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诗词王维剖析
【课程论文】唐诗宋词鉴赏-王维诗赏析
![【课程论文】唐诗宋词鉴赏-王维诗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16cf63cb14791711cd7917bf.png)
王维诗词赏析第一次接触到诗人王维,或许并不是在小学的课堂上的,而是在书法老师那里获得的。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诗句在笔墨下流出,淡白的宣纸上一股清香的墨韵味,明月、清泉,一股寂静悠然之意顿时生于心间。
喜欢王维,喜欢他的那份悠然自得,喜欢他的田园风,清新脱俗,自然朴实,似一股清泉缓缓流入心间。
盛唐出了太多的名人,豪情壮志的李太白、忧国忧民的杜子美,固然会激起心中的一股涌浪,但是缺少了那么点宁静与安然。
平日的时候,喝杯茶,读上几句王维的田园诗,喜欢这样安静悠闲的生活。
山居秋暝作者: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高中对这句话情有独钟。
并不仅仅是因为小学时曾经练过书法,挥墨写过这句诗词。
老师曾请班里的那位艺术生将此景画于黑板上。
果然,艺术生胸有成竹,两三笔,明月,松树,清泉,水中石顿时映现于黑板之上。
一场秋雨过后,秋山如洗,清爽宜人。
月光洒下松树林之间,淡淡的月光透出几分清凉寂静,松针斑斑驳驳,随风摇动,发出沙沙的轻响。
汩汩清泉流过石头,轻轻留下自己到过的足迹,那边是石头上的磨痕。
犹记得当年学习二胡曲《良宵》之时,老师曾关掉教室里的灯光,一轮明月的微光洒进教室,凉凉的,沙沙的,就是这种感觉或许。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时近黄昏,日落月出,松林静而溪水清,浣女归而渔舟从。
如此清秋佳景,风雅情趣,自可令王孙公子流连陶醉,忘怀世事。
一个"空"字领起,格韵高洁,为全诗定下一个空灵澄净的基调。
全诗动静结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月照松林是静态,清泉流溢是动态。
前四句写秋山晚景之幽静,五六句写浣女渔舟之喧哗。
感觉、视觉、听觉、感受交错纵横,因象得趣,因景生情。
竹里馆作者: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或许这首与山居秋暝有异曲同工之妙。
竹林深处,绝无尘世的嘈杂,琴声清幽,歌吟舒畅,诗人此时尽情享受着独处的自由,细细品味艺术人生的高雅情趣,他高傲得似乎不食人间烟火,知此乐者,唯此山此月也。
唐代诗人王维的诗画解析
![唐代诗人王维的诗画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53b811b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1c.png)
唐代诗人王维的诗画解析王维字摩诘取自“维摩诘经”,其母居士,一家人信佛。
唐朝著名诗人。
祖籍太原祁,起初仕途顺利不久因事被贬济州后因张九龄得到提拔重又作了京官,四十多岁时归隐但并未挂冠而是一直半官半隐。
王维使山水田园诗达到高潮并也因此奠定他在唐诗史上的大师地位。
王维的诗类型题材多样,但成就最高也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还是他的山水田园诗,提到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便让人不禁联想到一幅幅清新秀丽的画卷。
正如苏轼所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王维生活在盛唐时期,在这样一个繁荣开放的时期尤其是艺术上很是辉煌灿烂,加之自身的努力,使得王维不仅在诗歌上造诣很高而且对绘画、音乐、书法也非常精通并取得了很高成就,他在其《偶然作》中就曾说过“宿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
不能舍余习,偶被世人知。
”正因为王维对画如此精通,所以其诗才美如画,让人陶醉。
王维诗中画意、王维诗中绘画技巧、王维诗画的相融。
王维的诗中通常运用了多种绘画手段和技巧。
首先,王维山水诗的景物描写中十分注意构图,“清代蒋骥在《山水诀》中说:‘山水章法如作文之开合,先从大处定局,开合分明,中间细碎处,点缀而已。
’”王维就是运用绘画中的这种构图方式来描写诗中之景,借画家之笔融诗家之语将大自然的美再现在读者面前,“使得全诗顺序清楚,层次宛然”如《汉江临眺》一诗: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以水的浩瀚、江的雄浑壮阔为背景,紧接着写烟波飘渺山色的若有若无,颈联写郡县城邑点缀其中,后又总的抒发了自己对襄阳风光的喜爱,全诗就是一幅美丽的画,以水的辽阔为大背景,有山又有水,水的浩瀚山的飘渺,山水缠绕,又有城邑作点缀,有景又有人,自然和人相照应,相衬托,和谐的融在一起。
