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10.杨氏之子完美版 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杨氏之子》课件(共25张PPT)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杨氏之子》课件(共2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5ddf8f1453610661fd9f4da.png)
•
13、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 己。21.4.3021.4.3013:03:1813:03:18April 30, 2021
•
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2021年4月30日 星期五 下午1时3分18秒13:03:1821.4.30
•
15、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他内心缺 少什么 。。2021年4月 下午1时3分21.4.3013:03Apr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年4月30日 星期五 1时3分 18秒13:03:1830 April 2021
•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下 午1时3分18秒 下午1时 3分13:03:1821.4.30
谢谢大家
孔君平诣其父, 父不在,乃呼 儿出。
诣:拜见。
乃:就,于是。
为设果,果有杨梅。 设:摆放。
孔指以示儿曰: “此是君家果。”
以:来。 示:给······看。 曰:说。
指“夫子家”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鸟
家禽:人类为了经济或其他目的而 驯养的鸟类,如鸡、鸭、鹅等。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孔雀是夫子家禽
•
10、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13:03:1813:03:1813:034/30/2021 1:03:18 PM
•
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21.4.3013:03:1813:03Apr-2130-Apr -21
•
12、人乱于心,不宽余请。13:03:1813:03:1813:03Fri day, April 30, 2021
•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年4月30日 星期五 1时3分 18秒13:03:1830 April 2021
人教版(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杨氏之子》优质课件
![人教版(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杨氏之子》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421bfc752d380eb63946d24.png)
学校要求我们“严禁践踏草坪”,请换一 种说法,体现语言的艺术。
小草要睡觉,请别打扰! 草儿青青,何忍踏之! 花草美,爱花护花人更美!
机智巧妙的语言,能帮助我们摆 脱可能出现的尴尬局面;礼貌委婉 的语言,能愉悦我们的身心。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语言艺 术所散发出来的光彩,就让语言的美丽随 同我们继续语文的学习之旅吧!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反应快,思维敏捷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禽。”
聪惠
梅先生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 未闻梅花是夫。子”家花 柳先生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 未闻柳树是夫。子”家树 马先生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 未闻马是夫子。家”畜
杨——杨梅 孔——孔雀 机智,以其人之道还自其身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夫子:先生,古时对年长者或者读书人的 尊称。 尊敬长辈,有礼貌
儿应声答曰:“孔雀是夫子家禽。” 儿应声答曰:孔“雀未是闻先孔生雀您是家夫的子鸟家禽。”
既然孔雀不是没你听家说的孔鸟雀,是杨先梅生岂您是家我的家鸟的。果。 语气委婉,使人容易接受
课后反思
1、和同桌说说今天学习的收获好吗? 2、师引导学生归纳本课知识重点。
感谢聆听
—— 小朋友们再见——
下课了!
10 杨氏之子
10 杨氏之子
——(南朝)刘义庆 《世说新语》
10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 /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 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 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 夫子家/禽。”
此是君家果。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杨氏之子ppt课件
![杨氏之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2988efa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fd.png)
跨学科融合
《杨氏之子》不仅展示了文学魅力,还涉及古代文化、历史等方面的知识。这启示我们在语文教育中, 要注重跨学科融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对家庭教育的启示
鼓励孩子表达自我
