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上册《11、项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1《项链-第2课时》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1《项链-第2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用简单语言描述主要情节。
2.能正确朗读课文,感悟课文情感和寓意。
3.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对于文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理解课文中的情节,抓住主要内容。
2.朗读课文,准确表达情感。
难点1.领会课文中的寓意。
2.能够用简单语言表述课文中的内容。
三、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1)教师先向学生描述项链的外观,并引入课文。
(2)利用图片、实物等辅助教学,让学生对项链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 2. 导入课文(1)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跟读,注意语音语调。
(2)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 3. 课文学习(1)学生听读课文,教师帮助学生理解生字生词。
(2)教师解释课文中的重要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 4. 情感体验(1)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表达不同情感。
(2)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感悟课文中的善意与友情。
### 5. 拓展延伸(1)与学生分享类似的互助故事,拓展课文主题。
(2)让学生体验互相帮助的喜悦,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关爱他人。
### 6.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概括,并展示学生课文的表现。
四、课堂作业1.画一幅描绘项链的图画,并写一段小短文配合描述。
2.回家后与家人分享课文内容,谈谈自己的感悟。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项链-第2课时》这一课文展开,通过情境创设、导入课文、学习理解、情感体验等环节,让学生深入感受课文的内涵,培养其对文学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对于部分学生,提出了拓展延伸的内容,以增强教学效果。
在未来的教学中应该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引导其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实现全面发展。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希望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学习理解《项链-第2课时》,并在语文学习中获得乐趣和启发。
一年级-统编版-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第11课 项链(第2课时)
第11课项链(第2课时)教学目标1.体会小娃娃海边玩耍的快乐。
2.了解课文内容,根据问题提取信息,知道大海的项链是什么。
能合理搭配“的”字词语。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根据问题提取信息,知道大海的项链是什么。
能合理搭配“的”字词语。
教学难点体会小娃娃海边玩耍的快乐。
教学过程复习旧知教师:上一节课我们已经朗读了课文。
现在让我们开火车再读一读课文吧。
要读准字音,还要把课文读流利哟!(学生开火车读课文。
)探究新知合作探究(一)探究一:学习第1自然段,感受大海的美景。
1.整体感知第1自然段的内容。
教师:上节课我们知道第1自然段总共有3句话。
请同学们读一读,找一找句子中描写的景物,说说每句话写的是什么。
(1)学生读课文,找景物。
(2)班级内分享。
预设:学生1:(读第1句话)这句话写的是大海。
学生2:(读第2句话)这句话写的是沙滩。
学生3:(读第3句话)这句话写的是浪花。
2.学习第1句话,感受大海的美。
教师:你见过大海吗?你见过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预设:学生1:大海特别特别大,看不到边。
学生2:大海特别深,特别蓝。
教师:课文中是怎么描写大海的呢?我们一起读读吧。
(学生齐读课文。
教师出示“蓝蓝的,又宽又远”。
)教师:“蓝蓝的”是叠词,我们要读得慢一点,边读边想象大海很蓝的样子,再来读一次吧。
(学生再次齐读课文。
)教师:除了大海是“蓝蓝的”,还有什么东西是“蓝蓝的”呢?学生:蓝蓝的天空,蓝蓝的湖泊。
教师:大海有多宽?又有多远呢?你能说一说,或者用手比一比吗?(学生发表看法,或者比一比。
)教师:大海一眼望不到边,真是又宽又远呀!你还见过哪些“又宽又远”的事物呢?学生:又宽又远的草原,又宽又远的田野。
3.学习第2句话,感受沙滩的美。
教师:看过了大海,我们再来看看沙滩。
我们一起读一读第2句话。
(师生共读第2句话。
)教师:沙滩是什么样子的?学生:黄黄的,又长又软。
教师:除了“黄黄的沙滩”,还有什么东西是黄黄的?学生:黄黄的花朵,黄黄的橙子。
《11.项链》第二课时(教案)一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11.项链》第二课时(教案)一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结构。
(2)学会本课生字,会用生字组词,会用部首查字法查找生字。
(3)能够用普通话流利地进行交流,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观察和热爱,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教学重点1. 学会本课生字,会用生字组词,会用部首查字法查找生字。
2. 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结构。
3.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结构。
2.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课文录音3. 生字卡片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1)教师出示项链实物,引导学生观察项链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项链是由什么组成的吗?”引导学生回答。
(3)教师总结:项链是由许多珠子组成的,这些珠子就像我们学习语文知识一样,一颗颗串联起来,构成了美丽的项链。
2. 课文学习(15分钟)(1)教师播放课文录音,学生跟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教师引导学生分段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结构。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学习生字,会用部首查字法查找生字。
(4)教师引导学生用生字组词,培养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
3. 小组合作(15分钟)(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
(2)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觉得课文中的项链是什么样的?请用课文中的词语来形容。
”(3)小组成员相互讨论,共同完成问题。
(4)教师邀请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小组的讨论成果。
