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技术在大气氮氧化物检测中的应用_艾锦云
光电触媒在大气治理中的应用
![光电触媒在大气治理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4271a28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40.png)
光电触媒在大气治理中的应用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大气污染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
城市大气的各类污染物种类繁多,如PM2.5、有机物、氮氧化物等物质对人体及环境带来了难以承受的影响。
为了改善空气质量,我们需要找到有效的大气污染治理方案。
光电触媒就是一种这样的治理方案。
光电触媒技术利用光电催化剂对污染物进行分解及氧化,将其转化成无害物质,是一种比传统物理和化学治理方法更为高效的技术。
在大气治理中,光电触媒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有机及无机物的治理。
像PM2.5等细小的颗粒物可使用表面改性的纳米结构光电触媒进行催化分解,将颗粒物分子的碳、氢、氮、氧、硫等元素更换为无害的CO2、H2O等物质。
除了颗粒物,光电触媒还可以对有机污染物进行处理。
如挥发性有机物(VOCs),一种能够挥发并进入大气中的有机物,能够对人体及环境产生很大影响。
在结构上,VOCs具有较多结构不确定性,所以端上需要先采用低温等离子体进行对有机物的预分解处理,然后使用光电触媒对其进行深度催化分解,最后将VOCs转化为CO2和H2O。
与其他常规处理方式相比,光电触媒技术对VOCs的处理速度更快、效率更高。
氮氧化物在大气治理中也是一类重要的污染物,它们是汽车、电厂、工厂等排放的废气中的重要组成成分。
光电触媒技术可用于污染物氮氧化物的处理,将氮氧化物转化为NO2和NO3,再使用普通滤网将它们过滤掉,效果卓越。
总的来说,光电触媒技术在治理大气污染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它不仅能对污染物进行高效快速的分解,还能将其分解为无害物质,大大降低治理过程中的二次污染,同时能够在加工的同时把不完全燃烧的物质进行氧化分解,回收能源。
但是,光电触媒技术的应用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光电触媒的成本和使用寿命、反应速率等方面仍需进一步研究。
同时,光电触媒技术对治理大气污染也要配合其他治理方案,以达到最高效的治理结果。
总的来说,光电触媒技术可作为治理大气污染的科技手段之一,具有较高的治理效率和输出效果。
光电信息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光电信息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e98dae9d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03.png)
光电信息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光电信息技术是一种将光学和电子技术相结合的高新技术,它在环境监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介绍光电信息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包括光电传感器、光谱分析和光学成像等方面,以探究其在环境监测中的重要作用。
一、光电传感器的应用光电传感器是光电信息技术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应用广泛涉及到环境中各种参数的检测,包括温度、湿度、气体浓度等。
例如,通过光电传感器可以实现对空气中颗粒物的检测,从而有效监测大气质量,及时预警空气污染问题。
同时,光电传感器还能够应用于水质监测中,通过测量水中溶解氧、PH值等参数,帮助人们了解水质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二、光谱分析的应用光谱分析是光电信息技术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主要通过对光信号的分析,获取样品的光学信息。
在环境监测中,光谱分析可以用于检测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等。
例如,通过分析土壤样品的光谱特征,可以判断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浓度,从而对土壤污染问题进行评估。
此外,光谱分析还可以用于大气污染监测,通过分析大气中的光谱信息,识别出大气中的各种污染物,并进行浓度监测和趋势预测。
三、光学成像的应用光学成像是光电信息技术中的一项重要应用,在环境监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光学成像可以用于野生动物的生境监测,通过利用红外相机等设备进行动物的夜间观测,帮助科研人员了解动物的活动规律、栖息地情况等。
同时,光学成像还可以应用于植被监测中,通过无人机等设备进行高分辨率的植被成像,帮助人们了解植被分布情况,并进行森林资源调查和植被退化评估等工作。
总结起来,光电信息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从光电传感器的应用到光谱分析和光学成像,都为环境监测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未来,随着光电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相信其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为我们提供更加准确和全面的环境数据,以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
光电信息传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光电信息传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537b695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cc.png)
光电信息传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随着工业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增多,环境污染成为了全球共同面临的问题。
为了保护环境及人类的健康,环境监测越来越重要。
而光电信息传感技术作为一种高精度、高灵敏度、非接触式测量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中。
本文将介绍光电信息传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并讨论其优势和挑战。
首先,光电信息传感技术在大气污染监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光电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空气中的PM2.5、PM10等颗粒物的浓度,以及SO2、NO2等有害气体的含量。
传感器通过光散射和吸收的方式,检测空气中微粒和气体对光的影响,从而准确判断污染程度,并提供及时的预警信息。
这些数据对政府和环境保护机构制定有效的空气净化措施至关重要。
其次,光电信息传感技术在水质监测中也发挥着关键作用。
通过光电传感器可以测量水质中的溶解氧、溶解有机物、浊度等指标。
传感器通过测量光的透过和散射情况,判断水质中的污染程度,并及时提供相关数据。
这些数据对于水资源管理、饮用水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利用光电信息传感技术可以实现水质在线监测,及时发现并解决水质问题,保障人民的饮用水安全。
光电信息传感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土壤污染监测。
通过光电传感器可以检测土壤中的重金属、有机化合物、土壤湿度等关键指标。
传感器通过测量光电信号的强度和变化,判断土壤的污染程度,并提供数据支持给农业生产和土壤修复工作。
这些数据在决策制定和污染治理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农民合理施肥、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保护农田环境。
除了大气、水质和土壤的监测,光电信息传感技术还可以被应用于噪声监测。
通过光电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噪声的强度和频率分布。
这对于城市噪音治理、工地施工噪声控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利用光电信息传感技术,可以对噪音源进行有效定位和监测,帮助有关部门制定噪音治理政策和技术措施。
