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竹栽培技术
楠竹高产栽培技术

楠竹高产栽培技术一、造林 造林地宜选择地势平缓,土壤疏松、深厚、肥沃、湿润和排水良好的地块。
最好选择在山谷,山坡的中部和下部。
母竹造林密度20-35株/亩,母竹造林地规格为130厘米×70厘米×50厘米(指栽植穴的长、宽、深);实生苗造林密度40-55丛/亩,整地规格60厘米×50厘米×40厘米。
造林时间安排在1-2月。
楠竹造林成活率的关键是保证鞭不脱、芽不伤、叶绿枝茂、节间短、分枝低、第一级分枝为双枝、竹鞭壮实、鞭芽饱满的种竹,以1-2年生的母竹为宜。
不选断尾竹、虫疤竹、密林竹、老鞭竹。
挖取母竹前先要判断竹鞭走向,来鞭留30-40厘米,去鞭留40-60厘米。
挖竹时,不能用力摇动竹干。
挖竹后,砍去竹梢,留4-6盘枝。
如长途运输,要将竹头、竹干、竹鞭包扎好。
母竹栽植前要用20ppm生根粉拌泥浆蘸根,或栽后用10ppm生根粉水溶液浇定根水。
实生苗造林:3年以上的实生苗,每穴栽2-3株/丛或单株(带竹鞭),剪去1/3的枝叶,用生根粉处理后浅栽。
抚育管理:在竹林郁闭前,每年松土除草2次,分别在5-6月份和8-9月份进行。
每亩开沟施厩肥1000-2000公斤,或每年4月每蔸撒施尿素100克。
诱鞭造林:为尽快扩大竹林面积,可根据楠竹具有的趋光、趋肥、趋温、趋疏松和趋上坡性,在现有竹林上部和横向方向,在冬季和早春,清除杂草、灌木、树蔸、石块,每年在垦复带中种植农作物,以加快土壤熟化。
出笋成竹较多时,停种作物,进行松土施肥。
混交造林:楠竹抗风、抗雪压能力较差,造林初期每亩混交100株桤木、栎类等深根性落叶、阔叶乔木树种。
当楠竹发满造林地后,逐渐间伐乔木树,最后每亩留30-60株乔木,以改良土壤,促进楠竹生长和成林。
二、竹林管理 (一)间作与种植绿肥 林粮间作既可以收获各种农作物,又可以在管理农作物的同时,进行护理竹林,达到粮丰林茂的目的。
间种农作物的种类,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可间作黄豆、玉米、小米、花生和生姜等。
楠竹栽培实用技术

楠竹栽培实用技术第一讲:楠竹育苗技术教学目的:使学员掌握楠竹育苗及移栽技术;提高学员的科学种植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楠竹育苗及移栽技术教学过程:(一)播种育苗1、种子处理:播种前必须对种子进行处理,一是浸种消毒:将种子0.03%的高锰酸钾温水(50℃左右)浸种24小时,二是种子催芽:将砂子用0.3%的高锰酸钾溶液淋湿,再按3:1的比例与种子混合,堆积在砖屋内加温催芽,温度可保持在18~25℃,每两天喷一次水,至种胚露白点后筛出拌砂,再用清水洗,可提高发芽率5~7%。
2、选好圃地:密播育苗和容器育苗选立地条件好,交通方便,靠近水源、移植方便的圃地或就在移分蘖苗的圃地之中。
土壤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山湾坡地或不浸水、不板结的稻田。
3、整地播种:苗床整理:实生原苗培育苗床,一般67m2为一个大棚,播种20~30kg,苗床宽1.5m,长10m,1个大棚分4个小块,结合整地每个大棚施牛粪2000kg。
开好排水沟,床高20cm。
床上盖3cm的黄心土,再盖3cm厚的潮泥砂,床面上用0.3%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然后将已经催芽的种子播在床上。
大棚盖膜,保持棚内温度20度左右。
容器育苗每m2苗床放袋子400个,苗床宽1m,长1m左右。
一般密播育苗67m2可分蘖移栽20~25亩幼苗。
4、播种时间:无论是密播育苗或容器育苗,移栽均以11月10日左右播种为最佳时间。
大棚温床育苗,90天左右可以移栽,分蘖次数为5~6次,苗木产量高。
(二)苗木管理1、分蘖苗移栽:整理圃地,开好排水沟,施足基肥,促进幼苗生长和分蘖,结合整地,每亩施牛粪4000~5000kg,并加入10kg过磷酸钙。
床面平整不渍水,宽2~3m,长15~20m。
2、密播和容器育苗管理:一是播种后要注意鼠、虫和蚯蚓危害,在苗床周围施放毒饵诱杀。
二是防止烧苗,棚内土壤易干燥,每隔2天要喷一次水,晴天气上午10点后棚内温度达到25℃以上时要及时揭开两头灌膜通风透气。
三是施稀肥,一般待芽苗展叶3~4片时,可结合浇水每周喷0.3%的尿素或复合肥1次。
浅议楠竹栽培技术

