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的运营理念
电子政务-运营理念与政府管理方式
![电子政务-运营理念与政府管理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e8b4d93d83c4bb4cf7ecd12d.png)
3 8
§2.2 EG理念—服务-1
六、
服务理念
电子政务环境下,社会管理职能居于 主要地位,而政治统治职能居于第二位。
政府对社会事务的管理,由主要是对 公众的管理,转向全面服务,
“政府管理就是服务”
39
§2.2 EG理念—服务-1
按照“公众顾客”的观点,政府的顾 客是公众,依赖于公众,它的管理必须以 满足公众的服务需求为导向。
40
§2.2 EG理念—服务-1
电子政务的主要目标,是要顺应信息 社会对政府管理的需求,建立起以为公众 服务为导向的政府。
建立EG的主要意义在于克服传统政 务疏远群众,在中间环节发生腐败和梗阻 的弊端。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电子政务的生 命,是电子政务运营的最高行为准则。
4 1
§2.2 EG理念—效能-1
2 6
§2.2 EG理念—民主-1
信息的垄断和封锁将危害政府社会管理 职能的发展。 在信息化社会,政府管理职能二要求 (以服务代替管制,以调控代替直接经营) 要求政府成为信息服务的提供者。因此不 进行信息公开将危害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 发展。
2 7
§2.2 EG理念—民主-1
政府对信息的垄断和封锁已失去必要条 件。 信息源的扩大和信息网络技术的普及 使信息封锁成为不可能。
电子政务为民主政治的实现提供了充分的 信息沟通条件。
在我国,电子政务对民主的最基本保障, 主要体现在公众的最基本权利——知情权。
2 5
§2.2 EG理念—民主-1
在信息化社会,政府对信息的垄断和 封锁将失去可能性,其原因有三:
信息的垄断和封锁已为政府有效管理所 不容 在信息化社会,政务信息成为政治决 策的基础。 信息的不通畅或失真将降低政府效能。
电子政务的运营理念
![电子政务的运营理念](https://img.taocdn.com/s3/m/24dae6adfc4ffe473268ab66.png)
电子政务:电子政务是指国家机关在政务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办公自动化技术等进行办公、管理和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
广义电子政务的范畴,应包括所有国家机构在内;而狭义的电子政务主要包括直接承担管理国家公共事务、社会事务的各级行政机关。
电子政务的运营理念:电子政务的运营理念与传统政府管理的理念不同有四方面:电子政务运营理念包括:民主理念、法制理念、公平理念、科学理念、责任理念、服务理念、效能理念、系统理念、创新理念、安全理念、文化理念、形象理念。
1、电子政务运营理念对传统行政环境的挑战(1)行政环境与行政管理的关系:行政环境对行政管理活动产生制约作用,行政管理活动的结果对行政环境又起反作用。
行政环境包括:硬件环境(办公设施、工具等)和软件环境(思想观念、制度方法)(2)电子政务对传统行政硬件环境的挑战: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实现办公自动化;网上在线互动式交流;政府网上采购与招标、网上征税、网上信息发布、网上福利支付、网上民意调查等。
(3)电子政务对传统行政软件环境的挑战:思想观念的变革;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式、经营方式、政治行为方式的变化。
①政府角度--网络上不存在完全被动的受众,政府视公众为平等的主体;公众真正关注政府,“官”与“民”网络上平等。
②公民角度--公民原来政治生活中的狭隘被动者、顺从者向主动的参与者转变。
2、电子政务运营理念对传统行政职能的挑战(1)行政职能是政府的职责和作用。
不同时代的政府,其行政职能有很大的区别。
(2)电子政务对传统行政职能的挑战:①行政职能效率的挑战:网络信息平台提供了政府和公众之间双向信息互动的便利,政府通过网络及时传达出台的政策、法规和执行公务的情况;另一方面,政府通过门户网站搜集大量来自社会的反馈信息,有助于政府思考、判断、决策重大问题,加快政府内部信息增容、流转、协调、共享,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
②政务公开的挑战:互联网为政府机构公开政务处理的过程和结果,接受群众监督以及依法行政提供了方便、有效、快捷的途径。
电子政务第二讲 电子政务运营理念与政府管理模式
![电子政务第二讲 电子政务运营理念与政府管理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85658741767f5acfa1c7cd86.png)
民主理念(democracy):直接民主代议民主
电子政务:政务信息公开
法制理念:重新调整并规范社会关系
电子签名法(2005.4.1)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2008.5.1) 对信息安全、工程实施等方面的进一步规范
公平理念: 同质服务,避免“数字鸿沟”
科学理念:管理科学、管理技术;信息科学、信 息技术。
案例分析
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的影响有哪些方面?
