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科大学医用化学教案
医用化学教案
医用化学胡娟课程名称:化学授课对象:2013级护理1、2班讲课教师姓名:胡娟教学方法:传统式、提问式、学导式使用教具:黑板、多媒体教学目标概览(一)知识目标:了解化学发展简史及化学与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关系。
深刻理解“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这句话的含义。
(二)能力目标:掌握学习化学的正确方法(三)情感目标:明确在高中阶段为什么要继续学习化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好医用化学。
通过了解我国在化学方面的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献身科学的精神。
重点与难点:指导学习方法,理解化学是人类进步的关键,调动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教学方法:演讲法、讨论法教学过程:[引言] 在初中,我们已经知道了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初步了解化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除此以外,还有许多领域与化学有关。
现在,化学仍是一门必修课。
“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这句话引自美国著名化学家、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西博格教授的一次讲话。
也许我们对这句话的含意还知之甚少,相信学完本节课后一定会同意西博格教授的观点,对化学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提问]请同学们想想古代化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教师引导)如:湿法冶铜、酿造制酒、火的应用、火药、炸药等。
[提问]请同学们结合你身边的化学,谈谈化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教师引导)如:学生用具、洗衣粉、球鞋等。
[提问]现代生活中的化学有哪些主要方面呢?:[过渡]化学在人类进步的历史上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2-3页内容,归纳化学的发展史。
[板书] 一、化学的发展史[板书] 实用技术————→近代化学——→现代化学(冶金、火药、造纸、酿造)(原子—分子论)(物质结构理论)[板书] 二、我国在化学的发展史上的成就[填空] 请同学们填空:我国在化学的发展史上的成就(1)我国在实用技术方面的成就主要有等。
(2)在医学巨箸中,记载了许多的化学鉴定的试验方法。
(3)1965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在世界上第一次用化学方法合成了具有化学活性的蛋白质是。
2024年度《医用化学》线上教学优秀案例
2024/3/23
26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3/23
27
线上课程建设
该高校充分利用在线教育平台,构建了完整的《医用化学》线上课 程体系,包括视频讲座、在线测试、学习资料下载等。
互动教学
通过线上直播、讨论区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提高 学习效果。
实验教学
借助虚拟仿真技术,模拟医用化学实验环境,使学生能够在线完成实 验操作,培养实验技能。
2024/3/23
制作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课件,帮 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2024/3/23
10
03 线上教学实施过 程
2024/3/23
11
课前准备与预习
2024/3/23
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
01
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估方式。
准备丰富的教学资源
02
收集相关的课件、视频、实验演示等教学资源,并进行分类整
通过医用化学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基 本的化学原理、实验技能和分析方法 ,培养解决医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2024/3/23
4
线上教学背景
2024/3/23
01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线上 教学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 部分,为学生提供了更加灵活、 便捷的学习方式。
02
线上教学能够突破时空限制,实 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提高教 学效率和效果。
《医用化学》线上教学优秀 案例
2024/3/23
1
contents
目录
2024/3/23
• 课程背景与目标 • 线上教学内容与方法 • 线上教学实施过程 • 线上教学效果评估 • 线上教学经验总结 • 优秀案例展示与分析
医用化学学习教案
医用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活性、可加工性以及生物降解性等特性,广泛应 用于医疗器械、药物载体、组织工程、生物诊断等领域。
典型医用高分子材料举例
聚乙烯醇(PVA)
一种水溶性合成高分子材料,具 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 性,可用于制作药物载体、人工 器官等医疗器械。
聚乳酸(PLA)
实验技能培养与实践操作指
06
导
实验安全规范及仪器使用注意事项
实验安全规范
熟悉实验室安全标识,了 解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 。
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禁 止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进 行实验。
实验安全规范及仪器使用注意事项
01
正确使用实验器材,严禁私自拆卸、改装实验设备 。
02
仪器使用注意事项
03
在使用仪器前,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了解仪器性 能、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
医用化学学习教案
目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基础化学知识回顾 • 生物体内化学过程探讨 • 药物设计与合成原理剖析 • 医用高分子材料应用前景展望 • 实验技能培养与实践操作指导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医用化学概述
医用化学的定义
医用化学是医学与化学的交叉学科,研究生物体内的化学过程以及 化学物质与生命过程的相互作用。
药物合成路线选择及优化
逆合成分析
从目标分子出发,逆向推 导可能的合成路线,选择 最优路径。
绿色合成
遵循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 原则,优化合成路线,减 少废弃物排放。
