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鉴赏论文
葡萄酒论文
葡萄酒文化论文姓名:吴月峰学号:2012214030117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班级: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1201摘要:文中主要介绍了葡萄酒的定义、功效、医疗作用、保健作用、制作方法与鉴赏等。
关键词:葡萄酒、营养、作用、制作。
导入语:葡萄酒是大地的儿子。
在人类悉心的照料下茁壮成长。
从采摘、酿造、陈年到装瓶,就像一个人从出生、成长到成熟的过程。
各个地域的葡萄酒跟人一样,有不同的个性和特色,有不同的生涯和成就。
不过,他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给人们带来健康、快乐和享受!学习了这门课以后让我对葡萄酒及其文化的认识加深许多,下面就简单谈谈所学到的有关知识。
一、葡萄酒的定义葡萄酒:按照国际葡萄酒组织的规定,葡萄酒只能是破碎或未破碎的新鲜葡萄果实或汁完全或部分酒精发酵后获得的饮料,其酒精度一般在8.5°到16.2°之间;按照我国最新的葡萄酒标准GB15037-2006规定,葡萄酒是以鲜葡萄或葡萄汁为原料,经全部或部分发酵酿制而成的,酒精度不低于7.0%的酒精饮品。
按照成品颜色来说,可分为红葡萄酒、白葡萄酒及粉红葡萄酒三类。
其中红葡萄酒又可细分为干红葡萄酒、半干红葡萄酒、半甜红葡萄酒和甜红葡萄酒,白葡萄酒则细分为干白葡萄酒、半干白葡萄酒、半甜白葡萄酒和甜白葡萄酒。
二、葡萄酒的功效1、葡萄酒的营养价值葡萄酒具有营养性能,其化学成分较齐全,是无机矿物营养素和有机维生素的良好来源,可供给人体一定热量。
酒内所含的硫胺素,可恢复疲劳、兴奋神经;核黄素能促进细胞氧化还原,防止口角溃疡及白内障;尼克酸(烟酸)能维持皮肤和神经健康,起美容作用;维生素B6对蛋白质代谢很重要,使鱼肉类易消化;叶酸及维生素B12,有利于红细胞再生及血小板的生成;葡萄酒中还含有铜,铜与铁的吸收和转运有关。
葡萄酒可促进人体对铁的吸收,有利于贫血的治疗。
酒内还含有对氨基苯甲酸,它是叶酸的组成部分,可促进红细胞的合成,提高泛酸的利用率。
泛酸在酒内含量很高,1毫克/升,成人每日需要5毫克-10毫克。
葡萄酒鉴赏论文
葡萄酒欣赏课程报告一、选择本课程的动机之所以选择《葡萄酒欣赏》这门课程,主要有下列几个动机:第一、出于对葡萄酒的喜欢;第二、想要更深的了解葡萄酒文化;第三、想要学习怎样选择葡萄酒;第四、想要知道怎样品尝葡萄酒;第五、想要学习一下葡萄酒的礼仪、第六、想知道葡萄酒与食物怎样搭配。
二、主要收获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学习到了很多关于葡萄酒方面的知识。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中国的葡萄酒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不管是古时候,还是在现代,葡萄酒都深受人们的喜爱。
结合本课程以及课外知识,我了解到了中国葡萄酒的历史。
司马迁《史记》中记载有葡萄酒,这一史料充分说明我国在西汉时期,已经开始种植葡萄和酿造葡萄酒了。
也说明了葡萄酒不光是西方国家的专利,中国同样也是葡萄酒的祖先。
明朝的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多处提到葡萄酒的酿造方法和药用价值。
实验证明,葡萄酒中含有200多种营养成分,其中糖、有机酸、氨基酸、维生素、多酚、无机盐等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葡萄酒是含有酒精饮料中惟一的碱性饮料,可平衡饮食结构,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最健康、最卫生的十大食品之一。
法国波尔多大学的研究人员1993年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葡萄多酚的抗氧化能力是维生素C的20倍、维生素E的50倍,能够促进肌肤的新陈代谢,防止皱纹形成、皮肤松弛、脂肪积累等,让肌肤更具有弹性,所以说爱美的女性同志们葡萄酒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呦!葡萄酒中的白藜芦醇可以降低胆固醇,预防动脉硬化和心血管病。
有资料显示,每天适量饮用葡萄酒者的心脏病死亡率是不饮酒者的30%,患痴呆症的概率是不饮酒者的25%,可降低25%-45%的心肌梗死发病率。
葡萄酒虽然说对人的身体有诸多好处,但也不可饮酒过量,俗话说得好是药三分毒,酒喝多了对人身也会造成伤害。
葡萄酒的分类:按葡萄酒的颜色分类可分为白葡萄酒、红葡萄酒和玫瑰红葡萄酒;按葡萄酒中的糖量可分为干葡萄酒、半干葡萄酒、半甜葡萄酒和甜葡萄酒;按葡萄酒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可分为静态酒和气泡酒。
葡萄酒的品评[5篇范例]
葡萄酒的品评[5篇范例]第一篇:葡萄酒的品评什么是葡萄酒葡萄酒是新鲜葡萄的果汁经过发酵酿制而成的一种酒精饮料,它的基本成本有单宁(存在于葡萄皮,核中的一种物质,呈酸涩味)、酒精、糖分、酒石酸等。
酒杯红葡萄酒一般为标准郁金香型,杯口的收缩有利于葡萄酒香气的积聚,杯脚很高,便于拿来鉴别酒气及避免温传到酒中,酒杯的容量最好不少于20毫升。
酒杯的杯型以没有花纹和颜色较为适宜的,最主要的是杯子应绝对清洁及无破损。
醒酒瓶中的葡萄酒中沉睡的美人,饮用之前请温柔地唤醒它所有的记忆。
并非所有的酒都需要醒。
一般来说,以新鲜的果香为主的白酒、新酒、餐酒都不需要醒,可以即开即饮,不适当“醒酒”会连其果香也会丢掉;另外有些陈年的老酒,换瓶去渣后,尽快饮用为妙。
除此之外,大部分葡萄酒一般都需要醒15分钟以上,但不一定需要用醒酒器。
越名贵的酒越注重醒酒,如果好酒没有醒,无法欣赏到它复杂的芳香和气味,取而代之的是微弱的香气和酸涩的酒液;但也有持相反意见者,认为老酒从倒出酒瓶的那一该起,每一丝的香味变化都是要珍惜品味的,让陈年累积的复杂香味在醒酒器中消失,也是一种浪费。
酒杯的握法怎样正确手持葡萄酒杯呢?在这里向介绍一下葡萄酒的禁忌,还有两种正确的持杯方法。
首先,切忌用手握酒杯的杯壁,这会让懂行的人笑话,让你的绅士风度大折扣,也会破坏你喝的那杯酒的口感。
因为手的温度会让杯中酒的温度升高,对于那些冰镇之后饮用的葡萄酒,温度升高无异于谋杀一瓶好酒。
