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防治指南(基层版)
2020支气管哮喘基层合理用药指南(完整版)
2020支气管哮喘基层合理用药指南(完整版)一、概述(一)定义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导致了气道高反应性的发生和发展。
临床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同时伴有可变的气流受限。
哮喘是一种异质性疾病。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哮喘的诊断应根据临床表现及提示可变气流受限的一些辅助检查等,综合分析确定。
根据以下一些临床特征,并排除其他疾病时可诊断为哮喘。
1.临床表现:(1)反复发作喘息、气急,伴或不伴胸闷或咳嗽,夜间及晨间多发,常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或化学性刺激以及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2)发作时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3)上述症状和体征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2.辅助检查:(1)支气管舒张试验: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增加>12%,且其绝对值增加>200 ml。
(2)呼气流量峰值(PEF)及其变异率测定:连续2周或以上监测PEF,平均每日昼夜PEF变异率>10%。
(3)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
3.鉴别诊断:哮喘应与左心功能不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上气道阻塞性病变、支气管扩张、嗜酸细胞肉芽肿性血管炎、变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等疾病相鉴别。
(三)疾病严重程度分层哮喘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
急性发作期根据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危重度4级;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属于非急性发作期,其严重度评估采用哮喘控制水平分级,分为良好控制、部分控制和未控制3个等级。
非急性发作期的长期规范管理是哮喘治疗的重点。
二、药物治疗原则不同的分期、分级,哮喘的治疗不同,最终目标是既要达到当前控制,又要降低未来风险。
急性发作期和慢性持续期的治疗目标不同:急性发作期治疗目标主要为尽快缓解症状、解除气流受限和改善低氧血症。
慢性持续期治疗目标在于达到哮喘症状的良好控制,维持正常活动水平,尽可能减少急性发作、肺功能不可逆损害和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风险。
哮喘预防指南
哮喘预防指南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的气道过敏反应和阻塞。
它影响着数百万人的生活质量,并且在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生命危险。
然而,通过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哮喘的发作并减轻症状。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哮喘预防指南,旨在帮助您更好地管理哮喘病情和提升生活质量。
1. 了解哮喘的诱因和症状在制定预防策略之前,对哮喘的诱因和症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是非常重要的。
哮喘的常见诱因包括空气污染、花粉、宠物皮屑、尘螨等过敏原,以及病毒感染、剧烈运动、冷空气等非过敏性刺激物。
哮喘的典型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喘息、咳嗽、胸闷等。
了解这些信息有助于您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2. 避免哮喘的过敏原和刺激物在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接触您的哮喘过敏原和刺激物是预防哮喘发作的重要步骤。
如果您对某种过敏原敏感,比如花粉或宠物皮屑,可以减少接触这些物质的机会。
使用空气净化器、定期清洁家中的地毯和床上用品,保持空气清新。
此外,减少与感冒病毒接触,避免剧烈运动或在寒冷的环境中活动也是重要的预防措施。
3. 定期使用预防性药物对于患有哮喘的人来说,定期使用预防性药物是控制病情的关键。
这些药物包括吸入式类固醇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等。
吸入式类固醇可以减少气道炎症反应,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则有助于扩张气道,从而减轻呼吸困难和喘息。
请遵循医生的建议并按照药物说明使用这些药物,以保持病情的稳定和控制。
4. 学会正确使用吸入器吸入器是哮喘患者的重要工具,但正确使用吸入器却是一项技术活。
如果使用不当,药物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因此,学会正确使用吸入器并遵循医生的指导非常重要。
确保正确装配吸入器和药物瓶,正确吸入药物,并及时清洁吸入器,以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5. 注意饮食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和生活方式对于预防哮喘发作同样重要。
多摄入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例如水果、蔬菜和鱼类等,可以增强免疫系统功能,减少炎症反应。
此外,保持适当的体重、良好的睡眠和合理的锻炼也有助于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中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基层版)(一)
