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短期天气预报质量检验办法
天气预报测试要求
天气预报测试要求天气预报是气象部门根据气象数据和预测模型分析研判,对未来一段时间内天气状况进行预测和发布的活动。
准确的天气预报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对天气预报的准确性有着较高的要求。
首先,天气预报的准确性要求可以分为短期预报和中长期预报。
短期预报一般为未来1-3天的天气预测,准确性要求较高。
短期预报主要依靠气象观测数据,包括温度、湿度、风向风速等,同时结合气象模型进行分析和预测。
中长期预报则是对未来3天以上的天气情况进行预测,准确性要求相对较低。
中长期预报主要依靠气象模型的预报结果,通过多次模拟和比对,得出最终的预测结果。
其次,天气预报的准确性还要求及时性。
及时发布对应急管理和公众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
人们需要及时了解天气预报,以便做出相应的安排和准备,如防御灾害、调整行程等,因此天气预报的发布要及时、准确、可靠。
再次,天气预报的精准度也是一个重要的要求。
天气预报不仅需要提供气温、湿度、风力等常规信息,还需要准确预测降水情况、天气变化趋势等,以便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天气状况。
预报的精准度不仅涉及到未来天气的描述,还涉及到概率预报的准确性,如降水概率、风力等。
此外,天气预报还需要提供预警信息,包括台风、暴雨、大风等灾害性天气的预警。
这些预警信息需要提前发布,以便公众可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应对,减少灾害的发生和影响。
另外,天气预报也要求可靠性和可验证性。
可靠性主要表现在预报结果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上,需要保证预报结果不受人为因素的干扰,如人为数据篡改、主观判断等。
可验证性则是指预报结果能够通过实际观测进行验证,包括对温度、降水量等预报数据与实测数据的精确对比。
总结起来,天气预报的准确性要求包括短期预报与中长期预报的准确性、及时性、精确度、预警信息、可靠性和可验证性等方面。
只有满足了这些要求,天气预报才能为公众提供准确、及时、可靠的服务,更好地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
天气预报技能竞赛题(一)理论基础知识
首届四川省气象行业天气预报技能竞赛试卷(一)----理论基础知识(满分80分)单位:姓名:考号:------------装-----------------订------------------线--------------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0.5分共20分)1、天气雷达是探测降水系统的主要手段,是对强对流天气(冰雹、大风、龙卷和)进行监测和预警的主要工具之一。
A、暴洪B、暴雨C、强降雨2、天气雷达发射脉冲形式的电磁波,当电磁波脉冲遇到降水物质时,一小部分能量被降水物质向四面八方散射,其中散射的能量回到雷达天线,被雷达所接收。
A、向前B、向下C、向后3、多普勒天气雷达的应用领域主要有对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和预警、定量估测、风场信息、改善高分辨率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的初值场.A、含水量B、雨量C、大范围降水4、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的应用主要在于对灾害性天气,特别是与风害和相伴随的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和预警。
A、暴雨B、冰雹C、龙卷5、在雷达硬件标定正确的情况下,新一代天气雷达基数据的质量主要受到因素的影响。
A、地物杂波、距离折叠和速度模糊B、距离折叠和速度模糊C、地物杂波、超折射------------装-----------------订------------------线--------------6、 0 dBZ、-10dBZ、30dBZ和40dBZ对应的Z值分别为1、0.1、、10000 (mm6/m3)。
A、1000B、3000C、1007、电磁波在真空中是沿直线传播的,而在大气中由于分布的不均匀性,就会产生折射,使电磁波的传播路径发生弯曲。
A、折射指数B、温度层结C、垂直风切变8、每秒产生的触发脉冲的数目,称为脉冲重复频率,用PRF表示。
两个相邻脉冲之间的间隔时间,称为,用PRT表示,它等于脉冲重复频率的倒数。
A、脉冲重复间隔B、脉冲重复时间C、脉冲重复周期9、在瑞利散射情况下球形粒子的后向散射截面与粒子直径的6次方成正比,与波长的次方成反比。
中短期天气预报质量的动态实时监控
1 系统 设计 与框 架
复制方式通过定时器 、 自动( 或手工 ) 传输程序调 回 本地服务器 ,然后再经过翻译入库程序导入 S L Q SR E E V R数据库 ; 通过地面气象月报表 A文件 ( 或 称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文件 ) 入库程序也可 以把 A文 件 导人 S LS R E Q E V R数 据库 。 用户 可 以通过 客户 机
户 机 和 服务 器 (/:l n Sre) 式 , 为 客 户 机 CS Ci t evr模 e/ 分 和服务 器两 层 。CS 构 的计算 机分 为两 部分 : 户 /结 客
机和服务器 。应用程序也分为服务器端程序和客户 机 程序 ,二 者 可分别 称 为后 台程序 和前 台程 序 。客 户端 向数据库服务器发送 S L Q 请求 , 数据库服务器 响应客户端请求 , 并返回数据或结果 。 1 . 总 体框架 2
应用程 序 ( 即中短期 预报 质量 动态 实 时监控 用户 平
台) 向服务器发出数据访问请求( 采用 S L语句或 Q 直接调用服务器上 的存储过程 ) 。服务器对该请求 进行分析 、 执行 , 最后将预报质量检验数据集结果返 回给 客户 端 , 示给 用户 。 显
1 功 能分 析 . 3
关键 词 : 预报 质 量 ; 实时监控
为 了动态 实时 掌握 预报业 务运 行状 况 ,及 时发
细化城镇 预报 和 区局 F N预报 以 P方式 或局 域 网
现预报服务中的薄弱环节 , 提高预报业务的科学化、 规范化管理水平 ,有必要建立中短期天气预报质量 的动态实时监控系统 ,实现对中国气象局精细化城 镇预报及新疆 气象局 F N报 的质 量 的 动 态 实 时 监
中短期天气预报质量检验办法
附件1中短期天气预报质量检验办法(试行)本办法适用于检验单站和区域中短期天气预报质量,包括指导预报和公众预报。
一、检验的区域范围预报责任区内的所有预报地点和预报区域。
