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一年级新班”教育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和我的一年级新班
——家校合作培养爱心
“家庭是孩子学习的第一所学校,家长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了家长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也学会了默默地奉献。班主任的工作是繁琐的,但因为有了家长们的支持,班主任工作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教师的工作更多的是一种锁碎的,一种默默的付出,是不能用理性的句子去加以描述的,只有自己才能品尝出其中的酸甜苦辣。作为一名一年级的教师,我在班级管理中经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何解决,需要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达成家校统一。
记得有一次我刚接一个新的一年级不久,就遇到了这样一件事。
我们得知我校罗马校区的熊新正同学患上了“急性白血病”,并了解到他的全家为了给孩子治病已经倾其所有了。为了帮助我们的伙伴,学校组织为熊新正小朋友捐款,并提前对学生进行了“献爱心”的教育。因为我们一年级的学生比较小,担心孩子学不清楚这件事,老师就给每位学生的家长发了短信。第二天一5班班里32名学生,只有2名学生没有带来捐款。1名学生是因为前一天中午进行捐款倡议的时候没在班里,不知道这件事。而另外一位学生,则是以“我忘了”为理由的。就是这个案例要提到的小郑同学,我看到了她当时窘迫的表情,作为教师,我对她说:“没关系,以后还有机会。”
周五,年级组决定为了鼓励学生“互相帮助,献爱心”的良好品质,为捐款的同学都颁发了一个“爱心小天使”的小奖状。放学的时候,小郑同学的家长突然找到我说:“老师,孩子放学的时候情绪有点低落,因为别人都有小奖状,而他没有。”于是,我给家长解释了发小奖状的原因和他家孩子为什么没得奖状的原因。而这时,小郑同学的爸爸不仅没有理解,还反而很情绪化地问道:“那您问他是为什么没捐款吗?”我再次向家长解释:“这次献爱心活动是自愿的,孩子们表现得都很积极,让老师们都很感动。同时为了表达生病的小同学的家长对孩子们的感激之情,我们特别为献出了爱心的同学颁发了小奖状。您的孩子说忘了带,我并没有责备她,同时还告诉她,只要有爱心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还有机会表现。”当我给家长解释了我当时的做法后,家长的口气稍微变得缓和了点。
通过这件事,我意识到和这位家长细致的沟通是非常必要的,方法也不能简
单,那么了解家长,了解孩子的家庭教育环境就尤为重要。于是我进一步分析了孩子的情况。因为仅仅一个月的时间郑同学还没有更多的表现机会。这个小女生性格内向,在人多的场合不爱说话,但是爱与周围的同学小声说话。平时上课的时候容易分散注意力,爱有小动作。孩子的爸爸35岁,学历是研究生。听孩子说,爸爸白天不上班,晚上会写一些东西。妈妈34岁,学历也是研究生。工作单位是北京师范大学。职务不明。
通过分析我认为,这次活动是非常有意义的,从学校的“倡议”开始,到班里的班会讨论,孩子们表现的都很有爱心和同情心。为了担心孩子小,学不清楚事情的意义,我还给家长们发了短信。我认为家长是能够了解和理解的,但是这位家长当时的口气就跟我错了一样。家长的不理解,让我感到很意外,也很苦恼,不知道家长的这种“质问”,我应该怎样面对,我今后将怎样和这样的家长相处。为此,我和我们组的老师对此“事件”展开了讨论,开始进一步地学习与家长沟通的方法。
一年级孩子比较小,学不清楚事情是客观现实,而开学伊始也确实会有很多事物需要家长的帮助与支持,那么如何取得家长的信任是一年级更急需面对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对于特殊的家长如何沟通是很多老师面临的问题。通过讨论我总结了几种家校沟通的方法。
首先了解学生,了解各种家长的情况,理解家长,有利于帮助我们与家长沟通。一年级刚入学的新生,学生刚步入校园生活,很多孩子还不适应。这时老师就要留心观察,不仅要观察班里的每个孩子,同时还要从与家长的沟通过程中获取信息,做出判断。哪些孩子性格开朗,哪些孩子独立性强,哪些孩子自我管理意识强,哪些孩子积极向上有影响力等等。譬如我在每次接任一年级的时候,开学之前我都是通过看照片先熟悉每个孩子,包括要记住每个孩子的姓名,通过电话沟通初步了解家长,刚入学的前一个月内,我和每一位学生的家长都进行面谈,了解家长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当然在与家长沟通过程中,对待那种高学历,高高在上的家长应该有理有据,不卑不亢。
第二,可以把工作做得更加细致一些,比如打个电话给家长问要不要捐款,是不是忙忘了,需要我先帮你垫上吗?让家长从孩子的心理出发,关注孩子的自尊心和荣誉感。
第三,可以把捐款的时间延迟一天,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捐款,进行延缓评价。各种活动、事情都要分清性质。这事儿是孩子自己能干的还是需要别人帮忙的?要学会耐心与等待,分清及时评价与延缓评价。
第四,对提出疑问的家长应心存感激,因为他当面向我们反映情况,应该感谢家长让我们成长,从内心里接受他们,行动上要表现我们的真诚。随着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家长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他们的许多见解值得教师学习和借鉴。加之“旁观者清”,有时家长比教师更容易发现教育过程中的问题。因此,教师要放下“教育权威”的架子,经常向家长征求意见,虚心听取他们的批评和建议,以改进自己的工作。这样做,也会使家长觉得教师可亲可信,从而诚心诚意地支持和配合教师的工作,维护教师的威信。
第五,真心关心孩子,关注细节,让家长感动,从而信任老师、学校,有什么事都找老师商量,从老师的角度出发,将心比心,让“事多”、“积极反映情况”的家长真正去支持班级工作。家长们对我们工作的支持我们也要心存感激地记在了心上。与家长们真诚的交流。
记得有位名人说过,一个从来没有奉献过的人,或者吝啬付出的人,就不懂得如何去爱。对于孩子来说,懂得这些,做到这些是尤其宝贵的精神财富。而孩子们的爱心要靠家庭、学校、社会共同教育。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学校;3儿童所在的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沃土,学校是孩子成长的阳光雨露。在孩子成长的生命历程中,二者都是不可或缺的。当孩子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学校要和家长共同面对,不仅要管,更要管好。
总之,一个孩子的健康、健全成长,仅靠学校或仅靠家庭都是不够的:教师观察不到孩子在家的情况,家长也很难看到孩子在校的表现,需要的是两者之间的合力,教育才会有针对性和连贯性。只有家校之间更好的合作,才能让孩子们健康全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