中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基层版)(一)作者: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3年第30期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
这种慢性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哮喘的发病是遗传和环境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临床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大多数患者可经药物治疗得到控制。
诊断诊断标准●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多与接触过敏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以及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
●上述症状和体征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
●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可根据条件做以下检查,如任一结果阳性,可辅助诊断为支气管哮喘。
①简易峰流速仪测定最大呼气流量(日内变异率≥20%);②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增加≥12%,且FEV:增加绝对值≥200ml)。
符合1~4条或4、5条者,可以诊断为支气管哮喘。
分期急性发作期是指喘息、气促、咳嗽、胸闷等症状突然发生,或原有症状急剧加重,常有呼吸困难,以呼气流量降低为其特征,常因接触变应原、刺激物或呼吸道感染诱发。
慢性持续期指患者每周均不同频度和(或)不同程度地出现症状(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
临床缓解期指经过治疗或未经治疗症状、体征消失,肺功能恢复到急性发作前水平,并维持>3个月。
分级控制水平的分级见表1。
哮喘急性发作病情严重程度的分级哮喘急性发作时其程度轻重不一,病情加重可在数小时或数天内逐渐出现,偶尔也可在数分钟内即危及生命,故直对病情做出正确的评估,以便给予及时有效的紧急治疗(表2)。
相关检查肺功能测定●肺通气功能测定:是确诊哮喘和评估哮喘控制程度的重要依据之一。
●峰流速(PEF)及变异率:利用简易峰流速仪测定PEF日内变异率,有助于不典型哮喘患者的确诊和病情评估。
2023年版支气管哮喘防治手册
2023年版支气管哮喘防治手册目录1. 引言2. 支气管哮喘的定义3. 支气管哮喘的症状4. 支气管哮喘的诊断5. 支气管哮喘的治疗6. 支气管哮喘的预防7. 结论1. 引言本手册旨在提供对2023年版支气管哮喘防治的全面指南。
通过以下章节的介绍,读者将了解支气管哮喘的定义、症状,以及诊断、治疗和预防的最新策略。
2. 支气管哮喘的定义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致使气道变窄、肺功能下降,并导致呼吸困难。
它通常由气道炎症和过敏反应引起,且可持续时间较长。
3. 支气管哮喘的症状支气管哮喘的典型症状包括喘息、咳嗽、呼吸困难和胸闷感。
这些症状可能会在夜间或运动时加重,并可能导致生活质量下降。
4. 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支气管哮喘的诊断通常基于患者症状、肺功能测试和过敏原检测。
医生会综合评估这些因素,以确定是否存在支气管哮喘,并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
5. 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治疗目标是控制症状、改善肺功能,并减少急性发作的发生。
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如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和长效支气管舒张剂)、支气管扩张训练和生活方式调整。
6. 支气管哮喘的预防预防支气管哮喘的关键是避免过敏原和刺激物的接触。
这包括定期清洁居住环境、避免吸烟以及避免与已知过敏原接触。
此外,定期接受医生的随访和检查也是预防支气管哮喘发作的重要措施。
7. 结论本手册提供了2023年版支气管哮喘防治的全面指南。
通过了解支气管哮喘的定义、症状,以及诊断、治疗和预防的策略,我们可以更好地管理和控制这一疾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支气管哮喘基层诊疗指南(完整版)
支气管哮喘基层诊疗指南(完整版)中华医学会受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基层卫生司委托开始组织编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常见疾病诊疗指南》,具体编写工作由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联合各专科分会共同协作完成。
此编写工作是落实国家医疗体制改革"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原则的重要举措,对于贯彻落实新时期"以基层为重点"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推动分级诊疗建设,推动国家基层卫生事业发展有重要意义。
基层指南既充分考虑适宜对象的需要,同时要求具备科学性和同质性,强调精炼、实用和可操作性,涵盖诊疗、防治管理,且每个指南均包括2个版本,在传统完整版基础上,同时推出实践版。
已启动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主要疾病的指南制定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目前经过呼吸系统疾病基层诊疗指南编写组的呼吸专家和全科专家们以及来自基层一线的全科医生们的充分沟通、反复论证及审修,部分常见呼吸疾病基层诊疗指南已正式完稿,将在本刊陆续刊出。