二、检验内容1、降水预报降水分级检验:将降水量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和小雪、中雪、大雪、暴雪10个等级(见表1),检验各级降水、一般性降水[小雨(雪)至大雨(雪)]和暴雨(雪)以上(暴雨至特大暴雨和暴雪)预报情况。
累加降水量级检验:检验对≥0。
1mm、≥10。
0mm、≥25。
0mm、≥50。
0mm降水的预报情况.晴雨(雪)检验:对有降水、无降水两种类别进行检验.表1:降水等级划分表湿雪量值达≥10.0毫米时,不作为“暴雪”处理。
若“雨夹雪”(雨和雪同时下)24小时的总量值达≥10.0毫米且雪深南方达≥5厘米,北方达≥10厘米时才算暴雪。
2、温度预报最高、最低气温和定时气温预报误差.3、灾害性天气落区预报冰雹、雷暴、冻雨、霜冻、雾(雾、浓雾、强浓雾)、强降雪(中雪、大雪、暴雪)、强降雨(暴雨或大雨以上等级)、沙尘天气(沙尘暴、强沙尘暴)、大风(≥6级、≥8级、≥10级、≥12级)、高温(≥37℃、≥40℃)、强降温(≥8℃、≥12℃)等11类23项灾害性天气预报检验。
灾害性天气标准参照《灾害性天气及其次生灾害落区预报业务暂行规定》。
对于强降水落区预报,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等6省(区)评定大雨以上等级(含大雨)落区预报,其余省(区、市)评定暴雨以上等级(含暴雨)落区预报。
各级气象台另外需要检验的预报项目由各省气象局根据所属气象台实际情况确定,并向中国气象局备案。
三、检验方法1、降水预报对降水分级检验和累加降水量级检验,TS评分:技巧评分:漏报率:⨯100%空报率:⨯100%式中NA k为预报正确站(次)数、NB k为空报站(次)数、NC k 为漏报站(次)数,见表2,TS ′为数值预报或上级指导预报的TS评分。
重庆市短期重要天气预报考核办法
附件1:重庆市短期重要天气预报考核办法(试行)为了检验短期重要天气预报的技术能力,利于总结经验,促进各级气象台站预报服务工作的开展,特制定本办法。
一、短期重要预报质量考核1、重要天气预报的时效、对象暴雨、大雪、大风、强降温四类重要天气列入短期重要天气预报质量考核;其他重要天气(如冰雹、大雾、雷电等)暂不予以考核,但当预计未来36小时内可能出现时,需要在预报中进行明确的提示。
1.1暴雨、大雪:预报发布后的固定时间(20:00或02:00或08:00或14:00)开始的未来36小时内出现的暴雨、大雪;1.2大风:在固定时间(20:00或02:00或08:00或14:00)2小时前发布,固定时间(20:00或02:00或08:00或14:00)开始的未来36小时内出现的大风;1.3强降温:预报发布后48小时内(固定日界时间为20:00,下同)开始的强降温。
2、重要天气的天气标准2.1 暴雨:24小时降水量≥50.0mm。
2.2 大风:瞬间最大风速≥17.0m/s或2分钟平均风速≥12.0m/s或10分钟平均风速≥10.0m/s。
2.3 大雪:24小时降雪(含雨夹雪)量≥5.0mm。
2.4 强降温:冬季(12~2月)72小时内日平均气温连续下降≥6.0℃;春季(3~4月)和秋季(10~11月)72小时内日平均气温连续下降≥8.0℃。
3、重要天气预报发布形式凡符合短期重要天气预报时效和天气标准的天气,均采用“某某重要天气预报”或“某某重要天气警报”的形式对外公开发布。
4、重要天气预报的强度和时间用语规定。
4.1 强度用语4.1.1 暴雨暴雨:24小时降水量50.0~99.9mm;大暴雨:24小时降水量100.0~250.0mm;特大暴雨:24小时降水量大于250.0mm(不含250.0mm)。
4.1.2 大风风向按8个方位用语预报;风速按风力等级用语预报。
起报强度为6级,用语跨度士1级,如“6~8级”或7级左右。
浅谈短期天气预报的分析流程与技巧
浅谈短期天气预报的分析流程与技巧天气预报一直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特别是在当今社会,短期天气预报对人们的日常生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如何做好短期天气预报,提高准确性,一直是气象工作者们追求的目标。
本文将从分析流程与技巧两个方面对浅谈短期天气预报进行探讨。
一、分析流程(一)数据采集天气预报的第一步是数据采集。
现代气象观测系统十分完善,通过各种气象卫星、气象雷达、自动气象站等设备,可以获取到丰富的气象数据。
这些数据包括温度、湿度、风速、降水量等各种气象要素,是进行天气预报的基础。
(二)资料分析在收集到大量气象数据之后,天气预报员需要进行资料分析。
这一步通常包括对历史天气数据的回顾分析,同时结合最新的观测数据及气象模型的预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通过对资料进行仔细的分析,可以及时了解到天气系统的变化,从而对未来的天气趋势进行预测。
(三)模型预测模型预测是天气预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气象模型是基于大气动力学和热力学原理建立起来的,通过运算大气在三维空间中的运动和热量交换等过程,可以模拟出未来天气的变化。
天气预报员可以根据模型的结果,结合实际情况对未来天气进行预测。
(四)结果发布最后一步是将预测结果发布给公众。
无论是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媒体,还是通过手机APP等方式,天气预报员需要确保准确的预报信息能够及时地传达给公众。
这样,人们才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及时掌握天气情况,做好防范和准备。
二、技巧(一)综合分析在进行短期天气预报时,天气预报员需要进行综合分析,将各种数据、模型结果进行整合,才能够得到更加准确的预报结果。
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天气系统的移动速度、趋势、气压差、湿度、风向等多个方面,综合分析可以提高预报的准确性。
(二)注意观察天气变化及时观察天气变化是进行短期天气预报的关键。
天气系统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通过不断地观察天空、云形、风向等现象,对天气的变化进行实时跟踪,可以帮助天气预报员调整预报结果,提高准确性。
浅谈短期天气预报的分析流程与技巧
浅谈短期天气预报的分析流程与技巧短期天气预报是指对接下来几天内的天气进行预测,通常时间范围为1到3天。
它是气象预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出行、生产、安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对短期天气预报的分析流程和技巧进行浅谈。
短期天气预报的分析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数据收集:收集各种天气观测数据,如气温、湿度、风速、降水量等。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气象台、气象卫星、雷达等渠道获得。