(5)教师总结:通过小组合作,我们知道了课文中的项链是美丽的、闪耀的、光彩夺目的。
《项链》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项链》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1、教学目标1.1知识目标•了解并掌握故事中人物形象的特征;•理解故事情节进展;•学会运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人物的外貌特征。
1.2能力目标•通过阅读故事,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用语表达能力。
1.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于美好物品的向往;•了解珍惜财物的重要性。
2、教学重点•理解故事情节发展;•学会运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人物的外貌特征。
3、教学难点•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用语表达能力。
4、教学过程4.1引入•教师给学生展示一些珠宝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讲述自己的喜好。
•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为出发点,引导学生进入故事。
4.2讲解故事•读故事《项链》。
•让学生合唱歌曲,讲述故事中人物的形象特征。
4.3阅读故事•学生自己朗读故事,加强理解。
•让学生拿出课本,将故事中关键词汇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标记,以便更好地理解故事。
4.4知识巩固•让学生描述故事中主要人物的外貌特征。
•分组讨论故事中所传递的重要信息,然后组长代表小组汇报。
5、作业布置•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描述自己的“最爱”物品。
6、教学反思“项链”这篇故事是一篇波折曲折的传奇故事,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凡人的梦想和精神追求。
在本课中,我们做了很多阅读、理解并运用的活动,引导学生去分析、思考故事中的信息,提高了学生们的阅读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让他们懂得了如何去珍惜自己拥有的财物。
整个教学过程有条不紊,学生们反应热烈,并且表现出了高度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效果比较良好。
一年级语文上册《11、项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1、项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德庆县孔子学校冯爱琼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感受大海的美景,体会孩子们的快乐,培养孩子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感受大自然美景,培养孩子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激趣导入1.教师引导:复习生字,分小组认读生字词。
2、指名认读生字。
3、激趣导入: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近大海,去欣赏大海的美景,体会大海带给我们的快乐!二、朗读指导,感悟课文(一)朗读感悟、欣赏美景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问题①第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②第一自然段中写了哪几种事物?③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呢?1指名回答问题: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为什么是三句话?这三句话写了哪几种事物?(二)学习第一句1、先来看第一句,谁来读呀?(指名读,指导:注意逗号的停顿。
这句话写的是什么呀?)(板书:大海:蓝蓝的又宽又远)2、教师指导读“的”轻声,范读。
3、大海有多大,你能用手比划比划吗?谁能夸夸你见过的大海呢?(学生自由说说)3、宽和远是大海的两个特点,是哪个字把这两个特点连起来说的呢?(出示“又”,指名读、齐读。
(三)学习第二句1、第一句写了大海,第二句写的是什么呢?你能不能也注意着逗号和停顿,把它读准确呢?(指名读,小老师带读,齐读)2、谁能说说沙滩是什么样子的?(板书:沙滩黄黄的又长又远)3、(蓝蓝的、黄黄的表示颜色的词,谁能说说还有哪些是表示颜色的词语呢?课件出示:绿绿的、红红的、青青的、黑黑的)4、“又”字把大海和沙滩的特点连起来说了,你能不能也用上这个字说一说事物的特点呢?例如大树-- 苹果---,教师出示大树和苹果图片,引导学生发现特征)课件出示:又()又()又()又()又()又()又()又()(四)学习第三句1、第三句话,仔细听,沙滩上传来了什么声音?(播放海浪声)(看,浪花来了,这句话很长,而且生字也很多,你有信心读好它吗?先自己练一练,让学生自由练读。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11 项链 教案 第2课时
项链第2课时【教学目标】1.会写“又、和”2个生字。
2.学习第2自然段,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小娃娃海边玩耍的快乐。
3.了解课文内容,根据问题提取信息,知道大海的项链是什么。
能公道搭配偏正短语。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正确书写课内生字。
2.学习第2自然段,体会小娃娃海边玩耍的快乐。
【教学难点】1.了解课文内容,根据问题提取信息,知道大海的项链是什么。
2.能公道搭配偏正短语。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复习字词: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项链》(师板书:项链),认识了很多新的生字朋友,一起来认读一下词语吧。
(出示词语)蓝天方向宝贝娃娃金色笑着挂着和蔼快乐又大又红2.复习课文:(1)齐读第1自然段。
(2)教师提问,学生抢答。
问题1:第1自然段主要写了哪些景物?预设:大海,沙滩和浪花。
问题2:浪花涌向沙滩,送来了什么礼物?预设:海螺和贝壳。
3.导入新知:美丽的海边有蓝蓝的大海,松软的沙滩,还有淘气、可爱、大方的浪花。
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近大海,去领略大海的美,体会大海带给我们的快乐。
设计意图:通过认读词语游戏,以学生喜欢的方式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通过游戏的方式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对本课继续学习的内容进行铺垫。
二、问题探究(一)合作探究1.探究任务(1)正确朗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小娃娃海边玩耍的快乐。
(2)根据问题提取信息,知道大海的项链是什么。
2.探究活动(1)请小朋友们同桌之间读一读课文第2自然段,看谁能把停顿读好。
预设:小娃娃/嘻嘻地笑着,迎上去,捡起/小小的海螺和贝壳,穿成/彩色的项链,挂在胸前。
快乐的脚印/落在沙滩上,穿成/金色的项链,挂在大海胸前。
点拨:指名读。
读好轻声“娃、地、着、的、活”,叠词“娃娃、嘻嘻、小小”,教师相机范读。
(2)齐读课文第2自然段,想一想:第2自然段一共出现了几串项链?请你用笔圈出来。
预设:①彩色的项链。
②金色的项链。
11 项链 第二课时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激趣导入
1.教师引导:认读生字卡片,进行扩词,复习生字,指名读全文。
2.教师激趣导入:同学们,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近大海,去领略大海的美,体会大海带给我们的快乐!
