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形式
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

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
1 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
古体诗的诗体可分为乐府、杂言、四言、五言、七言等。
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
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
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2 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诗体分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等。
3 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
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
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
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4 曲,又称为词余、乐府。
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
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
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
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
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
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
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5 新诗(或称白话诗)。
诗歌形式知识:诗歌创作的内在逻辑与框架结构有哪些

诗歌形式知识:诗歌创作的内在逻辑与框架结构有哪些诗歌是一种以语言为媒介的艺术形式,它的表现方法极其多样,但是其创作的内在逻辑和框架结构却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诗歌的基本形式,句式结构和韵律格律等方面详细介绍诗歌创作的内在逻辑和框架结构。
一.诗歌的基本形式诗歌常见的基本形式包括诗和词。
其中诗一般是指汉语五言、七言、律诗等形式。
词则是以七言、绝句等形式演绎出的短诗。
这些基本形式的存在为诗歌的表现提供了约定俗成的方法和规范。
因此,在创作诗歌时,我们需要首先清楚自己所选择的诗歌形式。
二.句式结构在创作诗歌时,作者应该注意到句式结构的合理配合。
汉语诗歌的句式结构可以分为长短句结合、对仗句、押韵结构等几种。
长短句结合是指长句和短句在文本中有合理的配比。
对仗句是指在诗句的结构上,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音节和汉字的句子形成映衬的关系,更好地表达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押韵结构是指在句中通过同音词、相似音词或者完全押韵从而形成诗歌的韵律格律。
以上三种句式结构是诗歌创作不可或缺的部分,作者应该熟悉、运用得当。
三.韵律格律在创作诗歌时,作者应该注意到韵律格律的合理性。
韵律是指音韵的变化,在诗歌中用于表现语言的韵味和音美。
格律是指诗歌的形式,在诗歌中用于表现出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组成。
具体而言,韵律通常包含平仄、押韵等要素。
平仄是指声调的不同,按照平声、仄声等进行区分。
平声是指声调平而发音不上扬的字,仄声则是指声音带有上扬或拐弯而发音比较高的字。
押韵则是指诗歌中同一句子中的结构和语调一样的单词相互呼应,一致的发音形成美丽的韵律。
由此可知,创作诗歌,需要注意韵律和格律的合理性,通过押韵或颠、仄等手法创造美好的音乐效果来增加诗歌的艺术魅力。
四.结构和立意诗歌的韵律和格律虽然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仅仅依靠它们是不够的。
在创作诗歌时,良好的结构和深刻的立意是不可或缺的。
结构是指诗歌的整体构成,由引子、承接、高潮等部分组成,其目的是要让整篇诗文紧凑扣人心弦。
中国古代诗歌分类

实用文档中国古代诗歌分类一、.古代诗歌按体裁分:古体诗、近体诗。
(一)古体诗1.古体诗特点:唐以前的诗歌及唐以后这种形式的诗歌。
篇无定句,句无定字,自由换韵,不讲平仄,不讲对仗。
2.古体诗包括:(1)古诗:古诗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诗经》开创现实主义诗歌传统。
(2)楚辞:六言为主开浪漫主义先河。
(3)乐府诗:五言为主奠定了中国古典诗歌以五言、七言为主的基础。
(4)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均属古体诗。
(5)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唐以后以上这种形式的诗歌。
(二)近体诗1.近体诗特点:出现在唐朝,篇有定句,句有定字,韵有定位,字有定声,联有定对。
2. 近体诗从体裁上分为:诗、词、曲。
诗:诗又按其体裁可分为律诗和绝句。
律诗是由(四)联(八)句组成,每联两句,第一联被称为(首联),第二联被称为(頷联),第三联被称为(颈联),第四联被称为(尾联)根据每联的字数,律诗又分为(五律)和(七律)。
绝句是由(四)句组成,根据每联的字数,绝句又分为(五绝)和(七绝)。
词: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
其特点:(1)词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2)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3)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调名称,叫“词牌”。
(4)词在结构上多数是分段的,一段在音乐上叫“一阕”(或“一片”)。
(5)词按字数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字至90字)、“长调”(91字以上)。
曲:曲特点:(1)曲盛行于元代。
(2)元曲分为散曲和杂剧。
我们鉴赏的元曲一般指散曲。
(3)曲有曲牌。
(4)散曲的体制又分为小令(叶儿)和套数两种二、古代诗歌按题材划分:1、写景抒情诗;2、即事感怀诗;3、咏物言志诗;4、怀古咏史诗;5、边塞征战诗;6、惜别送别诗;7、思乡怀远诗;8、山水田园诗。
诗歌分类表达方式

