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对城市美学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高层建筑对城市美学的影响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增长和生产力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到城市里来,造成城市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大,为了解决城市发展和城市用地之间的矛盾,高层建筑乃至超高层建筑的出现成为了必然。它的出现,大大的丰富了城市的形象,扩展了城市的空间,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的可能性;然而,过度的不当的建造也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
关键词:高层建筑;城市美学;人性化;空间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1-0040-01
一、高层建筑的现状
(一)国际四类高层划分
1972年国际高层建筑会议上曾把高层建筑划分为四类:第一类9-16层(50米以下);第二类17-25层(75米以下);第三类24-40层(100米以下);第四类40层以上(超过100米)。而我国一般习惯于将100米定为界限,超过100米高度的高层建筑在我国被定义为超高层建筑。
(二)高层建筑的规模扩大化发展趋
每一栋建筑在各自的城市中都承担着各自的功能,例如商务办公、居住、工业、娱乐、交通等。而近几年出现的“综合体”模式更是流行。它可以是居住与商店的综合,也可以是文化娱乐的综合,
更可以是商业的综合。以日本滨松的表演城为例,它包括了歌剧院、音乐厅、会议室、旅馆和展览博物馆。同时,功能的多元也使得建筑的规模更加趋向于巨型,更加向高空发展。可以预见,这是未来建筑的一个发展趋势。
二、高层建筑的城市美学价值
(一)城市美学
城市美学的提出是基于城市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给城市带来的精神困惑与贫乏,其实质是人的本质力量在城市中的对象化或外化,是人类自由创造的结晶,因此人们可以在城市中体验而获得愉悦。城市高层建筑作为一个城市经济和文化的集中反映,是建构城市空间和城市形象的重要元素,决定着城市美学内涵和城市精神。
(二)高层建筑对城市美学价值的有利影响
1.使得城市向多维发展
工业化以前的城市是以二维为主的沿平面扩散发展的模式,随着高层建筑的出现,城市的传统的二维扩展为主的模式向垂直延伸的立体发展模式转化。高层建筑使城市向垂直空间发展,城市空间在高度上形成了“三节头式”功能分区:地下停车场、设备空间、城市管网、地下快速交通和地下人防工程网络等构成了城市地下空间系统;银行、超市、市场等城市商业网络分布在城市近地空间系统;而居住、办公、景观功能“静”区则分布在城市高空中。
2.使城市更加紧凑,空间分布更为合理
高层建筑将城市空间竖向叠加在一起,立体化了城市,解放了地面空间,减轻了城市街道的交通压力,有利于各种商业活动,使城市更加年轻活泼。同时有机的结合城市交通、绿化、商业活动,让城市的各个层次井然有序的运行的同时可以互相联系。高层建筑使城市中的建筑容积率相对增加,建筑占地面积相对减少,提高了空间综合利用率和交通效率,节约了城市用地。
3.丰富城市景观
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城市因此而呈现出由高层建筑、多层房屋、高架路、桥梁、大片绿地等组成丰富多彩的面貌,构筑了不同景观层次,改变了过去单一的景观模式。
4.增加城市可识别性
高层建筑的城市文化可识别性美学价值是人们对城市人文地理和历史文脉的美学表达,充当城市空间的“文化定位识别系统”之角色。对于城市的认知,人们更加倾向于依赖于高层建筑作为指导。
(三)高层建筑对城市美学的不利影响
以我国为例,北上广等大城市这十几年的发展速度惊人,高楼大厦雨后春笋般崛起。对于这些历史悠久的老城市,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强制拆迁后建成高楼大厦的状况,部分新建成的大厦破坏了城市街道原有的格局和传统的风貌。一些开发商盲目追求利益,无视了保护城市历史文化的需求,反而造成了对城市美学的破坏。
而另一方面,过度的建造高层以及超高层建筑,从而导致建筑
变成了一种仅仅具有视觉意义的参观对象,忽略了人的意义。城市建造者们过度追求一种盲目的英雄主义,无节制的建造各种巨型建筑,城市高楼林立,各种过大的尺度失去了人性化,城市变得冷漠而压抑,完全忽略了人们的心理需求。试想,一座让人感觉憋闷的城市,如何展现她的美感?
三、总结
高层建筑的建设在中国已成为必然的趋势,,我们应该更加重视的是如何更合理的建造高层建筑,使高层建筑为城市美添砖加瓦。现如今过多的高层建筑给城市带来的问题己有目共睹,我们应更多的看到这些问题,从各个角度改善过多的高层建筑带给环境的不利影响。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高层建筑的出现,的确丰富了我们的城市环境,为未来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吴景祥.高层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