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特勒-托利多 STAR软件之DSC--简明操作手册(中文版)
梅特勒中文说明书
发酵控制系统在线pH电极的维护与使用1.每次使用前进行电极的检查和维护1.1 发酵工艺控制中pH电极的使用寿命一般为50个消毒批次(6个月有效寿命);1.2将电极连接,观察变送器上电极零点(Zero),可用范围在6.50~7.50PH或-30mV~+30 mV。
1.3观察斜率(Slope),可用范围在53 mV~65 mV/PH或90%~110%。
斜率公式S=2.303RT/F(R:气体常数8.314;T:开尔文温度K,摄氏度值+273;F:法拉第常数,96493)例子:在25℃计算斜率S=2.303*8.314*(273+25)/96493=59.13mv/PH 或者表示为:S=0.1984*(273+____℃)1.4观察膜阻抗(Glass lmp),可用范围在10M~1000M欧姆。
1.5检查电极是否被污染,如电极出现污染,需严格按照清洗规程进行清洗。
1.5.1 对于一般污染,使用水、0.1MNaOH或0.1MHCL清洗电极十分钟左右;1.5.2 油脂或有机物的污染,用丙酮或乙醇清洗电极数秒钟。
1.5.3 蛋白质污染(隔膜变黄),将电极用9891清洗液处理1.5.4 硫化物污染(隔膜变黑),将电极用9892清洗液处理1.5.5 如电极隔膜污染严重,用9895再生液浸泡,浸泡时间不能超过10分钟1.6检修拆下的电极必须用相应的电解液进行浸泡和保养,不能干放电极,不能放在蒸馏水中保存。
在确认电极无法使用时根据规定对报废的电极进行处理。
1.7对于465电极,发现电解液减少后,应及时加入电解液。
加入量不得超过最高标志线。
1.8 25℃时,变送器把输入信号-414mv~+414mv转化为0~14PH;2.现场常见故障及解决2.1 pH值的零点漂移,漂移指输入信号为0mv时的PH值(正常值为7)2.1.1被测介质的浸入造成参比电解质被污染,解决方法是保证压力仓的压力高于被测点绝压1Bar以上;2.1.2生化反应造成电极隔膜被污染,按照上述2.5条处理电极;2.1.3电解质溶液的蒸发,由于高温消毒且补偿压力与罐压相当造成,解决方法是更换电解质溶液,保证补偿压力足够大;2.1.4高温下内电解质释放碱性物质,参比电极的完全还原,连接部件的腐蚀,解决方法是更换电极;2.2 pH电极的斜率变小,2.2.1缓冲液被污染或选择不当,解决方法是选用标值准确恰当的缓冲液;2.2.2pH电极被污染,包括被测溶液的浸入和隔膜污染,解决方法参考3.1.1和3.1.2;2.2.3电极的老化,老化是指玻璃膜上胶层厚度增加,使膜阻变大,响应迟缓,解决方法是用电极再生液9895再生电极;2.2.4 电极损坏,解决方法是更换电极;2.3 pH值显示波动2.3.1 电极的老化或污染,造成膜阻增大,导致测量值变化无规律,解决方法参考3.2.2和3.2.3;2.3.2 电缆线接头松动或进水,解决方法是处理接头或吸干水份;2.3.3 电极内有气泡,解决方法是排出电极内的气泡;2.3.4电极保护仓压力低或为零,解决方法是打气保压;2.3.5电极损坏,解决方法是更换电极;2.3.6电缆线接头氧化或腐蚀及外界信号的干扰,解决方法是更换电缆或排除干扰;2.4 pH值不动2.4.1变送器损坏,解决方法是更换变送器2.4.2 电缆线短路或断路,解决方法是更换电缆;2.5 pH值显示迟缓2.5.1玻璃膜的水化不足(或者称活化),解决方法是1至2天即可稳定;2.5.2电极的老化,解决方法参考2.2.3;2.5.3PH电极的敏感膜受损,解决方法是更换电极;2.5.4电极被污染,解决方法参考2.2.2;3.pH显示表标定时用对应的电极和相应的标准缓冲液进行标定。
梅特勒称重使用说明书
使用说明书
本手册版权归梅特勒-托利多(常州)称重设备系统有限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 印、修改或引用! METTLER TOLEDO 为梅特勒-托利多公司的注册商标!
