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大学2018年硕士《无机非金属材料物理化学》考试大纲
东华大学材料物理及化学考研真题考研资料参考书教材考研淘宝
◆报考东华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考研专业课资料的重要性根据考研淘宝网的统计,87.3%以上报考东华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考研成功的考生,尤其是那些跨学校的考研人,他们大多都在第一时间获取了东华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考研专业课指定的教材和非指定的东华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内部权威复习资料,精准确定专业课考核范围和考点重点,才确保了自己的专业课高分,进而才才最后考研成功的。
如果咱们仔细的研究下问题的本质,不难发现因为非统考专业课的真题均是由东华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自主命题和阅卷,对于跨校考研同学而言,初试和复试命题的重点、考点、范围、趋势、规律和阅卷的方式等关键信息都是很难获取的。
所以第一时间获取了东华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考研专业课指定的教材和非指定的东华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内部权威复习资料的考生,就占得了专业课复习的先机。
专业课得高分便不难理解。
那么怎么样才能顺利的考入东华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呢?为了有把握的的取得专业课的高分,确保考研专业课真正意义上的成功,考研专业课复习的首要工作便是全面搜集东华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的内部权威专业课资料和考研信息,建议大家做到以下两点:1、快速消除跨学校考研的信息方面的劣势。
这要求大家查询好考研的招生信息,给大家推荐一个考研淘宝网,有详细的考研招生信息。
2、确定最合适的考研专业课复习资料,明确专业课的复习方法策略,并且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并且将复习计划较好的贯彻执行。
那到底都需要哪些东华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的考研专业课资料呢?一、东华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的考研指定参考书、参考教材这个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即使你有再权威的复习资料,参考书和教材是基本,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东华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的考研指定参考书、参考教材可以在报考院校的研究生招生网站可以查到,有的院校也可以在百度上搜到,在这里我给大家推荐一个查询参考书的网站:/。
一般这些书都能在网上买到,淘宝网、当当网、卓越网上都可以买到的。
东华大学2018年硕士《高分子材料成型原理》考试大纲
东华大学2018年硕士《高分子材料成型原理》考试大纲《高分子材料成型原理》的参考书为中国纺织出版社2009年3月出版的《高分子材料加工原理(第2版)》(沈新元主编)。
下面列出该课程的复习大纲,供考生参考。
(一)基本概念及基础理论1、高分子材料的基本概念:各种纤维、塑料、橡胶等的定义;2、高分子材料的主要品质指标:定义及表达式;3、聚合物熔融和溶解的基本规律4、混合的基本概念:各种扩散形式的特点、均一性和分散度的概念;5、聚合物流体的流变性:非牛顿剪切粘性、拉伸粘性、弹性的表征及影响因素。
(二)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原理1、化学纤维成型原理1)纺丝流体可纺性的概念及细流丝条断裂机理;2)纺丝流体的挤出及细流的类型:液滴型、漫流型、胀大型和破裂型挤出细流的产生条件及避免不正常细流类型的措施;3)熔纺、湿纺和干纺过程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沿纺程的速度分布;纺丝线上的轴向力平衡和受力分析;4)熔纺、湿纺和干纺初生纤维结构的形成及特点;5)熔体纺丝的传热:纺丝线上的传热机理和轴向温度分布;冷却长度;丝条冷却的传热系数;6)湿纺纺丝原液细流的固化:溶剂和沉淀剂的双扩散过程的表征及影响因素;纺丝线的组成变化路径对固化和初生纤维结构的影响;影响初生纤维横截面形状的主要因素;7)干纺纺丝原液细流的固化:纺丝线上轴向、径向的传热特点和传质机理;影响初生纤维横截面形状的主要因素;2、化学纤维拉伸和热定型原理1)拉伸过程中应力-应变性质变化:拉伸曲线的基本类型;初生纤维的结构及拉伸条件对拉伸性能、拉伸曲线的影响;2)拉伸过程中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变化;3)纤维在不同热定型中的形变及内应力变化特征;4)热定型过程中纤维结构与性质的变化。