杨氏之子能够从容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 想法,这离不开家庭教育的引导。家庭 教育应鼓励孩子表达自我,培养其自信 和沟通能力。
VS
培养孩子的应变能力
课件中设计了一些有趣的互动 环节,如选择题、填空题等, 以检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这些互动环节不仅增加了学 习的趣味性,还提高了学生的 学习积极性。
教学反思与改进
01
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 法,如讲解、讨论和小组合作等。这 些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和表达能力。
02
教学难点
杨氏之子在面对孔君平的发问时,能够灵 活地作出回答。这启示家长要注重培养孩 子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在 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时能够从容应对。
05 杨氏之子的影响和传承
对古代文学的影响
1 2 3
促进南北朝时期文化交流
杨氏之子的创作体现了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交流与 融合,为研究当时的文化背景提供了重要的历史 资料。
时代背景
南北朝时期
杨氏之子成长于南北朝时期,这个时 期历经战乱与和平,社会政治经济都 发生了巨大变化。
士族门阀制度
在当时的社会,出身名门望族对于一 个人的社会地位和仕途发展有着重要 影响。
杨氏之子的历史地位
文学价值
杨氏之子以其机智应答和文学才华在历史上留下了美名,成为文学和机智应答 的典故。
社会影响
04 杨氏之子的教育意义
对儿童教育的启示
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杨氏之子通过回答孔君平的发问,展现出其机智和语言表 达能力。这启示我们在儿童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孩子 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敏捷性。
《杨氏之子》不仅展示了文学魅力,还涉及古代文化、历史等方面的知识。这启示我们在语文教育中, 要注重跨学科融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对家庭教育的启示
鼓励孩子表达自我
杨氏之子能够从容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 想法,这离不开家庭教育的引导。家庭 教育应鼓励孩子表达自我,培养其自信 和沟通能力。
VS
培养孩子的应变能力
课件中设计了一些有趣的互动 环节,如选择题、填空题等, 以检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这些互动环节不仅增加了学 习的趣味性,还提高了学生的 学习积极性。
教学反思与改进
01
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 法,如讲解、讨论和小组合作等。这 些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和表达能力。
02
教学难点
杨氏之子在面对孔君平的发问时,能够灵 活地作出回答。这启示家长要注重培养孩 子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在 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时能够从容应对。
05 杨氏之子的影响和传承
对古代文学的影响
1 2 3
促进南北朝时期文化交流
杨氏之子的创作体现了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交流与 融合,为研究当时的文化背景提供了重要的历史 资料。
时代背景
南北朝时期
杨氏之子成长于南北朝时期,这个时 期历经战乱与和平,社会政治经济都 发生了巨大变化。
士族门阀制度
在当时的社会,出身名门望族对于一 个人的社会地位和仕途发展有着重要 影响。
杨氏之子的历史地位
文学价值
杨氏之子以其机智应答和文学才华在历史上留下了美名,成为文学和机智应答 的典故。
社会影响
04 杨氏之子的教育意义
对儿童教育的启示
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杨氏之子通过回答孔君平的发问,展现出其机智和语言表 达能力。这启示我们在儿童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孩子 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敏捷性。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杨氏之子299071 ppt课件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杨氏之子299071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9de04c2b14e852458fb5727.png)
细细品读,用心思考:
孔君平对杨氏之子说 “此是君家 果”,这么说的趣味是什么 ?
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何处?
杨梅
孔雀
都Leabharlann 甚是 在 姓聪 惠
氏 上 杨氏之子
做
文
章
幽默 风趣
孔君平
推理:
甚
聪
如果杨梅是我家的果, 那么 孔雀就是您家的鸟 。
惠
如果孔雀不是您家的鸟, 那么杨梅也不是我家的果 。
让孔君平无言以对, 自己的话站不住脚
• (国外一家钟表公司广告)
拓展作业:
生活中不乏精妙的语言,你听说 过类似的故事吗?搜集幽默故事、 古今笑话和同学们交流交流。
阅读 继续阅读《世说新语》中其他小 故事,体会语言的精妙。
我明白啦!
梁国杨氏子九 岁,甚聪惠。
甚:很,非常。
惠:同“慧”, 智慧。
我明白啦!
孔君平诣其父, 父不在,乃呼 儿出。
诣:拜见。
乃:就,于是。
我明白啦!
为设果,果有 杨梅。
( )为( )设 果,果有杨梅。
我明白啦!
为设果,果有杨 梅。
(儿)为(孔) 设果,果有杨梅。
设:摆放。
我明白啦!
