纬无嗣训—科—锜—琮—允吉—元龙—万祚—兆治—锺遇—德荣—忠松训—科—锜—琮—允吉—元龙—万祚—兆治—锺遇—德荣—忠柏训—科—锜—琮—允吉—元龙—万祚—兆治—锺遇—德华—忠楚—孝儒训—科—锜—琮—允吉—元龙—万祚—兆治—锺遇—德华—忠楚—孝纯训—科—锜—琮—允吉—元龙—万祚—兆治—锺遇—德华—忠桢—孝达训—科—锜—琮—允吉—元凤—万禧—兆埙无嗣训—科—锜—琮—允吉—元凤—万裕—兆坊—锺玉—澈—恩庆训—科—锜—琮—允吉—元凤—万裕—兆□—锺朗录自4-19页训—科—锜—琮—允吉—元凤—万裕—兆青—锺禄—澍—忠荣训—科—锜—琮—允吉—元凤—万裕—兆青—锺禄—清—忠荣训—科—锜—琮—允吉—元凤—万裕—兆青—锺禄—沼—忠仁—孝文训—科—锜—琮—允吉—元凤—万裕—兆青—锺禄—沼—忠仁—孝武训—科—锜—琮—允吉—元凤—万裕—兆青—锺禄—沼—忠仁—孝斌训—科—锜—琮—允吉—元凤—万裕—兆青—锺龙—渲训—科—锜—琮—允吉—元凤—万裕—兆青—锺庆训—科—锜—琮—允吉—元鸿—万佑—兆尧—锺鼎—士漋训—科—锜—琮—允吉—元鸿—光乘—大由—锺明—氵—忠荣—孝达训—科—锜—琮—允吉—元鸿—光乘—大由—锺明—溢训—科—锜—琮—允吉—元鸿—光乘—大由—锺明—沅训—科—锜—琮—允吉—元鸿—光乘—大由—锺明—泗训—科—锜—琮—允吉—元鸿—光乘—大由—廷玉—滽—忠□训—科—锜—琮—允吉—元鸿—光乘—大由—廷玉—湶训—科—锜—琮—允吉—元鸿—光乘—大由—廷玉—溱训—科—锜—琮—允吉—元鸿—光乘—大由—廷玉—□录自4-20页训—科—锜—琮—允吉—元鸿—光乘—大由—敏钧—浤—忠□训—科—锜—琮—允吉—元鸿—光乘—大由—敏钧—洤—忠信训—科—锜—琮—允吉—元鸿—光乘—大由—敏钧—渭训—科—锜—琮—允吉—元鸿—光乘—大由—玉镇—浍训—科—锜—琮—允吉—元鸿—光乘—大由—宗锡无嗣训—科—锜—琮—允吉—元鸿—万祉—兆均—锺震—浚熙训—科—锜—琮—允吉—元鸿—万祉—兆坚—锺岳训—科—锜—琮—允吉—元鸿—万祉—兆坤—锺敏训—科—锜—琮—允吉—元鸿—万祉—兆奎—锺泰—滢。
明朝藩王列表5按藩王世系分类
明朝藩王列表5按藩王世系分类明朝藩王列表5按藩王世系分类本表仅列出有袭封世系的诸王。
始封一代即绝嗣除封的诸王,以及幼殇追封的诸王,均见上表,此处不载。
