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三第14课资料讲解
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共28张PPT)
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 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 才是民族的致命伤。……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 进了北京,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 所以我们说,中华民族丧失了二十年的宝贵光阴。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课标要求: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 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 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一、开眼看世界——大碰撞下的思想微澜 1.炮口下的震撼
在鸦片战争的整个过程里,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 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战争以残酷的事实暴露了这种差距, 促使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在比较中思考。
一、开眼看世界——大碰撞下的思想微澜
对林则徐、魏源思想的评价:
林则徐是从传统的华夷观念中探出头来认识西方的第一人。而后才有魏 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著名命题以及一整套兵械火器、养兵练兵之法的议 论,作为一种思想,它又启迪了20年以后的洋务运动。过去久被士人置于眼 界之外的“夷务”日渐渗入关乎国计民生,成为经世致用之学大题目。
③编译《四洲志》(世界地理志) 《各国律例》(国际法著作); ④仿制西方战舰炮车。
林则徐(1785--1850)
一、开眼看世界——大碰撞下的思想微澜
3.一本好书——《海国图志》
《海国图志》目录 第一部分:筹海篇,讨论鸦片战争之得失; 第二部分:地图册,展示完整的世界概念; 第三部分:各国地理、沿革、政治、物产; 第四部分:表,各国教门、历法、纪年; 第五部分:各国资料汇编; 第六部分:西洋船、炮、机械图说; 第七部分:地球天文合论。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人教版历史高中必修三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精美课件
3、维新派(改良派)
进击的康有为
所谓君者,代众民任此公共保全安乐之
事,为民众之所公举,即为民众之所公用。
民者如店肆之东人;人君者,乃聘雇之司
理人耳。
——康有为《孟子微》
思考:康有为主张在中国实行什么政治制度?
畏缩的康有为
“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 先王,既不骇人,自可避祸。” “孔子道主进化,不主泥古,道主维新, 不主守旧,时时进化,故时时维新”。 “孟子言治天下,皆曰与民同之,此真 非常异义,全与西人议院民主之制同。”
思考:徐继畬推崇美国哪个方面?
守旧派:“轻信夷书,铺张扬厉”。“张外夷之 气焰,损中国之威灵” 。“一意为泰西生势,轻重 失伦,尤伤国体”。
洋务派:“徐先生未历西土,所言乃确实如是, 且早吾辈二十余年,非深识远谋加人一等者乎”
2、洋务派
太平天国运动(内忧)
奕䜣
第二次鸦片战争(外患) 曾国藩
李鸿章
“中体西用”; 自强求富
器物
迈出近代化第 一步。冲击华 夷观念。
君宪救国
制度 促进思想解放,近代 新式知识分子产生。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思想解放潮流
中国 气派
中国 特色
文化 自信
中国 故事
中国 模式
中英交战两年了,道光帝还不知道英国在何方。他派人 审问英俘,竟提出这样可笑的问题:“究竟该国地方周围 几许?”“英吉利到回疆有无旱路可通?”“与俄罗斯是 否接壤?”
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统治精英对世界局势一无所知?
—谭嗣同《仁学》
思考:谭嗣同对于满清政府持什么态度?
《定国是诏》,变法开幕
戊戌政变,变法谢幕
课堂小结: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思想解放潮流
高中历史必修3精品课件3: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解析:魏源的《海国图志》系统介绍了外国历史、地理和科技 知识,并提倡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著名主张。并促使人们开阔眼界,了解世界,对后来资产阶 级改良派有一些启蒙作用。
答案:A
2.“泰西各国一切政事皆无足取法,惟武备则力求讲求……
惟恐船坚炮利四字则精益求精。”这一论述属于下列哪一派
学习思考·康有为的变法思想 材料 康有为认为“购船置械,可谓之变器,不可谓之变事; 设邮使,开矿务,可谓之变事,而不可谓之变政”。 请思考:你怎样理解康有为的“变政”?