2. 数据处理:对收集到的观测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和验证,剔除异常数据,并进行数据的插值和插补,以获得完整和准确的数据集。
3. 特征提取:从收集到的数据中提取出具有较高预测能力的特征参数,如气温的变化趋势、湿度的变化幅度等。
这些特征参数将用于构建预测模型。
4. 模型选择:根据特征参数的性质和预测要求,选择合适的数学统计模型或机器学习模型进行预测。
常用的模型包括回归模型、时间序列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等。
5. 模型训练:使用历史观测数据对选定的模型进行训练,确定模型的参数和权重,以使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历史数据。
6. 模型评估:使用一部分未使用过的观测数据对训练好的模型进行评估,计算模型的预测误差和准确率,判断模型是否能够满足预测要求。
7. 预报生成:使用训练好的模型对新的观测数据进行预测,生成短期天气预报。
在短期天气预报的分析过程中,还有一些常用的技巧可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1. 多源数据融合:将来自不同渠道的观测数据融合在一起,利用多源数据的互补性,提高气象场的分辨率和质量。
2. 特征组合:对多种特征参数进行组合,构建更加复杂和丰富的特征,以提高预测模型对天气变化的描述能力。
3. 模型集成:将多个不同类型或不同参数设置的模型进行组合,形成最终的集成模型,从而提高整体预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4. 实时调整:根据实时的观测数据和预测结果,对模型进行实时的调整和校正,以适应不同时间段的天气变化。
5. 经验积累:在短期天气预报的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积累和更新模型的参数和算法,提高预报的准确率和可靠性。
浅谈短期天气预报的分析流程与技巧
浅谈短期天气预报的分析流程与技巧短期天气预报是指对未来1-3天内的天气情况进行预测和分析的工作。
准确的短期天气预报对于人们出行、农业生产和防灾减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浅谈短期天气预报的分析流程与技巧。
短期天气预报的分析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数据收集:收集和获取各类气象观测数据,如气温、湿度、降水、风速等。
还需要获取气象卫星、雷达和气象雷达等卫星和雷达资料。
2. 数据处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包括数据的质量控制、格式转换和插值等。
这一步是确保后续分析准确性的基础。
3. 特征提取: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利用气象统计和数学统计的方法,提取出与天气现象相关的特征。
通过分析降水量的分布和变化规律,提取出降水的强度和范围等特征。
4. 模型建立:根据收集到的特征和历史天气数据,建立数学或统计模型来预测未来的天气情况。
常用的模型包括回归模型、时间序列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等。
5. 模型验证:通过对历史天气数据的预测,并与实际观测数据进行对比,评估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如果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观测结果较为一致,可以认为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6. 预报发布:根据模型预测的结果,将预报结果进行整理和编制,并及时发布给用户。
预报结果通常包括天气的类型、强度、持续时间和空间范围等信息。
除了以上的流程外,还有一些重要的技巧可以帮助提高短期天气预报的准确性:1. 多元数据融合:将不同观测数据、卫星和雷达资料进行有效融合,可以充分利用各类数据的优势,提高预报的准确性。
2. 小尺度和局地化预报:针对小区域和局部地区,利用高分辨率模型和数据,进行更细致的预报分析,提高预报的精度。
3. 多模式集合预报:利用不同模型的集合成员预测结果,通过对集合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可以提高预报的可靠性和确定性。
4. 实时观测数据的利用:及时获取最新的气象观测数据,充分利用实时数据进行模型修正和预报更新,提高预报的准确性。
5. 经验和专家判断的融合:将经验和专家知识结合到模型预报中,利用经验规则和专家推理,提高预报的判断能力和准确性。
天气预报业务规范
天气预报业务规定
一、天气预报业务有关规定主要内容
灾害性天气及其次生灾害落区预报业务暂行规定
6
(试行)
7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
8
沙尘天气预警业务服务暂行规定(修订)
9
全国七大江河流域面雨量预报业务暂行规定
10
城镇天气预报传输规定
四川省气象局
天气预报业务规定
二、精细天气预报业务规范(试行)
1.精细天气预报的基本原则 坚持需求拉动、积极行动的原则 坚持客观预报、主观能动的原则 坚持强化指导、精细定量的原则 坚持质量第一、稳步发展的原则
四川省气象局
天气预报业务规定
二、精细天气预报业务规范(试行)
4.精细天气预报发布 可通过互联网、电视、广播等多种方式发布 临近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应通过插播的方式及时播出 气象及相关灾害预警信息必须在告知公众之前报告政府和有关部门
四川省气象局
天气预报业务规定
二、精细天气预报业务规范(试行)
5.精细天气预报检验 各项预报、警报产品都要进行质量检验 预报检验工作要每天实时进行 常规预报检验:对常规要素预报中的降水等级预报检验TS评分、 漏报率和空报率;对降水量预报检验平均绝对误差和平均相对误差;对 温度预报检验平均绝对误差、均方根误差和预报准确率 气象灾害预报检验:对各类气象及相关灾害预报检验TS评分、漏 报率、空报率以及提前发布正确预报警报的时间(精确到分钟) 检验依据:所有气象站观测资料(包括自动气象站、雨量站);所 有气象站观测资料、灾情调查资料作为气象及相关灾害预报检验(包括 空报和漏报)
四川省气象局
天气预报业务规定
三、天气预报等级用语业务规定(试行)
2.等级用语 ⑴热带气旋预报 消息、预报、警报、紧急警报和预警信号 ⑵暴雨预报 暴雨预报、暴雨警报、暴雨预警信号 ⑶高温预报 高温预报、高温警报、高温预警信号 ⑷寒潮预报 大风降温消息、寒潮预报、寒潮警报、强寒潮警报、寒潮预警信号 ⑸大雾预报 大雾预报、大雾警报、大雾预警信号 ⑹雷雨大风预报 雷雨大风预报、雷雨大风警报、雷雨大风预警信号