光电信息传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光电传感器具有高精度和高灵敏度,能够实时、准确地检测环境中的污染物。
大气光学技术在空气污染监测研究中的应用
![大气光学技术在空气污染监测研究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22b2e1c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f3.png)
大气光学技术在空气污染监测研究中的应用随着环境的恶化,空气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其中,大气污染是指空气中的颗粒物、气态污染物等对人体和环境产生潜在危害的物质。
目前,针对大气污染的监测技术越来越多样化,其中大气光学技术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监测手段,它可通过光学探测仪器实现对大气污染的实时监测和快速预警。
大气光学技术,是指通过分析大气中光线经过大气时受到的光学效应,来检测大气污染物浓度的监测技术。
最常见的光学效应有光学散射和吸收,通过对这两种光学效应的分析可以得到大气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浓度。
而大气光学技术又可分为主动探测和被动探测两种,前者包括激光雷达、气态污染物测量机等,后者则包括光学探测器、光谱仪等。
作为大气污染监测的重要手段之一,大气光学技术的应用在整个大气污染监测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在大气光学技术的应用方面,最为普遍的是激光雷达技术。
激光雷达技术以其快速、高准确度等优势被广泛用于大气颗粒物的测量,包括PM2.5、PM10等。
通过分析激光雷达射线在大气中的反射,可以得到大气污染物的空间分布、浓度分布等信息,通过激光雷达技术可以快速地进行灰霾、雾霾等大气污染物的实时监测。
此外,大气光学技术在大气污染监测研究中还有其他重要的应用。
例如,利用红外光学技术,可以实现对污染气体的精确测量和控制。
红外光学技术可以识别出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氮、臭氧等,并且可以实现气体的浓度监测和控制,是一种十分有效的防治空气污染的手段。
此外,大气光学技术还可与其他监测技术相结合,形成多元、多传感器的大气污染监测系统。
例如,将大气光学技术与气象监测技术相结合,可以实现对污染物及时准确的检测和分析,并且可以预测大气污染物的扩散路径和速度,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重要的技术手段和数据支撑。
总之,大气光学技术在空气污染监测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广阔,其高空间和时间分辨的特性、快速准确的监测方法,将极大促进空气质量分析和改善工作。
因此,大气光学技术在未来的污染监测和防治中将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光电传感器在环境污染检测中的应用
![光电传感器在环境污染检测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c941f80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a1.png)
光电传感器在环境污染检测中的应用随着社会发展和人口增长,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环境污染不仅会破坏生态平衡,影响人们的健康,还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经济的损失。
因此,环境污染的监测和治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而现代科技的发展,则为环境监测提供了更多的手段,其中光电传感器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之一。
光电传感器是将光电效应和传感器技术相结合的一种装置。
它可以将光的能量转换为电信号,实现对光信号的检测和测量。
这种传感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灵敏度高、响应时间快等优点,因此在环境污染检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光电传感器可以用于检测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是目前环境污染中比较严重的一种,影响范围广、危害性大。
常见的大气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
光电传感器可以通过检测大气中的这些污染物,实现对大气污染程度的监测和评估。
比如,可以利用光电传感器监测氮氧化物的浓度,从而实现对空气质量的监测和控制。
其次,光电传感器可以用于水质监测。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但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水质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水中的污染物如重金属、有机物等不仅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还会破坏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光电传感器可以通过检测水中的污染物,实现对水质的监测和预警。
比如,可以利用光电传感器检测水中的溶解氧含量,从而判断水质是否达到标准,以及水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最后,光电传感器可以用于土壤污染检测。
土壤是农业生产和环境生态系统的载体,但由于工业生产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土壤污染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土壤污染不仅会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还会对土地生态环境造成长期的影响。
利用光电传感器可以检测土壤中的有害化学物质,如重金属、农药等,从而评估土壤的污染程度和影响范围,为环境治理提供依据和建议。
光电传感器作为一种新兴的环境检测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虽然光电传感器还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噪声和灵敏度等问题,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传感器技术的不断改进,这些问题也将逐渐得到解决。
光电传感器技术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
![光电传感器技术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9036d072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cf.png)
光电传感器技术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光电传感器技术是一种基于光学原理的传感器技术,通过检测光信号的变化来获取环境中的信息。
在环境检测领域,光电传感器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光电传感器技术在大气环境检测、水质监测以及土壤污染监测中的应用,并探讨其在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性。
首先,光电传感器技术在大气环境检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大气环境污染直接影响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对于大气环境进行准确监测和预警是十分关键的。
通过光电传感器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大气中的各种污染物浓度,如颗粒物、二氧化硫等。
同时,利用不同波长的光电传感器可以对不同类型的污染物进行监测,提高了监测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这种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帮助政府部门制定合适的环境保护措施,还可以提醒民众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减少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其次,光电传感器技术在水质监测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随着水资源的逐渐减少和水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水质监测变得尤为重要。