促进了政府管理职能转变 改变着政府管理职能实现的主要方式 降低了政府管理职能实现的成本
对政府组织结构型式的影响:扁平化 对政府组织规模的影响:进一步精简 对政府公务员的影响:整体结构 素质 数量规模
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模式
控制方式:直接控制为主、间接控制为辅,过程控 制为主、结果控制为辅。 关系模式:打破隔阂,无缝隙政府 管理类型:服务型政府 服务方式:变被动为主动 办公模式:一站式、一网式、一表式
电 子 政 务第二讲
电子政务运营理念与政府管理模式
第二章 电子政务运营理念与政府管理模式
电子政务运营理念 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的影响 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模式
电子政务运营பைடு நூலகம்念
【三分技术 七分政务】管理思想转变 管理理念更新 运营就是运行经营,具体的说就是运用起一切可以运用的 人力,物力,财力来推动某项商业活动的行为。一般来讲 有计划的商业活动都可以叫运营。
责任理念:电子政务为建立责任政府创造了必要 条件 服务理念:顾客导向 效能理念:强调效果,重视服务质量,注重质量 保证能力。
系统理念:以系统的思想、系统工程的方法认识 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创新理念:管理创新、技术创新 安全理念
电子政务公众服务的理念、创新及其发展
![电子政务公众服务的理念、创新及其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0ca64329b4daa58da0114a8e.png)
电子政务公众服务的理念、创新及其发展河北省邯郸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副主任 李冠军在行政体制、经济水平、公众认可、法律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下,各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模式、发展进程千差万别,极不均衡。
但是,各国对电子政务核心价值的认识日趋一致,这就是电子政务的公共服务。
也就是说,公众关心的不是通过电子政务去减少或增加政府部门的数量,而是政府能否提供更好的服务。
一、电子政务发展的本质与内涵电子政务实质上是把工业化模型的大政府,即集中管理、分层结构在管理领域中运行的传统政府,通过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转变为以扁平化和网络化管理模式为特征的新型管理体系,以适应虚拟的、全球性的、以知识为基础的数字经济和信息社会的发展。
但是,归根到底,电子政务是政府实现最终目标的一种手段而已,它仅仅是一种手段,并不是目的。
电子政务包含着大量的政府活动和参与者,分别是:政府对政府(G2G)、政府对企业(G2B)、政府对公民(G2C)和政府对雇员(G2E)等。
其中,G2G模式是电子政务的主干,而G2C模式是电子政务的首要目标。
电子政务更多的是体现政府如何为企业和公民服务,而不仅仅局限于政府内部的信息化。
倡导电子政务公众服务理念的目的是促进公民、企业更加省时省力地获得政府的各种服务。
(一)电子政务的发展阶段。
Gartner研究公司提出的电子政务模式理论,把电子政务发展划分为存在(Presence)、交互(Interaction)、业务处理(Transaction)和转变(Transformation)等四个阶段。
存在阶段,电子政务建设的重点在于建设信息系统的基础架构和解决各机构的联网问题,但能够提供给公众的服务很少。
交互阶段,政府部门开始给公众提供诸如电子邮件、资料查询、部分数据的查询和修改等服务。
业务处理阶段,政府的业务流程得到了再造,很多业务进行了集中,可以提供集中式或者“一站式”的服务,公众的自我服务能力也有较大提高。
当前不少发达国家的电子政务公众服务已经达到了这一阶段。
电子政务发展要体现“以民为本”的服务理念
![电子政务发展要体现“以民为本”的服务理念](https://img.taocdn.com/s3/m/5da1706af111f18583d05a70.png)
电子政务发展要体现“以民为本”的服务理念电子政务的进展不仅在于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更在于其促进人类社会产生一种新的文明生态,而这种文明生态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政府越来越突出以民为本、以需求为导向的服务理念。
西方发达国家电子政务发展很早就确立了以公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强调突出“问政于民”、“政民互动”的面向公众的服务创新是发达国家电子政务发展的最新趋势。
1.电子政务建设以满足公民而不是政府自身的需求为导向美国在其电子政务国家战略中明确提出了电子政务发展的三大原则:第一,以公民为中心,而不是以政府体制为中心;第二,以提升政府效能为导向,而不是以电子政务工程建设为目标;第三,以市场为基础,积极推进创新。
