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患者的护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癌患者的护理
一、定义
肺癌(lung cancer)多数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因此也称为支气管肺癌,可向支气管腔内或(和)邻近的肺组织生长,并可通过血液、淋巴或支气管转移扩散。肺癌的分布以右肺多于左肺,上叶多于下叶。起源于主支气管、肺叶支气管的癌肿,位置靠近肺门者称为中心型肺癌;起源于肺段支气管以下的癌肿,位置在肺的周围部分者称为周围型肺癌。肺癌发病年龄大多在40岁以上,以男性多见,男女比例约3~5:1,近年来,女性肺癌的发病率也明显增加。
肺癌按细胞类型分为四种类型:
(1)鳞状细胞癌(鳞癌):在肺癌中最多见。
(2)小细胞癌(未分化小细胞癌):预后最差。
(3)腺癌:多发生血行转移。
(4)大细胞癌。
转移途径:
(1)直接扩散:癌肿沿支气管管壁并向支气管腔内生长,可造成支气管腔内部分或全部阻塞;亦可直接扩散侵入邻近肺组织,并穿越肺叶间裂侵入相邻的其他肺叶。还可侵犯胸壁、胸内其他组织和器官。
(2)淋巴结转移:常见的扩散途径。癌细胞经支气管和肺血管周围的淋巴管,先侵入邻近的肺段或肺叶支气管周围的淋巴结,然后达到肺门或气管隆突下淋巴结,或侵入纵隔和气管旁淋巴结,最后累及锁骨上前斜角肌淋巴结和颈部淋巴结。纵隔和气管旁以及颈部淋巴结转移一般发生在肺癌同侧,但也可以在对侧,即所谓交叉转移。肺癌侵入胸壁或膈肌后,可自腋下或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
(3)血行转移:多发生在肺癌的晚期。癌细胞直接侵入肺静脉,然后经左心随体循环血流转移到全身各处器官和组织,常见的有肝、骨骼、脑、肾上腺等。
二、临床表现
肺癌的临床表现与肺癌的部位、大小、是否压迫、侵犯邻近器官以及有无转移等密切相关。
1、早期周围型肺癌多无症状。肿瘤增大后,常出现:
(1)刺激性咳嗽;
(2)血性痰,痰中带血点、血丝或断续地少量咯血;
(3)少数肺癌病人,由于肿瘤造成支气管不同程度的阻塞,可出现胸闷、哮鸣、气促、发热和胸痛等症状。
2、晚期除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倦怠及乏力等全身症状外,可出现癌肿压迫、侵犯邻近器官、组织或发生远处转移的征象:
(1)压迫或侵犯膈神经:同侧膈肌麻痹。
(2)压迫或侵犯喉返神经:声带麻痹、声音嘶哑。
(3)压迫上腔静脉:面部、颈部、上肢和上胸部静脉怒张,皮下组织水肿,上肢静脉压升高。
(4)侵犯胸膜:胸膜腔积液,常为血性;大量积液可引起气促。
(5)癌肿侵犯胸膜及胸壁:有时可引起持续性剧烈胸痛。
(6)侵入纵膈,压迫食管:引起吞咽困难。
(7)上叶顶部肺癌:亦称Pancoast肿瘤。可侵入纵膈和压迫位于胸廓上口的器官或组织,如第一肋间、锁骨下动静脉、臂丛神经、颈交感神经等而产生剧烈胸肩痛、上肢水肿、臂痛、上肢静脉怒张和运动障碍,同侧眼脸下垂、瞳孔缩小、眼球内陷、面部无汗
等颈交感神经综合征(Horner’s syndrome)等。
三、护理
(-)术前护理
1.护理评估
a.健康史及相关因素
(1)一般情况:年龄、性别、婚姻和职业、有无吸烟史、吸烟的时间和数量等。(2)家族史:家庭中有无肺部疾患、肺癌或其他肿瘤病人。
(3)既往史:有无其他部位肿瘤病史或手术治疗史,有无其他伴随疾病,如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等。
b.身体状况
(1)全身:病人有无咳嗽、是否为刺激性;有无咳痰,痰量及性状;有无痰中带血,咯血,咯血量、次数;有无疼痛,部位和性质,如有无放射痛、牵涉痛;有无呼吸困难;营养状况。
(2)局部:病人有无发绀、贫血;有无杵状指(趾)。
(3)辅助检查:痰细胞学检查、血液肿瘤学检查、有无低蛋白血症;心电图、X线胸片、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肺功能、骨扫描、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B超、CT、支气管纤维内镜及其他检查有无异常发现。
c.心理和社会支持状况
(1)病人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对手术有何顾虑,有何思想负担。
(2)亲属对病人的关心程度、支持力度,家庭对手术的经济承受能力。
2.护理措施
(1)戒烟:指导并劝告病人停止抽烟。因为抽烟会刺激肺、气管及支气管,使气管支气管分泌物增加,妨碍纤毛的清洁功能,使支气管上皮活动减少或丧失活力而致肺部感染。
(2)保持呼吸道通畅:若有大量支气管分泌物,应先行体位引流。谈液粘稠不易咳出者,可行超声雾化,必要时经支气管镜吸出分泌物。同时注意观察痰液的量、颜色、粘稠度及气味;遵医嘱给予支气管扩张剂、祛痰剂等药物,以改善呼吸状况。
(3)减轻焦虑:给病人发问的机会,认真耐心地回答病人所提出的任何问题,以减轻其焦虑不安或害怕的程度。给予情绪支持,关心、同情、体贴病人,动员亲属给予病人已心理和经济方面的全力支持。
(4)纠正营养和水分的不足。
(5)手术前指导
✧练习腹式呼吸、有效咳嗽和翻身,可促进肺扩张,利于术后配合。
✧练习使用深呼吸训练器,以便在手术后能有效配合术后康复,预防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介绍胸腔引流的设备,并告诉病人在手术后安放引流管(或胸管)的目的及注意事项,指导患者在停留胸腔引流管时翻身的方法。
✧床上大小便训练
✧告诉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伤口疼痛,指导疼痛时的放松方法例如冥想放松技巧、听音乐和深呼吸等。
(6)按医嘱常规术前准备如普鲁卡因皮试、青霉素皮试、手术区域皮肤准备等。(二)术后护理
1.护理评估
(1)生命体征
(2)伤口和引流管情况
(3)术后有无大出血、感染、肺不张、支气管胸膜瘘等并发症。
2.护理措施
a.合适的体位
(1)麻醉未清醒时取平卧位,头偏向一次,以免呕吐物、分泌物吸入而致窒息或并发吸入性肺炎。
(2)血压稳定后,采取半卧位。
(3)肺叶切除者,可采取平卧或左右侧卧位。
(4)肺段切除术或楔形切除术者,应避免手术侧卧位,尽量选择健侧卧位,以促进患侧肺组织扩张。
(5)全肺切除术者,应避免过度侧卧,可采取1/4侧卧位,以预防纵膈移位和压迫健侧肺而导致呼吸循环功能障碍。
(6)有血痰或支气管瘘管者,应取患侧卧位。
(7)避免采用头低足高仰卧位,以防因横膈上升而妨碍通气。若有休克现象,可抬高下肢及穿弹力袜以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
b.观察和维持生命体征平稳
(1)手术后2—3小时内,每15分钟监测生命体征1次。
(2)脉搏和血压稳定后改为30分钟至1小时测量1次。
(3)注意有无呼吸窘迫的现象。若有异常,立即通知医生。
(4)手术后24—36小时,血压常会有波动,需严密观察。若血压持续下降,应考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