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三第14课资料讲解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康有为出身封建家庭,受传统思想影响较 深。
3、维新思想的实践及意义
(1)实践及结果:推动了戊戌变法的开 展,结果变法失败;
(2)意义:促进了人民的觉醒,起到思想 启蒙作用,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小结: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帝国主义掀起 瓜分狂潮
4、“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夷者,外 夷制之”这种思想是谁在什么书中最早提出的 A、魏源《海国图志》 B、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C、容闳《西学东渐记》 D、洪仁玕《资政新篇》
5、称林则徐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主要 因为 A. 认识到清政府腐败堕落 B. 鸦片泛滥的危害 C. 最早主张向西方学习 D. 是领导禁烟运动的民族英雄
3、实质: 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 方先进技术,达到强化封建制度,巩 固封建统治之目的。
4、实践--洋务运动
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5、实践结果:
这三幅图揭示了什么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 中国的哪一个阶级又提出了什么思想来强国 御侮?
三、维新变法思想: (19世纪90年代)
1、背景: (1)政治上:a.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加剧
A、改革内政,振兴清朝 B、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御侮之道 C、学习新技术发展资本主义 D、启迪人们摆脱封建思想束缚 2、鸦片战争失败后,一部分人开始寻求改变
现状的道路和学习西方,他们大多属于 A、统治集团中的顽固势力 B、地主阶级爱国知识分子 C、经营对外贸易的商人 D、下层群众中的先进者
3、洋务运动之所以没有达到“师夷长技以 自强”的目的,是因为 A、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 B、局限于引进西方先进科技 C、外国资本的挤压 D、没有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海国图志》使得中国人对世界的 认知有了一定的改变。但这本书在 中国当时没什么影响,反而传到日 本去了,对明治维新起了很大的思 想启蒙作用。
正如当代历史学家戴逸所说的“历 史的悲剧只有在悲剧造成以后很久 时间,人们才会感到切肤之痛”。
探究:
下图反映了19世纪50年代,清政府面临 怎样的内外形势?在这种形势下,中国的有 识之士又提出了什么思想来寻求强国御侮之 道?
新
5、实践结果:
变 法
三、维新变 法思想
1、背景 2、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3、维新思想的实践及意义
一、“师夷长技以制夷”( 19世纪40-50年代
1.背景 政治上: 鸦片战争的打击,一部分 先进的中国人从“天朝上 国”的美梦中惊醒
思想文化上:
经世ຫໍສະໝຸດ Baidu用思想的影响
一、“师夷长技以制夷”(19世纪40-50年代) 1.背景 2、代表人物——林则徐、魏源
6、百日维新期间,维新派没有提出开国会、定 宪法,表明他们: A.不敢触动封建制度 B.最终放弃了改革方案 C.认识到中国“民智未开” D.对封建势力作出了妥协和让步
7、下列属于洋务派的有:①师夷长技以制夷 ②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③师夷长技以自强 ④ 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心不在技 艺 A. ③④ B.①③④ C. ①②③ D.②③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9世纪60—90年代
1、背景: 清王朝面临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
2、含义: 中学指中国传统文化和封建制度,特别是儒家的 纲常名教; 西学指西方文化,主要指近代科学技术。
“中学为体”是肯定封建制度,以中国的纲常名 教作为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 “西学为用”是采用西方先进近代科技,
《孔子改制考》传维新变法
中国传统儒家 思想相结合
梁启超
伸民权、设
《变法通议》议院、变法
图存
严复
《天演论》 主权在民、
以西方进化论 作为变法维新
民主君仆 的理论武器
议一议:康有为为什么要借助经学的 外衣,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
1、封建势力的强大,借助经学,可以减少变 法阻力;
2、19世纪末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 力量不够强大,资产阶级软弱和妥协;
历史必修三第14课
道县一中历史教研组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课程标准: 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 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 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 起的作用。
从 “
1.背景
一、“师夷 长技以制夷”
2、代表人物
师
3、实践
夷
长
1、背景:
技
2、含义:
” 到 维
二、“中学为 3、实质: 体,西学为用” 4、实践--洋务运动
b.甲午战争、洋务运动的失败,证明仅 仅学习西方技术无法使中国“自强” (2)经济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和初步发展(经济基础) (3)思想上:早期维新思想的产生
(思想基础)
2、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人物 主要著作 主要思想 思想特点
康有为
否定君主专 《新学伪经考》制统治,宣
把西方资产阶 级政治思想与
——曾国藩《复陈购买洋船炮折》(1861年) 阅读以上材料,并结合课文P69第一段思 考“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含义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
林则徐
魏源
林则徐 历史地位: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主要活动:(1)设立翻译馆, 将所得夷书就地翻译。
(2)引进西方先进炮船并加 以仿制。
(3)编译《各国律例》、 《四洲志》等资料,介绍其 它国家的情况。
魏源 代表作: 核心思想: “师夷长技以制夷” 目的: 作用:引导、关注、启迪
“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 之;善师四夷者,能制四 夷。
8、洋务派所倡导的学习西方的内容不包括 A. 科学技术 B. 政治制度 C. 教育制度 D. 赋税制度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 独火器乃不能及”。他们提出“中学为体,西学 为用” “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思想。
——人教版历史必修3
材料二……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 顺。……始而演习,继而试造,……可以剿发捻, 可以勤远略。
“师夷长技 以制夷”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维新思想
器物阶段
制度阶段
中国近代学习西方的特点:
1、学习西方经历了一个由思想认识 到付之实践的过程
2、各派的思想及政治活动都与挽救 民族危亡相结合
3、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由表 及里,逐步深入的过程;
1、英国大炮轰开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一 些爱国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 惊醒,新思想萌发了,林魏新思想的核心 是
3、维新思想的实践及意义
(1)实践及结果:推动了戊戌变法的开 展,结果变法失败;
(2)意义:促进了人民的觉醒,起到思想 启蒙作用,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小结: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帝国主义掀起 瓜分狂潮
4、“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夷者,外 夷制之”这种思想是谁在什么书中最早提出的 A、魏源《海国图志》 B、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C、容闳《西学东渐记》 D、洪仁玕《资政新篇》
5、称林则徐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主要 因为 A. 认识到清政府腐败堕落 B. 鸦片泛滥的危害 C. 最早主张向西方学习 D. 是领导禁烟运动的民族英雄
3、实质: 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 方先进技术,达到强化封建制度,巩 固封建统治之目的。
4、实践--洋务运动
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5、实践结果:
这三幅图揭示了什么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 中国的哪一个阶级又提出了什么思想来强国 御侮?