英国电子政府建设的指导思想是:电子政务项目建设必须要以公众需求和政府核心业务为中心;通过电子政务建设,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基层政府,无论是在信息资源方面还是在信息基础设施方面,政府都要形成一个共同合作的文化理念。
2.电子政务建设要促进公众参与政府决策特别是公共服务政策的制定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伊始就发布了《政府的透明盒开放备忘录》,呼吁建立透明、公众参与和协作的政府。
并首次尝到“参与式民主”理念,鼓励民众了解并参与讨论公共政策的制定。
美国白宫管理与预算办公室前主任奥萨格指出:最好的想法常常来自政府之外。
社会公众最清楚政府应该为他们做什么,美国开放政府计划的出台是美国公众集体智慧的结晶。
英国智慧政府战略调查显示,更多的英国公民期望政府提交交互性公共服务,并且帮助参与到公共服务政策的制定中,希望政府能够“问策于民”。
3.电子政务建设要重视基层,要授权基层政府及社区提供更灵活的公共服务英国智慧政府计划的核心思想是“基层第一”,英国政府认为中央政府更多的责任是“掌舵”(政策和规则的制定),应当将“划桨”(服务提供和执行)的职能更多的授权给基层的地方政府。
地方政府以及社区与民众接触更直接,能向辖区民众提供更富于关爱、更富于创造性的公共服务,也更容易在制定政策是“问策于民”,提高公共服务机构“政民互动”。
电子政务的运营理念
![电子政务的运营理念](https://img.taocdn.com/s3/m/c54686a9a8114431b90dd8fb.png)
电子政务的运营理念
信息的开放和透明度的增强, 使公民对政治和行政事务的了解日渐增多, 传统公共行政的核心价值观———效率面临挑战, 取而代之的是公平正义与行政效率并重、服务至上的民主行政价值观。
电子政务作为服务型政府的主要表现形式和实施方式, 其核心价值理念自然是: 通过高科技信息手段, 改善政府的公共服务, 提高公共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中国电子政务示范工程总体专家组成员、国家行政学院汪玉凯教授在中国首届电子政务———公共管
理论坛前期峰会上谈到: “我认为电子政务的核心价值就是从根本上改善, 或者说提升政府的公共服务, 那么社会政府对社会承担的是公共职责, 那么过去提供的公共服务, 老百姓、企业处在一种很被动的状态和无奈状态, 那么通过推动电子政务以后, 很有可能从根本
上改变这种格局。
”由此可以看出, 电子政务的本质并不是运用新技术, 去提高管理手段, 而是从源头上改变原有政府管理模式的弊病, 向社会公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以公共利益为代表, 以服务为核心, 强调效率的价值理念建设正是体现了电子政务这一本质特征。
2016-01-12 回答
电子政务的运营理念与传统政府管理的理念不同有四方面:
电子政务运营理念包括:民主理念、法制理念、公平理念、科学理念、责任理念、服务理念、效能理念、系统理念、创新理念、安全理念、文化理念、形象理念。
1、电子政务运营理念对传统行政环境的挑战
(1)行政环境与行政管理的关系:行政环境对行政管理活动产生制约作用,行政管理活动的结果对行政环境又起反作用。
行政环境包括:硬件环境(办公设施、工具等)和软件环境(思想观念、制度方法)。
电子政务的运营理念
![电子政务的运营理念](https://img.taocdn.com/s3/m/de7a5550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dc.png)
电子政务的运营理念电子政务教程(第三版):《电子政务教程(第三版)》是2015年3月19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赵国俊。
内容简介:电子政务经过在世界范围内近20年的探索和发展,形成了诸多不同的模式。
但总体来说,电子政务模式的形成与两个方面的结构和需要有直接的关系。
其一是政府履行职能的业务结构和性质,其二是信息化的发展为政府履行职能提供了新型的方式。
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电子政务的基本原理与一般方法。
全书在对电子政务的基本概念和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历程进行简要阐述的基础上,论述了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模式变革的关系,进而介绍了电子政务的运营理念、电子化公务处理、电子化公共服务、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等内容,并分析了电子政务安全管理、电子政务法制建设、政府流程的设计与优化等电子政务实践过程中的焦点问题,最后,还对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战略和发展基础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本次修订重写了第6章“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第9章“电子政务法制建设”及第1章的部分内容,并对其他章节的内容进行了相应的修订,以反映电子政务发展的最新成果。