诗歌分类表达方式诗歌是一门非常晦涩优美的艺术形式,其表达方式有着多种多样的形式。
它们能够在有限的单词里表达出极具层次感的故事,它们也可以用简洁的结构和押韵来传达艺术感。
在不同诗歌类型中,表达方式也有着不同的特征。
下面,我们就详细介绍一下不同诗歌类型的表达方式:1、传统诗歌:传统诗歌一般采用五言或七言的方式表达。
以五言诗为例,它由一个标题与四个句子组成,最后一句叫做结尾,可以用来表达诗歌的主题或总结主题。
因为它较短小,所以通常表现出强烈的空间感,尤其适用于表达抒情或叙事性的话题。
2、抒情诗:抒情诗可能是最常见的一种诗歌类型了,它是以抒情为主题,以一种优美而自然的方式来表达作者本人或他人的情感。
常用的抒情诗有五言诗、七言诗和长篇诗,它们可以用精练的措辞和散文的形式表达幽默、悲情、抒发情绪等主题。
3、讽刺诗:讽刺诗以反讽机智和引人发笑为特色,经常用来指出社会上腐败、愚昧等现象,可以表达作者对社会和人类的负面看法,也可以通过讽刺的方式激发人们的思考和关注。
讽刺诗的特点是通过讽刺的方式去表达真实的感受,通过隐喻、反讽、比喻等来营造幽默、讥讽的效果。
4、虚构诗:虚构诗属于诗歌的另一大类,它是为了创造出意想不到的情节或叙述以达到艺术目的而写的诗歌。
虚构诗通常具有很强的意味和隐义,其表达方式丰富多彩,有时可以表达出一种深刻的概念或暗示,也有可能通过象征性地语言去表达作者在心里的某些想法,引起人们的思考。
5、小诗:小诗是一种短小的诗歌,其表达方式强调节奏感,是诗歌里最为抒情的类型之一,它倾向于把语言简洁而精炼,表现出一种优美而简洁的意境,为读者带来美妙的情感体验。
以上是介绍的诗歌分类的表达方式,各类诗歌在表达方式上有着不同的特点,而且还有诸如咏叹诗、记叙诗等其他类型的诗歌,它们的表达方式更加多样,由于空间有限,在此就不一一详细介绍了。
诗歌是一种神奇的艺术形式,它能够以一种简短而优美的方式,来表达出作者心中深刻的情感和思考,是一种非常丰满又美妙的表达方式,只有你感受过它,才能体会它的美妙之处。
认识常见的诗歌形式

认识常见的诗歌形式诗歌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通过抒发情感、表达思想和传递美感,具有无与伦比的魅力。
不同的诗歌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结构和特点,深受诗人和读者的喜爱。
在本文中,我将为您介绍一些常见的诗歌形式,帮助您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它们。
一、四行诗 - 四行诗,又称为短歌,是一种简洁有力的诗歌形式。
通常由四行组成,每行有特定的音节或节奏。
四行诗可以自由组合,没有固定的押韵规则,但常常通过精炼的文字表达出深刻的感情和思想。
例如:春风吹绿枝,鸟鸣寄乡思。
花开万紫红,人间最美丽。
二、五言绝句 - 五言绝句是我国古代最常见的诗歌形式之一,由四行组成,每行有五个音节。
它严格遵循平仄平仄的对仗押韵法则,通过选择恰到好处的词语来表达情感和意义。
五言绝句要求字数和音节的呼应,极富韵律感。
例如: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三、七言绝句 - 七言绝句是一种比五言绝句更为宽松的诗歌形式,每行有七个音节。
它与五言绝句相似,同样要求平仄平仄的对仗押韵结构,但由于字数较多,表达更为广泛,思想和情感的延展性也更强。
例如: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四、对联- 对联是一种以对仗押韵为特点的诗歌形式,常用于春联、门联等年节或庆典活动中。
它由上下两句组成,每句字数相等,音节对应平仄,并通过字义对应或呼应的方式表达主题。
对联注重用词的精准和对仗的美感,给人以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享受。
例如:红日当空照,碧水映山眠。
五、现代自由诗 - 现代自由诗以自由的创作形式著称,打破了传统的格律要求。
它不受特定音节和押韵的限制,灵活运用自由的词序、排列和换行方式,以更为自由的形式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现代自由诗具有很高的个性化和创造力,旨在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例如:风吹过远方,带来秋的气息。
我凝望远方,感受生命的意义。
总结起来,诗歌形式的多样性使得诗歌作品在表达情感、思考人生、传递美感等方面具有独特的魅力。
古代诗歌的体裁

古代诗歌的体裁古代诗歌的体裁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但古代诗歌的体裁却不外乎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
以下是文学网小编整理分享的古代诗歌的体裁,希望大家喜欢!一、古代诗歌的分类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
1.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①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
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
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
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 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②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③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
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
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
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④曲,又称为词余、乐府。
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
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
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
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
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
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
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2.从诗歌的题材可分为:①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
古代有些诗人由于不满现实,常寄情于山水,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自然风景平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
这类诗常将要抒发的情感寄寓在后描写的景物之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寓情于景。
其风格清新自然。
②咏物言志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
③即事感怀诗,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如怀亲、思乡、念友等。
④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
八种诗歌类型