3、塑料成型加工原理1)挤出成型原理:单螺杆挤出机三个主要工作段(区)的作用;固体物料的熔化过程;熔体流动的形式;2)注塑(射)成型原理:螺杆式注塑机的工作原理;影响塑化和注射充模质量的重要工艺参数;3)模压成型工艺特性及影响因素;4)二次成型的粘弹性原理;5)拉伸薄膜成型过程的影响因素;6)中空吹塑成型的方法及基本原理;7)压延过程分析。
东华大学材料科学实验考试提纲.doc
电学性能按照导电性能区分,不同种类的材料都可以分为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三大类。
区分标准 —般以106Q cm 和1012Q cm 为基准。
1、电阻与电阻率材料的电阻对分为体积电阻(RJ 与表面电阻(RJ ,相应的存在体积电阻率与表而电阻率。
体积电阻:在试样的相对两表面上放置的两电极间所加直流电压与流过两个电极Z 间的 稳态电流Z 商;该电流不包括沿材料农面的电流。
在两电极间可能形成的极化忽略不计。
体积电阻率:在绝缘材料里曲的肓•流电场强度与稳态电流密度之商,即单位体积内的体 积电阻。
表而电阻:在试样的某一表面上两电极间所加电压与经过一定时间后流过两电极间的电 流之商;该电流主要为流过试样表层的电流,也包括一部分流过试样体积的电流成分。
在两 电极间可能形成的极化忽略不计。
表血电阻率:在绝缘材料的表面层的肓•流电场强度与线电流密度之商,即单位面积内的 表面电阻。
体积电阻和表而电阻的试验都受下列因素影响:施加电压的大小和时间;电极的性质和尺 寸;在试样处理和测试过程中周围大气条件和试样的温度、湿度。
3 •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分为结构型和复合型两类4. 常用导电填料:碳炭系列,金属系列,其他(无机盐)5. 渗滤现象(了解渗滤现象,讲义图1要认识其趋势)渗滤(percolation )现彖和渗滤阈值图1所示的是典型的高分子导电复合材料的体积电阻率与导电填料含量的 关系。
可以看出复合材料的导电性不是随着炭黑含量的增加而成比例地增大的, 随着炭黑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体积电阻率起初略微下降,当炭黑含量增人到 某一临界值时复合材料的电阻率突然急剧减小,在一个很窄的区域内,炭黑含量 的略微增加会导致复合材料电阻率大幅度下降,这种现象通常称为“渗滤〃效应 (Percolation Effect ),炭黑含量的临界值称为"渗滤阈值"(Percolation threshold )。
在 突变之后,复合材料的体积电阻率随着炭黑含量的增加而下降的幅度又恢复平 缓。
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科目《 物理化学 》考试大纲 .doc
物理化学本科大纲要求的内容,包括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相平衡、多组分系统热力学及其在溶液中的应用、化学平衡、统计热力学、电解质溶液、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电解与极化、化学动力学、表面物理化学、胶体分散系统。
评分标准和要求
试卷有评分标准
备注
一级学科硕士点召集人签名:(学院盖章)学院分管院长签名:
试卷内容结构
基础知识内容约占50%;理解知识内容约占30%;综合知识内容约占20%
试卷难易结构
测试考生掌握物理化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水平,考察考生运用基础理论和有关公式计算和解决物理化学问题的能力;试卷难易适中。
试卷题型结构
选择题,计算题,证明题及问答题。
试卷分值结构
选择题(20%),计算题(70%)及问答题(10%)。
东华大学材料科学实验复习提纲
粒径原理:(重要)沉降法是根据不同粒径的颗粒在液体中的沉降速度不同测量粒度分布的一种方法。
大颗粒的沉降速度较快,小颗粒的沉降速度较慢,沉降速度与粒径的关系由Stokes定律来描述,按公式计算:η(γ γ )式中:r = 颗粒半径厘米η = 沉降液粘度泊,即克/厘米·秒γk = 颗粒比重克/厘米 3γt = 沉降液比重克/厘米 3H = 沉降高度(沉降液面到称盘底面的距离)厘米t = 沉降时间秒g = 重力加速度980厘米/秒 2当测出颗粒沉降至一定高度H 所需之时间t 后,就能算出沉降速度V、颗粒半径r思考题:(重要)1.粒度测量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①仪器打开后,至少预热15min后,再进行下一步操作。
②粉体搅拌需均匀、充分③天平“去皮”直至显示“+”后才可采集数据,尽量在去皮的同时采集数据④采集数据时,挂钩不能用力下压,应轻挂挂钩,以免损坏仪器内部传感器2.根据试样重复测试的三次测试数据,分析测试结果中数据误差产生的原因。
①样品搅拌不均匀②沉降时间不充分③天平“去皮”和点击“沉降曲线采集”间有一定时间间隔,未同时进行3.常用的测定颗粒粒度的方法有哪些?沉降法测定颗粒粒径的基本原理以及与哪些因素有关?什么是平均粒径和中位径?筛析法、沉降法、显微镜法、光透视法沉降法是根据不同粒径的颗粒在液体中的沉降速度不同测量粒度分布的一种方法。
故与温度、颗粒分散和悬浮液的均匀性有关平均粒径:样品的总粒径和与全部颗粒数的比值,即粒径的平均值中位径:一个样品的累计粒度分布百分数达到50%时所对应的粒径。