二、体会快乐——品味美
(一)品味第1自然段——美景
1.指名读,问: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
2.自由读,问:你有什么感受?
自读——指名读,评价——小组赛读。
④师:我们已经体会到了快乐,那小娃娃的快乐是什么呢?(有海螺和贝壳穿成的项链)
其实啊,大海也很快乐,你知道大海的快乐是什么吗?(有快活的脚印穿成的项链,所以说,大海的项链就是——快活的脚印!)
⑤那就让我们带着小娃娃的快乐,带着大海的快乐齐读第2自然段。
设计意图:这部分内容是整节课的主要部分,教师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学生运用抓字词句找、画、说等阅读方法,通过自主思考、合作交流、共同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阅读,自由充分地表达。
③什么又宽又远?什么又长又软?你能说出这样的短语吗?又( )又( )。
④“雪白雪白”这是什么样的短语?(ABAB式)“雪白雪白”可以形容什么?试着说一说。
⑤师:“哗哗地”是拟声词。“哗哗地”可以形容什么?它的后面是表示动作的词语,所以用“地”。试着说一说其他拟声词。
师:你们说得真美,这么美的词句,我们该怎样读呢?(想象,带表情)按大家说的我来读一读第1自然段——自己练一练——指名读,评价——男女生读。
(二)品味第2自然段——快乐
1.指名读,问: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
2.第2自然段用了很多精彩准确的动词,你能找到吗?用三角号画一画,并和同桌做做动作来体会那份快乐。
①学生汇报,教师随机指导,并板书,出示课件,体会这些表示动作的词语: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11项链》第二课时【市级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11项链》第二课时【市级优质课一等奖教案】教学目标:1 . 会写“又、和”两个生字。
2. 品读课文,初步尝试找出课文中一些明显的信息,了解大海的项链是什么,体会小娃娃海边玩耍的快乐。
教学重点:会写“又、和”两个生字;品读课文,初步尝试找出课文中一些明显的信息,了解大海的项链是什么。
教学难点:体会小娃娃海边玩耍的快乐。
教学过程:一、复习运用“的”字词语。
1. 同学们,还记得课文中这些叠词是写什么的吗?蓝蓝的黄黄的小小的雪白雪白的指名读以上叠词,并说一说在课文里分别是写什么的,并连起来说说“()的()”。
2. 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的”字短语。
设计意图:在上节课感知的基础上,继续积累并发现“的”字短语的组成特点,并由课内拓展到生活中,使得这一语言现象深入学生内心并乐于接受。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 指名读一读。
2. 你们最喜欢哪个句子?为什么?雪白雪白的浪花,哗哗地笑着,涌向沙滩,悄悄撒下小小的海螺和贝壳。
教师点拨:把浪花当成人来写,浪花会笑,还会“悄悄地”做事情。
多有趣啊!3. 读了这个自然段,你们有什么感觉?预设:大海太美了。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 看到大海的美丽景色,小娃娃是怎么做的呢?大家一起来读读第二自然段吧!2. 交流第一句话。
关注小娃娃的一连串动作。
笑着迎上去捡起穿成挂在胸前教师通过做动作,引导学生知道这些词语的意思。
3. 海螺和贝壳是怎么串成项链的呢?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串项链,谈谈感受。
预设:很好看。
很想戴上这串项链。
4. 大海也和你们一样想戴上漂亮的项链。
现在,大海有项链了吗?。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1 项链第二课时
11 项链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说说海边有些什么,各是怎样的。
2. 教师引导:海边有黄黄的沙滩,雪白的浪花和小小的贝壳,多美呀!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感受大海的美。
二、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启发学生想象在海边时的情景以及自己的感受。
把自己的体会、感受通过读书表达出来。
三、识字教学1. 巩固生字的音。
(1)自己小声读读本课的生字。
(2)同桌互读生字。
(3)抽读生字学法。
2. 分析字形结构和了解字义。
(1)学生自己分析字形。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字形。
(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记忆字形的好办法。
(3)请每组的学生代表进行讲解。
又:用数笔画记忆。
向:整体记忆,不宜分开记忆。
娃、挂、活:用分一分的方法记忆。
(4)电脑出示词语,学生读。
3. 写字教学。
(1)学生自己观察生字的重点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观察后把4个字的红字描一遍,边描边记住横中线、竖中线上的笔画。
(2)学生在书中第一个田字格中把4个生字试着写一遍,写完后与范字进行比较修改。
(3)学生说出难写的字,如的、和。
(4)教师范写。
白:撇不要写太长,“日”写得扁宽。
又:两笔在中心点相交。
的:左部“白”笔画收,不要写太大,右部的“勺”窄长。
和:“禾”的末笔是点。
4. 学生在书中的第四个田格中书写这几个字。
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5. 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学生的书写情况,进行讲评。
6. 同桌同学互评互改这几个字,教师个别辅导。
三、朗读指导1. 自己读一读课文,想一想,在你的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景象。
3. 看图读课文。
(1)出示图片,给图片加上合适的解说词。
看大海的图片,读第1自然段,指导学生读好“又宽又远、又长又软”等词语。
看孩子在沙滩上玩耍的图片,读第2自然段,读出孩子的欢乐之情。
(2)师生配合读。
四、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项链》这篇课文,通过描写大海的景色,我们感受到浪花的可爱、大海的可爱。
这节课我们还一起学习了生字,同学们学得很认真,写得也非常好!五、安全教育下课时同学们在走廊不要大声喧哗,右侧通行。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1《项链-第2课时》教案
升华快乐——欣赏美
1.多美啊,让我们尽情尽兴地随着音乐齐读课文吧!