秦王秦愍王朱樉秦隐王朱尚炳永兴王朱尚烈保安王朱尚煜兴平王朱尚烐永寿王朱尚灴安定王朱尚炌秦隐王朱尚炳秦僖王朱志堩秦怀王朱志均(初封渭南王)秦康王朱志?(初封富平王)宣川王朱志堢秦僖王朱志堩无子秦怀王朱志均无子秦康王朱志?秦惠王朱公锡朱公键郃阳王朱公镗汧阳王朱公鏳秦惠王朱公锡秦简王朱诚泳秦简王朱诚泳无子秦安王朱公铭秦庄王朱诚澯(追封,袭封临潼王)秦恭王朱诚润(追封,初封镇国将军)秦庄王朱诚澯秦昭王朱秉欆(进封,袭封临潼王)余子不详秦昭王朱秉欆[注 43]秦定王朱惟焯余子不详秦定王朱惟焯无子秦恭王朱诚润秦顺王朱秉柎(追封,初封辅国将军)余子不详秦顺王朱秉柎余子不详秦端王朱惟燫秦宣王朱怀埢(进封,初封镇国中尉)秦宣王朱怀埢[注 44]秦世子朱敬?秦靖王朱敬镕秦靖王朱敬镕秦敬王朱谊澏秦肃王朱谊漶(初封紫阳王)崇信王朱谊?秦敬王朱谊澏无子秦肃王朱谊漶秦世子朱存枢秦景王朱存机[注 45]秦王朱存极[注 46]秦王朱存秦景王朱存机无子秦王朱存极诸子不详晋王晋恭王朱晋定王朱济熺[注 47]高平王朱济烨平阳王朱济熿[注 48]宁化王朱济焕庆成王朱济炫永和王朱济烺广昌王朱济熇晋定王朱济熺晋宪王朱美圭交城王朱美垸阳曲王朱美垙西河王朱美埻方山王朱美垣临泉王朱美塎云丘王朱美堣宁河王朱美堛晋宪王朱美圭晋庄王朱钟铉(初封榆社王)徐沟王朱钟铎河东王朱钟鏸太谷王朱钟鋐晋庄王朱钟铉晋靖王朱奇源(追封,初封晋世子)义宁王朱奇渶河中王朱奇溶襄阴王朱奇瀴晋靖王朱奇源晋怀王朱表荣(追封,初封晋世孙)晋安王朱表槏(追封,初封新化王)安溪王朱表椈靖安王朱表柣旌德王朱表栺荥泽王朱表檈晋怀王朱表荣晋端王朱知烊晋端王朱知烊无子晋安王朱表槏晋康王朱知?(追封,袭封新化王)晋康王朱知?晋简王朱新?晋简王朱新?晋敬王朱慎镜晋惠王朱慎鋷晋敬王朱慎镜无子晋惠王朱慎鋷晋穆王朱敏淳晋穆王朱敏淳晋裕王朱求桂晋裕王朱求桂晋王朱审烜周王周定王朱橚周宪王朱有燉汝南王朱有?顺阳王朱有烜周简王朱有爝(初封祥符王)新安王朱有熺永宁王朱有汝阳王朱有煽镇平王朱有爌宜阳王朱有炥遂平王朱有颎封丘王朱有煴罗山王朱有熼内乡王朱有炯胙城王朱有燆固始王朱有?周宪王无子周简王朱有燉周靖王朱子垕周懿王朱子埅(初封通许王)原武王朱子埘鄢陵王朱子塈河阴王朱子坛项城王朱子堰宜阳王朱子垗颍川王朱子墟义阳王朱子圪汝阴王朱子埯临汝王朱子塼周靖王朱子垕无子周懿王朱子埅周惠王朱同镳(初封睢阳王)沈丘王朱同?上洛王朱同?鲁阳王朱同铌临湍王朱同钧堵阳王朱同鉣河清王朱同鐪新会王朱同锵周惠王朱同镳周悼王朱安?(荣悼世子)义宁王朱安涘平乐王朱安泛崇善王朱安?海阳王朱安漨朱安泥朱安泙安定王朱安渳曲江王朱安?博平王朱安?聊城王朱安潧汾西王朱安漕鲁阳王朱安潀信陵王朱安?邵陵王朱安涠莱阳王朱安潏东会王朱安泻富阳王朱安濯会稽王朱安?浦江王朱安泾丽水王朱安汾周悼王朱安?周恭王朱睦?朱睦梠朱睦梀应城王朱睦桎益阳王朱睦楮奉新王朱睦椔南陵王朱睦楧朱睦槏朱睦?