合成方法学
研究和开新的合成方法 和技术,提高药物合成的 效率和选择性。
药物活性评价与结构优化
01 体外活性评价
利用细胞或生物大分子实验模型,评价药物的生 物活性。
南方医科大学医用化学教案
南方医科大学教案首页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南方医科大学教案首页教学过程南方医科大学教案首页教学过程南方医科大学教案首页学过程教南方医科大学教案首页教学过程南方医科大学教案首页教学过程南方医科大学教案首页教学过程南方医科大学教案首页教学过程第八章比色分析法第一节比色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比色分析法:是基于溶液对光的选择性吸收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分析方法,又称为吸光光度法。
原理:有色物质溶液的颜色深度与其浓度和液层的厚度有关,利用光学方法比较溶液颜色的深浅,可以测定溶液的浓度。
特点:简单、快速、灵敏度高等,可用于微量组分和痕量组分的测定。
在医学学科中,比色分析法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分析、卫生分析、生化分析等方面。
一、物质的颜色与光的关系自然光是由不同波长(400~760nm)的电磁波按一定比例组成的混合光,通过棱镜可分解成红、橙、黄、绿、青、蓝、紫等各种颜色相连续的可见光谱。
如把两种光以适当比例混合而产生白光时,这两种光的颜色互为补色,如图所示,直线两端颜色的光互为补色。
光的互补色示意图当白光通过溶液时,如果溶液对各种波长的光都不吸收,溶液就没有颜色。
如果溶液吸收了一部分波长的光,则溶液呈现透过溶液后剩余部分光的颜色。
例如,我们看到KMnO4溶液在白光下呈紫红色,就是因为白光透过溶液时,绿色光大部分被吸收,而其它各色的光都能透过。
在透过的光中除紫红色外都能两两互补成白色,所以KMnO4溶液呈紫红色。
溶液的颜色与吸收光颜色的关系溶液的颜色绿黄橙红紫红紫蓝青蓝青吸收光颜色紫蓝青蓝青青绿绿黄橙红波长/nm 400~450 450~480 480~490 490~500 500~560 560~580 580~600 600~650 650~760同理,CuSO4溶液能吸收黄色光,所以溶液呈蓝色。
由此可见,有色溶液的颜色是被吸收光颜色的补色。
吸收越多,补色的颜色越深。
比较溶液颜色的深浅,实质上就是比较溶液对它所吸收光的吸收程度。
医用化学教案
蛋白质还参与免疫调节、血液凝固、 物质转运等生理过程,是生命活动的 重要承担者。
04 药物化学基础
药物的结构与性质
01
02
03
药物的分子结构
了解药物的分子组成、官 能团、立体构型等,探究 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药物的物理性质
掌握药物的溶解度、熔点 、沸点、密度等物理性质 ,为药物制剂和储存提供 依据。
04
加强实验教学环节,提 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动 手能力。
02 基础知识回顾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01
原子结构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核外电子
分层运动。
02 03
元素周期表
元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的元素放在同 一横行,称为一个周期;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的元素放在同一纵行 ,称为一个族。
医用化学教案
目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基础知识回顾 • 生物体内的化学过程 • 药物化学基础 • 临床化学检验基础 • 实验技能培养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医用化学的定义与重要性
医用化学是医学领域中的一门重 要基础课程,它研究生物体内的 化学过程以及与医学相关的化学
问题。
医用化学为医学生提供了必要的 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有助于理 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以及药
容量瓶
使用前需检查是否漏水,并用蒸馏水清洗干净;配制溶液时应用玻璃 棒引流,避免溶液溅出;定容后需摇匀并检查体积是否准确。
实验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
数据记录 数据处理 结果分析 报告撰写
及时、准确、完整地记录实验数据,包括实验现象、测量值、 计算结果等。
对数果。
药物的分析与检测
医用化学教案
3、转移:将溶解的氢氧化钠溶液转移入
500ml 的量筒中,再用蒸馏水洗涤烧杯 2-3 次,洗涤液
倒入量筒中。
4、定容:继续往量筒中加蒸馏水,加到离
刻度线 1-2 厘米处,改用滴管加到刻度处。
(二)溶液的稀释(25min)
教学进程 (含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 师生互动、 学时分配、 板书设计)
细胞内渗透,红细胞逐渐膨大,直至破裂,释放出 血红蛋白,这种现象叫溶血现象。 2、包浆分离:红细胞在高渗溶液中,红细胞内的渗透 压小于外面溶液的渗透压,细胞内的水分子就会向 外渗透,使细胞发生萎缩,叫包浆分离,堵塞血管, 形成血栓。
教学后记
第三章 电解质溶液
主要 《医用化学》,刘承蔚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一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一、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25min)
(一)电离: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下形成自由
移动的阴阳离子的过程。
Nacl 的电离方程式为:
(二)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1、强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能全部电离成离子,如强
酸、强碱和大多数盐。强电解质的电离是不可逆的。电
离方程式用等号或箭头表示。
时的静水压叫渗透压。
教学进程 (含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 师生互动、 学时分配、 板书设计)
5、渗透压产生的条件:一是要有半透膜,二是要有浓 度差。 二、渗透压与溶液浓度的关系(20min) 溶液的浓度越大,渗透压越大。
三、渗透压在医学上的意义(30min)
(一)等渗、低渗、高渗溶液
1、等渗溶液:在相同温度下,渗透压相等的两种溶液
一、渗透现象与渗透压(30min)
1、扩散:是物质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移动的过
医用化学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医用化学的基本概念、常用药物的性质和作用,以及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医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医用化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职业责任感。
教学重点:1. 医用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常用药物的性质。
