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县中药材产业化发展规划
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
![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80a7cd83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80.png)
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中药材产业是我国传统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公众健康、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中药材产业发展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推动中药材产业的健康发展,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是必要的。
首先,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应该明确发展目标。
中药材产业的目标应该是建设一个全面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中药材产业体系。
这个体系应该包括现代化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加工与生产基地、科研与创新基地、质量检测与认证基地等。
第二,中药材种植应该引入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方法。
传统的中药材种植方法存在产量低、质量不稳定等问题。
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应促进科技创新,并支持中药材种植者学习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中药材的产量和品质。
第三,中药材加工和生产环节需要得到重视。
目前,中药材加工和生产环节存在着技术水平不高、加工工艺不规范等问题。
为了提高中药材的附加值,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应该支持中药材加工企业提高工艺水平,并引入现代化加工设备和管理模式。
第四,中药材质量安全问题需要得到有效解决。
中药材的质量安全是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
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应该加强中药材的质量检测和监管,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对中药材的追溯和管理,确保中药材的质量安全。
第五,加强中药材产业与科研机构的合作。
中药材的研发和创新是中药材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应该加强中药材产业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开展中药材的研究工作,提高中药材的科学性和技术含量。
第六,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应该注重中药材的国际推广和交流。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药材的国际市场日益重要。
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应该加强国际合作,推广中药材的国际标准,提高中药材的国际竞争力。
总之,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应该以推动中药材产业的转型升级为目标,加强中药材种植、加工、质量安全等环节的管理,提高中药材的产量和质量,同时注重科研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建设一个现代化、国际化的中药材产业体系,为保障公众健康、促进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XX县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
![XX县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17767c99bb68a98270fefa18.png)
XX县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XX县中药材资源丰富,是XX市热河黄芩的道地产区和主产区之一。
为了进一步挖掘资源潜力,壮大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业效益,把中药材产业打造成为促进农业稳定增收、带动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导产业,根据《XX市委办公室认真贯彻落实中药材产业发展的通知》要求,结合全县中药材产业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产业发展状况(一)现状随着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深入落实,树下种药、林药间作的种植模式应运而生。
XX县中药材种植面积逐渐扩大,并且由野生逐步转为仿野生人工种植。
2012年全县中药材生产面积达到3.5万亩。
品种主要包括黄芩、桔梗、枸杞、白芍、五味子等20余种,其中黄芩2.3万亩,占全县总面积66%,成为我县主打品种。
全县年产中药材0.3万吨,总产值0.6亿元,纯收入0.45亿元。
我县中药材种植以林(果)药间作、林果树下种植为主,多为露地直播,亩平均种植成本800-1000元,亩平均产值5000元,亩纯收入4000元,一般按3年生产周期计算,亩年均纯收入1300元左右。
全县中药材发展大部分以农民自主种植经营为主,同时,也有一部分生产大户规模种植,这种模式优点是土地集中连片,便于经营管理,技术到位率高,示范带动效果明显,缺点是如果经营管理水平差,容易亏损,产生较大负面影响。
全县已成立三家中药材生产专业合作社,均为县级示范社。
目前中药材产业化程度较低,仅有XX金仓中药开发责任有限公司一家中药企业,现正在申请GMP认证,尚未正式投入生产。
在市场销售方面,我县先后与亳州市北源药材公司、安国市药材公司、XX颈复康药业集团公司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中药材产后销售得到了保证。
经调查,我县80%中药材销向安国等中药材批发市场。
(二)优势1、区位优势明显。
XX县境内东、南、北三面环抱XX市,距市区35公里,西南邻京津秦,东北接辽宁、内蒙古,交通便利,随着XX 市“一环八射”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优越的区位优势将得到进一步彰显。
某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方案
![某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41b9b8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20.png)
某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方案中药材产业是我国传统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传统中医药产业的核心。
为了推动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提高其质量和效益,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以下是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方案的主要内容:一、产业定位中药材产业是指以中药材的种植、加工、流通和研发应用为核心,涉及中药材种植基地的建设、中药制药企业的发展、中药材市场体系的建设等内容。
通过合理的定位,使中药材产业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推动中药材行业顺利发展。
二、目标和任务(一)目标:1.提高中药材质量:通过改进中药材的种植技术和产品加工工艺,提高中药材的质量控制和安全性;2.推动中药材产业升级:加强中药材科研创新和技术引进,提高中药材的附加值和商业价值;3.建立中药材市场体系:完善中药材市场的组织结构和监督机制,提高中药材市场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
(二)任务:1.发展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一批具有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的中药材种植基地,提高中药材的产量和质量;2.培育中药制药企业:支持中药制药企业的创新发展,提高中药产品的研发能力和竞争力;3.建设中药材交易市场:建立规范、公平、透明的中药材交易市场,提高中药材的流通效率和市场竞争力;4.加强中药材科研创新:加大对中药材科研项目的支持力度,提高中药材科研能力和创新水平;5.加强中药材质量监管:完善中药材质量监管体系,加强对中药材生产、加工和流通环节的监督和检测。
