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地退化与自然灾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 分异 变化
减灾信息
3).中国自然灾害灾次比区域分异
区域分异特征
东西分异明显,二连—察隅线
以西为大面积低值区。
高值区主要发生在淮河流域。
基本认识: 灾次比的区域分异大范围受气候
及地貌的综合影响,局部受承灾体 和防灾能力的影响。
贵州的灾次比值低,再次表明自
然环境脆弱并不一定多灾。
浙江为沿海最低灾次比区域,这
高山冰川
构造活跃
地形复杂地表不 稳
暴雨
水源充足
地震
滑坡
泥石流
承灾体
开发山区 建筑物、人、财产 建设者的防范意 生产活动增加 等趋于密集 识和措施不到位
地 质 灾 害 灾 情 严 重
成灾机制
西南地区地质灾害的致灾与成灾机制
致灾机制
西南和东南 横跨三大阶梯 阶梯交界处多 中下游地势地 山;迎风坡 平排水不畅 季风影响
危害程度最低的 区域

危害程度最小 强
防抗能 力

危害程度最大
2.中国自然灾害系统特征(CAI)
灾害系统界面
多媒体区划图(理论-实景) 多角度、多平台、穿透式、动态化
中国主要灾害链

分布
Ⅵ Ⅳ

Ⅱ Ⅰ
致灾机制
两大温度带 过渡地区
位于季风 地处蒙古高原 的前缘 气候区
临近 沙源地
蒸发强烈
孕灾 环境 致灾 因子
《自然灾害学报》1996.5卷1期
《中国自然灾害系统地图集》2003,科学出版社
2)中国自然灾害多度区域分异
主要特征 (自然致灾
多度与自然灾害多度相比)
•多度高值中心从华北南移 •东南沿海地带多度值降低 •东西分界胡线分异显现
?
原因分析(承灾体特点决定) •高值中心南移表明灾害多度受耕作熟 制及土地利用类型的影响, 由麦区向稻区移动; •胡线分异表明承灾体的分异; •沿海成灾多度降低与该地区承灾和抗 灾的经济能力提高有关; •东北北部高值区则与承灾体抗灾能力 低有关。
与自然致灾因子组合稳定和抗灾能 力强有关。
4).中国成灾指数与致灾指数关系的区域分异



区域分异特征 致灾指数和成灾指数 高值区集中在华北地 区、江淮地区及华南 地区;前者范围偏北 和偏西,后者更偏南、 偏东。江淮地区,是 全国双最高值区域。 致灾指数和成灾指数 低值区对应较好,浙 江和贵州 — 广西岩溶 地区为两个低值区域; 青海和西藏为全国最 大范围的最低值区域。 成灾指数的东西分异 较被灾指数更为显著。
洪水高风险区
灾情2 淹没农田:1000ha 毁损房屋:500间 死亡人口:300人
致灾因子
正常水位
洪水位
承灾体
居住地 耕地
灾 情 放 大
图2.17 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机制
某 种 自 然 灾 害
不同区 域致灾 因子的 强度

危害程度高 危害程度最高的 区域

危害程度低

不同区 域承灾 体的脆 弱性 经济水 平
基本认识:
致灾与成灾之间虽然有密切关系,但成灾主要与人类活动在土地利用 中的规模、方式、程度以及抗灾能力的强弱有密切关系。
5)自然致灾因子
致灾强度
区域分异
区域分异
3.0以上的相对高强度区:
从华北到西南的集中分布带。 沿海地带和湘赣 青藏高原西南部

大兴安岭北部
青藏高原中北部及西北内陆地区为相对低强度区。
基本认识:


地震构造活动带与相对强度高值区相对应。
中国暴雨集中区与相对强度高值区重叠(如:沿海台风暴 雨 带、冀北山地-太行山地 湘西暴雨带等)。 -大别山地暴雨带、川西和
灾情
自然灾害系统 各部分的关系 自然灾害的发生过程
图1.1 自然灾害系统示意图
A·孕灾环境( Hazard-formative Environments )
大气圈(对流层、平流层等)
孕灾环境 结构

圈(地表水、地下水)
岩石圈(土壤、风化壳、地壳、地幔) 生物圈(植物、动物、微生物)
孕灾环境属性
地带性/非地带性 —基带/边缘带 波动性/突变性 —周期/准周期/随机 渐变性/趋向性 —梯度/累积
3)自然致灾因子
多度
区域分异
多度高低值相差达8倍(4%—30%),
空间群聚性区域差异大。
以华北为中心,向东北、西北和东
南沿海延伸,形成高群聚区。
多度>20%的区域,有90%的范围
分布于北纬25°-45°的地区。
全国最低值出现在藏北地区,中东
部低值区出现在西南地区。