八种诗歌类型诗歌是人类用语言创造的一种艺术形式,它以语言为基础,通过形式和内容上的创新,在人们心灵中激起共鸣和情感。
诗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表现形式,不同的诗歌类型在语言、节奏、韵律、情感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风格,下面我将介绍其中八种诗歌类型。
一、叙事诗叙事诗是一种通过文字叙述事件、描写场景和塑造人物形象的诗歌形式。
它通常包括主题、情节和人物性格等元素,通常采用自然描写、形象表达和具体细节来为读者呈现真实而生动的画面。
叙事诗常见的主题有战争、爱情、传记等,其中以《三国演义》、《西游记》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最为著名。
二、抒情诗抒情诗是一种表达作者情感和内心体验的诗歌形式。
它以感性为主要特征,将个人的情感、体验和思考以直接和深刻的方式表达出来,带给读者强烈的情感共鸣。
抒情诗常见的主题有爱情、友情、孤独、忧伤等,其中《离骚》、《诗经》等古代诗歌作品是抒情诗的代表作品之一。
三、哲理诗哲理诗是一种表达哲学思想和观念的诗歌形式。
它通过诗歌形式将作者的哲学思考、思想感悟和人生观念表达出来,旨在引导读者思考智慧、道德和生命等重要议题。
哲理诗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形态,其中《道德经》、《庄子》等中国古代哲学读物中不乏哲理诗的写作形式。
四、戏剧诗戏剧诗是一种将戏剧元素融入到诗歌中的艺术形式。
它将诗歌和戏剧结合起来,以特定的情节、人物和场景为线索,通过诗歌语言来描述和刻画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和演出场面,旨在把诗歌与戏剧中的艺术特性充分结合起来。
戏剧诗在中国古代曾有较高的发展,其中《汉宫秋》、《长恨歌》等经典作品是重要的代表之一。
五、颂歌颂歌是一种表达敬仰、歌颂和赞美对象的诗歌形式。
它以目标或目标的某些方面为主题,借助语言艺术手法来展现其美好的一面,以此来表达作者的情感、思想和态度。
颂歌的语言通常是华丽的、华美的、充满力量和感染力的,其中《大江东去》、《赞扬诗》等著名作品是颂歌的优秀代表。
六、咏物诗咏物诗是一种表达对自然界万物的感叹和赞美的诗歌形式。
传统文化中七种常见的古代诗歌类型

传统文化中七种常见的古代诗歌类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古代诗歌一直被视为最重要的文学形式之一。
古代诗歌以其独特的韵律和表现力,深受人们喜爱。
以下是七种常见的古代诗歌类型:1. 古体诗古体诗是中国最早的一种诗歌形式,起源于先秦时期。
它采用古代的韵律和格律,通常由四个字的句子组成。
古体诗多以表现自然景观和人情世故为主题,形式简洁、意境深远。
2. 五言诗五言诗是中国古代最流行的一种诗歌形式,每句由五个字组成。
它在唐朝达到了巅峰,许多著名的诗人都创作了大量的五言诗。
五言诗广泛描写了社会生活、自然景观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以其优美的韵律和丰富的意象而著名。
3. 律诗律诗是根据特定的音律和押韵规则创作的诗歌形式。
它要求每句的字数和音律都严格符合规定,常见的律诗有七言律诗和八言律诗。
律诗在唐宋时期十分流行,被视为高级艺术形式。
4. 绝句绝句是由四个句子组成,每句五个或七个字。
它的诗意通常自成一体,表达深刻的思想和情感。
唐代的杜甫和李白是绝句的代表诗人。
5. 七言律诗七言律诗是由每句七个字组成的律诗形式。
它在唐宋时期十分盛行,许多杰出的诗人都留下了许多七言律诗作品。
七言律诗通常表现了复杂的思想和情感,具有磅礴的气势和优美的韵律。
6. 古词古词是一种将诗歌和音乐结合的文学形式,起源于唐宋时期。
它以其婉约、抒情的风格而著称。
古词通常描写爱情、离别和自然景观等主题,被广泛用于歌曲创作和演唱。
7. 六言诗六言诗是由每句六个字构成的诗歌形式。
它在唐代达到了鼎盛,成为了当时文坛的主要诗体之一。
六言诗以其简洁、朴素的风格,表达了丰富的感情和情感。
这些传统文化中的古代诗歌类型,展示了中国文学的丰富和多样性。
它们代表了不同的时期和风格,为人们提供了独特的艺术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诗词曲赋分类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诗词曲赋分类中国古代文学是世界上最为悠久、辉煌的文学之一,其中的诗词曲赋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诗词曲赋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四大文体,各自有着独特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本文将对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诗词曲赋进行分类介绍,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这些文学作品。
一、诗诗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最为重要的文体之一,它以其简练、优美的表达方式而闻名于世。
根据内容和形式的不同,中国古代诗歌可以分为四大类:古体诗、近体诗、律诗和绝句。
1. 古体诗古体诗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种诗歌形式,它以五言和七言句式为主。
古体诗的代表作品有《诗经》和《楚辞》等。
这些作品以其质朴、自然的风格,表达了古代人民的情感和生活体验。
2. 近体诗近体诗是在古体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诗歌形式,它以五言和七言句式为主,但在格律和韵脚上相对宽松。
近体诗的代表作品有唐代的《长恨歌》和宋代的《青玉案·元夕》等。
近体诗以其流畅、婉约的风格,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爱情和自然的思考和感悟。
3. 律诗律诗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一个高峰,它以严格的格律和韵脚要求而著称。
律诗的代表作品有唐代的《白日依山尽》和宋代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等。
律诗以其规整、精巧的结构,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历史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绝句是一种短小精悍的诗歌形式,它以四行、五言或七言的句式为主。
绝句的代表作品有唐代的《静夜思》和宋代的《题西林壁》等。
绝句以其简洁、含蓄的表达方式,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人生和情感的思考和感悟。
二、词词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另一种重要文体,它以抒发个人情感和表达爱情为主题。
根据内容和形式的不同,中国古代词可以分为两大类:唐词和宋词。
1. 唐词唐词是唐代的一种诗歌形式,它以抒发个人情感和表达爱情为主题。
唐词的代表作品有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和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等。
唐词以其豪放、奔放的风格,表达了作者对爱情、自然和社会的思考和感悟。
2. 宋词宋词是宋代的一种诗歌形式,它以抒发个人情感和表达爱情为主题。
文学常识中的诗歌体裁

