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民情日记精选

合集下载

【精准扶贫】驻村第一书记民情日记三篇_日记作文

【精准扶贫】驻村第一书记民情日记三篇_日记作文

【精准扶贫】驻村第一书记民情日记三篇篇一今天,我和嘎查支部书记一起到朝格图家了解玉米收割进度和今年的收支情况。

由于今年他家打井比较晚,5月下旬才播种,玉米地又是泛碱的新地,土地肥力差,长势受了一些影响。

不过朝格图见到我们后,还是欢喜的说:“今年有了草料,我家的牛羊产业可以发展壮大,得谢谢国家的扶贫政策,感谢帮扶单位。

”驻村以来,我多次深入到贫困户家中、田间地头,拉家常、讲政策、算细账、话脱贫,了解贫困户的家庭情况和发展愿望。

当了解到朝格图家因学、缺土地致贫时,我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审批打井手续,争取了扶贫项目资金2万元,旗政协办公室投入资金12146元,为朝格图家新打深井1眼并配套,为60亩水浇地配套了滴灌设施。

当了解到朝格图当年40只羊的绒毛只卖了1923元时,我和同事与他盘坐在一起,分析增量不增效的症结,先找到病根,然后对症下药,最后帮助他卖出了20只山羊,买回了15只小尾寒羊种羊。

以小尾寒羊多胎性、生长快、出肉率高来改良畜种,利用秸杆、玉米发展舍饲养殖、羔羊育肥,促进朝格图家养殖业发展,提升脱贫攻坚帮扶工作成效。

另外,朝格图的大女儿今年高中毕业,顺利报考了内师大生物科学专业,但拮据的家庭收入,让一家人又皱起了眉头。

知道这件事后,我与同事积极帮助申报自治区教育助学、市少数民族贫困学生助学,同时争取社会救助,成功申请了“国酒茅台助学”、“泛海助学”,接受了旗蒙医院20xx元的助学金。

篇二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扶贫故事题目是“履职尽责、砥砺奋进、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做贡献”。

我是20xx年6月组织委派我担任白海子镇小东号村委会驻村第一书记。

驻村以来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扎实工作,牢记职责使命,一心一意抓扶贫,时刻战斗在扶贫攻坚第一线。

记得去年在金秀店村土地确权召开村民大会上,有一户外出户的孩子回来确权,他的父亲已经死亡好几年了,但是户口没有注销就要分地,村民们悄悄和我说这个小伙子是个小混混挺厉害,村民们对他敢怒不敢言,场面一直僵持到下午四点多。

驻村工作队扶贫民情日记五篇

驻村工作队扶贫民情日记五篇

驻村工作队扶贫民情日记五篇驻村工作队扶贫民情篇一这几天扶贫工作到了考核验收的阶段,我带领驻村队员认真总结20xx年脱贫攻坚工作,对上级来我县督察反馈的问题结合我村的实际进行逐项逐条整改,查漏补缺,完善各项制度和档案。

虽然天寒地冻,但过的充实而又忙碌。

经常性的入户了解调查脱贫情况,和群众围坐在一起,认真倾听他们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今天我的手机铃声突然想起,是围子行政村阳坡自然村的贫困户刘小娃。

打来电话询问他低保、煤补、生态补……等一系列的补贴到位情况,说是和他从银行里打出来的对账单不符,要求我过去给看一下。

虽然我知道由于有审批过程,有的款项还没有打到卡上,而且由于村委会工作繁忙,准备在电话里解释,可转念一想,刘小娃已经80多岁了,他长期搭伙的老伴也近80岁,电话里说不清,他们年龄大了又听不清,还是让他们疑虑。

于是,我决定一定要去老人家里一趟。

所以,先放下手头上的工作,带上他所有补贴的明细,驱车赶往刘小娃家。

到老人家里后,他们迫不及待的将他们的问题说了一遍,我给他们解释,他们还是将信将疑,于是我拿出关于他们补贴清册,一项一项给刘小娃老两口解释,他们中间也不时的提问,这样就再解释一遍。

直到他们弄明白才舒展了眉头说,原来是这样!这才缓过神来说“呀!孩子,说了这么多都忘了给你倒口水,抽支烟了。

唉……老了,脑子迟钝了”。

我说:“没事,大爷,我不渴,您弄明白,心里踏实就好”。

“对对对!呵呵呵”我看到他们放心的笑容,虽然确实很渴,但心里感觉他们的笑容要比水解渴的多!出门后关门的一刻隐约的听到刘小娃和老伴说“这两个县里头来的娃娃挺仁义的,都一个一个交代给了,这下知道啦哇”。

那一刻我感觉群众的认可才是的认可!驻村工作队扶贫民情日记篇二今天我们工作队一行人前往贫困户李世清家走访,李世清原来在大西沟自然村居住。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交通的不便利、通信网络条件相对较差,在村居住的村民只有7户人家了。

20xx年通过整村搬迁到易地搬迁移民楼,李世清就是其中之一。

扶贫民情日记_2300字

扶贫民情日记_2300字

扶贫民情日记_2300字扶贫民情日记【篇一】5月10日上午9时,冒着炎炎烈日,我与大关县供电公司驻青林村工作队员王明伟、悦乐镇挂钩青林村干部石修春一行三人乘车从青林村委会出发,前往青林村冒水孔村民小组开展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