正确的持杯方法是:用手指轻轻地拿着高脚杯的杯脚,是非常正确的方法。
在饮用前轻轻顺时针旋转酒杯,让酒的香气散发出来,用鼻子嗅闻杯中的味道,会让人觉得你非常懂酒。
1 1 另外还有一种优雅的持杯方法:用拿着杯子的熟练自如程度完全可以在人群中脱颖而出。
当然。
这种持杯方式更适合站着喝酒的时候,例如喝餐前的开胃香槟或是的葡萄酒的时候。
碰杯的方法可能很多人都留意到,外国的酒会上都是很长的一排桌子,主宾在这里,客人在对面,很尊贵的。
葡萄酒的评价论文(1) (1)
葡萄酒的评价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葡萄酒渐渐地走进百姓的生活。
评判葡萄酒的方法则是通过聘请一批有资质的评酒员进行品评。
评酒员品尝葡萄酒并对其打分,通过求和确定葡萄酒的质量。
本文通过对所给数据的观察分析,先对数据预处理,再建立相对较好的模型评价葡萄酒的质量。
对于问题一,首先我们利用MATLAB软件制作Q-Q图,根据所得到的图观察得到,这些点可近似拟合成一条直线,从而证明该组数据满足正态分布。
然后利用T-检验方法判断评酒员的评价有无显著差异,最终得出两组评酒员的评价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的结论。
关于哪组评价结果更可信的问题,我们采用了方差分析法,根据所得到的红、白葡萄酒均值和方差表,经过计算比较,我们发现第二组的方差小于第一组的方差。
由于方差越小则数据越稳定,于是我们得到第二组评酒员的评价结果更可信的结论。
对于问题二,我们选择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
我们根据附件一中评分员的评分得出葡萄酒的得分,并对其标准化,将所得的数据作为葡萄酒质量的评分。
对于酿酒葡萄的理化指标,首先我们通过参考文献确定对葡萄酒影响较大的酿酒葡萄的理化指标,再采用均值化无差异法对数据求标准化值,然后利用变异系数法求得筛选出来的葡萄的理化指标的权重,通过计算权重和标准化值最后求得酿酒葡萄的综合评分。
再用均值化无差异法求葡萄和葡萄酒的标准化值。
将所得到的两组数据做和并排序,从而将酿酒葡萄划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
对于问题三,我们采用了单个拟合和综合拟合的方法。
题目中要求寻找酿酒葡萄和葡萄酒的理化指标的关系,我们首先从参考文献中找到了对葡萄酒的主要理化指标有重大影响的酿酒葡萄的理化指标。
然后利用MATLAB软件进行拟合,建立线性回归方程,从而得出酿酒葡萄的部分理化指标对葡萄酒的理化指标的影响系数和两者之间的函数表达式,可见表N,为了进一步确定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我们又对附件二和附件三中的数据进行处理,利用MATLAB软件再次进行拟合,从而得出酿酒葡萄与葡萄酒的理化指标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的结论。
河北农大-葡萄酒鉴赏论文-李伟
葡萄酒鉴赏课程论文姓名:李伟院系:商学院班级:物流管理1201学号:2012314010207葡萄酒品尝与用餐文化摘要:本文主要从葡萄酒的品尝,配餐以及用餐文化三个方面简单的阐述葡萄酒有关知识。
对葡萄酒的品尝方法做出较详细的论述,继而简单论述葡萄酒配餐及用餐文化。
Abstract: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Wine taste, catering and dining culture three aspects elaborated Wine related knowledge.Make a detailed discussion on Wine tasting method, and then briefly Wine catering and dining culture.关键词:葡萄酒品尝配餐用餐文化Keywords: Wine tasting catering dining culture目录引言 (2)1品酒室 (2)2葡萄酒的色、香、味 (3)3葡萄酒的品尝步骤 (6)4葡萄酒的配餐 (8)5葡萄酒用餐文化 (9)结论 (12)引言葡萄酒是国际市场上流行的酒种,它不仅给以人以丰富的营养,还予以人们艺术上的享受,因此得到世界各地的人们的钟爱。
在西方,人们甚至认为葡萄酒是耶稣之血,是上帝赐予人类的生命之血。
所以,从古到今,人们都将葡萄酒奉为圣品。
下面先谈一谈关于葡萄酒品尝的知识。
1品酒室品酒室是葡萄酒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介绍的品酒室是指专门用于葡萄酒酿造过程中酒的混合、勾兑以及装瓶时对酒的品尝。
品酒室应具备一下条件:1.1安静、无骚扰,最好能隔音无谈话声,无电话、扬声器及其他音源,因为这些都会分散品酒者的注意力。
房间最好只有一个门,它可以与实验室毗邻,但不可以成为实验室的一部分。
1.2有充足的光线,关于什么样的光线最好,品酒者的见解不一,但有一点是一致的,这就是光线必须集中。
葡萄酒的文化、品质与鉴赏(论文)
葡萄酒的文化、品质与鉴赏XX经济管理学院 201X级会计学专业12班学号:XXXXXX 联系电话:XXXXXXXXXXX摘要:法国著名化学家马丁·夏特兰·古多华(1772-1838)曾说过:“酒反映了人类文明史上的许多东西,它向我们展示了宗教、宇宙、自然和生命.它是涉及生与死、美学、社会和政治的百科全书。
”杯酒人生,酒已经涉及我们的生活,已经贯穿我们的人生。
品味红酒如同品味人生,其中的滋味只有尝试了才会明白红酒给你带来的,不仅仅是情调,还有高贵、浪漫和健康。
葡萄酒发展至今,品种繁多,文化博大精深。
学习西式食品鉴赏—葡萄酒,那么我们应该怎么了解葡萄酒,知道葡萄酒所蕴含怎么样的文化,如何看葡萄酒的品质和鉴赏葡萄酒优劣呢?关键字:葡萄酒,酒文化,酒品质,酒鉴赏葡萄酒是指以新鲜葡萄或葡萄汁为原料,经全部或部分发酵酿制而成、酒精度(体积分数)大于等于7%的酒精饮品。
葡萄酒种类葡萄酒以成品颜色来说,可分为红葡萄酒、白葡萄酒及粉红葡萄酒三类。
其中红葡萄酒又可细分为干红葡萄酒、半干红葡萄酒、半甜红葡萄酒和甜红葡萄酒。
白葡萄酒则细分为干白葡萄酒、半干白葡萄酒、半甜白葡萄酒和甜白葡萄酒。
以酿造方式来说,可以分为葡萄酒、气泡葡萄酒、加烈葡萄酒和加味葡萄酒四类。
葡萄酒历史传说传说古代有一位波斯国王,爱吃葡萄,曾将葡萄压紧保藏在一个大陶罐里,标着“有毒”,防人偷吃。
等到数天以后,国王妻妾群中有一个妃子对生活发生了厌倦,擅自饮用了标明“有毒”的陶罐内的葡萄酿成的饮料,滋味非常美好,非但没结束自己的生命,反而异常兴奋,这个妃子又对生活充满了信心。
