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植物遗传学》实验指导书
园林遗传育种学的实验教案
园林遗传育种学的实验教案实验一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一、试验目的学习对植物组织,细胞的固定、离析和压片方法,借以观察有丝分裂过程和染色体动态变化。
二、实验原理各种生长旺盛的植物组织,包括饱原组织、根尖、茎尖等分生组织,愈伤组织及分化的小孢子。
萌发时的花粉粒常进行有丝分裂。
经过适当的取材处理,加以固定、离析、染色、涂抹、压片方法,可以迅速地将细胞分散附着在载片和盖片之间,进行有丝分裂和染色体动态的观察。
这是遗传学上通过细胞分裂,观察研究染色体形态,结构和计数,从而进行核型分析,鉴别杂种最常用的基本方法。
三、试验用具和试剂显微镜、解剖器、载片、盖片、培养皿、量筒、皮头吸管,小滴瓶,烧杯,吸水纸,固定液,水解分离液,改良品红染液四、实验方法和步骤1、材料准备挑选饱满的大蒜去掉外面老皮及老根,置于盛水的烧杯中使其底部接触水,待长根2cm备用。
2、固定借助物理方法或化学试剂的作用,迅速透入组织和细胞,将之杀死。
并将其结构和内含物如蛋白质,脂肪,糖类以及核物质与细胞器等,在形态结构上尽可能保持生活时的完整和真实状态。
同时更易于染色,可以较清楚地显现细胞在生活时不易看清的结构。
固定时,在指管内放入卡诺氏固定液5ml,用刀片或小剪刀切取长约0.5~1cm的根尖10~20条,直接放入指管,用塞塞紧,室温下固定2~24小时。
固定液应为材料体积的15倍以上。
经固定的材料若不及时使用,可经90%酒精~80%酒精中各半小时,再加入70%酒精中保存(0~4℃冰箱可存半年)。
经常时间保存的材料进行观察前,可用固定液再处理一次效果较好。
大蒜根尖的固定时间是上午11点。
洋葱根尖固定时间:中午12:00~13:00,晚上24:00~1:00,下午16:00~17:00洋葱根尖在固定前不要离开水,否则细胞失水。
3、水解分离水解的作用是去除未固定下来的蛋白质,同时使细胞间的果胶类物质解体,细胞壁软化,细胞分散,便于观察。
方法是取材料放入小烧杯中,用蒸馏水洗2~3次,加入水解分离液2~3ml,10~15分钟后用皮头吸管吸出,加蒸馏水冲洗2-3次,存放于蒸馏水中。
园艺植物育种学实验-(汇编)
园艺植物育种学实验指导书适用专业:园艺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西南大学园艺实验室园艺实验室学生实验守那么1、实验前认真预习、阅读实验指导书,明确实验目的、步骤、原理和方法.熟悉实验所用仪器设备的性能和操作方法.2、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各项制度和仪器设备操作规程.不得高声喧哗,不得随意串走,不得随意搬动室内仪器设备.3、实验中要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程进行,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准确记录实验数据,及时完成实验报告.4、实验时要服从指导教师安排,正确使用仪器设备,节约能源和实验材料,维护实验室环境设施,保持环境整洁.5、实验完毕,及时清理仪器设备及场地,经指导老师检查同意后方可离开实验室.6、学生不得无故迟到、早退、旷课;教师将根据每次实验课学生的实验操作表现及实验报告确定成绩.园艺实验室园艺专业实验课程实验报告格式及评分标准根据学校教学评估对实验课程的要求,结合园艺专业实验课教学特点,制定如下关于实验课课程报告格式及评分标准.一报告格式1、实验题目2、材料与用具3、内容及主要方法4、实验步骤或程序5、实验场地6、作业〔1〕、获得的主要实验结果〔2〕、结果分析与讨论针对所获得的实验结果,结合教材以及参考文献进行.二、评分标准1、实验报告〔60%〕〔1〕、按照实验要求独立、熟练完成实验操作;〔2〕、报告内容写作通顺流畅,书写整洁;〔3〕、作业内容完整、无遗漏;〔4〕、对获得的实验结果能够结合相应的参考资料进行合理、正确的分析.得出实验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并根据实验结果正确理解相关理论内容.2、实验表现〔40%〕〔1〕、是否做有关实验前的预习,了解实验的目的和内容;〔2〕、实验过程中涉及的一些实验器材的基本操作是否熟悉;〔3〕、做实验的认真程度、实验中同组同学之间的配合情况,实验课的出席率及课堂纪律情况作为实验成绩的一部分.未出席实验课的该实验成绩记零分;因特殊情况未能参加实验者,必须补做相应实验内容;否那么该实验成绩记零分.目录实验一园艺植物开花结果习性观察分析1实验二园艺植物花粉的采集、贮藏与生活力测定6实验三园艺植物的有性杂交技术12实验四园艺植物自交不亲和性的鉴定15实验五园艺植物的品种比较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20实验六无性繁殖园艺植物的良种繁育技术25实验七园艺植物主要经济性状的鉴定27实验八植物基因组DNA及总RNA提取技术〔选做〕31实验九植物多倍体鉴定技术〔选做〕38实验十园艺植物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选做〕43实验十一园艺植物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选做〕47 实验十二园艺植物可滴定酸的测定〔选做〕51参考文献54实验一园艺植物开花结果习性观察分析一、实验目的:1.掌握对植物开花结果习性应观察的项目和基本观察方法.2.通过观察、了解花器结构和开花习性的主要特点及其与座果〔结实〕的关系,作为制定杂交育种计划、选配杂交亲本和估计杂交进程的依据.3. 在对花器构造及开花结果习性进行比较全面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能够初步自行拟定出比较合理的有性杂交技术方案.二、实验原理不同种类园艺植物花器结构和开花习性差别很大,所以杂交技术也各有不同特点,即使同种园艺植物的不同品种和类型有也存在一定的差别,例如桃的铃型花品种在花器结构和授粉习性方面和一般蔷薇型花品种有明显不同,葡萄中那么有完全花品种、雄蕊完全退化的雌能花品种和雄花品种〔砧木品种中较多〕.植物花期的早晚和长短因种类、品种、性别以及气候、土壤等条件而异.开花后或开花期间如遇低温多雨或高温干旱,会影响开花的迟早和花期延续时间的长短.例如果树按花器的雌雄性和植株的雌雄性主要分为以下几类.它们由于性别的差异,在开花习性上也各有不同的特点.两性花果树主要有:苹果〔仁果类〕、桃〔核果类〕、柑桔.雌雄异花果树:核桃、板栗、榛.雌雄异株果树:猕猴桃、银杏、杨梅.杂性花果树:柿〔有雌花、雄花和两性花〕.对园艺植物开花习性的调查可作为制定杂交计划的主要依据.例如,桃子的开花习性调查包括花芽类型、花期、花型、花性、萼筒、花瓣、花丝、花序等调查项目,一般条件下可着重调查花芽的形态与分布节位,花期的早晚,雄雌蕊的状态,花粉的有无与多少,花瓣的颜色、大小、形状、分布、萼筒的深浅、颜色等,同时还可根据花器特征来确定其传媒类型.三、实验设备、用具与材料:〔一〕试材芥菜、甘蓝、桃树、月季等开花的植株.〔二〕用具和药品镊子、铅笔、纸牌、枝剪,培养皿,广口瓶,放大镜,显微镜、标记牌等.四、实验方法与步骤:〔一〕方法教师以1种园艺植物为例,系统地讲解花器结构和开花结果习性,以及与有性杂交技术之间的联系.然后让学生选择1-3种园艺植物,对其开花结果习性进行观察,记载、分析,并查阅有关资料,最后初步制定出至少1种园艺植物的有性杂交技术方案.〔二〕步骤1.确定观察的品种和单株,在花蕾显著膨大微露花瓣的植株上选择花蕾较多的花枝进行挂牌,标明品种名称和观察人##.2.开花结果习性观察3-5人一组按照下述几方面对1-3种园艺植物的开花植株进行仔细的观察、分析、记载和判断、并做好记录.1〕观察、分析、判断该种植物是自花授粉还是异花授粉植物.〔1〕自花授粉植物:①花色:一般花色不鲜艳;②花被:被较小或不全,如果有较大的花被也多为白色或淡黄色;③花雄、雌蕊:花雄、雌蕊通常被密闭在花被之内或雄蕊连接成筒状,雌、雄同花等;④无蜜腺、无香味.〔2〕异花授粉植物:①花色:花大都颜色鲜艳;②花被:花被大而完全,或若干小花聚在一起似一朵大花;③花雄、雌蕊:雌、雄蕊外露,有的雌、雄异株或同株异花等;④有发达的蜜腺,分泌香甜的汁液.2〕观察、判断是虫媒花还是风媒花.〔1〕风媒花①花器:一般花器较小;②花色:无艳丽花色;③花被:花被不完全或较小;④无蜜腺和香气;⑤柱头:柱头常为羽毛状或丝状;⑥花粉:花粉量多、小而轻;⑦花序:多为穗状花序、肉穗花序或荑花序.〔2〕虫媒花①花器:一般是花器较大;②花色:有吸引昆虫艳丽的花色;③花被:花被发育完全;④有发达的蜜腺和香气;⑤柱头:柱头为瓣状或头球状;⑥花粉:花粉大而粘重;⑦花序:多为总状花序、伞形花序或头状花序.3〕花期观察每组安排1人,在植株现蕾后到终花期,轮流观察植株开花情况,判断该品种初花期、盛花期、末花期的时段.4〕一株或一花序上同一天开放的花数.一般可用花冠或花器发育相似程度进行粗略地估计.为了测一天内开放的花数,必须每天定时观察几次,进行实际测定,求其每天开放花朵数量的平均数.5〕花药开裂时期的测定.