2. 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
3. 常见药物的制备方法和实验操作。
教学难点:1. 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
2. 常见药物的制备方法和实验操作。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化学实验器材:试管、烧杯、酒精灯、滴管、药匙等3. 实验药品:氢氧化钠、盐酸、硫酸铜、葡萄糖、维生素C等4. 教学案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通过播放医学影像,引出医用化学在医学领域的重要性。
2. 提问:什么是医用化学?它在医学领域有哪些应用?二、讲授新课1. 医用化学的基本概念- 解释医用化学的定义和范畴。
- 介绍医用化学在医学研究、诊断、治疗等方面的应用。
2. 常用药物的性质- 以实例介绍常用药物(如抗生素、镇痛药、抗病毒药等)的性质。
- 讲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和药效。
3. 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 介绍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 分析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
三、课堂练习1. 完成课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分组讨论,解答练习题中的疑问。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强调医用化学在医学领域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什么是医用化学?它在医学领域有哪些应用?二、讲授新课1. 常见药物的制备方法- 以实例介绍常见药物的制备方法(如抗生素、维生素等)。
- 讲解制备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 实验操作- 介绍常用化学实验操作(如滴定、萃取等)。
- 演示实验操作过程,强调安全操作规范。
三、实验演示1. 实验教师演示常用药物的制备方法和实验操作。
2. 学生观摩实验过程,记录实验步骤。
《医用化学》教学大纲(完整版)
《医用化学》教学大纲(完整版)《医用化学》教学大纲《医用化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医用化学是医学院校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无机及有机化学,涵盖了医学化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医学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为后续医学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课程要求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理论和实验技能,包括无机和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方法。
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学、物理和生物学基础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
三、教学内容与目标要求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无机和有机化学两大部分,具体内容如下:无机化学部分:1.溶液和胶体溶液2.电解质溶液3.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4.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5.配位化合物有机化学部分:1.烃的性质和命名2.醇和酚的性质和命名3.醛和酮的性质和命名4.酸和碱的性质和命名5.碳水化合物的性质和命名6.脂类和氨基酸的性质和命名7.蛋白质的性质和命名8.核酸的性质和命名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无机和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能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医学领域中的相关问题。
学生需要具备数学、物理和生物学基础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视频和动画等形式展示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同时,教师采用课堂讲解、课堂讨论和学生实验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五、课程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法包括平时作业、实验报告、期末考试和实验操作等环节。
平时作业主要考察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实验报告主要考察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应用能力;期末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无机和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的掌握情况;实验操作主要考察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应用能力。
评估标准包括学生的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质量和期末考试成绩等方面。
医药化学基础教学大纲医药化学基础教学大纲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医用化学上册教学设计
医用化学上册教学设计课程背景医用化学是医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人体生理、病理等方面与化学有关的知识。
在医疗领域中,化学技术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学好医用化学对医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因此,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深入的医用化学学习。
教学目标本教学设计旨在达到以下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医用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实验室操作技能;•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本教学设计将采用以下教学内容:•医用化学基础知识:介绍医用化学的发展历史与意义,讲解医学中常用化学检测方法以及化学相关的概念。
•生化分析实验:教授生化分析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让学生了解实验所需要的化学试剂和设备,掌握实验操作流程。
