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感问卷调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孤独感调查问卷实验报告

姓名:XXX 区队:XXX级应用心理学二区队学号:XXXXX 实验日期: 2016年1月20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UCLA孤独量表调查问卷

【摘要】目的:(1)探索性别差异对孤独感的影响;(2)探索是否是独生子女对孤独感的影

响;(3)探索家庭住址的差异对孤独感的影响;(4)探索是否是单亲家庭对孤独感的影响;

(5)探索年级差异对孤独感的影响;(6)探索孤独感对实际生活有什么影响;(7)探索如

何减轻孤独感。(8)探索大学生产生孤独感的主要原因。方法:用UCLA孤独量表对随机抽

取四川警察学院1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由表1可知,p<0.05,所以性别在孤独感

上有显著差异;由表2可知,虽然p>0.05,但是t值等于-1.321,是独生子女比不是独生

子女在孤独感上较为不明显;由表3可知是否是单亲家庭在孤独感上没有显著差异,但是t

值等于0.105可得单亲家庭的学生孤独感分值较高;由表 4可知家庭住址不同在孤独感上

没有显著差异;由表5可知,年级的不同在孤独感上也没显著性差异。结论:(1)性别差异

在孤独感上有显著差异;(2)是否是独生子女在孤独感上没有显著差异;(3)家庭住址不同

在孤独感上没有显著差异;(4)是否是独生子女在孤独感上没有显著差异;(5)年级不同在

孤独感上没有显著差异。

【关键词】大学生孤独感 UCLA孤独量表产生原因

1引言

孤独是指个体对自己社会交往数量多少和质量好坏的主观感受。认知加工理论

(cognitive processes theory)认为,孤独感的产生不是因为人类固有的社会交往需要得不到

满足,而是因为个体对觉知到的人际关系现状不满意。换句话说,当一个人意识到他想要的

或期望的人际关系与实际现状之间存在差距时,孤独感才会产生,或者说,当一个人的社会

关系网络令他满意的程度低于他的期望时,孤独感便产生了。因此,我们可以采用这样的定

义:孤独感是当一个人的社会关系网络比预期的更小或更不满意时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孤独感作为一种主观感受,与客观的社会孤独感(与社会隔离)在内涵上是不同的,它是一种困扰人类的普遍心理现象。

孤独感基本特征:

孤独是一种痛苦的体验。孤独就像感冒一样易感,难治,虽不致死但总是让人不愉快,有时甚至令人难以忍受。对个体而言,交往需要的满足可以使个体得到健康的发展。当需要不能满足,孤独体验也就油然而生;孤独是个体的主观认知。孤独所指的对象是个体自身实际的社会关系与期望的社会关系的不一致程度,但孤独是个体自己对自己的人际需要或人际关系状况的认知和体验,而不是来自他人的客观描述或评价;孤独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多维系统。每个人体验到孤独的程度有轻有重,而且在类别上也存在差异。从目前存在的孤独测量工具看,大多数孤独测评工具的结构都是多维的,尽管孤独可能随着环境的改变产生或消逝,但研究者认为孤独是一个相当稳定的人格特征。

国外用于评定个体孤独感的问卷有很多,其中Russell等编制的UCLA孤独量表影响较大,共有三个版本,分别是1978年的第一版,1980年的第二版和1996年的第三版。由于只有第二版有较为细致的心理测量学特性报告,第三版的信效度资料只零星地见于相关研究中,所以我们选用第二版的孤独量表。第二版的中文修订版共18个条目(其中保留了原量表的16个条目和2个新加入条目)。采用四点计分,针对每个条目所涉及的主观体验进行评分,1分表示“从不”,2分表示“很少”,3分表示“有时”,4分表示“一直”。其内部一致性 系数为0.9,分半信度(奇偶分半)为0.852。

孤独感对人类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有重要意义。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孤独感,适当的孤独感能使个体更好地健康成长,当需要满足时会产生新的需要。但当一个人的社会关系网络满意程度没有达到其期望值时,孤独感产生了,长期积累演变成深度的孤独感,会导致人们出现无法忍受的痛苦,以至于可能会转变为心理疾病,,如偏执症,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等。

本实验的目的在:(1)探索性别差异对孤独感的影响;(2)探索是否是独生子女对孤独感的影响;(3)探索家庭住址的差异对孤独感的影响;(4)探索是否是单亲家庭对孤独感的影响;(5)探索年级差异对孤独感的影响;(6)探索孤独感对实际生活有什么影响;(7)探索如何减轻孤独感。(8)探索大学生产生孤独感的主要原因。

2 方法

2.1 被试

四川警察学院学生100名,随机抽样(男:女=1:1 大一:大二:大三=3:3:4)

2.2 仪器

UCLA孤独量表调查问卷

2.3 程序

2.3.1 程序1

(1)主试选取被试进行问卷调查。

(2)在填写UCLA孤独感调查问卷之前,主试发出指导语:“注意,请仔细阅读题目,根据你当前的主观感受选择最符合你情况的答案。”

(3)答题结束后主试收取问卷,将得到的数据用加法运算得出被试孤独感的总分值。并进行数据分析。

(4)调查问卷如下:

UCLA孤独量表调查问卷

性别: 男 女是否独生子女: 是 否

家庭住址: 城市 城镇 农村是否单亲家庭: 是 否

年级: 大一 大二 大三

下列是人们有时出现的一些感受。对每项描述,请指出你具有哪那种感受的频度,并选择最符合你情况的答案。举例如下:

你常感到幸福吗?如你从未感到幸福,应勾选“从不”;如一直感到幸福,应勾选“一直”,以此类推。

3结果

3.1 收取问卷后统计有用问卷,计算统计后的问卷的被试的孤独感分值,在进行分析。

表1 孤独感在性别上的差异性检验

表1呈现孤独感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由表可知,在性别上的差异性检验,p<0.05,所以孤独感在性别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表2 孤独感在是否是独生子女上的差异性检验

表2呈现孤独感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由表可知,在是否是独生子女上的差异性检验,虽然p>0.05,但是从t值等于-1.321可知,是独生子女比不是独生子女在孤独感上较为不明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