冒水孔距离村委会13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26公里,有61户355人,其中选民261人。

该小组属青林村的高山,气候温凉,平常多雨多雾,难得今天太阳高挂。

中午11点,选举正式开始。

看到一个个的选民到来,我们清点选票,发放选票,收回选票,密封选票,严格按照选举程序进行。

选民们表现出了空前的热情。

对于这样一个贫困、落后的高山村民小组,来之前我心里很有些担忧,怕不能选出群众满意的主任、副主任和委员,但通过今天的所见所闻、亲身体会,改变了我的认识,也增强了对下步帮扶的信心,感觉收获很大,也有一定体会。

一是选好村两委班子是关键。

在农村,没有一个坚强有力的党组织和一支战斗力强的党员干部队伍,谈脱贫是空话,谈产业发展更是无从谈起。

二是好的思路是否脱贫的关键。

我们工作队要帮助村干部理清思路,因地制宜谋发展、转思想、上项目、兴产业,制定切合实际的产业发展规划,努力将扶贫由输血向造血转变。

三是要及时举办技能培训。

农民思想解放程度和观念更新程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村产业的发展。

但是群众思想观念和技术都很落后,也还没有真正的能够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四是扶贫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就是要让群众得到实惠。

让群众亲身感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这是我们全面建设成小康社会,与全国一道同步奔赴小康要做的具体事情,也是驻村干部的任务与使命。

扶贫民情日记【篇二】春寒料峭,阴雨霏霏。

但想着去联系村开始新一年的精准扶贫工作,心头不禁涌起一阵暖意。

与驻村队友一行驱车由城区出发,行驶在曲折的乡村公路上。

2016年来来回回走了五十多次,对这条路早已熟记于心。

可每次走的心情却总不一样,第一次拿到包保任务时,忐忑不安;第一次送温暖进村时,热情澎湃;第一次进村查看洪灾时,心急如焚;第一次得知包保户脱贫时,欢欣鼓舞约四十分钟后,车子到达了村部,一路上竟丝毫感觉不到颠簸,而我的心情也像这条路一样平实而富有力量。

扶贫工作民情日记5篇_扶贫工作日记范文

扶贫工作民情日记5篇_扶贫工作日记范文

扶贫工作民情日记5篇(2)推荐文章扶贫驻村工作日记五篇热度:扶贫驻村工作日记5篇热度:广告实习生的实习日志热度:监理岗位实习周记热度:监理员实习日志最新热度:扶贫工作民情日记篇四“全面小康是什么样子?党的作了明确答复: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在道真自治县隆兴镇莲池村见到郑华时,一大群群众正围坐在周围听他宣讲党的精神。

今年,省国税局作为省党建扶贫道真自治县隆兴镇工作队牵头单位,选派遵义市国税局总经济师郑华担任工作队副队长,按照省委将党建扶贫与同步小康工作有机结合的要求,郑华兼任全省同步小康驻隆兴镇莲池村工作组成员。

笔者从郑华厚厚的民情日记本上不仅看到他的工作情况,而且还深切感受到他们帮扶道真的满腔真情。

现摘录部分整理于下:3月8日星期五晴今天,莲池村饮水工程完工。

莲池村熊家、拴田坳两个村民组及村委所在地因水源不足造成饮水非常困难,每3天只能供水1个小时。

省党建扶贫工作队(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到岗后,决定将解决饮水困难作为办理的第一件实事。

午饭后,省党建扶贫工作队(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全体队员与村干部张召政、王东、徐照兵一起到熊家村民组再次寻找水源,终于找到了2个取水点。

并现场讨论出方案:将2个水源与原水源一同引到蓄水池。

经测算,需水管近700米、建1立方米的蓄水池2个,仅物资就需要资金6500元。

我们同村干部商量:工作组出资购买物资,群众投资投劳建设。

村干部召开群众会说了我们的想法后,得到了群众的一致认同。

3月28日星期四晴转雨上午9时,与副县长程建华及有关乡镇、县直相关部门负责人一起,陪同贵州百花药业集团董事长黄文荣一行考察道真重庆产业园区和巴渔创业园区。

12时,县长向承强主持召开贵州百花药业集团投资意向洽谈会。

双方就贵州百花苗方药材厂的搬迁及中草药种植基地建设等事项进行友好协商,初步达成共识:贵州百花药业集团拟将贵州百花苗方药材厂迁至道真重庆产业园区,计划用地面积300亩;选择5个左右的中草药品种,建设育苗、示范种植基地;贵州百花药业集团提供技术支撑,帮助道真建设10万亩以上的中草药种植基地。

精准扶贫的民情日记

精准扶贫的民情日记

精准扶贫的民情日记精准扶贫,解决实际问题,走向共同富裕。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精准扶贫的民情,希望对你有帮助。

精准扶贫的民情日记【篇一】在确定帮扶贫困户对象时,按照统一安排,我在界岭村帮扶贫困户3户。

2015年8月的-天上午,我来到界岭村5组帮扶对象程家友家,他的贫困状况让我大吃一惊,老程一家住在两间低矮的小土屋里,室内潮湿,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他的贫困程度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