孔指以示儿曰: “此是君家 以果:。来”。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huì)。 孔君平诣(yì)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wèi)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 曰(yuē):“此是君家果。”儿应(yìng) 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qín)。”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 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 /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 子/家禽。”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杨氏之子》精品课件PPT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杨氏之子》精品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db4157f2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25.png)
小贴士
根据提示入情入境地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杨 氏之子招待客人的情境,背诵就会变得简单起来。
小节
•
我们的汉语言有着无穷的魅力,有“口吐金兰”
的语言香气,有“唇枪舌战”的语言战争,有“妙
笔生花”的语言表达,有“舌战群儒”的语言典故,
语言的艺术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增添许多的乐趣。同
样的意思,不同的表达方式,效果也会大相径庭。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 惠。孔君平/诣/其父,父/ 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 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 曰:“此是/君家果。”儿/ 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 夫子家/禽。”
我会学习
多读 1、查看工具书; 2、向人请教; 3、看注释; 4、联系上下文; ……
小儿应声答曰:未闻 柳树是;夫子家柳
马先生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小儿应声答曰:未闻 马蜂是;夫子家蜂
梅先生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小儿应声答曰:未闻 梅花是;夫子家花
……
如果你是孔君平,听到杨氏子巧妙又不失 礼貌的回答,会怎么夸杨氏子?而聪慧的杨氏 子又如何拱拱手谦虚地应答呢?我们试着来说 说他们俩后来的对话。
孔君平笑曰:“——————。”
儿拱手答曰:“——————。”
背诵指导 梁国__杨__氏__子__九__岁__,甚__聪__惠___。孔君平 _诣__其__父___,父_不__在____ ,乃__呼__儿__出__。为设果, 果__有__杨__梅_ 。孔指以示儿曰:“__此__是_君__家__果___。” 儿应声答曰:“__未__闻__孔__雀__是__夫__子__家__禽__。”
说明思维敏捷,反应很快,不假思索。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根据提示入情入境地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杨 氏之子招待客人的情境,背诵就会变得简单起来。
小节
•
我们的汉语言有着无穷的魅力,有“口吐金兰”
的语言香气,有“唇枪舌战”的语言战争,有“妙
笔生花”的语言表达,有“舌战群儒”的语言典故,
语言的艺术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增添许多的乐趣。同
样的意思,不同的表达方式,效果也会大相径庭。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 惠。孔君平/诣/其父,父/ 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 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 曰:“此是/君家果。”儿/ 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 夫子家/禽。”
我会学习
多读 1、查看工具书; 2、向人请教; 3、看注释; 4、联系上下文; ……
小儿应声答曰:未闻 柳树是;夫子家柳
马先生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小儿应声答曰:未闻 马蜂是;夫子家蜂
梅先生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小儿应声答曰:未闻 梅花是;夫子家花
……
如果你是孔君平,听到杨氏子巧妙又不失 礼貌的回答,会怎么夸杨氏子?而聪慧的杨氏 子又如何拱拱手谦虚地应答呢?我们试着来说 说他们俩后来的对话。
孔君平笑曰:“——————。”
儿拱手答曰:“——————。”
背诵指导 梁国__杨__氏__子__九__岁__,甚__聪__惠___。孔君平 _诣__其__父___,父_不__在____ ,乃__呼__儿__出__。为设果, 果__有__杨__梅_ 。孔指以示儿曰:“__此__是_君__家__果___。” 儿应声答曰:“__未__闻__孔__雀__是__夫__子__家__禽__。”
说明思维敏捷,反应很快,不假思索。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杨氏之子课件(共21张PPT)
![杨氏之子课件(共2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1ff0bd2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59.png)
现代文版本
孔君平:杨大哥,杨大哥,您在家吗?
杨氏子:孔叔叔好,我爸不在家,您进来坐一会儿吧!
孔君平:好嘞!
杨氏子(端上杨梅):这是杨梅,请(
)。
孔君平:谢谢!杨梅——杨梅——哈哈这是你们杨家的水
果吧!
杨氏子:孔叔叔真会开玩笑,(
)。
古文版本
孔君平:杨兄,杨兄,在否?
杨氏子:(
)。
孔君平:多谢多谢!