基本认识: 自然环境过渡地带,诸如中纬度带、海陆过渡带、农牧交错带等,
中国1989年成 立相应的“中国国 际减灾十年委员会”
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及主题
1989年第44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确定每年10月的第二个 星期三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 1991年:减灾、发展、环境 1992年:减轻自然灾害与可持续发展 1993年: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要特别注意学校和医院 1994年:确定受灾害威胁的地区和易受灾害损害的地区——为了更加安全的21世纪 1995年:妇女和儿童——预防的关键 1996年:城市化与灾害 1997年:水:太多、太少——都会造成自然灾害 1998年:防灾与媒体——预防从信息开始 1999年:防灾的效益——科学技术在灾害防御中保护了生命和财产安全 2000年:防灾、教育和青年——特别关注森林火灾 2001年:抵御灾害,减轻易损性 2002年:山区减灾与可持续发展 2003年:面对灾害,更加关注可持续发展
孕灾环境
东部临海
降雨充沛
地形地貌
土壤地质 受海洋灾害影响
致灾因子
暴雨
滥伐森林 水土流失
洪涝
泥沙淤积、围湖造田河 湖蓄洪行洪能力差
风暴潮
我国的经济核心地 带
承灾体
水 文 灾 害 灾 情 严 重
成灾机制 长江流域水文灾害的致灾与成灾机制
二、中国自然灾害区域分异 1.中国自然致灾因子分异
1)研究思路
县 域 单 元 数 据 库 模型1-图1 提取 特征等值线 致 灾 区 域 规 律
灾害系统 (Disaster
System)
致灾因子是对人 类及其经济社会、 自然资源造成损 害的自然异常变 化。
孕灾环境是由大气圈、岩石圈、 水圈、生物圈共同组成的综合 地球表层环境。
灾情:因灾导致的 生命、财产、资源 损失的情况。
孕灾环境
致灾因子
承灾体
灾情
承灾体是灾害的 承受体,包括人 在内的物质文化 环境、自然资源。
马宗晋等分类(1994)
地震灾害 气象灾害(含洪水灾害) 农作物灾害 海洋灾害 森林生物灾害 地质灾害 其他灾害
致灾 圈层 划分
灾害链
(Disaster Chains) 渍涝 病虫害 水土 流失
台风-暴雨 灾害链 机械 故障 大风
跨堤坝 山崩
暴雨
洪水
大风
滑坡
台风
风暴潮 巨浪 机械 故障 跨堤
泥石流 溢洪 断电
中国土地退化形成的自然因素? 讨论3 -成因
土地退化加剧的人文因素?
中国土地退化最严重的区域?
第二节 中国自然灾害
一、中国自然灾害系统 二、中国自然灾害区域分异研究
三、中国自然灾害系统地图集编制
“国际减灾十年”系列研究成果
一、中国自然灾害系统
1.有关概念
自然灾害

(Nature Disaster)
被灾指数:
某县域所受各种自然致灾因子影响的 规模程度,为被灾指数(C)
C Si (i 1,2,, n)
i 1
n
Si:第i种致灾因子的面积比
致灾综合指数:
某县域所受各种自然致灾因子影响的群聚性、相对 强度及规模程度的总况(H)
H=D/Dmax+S/Smax+C/Cmax
max为该指标的最大值
信 息 源
选 择 参 数
构 建 模 型
模型2-图2 叠加 模型3-图3
基本认识 区域减灾
《地理学报》1994.49卷1期
2)致灾特征值及其模型构建
多度:自然致灾种类在一定区域内的群聚性
程度为自然致灾多度(D)
D=n/N
式中n为某县域统计时段内自然灾害的种数 (中国陆地主要自然致灾因子种数共102种) N为全国该统计时段内自然灾害种数。
自然致灾

因子相对群聚。
几种自然环境过渡的交错区域形成高值连片区,中国的华北地区 正处在这样的位置,因此成为中国自然致灾因子最群聚的地区。 自然条件差的区域不一定致灾种类多。