浅议楠竹栽培技术楠竹,又名毛竹、猫头竹、孟宗竹,属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
我国长江以南各省均有分布。
类繁殖不同于树木。
其物种传播和繁殖更新主要是通过地下茎的分生来实现。
因此,楠竹栽培管理技术不同于一般树木。
一、楠竹造林1、造林地的选择。
根据楠竹的生态学特性要求,在楠竹分布区域,一般应选择海拔800米以下的山窝。
山麓和山腰缓坡地段作为造林地。
干燥多风的山脊、山坡和易积水的平洼地,均不宜发展楠竹。
竹区群众有“松戴帽,杉树腰,楠竹窝”之说。
对土壤要求:(1)地层深厚,达50厘米左右,肥沃、湿润。
(2)排水和透气性能良好。
(3)呈酸性,ph值4.5-7.0为宜。
适宜土壤有,壤土、沙壤土(俗称乌沙土),轻粘土。
碱性土和盐碱土不宜栽楠竹。
2、造林整地。
整地是楠竹造林的重要环节,整地好坏直接影响造林成活率和成林快慢。
(1)整地方式:有全面整地、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三种。
视具体地形,人力、财力而选择。
一般在平缓地段(坡度20°以下)造林应力争全面整地。
(2)造林密度:楠竹造林密度一般为20-35株/亩。
株行距可选择6米×6米,6米×5米和4米×5米。
也可视地形随机布点。
(3)栽植穴规格:长1.5米——1.7米,宽0.8——1米,深0.5米左右。
挖成长方形或随圆形。
3、造林季节:整地宜在夏季六、七月份进行。
栽杆则宜于冬季和早春(即十二月至二月),且宜早不宜迟。
4、造林方式:楠竹主要有两种造林方式:(1)移竹造林。
就是在竹林中选择分枝低,生长旺盛,无病虫害,直径3——6厘米,2——3年生的竹株作为母竹,连同竹鞭挖掘移栽。
(2)实生苗造林。
挖取2——3年生的实生苗,每3——5株一丛,带有竹鞭,多带土,剪去顶梢及枝叶三分之一左右,进行栽植。
二、楠竹林抚育管理(一)新造林地抚育管理。
楠竹栽植后,头三、四年需要进行抚育管理。
主要抓除草松土,适时施肥、护笋养竹。
可以耕代抚、搞林宵间作。
除草每年需进行两次,第一次在五、六月份进行。
楠竹的育苗管理技术

楠竹的育苗管理技术楠竹是一种常用的观赏竹子,外表翠绿笔直,姿态高贵,被广泛用于公园、庭院、花坛等景观设计中。
楠竹的育苗管理技术是非常关键的,只有掌握好了这些技术,才能让楠竹的生长更为健康,茁壮成长。
下面我就来详细介绍一下楠竹的育苗管理技术。
一、选择优质种苗选用优质种苗是成功育苗的基础。
一般来说,楠竹的育苗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竹笋扦插繁殖,另一种是通过种子繁殖。
无论是哪种方式,都需要选择质地完好的种苗。
竹笋扦插繁殖时,需要选择最顶部的新出笋,长度应在10厘米以上,表面光滑无损伤。
种子繁殖时,需要选择大小均匀、表面无损伤、发芽力强的种子。
二、适宜的育苗基质楠竹的苗床应该选用肥沃、疏松、透气的基质,保证良好的排水性,不至于积水造成根失氧。
常用的育苗基质有泥炭、腐叶土、珍珠土、腐熟鸡粪等。
为了防治病虫害,应该做好基质消毒,可以用热水浸泡或用残石灰溶液浸泡。
三、合理的育苗温度楠竹的萌芽温度一般在20℃-30℃之间,生长最适宜的温度是20℃-25℃之间。
在育苗期间,应该保持室内环境的温度、湿度和通风状态,保证苗木的健康生长。
苗床的通风口应该定期开放,促进空气流通。
室内空气湿度过高会导致病虫害滋生,因此应该及时清理苗床上的杂草和落叶,保持苗床的清洁卫生。
四、适量的灌溉和施肥楠竹耐旱,但苗木在生长初期需要保持适度的湿润度。
在干旱季节和空气干燥时,应该适度增加苗木的浇水量,但不要过度浇水,避免出现积水现象。
同时,应该适时进行施肥,每个月施一次有机肥或复合肥,促进苗木的壮大生长。
五、注意病虫害控制在楠竹育苗过程中,常见的病虫害有白粉病、纹枯病、波尔多液病、竹虫、螟蛉等。
为了防治病虫害,可以在苗床旁边种植一些花卉或香草,利用它们的异味来吸引有益的昆虫,帮助控制害虫的繁殖。
同时,也应该注意及时清理苗床上的杂草和落叶,减少病虫害孳生的机会。
以上就是楠竹的育苗管理技术的详细介绍。
只有掌握好了这些技术,才能让楠竹成为美丽与健康的景观植物,为我们的生活增添更多的色彩。
楠竹栽培管理技术

楠竹栽培管理技术楠竹是一种常见的竹类植物,它生长迅速,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适应性,在园林绿化和生态修复领域广泛应用。
但是,竹类植物的栽培和管理并不简单,需要注意许多细节。
本文将介绍楠竹栽培管理技术,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楠竹,合理种植和管理。
一、楠竹的生长环境及生态要求楠竹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应温度在10℃~35℃之间,耐寒性较强,能够耐受-5℃的低温。
它对水分的需求也比较高,要求土壤通气性好,保持适宜的水分和营养供应。
此外,楠竹对土壤的要求相对较低,适应性很强,但无法生长在过于酸性或碱性的土壤中。
二、楠竹的选种与繁殖楠竹选种需要考虑其生长习性、外观质量和用途。
优质楠竹应具有较高的繁殖力、生长速度和抗逆性。
出苗的楠竹需要进行育苗,现代化的成品花盆育苗环境可以保证苗木健康快速地发育。
繁殖时可以采用种子繁殖和分株繁殖两种方式。
种子繁殖相对容易,但需要等待长达一年的发芽和生长期,分株繁殖则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生长健康的苗木。
三、楠竹的种植土壤及施肥管理种植土壤对于楠竹的生长十分关键。
一般选用肥沃、排水良好、通气性强的土壤,特别是酸性的红壤和黄壤。
楠竹对钾肥的需求较高,施用钾肥可以增加植株的生长速度和免疫力。
在生长初期可以施用少量氮肥,但不要过量,否则易导致秆上长出大量侧枝,影响株形。
另外,插枝植株需要与相邻植株保持一定的距离,以保证充分的阳光和通风。
四、楠竹的修剪管理楠竹的修剪可以控制其株高、分枝和开展度,对于保持植株色彩、形态和生长状态也非常重要。
年轻的楠竹植株需要保持好形状,可以进行根、枝和叶的留枝,产生较高株高和健康根系。
在发现植株叶片或枝条有病害或许多枯丫时应及时清理,以保证生长的良好状态。
同时,楠竹也需要适当的日光照射,可以通过散光渐进的方式让楠竹树冠处于通风透气和舒适的状态。
五、楠竹的病虫害防治楠竹的病虫害较为常见,可以用农药和有机肥料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防治。
常见的病害有萎蔫、叶斑、白粉病等,常见虫害有尺蠖、象甲、金龟子等。
楠竹的育苗管理技术

