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脑转移的最新治疗进展

合集下载

肺癌治疗领域的新进展

肺癌治疗领域的新进展

肺癌治疗领域的新进展肺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虽然治疗手段与技术不断进步,但肺癌仍是全球致死率最高的癌症。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在肺癌治疗领域发生了诸多新的进展。

1. 全面基因组测序技术全面基因组测序技术已逐渐成为精准医学的主要手段,尤其在个体化化肺癌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对个体肺癌患者的遗传变异进行深入研究,科学家们已经找到了一些关键基因,如EGFR、ALK、ROS-1等,这些基因的变异是导致一部分肺腺癌患者发病的原因。

此外,在肺癌治疗中,全面基因组测序技术也可以帮助医生找到更好的治疗方案。

各制药公司已经推出了一些具有特异性的靶向药物,这些药物能够直接靶向肺癌的特定基因变异,提高治疗效果。

2.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型的癌症治疗方法,其原理是通过激活T细胞等免疫细胞抗击癌细胞。

相比传统治疗手段,免疫治疗的优势在于其能够大大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同时也能够帮助患者增强免疫力,提高治疗成功率。

在肺癌治疗中,免疫治疗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PD-1/PD-L1抑制剂是免疫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它能够阻止肿瘤细胞释放PD-L1,增加肿瘤细胞被T细胞攻击的风险,提高治疗效果。

3. 微创手术微创手术是一种使用镜子和显微镜的技术,能够在不侵入人体的情况下进行手术。

随着技术的进步,微创手术已经广泛应用于肺癌手术治疗中。

相比传统的手术方法,微创手术不但能够减少对患者身体的伤害,而且创口更小,更容易恢复。

同时,微创手术也可以帮助医生更精准地切除患者的恶性肿瘤预防肺癌复发。

4. 合理用药随着药物研发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药物被用于治疗肺癌。

然而,药物的治疗效果与药物的合理使用直接相关。

对于不同类型的肺癌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和药物是非常重要的。

在肺癌治疗中,合理用药也包括药物的剂量、时长等。

这些医学指导方案有助于提高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肺癌治疗领域已经发生了诸多新的进展。

肺癌脑转移需要放疗几次,还能康复吗

肺癌脑转移需要放疗几次,还能康复吗

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多发病,肺癌又是其中之首。

肺癌在早期很难被发现,随着病情的不断恶化进入晚期,给治疗带来很大的难度,当肺癌转移到脑部时,放疗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那么肺癌脑转移需要放疗几次,还能康复吗?肺癌脑转移需要放疗几次肺癌脑转移需要放疗的次数取决于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肿瘤的生长速度。

一般来说,放疗需要进行多次,每次间隔一定的时间,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放疗的次数通常为5-15次不等,每次放疗的时间为几分钟到半小时不等。

放疗对肺癌脑转移的康复效果放疗可以通过杀死癌细胞来减少肿瘤的负荷,从而减轻疼痛和其他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放疗的康复效果取决于肿瘤的生长速度和放疗的剂量和频率。

一般来说,放疗可以控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缓解疼痛和其他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中医治疗既可单独使用帮助控制病情,缓解病人痛苦,也可与手术放化疗共同使用,帮助减少复发,增强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生活。

肺癌晚期可以选择中医治疗,中国博大精深的中医治疗对肺癌能起到祛毒的作用,对于转移范围广、身体机能弱、已经难以耐受化疗的晚期肿瘤病人,可以用中医进行保守治疗。

中医辩证用药,帮助患者机体扶正,补充元气,调理患者的饮食和睡眠质量,恢复患者体力,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并调动患者的自主抗癌能力,抵抗癌肿的发展,从而达到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的目的。

背靠传统中医学理论,并结合多年临床抗癌实践中的经验总结,袁希福老中医提出的“三联平衡”抗癌理论,其实质内涵是针对癌症“虚、瘀、毒”等主要病机的调理,正气亏虚是癌症发生、发展的关键,运用中医药防癌抗癌,亦要从此方面入手,并灵活辅以消痰瘀、攻癌毒等治法,调节机体阴阳、气血、脏腑生理功能,改善患者饮食、睡眠、体力和精神状态,以此固护机体自身的有生力量,抵抗癌邪的侵袭,促使病情向好的方面转归。

肺癌脑转移的康复总之,肺癌脑转移需要放疗的次数取决于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肿瘤的生长速度,放疗可以帮助控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缓解疼痛和其他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患者需要与医生密切合作,定期进行检查和治疗,以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最新力比泰治疗脑转移进展-PPT文档