她盛了一杯专门呈送给国王,国王饮后也十分欣赏。
自此以后,国王颁布了命令,专门收藏成熟的葡萄,压紧盛在容器内进行发酵,以便得到葡萄酒。
葡萄酒功效葡萄的营养很高,而以葡萄为原料的葡萄酒也蕴藏了多种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这些物质都是人体必须补充和吸收的营养品。
已知的葡萄酒中含有的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大约就有600种。
葡萄酒的文化论文
葡萄酒的⽂化论⽂葡萄酒的⽂化论⽂ 葡萄酒是西⽅的重要酒精饮品,下⾯就是⼩编为您收集整理的葡萄酒的⽂化论⽂的相关⽂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伙伴哦! 葡萄酒的⽂化论⽂1 法国被认为是顶级葡萄酒的代表国,法国⼈的浪漫⽓息和得天独厚的多样化⽓候和⼟壤,以及2000多年的悠久酿酒⼯艺、严格的法定产区(原产地控制命名)管理法规,使得法国能够提供风格各异的上好葡萄酒。
值得⼀提的是,⽆论法国的酿酒技术,还是法定产区(Bordeux Nice Dijon……)管理法规,都早已被世界其他葡萄酒⽣产国接受与仿效,并成为范本。
在法国,酒不仅仅是⼀种饮品,它已融⼊了法国⽼百姓的⽣活和⽂化之中,成为不可分割的⼀部分了。
早在罗马时期开始酿制葡萄酒了,得天独厚的⾃然条件,使⼀些稀有的葡萄品种呢,只有在法国才能⽣长良好,达到其最佳状态。
法国的葡萄园⼏乎覆盖了三分之⼆的国⼟⾯积。
17世纪,法国⼈开始将葡萄酒种植与⽣产制度化。
1855年法国巴黎举办世界博览会,当时正值拿破仑三世执政,他想借世界博览会之机向全世界推⼴波尔多的葡萄酒,同时也有将全国的葡萄酒都参展其中的想法。
于是,他请波尔多葡萄酒商会筹备⼀个展览会以此介绍波尔多葡萄酒,并对波尔多酒庄进⾏分级,波尔多商会责成葡萄酒经纪⼈公会制定分级表,将所有酒庄分为五级。
在此之后,格拉夫地区和圣埃⽶利永地区在上世纪中叶也进⾏了酒庄分级,只不过没有像梅多克地区那样分成五个等级。
所有进⼊分级的酒庄都称为列级酒庄,在酒标上能够看到GrandCruClasse的字样。
早在1855年法国就有了成熟的葡萄酒分级制度。
共有四个级别:法定,优良,地区,和⽇常。
其中法定产区的酒级别最⾼,简称"AOC",占全部产量的35%,这⼀等级的酒⼗分昂贵。
关于1855年分级的争论很多,然⽽1855年分级不仅表现了波尔多葡萄酒产区的等级划分,还反映出了该地区的历史渊源、葡萄酒贸易及酒庄情况,其在世界葡萄酒爱好者⼼中已经根深蒂固。
《论葡萄酒的鉴赏1100字》
论葡萄酒的鉴赏在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葡萄酒也走向了大众的舞台,葡萄酒的酿造技术传遍全球,在此之前,全球大部分旧世界的葡萄酒出产国依然沿用古老的酿造工艺,葡萄酒的成分也完全来自于天然,但是随着葡萄酒的普及,消费者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高,用传统酿造方法酿造的葡萄酒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的期望。
葡萄成熟后就可以开始采摘了。
葡萄收获季节是一年到头最热闹的季节。
采摘的时候,天气情况非常重要。
在酿造红葡萄酒时,葡萄会带皮发酵,不过在酿造白葡萄酒时,葡萄在发酵之前会先进行压榨和去皮。
把葡萄加入容器中之后,工人会进入容器中踩踏葡萄,让葡萄充分破碎,以萃取葡萄皮的颜色、单宁和其他风味物质。
发酵进行到一定程度后,就可以把葡萄酒从容器中放出来,不过放出来之后,会把它们再加入到发酵容器中。
在放酒的过程中,葡萄酒可以与氧气进行更多接触,有利于酵母的生长,让发酵进行得更充分。
在酿酒的其他阶段,都要尽量防止葡萄酒与氧气接触,不过在这个阶段,不需要过多担心氧化的问题。
发酵完成之后,大多数红葡萄酒会被转移到橡木桶中进行熟成。
橡木桶有多种形状和容量,最常见的是225-250升。
葡萄酒发酵完成后,剩下的皮、籽和梗会进入压缩机中进行压榨,以进一步萃取其中的精华物质。
葡萄酒在熟成过程中,酿酒师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检测一下葡萄酒的情况,而且由于葡萄酒会挥发掉一部分,他们还要进行补液。
通常来说,在熟成过程中,需要把葡萄酒从一个橡木桶转移到另一个,或者从橡木桶转移到不锈钢罐中。
葡萄酒熟成之后,就可以准备装瓶了。
不过,装瓶之前一般还要进行过滤,除去酒中的杂质,让葡萄酒看起来明亮清澈,避免微生物感染的风险。
品鉴葡萄酒主要有以下环节:(1)看色泽:观看葡萄酒,尤其是酒的边缘部分。
在一份好光线下,以白色作为背景,将酒杯倾斜着放在眼睛下方45度角的位置,仔细鉴别酒的颜色。
紫红色预示着红葡萄酒酒龄尚轻,宝石红象征有活力,砖红代表经过了一段悠长的岁月,宝绿色象征着白葡萄酒青涩简单,琥珀色暗示氧化过快。
学士学位论文—-葡萄酒的品评和鉴赏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葡萄酒品评和鉴赏姓名:学号:年级:层次:专业:指导教师:摘要葡萄酒品尝是通过人的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来测定酒的感官特性,评价酒的质量。
主要目的是针对产品的某些缺陷,为改进工艺技术,提高产品质量,或是为了准确地鉴定质量级别而进行的。
本文主要阐述了葡萄酒品尝前对环境要求、葡萄酒的温度、杯子的选择等品尝前的准备工作;葡萄酒品尝理论及品酒词汇;葡萄酒品尝的步骤。
葡萄酒品尝室要求墙壁白色、光线柔和、空气清新、温度湿度适宜、环境安静。
为了让葡萄酒在饮用时的香味更香醇,可以预先开瓶,让葡萄酒先透透气,呼吸一会儿.这样可以让酒稍微氧化,能使酒的味道更柔顺一些。
葡萄酒开瓶的步骤和杯子的选择也有严格要求。
这样才能达到葡萄酒品尝的良好的环境。
品评葡萄酒时,往往咽下少量葡萄酒,并将其余部分吐出。
然后,用舌头添牙齿和口腔内表面,以鉴别余味。
一般用时间(以秒为单位)来计算余味持续的长短。
在结束第一个酒样后,应停留一段时间。
只有当这个酒样引起的所有感觉消失后,才能品尝下一个酒样。
品酒的步骤一般从视觉、味觉和嗅觉三方面考虑。
品尝过程中严格按照品酒四部曲——看酒、摇酒、闻酒、品酒的步骤进行并做好记录关键词:葡萄酒品尝理论品尝词汇品尝步骤目录第1章前言 (1)第2章品酒前的准备 (2)2.1 品酒的最佳环境 (2)2.2葡萄酒的适饮温度 (2)2.3醒酒 (2)2.4开瓶的步骤 (3)2.5杯子的选择 (3)第3章品尝理论 (4)3.1视觉 (4)3.2嗅觉 (4)3.3味觉 (5)3.4品尝过程中词汇的运用 (6)第4章葡萄酒的品酒四部曲 (8)4.1看酒 (8)4.2摇酒 (8)4.3闻酒 (8)4.4品酒 (9)4.5记录 (9)第5章结论 (10)参考文献 (11)致谢 (12)第1章前言葡萄酒是以新鲜葡萄或葡萄汁发酵酿制而成的低酒精度饮料酒。