本书可作为电子政务、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息资源管理、档案学、公共管理硕士(MPA)及相关专业电子政务课程教材,也可作为公务员系统学习电子政务知识的培训用书,对于电子政务系统开发与管理人员同样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赵国俊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兼任国家电子业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家电子文件管理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曾任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电子政务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研究领域为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管理、机关管理等。
主编和参与编写的主要教材和专著包括:《电子政务》、《机关管理的原理与方法》、《效能政府》、《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与运行:教育培训机构的全面质量管理》、《中国电子文件管理:问题与对策》、《公文写作与处理》、《公文写作教程》、《公文处理基础》、《文件工作的科学管理》等。
电子政务的运营理念
![电子政务的运营理念](https://img.taocdn.com/s3/m/1e366ffee518964bce847c82.png)
1.电子政务的核心和基础是计算机和网络。
2.电子政务: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构建不受时间、空间、部门分离限制的精简高效、廉洁公正的政府运行模式,全方位为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国际标准的管理和服务。
(二)电子政务: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构建不受时间、空间、部门分离限制的精简高效、廉洁公正的政府运行模式,全方位为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国际标准的管理和服务。
3.与传统行政方式相比,电子政务最大的特点在于行政方式的电子化,即行政方式的无纸化、信息传递的网络化、行政法律关系的虚拟化等。
电子政务使政府工作更加公开透明。
电子政务使政府工作更加高效精简,为企业和市民提供更好的服务。
电子政务重构了政府、企业和公民之间的关系,使之更加协调,方便了企业和公民更好地参政。
随着信息公开和透明度的增强,公民对政治和行政事务的了解与日俱增。
效率这一传统公共管理的核心价值正面临挑战。
相反,它是公平、正义、行政效率并重、服务第一的民主行政价值观。
电子政务作为服务型政府的主要表现形式和实施方式,其核心价值理念自然是通过高科技信息化手段改善政府公共服务,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
中国电子政务示范工程总专家组成员、国家行政学院院士王玉凯教授举办国内首个电子政务--公共管理。
在之前的论坛峰会上,我说过:“我认为电子政务的核心价值是从根本上改善或提升政府的公共服务,那么社会政府对社会承担着公共责任,所以过去提供的公共服务,老百姓、企业都处于非常被动和无助的状态,所以在推进电子政务之后,很可能会从根本上来改变这种模式。
由此可见,电子政务的本质不是用新技术来改进管理手段,而是从源头上改变原有政府管理模式的弊端,为公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构建以公共利益为代表、以服务为核心、以效率为重点的价值理念体现了电子政务的本质特征。
电子政务的运行理念
![电子政务的运行理念](https://img.taocdn.com/s3/m/b0b697492b160b4e767fcfe8.png)
三、公平理念
公平、平等地处置各种事务,实现社会公 平,是现代政府管理的重要追求。
‚数字鸿沟‛ 政府应当创造机会使大多数公众能够更方便 、更快捷和更公开地利用政府提供的电子化 服务手段。
四、科学理念
科学理念,即是尊重和遵从客观发展规律 的思想意识。要求电子政务的运作符合信 息时代政府管理的客观规律。
云南这一由官方主导的史无前例的民间维权监督行动势必将成为类似事件的法治样本对推动中国公民社会形成促进公民权利意识觉醒和公民维权监督由自发走向自觉由个体走向组织由情绪走向理性不无破冰意义
第4章 电子政务的运行理念
4.1 电子政务运营理念的基本内容
电子政务是政府管理领域的一场革命。要 顺应这场革命,完成这场革命,首先需要 我们完成一次政府管理理念的革命,树立 具有时代特征的政府管理新理念。
案例3——村妇下跪
4.2 电子政务运营理念对传统政府管理的挑战
一、对传统行政环境的挑战