注意事项:(重要)1.根据待测粉体样品大致颗粒度选择仪器,本实验所用仪器可测10μm左右粉体2.测量之前粉体需进行分散,分散方法:搅拌、超声分散、加电解质等3.实验开始前需已知:粉体密度、沉降液密度、沉降液粘度4.沉降液一般由水、酒精、甘油调配而成,选择合适的沉降液以便于控制沉降的速度粘度的定义:若将两块面积为1 m2的板浸于液体中,两板距离为1米,若在某一块板上加1N的切应力,使两板之间的相对速率为1m/s,则此液体的粘度为1Pa·s。
东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东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科目编号:873 科目名称:机械工程基础A卷、B卷、C卷满分均为150分,任选其一即可。
A卷:机械原理一、考试总体要求机械原理是研究机构组成、机构性能分析、机构及机构系统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专业基础课程,在内容上以加强与拓宽基础为基本点,特别强调注意掌握各部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要求考生能够系统地掌握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与力分析、常用机构的几何计算与运动设计,机构及其系统动力学计算的基本知识,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一)平面机构结构分析1、平面运动副及其分类2、平面机构运动简图3、平面机构的自由度4、平面机构的高副低代5、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二)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1、速度瞬心法及其在机构速度分析上的应用2、用矢量方程图解法对机构进行运动分析(三)机械中的摩擦和机械效率(专业型考生不要求)1、运动副中的摩擦及运动副反力的确定2、斜面、螺旋机构的效率及自锁3、串、并、混联机组的效率(四)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1、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演化和应用2、曲柄存在条件、行程速比系数、传动角、压力角和死点3、图解法设计四机构(五)凸轮机构及其设计1、凸轮机构的类型、特点及应用2、推杆基本运动规律的运动线图及其特征3、盘形凸轮轮廓曲线的图解法设计4、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及自锁5、凸轮机构基圆半径、滚子半径选择6、凸轮机构解析法设计的基本知识(六)齿轮机构及其设计1、齿轮机构的应用、特点和分类2、齿廓啮合基本定律3、圆的渐开线及其性质4、渐开线齿廓的啮合及其特点5、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6、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啮合过程、正确啮合和无侧隙啮合7、渐开线齿轮传动的重合度8、渐开线齿廓的加工和根切9、变位齿轮机构的基本知识10、平行轴斜齿圆柱齿轮机构11、蜗杆蜗轮机构12、锥齿轮机构(七)齿轮系及其设计1、轮系的分类、特点和应用2、定轴轮系、周转轮系和复合轮系的传动比计算3、轮系的功用(八)平面机构的平衡1、平衡的目的与分类2、刚性回转件的静平衡与动平衡(九)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专业型考生不要求)1、单自由度机械系统等效力学模型及运动方程式2、飞轮调速原理(十)其它常用机构1、间歇运动机构2、组合机构三、试题类型1. 选择题、填空题、是非题2、简答题3、计算题、作图题四、考试形式及时间考试形式:笔试;考试时间:每年由教育部统一规定。
2018年化工与材料学院硕士复试
2018年化工与材料学院硕士复试专业综合大纲081700 化学工程与技术01化学工程02化学工艺03应用化学04工业催化05材料化学工程盐科学与工程085216化学工程(专硕方向1-6)复试科目:无机及分析化学、分离工程复习大纲:一、考核内容综合考试内容包括: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的掌握,重点考无机及分析化学、分离工程等课程的内容。
无机及分析化学:理解、掌握物质结构的基础理论,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元素化学的基本知识,掌握结构、平衡、性质与应用的知识与关系,能运用无机及分析化学的理论去解决实际问题。
分离工程:了解分离操作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性,能运用分离工程的基础理论分析化工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理解掌握分离过程的分类和特征;掌握相平衡各种关系式及计算,掌握多组分物系的泡点和露点温度的计算,了解多组分多级分离过程分析与简捷计算;掌握分离工程最小功的计算;了解其它新型分离技术,掌握反渗透膜分离的基本原理。
二、重点1. 无机及分析化学内容(1) 定量分析。
(2)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
缓冲溶液的原理及有关计算,酸碱滴定分析方法的应用和滴定结果的计算方法。
(3)沉淀溶解平衡。