在蕾期检查不同大小的花蕾,开花后定时检查散粉状况,确定花药开裂时间X围.6〕观察花器的基本构造及着生状况.随机选取10朵花,对花的各个部分的形态、数量等进行观察记载,特别是雄蕊数,花药是否易与花丝分离,花冠是否与花丝基部连在一起及花药是否容易破裂等要注意观察.对于花器太小、而田间放大镜下又不能准确判断的材料,可带回实验室显微镜下进一步观察.7〕花序或花结实的可靠性.在初花期、盛花期、末花期开放的花分别随机选取30-50朵挂牌标记;同一花序的上部、中部、下部的花朵分别随机选取30-50朵挂牌标记.等到初果期,初步判断结实情况.2.对观察记载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综合分析,初步判断出供试植物材料的开花结果习性.3.结合有性杂交技术的理论知识,根据自己的实验实践和观察统计分析结果,初步拟定该植物的有性杂交技术方案.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园艺植物开花结果习性观察〔1-3种园艺植物〕表1 园艺植物开花习性观察记载表2.每人按观察、分析、判断的结果,参考有关资料,制定一种园艺植物的有性杂交方案.杂种株、花序、花的选择及植株整理;交母本花的去雄时期、方法及对花或花序的隔离方法和标记等;方父本花的隔离,花粉的采集时期和方法案授粉的时期、方法及授粉后种株的管理等.实验二园艺植物花粉的采集、贮藏与生活力测定一、实验目的:1.学会花粉采集的方法;2.练习花粉生活力测定的基本方法;3.了解不同的贮存花粉条件对花粉生活力的影响.二、实验设备、用具与材料:〔一〕试材桃树、萝卜〔甘蓝〕等植物新鲜花粉,不同条件下贮藏的花粉及用70%酒精杀死的花粉.〔二〕仪器设备及工药品等恒温箱、冰箱、干燥器、显微镜、镊子、计数器、载玻片、盖玻片、玻璃棒、培养皿、量筒、滴瓶、酒精灯、指形管、纱布、脱脂棉、蔗糖、琼脂粉、酒精、蒸馏水、联苯胺、a-萘酚、过氧化氢、氯化三苯四氮唑〔TTC〕、碘、磺化钾、碳酸钠、氢氧化钙、盐酸等、滤纸、微波炉等.三、实验原理在园艺植物有性杂交工作中,常因杂交亲本间花期不遇,或父本植株要栽在异地必须预先收集花粉.花粉贮藏在低温〔0—4〕、干燥〔相对湿度0—40%〕、黑暗的环境下,可以较长时间地保持花粉生活力,但其贮藏期长短对花粉生活力的影响因品种不同.在授粉之前,对贮藏的或外地采来的花粉必须预先测定花粉的生活力,以确定哪些花粉不能用于杂交,这对取得杂交效果有直接影响.四、实验方法与步骤:每人或2—3人一组按下述方法程序进行〔每人或每组按教师指定2—3种方法进行实际操作〕.〔一〕花粉采集1.植株上采集:凡花粉量多、散粉期较长的植物均可采用此法.可预先用纸袋套上雄花,当花粉散落时,即落入袋中而收集之.也可使用电动采粉器收集花粉.2.摘下花序〔花穗〕收集:可直接采集花蕾或花朵,在室内摊在纸上阴干,待花药自然开裂后收集.3.培养花枝收集:〔二〕花粉贮藏分别采用常温贮藏、低温干燥贮藏.〔三〕花粉生活力测定1.发芽法原理:进行花粉发试验是将花粉播种在特定的培养基上,并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来测定其发芽能力的方法.培养基常用蔗糖、琼脂〔1%〕和蒸馏水配制而成,不同种类的花粉,对蔗糖浓度的要求不同,一般柑桔花要求25%左右,苹果和梨10—15%,桃10%左右为宜.蔗糖浓度高低可调节培养基的渗透压,以防止花粉在培养基上破裂.培养基以微酸性为宜.一般在PH5.2—6.0之间.发温度在20—25度左右,并需要空气和湿度,为了促进花粉发,在培养中还可以加入少量的硼酸和维生素B1.利用花粉发试验测定花粉生活力是一种间接的测定方法,简便而快速,但比较粗糙,有时不能真实地反映出有发芽力花粉的数量.1〕培养基〔液〕的配制〔1〕培养基发芽法:把1-2g克蔗糖和0.1g琼脂放入20ml试管里,然后加入10ml蒸馏水,在试管外划一液位线.将其在酒精灯上煮沸至琼脂完全溶化,再用蒸馏水补至液位线,再煮沸为止.待稍冷凉之后,用盐酸或氢氧化钠调节pH值到所需值〔通常用精密试纸试之〕.〔2〕悬滴液萌发法:糖液浓度高低是为了调节培养基的渗透压,防止供试的花粉在溶液中发生破裂.适合大多数园艺植物花粉的发芽的通用培养基为:蔗糖10% + H3BO3 100mg/L + Ca<NO3>2 300mg/L + MgSO4 200mg/L + KNO3 100mg/L,可配成母液,用时稀释,母液放在冰箱中保存.2〕播种花粉取一洁净载玻片,用玻璃棒蘸取培养基滴于载玻片上2-4滴,于载波片中间形成球面〔厚1mm,直径0.5cm〕.待培养基冷凝后,用头发丝〔毛笔尖、镊子〕挑取少量花粉播于培养基表面或用手指轻轻震动花器使花粉散落到培养基表面.然后于载玻片一端贴上标签,注明花粉种类、花粉处理种类、播种时间,播种者##等.最后将载玻片置于底部铺有湿润脱脂棉或纱布或滤纸的染色缸〔培养皿〕里,盖上缸盖后,放在20—25C条件下培养.播种花粉时注意:〔1〕头发丝〔毛笔尖〕不要过重的接触培养基表面,避免破坏培养基表面;〔2〕注意花粉的分布要松散、均匀,不能密集成堆;〔3〕注意适宜的播种量.经验证明,花粉太稀,影响发芽,播种太稠也影响发芽,一般情况下,一个显微镜视野以分布20-50粒花粉粒为宜.3〕花粉发芽率的检查播种后,分别在1、3、5、7小时用低倍显微镜检查发芽情况,用计数器统计4—5个视野的花粉总数及发芽花粉数,计算发芽百分率.将花粉管长度已超过花粉粒直径二倍的看作发芽正常的花粉.2.形态检查法每人或每组取园艺植物的花粉,用头发丝〔毛笔尖、镊尖〕均匀置于载玻片中央,放到低倍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其形状、大小等,然后在花粉上滴一滴蒸馏水,再进行察,注意直接观察和滴水后观察花粉形态和大小的变化,然后移动载玻片变换4—5个视野用计数器统计每个视野里花粉总数,瘦小、过大和畸形无内含物花粉所占的百分率.3.I-KI染色法原理正常的花粉积累淀粉较多,而不正常的花粉那么少,据此可用化学物质染色,根据呈色反应来间接测定花粉的正常与否和花粉生活力的差别.通常正常花粉用I-KI染色后呈蓝色,而发育不良或畸形的花粉那么不积累淀粉,当用I-KI染色时呈黄褐色.1〕I-KI染液的配制取1.3 gKI和0.3 gI2,待全部溶解后,再加入100ml蒸馏水,装入暗色滴瓶里〔可预先配好〕.2〕染色、镜检每人或每组取园艺植物花粉放到载玻片上,加滴1滴I-KI溶液,盖上盖玻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凡被染成蓝色的为生活力较强的花粉,黄褐色是无生活力的花粉,淡蓝色的是生活力弱的花粉,统计有生活力花粉所占百分率.4.酶染法1〕氯化三苯四氮唑法〔TTC〕原理凡具有生活力的花粉,在其呼吸作用过程中都有氧化还原反应,而无生活力的花粉那么无此反应.因此当TTC融入有生活力的花粉时,花粉中的脱氢酶在催化去氢过程中与TTC 结合,使无色的TCC变成三苯基甲〔TTF〕而呈红色.〔1〕氯化三苯四氮唑染色剂的配制:称取TTC0.5克放入烧杯中,然后用磷酸缓冲液稀释到100ml,制成0.5%TTC溶液,装入滴瓶里,放到避光处保存备用.〔磷酸缓冲液的配制:在100mL的蒸馏水中溶解0.832克Na2HPO4.2H2O和0.273克KH2PO4 ,调整pH为7.17〕. 〔2〕取少量花粉放于载玻片上,加1—2滴TTC溶液,盖上盖玻片,然后将制片放到35℃恒温箱里置放10—15分钟,而后置于显微镜下观察.被染成深红色者为生活力强的花粉,无色者为无生活力花粉.〔3〕移动载玻片变换4—5个视野,统计有生活力花粉所占百分率.2〕联苯胺-a萘酚法原理具有生活力的花粉含有活跃的过氧化物酶,它能使过氧化物放出活性氧,这种氧是在花粉萌发,进行许多综合反应时必需的,使各种多酚及芳香族胺发生氧化而产生特定颜色.因此,通过对过氧化物酶测定后的呈色反应来间接判断花粉有无生活力.〔1〕染色剂的配制①0.20g联苯胺溶于100ml的50%酒精溶液中.②0.15g萘酚溶于100ml的50%酒精溶液中.③0.25g碳酸钠溶于100ml的蒸馏水中.以上三种溶液分别放入棕色瓶中备用.使用时将上述三种溶液等量混合成甲液〔在试验前现用现配〕,把过氧化氢稀释为0.3%作为乙液.〔2〕将花粉放于载玻片上,然后将甲液和乙液各加一滴,搅匀后盖上盖玻片,放到30℃恒温箱中10分钟左右后,置于显微镜下观察,红色花粉是有生活力的花粉,无色花粉为无生活力的花粉,淡红色的花粉生活力较弱.5.授粉法1〕在试验前一天,将甘蓝〔萝卜〕等雄性不育株的花序或人工去雄的花序套袋隔离,将黄瓜〔南瓜〕等雌花用束花的方法隔离备用.2〕用新鲜花粉、贮藏条件下的花粉分别进行授粉.对甘蓝等每个处理需要授20—100朵当日开的花,对黄瓜等每个处理也需要授10朵左右当日开的花.3〕在种子成熟时,统计结角数、座瓜数及每个果实的结籽数,用结果率和每个果实结籽数表示花粉生活力强弱.五、结果与分析1.花粉生活力测定统计表表1 花粉萌发力测定记载表表2 花粉染色法生活力测定结果表2.用不同测验方法测定的具有生活力的花粉的百分率相同吗?根据试验结果,试比较花粉发芽试验和几种花粉生活力染色测定法的优缺点及其应用价值.六、例子〔甘蓝花粉萌发〕甘蓝花粉发芽〔5小时〕甘蓝花粉发芽〔3小时〕实验三园艺植物的有性杂交技术一、实验目的掌握有代表性园艺植物的杂交技术要点,练习实际操作方法,提高实际动手能力.二、实验设备、用具与材料:〔一〕材料甘蓝、芥菜等开花现蕾植株〔二〕仪器设备和药品冰箱、恒温箱、干燥器,镊子、铅笔、标记牌、脱脂棉、硫酸纸袋,70%酒精等.