周康王朱勤熄京山王朱勤炫华亭王朱勤熂宝坻王朱勤炬汤溪王朱勤烶瑞金王朱勤焕朱勤烇商城王朱勤烒临安王朱勤烷柘城王朱勤烼修武王朱勤安吉王朱勤?汝宁王朱勤然彰德王朱勤焞周康王朱勤熄周庄王朱朝堈顺庆王朱朝埴保宁王朱朝堵周庄王朱朝堈周敬王朱在铤仪封王朱在銮安昌王朱在鉷遂宁王朱在钰周敬王朱在铤周端王朱肃溱周孝王朱恭枵洧川王朱恭榨宁阳王朱恭檥安乡王朱恭?永寿王朱恭榴周孝王朱恭枵周世子朱绍烔[注 49]周王朱伦奎(明亡)仁和王朱绍?朱绍烿楚王楚昭王朱桢楚庄王朱孟烷巴陵王朱孟熜永安王朱孟炯寿昌王朱孟焯崇阳王朱孟炜通山王朱孟爚通城王朱孟灿景陵王朱孟照岳阳王朱孟爟江夏王朱孟炬楚庄王朱孟烷楚宪王朱季堄(初封武陵王)楚康王朱季埱(初封黔阳王)东安王朱季塛[注 50]大冶王朱季堧楚宪王朱季堄无子楚康王朱季埱无子楚靖王朱均?楚端王朱荣?缙云王朱荣淋楚端王朱荣?楚愍王朱显榕(初封长乐王)保康王朱显樟武冈王朱显槐楚愍王朱显榕废世子朱英耀楚恭王朱英?楚恭王朱英?楚定王朱华奎[注 51]楚王朱华壁(初封宣化王)楚王朱华堞(初封新安王)楚王朱华廛汉阳王朱蕴鑨兴国王朱蕴铣齐王齐恭王朱榑世子朱贤烶(坐齐王谋逆,废死)乐安王朱贤(坐齐王谋逆,废死)长山王朱贤?(坐齐王谋逆,废死)平原王朱贤(坐齐王谋逆,废死)朱贤爀(坐齐王谋逆,废为庶人)鲁王鲁荒王朱檀鲁靖王朱肇辉鲁靖王朱肇辉鲁惠王朱泰堪巨野王朱泰墱邹平王朱泰塍安丘王朱泰坾乐陵王朱泰?东阿王朱泰野鲁惠王朱泰堪鲁庄王朱阳铸鲁庄王朱阳铸东瓯王朱当沘郯城王朱当滋馆陶王朱当涊翼城王朱当沄滋阳王朱当渍阳信王朱当渚高密王朱当湄归善王朱当冱新蔡王朱当泘鲁怀王朱当漎鲁悼王朱健杙鲁悼王朱健杙鲁端王朱观?鲁端王朱观?鲁恭王朱颐坦东原王朱颐埨宝庆王朱颐坦?鲁恭王朱颐坦温肃世子朱寿?(初封福安王)鲁敬王朱寿鏳(初封富平王)鲁宪王朱寿鋐(初封常德王)宁德王朱寿铖鲁肃王朱寿镛(初封泰兴王)长泰王朱寿錥永福王朱寿钜无子鲁宪王朱寿鋐无子鲁肃王朱寿镛鲁安王朱以派鲁王朱以海(监国)朱以衍朱以江鲁安王朱以派鲁世子朱弘?鲁监国朱以海鲁世子朱弘?鲁世子朱弘枬朱弘?朱弘椮朱弘?朱弘栋鲁王朱弘桓蜀王蜀献王朱椿蜀庄王朱悦熑(追封,初谥悼庄世子)蜀和王朱悦?(初封保安王)华阳王朱悦耀崇宁王朱悦燇崇庆王朱悦炘保宁王朱悦?永川王朱悦烯蜀庄王朱悦熑蜀靖王朱友堉黔江王朱友附蜀僖王朱友(初封罗江王)蜀靖王朱友堉无子蜀僖王朱友无子蜀和王朱悦?蜀定王朱友垓内江王朱友墦德阳王朱友城石泉王朱友?汶川王朱友?