葡萄酒中主要含有糖类、乙醇、高级醇、甘油、有机酸、脂类、蛋白质、氨基酸、醛类、色素、单宁等。
葡萄酒酿造与品鉴
《葡萄酒酿造与品鉴》课程论文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专业:10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姓名:陈龙学号:2010163031地产葡萄酒---波尔多拿戈卢通过一学期对葡萄酒知识的学习,让我们了解了葡萄酒文化和一些基本的葡萄酒知识,从葡萄酒的酿造到鉴赏,以及产地的介绍。
其中令人影响最深刻的就是法国的葡萄酒,在世界上享有盛名,而且一直在葡萄酒行业冠压群雄。
波尔多的酒更是家喻户晓,下面我就一法国波尔多的拿戈卢来简单说说我的理解。
法国是以葡萄酒出名的国家,而葡萄酒最让世人熟知产区就是波尔多地区,被喻为"世界的葡萄酒宝库"。
波尔多生产三分之一以上的AOC葡萄酒,酒质特色品味浓郁,风味沉着。
波尔多是世界上等葡萄酒的最大产区,在法国葡萄酒被严格区分为四个等级制度,至今渐成为各国评价葡萄酒的标准,而法国拿戈卢则涵括了根据葡萄的品种、酒精浓度、单位产量等标准规定的法国葡萄酒等级VDP—AOC,并以高等级的AOC级为主。
拿戈卢(la gloire)——产自法国波尔多地区,2008年被大型国企厦门古龙集团引进中国。
厦门古龙集团2008年底,与法国三大著名酿酒集团——GCF、La Guyennoise、Producta 联合缔造,其中GCF是法国葡萄酒最大的生产企业之一,法国每6瓶出口葡萄酒中就有1瓶来自GCF。
古龙集团致力于打造一款溢满爱意的葡萄酒:法国拿戈卢。
法国拿戈卢是国内少有的“原瓶进口”酒,原瓶进口的葡萄酒是指葡萄酒直接在产地装瓶,装瓶后再进口到国内来,一般来说这都是质量比较好的葡萄酒;而原装进口的葡萄酒虽然也可能包含这种情况,但是更多的是由国外整桶进口葡萄酒,到国内再灌装。
成本上原瓶进口比原装进口高至少5倍以上。
2009年拿戈卢葡萄酒被指定为“98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国宴葡萄酒”(简称“投洽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主办,联合国贸发会议、联合国工发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际金融公司、世界投资促进机构协会、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协办,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国际投资促进活动之一,也是唯一通过全球展览业协会(UFI)认证的投资类展览会,每年9月8日-11日在中国厦门举行。
葡萄酒论文 (2)
葡萄酒生产工艺介绍:红葡萄酒的酿造红葡萄酒必须由红葡萄来酿造,品种可以是皮红肉白的葡萄,也可采用皮肉皆红的葡萄。
酒的红色均来自葡萄皮中的红色素,绝不可使用人工合成的色素。
红葡萄酒的酿造方法有很多,共同特点都是去梗、压榨,再将果肉、果核、果皮统统装进发酵桶中发酵,发酵过程中酒精发酵和色素、香味物质的提取同时进行。
发酵桶或罐都需要先用低剂量的二氧化硫处理,以预防微生物污染。
葡萄汁在大桶中发酵生成酒精的同时,果皮和果肉经过在葡萄汁中浸泡,5-7天内便释出葡萄酒的色素和耐久的劲力(劲度)。
红葡萄酒的酿造方法一般为传统发酵法(另还有旋转罐法、二氧化碳浸渍法、热浸提法和连续发酵法)。
其酿制过程是:工艺流程图采摘的葡萄运达酒厂后→破碎(使果肉和果汁从葡萄中分离)→除梗(去除果梗的青稞味)→第一次发酵(发酵过程中葡萄皮中的单宁和红色素就会渗入发酵中的葡萄汁里称为浸渍。
浸渍时间一般4-5天或2-3周,根据红酒的不同类型而定。
酿造单宁含量较低、较柔顺易入口的“新酒”,浸渍时间会很短;酿造可长期收藏的红酒,因需要足够的单宁,浸渍时间则需延长。
)→从发酵罐中抽取自然流出的酒液(滴出酒)→压榨葡萄渣(以取得更多单宁酸的压榨酒)→小心混合(调配)自流酒与压榨酒→醇化(即乳酸发酵或称后发酵,把酒中酸涩的苹果酸转变成较柔顺且稳定的乳酸)→澄清(沉淀、分离及精滤)→陈酿(在大酒桶中贮藏6个月至2年)→装瓶(早期饮用的酒在采摘2-6个月后装瓶,陈酿的在转桶2年后装瓶)优良的干红葡萄酒应具有以下特点:(1)有自然宝石红色、紫红色、石榴红色等。
(2)有该品种干红葡萄酒的典型性。
这取决于葡萄的完好性和成熟情况,一般葡萄汁的相对密度至少在1.090-1.096的条件下,才能形成。
(3)葡萄酒含酸量应在5.5-6.5g/l,最高不应超过7.0g/l。
(4)葡萄酒中单宁含量少,不应使葡萄酒产生收敛过涩的感觉(在发酵过程中,渣与酒接触时间长,酒中会溶入一部分单宁)。
葡萄酒文化论文范文
葡萄酒文化论文范文引言:葡萄酒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酒类,它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产品,带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深远。
在这篇论文中,我将探索葡萄酒文化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并阐述其重要性。
第一部分:葡萄酒的历史与制作工艺葡萄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早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葡萄酒就成为了重要的文化元素。
迄今为止,葡萄酒的制作工艺和技术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和创新。
如今,从葡萄的种植、采摘到葡萄酒的发酵、陈酿,每一步都需要经过精心的处理和技艺的运用。
第二部分:葡萄酒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葡萄酒作为一种有着鲜明地域特色的产品,每个产地都有其独特的气候、土壤和葡萄品种,这些因素使得葡萄酒呈现出不同的口感和风味。