文学常识中的诗歌体裁诗歌是一种以音乐和节奏为基础的文学形式,具有独特的表达方式和美感。
在文学中,诗歌体裁有多种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写作风格。
抒情诗抒情诗是诗歌体裁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
它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个人体验。
抒情诗通常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写成,并以感情的表达为主要特点。
它可以通过描写自然景观、表达爱情或探索人类情绪等方式展示情感的深度。
叙事诗叙事诗是一种通过叙述故事或事件的方式进行表达的诗歌形式。
这种类型的诗歌通常以第三人称的方式写成,用生动而富有描述性的语言来讲述故事的情节和细节。
叙事诗既可以描述真实的历史事件,也可以是虚构的故事情节。
讽刺诗讽刺诗是一种使用幽默或讽刺的方式来批评社会、个人或事件的诗歌形式。
它通过夸张、颠倒、反讽等手法来表达对现实情况的不满或批评。
讽刺诗既可以带有喜剧色彩,也可以带有严肃的批评意义。
哀悼诗哀悼诗是一种表达悲伤、哀思和悼念的诗歌形式。
它通常被用来纪念逝去的人或事物,表达深深的悲痛和思念之情。
哀悼诗的语言通常优雅庄重,富有感染力,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技巧与形式除了不同的类型,诗歌体裁还常常使用特定的诗歌形式和技巧,如韵律、押韵、节奏等。
这些技巧和形式可以进一步强调诗歌的美感和表达力。
常见的诗歌形式包括:四言绝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等。
总结起来,诗歌体裁在文学中起到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类型和形式都能够通过音乐和节奏打动读者的心灵,展示出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通过欣赏和创作不同类型的诗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体验文学的魅力。
认识常见的诗歌形式

认识常见的诗歌形式诗歌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以其凝练的语言、深远的意境和丰富的表达方式而备受推崇。
在不同的文化和时期,人们创造了各种各样的诗歌形式,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和艺术性。
本文将为您介绍几种常见的诗歌形式。
一、四行诗四行诗,又称律诗,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诗歌形式。
它由四行组成,每行通常有五个或七个字,也有时候根据具体的律令会有规定的字数、韵律和押韵方式。
这种形式的诗歌可以表达简洁有力的情感和意境,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五言绝句五言绝句是中国古代最为常见的一种诗歌形式。
它由四行组成,每行五个字,共计二十个字。
五言绝句的特点是字数有限,形式简练,却能准确把握诗意。
许多宋代著名诗人如李白、杜甫都以五言绝句闻名于世。
三、七言绝句七言绝句是五言绝句的延伸形式,每行由七个字组成。
虽然七个字的长度相对较长,但依然能够有效地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七言绝句在唐代达到了高峰,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就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
四、古体诗古体诗也被称为骈文,它是中国古代韵文的一种形式。
古体诗以四言或者五言句为主,每行的字数较多,不限定固定的字数。
它的特点是富有音韵美,形式多样,能够充分展现诗人的才华和想象力。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古体诗。
五、自由诗自由诗,又称自由韵律诗,是近代以来流行起来的一种诗歌形式。
与传统的诗歌形式相比,自由诗更加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和自由创作的方式。
它没有固定的字数限制,也不要求特定的韵律和押韵方式,诗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创作。
自由诗在现代主义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为诗歌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通过对以上几种常见的诗歌形式的介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多样性和表达方式的丰富性。
每一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范围,诗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灵感选择适合的形式进行创作。
无论是古人还是现代诗人,都在这些形式中留下了属于自己的诗篇,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
让我们一同欣赏并珍惜这些优秀的诗歌作品,感受诗歌所带来的美好与力量。
诗歌形式的分类