三、政策支持为了顺利推进中药材产业的发展,需要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和保障,包括:1.提供财政资金支持:设立中药材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科研创新和市场开拓等方面;2.减免税收政策:对中药材种植和中药制药企业给予适当的税收减免和优惠政策,降低企业的负担;3.加强科技创新支持:对中药材科学研究、技术改造和成果转化给予资金支持和知识产权保护;4.建立健全市场监管机制:提高中药材市场的准入门槛,加强对中药材质量和安全的监管。
金寨农村产业发展趋势
![金寨农村产业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9ff2474a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4f.png)
金寨农村产业发展趋势金寨农村产业发展趋势一、引言金寨县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是一个多山、多河、多湖的地区,地势以低丘、丘陵、山区为主。
金寨县是典型的农村县,农业一直是该县经济的主要支柱。
近年来,金寨县积极推进农村产业发展,努力实现农业现代化,推动农民收入增加,推动乡村振兴。
本文将探讨金寨农村产业发展的趋势,为金寨县的农村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二、农村产业发展的现状金寨县的农村产业以传统农业为主,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
种植业主要以水稻、小麦、玉米为主,养殖业主要以猪、鸡、鸭为主,农产品加工业主要以米面制品、蔬菜加工为主。
这些产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的生活需求,但面临产能过剩、销售渠道不畅、技术水平低等问题。
三、农村产业发展的趋势1. 产业多元化:随着金寨县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
未来,金寨县的农村产业将更加多元化,包括生态旅游、农业观光、农村电商等新兴产业。
生态旅游是近年来兴起的一个产业,也是金寨县优势资源的转化方式。
金寨县拥有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和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如黄山大桥、千岛湖、万佛湖等。
通过开发生态旅游,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促进农村产业升级。
农业观光是指农村地区通过展示农业生产全过程、农村风光等方式,吸引游客参观、游玩的一种旅游方式。
金寨县的农业观光潜力巨大,通过展示山区水稻种植、山泉水养殖等特色,吸引游客赏景、品尝农产品。
农村电商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个行业,通过互联网技术将农产品从农村输送到城市,满足城市居民对农产品的需求。
金寨县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农村电商的发展可以帮助农民拓宽销售渠道,增加收入。
2. 技术创新:金寨县要加大对农村产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提高农村产业的竞争力。
技术创新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推动农村产业升级。
农村产业技术创新的方向主要包括农业机械化、信息技术应用、生物技术应用等。
农业机械化可以减少人工劳动,提高生产效率;信息技术应用可以提高产业信息化水平,优化生产决策;生物技术应用可以改善农产品的品质和营养价值。
中草药产业发展规划汇报
![中草药产业发展规划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11a28d75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8a.png)
中草药产业发展规划汇报中草药产业是我国传统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资源。
近年来,我国中草药产业发展迅猛,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然而,中草药产业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首先,中草药产业发展需要加强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中草药资源是中草药产业的基础,但由于过度开采和环境污染等原因,我国中草药资源受到了严重威胁。
因此,应加强对中草药资源的保护,实施中草药种植基地建设,推广中草药野生植物人工培育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确保中草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中草药产业发展需要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支持。
目前,我国中草药产业在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因此,应加大对中草药科研机构的支持力度,加强科技创新,提高中草药的质量和疗效。
同时,加强中草药标准和质量控制体系的建设,推广中草药生产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提高中草药产品的竞争力。
再次,中草药产业发展需要加强市场开拓和品牌建设。
目前,中草药产品市场竞争激烈,中草药企业普遍缺乏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开拓能力。
因此,应加强对中草药企业的培育和支持,推动中草药企业进行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同时,加强中草药产业国际交流合作,拓展中草药出口市场,提升中草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最后,中草药产业发展需要加强政府支持和政策引导。
中草药产业是我国传统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因此,应加大政府对中草药产业的支持力度,加强政策引导,制定优惠的税收政策和财政补贴政策,吸引更多的资金和人才投入到中草药产业中,促进中草药产业的快速发展。
综上所述,中草药产业是我国传统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但是,中草药产业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加强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支持,加强市场开拓和品牌建设,加强政府支持和政策引导,促进中草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金寨县中药材产业化发展规划
![金寨县中药材产业化发展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f6a98e0f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df.png)
金寨县中药材产业化发展规划金寨县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地形多山,气候湿润,土壤肥沃,适宜中草药生长。
金寨县中药材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具有很大的开发和运用潜力。
为了促进金寨县中药材产业的发展,需要制定相应的产业化发展规划。
一、产业概况金寨县中药材产业发展已经初具规模,中药材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增加。
目前,金寨县中药材主要以藿香、菊花、桂花等为主,同时种植了多种中药材草药。
中草药加工企业以及相关的贸易公司也在金寨县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二、产业定位金寨县应以发展中药材种植和加工为重点,打造具有特色的中药材产业集群,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通过种植、收购、加工和销售,提高中药材的价值,打造金寨县的品牌优势。
三、产业发展目标2.建设中药材加工中心,形成完善的加工链条,提高中药材的附加值。
3.培育中药材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打开国内外市场。
四、产业发展政策1.金寨县政府将提供土地、资金和政策支持,鼓励农民加大中草药种植面积,提升中药材的产量和质量。
2.通过加强技术培训和科技支持,促进中药材生产的标准化和规模化。
3.鼓励中药材加工企业投资建设,提高中药材的附加值。
4.加强中药材的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