三、实验原理有性杂交是生物发生变异的一个主要来源,是育种工作中创制新品种的一个重要方法.为了成功地进行杂交育种,首先必须要掌握有性杂交的技术和方法.进行杂交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充分了解不同类型植物花器结构和开花授粉习性.如十字花科蔬菜中的甘蓝为完全花、异花授粉植物;豆类、茄果类为完全花、自花授粉植物;瓜类为单性花、异花授粉类植物.充分了解各类植物的柱头受精能力,亲本植株及杂交用具均应准备妥当.如亲本花期不一致时,就需要调节父母本的开花期,或预先收集花粉贮存备用.从制定杂交计划到采收杂种种子以及杂交后代的管理都必须认真细致,切忌草率从事,以免徒劳.四、实验方法与步骤:〔一〕从实验一〔园艺植物开花结果习性观察分析〕的作业中按植物的代表性选择5—7名学生结合实际植物讲述自己拟定的有性杂交实施方案.〔二〕小组间或同学之间互相讨论,补充或修改方案.〔三〕教师做总结,纠正错误,补充不足,使方案成为切实可行的方案.可按以下几项进行总结. 1.根据实验一〔园艺植物开花结果习性观察分析〕的观察、分析对代表性的植物是异花授粉还是自花授粉,是虫媒花还是风媒花等做出正确的判断.如甘蓝、白菜、黄瓜、洋葱、石刁柏为虫媒异花授粉植物;番茄、菜豆、豇豆、莴苣是自花授粉植物;辣椒、蚕豆是虫媒常异交植物;菠菜为风媒花等.2.母株、花序、花的选择及植株整理选择具有母本品种典型性状的单株,在其上选择结实最可靠的花序和花作杂交用.结实最可靠的花的部位是:甘蓝、白菜、萝卜等是从顶芽抽出的主轴花序上第一次分枝中部的花;黄瓜是植株中下部的雌花,豇豆、菜豆是第2—5花序;番茄是第2—3花先开的2—3朵花;洋葱、大葱是最先抽出花序中部的花;茄子、辣椒是门花以上2—3层花等.在选定了花序或花之后,把多余的花序、已开的花、结的果实及小蕾除去,以保证用于授粉花的营养.3.母本花的去雄和隔离对雌雄异花瓜类在雌花开放前用束花隔离;雌、雄异株的石刁柏或菠菜在雌花开花前把植株稍加整理后套上隔离纸袋,对菠菜〔风媒花〕两性株应把雄花除掉后再套袋.对两性花蔬菜甘蓝、番茄、豇豆、洋葱等,去雄时间一般在授粉前1—2天进行,去雄后套上纸袋隔离,以各种需要套袋隔离的蔬菜植物种株,其植株整理、套袋方法、隔离袋固定等基本相似.4.父本花的隔离和采粉无论异花授粉植物还是自花授粉植物,为了防止非目的杂交,都应对父本进行隔离.对茄子、辣椒、瓜类等花冠较大、花瓣连在一起的植物,可用束花隔离;对甘蓝、白菜、番茄、洋葱菠菜、石刁柏等应将已开的花摘除后套袋隔离;对菜豆、豇豆等闭蕾散粉植物可省去套袋隔离,用破蕾采粉法采集花粉.蔬菜植物的花粉寿命一般都比较短,故以现采现用为好,近年来用低温干燥条件促使散粉,把花粉收集起来于低温干燥条件下贮存备用.5.授粉授粉工作程序是解开母本的隔离纸袋后,用授粉器蘸花粉抹于母本柱头上,或直接用父本的花药在母本柱头上摩擦授粉,然后把纸袋重新套上.对黄瓜、辣椒等植物可将束花用具解开,用授粉器蘸取花粉授粉后再重新将花束起来,对菠菜、洋葱等植物,可先将父本隔离纸袋倒垂敲打使其散粉,然后将母本隔离纸袋解下来,把父本隔离纸袋换套上去即完成了授粉工作.在完成授粉工作以后,一定要挂上标签,标明父母本、授粉日期和授粉者.6.杂交授粉后的管理工作在杂交授粉工作完成之后,对母株的管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往往由于杂交后对母株管理不好而前功尽弃.在授粉工作完成之后,要经常注意检查,尤其是遇暴风雨之后,更要注意检查,及时更换被风吹雨打破坏的纸袋,对固定不好的要重新固定.对十字花科蔬菜由于花序不断伸长,授粉后2-3天要及时提袋,否那么花序就有在袋内顶弯或折断的可能.在柱头丧失接受花粉能力之后,要及时除袋,以提高结实率.为了保证授粉株养分供应,应将后抽出的花枝及时除掉,加强肥水管理和防治病虫危害.在授粉工作完成之后,要特别注意标牌,如发现丢失应按记录重新补挂标牌,如发现字迹不清要重新写清楚,严防标记错乱. 〔四〕教师在田间亲自操作和示X,讲解杂交的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五〕学生3人一组,练习杂交技术.五、结果与分析1.有性杂交登记表2.比较十字花科、豆类、茄果类和瓜类蔬菜、葡萄之间杂交技术的异同点.3.根据杂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你认为影响杂交结果的因素有哪些?实验四园艺植物自交不亲和性的鉴定一、实验目的1. 掌握自交不亲和性测定的标准.2.学会花期自交和蕾期自交鉴定自交不亲和性.3. 了解荧光显微镜鉴定自交不亲和性的技术.二、实验原理自交不亲和性在植物界是广泛存在的,在十字花科、蔷薇科、百合科、菊科、茄科、玄参科、虎耳草科等众多科中都有发现.其中十字花科更为普遍.〔一〕自交测定法的原理自交不亲和性是受同一基因点上的一系列复等位S基因所控制.例如甘蓝,如果为自交不亲和系,来自同株或同一系统的花粉具有和柱头相同的S基因,柱头就被激发产生阻止花粉发芽或花粉管发育的物质,所以花期自交时不能正常受精结实,不结籽或结籽少.当授予别的品种或系统的花粉时,柱头就不会产生这种物质,可以正常结实.但是,这种阻碍花粉萌发的物质只在开花期的柱头上产生,如果蕾期自交或截断柱头后自交,那么能够产生种子.而自交亲和的品系,无论是花期自交还是蕾期自交都是亲和的.自交不亲和性的测定就是分别进行花期自交和蕾期自交,最后计算亲和指数来判断亲和与否.〔二〕荧光显微镜鉴定原理胼〔pian〕胝〔zhi〕质物质是β-1,3葡聚糖,将其用苯胺蓝染色后,在紫外光照射下可发出黄色至黄绿色的荧光.因此,将自交后的子房经染色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借助荧光可清楚地观察到花粉管的萌发和生长情况.三、实验材料与用具。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 实验教案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实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园艺植物遗传育种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园艺植物遗传育种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3. 能够进行园艺植物遗传育种的实验设计和实施。
二、教学内容1.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3.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的实验设计和实施。
三、教学重点1.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的实验设计和实施。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课堂讲解,介绍园艺植物遗传育种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技术。
2. 实验指导法:指导学生进行园艺植物遗传育种实验的设计和实施。
五、教学过程1. 理论学习(1) 通过课堂讲解,介绍园艺植物遗传育种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技术。
(2) 通过示意图、实例等方式,加深学生对园艺植物遗传育种的理解。
2. 实验设计(1) 分组讨论,学生根据已学知识和实验目的,设计园艺植物遗传育种实验的具体方案。
(2) 学生按照所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准备和材料准备。
3. 实验实施(1) 指导学生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的操作和记录。
(2) 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和数据统计,分析实验结果。
4. 实验总结(1) 学生进行实验结果的总结和讨论。
(2) 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回答学生的问题。
六、实验设备和材料1. 实验设备:显微镜、移液枪等。
2. 实验材料:园艺植物种子或幼苗、培养基、营养液等。
七、教学评价1. 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实施是否准确、规范。
2. 学生对园艺植物遗传育种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遗传学实验指导书.docx
实验1植物染色体减数分裂观察1、实验目的通过对植物花粉的形成过程中减数分裂的观察,了解植物生殖细胞形成的-•般过程以及染色体在这一过程中的动态变化,从而深刻理解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为研究遗传学基木规律奠定细胞学基础。
2、实验原理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方式的细胞分裂,仅在配子形成过程屮发卞。