行政环境是政府部门开展行政管理工作时 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总称。 行政环境对行政管理活动产生着制约作用 ,而行政管理活动的结果又反作用于行政 环境。
行政环境包括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硬件 部分指的是那些有形的物质条件,软件部 分指的是思想观念、制度方法等。
随着电子政务的推行,政府通过计算机和 其他信息技术设备的应用实现了办公自动 化。
一 体 机
电子政务运营理念对于传统行政环境的挑 战,最大的地方还是它对人的思想观念的 影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从政府的角度看 从公民的角度看
二、对传统行政职能的挑战
行政职能是指政府的职责和作用。 电子政务的运营,将民众与政府的距离拉近了, 政府的行政职能能够得到更有效的发挥。 电子政务促进了政府的政务公开,加强了群众对 政府的监督。
以电子政务的运营理念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10分要求s1认真狮读
![以电子政务的运营理念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10分要求s1认真狮读](https://img.taocdn.com/s3/m/271ab8d5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d1.png)
以电子政务的运营理念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10分要求s1认真狮读一、电子政务的内涵电子政务即政务信息化,是指国家机关在政务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办公和管理,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
电子政务最重要的内涵就是运用信息技术,打破现有行政机关的组织界限,构建一个电子化的虚拟政府,使得人们从各种渠道获取政府的信息和服务。
二、电子政务的实质电子政务既是社会信息化进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通过广泛应用信息技术、转变职能、改革政府体制机制形成的一种新的政府管理形态,这就是电子政务的实质。
电子政务覆盖政务活动的全过程;电子政务市政务活动全面信息化的过程和结果;电子政务是推动政务方式变革的信息化过程。
三、电子政务的基本模式,尤其是集成(整合)模式基本模式(一)分组模式:是在网络环境下解决电子政务基本关系中的政务活动及其相关性问题,解决不同性质和价值的政务活动的领域区分问题的模式。
(二)集成(整合)模式:是在网络环境下解决电子政务基本关系中的政务活动及其信息的整体性、联系性和共享性等主要矛盾和问题,以获得信息技术基础提供的更高社会效率的基本手段。
它是电子政务基本模式的最为基本的手段。
(三)知识应用模式:是电子政务对信息技术手段应用的基本要求。
四、国外电子政务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什么?(1)更加强调"以民众为中心"的理念信息技术带来的最大影响之一就是缩短了服务提供者与接受者之间的距离。
未来的政府更加强调是民众的政府,各国政府将利用信息技术增强民众对政府政务的参与程度,及时获悉民众所需,以民众需求为导向,把未来的政府建设成以民众为中心的"电子政务"。
(2)促进政府服务全面上网,提高服务质量电子政务的目标主要是为了更好地给公众和社会提供政府服务。
世界各国政府正积极应用互联网为民众提供在线服务,政府也将广为运用"公共信息站"及自动柜员机等自动化服务设施,为民众提供获取政府服务的多元化渠道。
第二章 电子政务运营理念与政府管理2
![第二章 电子政务运营理念与政府管理2](https://img.taocdn.com/s3/m/88e04300a6c30c2259019ef8.png)
7、效能理念
区分两个概念:行政效率 、行政效能 行政效率与行政效能共同构成了理想的 政府管理目标体系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政府所追求的目标 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电子政务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加速完 成从“效率政府”到“效能政府”的转 变
8、系统理念
系统理念就是要求我们在电子政务建设和运行 的过程中,以系统的思想、系统工程的方法, 认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理解系统理念应该做到以下四个必须: (1) 必须坚持从整体需要、从共同目标出发 认识事物,采取管理措施,避免局部优化。 (2)必须注意各个方面、各项工作及其各组 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影响,不断调整变化着的关 系,努力实现最佳配合。特别是要处理好整体 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以及动态运行各环节间的 关系。
3、公平理念