光电传感器技术可以用于检测水中的各种污染物,如悬浮颗粒、重金属离子和有机污染物等。
通过测量水体中的不同波长光信号的吸收、散射和透射情况,可以得到水质的各项指标,如浑浊度、溶解氧含量和PH值等。
这种技术不仅能够实时监测水质的变化,还可以对不同类型的水质进行分类和评估。
这对于水源保护、水污染治理和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光电传感器技术在土壤污染监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土壤是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的基础,而土壤污染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和人类的健康。
光电传感器技术可以用于测量土壤中的各种重金属离子、农药残留和有机污染物等。
通过光电传感器技术,可以实现对土壤中污染物的快速、准确的检测和监测。
这种技术不仅有助于污染源的排查和土壤修复工作的开展,还能够提高土壤质量的监控和管理水平,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光电传感器技术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范围广泛,对于大气环境、水质和土壤的监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光电传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光电传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e74824b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81.png)
光电传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第一章前言环境监测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它对于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光电传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光电传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第二章光电传感技术简介光电传感技术是将光学和电子学相结合的一种技术,利用光电传感器感知和测量待测量的模拟量或数字量。
该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速度、高精度和低功耗的特点,适用于各种环境监测领域。
第三章大气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光电传感技术在大气环境监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通过使用光电传感器来测量大气中的颗粒物浓度,可以了解空气质量的状况,为城市环境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此外,光电传感技术还可以用于监测大气中的气体浓度,如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以便及时判断环境安全性。
第四章水质监测中的应用水质监测是环境监测中的重要一环,光电传感技术在水质监测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使用光电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水中的溶解氧、氨氮、COD等重要指标,同时可以监测水中的浑浊度和颜色等参数。
光电传感技术的高灵敏度和高稳定性,使得水质监测更加精准和可靠。
第五章土壤质量监测中的应用光电传感技术在土壤质量监测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使用光电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土壤中的养分含量、酸碱度等参数,为农业生产提供数据支持。
此外,光电传感技术还可以用于土壤水分监测,及时掌握土壤湿度情况,为合理农田灌溉提供决策依据。
第六章噪声监测中的应用噪声污染是城市生活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光电传感技术可以用于噪声监测。
通过使用光电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噪声的强度、频率等参数,快速判断噪声是否超过国家标准,为城市环境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第七章结论光电传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涉及大气环境、水质、土壤和噪声等多个领域。
光电传感技术的高灵敏度、高精度和可靠性,使得环境监测更加准确和及时。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光电传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光电传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使用教程
![光电传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使用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52538f84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ad.png)
光电传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使用教程综述:光电传感技术是一种基于光电效应的检测技术,通过光电器件对光电信号进行采集和分析,用于实现对环境中物质浓度、温度、湿度等参数的监测。
光电传感技术具有精度高、响应快、无损伤等特点,因此在环境监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介绍光电传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光电传感技术在空气质量监测中的应用空气中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空气质量监测是当前环境监测的重点内容之一。
光电传感技术可以通过测量污染物浓度和颗粒物的直径来评估空气质量,常用的光电传感器包括气体传感器和颗粒物传感器。
在使用光电传感技术进行空气质量监测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传感器选择:根据监测需求选择合适的光电传感器,比如气体传感器可选择针对特定污染物的传感器,如一氧化碳传感器、二氧化硫传感器等;颗粒物传感器可选择激光散射传感器或光学传感器。
2. 测量原理:了解选用传感器的测量原理,掌握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测量范围,确保传感器的应用与监测需求相匹配。
3. 传感器安装:传感器在安装时需要考虑位置的合理性,避免传感器的测量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
比如对于气体传感器,应选择通风良好的地点,避免有毒气体的积聚。
4. 数据分析:获取传感器收集的数据后,需要进行分析和解读。
可以通过与已知数据进行对比,评估空气质量的好坏,判断是否达到规定的环境标准。
二、光电传感技术在水质监测中的应用水质监测是确保水体安全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光电传感技术在水质监测中广泛应用于测定水体中的化学物质浓度和溶解氧的含量。
典型的光电传感器包括吸收光谱仪、荧光光谱仪和溶解氧传感器等。
以下是使用光电传感技术进行水质监测时的一些建议:1. 传感器选择:根据监测需求选择合适的光电传感器。
不同的传感器适合于不同的水质参数,如吸收光谱仪可测定有机物质的浓度,荧光光谱仪可测定硝酸盐和磷酸盐的浓度,溶解氧传感器可测定水中溶解氧的含量。
光电子学在大气探测中的应用
![光电子学在大气探测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9f01bb3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ca.png)
光电子学在大气探测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大气探测成为了热门的研究领域。
而光电子学技术的应用使得大气探测的精准度和准确性得到了显著提高。
本文将探讨光电子学在大气探测中的应用现状和趋势。