提示:“政”是指政治制度。要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必须 进行政治制度的变革,以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取代封建君主 专制制度。
知识链接·严复与《天演论》 严复在维新理论宣传上贡献巨大。1898年,严复翻译的 《天演论》出版。严复认为,人类社会同样受“物竞天择,适 者生存”的天演法则的支配,不能及时进步的民族会被别的民 族灭绝。但他坚信,“世道必进,后胜于今”,弱国只要肯发 愤图强,奋起直追,就能够在种族与种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 间的竞争中由弱变强。严复所宣传、提倡的进化论思想,成为 维新派批判封建顽固派守旧不变、激发人们要求变法图强的理 论武器。
C 干扰选项 《变法通议》作者为梁启超,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D 干扰选项 《孔子改制考》是康有为的著作,他主张维新变法
[题组多维演练] 1.以下是当时人对某一著述的评论: 评论一:“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陈世镕 评论二:“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陈澄 评论三:“欲制夷患,必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林吕排 据上述评论推断此书应该是 ( )
4.目的 挽救江河日下的 封建统治 。 5.影响 (1)洋务派将魏源提出的“ 师夷长技 ”的思想,付诸实践, 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开设了一批新式学堂。 (2)迈出了中国 近代化 历程的第一步。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课件
栏 目 链 接
应 用 思 考 1.如何评价“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提示:(1)打破了传统的夷夏之辨的文化价值观和天朝 中心的世界观(天下观),树立了新的世界史地观念,传 播了近代自然科学知识以及西方文化,拓宽了国人的视
栏 目 链 接
4 .实践活动:洋务派以此为指导思想开展 ________ 洋务运动, 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温馨指引:“中体西用”思想中的“中学”与“西
学”、传统和现代之间的矛盾冲突并未消除,影响了其 对西方文化的深入理解和运用。
栏 目 链 接
应 用 思 考 2.为什么说“洋务派是林则徐、魏源的继承者和发展者”?
严复
编译 天演论 《_________》
进化论 原理宣传变 借用________ 法,主张国家属于 人民 ________
栏 目 链 接
(3)作用:
①推动戊戌变法 ________运动的兴起与发展,但最终失败。 思想启蒙作用,形成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 ②起到了________ 流。
应 用 思 考
郑观应 等。 (2)代表人物:王韬、________
(3)主要思想: 商战 。 ①经济: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________ ②文化: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君主立宪制度。 ③政治:主张革新,实行________
栏 目 链 接
2.维新思想的发展:维新变法思想。 (1)时间:19世纪90年代。 (2)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
人物 著作 思想主张
借助经学外衣,动摇了统治者恪 守祖训的理论基础 托古改制,宣传维新变法的合理 性
栏 目 链 接
历史必修三第14课归纳.ppt
A.君主制 B.君主专制 C.共和制
D.君主立宪制
解析:B.考查分析比较能力。卢梭、伏尔泰和孟德斯鸠的主 张有所不同,但他们都是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都反对封建君 主专制制度。
演示课件
例3与文艺复兴相比,启蒙运动在反封建斗争方面的 突出特点是( )
A.要求摆脱天主教神学的束缚 B.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 C.矛头直指封建专制制度 D.与封建势力妥协
演示课件
孟德斯鸠(1689—1755), 法 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 1716年继 承伯父的波尔多议会议长职位。后来,他 卖掉官职,游历欧洲。认真考察了英国的 政治制度,经过长期的辛勤研究,终于写 出了《论法的精神》这部资产阶级的早期 法学经典著作。
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一书,发表于1748年。在这部著 作中,他不仅尖锐地批判了当时的专制制度,而且主张一种行政、 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君主立宪政体。他的三权分立的学说,成 了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孟德斯鸠的学说对中国资产阶 级改良派也发生过影响。1904—1909年,严复将《论法的精神》 一书,以《法意》为名译成中文出版。
德国康德:
1)思想: 人非工具 人不是他人的工具,而是自身的目的 人是一切发展过程中的最终价值取向,提出尊重他人的原则。
2)影响:
划时代,确立人类在哲学中的主体地位; 对启蒙运动作了理论总结。
演示课件
第14课 一、背景
理性之光(启蒙运动 17~18C)
二、概况
三、认识评价
1. 主要内容:提倡理性(人的思考和判断)
第14课
理性之光(启蒙运动 17~18C)
一 、背景
1.经济基础:资~经济的发展 2.阶级基础:资C力量的壮大 3.现实阻碍:天主教会和封建专制 4.推动力量: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人文主义) 5.认识基础:自然科学的发展(理性主义)
人教版历史必修3 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A.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B.师夷长技以制夷
B
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D.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4、阅读以下当时人对某一著作的评论:
评论一:“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
评论二:“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为奇书。”
评论三:“欲制夷患,必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