警告
1、请专业人员调试、检测和维修系统。 2、请保持本设备良好接地。
注意
1、严禁带电插拔。 2、请先切断电源,再进行电气设备连接,检修。
第 3 章 操作...................................................................................................................................18 3.1 显示屏..............................................................................................................................18 3.2 按键..................................................................................................................................19 3.3 菜单..................................................................................................................................20 3.3.1 快捷操作菜单与设置菜单...................................................................................20 3.3.2 菜单模式...............................................................................................................20 3.4 应用..................................................................................................................................21 3.4.1 目标值...................................................................................................................21 3.4.2 比较器...................................................................................................................21
《热分析应用手册》梅特勒-托利多
增塑剂有效性的测定 在塑料中添加增塑剂的目的是改善塑料的熔融流动性能和加工性能。由于增塑剂的加入可降 低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因此可通过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测定来衡量增塑剂的有效性。
第 6页
聚合物
梅特勒- 托利多热分析应用精选
固化程度的测定 对于热固性的聚合物,固化程度是一个很重要的性能指标。测定固化程度的方法有好几种, 其中以 DSC 法最为简便,由于固化反应为放热反应,因此可根据 DSC 曲线上的固化反应放热 峰的面积来估算聚合物的固化程度。
本应用手册呈现的是经选择的、可实现的应用实例。它们都在我们实验室中经梅特勒-托利多差示扫 描量热仪DSC、热重分析仪TGA或热机械分析仪TMA 仔细实验,仪器的操作和结果数据的计算均以我 们现有技术为基础。
然而,本应用报告并非不赞不在我们的控制范围之内,因此我们无法承担责任。 使用化学品和溶剂时必须遵循常规的安全规范和制造商的使用指导。
梅特勒-托利多 热分析应用手册
聚合物的热分析
(DSC、TGA、TMA)
梅特勒- 托利多热分析应用精选
聚合物
第 1页
目录
主要热分析技术介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热分析技术在聚合物中的应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热分析技术(DSC、TGA、TMA)在聚合物应用的一览表… … … … … … … … … … … … … … … .. 8 常用聚合物的特征温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DSC操作指南
(10)称重,制样,样品用量一般在2~5mg左右。
(11)根据电脑左下角提示,放置样品:用镊子轻轻夹起炉盖上第一道凹槽,使第二道凹槽悬挂在挂壁上,如下图所示
将制好的包含样品的坩埚放入到样品台,盖好炉盖。注意DSC的样品台在左边,与TGA/DSC的位置刚好相反,特别注意不要触碰蓝色的传感器。
DSC1操作步骤
(1)(如果TGA/DSC仪器在使用可跳过此步骤)打开高纯氮气瓶主阀门:开主阀门前,确保副阀门逆时针旋松;主阀门打开后,顺时针慢慢旋紧副阀门,使副压表的压力达到0.2MPa,一定不可超过0.2MPa。
(2)
(3)控制仪器干燥气体流量为100ml/min。
(4)打开液氮
(5)
缓慢逆时针旋转打开自增压阀门,使压力升至160MPa (读外圈红色刻度),逆时针打开主阀门,液氮打开后,一定不要移动液氮罐和输送液氮的气管。
(6)打开DSC1开关(仪器背后红色按钮)。
(7)(如果TGA/DSC仪器在使用可跳过此步骤)打开电脑,进入用户ingres,密码:ingres。
点击桌面图标 ,打开控制软件,用户名为:METTLER,无密码,进入如下界面
(8)点击Install Window,进入如下界面
选中“DSC1”,点击“activate”,连接仪器,进入w,进入如下界面
(13)
A选定实验方法
B给自己的样品命名
C输入样品重量
D选中Module中的“DSC1”(本图选中的是TGA/DSC的方法,所以显示的是“TGA/DSC”,当选中的是DSC方法时,此时显示的就是“DSC1”,点击“send experiment”。
mettler无密码进入如下界面主阀门自增压阀压力表压力表点击installwindow进入如下界面选中dsc1点击activate连接仪器进入如下界面点击methodwindowdsc1使用温度范围150500进入如下界面保存方法如起始温度为40终止温度300升温速率为20kmin命名为dsc4030020kmin方法名称要尽可能包含程序温度得相关信息
梅特勒-托利多天平使用说明书
To ensure the future success of late -stage product development processes, itcontinuously strengthens its capabilities, and seeks to maximize the time it spendson the science through investment in emerging and state -of -the -art technologiesthat can reduce otherwise trivial manual labor. This mindset drove the productdevelopment team ’s search for an automated solutions preparation system that iscompliant with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in a GMP setting. For example, for themeasuring devices in the system the team needed to follow the requirementsstated in pharmacopeias (USP and Ph.Eur.). They recognized that the balances, pHprobes, conductivity probes, temperature sensors and volumetric glassware mustmeet the stringent requirements set by these pharmacopeias. In addition, it wasalso essential to comply with data integrity requirements set by the FDA ’s 21 CFRPart 11 and EU ’s Annex 11. The selected system needed to capture and log criticalaspects of record keeping such as audit trails, reports, recipe composition, userpermissions and dosing records.THE CHALLENGEA top 20 global pharmaceutical company with headquarters in Europe, has been inoperation for a century. With a mission of developing