同时,葡萄酒也融入了产地的文化特点,例如法国的波尔多葡萄酒代表着红酒的精品,意大利的奔富代表着轻盈和水果香味,每一个葡萄酒都富有独特的文化内涵。
第三部分:葡萄酒的社会影响葡萄酒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首先,葡萄酒成为了文化交流和交往的媒介,不同产地的葡萄酒通过贸易和出口进入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其次,葡萄酒也成为了文化艺术作品的主题,许多文学作品、电影和音乐都以葡萄酒为背景或主题,展现了葡萄酒对艺术的启发和影响。
另外,葡萄酒也是社交和庆祝的一种重要元素,它经常出现在各种社交场合和仪式中,成为人们表达情感和团结共享的方式。
结论:葡萄酒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产品,具有丰富的历史、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对人类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
通过了解葡萄酒的历史和制作工艺,人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品味葡萄酒。
通过葡萄酒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人们可以感受到葡萄酒产地的独特韵味和文化精髓。
同时,葡萄酒也是人们交流、庆祝和团结的一种方式,它通过不同地区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分享,为人类社会带来了更多的美好和多样性。
葡萄酒鉴赏论文
内容摘要葡萄酒是一个传统的产业,其历史和人类文明的历史一样漫长,人类早在5000多年前就已经饮用葡萄酒;葡萄酒也是一个朝阳产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特别是在中国,葡萄酒产业面临着重大发展机遇,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是成长性最好、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
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内各类葡萄酒企业纷纷与国外品牌开展多层次的小产区经营,这已经成为一种潮流,更是今后葡萄酒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葡萄酒的营销模式也将随之改善发展。
关键字:朝阳产业小产区经营营销模式一、葡萄酒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机遇(一)当前葡萄与葡萄酒产业面临着重大发展机遇葡萄酒是一个传统的产业,其历史和人类文明的历史一样漫长,人类早在5000多年前就已经饮用葡萄酒;葡萄酒也是一个朝阳产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特别是在中国,葡萄酒产业面临着重大发展机遇,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是成长性最好、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
在全国100个工业行业利税率排名中,葡萄酒排第7位。
2004年,我国葡萄酒产量36.73万吨,同比增长14.7%;销售收入74.34亿元,同比增长17.06%。
高额的回报率,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介入其中,葡萄酒产业已成为国内新的投资热点。
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者收入的增加,葡萄酒消费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葡萄及葡萄酒产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一是消费结构升级的机遇。
目前,我国人均GDP已突破了1000美元,消费结构开始大幅度、快速升级。
消费结构升级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表现在酒、饮料等饮食消费上,葡萄酒需求量也与日俱增,表现尤为突出。
从1997年到2004年,全国葡萄酒消费量从10多万吨增加到36.7万吨,增长速度非常快。
但对比发达国家,中国葡萄酒总量不足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一家企业的年产量,特别是人均指标,差距更大。
世界葡萄酒人均消费量为7.6升,欧洲主要葡萄酒生产国人均葡萄酒消费量达到60升,而我国人均葡萄酒消费量为0.5升,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5、欧洲平均水平的1/120,距离国家有关部门预计的人均消费1.5升的远期规划相去甚远,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葡萄酒毕业论文
葡萄酒毕业论文葡萄酒毕业论文葡萄酒,作为一种古老而神秘的饮品,一直以来都备受人们的喜爱与追捧。
它不仅是一种美味的饮品,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
在这篇毕业论文中,我将探讨葡萄酒的历史、酿造工艺、品鉴技巧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看看葡萄酒的历史。
葡萄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文明。
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文明都有关于葡萄酒的记载和文化传承。
葡萄酒在古代社会中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仪式和宗教的象征。
在中世纪的欧洲,葡萄酒成为了教堂和修道院的重要产物,它承载着信仰和神圣的意义。
通过对葡萄酒的历史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文明对葡萄酒的态度和使用方式,进而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文化和价值观。