诗歌形式的分类王明政中国诗歌从总体上分为两大类。
五、四前夕的新文化运动中,产生了新体诗。
这种诗不受句式、句数、格律的限制,形式非常自由,所以又称自由诗。
它又分为用韵诗和无韵诗两种,即使用韵,也没有旧体诗那样严格的要求。
此外,现代歌词和戏曲唱词也属于新诗的范筹。
与新体诗相对的是旧体诗。
它是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而来的,至今,仍是诗歌创作中的重要形式,它的分类有相当的复杂性,本节重点谈旧体诗分类。
旧体诗歌可粗分为古体诗和今体诗、词、曲四类,兹分述于后:一、古体诗,主要指格律问世前产生的诗歌,同时指格律问世后,仍不受其限制而沿用旧法所作的诗歌。
1、二言诗(每句是两个字的诗,以下类推),如上古歌谣中的《弹歌》。
2、三言诗,乐府中《平陵东》、《天马徕》等篇有三言诗句,文人三言诗始于晋散骑常侍夏侯湛。
3、四言诗,最早出现在《诗经》中,其《风》、《雅》、《颂》三大部分均以四言为主。
后世文人四言诗始于汉代韦孟,三国曹操的作品中也有不少纯四言诗。
4、五言诗,乐府即以五言为主,文人五言诗相传始于苏武、李陵,有资料可考的则见于班固的作品。
5、六言诗,始于汉大司农谷永,另乐府《孤儿行》中的“乱”为纯六言诗,后世少有六言诗创作。
6、七言诗,相传起于汉武帝柏梁台联句,见诸可信文字的是他的《秋风辞》,以及汉代民歌《灵宝谣》等。
从张衡的《四愁诗》起,有了纯七言的诗歌。
7、八言诗,汉刘细君作《悲愁歌》,始有通篇八言的篇章。
8、九言诗,魏高贵乡公曹髦始作九言。
后杜甫诗中有九言如“男儿生不成名身已老”9、十言诗,李白有十言诗句“黄帝铸鼎于荆山炼丹砂,丹砂成骑龙飞上太清家”10、十一言诗,苏轼有十一言诗句“山中故人应有招我归来篇”。
11、古风,又称古诗,系因《国风》之“风”而得名,魏晋以后多有创作。
五言古风简称五古,七言古风简称七古。
12、骚体诗,最初为战国时代楚地民歌,用楚方言“兮”作衬字是其明显特征。
后经屈原整理加工成《楚辞》,后世多有仿“楚辞章句”的作品,统称为骚体诗。
古代诗词的形式

古代诗词的形式
古代诗歌可按句式分为:四言诗、五言诗、六言诗、七言诗、杂言诗等;按体裁分为:楚辞体、乐府体、歌行体、格律体等;按声律要求标准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
唐代以前,写诗不讲究平仄、对仗,用韵自由,句式句数不拘,每句则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诸体(后世使用古体诗、七言者较多),唐人因而将这类诗歌称为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
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请注意,这里是用唐人的观点来看的),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绝句和律诗两类,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例如,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的律诗,每首四联八句,每句字数必须相同,可四韵或五韵,中间两联必须对仗,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如果在律诗定格基础上加以铺排延续到十句以上,则称排律,除首末两联外,上下句都需对仗,也有隔句相对的,称为“扇面对”。
再如,绝句仅为四句两联,又称绝诗、截句、断句,平仄、押韵、对偶都有一定要求。
古代汉语中的诗歌形式有哪些?

古代汉语中的诗歌形式有哪些?
古代汉语中的诗歌形式丰富多样,下面将介绍几种主要的诗歌
形式。
1. 绝句:绝句是由四句构成的诗歌形式,每句五个或七个字。
绝句常常用于反映思想感情,表达作者的意境。
2. 律诗:律诗是按照一定的音律和格式要求的诗歌形式,包括
五律(五言律诗)和七律(七言律诗)。
律诗具有严格的格律要求,常常表达作者的思想与情感。
3. 乐府诗:乐府诗是流行于古代社会的一种民歌形式,广泛流
传于民间。
乐府诗多以七言或五言组成,表达人民的愿望和情感。
4. 箴言:箴言是一种极为简洁明了的诗歌形式,用寥寥几字来
表达深远的哲理和智慧。
箴言通常有一定的押韵和节律,以引人深思。
5. 词:词是古代汉语中的一种抒情诗歌形式,通常由四行构成,每行五个或七个字。
词常常表达个人的情感与心情,以及对自然和
社会的描绘。
古代汉语中的诗歌形式还有很多,以上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每
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艺术魅力,展现了古代汉语诗歌的丰富
多样性。
诗歌按哪些形式分类