庆符王朱友墂蜀定王朱友垓蜀怀王朱申鈘蜀惠王朱申凿(初封通江王)南川王朱申锯蜀怀王朱申鈘无子蜀惠王朱申凿蜀昭王朱宾瀚蜀昭王朱宾瀚蜀成王朱让栩蜀成王朱让栩蜀康王朱承爚蜀康王朱承爚蜀端王朱宣圻江安王朱宣址蜀端王朱宣圻蜀恭王朱奉铨新宁王朱奉釴东乡王朱奉鐩隆昌王朱奉锵蜀恭王朱奉铨蜀王朱至澍富顺王朱至太平王朱至渌蜀王朱至澍蜀王朱平樻余子不详(明亡,除国)代王代简王'朱桂代戾王朱逊煓广灵王朱逊潞城王朱逊?山阴王朱逊煁襄垣王朱逊燂灵丘王朱逊烇宣宁王朱逊炓怀仁王朱逊焴隰川王朱逊熮代戾王朱逊煓代隐王朱仕?昌化王朱仕坛代隐王朱仕?代惠王朱成炼定安王朱成鏻博野王朱成鐭和川王朱成镘宁津王朱成鉖枣强王朱成釨饶阳王朱成鋈代惠王朱成炼代思王朱聪沬(降封武邑王)乐昌王朱聪涓吉阳王朱聪注溧阳王朱聪?代思王朱聪沬代懿王朱俊杖进贤王朱俊樻代懿王朱俊杖代昭王朱充耀(初封泰顺王)河内王朱充爔富川王朱充熤宝丰王朱充?砀山王朱充?代昭王朱充耀代恭王朱廷埼(初封泰兴王)代恭王朱廷埼代世子朱鼐?代定王朱鼐铉(初封太平王)代□王朱鼐钧(初封新宁王)永庆王朱鼐钰代定王朱鼐铉无子代□王朱鼐钧代世子朱鼎莎代康王朱鼎渭代康王朱鼎渭代王朱彝?代王朱彝?代王朱传?代王朱传?诸子不详(明亡,除国)肃王肃庄王朱楧肃康王朱赡焰肃康王朱赡焰肃简王朱禄埤(初封洵阳王)肃简王朱禄埤肃恭王朱贡錝(初封汾州王)肃恭王朱贡錝肃靖王朱真淤(追封,初谥安和世子)淳化王朱真泓铅山王朱真瀞金坛王朱真洵会宁王朱真润延长王朱真滰肃靖王朱真淤肃定王朱弼桄朱弼桓肃安王朱弼柿(追封,初封镇国将军)镇国将军朱弼栲开化王朱弼枳会昌王朱弼楝肃定王朱弼桄肃昭王朱缙炯(追封,初谥昭宪世子)延安王朱缙焮肃昭王朱缙炯肃怀王朱绅堵肃怀王朱绅堵无子肃安王朱弼柿肃懿王朱缙?肃懿王朱缙?肃宪王朱绅尧肃宪王朱绅尧肃□王朱识鋐肃王朱识鋐诸子不详(明亡,除国)辽王辽简王朱植辽世子朱贵煐辽王朱贵烚(初封长阳王,后废)辽肃王朱贵燰(初封兴山王)远安王朱贵燮兴山王朱贵?巴东王朱贵煊潜江王朱贵燉宜都王朱贵燯松滋王朱贵烆益阳王朱贵烰湘阴王朱贵焻衡阳王朱贵?应山王朱贵?宜城王朱贵?枝江王朱贵熠沅陵王朱贵燏麻阳王朱贵燠衡山王朱贵煘蕲水王朱贵?辽王朱贵烚长阳王朱豪?(废辽王朱贵烚之子,袭父爵。
南京图书馆藏孤本《秦藩世德录》考述
南京图书馆藏孤本《秦藩世德录》考述
王超;王浩远
【期刊名称】《新世纪图书馆》
【年(卷),期】2017(000)006
【摘要】《秦藩世德录》是明代秦藩康王朱志《默庵稿》、惠王朱公锡《益斋集》、简王朱诚泳《宾竹遗稿》三代秦王的诗文合集,迄今仅有孤本存世,藏于南京图书馆,文物价值与学术价值极高.本文考察《秦藩世德录》的成书背景与成书过程,考证南京图书馆藏本的流传历史,指出《秦藩世德录》的历史文献价值.