我们希望广大读者能针对基层指南的内容、形式、指导性、实用性等方面积极反馈意见和建议,以利于我们编写出基层真正适用的疾病诊疗指南,共同推进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建设。
一、概述(一)定义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简称哮喘)以慢性气道炎症为特征,这种慢性炎症导致了气道高反应性的发生和发展。
临床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同时伴有可变的气流受限。
哮喘是一种异质性疾病。
(二)流行病学近年哮喘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有逐年增长的趋势。
目前,全球哮喘患者至少有3亿人,中国哮喘患者约3 000万人。
亚洲地区哮喘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亚洲的成人哮喘患病率在0.7%~11.9%,平均不超过5%,近年来平均哮喘患病率有上升趋势。
中国的哮喘患病率也逐年上升,2010年在中国7个地理区域的8个省市进行的"全国支气管哮喘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China asthma and risk factors epidemiologic investigation study),简称CARE研究,采用多级随机整群抽样入户问卷调查,共调查了14岁以上164 215人,其结果显示我国14岁以上人群哮喘患病率为1.24%。
2020支气管哮喘基层合理用药指南(完整版)
2020支气管哮喘基层合理用药指南(完整版)一、概述(一)定义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这种慢性炎症导致了气道高反应性的发生和发展。
临床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症状, 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 同时伴有可变的气流受限。
哮喘是一种异质性疾病。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哮喘的诊断应根据临床表现及提示可变气流受限的一些辅助检查等, 综合分析确定。
根据以下一些临床特征, 并排除其他疾病时可诊断为哮喘。
1. 临床表现:(1)反复发作喘息、气急, 伴或不伴胸闷或咳嗽, 夜间及晨间多发, 常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或化学性刺激以及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2)发作时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哮鸣音, 呼气相延长。
(3)上述症状和体征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2. 辅助检查:(1)支气管舒张试验: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增加>12%, 且其绝对值增加>200 ml。
(2)呼气流量峰值(PEF)及其变异率测定:连续2周或以上监测PEF, 平均每日昼夜PEF变异率>10%。
(3)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
3. 鉴别诊断:哮喘应与左心功能不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上气道阻塞性病变、支气管扩张、嗜酸细胞肉芽肿性血管炎、变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等疾病相鉴别。
(三)疾病严重程度分层哮喘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
急性发作期根据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危重度4级;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属于非急性发作期, 其严重度评估采用哮喘控制水平分级, 分为良好控制、部分控制和未控制3个等级。
非急性发作期的长期规范管理是哮喘治疗的重点。
二、药物治疗原则不同的分期、分级, 哮喘的治疗不同, 最终目标是既要达到当前控制, 又要降低未来风险。
急性发作期和慢性持续期的治疗目标不同: 急性发作期治疗目标主要为尽快缓解症状、解除气流受限和改善低氧血症。
支气管哮喘基层诊疗指南(完整版)
支气管哮喘基层诊疗指南(完整版)中华医学会受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基层卫生司委托开始组织编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常见疾病诊疗指南》,具体编写工作由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联合各专科分会共同协作完成。
此编写工作是落实国家医疗体制改革"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原则的重要举措,对于贯彻落实新时期"以基层为重点"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推动分级诊疗建设,推动国家基层卫生事业发展有重要意义。
基层指南既充分考虑适宜对象的需要,同时要求具备科学性和同质性,强调精炼、实用和可操作性,涵盖诊疗、防治管理,且每个指南均包括2个版本,在传统完整版基础上,同时推出实践版。
已启动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主要疾病的指南制定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目前经过呼吸系统疾病基层诊疗指南编写组的呼吸专家和全科专家们以及来自基层一线的全科医生们的充分沟通、反复论证及审修,部分常见呼吸疾病基层诊疗指南已正式完稿,将在本刊陆续刊出。
我们希望广大读者能针对基层指南的内容、形式、指导性、实用性等方面积极反馈意见和建议,以利于我们编写出基层真正适用的疾病诊疗指南,共同推进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建设。