难溶氢氧化物开始沉淀、沉淀完全时c(OH—)、pH值的计算,分步沉淀及其有关计算。
(4)氧化还原平衡与氧化还原滴定。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电极电势的应用。
(5)物质结构基础。
四个量子数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杂化轨道理论。
(6)配位化合物与配位滴定。
配合物在水溶液中的离解平衡,配位滴定分析方法的应用和滴定结果的计算方法。
(7)元素化学。
主族元素、过渡元素重要化合物的典型性质(酸碱性、氧化还原性、溶解性、水解性、配位性)。
2. 分离工程(1)分离过程的分类和特征;(2)相平衡的基本概念,相平衡各种关系式及计算;(3)泡点、露点的基本概念,多组分物系的泡点和露点温度的计算;(4)分离工程最小功的计算;(5)掌握膜分离、离子交换、结晶等新型分离技术特点及选择,掌握反渗透膜分离的原理。
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 .doc
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009 工程学院目录初试考试大纲 1841热工学(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 1842自动控制理论 5845水力学 8848运筹学 8915机械设计(含机械原理)10959 结构力学A 16960 结构力学B 17复试考试大纲18机械工程综合18动力工程专业综合20电子技术综合25土木工程综合考试28管理信息系统31工程水文学33理论力学34船舶结构力学35初试考试大纲841热工学(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一、考试性质热工学(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是动力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专业理论课程。
作为选拔性考试,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察目标重点考核学生对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基本定律和基本原理的掌握,常用工质的热物理性质的了解,有关图表及计算公式的综合运用。
对典型热力工程和热力循环的计算和分析能力,对热量传递的工程问题的分析能力和热量传递工程计算方法。
能源合理利用及其高效转换的基本观念的掌握。
三、考试形式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试卷结构:选择20%,计算题80%四、考试内容(一)基本概念1、主要内容:(1)热力系。
(2)热力状态和平衡状态。
(3)工质的状态参数。
状态方程。
热力参数坐标图。
(4)功和热量。
热力过程,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
热力循环。
2、具体要求:理解热力系、理想气体、平衡状态和可逆过程的基本概念。
掌握工质基本状态参数和热效率的计算、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应用。
了解热力系的分类和特点、工质状态参数性质。
(二)热力学第一定律1、主要内容:(1)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
(2)内能。
(3)热力学第一定律表达式。
(4)焓和稳定流动能量方程。
2、具体要求: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来源和本质。
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在不同热力系的表达方程、应用特点和工程计算方法、热与功的计算。
理解内能、焓、比热的定义和含义。
(三)气体的热力性质和热力过程1、主要内容:(1)实际气体和理想气体。
东华大学2018年硕士《环境生物技术》考试大纲
东华大学2018年硕士《环境生物技术》考试大纲一、考试总体要求本课程要求掌握生物技术中的基因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以及细胞工程在环境污染的治理以及环境友好材料中的应用,包括生物农药等内容,其中重点为基因工程和发酵工程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在掌握基因工程和发酵工程原理和应用基础上,掌握生物工程的基本技术在环境治理领域的应用,并与食品生产、化工产品的生产以及在制药方面的应用联系起来。