最新力比泰治疗脑转移进展-PPT文档
Bearz A. et al. Lung Cancer. 2010 May;68(2):264-8.
ORR (N=22)
11例从未接受放疗+11例放疗后进展(排除放疗对疗效的影响)
中枢系统疗效 PR SD PD
整体疗效 n(%)
PR
SD
4(50.0)
1(16.7)
4(50.0)
5(83.3)
-
-
PD 1(12.5) 7(87.5)
回顾性分析显示,力比泰可显著降低晚期 NSCLC非鳞癌患者脑转移的发生
脑转移发生率 总体(两项研究) JMDB一线研究
JMEI二线研究 所有非鳞癌患者(两项研究) 所有鳞癌患者(两项研究)
力比泰治疗的OR (95% CI)
力比泰治疗组 3.2%(26 of 819) 3.6%(22 of 621) 2.0%(4 of 198) 3.0%(18 of 602) 3.7%(8 of 217)
手术+ 全脑放疗 (level 1) 手术+放射外科治疗(level 3)
全脑放疗 (level 3)
脑转移病灶
≤3-4 cm
可手术切除
放射外科治疗(level 1) 放射外科治疗+全脑放疗 (level 1)
手术+全脑放疗 (level 1) 手术+放射外科治疗(level 3)
Level 1: 证据基于至少1个高质量的随 机、对照试验 Level 3: 证据基于专家意见、临床经验、 临床报道
主要内容
1. 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治疗现状
2. 培美曲塞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临床应用
培美曲塞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个案报道及作 用机制 培美曲塞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单药,联合铂类)

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综合治疗进展

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综合治疗进展

肺为 活 动性 脏 器 , 吸 、 嗽 、 腔 压力 改 变 等 呼 咳 胸 因素均可 促使 癌细 胞 脱 落进 人 血 循 环 , 而 与发 病 因
密切 相关 。
过 性肢 体无 力 、 忆力 减退 等 , 可 以无 任何 临床 表 记 也 现 。脑 转移 可在 原发病 灶 同时或 原发病 灶发 现之 前
【 关键词 】 非小细胞肺癌 ; 脑转移 ; 治疗
中图 法 分 类 号 :R 3 . 742 文 献 标 识 码 :A
脑部 是肺 癌最 常见 的远 处 转 移 器 官之 一 , 导 是
远 处转 移 J 而其 他 部 位 癌 细 胞 须 循 静 脉 先 进 人 。
致肺 癌治 疗失 败 的 常见 原 因。近 年 来 , 着肺 癌 发 随
9 1个月 ( S L . N C C组 ) 8 6个 月 ( C C组 ) 和 . SL 。同时
治疗 , 尤其 适合 于多 发性脑 转移瘤 及全 身情况 差 、 年
龄 大 的患 者 。WB T常先 行 全 脑 两 侧 野 对 穿 照射 , R 肿瘤 剂量 为每 3~ 4周 3 4 G / 0~ 0次 , O一 0 y 1 2 后缩 野 至 瘤床边 缘外 1 2 e ~ m增 加 ( T 1 2 G 放 疗 剂 D ) 5~ 0 y 量, 总剂量 < O y 6 G 。单纯 WB T的有效 率 为 7 % 一 R 0
Hale Waihona Puke 生存 时 间 为 2 . 0 8个 月 ,、 1 2和 3年 生 存 率 分 别 为
8 . % 、8 8 和 1 . % , 33 4 .% 3 9 提示 N C C单 发 脑 转移 SL
Zbl u e 等 报 道 S S局 控 率高 达 8 % ~9 % , 改 R 5 6 可

2022肺癌脑转移二线免疫治疗疗效记录实况(全文)

2022肺癌脑转移二线免疫治疗疗效记录实况(全文)

2022肺癌脑转移二线免疫治疗疗效记录实况{金文)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3岁,吸烟史30余年,每日20支;饮酒史30余年。

高血压病史10年,最高150/90mmHg,口服氨氯地平,控制可。

患者于2017年7月26日体检,胸部CT报告:左上肺尖段结节(8mm), 右下肺胸膜下小结节(4mm), 2017年7月28日行PET-CT检查:左肺尖及右肺下叶胸膜下小结节,FDG代谢不高,随in观察。

2018年3月24日复查胸部CT:左上肺尖段结节增大(12mm).2018茸3月30日腹部B 超及青扫描均未见异常。

2018年4月28日于外院在全麻下行电丰赔南助胸腔镜下(VATS)左上肺癌根治术,术后病理:周围型高分化腺癌,肿块直径1.2cm,支气筐切缘阴性,支气筐周围检及2+/3见癌转移,第4组淋巴结1+/1见癌转移,第5组淋巴结1+/1见癌转移,第7组淋巴结2+/4见癌转移,第10组淋巴结3+/3见癌转移,第11组淋巴结1+/1见癌转移。

分子病理:EGFR野生型,ALK(-)I ROSI(-)。

头颅增强M阳(2018 年5月18日):两侧额顶叶皮层下小缺血灶。

诊断:支气筐肺癌,原发性,周围型,左肺,腺癌,VATS左上肺癌根治术,pT1bN2MO, IIIA期,PS1 , EGFR野生型,ALK(-)I ROSI(-)。