老程75岁,老伴患有严重的心脏病,生活困难。

下午,我又来到在界岭村一组联系户王敦明家,我见到了他年迈的母亲和患病的妻子,他们全家三辈人住在破旧的危房中,儿子也大了,通过与王敦明聊天拉家常,我鼓励他振奋精神,把旧房拆掉,建一栋新房,并答应帮他联系城建、国土、农商行等部门,帮助他办理各种报批相关手续。

后来我又去了帮扶对象程家友家他家几次,帮助他家发展起了三箱蜜蜂,养了一头猪,联系医院帮助他患病的妻子到医院治疗,帮助解决1000元钱用于治病。

到去年下半年他的妻子因病重去世,我又安排好老程的后期生活。

今天下午,我来到在界岭村一组联系户王敦明家,他于去年年底建起了2间楼房,实现了当年脱贫的目标。

他的儿子王勇也考上了乡村教师,愿他家的好日子越来越好。

精准扶贫的民情日记【篇二】经过全乡干部的调查研究,加之我在双台乡工作的实践,我乡初步确立了精准扶贫具体目标。

1.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增强“造血”功能来抓,在罗家村、茅塔寺村、普渡村、水坪村等村,发展5000亩药材,7000亩核桃,2000亩烤烟。

2.坚持把基础设施作为“强身固体”的基本之策,抢抓交通建设,打通向山至水坪断头路,修通青山、花园等村入户入院路29公里。

3.坚持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改善民生的突破口,让贫困户“居者有其屋”,按照“三个一批”,即拎包入住一批、集中安置一批、分散安置一批,根据搬迁户需求分批次有计划给予安置,积极发展相关配套产业,确保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目前,全乡已确定集中安置点31个,全乡评定的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1436户,4211人。

驻村帮扶脱贫民情日记五篇_日记作文

驻村帮扶脱贫民情日记五篇_日记作文

驻村帮扶脱贫民情日记五篇篇一一大早,我和同单位的驻村队员黄一庭一起来到驻地2公里外的华岩小组,我们没有专门安排走访名单,而是随意走访,看到家里有人就去坐坐;在地头遇到干活的农户就蹲下聊聊。

在闲谈中了解村民的真实意愿。

华岩村小组有41户贫困户在20xx年办理了搬迁手续,得到国家按政策发放的补贴,办理了银行贷款,预计今年6月可以入住新房,这是多让我高兴的事啊。

但是,交流过程中我才知道,大多数人家对搬到镇上顾虑重重,如何生活成为摆在大家面前*大的困难。

镇上没有就业机会,赖以生存的土地本来就是靠天吃饭,要下地趟从新家来回得40多公里,坐车的话绕道东川来回80公里。

要搬得走,还要稳得住,然后才能求发展。

该怎么办?群众还反映,好像说贷款有几年是免息的,可现在房子还没住上,信用社已经开始来催款了,还把拖着不还的几家农户代表告上了法庭……具体的情况还得细细了解,但要是这件事处理得不好,就相当于把好事办成了坏事,更会让下一步搬迁的群众心有余悸,给精准扶贫工作带来更大的困难。

篇二一大早,我从包包村出发,踏上前往乌龙镇的山路。

昨天接到通知,今天下午要到镇上开会,听说以前大家都是走山路去,现在孩子们到镇里上学也还会走这条路,于是萌生了走路去开会的想法。

和大家干一样的事、走一样的路,才会和大家想到一块,一出门就爬山,很陡的坡路布满了碎石,稍不留神就要摔跟头。

就是这样的路走了一公里多,两边有些坡地,长着花椒树和核桃树,树下种着豌豆之类的农作物。

每天下地干部的路都这样危险,难怪村里那么多人摔断了腿,日子真是很苦。

绕过山崖,顺着窄窄的山梁往上,这里据说叫羊鼻子,不知道是因为外形还是因为说这里很陡。

包包小组的名称原来叫羊鼻子,现在对面汤丹那边村里的人还只知道这村羊鼻子而不是包包(这是过后打听到的)。

用了一个多小时才上到山顶,其实仅仅只走了三公里,就因为太陡。

而这是孩子们每个星期上学的必经之路。

据说从山顶(老村)这里可以搭车到镇上,可接下来几乎看不到什么车,只有偶尔经过的三轮农用摩托。

精准扶贫民情日记三篇

精准扶贫民情日记三篇

精选精准扶贫民情日记三篇篇一今天上午9:00我和驻村干部xxx同志一起来到了驻点xx居委会,与党员及群众代表进行座谈。

在座谈会上,党员代表、群众代表交流讨论的气氛至始至终轻松、热烈,他们畅所欲言,不仅道出了心声,而且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建议。

基层的意见实实在在。

有的反映村组沟渠堵塞了、鱼塘变臭了,有的提出个别小组道路不好、雨天出行困难,有的认为建设道路征地补偿不到位,谈出了基层党员、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

57岁的老党员xxx是个敦厚、质朴的老人,由于在20**年积极响应土地挂钩工作,成为第一个搬迁户,但由于当时工作的失误造成了老人的宅基地一直未安置好,村组干部几经协调都未能解决。

