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大产业我国产业结构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三大产业的我国产业结构研究
1978年改革前传统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特点,是盲目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由此必然导致产业结构严重失衡。但是改革后,以地方政府为主的投资膨胀机制并没有发生根本转变。地方政府盲目追求第二产业增速,使一系列战略在实践上偏离正确的轨道,从而阻碍第二产业与第一、三产业协调发展,甚至加剧其失衡。
一、我国产业结构现状
1、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
与改革前的1953年-1978年相比较,改革后的1979年-2009年产业结构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前一个时期,第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依次由1952年的51.0%下降到1978年的28.2%,由20.9%上升到47.9%(其中工业由17.6%上升到44.1%,建筑业由3.2%上升到3.8%),由28.2%下降到23.9%。这些数据表明:这期间,产业结构处于全面极端的失衡状态。说全面,不仅第一、二产业严重滞后于工业的发展,建筑业虽略有上升,但也大大滞后于工业发展;说极端,不仅农业滞后于工业已经达到顶峰,而且第三产业比重也发生了极不正常的下降。在后一个时期,第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依次由1978年的28.2%下降到2009年的10.6%,第二产业由47.9%下降到46.8%(其中工业由44.1%下降到40.1%,建筑业由3.8%上升到6.7%),第三产业由23.9%上升到42.6%。这个时期,农业年均增速由前一个时期的2.1%上升到4.6%,其比重下降是由于其增速仍然低于第二、三产业。但其下
降速度趋缓了。在前一个时期,农业比重年均下降0.88个百分点,后一个时期为0.57个百分点。至于这个时期工业比重下降以及建筑业和第三产业比重上升虽然都没有到位,但符合经济发展的要求。可见,改革以来,原来产业结构严重失衡状况已有很大改善。
2、我国产业结构的失衡问题依然存在
就农业来说,政府在解决”三农”问题方面采取空前未有的一系列重要举措,并取得了巨大成就。比如,作为农业主要产品的粮食产量,2007年-2009年连续三年超过50000万吨,2009年达到53080万吨,改变了1999年-2007年连续九年产量低于1998年产量(这年粮食产量为51229.5万吨)的局面。但当前粮食供需仍是一种紧张的平衡。作为粮食稳产基础的体制、机制和技术、物质等方面的问题都没有根本解决。就第三产业来说,在许多工业的产能和产品过剩问题突出存在的同时,经济社会亟须的第三产业又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根据世界银行的资料,2003年低收入国家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9%,下中等收入国家为52%,上中等国家为59%,高收入国家为71%。我国已经步入下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但我国2009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仅远远低于高收入国家和上中等收入国家,而且大大低于下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国家。这就突出反映了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滞后。所以,总起来似乎可以说,改革以来,改革前存在的那种产业结构全面极端的严重失衡状态已有很大改变,但就现状来说,产业结构失衡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
二、我国产业结构失衡的原因
1、经济体制改革的不平等性
经济改革以其固有的不平衡性对各次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是不等的。这样,经济改革就在推动整个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给各次产业增速带来了差异。纵观我国经济改革史,我们可以发现两种规律性现象:一是就三次产业来说,哪个产业改革快,其增速也快;反之亦然。1979年-2009年,第二产业改革进展比第一、三产业都大。城乡二元经济体制改革从开始一直到现在,都是滞后的。作为第三产业的最重要组成部分的垄断行业和社会事业的改革,在很长时间内也是滞后的,只是在新世纪以来才加快了改革步伐。与这种改革进展不平衡相联系,尽管第二产业的基数比第一、三产业大得多,但其增速却比第一、三产业快得多。二是就各个产业本身来看,也是哪个阶段改革进展快,其增速也快;反之也如此。这一点尤为明显地表现在第一产业方面。1979年-1984年,农村普通实行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并与集体化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改革进展快,增速也快。这期间农业年均增速高达7.3%。但在此后的一段时间内,农村改革相对滞后,增速下降。1985年-2000年,农业年均增速下降到3.8%。但新世纪以来,深化农村经济改革的步伐大大加快。主要是在作为最主要农产品的粮食方面实现了市场主体自主流通、市场定价的流通体制;实现了农村金融的改革和创新。在市场化取向改革(包括第一、二、三产业)没有整体基本到位的情况下,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各产业的协调发展。
2、经济发展战略的偏差
改革以后,投资膨胀机制只是在中央政府层面和改革已到位的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发生了改变。而以地方政府为主的投资膨胀机制并没有发生根本转变。多年来,地方政府盲目地追求政绩工程,对地方政府来说,追求政绩的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加快发展第二产业。在一定社会生产资源的条件下,第二产业的过快发展,必然挤占发展第一、三产业的资源,从而阻碍第一、三产业的发展。所以这种做法本身就会阻碍第二产业与第一、三产业之间协调发展,甚至加剧它们之间的失衡。这种盲目追求第二产业速度的实践,还会使一系列战略在实践上偏离正确的轨道。我国工业发展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依靠科技进步,但粗放的经济方式并没有根本改变。当前经济增长主要还是依靠增加投入,特别是物资的投入,而这些物资主要是第二产业提供的产品。这就必然推动工业高速增长。而且,工业高速增长,市场需求旺,产品容易销售,企业就缺乏改进技术的市场压力。这样,原来存在的粗放经济增长方式就缺乏向集约方式转变的动力。于是,就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粗放增长方式的凝固化。这种凝固化使得工业发展继续主要依靠投入物力,从而继续推动工业的高速增长。改革以前乃至改革以后的相当长时期内,我国实行的都是农业哺育工业战略。这种战略显然是有利于工业的发展而不利于农业的发展。在新世纪初提出工业反哺农业的方针以后,国家财政用于支持”三农”的支出,已经达到了空前未有的巨大规模。这也正是新世纪以来,农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的重要因素。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