一、概述(一)定义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简称哮喘)以慢性气道炎症为特征,这种慢性炎症导致了气道高反应性的发生和发展。
临床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同时伴有可变的气流受限。
哮喘是一种异质性疾病。
(二)流行病学近年哮喘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有逐年增长的趋势。
目前,全球哮喘患者至少有3亿人,中国哮喘患者约3 000万人。
亚洲地区哮喘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亚洲的成人哮喘患病率在0.7%~11.9%,平均不超过5%,近年来平均哮喘患病率有上升趋势。
中国的哮喘患病率也逐年上升,2010年在中国7个地理区域的8个省市进行的"全国支气管哮喘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China asthma and risk factors epidemiologic investigation study),简称CARE研究,采用多级随机整群抽样入户问卷调查,共调查了14岁以上164 215人,其结果显示我国14岁以上人群哮喘患病率为1.24%。
【基层常见疾病诊疗指南】支气管哮喘基层诊疗指南(完整版)
【基层常见疾病诊疗指南】支气管哮喘基层诊疗指南(完整版)一、概述(一)定义支气管哮喘(哮喘)以慢性气道炎症为特征,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的发生和发展。
临床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同时伴有可变的气流受限。
哮喘是一种异质性疾病。
(二)分期哮喘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
二、危险因素哮喘的发病是遗传和环境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很多变应原和触发因素会导致哮喘急性发作。
常见的诱发因素包括:呼吸道感染(病毒、细菌、支原体);室内变应原(尘螨、家养宠物、霉菌、蟑螂等);室外变应原(花粉、草粉等);职业性因素(面粉加工、动物饲养、大棚种植及塑料、纤维、橡胶制造等行业);食物(鱼、虾、蛋类、牛奶等);药物(阿司匹林、抗菌药物等);非变应原因素(寒冷、运动、精神紧张、焦虑、过劳、香烟、厨房油烟、空气污染、刺激性食物等)[1]。
三、诊断、病情评估与转诊(一)诊断标准1.可变的呼吸道症状和体征:(1)反复发作喘息、气急,伴或不伴胸闷或咳嗽,夜间及晨间多发,常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以及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2)发作时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哮鸣音,呼气相延长;(3)上述症状和体征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2.可变的呼气气流受限客观证据:有气流受限的证据[在随访过程中,至少有一次气流受限的证据,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0.75],同时具备以下气流受限客观检查中的任一条:(1)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增加>12%且绝对值增加>200 ml);(2)呼气流量峰值(peak expiratory flow,PEF)平均每日昼夜变异率>10%(每日监测PEF2次、至少2周);(3)抗炎治疗4周后,肺功能显著改善(与基线值比较,FEV1增加>12%且绝对值增加>200 ml);(4)运动激发试验阳性(与基线值比较,FEV1降低>10%且绝对值降低>200 ml);(5)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使用标准剂量的乙酰甲胆碱或组织胺,FEV1降低≥20%)。
中国支气管哮喘防治的指南(基层版)
中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基层版)市中日友好医院作者:林江涛文章号:W092094 2013-9-20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近年来其患病率在全球围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临床研究和实践结果表明,规化的诊断和治疗,特别是实施有效的管理对提高哮喘的控制水平,改善患者生命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于2003年和2008年两次修订了我国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作为指导性文件对推动我国的哮喘防治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基层医疗机构作为哮喘防治的主要力量,由于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如缺乏检测设备、哮喘治疗药物不全、医师教育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指南”在基层医疗机构中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和实行。
因此,制定切合实际的,适应基层医疗机构使用的“基层版指南”尤为重要。
为了进一步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对哮喘规化诊治的认识和临床诊治水平,从而改善我国哮喘的总体防治水平,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联合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在充分听取基层医务人员意见的基础上,首次制定了我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基层版)”,供基层医务人员应用。
一、定义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