浅谈短期天气预报的分析流程与技巧
浅谈短期天气预报的分析流程与技巧天气预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各行各业的生产活动。
短期天气预报是指未来一周内的天气情况预测,对于生产、交通、旅游等行业来说,准确的短期天气预报能够提前做好准备,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由于天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短期天气预报的准确度并不是很高。
下面我们来浅谈一下短期天气预报的分析流程与技巧。
一、数据收集与分析短期天气预报的分析流程首先是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天气现象是由大气运动、水汽、云、降水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而产生的,因此需要收集并分析大量的气象数据。
这些数据包括气温、风速、降水量、气压等多种气象要素的观测数据,还有卫星图像、雷达数据等现代气象观测手段所得到的数据。
在收集到这些数据后,就需要进行分析,了解当前的天气形势及变化趋势。
二、天气图解分析天气预报员需要掌握天气图解的技巧,这是天气预报的基础。
天气图解是将大气环流、气温、湿度、气压等气象要素用图形和数字表示出来的方法。
通过天气图解,可以清晰地看出不同气象要素的变化情况,为短期天气预报提供依据。
掌握天气图解的技巧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掌握了这些技巧,才能够准确地分析气象图,做出准确的天气预报。
三、气象模型预报气象模型是天气预报的重要工具之一。
气象模型是利用数学物理方程描述大气运动规律,通过计算机模拟大气环流、湿度、温度等气象要素的变化,从而预测未来的天气情况。
气象模型预报是一种比较精确的预报方法,但也需要不断优化和改进,提高其准确度。
天气预报员需要了解气象模型的原理及运行方式,以便更好地利用气象模型进行短期天气预报。
四、综合分析在短期天气预报中,天气预报员需要进行综合分析。
综合分析是指将各种天气预报方法和手段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做出准确的预报。
综合分析需要对各种观测数据和预报结果进行综合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差异和规律,从而得出最终的预报结果。
综合分析也需要丰富的经验和较高的专业水平,只有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积累,才能够做出准确的综合分析。
天气检测管理制度
天气检测管理制度一、引言天气检测是指对大气环境、气象要素进行观测、测量、记录和分析的过程,是天气预报、气象科研、气象服务等工作的基础。
为了保障天气检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完整性,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主要针对天气检测管理制度进行探讨,旨在规范天气检测工作流程,提高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天气检测管理制度的必要性1.规范工作流程天气检测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严格的操作流程和标准化的操作规范。
建立天气检测管理制度可以明确工作职责、规范操作流程,保证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2.保证数据准确性天气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对于天气预报、气象科研等工作至关重要。
通过建立管理制度,可提高数据的准确性,降低因人为因素导致的误差。
3.提高管理效率管理制度的建立可以更好地管理检测设备和人员,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检测工作的及时完成。
4.保障数据可靠性建立管理制度可以规范检测数据的记录和管理,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完整性,为后续分析和应用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三、天气检测管理制度的内容1.人员管理(1)设立专门的天气检测管理部门,负责天气检测工作的组织、管理和监督。
(2)明确天气检测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建立明确的岗位职责。
(3)对天气检测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具备相应的技术水平和工作素质。
2.设备管理(1)建立天气检测设备档案,记录设备的购置时间、型号、技术参数等信息,并进行定期检修和保养。
(2)建立设备运行记录和检修记录,记录设备的运行情况和维护情况,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建立设备维修保养制度,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标准化操作流程(1)制定天气检测操作规范,明确天气检测的操作流程和标准化指导。
(2)建立天气检测记录表格,规范检测数据的记录和管理。
4.数据管理(1)建立天气检测数据管理系统,进行数据的存储、管理和备份。
(2)规范检测数据的记录和报送,确保数据的及时上传和准确性。
(3)建立数据审查制度,对检测数据进行定期审查,并及时纠正和完善数据。
浅谈短期天气预报的分析流程与技巧
浅谈短期天气预报的分析流程与技巧短期天气预报是指对未来几天内的天气变化进行预测的一种预报方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天气预报的准确性也越来越高。
由于大气系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短期天气预报仍然存在一定的挑战。
本文将从分析流程和技巧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分析流程1. 数据收集:天气预报的第一步是收集各种气象数据,包括气象观测、卫星遥感、雷达回波等。
这些数据提供了天气系统的当前状态。
2. 数据分析:在收集到数据之后,接下来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