【总页数】5页(P81-85)
【作者】王超;王浩远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69;陕西理工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陕西汉中,72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56
【相关文献】
1.南京大学图书馆藏孤本《春秋赏析》考 [J], 刘祥
2.法国国家图书馆藏孤本《郭氏易解》考述 [J], 陈恒新;郑杰文
3.国家图书馆藏孤本《醉翁亭集》考述 [J], 王浩远
4.宁夏大学图书馆藏清乾隆孤本《<芦屋图>诗文》考述 [J], 杨思雨
5.重庆图书馆藏孤本《志喜堂汪朗山琴谱》述考 [J], 梅强;宋万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明末秦藩世系考
19
《明史· 庄烈帝纪二》:崇祯十六年(1643)十月
“壬申,李自成陷西安,秦王存枢降,巡抚都御史 冯师孔、按察使黄絅等死之”。卷24,页333 《明史· 秦王朱樉传》:“(秦)敬王谊澏嗣,(万 历)十四年薨。无子,弟谊漶由紫阳王嗣。薨,子
存枢嗣。李自成破西安,存枢降于贼,伪授权将军,
妃刘氏死之”。卷116,页3561
“自成伪授秦王存枢权将军”、“自成执秦王存枢,以为权
将军”、“(晋王)求桂与秦王存枢并为贼所执,入北京, 不知所终”云云皆不可信。
2014年3月3日星期一 31
末代秦王考实
朱敬镕于隆庆三年(1569)四月袭封秦王,《明穆宗实录》 卷31,隆庆三年四月庚子,页7,b面万历四年(1576)三月去世, 谥曰“靖”。神宗“命秦世子宜[谊]澏主丧,并理府 事”。《明神宗实录》卷48,万历四年三月壬子,页9,b面万历九年 (1581)四月,朱谊澏承袭王位。《明神宗实录》卷111,万历 九年四月庚戌,页4,a面然而仅仅五年之后的万历十四年 (1586)六月,朱谊澏亦去世,谥曰“敬”。《明神宗实 录》卷175,万历十四年六月癸酉,页5,a面因其没有子嗣,万历十 五年(1587)四月,“册封秦府秦敬王谊澏弟紫阳王 谊漶为秦王,安人韩氏为秦王妃”。《明神宗实录》卷185,万 历十五年四月辛巳,页8,a面朱谊漶正是朱存枢的父亲。
2014年3月3日星期一
23
孟森《明清史讲义》中华书局,1981年,页336: “自成入潼关,列城不攻自破,遂攻西安,守将开门 纳之,执秦王存枢以为权将军,余宗藩及文武大吏死 或降相继。”
顾诚《明末农民战争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年,页205:“官僚们劝秦王朱存枢拿出点银钱给士 兵置棉衣,借以鼓起士气。要求遭到朱存枢的拒 绝,……秦王朱存枢被活捉。” 顾诚《南明史》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 页628, 注3:“崇祯十六年李自成起义军攻克西安,末代秦 王朱存枢被俘。”
七、大明秦藩诸王系(三)
七、大明秦藩诸王系(三)嫡庶之分有永兴王一脉,发生王爵传承的嫡庶之争,在整个明朝各藩王中屡见不鲜,冒封甚至抱养别人的儿子以达到有子继承王位的目的,可见王位的诱惑可见一斑。
中国古代的婚姻是一夫一妻多妾制,虽然所有子女名义上都是正妻的孩子,然而毕竟亲疏有别,因此为了维系宗法,为了家族安宁,特地按子以母贵的原则,采取了嫡长子继承制,使正妻所生的嫡长子享有优先继承权。
自周公制礼后,这一制度就成为我国宗法制社会下的核心制度之一。
具体执行原则为“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即无论长幼,正妻所生的嫡子处于第一继承梯队,只有正妻无子,庶子才有继承资格;不论是否贤能、聪慧,嫡长子都是理所当然的第一顺位继承人,其余嫡子依年龄长幼依次享有继承优先权,从而形成了“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继承制度。
封建礼制害死人啊!明代建立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朱元璋亲手制定了一份具有最高法律效应的明皇室家训——《皇明祖训》,里面事无巨细的对宗室礼仪、分封及继承问题作了详细规定。
《皇明祖训》虽然没规定天子这个皇家大宗的立嗣原则,但透过“皇太子嫡长子为皇太孙,次嫡子并庶子年十岁皆封郡王”之语,及宗法制的惯例,明皇室最初应当也实施待嫡制度的,明宣宗本人在永乐九年(1411年)被册立为皇太孙,就是遵循的这一制度。
但明宣宗以后形成了“东宫不待嫡,元子不并封”,已经不属于嫡长子继承制,因为他突破了嫡庶界线,不论嫡庶,只论长幼,使所有皇子在继承权上处于同一起跑线。
时代会变,自然人也会与时俱进吗,皇家大宗可以改制,那么宗藩又有何不可呢?当然,那也要看当时的主宰皇帝高兴不高兴了。
保安郡王一脉朱尚煜(1385-1410)汉族,明朝宗室,安徽凤阳人,明太祖朱元璋第二十二孙、秦愍王朱樉的第三子。
朱尚煜是明太祖朱元璋第二十二孙,他大哥秦王朱尚炳排在第九位,可见秦藩朱樉的子嗣在朱元璋孙辈排行中都比较靠后,这是因为这位秦王曾有一段与元朝王女观音奴(《倚天屠龙记中》“赵敏”的原型人物)的凄惨政治婚姻,导致他婚后多年无子,直到多年后再娶邓氏后,才有子嗣。