五、产业发展措施1.加强中草药种植技术的研究和示范,提高中药材的产量和质量。
2.建立中药材生产的标准化管理机制,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3.鼓励中药材加工企业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4.积极与大型医药企业合作,拓展中药材的销售渠道。
六、产业发展前景中药材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对中药材的需求也在增加。
金寨县中药材的品质稳定、价格合理,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竞争优势。
中药材的发展将为金寨县的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民的收入水平,推动金寨县的经济发展。
总之,金寨县中药材产业化的发展规划应以提高中药材的产量和质量为基础,通过加工和市场拓展,提高中药材的附加值,打造金寨县的特色品牌。
2024年中药材经济发展规划的工作计划
![2024年中药材经济发展规划的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30075256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6a.png)
2024年中药材经济发展规划的工作计划引言:中药材作为传统的医药资源,在我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为了加强中药材的品种研发、资源保护和经济发展,制定和实施2024年中药材经济发展规划至关重要。
本文将提出2024年中药材经济发展规划的工作计划,旨在推动中药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高中药材的研发能力和生产效益,促进中药材健康产业链的形成。
一、加强中药材品种研发与推广1. 增加科研投入:加大中药材品种研发的资金投入,设立专项经费,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进行科研合作,提高中药材新品种的研发水平。
2. 优化技术创新环境:加强技术创新保护,完善法律法规,鼓励和引导中药材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推动中药材产业的转型升级。
3. 推广优质中药材品种:通过组织中药材优良品种的示范示范种植和推广,提高中药材品种的质量和产量,满足市场需求。
二、加强中药材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1. 制定资源保护政策:加强中药材资源的保护,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打击非法采挖、乱种乱采等不合法行为,保护中药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推动中药材种植标准化:加强中药材种植技术培训,推广标准化种植技术,提高中药材的产量和质量,减少对野生资源的依赖。
3. 发展中药材生物技术研究:加大对中药材的生物技术研究力度,通过生物技术手段提高中药材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实现可持续利用。
三、促进中药材产业发展与推广1. 建立健全中药材市场体系:加强中药材市场监管,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促进中药材市场规范化运作,提高中药材的知名度和信誉度。
2. 加强中药材加工技术研究:加大对中药材加工技术的研究和创新,提高中药材的附加值和经济效益,推动中药材产业的提质增效。
3. 建立中药材健康产业链:促进中药材与中成药、保健品等相关产业的联动发展,构建中药材健康产业链,实现中医药的可持续发展。
四、加强中药材进出口贸易合作1. 拓宽出口渠道: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加强对外贸易合作,推动中药材的出口贸易,提高中药材的国际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最新版中药材产业发展策划方案
![最新版中药材产业发展策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37473cd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89.png)
最新版中药材产业发展策划方案背景中药材产业是中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资源和悠久的历史。
然而,由于市场需求的变化和产业发展的不足,中药材产业面临许多挑战和机遇。
因此,制定一份最新版中药材产业发展策划方案至关重要,以推动其可持续发展和创新。
目标本方案旨在实现以下目标:1. 提升中药材产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2. 促进中药材的质量标准和生产工艺的提升;3. 加强中药材产业的科研创新和技术进步;4. 推动中药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策略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采取以下策略:1. 加强产业协作:建立中药材产业协会,促进企业间的合作和信息共享,推动行业整合和资源优化。
2. 提升产业标准:制定行业标准和质量控制体系,加强中药材的质量监管和生产管理,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和可信度。
3. 加强科研和创新:加大对中药材的科学研究和创新力度,推动中药材研发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培育新的中药材品种和产品。
4. 支持农户和种植基地:加强对中药材种植基地的支持和指导,优化生产工艺和管理方法,提高农户的种植技术和收益水平。
5. 推广与合规并重:加强中药材的市场推广和宣传,建立合规和规范的营销方式,提升中药材产业在国内外市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资金和资源为了支持中药材产业发展,我们将积极争取政府资金和资源的支持,同时引导社会和民间资本的参与。
这将包括:1. 政府资金支持:争取国家和地方政府的专项资金支持,用于中药材种植、科研和产业发展。
2. 产业基金设立:引导社会和民间资本设立中药材产业发展基金,用于支持中药材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3. 优惠政策和税收减免:提出中药材产业相关的优惠政策和税收减免措施,鼓励企业投资和发展。
实施和评估为了确保中药材产业发展策划方案的有效实施和效果评估,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1. 建立监测和评估机制:建立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监测和评估体系,定期对策划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和调整。
2. 建立奖励和激励机制:设立中药材产业发展奖励和激励制度,鼓励企业和个人在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
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
![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6da299c3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5d.png)
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中药材是我国传统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资源。
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对于促进乡村振兴、保护生态环境和提升中医药文化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我们制定以下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
一、加强中药材资源保护和管理中药材资源丰富,但由于过度开采、乱伐乱种等原因,部分中药材面临濒危甚至灭绝的风险。
为了保护中药材资源,需要加强中药材资源的登记、评估和分类,建立中药材资源的数据库,制定合理的保护政策和措施。
在中药材种植方面,应加强对中药材种植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提高中药材种植的质量和产量。
同时,鼓励和支持中药材种植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组织形式的发展,提高中药材种植的规模化和规范化水平。
二、提高中药材质量和安全性中药材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中药疗效的好坏,影响着人们对中药的信任度。