2018茸5月25日予以AC万案(培美曲塞860mg+卡铀540mg)化疗,再发热,体;Mi波动在38。

C左右,持续2日,血常规正常,未做处理后体;Mt自行恢复正常,偶高干咳,左下肢自觉麻木不适。

2018茸6月15日予以第2个周期AC万案化疗,化疗后无不适。

2018年7月10日予以第3个周期AC方案化疗,化疗后出现I度青髓抑制(血小板计数93x10。

/L,血红蛋白100g/L)。

2018茸6月20日~2018年7月27日予以纵隔淋巴结引流区放疗( SOGy /28fx ),放疗后出现放射性食管炎。

肺癌脑转移的治疗进展

肺癌脑转移的治疗进展
常采 用 WB T。WB R RT 中位 生存 时 间可 达 到 4 ~
与传统放 射 治疗相 比 , 体定 向放射 治疗 ( t— 立 se roa t a is rey S S 具 有 毒 副 作 用 小 及 风 e tci rdo u g r , R ) c
6个 月 , 最佳 支持 治疗 相 比 , 明 显改 善 患 者 的生 与 可
存 时 问L 。 R OG 独 立 递 归 分 级 指 数 (e us e 4 ] T rc ri v p ri o iga ay i, P 是脑 转移 瘤 患 者最 为 重 at inn n ls R A) t s
要 的预 后 因素 , 级 ( P 1级 : S 7 、 龄 < 分 R A KP ≥ 0 年 6 5岁 、 原发 肿瘤 得 以 控制 、 颅 外 转 移病 灶 ; P 无 R A3 级 : S 7 ; 他 的则 为 R A 2级 ) 低 , 后 越 KP < 0 其 P 越 预 好 。不 同 R A分 级之 间存 在着 明显差 异 , 生存 时 P 其 间也 不 同。R A 、 、 P 1 2 3级 的生 存 时 间分 别 为 71 . ~
原 发灶 是否 控制 等与 生存 率并无 相关 。在另一 项 ]
1 放 射 治 疗
1 1 单纯 全脑 放射治 疗 .
全 脑 放 射 治 疗 ( oe ri a itea y wh l ban rdoh rp ,
脑转移 WB T者中, R 所有 患者病 理类 型均 为小 细胞 肺 癌 , 有 效 率 为 5 , 位 生 存 时 间 为 4 7个 其 O 中 . 月 l 。WB 9 ] RT的放 射治疗 并 发症 近 期 主要 有 恶 心 、
楚 的边 界 , 状较 规则 , 形 类似 球形 。脑转 移瘤 虽然 显

肺癌脑转移的治疗进展ppt课件

肺癌脑转移的治疗进展ppt课件

肺癌脑转移的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
通过头颅CT或MRI等影像 学检查,观察颅内是否存 在异常病灶,有助于诊断
肺癌脑转移。
脑脊液检查
通过腰椎穿刺获取脑脊液 ,检测其中是否存在肺癌 细胞,有助于确诊肺癌脑
转移。
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测
检测血液中肿瘤标志物的 水平,如癌胚抗原、神经 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等,有 助于诊断肺癌及其脑转移
特点
肺癌脑转移通常是肺癌晚期的表现, 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对患者 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产生严重影响。
肺癌脑转移的发病机制
血液传播
肺癌细胞通过血液系统进入颅内,在脑实 质或脑膜上形成转移病灶。
淋巴系统扩散
肺癌细胞通过淋巴管进入颅内淋巴组织, 导致淋巴转移。
直接浸润
肺癌病灶直接侵犯颅骨或硬脑膜,进而扩 散至颅内。
新型药物类型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药物类型如靶向药物、免疫药物等在肺癌脑转移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临床试验进展
目前正在进行多项肺癌脑转移治疗的临床试验,旨在评估新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选择。
05
肺癌脑转移治疗的案例分享
成功案例一:手术联合放化疗治疗肺癌脑转移
总结词
手术联合放化疗是肺癌脑转移的常用治疗方法,通过切除肺部肿瘤和脑部转移灶,结合放疗和化疗, 能够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
肺癌脑转移的治疗进展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CONTENTS
• 肺癌脑转移概述 • 肺癌脑转移的治疗现状 • 肺癌脑转移治疗进展 • 肺癌脑转移治疗的挑战与展望 • 肺癌脑转移治疗的案例分享
01
肺癌脑转移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肺癌脑转移是指肺癌细胞通过血液或 淋巴系统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并在颅 内生长和扩散。

脑转移癌的治疗新进展

脑转移癌的治疗新进展

i ra e n s Th r p a te ml e r m mp r a oe r i ra i t n o t r i h r p t g rs i e n t tme t. e ea y W s sr a i d fo e i c wh l b n ir d a o r se od t e y o a g e sv n il a i a p ro aie u g c r ame t o do u g r . Ad a c s i h mo h rp a le d p mie e p o n ss esn zd sria t t n rr isrey l l e a v n e n c e t e y h d ar a y o t z d t rg o i. a i h T a sa o a e e r h i e a e u d p tn al r g a f r e d a c n te a e . r n lt n r s ac n t r a wo l oe t ly b i u t ra v n e i r a i l h i n h h
逐 步 完 善 。进 一 步加 强脑 转 移 癌 的I 与 基 础 相 关 问题 研 究 , 能 导 致 脑 转 移 癌 诊 疗 的更 大 进 步 。 临床 可
关 键 词 : 转 移 癌 ; 脑 放 疗 ; 疗 ; 术 治 疗 ; 体 定 向 放 射 外 科 脑 全 化 手 立
中 图分 类 号 : 7 05 R 3 .5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7 6 8 9 (0 8 O 一 C 4 0 12 — 12 2 0 )1 OI — 5 6
手 段 的进 步 。 多种 原发 性 肿 瘤 、 其 是恶 性 肿 瘤 病 尤 人 的生 存 期延 长 , 使得 脑 转移 癌 的 发生 率 升高 。 流 行 病 学调 查 表 明 。全 身肿 瘤 发 生 继 发 性脑 转 移 癌