这种慢性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哮喘的发病是遗传和环境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临床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大多数患者可经药物治疗得到控制。
二、诊断(一)诊断标准1.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多与接触过敏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以及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2.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
3.上述症状和体征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4.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
5.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可根据条件做以下检查,如任一结果阳性,可辅助诊断为支气管哮喘:(1)简易峰流速仪测定最大呼气流量(PEF)(日变异率≥20%),见附件1。
2023年版支气管哮喘防治手册
2023年版支气管哮喘防治手册概述本手册旨在提供2023年最新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以帮助医生、患者和相关保健人员更好地管理和控制支气管哮喘症状。
以下是本手册的关键内容。
诊断与评估- 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应基于患者的症状、体格检查和肺功能测试结果。
- 症状评估应包括喘息、咳嗽、呼吸困难等表现,以及这些症状的频率和严重程度。
- 肺功能测试应包括峰流速测定和肺活量测定等指标。
预防与控制- 避免诱发哮喘发作的触发因素,如烟草烟雾、空气污染和过敏原等。
- 进行合适的药物治疗,包括控制性药物和急性发作缓解药物。
- 定期监测哮喘症状和肺功能,以评估治疗效果并进行调整。
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肺功能状态,选择合适的控制性药物,如吸入型类固醇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
- 快速缓解药物(如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可用于急性发作时的即时缓解。
- 对于难控哮喘患者,可考虑加用其他药物,如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和孤儿药物等。
哮喘管理计划- 制定个性化的哮喘管理计划,根据患者的症状和肺功能状态进行调整。
- 定期复查和评估计划的执行情况,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 提供患者教育,包括正确使用吸入器和应对急性发作的应急措施等。
预防哮喘恶化- 注意避免感染和呼吸道疾病的暴露。
- 注重生活方式的调整,如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和避免过度劳累等。
- 定期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以降低感染的风险。
急性发作处理- 急性发作时,立即使用快速缓解药物进行缓解。
- 如果症状无法缓解,立即就医或呼叫急救。
结论本手册提供了2023年版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的核心内容,旨在帮助医生、患者和相关保健人员更好地管理和控制支气管哮喘症状。
根据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管理计划,并进行定期的复查和评估。
通过预防、药物治疗和应急处理的综合措施,可以更好地控制支气管哮喘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023年哮喘防治指南
2023年哮喘防治指南简介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有超过3亿人患有哮喘。
2023年哮喘防治指南旨在为医务人员和患者提供最新的防治指导,以帮助管理和控制哮喘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哮喘的定义和症状哮喘是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其特征为气道炎症、气道过敏、气道痉挛和气道高反应性增强。
哮喘患者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胸闷、咳嗽和气短等症状。
这些症状常在夜间和清晨加重,严重时可导致生命威胁。
哮喘的风险因素和预防措施1. 遗传因素:哮喘有家族聚集的趋势,如果家族中有人患有哮喘,个体的患病风险会增加。
因此,有家族史的人需加强自我防护,尽量避免与哮喘触发因素接触。
2. 环境因素:空气污染、室内有害气体和二手烟等环境因素是引起哮喘发作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高污染区域居住的人应减少户外活动时间,并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3. 过敏原:常见的哮喘过敏原包括花粉、尘螨、家居宠物等。
预防措施包括定期清洁居住环境,避免与过敏原接触等。
哮喘的治疗方法和药物选择1. 及早诊断和治疗:对于怀疑患有哮喘的人,应及早就医进行确诊和治疗。
早期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症状,减少发作次数。
2. 药物治疗:哮喘的主要药物治疗包括舒利迭、布地奈德、激素等。
药物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进行,需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3. 支气管扩张剂:可以通过放松支气管平滑肌,扩张气道,减轻哮喘症状。