•实验数据分析: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并讨论实验结果的相关内容,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展开课堂讨论,就医学领域中化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进行探讨,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方法本教学设计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讲授方式:教师将对医用化学基础知识进行详细讲解,结合实例进行案例分析,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生化分析实验,以让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操作,增强学习和掌握实验技能。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和讨论,以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案例分析:教师将选取医用化学实践案例,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和应用能力。
•综合测试:在教学结束时,组织学生进行综合测试,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和回顾。
教学时长和安排本教学设计的教学时长为30学时,采用面授和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具体安排如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时长医用化学基础知识讲授方式6学时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时长生化分析实验实验操作10学时实验数据分析及讨论分组讨论和案例分析8学时案例分析讲授方式3学时综合测试和总结合理安排3学时教学评价和考核方式本教学设计采用以下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参与情况和课堂表现。
医用化学教案 第一周
15min
15min
3、化学与医学的关系
医学整体与化学不可分割,临床上所有与身体代谢的内容化学息息相关。如:血液渗透压,血液PH值等等。
4、医用化学课程的任务
第二章:明确血液渗透压在临床的意义
第三章:明确化学平衡在身体内的表现方式
第四章:明确电解质溶液的概念和pH值在临床上的意义
第五章~第八章:体内各种化合物的性质、意义、作用
学生活动:思考并记忆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师活动:提出学习目标并板书
学生活动:思考并记忆
教学手段:板书、多媒体、图片
教师活动:告知学生定义及重点,还有在实际中的涉及范围
学生活动:思考并听讲
教学手段:板书、多媒体、图片
教师活动:讲述学科发展历史及有趣的历史小故事
学生活动:思考并听讲
30s
10min
5min
5、医用化学的学习方法
实验法、讨论法等等。
课堂总结梳理本章内容层次
布置作业思考生活当中涉及化学和医学的内容
教学手段:板书、多媒体、图片
教师活动:从实例中讲述医学当中的化学
学生活动:思考并听讲
教学手段:板书、多媒体、图片
教师活动:讲述化学在医学当中的重要性和我们需要掌握的化学内容
学生活动:思考并听讲
教学手段:多媒体
引入新课
布置课后作业
任务三:对本节内容进行梳理、总结
任务二:实例分析及讨论
任务一:课程讲授
讲述课程要求及学期课堂秩序
通过案例引入,启发以及思考,提高学习兴趣
结合图片进行示范性讲授,生动课程
从生活中提取实例进行讲授,使学生对学科认识更加深入、具体
结合书本、ppt简易总结上课内容
医用化学教案
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特性与应用
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特性
生物相容性、生物稳定性、可加工性、耐消毒性等。
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应用
医疗器械(如导管、输液器、心脏起搏器等)、药物载体(如控释药物、靶向药物等)、组织工程( 如人工器官、生物支架等)。
反应速率与平衡
反应速率描述化学反应的快慢,反应平衡研究反应进 行的程度和方向。
03
生物体内的化学过程
糖类的代谢与功能
糖类的种类与结构
介绍单糖、双糖和多糖的结构与 性质,阐述它们在生物体内的分 布和重要性。
糖类的代谢途径
详细讲解糖酵解、糖异生、磷酸 戊糖途径等糖类代谢过程,以及 这些过程在能量供应、生物合成 等方面的作用。
02 元素周期表
元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具有相似的 化学性质的元素被归为一族。
03 原子序数与元素性质
原子序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包括金属性、非 金属性、氧化态等。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01
化学键
原子之间通过化学键连接形成分 子或晶体,化学键包括离子键、 共价键、金属键等。
分子结构
02
03
分子间作用力
医用化学对于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为后续的临床医学课程提供了必要的化学 基础,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医学知识。
课程目标与要求
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掌握医用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生物体内的化学过程, 熟悉药物的化学性质和作用机制,为后续的临床医学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估方式
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成绩、实验报告、期末考试等。平时成绩主要考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详细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并进行分析和讨论;期末考试则是对学生整个学期学习成果的全 面检验。
医用化学学习教案
医用化学学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医用化学教材的第四章“血液与循环”。
具体内容包含:血液的组成、血型的分类以及血液循环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理解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的功能。
2. 学生能够掌握ABO血型的分类及特点。
3. 学生能够描述血液循环的过程,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血液的组成,血型的分类,血液循环的过程。
难点:血液循环的具体路线和作用,血型的交叉配血。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血液组成模型,血液循环图。
学具:学生实验手册,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医院输血的场景,引发学生对血液和血型的兴趣。
2. 教材讲解:利用多媒体展示血液的组成,血型的分类,以及血液循环的路线。