这一过程的特点是:细胞连续两次进行核分裂,而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结果形成四个核,每个核只含单倍数的染色体。
即染色体数减少一半, 所以称为减数分裂。
另一个特点是前期特別长。
而11变化复杂,包括同源染色体的配对和非姊妹染色单体的交换与分离等。
3、实验材料高粱(2”20)、玉米(2n=20)或小麦(2n=42)等雄蕊幼穗及其永久制片和照片。
4、实验器具和药品(1)用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刀片、接种针、蹑子、酒精灯、吸水纸、擦镜纸、烧杯、量筒、带橡皮头的铅笔。
(2)药品:纯洒精、95%酒精、冰醋酸、7()%酒精、卡诺固定液(Carnoy)液、醋酸洋红(醋酸地衣红)。
5、实验说明在被子植物中,由分牛细胞进行儿次有丝分裂,形成小胞子母细胞(花粉母细胞),简称PMC,每个PMC 进行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即减数分裂,产生四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就是一个小他子,每个小抱子内的染色体的数II是PMC的一半(n)o整个减数分裂过程可分为下列各个时期:第一次分裂:前期I:乂可分为以下五个时期:细线期:核内岀现染色体细长如线,数目成双,核仁明显,但一般看不到双线结构。
偶线期:同源染色体配对,即联会。
呈二价状态(此期很短暂,不易找到)。
粗线期:二价体变粗变短,由于各染色体由已复制成两条的染色单体组成。
故此时配对的染色体含冇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合体。
双线期:各同源染色体开始分开,由于在粗线期非姊妹染色体之间发牛局部的交换,因而同源染色体在一定区段出现交叉结。
终变期:染色体长度更为粗短,交叉结向端部移动,核仁的核膜开始消失,此吋观察染色体最清楚,故可计算数目。
园艺植物育种学实验实习指导
1园艺植物育种学实验实习指导前言一、实验课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高校园艺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从加强基础、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教学目标出发,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园艺植物遗传育种学实验教学课程体系。
使学生通过本课程实验教学,不只是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理论知识,而是更能切实掌握园艺植物遗传育种学基本实验技能,正确使用常规仪器,学会正确记录,分析讨论实验结果,初步综合运用已学实验技术方法设计简单实验。
在实验教学中,同时加强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和良好的实验室工作习惯的训练。
为继续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实验课程目的与要求1.实验目的(1)以园艺植物遗传育种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和基本理论为基础,精选重组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实验及知识范围,操作难度适宜的自选实验的比例,引导、指导学生初步设计实验。
建立一个既与理论课有一定互补作用,又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科学、合理、实用性强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
(2)在切实培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理论联系实际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及科学求实的态度,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
2.实验要求(1)实验内容的安排循序渐进,由简单到综合,由基本到提高到开放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强调学生课前预习,教师课堂讲授简明扼要,重点讲授实验原理,操作要点和实验方法的应用及意义,演示关键操作方法。
(3)切实指导学生进行操作与观察,启发学生手脑并用,培养学生通过实验独立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严格要求和指导学生如实进行原始记录和分析实验结果,强调科学求实精神;重视随堂考查,讲评学生实验和实验报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考核方式、方法及实验成绩评定方法31.考核内容应包括两个主要方面:⑴实验记录、实验报告、实验课程总结记录书写情况;⑵平时作业(实验过程)的认真程度;仪器设备操作使用情况;遵守实验室工作规章制度情况等。
【课程大纲】《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实验》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实验》课程大纲一、课程概述课程名称(中文):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英文):Genetic and Breeding of Ornamental Plant课程编号:14241048课程学分:0.5课程总学时:15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前修课程:植物学二、课程内容简介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实验主要包括园林树木染色体制片技术、染色体组型分析、几种主要园林树种花的生物学特性及花粉形态的观察、花粉的贮藏及生命力的测定、园林植物单株选择、园林植物组织和器官的培养等内容,通过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及其动手能力。
三、实验目标与要求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实验教学是其理论教学的辅助手段,是对理论知识认识的深化。
随着该学科的发展,其实验课教学主要以基础实验技术的训练及介绍新技术为目标,着重于园林植物新品种的选育及良种繁育。
因此该实验课的教学愈显重要,要求既要注重基础又要力求创新。
四、学时分配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实验课学时分配实验项目名称学时实验类别备注园林树木染色体制片技术 3 验证性实验染色体组型分析 2 验证性实验几种主要园林树种花的生物学特性及2 验证性实验花粉形态的观察花粉的贮藏及生命力的测定 2 综合性实验园林植物单株选择 3 设计性实验园林植物组织和器官的培养 3 设计性实验合计15注: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实验课程总计0.5学分,安排6次实验,其中验证性实验占47%,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占53%。
五、教学内容与安排实验一:园林树木染色体制片技术(验证性实验 3学时)(一)实验目的(1)学习和掌握对树木组织、细胞的固定、离析和压片方法,包括临时片和永久片;(2)熟悉和巩固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有丝分裂全过程及其典型特征;(二)实验材料与用品实验材料:松科或杉木的种子;用具:染色板,载玻片,盖玻片,指管,温度计,试剂瓶,滴瓶,镊子,解剖针,毛边纸。
(三)实验内容与方法(1)取材预处理(2)固定(3)水解分离(4)染色、压片(5)镜检(四)实验结果综述根尖染色体压片法,是观察植物染色体最常用的方法,也是研究染色体组型、染色体分带、染色体畸变和姊妹染色单体交换的基础。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实验指导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实验指导书(园林专业用)张菊平编河南科技大学林学院二○○七年六月河南科技大学学生实验守则1.实验前要认真预习实验指导书和有关基础理论,并接受实验指导人员的检查。
否则,不得参加实验。
2.学生必须按时到实验室上实验课。
进入实验室后应保持室内安静整洁,不准吸烟、随地吐痰和将赃物带入室内。