总理说:“我们走的是(
),简称马路。”
那个记者尴尬地笑了笑,又问:“中国现在有四亿人,
需要修多少厕所?”这纯属无稽之谈,可是,在这样的外交
场合,又不便回绝。周总理轻轻一笑,回答说:
“(
)。”
学说幽默话, 让生活更美好!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 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 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 是夫子家禽。”
风趣和幽默 是智慧的闪现。
我们每天都要用语言进行 交流。精炼得当的语言,能使 我们有效地和别人沟通;机智 巧妙地语言,能帮助我们摆脱 可能出现的尴尬局面;幽默风 趣的语言,能愉悦我们的身心, 活跃我们的生活。
一次,周恩来总理接见美国记者。美国记者故意刁难:
“总理阁下,你们中国人为什么把人走的路叫做马路?”周
杨氏子(端上杨梅):此乃杨梅,(
孔君平:此是君家果。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ppt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ppt](https://img.taocdn.com/s3/m/36dadb9265ce0508763213cc.png)
“夫子”: 指对年长而学问好的人的尊称; 旧时也称呼学者或有文化的老师 夫子;
深化主题: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孔雀是夫子家禽。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如果说杨梅是我杨家的果,那么( (既聪惠。
形容人善于言辞的成语:
小组交流:
把你不懂的或是不确定的问题 提出来,让你的同组人员帮你 解决它,并尝试着用自己的讲 一讲这个故事。
课件PPT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课件PPT
为设果,果有杨梅。
设:摆放。
( )为( )设果,果有杨梅。
联系上下文
课件PPT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课件PPT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注释】 1.张吴兴:即张玄之。字希祖,东晋人。曾做过 吴兴太守,故被称为张吴兴。 2.何为:为何。 3. 狗窦:对“齿缺” 的戏称。 4.耳:语气词。
课件PPT
熟读成诵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 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 /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 子家/禽。”
出口成章 能说会道 伶牙俐齿 巧舌如簧 油嘴滑舌 唇枪舌剑 花言巧语 三寸不烂之舌
学习古文方法:
1、看—注释; 2、联系上下文; 3、难理解的地方,多读几遍; 借助工具书; 问他人
拓展阅读练习:
《口中狗窦》 晋张吴兴,年八岁,口中缺一齿。人因戏之曰:“君 口中何为开狗窦?"张曰:“正使君辈从此中出入 耳。”人莫能答。
课件PPT
10
杨氏之子
课件PPT
深化主题: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孔雀是夫子家禽。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如果说杨梅是我杨家的果,那么( (既聪惠。
形容人善于言辞的成语:
小组交流:
把你不懂的或是不确定的问题 提出来,让你的同组人员帮你 解决它,并尝试着用自己的讲 一讲这个故事。
课件PPT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课件PPT
为设果,果有杨梅。
设:摆放。
( )为( )设果,果有杨梅。
联系上下文
课件PPT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课件PPT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注释】 1.张吴兴:即张玄之。字希祖,东晋人。曾做过 吴兴太守,故被称为张吴兴。 2.何为:为何。 3. 狗窦:对“齿缺” 的戏称。 4.耳:语气词。
课件PPT
熟读成诵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 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 /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 子家/禽。”
出口成章 能说会道 伶牙俐齿 巧舌如簧 油嘴滑舌 唇枪舌剑 花言巧语 三寸不烂之舌
学习古文方法:
1、看—注释; 2、联系上下文; 3、难理解的地方,多读几遍; 借助工具书; 问他人
拓展阅读练习:
《口中狗窦》 晋张吴兴,年八岁,口中缺一齿。人因戏之曰:“君 口中何为开狗窦?"张曰:“正使君辈从此中出入 耳。”人莫能答。
课件PPT
10
杨氏之子
课件PPT
最新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杨氏之子》名师精品课件(共15张PPT)
![最新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杨氏之子》名师精品课件(共1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a85ed33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e2.png)
细品孩子形象
你认为这是一个怎么样的孩子?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同学之间交流一下本节的学到了什么知识。
师生共同进行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再见!