常见的支气管扩张剂包括沙丁胺醇、孟鲁司特等。
4. 防止诱因:哮喘患者需注意并避免接触诱发症状的物质,如过敏原、冷空气、剧烈锻炼等。
哮喘的自我管理和注意事项1. 研究病情监测:哮喘患者应研究监测自身病情,掌握各项指标的正常范围,及时发现异常并向医生报告。
2. 使用哮喘控制器:哮喘控制器是哮喘患者日常管理的重要工具,可通过记录症状、用药情况等数据,帮助医生评估病情。
3. 预防感染:哮喘患者要保持良好的卫生惯,定期接种疫苗,注意预防感染。
结论2023年哮喘防治指南提供了针对哮喘预防和治疗的最新指导,帮助医务人员和患者更好地管理哮喘病情。
2018版基层版支气管哮喘诊疗指南解读
值增加>200 ml); (5)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
符(合上述症状和体征,同时具备气流受限检查中的任何一条,并除外 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及咳嗽,可以诊断为哮喘。
三、诊断、病情评估与转诊
(一)诊断标准 2、可变的呼气气流受限客观依据 (1)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FEV1增加>
12%,且FEV1绝对值增加>200 ml); (2)呼气流量峰值(PEF)平均每日昼夜变异率>10 %(每日监测
PEF 2次,至少2周) ; (3)抗炎治疗4周后肺功能显著改善(与基线比较 FEV1增加>12%
由多种细胞包括嗜酸性粒细胞、肥大 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平 滑肌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以及细 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其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 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及凌晨 发作或加重,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 经治疗后缓解。
同时伴有可变的气流受限和气道高反 应性,随着病程的延长可导致一系列 气道结构的改变,即气道重构。
-11-
抗原
肥大细胞
中性粒细胞 嗜酸粒细胞 神经激活 上皮细胞脱落
血浆渗出 水肿形成
上皮纤维化 感觉神经激活
胆碱能反射
平滑肌收缩 肥大 / 增 生
哮喘的病理生理学改变
急性 炎症
慢性 炎症
气道 重塑
支气管收缩 粘膜水肿
气道分泌增多
气道狭窄
症状
-12-
炎症细胞数量增加 上皮损伤
细胞增殖 细胞外基质增多
中国支气管哮喘基层诊疗指南 (2018年)解读
前言
2023年版:最新支气管哮喘管理与防治指南
2023年版:最新支气管哮喘管理与防治指南前言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全球患病率约为2.3%,我国哮喘患者已超过1亿。
为了提高哮喘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我们根据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编写了本指南。
本指南旨在为临床医生、药师、护士及患者提供关于哮喘管理与防治的专业指导。
1. 哮喘的诊断与评估1.1 诊断标准根据我国哮喘诊断与治疗指南,哮喘的诊断标准如下:1. 典型哮喘症状:包括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发作时可在呼气相听到哮鸣音。
2. 肺功能检查: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70%。
3. 除外其他疾病引起的喘息、气促、胸闷和咳嗽。
1.2 评估方法哮喘评估主要包括症状控制、肺功能、生活质量等方面。
使用哮喘控制测试(ACT)和哮喘生活质量问卷(AQLQ)进行评估。
2. 哮喘的治疗2.1 治疗原则哮喘治疗原则为:长期、持续、规律、个体化。
2.2 治疗方案根据我国哮喘防治指南,哮喘治疗分为四个级别,具体如下:1. 轻度哮喘:使用吸入性皮质激素(ICS)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联合治疗。
2. 中度哮喘:在轻度治疗基础上,加用吸入性长效抗胆碱能药物(LAMA)或长效茶碱制剂。
3. 重度哮喘:在轻度治疗基础上,加用口服皮质激素、生物制剂等。
4. 危重症哮喘:需住院治疗,给予静脉激素、支气管扩张剂等。
3. 哮喘的预防与自我管理3.1 预防措施1. 避免过敏原和刺激物:如烟草烟雾、尘螨、宠物毛发等。
2. 控制环境湿度:保持室内湿度在40%-60%。
3. 增强体质:进行适量运动,提高免疫力。
3.2 自我管理1. 了解哮喘知识,掌握正确的药物使用方法。
2. 定期监测肺功能,评估哮喘控制情况。
3. 遵循医嘱,调整治疗方案。
4. 总结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通过早期诊断、规范治疗和积极参与自我管理,多数患者可以达到良好的生活质量。
哮喘防治指南
哮喘防治指南哮喘是一种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气道狭窄和气道过敏反应。
哮喘并不是一种显而易见的疾病,但其危害却不容忽视。
为了控制和预防哮喘发作,提供哮喘防治指南是非常必要的。
哮喘症状包括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和咳嗽等。
哮喘患者的气管和支气管壁会因为炎症和肌肉痉挛而变得紧张,导致气道狭窄,呼吸困难和其他症状。
哮喘发作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包括过敏、感染、气候变化、气味、寒冷和运动等。
在哮喘发作期间,患者需要迅速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以免病情进一步加重。
预防哮喘发作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
首先,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关键。
这包括不吸烟,限制饮酒,避免过度活动和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等。