因此,需要建立中药材质量标准体系,推广中药材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加强对中药材生产和加工企业的监管和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中药材的生产和销售行为。
三、强化中药材加工和炮制技术中药材的加工和炮制是提高中药材疗效和使用效果的关键环节。
为了提高中药材的加工和炮制技术水平,需要加大对中药材加工和炮制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力度,加强对中药材加工和炮制企业的培训和指导,推广先进的中药材加工和炮制技术,提高中药材的加工和炮制质量和效率。
四、推动中药材产业的创新发展中药材产业的创新发展是提高中药材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可以通过开展中药材新品种培育、中药材新药研发等方式,提高中药材的生产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鼓励和支持中药材产业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推动中药与现代药物、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领域的交叉创新,拓宽中药材的应用领域和市场。
五、促进中药材产业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中药材具有独特的疗效和文化价值,在国际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和认可。
为了提升中药材产业的国际影响力,需要加强与国际组织、学术机构、企业的合作与交流,推广中药材的国际标准和认证体系,加强中药材的国际市场开拓,推动中药材的出口和国际合作项目。
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8ced346b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26.png)
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中药材种植产业是我国传统的特色产业之一,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市场。
为了促进中药材种植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
本文将从政策支持、科技创新、标准体系、市场培育等方面提出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一、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大对中药材种植产业的支持力度,为中药材种植企业提供财税政策的优惠。
通过制定专门的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政府对于中药材种植的支持力度和政策导向,提供贷款、减免税费等方面的扶持措施,鼓励农民和企业家积极参与中药材种植。
二、科技创新加强科技创新,提高中药材品质和产量。
中药材种植应采用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引进新的种植技术和设备,提高中药材的生产效率和品质。
建立中药材种植的科技示范基地,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培养专业的技术人才,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推动中药材种植产业与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
三、标准体系制定并完善中药材的种植标准和质量控制体系。
建立中药材种植的全程管理体系,确保种植过程中的环境质量和产品质量。
加强对中药材种植环境的监测和管理,禁止使用有害农药和化肥,保护生态环境,确保中药材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同时,建立起完善的溯源体系,提高中药材的可追溯性,保障中药材的质量安全。
四、市场培育积极拓展国内外中药材市场,提高中药材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加强中药材的研发和推广,开发中药材的深加工产品,增加产品附加值。
鼓励中药材企业与医药企业和科研院所合作,开展中药材的深度加工和创新研发。
同时,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推进中药材的国际交流合作,提高中药材在国际市场的认可度和影响力。
总结:中药材种植产业是我国传统的特色产业,在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收入增长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促进中药材种植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科技创新、完善的标准体系和市场培育。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促进中药材种植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中药材的质量和附加值,实现中药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金寨县2023年山核桃新增发展项目实施方案
![金寨县2023年山核桃新增发展项目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102f08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fb.png)
金寨县2023年山核桃新增发展项目实施方案为推进全县大别山山核桃(下称山核桃)产业发展,根据县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关于提前下达金寨县2023年第一批财政衔接资金暨第一批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项目计划的通知》(金乡振组(2022)10号)精神,经研究,制定金寨县2023年山核桃新增发展项目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认真落实二十大“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精神,打造力+3+N”区域发展布局,有序发展山核桃特色经济林产业,助力高寒山区群众增产增收。
全县选择适合山核桃生长并有一定发展基础的15个重点村,充分利用荒山荒地、低产林地、四旁空地等土地资源,每村新增发展山核桃1万株以上,为山区群众培育持续长久的收入增长点。
二、建设原则1.生态优先原则。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立县,绿色发展,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有序新增发展山核桃。
2.积极自愿原则。
宣传引导到位,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保证项目建设后续管理跟得上。
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脱贫群众。
3.优质高效原则。
坚持适地适树、因地制宜,严格质量标准,推进丰产、稳产目标实现。
4.保障到位原则。
明确人员,落实职责,做好项目建设的组织实施,保证项目建设成效。
三、建设布局根据“1+3+N”区域发展布局,结合乡镇申报情况,全县15个山核桃新增发展重点村名单如下:天堂寨镇黄河、杨山、泗河村,燕子河镇闻家店、张皈、龙马村,吴家店镇东高、竹根河村,汤家汇镇金刚台、门山村,古碑镇宋河村,花石乡千坪村,沙河乡祝圾村,果子园乡姚冲村,长岭乡胜利村。
四、建设内容1.目标任务。
每个重点村新增发展成功山核桃1万株以上。
2.组织实施。
各相关乡镇自行组织实施,考虑项目建设的实际操作性,结合重点村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包括摸底登记、落实到户(地块)、苗木采购、施肥栽植、抚育管理、补缺补差和资金使用报账措施等,确保任务完成,秋季成活。
3.时间节点。
2023年1月15日前落实到户(地块),2月10日前苗木采购到位,3月10日前全部栽植完成。
中药材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专业完整格式模板)
![中药材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专业完整格式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db952bbd312b3169a551a420.png)