二、考试内容及比例(一)环境生物技术引论(5%)1.生物技术的学科体系与发展简史:生物技术的定义,生物技术的学科体系,理解生物技术的高新特征(掌握生物技术的发展简史)2.环境生物技术的学科体系:环境生物技术的定义,环境生物技术的学科体系,理解环境生物技术的层次性,掌握环境生物技术的主要研究范围(二)环境生物技术的生物学基础(20%)1.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理解环境工程领域重要的细菌、微生物的营养需求,掌握微生物的类群、细菌的基本形态、营养要素对微生物的作用2.酶学基础知识:酶的固定化,理解酶催化反应的特征、大多数酶的本质,掌握酶的分类、蛋白质的空间结构3.生态学基础知识:空气的自净作用,理解生态系统的形态结构、生态系统的环境功能,掌握生态系统的定义、生态系统的基本特点、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与主要功能(三)环境生物检测与控制技术(10%)1.环境生物检测技术:微生物以外其他生物在环境污染检测中的应用、大气污染及检测方法,理解水质污染指示生物、环境生物技术检测新进展,掌握环境生物分析的定义、微生物分析法2.环境微生物控制技术: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和控制方法,理解工业废水的处理方法,掌握废水处理过程中的微生物控制技术(四)现代微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5%)1.基因工程与环境保护:细胞学说的内容及其发展过程,理解遗传的基础知识即中心法则、DNA的双螺旋结构以及转录和翻译,掌握基因工程的原理及其应用领域2.细胞融合技术与环境污染治理:掌握细胞融合的原理和操作以及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五)废水好氧生物处理技术(10%)1.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的产生过程,理解活性污泥法的工艺类型,掌握活性污泥的组成以及反应机理、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流程2.生物膜法:生物膜中生物的组成以及生物膜法的产生过程,理解生物膜反应器的类型,掌握生物膜法的原理和基本流程(六)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技术(10%)1.废水厌氧生物处理的微生物学原理:厌氧生物处理的发展简史,理解厌氧微生物的分类以及厌氧机理,掌握厌氧生物处理的三个阶段2.厌氧生物处理工艺的特点与影响因素:废水厌氧生物处理的影响因素,理解厌氧处理工艺的特点,掌握废水厌氧处理过程中的环境因素3.厌氧生物反应器:厌氧生物反应器的类型,理解沼气的产生和利用,掌握厌氧消化池的影响因素、厌氧滤池的影响因素、后处理的方法(七)废水生物脱氮除磷技术(10%)1.生物脱氮过程和原理:自然界中的氮循环,理解废水中氮的存在形式,掌握废水脱氮的原理以及过程2.生物除磷原理:水中磷的来源,理解废水中磷的存在形式,掌握废水除磷的原理以及影响因素3.生物脱氮除磷工艺:脱氮工艺、除磷工艺以及同时脱氮除磷工艺4.生物脱氮新技术:脱氮新工艺(八)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生物技术(10%)1.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方法概论:固体废弃物包括的内容,理解固体废弃物的分类方法,掌握固体废弃物的特点以及各种处理方法的特点2.固体废物的堆肥法生物处理技术:堆肥法发展概况,理解好氧堆肥法中微生物的相变,掌握好氧堆肥法的基本原理以及不同温度下微生物的变化和作用3.固体废物的填埋处理技术:填埋法的特点,理解填埋场的种类,掌握填埋场的模式4.垃圾填埋渗滤水的处理技术:渗滤水的特征,理解渗滤水对环境的影响,掌握渗滤水的生物处理工艺(九)环境污染生物修复(10%)1.生物修复技术与生物恢复:生物修复的条件与优点(考核概率,理解生物修复的基本措施,掌握生物修复的概念、分类和影响因素2.生物修复技术的主要工艺:异位修复,理解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技术,掌握原位修复工艺和特点3.水体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我国水体的污染状况,理解地下水和地表水污染物的危害和特征,掌握水体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4.土壤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土壤污染的危害与特征,理解土壤污染的植物修复技术,掌握土壤污染的堆肥法生物修复技术5.石油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石油的组成,理解降解石油的微生物,掌握微生物降解石油的原理、影响降解的因素、提高石油污染物修复的措施(十)环境生物材料(10%)1.生物絮凝剂:微生物絮凝剂的应用,理解微生物絮凝剂的分离纯化,掌握微生物絮凝剂的产生以及絮凝机理2.可生物降解塑料:生物降解塑料的种类,理解PHA和PHB的生物合成,掌握生物降解塑料的机理3.生物吸附剂:生物吸附剂的基本概念,理解生物吸附剂的种类,掌握生物吸附剂的吸附机理以及制备4.生物表面活性剂: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概念和来源,理解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应用,掌握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性质三、试卷类型及比例1.选择题、2.填空题3.简答题4.论述题5.综合题四、考试形式及时间考试形式:笔试;考试时间:每年由教育部统一规定。
2018年化工与材料学院硕士复试