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新进展

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新进展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7 V o1.17 No.4932投稿邮箱:sjzxyx6666@1 靶向治疗靶向药物是通过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之间在分子细胞生物学上的差异,通过封闭受体、抑制血管生成、阻断信号传导通路等方法作用于肿瘤细胞的靶点,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使肿瘤细胞加速凋亡。

所以靶向治疗与传统的化疗相比较具有更高的选择性、毒副作用小。

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因为小分子抑制剂的出现发生了革命性的突破[4]。

下面将介绍治疗NSCLC 的各类分子靶向药物。

1.1 Crizotinib (克唑替尼)2007年,日本学者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首次发现了EML4-ALK 融合基因,后来针对EML4-ALK 融合基因阳性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研发了一种口服的靶向抑制剂Crizotinib(克唑替尼)。

Crizotinib 的出现是分子靶向治疗NSCLC 的极其重要的里程碑[5]。

Crizotinib(2011年)是ALK 受体和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的抑制剂,它的作用机制是可以选择性竞争三磷酸腺苷(ATP),阻断磷酸化而发挥作用,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加速肿瘤细胞的凋亡。

在Solomon BJ、Cappuzzo F、Felip E、Blackhall FH、Costa DB、Kim D-W 的报告中,PROFILE 1014是ALK 阳性NSCLC 的3期前瞻性研究,与BM 患者的化疗相比,一线氯吡啶组的颅内疾病控制率(IDCR)显示较高。

虽然颅内进展时间改善,但并不显著[6]。

在BM 患者中,Crizotinib 与化疗相比,PFS 大大改善。

患有BM 的患者的IDCR 与化疗相比显着高于对照组。

无法避免的,由于中枢神经系统(CNS)渗透或肿瘤生物学变化,大脑是Crizotinib 耐药最常见的部位。

在接受治疗的同时,高达70 %的患者中新发颅内病变的进展是对Crizotinib 的获得性抵抗的常见表现[7]。

肺癌脑转移瘤的治疗进展

肺癌脑转移瘤的治疗进展

Pr g e so e t e t o an M e a t ss o r s fTr a m n sf r Br i t sa i
fo r m Lun n e g Ca c r
Xigln . oJa g, n — gDu’ Ha in o _
J C m rh ni u o ram n e t n u lU , , ag u2 3 0 , . hn ; . o pe es eT m r et e t n rfA h i - ic B n b 3 0 4 P R C ia v T C eo PO ne ,
关 注 。 合 治疗 较 单 一治 疗 能 够 提 高患 者 的生 存 时 间 。 是还 有 一些 问题 需要 进 一 步 的 研究 , 寻 找 高效 放 疗增 综 但 如
敏 剂 , 后 局部 治疗 的作 用 . 脑 预 防性 照射 ( c ) 剂量 和 介 入 时间 , 割 模式 及不 良反应 等 。 后 的治 疗 目标 术 全 p I的 分 今
fo l ng c n e e d f rh re plr t n.Fi ly h e g a fft r h r py i n to l o p oo g te s ri a u r m u a c r n e u te x o ai o nal ,t o lo u u e te a s o n y t r ln u v lb t h v
h r p si c e sn l o c r e . o rh n ie t t n a e t te h n a s l r t n a n r a e t te a yi n r a i gy c n e n d C mp e e sv r ame t o p t ns oh rt a i ge t ame tc n ic e s e e t i n e h

EGFRm+ NSCLC脑转移治疗新进展

EGFRm+ NSCLC脑转移治疗新进展

基因 检测
EGFRm+ NSCLC脑转移 治疗手段
手术:在NSCLC脑转移中应用有限 肿瘤数量(1-3个) 肿瘤大小(>3cm) 肿瘤位置(浅表、非重要功能区) 肿瘤组织学类型 患者能否耐受手术
化疗:中位OS仅为4-8个月
全脑放疗:适用于多发脑转移,中位OS仅为3.5-5.25个月 EGFR TKIs:ORR提高至70-80%,OS延长至12-22个月
内流机制 ‐ 吸收胞吞作用 ‐ 受体介导的转运 ‐ 载体介导的转运 ‐ 细胞间亲水通路 ‐ 跨细胞亲脂通路
化疗疗效 不佳 2
大部分化疗药物由于分子结构过大,一般无法通过 肿瘤细胞可通过外排泵将化疗药物泵出有关
外流机制 ‐ 由P-gp、BCRP等介导(除AZD3759、Alectinib 外)大多数靶向药物均是底物 ‐ 奥希替尼尽管是底物,但其内流作用可以抵消外流效应
POST-ESMO EGFRm+ NSCLC脑转移治疗新进展
目录
CONTENT
1 EGFRm NSCLC BM的概况 2 EGFRm NSCLC BM的治疗 3 EGFRm NSCLC BM 指南推荐
神经系统是NSCLC患者常见转移部位1,2
25~40%