光电子学是研究光和电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它涉及到光的发射、传播、反射和吸收等多个方面。
在大气探测领域,光电子学技术主要用于探测大气中的颗粒物、气体成分等物质。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光电子学应用。
一、激光雷达(lidar)激光雷达是一种利用激光脉冲测量距离和反射亮度的技术。
在大气探测领域,激光雷达主要用于探测大气中的颗粒物。
通过发射一束激光束,激光和大气中的颗粒物相互作用时,颗粒物会散射一部分激光光束形成散射信号。
激光雷达接收这些信号并进行处理,就可以得出颗粒物浓度、粒径等信息。
在大气污染监测、天气预测和气候变化等研究中,激光雷达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红外吸收光谱仪红外吸收光谱仪是一种利用分子吸收红外光的原理来测量气体成分的技术。
通过调节红外光的波长,能够选择性地探测不同种类的气体成分。
在大气探测中,红外吸收光谱仪主要用于探测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氨等重要气体成分。
通过连续对大气进行定量分析,揭示大气成分、构成、浓度的变化趋势并贡献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解释。
三、时分光谱仪时分光谱仪是一种高精度分光仪器,它可以在光谱分辨率很高的情况下对大气中的气体成分进行测量。
与传统的高分辨率光谱仪相比,时分光谱仪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更快的响应速度。
在大气探测中,时分光谱仪主要用于探测臭氧、氮氧化物等气体成分。
通过高精度的测量和分析,可以揭示大气化学反应的机制和速率,并且对大气化学反应的复杂性和自我调节机制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总的来说,光电子学技术在大气探测领域中的应用方式多样,同时又能够起到关键作用。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和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光电子学技术在大气探测中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和深入。
光电传感技术在环境监测和污染控制中的应用
![光电传感技术在环境监测和污染控制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db57d63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1c.png)
光电传感技术在环境监测和污染控制中的应用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
而光电传感技术作为一种前沿技术,正在逐渐成为环境监测和污染控制领域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光电传感技术的基本原理、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污染控制中的应用等多个方面来解析光电传感技术在环境监测和污染控制中的应用。
一、光电传感技术的基本原理光电传感技术是一种基于光电转换原理的测量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将待测参数转化为光学信号,再经过光电转换器转化为电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
简而言之,光电传感技术利用了光学传感器来实现对环境参数和物质浓度的测量。
那么,如何将待测参数转化为光学信号呢?一般来说,光学传感器主要由光源、传感元件和信号处理器三部分组成。
光源主要发出光线,传感元件接受并处理这些光线,将待测参数转化为光学信号,而信号处理器则将光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
二、光电传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光电传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可以用于测量大气、水、土壤等各种环境参数。
其中,常见的应用有以下几方面:1、大气污染监测大气污染是世界各地普遍存在的环境问题之一,而光电传感技术可以有效地监测大气中的空气质量。
例如,通过光散射或吸收原理,可以测量出大气中的臭氧、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的浓度,从而为大气污染治理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2、水质监测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但随着工业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水污染问题逐渐凸显。
而光电传感技术可以利用光学原理测量水中的各种有机物、无机物质,如浑浊度、COD、PH值等,提供准确的水质监测数据。
3、土壤监测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而光电传感技术可以通过光散射、吸收等原理测量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土壤类型、自然含水量等关键参数,为农业生产提供准确的参考数据。
三、光电传感技术在污染控制中的应用除了在环境监测方面的应用外,光电传感技术在污染控制方面的应用也十分广泛,可以实现对污染源的实时监控和控制。
光电传感技术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
![光电传感技术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58be7d1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86.png)
光电传感技术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当今社会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产生了巨大影响。
因此,环境检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环境检测技术的研究和发展也日益重要。
随着科技的进步,光电传感技术在环境检测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可以实现对气体、水质等物质的快速检测和判断,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详细介绍光电传感技术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
一、气体检测技术气体检测是环境检测的重要部分之一,气体检测技术主要用于检测环境中的各种气体浓度,例如CO、SO2、NO2、O3等有毒气体,这些气体通常对人体及环境有害,因此需要进行检测。
利用光电传感技术可以实现对气体的快速检测。
目前常用的气体检测技术有紫外线吸收检测和红外线吸收检测两种。
紫外线吸收检测利用气体对于紫外线的吸收特性进行检测,具有识别范围广等优点;而红外线吸收检测利用气体对于红外线的吸收特性进行检测,适用于检测各种气体,而且精确度高。
二、水质检测技术水质检测技术是另一个重要的检测领域。
水质的好坏对于人体健康、农业生产及生态环境等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利用光电传感技术可以实现对水中各种化学物质的快速检测。
针对不同的物质,可以采用不同的检测技术,包括紫外线吸收检测、荧光检测、拉曼散射光谱检测等。
其中紫外线吸收检测适用于检测水中的重金属、硝酸根、磷酸根等,荧光检测适用于检测水中的有机物质,而拉曼散射光谱检测则适用于检测有机物质的结构和分子量。
三、光纤传感技术光纤传感技术是光电传感技术的一种,它利用光纤作为传感器,可以实现对环境中各种物质的实时监测。
光纤传感技术有许多优点,如成本低、安装方便、对环境不会有破坏等。
典型的应用包括对地下水、土壤、海洋及交通等领域的监测。
例如在地下水监测中,可以通过光纤传感技术监测地下水中的温度、水位、pH值以及溶解氧等,从而得到地下水的实时变化情况。
总之,光电传感技术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可以实现对桥梁、建筑物、公路、水电站等大型工程的长期监测,也可以实现对空气、水质等环境污染物的快速监测。
光电信息科学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探索
![光电信息科学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527f36bb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88.png)