2.大家读得太好了!读够了吗?我想这时我们看着书读已经表达不出我们心中的酣畅了,那就让我们全体起立,边做动作,边带着表情,配着优美的旋律,背诵吧!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重在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增加积累,加深体验和感悟,学生的感情得到了升华。
③什么又宽又远?什么又长又软?你能说出这样的短语吗?又()又()。
④“雪白雪白”这是什么样的短语?(ABAB式)“雪白雪白”可以形容什么?试着说一说。
⑤师:“哗哗地”是拟声词。“哗哗地”可以形容什么?它的后面是表示动作的词语,所以用“地”。试着说一说其他拟声词。
师:你们说得真美,这么美的词句,我们该怎样读呢?(想象,带表情)按大家说的我来读一读第1自然段——自己练一练——指名读,评价——男女生读。
三、拓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异
师:你们的童年真让人羡慕啊!感谢你们把我带回到美好的童年,我想把我童年时最喜欢的一首歌与你们分享,让我们一同走进童年的快乐中吧!(播放歌曲《童年》,在音乐声中自然结束课。)
四、布置绘画作业,创造美
师:你们可真了不起,大海也相信同学们一定会画出更美的画。回家后,请同学们画一画你最喜欢的大海,明天带过来,好吗?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二)品味第2自然段——快乐
1.指名读,问: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
2.自由读,问:你有什么感受?
3.汇报:快乐。(板书)
4.第2自然段用了很多精彩准确的动词,你能找到吗?用三角号画一画,并和同桌做做动作来体会那份快乐。
①学生汇报,教师随机指导,并板书,出示课件,体会这些表示动作的词语:
笑 迎 捡 穿 挂 落 穿 挂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11 项链》第二课时(人教部编版)
《项链》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字词造句。
(3)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并能用动作表示出来。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海的美丽和自然景色的魅力,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字词造句。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并能用动作表示出来。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喜欢大海吗?为什么?(2)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篇关于大海的课文,看看大海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美丽景色。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音,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纠正发音。
(3)学生齐读课文,感受课文的韵律美。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
(2)教师选取几个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用字词造句。
(3)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学会的生字词。
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教师点评并指导。
(2)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情感。
5. 感受大海的美丽(1)教师展示大海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大海的美丽。
(2)学生用动作表示出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如“波纹”、“脚印”等。
(3)学生发挥想象,用词语描绘大海的美景。
6. 总结延伸(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谈一谈自己对大海的感受,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布置作业:用自己的话写一篇关于大海的短文。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海的美丽。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收获更多的快乐。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1 项链 第二课时∣人教(部编版)(2016)
③师:让我们先快乐地读一读吧! 自读——指名读,评价——小组赛 读。
④师:我 们已经体会到了快乐,那小娃娃的快乐是什么呢?(有海螺和贝壳穿成的项链) 其实啊,大海也很快乐,你知道大海的快乐是什么吗? (有快活的脚印穿成的项链,所以说,大海的项链就是——快活的脚印 !)