medicines and treatmentsfor endocrine diseases, this company helps people live better every day. In orderto speed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ines and treatments to market, it has adopteda culture of innovation where implementing cutting edge technology isencouraged, embraced and expected. It was this innovation culture that spurredthe concept of moving a research automation system into the GMP environment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laboratory personnel and operations there.ABOUT OUR CUSTOMER"The flexibility the solution has provided for just -in -time preparation is a major benefit."AUTOMATED PREPARATION OFREAGENT SOLUTIONS FOR GMP LABS Case StudyAT A GLANCEC. SchwartzProject ManagerLabMinds collaborated with aTop 20 Global Pharmaceutical company and madeenhancements to Revo thatevolved the research productinto a GMP compliant solution.C. Schwartz, Project ManagerTHE SOLUTIONAfter an extensive review of available solutions,they selected LabMinds® Revo®,the benchtop automated solution preparation system that enables companies to automate the reagent preparation bMinds,upon the customer’s request,decided to collaborate and make enhancements to Revo that would evolve the research product into a GMP compliant solution.The project was launched in May of2019and they set out to find a dedicated and innovative technical Project Manager to drive this project.Schwartz was assigned as Project Manager.Schwartz is a specialist in laboratory automation and has a strong track record of leading teams and driving transformation.He accepted the challenge in a large part due to the fact that he had previous exposure to the Revo system from the2016SLAS conference when Revo won the innovation award.He recognized the potential to transform Revo into a GMP compliant system and accepted the challenge.REAGENT SUPPLY SCENARIOSThe above graphic demonstrates the need and the options available for reagents in a lab.By using the Revo, just in time reagent solutions are achieved without using lab personnel time.FORMING A TEAMSchwartz formed a dedicated team comprised of subject matter experts including a chemistry specialist and cross functional experts from other departments.This team combined forces with LabMinds and worked to deliver an automated solution preparation system that complied with GMP requirements.They knew that it needed to deliver a solution that provided the consistent quality,traceability and documentation required in the regulated pharmaceutical industry.The team also sought to solve three main challenges: reducing the time lab technicians spent on preparing reagents to allow them to focus on the science; limiting solution overproduction; and eliminating risk associated with manual documentation processes.After 18 months of intense dedication, the team achieved a huge milestone and Revo was approved internally for use in its GMP laboratory. The system approval was earned through a series of rigorous data integrity process reviews and hardware upgrades. They were then able to tackle the challenges they set out to solve. Just a few months after the launch, the team on -boarded many of its recipes and is already seeing positive impact.SYSTEM APPROVAL“I appreciate the opportunity to work for a company that iswilling to implement cutting edge technology. We willreap many benefits moving forward,” commentedSchwartz, the Project Manager. “The flexibility the solutionhas provided for just -in -time preparation is a majorbenefit. We have already reduced solution overproduction costs and leveraged the Revo system toreallocate our reagent prep team from redundant tasks towork that helps increase the speed of productdevelopment.”"I appreciate the opportunity to work for a company that is willing to implement cutting edge technology that will reap many benefits moving forward."C. Schwartz Project ManagerPrior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GMP Revo, three laboratory technicians spent an entire daypreparing reagents for the week. Upon review of recipes required, many were found tohave an organic component. To overcome a current system limitation, LabMindsdeveloped a