其次,我们来探讨葡萄酒的酿造工艺。
葡萄酒的酿造过程需要经历采摘、压榨、发酵、陈酿等多个环节。
其中,葡萄的品种、土壤和气候等因素对葡萄酒的质量和口感有着重要影响。
不同地区的葡萄酒因为土壤和气候的差异,呈现出不同的风味和特点。
此外,酿造过程中的发酵技术和陈酿时间也是影响葡萄酒品质的重要因素。
通过对葡萄酒酿造工艺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如何选择合适的葡萄品种、控制发酵过程以及优化陈酿时间,从而提高葡萄酒的质量和口感。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葡萄酒的品鉴技巧。
品鉴葡萄酒需要从外观、气味、口感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估。
外观方面,我们可以观察葡萄酒的色泽、透明度和粘度等特征。
气味方面,我们可以通过闻酒杯中的香气来判断葡萄酒的香味和复杂度。
口感方面,我们可以品尝葡萄酒的酸度、单宁和余味等特点。
品鉴葡萄酒需要培养细致的感官和专业的知识,通过对葡萄酒的品鉴技巧的研究,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品鉴能力,更好地欣赏和享受葡萄酒的魅力。
最后,我们来探讨葡萄酒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葡萄酒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和经济的推动力。
葡萄酒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同时,葡萄酒也成为了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的葡萄酒产区成为了人们追求美食和文化的热门目的地。
葡萄酒的评价优秀论文
题目葡萄酒的评价摘要近年来,我国掀起了一场葡萄酒热,对葡萄酒的需求与日俱增,特别是随着食品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传统感官评价葡萄酒的水平,如何运用数据资料定量研究葡萄酒的品质,加快建立葡萄酒市场指标规则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葡萄酒作为一种跨国际的交流饮品越来越受欢迎,大量的古籍表明,中国是世界葡萄的起源中心,所以也很有可能是葡萄酒的起源国家。
早在我国文化巨著诗经中,就有元代的酒,比起前代来要丰富得多。
红葡萄酒十分常见,而对应的白葡萄酒,能使人精神焕发,心身舒泰,当然还能解渴,使人陶然而醉。
白葡萄酒往往比红葡萄酒更具异香之质,而酿造能让它的芳香更上层楼。
白葡萄酒往往不像红葡萄酒那样贮藏愈久愈好,而能发展其复合性,在瓶中渐渐演化、增加风味的白葡萄酒就更少了。
本文对影响葡萄酒品酒员对葡萄酒质量评价的因素进行分析,建立数学模型。
问题一根据层次分析法对品酒员自己的嗅觉、味觉以及品酒场所和心情因素分析影响葡萄酒品酒员品酒好坏的因素并对这些因素进行排序。
通过建立层次分析,然后构造判断矩阵同时赋值的方法,用matlab求出该矩阵最大特征值及此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对u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出权重系数向量,对权重系数向量进行一致性检验。
问题二要求研究两组品酒员的评价结果有无显著性差异,这便可通过葡萄酒品尝评分表中第一组和二组白葡萄酒和红葡萄酒进行分析比较,每组都十人,从酒的外观分析(澄清度、色调),香气分析(纯正度、浓度、质量),口感分析(纯正度、浓度、持久性、质量),最后得出酒样的整体评价,由于数据量大,涉及因素多,我们无法甄别,本文用spass软件进行分析,求出每位评酒员对每种葡萄酒样品的各项指标的均值,通过对各项指标的离散系数进行分析。
通过一致性检验的方法得出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得出结论第一组更可信。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一致性检验matlab s p a s s一、问题重述1.1问题背景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葡萄酒作为一种跨国际的交流饮品越来越受欢迎,大量的古籍表明,中国是世界葡萄的起源中心,所以也很有可能是葡萄酒的起源国家。
葡萄酒的礼仪文化与技艺(选修课论文)
葡萄酒的礼仪文化与技艺(选修课论文)葡萄酒在人类社会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在世界各地都有着丰富的礼仪文化和制作技艺。
这篇论文将探讨葡萄酒的礼仪文化和技艺,并分析其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葡萄酒作为一种高级酒类,拥有独特和复杂的社交礼仪文化。
首先,葡萄酒的品鉴礼仪是品味葡萄酒的关键。
品鉴葡萄酒需要注意杯中颜色、气味和口感等方面,并运用专业术语来描述。
此外,品鉴葡萄酒还需要注意适量饮用,并在适当的场合展示自己的品鉴能力。
其次,葡萄酒的搭配礼仪是美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不同类型的葡萄酒,有不同的搭配建议。
例如,红酒通常与红肉搭配,白酒则通常与海鲜和家禽搭配。
而在与美食搭配时,葡萄酒的温度和气味也需要考虑。
因此,在选择葡萄酒和美食搭配时,懂得葡萄酒的搭配礼仪将为食客提供更好的用餐体验。
在葡萄酒的制作技艺方面,不同地区的葡萄酒种植和酿造方法各具特色。
特定的气候条件、土壤性质和葡萄品种等因素,决定了不同地区葡萄酒的口感和风味。
例如,法国的勃艮第产区以生产优质的葡萄酒而闻名,而意大利的托斯卡纳产区则以其浓郁的风味和独特的制作技艺而备受推崇。
葡萄酒的制作技艺还涉及葡萄收获、发酵、陈酿和瓶装等过程。
不同的技艺和工艺选择将直接影响葡萄酒的品质和风味。
良好的制作技艺既需要细致入微的手工操作,也需要现代科学和技术的支持。
葡萄酒的礼仪文化和制作技艺在社会、经济和文化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
首先,葡萄酒的礼仪文化为人们提供了更具品位和高雅的社交方式。