远处淋巴结转移 原发肿瘤
肺癌中常见的转移部位
肝 肾上腺 骨骼
软脑膜转移 3%-5%
硬脑膜
硬膜下腔 蛛网膜 蛛网膜下腔
大脑皮质
骨骼
突变
野生 1
EGFR突变的患者发生脑转 移高达约40~60%3,4
2
EGFR突变患者脑膜转移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野生型患者 (9.4% vs 1.7%,P<0.001)6
1. Owen S, SouhamiL. Front Oncol2014;4:248 2. Economopoulou P, et al. Trans Lung Cancer Res 2016;5:588–98 3. IuchiT, et al. Int J Clin Oncol2015;20:674–9 4. Schuler M, et al. J ThoracOncol2016;11:380–90. 5. .J Thorac Oncol. 2014 ; 9(2):195-9. 6. J Thorac Oncol. 2016 Jul 22. pii: S1556-0864(16)30626-8. 7. Li YS, Jiang BY, Wu YL. J Thorac Oncol. 2016 Nov;11(11):1962-1969. 8. Mack F, et al. Cancer Treat Rev. 2016;43:83-91. 9. Leal T, et al. Curr Cancer Ther Rev. 2011;7(4):319-327. 10. 陆舜 赵明芳,朱正飞,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 ——2018年01号研究.

肺癌脑转移的治疗方案

肺癌脑转移的治疗方案

肺癌脑转移的治疗方案肺癌脑转移的治疗方案引言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特点是发展迅速并且易于出现远处转移。

其中,脑转移是肺癌最常见的远处转移之一,同时也是治疗肺癌的重要挑战之一。

肺癌脑转移的治疗方案需要综合考虑病人的情况、病变的性质以及治疗的效果和副作用等因素。

本文将探讨肺癌脑转移的治疗方案。

一、手术治疗对于肺癌脑转移单发且较小的患者,手术切除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手术切除可通过开颅手术或者经导向技术进行,具体选择取决于病变的大小和位置。

手术切除可以减轻病人的症状,提高生存率。

然而,手术治疗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比如术后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因此,在考虑手术治疗时需要综合考虑病人的整体情况,并由专业的医生进行评估。

二、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是肺癌脑转移的常用治疗方法之一,尤其适用于多发病灶或手术不可行的患者。

放射治疗可以通过线性加速器或伽马刀进行,可以选择局部放射治疗或整脑放疗,具体选择依据病变的数量、大小和位置等因素。

放射治疗可以有效控制脑转移病变的进展,并且具有较少的副作用。

然而,放射治疗可能对脑组织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因此在制定治疗方案时需要综合考虑病人的病情和身体状况。

三、化疗化疗是一种常规的治疗肺癌的方法,对于肺癌脑转移患者同样适用。

化疗可以通过静脉输注抗肿瘤药物进行,也可以选择性地注射到脑腔内,以增加药物的局部浓度。

化疗可以通过杀灭癌细胞来控制病变的进展,但是化疗也会对正常细胞产生一定的毒副作用。

在进行化疗时需要监测病人的血常规和肝肾功能等指标,以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和治疗方案。

四、靶向治疗近年来,靶向治疗在肺癌的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靶向治疗可以针对肿瘤细胞特定的分子靶点进行干预,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对于具有特定靶点突变的肺癌脑转移患者,靶向治疗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选择。

靶向治疗的药物多种多样,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剂、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等。

在进行靶向治疗时,需要进行基因检测以确定病变是否存在靶点突变,以及选择合适的靶向治疗药物。

带瘤生存典型病例晚期肺癌脑转移4阶段治疗生存期已超4年

带瘤生存典型病例晚期肺癌脑转移4阶段治疗生存期已超4年

带瘤生存典型病例晚期肺癌脑转移4阶段治疗生存期已超4年带瘤生存典型病例:晚期肺癌脑转移4阶段治疗生存期已超4年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尤其是晚期肺癌具有高度的致死率和危险性。

而当晚期肺癌发展到脑转移的阶段时,病情更加严重,治疗难度也大大增加。

然而,有少数病例表现出出乎意料的抗击力,成功延长了其生存期。

本文将介绍一个带瘤生存的典型病例,患者患有晚期肺癌脑转移已经超过四年时间。

这位病例的患者名叫张先生,当时他年仅40岁,一直过着健康积极的生活。

然而,在四年前,他开始出现持续性咳嗽、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而经过一系列的体检和检查,最终被确诊为晚期肺癌。

更加令人担忧的是,病情已经蔓延到了脑部,形成了脑转移。

面对这一噩耗,张先生没有放弃治疗的勇气,他选择了积极进行多种治疗手段的综合应用,以寻求一线的生存希望。

他接受了手术切除肺癌肿瘤,同时开始化疗、放疗以及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方式。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张先生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脑转移的处理。

大脑是人体最重要的神经系统器官,任何异常改变都可能对身体和生活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