⑤那就让我们带着小娃娃的快乐,带着大海的快乐齐读第2自然段。
五、热爱美
师:你们的童年真让人羡慕啊!感谢你们把我带回到美好的童年,我想把我童年时最喜欢的一首歌与你们分享,让我们一同走进童年的快乐中吧!(播放歌曲《童年》,在音乐声中自然结束课。)
作业设计:1.书写本课生字新词。
2.回家后,请同学馈:
蓝蓝的 黄黄的 小小的
②师:什么蓝蓝的?什么黄黄的?什么小小的?请你试着说出 这样的短语:( )的( )。
③什么又宽又远?什么又长又软?你能说出这样的短语吗?又( )又( )。
④“雪白雪 白”这是什么样的短语?(ABAB式)“雪白雪白”可以形容什么?试着说一说。
⑤师:“哗哗地”是拟声词。“哗哗地”可以形容什么?它的后面是表示动作的词语,所以用“地”。试着说一说其他拟声词。 师:你们说得真美,这么美的词句,我们该怎样读呢?(想 象,带表情)按大家说的我来读一读第1自然段——自己练一练——指名读,评价——男女生读。
指名读
自由读
学生汇报
指名读
自由读
学生汇报
指名表演
这部分内容是整节课的主要部分,教师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学生运用抓字词句找、画、说等阅 读方法,通过自主思考、合作交流、共 同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阅读,自由充分地表达。
三、升华快乐——欣赏美
1.多美啊,让我们尽情尽兴地随着音乐齐读课文 吧! 2.大家读得太 好了!读够了吗? 我想这时我们看着书读已经表达不出我们心中的酣畅了,那就让我们全体起立,边做动作,边带着表情,配着优美的旋律,背诵吧!
《11.项链》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改进措施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 况,调整教学策略, 提高教学效果。
加强课堂互动, 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和积极性。
注重培养学生的思 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提高他们的综合素 质。
不断反思自己的教 学方法和手段,不 断改进和提高自己 的教学水平。
感谢观看
汇报人:
作业评价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是否按时完成作业 作业质量:评价作业的正确率、书写规范等方面 作业态度:评价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是否认真 作业反思:评价学生对作业的反思和改进意见
期末考试评价
评价目的: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 评价内容:学生对项链主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评价方式:采用书面考试或口头提问的方式进行 评价标准: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或表现进行评分和评价
教学目标(1分钟):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 技能和情感等方面的要求。
教学内容(10分钟):详细介绍项链的材质、款式、制作 工艺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展示不 同类型的项链,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项链的特点和分类。
实践操作(15分钟):学生动手制作项链,教师巡回指导, 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
教学反思
教学效果反思
学生掌握情况: 评估学生对教学 内容的掌握程度
教学目标达成度: 反思教学目标是否 达成以及达成程度
教学方法有效性: 评估教学方法是否 有效以及需要改进 的地方
课堂氛围与互动: 评估课堂氛围是否 活跃以及学生与教 师的互动情况
教学问题反思
学生对项链主题的理解是否深入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能否引起学生的兴趣 课堂互动情况如何,学生是否积极参与 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 价,教师点评学生的作品,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想 象力。
11 项链 第2课时 教学设计-语文一年级上册(统编版)
hǎi tān shì ɡè wán jù shānɡchǎnɡ
海滩是个玩具商 场,
měi tiān dōu bǎi shànɡpiàoliànɡ de bèi ké
每天都摆 上 漂 亮 的贝壳,
rànɡxiǎo wá wá bǎ tā shí huí jiā
让小娃娃把它拾回家。
前”这些表示小娃娃动作的词语。 ②完整地读好句子,注意逗号的停顿。 (3)借助学习任务单,感受小娃娃快活的心情,学习生字“活”。 学习任务单 1.加上动作,读读第 2 自然段第一句话。 2.想一想:小娃娃的心情怎么样? ①指名读,随机正音。 ②语境中学习生字“活”;感受小娃娃的快活的心情。 ③指导朗读。 2.学生学习第 2 句话,知道大海的项链是什么。 (1)学生自由读第 2 句话,思考小娃娃的脚印和大海的项链之间的关系。 (2)学生朗读第 2 句话,教师随机正音、评价与指导。 (3)启发学生理解大海的项链是什么,读好第 2 句话。 ①理解大海的项链是什么。 点拨:有小朋友已经发现了,小娃娃留在沙滩上的脚印就像是挂在大海胸前的一串项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统编版)
年级 一
学期 秋季
课题
11.项链(第 2 课时)
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 一年级 上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标
1.在语言环境中认识“娃、挂、活、金”4 个生字,会写“白、的”2 个字。积累能和“金
色的、快活的”搭配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第 2 自然段,感受小娃娃们在海边玩耍时的乐趣。
养了好多海龟、海豹、海马,
hái yǒu xǔ duō xiǎo yú hé lónɡ xiā
2020年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11项链(2)教学设计(优质教案)
1.认识“蓝、又、笑、着、向、和、贝、娃、挂、活、金” 11 个生字 ,会写“白、的、教课又、和”4 个生字 ,认识部首“禾”。
要求 2. 正确、流畅地朗诵课文。
3.认识课文内容 , 知道项链指的是什么 ,感觉海洋的美。
要点 1. 识字、写字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难点 2. 弄清项链指什么。