据上述评论推断此书应该是:
A A、《海国图志》B、《天演论》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一、开眼看世界
1、背景:
a、中国封建统治危机四伏 b、欧美资本主义国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起,不断对外侵略扩 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民族危机加深。 c、鸦片战争使有识之士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思想
民族危机 强国御侮、救亡图存(目的) 2、代表人物: 林则徐、魏源 (1)林则徐—— 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A.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落后于世界潮流
B.中国物产贫乏 C.统治者仍然做着“天朝上国”的迷梦
A
D.中、英科技间有很大的差距
12、马克思指出:“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 给他们以帮助,借他们的名字、口号、衣服,以便穿 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用的语言,演出历 史的新场面。”
人教版必修3 历史:第14课 “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课件(共27张PPT)
那个时代,我们中国人是否用平等的眼 光看待西方人呢?
按照冯友兰先生的论述绘制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一本新书 ●一次实践 ●一场变法
一、一本新书
林则徐(1785-1850) 魏源(1794-18论鸦片战争之得失; 第二部分:地图册,展示完整的世界概念; 第三部分:各国地理、沿革、政治、物产; 第四部分:表,各国教门、历法、纪年; 第五部分:各国资料汇编; 第六部分:西洋船、炮、机械图说; 第七部分:地球天文合论。
进
《天--演--论摘》编自严复《社天会演进论化》
维新思想对近代社会产生的作用?
一批一批的中国人接受了进化论;一批一批的传统士人
在 。洗 就了 其脑 历子史之意后义转而化言为,或这多种或场少面具 ,有 要近 比代 千启意 军蒙识 万的 马知 的识 厮分 杀子 更
加惊心动魄。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合理性
那时候,天下滔滔,
唯物史观:中体西用多是是那泥个古时而代顽的梗产之物。 文明史观:是对西方人体工。’业…作文…为明如前冲果提击没,的有‘反‘西应中用。’ 近代化史观:中国近无代所化依的托第,一他步在。中国是
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
局限性
根范本围目:范的围:维局护限腐于朽器中的物国封层社—建面会—统。的陈治新旭。陈麓代《谢近》代
在日本: 如获至宝; 革新内政的“有 用之书”; 被大量翻印、印 刷了15版
当时中古封建顽固势力非常强大
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不会一帆风顺
可惜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 失败的教训,战后与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 仁,妄自尊大。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 进了北京,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 西洋不可’所以我们说,中华民族丧失了二 十年的宝贵光阴。
高中历史必修3第14课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背景:内忧外患 概念(含义):在维护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强 调以封建纲常伦理作为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 同时主张采用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挽救江河 日下的封建统治(目的) 实践:洋务运动 评价: 积极:将“师夷长技”的思想付诸实践,是中 国近代化的开端
“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 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体也。 轮船、火炮、洋枪、火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 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意为:艰难勉 强地跟着走),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 果以足恃欤?” ——郑观应《盛世危言·自序》
提倡西学,促进了人民的觉醒
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反封建专制,抨击封建思想,兴民权
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革运动
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
是一次救亡图存的爱国政治运动
小结:
时间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19C60—90s
19C40s
外国入侵, 技术落后
19C90s
外患加剧, 制度腐朽
背景 人物
主张: 政治——主张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 经济——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 文化——兴办学校,学习西方科学文化知识
③ 局限性:
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没有付诸行动(民族 资本主义经济产生,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弱 小)
2.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
(1)背景:(结合图片信息概括)
——康梁维新思想(19世纪90年代)
1872年 轮船招商局 李鸿章
建 立 近 代 海 军
南洋海军
北洋海军
福建海军
办海军——组建一支近代化的海军
80年代中期,洋务派初步建成北洋、南 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课件(共30张ppt)
问题2:谈谈“传统的夷狄观念”是什么?“动摇了”指的是什么?