针对脑转移的治疗,张先生接受了手术切除以及放疗等手段。

手术切除是为了将脑内的肿瘤彻底清除,而放疗则是以高能量的射线照射到脑部,以进一步杀灭恶性肿瘤细胞。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张先生的脑转移得到了控制,并且他的生存期超过了大多数人的预期。

除了手术切除和放疗,张先生还接受了一系列辅助措施,例如化疗和靶向治疗。

化疗是通过使用抗肿瘤药物来杀灭癌细胞,而靶向治疗则是采用特定的靶向药物,专注于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这些治疗方法有助于更好地控制肿瘤的生长,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在治疗的同时,张先生还注重生活方式的调整和养生保健。

他坚持合理膳食、规律运动、积极心态,并避免一切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的行为。

这些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免疫力,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至今,已经过去了四年多的时间,张先生的生存期已经超过了预期。

肺癌脑转移如何治疗

肺癌脑转移如何治疗

肺癌脑转移如何治疗肺癌脑转移属于继发性的脑肿瘤,男性稍多于女性。

任何年龄都可发病,但20~50岁最多。

小细胞肺癌在做出诊断时,约有20%的患者已有脑转移,而在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死亡病例尸检中脑转移发生率高达80%。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病程中约有30%左右发生脑转移,其中以大细胞未分化癌和腺癌较多见,鳞癌次之。

那么怎么样才能知道肺癌是否脑转移?肺癌脑转移怎么办?肺癌出现脑转移后通常会出现如下症状:脑转移发生后通常会有比较剧烈的疼痛,一般在早上会比较明显;由于颅内压力的增高,呕吐会在头痛出现之后发生,同时也会产生视力障碍,因为颅内压力的增高会导致人的眼球静脉供血不畅,其它的症状还有精神异常、单侧肢体感觉异常或无力、幻嗅等!那么出现脑转移怎么办?脑转移的治疗方式通常有:手术、放疗和药物治疗,三种方法相符相乘,互相弥补治疗方式的不足。

手术治疗是颅内肿瘤最基本、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凡手术能达到的部位,均应在不造成重大神经功能障碍的前提下,力争做到完全切除或大部切除。

颅内肿瘤手术治疗,包括肿瘤切除、内减压、外减压和捷径手术。

由于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发展,目前颅内良性肿瘤,大部都可彻底切除并很好地保护神经功能。

即便对恶性肿瘤,手术切除肿瘤再加其他治疗,也能获得较好结果。

部分切除肿瘤缩小肿瘤体积或内外减压,脑脊液分流等姑息性手术,可暂时缓解颅内高压,争取其他治疗时机,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对于手术切除困难,或者肿瘤体积大,有转移的,可术前术后的配合放化疗,提高手术的切除率,降低肿瘤的复发率。

放射治疗各种胶质瘤、垂体腺瘤、生殖细胞瘤、脊索瘤、颅咽管瘤及部分转移癌对放射线具有不同程度的敏感性,在手术治疗后可给予放射治疗。

3、化学治疗颅内肿瘤的化学治疗有全身给药与局部给药,全身给药包括口服或静脉注射,局部给药包括鞘内注射、动脉内插管超选择肿瘤供血动脉灌注和瘤腔内给药。

4、靶向治疗第三代EGFR-TKI奥希替尼的出现令人振奋,给广大患者带来利好消息。

肺癌脑转移中国治疗指南

肺癌脑转移中国治疗指南

肺癌脑转移中国治疗指南肺癌脑转移是指肺癌细胞从原发灶经血液或淋巴系统转移到脑部的过程。

肺癌脑转移是恶性肿瘤最常见的部位之一,约有30%-50%的晚期肺癌患者会发生脑转移。

治疗肺癌脑转移需要综合考虑手术治疗、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以期在延长患者生存期的同时提高生活质量。

首先,对于肺癌脑转移患者的诊断,目前常见的方法有头颅MRI和CT扫描,可观察到转移病灶的位置、数量和大小等信息。

同时,可以通过胸部CT、腹部CT、骨扫描、PET-CT等影像学手段进一步评估病情,了解是否有其他器官的转移。

对于较小和局限性的脑转移病灶,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经过手术切除后,可以减轻症状,控制肿瘤的进展,但注意术后的恢复治疗和预防复发。

对于手术切除难以达到的较大和多发性脑转移病灶,可选择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可通过使用传统的外科放射治疗或者放疗手术联合治疗来控制转移病灶,减轻患者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对于无法手术切除或放射治疗的患者,可选择化疗。

化疗是通过给予化学药物,杀死肿瘤细胞,减缓病情进展的方法。

对于肺癌脑转移,可选用含顺铂和紫杉醇等的化疗方案。

此外,还可以采用靶向治疗,如EGFR抑制剂和ALK抑制剂等,这些药物针对一些特定的突变基因表达的肿瘤细胞,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副作用。

近年来,免疫治疗成为肺癌脑转移的新的治疗方法。

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识别和杀死癌细胞。

PD-1/PD-L1抑制剂是免疫治疗的领先产品,目前已经得到了临床应用和认可。

免疫治疗非常适合那些不能耐受化疗的患者,或者对化疗无效的患者。

肺癌脑转移的治疗还需要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包括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转移病灶的数量、转移病灶的位置和大小以及是否伴随其他器官的转移等因素都需要综合考虑。