层次清楚。
又如《终南山》: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锋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此诗便将终南山的`雄浑巍峨、高远不尽作为整幅画面的大背景,颔联写山间白云青霭,迷离变幻。
王维诗词中的审美内涵和鉴赏
![王维诗词中的审美内涵和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6ef99668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d4.png)
王维诗词中的审美内涵和鉴赏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王维是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清新淡雅、含蓄精致、自然婉约而著称。
王维的诗歌中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内涵,反映了他对自然、人生、情感的独特理解和审美追求。
下面将从王维诗歌中的审美内涵和鉴赏角度展开解读。
王维的诗歌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审美倾向的独特魅力。
在他的诗歌中,常常借景抒情,表现出“山水田园”之美。
他善于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来抒发内心情感,将自然景观与人的情感融为一体。
在“涧底松声寒,山深翠阴浑”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运用“松声寒”、“翠阴浑”等描写自然景物的形象语言,表现出对大自然的留恋之情,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诗歌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
王维的诗歌注重意境的营造和意蕴的深远。
他的诗歌往往表现出一种“虚幻冥冥,若有若无”的审美状态,让人感觉到一种超脱尘世的意蕴和超越现实的境界。
在《送别》一诗中,“落日照大旗,马嘶风吹柳”,王维通过对落日、大旗、风、柳等景物的描绘,勾勒出别离之情,令人感受到离别的凄凉和感伤。
他的诗歌常常给人一种恍若隔世的幽远之感,让读者在意境中徜徉,品味其中的深意。
王维的诗歌追求“意在笔先”的审美境界。
他笔下的每一个字、每一个句子都充满着深意和内涵,充分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和审美情趣。
在《山居秋暝》一诗中,“斜月照高林,流水落花风”,王维通过“斜月”、“高林”、“流水”、“落花”等形象语言,传达出对山居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他运用细腻的笔墨描绘出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卷,给人一种心灵的抚慰和启迪。
第二篇示例:王维是北宋著名的诗人,被誉为“诗仙”。
他的诗作以清新淡雅、含蓄婉约、意蕴深远而著称,被誉为“山水之诗”。
王维的诗中融汇了中国古代文人审美的精华,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念。
他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对人生的感悟,体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清新之美。
王维的诗中审美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山水意境:王维的诗作以山水为主要题材,他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和揣摩,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王维诗词中的审美内涵和鉴赏
![王维诗词中的审美内涵和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83972f3f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97.png)
王维诗词中的审美内涵和鉴赏
王维的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其审美内涵丰富而深远。
以下是对王维诗词审美内涵的一些分析和鉴赏:
1. 自然美:王维的诗词中经常描绘自然风光,这些自然景象不仅表现了美的形式,还透露出内在的神韵。