楠竹的育苗管理技术楠竹生长快、产量高、材质好、用途广,秆高可达20米,径达18厘米,是中国经济价值最大、面积最大的竹种。
楠竹的育苗可分为种子育苗和无性繁殖两种:1、种子育苗:(1)苗圃地的选择与整地:苗圃地应选择在坡度平缓,接近水源、排水良好、日照较短的山谷和阴坡,以生荒地、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为好。
应深挖过冬并进行土壤消毒。
要求苗床宽1米,高15-20厘米,步道30厘米,周围开好排水沟,每亩施农家肥或火土灰1500-2000斤以上作基肥,切忌使用未腐熟的油枯。
(2)播种期及种子处理:根据贵州的气候条件,以立春到春分播种为好,最迟不超过清明。
由于楠竹种子透水性差,发芽期长,催芽就显得更有实际意义。
一般在播种前用35-45℃温水浸泡24-48小时,每天换水4-5次,至种子膨胀后即可播种。
(3)播种方法及播种量:播种可点播或条播,条播沟3-4厘米深、10-15厘米宽,沟距5-10厘米;点播株行距20×30厘米、穴径5厘米。
播种后再盖草保湿。
贵州省播种期一般较晚,种子贮藏时间长,发芽率低,应加大播种量,每穴播10-15粒,按株行距20×30厘米,每亩可播7770穴左右(实播面积0.7亩左右),每亩需种子1.5-2.5公斤。
(4)幼苗的管理:①及时揭草、搭荫棚:播种后30天左右,竹苗便开始陆续出土,一般持续20天左右。
当大部分幼苗出土后,就要及时揭草,揭草后要及时搭荫棚,荫棚高80-100厘米。
荫棚要搭成东高西低或北高南低,有一定的倾斜度,使透光度在40-50%,秋后天气凉爽,荫棚即可拆除。
②加强中耕除草,注意抗旱排涝:除草应除早、除小、除了,每月进行1-2次。
松土可结合施肥进行。
幼苗前期每半月左右施肥1次,以清粪水为主或尿素(浓度0.2-0.5%),随着幼苗的生长,浓度可逐渐加大。
③移苗、补苗:应选择雨天将过密的苗带土移植到缺窝中,使每穴保留2株为好。
移苗补栽后,要浇足定根水,以促进幼苗成活和生长。
云南大理楠竹苗种植

云南大理楠竹苗种植云南大理楠竹(学名:Phyllostachys pubescens)是中国独有的一种竹子,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竹子之一。
云南大理楠竹又名蚰蜒竹、林赛竹等,主要分布在中国云南省大理地区,因此得名。
它具有丰富的经济和生态价值,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和环境保护植物。
云南大理楠竹苗的种植非常受到农民和花卉爱好者的青睐,下面将从种植环境、种植技术、管理要点和收获利用等方面来介绍云南大理楠竹苗的种植。
一、种植环境云南大理楠竹对气候和土壤要求较高,适宜生长的环境是年均温度在15-20摄氏度,降雨量在800-1600毫米,土壤要求肥沃、湿润,并有一定的排水能力。
这种竹子在云南大理地区的海拔1000-2000米的地方最为适宜生长,这里气候温和,雨水充足,土质肥沃,适合云南大理楠竹苗的生长。
二、种植技术1. 繁殖方法云南大理楠竹苗的繁殖主要有两种方法,分别是种子繁殖和分根繁殖。
种子繁殖是将成熟的种子收集起来,浸泡在清水中24小时,然后取出播种到育苗盘或育苗盆中,埋在15-20摄氏度的温室中,大约10-15天后,种子开始发芽。
而分根繁殖则是将成熟的竹根分割成苗木,然后栽植在合适的土壤中。
2. 土壤准备云南大理楠竹对土壤要求高,因此在种植前需要对土壤进行准备。
首先,清除杂草和地上的残渣,保持土壤肥沃和湿润。
其次,施加有机肥料,增加土壤的肥力。
最后,进行土壤消毒,以防止病虫害的侵袭。
3. 栽培技术云南大理楠竹的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播种、移植和管理等方面。
首先,将种子或分根苗木在早春或秋季进行播种或移植,然后根据土壤湿度和温度来适时浇水和施肥。
在生长期间,需要及时除草和修剪枝叶,以保证充足的光照和营养供给。
此外,要注意防治病虫害,定期进行检查和喷洒农药。
三、管理要点云南大理楠竹的管理要点主要包括及时浇水、施肥、修剪等。
首先,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积水。
其次,要定期施肥,以提供充足的养分供应,促进其生长发育。
最后,要定期修剪枝叶,以促进竹子的分枝和茂密生长,同时也可以控制其高度和形状。
楠竹种子种植方法