此外,对于肺癌脑转移患者来说,提供良好的支持性和护理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

肺癌脑转移是一种临床治疗难度较高且治疗效果难以预测的难点疾病。

肺癌脑转移的治疗方案

肺癌脑转移的治疗方案

目前治疗肺癌脑转移瘤的方法有手术和放射治疗两种,我们下面就来简单的了解一下。

第一、手术治疗
针对身体素质相对较好的肺癌脑转移瘤患者来说,可以选择手术治疗,而手术治疗针对身体素质比较差的患者来说就不能实施了,所以一般当肺癌出现脑转移之后,患者可手术的可能性会降低。

第二、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目前的范围很广泛,临床上常见的肺癌脑转移瘤治疗范围有:
1、全脑放疗
全脑放疗针对肺癌脑转移瘤的转移病灶比较多的患者很适合,用高剂量的放射线全脑放疗,减少了患者的脑转移可能性。

2、立体定向伽玛刀治疗
伽玛刀治疗针对转移病灶相对较少的肺癌脑转移瘤治疗效果好,针对性更强,对其他部位的损伤相对较小。

3、预防性全脑放疗
当肺癌到了晚期的时候或者做过肺癌脑转移瘤手术治疗之后,担心出现脑转移瘤复发的情况,采用适当剂量的放射线进行全脑放疗,起到一定的预防肺癌脑转移瘤复发的效果。

这也是综合治疗的一种习惯手段。

听了上面的介绍后,对于肺癌脑转移瘤的治疗您是否已经有所了解了呢?目前肺癌还是以吸烟为主要导火线,所以脑瘤就医网专家还是要提醒您,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请您尽早戒烟!。

肺癌脑转质子治疗方案

肺癌脑转质子治疗方案

摘要:肺癌脑转移是肺癌晚期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和生存质量。

质子治疗作为一种先进的放射治疗方法,在肺癌脑转移的治疗中展现出独特的优势。

本文将详细介绍肺癌脑转移质子治疗方案,包括治疗原理、适应症、治疗流程、副作用及注意事项。

一、治疗原理质子治疗是一种利用高能质子束对肿瘤进行精确放射治疗的方法。

质子束在穿透人体组织时,能量逐渐释放,到达肿瘤组织时能量集中释放,形成“布拉格峰”,即在肿瘤组织内部形成高剂量区,而在肿瘤周围正常组织中的剂量则相对较低。

这种高剂量集中、低剂量外围的特点,使得质子治疗在保护正常组织的同时,对肿瘤组织进行有效杀伤。

二、适应症1. 肺癌脑转移患者:对于肺癌脑转移患者,质子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尤其是当患者对化疗、放疗等传统治疗方法不敏感或出现耐药时。

2. 肺癌脑转移术后复发患者:对于肺癌脑转移术后复发患者,质子治疗可以作为一种局部治疗手段,减少复发风险。

3. 肺癌脑转移患者合并其他疾病:对于肺癌脑转移患者合并其他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质子治疗可以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4. 肺癌脑转移患者希望减轻副作用:质子治疗可以降低放射性脑损伤等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三、治疗流程1. 诊断与评估:患者需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以确定肺癌脑转移的诊断和评估病情。

2. 制定治疗计划:根据患者的病情,由放射治疗医生、神经外科医生、肿瘤科医生等多学科专家共同制定个体化的治疗计划。

3. 质子治疗准备:患者需进行放疗前的准备,包括模拟定位、确定治疗靶区、制定治疗参数等。

4. 质子治疗实施:患者躺在治疗床上,通过计算机辅助定位系统确保治疗靶区精确照射。

5. 治疗后观察与随访:治疗结束后,患者需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和临床评估,观察治疗效果和副作用。