我在了解到这个情况后,主动与老人沟通,了解他的心声,并与相关对象户和村组干部一起会商这件事,在协调多方利益之后拿出了一个双赢的意见,既解决了老人多年来宅基地的困扰,又程度了降低其他对象户的损失。

事后,老人紧紧的握住我的双手,久久不肯松开。

看着他真诚的面孔、中肯的表情、积极的态度,听着亲切、热情、纯朴的话语,愈加觉得基层党员、群众的可亲可敬,也看到了一个地方发展的希望所在和动力所在。

xx组xx片的变电所由于一直以来的管理不善造成了原有变压器被盗,有党员代表反映近期的接连下雨会让已有的变压器受潮损坏,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立即联系镇供电所协调解决变压器的问题,并且组织劳力将变压器转移到安全干燥的地方,为村集体挽回了不必要的损失。

下基层是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不仅仅是有着基层情况和群众意愿,同时也是基层干部对群众感情的真实记录。

不仅要嘴上说着老百姓,更要心里想着老百姓。

要做百姓的贴心人,要带着感情下基层,带着感情去倾听百姓呼声、了解百姓的困难,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想、急群众所急、解群众所难。

篇二今天,冒着辽东山区铺天盖地的雪,和同事去社科院的扶贫点新宾县响水河子乡扶贫。

今天主要是走访贫困户,并和乡领导座谈。

说实在话,几年来,每年都会有几次到省内的一些城市和农村社区走访贫困户,这其中既有单位的扶贫联系点,也有个人的联系点。

大学生村官精准扶贫民情日记【3篇】

大学生村官精准扶贫民情日记【3篇】

大学生村官精准扶贫民情日记【3篇】大学生村官精准扶贫民情篇一立冬过后,天气更冷了。

今天一早,我跟随驻村工作队长和村干部到一贫困户家中进行走访。

从村社干部那里我了解到,意外的疾病让他的半边身子几乎瘫痪,家里还有正在上学的儿子和年迈的父亲。

一家人的生活仅靠他做点零工和妻子种田维持。

一进家门,看到的便是新建的宽敞明亮的房子。

他激动地拉着我们的手说:“原来住在老房子是打雷下雨都害怕,现在搬上来了,住着都不怕了,舒服极了,住着很安心,和城市差不多了”。

他家原先居住的地点属于C级危房,住房因山体整体滑动,出现了房屋倾斜及墙体拉裂的现象,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今年上半年,他家享受到了扶贫安居工程项目,在好政策的帮助下,搬离了原先居住的地点,住进了漂亮的“乡村小别墅”。

从我进到家里一直到我离开,他一共说了6个谢谢,即使在我没有给他带去半点帮助的时候他依然心怀感激,更让我惊讶的是他说起未来时那种激情和希望——“我要感谢党、感谢政府啊!帮我建了新居、建了猪舍,申请了项目入户,让我养了猪,我这个身子喂个猪还可以,猪卖掉就有钱了。

感谢你们对我的帮扶,寻找养殖大户帮带传授,还帮助我儿子申请贫困助学金。

没有党、没有政府、没有你们,我这日子都不知道怎么过。

”那一刻,看到他行动吃力的身体却还满心斗志,我浑身一下子也充满了干劲。

看到他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和干劲,我突然觉得天气再冷,但我的心却是温暖的。

今天的走访让我收获很大,也使我深深地意识到,精准扶贫真的很重要,村民生活的改善确实离不开我们的正确引导和指导。

有时候,我们的一个举措、一次宣传甚至一个建议就有可能改变他们的生活,让他们感受到党的温暖。

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我们在脱贫攻坚第一线上要做的还很多,不能一味的只看、只听,而要把行动落在实处、落在村民看得见的实惠处。

(作者为云南省大理州巍山县南诏镇开南村大学生村官)大学生村官精准扶贫民情日记篇二抬头望天空,繁星点点,苍山的轮廓模糊可见,耳边传来滋滋滋建筑机械作业的声音,不由自主,想起了村东头张大姐家危房拆除重建的情景。

扶贫民情日记精选3篇

扶贫民情日记精选3篇

扶贫民情日记精选3篇扶贫民情不应该只是一种形式,而是应该切实地为村民干实事,下面为大家精选扶贫民情日记,欢迎阅读!扶贫民情日记一3月12日星期三晴今年初,在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市水利局党组高度重视,专题研究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确定了“开门搞活动”的原则,要求党员干部要全面深入基层一线,广泛开展调查研究,走访普通群众,了解民情民生,开展结对帮扶。