光电信息科学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探索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环境保护和监测已成为全球性的重要议题。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保护人类健康,光电信息科学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
本文将探讨光电信息科学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并介绍相关的技术和方法。
一、光电信息科学在空气污染监测中的应用1. 光学传感器的应用光学传感器是一种利用光信号进行检测和测量的装置,广泛应用于空气污染物的监测中。
通过采集光学传感器返回的信号,可以准确地测量大气中的颗粒物、气体种类和浓度等参数。
光学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响应快、体积小等优点,可以实时监测环境中的污染情况。
2. 光谱技术的应用光谱技术是一种通过测量物质吸收、发射或散射光的波长和强度来分析其组成和特性的方法。
在空气污染监测中,光谱技术可以用于检测大气中的有害气体浓度,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
通过利用不同化合物的吸收或发射光谱特征,可以对空气污染物进行准确的定量分析和监测。
二、光电信息科学在水质监测中的应用1. 光电传感器的应用光电传感器在水质监测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测量水体中的光学参数,如透明度、浊度、溶解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等,可以判断水质的好坏和是否受到污染。
光电传感器具有高精度、快速响应和自动监测的特点,在实时水质监测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2. 光谱技术的应用光谱技术在水质监测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测量水体中溶解物质的吸收、散射或发射光谱特征,可以分析水质中的有机物、氨氮、亚硝酸盐等污染物质的浓度。
光谱技术不仅能够实现对多种污染物质的快速准确检测,还能够定位污染源,为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三、光电信息科学在土壤污染监测中的应用1. 光纤传感技术的应用光纤传感技术是一种基于光信号的传输和传感原理,广泛应用于土壤污染监测中。
通过在土壤中布置光纤传感网络,可以实现对土壤中污染物的长期监测和实时报警。
光纤传感技术具有高灵敏度、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可以对土壤中的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进行准确监测。
光电传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光电传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3a13897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3e.png)
光电传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随着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环境监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光电传感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监测手段,为环境监测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探讨光电传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包括其原理、应用场景以及优势。
光电传感技术是一种利用光电效应以及光学仪器和传感器进行测量和监测的技术。
光电传感技术可以通过感光元件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从而实现对环境的精确监测。
在环境监测中,光电传感技术主要应用于空气质量监测、水质监测、噪声监测和辐射监测等方面。
首先,光电传感技术在空气质量监测中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光电传感技术,可以实时监测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
该技术可以有效地帮助环境保护部门掌握空气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了解污染源及其排放情况,从而制定出更加科学有效的环保政策措施。
其次,光电传感技术在水质监测中也得到广泛应用。
通过光电传感技术,可以实时监测水中的溶解氧、浊度、PH值和重金属等重要指标。
这些指标是评估水质优劣的关键因素,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水体中的污染物,避免水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保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此外,光电传感技术在噪声监测方面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光电传感技术,可以实时监测环境中的噪声强度和频率分布。
噪声是一种常见的环境污染,对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通过准确监测噪声的强度和分布情况,可以帮助相关部门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保护人们的听觉健康和生活环境。
最后,光电传感技术在辐射监测中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辐射是一种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的环境因素,包括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
通过光电传感技术,可以准确测量辐射强度和剂量,监测辐射污染的程度。
这种监测手段可以广泛应用于工业和医疗领域,帮助保证人们的安全和健康。
光电传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它可以实时监测环境参数,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支持。
其次,光电传感技术具有高灵敏度和广泛的测量范围,可以满足不同环境监测需求。
光电探测技术在气体监测中的应用
![光电探测技术在气体监测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9f1963a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67.png)
光电探测技术在气体监测中的应用光电探测技术这玩意儿,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高大上?但其实它在咱们生活中的气体监测方面,那可是发挥着大作用呢!就拿我之前的一次经历来说吧。
有一回我去一家化工厂参观,那刺鼻的气味儿真是让人受不了。
厂里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他们可不敢掉以轻心,因为一旦气体泄漏超标,那后果不堪设想。
这时候,光电探测技术就派上用场啦!咱们先来说说光电探测技术到底是个啥。
简单来讲,它就像是一双超级敏锐的“眼睛”,能够捕捉到气体分子发出的各种“信号”。
比如说,有些气体在特定的光照射下会产生独特的吸收或者散射现象,这就被光电探测器给察觉到啦。
在气体监测中,光电探测技术有好多优点呢。
首先,它的灵敏度特别高。
哪怕是极其微量的有害气体,也别想逃过它的“法眼”。
这就好比你在一堆沙子里找一粒特别小的金子,它都能给你精准定位。
其次,响应速度快得很。
一旦有气体出现异常,它能迅速发出警报,就像一个反应敏捷的小卫士。
再来说说它具体是怎么工作的。
想象一下,有一束特定波长的光射进了充满气体的空间里。
这束光在和气体分子相遇后,它的强度、波长等特性会发生变化。
而光电探测器呢,就负责接收这些变化后的光信号,然后把它们转换成电信号。
接下来,通过一系列复杂但又神奇的处理和分析,我们就能知道气体的成分、浓度等重要信息啦。
比如说,在监测二氧化硫这种常见的有害气体时,光电探测技术就能大显身手。
它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出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一旦超标,就能及时通知相关人员采取措施。
而且啊,光电探测技术可不单单在化工厂里有用。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它也默默地守护着我们。