详细讲解血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功能,ABO血型和Rh血型的特点。
3. 课堂互动:学生分组讨论血型的交叉配血原则,教师巡回指导。
4. 例题讲解:以实际病例为例,讲解血型不符导致的溶血反应。
5.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实验手册上的相关练习,如绘制血液循环图,判断血型等。
6. 课堂小结: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血液循环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血液的组成;血型的分类;血液循环路线。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描述血液的组成,并说明各部分的功能。
(2)绘制血液循环图,并标注主要器官。
(3)简述ABO血型的分类及特点。
2. 答案:(1)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白细胞有防御疾病的作用,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2)血液循环图见板书设计。
(3)ABO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A型人的血清中只含有抗B凝集素,B型人的血清中只含有抗A凝集素,AB型人的血清中两种凝集素都没有,O型人的血清中两种凝集素都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病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血型不符导致的溶血反应,加深学生对血液和血型的认识。
药用化学讲课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药用化学授课班级:[班级名称]授课教师:[教师姓名]授课时间:[具体日期]授课时长:[具体时间]教材版本:[教材名称及版本]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了解药用化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发展趋势。
- 掌握药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和作用机制。
- 熟悉药物的合成、提取和纯化方法。
- 能够识别常见的药用化合物。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 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药用化学的兴趣和热爱。
-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认识到药物在人类健康中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内容1. 药用化学概述- 药用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药用化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药用化学在医药领域的应用2. 药物的组成与结构- 药物的分类和命名- 药物的化学结构- 药物的药效与结构的关系3. 药物的合成与制备- 药物合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药物提取和纯化技术- 药物合成实例分析4. 药物的药效与作用机制- 药物的药效分类- 药物的作用机制- 药物副作用及安全性评价四、教学过程1. 导入- 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引入药用化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
- 引导学生思考药用化学在医药领域的重要性。
2. 讲授- 按照教学内容,系统讲解药用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原理。
- 结合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增强教学效果。
3. 实验操作- 安排学生进行简单的药物合成实验,如有机合成实验。
- 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
4. 案例分析- 通过分析具体的药物合成案例,帮助学生理解药物合成原理和方法。
- 引导学生思考药物合成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安全问题。
5.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 实验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技能水平。
医用化学基础教案(2024)
溶液与酸碱平衡
探讨溶液的组成、性质,酸碱平 衡及其在医学中的意义。
医用化学基本概念
包括医用化学的定义、研究范围 及其在医学领域的重要性。
有机化学基础
概述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及 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2024/1/30
35
拓展延伸:医用化学在医学领域应用举例
药物合成与分析
医用化学为药物合成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通过 对药物成分的分析,可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 效性。
10
03 无机化合物及其 性质
2024/1/30
11
酸碱反应及平衡常数
酸碱定义及性质
阐述酸和碱的定义,列举 常见的酸和碱,并解释它 们的性质。
2024/1/30
酸碱反应类型
介绍中和反应、水解反应 等酸碱反应类型,解释反 应机理。
酸碱平衡常数
阐述酸碱平衡常数的概念 、表达式及意义,解释其 影响因素。
阐述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分类及特点,解释氧化数、氧化态等基本概
念。
02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介绍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如离子电子法、化合价法等。
2024/1/30
03
电极电位
阐述电极电位的概念、表达式及意义,解释标准电极电位、条件电极电
位的含义及应用。同时介绍电极电位的测量方法及影响因素。
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仪器测定 纯品阿司匹林的含量,计算产率和纯 度等指标。
2024/1/30
33
07 课程总结与拓展 延伸
2024/1/30
34
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阐述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及元 素周期律,以及其在医学中的应 用。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2024版医用化学教案共3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基础知识回顾•有机化合物概述•无机化合物在医学中应用•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药物合成及作用机制探讨•实验技能培养及实验操作规范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医用化学课程简介医用化学是医学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主要研究化学物质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及其与生命过程的相互作用。