教课两课时课时11项 xi à nɡ链 li àn作者 :夏辇生dà海 hǎi,蓝 l án蓝 l án的 de, 又 yòu宽 kuān又 yòu远 yuǎ n。
[句导读 :“蓝、宽、远”写出了海洋的特色。
]沙shā滩t ān,黄huánɡ黄huánɡ的de, 又yòu长chánɡ又yòu软ru ǎn。
[句导读 :“黄、长、软”写出了沙岸的特色。
]雪 xuě白 bái①雪 xuě白 bái的 de 浪 l à nɡ花 huā,哗 huā哗 huā地 de 笑 xi ào着 zhe, 涌 yǒ nɡ向 xi à nɡ沙 shā滩 t ān,悄 qi āo悄 qi āo②撒 sǎ下 xi à小 xi ǎo小 xi ǎo的 de 海 hǎi螺 lu ó和 hé贝 bèi壳 ké。
[句导读 :用拟人的手法写出浪花的可爱。
“雪白”是浪花的颜色 ,“哗哗地”是浪花涌向岸滩的声音。
]段导读 :这一自然段写出了海洋的漂亮。
海洋一望无际,沙岸又软又长,还有海螺和贝壳。
xiǎo娃 wá娃 wa 嘻 xī嘻 xī地 de 笑 xi ào着 zhe, 迎 yí nɡ上 shà nɡ去 qù,捡 ji ǎn起qǐ小 xi ǎo小 xi ǎo的 de 海 hǎi螺 lu ó和 hé③贝 bèi壳 ké,穿 chuān成 ché nɡ彩 cǎi色 sè的 de 项xi à nɡ链 li àn,挂ɡ uà在 zài胸 xi ō nɡ前 qi á n。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11《项链》 教案(第二课时)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项链》教学设计教材简介《项链》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七单的第三篇课文,该单元以“儿童生活”为主题,旨在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
《项链》向我们逐一展现了海边最富特色的沙滩、海浪、海螺、贝壳,并对之作色彩描画,然后又呈现脚印、沙滩、大海的远景。
作者奇妙构思,把从生活中捕捉到的美好画面加以诗意表现。
学情分析1.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而且他们对大海应该是比较陌生的,但他们的想象力丰富,对大海也充满了向往和向往。
因此在教学中应结合图片、视频等直观的媒介来引导学生视察和思考;2.一年级的学生语言积累有限,因此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视察词语或句式的特点,学会仿写;3.一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有限,因此在教学环节设置中应动静结合,突出教学重点教学目标(课时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大海的美,体会小娃娃在海边玩耍的快乐;2.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海的项链是什么;3.能公道搭配“的”字词语;4.会写“和”这个生字。
教学重点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能公道搭配“的”字词语。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在本课中项链是什么。
教法学法情景创设、朗读感悟、讲授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词语卡片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观看海边照片。
2.齐读课题,板书课题(11.项链)。
(二)复习字词,夯实基础1.词语复习(开火车读)2.练习说话,选择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
(三)品读课文,感受美景1.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2.学习第一自然段,感受大海、沙滩、浪花的美⑴先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准字音,读好断句。
⑵学习前两句,指名学生朗读,教师相机指点。
①引导学生说出大海的特点是什么?(颜色是蓝蓝的,又宽又远)②借助图画,理解“蓝蓝的”、“又宽又远”。
③想象大海的样子,指点朗读(轻轻地、慢慢地、爱好地、向往地),读好重音和轻声。
④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大海(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句话)(3)沙滩,黄黄的,又长又软①学生分享朗读自己喜欢的沙滩,读好重音和轻声。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11 项链第二课时1
11、项链一、教学目标1、掌握13个生字, 认识偏旁“禾”。
2、理解“悄悄、彩色、快活”等词语。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知道项链指什么。
4、感受大自然的美。
二、教学重难点1、合理搭配“的”字词语2、掌握生字词。
三、教学方式互动教学、多媒体教学四、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1、说说课文中的项链是什么?2、读词语二、教学生字1、二会字蓝: (上下, 草字头, 13)蓝天蓝色海蓝笑: (上下, 竹字头, 10)欢笑笑声笑话着: (上下, 目, 11)看着听着说着向: (半包围, 口, 6)方向向前内向贝: (单一, 贝, 4)贝壳扇贝宝贝娃: (左右, 女, 9)娃娃女娃挂: (左右, 提手旁, 9)挂起挂面牵挂2、活: (左右, 三点水, 9)快活活泼生活3、金:(上下, 金, 8)金子金色金鱼4、四会字白: (单一, 白, 5) / 雪白白天白云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
的: (左右, 白, 8)/ 我的好的有的(多音字: 的确、目的)我的爸爸妈妈很爱我。
又: (单一, 又, 2) / 又一次又白又大他的字写得又快又好。
和: (左右, 禾木旁, 8)/ 和好和平心平气和教学禾木旁: 秋、种(多音字: 和面、应和)心平气和:心情平静, 态度温和。
指不急躁, 不生气。
我和我的朋友和好了。
三、作业1、完成笔记抄写2.复习生字词, 准备默写: 白天好的和平白云有的又白又大3.完成小练习1.连一连。
大海小小的沙滩雪白的浪花黄黄的贝壳蓝蓝的2、完成阅读大海, 蓝蓝的, 又宽又远。
沙滩, 黄黄的, 又长又软。
雪白雪白的浪花, 哗哗地笑着, 涌向沙滩, 悄悄撒下小小的海螺和贝壳。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窄—________ 近—________ 短—________ 硬—________(2)照样子写词语。
雪白的(浪花)雪白的________ 雪白的________。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11 项链 教案 第二课时