楠竹种子种植方法楠竹是一种常见的竹子,生长快速,具有优秀的经济价值。
楠竹种子种植方法简单易行,只要掌握好一些基本技巧,就可以轻松种植出茁壮的楠竹。
一、选种与收集楠竹种子在秋季成熟,一般是在10月份左右,此时种子呈黄色,颗粒饱满,结实有力。
在采摘种子时,应选择生长健康、枝繁叶茂、竿粗壮、竿壁厚实的竹子,种子也要保证没有虫害和病害。
收集下来的种子应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地方,晾干后装入纸袋中,储存在干燥、阴凉的地方,以利于保存。
二、浸种处理楠竹种子外壳坚硬,种内胚乳含有抑制发芽的物质,种子发芽率低,不易生根。
所以在种植之前,需要进行浸种处理,促进其发芽。
浸种处理有以下两种方式:1.温水浸种法:将收集到的种子放入刚刚开水的容器中,盖上盖子,浸泡12小时,再取出晾干备用。
2.化学浸种法:将种子放入2%的硫酸或者3%的氢氧化钠中,浸泡30分钟后,用清水洗净,晾干备用。
三、选择种植地点楠竹适应性强,对土壤有要求,可以在砂质或者黏土质地的土壤中生长。
但是要选取排水良好的土地,光照充足,避免阴湿潮气的环境,这样有利于种子的生根发芽以及幼苗的生长。
四、播种将处理好的种子均匀地撒在准备好的土地上,一般是将种子均匀洒在土地上,然后用玉米棒压实,覆盖一层细土,厚度控制在1-2厘米左右。
之后用水充分浇透,注意不要淋漓时过大,以免伤害幼苗。
保持土壤湿度,细心呵护,等待楠竹种子发芽。
五、管理与养护1.加强施肥:楠竹的生长速度快,需要大量的养分。
在幼苗期,应每两个月施肥一次,以满足其生长的所需。
平时可以选择有机肥或者化肥,注意要混入河沙、田园土等松软的土壤中一起施用,以便于吸收利用。
2.及时除草:生长中的楠竹竿子粗大,叶子茂盛,周围有草坪、野草等,多年累月积累下来的杂草会对楠竹的生长产生极大的影响,影响生长。
要及时除草,保证周围环境清洁整洁。
3.及时浇灌:楠竹对水的需求较大,在干燥季节时要及时浇灌,保持土壤湿度,避免过干、过湿影响楠竹的正常生长。
楠竹种植实施方案

楠竹种植实施方案一、引言。
楠竹是一种具有极高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的竹类植物,其种植对于改善环境、保护水土、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楠竹种植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
二、选址。
楠竹对生长环境要求较高,一般选择海拔500米至1000米之间的山地,土壤以疏松肥沃、排水性好的土壤为宜。
同时,应避免高温、高湿和强风等不利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生长环境对楠竹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三、土壤改良。
在选址确定后,需要对土壤进行改良。
首先,进行土壤通风疏松处理,保证土壤的透气性和排水性。
其次,施加适量的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提高土壤的肥力和养分含量。
最后,进行土壤的酸碱平衡调节,确保土壤的pH值在适宜范围内。
四、种植方式。
楠竹的种植方式主要有竹笋直插、竹笋移植和竹笋分株三种。
其中,竹笋直插适用于土壤条件较好、水分充足的地区;竹笋移植适用于土壤条件较差、水分不足的地区;竹笋分株适用于对种苗数量要求较多的地区。
种植时,需注意避开雨季和高温季节,确保竹笋的成活率。
五、管理措施。
楠竹的管理主要包括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和修剪等方面。
在生长季节,需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积水;合理施加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提高竹林的产量和品质;及时发现病虫害,进行防治和消毒;定期对竹林进行修剪,促进竹林的生长和更新。
六、收获与加工。
楠竹的收获一般在生长3至5年后进行,一般以竹笋为主要收获产品。
收获时,需注意采收技术,避免对竹林造成伤害。
收获后,需进行初加工,包括去皮、切割、烘干等,以便后续的加工和销售。
七、总结。
楠竹种植实施方案的制定对于提高竹林的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选址、土壤改良、种植方式、管理措施以及收获与加工等方面的合理安排和实施,可有效提高楠竹的产量和品质,为相关从业者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
希望本文所述内容对相关从业者有所帮助,也希望楠竹种植事业能够蒸蒸日上,为社会和环境做出更大的贡献。
楠竹种植管理技术

楠竹种植方式_楠竹种植管理技术在全垦深翻的同时,挖除竹林内的“三头”(石头,竹蔸头,树桩头)和老竹鞭,创造有利于鞭根生长发育的良好环境。
深翻深度30~40cm,注意避免损伤幼壮竹鞭的鞭芽和鞭根。
深翻时间以冬季12月~翌年1月,结合挖冬笋进行较好b这时竹林行鞭结束,地上、地下部分均处于休眠状态,鞭根损害较少;或者在笋一功竹高生长停止,而鞭梢又尚未大量生长前的6月中旬进行也可以。
笋用林一般留母竹较少,林内阳光充足,容易滋生杂草。
为防止林地水分和养分的消耗.必须及时除尽杂草。
除草松土可结合进行,使土壤疏松透气,减少行粮阻力,有利于鞭根生长和发笋。
每年夏秋(6~9月)季节,气温高,湿度大,杂草生长快,应进行1~2次,深度10~15cm。
要求除尽草根,不损伤竹鞭和笋芽3把杂草翻埋上中,腐烂当肥料。
在深翻基础上再施基肥,基肥以人粪尿,猪、牛栏厩肥,菜饼等有机肥为最好。
一般每1,000m2竹林中施人人粪尿或猪、牛栏厩肥4,000~5,000kg,菜饼400~500kg。
有条件的地方还可割青草进行“埋青”,每1,000m2“埋青”6,000~10,000kg。
“埋青”后再盖8~10cm厚的土,称“扛土埋青”。
这对培养竹林和培养大笋很有好处。
施肥深度150~25cm,先开沟后施肥,施后覆土。
留好母竹,合理砍伐:笋用竹林与材用竹林一样,为获得高额的竹笋产量,除了有一个良好的生长条件外,还必须有一个合理的竹林结构。
竹笋在生长发育时期,主要靠母竹供给养分。
因此,母竹的数量和年龄直接影响到发笋的数量和质量(表)。
据研究一般笋用毛竹林的立竹数,每1,000m‘保留母竹250~300株为宜,母竹年龄为6年(3度)。
竹龄组成:l~2度竹各占35%,3度竹占30%。
选留母竹应以中、后期出土的竹笋为宜,因为这个时期出笋数量多、质量好、成竹率高,可以从中均匀地选择健壮的竹笋成为母竹。
如前期出笋选留母竹,消耗养分过多,影响后期出笋和产量;而后期出上的竹笋成竹率低,成竹质量差,不宜留作母竹。
楠竹种植时间和技术