课程内容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基础知识,以及与医学相关的生物化学、药物化学等专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基本的化学原理和技能,理解化学物质在生命过程中的作用,为后续的医学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知识目标掌握医用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理解化学物质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和分析能力,能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医学实际问题。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医学素养。
教学目标与要求030201课程安排与考核方式课程安排本课程共分为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部分,理论教学主要讲解医用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实验教学则是通过具体的实验操作来巩固和加深理论知识。
考核方式课程考核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其中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70%。
平时成绩主要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等方面。
基础知识回顾0102 03原子结构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中,电子绕核旋转。
元素周期表元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被归为一族。
原子序数与元素性质原子序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包括金属性、非金属性、氧化态等。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化学键与分子结构化学键类型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等,不同类型的化学键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
分子结构分子由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分子结构决定物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氢键等,影响物质的熔沸点、溶解度等物理性质。
溶质在溶剂中的分散体系,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等特点。
溶液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 之间的分散体系,具有丁达尔效应、电泳等现象。
南方医科大学医用化学教案
南方医科大学医用化学教案第一章:医用化学基础1.1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1.2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与结构1.3 生物大分子与生物活性物质1.4 溶液的性质与浓度计算1.5 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第二章:无机化学2.1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2.2 氧化还原反应2.3 酸碱平衡与缓冲溶液2.4 常用无机化学试剂及其应用2.5 生物无机化学与药物设计第三章:有机化学3.1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3.2 有机合成反应与策略3.3 药物化学结构与活性关系3.4 天然有机物与生物活性3.5 有机化合物的波谱分析第四章:分析化学4.1 定量分析方法与误差控制4.2 光谱分析与色谱分析4.3 电化学分析与生物传感器4.4 药物分析与质量控制4.5 临床化学与生物标志物第五章:物理化学5.1 热力学基本概念与定律5.2 动力学基本理论5.3 电化学与电分析化学5.4 胶体与界面化学5.5 相平衡与相转变第六章:生物化学6.1 碳水化合物与能量代谢6.2 脂质与生物膜6.3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6.4 核酸与遗传信息6.5 酶学与生物催化第七章:药理学7.1 药物的作用机制7.2 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7.3 抗微生物药物7.4 心血管系统药物7.5 抗肿瘤药物与生物靶向治疗第八章: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实验技术8.1 常用实验技术与操作8.2 生物大分子的分离与纯化8.3 生物活性物质的测定与分析8.4 药物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8.5 现代生物化学实验方法与技术第九章:临床化学与生物标志物9.1 临床化学实验室的组织与管理9.2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项目及其临床意义9.3 生物标志物在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9.4 临床化学自动化与信息化9.5 临床化学的质量控制与标准化第十章:医用化学在临床领域的应用10.1 药物设计与合成10.2 药物制剂与药效学10.3 临床药物治疗与药物相互作用10.4 生物材料与医疗器械10.5 化学治疗与免疫化学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化学键与分子结构:重点关注化学键的类型、特点以及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医用化学第1章
第一章
溶 液(solution)
是由两种或多种组分所组成的均匀体系
第一节 溶液的组成量度
一、 溶液的组成量度表示法 溶液的组成量度指一定溶液或溶剂中含有的 溶质的量。 1.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 质的量。符号 cB或[B],单位mol· -1。 L
cB ≡
nB V
cB ≡
nB V
3 、现代化学(20世纪-) 化学—21世纪的中心科学 功绩:合成氨、合成尿素、合成抗生素、 新药物、新材料和高分子化学合成技术。
无机化学(inorganic chemistry) : 以元素周期系和物质结构理论 为基础来研究一切元素及其化 合物的学科 分析化学(analytical chemistry) : 研究物质化学组成的鉴定、 测定方法、测定步骤及有 关原理的学科
m 106
≡ 0.1×500/1000
m = 5.3(g)
例2、现有在水中的体积分数为0.95的乙醇, 若需1L体积分数为0.75的消毒酒精,应 如何配制?