真正让党员干部受到教育、转变作风,让群众得到实惠,密切感情。

3月12日上午,根据市局党组统一安排,机关全体干部职工集体乘坐公交汽车赶到麻城市龙池桥办事处**村开展民情大走访和与生活困难群众“结对帮扶”活动。

恰巧3月12日,也是国家确定的“植树节”,所以在这次走访活动中,局里还专门安排全体党员干部参加**村的集体植树和清理渠道活动。

由于上午要参加有关会议,集体植树和清理渠道的活动我因故未能参加,多少有些遗憾。

会议结束时,已近晌午,我顾不上中饭,急忙驱车赶往村里,与同志们一起汇合。

赶到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快一点多了。

**村村委会对我们这次民情走访活动十分重视,专门安排村组干部帮助我们联系农户和带路。

在村妇联主任的引领下,我急忙赶到了此次走访活动中的联系对象,困难群众占洪波的家中。

大老远就看到门口一位60多岁的老人正在门前正忙着做家务活,一见到我们,老人显得十分高兴,伸出长满老茧的手,握住我的手不放,连声说着欢迎。

村妇联主任介绍说,这是占红波的父亲,今年已经六十多岁了。

老人说,我知道你一会儿要过来。

估计在这之前,与我一起负责联系和结对帮扶这家农户的局水资源科潘金雄同志已经来过这家并进行了走访和慰问。

老人可能是从他那里已经知道我马上要过来的消息。

进屋坐下,房子是一栋三层高的旧楼房,好像正在装修之中。

占洪波的父亲非常热情,给我倒了杯热茶。

老人说,洪波这孩子,卧病在床已经好几年了,至今生活不能自理。

这几年,全靠小儿子,在附近靠做木匠,挣几个钱,把这个家撑起来。

扶贫驻村扶贫民情日记5篇

扶贫驻村扶贫民情日记5篇

【导语】民情日记直接取材于千头万绪的基层工作和丰富的群众生活,这一特性,使其具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生活基础和持久的生命力。

以下是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篇一5月6日上午,我一个人来到谢桥村白水洞组****家,此时****正在院坝里修理农具。

于是我上前与他闲聊,他谈到自己现在是一个人在家上了年纪,白水洞的所有村民都从原来的住处搬了出来,就剩下他还在那里面住着,主要是搬出来没有房子住,而且现在就靠自己种地养活生活,家里面无人打工,子女还要读书,还欠下许多债务,自己虽然领有低保,但家中缺乏经济来源。

于是,我向他介绍了小额额信用贷款政策,但是他说,家里没有什么经济来源,自己又不会做生意,贷了款怕自己还不上。

这次的走访使我感到,村里的部分群众市场经济意识还不够高,许多群众都是想得到小额贷款不去开拓新的致富门路而是为了生活开支,我们若想从基本上使他们富裕起来,首先要改变他们安于现状的旧思想,同时提供给他们致富知识和市场渠道。

通过多种途径激励他们创业和致富的积极性。

篇二昨晚7点左右,亚鱼乡也应节气地出现了雷雨天气。

叮,叮,叮……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干群连心室”内的寂静,我立马接起电话。

来电的是亚鱼村花瓜冲村民组的刘泽双老人,因电线老化引起了火灾,将家里的老木房给烧了起来。

听到这个噩耗,我们驻村工作人员立即与乡政府、村委会联系,第一时间赶到救火前线。

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在凌晨时分终于将大火扑灭。

第二天一大早,大家伙顾不上疲惫,为刘泽双老人送去了慰问金3000元,大米180斤,食用油1桶,棉被4床,大衣2件。

慰问金和物品虽然不多,但却温暖了老人的心。

篇三下午5点多,我们驻村工作人员一行3人,跟着亚鱼村副主任姚本祥,监督委员会主任、综治工作站站长舒水保来到潘塘村民组。

近日,潘塘村民组在进行入户道路硬化工程,我们也积极地投入了他们的劳动。

据悉,这条道路是连着该组外面的李丫公路,属于一事一议项目,由财政出资金,村民出劳动力共同完成的。

驻村第一书记扶贫民情日记三篇

驻村第一书记扶贫民情日记三篇

驻村第一书记扶贫民情日记三篇真心实意为扶贫尽职尽责做工作20xx年9月8日星期六天气晴自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以来,为了确保扶贫工作的成效,针对不同的致贫原因,分类指导,制定不同的帮扶措施。

红格图村的致贫原因各不相同,有的因学致贫,有的因病致贫,有的因为住房不安全,有的是没有劳动能力等,我们根据贫困户们不同的致贫原因,经过逐户研究,制定了各户的帮扶计划,每周我都抽两到三天时间去贫困家中走访,不断地去引导动员他们,从内在先改变他们,起到扶贫先扶志的效果。

前些天西沟自然村贫困户冯忠绪在家突发脑梗塞,由驻村工作队协调送往卓资县人民医院,因为送的比较及时,没有耽误他的病情。

最近比较忙,今天特意抽了一点时间,带着驻村工作队成员潘利明,帮扶责任人王建新来到县医院看望冯忠绪。

到了病房,冯忠绪卧病在床,两眼无神,看到我们进来之后,他的眼中才有了一丝色彩。

我们一行三人问候了他的病情、和生活起居。

张忠厚对我们说:“住院条件很好,吃饭也很方便,病情倒是得到了控制,但是医生说以后怕是半身不遂了,这个家才刚刚有点起色,我又得了这种病,哎!”我们听后,心中都是沉甸甸的,真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呀。

去年10月份把他儿子送往乌兰察布特殊教育学校就读,解决了多年来困扰他的问题,今年7月也领取了异地搬迁楼房钥匙,刚刚把他鼓动起来,对未来美好生活充满了向往,充满了干劲,这才不到两月,他就病倒了,原本就很脆弱的家庭再一次的受到创伤,况且他这种病还需要专人照顾,怕是刚刚上了不到一年学的儿子要辍学照顾他。