1.甚:很。 2.惠:同 “慧”。 3.诣: 拜访。 4.乃:就,于是。 5.示:给……看。 6.曰:说。 7.未:没有。
课文讲解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甚:很,非常。 惠:同“慧”。
(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 个九岁的儿子,(他)非常聪明。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第八单元
21 杨氏之子
题解 杨氏之子
姓;杨氏即 姓杨的人家
助词,相当
梁国 诣 家禽
初读感知
自读课文: 试读课文,借助拼音把字音读
正确、通顺、流利。给把握不准读 音的字做上记号。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 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 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未:没有。 夫子:古时对男子的敬称, 这里指孔君平。
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听说孔雀 是先生您家的鸟。”
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这个故事吧!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 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 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诣:拜见。 乃:就,于是。
(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 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
为/ 设果,果/ 有杨梅。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PPT:杨氏之子 人教部编版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PPT:杨氏之子 人教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d58f33158e9951e79a89275a.png)
【借代】“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家禽。” 这句话用杨梅和 孔雀表示姓杨和姓孔,表达了孩子的聪明机灵。
【举例】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
拓展延伸
《陈太丘与友期》世说新语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⑷, 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 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 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 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没有听说。
古时对年长和有学 问的男子的尊称。
句意:孩子马上回答:“我可没听说过 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古文赏析
这个故事情节简单,语言幽默,颇有趣 味。这个故事也反映出这个孩子思维的敏捷, 语言的机智幽默。
板书设计
杨 氏 孔君平 之 子
逗弄
甚 杨氏之子 聪
惠
巧妙回答
写作手法
学习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
课堂练习
1.看拼音,写词语。
liánɡɡuó
yì
( 梁国) ( )诣 (
2. 解释下列词语。
jiāqín
) 家禽
惠---( 智)慧 诣---( ) 拜见 乃---( 于)是示---( )给别人看
3.补充课文,背诵全文。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 聪)惠。孔君平诣其父, 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 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 孔雀是夫子( )。家”禽
参考答案: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从这儿可 以看出杨氏之子的反应灵敏,聪慧。
课后作业
【举例】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
拓展延伸
《陈太丘与友期》世说新语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⑷, 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 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 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 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没有听说。
古时对年长和有学 问的男子的尊称。
句意:孩子马上回答:“我可没听说过 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古文赏析
这个故事情节简单,语言幽默,颇有趣 味。这个故事也反映出这个孩子思维的敏捷, 语言的机智幽默。
板书设计
杨 氏 孔君平 之 子
逗弄
甚 杨氏之子 聪
惠
巧妙回答
写作手法
学习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
课堂练习
1.看拼音,写词语。
liánɡɡuó
yì
( 梁国) ( )诣 (
2. 解释下列词语。
jiāqín
) 家禽
惠---( 智)慧 诣---( ) 拜见 乃---( 于)是示---( )给别人看
3.补充课文,背诵全文。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 聪)惠。孔君平诣其父, 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 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 孔雀是夫子( )。家”禽
参考答案: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从这儿可 以看出杨氏之子的反应灵敏,聪慧。
课后作业
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杨氏之子》精品课件PPT
![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杨氏之子》精品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846b455f6529647d26285233.png)
课堂练习
学以致用
李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 李子是夫子家果 。”
石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石榴是夫子家果 。”
龙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 龙眼是夫子家果 。”
李 子
石 榴 龙 眼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 君家果。”
思考:读了课文杨氏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导入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 君家果。”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孔君平为什么要这样说,你听懂他的言外之意了吗?
他看到杨梅,联想到孩子的姓, 就故意逗孩子:“这是你家的水 果。”意思是,你姓杨,它叫杨梅, 你们本是一家嘛!这信手拈来的玩 笑话,很幽默,也很有趣。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 你的需要,是我最大的愿望。 谢谢!祝你工作顺利,生活安康!心想事成,步步高升!