九、大明秦藩诸王系(五)
九、大明秦藩诸王系(五)安定郡王一脉朱尚炌(音kài),(1394年—约1440年) 汉族,明朝宗室,安徽凤阳人,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十三孙、秦愍王朱樉的第六子。
秦藩最小的郡王朱尚炌(音kài),生于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11月12日,生于大明最显赫的亲王之家,又是府中秦王最小的儿子,应是万千宠爱于一身,幸福童年,袭等封爵吧。
可天命难违,四个月大尚在襁褓中朱尚炌,哪知自己的父王被人下毒致死,从此便没有了父爱,缺失了父亲的管教,从而造就了他成人之后如此的叛逆,以至于拉起造反的大旗。
与其四哥朱尚烐五哥朱尚灴同命运共患难度过了缺少父爱的童年,洪武三十五年(即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九月,年仅9岁的朱尚炌被其四叔朱棣封为了安定王。
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九月,中兵马副指挥王迪之女王氏被册为安定王妃,终于长达成人了。
繁华的西安古都,再次迎来它的又一位郡王主人,众藩之首的秦王又会增加一只坚强的臂膀,然现实是那么的有骨感,难不成是脑后有反骨。
安定王不安定比起亲王的郡王朱尚炌,若有造反之心,我相信他早死的老子朱樉都会从陵墓中爬出来教训他一番。
想当初,四爷朱棣发起靖难之役(其实就是造反),何等的不易,装疯卖傻,而此时的朱允炆年轻柔弱,其当是手下的武将已被他皇爷爷杀得存世不多了,留下的几个也就是专注守城之将。
四爷朱棣能征善战,又有神秘的和尚宰相姚广孝辅佐,才获得靖难之役的成功,荣登皇帝宝座。
而朱尚炌区区一郡王,有怎敢早造反呢?面对以藩王发动靖难之役坐拥天下的朱棣,朱尚炌是如何下的决定的呢?难不成有冒出来个和尚,为何想到和尚呢?想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皇觉寺走出来的,四爷朱棣靖难成功多亏了和尚姚广孝,就是被朱棣赶下皇位的朱允炆都传言其城破之时,化妆成和尚有密道逃出南京,从此下落不明。
和尚的功效如此了得。
其实不然,我们这位安定王朱尚炌是听信“术士”之言,不但认定自己有九五至尊之命,而且攻克必胜,所以立刻着手实施叛乱准备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孟森《明清史讲义》中华书局,1981年,页336: “自成入潼关,列城不攻自破,遂攻西安,守将开门 纳之,执秦王存枢以为权将军,余宗藩及文武大吏死 或降相继。”
顾诚《明末农民战争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年,页205:“官僚们劝秦王朱存枢拿出点银钱给士 兵置棉衣,借以鼓起士气。要求遭到朱存枢的拒 绝,……秦王朱存枢被活捉。” 顾诚《南明史》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 页628, 注3:“崇祯十六年李自成起义军攻克西安,末代秦 王朱存枢被俘。”
19
《明史· 庄烈帝纪二》:崇祯十六年(1643)十月
“壬申,李自成陷西安,秦王存枢降,巡抚都御史 冯师孔、按察使黄絅等死之”。卷24,页333 《明史· 秦王朱樉传》:“(秦)敬王谊澏嗣,(万 历)十四年薨。无子,弟谊漶由紫阳王嗣。薨,子
存枢嗣。李自成破西安,存枢降于贼,伪授权将军,
妃刘氏死之”。卷116,页3561
2014年3月3日星期一 16
天下首藩
“首藩”《明神宗实录》卷280,万历二十二年十二月己未,
页5,a面。
“首藩者,宗盟之长”也。《明熹宗实录》卷22,
天启二年五月癸亥,页19,a面。
“天下第一藩封” (明)张瀚《松窗梦语》卷2。中华
书局,1985年, 页42。
2014年3月3日星期一
17
秦藩世系
——以《明史》之见,被李自成俘获的末代秦王就 是朱存枢,其后被大顺军挟持至北京,不知所终。
2014年3月3日星期一
22
异口同声: “末代秦王朱存枢”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208《封建考· 同姓封建》:“谊漶,万历十 五年由紫阳王进袭,薨年缺。存枢,万历中袭,后至崇祯末陷于 贼。” 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30册,页894。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3年 李天根《爝火录》卷1:崇祯十六年“冬十月,自成陷潼关,传庭 死。连破华阴诸县,进攻西安,执秦王存枢以为权将军、永寿王谊 況为制将军。” 徐鼒《小腆纪年附考》卷1,顺治元年正月庚寅:“自成伪授秦王 存枢权将军、永寿王谊保制将军;秦世子妃刘氏请死,自成遣归母 家。”中华书局点校本,1957年,页23。按,此处“永寿王谊保” 错误。参见前页注释。 夏燮《明通鉴》卷89,崇祯十六年十月壬申:“自成执秦王存枢, 以为权将军,永寿王存桑为制将军”。中华书局,2009年标点本, 页3121
34
2014年3月3日星期一
新问题
景王朱存机是末代秦王吗?