workflow process where the Revo produces the aqueous portion of thesolution with instructions for the organic component addition printed on the label. Eventhough organic components are still added manually it was decided that the newfoundflexibility of automating the manual weighing, pH verification and data registration madethe process worthwhile. The system now allows the team to order the reagents via theWeb or mobile interface, and reduces the FTE time needed to fulfill monotonous,procedural laboratory tasks by 66%. This allows these key team members to focus on thedata analysis and scientific work needed to produce results from sample analysis.POSITIVE RESULTSThis lab technician team also used to ensure that they did not run out of reagents during the week by creating an extra supply. At expiry, extra solutions were thrown away. Now the team has implemented just -in -time inventory best practices and produce the exact quantities of the solutions they need. They know that they have increased flexibility, and if they need more solutions they do not have to stop analysis to create them. They can simply reorder via the easy Web interface, and the solution will be ready within an hour. This flexibility allows the team to reduce the amount of inventory needed each week.Prior to the implementation, the team manually tracked preparation data on paper to ensure they could obtain the necessary information for upcoming audits. Now, the team utilizes a QR code printed on the bottle label that contains all information describing the preparation and scans this data directly into the LIMS system where a record is created for each bottle.C. Schwartz and the Revo systemhttps:///labmindsinchttps:///labmindsinchttps:///company/labminds/“After 6 months in operation I get continued feedback from the users on how happy they are to be relieved from the tight planning of manual preparation they used to have. Even though organic components are still added manually it is by far overshadowed by the newfound flexibility in the fact that all manual weighing, pH verification and data registration are completely removed from the process.”C. SchwartzProject Manager© 2021 LabMinds. . All Rights Reserved. LabMinds and Revo are registered trademarks and the property of LabMinds.Unauthorized use is strictly prohibited.Scanning of QR code imports solutions data into LIMSCHALLENGESBENEFITS Reduce FTE time spent on preparing reagents Reagent prep FTE time decreased by 66%Limit solution waste Just -in -time inventory best practices reduced solutionoverproduction costsEliminate risk with manual documentationprocessesDocumentation completed with full transparency andregulatory compliance provides peace of mind All samples, solutions and controls are registered in the LIMS, and thisdata aligns with existing records to populate the documentation ofthe analysis and ensures audit readiness. This process not onlyreduces the chance of human error, but also frees up time for the labtechnicians to focus on other tasks. Our customer now has peace ofmind knowing that documentation is completed with fulltransparency and regulatory compliance.。
梅特勒-托利多电子称设置方法
托利多电子秤设置方法对于一台新条码秤,需要做以下工作。
一、在秤上操作1、格式化开机后依次按“代码”→“24681357”→“*”,(屏幕显示SERVICE-MODE),输入“15”→“*”(屏幕显示WORK CONFIG),→1(屏幕显示CONFIG 0-1)→“*”,条码秤初始化后自动重启即可。
注:此操作将条码秤中的数据、格式、配置数据恢复到出厂值。
2、设置秤号开机后依次按“代码”→“24681357”→“*”,(屏幕显示SERVICE-MODE),输入“08”(屏幕显示PRIMARY)→“*”(屏幕显示SCALE NUMBER),输入秤号如“10”→“*”。
注:秤号和IP地址是两个概念,与寺岗秤有本质的区别。
秤号是秤的称号或是一种标识,IP号只是秤的IP地址。
3、设置IP地址依次按“代码”→“24681357”→“*”,(屏幕显示SERVICE-MODE),输入“21”(屏幕显示NETWORKCONFIG)→“*”(屏幕显示IP ADDRESS)然后屏幕出现一串0,直接输入IP 地址,如192.168.0.10,直接输入192168000010,输入完毕后按“↓”键(屏幕显示NET MASK)然后屏幕又出现一串0,直接输入子网掩码“255255255000”,输入完毕后一直按“↓”键,直到秤自动重启后IP设置完毕。
4、设置打印强度及倒转功能依次按“代码”→“24681357”→“*”,(屏幕显示SERVICE-MODE),输入“25”→“*”(屏幕显示RESIST 600-999默认850)→“*”(屏幕显示SPEED 85mm/S默认0-5,打印速度设置)→“*”(屏幕显示ENERGY -4-+4默认1,打印强度设置)将这里设置成3→“*”→“*”(屏幕显示REWIND NO默认0,倒转功能设置)将这里设置成1→连续按“*”键直到屏幕显示25 LABLE PRINTER,按“代码”键退出。
托利多电子秤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梅特勒—托利多电子秤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一)基本操作一、开机:先取掉秤盘上的任何物品,然后打开电源开关,等待秤内系统自检,显示屏全部显示为零时便可操作。