楠竹种植时间和技术
1、播种时间
楠竹的播种时间在春季的3-5月和秋季的10月,在春季播种后9-10月进入成熟期,可以采集种子进行秋播,并且要选择晴天温度适宜的气候下播种,具体时间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决定。
2、种子处理
为了提高楠竹的发芽率,在挑选种子时最好选择合适的种子,可以用当年生没有病虫害的种子放入清水中浸泡,捞出后和防虫蛀的药粉充分搅拌,放入湿润的沙子中进行催芽,并保持土壤湿润。
3、土壤选择
楠竹要选择肥沃、深厚、透气的的沙质土壤,需要提前将土壤翻耕去除杂草,并施下基肥,以粪尿、牛、厩肥最佳,这样的土壤既满足植株生长,又有充足的营养,适合楠竹生存。
4、播种管理
将清洗好的种子放入合适的土壤内,并覆盖上一层薄土,以不露出种子为准,用水浇透将土压实,后期需要及时的浇水施肥,并将杂草去除干净,以免杂草和幼苗争夺营养,影响植株生长。
1。
楠竹栽培管理技术

目 录
• 楠竹栽培概述 • 楠竹栽培的品种选择与繁殖技术 • 楠竹生长管理技术 • 楠竹加工利用与市场前景 • 楠竹栽培管理的经验与建议
01
楠竹栽培概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楠竹的分布与生态习性
分布
楠竹主要分布于中国、日本和韩国等地区,其中以中国的栽 培面积最广。
生态习性
楠竹属于禾本科植物,喜湿润、耐阴、耐寒,适合生长在海 拔800-1500米的山地。
建立合作机制与政策支持
01
成立专业合作社
引导农民成立楠竹栽培专业合作社,加强农民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提
高生产效益。
02
政策支持
争取政府对楠竹产业的扶持政策,包括资金补贴、税收优惠等方面,
激发农民和企业投入楠竹产业的积极性。
03
招商引资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有实力的企业进入楠竹产业领域,推动产业
发展。
03
施肥方法
可采用沟施、穴施等方法,将肥料均匀施入土中,然后浇水。
病虫害防治
常见病虫害
楠竹的病虫害主要有竹斑病、锈病、蛾类害虫等。
防治方法
定期检查,及时发现病虫害,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如使用农 药喷雾、灯光诱杀等方法。
修剪与采伐管理
修剪
定期修剪楠竹的侧枝和枯死枝,保持楠竹的形态美观,防止 病虫害发生。
楠竹可加工成竹胶合板,具有环保、质 轻、强度高、耐腐蚀等特点,被广泛应 用于建筑装饰和其他工业领域。
竹编
楠竹编制品具有独特的工艺和实用价值 ,如竹篮、竹筐、竹席等,可用于家居 用品和工艺品。
竹炭
楠竹经过高温热解后可制成竹炭,具有 吸附性能强、可循环利用等特点,可用 于净化空气和水质。
楠竹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楠竹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摘要: 楠竹是一种别具特色的植物,其独特的形态和优美的叶子使得其成为敬爱的园艺品种。
本文将介绍楠竹的养殖方法和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土壤要求、浇水和肥料、光照和温度要求等方面的内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养护楠竹。
正文:楠竹,中文学名波卢竹,其拉丁学名为Arundinaria,是一种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常见的多年生竹类植物。
楠竹以其独特的形态和优美的叶子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其幽雅的姿态成为园艺界的宠儿。
本文将详细介绍楠竹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助您成功护理和栽培楠竹。
首先,在选择合适的土壤上,楠竹偏爱湿润透气的土壤。
你可以选择两种松散和富含有机物质的土壤,以保证楠竹获得足够的水分和营养。
在土壤方面,应避免过于酸性或碱性的土壤,否则将使楠竹无法正常生长。
其次,适当地浇水和施肥对于楠竹的生长至关重要。
楠竹的根系不能经受严重水浸,因此要避免过度灌溉,以免导致根部腐烂。
晴天时,每隔两天浇水一次;雨天时,可以适当减少浇水次数。
施肥方面,定期施用有机肥料可为楠竹提供充足的营养,提高其生长速度和抵抗力。
光照和温度是楠竹生长不可或缺的因素。
楠竹偏爱充足的阳光,但也能在半阴或阴影环境中生长。
然而,在高温和高湿度环境下,楠竹会呈现更好的生长状态。
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有助于楠竹茁壮成长,同时应注意避免楠竹受到寒冷或干燥空气的影响。
此外,除草和病虫害防治也是楠竹的养护重点。
及时清除杂草有利于楠竹的正常生长,同时可以减少病虫害的滋生。
在栽培过程中,注意病虫害的预防和控制,及时采取物理或化学措施,以防止楠竹受到害虫和疾病侵袭。
总结起来,楠竹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主要包括选择适宜的土壤、合理浇水和施肥、提供适宜的光照和温度环境以及及时除草和病虫害防治。
通过遵循这些方法和注意事项,您可以成功地种植和护理楠竹,欣赏到其独特而美丽的风采。
创造一个湿润透气的生长环境,为楠竹提供足够的温度和营养,深耕爱护楠竹,定能在您花园中打造出一个令人愉悦的楠竹景观。
楠竹种植的方法是什么

楠竹种植的方法是什么楠竹竹类繁殖不同于树木。
其物种传播和繁殖更新主要是通过地下茎的分生来实现。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楠竹种植的方法,一起来看看。
楠竹种植的方法1、造林地的选择。
根据楠竹的生态学特性要求,在楠竹分布区域,一般应选择海拔800米以下的山窝。
山麓和山腰缓坡地段作为造林地。
干燥多风的山脊、山坡和易积水的平洼地,均不宜发展楠竹。
竹区群众有“松戴帽,杉树腰,楠竹窝”之说。
对土壤要求:(1)地层深厚,达50厘米左右,肥沃、湿润。
(2)排水和透气性能良好。
(3)呈酸性,ph值4.5-7.0为宜。
适宜土壤有,壤土、沙壤土(俗称乌沙土),轻粘土。
碱性土和盐碱土不宜栽楠竹。
2、造林整地。
整地是楠竹造林的重要环节,整地好坏直接影响造林成活率和成林快慢。
(1)整地方式:有全面整地、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三种。
视具体地形,人力、财力而选择。
一般在平缓地段(坡度20°以下)造林应力争全面整地。
(2)造林密度:楠竹造林密度一般为20-35株/亩。
株行距可选择6米×6米,6米×5米和4米×5米。
也可视地形随机布点。
(3)栽植穴规格:长1.5米——1.7米,宽0.8——1米,深0.5米左右。
挖成长方形或随圆形。
3、造林季节:整地宜在夏季六、七月份进行。
栽杆则宜于冬季和早春(即十二月至二月),且宜早不宜迟。
4、造林方式:楠竹主要有两种造林方式:(1)移竹造林。
就是在竹林中选择分枝低,生长旺盛,无病虫害,直径3——6厘米,2——3年生的竹株作为母竹,连同竹鞭挖掘移栽。
(2)实生苗造林。
挖取2——3年生的实生苗,每3——5株一丛,带有竹鞭,多带土,剪去顶梢及枝叶三分之一左右,进行栽植。
楠竹栽培管理技术一、楠竹造林1、造林地的选择。
根据楠竹的生态学特性要求,在楠竹分布区域,一般应选择海拔800米以下的山窝。
山麓和山腰缓坡地段作为造林地。
干燥多风的山脊、山坡和易积水的平洼地,均不宜发展楠竹。
楠竹根种植方法范文