诗歌按哪些形式分类诗歌按哪些形式分类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诗歌吧,诗歌具有精炼、集中,节奏鲜明,富有韵律的特点。
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诗歌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诗歌按哪些形式分类,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现代诗歌的分类:今风体韵律诗歌和现代格律诗歌这是按照诗歌语言节奏和谐性的层级,是一般和谐还是非常和谐(最高和谐)来划分的。
(1)今风体韵律诗歌:就文学体裁而言,今风体韵律诗歌是以汉语言白话文为载体,以语言节奏的一般和谐性再现生活抒情言志的语言艺术。
代表作是我国当代诗人于进水的《姐姐》。
(2)现代格律诗歌:就文学体裁而言,现代格律诗歌是以汉语言白话文为载体,以语言节奏的最高和谐性再现生活抒情言志的语言艺术。
现代格律诗歌的格律要求与古典格律诗歌的要求一样,定字、定句、定节、定平仄、定韵等。
(见于进水《汉语言韵律诗歌理论纲要》)叙事诗和抒情诗这是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划分的。
(1)叙事诗:诗中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通常以诗人满怀激情的歌唱方式来表现。
史诗、故事诗、诗体小说等都属于这一类。
史诗如古希腊荷马的'《伊里亚特》和《奥德赛》;故事诗如我国诗人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诗体小说如英国诗人拜伦的《唐璜》,俄国诗人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
(2)抒情诗:主要通过直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社会生活,不要求描述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如,情歌、颂歌、哀歌、挽歌、牧歌和讽刺诗。
这类作品很多,不一一列举。
当然,叙事和抒情也不是绝然分割的。
叙事诗也有一定的抒情性,不过它的抒情要求要与叙事紧密结合。
抒情诗也常有对某些生活片断的叙述,但不能铺展,应服从抒情的需要。
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和韵脚诗这是按照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分类的。
(1)格律诗:是按照一定格式和规则写成的诗歌。
它对诗的行数、诗句的字数(或音节)、声调音韵、词语对仗、句式排列等有严格规定,如,我国古代诗歌中的“律诗”“绝句”和“词”“曲”,欧洲的“十四行诗”。
古代诗歌的形式

古代诗歌的形式古代诗歌作为中华文明重要的艺术表达形式之一,有着丰富多样的形式。
它们以独特的韵律和格律,传达着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世界的观察与思考。
下面将从五言、七言、律诗和绝句等几个主要形式来探讨古代诗歌的特点。
五言古诗是指每句诗都由五个字构成的诗歌形式。
这种形式自唐代开始大量出现,并成为古代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言古诗的特点之一是简洁明快,行云流水。
它的每个字都经过精心斟酌,以使整首诗听起来和谐而饱满。
另外,五言古诗讲究押韵对仗,使整首诗在音韵上更具美感。
例如《静夜思》这首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我们可以看到,这首五言古诗以简练的语句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同时通过押韵的手法,使整首诗具有动人的韵律美。
七言古诗则是每句诗都由七个字构成的形式。
与五言古诗相比,七言古诗给人的感觉更为宽广和悠远。
因为每句长一些,诗人可以更充分地展现他们的意象和感情。
相对于五言古诗的流畅感,七言古诗更注重于意境的描绘。
七言古诗常常通过丰富的描写和比喻手法营造出景物或情感的深远。
例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他通过描述古原草木凄凉的景象,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思念之情。
律诗是另一种古代诗歌的重要形式,它常常用于唐宋时期的诗人们创作。
律诗的特点在于其严格的格律和押韵规则。
它以四言或六言为行,每首诗都由若干个规定的句子构成,每个句子由若干个规定的字数和押韵组合而成。
律诗常常用于歌咏自然景物或描绘人物心情,通过格律的严谨使诗歌更富韵律美。
例如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他利用律诗形式,描述了秋夜的寂静和凉爽,并表达了他对秋天的向往之情。
绝句是一种由四句组成的古诗形式,因其简洁纯熟的表达方式而备受赞誉。
它特别擅长通过简明扼要的文字表达出诗人的思考与感悟。
绝句以精炼的语句和鲜明的意象,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绝句通过简单凝练的语言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象,同时表达了人们永远向上的愿望。
中国古代诗歌的形式与内容