比如在一些地下停车场,由于车辆排放的尾气比较多,就需要对一氧化碳等气体进行监测。
这时候,光电探测技术就能确保我们在停车场里呼吸到相对安全的空气。
还有啊,在一些环境监测站里,光电探测技术也是“常客”。
它能帮助工作人员了解一个地区的空气质量状况,为改善环境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总之,光电探测技术在气体监测中的应用,就像是给我们的生活加上了一道安全锁。
光电探测器在气体监测中的应用研究与探索
![光电探测器在气体监测中的应用研究与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23eda7e3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4f.png)
光电探测器在气体监测中的应用研究与探索哎呀,说起光电探测器在气体监测中的应用,那可真是一个既神秘又实用的领域。
我先给您讲讲我曾经的一次亲身经历。
有一回,我去一家化工厂参观,那刺鼻的气味和复杂的管道让我心里直发毛。
厂里的工作人员就跟我介绍说,他们正试图用更先进的光电探测器来监测那些可能泄漏的有害气体。
当时我就很好奇,这小小的探测器到底有啥能耐呢?光电探测器啊,就像是气体世界里的“超级侦探”。
它的工作原理其实不难理解,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接收光信号的变化来感知气体的存在和浓度。
这就好比我们的眼睛,能看到不同的颜色和亮度,而光电探测器能“看到”气体分子带来的光的变化。
在气体监测中,光电探测器的应用那可真是广泛得很。
比如说在环境监测领域,它能时刻“站岗放哨”,监测空气中的各种污染物,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这些“捣蛋分子”,一旦超标,光电探测器就能迅速发出警报。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它,我们可能都不知道自己生活的环境中潜藏着哪些威胁呢。
再说说工业生产中,那些易燃易爆的气体,像甲烷、氢气,如果泄漏了可是大麻烦。
这时候光电探测器就派上大用场啦,它能及时发现泄漏点,避免发生可怕的事故。
我还记得有个工厂,因为及时安装了先进的光电探测器,成功避免了一场可能会引发大爆炸的气体泄漏事故,这可真是救了好多人的命啊!而且,光电探测器在医疗领域也有出色表现。
在一些医疗设备中,它能监测患者呼出气体中的特定成分,帮助医生诊断疾病。
比如说,通过检测呼出气体中的某种标志物,就能早早发现一些严重的疾病,这简直就是医疗界的“神奇助手”。
光电探测器的种类也是五花八门。
有基于半导体材料的,这种就像是个小巧灵活的“小精灵”,反应速度特别快;还有基于光学纤维的,就像一条长长的“触角”,能够延伸到各种难以到达的地方进行监测。
当然啦,光电探测器在实际应用中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有时候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干扰,比如温度、湿度的变化,这就好像我们在大雾天里走路,容易迷失方向。
光电探测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光电探测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6f75710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19.png)
光电探测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在当今社会,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对环境进行准确、及时的监测显得至关重要。
光电探测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科学手段,凭借其高精度、高灵敏度和快速响应等优势,在环境监测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光电探测技术的原理是基于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通过检测光信号的变化来获取有关被测量对象的信息。
常见的光电探测器包括光电二极管、光电倍增管、电荷耦合器件(CCD)等。
这些探测器能够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进而被后续的电路和系统处理和分析。
在大气环境监测方面,光电探测技术大显身手。
例如,利用激光雷达可以对大气中的颗粒物、气溶胶进行监测和分析。
激光雷达通过向大气中发射激光束,然后接收被颗粒物散射回来的光,根据光的散射特性来推算颗粒物的浓度、粒径分布等信息。
这种技术不仅能够实现大范围、实时的监测,还可以提供垂直方向上的分布情况,对于了解大气污染的传输和扩散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差分吸收光谱技术(DOAS)也是光电探测技术在大气监测中的重要应用。
它通过测量气体分子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差异,来定量分析大气中各种污染气体的浓度,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
与传统的化学分析方法相比,DOAS 具有无需采样、快速连续测量等优点,能够及时反映大气污染的变化情况。
在水环境监测中,光电探测技术同样不可或缺。
比如,荧光光谱法可用于检测水中的有机物含量。
当特定波长的光照射到水中的有机物时,有机物会发出特定波长的荧光,通过测量荧光强度可以推算出有机物的浓度。
此外,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可以监测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浓度。
某些重金属离子在特定波长下具有特征吸收峰,通过测量吸光度的变化,就能实现对重金属离子的定量检测。
光电探测技术在土壤环境监测中也发挥着作用。
例如,近红外光谱技术可以快速、无损地分析土壤中的成分,包括土壤湿度、有机质含量、矿物质组成等。
通过对反射光或透射光的光谱分析,可以为土壤质量评估和土地资源管理提供重要的依据。
除了以上应用,光电探测技术在环境噪声监测、辐射监测等方面也有着出色的表现。
大气辅助光电排放技术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
![大气辅助光电排放技术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d1e1cfd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75.png)
大气辅助光电排放技术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对于环境治理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大气辅助光电排放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污染治理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
本文将对大气辅助光电排放技术的原理、优势以及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大气辅助光电排放技术的基本原理。
大气辅助光电排放技术是指通过将污染物经过预处理后,在高能量光束的作用下,使其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将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这种技术主要分为两个步骤:大气辅助和光电排放。
在大气辅助中,污染物会被氧化为高能量产物,而在光电排放中,高能量产物会通过光电方法进一步转化为无害物质。
大气辅助光电排放技术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首先,它可以高效地降解和转化污染物。
通过光电方法可以将有毒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的物质,从而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其次,该技术具有无二次污染的特点。
在光电排放过程中,不会产生额外的二次污染物,保证了环境的纯净。
此外,大气辅助光电排放技术还可以进行在线监测,实时反馈治理效果,提高治理过程的可控性和可持续性。
在环境治理中,大气辅助光电排放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
首先是大气污染治理方面。
大气污染是当今社会最为突出的环境问题之一。
通过大气辅助光电排放技术,可以将大气中的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减少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改善空气质量,保护人民的健康。
其次是水污染治理。