2018年化工与材料学院硕士复试专业综合大纲081700 化学工程与技术01化学工程02化学工艺03应用化学04工业催化05材料化学工程盐科学与工程085216化学工程(专硕方向1-6)复试科目:无机及分析化学、分离工程复习大纲:一、考核内容综合考试内容包括: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的掌握,重点考无机及分析化学、分离工程等课程的内容。
无机及分析化学:理解、掌握物质结构的基础理论,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元素化学的基本知识,掌握结构、平衡、性质与应用的知识与关系,能运用无机及分析化学的理论去解决实际问题。
分离工程:了解分离操作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性,能运用分离工程的基础理论分析化工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理解掌握分离过程的分类和特征;掌握相平衡各种关系式及计算,掌握多组分物系的泡点和露点温度的计算,了解多组分多级分离过程分析与简捷计算;掌握分离工程最小功的计算;了解其它新型分离技术,掌握反渗透膜分离的基本原理。
二、重点1. 无机及分析化学内容(1) 定量分析。
(2)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
缓冲溶液的原理及有关计算,酸碱滴定分析方法的应用和滴定结果的计算方法。
(3)沉淀溶解平衡。
难溶氢氧化物开始沉淀、沉淀完全时c(OH—)、pH值的计算,分步沉淀及其有关计算。
(4)氧化还原平衡与氧化还原滴定。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电极电势的应用。
(5)物质结构基础。
四个量子数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杂化轨道理论。
(6)配位化合物与配位滴定。
配合物在水溶液中的离解平衡,配位滴定分析方法的应用和滴定结果的计算方法。
(7)元素化学。
主族元素、过渡元素重要化合物的典型性质(酸碱性、氧化还原性、溶解性、水解性、配位性)。
2. 分离工程(1)分离过程的分类和特征;(2)相平衡的基本概念,相平衡各种关系式及计算;(3)泡点、露点的基本概念,多组分物系的泡点和露点温度的计算;(4)分离工程最小功的计算;(5)掌握膜分离、离子交换、结晶等新型分离技术特点及选择,掌握反渗透膜分离的原理。
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
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名称:有机化学考试科目代码:[613]一、考试目标考试力求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对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综合运用分析和解决有机化学问题的能力,以利于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
1、应能正确掌握和理解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命名方法;2、熟练掌握和理解各类基础有机化学反应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及应用范围等;3、熟练掌握和理解重要有机化学反应的机理,特别注意理解和掌握反应中的立体化学问题;4、正确运用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来解释反应现象及推断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等;5、正确进行有机化合物合成路线的设计。
二、考试内容第一章绪论1、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2、共价键的基本性质;3、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方法;4、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第二章烷烃1、烷烃的结构、同分异构现象和烷烃的命名;2、烷烃的构型和构象;3、烷烃的物化性质;4、烷烃的卤代反应及机理;自由基的稳定性;5、烷烃的用途、来源和制备。
第三章环烷烃1、环烷烃的结构和命名;2、环已烷的构象和取代环已烷的构象分析;第四章对映异构1、手性和手性碳原子,对称性;2、手性碳的构型标记,R∕S标记法;3、含一个不对称碳的化合物;4、含两个不对称碳的开链化合物;5、碳环化合物的立体异构;6、不含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对映异构。
第五章卤代烷1、卤代烷的结构、命名、物理性质;2、卤代烷的亲核取代反应;3、亲核取代反应机理(S N1和S N2),立体化学和影响因素;4、一卤代烷的制备;5、有机金属化合物及在有机合成上的应用。
第六章烯烃1、烯烃的结构、异构和命名;2、烯烃的相对稳定性和物理性质;3、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碳正离子稳定性;4、烯烃的制备方法和消除反应机理(E1和E2)。
第七章炔烃和二烯烃1、炔烃和二烯烃的结构、异构和命名;2、炔烃的物理性质;3、炔烃的化学反应及立体化学;4、共轭二烯烃的1,4-加成反应;共轭作用,共振式。