“数字鸿沟”——由于社会经济、文化教 育等方面发展的不平衡,使得信息技术 在应用过程中,在地区间、政府间、政 府与企业间、政府与社会公众间、社会 公众的不同群体间,出现了信息强势群 体和信息弱势群体的差别,这两大群体 之间的差距,我们称之为“数字鸿沟”
4、科学理念
电子政务使得政府管理大规模采用知识 密度大,科技含量高的管理科学方法和 技术,政府管理对科学技术的依赖程度 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这就要求我们顺 应这种客观变化,注意研究和遵从科学 原则和技术规律。
5、 责任理念
政府的权力是人民大众赋予的,政府与人民大 众之间的委托-代理人关系,实质上是一个责任 系统,它要求政府不得滥用权力并对自己的所 有行为承担责任。 电子政务实际上给我们建立责任政府创造了必 要条件: (1)电子政务需要优化的规范化管理做基础, 这一基础既给电子政务创造条件,同时也给政 府内部权责体系的建立和进一步细化注入了必 要的压力。
(五)电子政务给政府机关工 作人员带来的变化
电子政务的运营理念
![电子政务的运营理念](https://img.taocdn.com/s3/m/0b9f1e9b4b73f242326c5f90.png)
电子政务的运营理念中国的电子政务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已经经历了近40年的发展历程。
从最初的办公自动化到现在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技术的广泛应用,中国的电子政务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提质增效,服务社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在当前互联网+背景下,各级电子政务系统在为公众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的同时,巨大的系统安全风险也成为悬在其头顶的一把时刻都可能落下的利剑。
本文仅就电子政务信息系统面临的共性风险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应对策略。
各级电子政务信息系统涉及的数据既有个人信息也有政府政务信息,不仅包括身份、医疗、保险、就业等个人信息,也包括政府投资、国土资源、国防建设等事关国家安全的敏感信息。
为高效服务公众,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大都有基于互联网的服务门户或是手机端的公众号、APP,由此而来的网络威胁风险也不断增大;同时为了内部办公还会有政务外网、内部网络等网络形态参与,这也使的网络结构更加繁杂,为安全防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资源共享多部门的信息交换成为必然,如何保证交换信息的规范使用,信息权属等问题需要尽快明确;另外由于管理者素质差异导致的安全风险也不容忽视。
所以如何保证电子政务信息系统数据安全,是在建设初期就应该深入谋划的课题。
信息系统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物理层。
主要包括自然灾害,如地震、火灾、雷电、水灾等;环境问题,如有害气体、电磁污染、电磁干扰、静电、鼠虫害等;电源故障,如电力中断、电压波动、设备故障等;人员因素主要是人为盗窃与破坏;再就是设备的老化与故障以及重要数据的介质损坏或灭失。
(2)网络层。
主要包括IP地址欺骗和假冒攻击;序列号攻击;路由攻击,拒绝服务攻击;非法入侵等。
(3)系统层。
系统本身的各类攻击、病毒、失窃密威胁;软件开发中可能留有的后门、逻辑炸弹、易被恶意代码、病毒利用的缺陷或漏洞。
(4)应用层。
主要包括合法用户越权,恶意代码侵害、操作失误以及不同信任域间信任关系传递或互联带来的风险。
电子政务的运营理念
![电子政务的运营理念](https://img.taocdn.com/s3/m/1fc95dccce2f0066f53322da.png)
行管1301周娟 周苏云
行管1302陈静 陈诗韵 戴熠希
目录
法治理念
责任理念
服务理念
安全理念
理念
法治理 念
背景
环境
价值
意义
互联网的发展 国内:进行立法实践,出台一系列 带来了广泛性, 法律法规 多样性和隐蔽性 的网络犯罪。为 了保护网络安全 必须加强立法 地方政府在建 设电子政务的过 程中存在怕负责 任和敷衍应付的 弊端 国外:发达国家电子政务蕴含了公
维护了网络环境的健康1维护了国家安全观念2确保了电子政务系统有效运作3确保了数据和系统的完整性理念体系目标法治理念1打击网络犯罪的刑事法律2制定维护网络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3加强政府调控维护稳定的法律法规4颁布保障网上公民权益的法律1将政府管理从人治走向法治2确保网络安全维护网络秩序3促进网络信息业的发展4保障网民权益保障隐私权和言论自由权责任理念1加强整体规划建立电子政务的标准化体系2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提高网络覆盖3加快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保障体系4加强对公务员信息化知识培训力度1建立定制政务的标准化体系2消除数字鸿沟3推动电子政务法制化进程4全面提高政府服务质量服务理念1办事窗口服务2办公模式服务3政务公开服务1为公众提供优质的服务2提高民众的满意度3拉近政府与群众的距离安全理念1建设决策组织机构及监管安全保障体系2组织高素质人才安全体系3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体系4网络架构安全保障体系5立法执法安全保障体系1确保电子政务系统有效率的运作2确保数据完整性和系统完整性3保护国家机密和个人隐私安全理念内在联系展望法治理念1