随后我安慰了冯忠绪,并对张忠厚说:“有什么困难就告诉我们,我们尽量帮你们解决,解决不了的也及时沟通有关部门予以解决,我们工作队也会经常的看望你们,让忠绪多做恢复运动,避免瘫痪,如果能不让孩子辍学尽量别辍学,这样上学的机会不多。

”张忠厚握着我的手激动的说:“感谢党、感谢扶贫工作队,忠绪的日常起居我来照顾,决不能让侄儿念不成书。

”再次地鼓励了冯忠绪,安顿他要听医生的话,注意日常饮食生活后,我们离开了医院,继续奔赴到扶贫一线上。

扶贫的民情日记

扶贫的民情日记

扶贫的民情日记把农村危房改造作为工作重点,同步实施道路硬化、动力电更新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年内全面消除农村危房,完成易地扶贫搬迁任务,以下是为您精心整理的扶贫的民情日记,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扶贫的民情日记篇一:今天,我和单位同事去村里进行精准扶贫脱贫上户复核工作,迎着寒风,我们来到了残疾贫困户苏配军的家。

苏配军的丈夫前年因尿毒症去世,一家仅3个女人,她本人有视力残疾,女儿苏亚茹25岁患有精神病,生活不能自理,母亲刘友秀86岁,她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见到我们,苏配军没有向我们述说她家的困难,而是把我们带到一处新房子的施工地,高兴、激动地报起喜来。

她告诉我们,她家老房子被纳入危房改造项目,经过领导们亲力亲为多方协调,终于把久拖未决的宅基地位置确定好了,建好后只要拎包入住就行。

女儿苏亚茹也由政府出面送到精神病医院接受免费治疗,康复状态良好。

现在她们一家三口都享受了政府的低保,加之各个方面的补贴和帮扶资金,真正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

望着苏配军写满笑意的脸,我们告诉她即使达到了脱贫标准,今后扶贫的政策仍然享受,政府仍然会一如既往给予帮扶。

听我们这么一说,苏配军激动地说:“现在我们一家拿了低保,看病不要钱,危房也要改造好了,政府是关心我们的,真的感谢政府!”虽然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缠住了他们理想的翅膀,生活的阳光被乌云遮挡,庆幸的是,有了党的扶贫惠民政策,有了一大群办好事、干实事、解难事的干部,只要双手还在肩上,梦想就能插上腾飞的翅膀,拨开乌云定能见到温暖的阳光!扶贫的民情日记篇二: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1+18+1”专项方案,举全县之力集中攻坚,确保脱贫万人、27个贫困村,实现贫困县摘帽目标。

加快补齐短板把农村危房改造作为工作重点,同步实施道路硬化、动力电更新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年内全面消除农村危房,完成易地扶贫搬迁任务,争取省道315线开工建设,切实改变贫困村户公共服务落后现状。

2021扶贫工作民情日记4篇

2021扶贫工作民情日记4篇

2021扶贫工作民情日记4篇20xx扶贫工作民情【篇一】10月13日,我们村挂包单位保山市水务局一行5人到村里进行“挂包帮”“转走访”走访、回访工作,分三组对所挂钩的贫困户进行走访。

大家对扁里村的变化给予了肯定,近来加大了水利、人畜饮水安全、水泥路、路灯、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的建成,最直观的感受是村里人家日子越来越好,很多人家都在建新房和实施危房改造,户户通水通电,农忙之余有了文化广场活动场所,大学生读书也有了长期的帮扶,路灯照亮了扁里,大家对脱贫致富的信心更足了。

我们首先到了张光明家走访回访,他家正在请人建盖新房,面积120平米,两层基础先盖一层,第一层基本建成,询问了他家的家庭情况、收入来源和眼前的困难,家庭主要来源与外出昆明务工的大女儿,外出6年了,每年节省1万元给家里补用,茶叶收入0.5万元,核桃收入0.3万元,买黄牛一头0.5万元,但由于建盖新房也还差点欠账,贫困户对目前自己的生活状况很有信心,时间过得最快,一聊一个小时过去了。

接下来,我们去了杨光福家,门没有上锁,主人不在家,经过几番周折打电话,电话联系上了主人在县城打工,他父亲在家采茶去了,请隔壁邻居去找贫困户的年迈80岁的老父亲,等了20多分钟,迎面走来了位瘦高的老人,看上去很精神,身后背着一箩筐新鲜茶叶,他说附近有块近一亩的茶地,他去采茶弥补家用,我们与他说明了来意,并与老人聊聊天,问问家庭生活和贫困情况。

他说他家的贫困情况主要是2个孙女在上学,一个在普洱读大学明年毕业,每年费用也要1.5万元;一个在昌宁县读高一,学习很优秀。

老人说很高兴与我们在一起聊聊天,由于困难,杨光福也只有外出县里打工,主要是做改木板和房屋漏水的技术活,有活做每天收入也有80-120元。

老人自己读过小学,由于当时家庭原因没有继续上学,十分遗憾,现在2个孙女读书很好,他很欣慰,满足了老人家的心愿。

老人说:“孙女读书就像是帮我读书一样,家里住房条件差一些,不与别人攀比,暂时没有能力盖新房,再苦再累一家人也要帮助孩子完成学业”。

扶贫民情日记三篇

扶贫民情日记三篇

扶贫民情日记三篇篇一阳春三月,乍暖还寒。

在这草长莺飞的三月天,我第一次来到我的新亲戚——我的挂钩户王海元大叔的家。

虽然来之前已经有思想准备,但第一次踏进这如此昏暗破旧的老房子,了解到家里的情况,我还是有些吃惊,心里五味杂陈、百感交集。

第一次见面,已经62岁的王大叔刚从地里回来,脚上、裤腿上、衣服上都还沾着泥巴。

也许是生活的重担过于沉重,压弯了他瘦小的身躯,王大叔背已微驼,一头白发,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