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21
目录
CONTENTS
导入
知识讲解
课堂练习
小节
2
难点名称:
1.品读文章的词句,感受杨氏子的聪慧过人。 2.体会杨氏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导入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 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 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 雀是夫子家禽。”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思考:你还读出了他是个怎样的孩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 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 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杨氏之子》优质课件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杨氏之子》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8c5dabd7e21af45b207a85d.png)
杨氏之子
梁国( )。孔君平(
)。为( )。孔( )。
儿(
)。
杨氏之子
甚聪惠
《 世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
说 新
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
语 》
物,当极明邪?”徐曰:
小 故
“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
事
子,无此必不明。”
尝:曾经。若:如果。瞳子:人眼睛中的瞳孔。
这本书主要记 载汉末到晋代士 族阶层言谈轶事 的小说。分上中 下三卷,共36篇。 《杨氏之子》是 第二篇里的一个 小故事。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 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 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雀应曰杨儿其甚梁
是声此梅出父聪国
夫答是孔为父惠杨杨
子曰君指设不孔氏氏
家 禽
未 闻 孔
家 果 儿
以 示 儿
果 果 有
在 乃 呼
君 平 诣
子 九 岁
之 子
杨氏之子 梁国( )九岁,甚( )。孔君平( ),( ), 乃( )。为( ),果( ) 。孔( )曰:“此( )。 ”儿( )曰:“未闻( ) 。”
杨氏之子
读书要求:
1.大声读,努力把字音读准,把句子 读顺。
2.遇到不好读的语句多读几遍,能试 着读出一点古文的味道来。
3.边读边圈画出文中的生字。
我能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1、杨氏(sìshì)之子; 2、甚(shèn shèng)聪惠; 3、孔君平诣(zhǐ yì)其父; 4、为(wéi wèi)设果,果有杨梅。 5、儿应(yīng yìng)声答曰:“未闻孔 雀是夫子家禽(qín qíng)。”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 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 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 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杨氏之子》优质课件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杨氏之子》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a73ad6c1a37f111f1855bf0.png)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 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 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 聪惠。孔君平/诣/其父, 父/不在,乃/呼儿出。为 /设果,果/有杨梅。孔/ 指以示儿/曰:“此/是君 家果。”儿/应声答曰:“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
杨氏之子
梁国( )。孔君平(
)。为( )。孔( )。
儿(
)。
杨氏之子
甚聪惠
《 世
Hale Waihona Puke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说 新
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
语 》
物,当极明邪?”徐曰:
小 故
“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
事
子,无此必不明。”
尝:曾经。若:如果。瞳子:人眼睛中的瞳孔。
这本书主要记 载汉末到晋代士 族阶层言谈轶事 的小说。分上中 下三卷,共36篇。 《杨氏之子》是 第二篇里的一个 小故事。
【致读者】
亲爱的朋友:你好!很高兴你能阅读到此文章,希望此能对您有 所帮助。为了给广大读者提供最优质的资料,同时促进你我共同成长, 希望你在阅读此文章后,如果觉得好,请您点赞;如果文档有改进之 处,请您留言告诉我,我将改进不足之处,对文档进行不断完善。
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 你的需要,是我最大的愿望。 谢谢!祝你工作顺利,生活安康!心想事成,步步高升!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 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 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雀应曰杨儿其甚梁
是声此梅出父聪国
夫答是孔为父惠杨杨
子曰君指设不孔氏氏
家 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方法小提示: 1.读准字音、2.分清句读、 3.读出语气和语势、4.读出重音、 5.读出感情、节奏。
10、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 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 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方法小提示: 1.看注释、2.联系上下文、 3.查找工具书或资料书、 4.碰到难句反复多读几遍、 5.做批注。
很
同“慧”, 智慧的意思 拜见。
给… …看
没有
梁国/杨氏子/九岁, 他的 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 于是 父/不在,乃/呼儿出。为 叫 /设果,果/有杨梅。孔/ 指以示儿/曰:“此/是君 说 家果。”儿/应声答曰: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 先生 禽。”
子:古时候称男孩子为子,(这里指儿子)
姓杨人家的儿子
“之”是助词, 相当于“的”。
10、杨氏之子
就是姓杨的人家的儿子
《杨氏之子》选自南朝 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 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 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
这是一篇古文。 我们一般将古文称 为“文言文” 把现 代人写的文章叫白 话文。
shèn
huì
qí n
yì
nǎi
甚至
liáng
聪惠 家禽 造诣
yì ng yuē wèi
乃
梁国
应声答曰
为设果
10、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
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 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自读要求: 字字正确、句句通顺。
像这样体现语言艺术的经典故 事,古今中外流传的很多。我 国古代就有一个九岁的子,回 答别人时语言风趣智,妙趣横 生。大家想认识这个聪慧的孩 子吗?