二、服务模式下打印标签(手动打印)1、计重商品: 秤盘上放商品按P LU号~V1(打印键)2、计数商品: 按P LU号( ×商品数量)~V1(打印键)三、预包装模式下打印标签(自动打印)按“模式”键两次,显示屏左下角显示“P P”即可,操作完后再按“模式”键两次退回到手动打印。
1、计重商品:按P LU号,秤盘上放商品,等待重量显示稳定后自动打印出标签2、计数商品:按PL U号(×商品数量)按* 键~输入打印标签份数~按*键四、通过预置键打印标签: 按键选择上层L1和下层L2~按预置键(或连续按预置键2次选择)~按V1(打印键)即可。
五、修改单价:(在允许修改的情况下)按P LU号~按#键~输入新价格~按V1键。
(二)注意事项1)电子秤最大称量为15K G,严禁超载,以免损坏传感器。
2)电子秤必须使用独立、有接地电源。
3)清洁打印头时先关电源并只能用清洁笔或者棉签沾高浓度工业酒精清洁。
严禁用小刀、指甲等硬器接触打印头。
4)换纸时先看打印头旁边的胶轮和间距检测器中间以及打印头上是否粘贴有标签纸(如果有会连续出纸或打印空白条码纸等),要先取掉,然后再换标签纸。
换纸时标签纸沿打印机上所示走纸方向安装,完成后多按“走纸”键几次,等出纸正常后便可操作。
5)输入P LU号和操作错误时按“清除”键清除。
秤盘上无商品显示屏重量位显示为正负数时按“清零”键清除。
6)键盘上的“代码”键和“模式”键严禁随意按动`,以免改变秤内参数致使电子秤不能正常使用。
7)按键盘上的按键请用指腹,严禁用指甲按键盘上的按键。
8)电子秤必须做好防水和防虫处理。
9)如发现问题,请及时与电脑员或本公司联系!托利多电子秤操作手册编制PLU:按“代码”——8*——02*——输入新PLU号——输入货号(条形码)——输入商品名称(查字表,每输4个字符后按空格键)——输入单价(公斤价)——输入保质天数(多少天)——输入计价方式(0:计重1:计数)—(输入完成并返回到下一个PLU),如果继续输入新商品,请接至前面“输入新PLU号”的位置开始,如果不输请按“代码”两次退出。
梅特勒-托利多 STAR软件之DSC--简明操作手册(中文版)
您可以利用测试进行的时间创建一个新的方法,来定义下一个实 验或者分析已经完成的曲线。
测试结束后根据计算机指示“ Wait for remove sample” ,可打开 炉子取出样品;仪器温度自动回到起始温度。测试结束时,曲 线自动 储存到数据库中,您就可以在数据窗口中对该曲线进行评价分析了。
12
DSC 中文操作手册
Mettler-Toledo 梅特勒-托利多
STARe 软件之 DSC 简明操作手册
Mettler-Toledo STARe 软件操作手册
DSC 简明操作手册 1 说明 2 系统启动 3a 在方法窗口中创建一个方法 3b 在日常操作窗口中创建一个方法 4 实验操作 5 数据处理 6 退出 STARe软件 7 关闭系统 8 错误信息 9 警告 10 附:仪器的定期检查与校准
梅特勒-托利多-AT天平操作说明书
5 键ô Select 2
6
Print 键
7 键
8 玻璃防风罩
9 连接销
10 连接销
11 连接销
12 连接销
13 门把手
14 对门把手
15 秤盘
16 防风盖
17 水准仪
18 脚动或手动开关与电子接触器的连接口
19 数据接口
20 梅特勒GT仪的连接口
21 程序软件包的插入口
22 程序软件包
23 交流适配器连接口
配置记录器 选择配置记录器 组选择
参数选择 设置选择 取消更改并回到称量方式 存储当前配置并回到称量方式
1) 只有在配置记录器的百分比(%)或计件 (stk或pcs) 中设置了称量 单位 2时才出现
2) 只有在配置记录器中设置了内部校准 (Auto off) 时才出现 3) 只有在配置记录器中设置了外部校准 (USEr) 时才出现 4) 只有用了半微量和梅特勒- 托利多变量程天平时才出现 5) 使用AT20时出现如下显示
5.2 您的AT天平还能进行百分比称量并显示正负偏差值 ...... 36
5.3 您的天平能计件吗 .............................. 38
5.4 如何人工启动校准 ................................ 41
5.5 如何检查天平是否仍旧校准正确 ...................... 44
2
3
如何搬运天平
当您要安置天平时 请注意以下内容
在搬运天平时 请握住前部显示器下面及后 部天平罩壳下面 不要靠握住天平防风罩或
ReZero 键来搬运天平
安装防风盖并调平天平
- 防风盖 16 需自行安装 在放置防风 盖时 确保它置入凹处且秤盘不会接触 到它 如有必要 将秤盘转至正确位 置 防风盖主要用于具有半微量程的天 平 可读性为0.01mg 多数情况下 在分析量程 可读性为0.1mg 内进行称 量无需安装防风盖 半微量天平还配有 外加的内层防风罩 内层防风罩的安装 见配套手册的安装指示
自动滴定仪操作规程(梅特勒-托利多)
方法功能的指示
162
9.3
在计算中使用分析数据的名称约定
163
9.4
公式
167
9.4.1 数学函数和算符
168
9.4.2 在公式中使用分析数据
168
9.5
解释表达
171
9.5.1 方法功能“滴定”
171
9.5.2 方法功能“恒定”
174
9.6
滴定仪的评价模式
176
9.6.1 标准评价模式
176
9.6.2 最小值 / 最大值
111
滴定 (Lern-EQP)
116
恒定
118
馈液 (监控)
122
4.8
电极度量单位和控制区的数值范围
124
II
METTLER TOLEDO T50/T70/T90
目录
5.
手工操作 (手工)
125
5.1
搅拌器
126
5.2
电极
126
5.2.1 温度电极
127
5.2.2 电位电极
127
5.2.3 极化电极
试样
76
试样 (滴定度)
77
试样 (校正)
78
滴定台
79
冲洗
80
浸洗
81
泵
82
停放
82
搅拌
83
馈液 (常规)
83
计算
84
抽吸
86
报告
87
试样结束
88
滴定度
88
校正
89
辅助值
90
空白值
91
辅助设备
92
说明
95
梅特勒托利多热重分析仪操作手册
2
TGA/SDTA851e仪器 ................................................................................9
3 恒温浴槽 ..............................................................................................21
*更多关于 STARe软件的说明,请参阅 STARe 软件操作说明书。
STARe系统
警告 热重分析 差热分析
METTLER TOLEDO STARe系统
1
1 – 前言和安全注意事项
1.2 选配件 对于 TGA/SDTA851e仪器,有如下的选配件:
• TSO801RO 自动进样器 • TSO800GC 或 TSO800GC1 气体控制器 • TGA-MS 转换工具包,TGA-FTIR 接口 • 开关线闸
在进行第一次测量前,请仔细阅读本章的安全注意事项。
TGA/SDTA851e 仪器是一台在进行热重分析(TGA)的同时, 能同步进行差热分析(SDTA)的先进仪器。
进行热重分析时,我们可以测得在设定的温度程序下, 一定的气体气氛中样品的质量变化。
而进行同步差热分析时,我们可以得到在设定的温度程 序下,一定的气体气氛中样品的温度相对于参比温度的变 化。
TSO801RO 自动进样器
• 如果您必须打开进样器,请先取下塑料盖,转盘和滚花螺 钉。
• 只使用那些与进样器转盘匹配的坩埚。 • 如果进样器意外停止,不要打开进样器。按照操作说明上
的指导进行。
METTLER TOLEDO STARe系统
7
(完整版)梅特勒DSC1仪器操作规程
(完整版)梅特勒DSC1仪器操作规程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操作规程
一、开机:先打开主机及制冷机电源,打开氮气钢瓶总阀,将干燥气流量阀打开。
打开计算机,再打开工作软件。
二、关机:首先关闭软件,关闭氮气钢瓶总阀,然后关闭主机及制冷机电源,最后关闭计算机。
三、一般操作:
(一)样品准备
将样品放入坩锅在天平称重,然后盖上锅盖(锅盖根据需要可打若干小孔)用压盖机压封,然后放入主机炉内左侧的传感器上,盖上炉盖。
(二)工作软件操作程序:
点击STARe软件图标,在USER NAME对话框内输入密码,点击确认
在主菜单上下拉SESSION,点击INSTALL WINDOW
在弹出的窗口中选中DSC1/500/…….,点击ACTIVE
在弹出的窗口点击ROUTINE EDITOR
选中METHOD中的NEW
选击ADD DYN或ADD ISO
输入测试参数
点击SEND EXPERIMENT
选中ON MODULE
点击OK
主机指示灯由绿转红,测试开始。
TC45: 干燥气流量60~80; 反应气流量40~60
温度:-35 ---500 ℃
线性升温速率: 0.01…300℃/min;
四、突发情况如何处理
任何危及仪器的事件发生时,应迅速切断电源和气源,待情况正
常后,重新测试。
五、特别注意事项
坩锅必须加盖,除非有特殊的测试要求。
炉内必须保持清洁,放置和取出样品时避免硬器碰及炉底。
仪器出现异常,应及时与供应商联系,不得擅自处理。
梅特勒-托利多SevenMulti多参数仪表中文版说明书
4.1
系统菜单结构.............................................19
4.2
系统菜单的操作...........................................2.0.