数据分析的目的是识别和理解当前的天气系统。
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气象场插值、数据对比和时间序列分析等。
3. 物理过程模拟:物理过程模拟是短期天气预报的核心环节之一。
利用数值模式对当前的天气系统进行数值模拟,可以预测未来几小时到几天的天气变化。
物理过程模拟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数值模式和模式配置参数。
4. 数据验证:为了评估短期天气预报的准确性,需要对预报结果进行验证。
常用的验证方法包括误差统计、对比分析和统计显著性检验等。
验证结果可以帮助改进预报模型和提高预报准确性。
5. 结果发布:短期天气预报的结果需要及时发布。
预报结果可以通过各种媒体、手机应用程序和网站等渠道向公众传达。
准确的短期天气预报有助于人们做出合理的天气决策,提高生活和工作的效率。
二、技巧1. 多源数据融合:天气系统的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用多个数据源可以提高对天气系统的理解和预测准确性。
通过融合不同数据源的信息,可以减少数据的不确定性,提高预报精度。
2. 实时观测和动态更新:天气系统的变化是动态的,及时收集实时观测数据并及时更新预报模型是提高短期天气预报准确性的关键。
通过实时监测天气系统的变化,及时更新预报模型可以更好地反映当前的天气状况。
3. 经验和知识的运用:天气预报是一门艺术和科学的结合。
经验丰富的气象学家和预报员能够通过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对天气系统进行准确的分析和预测。
对于新手来说,积累经验需要时间和实践,但通过不断学习和总结,也能逐渐提高预报准确性。
湖南省城镇天气预报质量检验办法
湖南省城镇天气预报质量检验办法(试 行)本办法适用于检验省、市级气象台集体和预报员个人中短期天气预报质量。
一、集体预报质量检验办法1.预报质量检验的站点为本行政责任区域选取3个县级以上代表站(含本地站),见附件。
评定预报时效为5天。
2.晴雨、分级降水、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预报等各单项质量统计方法按《全国城镇天气预报质量国家级检验方案》计算公式进行统计(分级降水按气发〔2005〕109号办法进行统计),以24小时为预报时段的预报准确率。
检验时次为每日早上06:45时(北京时,下同)上传(08时起报)和下午16:30时上传(20时起报)二个时次的预报。
3.晴雨、分级降水、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预报质量的每项综合质量为0~120小时各时效预报质量分别按权重求和。
具体计算公式为:271272276278271012096724824⨯+⨯+⨯+⨯+⨯=TT TT TT TT TT TT 其中,TT 为晴雨、分级降水、最高气温或最低气温预报的单项综合质量。
24TT 代表晴雨、分级降水、最高气温或最低气温0-24小时预报的质量,其他依此类推。
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的分级降水预报质量计算平均成绩(缺项不参与计算)4.最终的集体质量综合排名以四类单项预报质量的综合得分而定,其中,降水(晴雨和分级降水)占60%,气温(最高和最低)占40%。
具体计算公式为:)(最低最高级降水分雨晴1021021031031⨯+⨯+⨯+⨯=TT TT TT TT SS 二、集体预报质量技巧评分市级相对于省级预报质量技巧评分检验的代表站点为本市级区域(县级以上)城镇预报站点,省级相对于国家级预报质量技巧评分检验的代表站点为和全省14个市级站点。
评定预报时效为5天。
1.晴雨(雪)预报技巧评分检验各市级和省级上传城市天气预报的晴雨预报准确率,市级相对于省级、省级相对于国家级降水落区指导预报的提高率。
技巧评分的计算公式为:%1001⨯--=NNF PC PC PC SPC式中,FPC 为各市级(或省级)上传的城市天气预报晴雨(雪)预报准确率,NPC 为省级(对省级技巧评分时,NPC则为国家气象中心)制作的降水落区预报指导产品的晴雨(雪)预报准确率。
XX市气象局天气预报技能竞赛理论知识与业务规范模拟试卷(三)
XX市气象局天气预报技能竞赛理论知识与业务规范模拟试卷(三)(闭卷形式考试,120分钟内完成)1.气象业务是指气象及与之相关的领域从()、传输存储、加工处理到应用服务的全过程。
2.《中短期天气预报质量检验办法(试行)》适用于检验单站和区域中短期天气预报质量,包括对()和公众预报的检验。
3.国家气象中心每次热带气旋指导报必须在正点后45分钟内发出,进入24小时警戒线后,应争取在正点后()分钟内发出。
4.精细天气预报的“精”,是指天气预报要精确,准确率要高,是开展精细天气预报的前提和条件。
精细天气预报的“细”,是指气象要素和气象及相关灾害的时间、空间分辨率以及强度、量级的细化程度,是精细天气预报的()。
5.气象及相关灾害预警信息必须在告知公众之前报告()和有关部门,并做好防灾减灾决策服务工作。
6.自2006年4月1日6:00(北京时)起,全国县级以上城镇天气预报在目前传输72小时预报的基础上,增加传输()小时预报。
7.经济和社会越发展,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越大,气象工作在()、趋利避害中发挥的作用更加显著。
8.强沙尘暴指大风将地面大量尘沙吹起,使空气很混浊,水平能见度()米的天气现象。
9.根据我国新一代天气雷达布设计划,在东部沿海地区和沿长江、黄河、淮河和珠江流域布设S波段10厘米雷达,而内陆地区布()厘米雷达。
10.各级气象台站的热带气旋预(警)报服务责任区与气象服务的责任区一致。
海洋、地区气象台负责本地区陆上和近海海域。
该近海海域一般指从海岸向外延伸()公里以内的海域。
11.简化涡度方程d(f+ζ)/dt=0表明在水平无辐散大气中,()是守恒的。
12.锋面位于()的地方,但是有气旋性切变处不一定有锋。
13.流域面雨量检验,全国统一采用()和模糊评分两种检验方法。
14.在雷达硬件定标正确的情况下,多普勒天气雷达的数据质量主要受到三个因素的影响。
这三个因素分别是地物杂波、距离折叠、()。
15.超级单体风暴是指()。
重要天气预报质量评定办法
重要天气预报质量评定办法重要天气预报质量评定办法(试行)(第一次修订)国家气象局一九九O年五月重要天气预报质量评定办法(试行)(第一次修订)说明1. 为使评出的天气预报质量具有客观性、代表性和比较性,本办法采用了“技巧水平”的评分体系。
评出的技巧水平质量与过去评定办法评出的预报准确率(或百分率)是两种不同的含义。
技巧评分考虑了由于各地天气气候原因的差异而影响预报质量的气候因素,因此,评出的预报质量比过去有较好的代表性和可比较性。
采用这种评定办法也便于同国外进行比较。
2. 本办法适用于本地(县气象局)和区域分片(气象台)的短、中、长期天气预报质量的评定。