XXXXXXXXXXXXXXXX文件XXXX〔20XX〕XX号签发人:王某某中药材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为了全面落实省委十二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对陇药产业发展做出的部署和要求,认真贯彻《中共XX省委办公厅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意见》(XXXX[20XX]XX号)精神,全力推进我县中药材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建立中药材支柱产业,大力推进中药产业现代化,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现制定全县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一、中药材产业发展的重大意义中药材产业是能耗低、污染少、带动广、潜力大、附加值高、产业链长的朝阳产业。
我县是中药材资源大县,也是国家重要的中药原料生产供应保障基地。
天麻、猪苓、五味子、淫羊霍、鱼腥草、柴胡、贯叶连翘、杜仲等大宗道地药材品质优良,生产历史悠久,原生态特征十分明显。
特别是以天麻为主的真菌中药材在全省独树一帜。
加快中药材产业发展,是培育我县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的重要举措,对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条、发展壮大区域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开拓中药材应用领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中药材产业分布于广阔的农业生物生态和工业领域,横跨种植、林业、环境、植物、微生物、生态等生物系统。
产品包括道地药材、生药、饮片、临床用药、食品、保健、化妆等众多品种,成为被大量使用的重大疾病防治、医院临床用药和健康保健品。
发展中药产业对推动我县科学技术发展,强化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带动农业、林业、环保、科技产业,药物、食品、生物保键品等先进制造工业和生态保护产业,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二)保护中药植物资源,提高开发利用水平全县传统中药材野生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巨大。
已查明中药材资源蕴藏量576种,可供开发和利用的中药材涵盖植物、动物、矿物、微生物等众多种类,野生中药材生长分布于县内整个区域。
所产中药材质量和生产量历史以来位居全国前列,其药效功能闻名于世、享有盛誉,其中:天麻等约100余种名贵生药在省内外均有大宗销售。
最新版中药材产业化发展规划方案
![最新版中药材产业化发展规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89fa55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9f.png)
最新版中药材产业化发展规划方案
一、加强中药材产业的规划
1.完善中药材产业发展的规划体系,清晰的确定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总体方向、总体目标及重点任务,同时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定期检查规划内容的落实情况。
2.研究中药材产业的发展趋势,把握市场行业的特点和趋势,明确中药材生产和加工的特性,采取有针对性的发展措施,制定中药材行业发展的科学规划。
3.根据中药材的特点,完善中药材的采集、贮存及转化加工的流程,保护其质量,降低中药材的成本,提高中药材的价值,改善中药材产业的产品结构。
二、加强中药材产业的法律监管
1.健全中药材产业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和推行有关中药材行业管理的法规,同时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以维护市场的规范秩序。
2.加强中药材产业的环境保护,制定水污染、空气污染、噪声污染等环境污染防治措施,同时强化中药材的原材料环境资料的采集和评价库,为企业的产品环境研究和技术创新提供有力的支持与保障。
3.按照中药材质量标准的要求,建立完善的鉴定检测体系,严格实施药典检测,加强对生产和流通环节的严格监管,确保中药材的质量安全。
金寨县中药材产业化发展规划
![金寨县中药材产业化发展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164e9bec19e8b8f67c1cb9ca.png)
金寨县中药材产业化发展规划一、规划概要为进一步做好特色产业发展工作,充分发挥我县中药材资源优势,推进中药材产业化进程,使之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并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根据县政府《关于编制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的紧急通知》,特制定本规划。
二、发展基础与环境现状(一)发展基础1、中药材资源现状我县地处大别山腹地,是中药材天然产地,全县共有药源动植物273科1363种,其中植物类196科,1303种,动物类41科56种,药源矿物4种。
省重点普查的270种中药材中,金寨县产有220种,珍稀药材20种。
主产茯苓、天麻、灵芝、杜仲、金银花、绞股蓝、桔梗、板兰根、野菊花等30多种名贵中药材,年产量26000多吨,其中天麻5000多吨、灵芝1000多吨、茯苓2100多吨、西洋参100吨、葛根1000吨、银杏叶1000吨、野菊花1000吨、桑叶800吨、断血流500吨、问荆500吨,其它药材约8000吨以上。
是全国22个药材基地县、6个茯苓基地县之一。
产品远销江、浙、上海、广州、香港等地。
2、中药材种植县委、县政府将中药材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导产业进行规划和部署,鼓励发展生态产业,促进了我县中药材的生产和发展。
至2011年底金寨县发展中药材达13万亩。
其中,茯苓5000亩、生姜8000亩、天麻10000亩、灵芝2000亩、西洋参2000亩、香茶菜2000亩、桔梗2000亩、菊花2000亩、板蓝根1000亩、石斛30亩。
全县仅天麻、灵芝、茯苓、西洋参四项实现产值4亿元,其中种植和加工产值分别为2亿元。
成为全国灵芝生产第一县、安徽天麻生产第一县、华东地区连片种植西洋参规模最大基地县,境内的沙河乡被誉为“中国灵芝第一乡”。
随着天麻野生改家种,西洋参、灵芝等引种成功,中药材生产逐步发展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支柱产业之一。
3、中药材种植基地(1)金寨县金山寨食(药)用菌专业合作社是专门从事菌种培育生产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拥有天麻基地2000余亩,拥有510余户合作农户.(2)沙河乡灵芝种植基地,全乡灵芝种植面积达500多亩。
金寨县城总体规划(2013-2030年)明白纸
![金寨县城总体规划(2013-2030年)明白纸](https://img.taocdn.com/s3/m/4a909c2f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76.png)
金寨县城总体规划(2013-2030年)解读一、城市职能1.全国层面——红色文化之城——国防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2.区域层面——商贸物流之城——省际区域门户城市和商贸物流中心3.省域层面——新兴产业之城——新兴的现代加工制造业基地4.六安层面——休闲旅游之城——旅游休闲产业的重要服务基地5.金寨层面——功能集聚之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二、城市性质中国红色文化旅游目的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别山区域综合旅游服务中心,以发展特色产业为主的现代化生态园林城市。
三、城市规模1.城区城市人口规模近期(2015 年):14 万人;中期(2020年):18万人;远期(2030 年):25万人。
2.城区建设用地规模确定规划期末2030年城区建设用地规模为27.5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10平方米;近期(2015 年)城区建设用地规模16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14平方米;中期(2020 年)城区建设用地规模20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10平方米;四、城市发展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立足城市资源环境条件,坚持城乡统筹和可持续发展,充分利用中部崛起和承接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发挥区位交通和资源优势,立足产业特色,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大力发展新型产业,注重滨水特色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加快城区建设,努力将金寨县城建设成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社会和谐的现代化山水园林城市。
五、城区用地布局规划1.城市发展方向选择规划期内,新城组团以向东北方向发展和集中紧凑南北向发展为主;老城组团以向北优化发展为主;新城组团所在区域尤其是望儿山以西地区将成为城区未来的重点发展空间。