他通过对山水、草木、鸟兽等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出自然美的魅力,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壮丽。
2. 禅意美:王维的诗词中经常蕴含着禅宗思想,表现出一种静谧、淡泊、超脱的禅意美。
他通过抒发对禅宗的领悟,表达出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和追求,使人感受到心灵的净化和平静。
3. 情感美:王维的诗词中还表现出真挚的情感美。
他的作品常常抒发对亲情、友情、爱情的感慨和感悟,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内心世界的情感变化,使人感受到情感的深沉和真挚。
4. 意境美:王维的诗词中善于运用意象,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美妙的意境。
这些意境既有具体的景象,又有抽象的感悟,让人在品味诗词的同时,仿佛置身于一个如诗如画的境界中,感受到无限的美好和遐想。
5. 语言美:王维的诗词语言质朴自然,优美动人。
他的作品用词简练、含蓄,富有音韵之美,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
鉴赏王维的诗词需要深入理解其内涵和意义,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同时,还需要品味其语言的优美和精妙之处,感受其艺术魅力。
通过深入的鉴赏,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王维诗词的美学价值和文化内涵。
唐代诗人王维的诗歌评述
![唐代诗人王维的诗歌评述](https://img.taocdn.com/s3/m/c7e292fa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bc.png)
唐代诗人王维的诗歌评述唐代诗人王维的诗歌评述王维不但有卓越的文学才能,而且是出色的画家,还擅长音乐。
下面给大家搜集整理了诗人王维的诗歌评述,欢迎参考学习!唐代诗人王维的诗歌评述分类1.山水田园诗王维的大多数诗都是山水田园之作,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
王维的写景诗篇,常用五律和五绝的形式,篇幅短小,语言精美,音节较为舒缓,用以表现幽静的山水和诗人恬适的心情,尤为相宜。
王维从中年以后日益消沉,在佛理和山水中寻求寄托,他自称“一悟寂为乐,此生闲有余”(《饭覆釜山僧》)。
这种心情充分反映于他的诗歌创作之中。
过去时代不少人推崇王维此类诗歌,一方面固然由于它们具有颇高的艺术技巧,一方面也由于对其中体现的闲情逸致和消极思想产生共鸣。
明代胡应麟称王维五绝“却入禅宗”,又说《鸟鸣涧》、《辛夷坞》二诗,“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诗薮》),便是一个明证。
雪景传为王维作王维其他题材的作品,如送别、纪行之类的诗中,也经常出现写景佳句,如“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送綦毋潜落第还乡》)、“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送梓州李使君》)、“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送邢桂州》)、“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等,都是传诵不衰的名句。
2.边塞军旅诗以军旅和边塞生活为题材的《从军行》、《陇西行》、《燕支行》、《观猎》、《使至塞上》、《出塞作》等,都是壮阔飞动之作。
《陇头吟》、《老将行》则抒发了将军有功不赏的悲哀,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一个侧面。
《观猎》生动地描写了打猎时的情景。
《夷门歌》歌咏历史人物的侠义精神。
《少年行》四首表现侠少的勇敢豪放,形象鲜明,笔墨酣畅。
这些作品一般认为是王维早期所作。
还有一些诗歌,如贬官济州时所作《济上四贤咏》以及《寓言》、《不遇咏》和后期所作《偶然作》六首之五《赵女弹箜篌》,对于豪门贵族把持仕途、才士坎坷不遇的不合理现象表示愤慨,反映了开元、天宝时期封建政治的某些阴暗面。
王维诗词赏析
![王维诗词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99e3ef1d763231126edb1146.png)
篇一:王维诗词赏析一、个人简介王维,字摩诘,盛唐诗人。
世人称其为“诗佛”。
二、诗两首赏析《积雨辋川庄作》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初夏时节,雨水绵绵,积久不停,静谧的山林潮湿阴暗,野村炊烟缓缓升腾;女人家烧藜菜煮黄黍,把这粗劣饭菜送给东面田头干活人。