楠竹根种植方法范文楠竹是一种常见的竹类植物,它生长快速,枝叶茂盛,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生态价值。
楠竹根种植方法主要包括选址、准备土壤、繁殖与栽种、养护等几个方面。
一、选址楠竹对光照条件要求较高,因此,栽植楠竹的地方应选择阳光充足、风向通畅的地方。
同时,要避免低洼潮湿的地方或者是土壤排水不良的地方,以免影响楠竹的生长。
二、准备土壤楠竹对土壤要求不高,适应性强,但是最适宜的土壤为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
在选择土壤的时候,应尽量避免黏性土,以免影响楠竹的生长。
三、繁殖与栽种楠竹的繁殖方式包括种子繁殖和分株繁殖。
种子繁殖是将成熟的楠竹种子收集起来,并进行催芽处理后,种植在育苗盘内,待幼苗长到一定高度后,移植到露地苗圃中培养。
分株繁殖是将已有的楠竹植株拔除,并将其分割成若干份,然后将这些剩余植株分别移植到不同的地方。
具体的种植步骤如下:1.种子繁殖:(1)种子催芽:将楠竹种子放入清水中浸泡一天一夜,然后将其放入湿润的沙土中孵化,等待种子长出嫩芽。
(2)育苗:将催芽的种子放入育苗盘或小盆中,注意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和温度,同时保持充足的阳光照射。
(3)移植:当楠竹幼苗长到一定高度时,将其移植到露地苗圃中,注意保持适宜的植株间距和培土深度。
2.分株繁殖:(1)拔除植株:选择一颗成熟的楠竹植株,并将其整株拔除。
(2)分株移植:将拔除的植株分割成若干份,再将这些剩余植株分别移植到不同的地方。
(3)养护:分株移植完成后,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同时注意剪除多余的叶片和杂草。
四、养护楠竹的养护工作主要包括浇水、施肥、修剪等几个方面:1.浇水:在楠竹生长期间,要定期给予足够的水分,保持土壤湿润,但也要注意避免积水。
2.施肥:在生长季节,应定期追肥,提供充足的养分,注意保持平衡的施肥,避免过度或者不足。
3.修剪:在楠竹生长过程中,要及时修剪枯萎的叶片和病虫害的部分,保持植株健康生长。
楠竹种植方式_楠竹种植管理技术

楠竹种植方式_楠竹种植管理技术楠竹是毛竹中最有使用和经济价值的竹,那么楠竹如何种植呢?下面一起来看看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楠竹种植的方式,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全垦深翻,施基肥;全垦的目的是要疏松土壤,改良土壤物理性状,促进土壤有机质和矿物质的分解,改善土壤肥力条件。
在全垦深翻的同时,挖除竹林内的“三头”(石头,竹蔸头,树桩头)和老竹鞭,创造有利于鞭根生长发育的良好环境。
深翻深度30~40cm,注意避免损伤幼壮竹鞭的鞭芽和鞭根。
深翻时间以冬季12月~翌年1月,结合挖冬笋进行较好b这时竹林行鞭结束,地上、地下部分均处于休眠状态,鞭根损害较少;或者在笋一功竹高生长停止,而鞭梢又尚未大量生长前的6月中旬进行也可以。
笋用林一般留母竹较少,林内阳光充足,容易滋生杂草。
为防止林地水分和养分的消耗.必须及时除尽杂草。
除草松土可结合进行,使土壤疏松透气,减少行粮阻力,有利于鞭根生长和发笋。
每年夏秋(6~9月)季节,气温高,湿度大,杂草生长快,应进行1~2次,深度10~15cm。
要求除尽草根,不损伤竹鞭和笋芽3把杂草翻埋上中,腐烂当肥料。
在深翻基础上再施基肥,基肥以人粪尿,猪、牛栏厩肥,菜饼等有机肥为最好。
一般每1,000m2竹林中施人人粪尿或猪、牛栏厩肥4,000~5,000kg,菜饼400~500kg。
有条件的地方还可割青草进行“埋青”,每1,000m2“埋青”6,000~10,000kg。
“埋青”后再盖8~10cm厚的土,称“扛土埋青”。
这对培养竹林和培养大笋很有好处。
施肥深度150~25cm,先开沟后施肥,施后覆土。
留好母竹,合理砍伐:笋用竹林与材用竹林一样,为获得高额的竹笋产量,除了有一个良好的生长条件外,还必须有一个合理的竹林结构。
竹笋在生长发育时期,主要靠母竹供给养分。
因此,母竹的数量和年龄直接影响到发笋的数量和质量(表)。
据研究一般笋用毛竹林的立竹数,每1,000m‘保留母竹250~300株为宜,母竹年龄为6年(3度)。
毛竹速生丰产栽培技术.doc