3.做实验时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和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服从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的指导。
4.爱护仪器设备、节约使用材料,未经许可不得动用与本次实验无关的仪器和其它设施,不准将室内物品带出室外。
5.实验中要细心观察,认真记录各种数据,不得马虎从事,不得抄袭他人数据,不得擅自离开操作岗位。
6.实验时必须注意安全,防止人身和设备事故的发生,若发生事故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包括切断电源等,并注意保护现场,及时向指导人员报告。
7.实验完毕后,要将使用的仪器设备、工具等整理整齐,清扫实验场地,交检实验记录,经实验指导人员同意后方可离开。
8.凡损坏仪器设备和工具者应主动说明原因,并接受检查,填写报废单或损坏情况报告,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
凡不遵守操作规程或擅自动用其它仪器设备造成损坏者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摘自:河科大教〔2007〕19号河南科技大学实验设备借用与赔偿制度一、借用制度1.常规仪器设备校内互借,经所属实验室主任同意,借用方填写借用登记薄,双方严格交接手续。
校外原则上不借,特殊情况经院(系)、实验室及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三方同意并填写借用登记薄,担保人签字担保,并收押金方可借出。
2.大精设备不外借。
校内借用时,设备技术人员应随机操作或指导。
3.计量仪器不准借用。
4.私人不准借用校内各类实验仪器设备和工具。
二、赔偿制度人为造成实验设备丢失、损坏者,除追究当事人责任外,另按下列规定进行经济赔偿。
1.教职工损坏、丢失实验仪器设备,修复后不影响使用者,赔偿全部修理费。
如影响使用精度者,最低可按原价的5%赔偿。
2.外借仪器设备损坏或丢失,除按原价赔偿外,再增加20%的管理费。
2012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实验指导书
实验实训一 : 染色体组型分析一、目的要求(4学时)1.掌握染色体组型分析方法。
二、实验材料、用具和药品1 .实验材料君子兰 (2n=22)。
2 .用具及药品显微镜、目镜测微尺、镜台测微尺、透明直尺、镊子、剪刀、绘图纸、铅笔现成的染色体照片,或制作染色体玻片标本所需的其它用品,以及各种显微摄影器材。
三、实验方法步骤染色体组型分析时,可以利用体细胞有丝分裂时期的染色体,也可以利用性母细胞减数分裂时期的染色体。
( 一 ) 有丝分裂时期的染色体组型分析1 .镜检测量用制好的染色体玻片标本,放在显微镜下检查,选出 5 ~ 10 个 ( 至少 3 个 ) 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其染色体分散良好,无重叠,细胞内各条染色体处于同一平面,并且着色鲜明,形态清晰,着丝粒明显。
如果染色体具有随体,应明显可见。
如经过显带处理,染色体带纹应清楚。
在细胞内选取较平直的染色体,用目镜测微尺量取其长度,以计算放大倍数和实际长度。
2 .显微照相、冲洗和放大将中显微镜下选定的符合要求的细胞进行显微照相、冲洗 ( 或用描绘器画图 ) 。
然后选用图相清晰的底片,放大洗印出染色体形态清晰的照片,或选底片,利用放大机,用绘图纸在放大机下精确描绘染色体的放大图像。
洗相宜用黑白反差大的相纸。
每个细胞至少 5 张。
3 .测量染色体的照相长度在放大的照片上用透明直尺准确地量出各条染色体的总长度和每条染色体两臂的长度,将结果填人下表。
4 .计算根据测量结果计算出相对长度,臂比,结果也填人表中。
(1) 某染色体 ( 或臂 ) 的相对长度=某染色体 ( 或臂 ) 的长度/染色体组内全部染色体长度 X100 %。
(2) 臂比 ( 率 )= 长臂长度/短臂长度。
5 .剪贴配对把放大照片上的各条染色体剪下,根据目前和染色体的相对长度、臂比、着丝粒的位置、次缢痕的有无和位置、随体的有无和形态大小等特征,将同源染色体逐对配好。
6 .排列及分类将配对染色体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依次排列起来。
《园艺植物遗传学》实验指导书
园艺植物遗传学实验指导书2008年5月《园艺植物遗传学》实验指导书目录实验室工作规程 (1)实验一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制片和观察 (5)实验二植物细胞减数分裂的制片及观察 (9)实验三染色体核型分析 (13)实验四分离规律的验证 (15)实验五独立分配规律的验证以及基因的互作观察 (18)实验六连锁遗传现象的观察和交换值的测定 (20)实验七遗传力的估算 (22)实验八染色体结构变异以及多倍体的观察和鉴定 (24)实验室工作规程一、守则为了获得准确的实验结果,避免在工作中发生差错和意外事故,实验者必须遵守下列规则。
(1) 实验前必须制订周密的工作计划,预习实习内容。
进入实验室后要按照计划或指导教师的规定进行操作,并随时把实验中出现的情况和最后结果详细地记录下来。
(2) 遗传育种学实验中大多数是借助于光学显微镜,在细胞学水平上研究生物的遗传特性,所以实验室、工作台、各种仪器、用具、玻璃皿以及实验者的双手都必须保持洁净,做到无灰尘、无脏物,以免干扰镜下观察结果。
(3) 盛有化学药品、试剂、溶液的瓶上,必须贴有标签,注明名称、成分、配制日期,并分门别类,安放在一定位置上,排列整齐,便于取用。
(4) 挥发性药品、有毒药品、强酸、强碱等,使用时切勿靠近眼、鼻、口、衣服。
酸类稀释时,只能将酸徐徐倒入水中,绝对不可将水倒入酸中。
(5) 取用液体药品时,所用各类量具必须分开,不可混用,用后必须马上冲洗干净;称量固体药品时,先在称盘上放清洁蜡光纸或白纸,调试平衡后再称,保护称具不受腐蚀和防止药品相混。
(6) 进行显微镜检查时,切勿使染料或药剂沾污镜头和镜台,如有沾污必须随时擦干净;并注意各种试剂不要洒在工作台上,以免腐蚀。
(7) 一切药品和化学试剂都必须按最低使用量配用,切勿浪费。
用过的固体废物、酸类、碱类、染料等应倒入废缸内,不可直接倒入水槽中,废酒精、二甲苯、固定液等分别倒入一定的瓶中,以便回收再用。
(8) 实验中如有丢失、损失仪器设备及用具,应及时报告并填写报告单,凡不遵从教师指导违反操作规程以致造成不应有的损失者,按其情节轻重,态度好坏,给予处理,赔偿全部或一部分。
园艺植物育种学实验实习指导
园艺植物育种学实验实习指导目录实验一果树植物种质资源调查实验二园艺植物开花习性的观察实验三自花授粉植物有性杂交技术实验四异花授粉植物有性杂交技术实验五园艺植物花粉生活力测定实验六园艺植物基因组DNA及总RNA提取技术实验七化学诱变染色体加倍及其鉴定实验八果树杂交后代的鉴选实验九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园艺植物同功酶实验十植物抗寒性鉴定实验十一大白菜的产量构成性状的品种间和品种内变异实验十二无性繁殖园艺植物选择育种计划的制定实验十三无性繁殖园艺植物的有性杂交育种计划制定实验十四有性繁殖园艺植物的常规品种育种计划制定实验十五有性繁殖园艺植物的杂种一代育种计划制定实验一果树植物种质资源调查*一、**实验目的** *通过参观果树种质资源圃,学习园艺植物——果树种质资源调查的方法,从现有的资源中发掘优良的地方品种和类型,以及本地特色的野生果树资源,为生产提供有直接经济栽培价值的材料,或为育种及利用做砧木或商品提供有价值的原始材料。
加深认识种质资源调查对栽培、育种、和科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二、实验说明** *果树种质资源是果树品种选育工作中所采用的原始材料,包括野生类型、半野生类型、栽培类型以及人工创造的育种材料。
育种的成就取得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所收集种质资源的丰富程度,研究是否深入,优良性状是否得到充分利用。
种质资源是育种工作的基础,不同的资源有不同的用途。
正确地选择和适当地利用当地种质资源对创造新品种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因此,提高育种的水平和效能,必须首先进行种质资源的调查、收集、保存,这是育种工作的首要任务之一。
果树资源的调查,主要包括地方品种和野生果树。
地方品种是在一定地区的栽培品种,它们是在当地自然条件和栽培条件下形成的,没有经过现代育种技术的改进,但它们对当地条件有高度的适应性和抗逆性,适合当地的生产和消费习惯,同时它们有多样的变异类型,是果树选种的重要原始材料。
但是,随着品种生产规模化栽培,使得有些具有某些优良性状的果树资源濒临灭绝,因此通过资源调查,挽救保存地方品种是防止种质散失的重要任务。
园艺植物育种学2实验指导2011-2012.2
《园艺植物育种学2》实验指导书实验一园艺植物花器的观察一、实验目的1.花是有性杂交的主要材料,了解不同园艺植物花器结构的特点,是准确选择杂交用的花朵和决定采集花粉,去雄、授粉时间的主要依据。