3. 短、中、长期预报的时段含义,为了与世界气象组织规定一致,便于今后同国外比较,作如下统一规定:短期指0~72小时(即三天以内);中期指第4 天至第10天;长期指10天以上。
4. 统一评定和上报的项目,短期有:一般性降水、暴雨(雪)、大风、极端最高(低)气温和寒潮五项。
中期有:旬报中的极端最高(低)气温、一般性降水和暴雨(雪)过程以及寒潮四项。
长期有:温度和降水趋势预两项(凡在年、季、月报中发布该项目预报的要上报)。
其他项目由各省(区、市)根据实际需要,自行增加,并可制订相应的技巧评分规定或别的评定规定。
5. 本办法中所列各类项目的天气(例如各级别的降水、大风和寒潮等)标准,是全国统一的标准。
少数省(区)因天气气候差异较大,其所在省(区)气象局可根据本省的天气气候特点,并结合服务需要等,适当修订出本省统一对外服务使用的天气标准,向国家气象局备案。
但内部评定仍采用本办法所规定的统一天气标准和评定规定。
6. 西北等某些地区的部分测站,有些月份降水的气候月平均值很小,例如不到1、2毫米,在不影响服务的情况下,可以只进行定性评定,或由省(区)气象局自行确定其他办法进行评定。
7. 短期天气预报,统一评定气象台、站每天下午对外发布的一次公众预报;若无该次预报时,可选择其它固定的主要一次预报进行评定,但确定后不得任意变动。
天气预报质量管控措施实施方案
天气预报质量管控措施实施方案
天气预报质量管控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准确的天气预报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各行各业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天气预报质量管控实施方案的一些方面:
1. 数据来源,天气预报的质量首先取决于数据的来源。
气象部门需要确保从各种气象观测站、卫星和其他数据源收集到准确、全面的气象数据。
同时,还需要对数据进行质量评估和验证,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技术手段,现代天气预报依赖于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包括数值模型、卫星遥感、雷达监测等。
气象部门需要不断更新和改进这些技术手段,以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3. 人员培训,天气预报的质量也与从业人员的水平和素质密切相关。
因此,气象部门需要加强对气象预报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确保他们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预报技能。
4. 质量评估,建立完善的天气预报质量评估体系,定期对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和偏差进行评估和分析。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发现问
题并采取改进措施。
5. 公众参与,鼓励公众参与气象观测和信息反馈,及时纠正和补充气象数据,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
6. 应急响应,建立健全的应急响应机制,及时处理突发天气事件,减少因天气预报不准确而导致的损失。
总的来说,天气预报质量管控需要从数据来源、技术手段、人员培训、质量评估、公众参与和应急响应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管理和控制,以确保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全国城镇天气预报质量检验方案
附件1全国城镇天气预报质量检验方案一、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全国各省上传的城镇天气预报质量检验。
二、检验对象检验每日06:45时(北京时,下同)各省上传的08时起报的1-7天降水和最高、最低温度预报;检验每日10:30时各省上传的08时起报的1-7天最高、最低温度预报;检验每日16:30时各省上传的20时起报的1-7天降水和最高、最低温度预报。
三、检验内容1、降水预报检验08时和20时起报的1-7天逐24小时的晴雨(雪)检验、一般性降水和暴雨(雪)以上降水检验以及08时起报的24小时预报相对于国家气象中心指导预报的技巧检验。
检验以12小时预报为检验单元,逐24小时预报质量采用2段12小时预报样本的检验结果。
2、温度预报检验08时和20时起报的1-7天以24小时为预报时段的最高、最低温度预报误差和准确率。
检验08时起报的24小时最高、最低温度预报相对于国家气象中心指导预报的技巧评分。
四、检验方法 1、降水预报 (1)晴雨(雪)预报预报准确率:%100⨯++++=NDNC NB NA NDNA PC式中,NA 为有降水预报正确站(次)数,NB 为空报站(次)数、NC 为漏报站(次)数,ND 为无降水预报正确的站(次)数,见表1。
表1 晴雨(雪)检验评定表技巧评分:%1001⨯--=NNF PC PC PC SPC式中,F PC 为各省上传的城市天气预报晴雨(雪)预报准确率,N PC 为国家气象中心客观要素指导预报的晴雨(雪)预报准确率。
根据1-5天各时效晴雨(雪)预报准确率按加权平均的方式计算各省晴雨(雪)预报准确率的总评分。
计算公式为:预报准确率的总评分:式中,24PC 、48PC 、72PC 、96PC 、120PC 分别为各省06:45时和16:30时上传的0-24小时、24-48小时、48-72小时、72-96小时和96-120小时晴雨(雪)预报准确率的综合评分。
(2)一般性降水和暴雨(雪)以上降水检验 T S 评分:%100⨯++=k k k kk NC NB NA NA TS漏报率:k k kk NC NA NC PO +=⨯100% 空报率:k k kk NB NA NB FAR +=⨯100%技巧评分:'=kk k -TS TS SS式中NA k 为预报正确站(次)数、NB k 为空报站(次)数、NC k 为漏报站(次)数,见表2,TS ′为上级指导预报的TS 评分。
湖南理论规范试题答案(十九)
理论知识与业务规范试卷(19)(共12页,120分钟)注意事项1、请首先按要求在答题卡的密封处填写您的姓名、工作单位。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3、不要在答题卡密封区外填写无关的内容。
一、填空:(每空0.5分,共20分。
请将答案填写在空格位置)1、局地强风暴是在特定的大气环境中发展起来的强大对流系统,环境的最重要特征是(强位势不稳定)和(强垂直风切变)。
2、青藏高原的热力作用,主要是夏季起(热源)作用和冬季起(热汇)作用。
3、速度场(零等值线)的走向不仅表示风向随高度的变化,同时表示雷达有效探测范围内的冷、暖平流。
4、PUP显示雷达回波时,所标注的回波所在高度是假定大气为(标准大气)情况下计算得到的高度。