垅中水田薄雾蒙蒙,一行白鹭掠空而飞;幽静清凉的树林中传来黄鹂宛转动听的啼声。
我独处空山之中,观赏朝槿晨开晚谢,参悟人生短暂;幽栖松林之下,采露葵品味清斋素食。
我早已去尘心,绝俗念,随遇而安,与世无争,和村里的那些淳朴村民相处得亲近随和,还有谁会无端地猜忌我呢?a.首联写田家生活。
b.颔联写自然景色。
同样是诗人静观所得,诗人只选了形态和习性迥然不同的黄鹂、白鹭,联系着它们各自的背景加以描绘,一则取动态,一则取声音;两种景象,动静结合,互相映衬,互相配合,把积雨天气的辋川山野写得画意盎然。
所谓“诗中有画”。
c.颈联写闲适恬静的禅寂生活诗人独处空山之中,清斋素食,在世俗人看来,未免过分孤寂寡淡了,然而早已厌倦尘世喧嚣的诗人,却从中领略到极大的兴味,比起那纷纷扰扰、尔虞我诈的名利场,何啻天壤云泥之差别,充满了闲情逸致。
d.尾联写诗人淡泊名利的旷达心境。
诗人自谓自己是野老,运用了两个充满老庄色彩的典故,一正,一反,相结合,抒写诗人淡泊名利的旷达心境。
本诗艺术特色:情景交融,动静结合。
前四句写山村田园景色,后四句抒写幽居山林的生活乐趣。
漆园古人非傲吏,自阙经世务。
偶寄一微官,婆娑数株树。
漆园是辋川二十景之一,不过这首诗的着眼点不在描绘漆园的景物,而在通过跟漆园有关的典故,表明诗人的生活态度。
诗的前两句,反用郭璞《游仙诗》“漆园有傲吏”的诗意。
据史书记载,庄子曾为漆园吏,楚威王遣使聘他为相,他不干,反而对使者说:“子亟去,无污我!”这就是后世所称道的庄子啸傲王侯的故事。
王维五言律诗赏析
![王维五言律诗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6f601350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3a.png)
王维五言律诗赏析唐玄宗李隆基统治的四十三年(公元七一三——七五六年,开元共二十九年,天宝共十四年),是唐代国家形势的全盛时期。
在这时期中,涌现了许多优秀诗人,在诗的内容和形式方面,显示了百花齐放的新兴气象,留下了大量传诵千古的诗篇。
最著名的有李白、杜甫(简称李杜),其次是王维、孟浩然(简称王孟),还有高适和岑参(简称高岑)。
杜甫得名最迟,他的著名诗篇都是在天宝末年安史叛乱时期写的。
李白是在天宝年间应诏入宫,供奉翰林,暴得大名的。
在较早一些的开元年间,最著名的诗人却是王维。
汉江临泛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山居秋瞑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王维,字摩诘,太原人。
他深于佛学,熟悉佛教经典。
有一部《维摩诘经》,是佛教中智者维摩诘和弟子们讲学的书,王维钦佩维摩诘的辩才,故拆开了他的名字,给自己命名为维,而字曰摩诘。
开元九年,王维以状元及第,官右拾遗,后迁给事中。
天宝末,安禄山攻占长安,王维不及逃出,为安禄山所得,将他拘禁于洛阳普施寺,被迫做了伪官。
当他听说安禄山在凝碧池上召集梨园子弟奏乐开宴的消息,写了一首诗: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
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菩提寺禁裴迪来相看说逆贼等凝碧池上作音乐供奉人等举声便一时泪下私成口号诵示裴迪》)这首诗总算表明了不附逆的心迹。
当肃宗李亨重建政权之后,把附逆的官吏分三等定罪,对王维特予赦免。
但是,如果他的胞弟王不是宰相,恐怕也不能得到如此宽大的处分。
此后,王维继续任职,他的最后一任是尚书右丞,故后世称王右丞。
王维在文学艺术上有多方面的才能,诗文、书、画都著名,又深于音乐,善弹琴,弹琵琶。
唐人小说记一个故事:他的状元及第,是因为九公主欣赏他的诗和琵琶,关照主试官录取的。
《王维诗四首》课件剖析
![《王维诗四首》课件剖析](https://img.taocdn.com/s3/m/29f4d23d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ba.png)
lí shǔ zī
• 蒸藜 炊黍 东菑
lù zhuàn jǐn
• 白鹭 啭 朝槿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因久雨空气湿润, 炊烟上升缓慢
一个“迟”字,既写出了阴雨天炊烟 缓缓升起之状,也写出了诗人心中闲散安 逸的情怀。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广阔迷茫水田飞白鹭茂,盛夏幽木深啭——黄李鹂嘉。祐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潇洒、豪迈
能征善战、 战功显赫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与前面形成鲜明对比:射猎时风劲 云涌,气氛激烈;猎后风定云平,悠然 自得。
出猎时英姿飒爽,归来时踌躇满志。
风格?