5. 双通道菜单................................................................................................................................................25
遥控开/关.................................................18
3.5.4 常规/专家模式.............................................18
4. 系统菜单.........................................................................................................................................................19
2.1
拆箱/验货.................................................8
2.2
安装电极支架..............................................8
2.3
安装/拆卸测量模块.........................................8
2.7
通过USB通信模块连接电脑..................................10
梅特勒-托利多天平使用说明书
请确保仪器工作环境
放在室内稳定工作台上水平
具有足够距离(> 15cm)
照明充足
强烈气流温度波动
电子天平使用注意事项良好的称量管理规范
1. 准备操作
2. 注意事项
调节水平
在使用前,必须查看水平指示器中的气泡是否在黑圈内。
如气泡不在黑圈内,请利用水平调节脚将气泡调至黑圈中央位置。
此时,天平就处于完全水平状态。
预热天平
处于断电状态的天平,在说明书所指定的使用环境状况小时;分析天平2 天平应放置于具有防磁表面的稳定工作台上,应避免震动、气流及阳光的照射。
天平是精密仪器,使用时动作要轻缓。
称量时,请勿按压工作台。
3. 更多天平知识
除了基础称量,天平还有密度称量、配方称量等许多
其他应用。
关于应用的详细介绍,请查阅具体型号的说明书。
获取更多最新的天平信息,敬请访问我们的网站:
请勿用手或样品冲击秤盘,尽量避免将超出量程范围的样品放置在秤盘上,以降低不慎操作损坏天平的可能性。
12320313_DSC操作手册
Method 选项下有三个选择按钮:Select,Modify 和 New。Select 的意思是选择一个已有的方法进行实验操作;Modify 的意思是对已 有的方法进行修改,然后进行实验操作;而 New 的意思是创建一个 新的实验方法。一般情况下,我们进行不同的实验操作时,会创建一 个新的方法,这时,可以选择按钮 New。方法编辑窗口出现。
-(7)。 (8)创建结束后,最小化或者关闭方法窗口。
3b 在日常操作窗口中创建一个方法 (1)单击任务栏中绿色的日常操作窗口图标打开日常操作窗口。 包含日常操作窗口的模块控制窗口出现。
6
DSC 中文操作手册
Mettler-Toledo STARe 软件操作手册
(2)点击左边的 Routine Editor,在右面的实验编辑区域中,
5 数据处理 打开数据处理窗口 (1)打开一个数据处理窗口 l 对于一个新窗口:选择 Functions/Evaluate Window l 如果窗口是被最小化的:单击任务栏中蓝色的数据处理窗口图
标。 数据处理窗口被打开。
DSC 中文操作手册
13
Mettler-Toledo STARe 软件操作手册
1、说明 本手册中只对一些最重要的操作程序进行了描述。详细信息可以
参考 STARe软件操作说明书。
菜单标题和屏幕信息用“Courier”字体显示。
Segment/Dynamic 表达方法的意思是在菜单 Segment 下面的
段分割
Dynamic 标题。
动态的动力学的
用鼠标操作
为了在菜单栏上选择标题,可以移动鼠标到要选择的标题上,然
10
DSC 中文操作手册
Mettler-Toledo STARe 软件操作手册
梅特勒-托力多DE40密度计的中文说明书
4. 仪 器 ............................................................................................................................ 13 4.1 总览 ............................................................................................................................. 14 4.2 键盘 ............................................................................................................................. 16 4.3 显示 ............................................................................................................................. 19
(完整版)DSC操作规程
DSC操作规程1. 工作原理该台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属于功率补偿型,即通过内加热的方式使样品不管在吸热还是放热状态都具有与参比物相同的温度。
DSC测定的就是维持样品与参比物处于相同温度时所需要的能量差。
2. 仪器测试条件DSC仪器:Mettler-Toledo公司操作系统:STAR e操作系统坩埚:标准40ul铝坩埚最高测定温度:600℃3. 操作步骤3.1 系统启动3.1.1 按如下顺序打开下述设备:打印机→计算机→显示器→DSC仪器3.1.2 双击桌面上的STAR e图标以打开操作系统软件。
3.1.3 在弹出窗口中,键入用户名METTLER,并按OK确认,就可以打开仪器的主菜单栏。
3.1.4 选择保存路径:单击Database→Select,在Select对话框中选择所需数据库,然后单击OK确定。
3.2 创建方法3.2.1 单击绿色的日常操作窗口图标。