4)自然致灾因子
被灾指数
区域分异
东西分异
以齐齐哈尔、哈尔滨、天水和杭州为顶点连成
的梯形区域,
成为全国高值区(大于10)。
人类圈(种族、民族、宗教、穷人/富人、 疆域、生活地图)
技术圈(建筑物、计算机网络系统、 运输系统)
B·承灾体( Hazard-affected Bodies)
人口、经济 土地利用(城市、 厂矿、农田、 牧场、森林、 道路、机场、 港口等)
C·致灾因子( Hazard-formative Factors)
第四章 中国土地退化与自然灾害
第一节 中国土地退化
第二节 中国自然灾害 第三节 中国生态环境建设 重 点
CAI
讨论
第一节 中国土地退化
一、中国土地退化特征 二、中国土地退化形成机制
三、中国土地退化主要类型与过程
全程用CAI讲解
一、中国土地退化特征
二、中国土地退化形成机制
三、中国土地退化主要类型与过程
何谓土地退化?
讨论1 -概念 有哪些土地退化类型? 水土流失? 沙漠化?
中国水土流失土地怎样分布?
讨论2 -分布
中国沙漠化土地怎样分布? 识别影像
1.呼伦贝尔沙地
从 太 空 看 中 国 沙 化 土 地
2.科尔沁沙地
3.内蒙古高原伏沙地
4.浑善达克沙地
5.毛乌素沙地
6.库布齐沙地
由于自然原因造成人员伤亡、
财产损失、社会失稳的一种或
一系列现象。
全球自然灾害带 (Global Hazard Zones)
国际减灾
1987年42届联 大通过167号决议, 将20世纪最后十年 定为“国际减轻自 然灾害十年”
(International Disaster RBiblioteka Baiduduction)
(IDNDR)
水热条件不稳 定跃
冬季风通道
植被盖度低
寒潮
主要农业区 商品粮基地
干旱
政治、经济、文化中 心人口、城市密集
沙尘暴
过量抽取地下水 地面沉降、海水倒灌
气 象 灾 害 灾 情 严 重
承灾体
成灾机制 华北地区气象灾害的致灾与成灾机制
致灾机制
三大板块交 界 孕灾 环境 致灾 因子 两大地震 带交汇处 两级阶梯的 交界;多山 西南和东南 季风影响
基本认识:
自然环境较差或生态脆弱地区,不一定都是强灾、多灾地区。 自然环境演变的敏感地带并不一定多灾强灾并重 华北地区处在世界两大自然灾害带的交汇区域,三方面均为高值区。 中国自然致灾因子区域可划分为9个一级自然致灾因子区。
2.中国自然灾害区域分异
1)
1949~1990年中国40多种自然灾害发生 50816县次,发生最多的前6位灾害是: 旱灾17501县次 占总灾次的34.4% 洪水 7641县次,占总灾次的15.0% 暴雨 6463县次,占总灾次的12.7% 麦虫 3243县次,占总灾次的6.40% 冰雹 3028县次,占总灾次的5.95% 棉虫 2635县次,占总灾次的5.18%
相对致灾强度:
自然致灾因子造成的相对破坏或毁坏能力的程度, 是造成区域灾情的基本原因(条件)。
n
S P ,2,, n) i Si (i 1
i 1
上式中,S为某县域相对自然致灾因子强度(等级), Pi 为第 i 种致灾因子的相对强度, Si 为第 i 种致灾因 子的面积比,取值为0.01 到1.0,即1%到100%。

洪涝多发频发区均为相对致灾强度高值区。 泥石流、滑坡集中分布区,主要在青藏高原以东的二级阶 梯,大部分为相对致灾强度高值区。 相对强度是由几种主要自然致灾因子所控制。每个区至少 可以找出一种主导性致灾因子。

6)自然致灾因子
综合指数
区域分异
3
5 6 4 6 3 2 4 1
区域分异特征
华北地区三者均为高值区,属中国的最多灾、强灾区。 沿海地区均为次高值区,形成多灾、强灾区。 北方农牧交错带及草原区属多灾区。 西南地区,是中国的强灾区。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地区为高值中心(大于16)。
东南沿海地带和西南地区的云、贵、川一带是南方相对高值区,
以藏北高原为低值中心,且向外侧增大。
基本认识: 被灾指数与多度值呈正相关关系,其中最突出的是华北地区。 呈面状分布(如气圈、水圈、生物圈)的自然致灾因子影响的地区,
被灾指数相对高。
海水 污染
结构 破坏
火灾
D·灾情
(Disaster Effects )
灾情1 淹没农田:200ha 毁损房屋:20间 死亡人口:20人
洪水高风险区
人员伤亡、心理影响 直接、间接经济损失 生 态 环 境 破 坏 建 筑 物 破 损
洪水高风险区
人类活动:进入高 风险区 承灾体变化
灾情 放大
洪水高风险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