品鉴和搭配葡萄酒成为一种流行的社交活动。
此外,葡萄酒的制作技艺也成为一种文化和经济资源,推动了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总结来说,葡萄酒的礼仪文化和制作技艺是人类社会中重要的文化和经济现象。
通过了解和尊重葡萄酒的礼仪文化,人们可以更好地享受葡萄酒的魅力。
同时,对于葡萄酒的制作技艺的研究和推广,将推动葡萄酒产业的发展,促进文化交流和经济繁荣。
酒类鉴赏论文
葡萄酒之冠——法国葡萄酒“食色,性也”,吃喝是我们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要。
近些年来,随着我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早已不再满足于对中国美食的追求,越来越多的老百姓也开始了对西方美食的探索。
尤其是饮酒方面,葡萄酒成为了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佳酿。
其实喝葡萄酒在中国的历史悠久,如我们熟知的诗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更重要的是,葡萄酒是在众多酒类中对人体健康最有益的一种酒精饮料。
法国——美酒之乡葡萄酒的历史悠久,但是,若问世界葡萄酒之冠,那么非法国葡萄酒莫属。
葡萄酒之于法国,一如丝绸、瓷器之于中国。
法国生产着世界上最优秀的葡萄酒,无论是波尔多的列级名庄、布根地价值连城的佳酿还是富有贵族气息的香槟,都让世人为之倾倒。
“有着法国葡萄酒的风骨”已经成为一句对葡萄酒的赞美之辞。
而这个国家的酿酒声誉表现在:全世界的酿酒商们都可以从法国葡萄酒中找到灵感和动力。
1.自然环境那么,为什么法国是美酒之乡呢?首先法国人要感谢希腊人和罗马人,是他们将葡萄枝带到法国并让有几个世纪来发展葡萄种植。
其次便是自然环境。
法国有着适合酿酒用葡萄生长的理想气候,应该归功于它所处相对于欧洲的位置和法国国内环境,使法国拥有海洋性气候、大陆性气候、地中海气候来酿造不同的葡萄酒。
而多种多样由于自然环境所演变形成的不同土壤也适合不同葡萄的生长。
这些因素促使法国成为了葡萄酒的“超级明星”。
2.法国葡萄酒种类首先我们得承认,葡萄酒的数量与质量之间不是等量关系,事实恰恰相反。
法国的葡萄酒产量在世界上都是数一数二的,一般来说,每年大约产15亿加仑的酒,种类也是有上百种之多。
事实上,多样化是法国葡萄酒的准则。
法国葡萄酒分为白葡萄酒、红葡萄酒和玫瑰红色葡萄酒;同时也分为静止葡萄酒、有泡沫葡萄酒、干葡萄酒、半干葡萄酒和甜葡萄酒。
法国葡萄酒高产区在世界各大名酒中法国葡萄酒占去了一大部分,当然这些优质酒绝大多数都来自法国的“列级名庄”和勃艮第“特级名庄”。
葡萄酒鉴赏论文
葡萄酒鉴赏论文课题:葡萄与葡萄酒鉴赏学校河北农业大学学院商学院班级财务管理 1201班姓名周钻学号引言:巴斯拉德曾这样描述:“什么是葡萄酒?葡萄酒是一种有生命的躯体,它具有最为丰富、平衡的精神,飞翔而沉着,连接着天地,与所有其它植物相比,葡萄酒更好地与大地的灵性结合在一起,而使葡萄酒具有恰如其分的分量。
从本质上讲,葡萄从月亮、太阳、星星那里获得了一点点硫,而使自己能独立点燃并延续所有的生命之火。
”因此,真正的葡萄酒凝聚着天地之精华。
拿起高脚杯,轻呷一口葡萄酒,随着清香与杯的剔透流向全身,尊贵而优雅的感觉油然而生。
一直以来,葡萄酒都是身份的象征,早被西方国家渲染为贵族的象征,这是文化,一种红酒文化。
下面我们将走进这葡萄王国,探寻葡萄酒的奥妙,领略红酒文化的魅力:关键词:葡萄葡萄酒一酿酒葡萄的品种酿酒葡萄为Ampelidecese科,所有酿酒葡萄品种均属于Ampelidecese的10个科属中的Vitis科属,其中又以Vitis Vinifera种最为重要,因为全球的葡萄酒有99.99%均是使用Vitis Vinifera的葡萄品种酿造。
Vitis Vinifera是欧洲用来制造上好葡萄酒的品种。
全世界有超过8000种可以酿酒的葡萄品种,但是可以酿制上好葡萄酒的葡萄品种只有50种左右,大约可以分为白葡萄和红葡萄两种。
白葡萄,颜色有青绿色、黄色等,主要用来酿制气泡酒及白葡萄酒。
红葡萄,颜色有黑、蓝、紫红、深红色,有果肉是深色的,也有果肉和白葡萄一样是无色的,所以白肉的红葡萄去皮榨汁之后可酿造白葡萄酒酒,例如Pinot Noir可用来酿造香槟及白葡萄酒。
(一)白葡萄九大品种1.雷司令(Riesling)2.白羽(Rkatsiteli)3.贵人香(Italian Riesling)4.李将军(Pinot Blanc)5.霞多丽(Chardonnay)6.长相思(Sauvignon Blanc)7.白诗南(Chenin Blanc)8.塞米雍(Semillon)9.灰皮诺(Pinot Gris)(二)红葡萄十一大品种1.佳丽酿(Carignan)2.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3.蛇龙珠(Cabernet Gernischt)4.品丽珠(Cabernet Franc)5.黑品乐(Pinot Noir)6.梅鹿辄(Merlot)7.席拉(Syrah/Shiraz)8.巴贝拉(Barbera)9.玛尔贝克(Malbec)10.内比奥洛(Nebbiolo)11.桑娇维塞(Sangiovese)二葡萄酒的世界产区1.法国概况:品质和名气堪称经典,无论从文化、历史、质量上,葡萄酒爱好者都会公认独占鳌头的始终是法国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南大学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葡萄酒初级知识
题目名称:葡萄酒的历史文化
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2010级金融实验班
姓名:张辰
学号:20100602310061
评阅意见
评阅成绩
评阅教师:
2010年月日
葡萄酒的历史文化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葡萄酒在世界各国的发源及发展,分析了各国葡萄酒和葡萄酒文化的差异以及葡萄酒能够成为一种文化的原因,帮助更好的了解葡萄酒和品尝葡萄酒。
关键词:葡萄酒,历史,文化
正文:
当今世界,葡萄酒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一种文化,是高雅与品味的代名词,那么葡萄酒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酿造的呢,它的发展到底有什么故事呢?