3.2.2 点击左边的Routine Editor,在右面的实验编辑区域中,Method选项下选择按钮New。
方法编辑窗口出现。
3.2.3 设定程序升温:通过单击按钮Add Dyn,在弹出窗口中输入起始温度、结束温度和加热速率。
3.2.4 设定固定温度:选择Add Iso,在弹出的窗口中输入相应的温度和时间,并按OK确认。
3.2.5 单击按钮Save As,对该方法进行保存。
3.3 实验操作3.3.1 样品准备:称量样品,记录下样品的质量,然后用压片机把样品盘密封。
3.3.2 选择测定方法:在日常操作窗口中,单击左边的“Routine Editor”,在“Method”下单击“Open”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
然后,在相应的区域输入样品名、样品的质量等信息。
最后,单击按钮Send Experiment。
此时,在左边一栏Experiment-On module 的列表中,就出现了该实验的信息。
3.3.3 进样:当添加样品的温度到达后,屏幕下方的绿色状态条里会指示“Waiting forsample insertion”。
梅特勒-托力多DE40密度计的中文说明书
7. 报 告 ( 保 护 口 令 ) .......................................................................................................... 29
8. 测 量 参 数 ( 保 护 口 令 ) .................................................................................................. 30 8.1 方法名 ......................................................................................................................... 30 8.2 测量温度 ...................................................................................................................... 31 8.3 测量稳定性 .................................................................................................................. 31 8.4 限定时间 ...................................................................................................................... 31 8.5 次序(取样 排放 清洗 净化) .................................................................................. 3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说明 本手册中只对一些最重要的操作程序进行了描述。详细信息可以
参考 STARe软件操作说明书。 菜单标题和屏幕信息用“Courier”字体显示。 Segment/Dynamic 表达方法的意思是在菜单 Segment 下面的
Dynamic 标题。 用鼠标操作
为了在菜单栏上选择标题,可以移动鼠标到要选择的标题上,然
DSC 中文操作手册
7
Mettler-Toledo STARe 软件操作手册
求的话,则按 delete 将该段删除。 (6)单击按钮 Save As。 (7)键入一个用以描述您方法的名字,单击 OK 确认,该方法被
保存。 ***如果要创建一个新的方法,重复步骤(2)-(7)。
4、实验操作 样品准备 (1)如果有自动进样器,应该选用在中间没有针的样品盘。 (2)样品称量。 (3)记录下样品的质量。 (4)如果有必要的话,把样品盘密封。 定义一个实验 (5)打开 l 日常操作窗口: 在任务栏中,单击绿色的日常操作窗口标志。 或者: l 实验窗口: 如果是一个新的实验窗口:单击 Functions/Experiment
/Isothermal,在弹出的窗口中输入相应的温度和时间,并按 OK
DSC 中文操作手册
5
Mettler-Toledo STARe 软件操作手册
确认。 ***如果要添加更多的温度程序段,重复步骤(2)-(4)。 (5)检查完成的温度-时间曲线是否满足您的要求。如果发现某
一段温度-时间曲线不满足要求的话,则按 Edit/Cut 将该段删除。 (6)选择 File/Save as,键入一个用以描述您方法的名字。 (7)单击 OK 确认,该方法被保存。 ***如果要创建一个新的方法,选择 File/New,重复步骤(2)
您可以利用测试进行的时间创建一个新的方法,来定义下一个实 验或者分析已经完成的曲线。
测试结束后根据计算机指示“ Wait for remove sample” ,可打开 炉子取出样品;仪器温度自动回到起始温度。测试结束时,曲 线自动 储存到数据库中,您就可以在数据窗口中对该曲线进行评价分析了。
12
DSC 中文操作手册
-(7)。 (8)创建结束后,最小化或者关闭方法窗口。
3b 在日常操作窗口中创建一个方法 (1)单击任务栏中绿色的日常操作窗口图标打开日常操作窗口。 包含日常操作窗口的模块控制窗口出现。
6
DSC 中文操作手册
Mettler-Toledo STARe 软件操作手册
(2)点击左边的 Routine Editor,在右面的实验编辑区域中, Method 选项下有三个选择按钮:Select,Modify 和 New。Select 的意思是选择一个已有的方法进行实验操作;Modify 的意思是对已 有的方法进行修改,然后进行实验操作;而 New 的意思是创建一个 新的实验方法。一般情况下,我们进行不同的实验操作时,会创建一 个新的方法,这时,可以选择按钮 New。方法编辑窗口出现。
(2) 选择 Setting/Open Curve