他有着客家人传统的热情,不顾自己身上的泥巴,就已经先忙着烧水泡茶了。

他紧张又激动,端茶的手都在颤抖,嘴里更是不停地念叨:“政府这么好,政府这么好……谢谢你,谢谢你……”多么淳朴多么善良的人啊!伴着茶香袅袅,王大叔和我话起了家常。

“我早年在煤矿里打工,现在老了,和老伴只能在家里干干农活。

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

大女儿已经出嫁,儿子不争气,四十几的人了还没娶上媳妇。

小女儿是很乖巧懂事,所以想留在身边有个依靠,找个上门女婿,可像我们这样的家庭,要找个差不多的小伙来,很难啊!所以一拖再拖,小女儿今年也32岁了,还没结婚……这栋老房子原来住满了人,现在他们都搬走了,只剩我们家了……”从王大叔的话语里,可以听出他的无奈与辛酸。

可是尽管生活如此艰辛不易,他没有抱怨,没有放弃,默默承受着,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用他那瘦弱的肩膀苦撑着这个贫困的家。

看着王大叔那饱经沧桑的脸,我的心里无比酸楚又无比感动。

时间过得飞快,我向王大叔告别,他一直坚持要把我送到楼门外。

回去的路上,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要怎么做才能更好地帮王大叔呢?现在出台了这么多这么好的扶贫政策,回去要好好研究啊!车窗外,阳光如此灿烂,田里的秧苗生机勃勃,路边曾经饱经霜冻的野草、野花在这阳光明媚的春天里也长得、开得这么欢快!是啊,有阳光照耀的地方就有希望,王大叔一家的生活,我们的生活,都会越来越好的,不是吗?篇二今天是难得的一个好晴天,一大早,我们驻大地坡村扶贫工作队又开始忙碌了起来。

扶贫驻村扶贫民情日记【5篇】

扶贫驻村扶贫民情日记【5篇】

篇一5月6日上午,我一個人來到謝橋村白水洞組****家,此時****正在院壩裡修理農具。

於是我上前與他閒聊,他談到自己現在是一個人在家上了年紀,白水洞的所有村民都從原來的住處搬了出來,就剩下他還在那裡面住著,主要是搬出來沒有房子住,而且現在就靠自己種地養活生活,家裡面無人打工,子女還要讀書,還欠下許多債務,自己雖然領有低保,但家中缺乏經濟來源。

於是,我向他介紹了小額額信用貸款政策,但是他說,家裡沒有什麼經濟來源,自己又不會做生意,貸了款怕自己還不上。

這次的走訪使我感到,村裡的部分群眾市場經濟意識還不夠高,許多群眾都是想得到小額貸款不去開拓新的致富門路而是為了生活開支,我們若想從基本上使他們富裕起來,首先要改變他們安於現狀的舊思想,同時提供給他們致富知識和市場管道。

通過多種途徑激勵他們創業和致富的積極性。

篇二昨晚7點左右,亞魚鄉也應節氣地出現了雷雨天氣。

叮,叮,叮……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打破了“幹群連心室”內的寂靜,我立馬接起電話。

來電的是亞魚村花瓜沖村民組的劉澤雙老人,因電線老化引起了火災,將家裡的老木房給燒了起來。

聽到這個噩耗,我們駐村工作人員立即與鄉政府、村委會聯繫,第一時間趕到救火前線。

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在淩晨時分終於將大火撲滅。

第二天一大早,大傢伙顧不上疲憊,為劉澤雙老人送去了慰問金3000元,大米180斤,食用油1桶,棉被4床,大衣2件。

慰問金和物品雖然不多,但卻溫暖了老人的心。

篇三下午5點多,我們駐村工作人員一行3人,跟著亞魚村副主任姚本祥,監督委員會主任、綜治工作站站長舒水保來到潘塘村民組。

近日,潘塘村民組在進行入戶道路硬化工程,我們也積極地投入了他們的勞動。

據悉,這條道路是連著該組外面的李丫公路,屬於一事一議專案,由財政出資金,村民出勞動力共同完成的。

大概一個星期左右就能完工並投入使用。

入戶道路修好了,極大地方便了村民們的出行。

村民們表示,道路的硬化結束了以往雨天泥,晴天灰的歷史,坐在車上顛簸得不行的情況也將不復存在。

扶贫攻坚民情日记

扶贫攻坚民情日记

扶贫攻坚民情日记扶贫攻坚民情日记(一)经过前阶段紧张的入户摸底工作,到现在稍微轻松一点了。

在葛队长和陈忠支书的带领下一行6人来到了新华村小学了解情况,快走到大门,支书介绍:“这就是我们新华小学(大门没有校名)”,一进大门是篮球场,有坑洼且水泥标号不高,是由于当时资金不足,导致建设质量不高,学校有一幢二层教学楼,整栋楼没有一点文化氛围。