作者把一次普通的狩猎场面写得 激情洋溢,风格遒劲有力。应当是王 维的早期作品,曲折的表达了作者积 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
• 字摩诘,进士及第,官至尚书右丞,世称 王右丞。虽为官朝廷,却常隐居蓝田辋川, 过着亦官亦隐的居士生活。
• 王维诗明净清新,精美雅致,自成一家。王维又 是杰出的画家,通晓音乐,善以乐理、画理、禅 理融入诗歌创作之中。苏东坡赞他“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 晚年无意仕进,以禅诵为事, 故后世人称其为“诗 佛”。他的诗,题材较广泛。代表作有边塞诗 《使至塞上》、送别诗《渭城曲》及山水田园诗 《山居秋暝》、《鸟鸣涧》、《鹿柴》等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首联: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思考:“将军猎渭城,风劲角弓鸣。” 这样表达好不好?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分析“疾”与“轻”表达作者怎样的思 想情感。
“疾”:快,极写猎鹰眼力敏捷;“轻”: 轻快,极写马蹄轻快。这两个词表面看只写 了猎鹰、骏马,写狩猎时的场面。实质通过 鹰马还是写人,侧面烘托将军驾鹰纵马追逐 猎物时身势的灵巧敏捷和斗志的昂扬旺盛。 寄托诗人渴望效命疆场,期盼建功立业的思 想情感。
唐宋诗词 (王维)剖析
![唐宋诗词 (王维)剖析](https://img.taocdn.com/s3/m/24b9dbf481c758f5f61f678e.png)
《观猎》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画家.王维
《白石滩》 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家住水东西,浣
纱明月下。
《送梓州李使君》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
杪百重泉。 ……
《使至塞上》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音乐家.王维
《秋夜独坐》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从岐王过杨氏别业应教》 兴阑啼鸟换,坐久落花多。
《鸟鸣涧》 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
音乐家.王维 六绝: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
僮未扫,鸟啼山客犹眠。
禅意.王维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
(六)盛唐诗人 王维
开元三年(15岁):离家(太原祁县)赴长安 开元七年:中解元
开元九年:登进士第、被贬济州
开元十九年:妻子病故,终身未续弦 开元二十二年(34岁):获张九龄举荐为右拾遗 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罢相 开元二十九--天宝三年:半隐居生活
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被迫接受伪职
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 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浅析王维诗歌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浅析王维诗歌特点及其形成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a82e7a1ca76e58fafab003dd.png)
浅析王维诗歌特点及其形成原因摘要:王维,作为唐代伟大的诗人,创作的诗多以山水田园诗为主要作品,因其和婉清雅、意新理惬,超凡脱俗的特点,曾有人评价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的诗画面感极强,也耐人寻味,宋朝方回说王维山水诗有“一唱三叹.不可穷之妙”。
对于被誉为“诗佛”的王维来说,他的诗对于后世作品影响深远,也是中国诗歌史上甚至是文学史上的一座高峰。
任何文学创作的产生,他都是有在特定的历史时代下,也即通常会打上这一时代的烙印,纵观王维的一生,出、隐,与佛结缘,这些经历也在诗歌中有明显的意象。
本文欲从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特点着手,分析其创作的背景,以求对王维的上水诗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
关键词:山水诗歌佛教隐士禅意一、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特点1、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唐代诗人王维,兼诗人与画家于一身,把诗画艺术融为一体,留下了千古名诗,也留下了传世名画,给人以情的感染、美的享受。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这是苏轼对王维诗、画的赞誉(见《东坡志林》)。
自宋以来,用类似词语来赞美其他诗人或画家的,多到难以数计,这说明诗和画作为姊妹艺术,所创造的艺术境界往往相通,相互间的影响甚为密切。