2.掌握园艺植物花器结构的主要观察项目和观察方法。
二、实验原理不同园艺植物因自身的发育特点不同其花器结构也不相同。
此项调查是准确选择杂交用的花朵和决定采集花粉,去雄、授粉时间的主要依据。
主要包括花梗、花托、萼片、花朵、雄蕊以及雌蕊等调查项目,如花梗的长短、花托的形状、萼筒的颜色和形状、花瓣的颜色、大小、形状、雄蕊的数量和形状以及雌蕊的数量和形状等,同时还可以根据花器特征来确定其传媒类型。
三、材料黄刺玫、丁香、绣线菊等。
四、用具放大镜、镊子、卷尺、记录本等。
五、方法步骤1.每人选取3种不同园艺植物的花作为材料进行观察描述。
2.观察项目主要包括:每株选取10朵花,共50朵花,测其花梗长度、花冠直径、花柱长度、花丝长度,并计算其平均值和标准误,观察花瓣数目、花丝数目、花柱数目、及其萼片数目、花瓣颜色及形态、花梗颜色、花蕾颜色、花粉粒形状和大小等。
再随机选取5株未开放的花序进行标记,观察开放顺序和计算开花天数(包括单花时间、全花序时间、全株时间),并计算花序花朵数的平均值。
同时记录丛现蕾期到盛花期的花药变化、子房状态、胚囊及散粉孔变化等。
六、作业1.一朵完全花包括哪些部分,各自的作用是什么?2.自制表格进行花器构造观察描述记载。
实验二花粉收集、贮藏及花粉生活力测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鲜花粉收集、储藏的方法及原理。
2.观察花粉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的萌发情况,认识花粉萌发形成花粉管的外形和伸长过程,为理解植物的生殖过程奠定基础。
二、实验原理花期不遇,给杂交工作造成困难,有的树木和园林植物可通过延长花期解决,有的不得不进行花粉储藏,花粉贮藏对某些园林植物杂交育种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花粉贮藏,它可以使一些迟开花的园林植物和早开花的园林植物进行杂交,或到较远的地方给母本授粉,花粉的贮藏与运输可以打破杂交育种中双亲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隔离,扩大育种的范围。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实验指导书.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课程实验指导书园林专业杨泉女邓日烈刘晓辉编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园艺系2008年5月目录实验一、园林植物品种性状的描述 (2)实验二、园林植物种质资源调查 (3)实验三、花粉生活力的鉴定 (5)实验四、园林植物开花习性的观察与授粉技术 (7)实验五、人工诱发植物多倍体 (9)实验六、植物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 (11)实验七、园林植物的组织培养 (13)实验一、园林植物品种性状的描述植物表型变异类型的观察植物表型变异的研究是进行表型选择的工作基础,经过表型选择出来的类型r一般就直接称为优良类型,这些优良类型一方面可直接供生产之需,另一方面可作为该植物种进一步改良的原始材料。
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初步掌握植物表型变异类型划分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用具手持放大镜、铅笔、绘图纸、枝剪、小刀、米尺。
三、实验材料各种树木和花卉品种。
四、实验内容(一)树木形态特征变异的观察(1)叶子形态特征的变化。
许多乔灌木树种叶子的结构和色泽存在一定的变化,并在绿化事业上广泛应用着,如园柏的针叶有刺叶和鳞叶之分;槭树和黄卢的红叶中,存在深红、淡红和黄色三种类型;李子树中还发生了保持全年树叶紫红的变异,这就是红叶李;各种杨树、柳树的叶形和叶片大小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2)果实(球果)形态特征的变异。
果实(球果)是树木重要的繁殖器官,也是划分种、品种和类型的重要的性状特征。
核桃果实按形状可划分为:尖顶、卵果、长果、圆果、方果等五种类型:按种壳光滑程度可分为光、中等光滑和有皱沟三种类型:接种壳厚度及其内壁构造(内壁褶、内壁膜、种壳)可划分为露仁、薄壳、锦仁、夹绵、夹仁、节子等六大类型。
(3)树皮形态特征的变化。
许多树种树皮的色泽、光滑度、裂缝的状况(形状、深裂度、裂缝的色泽)和裂片的形状均存在一定的差别,如杨树、柳树、榆树飞泡桐和松树等树种均可见到。
(4)树木冠形和分枝习性的变化。
树木的冠形和分枝习性是重要的经济指标之一。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实验指导书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课程实验指导书园林专业杨泉女邓日烈刘晓辉编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园艺系2008 年5 月目录实验一、园林植物品种性状的描述⋯⋯⋯⋯⋯⋯⋯⋯⋯⋯⋯⋯⋯⋯⋯⋯⋯⋯⋯⋯ 2 实验二、园林植物种质资源调查⋯⋯⋯⋯⋯⋯⋯⋯⋯⋯⋯⋯⋯⋯⋯⋯⋯⋯⋯⋯⋯ 3 实验三、花粉生活力的鉴定⋯⋯⋯⋯⋯⋯⋯⋯⋯⋯⋯⋯⋯⋯⋯⋯⋯⋯⋯⋯⋯⋯⋯ 5 实验四、园林植物开花习性的观察与授粉技术⋯⋯⋯⋯⋯⋯⋯⋯⋯⋯⋯⋯⋯⋯⋯7 实验五、人工诱发植物多倍体⋯⋯⋯⋯⋯⋯⋯⋯⋯⋯⋯⋯⋯⋯⋯⋯⋯⋯⋯⋯⋯⋯9 实验六、植物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11 实验七、园林植物的组织培养⋯⋯⋯⋯⋯⋯⋯⋯⋯⋯⋯⋯⋯⋯⋯⋯⋯⋯⋯⋯⋯⋯13实验一、园林植物品种性状的描述植物表型变异类型的观察植物表型变异的研究是进行表型选择的工作基础,经过表型选择出来的类型r 一般就直接称为优良类型,这些优良类型一方面可直接供生产之需,另一方面可作为该植物种进一步改良的原始材料。
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初步掌握植物表型变异类型划分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用具手持放大镜、铅笔、绘图纸、枝剪、小刀、米尺。
三、实验材料各种树木和花卉品种。
四、实验内容(一)树木形态特征变异的观察(1)叶子形态特征的变化。
许多乔灌木树种叶子的结构和色泽存在一定的变化,并在绿化事业上广泛应用着,如园柏的针叶有刺叶和鳞叶之分;槭树和黄卢的红叶中,存在深红、淡红和黄色三种类型;李子树中还发生了保持全年树叶紫红的变异,这就是红叶李;各种杨树、柳树的叶形和叶片大小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2)果实(球果)形态特征的变异。
果实(球果)是树木重要的繁殖器官,也是划分种、品种和类型的重要的性状特征。
核桃果实按形状可划分为:尖顶、卵果、长果、圆果、方果等五种类型:按种壳光滑程度可分为光、中等光滑和有皱沟三种类型:接种壳厚度及其内壁构造(内壁褶、内壁膜、种壳)可划分为露仁、薄壳、锦仁、夹绵、夹仁、节子等六大类型。
植物遗传育种实验指导书
植物遗传育种实验指导书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实验指导书实验一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涂抹制片法一、实验目的与建议学习植物细胞涂抹制片技术;观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
二、实验原理各种旺盛生长的植物组织,包括:茎尖、根尖、孢原组织等分生组织、愈伤组织及分化的小孢子、萌发的花粉管,经常进行着细胞分裂。
经过适当的取材处理,制片后可进行有丝分裂中染色体动态的观察,这是遗传学上通过细胞分裂观察染色体行为、形态结构、数目,从而进行组织分析,鉴别杂种等常用的制片方法。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实验材料:中国水仙、风信子、柴万年青、郁金香(sx)。
用具和试剂:镊子、解剖学针、盖片、载片、滤纸、单刃刀片对氯苯饱和溶液、1nhcl、醋酸地衣红、中性树胶,卡诺紧固液。
四、实验步骤1.交予处置:实验前将鳞茎水培,等待根短出来长1~1.5cm时,穗序0.5cm短的食道,立即放进对二氯苯饱和状态水溶液中,在室温下处置2小时左右,予处置的促进作用主要就是铀色体,并使之集中,同时遏制纺纱缍丝构成。
在制片过程中,例如辨认出染色体后期的对立二者较多时,表明予处置时间比较。
2.固定:倒掉对氯二苯溶液,用水冲洗两遍,用新配的卡诺固定液固定24h后,可放入冰箱中备用。
如果要长期保存则要将根尖转入70%的酒精中。
3.离解:先将紧固后的食道用蒸馏水被褥3~4次,再用1nhcl在60℃(特别注意必须严格控制不少于±5℃)的恒温水浴锅中处置10~20min,然后用蒸馏水被褥3~4次。