(3) 在此对话框中,选择合适的设置。例如在 Normalization 一栏中,可以设置纵坐标的类型。选择 Normalized to sample size 可 以 使 得 到 曲 线 的 纵 坐 标 归 一 化 , 单 位 为 W/g 。 选 择 De-normalized from sample size, 则曲线的纵坐标单位为 W, 并不进行归一化。相应的,在 Time, Temperature 一栏中,也可 以设置横坐标为时间(Time)、参比温度(Reference Temperature) 还是样品温度(Sample Temperature)。
Segment/Dynamic。
弹出一个窗口,可以在相应的空格中输入起始温度、结束温度和
加热速率。
(3)输入数值。
***如果要覆盖一个数值:可以先用鼠标选定该数值或者双击,
然后键入正确的数值。
(4)单击 OK 确定。 在窗口中出现相应的温度-时间曲线。
*** 如 果 要 定 义 一 个 等 温 段 , 选 择 菜 单 栏 Segment
(3)如果要定义一个动态温度程序段,单击按钮 Add Dyn,会 弹出一个窗口,可以在相应的空格中输入起始温度、结束温度和加热 速率。 (4)输入数值。 ***如果要定义一个等温段,选择 Add Iso,在弹出的窗口中输 入相应的温度和时间,并按 OK 确认。 ***如果要添加更多的温度程序段,重复步骤(3)-(4)。 (5)检查完成的温度-时间曲线是否满足您的要求。每一个程序 段都可以通过滚动条选定。如果发现某一段温度-时间曲线不满足要
动进样器而言)、订单号(如果有的话,没有可以为空)等信息。
(8)在 Module 区域内选择实验所需的仪器,单击按钮 Send
Experiment,把实验送到相应的模块。
此 时 , 在日 常 操 作 窗 口 中 , 在 左 边 一 栏 Experiment-On module 的列表中,就出现了该实验的信息,单击该实验,在右侧窗口
Mettler-Toledo STARe 软件操作手册
测试曲线上的括号的意思 红色:样品室的温度超过了范围(由于加热速率的变化或者过高 的冷却速率引起的) 蓝色:炉盖打开 绿色:数据丢失(同时进行了太多的操作) 棕色:测试信号超出了测试的范围 浅蓝:清洁气体的实际流速与测试方法中的设定值相比,偏差超 过了 20ml/min(仅对气体控制器)。
(1) 通过单击左边 Experiment-on module 列表中的该实 验,可以在右边一栏中实时观察形成的曲线以监控当前的测试。如果
DSC 中文操作手册
11
Mettler-Toledo STARe 软件操作手册
必要的话,可以按 RESET 中止当前测试的运行。
***按模块键盘上的 RESET 键或者在模块控制窗口中按 RESET 按钮 并且在弹出的窗口中加以确认都可以使测试重置。曲线被保存在数据 库中,但是自动评价却不能进行。
Window。 如果窗口是被最小化的:单击任务栏中红色的实验窗口图标。 实验窗口打开。
8
DSC 中文操作手册
Mettler-Toledo STARe 软件操作手册
(6)在 Select Method 按钮上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
(7) 0mg)、样品名、样品的质量、样品位置(仅对于自
DSC 中文操作手册
1
Mettler-Toledo STARe 软件操作手册
后单击鼠标左键。 所有的窗口都有一个标题栏,以说明窗口类型和用户名。
Window menu Main menu bar Title bar Minimize Maximize Close
在右上角有三个按钮:
单击最小化按钮(Minimize) 可以最小化窗口至任务栏中的一个
图标。在窗口最小化以后,所有在进行的实验过程均继续运行。单击
任务栏中的图标可以使窗口恢复到原来的尺寸。
单击最大化按钮(Maximize)可以使窗口全屏显示。再次单击该按
钮,窗口就恢复到先前的尺寸。
对于不再应用的窗口可以最小化或关闭(Close),因为打开过多的
3a 在方法窗口中创建一个方法 (1)打开方法窗口 l 新窗口:单击 Functions/Method Window。
4
DSC 中文操作手册
Mettler-Toledo STARe 软件操作手册
l 如果窗口是被最小化的:单击任务栏中蓝色的方法窗口图
标,方法窗口就被打开。
( 2) 如果要定义一个动态温度程序段, 单击菜单栏
中就出现 mW-minute(热流-时间)坐标系。(若上一个实验是被 Reset
终止的,则需在单击 Send Experiment 后,单击 Control/Start
DSC 中文操作手册
9
Experiment)
Mettler-Toledo STARe 软件操作手册
在如上日常操作窗口中,您可以在左边一栏的相应选项中看到实 验列表的信息。在 Experiment-performed 选项下,列出了已完 成的实验;在 Experiment-on module 选项下,列出了正在进行 的实验;在选项 Experiment-pending 下,列出了尚在实验缓冲 区中排队等候的实验。并且,单击某一实验,就可以从右边一栏中看 到该实验的一些相关信息。 用自动进样器加入样品 注意:在把实验送到模块以前,把样品放在可旋转的自动进样器 上 ( 确 保 放 置 位 置 准 确 )。 如 果 在 日 常 操 作 窗 口 中 , 功 能 Control/Configuration/Autostart 被激活,自动进样器就自
***如果要使用清洁气体: 检查清洁气体流速。 建议:设置清洁气体流速为 80ml/min。 在冷却条件下操作时,必须在打开仪器前首先打开干燥气体,并 设置干燥气体流速约为 200ml/min。 注意:直到第一次测试开始时,炉子的加热电源才会打开。 (5)按照如下程序进行实验操作:首先,在方法窗口或日常操 作窗口中创建一个方法;然后,利用已创建的方法,在实验窗口中或 日常操作窗口中定义一个实验,进行实验操作;实验完成后,再在数 据处理窗口中对实验所得的曲线进行数据处理,并加以保存。 (6)为了接下来的操作,您需要一个数据处理窗口和日常操作 窗口或者方法窗口和实验窗口。这时,您可以选择主菜单栏上的 Functions,出现一个下拉菜单。然后,通过选择 Method Window (方法窗口),Experiment Window(实验窗口)或 Evaluate Window(数据处理窗口)打开相应的窗口。单击模块控制窗口,日 常操作窗口会弹出。
5 数据处理 打开数据处理窗口 (1)打开一个数据处理窗口 l 对于一个新窗口:选择 Functions/Evaluate Window l 如果窗口是被最小化的:单击任务栏中蓝色的数据处理窗口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