中国古代诗歌的形式与内容中国古代诗歌是中国文化的瑰宝,通过它们可以了解古代人民的思想和生活。
古代诗歌的形式和内容是交融在一起的,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古代诗歌的形式和内容也有所不同。
本文将从古代诗歌的形式与内容两个方面来探讨它们的特点和变化。
一、古代诗歌的形式1.1 诗歌的韵律和格律古代诗歌的形式具有很强的韵律感和规律性,这主要表现在它的韵律和格律上。
古代诗歌的韵律是指押韵和平仄的规律,而格律则是指诗句的长度和和谐的呼应。
汉代的韵律格律较为简单,唐代则形成了更完善的系统,有五言、七言、律诗、绝句等多种形式,它们被视为古代诗歌的经典形式。
以五言诗为例,其格式为每句五个字,最后一句为四个字,每句都要求押韵,同时还有规定的平仄。
1.2 诗歌的抒情性和形象性古代诗歌形式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其抒情性和形象性。
古代诗人用深刻的抒情和鲜明的形象,表达了作品中所反映的思想和情感。
古代诗歌常常运用自然景观、音乐、颜色等事物来表现人的感情状态和社会生活,由此产生了丰富的诗歌意象和优美的语言形象。
二、古代诗歌的内容2.1 古代诗歌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文化思想古代诗歌不仅具备鲜明的形式特点,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其内容反映了古代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思想观念。
隋唐时期,唐诗是诗歌史上的巅峰时期,很多著名的诗歌都表现了壮观的宫廷生活和盛世繁荣,如杜甫的《登高》、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等,体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化气息。
到宋朝,诗歌的内容逐渐发生了转变,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科学文化的追求。
苏轼的《赤壁怀古》、陆机的《听雨》等就是表现当时文化思想的佳作。
2.2 古代诗歌的另一层意义:寄托哲思、超越世俗古代诗歌除了反映社会现象和文化思想外,还常常寄托人们的哲思和对世俗生活的超越。
诗人通过诗歌来反思人生、追求境界的升华,表现诗人对人生、人道、自然等问题的思考。
李白的《将进酒》、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等佳作,就表现出诗人对现实的审视和对自己的追问,充满了对理想境界的渴望和追求。
诗歌形式与特点

诗歌形式与特点一、引言诗歌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学习诗歌,学生可以培养审美情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本文旨在探讨诗歌的形式与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作品。
二、诗歌的韵律1. 诗歌的韵律是指诗句中音节的分布和组合方式。
不同的韵律可以给诗歌带来不同的节奏和音乐感。
2. 诗歌的韵律有律诗和绝句两种形式。
律诗是按照一定的音节和押韵规律写成的,如七言绝句、五言绝句等。
绝句则是四句一组,每句五言或七言。
三、诗歌的格律1. 诗歌的格律是指诗句中字数的规定。
不同的格律可以决定诗歌句式的长度和形式。
2. 诗歌的格律有五言、七言、双调等多种形式。
五言诗每句五个字,七言诗每句七个字。
双调则是每句字数相同,如四言双调、六言双调等。
四、诗歌的押韵1. 诗歌的押韵是指诗句中末尾音节的相同或相似。
押韵可以增加诗歌的韵律美和节奏感。
2. 诗歌的押韵有平水韵和仄仄平平韵两种形式。
平水韵是指平声和仄声交替出现的押韵方式,仄仄平平韵则是指每句诗的押韵方式相同。
五、诗歌的意象1. 诗歌的意象是指通过形象化的语言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意象可以使诗歌更具感染力和艺术性。
2. 诗歌的意象可以通过具体的描写、比喻、拟人等手法来实现。
通过生动的意象,读者可以更好地感受到诗歌所传达的情感。
六、诗歌的主题1. 诗歌的主题是指诗人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或情感。
不同的主题可以给诗歌带来不同的内涵和意义。
2. 诗歌的主题可以涉及自然、人生、爱情等各个方面。
通过不同的主题,诗人可以表达对生活、对世界的独特观察和感悟。
七、诗歌的修辞手法1. 诗歌的修辞手法是指通过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诗歌更具表现力和艺术性。
2. 诗歌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仗等多种形式。
通过巧妙地运用修辞手法,诗人可以使诗歌更加生动有趣。
八、结语通过学习诗歌的形式与特点,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诗歌作品。
诗歌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可以通过韵律、格律、押韵、意象、主题和修辞手法等方面,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启示。
诗歌 格式