其次,有效的药物治疗可以帮助控制哮喘病情和降低发作风险。
主要的药物治疗包括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和支气管扩张剂等。
最后,尽可能远离潜在的过敏物质,例如灰尘、花粉、宠物皮毛或食物等。
在获得充分的医生指导之后,所有方法都可以相互结合使用,以实现发作的预防和控制。
哮喘防治还需要重视教育和信息传播的作用。
更准确地说,是需要引起公众对哮喘这一疾病的重视和认识。
仅仅了解哮喘的症状是不够的,患者和家庭成员还需学习如何使用哮喘药物,如何判断哮喘病情的严重程度,并学会采取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
同时,公众信息传播渠道也是至关重要的。
例如,哮喘宣传广告、大众传播媒介或在线健康社区可以有效推广哮喘防治指南和知识。
总结来说,哮喘预防和控制是非常必要的。
患者、医生和公众可以各自履行其作用,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药物治疗以及教育和信息传播加以实现。
而在哮喘防治过程中,各方面需要全力共同努力,以确保患者的生活品质和生命安全。
哮喘的基层疾病管理规范PPT课件
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
10
上气道阻塞:如喉水肿,扁桃体肿大大气道狭窄:如气管肿瘤,支气管内膜结核左心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病
哮喘的鉴别诊断
11
肺功能检查支气管激发试验支气管舒张试验皮 肤 点 刺 试 验血IgE测定FeNO
常见的辅助检查
12
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缓解期:经过治疗或未经治疗症状、体征消失,肺功能恢复到急性发作前水平,并维持4周以上。
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
9
4. 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 5. 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应至少具备以下1项试验阳性: (1)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激发试验阳性; (2)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FEV1增加≥12%,
且FEV1增加绝对值≥200 ml (3)呼气流量峰值(PEF)日内变异率≥20 %。
4
气道炎症和临床症状的相互关系以及哮喘的病理生理学
炎 症
气道高反应性
临床症状
气道阻塞
5
导致哮喘发生的危险因素
环境因素 室内过敏原 室外过敏原呼吸道感染职业致敏物 吸烟(主动/被动) 空气污染(室内/外) 饮食
宿主因素遗传素质
6
7
支气管收缩气道高反应气道水肿气道重构
1
2
哮喘炎性支气管
正常的支气管
哮喘的基层疾病管理规范
1
哮喘是常见的慢性疾病全球有3亿哮喘患者(2005,WHO)我国有3000万哮喘患者哮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升高我国哮喘患病率约为0.5-5%
前言
2
支气管哮喘的概述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和分级 支气管哮喘的管理和预防
内容
3
支气管哮喘的定义
哮喘防治指南基层版ppt课件
哮喘急性发作时严重程度的分级
临床特点
轻度
中度
重度
危重
气短
步行、上楼时
稍事活动
休息时
体位
可平卧
喜坐位
端坐呼吸
讲话方式
连续成句
单词
单字
不能讲话
精神状态
可有焦虑,尚安静 时有焦虑或烦燥 常有焦虑、烦躁 嗜睡或意识模糊
出汗
无
有
大汗淋漓
呼吸频率
轻度增加
增加
常>30次/min
辅助呼吸肌活动及三凹征
常无
可有
常有
气道炎症学说
炎症细胞 肥大细胞 B淋巴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Th2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 血小板
结构细胞 上皮细胞 平滑肌细胞 内皮细胞 成纤维细胞 神经纤维
介质 组胺 白细胞三烯 前列腺素 血小板活化子 激肽 腺苷 内皮素 氧化亚氮 细胞因子 趋化因子 生长因子
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微血管渗漏 粘膜水肿 分泌增多 支气管狭窄
其程度轻重不一,病情加重,可在数小时 或数天内出现,偶尔可在数分钟内即危及 生命,故应对病情作出正确评估,以便给 予及时有效的紧急治疗。
哮喘的分级
控制水平的分级
哮喘的分级
哮喘严重程度的分级
分级
间歇状态 (第1级)
轻度持续 (第2级)
中度持续 (第3级)
重度持续 (第4级)
临床特点
症状<每周1次 短暂出现 夜间哮喘症状≤每月2次 FEV1≥80%预计值或PEF≥80%个人最佳值,PEF或FEV1变异率<20%
不典型哮喘:发作性咳嗽和胸闷为主要表现。
咳嗽变异性哮喘,胸闷变异性哮喘
体征
缓解期可无异常体征。 发作期胸廓膨隆,叩诊呈过清音,多数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皮纤维化 感觉神经激活
胆碱能反射
平滑肌收缩 肥大 / 增生
5
SRD-2011-SS-12-1028
气道慢性炎症的不同阶段
早期炎症(速发相变态反应)
晚期炎症(迟发相变态反应)
气道重塑
时间
➢ 早期炎症 ▪ 接触过敏原后肥大细胞即刻释放事先合成的炎性介质(如组胺),立即引起支气管收缩
➢ 晚期炎症 ▪ 发生与接触过敏原后数小时,并持续一段时间 ▪ 其它炎性细胞浸润,释放新近合成的炎性介质
有 临床缓解期(clinical remission):临床控
制并维持3个月以上。
8
哮喘的分级
哮喘的分级
9
SRD-2011-SS-12-1028
哮喘严重程度的分级
SRD-2011-SS-12-1028
分级
间歇状态 (第1级)
轻度持续 (第2级)
中度持续 (第3级)
重度持续 (第4级)
临床特点
症状<每周1次 短暂出现 夜间哮喘症状≤每月2次 FEV1≥80%预计值或PEF≥80%个人最佳值,PEF或FEV1变异率<20%
肺功能 (PEF 或FEV1)
正常
< 80%预计值或个人任 意一天的最佳值(若已
知)
B. 未来风险的评估(急性发作的风险、致残、肺功能的快速下降、副作用)