2.空间拓展策略(1)生态引领山水营城(2)北工扩容南旅提质(3)产城联动有机组织(4)完善交通增强辐射3.城市空间规划结构规划城区形成“一带、两廊、四轴、四片”的城市空间结构。
“一带”——以史河为依托的滨河空间景观带以史河水域及两岸防护林带为景观主体,南连梅山水库风景区,形成集游览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多功能生态型的风景地带。
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
![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e55db092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25.png)
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中药材产业是我国传统药材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医药产业的核心部门之一、随着人们对中药疗效的认可度提高和对健康的重视,中药材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
为了进一步发展中药材产业,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
一、中药材资源保护和开发规划1.加强中药材资源调查和监测工作,建立中药材资源动态管理机制,确保中药材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2.鼓励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提高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性,推动中药材的绿色生产和有机种植。
3.加强中药材生产基地的建设,建立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模式,提高中药材的产量和质量,并确保符合国际质量标准。
二、中药材市场开拓规划1.鼓励中药材的国际化推广,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拓宽中药材的出口市场。
2.加强中药材的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提高中药材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3.扩大中药材在国内市场的应用范围,鼓励中药材与西药的结合,满足人们对中医药的需求和追求健康的愿望。
三、中药材产业链升级规划1.鼓励中药材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推动中药材产业链的升级和增值。
2.加强中药材与现代科技的结合,促进中药材的现代化和工业化。
3.加强中药材的研发和创新,开拓中药材的新用途和新市场。
1.加大对中药材企业的政策支持和财税优惠,鼓励中药材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2.推动中药材企业的转型升级,加大对中药材产品的研发和品牌建设。
3.促进中药材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合作,提高中药材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五、人才培养规划1.加强中药材相关专业的培养,提高中药材的人才供给。
2.鼓励中药材相关科研机构和高校加强科研人员的培训和交流。
3.推动中药药材相关人才的流动和共享,促进中药材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六、政策支持规划1.加大对中药材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为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2.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中药材企业的金融支持,提供贷款和融资渠道。
3.加大对中药材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和奖励措施。
中药材产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也是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XX县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
![XX县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2ce2b160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a6.png)
XX县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中药材产业是我国传统产业之一,对于推动农业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XX县作为中药材产业的重要基地,应该制定发展规划,促进中药材种植业的发展,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并且加强中药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一、中药材种植业发展1.提高种植技术水平:投入资金,建立示范基地,培训农民,推广种植技术,提高中药材的产量和质量。
2.扩大种植面积:了解市场需求,不同中药材的种植面积进行合理调整,同时在粮食种植中适度减少,增加中药材种植。
3.引进新品种: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引进品种,进行试种,适应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提高中药材的品质和产量。
二、中药材加工和深加工业发展1.建立中药材加工基地:投入资金,建设现代化中药材加工厂,引进先进设备,提高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
2.发展中药材深加工业:加大对中药材深加工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进行中药饮片、中药制剂等深加工,增加产品附加值。
3.培育中药饮品品牌:利用当地中药资源,发展中药饮品品牌,推广中药养生文化,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三、优化中药材产业布局1.区域优势发展: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特点,确定中药材种植的主导品种,打造区域特色。
2.建立中药材交易市场:建设中药材交易市场,促进产销对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3.打造中药材产业链:与相关产业进行合作,建立完整的中药材产业链,实现产业链各环节的协调发展。
四、加强中药材质量和安全监管1.建立中药材品质评价标准:制定本地中药材品质评价标准,加强对中药材的质量监控,提高中药材的产地品质。
2.加强中药材安全监管:建立中药材安全检测机构,加强对中药材的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等安全指标的监测,确保中药材的安全性。
3.推广绿色种植:鼓励农民采用绿色种植技术,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保障中药材的环境安全和健康品质。
总结:XX县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应该从种植业发展、加工业发展、产业布局以及质量和安全监管等方面入手,整合资源,提高中药材的产业化水平,推动中药材产业的绿色发展。
金寨县中药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摘要
![金寨县中药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摘要](https://img.taocdn.com/s3/m/ccc6bae716fc700aba68fce7.png)
金寨县中药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摘要作者:暂无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6年第34期为贯彻落实国务院《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 年)》、安徽省《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行动方案》及中药产业发展的意见,实现《金寨县重点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2012 年-2020 年),加快提升金寨县中药产业核心竞争力,制定本规划。