中国先进,西方落后。 中国开始落后,西方先进。
一、“开眼看世界”
背景分析
鸦片战争使得中国有识之士开始意识到西方的 先进,中国的落后。
问题3:
那么, 面对这样的情形,以林则徐、 魏源为代表有识之士是怎么做的呢? 请大家阅读教材相关内容进行归纳!
2、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材料 三
问题5:阅读材料和教材,分析洋务运动的积极意义。
在我们这个社会里,做事极不容易。同治年间
起始的自强运动,虽未达到目的,然而能有相当的 成绩,已经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倘若当时没有恭亲 王等在京内主持,没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在 京外推动,那末,英法联军及太平天国以后的中国 还要麻木不仁,好像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国一样。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问题4:结合教材和材料归纳康有为的思想主张。
康有为
思想主张: ①变法图强,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②否定君主专制,宣传维新变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宣传方式: ①讲学:办万木草堂 ②著书:《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材料五
“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他 们的名字、口号、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 用这种借用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
——《同治六年二月十五日大学士倭仁折》
抵制
统治阶级内部思想认识的变化
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
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
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
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洋船炮折》(1861年)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14课课件
2.康有为为什么要借助经学的外衣,宣传维 新变法思想?
孔子是旧中国的思想中心。抓住了孔子, 思想之战就成功了。皇帝是旧中国地政治中心, 所以康有为的实际政治工作是抓住皇帝下手。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①儒家思想在中国根深蒂固,封建势力强大,借助经 学,可以减少变法阻力 ②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 量薄弱
海》
军 事 工 业 : 以 号 “ 自 强 ” 为 口
1867年 天津机器制造局 崇厚
1861年 安庆内军械所 曾国藩
1865年 江南制造总局 李鸿章
1866年 福州船政局 左宗棠
(2)代表: 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 (3)主张
维新代表的主要主张
维新代表 康有为 梁启超 严 复 维新主张
借孔子否定君主专制,传播西方政治 学说,为变法提供理论依据。
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一书中,宣称孔子是托 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说孔子假托古圣先王尧、 舜、禹的言论来宣传自己的政治观点。
1.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有什么特点?