但是,当我们一提起“诗中有画”或“画中有诗”的境界时,很自然的就想起王维的名字,觉得只有他才适合作为这种艺术境界的代表者。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特有的重要范畴,是一种主观情意和客观物境互相融合的艺术境界。
客观物境下,有什么样的主观情意是由个性化的创作心理决定的。
王维山水诗的风格,空闲静寂中见清新淡雅.“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这种审美感受的产生就是包含了诗人主观审美意识的独特的创作心理的作用。
如王维的《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只十个字就抓住了塞外景色的特点,勾勒出一幅辽阔荒凉的画面,对全诗的豪迈气息,起了有力的衬映作用。
其中“孤烟直”可见观察之细,而“落日圆”更见体会之深。
落日总是圆的,似乎是一般的常识,没有什么值得写的;然而在大漠、长河的环境中,什么景物也看不到,只有为旋风所卷、直上天空的黄沙,以及映在长河中的日影,“落日”在这里正是突出的景色,于是也就分外觉得“圆”了。
王维诗歌赏析
![王维诗歌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3ecb9568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37.png)
王维诗歌赏析摘要:一、王维简介及诗歌成就二、王维诗歌的风格特点1.山水田园诗派代表2.诗中有画,画中有诗3.寓意深刻,富有禅意三、王维诗歌赏析实例1.《山居秋暝》1.诗歌背景及意境2.诗句解析2.《渭城曲》1.诗歌背景及意境2.诗句解析四、如何欣赏王维的诗歌1.了解时代背景和作者生平2.感悟诗歌意境和情感3.品味诗句中的艺术手法4.深入理解诗歌背后的哲理正文:王维,字摩诘,唐代著名诗人、画家,被誉为“诗佛”。
他的诗歌成就极高,不仅在形式上独具一格,而且在内容上寓意深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王维的诗歌以山水田园为主题,展现了他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同时也富含禅意,给人以启示。
王维的诗歌风格独具特色,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他的诗歌描绘了丰富的山水景色,表现了自然的美丽与和谐。
例如,《山居秋暝》一诗,通过“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的描绘,让人感受到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诗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景象,更是将自然的美景展现得淋漓尽致。
另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渭城的美丽景色。
诗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名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寓意着人生离别的无常和无奈。
欣赏王维的诗歌,首先要了解时代背景和作者生平。
王维生活在唐朝盛世,政治繁荣,文化昌盛,这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同时,王维一生坎坷,历经宦海沉浮,使他的诗歌饱含人生哲理。
其次,要感悟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王维的诗歌意境优美,令人陶醉。
在欣赏诗歌的过程中,我们要努力融入到诗人的情感世界中,体验诗歌所表达的美好情感。
再者,要品味诗句中的艺术手法。
王维的诗歌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对仗、排比、设问等,使诗歌具有独特的韵律美。
在欣赏诗歌时,要关注这些艺术手法,感受它们带来的审美愉悦。
最后,要深入理解诗歌背后的哲理。
王维的诗歌富含禅意,给人以启示。
在欣赏诗歌的过程中,要挖掘诗歌背后的哲学思想,体会诗人对人生、自然、社会的独特见解。
从王 维诗歌题材看王 维诗歌的艺术特点
![从王 维诗歌题材看王 维诗歌的艺术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dae04888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40.png)
从王维诗歌题材看王维诗歌的艺术特点王维,作为唐代诗坛的一颗璀璨明珠,其诗歌题材广泛,涵盖山水田园、边塞军旅、送别怀人、思乡念亲等诸多方面。
通过对其不同题材诗歌的深入探究,我们可以清晰地领略到王维诗歌独特的艺术特点。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堪称一绝。
他以细腻的笔触、空灵的意境,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宁静、优美的自然画卷。
在《山居秋暝》中,“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诗人先是勾勒出一幅清新的雨后秋景图,空旷的山林在新雨洗礼后,充满了宁静与清新。
明月透过松枝的缝隙洒下银辉,清澈的泉水在山石间潺潺流淌。
这里没有喧嚣,没有纷扰,只有大自然最本真的宁静与和谐。