三、维新变法思想: (19世纪90年代)
1、背景: (1)政治上:a.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加剧
A、改革内政,振兴清朝 B、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御侮之道 C、学习新技术发展资本主义 D、启迪人们摆脱封建思想束缚 2、鸦片战争失败后,一部分人开始寻求改变
现状的道路和学习西方,他们大多属于 A、统治集团中的顽固势力 B、地主阶级爱国知识分子 C、经营对外贸易的商人 D、下层群众中的先进者
3、洋务运动之所以没有达到“师夷长技以 自强”的目的,是因为 A、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 B、局限于引进西方先进科技 C、外国资本的挤压 D、没有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海国图志》使得中国人对世界的 认知有了一定的改变。但这本书在 中国当时没什么影响,反而传到日 本去了,对明治维新起了很大的思 想启蒙作用。
正如当代历史学家戴逸所说的“历 史的悲剧只有在悲剧造成以后很久 时间,人们才会感到切肤之痛”。
探究:
下图反映了19世纪50年代,清政府面临 怎样的内外形势?在这种形势下,中国的有 识之士又提出了什么思想来寻求强国御侮之 道?
新
5、实践结果:
变 法
三、维新变 法思想
1、背景 2、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3、维新思想的实践及意义
一、“师夷长技以制夷”( 19世纪40-50年代
1.背景 政治上: 鸦片战争的打击,一部分 先进的中国人从“天朝上 国”的美梦中惊醒
思想文化上:
经世ຫໍສະໝຸດ Baidu用思想的影响
一、“师夷长技以制夷”(19世纪40-50年代) 1.背景 2、代表人物——林则徐、魏源
6、百日维新期间,维新派没有提出开国会、定 宪法,表明他们: A.不敢触动封建制度 B.最终放弃了改革方案 C.认识到中国“民智未开” D.对封建势力作出了妥协和让步
7、下列属于洋务派的有:①师夷长技以制夷 ②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③师夷长技以自强 ④ 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心不在技 艺 A. ③④ B.①③④ C. ①②③ D.②③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9世纪60—90年代
1、背景: 清王朝面临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
2、含义: 中学指中国传统文化和封建制度,特别是儒家的 纲常名教; 西学指西方文化,主要指近代科学技术。
“中学为体”是肯定封建制度,以中国的纲常名 教作为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 “西学为用”是采用西方先进近代科技,
《孔子改制考》传维新变法
中国传统儒家 思想相结合
梁启超
伸民权、设
《变法通议》议院、变法
图存
严复
《天演论》 主权在民、
以西方进化论 作为变法维新
民主君仆 的理论武器
议一议:康有为为什么要借助经学的 外衣,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
1、封建势力的强大,借助经学,可以减少变 法阻力;
2、19世纪末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 力量不够强大,资产阶级软弱和妥协;
历史必修三第14课
道县一中历史教研组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课程标准: 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 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 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 起的作用。
从 “
1.背景
一、“师夷 长技以制夷”
2、代表人物
师
3、实践
夷
长
1、背景:
技
2、含义:
” 到 维
二、“中学为 3、实质: 体,西学为用” 4、实践--洋务运动
b.甲午战争、洋务运动的失败,证明仅 仅学习西方技术无法使中国“自强” (2)经济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和初步发展(经济基础) (3)思想上:早期维新思想的产生
(思想基础)
2、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人物 主要著作 主要思想 思想特点
康有为
否定君主专 《新学伪经考》制统治,宣
把西方资产阶 级政治思想与
——曾国藩《复陈购买洋船炮折》(1861年) 阅读以上材料,并结合课文P69第一段思 考“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含义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
林则徐
魏源
林则徐 历史地位: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主要活动:(1)设立翻译馆, 将所得夷书就地翻译。
(2)引进西方先进炮船并加 以仿制。
(3)编译《各国律例》、 《四洲志》等资料,介绍其 它国家的情况。
魏源 代表作: 核心思想: “师夷长技以制夷” 目的: 作用:引导、关注、启迪
“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 之;善师四夷者,能制四 夷。
8、洋务派所倡导的学习西方的内容不包括 A. 科学技术 B. 政治制度 C. 教育制度 D. 赋税制度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 独火器乃不能及”。他们提出“中学为体,西学 为用” “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思想。
——人教版历史必修3
材料二……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 顺。……始而演习,继而试造,……可以剿发捻, 可以勤远略。
“师夷长技 以制夷”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维新思想
器物阶段
制度阶段
中国近代学习西方的特点:
1、学习西方经历了一个由思想认识 到付之实践的过程
2、各派的思想及政治活动都与挽救 民族危亡相结合
3、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由表 及里,逐步深入的过程;
1、英国大炮轰开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一 些爱国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 惊醒,新思想萌发了,林魏新思想的核心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