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① 设译馆,翻译外国书报刊,如《各国律例》; ② 编译《四洲志》(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 地理志),系统介绍各国地理历史概况。
A.编写著作:《海国图志》
——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 详实专著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 B.主张: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 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师夷长技以制夷 —— <<海国图志· 序>> (内容: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主要是 军事技术 目的:抵抗外国侵略者)
提倡西学,促进了人民的觉醒
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高中历史必修三14课知识点
高中历史必修三14课知识点高中历史必修三14课主要讲解的是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为了方便同学们复习,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高中历史必修三14课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历史必修三14课知识点一、“开眼看世界”1、背景:(1)外部: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崛起,加紧对外侵略。
(2)内部:闭关自守,对外部世界一无所知2、开眼看世界的状况:(1) 林则徐,编译出《四洲志》《各国律例》等资料。
《四洲志》介绍世界三十余国的地理、历史和政情,林则徐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2)魏源完成林则徐嘱托,在《四洲志》基础上,编撰出《海国图志》。
魏源在该书序言中,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明确了向西方学习的具体内容、方法和目的,引导着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启迪作用。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背景:(1)外有西方列强的侵略(第二次鸦片战争)。
(2)内有太平天国运动的打击。
2、过程: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为代表的洋务派,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乃不能及”。
于是,他们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思想。
3、目的:洋务派肯定封建制度,强调以封建纲常伦理作为国家安身它命的根本,同时主张采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挽救江河日下的封建统治。
4、实践:掀起一场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开设了一批新式学堂,迈出了中国进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三、维新变法思想1、背景:(1)洋务运动的展开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2)早期维新思想的出现。
代表人物有王韬、郑观应等。
(3)思想主张:a 经济上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b 文化上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c 政治上主张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4)特点:早期维新派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
2、维新变法思想的形成:(1)时间:19世纪90年代初。
(2)这时主要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
(3)过程:a 康有为在广州办万木草堂,宣传维新思想.b 撰写《新学伪经考》,将封建统治者奉为儒学正统的古文经典斥为伪书。
历史必修三-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 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光绪 举人等。汉族,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 派代表人物,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者,深度 参与了中国从旧社会向现代社会变革的伟大 社会活动家,民初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教授之 一、著名新闻报刊活动家。他的文章富有独特的历史视角,令 人深思,启蒙思想. 梁启超自幼在家中接受传统教育,1889年中举。1890 年赴京会试,未中。回粤路经上海,看到介绍世界地理的 《瀛环志略》和上海机器局所译西书,眼界大开。同年结识 康有为,投其门下,后来,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 戌变法”。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包括影响后世深远 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历史研究法》、《少年 中国说》。
①太平天国运动危及清政府统治 ②二鸦后列强对华侵略的加剧
2.含义:中学:中国传统文化(儒家纲常名教) 西学:西方文化(近代科学技术) “中学为体”: 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 “西学为用”: 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学技术来维 护清王朝统治。
3.代表人物:(地主阶级洋务派)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 4.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 5.实践:洋务运动 •创办近代工业(军用、民用)
在我们这个社会里,做事极不容易。同治 年间起始的自强运动,虽未达到目的,然而能 有相当的成绩,已经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倘若 当时没有恭亲王等在京内主持,没有曾国藩、 李鸿章、左宗棠在京外推动,那么,英法联军 及太平天国以后的中国还要麻木不仁,好像鸦 片战争以后的中国一样。
——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有人说:“洋务派是林则徐、魏源的继承 者。”你同意这一说法吗?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八月十三日,乾隆皇帝接见英国使臣马戛尔尼
船坚炮利的直观刺激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14课 从师夷长技从到维新变法课件
派别
抵抗派
洋务派
维新派
背景
代表人物
主张
后教一:西学东渐的历程
派别
抵抗派
洋务派
维新派
背景 代表人物
鸦片战争的刺 激
林则徐、魏源
内忧外患
民族危机深重
奕訢、曾国藩、梁启超、康有
李鸿章
为、严复
主张
师夷长技以制 自强、求富、 君主立宪、变
夷
中体西用
法革新
一、看世界,雾里探花
(19世纪中期-60年代)
——师夷长技以制夷
• 要求:观点明确,利用中国和世界近代史 的内容加以论证,条理要清晰,结构要严 整。
谢谢聆听
• A 洋务运动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
• B 崇洋媚外行为遭到社会鄙视
• C 洋务派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批判
• D 西方列强侵略激起国人抵制
三、变制度,昙花留香
(1898年) ——变法维新,君
主立宪
资产阶级维新派救国
• 病症:电气革命下的中国, 危机深重
• 药方:变法维新,君主立宪
洋务思想和维新思想的差异?