毛竹速生丰产栽培技术毛竹又名楠竹,具冇生长快、繁殖强、成材早、用途广、产量高、见效快、收入高等特性,为优良速生用材、笋用品种,是建筑、家具、农具、编织和造纸的优质原料,深受山区广大竹农的青睐,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现将毛竹速生丰产栽培技术进行总结。
1生长条件和生态特性毛竹喜温暖湿润气候,适合生长在土层深厚、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山地阴坡,适生区平均气温15〜20°C,年降水量800-1500 mm,酸性或沙壤土,海拔800m以下的地区。
2栽培技术要点2.1选地与整地选择海拔800m以下的山谷、山腰地带为造林地,如果是荒山,要先炼山。
整地方式有以下几种:①全面整地,适用于平坦的地方,采用机耕或全面深翻20cm后挖坑。
②带状整地,适用于坡度较陡的地方,带宽1.5〜2m,将带内土深翻20cm后挖坑。
③块状整地,即直接在造林地上挖种植坑。
2. 2密度选择毛竹移竹造林每667m2密度20〜35株;株行距可用5mX6m或4mX5m02. 3育苗2. 3.1播种育苗。
毛竹苗怕涝、怕旱、怕冻、容易发生病虫害。
育苗地应选择在地形平坦、避风向阳,排灌容易、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多采用点播方法,将贮藏后的种子用0.3%的高猛酸钾浸种消毒3〜4小时,稍干后即可播种。
播种沟沟距25cm,深10cm,宽15cm,沟中施基肥。
每沟播5穴,穴距厚20cm,每穴播种10〜15粒。
细土覆盖,以不见种子为宜, 再盖草淋水,保持地表湿润,每667m2播种量2kg,出苗后要经常除草松土,干旱时要适时灌水,雨后要及时排水,适当施肥。
2. 3.2压杆育苗。
3~8月份期间在竹苗丛周围,把出土不久尚未展叶的分葉苗,向外压倒并埋入土中,梢部留外。
埋压1个月后,入土苗节能生根,剪去梢部,促进土中各节抽枝成苗。
2. 3.3分株移植育苗。
将1年生播种苗挖出,分成每小丛2〜3株,移植在苗床上。
尽量少伤萌芽和根系,加强管理,株行距为40cmX40cm, 1年后每丛能分藥10株以上,第2年即可造林。
楠竹栽植实施方案