王维善于运用简洁而精准的语言,将山水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常常选取最具代表性的景物,如明月、青松、清泉等,通过巧妙的组合,营造出一种深远而清幽的意境。
同时,他还注重色彩的搭配,“明月”的皎洁、“青松”的翠绿、“清泉”的清澈,相互映衬,使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与美感。
在艺术手法上,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多采用动静结合的方式。
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竹林中传来洗衣女子的欢声笑语,荷叶晃动,原来是渔船归来。
这种动态的描写,让原本静谧的画面瞬间生动起来,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
而且,王维还善于运用衬托的手法,以“空山”的寂静衬托出“浣女”“渔舟”的热闹,以动衬静,更显山林的清幽。
王维的边塞诗则展现出了另一番风貌。
在《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两句诗将边疆大漠的辽阔、雄浑展现得淋漓尽致。
广袤无垠的沙漠中,一缕孤烟直直地升腾而起;滚滚流淌的黄河边,一轮落日显得格外浑圆。
王维以简洁而有力的笔触,勾勒出了边疆壮丽的景色。
他的边塞诗中,不仅有对自然风光的描绘,更有对戍边将士生活的关注和对战争的思考。
在《老将行》中,诗人通过描写老将的一生,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岁月的无情。
王维的边塞诗在艺术上具有豪迈奔放的特点。
他用大气磅礴的语言,描绘出边疆的壮阔景象,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王维诗词赏析
![王维诗词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e820762a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ac.png)
王维诗词赏析王维诗词赏析王维《秋夜独坐》赏析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白发终难变,黄金不可成。
欲知除老病,唯有学无生。
王维中年奉佛,诗多禅意。
这诗题曰“秋夜独坐”,就象僧徒坐禅。
而诗中写时迈人老,感慨人生,斥神仙虚妄,悟佛义根本,是诗人现身说法的禅意哲理之作,情理都无可取,但在艺术表现上较为真切细微,传神如化,历来受到赞赏。
前二联写沉思和悲哀。
这是一个秋天雨夜,更深人寂,诗人独坐在空堂上,潜心默想。
这情境仿佛就是佛徒坐禅,然而诗人却是陷于人生的悲哀。
他看到自己两鬓花白,人一天天老了,不能长生;此夜又将二更,时光一点点消逝,无法挽留。
一个人就是这样地在岁月无情流逝中走向老病去世。
这冷酷的事实使他自觉无力而陷于深刻的悲哀。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他越发感到孤独空虚,需要同情勉励,启发诱导。
然而除了诗人自己,堂上只有灯烛,屋外听见雨声。
于是他从雨声想到了山里成熟的野果,好象看见它们正被秋雨摧落;从灯烛的一线光亮中得到启发,注意到秋夜草野里的鸣虫也躲进堂屋来叫了。
诗人的沉思,从人生转到草木昆虫的生存,虽属异类,却获同情,但更觉得悲哀,发现这无知的草木昆虫同有知的人一样,都在无情的时光、岁月的消逝中零落哀鸣。
诗人由此得到启发诱导,自以为觉悟了。
后二联便是写觉悟和学佛。
诗人觉悟到的真理是万物有生必有灭,大自然是永存的,而人及万物都是短暂的。
人,从出生到老死的过程不可改变。
诗人从自己嗟老的忧伤,想到了宣扬神仙长生不老的道教。
诗人感叹“黄金不可成”,就是否定神仙方术之事,指明炼丹服药祈求长生的虚妄,而认为只有信奉佛教,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人生的悲哀,解脱生老病死的痛苦。
佛教讲灭寂,要求人从心灵中清除七情六欲,是谓“无生”。
倘使果真如此,当然不仅根除老病的痛苦,一切人生苦恼也都不再觉得了。
诗人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去皈依佛门的。
整首诗写出一个思想觉悟即禅悟的过程。
从情入理,以情证理。
诗的前半篇表现诗人沉思而悲哀的神情和意境,形象生动,感受真切,情思细微,艺术上是颇为出色的;而后半篇则纯属说教,归纳推理,枯燥无味,缺陷也是比较明显的。
浅析王维诗歌的艺术特点
![浅析王维诗歌的艺术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10ae57f8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9d.png)
浅析王维诗歌的艺术特点浅析王维诗歌的艺术特点王维诗歌题材广泛,成就巨大。
无论是山水诗、边塞诗还是闺怨赠友诗,都有脍炙人口的绝世佳篇。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被誉为“诗佛。
其诗存诗400余首,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他的山水田园诗意境高远,清淡宁静;边塞诗明朗清丽,豪迈雄浑;幽愤赠友诗,宛转含蓄,深沉真挚。
作为唐代伟大的诗人,他的诗对于后世作品影响深远。
本文欲从王维诗歌题材入手来分析其艺术特点,以求对王维诗歌艺术特点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
一、山水田园诗意境高远,清淡宁静清淡自然是王维诗歌的主体风格特征。