此刻,校长出来迎接我们,介绍学校的情况,学校一共有学生40人,一年级1个班,三年级1个班,有校长、教导主任及教师共5人,校长的爱人也是教师。

由于学生生源少,实施隔年招生,只设一、二、三年级,学生上完三年级后转到邻里的建设村小学就读四、五、六年级。

该村有7个组,远的有4公里多,按照一日三餐就餐标准,除三、五组学生(较近)外,其余学生均住校。

当我们初步了解情况要离开学校时,下课铃响了,一群黑黑的皮肤,大大的双眼皮眼睛孩子们冲出教室尽情奔跑,见到我们,叫到“老师好”,我们也回答“学生好”。

篮球场上有打蓝球的,有踢足球的,有荡秋千的,有追逐打闹的等等,一片欢声笑语的场面。

此时有一群学生跑过来问到,请问:“老师您们是从昆明来的吗?”我们回答:“是的”,然后好奇地问“昆明有很大的动物园,有海欧,是不是有很多很大的学校?”,问这问哪,看到孩子们好奇期盼的眼神,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孩子,与他们一样读三年级,感到格外亲切。

离开学校后,我们工作队全体人员内心都难以平静,耳边想起了习总书记的话:“扶贫先扶智”,智就是教育呀!是功有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常言道:“十年育树,百年育人”,教育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一代一代人的努力。

我们扶贫工作队代表的是党和政府,把扶贫责任扛在肩,把扶贫工作抓在手,扶贫是一项系统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硬件,产业、科教文卫等——软件,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尤其是我们沧源佤族自治县是边疆偏远贫困落后山区,还是直过少数民族,因教育原因,文化程度低,思想观念落后,加上生存环境恶劣,世代贫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脱贫攻坚民情日记精选
春节假期一过,我就急匆匆从山东老家赶回任职所在村——甘南县甘
南镇富强村。

走在村间小道上,时不时和过往的村民打招呼,问候过
年好,问问今年有什么规划;再去困难户家中走走,拜个年,问问还有
啥困难;还去种植大户家坐坐,问下今年打算,除了种植玉米还种啥,
看看种植结构调整政策是不是已深入民心。

春节即将过去,村民又开始忙碌的一年,这个年也是考验扶贫工
作成效的关键一年。

去年9月份到村里任“第一书记”,前期摸索村
民村情,花费了一段时间,等心里有脱贫计划,又入了冬,天气已不
允许实施脱贫计划,所以一定要抓住这关键的一年,把各项扶贫政策,脱贫计划落实到位,让贫困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扶贫效果和变化。

富强村有650余户,2400余口人,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有386户,
人口859人,贫困户数和贫困人口都占了总户数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以上,这是一个相当大的数字,重重的压在我心头。

每时大脑都在转,都在思考有什么办法能让村民快速脱贫致富。

每天遇到人总想探讨下
如何协助村民脱贫致富。

每次去村民家走访我总会问对致富有啥想法,有啥困难需要解决。

随着时间的推移,思考的多了,入户多了,掌握
的情况多了,慢慢摸清了村民致贫的原因,找到脱贫的方法。

通过走
访发现两个重要问题:一是村基础设施落后,村民怨言颇多。

二是村
民致富欲望强烈,也很有想法和点子,但怕实践,不愿承担风险,总
想着向上级政府要政策扶持,缺乏内生动力。

找到问题就得想解决办法。

思考良久后个人认为应该把改善基础
实施和扶贫扶志结合起来统一考虑。

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
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这就是有名
的破窗效应。

如果任由基础设施落后下去,村民也会继续贫困下去,
缺乏脱贫的志气,没有内生动力。

反过来讲,我们从基础设施入手,
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再加以政策引导和扶持,会激发出村民致
富意愿,做到扶贫扶志。

基于这个点,今年打算重点整治村基础设施,
改善村民生产生活环境,重点做好这两方面的工作:一是结合整村推动200万资金,重点改善村生产基础设施:预计打10眼左右抗旱井,休整生产路,维修桥洞和桥涵等。

二是协调和配合好美丽乡村工程,争取今年能够实施,把村内道路修建为高质量的五米宽板道,做好下水道,绿化带,安装太阳能路灯,从根本上改变村容村貌,改善村民居住环境。

此外,再根据建档立卡情况,对贫困原因仔细甄别,细化脱贫措施。

对因病因残等情况没有劳动水平的贫困户,实行政策兜底,该进低保的进低保、该进五保的进五保等;其他原因致贫的有劳动水平的,再根据致贫原因,量身打造脱贫措施。

同时把种植养结构调整到位,向村民推荐些药材、杂粮、林蛙等经济动植物,并请农技专家举办种植、养殖技术培训班,联系企业实行订单式收购,让村民能够有技术有收成还能有收入。

脱贫攻坚,时不我待。

要抓好有利时机,把各项扶贫政策落实下去,让贫困群众早点走出贫困,步入小康,这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使命,将责任和使命扛在肩上,与富强村民同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