一、总体思路(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把握健康服务业发展带来的政策机遇,发挥资源优势、实施特色发展、提升发展水平、服务精准扶贫。
着力发展菌类中药,激发中药种植合作社、加工制造业等市场主体创新活力,努力实现中药产业中高速发展,到2020 年,力争中药产业成为金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
(二)基本原则坚持综合发展。
充分发挥西山药库资源优势,实施中药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实现资源价值最大化。
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大力发展中药养生、保健、旅游等延伸产业和相关产业,实现产业的综合开发。
坚持特色发展。
围绕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结合金寨县实际,整合资源,突出灵芝、天麻、茯苓等金寨主产中药材,尤其是菌类特色中药材,在菌类药食同源产品发展上实现率先突破。
坚持联动发展。
中药产业链内部及相关行业之间积极联动,实现资源互通、市场互联、信息共享、效益共赢,形成一体化、集聚化发展格局。
坚持可持续发展。
推进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加强与高校合作,传承创新中药材深加工技术,增加中药产品的附加值,提升中药产业的经济效益,推动环境、生态与产业的协调发展。
坚持精准扶贫。
通过中药材种植,发展中药加工业,研发中药延伸产品,开发中药大健康服务项目,提高产业组织化水平,服务20 万药农,带动6 万农户脱贫。
(三)发展目标到2020 年,金寨中药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以灵芝、天麻、茯苓、桑黄、黄精等为代表的特色皖药生产稳步发展,规模化规范化布局形成。
深耕西山药库 培育百亿产业
![深耕西山药库 培育百亿产业](https://img.taocdn.com/s3/m/44f94b1efab069dc5122017e.png)
深耕西山药库培育百亿产业作者:汪洋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8年第24期地处大别山腹地的安徽省金寨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革命老区县。
作为“中国药用菌之都”,全县共有药源动植物273科1363种,被称为安徽“西山药库”,境内灵芝、茯苓、天麻、桑黄等珍稀菌药闻名全国。
“十三五”期间,金寨顺势而为,提出着力培育药用菌百亿产业,进一步加快产业脱贫步伐。
近日,记者就该县中药材及药用菌产业发展情况,采访了该县县委常委汪洪涛。
记者:首先,请您介绍下金寨县情及中药材种植情况。
汪洪涛:金寨地处北纬31度、安徽西部大别山腹地,鄂豫皖三省结合部,面积3814平方公里,人口68万,森林覆盖率75%,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土壤以黄棕壤为主、酸性或微酸性。
先后荣获中国长寿之乡、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区等荣誉,享有“西山药库”“灵芝之乡”的美誉。
优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使得大宗中药材都能在金寨生长,境内共有药源动植物273科1363种,其中植物类196科1303种,动物类41科56种,药源矿物4种。
安徽省重点普查的270种中药材中,金寨就有220种,珍稀药材20种,是全国22个药材基地县、6个茯苓基地县之一。
金寨野生药源保持完好,蕴藏丰富。
灵芝、茯苓、天麻、云芝、黄精、断血流、野菊花、葛根等药材广布全县,蕴藏量均在万吨以上。
金寨人工栽培药用菌历史悠久,县志记载,茯苓栽培在境内有100多年历史,1973年人工栽培天麻实验成功,1993年引进了人工栽培灵芝技术。
近几年,全县年均栽培灵芝4000亩,年产干灵芝1500吨、灵芝孢子粉1000吨,破壁孢子粉500吨,年产茯苓近万吨,年产鲜天麻12万吨,可以说,“西山药库”名副其实。
记者:我们知道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造就了金寨药用茵优良的品质。
请您介绍下金寨道地药材主要有哪些特征?汪洪涛:金寨药用菌品质优良,无论是野生的还是人工栽培的,都具有道地药材的特征。
金寨县中药(西山药库)产业发展中心_企业报告(业主版)
![金寨县中药(西山药库)产业发展中心_企业报告(业主版)](https://img.taocdn.com/s3/m/e2528c4e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ab.pn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寨县中药材产业化发展规划一、规划概要为进一步做好特色产业发展工作,充分发挥我县中药材资源优势,推进中药材产业化进程,使之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并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根据县政府《关于编制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的紧急通知》,特制定本规划。
二、发展基础与环境现状(一)发展基础1、中药材资源现状我县地处大别山腹地,是中药材天然产地,全县共有药源动植物273科1363种,其中植物类196科,1303种,动物类41科56种,药源矿物4种。
省重点普查的270种中药材中,金寨县产有220种,珍稀药材20种。
主产茯苓、天麻、灵芝、杜仲、金银花、绞股蓝、桔梗、板兰根、野菊花等30多种名贵中药材,年产量26000多吨,其中天麻5000多吨、灵芝1000多吨、茯苓2100多吨、西洋参100吨、葛根1000吨、银杏叶1000吨、野菊花1000吨、桑叶800吨、断血流500吨、问荆500吨,其它药材约8000吨以上。
是全国22个药材基地县、6个茯苓基地县之一。
产品远销江、浙、上海、广州、香港等地。
2、中药材种植县委、县政府将中药材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导产业进行规划和部署,鼓励发展生态产业,促进了我县中药材的生产和发展。
至2011年底金寨县发展中药材达13万亩。
其中,茯苓5000亩、生姜8000亩、天麻10000亩、灵芝2000亩、西洋参2000亩、香茶菜2000亩、桔梗2000亩、菊花2000亩、板蓝根1000亩、石斛30亩。
全县仅天麻、灵芝、茯苓、西洋参四项实现产值4亿元,其中种植和加工产值分别为2亿元。
成为全国灵芝生产第一县、安徽天麻生产第一县、华东地区连片种植西洋参规模最大基地县,境内的沙河乡被誉为“中国灵芝第一乡”。
随着天麻野生改家种,西洋参、灵芝等引种成功,中药材生产逐步发展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支柱产业之一。
3、中药材种植基地(1)金寨县金山寨食(药)用菌专业合作社是专门从事菌种培育生产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拥有天麻基地2000余亩,拥有510余户合作农户.(2)沙河乡灵芝种植基地,全乡灵芝种植面积达500多亩。
(3)汤家汇镇金寨盛前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香茶菜种植基地,种植香茶菜2000多亩。
(4)白塔畈乡金寨县丰乐园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中药材基地,种植白术、桔梗、苍术、菊花等2058亩。
(5)金寨益农菌药种植专业合作社的中药材基地,该合作社拥有中药材基地3000余亩,拥有430余户合作农户,并被评为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
(6)安徽省康美来大别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中药材基地,种植天麻、灵芝、茯苓等1000亩。
(7)长岭乡中药材芝种植基地,种植灵芝、天麻、茯苓、百合、绞股蓝、西洋参、金银花等4000亩。
(8)张畈的西洋参种植基地,种植西洋参1000亩。
4、中药材加工近年来,通过招商引资等方式吸引了一部分企业来发展中药材加工产业,2003年我县吸引了合肥立方制药公司整体收购县中药提取加工厂,成立了金寨县立方制药有限公司,目前主要生产益母草、断血流等中药提取物,年产量20000公斤,拉动益母草、断血流规模化种植和药材原料生产基地建设,在推动中药材种植产业化上迈出坚实步伐。
安徽金寨乔康药业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行模式,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
该企业生产灵芝、茯苓等中药材提取物,年生产能力400吨,年产值5000万元,为促进中药材产业化发展,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发挥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安徽省康美来大别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种植大别山中草药并研发功能性保健食品为导向的高新技术企业,系安徽省民营科技企业,六安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主要产品为破壁灵芝孢子粉冲剂、胶囊及灵芝仙草茶等,注册商标:康美灵牌和芝蔻牌。