大气辅助光电排放技术可以通过处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将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减少水环境的污染程度。
此外,该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土壤污染治理、工业废弃物处理以及危险废物处理等多个领域。
然而,大气辅助光电排放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是技术成本问题。
由于该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需要一定的设备和人力投入,因此造成了一定的成本压力。
其次是规模化应用问题。
大气辅助光电排放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面对规模化治理的挑战,如何在不同地区的环境治理中推广和应用该技术,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
光电探测器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光电探测器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5565dfc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b3.png)
光电探测器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哎呀,说起光电探测器,你可能一开始会觉得这是个特别高深莫测的东西,但其实它在咱们的环境监测中可有着大作用呢!我先给你讲讲我之前的一段小经历。
有一次我去一个工业园区附近溜达,那地方老是被人抱怨空气质量不好。
我就好奇啊,到底是怎么个不好法?结果发现那里没有使用光电探测器这样先进的设备来监测环境。
当时我就想,如果能用上光电探测器,说不定就能更清楚地了解环境状况,然后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来改善了。
光电探测器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那可真是广泛得很。
比如说监测大气中的污染物,它就像是一个超级敏锐的“鼻子”。
咱们都知道,大气里的污染物种类繁多,像什么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等。
传统的监测方法可能不够灵敏,也不够及时。
但光电探测器就不一样啦,它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到这些污染物的存在和浓度变化。
就拿二氧化硫来说吧,光电探测器可以通过特定的光学原理,对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分子进行“捕捉”和分析。
它能在瞬间感知到二氧化硫浓度的微小变化,就好像是你的眼睛能迅速发现一颗在夜空中闪烁的小星星一样。
还有监测水质的时候,光电探测器也是一把好手。
想象一下,一条清澈的河流,表面看起来没啥问题,但实际上可能隐藏着各种污染物。
光电探测器可以深入到水里,检测水中的化学物质、重金属离子等等。
比如说检测水中的汞离子,它能够精确地测量出汞离子的含量,哪怕是极其微量的,也逃不过它的“法眼”。
在监测土壤污染方面,光电探测器同样能发挥大作用。
土壤中的污染物不像在空气中或者水里那么容易被发现,它们常常隐藏得很深。
但是光电探测器可以利用光的反射和吸收特性,来分析土壤中的成分。
比如说,如果土壤中含有过多的农药残留,光电探测器就能通过检测光的变化,告诉我们这里的土壤出了问题。
而且啊,光电探测器还能实时监测环境中的辐射。
这在一些特殊的地区,比如核电站周边,或者有放射性物质的场所,那可是至关重要的。
它就像是一个忠实的卫士,时刻守护着我们的环境安全。
大气氮氧化物(NO_x)光解测量技术的应用开发
![大气氮氧化物(NO_x)光解测量技术的应用开发](https://img.taocdn.com/s3/m/ce6c4916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51.png)
大气氮氧化物(NO_x)光解测量技术的应用开发近年来,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其中大气氮氧化物(NO_x)的排放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
为了更好地监测和控制大气中的NO_x浓度,科学家们不断努力开发各种测量技术,其中光解测量技术成为一种应用广泛的方法。
光解测量技术是一种通过利用光的吸收和发射特性来测量气体浓度的方法。
在大气中,NO_x分子会与光发生相互作用,这为利用光解测量技术测量NO_x提供了基础。
通过测量光的吸收和发射特性,我们可以间接得出大气中NO_x浓度的信息。
在光解测量技术的应用开发中,研究人员主要面临两个挑战:一是选择合适的光源,二是设计高效的光学系统。
光源的选择对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光源包括氘灯和氚灯,但它们存在成本高、使用寿命短和能耗大等问题。
近年来,激光器成为一种较为理想的选择,其具有功率稳定、使用寿命长和能耗低等优点。
在光学系统设计方面,研究人员需要克服光路的散射和吸收等问题,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光学系统的结构和材料选择也会对测量性能产生影响。
通过使用高纯度的光学材料和优化光路设计,可以有效地降低光学系统的噪声和干扰,提高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除了光源和光学系统的优化,光解测量技术的应用开发还需要考虑大气条件的影响。
大气中的湿度、温度和气压等因素都可能对测量结果产生一定的干扰,因此需要进行相应的校准和修正。
总之,大气氮氧化物(NO_x)光解测量技术的应用开发在环境监测和控制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选择合适的光源和优化光学系统,结合校准和修正等措施,我们可以实现对大气中NO_x 浓度的准确测量和监测,为环境保护和空气质量改善提供有力的支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相信光解测量技术将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论与综述・光电技术在大气氮氧化物检测中的应用艾锦云,何振江,杨冠玲(华南师范大学,广东 广州 510631)摘 要:介绍了大气中氮氧化物的组成,综述了激光诱导荧光法、光纤传感法、激光雷达探测法和化学发光法测定大气中氮氧化物的原理和特点,指出光电技术已在大气氮氧化物检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光电技术;氮氧化物;检测;大气中图分类号:X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09(2004)02000703Application of Photoelectric T echnology in Detection of NitrogenOxides in AirAI Jin2yun,HE Zhen2jiang,YAN G Guan2ling(South Chi na N orm al U niversity,Guangz hou,Guangdong510631,Chi na)Abstract:The composition of nitrogen oxides in air was introduced.It discussed the application of photo2 electric technology in detection of nitrogen oxides in air,including laser induction fluorometry,optical fiber sensing,laser radar detection and chemical luminescent analysis.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had wide applied in detection of nitrogen oxides in air.K ey w ords:Photoelectric technology;Nitrogen oxides;Detection;Air 氮氧化物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大气中氮氧化物检测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检测设备结构简单、易于维护、造价低廉,而且要能实现检测的自动化与在线监测。
大气中氮氧化物的检测方法有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原电池库仑滴定法、压电石英传感器法等,应用光电技术的有激光诱导荧光法、光纤传感法、激光雷达探测法和化学发光法。
上述检测方法各有优缺点及适用的领域,就实现检测的自动化与在线监测而言,光电技术有其特有的优势。
1 大气环境中的氮氧化物氮氧化物常以NO x表示,其中污染大气的主要是NO和NO2,特别是NO2,一般以NO、NO2的总浓度评价环境的污染程度[1]。