10、杨氏之子
言必行—— 与朋友交 ——
知之为知之——
非淡泊无以明志—— 书犹药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温故而知新——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二、理解
1、词语意思 2、文章意思 三、背诵
一、朗读
梁国:此指汉高祖以来所封的梁国,在今 河南商丘一带; 杨氏子:姓杨的人家的儿子; 孔君平:孔子的第26代后子孙,学识渊博; 其父:他的父亲; 乃:就,于是; 为设果:为他摆出水果; 应声:马上、立即; 君:您; 以示儿:指给小儿看; 夫子:先生,古时对年长者或者读书人的 尊称; 家禽:家里的鸟。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章 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的古文,也叫文言文——《杨氏之子》。 “文言文”是相对于“白话文”而言。 第一个“文”,是书面文章的意思。“言”,是写、表述、记 载等的意思。“文言”,即书面语言,“文言”是相对于“口头 语言”而言,“口头语言”也叫“白话”。 最后一个“文”,是 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种。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而“白 话文”的意思就是:“用常用的直白的口头语言写成的文章”。 在我国古代,要表述同一件事,用口头语言及用书面语言来表 述,是不同的,例如,想问某人是否吃饭了,用口头语言表述, 是“吃饭了吗?”,用书而语言进行表述,就是“饭否?”。 “饭否”就是文言文。我国的古代,所有的文章都是用书面语言 写成的。所以,现在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 文言文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言文。 在国内,中学语文课程中,文言文的学习更是占了很大的分量。
• 温馨提示: • 在古时候,古人写文章是 没有标点符号的,标点符号 是后人根据文章的意思添加 上去的,所以,要想读好古 文,首先就要按照文章的停 顿读出节奏来。10、杨氏之子梁国来自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
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
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江绍兴人。孔坦,孔子 第26代后人,晋朝人, 字君平,是当时的庭尉 (掌管刑法),相当于 现在的法庭庭长, 所 以也称孔廷尉。
②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 乃/呼儿出。 ↘
于是
↗
拜见
孔君平去拜见他的父亲,父亲 不在家,于是就叫了他家儿子出 来。
②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 儿出。 从孔君平来拜见孩子的父亲 一事看,两家的关系很好,常来 常往。所以当得知孩子的父亲不 在时,孔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 叫出了这个孩子。可见,孔与孩 子很熟。
罗斯福在当选美国总统之前,曾在海军中任要职。有一次,他 的一个朋友问他关于在加勒比海的小岛上建立潜艇基地的计划。 罗斯福小声问他的朋友:“你能保密吗?”他的朋友回答:“能保 密。” 罗斯福接着说:“我也能。”
同学们,你们理解这个故事了吗?能说说 你是怎么理解的吗?
罗斯福虽然拒绝了朋友,但是他并没有 正面的拒绝,而是采用了一种委婉的方 法,体现了语言的艺术。生活中有很多 精妙的语言,有的语言幽默风趣,有的 语言机智巧妙,有的语言精炼得当。凡 是精炼、幽默、生动的语言都是被艺术 化了的语言,都充满了艺术的魅力,今 天我们就一同走进第三组课文。本单元 我们学习的主题就是“语言的艺术”。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 通句子。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 么事?
读懂课文内容 • 1、看看你读懂了哪一句
话。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在 旁边做个记号。 • 2、小组交流。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甚 聪惠 \ \ \ 惠=慧 “惠” 通“慧”,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通假 字。
甚 聪惠。 ①梁国/杨氏子/九岁,
↙ 很,非常,十分。
梁国有一户姓杨人家 的儿子才9岁,很聪明。
①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这句话点明了文章要讲 的人物,以及人物的特点。 起到总起全文的作用。
孔君平\诣\其父,父\ 不在,乃\呼儿出。 诣:拜见。
“诣” 在古时候,指下级拜见上级, 晚辈拜见长辈,拜见自己尊敬的人。
孔君平:东汉末年浙
“文言文”, 也叫“古 文”。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是祖国语 文字宝库中的一 笔巨大的财富。
姓;杨氏 是姓杨的
10、杨氏之子
氏:姓氏,表示家族的字。
(1)在有特长或者有身份的人姓或者姓名后面加 “氏”表示尊重。 (2)旧时放在妇女父姓或夫姓的后面称呼已婚 妇女。(比如嫁给了姓张的人就叫张氏,嫁给姓 李的人就叫李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