5、南方气旋(江淮气旋)的形成有(静止锋上的波动)和(倒槽锋生型)两种类型。
6、暴雨红色预警信号的标准是(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7、霜冻黄色预警信号的标准是24小时内地面最低温度将要下降到(-3)℃以下,对农业将产生(严重影响)。
8、台风黄色预警信号的标准是(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8)级以上,或者阵风(10)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9、大气中的水平辐散辐合都是(非地转风)引起的。
10、寒潮地面高压大多数属于(热力)不对称的系统。
11、从降水性质来分,降水回波可分为:(对流性)降水回波、(层状云)降水回波、(混合性)降水回波。
12、统计表明,中尺度雨带大多出现在相应天气尺度系统中(位势不稳定)的区域。
中尺度雨带的移动方向,一般偏向于周围环境平均气流方向的(右侧)。
雨带移动速度可能大于(平均层(500或700百帕))的风速。
13、卫星的可见光感应器扫描地球和云表面(反射的太阳辐射),红外感应器扫描地球和云表面(发射的红外辐射),水汽感应器扫描(对流层中上部)水汽发射的辐射。
中轻度污染天气应急监测与预警的程序
中轻度污染天气应急监测与预警的程序一、监测与预测依据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有关规范,生态环境监测、气象部门加强信息共享,联合开展空气质量监测和评价,每日对未来7天环境空气质量进行预测。
二、污染预警启动条件根据《中、轻度污染天气应急管控方案》确定两种预警情形,满足其中一种即可启动预警。
1.次日预警。
根据《未来七天环境空气质量预报》分析结果,未来24小时环境空气质量污染等级为轻度污染及以上的污染天气;2.实时预警。
当满足臭氧小时浓度超过160微克/立方米、PM2.5小时浓度超过75微克/立方米、PM10小时浓度超过150微克/立方米中的任意1条,且经研判AQI存在超标风险。
三、预警会商生态环境监测、气象部门联合开展污染天气预测会商工作。
预测未来可能出现中轻度污染天气时,应当及时发起会商。
未发布预警信息、中轻度污染天气已经出现时,要实时会商。
预测出现符合中轻度污染天气预警条件的天气时,及时向指挥部办公室提出污染提示。
应急响应期间,密切跟踪污染态势,提出调整、解除预警建议。
中轻度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加密会商频次。
四、预警发布1.次日预警:指挥部办公室根据生态环境监测、气象部门发出的污染提示,经审核,发布预警,原则上提前24小时及以上发布预警信息。
2.实时预警:指挥部办公室根据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发出的污染提示,经审核符合实时预警发布条件的,由指挥部办公室第一时间发布实时预警信息。
预警信息须明确启动时间、应急响应区域范围、和响应措施等内容。
五、预警调整预警信息发布后,应急响应前,空气质量预测结果发生变化、与预警信息不符的,应结合实际情况及时调整预警等级或取消预警。
六、预警解除发布预警时,如可确定本轮污染结束时间,在预警发布时同时明确预警解除时间。
如无法确定的,自预警发布后,在监测预测日将降至或已降至污染预警启动条件以下,且预测将持续24小时以上时,生态环境监测、气象部门提出解除预警建议,报指挥部办公室,经批准后发布预警解除信息,应急响应终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中短期天气预报质量检验办法(试行)本办法适用于检验单站和区域中短期天气预报质量,包括指导预报和公众预报。
一、检验的区域范围预报责任区内的所有预报地点和预报区域。
二、检验内容1、降水预报降水分级检验:将降水量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和小雪、中雪、大雪、暴雪10个等级(见表1),检验各级降水、一般性降水[小雨(雪)至大雨(雪)]和暴雨(雪)以上(暴雨至特大暴雨和暴雪)预报情况。
累加降水量级检验:检验对≥0.1mm、≥10.0mm、≥25.0mm、≥50.0mm降水的预报情况。
晴雨(雪)检验:对有降水、无降水两种类别进行检验。
注:表中各级别的雪量值均指纯雪化为水的量值,而不包括湿雪的量值在内,如,湿雪量值达≥10.0毫米时,不作为“暴雪”处理。
若“雨夹雪”(雨和雪同时下)24小时的总量值达≥10.0毫米且雪深南方达≥5厘米,北方达≥10厘米时才算暴雪。
2、温度预报最高、最低气温和定时气温预报误差。
3、灾害性天气落区预报冰雹、雷暴、冻雨、霜冻、雾(雾、浓雾、强浓雾)、强降雪(中雪、大雪、暴雪)、强降雨(暴雨或大雨以上等级)、沙尘天气(沙尘暴、强沙尘暴)、大风(≥6级、≥8级、≥10级、≥12级)、高温(≥37℃、≥40℃)、强降温(≥8℃、≥12℃)等11类23项灾害性天气预报检验。
灾害性天气标准参照《灾害性天气及其次生灾害落区预报业务暂行规定》。
对于强降水落区预报,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等6省(区)评定大雨以上等级(含大雨)落区预报,其余省(区、市)评定暴雨以上等级(含暴雨)落区预报。
各级气象台另外需要检验的预报项目由各省气象局根据所属气象台实际情况确定,并向中国气象局备案。
三、检验方法 1、降水预报对降水分级检验和累加降水量级检验, TS 评分: %100⨯++=kk k kk NC NB NA NA TS技巧评分: '=k k k -TS TS SS 漏报率: k k kk NC NA NC PO +=⨯100% 空报率:kk kk NB NA NB FAR +=⨯100%式中NA k 为预报正确站(次)数、NB k 为空报站(次)数、NC k 为漏报站(次)数,见表2,TS ′为数值预报或上级指导预报的TS 评分。
对降水分级检验,k 为1-12,分别代表各级降水、一般性降水和暴雨(雪)以上降水预报。
对累加降水量级检验,k 为1-4,分别代表≥0.1mm,≥10.0mm,≥25.0mm,≥50.0mm 降水预报。
对晴雨(雪)检验,预报正确率:%100C B A A PC ⨯++++=NDN N N NDN技巧评分:'=PC PC -SS式中NA 为有降水预报正确站(次)数,NB 为空报站(次)数、NC 为漏报站(次)数,ND 为无降水预报正确的站(次)数,见表3,PC ′为数值预报或上级指导预报的PC 评分。
单站降水预报:逐日检验只评定是否正确和是否属“空、漏”报,并保存每日预报与实况资料。
月、季、年检验依据当月、季、年的预报正确总次数、空报总次数、漏报总次数计算TS 、SS 、PC 、空报率、漏报率。
区域降水预报:逐日检验依据当日预报正确站数、空报站数、漏报站数,计算TS 、SS 、PC 、空报率、漏报率,并保存各站每日预报与实况资料;月、季、年检验依据当月、季、年的预报正确总站(次)数、空报总站(次)数、漏报总站(次)数,计算TS 、SS 、PC 、空报率、漏报率。