此步主要就是并使细胞之间集中上开,并软化细胞壁,易于压片,同时也有利于染色。
4.染色制片(1)切片:剔除根冠,在生长锥处切下一小块组织。
(2)染色压片:在切开的非政府上几滴一滴醋酸地衣红,炖煮,除去大块的渣滓,砌上擦干净的盖玻片,覆以一层吸水纸,用食指在上面施予少量压力,勿并使砌片移动,用解剖学针柄颤动,可以并使细胞舒展,染色体变细。
不好的片子置放显微镜下检查,看见存有典型的对立图像时,可以把载玻片在酒精灯上往往抵蒸煮。
园艺植物生物技术实验指导
园艺植物生物技术实验指导单位河南科技学院教研室园艺植物遗传育种教研室时间2 0 0 8 年1 月编写说明课程编码:0 6 0 0 0 1 7课程教学总学时:3 6课程实验总学时:1 0总学分:2适用专业:园艺先修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园艺植物遗传学一、目的与任务实践课堂主要内容,了解生物技术相关实验设施,掌握生物技术基本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生物技术实验室的设计、常用仪器设备的基本操作;掌握园艺植物组织培养基本流程及技术,初步掌握以基因工程为核心的相关技术操作。
三、实验教学的时数安排总学时1 0 学时,各实验学时数分配见下表:序号实验内容学时实验一培养基母液的配制2实验二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2实验三无菌操作技术及植物组织培养2实验四园艺植物脱毒技术2实验五园艺植物D N A 提取技术2实验一实验一实验一实验一培养基母液的配制一、实验目的通过配制M S 培养基母液,掌握贮备液的配制和保存方法。
二、实验原理配制培养基时,为了使用方便和用量准确,通常采用母液法进行配制,即按培养基配方中各试剂的用量,扩大若干倍后再准确称量,分别先配制成一系列的母液置于冰箱中保存。
使用时按比例吸取母液进行稀释配制即可。
以M S 培养基为例,所需配制的母液为:大量元素母液(母液Ⅰ,浓缩2 0倍)、微量元素母液(母液Ⅱ,浓缩2 0 0 倍)、铁盐母液(母液Ⅲ,浓缩2 0 0倍)和有机化合物母液(母液Ⅳ,浓缩2 0 0 倍)等。
三、主要仪器设备和试剂1 . 仪器设备:冰箱,天平,酸度计,烧杯(5 0 m l ,1 0 0 m l ,5 0 0 m l ,1 0 0 0 m l ),量筒( 1 0 0 0 m l ,1 0 0 m l ,2 5 m l ) ,容量瓶( 1 0 0 0 m l ,5 0 0 m l ,1 0 0 m l ) ,磨口试剂瓶( 1 0 0 m l ,5 0 0 m l ,1 0 0 0 m l ) ,药勺、称量纸、滴管、玻璃棒,电炉,微波炉2 . 试剂:N H 4 N O3 , M n S O4 . 4 H 2 O , K N O 3 , Z n S O 4 . 7 H 2 O , C a C l 2 . 2 H 2 O ,N a 2 M o O 4 . 2 H 2 O , M g S O 4 . 7 H 2 O , C u S O 4 . 5 H 2 O , K H 2 P O 4 , C o C l 2 . 6 H 2 O ,H 2 B O 3 ,N a 2 ? E D T A ? 2 H 2 O ,K I , F e S O 4 . 7 H 2 O ,烟酸,甘氨酸, 盐酸硫胺素, 肌醇, 盐酸吡哆醇, 蒸馏水四、实验方法1 . M S 大量元素母液的配制配制时先用量筒量取蒸馏水大约3 5 0 m l ,放入5 0 0 m l 的烧杯中,按照配方表中用量依次分别称取:N H 4 N O 3 , K N O 3 , K H 2 P O 4 , M g S O 4 .7 H 2 O , C a C l 2 . 2 H 2 O ,待第一种化合物溶解后再加入第二种化合物,当最后一种化合物完全溶解后,将溶液倒入5 0 0 m l 的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5 0 0 m l ,然后,倒入细口试剂瓶中,贴上标签,注明母液名称、配制日期、配制人姓名,置于4 ℃冰箱中保存备用。
植物遗传育种学实验指导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实验指导实验一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二植物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三染色体组型分析实验四基因分离实验一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一、实验目的观察树木、花卉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的变化和特征,掌握根尖压片技术。
二、实验原理有丝分裂是植物细胞数目增加的主要方式,常见于根尖、茎尖分生区的细胞,细胞经有丝分裂正确地把染色体分配给子细胞,形成两个染色体数目、内容一致的子细胞。
有丝分裂是一个连续过程,根据染色体的形态特征可人为地将分裂期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等四个时期。
三、实验材料发芽的杉木种子根尖;洋葱的幼根。
四、实验用具及药品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解剖针、刀片、镊子、吸水纸、小烧杯、大培养皿、冰箱、恒温水浴锅、量筒、天平。
醋酸、铁矾、苏木精、8-羟基喹啉、秋水仙素、二甲苯、盐酸、叔丁醇、无水乙醇、95%乙醇。
五、实验步骤1.取材⑴杉木种子根尖将杉木种子在自来水中浸泡24h,然后置培养皿中,在25℃下发芽,5~7天后胚根长达10~15㎜时将发芽种子取出。
⑵洋葱根尖培养将洋葱的鳞茎放在盛清水的培养皿内,在室温(20~25℃)下培养使其发根,待根长约10~15㎜时将根取出备用。
2.预处理为了阻止纺缍体的活动,获得更多的中期分裂相,同时使染色体相对缩短,便于染色体分散和计数,可对根尖进行预处理。
可用于预处理的化学药物有生物碱、苷类、酚类及其他物质,常用药物的浓度及处理时间如下:(1)秋水仙碱:浓度为0. 04%~0.2%,处理2~5 h;(2)a-溴代萘:饱和水溶液处理0.5~4 h;(3)对二氯苯:饱和水溶液处理2~4 h;(4)8-羟基喹啉:浓度为0. 002M,处理2~4 h;上述各处理在室温下进行,若低温处理则用蒸馏水在1~4℃下处理24 h。
3.固定经过预处理的材料冲洗干净后,用卡诺氏固定液固定12~24 h,目的是将细胞迅速杀死,使染色体保持固定的形态。
经固定的材料若不立即使用,可换到70%酒精中置于4℃下保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艺植物遗传学实验指导书2008年5月《园艺植物遗传学》实验指导书目录实验室工作规程 (1)实验一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制片和观察 (5)实验二植物细胞减数分裂的制片及观察 (9)实验三染色体核型分析 (13)实验四分离规律的验证 (15)实验五独立分配规律的验证以及基因的互作观察 (18)实验六连锁遗传现象的观察和交换值的测定 (20)实验七遗传力的估算 (22)实验八染色体结构变异以及多倍体的观察和鉴定 (24)实验室工作规程一、守则为了获得准确的实验结果,避免在工作中发生差错和意外事故,实验者必须遵守下列规则。
(1) 实验前必须制订周密的工作计划,预习实习内容。
进入实验室后要按照计划或指导教师的规定进行操作,并随时把实验中出现的情况和最后结果详细地记录下来。
(2) 遗传育种学实验中大多数是借助于光学显微镜,在细胞学水平上研究生物的遗传特性,所以实验室、工作台、各种仪器、用具、玻璃皿以及实验者的双手都必须保持洁净,做到无灰尘、无脏物,以免干扰镜下观察结果。
(3) 盛有化学药品、试剂、溶液的瓶上,必须贴有标签,注明名称、成分、配制日期,并分门别类,安放在一定位置上,排列整齐,便于取用。
(4) 挥发性药品、有毒药品、强酸、强碱等,使用时切勿靠近眼、鼻、口、衣服。
酸类稀释时,只能将酸徐徐倒入水中,绝对不可将水倒入酸中。
(5) 取用液体药品时,所用各类量具必须分开,不可混用,用后必须马上冲洗干净;称量固体药品时,先在称盘上放清洁蜡光纸或白纸,调试平衡后再称,保护称具不受腐蚀和防止药品相混。
(6) 进行显微镜检查时,切勿使染料或药剂沾污镜头和镜台,如有沾污必须随时擦干净;并注意各种试剂不要洒在工作台上,以免腐蚀。
(7) 一切药品和化学试剂都必须按最低使用量配用,切勿浪费。
用过的固体废物、酸类、碱类、染料等应倒入废缸内,不可直接倒入水槽中,废酒精、二甲苯、固定液等分别倒入一定的瓶中,以便回收再用。
(8) 实验中如有丢失、损失仪器设备及用具,应及时报告并填写报告单,凡不遵从教师指导违反操作规程以致造成不应有的损失者,按其情节轻重,态度好坏,给予处理,赔偿全部或一部分。
(9) 实验室必须保持安静整洁,不准高场喧闹、随地吐痰、乱扔纸屑和脏物。
(10) 离开实验室前,将所用过的仪器用具擦洗干净,并放回原处;关闭电源、水源,并指派人员打扫清洁。
二、显微镜的清洁与保养显微镜是遗传育种学实验中最重要的工具,必须注意防尘、防湿、防高温、防药品侵蚀。