葡萄酒的产生:
据史料记载,在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濒临黑海的外高加索地区,即现在的安纳托利亚(古称小亚细亚)、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都发现了积存的大量的葡萄种子,说明当时葡萄不仅仅用于吃,更主要的是用来榨汁酿酒。
多数史学家认为,葡萄酒的酿造起源于公元前6000年古代的波斯,即现今的伊朗。
对于葡萄的最早栽培,大约是在7000年前始于前苏联南高加索、中亚细亚、叙利亚、伊拉克等地区。
后来随着古代战争、移民传到其它地区。
古代希腊,罗马是当今西方文明的起源,现在我们来看看葡萄酒在这两个文明的发展。
古希腊的葡萄酒
对于希腊,是欧洲最早开始种植葡萄与酿制葡萄酒的国家,一些航海家从尼罗河三角洲带回葡萄和酿酒的技术。
葡萄酒不仅是他们璀璨文化的基石,同时还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希腊荷马的史诗中就有很多关于葡萄酒的描述,《伊利亚特》中葡萄酒常被描绘成为黑色。
而他对人生实质的理解也表现为一个布满黑葡萄的田园风情的葡萄园。
据考证,古希腊爱琴海盆地有十分发达的农业,人们以种植小麦、大麦、油橄榄和葡萄为主。
大部分葡萄果实用于做酒,剩余的制干。
几乎每个希腊人都有饮用葡萄酒的习惯。
酿制的葡萄酒被装在一种特殊形状的陶罐里(图3),用于储存和贸易运输,这些地中海沿岸发掘的大量容器足以说明当时的葡萄酒贸易规模和路线,显示出葡萄酒是当时重要的贸易货品之一。
在美锡人时期(公元前 1600-1100年),希腊的葡萄种植已经很兴盛,葡萄酒的贸易范围到达埃及、叙利亚、黑海地区、西西里和意大利南部地区。
葡萄酒不仅是酒和贸易的货物,也是希腊宗教仪式的一部份。
古罗马的葡萄酒
公元前六世纪,希腊人把葡萄通过马赛港传入高卢(现在的法国),并将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传给了高卢人。
高卢人从希腊人那里学会了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后,在意大利半岛全面推广葡萄酒,很快就传到了罗马,并经由罗马人之手传遍了全欧洲。
在公元一世纪时葡萄树遍布整个罗纳河谷,二世纪时葡萄树遍布整个勃艮第和波尔多;三世纪时已括抵卢瓦尔河谷;最后在四世纪时出现在香槟区和摩泽尔河谷,原本非常喜爱大麦啤酒和蜂蜜酒的高卢人很快地爱上葡萄酒并且成为杰出的葡萄果农。
由于他们所产生的葡萄酒在罗马大受欢迎,使
得罗马皇帝杜密逊下令拔除高卢一半的葡萄树以保证罗马本地的葡萄果农。
葡萄酒是罗马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曾为罗马帝国的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随着罗马帝国势力的慢慢扩张,葡萄和葡萄酒又迅速传遍法国东部、西班牙、英国南部、德国莱茵河流域和多瑙河东边等地区。
在这段期间,有些国家曾实施禁止种植葡萄的禁令,不过,葡萄酒还是在欧陆上大大风行。
其后罗马帝国的农业逐渐没落,葡萄园也跟着衰落。
古罗马人喜欢葡萄酒,有历史学家将古罗马帝国的衰亡归咎于古罗马人饮酒过度而人种退化。
古希腊和古罗马相继灭亡后,葡萄酒发展的势头并没有减弱,那么除了葡萄酒本身外,葡萄酒的高速发展又得益于什么呢?
葡萄酒在中世纪的发展得益于基督教会。
圣经中521次提及葡萄酒。
耶酥在最后的晚餐上说“面包是我的肉,葡萄酒是我的血”,基督教把葡萄酒视为圣血,教会人员把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作为工作。
葡萄酒随传教士的足迹传遍世界。
公元768年至814年统治法兰克王国的查理曼,其权势也影响了此后的葡萄酒发展。
这位伟大的皇帝预见了法国南部到德国北边葡萄园遍布的远景,著名勃艮第产区的“可登-查理曼”顶级葡萄园也曾经一度是他的产业。
在继承了古希腊罗马的葡萄酒后,中世纪以后,西方各国的葡萄酒都有了长足的发展,我们具体看看各国
法国
1441年,勃艮第公爵禁止良田种植葡萄,葡萄种植和酿造再度萧条。
1731年,路易十五国王部分取消上述禁令;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葡萄种植不再受到限制,法国的葡萄种植和酿造业终于进入全面发展的阶段。
十七、十八世纪前后,法国便开始雄霸了整个葡萄酒王国,波尔多和勃艮第两大产区的葡萄酒始终是两大梁柱,代表了两个主要不同类型的高级葡萄酒:波尔多的厚实和勃艮第的优雅,并成为酿制葡萄酒的基本准绳。
历史的反复,求生存的渴望,文化的熏染以及大量的品种改良和技术革新,推动法国葡萄种植和酿造业日臻完善,最终走进了世界葡萄酒极品的神圣殿堂。
意大利:
作为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意大利葡萄酒并没有发出灿烂的光辉,虽然在意大利葡萄酒的产量比法国高,但是在很多地方他们是低档葡萄酒的代名词,被称作“洗车酒”,20世纪中期美国的意大利移民才喝那些很酸的意大利酒。
意大利葡萄酒重新恢复其名誉应该在20世纪中期,目前意大利的葡萄园基本都是60~70年代重新种植的,而在这以前的葡萄园只保留了不到10%。
澳大利亚:
虽然澳大利亚是一个年轻的国家,但是她的葡萄酿酒业已经有两个世纪的历史,并且在酿酒技术和产品方面一直有显著成绩和不断的创新。
第一批葡萄树是在1788年被“第一舰队”带到澳大利亚的。
虽然受到悉尼的潮湿和阵雨的影响,第一个葡萄园还是在1791年被德国移民建立起来了。
从1880年开始,南澳洲逐
渐成为葡萄酒强省。
这主要是由当时维多利亚和新南威尔士州出现葡萄根蚜虫。
这种害虫在毁坏了美国和法国的大部分葡萄园后通过一些植物进口被不小心地传入到澳大利亚。
南澳洲由于其非常有远见的检疫隔离政策,避免了这次的虫害袭击。
这种严格的检疫政策一直沿用至今。
正当维州和新州在为生存而战斗时,南澳州抓住其没有病虫害和地中海气候的优势,建立其国家葡萄酒行业中心的地位。
由于在70年代和80年代早期人们转向喜欢喝莎当妮,红葡萄酒的生产供过于求,很多葡萄树被连根拔起,许多葡萄园和酒厂也都倒闭了。
这让澳洲葡萄酒行业认识到只依靠国内市场会引起周期性的膨胀和衰退。
在80年代早期,最具有影响力的葡萄酒大师第一次来到了澳大利亚的葡萄产地参观。
他们对澳大利亚葡萄酒的称赞使英国和澳大利亚两国的葡萄酒贸易持续到了今天。
美洲:
等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者、传教士在十六世纪将欧洲的葡萄品种带到南美洲,在墨西哥、加利福尼亚半岛和亚利山那等地栽种。
后来,英国人试图将葡萄栽培技术传入美洲大西洋沿岸,可惜的是,美洲东岸的气候不适合栽种葡萄,尽管作了多次努力,但由于根瘤蚜、霜霉病和白粉病的侵袭以及这一地区气候条件的影响,使这里的葡萄载培失败了。
到十九世纪中期,有人利用嫁接的技术将欧洲葡萄品种植在美洲葡萄植株上,利用美洲葡萄的免疫力来抵抗根瘤蚜的病虫害。
至此美洲和美国的葡萄酒业才又逐渐发展起来,现在南北美洲都有葡萄酒生产,著名的葡萄酒产区有阿根廷、加利福尼亚与墨西哥等地。
综上所述,不同国家的葡萄酒发展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与文化背景,好的葡萄酒并非单纯的复制,更需要文化的熏陶与浸淫。
参考文献:
葡萄酒的发展史
百度百科:葡萄酒/view/232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