注意:季、年的评分不是月评分的平均,而是对季、年所有样本的统计结果。
2、温度预报 平均绝对误差: ∑=-=Ni iiO F NT 1MAE||1均方根误差: ∑=-=Ni i i O F N T 12RMSE )(1预报准确率:KKK Nf Nr TT =⨯100%其中,F i 为第i 站(次)预报温度,Oi 为第i 站(次)实况温度,K 为1、2,分别代表i i O F -≤1℃、i i O F -≤2℃,Nr K 为预报正确的站(次)数,Nf K为预报的总站(次)数。
温度预报准确率的实际含义是温度预报误差≤1℃(2℃)的百分率。
单站温度预报:逐日检验计算绝对预报误差,并保存每日预报与实况资料,月终计算平均绝对误差、均方根误差和预报准确率。
季、年检验依据当季、年的每日预报与实况资料计算均方根误差、预报准确率,平均绝对误差采用季、年的平均值。
区域温度预报:逐日检验计算平均绝对误差、均方根误差、预报准确率,并保存每日预报与实况资料;月、季、年检验依据当月、季、年的每日预报与实况资料计算均方根误差、预报准确率,平均绝对误差采用月、季、年的平均值。
3、灾害性天气落区预报TS 评分: %100⨯++=NC NB NA NATS漏报率: NCNA NCPO +=⨯100% 空报率:NBNA NBFAR +=⨯100% 式中NA 为预报正确站(次)数、NB 为空报站(次)数、NC 为漏报站(次)数,见表4。
表4:灾害性天气落区预报检验分类表将灾害性天气分为冰雹,雷暴,冻雨,霜冻,雾、浓雾、强浓雾,中雪、大雪、暴雪,暴雨(新疆等6省为大雨)、大暴雨(新疆等6省为暴雨)、特大暴雨(新疆等6省为大暴雨),沙尘暴、强沙尘暴,≥6级大风、≥8级大风、≥10级大风、≥12级大风,≥37℃高温、≥40℃高温,≥8℃强降温、≥12℃强降温等,分别检验各种灾害性天气预报情况。
逐日检验依据当日预报正确站数、空报站数、漏报站数计算TS 评分、空报率、漏报率,并保存每日预报与实况资料;月、季、年检验依据当月、季、年的预报正确总站(次)数、空报总站(次)数、漏报总站(次)数,计算TS 评分、空报率、漏报率。
四、检验时段统一评定气象台站每天发布的公众预报和指导预报。
1、降水预报降水分级检验:评定0-12小时、12-24小时、0-24小时、24-48小时、48-72小时、72-96小时、96-120小时、120-144小时、144-168小时预报。
累加降水量级检验和晴雨(雪)检验:评定0-24小时、24-48小时、48-72小时、72-96小时、96-120小时、120-144小时、144-168小时预报。
注:0小时表示预报发布的时间。
2、温度预报评定0-24小时、24-48小时、48-72小时、72-96小时、96-120小时、120-144小时、144-168小时最高、最低气温预报和72小时之内定时温度预报。
3、灾害性天气落区预报评定0-12小时、12-24小时、0-24小时、24-48小时、48-72小时预报。
具体为:0-12小时、12-24小时预报评定的灾害性天气种类包括冰雹、雷暴、冻雨、霜冻、雾(雾、浓雾、强浓雾)、强降雪(中雪、大雪、暴雪)、强降雨(暴雨或大雨以上等级)、沙尘天气(沙尘暴、强沙尘暴)、大风(≥6级、≥8级、≥10级、≥12级)、高温(≥37℃、≥40℃)等10类21项。
0-24小时预报评定≥8℃强降温、≥12℃强降温。
24-48小时预报评定的灾害性天气种类包括冻雨,霜冻,雾、浓雾、强浓雾,中雪、大雪、暴雪,暴雨(或大雨)、大暴雨(或暴雨)、特大暴雨(或大暴雨),沙尘暴、强沙尘暴,≥6级大风、≥8级大风、≥10级大风、≥12级大风,≥37℃高温、≥40℃高温、≥8℃强降温、≥12℃强降温等9类21项。
48-72小时预报评定的灾害性天气种类包括暴雨(或大雨),沙尘暴、强沙尘暴,≥6级大风、≥8级大风,≥37℃高温、≥40℃高温,≥8℃强降温、≥12℃强降温、霜冻等6类10项。
五、实况标准确定对站点降水、温度预报采用该站点的观测资料作为实况依据。
对降水等值线预报采用所有气象站观测资料(包括自动气象站、雨量站)作为实况依据。
对冰雹、雷暴等灾害性天气预报,除所有气象站观测资料外,灾情调查资料也作为实况依据,包括空报和漏报。
待雷达定量估测降水工作投入业务运行后,建立2 2km网格降水数据集,作为降水量实况标准。
六、预报质量上报上报中国气象局的中短期天气预报质量,统一检验国家气象中心、各省(区、市)气象台每天制作下发的中短期指导预报和全省公众预报。
一律进行逐站检验,不使用代表站检验。
国家气象中心、各省(区、市)气象局业务管理部门负责将审核后的预报质量报预测减灾司,具体项目见附表1-8。
每月10日前报送上月预报质量,每年1月15日前报上一年度全年预报质量。
每年12月10日前报目标考核项目预报质量(12月-11月)。
各省(区、市)气象台其它预报质量和地(市)气象台及县站预报质量由各省(区、市)气象局负责管理。
七、本办法由预测减灾司负责解释。
附表1短期指导天气预报质量报表(一)降水等值线预报_______年____月至_______年____月上报日期:年月日附表2短期指导天气预报质量报表(二)站点预报_______年____月至_______年____月短期公众天气预报质量报表(一)降水等值线预报_______年____月至_______年____月上报日期:年月日短期公众天气预报质量报表(二)城镇天气预报_______年____月至_______年____月灾害性天气落区指导预报质量报表_______年____月至_______年____月上报日期:年月日灾害性天气落区公众预报质量报表_______年____月至_______年____月上报日期:年月日中期指导预报质量报表(一)降水等值线预报_______年____月至_______年____月中期指导预报质量报表(二)站点预报_______年____月至_______年____月上报日期:年月日附件2《中短期天气预报质量检验办法(试行)》解释说明1、检验产品本办法中所检验的“指导预报”是指国家气象中心、各省(区、市)气象台面向下级台站分发的天气预报产品,包括每天早晨、下午制作下发的常规天气要素逐站短期指导预报产品、降水等值线预报产品和灾害性天气落区指导预报产品,每天下午制作下发的常规天气要素逐站中期指导预报产品和降水等值线预报产品。
“公众预报”是指国家气象中心、各省(区、市)面向公众发布的降水等值线预报产品、灾害性天气落区预报产品和城镇天气预报产品。
2、降水预报检验2.1降水分级检验2.1.1预报有降水或实况出现降水(≥0.1mm)时均要进行检验。
2.1.2当实况出现的降水量级与预报量级一致时,该量级评定为“预报正确”。
2.1.3当实况出现的降水量级和预报的量级不一致时,选择较大量级作为检验的级别,评分时只评定该级别。
如:预报大雨,出现暴雨,评定暴雨为漏报,不评定大雨空报。
预报大雨,出现中雨,评定大雨为空报,不评定中雨漏报。
2.1.4以24小时为一预报时段时(如0-24小时、24-48小时、48-72小时、72-96小时、96-120小时、120-144小时、144-168小时),一般只预报和检验一个降水量级;如果预报两个不同量级,则只对量级偏大的用语进行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