环境
国内:电子政务 远离群众
价值
真正做到全心全 意为人民服务,为 社会提供了优质的 公共服务,体现了 以人为本的理念, 提高了政府人员的 素质
第五章 电子政务的运营理念
![第五章 电子政务的运营理念](https://img.taocdn.com/s3/m/f57b5970a26925c52cc5bfd7.png)
服务理念
系统理念 安全理念 形象理念
民主理念
• 电子民主:
电子参与 电子选举
实现民主的关键因素:
可访问性 开放性 安全性 可响应性 可交流性
电子政务的安全技术
• 电子政务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
开发者留下的隐患
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各种攻击
管理上的漏洞
电子政务的安全技术
• 电子政务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电子政务系统中有众多的政府公文在流转; 政府政策、法规、条例等的严肃性; 电子政务系统一旦启用后,保证各种业务的 连续性和一致性。
政府 职能执行 公众 效率 职能监督
节约
电子政务运营理念对传统行政组织的挑战
金字塔向扁平式的权力结构转变
由繁到简
电子政务运营理念对传统行政人员的挑战
本章小结
• 电子政务运营理念的基本内容 • 电子政务运营理念对传统政府管理的挑战
对传统行政环境的挑战 对传统行政职能的挑战 对传统行政组织的挑战 对传统行政人员的挑战
第五章 电子政务的 运营理念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思想观念问题 2、重电子、轻政务 3、电子政务应用层次较浅,根基不稳
4、缺乏统一规划和统一技术标准,导致
严重的“信息孤岛”现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电子政务运营理念的基本内容
• 民主理念
• 公平理念
法治理念
科学理念
• 责任理念
• 效能理念 • 创新理念 • 文化理念
电子政务运营理念对传统行政环境的 挑战
• 硬件部分 政府 软件部分 公众
电子政务运营理念对传统行政职能的挑战
• 政府职能
政府职能是国家行政机关在一定时期内, 根据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要而承担的职责 和功能。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在网 络上实现政府的各项职能。
电子政务的运营理念论文
![电子政务的运营理念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31a9157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8c.png)
电子政务的运营理念论文引言电子政务是指利用信息技术、电子设备和网络实现政府及政府机关之间、政府与公民之间信息传递、业务办理和资源共享的过程。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政府治理的转型升级,电子政务在各国家和地区的推广和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介绍电子政务的运营理念,探讨其重要性和意义,并提出一些可行的策略和建议。
电子政务的运营理念电子政务的运营理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便民利民电子政务的首要目标是为人民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
通过电子政务平台,政府机关可以将各类公共服务线上化,方便市民不出门即可办理各项业务,大大减少了人们排队等候和跑腿办事的时间和精力消耗。
2. 透明公开电子政务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政府的信息公开,提供政府决策、各类政务信息、政府支出等重要数据的公开透明。
公众可以通过电子政务平台了解政府机关的工作动态、政策解读和决策背景,促进政府与公民之间的沟通和合作。
3. 效能高效电子政务的运营理念强调利用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手段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通过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和数据共享平台,政府机关可以快速获取和共享信息资源,减少繁琐的数据处理工作,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降低运营成本,并提升公共服务质量。