(1) 提取镜箱时,必须右手提着镜箱,左手托着箱底,镜箱门朝着胸前一面;取显微镜时,必须右手紧握镜臂,左手托着镜底,防止显微镜滑落损坏。
(2) 显微镜取出后,先用软毛刷、纱布拂擦镜身的灰尘污物,各处缝隙及镜头上的灰尘,纤维等用洗耳球吹去,然后用擦镜纸试擦物镜和目镜头。
擦时只能顺着一个方向多次抹擦,不能旋转抹擦,最后用细白绸把镜头再擦一次。
(3) 镜检时,低倍物镜只能作粗调旋调焦距,转换高倍物镜时,只能用细调螺旋焦距,切勿损坏镜头。
(4) 如果发现镜头被药物或者脏物沾污,应立即用擦镜纸浸沾少许二甲苯(以刚湿润擦镜纸为度)擦掉脏物或药液,并随即用擦镜纸擦干。
(5) 使用完毕后,同(2)进行清洁工作;转动物镜不要对着聚光镜,并降至最低点,放回镜箱,归还原处。
(6) 镜箱内干燥硅胶,必须定期更换。
(7) 显微镜必须与化学药物分开放置,严禁混藏。
三、玻璃器皿的清洁1、器皿的清洁(1) 将玻璃器皿放在搪瓷盆内加入适量的洗衣粉煮沸80分钟;(2) 冷却后用清水洗干净,滤干水分;(3) 放在洗涤液中泡30分钟;(4) 再用清水冲洗干净,蒸馏水荡涤一下,晾干。
2、新载玻片与盖玻片的清洁将新载玻片与盖彼片分别放在盐酸酒精中(95%酒精100份+浓盐酸2份)浸泡4小时,再用流水冲洗干净,蒸馏水荡涤一下,滤干水分,放入95%酒精中备用。
3、陈旧载玻片与盖玻片的清洁用过的陈旧载片与盖片、不适用的石蜡切片,清洁方法如下:(1) 将以上各种玻片放在洗衣粉水中煮15分钟。
(2) 在热水中洗去残留的树胶和脏物,把载片和盖片分开,按下列步骤分别清洗。
(3) 清水冲洗。
(4) 洗涤液中浸泡30 分钟。
(5) 清水冲洗,蒸馏水荡涤一下。
(6) 95%酒精浸泡备用。
擦试盖片时要小心,一只手夹住盖片两个边缘,另一只手持清洁纱布同时擦试两面,两指着力要均匀一致。
实验一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制片和观察一、实验目的掌握植物组织细胞制片的方法,明确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变化动态。
二、原理植物根尖是细胞分裂的旺盛区,其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在8-羟基喹啉(或对二氯苯)作用下,刺激染色体收缩、变粗,且避免染色体在细胞中凝聚一团,再经过盐酸等物质处理,使细胞之间的壁溶解,固定杀死细胞,染色体经碱性染料染色后,即可制做永久片,观察有丝分裂各期的形象。
有丝分裂是植物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有丝分裂期间,细胞核内每一染色体均进行自我复制,分裂期间,染色体变化不同可分成紧密衔接的四个时期。
前期:细胞核中出现染色体,细长缠绕成团,随后逐渐粗短。
每条染色体是由两条共着丝点的染色单体组成,随着核仁核膜的消失而进入中期。
中期:染色体逐渐集中于细胞中部,成一排于赤道面上。
这时纺锤丝的一端连接染色体着丝点,另一端集中于细胞的极处构成纺锤体。
由于染色体收缩,而形成明显的一定数目和形态的物质,因此,这个时期是染色体计数和形态观察的最适期。
后期:每条染色体上的两染色单体,随着丝点的分离而分离。
在纺锤丝牵引下,每条染色单体分向两极,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在两极方向上出现了数目与母细胞相同的染色体群。
末期:染色体到达两极,染色体又伸长变细,恢复到间期的状态,核膜、核仁重新出现,随纺锤体解体,在细胞赤道板上形成细胞壁,成为两个细胞,完成有丝分裂过程。
有丝分裂是均等的分裂过程,染色体一分为二,均匀分配到每个子细胞中,其结果,母细胞与子细胞,子细胞之间,染色体数目和组成完全相同,由此推断,生物细胞遗传物质的正确传递,与染色体准确复制和均等分配有关,支配生物性状表现的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
三、仪器药品灯用酒精3瓶卡诺试剂蒸馏水封蜡封胶洗衣粉二甲苯1mol/L 盐酸附:1、醋酸洋红(及固定液)配方见压片技术部分2、8-羟基喹啉(0.002M ):取0.29克8-羟基喹啉先溶于少量乙醇溶液中,待完全溶解后浴于100ml 蒸馏水中。
3、对二氯苯饱和溶液:对二氯苯溶于水中,60℃水溶条件下4小时后,使保留少量末溶物为度即可。
四、材料:蚕豆或洋葱根尖细胞。
五、实验步骤:1、种子萌发:使萌发势较好的豌豆种子,在25℃-28℃条件下发根。
一般实验前要清水浸洗数次,之后清水25℃-28℃浸种12小时,然后播于培养皿中,上下均用沙布垫着,水分以饱和沙布为度,36小时后萌发。
2、预处理:待根尖长到0.5-1.5cm 长时,一般在上午8:00-10:00,用刀片切下根尖置于0.002M 8-羟基喹啉中(或饱和对二氯苯溶液中),室温2.5小时,否则失败,蒸馏水洗2-3次。
显微镜 24台 酒精灯 6盏 沙布 15×15ml 36块 擦镜纸 1本 石棉网 6个 温度计 6支 培养皿 6个 火柴 6盒 标签纸 6张 解剖针 32个 烧杯 500ml 36个 载玻瓶 200片 镊子 36个 盖玻片 200片 吸水纸(大) 3张刀片 12个 滤纸 6盒 量筒 100ml 6个 剪刀 1把 针剂瓶 40个 容量瓶 50ml 1个 浆糊 1瓶 棕色试剂瓶 40个 液管 1ml 6支 玻璃棒 6个 小吸管 36个 8-羟基喹啉(或对二氯苯) 乙醇(100% 95%)3瓶 恒温箱 2个3、固定:把预处理,水洗后的根尖换上卡诺试剂固定(无水乙醇:冰醋=3:1),15~30分钟,蒸馏水洗2-3次。
4、离析:换上1 mol/L冷盐酸(室温)处理1分钟,再转入1 mol/L盐酸(60℃恒温)浸泡25分钟,立即水洗2-3次,处理时间不能过长,也不宜过短。
过长影响染色,过短细胞则不易分离分散。
2.5%混合酶(纤维素酶:果胶酶=1:1,v/v)处理30分钟,离析的目的是为了使细胞中间层被酸水解,使细胞易于分离。
5、染色镊取根尖,取下1-2mm长的分裂区组织于载片上,用吸水纸吸去过多液体,滴上一滴醋酸洋红,3-4分钟后压片。
材料不能太多,否则堆积后压片效果不佳,观察困难。
染色时间可根据室温和具体制片效果而定,室温高,时间短些,室温低则相应长一些。
轻轻盖上盖玻片(用沙布擦,将周围擦干净),用左手大拇指压紧盖片左下角,用铅笔的橡皮头弹击压有材料的盖片部位,直到中部的材料分散成雾状为最好。
离析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压片的效果,离析不完全时,往往会使材料聚积不散。
此后用吸水纸吸去过多染液,于显微镜下观察。
有保存价值的片子可暂用封蜡封好,以作永久性制片保留来用。
最好能贴上标签,避免混淆,在标签上注明材料、分裂期、姓名、时间。
六. 作业1、每人交有丝分裂封蜡片1-2张。
2、根据自己制片画有丝分裂中期和后期细胞图1-2个。
实验二植物细胞减数分裂的制片及观察一、实验目的:1、了解植物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时相关形态特征,掌握取材标准,固定、染色和制片方法。
2、了解分裂的全程及各个时期染色体的形态变化。
二、实验原理:减数分裂是染色体数目减半的有丝分裂,也叫做成熟分裂。
生物体在整个发育过程中,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进入性成熟。
先分化出大小孢子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然后产生雌雄配子或性细胞,雌雄配子结合(即受精)后,成为受精卵。
减数分裂包括连续两次的细胞分裂过程,每个母细胞共形成四个子细胞,在高等植物中减数分裂开始的细胞是花粉母细胞及胚囊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直接产物是小孢子和大孢子,由于染色体只是在第一次分裂前的同期复制过一次,而细胞却分裂了两次,结果每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就比原来细胞减少一半。
这两次连续的分裂都可分为紧密衔接着的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变化最为复杂,又可分为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终变期。
前期I细线期:核内出现明亮空腔,染色体呈细长丝状,首尾难分,互相缠绕,靠近核的一边,部分细丝则向核的另一边发散,如花束状,在电子显微镜下可以看到染色体成双的状态。
偶线期:此期开始时,同型(同源)染色体上相对应的位点都非常准确地靠在一起,好象“拉练”一样,同型染色体这种相互吸引和纵向靠拢称为联会。
这是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中染色体行为的主要区别之一。
由一对同源染色体联会在一起的单位叫做二价体,每个二价体包含着4根染色单体,故称为四合体,其中来自同一染色体的两根染色单体,叫做姐妹染色体,来自不同成员的染色单体,互称为非姐妹染色体。
粗线期:配对的染色体随着螺旋化的加强而逐渐缩短变粗,染色体的个体性也逐渐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