• 2.广泛性:地主、( 农民 )、( 资产阶级 )、( 无产阶级 )等各阶级都进行了探 索。
• 3.爱国性:中国的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向学
习西方体现了反( 封建
)、反(侵
略 )的爱国性质。
归纳小结,数字记忆法
• 一个主流:向西方学习。 • 一个任务:救亡图存。 • 两个阶级: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 • 三大口号: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
•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陈旭麓 著
后教二:“开眼看世界”的评价
• (1)进步性:开创了向西方学习的先河, • 为中国早期的近代化提供了思想准备。引导人们
最新历史必修三第14课培训资料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9世纪60—90年代
1、背景: 清王朝面临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
2、含义: 中学指中国传统文化和封建制度,特别是儒家的 纲常名教; 西学指西方文化,主要指近代科学技术。
“中学为体”是肯定封建制度,以中国的纲常名 教作为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 “西学为用”是采用西方先进近代科技,
林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徐
魏源
林则徐 历史地位: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主要活动:(1)设立翻译馆, 将所得夷书就地翻译。
(2)引进西方先进炮船并加 以仿制。
(3)编译《各国律例》、 《四洲志》等资料,介绍其 它国家的情况。
魏源 代表作: 核心思想: “师夷长技以制夷” 目的: 作用:引导、关注、启迪
“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 之;善师四夷者,能制四 夷。
5、称林则徐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主要 因为 A. 认识到清政府腐败堕落 B. 鸦片泛滥的危害 C. 最早主张向西方学习 D. 是领导禁烟运动的民族英雄
6、百日维新期间,维新派没有提出开国会、定 宪法,表明他们: A.不敢触动封建制度 B.最终放弃了改革方案 C.认识到中国“民智未开” D.对封建势力作出了妥协和让步
——人教版历史必修3
b.甲午战争、洋务运动的失败,证明仅 仅学习西方技术无法使中国“自强” (2)经济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和初步发展(经济基础) (3)思想上:早期维新思想的产生
(思想基础)
2、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人物 主要著作 主要思想 思想特点
康有为
否定君主专 《新学伪经考》制统治,宣
把西方资产阶 级政治思想与
历史必修三第14课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 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
5、实践结果:
变 法
三、维新变 法思想
1、背景 2、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3、维新思想的实践及意义
一、“师夷长技以制夷”( 19世纪40-50年代
1.背景 政治上: 鸦片战争的打击,一部分 先进的中国人从“天朝上 国”的美梦中惊醒
思想文化上:
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
一、“师夷长技以制夷”(19世纪40-50年代) 1.背景 2、代表人物——林则徐、魏源
《海国图志》使得中国人对世界的 认知有了一定的改变。但这本书在 中国当时没什么影响,反而传到日 本去了,对明治维新起了很大的思 想启蒙作用。
正如当代历史学家戴逸所说的“历 史的悲剧只有在悲剧造成以后很久 时间,人们才会感到切肤之痛”。
探究:
下图反映了19世纪50年代,清政府面临 怎样的内外形势?在这种形势下,中国的有 识之士又提出了什么思想来寻求强国御侮之 道?