4. 创新驱动电子政务还强调利用创新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思维解决社会问题和推动社会进步。
通过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前沿技术,政府机关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社会需求,提供更精准的公共服务,推动政府治理的创新和升级。
电子政务运营理念的重要性和意义电子政务的运营理念对于现代政府的建设和公共服务的提供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1. 提升政府形象电子政务通过提供便民、透明和高效的公共服务,能够提升政府的形象和公众的满意度。
市民通过电子政务平台就能感受到政府工作的高效和对市民需求的关注,从而建立起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
2. 加强政府与公民的互动电子政务平台为公众提供了一个与政府进行互动和参与政策决策的渠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政务的运营理念
所谓电子政务, 普遍认同的含义是政府及公共管理部门借助先进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将政务活动平台建立在网络环境下, 实现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的优化重组, 超越时间、空间与部门分隔的限制, 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的公共服务。
推动我国电子政务的成长是适应经济计谋转型, 增强自身扶植, 强化社会治理和大众办事本能机能的必经之路。
但目前我国正处于互联网发展的初期阶段, 由此导致电子政务领域尚未发展成熟。
一、我国目前电子政务的发展历程和运行现状
事实上, 一直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都密切关注着电子政务的发展动向。
“十二五”期间, 政府依据《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制定规划, 作为鞭策国家电子政务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在此期间, 我国的电子政务取得了光辉的发展历程, 地方各部门普遍开展电子政务的建设工作, 不断健全和完善组织体系, 中央和省级政务部门主要电子政务营业的覆盖率达到70%。
2016年, 《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的提出为推进政务公开,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以新闻媒体为载体, 推行“互联网+政务”, 提升公众的参与度, 督促政府有效施政做出了良好的政策引导。
进入“十三五”阶段, 电子政务的战略地位获得
进一步提升。
从宏观层面看, 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道阻且长。
如何形成与国家治理体系相适应的电子政务管理体系和如何构建与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相兼容的电子政务发展模式, 成为“十三五”我国电子政务改革的重要方向。
在大数据环境下, 智慧政府, 服务型政府等政府发展理念成为推崇的热点。
智慧政府主张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知识管理等技术, 提高政府办公、监管、服务、决策的智能化水平, 更好地为公民提供方便、个性化的服务。
而服务型政府主张政府以为民服务为宗旨, 以人民利益为重的服务理念。
推行电子政务, 实际上是政府管理方式的一场变革, 政府治理模式的创新为电子政务提供新的广阔的成长空间。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十三五”时期的末期阶段, 在“十三五”规划中, 电子政务是一个很重要的发展方向, 现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技术已经有广泛应用, 政府也在进行“放管服”改革和集中审批流程再造等创新, 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速度定会越来越快。
2018年我国的国家门户网站电子政务发展指数为0.6811, 位列第65名, 相比四年前的第70名(电子政务发展指数为0.5450) 提升了五个名次, 充分表明我国电子政务综合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 但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