诗歌格式
1. 自由诗体:自由诗体是一种没有固定格式和韵律的诗歌形式,诗人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这种诗歌形式通常用于现代诗歌和抒情诗歌。
2. 格律诗体:格律诗体是一种有固定格式和韵律的诗歌形式,通常包括四个方面:行数、每行字数、韵脚和韵式。
例如,五言绝句、七言律诗等。
3. 词牌诗体:词牌诗体是一种由词牌规定的诗歌形式,通常用于宋词和元曲等传统诗歌形式。
词牌规定了诗歌的格式和韵律,诗人需要根据词牌要求进行创作。
4. 赋:赋是一种以散文形式出现的诗歌体裁,通常用于描述事物、表达思想、抒发感情等。
赋的格式比较自由,没有固定的韵律和行数限制,但要求语言优美、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5. 歌谣体:歌谣体是一种口头传承的诗歌形式,通常具有简洁明快、朗朗上口的特点。
这种诗歌形式通常用于民间歌谣和儿童歌谣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把握诗歌的艺术形式诗歌的鉴赏和评价中,艺术形式的鉴赏出题的概率很高,但由于许多考生没能在考前总结好一些规律性的知识,无法把握住诗歌中的重要艺术形式从而导致失分严重。
一般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研究诗歌的艺术形式。
(一)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抒情(抒情、描写是重点)。
这四种表达方式是诗人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
其中抒情和描写表现得尤其突出,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
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抒发了女词人慷慨激昂的人生理想,含蓄地批判了南宋朝廷苟且偷安、偏安江南的懦弱行为。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抒发了文天祥精忠报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英雄气概。
间接抒情常见的有即景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即景抒情是指遇到眼前的景物或场景油然而生感慨。
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诗人听到折柳曲的笛声,不禁产生浓浓的思乡之情。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抒情方式也可归类于表现手法,在后面将会有介绍。
描写的重点在于肖像描写、环境描写、动作描写和细节描写等。
如白居易的《卖炭翁》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的肖像描写。
如《琵琶行》中“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一句,用环境描写烘托音乐的魅力,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回味空间。
例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从军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首唐诗,一二两句与三四两句在表达方式上有何不同?是怎样融为一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2:高考四川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夜归周密夜深归客依筇行,冷燐依萤聚土塍。
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
[注]筇:此代指竹杖。
“竹窗斜漏补衣灯”这一耐人寻味的画面中蕴含了哪些感情?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修辞手法:古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对偶(对仗)、比拟、比喻、对比(衬托)、排比、设问、反问、夸张、借代、双关(谐音)等,此外一些只有古诗文中有的修辞手法,如互文等也应该有所了解。
1、对偶。
这种讲究简练整齐的修辞手法在诗歌(包括对联)中经常使用。
律诗中的颔联和颈联一般也要求对偶。
例1:高考上海卷阅读下面的诗和对联,完成第16~18题。
赤壁杜庠①水军东下本雄图,千里长江隘舳舻②。
诸葛心中空有汉,曹瞒③眼里已无吴。
兵销炬影东风猛,梦断箫声夜月孤。
过此不堪回首处,荒矶鸥鸟满烟芜。
[注]①杜庠:明朝诗人,曾任知县,不久罢归;不得志,放情诗酒。
②舳舻;船只首尾相接非常多的样子。
③曹瞒:即曹操。
客到黄州,或从夏口西来,武昌东去天生赤壁,不过周郎一炬,苏子两游——郭朝祚题湖北黄冈东坡赤壁门楼对联在语言形式上的最大特点是□□,律诗中的颔联和颈联也具有这样的特点。
2、比拟。
例2:高考上海卷阅读下面一首词,解答①—④题。
摸鱼儿辛弃疾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下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
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①,准拟佳期又误。
蛾眉曾有人妒②。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
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注]①长门事:汉武帝时,陈皇后失宠,别居长门宫。
陈皇后闻司马相如文名,奉黄金百斤,请司马相如写《长门赋》代为陈情,武帝阅后深为感动,陈皇后复得宠幸。
②蛾眉曾有人妒:屈原遭奸臣妒忌和排挤。
被放逐后,屈原在《离骚》中将此事比成“蛾眉(美貌女性)遭妒”。
②词的上阕,作者在借景抒情过程中所运用的主要修饰方法是()A.设问借代B.设问比拟C.夸张比拟D.夸张借代3、比喻。
例3:高考湖南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柳宗元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本诗写于作者都是贬谪之时,正值壮年的柳宗元被贬为柳州刺史。
例3:柳诗中写“尖山似剑”,运用了修辞手法,表达了4、对比(衬托)。
例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永遇乐李清照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风鬟雪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本词下阕中运用了______的手法,描写了中州盛日与如今截然不同的情状。
请对这种手法加以鉴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孤雁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作者在尾联中写野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排比。
例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无题李商隐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
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
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
十四藏六亲,悬知犹未嫁。
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
本诗通篇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
层层铺写了一位少女聪明能干和羞涩可爱的情态。
6、设问。
例7: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本诗一开头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7、反问。
例8: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南园李贺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①书生万户侯?[注]①若个:哪个。
本诗的最后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分析其使用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夸张。
例9:高考福建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2)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借代。
例1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对雪杜甫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1)。
[注](1)原指晋人殷浩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划字。
本诗第三联中“瓢弃樽无绿”的“绿”指的是,运用了修辞手法。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双关(谐音)。
例1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竹枝词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请就本诗中最后一句的修辞手法进行鉴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由修辞手法转化而得的:基本上与修辞手法一致,讲法上可以略有变化,比如拟人化的手法。
②由情景物关系所推出的:情景交融、借景抒情、融情于景、以景结情、托物言志等。
(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的区别在于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
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
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
)③由事物的动静关系得出:化动为静、化静为动、以静衬动、以动衬静。
④由思路结构得出的:铺垫(伏笔)、(前后、首尾、文题)照应、虚实相生、先抑后扬、先扬后抑、欲擒故纵、渲染、烘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