解:设需体积分数为0.95的乙醇为V mL,则:
0.95V = 0.75×1000 V = 789.5(mL) 配制方法:量取体积分数为0.95的乙醇 789.5mL,加水稀释至1000mL,即可制得体 积分数为0.75的消毒酒精。
有机化学(organic chemistry) : 研究碳的化合物的学科
物理化学(physical chemistry) : 应用物理学测量方法和数学 处理方法研究物质及其反应 以寻求化学现象与物理现象 间本质联系的普遍规律的学科
化学与医学(生物)的关系
化学与药物 化学与医学检验 化学与生命过程 化学与后续课程
例3、 配制0.1mol· -1CuSO4溶液100mL,需称 L 取CuSO4· 2O多少克? 5H
医用化学基础教学设计
医用化学基础教学设计引言医用化学是医学中重要的一个分支,涉及到药物的合成、分析及临床应用,因此在医学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本文将探讨医用化学基础教学的设计,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医用化学的教学工作。
教学目标本次医用化学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如下:•理解医用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常用的药物合成方法和分析技术;•熟悉药品的临床应用和副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意识。
教学内容第一章医用化学基本概念本章节主要介绍医用化学的基本概念,包括化学元素、化学键、化学反应等基础知识。
此外,还需让学生了解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同时揭示有机化学在药物的合成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章常用药物的化学成份和合成方法医用化学对于各类药物分析和研究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一章节将介绍一些常见药物的化学成份及其合成方法,包括如何根据药物的化学成份来进行分析。
第三章药物分析技术药物的质量控制非常重要,而药物的分析技术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该章节将介绍一些药物分析技术,如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校正曲线等,并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技术手段,正确地进行药品分析和研究。
第四章药物的临床应用和副作用药物的临床应用和副作用对于医学专业的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该章节将让学生对常用药物的临床应用、作用原理、药物代谢、副作用等内容进行深入的了解,以便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临床服务。
第五章医用化学的前沿研究医用化学的研究在不断地发展,该章节将引导学生了解目前的医用化学前沿研究领域及趋势,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未来的科研工作打下重要的基础。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讲授是医用化学基础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教师将对各个章节内容进行详细的讲解。
同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化学系列课程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
医用化学基础课程应该鼓励学生参与实验,学以致用,将知识用于实践。
讨论讨论是医用化学基础课程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口头表达,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探讨,增强其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方医科大学教案首页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南方医科大学教案首页
教学过程
南方医科大学教案首页
教学过程
南方医科大学教案首页
学过程
教
南方医科大学教案首页
教学过程
南方医科大学教案首页
教学过程
南方医科大学教案首页
教学过程
南方医科大学教案首页
教学过程
第八章比色分析法