与未来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增加相关的特征包括: 临床控制差、过去1年中发作频繁、曾因哮喘入住ICU、FEV1低、吸烟、使用 大剂量药物
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Global strategy for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U1p1dated
症状≥每周1次,但<每日1次 可能影响活动和睡眠 夜间哮喘症状>每月2次,但<每周1次 FEV1≥80%预计值或PEF≥80%个人最佳值,PEF或FEV1变异率20%~30%
每日有症状 影响活动和睡眠 夜间哮喘症状≥每周1次 FEV160%~79%预计值或PEF60%~79%个人最佳值,PEF或FEV1变异率>30%
哮喘控制水平的分级
SRD-2011-SS-12-1028
A. 临床特征
控制
(满足以下所有情况)
部分控制 (任何1周出现以下任一表现)
未控制
日间症状
≤2次/ 周
≥2次/ 周
活动受限 夜间症状/ 夜间觉醒 需缓解剂/急救治疗
无 无 ≤2次/ 周
任何1次 任何1次 ≥2次/ 周
任意1周出现 哮喘部分控制 的表现≥3 项
哮喘急性发作时严重程度的分级
SRD-2011-SS-12-1028
➢ 气道重塑 ▪ 持续性慢性炎症导致结构改变,引起相对不可逆的气道狭窄
GINA pocket guide updated 2010.
6
哮喘诊断标准
SRD-2011-SS-12-1028
1. 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 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 物理、化学性刺激、病毒性上呼 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 呼气峰流速(PEF)日内变异 率或昼夜波动率≥20%。
符合1-4条或4+5条者,可以诊断为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8;31(3):177-1875.
SRD-2011-SS-12-1028
哮喘的分期
根据临床表现哮喘可分为: 急性发作期(acute exacerbation) 慢性持续期(chronic persistent):每周均
关 哮喘的发病是遗传和环境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
的结果。 临床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
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 大多数患者可经药物治疗得到控制。
3
气道慢性炎症, 气道高反应性 和可逆性气流受限的关系
宿主因素 使个体易于或免于 发生哮喘的因素
危险因素 (哮喘的发生)
环境因素 使易感的个体发生 哮喘,或诱发症状, 或使症状加重/持续
➢ 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 治疗缓解
GINA pocket guide updated 2010.
2
SRD-2011-SS-12-1028
哮喘防治指南(基层版)
支气管哮喘: 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 这种慢性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的发生和发展有
巨噬细胞/ 树突状细胞
CD4+T淋巴细胞
粘液栓
过敏原
肥大细胞 组胺
释放炎性介质, 如嗜酸性粒细胞 趋化因子,NO
神经激活
嗜酸性 粒细胞
中性粒 细胞
上皮细胞
粘液分泌过多
血管扩张 新血管形
成
血浆渗出 水肿形成
GINA pocket guide updated 2010.
上皮脱落
每日有症状 频繁出现 体力活动受限 经常出现夜间哮喘症状 FEV1<60%预计值或PEF<60%个人最佳值,PEF或FEV1变异率>30%
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Global strategy for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Updated 102008.
大家好
1
SRD-2011-SS-12-1028
哮喘的定义 (GINA2011)
➢ 由多种细胞(如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 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cellular elements)参与的气 道慢性炎症性疾患
➢ 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并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 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
2. 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 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 气相延长。
3. 上述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 解。
4. 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 急、胸闷和咳嗽。
5. 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 息或体征)应至少具备以下一项
– 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试验 阳性;
– 支气管 舒张试验阳性 [一秒 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 ≥12%以上,且FEV1增加绝 对值≥200 ml ];
炎症
SRD-2011-SS-12-1028
气道高反应性
可逆性气流受限
危险ide updated 2010.
4
气道慢性炎症与哮喘发病
SRD-2011-SS-12-1028
释放炎性介质, 如IL-4,IL-5,IL-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