11 项链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会写“又、和”2个字。
2.体会小娃娃海边玩耍的快乐。
3.了解课文内容,根据问题提取信息,知道大海的项链是什么。
能积累偏正短语。
【教学重点】1.认识“蓝、又”等11个生字和禾木旁1个偏旁。
会写“白、的”等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小娃娃海边玩耍的快乐。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内容,根据问题提取信息,知道大海的项链是什么。
能公道搭配偏正短语。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复习巩固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项链》,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认识了生字,看看这些词语还记得吗?(词语小红花游戏:每读对一个卡片就会得到卡片背面的小红花,看谁得到的小红花最多!)(出示课件2)师:淘气的小贝壳带着生字宝宝来了,我们一起把小贝壳捡到小盆里,穿一条漂亮的项链吧!(出示课件3,师生合作复习生字)教师过渡:瞧,贝壳项链穿好了,那大海的项链究竟是什么呢?我们再来读读课文吧!二、品读课文,学习第1自然段1.师:请大家小声读一读第1自然段,(学生自己读第一段)数数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这段话中出现了3个句号,所以有3句话。
对照屏幕看看你标的对不对?2.师:下面老师来问,你们来说。
(切换ppt)大海什么样子的?大海,蓝蓝的,又宽又远。
师:沙滩什么样子的?沙滩,黄黄的,又长又软。
师:浪花什么样啊?雪白雪白的浪花,哗哗地笑着,涌向沙滩,悄悄撒下小小的海螺和贝壳。
师:多么美丽的画面啊,现在你们能说说,这三句话分别说了什么吗?预设1:这三句话分别写了大海、沙滩、浪花。
(随ppt出示:大海沙滩浪花)3.师:同学们,你们谁去过海边啊?大海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预设1:大海,蓝蓝的,又宽又远。
预设2:我一站在海边,就觉得大海特别大,望也望不到边。
(切换ppt,出示大海图片)师:瞧,这就是大海,此时我们好像就站在蓝蓝的大海边,试着读出很蓝很蓝,望也望不到边的感觉来吧。
(生自己读)我们可以把红颜色的字读的慢一些,读出大海的蓝和宽广。
(部编)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上册《项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本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11课《项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学习是实践性课程,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
《项链》这篇课文围绕了“儿童生活”展开,展示了儿童真实的内心世界,在教学本课时,我将注意从孩子的经验世界入手,结合生活实例,让他们在阅读中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教学目标】1.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课文的大意,知道大海的项链是什么。
2.结合生活实例,能仿照课文合理搭配出“金色的……”、“雪白的……”、“快活的……”等词组并积累。
3.通过朗读课文,积累文中优美的语言,感受大海的美,体会海边玩耍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合理搭配出金色的……”、“雪白的……”、“快活的……”等词组。
2.难点:知道大海的项链是什么,感受大海的美以及海边玩耍的快乐。
【教学准备】1.制作教学课件2.制作动词卡片【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孩子们,上节课我们已学过这节课的生字,不过老师还是想考考你们。
(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2.有一个摘苹果的游戏,你们想玩吗?只有你们读对了才能把苹果摘下来哦!(出示重点词语教读)3.孩子们,这是什么?(出示项链图片)平时我们看到的项链都是闪闪发光的,但今天有几个小朋友在海边捡到了项链,你想知道是什么样子的吗?让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跟项链有关的课文(板书课题)。
二.进入新课1.请同学们翻开书本,自由朗读课文,并数一数这篇课文共有多少段?(2段)孩子们真棒,都答对了!现在我们来到海边游玩,你会在这里看到什么景物呢?让我们赶紧读一读第一自然段,找一找。
(齐读)2.学习第一自然段,品味大海的美景(1)找找这一段中哪些东西是跟大海有关的,在文中用“——”画出来。
(大海、沙滩、浪花、海螺、贝壳)(2)最喜欢哪一种景物,它是什么颜色的?(出示3种景物的课件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它们的特点)大海——蓝蓝的,又宽又远(海水是蓝色的,跟我们的天空一样的美,当我们一眼望过去的时候都看不到它的尽头在哪呢!)(3)对比朗读,感受使用叠词的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项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德庆县孔子学校冯爱琼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感受大海的美景,体会孩子们的快乐,培养孩子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感受大自然美景,培养孩子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激趣导入
1.教师引导:复习生字,分小组认读生字词。
2、指名认读生字。
3、激趣导入: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近大海,去欣赏大海的美景,体会大海带给我们的快乐!
二、朗读指导,感悟课文
(一)朗读感悟、欣赏美景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①第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
②第一自然段中写了哪几种事物?
③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呢?
1
指名回答问题: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为什么是三句话?这三句话写了哪几种事物?