朱存机病逝于崇祯十四年(1641)二月初七日,
而李自成攻陷西安尚在两年多后的崇祯十六年
(1643)十月壬申。
那么,真正被李自成所执的这位末代秦王
又是谁?
2014年3月3日星期一 35
康熙《陕西通志》
康熙六年(1667)《陕西通志》中有关于明朝
按,从万历二十年(1592)到崇祯二年(1629),朱存枢虚龄才38岁。
2014年3月3日星期一 29
《明神宗实录》
万历三十五年(1607)三月,朱存枢以秦王庶长子 身份被皇帝特许封爵为郡王。卷431,万历三十五年三月己卯,
页4,b面
万历四十三年(1615)十一月准封世子,卷539,万历四
按,《烈皇小识》、《绥寇纪略》、《流寇志》等诸多史籍皆记载刘氏为 世子妃,欲求死,李自成释之。据朱存枢墓志,存枢妃张氏。《明史》误。
2014年3月3日星期一
20
《明史· 冯师孔传》:“贼至,守将王根子开门入之。
十月十一日,城陷,……贼遂执秦王存枢,处其宫
署,置百官,称王西安”。卷263,页6799 《明史· 晋王朱传》:“李自成陷山西,(晋王) 求桂与秦王存枢并为贼所执,入北京,不知所终”。
18
2014年3月3日星期一
《明史》的缺憾
• 关于最后两任秦王,《明史》记述如下:
• “□王谊漶,靖(王)嫡三子,万历十三年袭封
奉国中尉,十四年加封紫阳王,十五年进封。”
• “存枢,谊漶□□子,万历□□年袭封。崇祯末
陷于贼。”《明史》卷100《诸王世表一》,页2507-2508
2014年3月3日星期一
均未对《明史》“末代秦王朱存枢”提出质疑。中华书局,
1979-1986年。
2014年3月3日星期一
25
2007年9月18日参观长安博物馆
2014年3月3日星期一
26
秦 景 王 朱 存 机 墓 志 铭
失 之 交 臂
2014年3月3日星期一
27
2006
秦 世 子 朱 存 枢 墓 志 铭 (
页
年 《 陕 西 碑 石 精 华 》 出 版
2014年3月3日星期一 32
末代秦王考实
既然墓志称朱存枢为世子,那么至少在“崇祯二年三月初 五日”即其病逝之时,乃父朱谊漶仍然在世。故《明史》 称朱存枢“万历□□年袭封”显然是错误的。
朱谊漶究竟死于何时?
他的谥号是什么?
他是否就是最后一任秦王?