破壁灵芝孢子粉产品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国食健字号G2*******。
在已经开发的江浙部分地区市场占有率达25%以上,成为大别山地区最大的灵芝生产企业。
以中药材购销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民营企业安徽金寨德源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
该企业生产灵芝孢子粉胶囊、灵芝孢子油胶囊等,年生产能力25吨,年产值2800万元,产品畅销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地,为促进中药材产业化发展,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发挥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二)发展环境国务院于“十一五”期间发布实施了《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2009年又印发了《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安徽省政府2009年出台了《安徽省中药产业发展规划》、《关于进一步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2010年出台了《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中药材产业化发展的意见》。
卫生部公布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09版)收集了307种药品,其中中成药占102个,有国家药品标准的中药饮片被列为国家基本药物。
这些都将使中药材市场大幅扩容,使中药材产业快速发展。
(三)发展瓶颈分析一是缺少扶持政策。
农民种粮、植树、种植毛竹、油茶都有补助,种植中药材缺少补助。
二是缺少启动资金。
种植户扩大中药材种植规模,缺少筹措资金渠道,靠自我积累时限太长。
三是缺少保险机制。
大宗粮棉油都有保险,中药材保险尚未开展。
四是缺少技术指导。
中药材种植养殖有特定的技术要求和操作管理规范,而我县不少中药材主产区缺少中药材技术人才,缺少对种植户的技术指导。
没有一支有专业知识、精通药材栽培种养、品种改良、深度加工及市场营销等的技术队伍。
原来在"一把草药一根针"时掌握相当药材知识的人员,且年纪渐大者居多,不能上山亲自或现场指导采收药材。
年轻的多是在外打工,药材知识传承出现明显的断层,加上封山育林,采收也有一定难度。
中药材栽培生产中的选择土地、施肥、喷药、除草、采收、初加工等因缺乏相应技术指导,仍沿袭着传统的品种和技术,种植生产技术一直在落后中徘徊,导致中药材种植与加工普遍存在不规范,中药材质量不稳定,重金属、农药残留等问题。
五是缺少信息传递。
种植户不了解市场需求,企业不了解最新科研成果。
六是缺少龙头企业带动。
虽然通过招商引资等方式吸引了一部分企业来发展中药材产业,但从企业的产品来看,中药材产业还缺少深加工企业,产品受制于外部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经济效益和群众发展生产的积极性。
提高产品附加值,培育品牌优势,是中药材生产自身发展过程中必须加以解决的问题。
龙头企业本身也存在管理水平低、产品成本高、创新能力弱、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等问题。
七是实施GAP生产的积极性不高。
GAP认证成为农产品进出口的一个重要条件,通过GAP认证的产品将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对于中药材打入国内外市场起到积极作用。
但种植户们对GAP的具体内容知之甚少,态度不积极。
同时,中药材生产规模化程度低。
以农户自行种植为主,由于分布零散,形成粗放的管理和经营方式,提高集约化程度受地域和自然条件限制,规模效益有待提高。
破解这些制约因素,仅靠种植户逐步改变传统种植模式和企业自身转型发展还不够,更需要政府积极行动,优惠政策扶持、多元投资拉动和服务体系支撑。
八是中药材生产规模化程度低。
以农户自行种植为主,种植零星分散的原始状态、品种杂乱、规模不大,种植大户不多;科学种植水平低,产品质量不高,没有形成本地的优势产品和拳头产品,缺乏带动力,不具聚集效应。
同时中药材市场需求变化大,药农在经济实力上承受风险能力低,生产经营集约化程度不高,基本处于粗放型种植,提高集约化程度受地域和自然条件限制,规模效益有待提高。
三、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原则(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中药材资源开发为基础,以中药产业现代化为目标,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企业和种植大户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政策为保障,以老区人民脱贫致富为目的,充分利用资源、人才和市场优势,加快技术创新,开发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高附加值的、安全稳定高效的现代中药产品。
加快中药市场体系建设和网络建设,培育大市场,发展大企业,提高产品在国内与国际市场的占有率。
逐步实现中药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形成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现代中药产业,使现代中药产业成为我市经济新的增长点。
(二)发展原则1、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发展中药材加工业要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既着眼于国内市场需求,又瞄准国际市场需求,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产品,不断满足社会对中药材及其加工品的数量和多样化、优质化、方便化、安全化和营养化的需求。
2、坚持发挥区域比较优势。
因地制宜,发挥本地在资源、市场和技术等方面的区域比较优势,提倡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积极发展有明显优势和突出特色的中药材加工业,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低层次恶性竞争和产业结构雷同。
3、坚持适度规模和产业化经营。
中药材加工企业的规模,要与原料基地和销售市场辐射半径相适应,不宜盲目求大,坚持大、中、小加工企业共同发展,重点扶持一批重点加工龙头企业,实行产加销一体的产业化经营,促其不断发展壮大。
生产上提倡“大宗药材基地化,配伍药材分散化”。
4、坚持依靠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
把中药材加工业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放到重要位置,在保护和优化具有特色传统工艺的同时,加大技术攻关和技术创新力度,研究野生变家种、家种变野生的措施,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步伐,加强企业管理和推行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推动中药材加工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5、坚持发展与保护相结合。
加强对野生珍稀动植物性药材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挖大留小,采老留嫩,严禁掠夺性开发。
对直接消耗木材资源的天麻、茯苓、灵芝等限制扩大规模,稳定产量,提高品质,保护天然林和林下丰富的植被资源。
6.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注重地道药材的保护、培植和繁育,做到中药材资源的永续利用。
在积极开发和充分利用资源的同时,维护生物资源的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大力发展药用菌用材林,促进生态环境的进一步优化和社会、人口资源与环境的有机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目标1、经济总量目标。
到2020年,全面建成中药材生产基地27万亩,并相对保持面积稳定。
其中茯苓1万亩以上、生姜20000亩以上、天麻1.5万亩以上、灵芝3000亩以上、西洋参5000亩以上、香茶菜10000亩以上、桔梗8000亩以上、菊花8000亩以上、板蓝根5000亩以上、霍山石斛3000亩,GAP种植基地10万亩左右;实现5—10个GAP 认证基地,中药材生产产值由现有2亿元提高到13亿元以上;以开发区工业园区为依托,建设中药材加工园区,入驻企业达到15户以上;加工产值由现有2亿元提高到20亿元以上。
发展5—8个中药材加工企业,开发新药、中成药品5—10个,药材加工转化率40%以上,解决农村贫困户和富余人员5万人,农户通过种植中药材,增收2000元以上。
带动全县中药材产业经济总产值达5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