第一节比色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比色分析法:是基于溶液对光的选择性吸收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分析方法,又称为吸光光度法。
原理:有色物质溶液的颜色深度与其浓度和液层的厚度有关,利用光学方法比较溶液颜色的深浅,可以测定溶液的浓度。
特点:简单、快速、灵敏度高等,可用于微量组分和痕量组分的测定。
在医学学科中,比色分析法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分析、卫生分析、生化分析等方面。
一、物质的颜色与光的关系
自然光是由不同波长(400~760nm)的电磁波按一定比例组成的混合光,通过棱镜可分解成红、橙、黄、绿、青、蓝、紫等各种颜色相连续的可见光谱。
如把两种光以适当比例混合而产生白光时,这两种光的颜色互为补色,如图所示,直线两端颜色的光互为补色。
光的互补色示意图
当白光通过溶液时,如果溶液对各种波长的光都不吸收,溶液就没有颜色。
如果溶液吸收了一部分波长的光,则溶液呈现透过溶液后剩余部分光的颜色。
例如,我们看到KMnO4溶液在白光下呈紫红色,就是因为白光透过溶液时,绿色光大部分被吸收,而其它各色的光都能透过。
在透过的光中除紫红色外都能两两互补成白色,所以KMnO4溶液呈紫红色。
溶液的颜色与吸收光颜色的关系
溶液的颜色绿黄橙红紫红紫蓝青蓝青
吸收光
颜色紫蓝青蓝青青绿绿黄橙红
波长/nm 400~450 450~480 480~490 490~500 500~560 560~580 580~600 600~650 650~760
同理,CuSO4溶液能吸收黄色光,所以溶液呈蓝色。
由此可见,有色溶液的颜色
是被吸收光颜色的补色。
吸收越多,补色的颜色越深。
比较溶液颜色的深浅,实质上就是比较溶液对它所吸收光的吸收程度。
吸收曲线
如果测定某种物质对不同波长单色光的吸收程度,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作图所得曲线。
不同物质有不同吸收曲线,可定性鉴别。
同种溶液,吸收曲线相似,但吸光度随浓度而改变。
可定量测定。
定量测定时一般选择最大吸收波长λmax的单色光作为入射光。
(无色溶液可加显色剂)
二、朗伯-比尔(Lambert--Beer)定律
当一束平行单色光(只有一种波长的光)照射有色溶液时,光的一部分被吸收,一部分透过溶液(见图8-2)。
设入射光的强度为I0。
溶液的浓度为c,液层的厚度为b,透射光强度为I,则
光吸收示意图
I I 0
lg
Kbc
透光率: 吸光度: 吸光系数:
与吸光物质的种类和入射光的波长有关;吸光系数越大,表示溶液对入射光越容易吸收,当c 有微小变化时就可使A 有较大的改变,因此测定的灵敏度较高。
一般ε
值在103
以上可进行比色分析。
质量吸光系数: 摩尔吸光系数: 例(1、2)
第二节 比色分析法的测定方法和应用
一、目视比色法
用视力比较样品溶液与标准品溶液的颜色深浅以确定物质含量的方法称为目视比色法。
原理:
颜色深度相同时:A 标=A 样
c 标L 标=c 样L 样
液层厚度相同时:c 标=c 样。
标准系列法(standard series method )是在纳氏比色管中进行测定的。
纳氏比色管是一套由同种玻璃制成的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平底玻璃管,有的具有玻塞或塑料塞。
其容积有10mL 、20mL 、50mL 、100mL 等数种,管上具有标线以表示容量。
比色管放在下面有反光镜的比色管架上进行比色。
标准系列法的操作步骤:
①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置于规格相同的比色管中,加入显色剂成为一系列颜色由浅至深的标准色阶。
②另取一定量的样品溶液,用同样方法,在同样条件下使其显色并稀释至相同的体积,制成样品比色液(其颜色深度应在标准色阶范围内)。
然后将样品比色液与标准色阶逐一比较,如样品比色液的颜色与标准色阶中某一标准比色液的颜色相同,则此两者的浓度相等。
如样品比色液的颜色介于某两标准比色液的颜色之间,则可取它们浓度的平均值作为样品比色液的浓度,再根据配制样品时的稀释倍数求出样品溶液的浓度。
c 样=与样品液等色度的标准管溶液浓度×稀释倍数。
比色时可在自然光下进行;可用平视法和俯视法。
pH 试纸就是采用的标准系列法。
特点:所用仪器简单,操作方便,液层厚度大,适用于测定低浓度溶液,在野战条件下应用广泛。
但比色时须先配制一系列标准色阶,而标准色阶不宜长期保存需临时配制,同时目视比色也容易引入视觉误差,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二、分光光度法
以单色光作入射光,通过测定溶液吸光度来求算溶液中被测物质含量的一种分析方法。
1、分光光度计
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放大器→指示器 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