2014年3月3日星期一
33
景王朱存机墓志铭
14
明初的分封
洪武三年(1370)封第二子朱樉为秦 王,《明太祖实录》卷51,洪武三年四月乙丑,页6,a
面
十一年(1378)就藩西安。明太祖实录》卷117,
洪武十一年三月壬午,页6,a面
2014年3月3日星期一
15
委秦王以重任
朱元璋有令秦王坐镇关中、镇守西北之寄: 《明太祖实录》卷118,洪武十一年五月乙亥:“玺 书赐秦王樉曰:关内之民,自元氏失政以来,不胜其 弊。及吾平定天下,又有转输之劳,西至于凉州,北 至于宁夏,南至于河州,民未休息,予甚悯焉。今尔 之国,若宫室已完,其余不急之役,宜悉缓之,勿重 劳民也。” 万斯同《明史稿》卷152《诸王传上· 秦王朱樉传》: “初,王之就国也,太祖委以关西军事,得专刑赏, 岁时躬巡边徼,大将以下皆受节制,以王长于诸王, 委以重任。”
卷116,页3564
2014年3月3日星期一
21
《明史· 李自成传》:“自成执秦王存枢以为权将军, 永寿王谊況为制将军”。卷309,页7962
按,永寿王谊況,据《明史》卷100《诸王世表一》记载,死于万 历四十二年,万历四十五年谊況庶一子存桑袭封。因此,崇祯十六 年李自成执永寿王以为制将军,乃存桑而非谊況。清人李天根《爝 火录》卷1、夏燮《明通鉴》卷89已有考证。另参见钦定《续文献 通考》卷208《封建考· 同姓封建》。
明末秦藩世系考
——一个小题大做的示范
2014年3月3日星期一
1
黄
河
渭
河
2014年3月3日星期一
2
长 安
南 山 杜 陵 原
杜 陵
2014年3月3日星期一
3
2014年3月3日星期一
4
2014年3月3日星期一
5
Google卫星图
杜陵原局部
大府井
2014年3月3日星期一
6
大府井(秦愍王)
2014年3月3日星期一
“自成伪授秦王存枢权将军”、“自成执秦王存枢,以为权
将军”、“(晋王)求桂与秦王存枢并为贼所执,入北京, 不知所终”云云皆不可信。
2014年3月3日星期一 31
末代秦王考实
朱敬镕于隆庆三年(1569)四月袭封秦王,《明穆宗实录》 卷31,隆庆三年四月庚子,页7,b面万历四年(1576)三月去世, 谥曰“靖”。神宗“命秦世子宜[谊]澏主丧,并理府 事”。《明神宗实录》卷48,万历四年三月壬子,页9,b面万历九年 (1581)四月,朱谊澏承袭王位。《明神宗实录》卷111,万历 九年四月庚戌,页4,a面然而仅仅五年之后的万历十四年 (1586)六月,朱谊澏亦去世,谥曰“敬”。《明神宗实 录》卷175,万历十四年六月癸酉,页5,a面因其没有子嗣,万历十 五年(1587)四月,“册封秦府秦敬王谊澏弟紫阳王 谊漶为秦王,安人韩氏为秦王妃”。《明神宗实录》卷185,万 历十五年四月辛巳,页8,a面朱谊漶正是朱存枢的父亲。
7
简王井(秦简王)
2014年3月3日星期一
8
东伍村(秦隐王)
2014年3月3日星期一
9
三府井(秦宣王)
2014年3月3日星期一
10
世子井(朱敬鉁)
2014年3月3日星期一
11
四府井(?王)
2014年3月3日星期一
12
康王井(秦康王)
2014年3月3日星期一
13
庞留井(秦惠王)
2014年3月3日星期一
秦藩世系的重要记载。 亦见康熙七年《咸宁县志》 卷2《建置· 封建》。其中从秦靖王起的世系如下:
(清)贾汉复、李楷《陕西通志》卷16《帝王后妃封建窃据附》,页40。 康熙六年(1667)刻本
2014年3月3日星期一
36
靖王,名敬镕,宣王庶长子。隆庆三年六月由 隆德王袭封。喜诗书,尚节俭。母妃寡,奏辞 赡粟,不扰下民。事亲之孝,体国之忠,穆宗 嘉焉。有《遗珠世保录》行世。 敬王,名宜[谊]澏,靖王长子。万历九年五月 袭封。琴书自娱,不喜声色。
2014年3月3日星期一 24
尚无异议
南炳文、汤纲《明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修订版, 下册,页1166:“秦王朱存枢作了俘虏”。 钱海岳《南明史》卷15《诸王世表一》,页815-816:卷 27《诸王传一· 朱存枢传》,页1431。中华书局,2006年。 黄云眉《明史考证》在《诸王世表》、《李自成传》等处
大明宗室秦景王圹志
王讳存机,乃秦肃王第三子,母次妃 张氏。万历二十三年八月初五日生。 崇祯二年九月初一日册封为秦世子。 崇祯十二年六月二十五日袭封为秦王。 崇祯十四年二月初七日未时以疾薨逝, 享年四十有七。女一未适。讣闻,上 辍朝三日,遣官谕祭,命有司治丧营 葬如制。谥曰“景”。东宫及文武百 官皆致祭焉。以崇祯十五年正月初三 日,葬于韦曲里之阳。呜呼!王以天 潢懿亲,为国藩屏。宜享长年,永保 西秦。如何奄忽,而景命之不遐也! 存隆其实,光曜其声。如终之际,于 斯为荣。王可以暝矣!爰述其概,敬 勒贞珉,用垂不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