(二)学习第一句
1、先来看第一句,谁来读呀?(指名读,指导:注意逗号的停顿。
这句话写的是什么呀?)(板书:大海:蓝蓝的又宽又远)
2、教师指导读“的”轻声,范读。
3、大海有多大,你能用手比划比划吗?谁能夸夸你见过的大海呢?(学生自由说说)
3、宽和远是大海的两个特点,是哪个字把这两个特点连起来说的呢?(出示“又”,指名读、齐读。
(三)学习第二句
1、第一句写了大海,第二句写的是什么呢?你能不能也注意着逗号和停顿,把它读准确呢?(指名读,小老师带读,齐读)
2、谁能说说沙滩是什么样子的?(板书:沙滩黄黄的又长又远)
3、(蓝蓝的、黄黄的表示颜色的词,谁能说说还有哪些是表示颜色的词语呢?课件出示:绿绿的、红红的、青青的、黑黑的)
4、“又”字把大海和沙滩的特点连起来说了,你能不能也用上这个字说一说事物的特点呢?例如大树-- 苹果---,教师出示大树和苹果图片,引导学生发现特征)课件出示:
又()又()又()又()又()又()又()又()(四)学习第三句
1、第三句话,仔细听,沙滩上传来了什么声音?(播放海浪声)
(看,浪花来了,这句话很长,而且生字也很多,你有信心读好它吗?先自己练一练,让学生自由练读。
)
2、指名读。
指导朗读:在读这句话之前,我们先读读这句话里的几个生字“笑、着、向、和、
2
贝”
(出示“笑着”,什么时候是笑着的呢?(高兴时是笑着的,现在老师想看看我们班同学的心情是怎样的?笑一笑,十年少,我们都爱笑,浪花也爱笑,那谁知道浪花的笑声是怎样的吗?“哗哗”的声音就是浪花的声音,让我们也学学浪花高兴时的笑声,让我们也带着微笑,带着高兴的心情去朗读这句话,好吗?多么开心,高兴的浪花啊,你们喜欢吗?咱们比赛读读这句话,看谁读的浪花更可爱!(学生赛读)
大海那么美,让我们一起带着美美的心情把第一自然段读读吧。
(五)学习第二自然段
1、美丽的大海边来了一群可爱的娃娃,他们在干什么呢?咱们接着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问题:(分小组讨论,解决以下问题)
①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为什么?
②小娃娃的项链是用什么做成的?
③大海的项链是什么?
每小组派代表回答问题第一个问题。
3、学习第一句。
哎,在这句话中有两个生字宝宝跑出来玩了,快看看它们是谁?它们长得可像了,谁能告诉我它们叫什么名字吗?是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的吗?我们一起喊出它们的名字,把它们送回去好吗?
②小娃娃胸前挂的是什么呢?那个小组能读读这句话,并告诉老师和同学们呢?(看,这就是用海螺和贝壳穿成的项链,五颜六色的,多好看呀!一起来读读这个词语“彩色的项链”)(大家猜猜,小姑娘带着这么美丽的项链,心情会是怎样的呢?)(谁能开心地读读这句话?指名读,注意指导停顿以及“的”要读轻声)
4、学习第二句
①小娃娃在沙滩上捡贝壳,穿项链,玩得真开心呀,娃娃们收到了大海给她3
们的礼物,是什么呢?“彩色的项链”她们会不会也送给大海什么礼物呢?
(会,快活的脚印,)指导拼读“快活”,“活”本来是第二声,在这里读轻声,谁再来读读“快活的脚印”
②谁知道,这快活的脚印是谁的脚印呢?这些脚印落在沙滩上,会变成什么呢?(金色的项链)指导看图,你能找到大海的项链吗?谁能说说大海的项链是什么?
③老师在这个自然段里找到了两条项链,你找到了吗?请你把第二自然段在读读,然后告诉老师,看看我们找到的是不是一样的项链?
三、完整读课文,巩固知识
1、在大海边,我们不仅可以看到美丽的风景,还可以捡贝壳,做游戏,多么快活开心呀!下面咱们就带着开心的心情去朗读整篇课文,好不好?(开火车形式读)
2、该玩的时候我们要开心地玩,该学习的时候,我们也要认真地学习,下面我们回忆一下海边的美景,大家都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物?(课件出示以下图片)
蓝蓝的大海
黄黄的沙滩
雪白雪白的浪花
开心的娃娃
快活的脚印
3、完成课后练习题
四、课堂小结:
作者让我们欣赏到了这么美丽的大海和沙滩,同学们要记住蓝蓝的大海、黄黄的沙滩、雪白雪白的浪花、彩色的海螺和贝壳,下次有机会去海边玩的时候,可以看看是否真的这么美丽,到时候,你们还可以把自己看到的海边美景和沙滩也描绘得更加美丽。
4
五、练习设计:
我会照样子写词语
1、例:蓝蓝蓝的
红()黄()绿()
白()青()黑()
2、例:又(大)又(红)
又()又()又()又()又()又()
五、板书设计:
11、项链
大海沙滩海浪海螺、贝壳脚印
蓝蓝的黄黄的雪白雪白的小小的快活的
又宽又远又长又软金色的项链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