A、改革内政,振兴清朝 B、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御侮之道 C、学习新技术发展资本主义 D、启迪人们摆脱封建思想束缚 2、鸦片战争失败后,一部分人开始寻求改变
现状的道路和学习西方,他们大多属于 A、统治集团中的顽固势力 B、地主阶级爱国知识分子 C、经营对外贸易的商人 D、下层群众中的先进者
3、洋务运动之所以没有达到“师夷长技以 自强”的目的,是因为 A、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 B、局限于引进西方先进科技 C、外国资本的挤压 D、没有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孔子改制考》传维新变法
中国传统儒家 思想相结合
梁启超
伸民权、设
《变法通议》议院、变法
图存
严复
《天演论》 主权在民、
以西方进化论 作为变法维新
民主君仆 的理论武器
议一议:康有为为什么要借助经学的 外衣,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
1、封建势力的强大,借助经学,可以减少变 法阻力;
2、19世纪末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 力量不够强大,资产阶级软弱和妥协;
历史必修三第14课
道县一中历史教研组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课程标准: 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 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 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 起的作用。
从 “
1.背景
一、“师夷 长技以制夷”
2、代表人物
师
3、实践
夷
长
1、背景:
技
2、含义:
” 到 维
二、“中学为 3、实质: 体,西学为用” 4、实践--洋务运动
4、“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夷者,外 夷制之”这种思想是谁在什么书中最早提出的 A、魏源《海国图志》 B、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C、容闳《西学东渐记》 D、洪仁玕《资政新篇》
5、称林则徐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主要 因为 A. 认识到清政府腐败堕落 B. 鸦片泛滥的危害 C. 最早主张向西方学习 D. 是领导禁烟运动的民族英雄
8、洋务派所倡导的学习西方的内容不包括 A. 科学技术 B. 政治制度 C. 教育制度 D. 赋税制度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 独火器乃不能及”。他们提出“中学为体,西学 为用” “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思想。
——人教版历史必修3
材料二……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 顺。……始而演习,继而试造,……可以剿发捻, 可以勤远略。
“师夷长技 以制夷”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维新思想
器物阶段
制度阶段
中国近代学习西方的特点:
1、学习西方经历了一个由思想认识 到付之实践的过程
2、各派的思想及政治活动都与挽救 民族危亡相结合
3、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由表 及里,逐步深入的过程;
1、英国大炮轰开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一 些爱国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 惊醒,新思想萌发了,林魏新思想的核心 是
林则徐
魏源
林则徐 历史地位: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主要活动:(1)设立翻译馆, 将所得夷书就地翻译。
(2)引进西方先进炮船并加 以仿制。
(3)编译《各国律例》、 《四洲志》等资料,介绍其 它国家的情况。
魏源 代表作: 核心思想: “师夷长技以制夷” 目的: 作用:引导、关注、启迪
“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 之;善师四夷者,能制四 夷。
b.甲午战争、洋务运动的失败,证明仅 仅学习西方技术无法使中国“自强” (2)经济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和初步发展(经济基础) (3)思想上:早期维新思想的产生
(思想基础)
2、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人物 主要著作 主要思想 思想特点
康有为
否定君主专 《新学伪经考》制统治,宣
把西方资产阶 级政治思想与
——曾国藩《复陈购买洋船炮折》(1861年) 阅读以上材料,并结合课文P69第一段思 考“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含义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
6、百日维新期间,维新派没有提出开国会、定 宪法,表明他们: A.不敢触动封建制度 B.最终放弃了改革方案 C.认识到中国“民智未开” D.对封建势力作出了妥协和让步
7、下列属于洋务派的有:①师夷长技以制夷 ②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③师夷长技以自强 ④ 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心不在技 艺 A. ③④ B.①③④ C. ①②③ D.②③
3、康有为出身封建家庭,受传统思想影响较 深。
3、维新思想的实践及意义
(1)实践及结果:民的觉醒,起到思想 启蒙作用,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小结: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帝国主义掀起 瓜分狂潮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9世纪60—90年代
1、背景: 清王朝面临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
2、含义: 中学指中国传统文化和封建制度,特别是儒家的 纲常名教; 西学指西方文化,主要指近代科学技术。
“中学为体”是肯定封建制度,以中国的纲常名 教作为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 “西学为用”是采用西方先进近代科技,
3、实质: 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 方先进技术,达到强化封建制度,巩 固封建统治之目的。
4、实践--洋务运动
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5、实践结果:
这三幅图揭示了什么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 中国的哪一个阶级又提出了什么思想来强国 御侮?
三、维新变法思想: (19世纪90年代)
1、背景: (1)政治上:a.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