四、副作用及注意事项1. 副作用:质子治疗的主要副作用包括放射性脑损伤、放射性脑水肿、放射性脑坏死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治疗
手术治疗 立体定向放疗 全脑放射治疗 化学治疗 同步放化疗的应用
2021/3/10
讲解:XX
18
手术治疗
考虑病人PS、病理分类、转移瘤的 位置与数量
最适当的治疗手段仍有争议
单纯全脑照射和手术加全脑照射比较
2021/3/10
讲解:XX
19
手术治疗
原发瘤-影响术后生存的重要因素 70%-全身恶化而非中枢系统 术前检查-CT,ECT,Marker。
肺癌诊断后,其中位数为17个月
2021/3/10
讲解:XX
5
概述
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发生率约20-40%, 高到低:腺癌 〉大细胞未分化癌〉鳞癌
肺小细胞未分化癌首次就诊,脑转移发生率 10%,诊疗过程中为40-50%,存活2年以 上的患者脑转移达80%。
2021/3/10
讲解:XX
6
概况
脑转移自然病程1-2个月;单纯化疗为 2.5-3个月,全脑照射4-6月
2021/3/10
讲解:XX
20
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症: 原发灶已得到控制,颅内为单发转移灶,
全身状态尚好及年轻患者(KPS≥70)。 预计生存›4个月。
2021/3/10
讲解:XX
21
手术治疗
选择:肿瘤位于手术可切除的部位 单个转移瘤
不宜手术:脑深部及重要功能区 如丘脑、基底节、脑干等
2021/3/10
2021/3/10
讲解:XX
8
脑转移途径和部位
脑转移可单发也可多发 单发脑转移:单个病灶、其他部位无转移 肺癌脑转移则以多发常见 CT:单发多见约53%,多发47% MRI:单发脑转移仅占25~33%而多发为
66~75%,建议增强扫描
2021/3/10
讲解:XX
9
临床表现
2/3有神经症状 先于肺癌出现 同时出现 肺癌后出现 原发瘤患者有新的神经症状,高度怀疑
RPA III级: KPS< 70
2021/3/10
讲解:XX
24
手术治疗合并WBRT
杀灭手术部位残存癌细胞 其它微小转移灶 延长生命
2021/3/10
讲解:XX
25
表一 单发脑转移的单纯放疗与放疗+手术的随机研究(中 位生存期)
作者
病历数 单纯放疗(周数) 手术合并放疗(周数)
Patchell et al 48
2021/3/10
讲解:XX
10
临床表现
无特异性 渐进或急性发病 四大症状:头疼(50%)、局灶性肌无力
(20%-40%)、认知障碍(1/3)、癫痫 (10%首发,40%) 其次:步态、言语、视力障碍等
2021/3/10
讲解:XX
11
诊断
肿瘤病史及单发或多发脑部病灶
手段-强化MRI。优于强化CT及平扫 MRI,增强MRI>平扫MRI,CT 20%↑
强化MRI后仍有疑问-活检是唯一可靠 手段
2021/3/10
讲解:XX
12
诊断
影像表现:灰白质交界处病变,边界不规 则,肿瘤较小伴大片水肿
MRI :T1像显示低于正常脑组织信号 T2加权像显示水肿,表现高信号
小于5mm病变,位于颞叶或在皮质和皮层 下区域或与较大病灶相邻
2021/3/10
讲解:XX
13
诊断
鉴别诊断 原发脑肿瘤(良或恶性) 脑脓肿 脑梗塞或脑出血 增强MRI鉴别
2021/3/10
讲解:XX
14
edema tumor
T1W
T2W
2021/3/10
讲解:XX
15
FLAIR
2021/3/10
C+ T1W
讲解:XX
16
??
M
M
T1W
2021/3/10
C+ T1W
讲解:XX
脑转移的最新治疗进展
2021/3/10
讲解:XX
1
概述
脑转移瘤是成人颅内肿瘤最常见的肿瘤 发病率比原发肿瘤高10倍 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肿瘤发生播散,累及脑
组织,形成转移
2021/3/10
讲解:XX
2
概述
20~40%出现脑转移 肺癌18~64%、乳癌2~21%、黑色素瘤
3~16%、肾癌7%、结肠癌2~11%等
脑转移是原发瘤治疗失败的常见原因。
2021/3/10
讲解:XX
7
脑转移途径和部位
最常见途径-动脉循环的血源性转移。 脑内灰白质交界以下区域血管管径变细,狭
窄的血管内血流变慢,易形成瘤栓,该处是 发生脑转移瘤的最常见部位。 脑转移瘤的分布与其重量(及血流量)有关, 约80%的脑转移位于大脑半球,15%在小脑, 5%在脑干。
Smalley et al 57
80
29
121(完全切除) 36
28(不完全切除) 13
2021/3/10
讲解:XX
27
手术治疗
单发脑转移灶的单纯全脑照射和手术加全 脑照射的随机分组研究,对生存率、中枢 神经系统的控制率、肿瘤进展的类型及生 存质量的比较,结果显示后者明显优于前 者。
2021/3/10
多种因素导致脑转移发病率↑
1.诊断技术提高
2.系统化疗后生存率提高
2021/3/10
讲解:XX
3
概述
肺癌发病率↑ 肺癌脑转移↑ 脑转移是肺癌常见的转移部位,也是患
者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2021/3/癌原发灶发现之前 -肺癌原发灶同时发现 -发现之后 近来报道,约81%的肺癌脑转移发生在
15
40
Vecht et al
65
26
43
Mintz et al
84
27
24
2021/3/10
讲解:XX
26
表二单发脑转移的单纯放疗与放疗+手术 的非随机研究(中位生存期)
作者
病例数 单纯放疗(周数) 手术+放疗(周数)
Famell et al
81
36
45
Sause et al 67
Smalley et al 68
讲解:XX
22
手术治疗
疗效较明确. 疗效:生存期10-14月
2021/3/10
讲解:XX
23
手术治疗
脑转移瘤预后分级标准(recursive partitioning analysis RPA)
RPA I级:≤ 65岁,KPS≥70,原发灶控制, 无颅外M ;
RPA II级:原发灶控制不理想,有颅外M 或 KPS>70等不符I,III条件
讲解:XX
28
手术治疗
一组回顾性研究结果: 术后观察组与术后放疗组比较:两者的复发
率分别为:85%与21%.中位生存期分别为 11.5与21月.
2021/3/10
JCO 19:2074-2083,2001
讲解:XX
29
Table,WBRT with or without surgery: randomized trial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