东华大学2018年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物理与化学硕士招生目录
东华大学2018年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物理与化学硕士招生目录学院:(003)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代码:080501专业名称:材料物理与化学学位类型:学术型本学科拟招生人数:25(说明:招生人数以教育部最终下达招生人数为准,此处仅作参考,可能会有调整)报考条件:学科简介:本学科自80年代起已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领域内开展材料物理与化学的学科建设,并于2000年获得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权。
本学科具有很强的研究和开发能力,多年来承担了国家、省、市、部级的许多应用基础研究课题,并多次获得国家、省、市、部级的科技进步奖。
目前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有科技部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科研基金等项目50余项。
主要研究方向:•多相高分子材料的凝聚态物理•先进材料的分子设计与合成•纤维材料的结构与性能•新型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物理•材料表面的等离子体改性技术本专业毕业研究生能适应在研究院、设计院从事新产品、新技术的研究开发或在高分子材料或无机非金属材料企业从事工艺管理、新产品开发、市场开拓、外贸洽谈等工作。
研究方向初试考试科目复试考试科目备注01多相高分子材料的凝聚态物理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18高分子物理及化学或821高分子材料成型原理或822材料科学基础或842无机非金属材料物理化学①F0001外语听力测试②F0002综合面试③F0301专业综合知识1.本硕士点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02先进材料的分子设计与合成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18高分子物理及化学或821高分子材料成型原理或822材料科学基础或842无机非金属材料物理化学①F0001外语听力测试②F0002综合面试③F0301专业综合知识1.本硕士点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03纤维材料的结构与性能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18高分子物理及化学或821高分子材料成型原理或822材料科学基础或842无机非金属材料物理化学①F0001外语听力测试②F0002综合面试③F0301专业综合知识1.本硕士点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华大学2018年硕士《无机非金属材料物理化学》考试大纲
参考书目: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硅酸盐物理化学)重排版,陆佩文主编,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第一版,2009年重印
第一章结晶学基础
1-1晶体的基本概念与性质
1-2晶体的宏观对称性
1-3晶体的对称分类
1-4晶体定向和结晶符号
1-6晶体结构的基本特征
1-7晶体化学基本原理
掌握:基本概念,晶体的对称要素,对称类型,晶体结构的基本特征,配位法则(鲍林规则)。
第二章晶体结构与晶体中的缺陷
2-1典型结构类型
2-2硅酸盐晶体结构
2-3晶体结构缺陷
掌握:基本概念,典型晶体结构配位形式和特性,硅酸盐晶体结构类型机典型代表,缺陷化学方程等。
第三章熔体和玻璃体
3-2熔体的性质
3-3玻璃的通性
3-5玻璃的结构
掌握:基本概念,熔体的粘度和表面张力,玻璃的结构学说。
第四章表面与界面
4-1固体的表面
4-2界面行为
4-3晶界
4-4粘土——水系统胶体化学
掌握:基本概念,利用界面表面性能解释实际现象,黏土的离子吸附与交换。
第六章相平衡
6-1硅酸盐系统相平衡特点
6-2单元系统
6-3二元系统
6-4三元系统
掌握:基本概念和规则,理解并解释相图。
第七章扩散和固相反应
7-1晶体中扩散的基本特点与宏观动力学方程
7-2扩散过程的推动力
7-3固体材料的扩散及影响扩散的诸因素
7-4固相反应及其动力学特征
7-6影响固相反应的因素
掌握:基本概念,扩散过程的基本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第八章相变
8-1相变的分类
8-2液-固相变过程热力学
8-3液-固相变过程动力学
8-4液-液相变过程
掌握:基本概念,在不同体系中晶体析出的动力及热力学,影响析晶能力的因素等。
第九章烧结
9-1概念
9-2固态烧结
9-3液相参与的烧结
9-4晶体生长和二次再结晶
9-5影响烧结的因素
掌握:基本概念,烧结过程激励及其影响因素。
文章来源:文彦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