现在公认NO2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较NO密切,其毒性为NO的四五倍,且NO进入大气后,在日光照射下,会缓慢生成NO2。
2000年6月1日起,我国的环境监测系统已统一以NO2代替NO x作为监测指标。
因此,以NO2取代NO x评价大气污染更为合适[2]。
2 应用光电技术检测大气中的NO x2.1 激光诱导荧光法激光诱导荧光法是用特定波长的激光束,激发NO2(或NO)分子到较高能级,处于高能级的NO23 (或NO3)跃迁回基态时会以光子发射的形式释放能量,其光子发射时间延迟很短(<1025s),称为荧光,荧光强度与其浓度成正比。
光电转换器吸收荧光产生光电流,光电流的大小与NO2(或NO)的浓度成线性,可由光电强度判定其浓度。
收稿日期:20030331;修订日期:20040211作者简介:艾锦云(1978—),男,江西新余人,在读硕士生,研究方向为光电技术及系统。
1852年Stokes指出,用波长较短的光可以激发出波长较长的光,也就是能量大的光子可以激发能低的光子,此为激光诱导荧光法的理论依据。
实际上,该方法也适用于检测大气中的其他污染物,—7—第16卷 第2期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4年4月如SO 2等。
激光诱导荧光法属于光学法,响应速度快,灵敏度很高,可实现很低的检测极限。
然而由于系统过于复杂和精密,造价很高,大多用于科学研究,目前还没有大规模商品化。
2.2 光纤传感技术光纤传感器的一般工作原理是:由光源发出的光,经光纤传感到检测点,外界被测参量将对光信号进行调制(如通过吸收、散射、反射、荧光、光声或其他光学效应),再经光纤传至光电探测器进行检测。
NO 2特征吸收谱线在石英光纤的低损耗传输光波长范围内,基于朗比定律或其他光学原理可以测定其浓度。
光纤气体吸收传感系统见图1。
选择波长与NO2气体分子吸收谱线相匹配的光源,就可以检测其浓度。
如采用其他光源,调整单色仪可检测其他气体分子的浓度,因而具有比较广泛的适用性。
图1 光纤气体吸收传感系统 光纤传感技术用于监测NO 2浓度的系统已见报道。
有人利用氩离子激光器和光纤系统,根据NO 2气体在光波长496.5nm 处的吸收探测其浓度;还有人采用上述激光器和光纤马赫曾德尔干涉装置,用激光光声法在露天条件下检测NO 2浓度[3]。
光纤传感技术已在环境科学领域崭露头角。
光纤传感器显著的优点是体积小,易挠曲,可对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环境进行多点实时遥控,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准确性和灵敏度。
但光纤传感器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如测量范围不够宽(受光纤传输特性的影响),时间稳定性差等。
由于光纤传输光波长范围的限制,使不少物质的强吸收特征谱线不能用光纤传感器检测,然而可以预料,性能优良的新型光纤传感器将会不断出现。
2.3 激光雷达探测法激光雷达探测法的基本原理是差分吸收测量,即利用待测气体分子的吸收特性测量其浓度(见图2)。
差分吸收测量激光雷达向大气中的同一光路发射波长接近的两束脉冲激光,其中一个波长正处于待测气体的吸收线上,它被待测气体较强地吸收;另一波长处于待测气体吸收线的边翼或吸收线外,待测气体对它的吸收很小或没有吸收。
由于这两束激光波长相近,其他气体分子和气溶胶对于这两个波长的消光在一般情况下基本相同,以至于可以忽略。
两束激光回波强度的差异仅由待测气体分子的吸收所引起,从而根据两个波长回波强度的差分,可以确定待测气体分子的浓度。
差分吸收测量方法利用的是待测气体的吸收和大气(包括大气气体分子和气溶胶)的弹性后向散射原理。
一般在所选择的波长处,气体的吸收截面较大,并且大气气体的弹性后向散射截面和雷达回波的强度很大,易于接收测量。
这两个因素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差分吸收测量方法的高灵敏度,再加上激光雷达距离分辨率高、能大范围实时测量的特点,使差分吸收激光雷达成为测量气体分子浓度空间分布的一种有力工具[4]。
图2 激光雷达系统原理 目前先进的测污激光雷达一般能测量污染物的二维和三维空间分布。
根据不同时间、不同位置剖面图的浓度等值线分布情况,可以确定污染物的流向和流速,由此可以确定污染物如何在一个地区传播。
激光雷达技术比传统的测量技术更简便易行,在某些情况下还可以提供其他地面测量技术无法得到或耗费巨资才能得到的数据。
激光雷达大气污染测量系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大气环境污染的监测和研究,已成为大范围快速监测大气环境的新一代高技术手段,在近地面大气污染监测中发挥了常规监测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
—8—2.4 化学发光法在某些化学反应中生成了激发态产物,激发态产物以光子形式释放能量,这就是化学发光现象。
通过测量化学发光强度对物质进行分析测定的方法称为化学发光分析法。
化学发光法检测大气中NO x的原理是NO与O3反应生成激发态的NO23,当NO23跃迁回基态时放出光子,光强与NO浓度成正比,光电转换器吸收光子产生光电流,光电流强度与NO浓度成线性,可通过光电强度判定NO浓度。
为得到NO x 的总浓度,该方法要求将待测气样中的NO2预先转化为NO[5,6]。
NO x可与多种物质进行化学发光反应,之所以用O3。
在反应室中通入待测NO气样和一定浓度的O3,反应时的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O3浓度应远高于NO,使NO完全反应。
在一定工作条件下,NO和O3反应的发光强度与其浓度成正比,比例系数与以下因素有关:①反应率,指在反应室内与O3发生反应的NO分子数与流经反应室的NO分子总数之比;②激发率,指在反应中能够生成激发态NO23的NO分子数与反应的NO分子总数之比;③发射率,指反应生成的处于激发态的NO23中能够发射光子的分子数与NO23总分子数之比。
简而言之,反应室中的NO 浓度与化学发光强度成正比。
通过对系统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到十分精确的NO浓度与发光强度的函数关系式,测量发光强度就可以得到NO浓度。
反应产生的光可由光电探测器件检测。
由于反应生成的光十分弱,光电探测器件需使用光电倍增管(Photo Multiple Tube,简称PM T)。
光电倍增管输出的电信号经计数板处理后,以数据形式存入电脑,经电脑软件处理就可得到NO浓度。
为检测NO x中NO2的浓度,必须将气样中的NO2转化为NO。
一般采用金属还原法,即用特定活泼的金属在高温下与NO2反应,夺取其中的一个O原子,使其还原为NO,通常用钼(Mo)作还原剂。
NO2转化为NO后,即可用上述方法检测其浓度。
如此,NO x中2种主要成分NO2和NO就可在同一系统中检测[7]。
化学发光法检测NO x的理论和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研究的热点,当时已有了较成熟的产品。
历经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化学发光法NO x分析仪已经十分完善,其检测限和灵敏度完全能满足大气环境监测的需要,并具有结构简单、造价较低等优点,还可实现自动监测与在线监测。
3 结语当今社会要求通过环境监测,能够及时、全面地获取与传递地区、国家乃至全球的环境状况,检测环境污染的技术也应实现自动化。
通过对上述几种检测方法的介绍与分析,可见光电技术已在大气NO x检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将对环境保护工作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1] 郭安然,唐森本.环境监测[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8.8992.[2] 陈秉衡,洪传洁,朱惠刚.上海城区大气NO x污染对健康影响的定量评价[J].上海环境科学,2002,21(3):129131.[3] 田 兴,张万让.光纤传感技术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J].环境科学丛刊,1989,10(4):3641.[4] 沈国舫,金鉴明.中国环境问题院士谈[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1.445462.[5] 胡春华,郑玲哲.SO x、NO x测定技术的最新进展[J].环境科学与技术,1999,22(2):4649.[6] 艾力山.大气SO2、NO x的监测[J].应用能源技术,1997,(6):3436.[7] 吕小虎,陆明刚.化学发光法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J].环境科学,1990,11(1):58601本栏目责任编辑 姚朝英・简讯・《中国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一书出版近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出版了《中国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