这种风格主要表现在诗人最负盛名的山水田园诗中,这些诗歌反映诗人隐逸生活的情趣,冲淡自然,清新有致。
如《赠裴十迪》、《新晴野望》、《渭川田家》、《山居秋螟》等作品。
这类诗大都表现诗人对现实理想幻灭而转向隐逸山水的闲适宁静的思想和心境。
这在上述诗中都有所表现。
例如《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援。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口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这首诗歌不仅描述了诗人恬静悠闲的情致还描绘了一幅秋雨之后山居生活的美丽画面。
在美丽的风景中,诗人兴趣盎然,享受自然的乐趣。
又如《新晴野望》“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这主要是描写了村居生活场景的自然和闲适,晴朗的天气,宜人的风光,诗人的恬淡安宁与美丽的自然风景互相兼容。
王维的另一个代表作《山居秋暝》,首联总领全诗,在秋天的傍晚,山雨过后,清新的空气迎面吹来。
“空山”是因山中的林木茂盛,把人的活动都给隐藏起来了,与后面的场景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一句既写出了自然环境的空远清丽,也包含诗人主观意识的宁静和悠闲。
第二句是写景的名句,此联动静结合,动中有静,静中有动,错落有致的景观融入对仗工整的句子之间,行笔如水,自然流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纷开且落。
胡应麟: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
禅意.王维
《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1、诗情 2、画意 3、音乐美 4、禅意
一、数量多(传世有400多首) 二、内容广泛 三、思想丰富
王维,字摩诘(701-762)
少时聪慧—“九岁知属词”
青年入仕—
开元七年:中解元 21)
开元九年:登进士第(
官职变动情况—
开元年间:太乐丞 、贬济州、回长安、右拾 遗、监察御史(塞外)、中侍御史(岭南)
天宝年间:左补阙(42)、迁侍御史、库部员 外郎……安史之乱(55),担任伪职
至德年间:复官、集贤殿学士、中书舍人、尚 书右丞(60)
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 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一、游侠诗 二、边塞诗 三、山水田园诗(后期) 四、其他
《少年行》四首: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 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 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偏坐金鞍调 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六)盛唐诗人 王维
开元三年(15岁):离家(太原祁县)赴长安 开元七年:中解元 开元九年:登进士第、被贬济州 开元十九年:妻子病故,终身未续弦 开元二十二年(34岁):获张九龄举荐为右拾遗 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罢相 开元二十九--天宝三年:半隐居生活 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被迫接受伪职 上元元年(60岁):尚书右丞 上元二年:去世
音乐家.王维
《秋夜独坐》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从岐王过杨氏别业应教》 兴阑啼鸟换,坐久落花多。
《鸟鸣涧》 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
音乐家.王维
六绝: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 僮未扫,鸟啼山客犹眠。
禅意.王维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天子临轩赐 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
《观猎》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无可无不可。可者适意,不可者不适意也 。君子以布仁施义、活国济人为适意,纵其 道不行,亦无意为不适意也。苟身心相离, 理事俱如,则何往而不适?”(《与魏居士 书》)
儒: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释、道:随缘任运、是处适意
《菩提寺禁裴迪来相看说逆贼等凝碧池 上作音乐供奉人等举声便一时泪下私成 口号诵示裴迪》
画家.王维
《白石滩》 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家住水东西,浣
纱明月下。
《送梓州李使君》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
杪百重泉。 ……
《使至塞上》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南宋魏庆之《诗人玉屑》 :“秋 水芙蕖,倚风自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