楠竹栽植实施方案一、选地。
楠竹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生长更佳。
因此,在选择种植楠竹的地点时,应该优先选择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地方,并且要确保土壤排水良好,避免积水。
二、准备工作。
在栽植楠竹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是整地,将种植地的杂草、根系等清除干净,然后进行耕地松土,使土壤更加疏松。
接着要施入适量的有机肥料,提高土壤的肥力。
最后,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排水系统的规划和建设,确保种植地的排水良好。
三、栽植方法。
1. 楠竹的栽植季节一般选择在春季或秋季,这两个季节气温适宜,有利于楠竹的成活和生长。
2. 栽植楠竹时,要先将楠竹苗挖出,并在根系周围保留足够的泥土,以保护根系。
然后在种植洞中放入足够的有机肥料,并将楠竹苗栽入种植洞中,填入土壤后轻轻拍实。
3. 栽植后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楠竹苗的成活。
四、养护管理。
1. 浇水,楠竹喜湿怕干,特别是在幼苗期,要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积水。
2. 施肥,楠竹生长迅速,需要大量的养分,因此需要定期施入有机肥料,保持土壤的肥力。
3. 修剪,楠竹在生长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枯黄的叶子,需要及时修剪,保持植株的健康。
4. 防治病虫害,定期检查楠竹植株,发现病虫害要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避免病虫害对植株造成伤害。
五、收获利用。
楠竹生长迅速,一般3-5年就可以进行第一次收获。
收获时要选择阳光充足的天气,将楠竹整株割取,晾晒后可以进行加工利用,如制作家具、工艺品等,也可以作为建筑材料使用。
六、注意事项。
1. 栽植楠竹时要选择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栽植在阴暗潮湿的地方。
2. 栽植楠竹时要注意保持土壤的湿润,但避免积水,以免影响植株的生长。
3. 在养护管理过程中要定期检查楠竹植株,发现病虫害要及时采取措施防治,避免对植株造成伤害。
总结,楠竹栽植实施方案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选地、准备工作、栽植方法、养护管理、收获利用以及注意事项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考虑和安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楠竹栽培管理技术
作者:熊德敏
一、楠竹造林
1、造林地的选择。
根据楠竹的生态学特性要求,在楠竹分布区域,一般应选择海拔800米以下的山窝。
山麓和山腰缓坡地段作为造林地。
干燥多风的山脊、山坡和易积水的平洼地,均不宜发展楠竹。
竹区群众有“松戴帽,杉树腰,楠竹窝”之说。
对土壤要求:(1)地层深厚,达50厘米左右,肥沃、湿润。
(2)排水和透气性能良好。
(3)呈酸性,ph值4.5-7.0为宜。
适宜土壤有,壤土、沙壤土(俗称乌沙土),轻粘土。
碱性土和盐碱土不宜栽楠竹。
2、造林整地。
整地是楠竹造林的重要环节,整地好坏直接影响造林成活率和成林快慢。
(1)整地方式:有全面整地、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三种。
视具体地形,人力、财力而选择。
一般在平缓地段(坡度20°以下)造林应力争全面整地。
(2)造林密度:楠竹造林密度一般为20-35株/亩。
株行距可选择6米×6米,6米×5米和4米×5米。
也可视地形随机布点。
(3)栽植穴规格:长1.5米——1.7米,宽0.8——1米,深0.5米左右。
挖成长方形或随圆形。
3、造林季节:整地宜在夏季六、七月份进行。
栽杆则宜于冬季和早春(即十二月至二月),且宜早不宜迟。
4、造林方式:楠竹主要有两种造林方式:
(1)移竹造林。
就是在竹林中选择分枝低,生长旺盛,无病虫害,直径3——6厘米,2——3年生的竹株作为母竹,连同竹鞭挖掘移栽。
(2)实生苗造林。
挖取2——3年生的实生苗,每3——5株一丛,带有竹鞭,多带土,剪去顶梢及枝叶三分之一左右,进行栽植。
二、楠竹林抚育管理
(一)新造林地抚育管理。
楠竹栽植后,头三、四年需要进行抚育管理。
主要抓除草松土,适时施肥、护笋养竹。
可以耕代抚、搞林宵间作。
除草每年需进行两次,第一次在五、六月份进行。
第二次应在八、九月完成。
抚育要达到消除草荒、松疏土壤的目的。
咸宁市林科所1965年采用移竹造林方式,营造30亩楠竹林。
造后坚持抓抚育管理。
到1970年就郁闭成林。
目前,竹林已护展到60余亩,亩平立竹达469株,平均眉围32.2厘米。
已成为咸宁市楠竹经营模式林。
(二)楠竹成林抚育管理:
楠竹成林抚育管理:楠竹成林抚育管理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条:
1、护笋养竹。
护笋养竹是提高竹林密度,增加产量的关键措施。
做到不挖鞭笋和冬笋,保护春笋,及时疏退笋。
鞭笋俗称鞭梢,是楠竹地下系统构造者。
挖掘鞭笋,不仅直接妨碍新鞭鞭延,而且带来嗣年出笋量减少,成竹质量差。
一般认为冬笋不能成竹,花纹乡星星村群众在1972年冬观测3株冬笋证明,冬笋是春笋的前身,是竹笋生长发育的一个阶段,冬笋是能成竹的,因此,应严禁挖取冬笋。
春笋出土后,林内应禁止放牧。
在清明、谷雨出笋盛期,要及时疏除退笋。
退笋明显特征是,早晨笋尖上无“露水”和壳上的毛枯萎。
2、劈林。
就是砍除竹林内的杂草灌木,并留置于林地腐烂为肥料。
目的在于:①减少林地养分和水分的消耗,增加林地肥力。
②消除病虫害的寄生栖息场所,减少病虫害发生。
劈林应在6——7月进行。
这时气温高,湿度大,杂草灌木幼嫩。
易于腐烂。
有条件的地方可在9月份再进行一次劈林,俗称劈“白露林”。
3、深翻垦复。
用锄头在竹林内挖松土壤。
目的在于松疏土壤,给竹鞭行龙创造条件,提高竹鞭孕笋量。
①垦复时间。
以七、八月份为佳,谷称“七月挖金,八月挖银。
”②垦复深度:要求达到10——15厘米为宜。
③垦复要求:挖除林地柴兜、竹兜和石头,以及死鞭和老鞭。
但切忌伤害新壮鞭和笋芽。
星星村试验证明,垦复可提高新竹量20-30%。
4、适时施肥。
楠竹生长快,产量高,每年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养分。
为保让楠竹林稳定、高产,必适时施肥,补充土壤养分不足。
①施肥时间。
每年追施两次。
第一次在清明前一个月(即4月)施笋前肥。
第二次是在9月从施崔芽肥。
②施肥量。
第一次以化学肥为主。
每亩施用尿素10公斤,或碳氨20公斤及适量磷肥。
第二次以有机肥为主。
每亩施用土渣肥20担,或饼肥50-100公斤。
③施肥方法。
有机肥应以沟肥为主。
即沿水平等高线方向,按1米-1.5米的间距,开10×15厘米的施肥沟,将肥均匀施于沟内,并盖土。
化肥可穴施,或撒施,也可沟施。
5、合理采伐。
①采伐原则:“存三去四不留六,四、五度竹见空留。
”严格执行“五砍五不砍”,即“砍密不砍稀。
砍劣不砍优,砍老竹不砍嫩竹,砍冬竹不砍春竹,砍林内竹不砍林缘竹。
”保持合理的竹龄结构,一、二度竹占50%,三度竹占30%,四、五度竹占20%。
②采伐季节。
在楠竹生长季节,因生理代谢旺盛,伐竹会行起大量伤流。
这不仅损伤了竹林“元气”,而且严重影响出笋量和成竹质量。
因此,楠竹应在冬季采伐,春夏季节应严禁砍竹。
③采伐量。
合理的采伐量应依据竹林采伐后应保留的合理株数。
一般情况下,采伐量应视当年新竹量确定,做到采伐量不超过生长量。
一般竹林应保留200株/亩以上的立竹度。
丰产林应达300—350株/亩。
因楠竹林有大小年之分,采伐时,应砍竹叶发黄来年即将换叶的竹株,而不能砍伐竹叶茂密正在“孕笋‘的竹株。
忌砍林缘竹。
三、楠竹病虫害防治
(一)楠竹害虫
1、竹蝗。
又名蝗虫、蚱蜢、飞蝗、蚱鸡子。
常大面积危害,以成虫、若虫取食竹叶,致使竹林枯败。
防治方法:①人工挖卵:可于11月份组织群众至产卵多的地点挖卵块。
②在跳蝻出土十天内,于早上露水未干,用敌杀死喷撒。
③诱杀:用100斤尿加1斤敌杀死,拦匀,再用稻草浸透,在竹林中每亩放5——10堆诱杀。
2、竹斑蛾,又名竹毛虫。
以幼虫食叶危害。
防治方法:①消灭越冬虫茧。
冬季组织群众在林内搜集虫茧消毁之。
②用苏云金杆菌,每亳升含2亿孢子的浓度在竹林内喷洒。
3、竹笋泉蝇,以幼虫蛀食竹笋,使内部腐烂,造成退笋。
防治方法:①挖除受害析退笋,杀死幼虫。
②加强竹林抚育,消除栖息场所,保持林地卫生。
(二)、楠竹病害:
1、竹水桔病。
发病初,竹梢有部分叶子卷缩,变为枯黄,最后成灰白色脱落。
接着小枝逐渐枯死,最后致使全株枯死。
夏季枯死的竹子,节间有水,色黄而气臭。
目前没有好的防治措施。
只有加强竹林抚育管理。
2、楠竹枯梢病。
常发生在一年生新竹上,最初侧枝叶色变色,而后叶片开始卷曲并渐次脱落。
轻者竹梢枯死、重者全株枯死。
在防治上,首先要清除病株,减小侵染源。
对病株要及时烧毁,不能留作它用。
基次是加强竹林抚育,保护林地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