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次函数与线段最值
二次函数知识点总结和题型总结(1)
![二次函数知识点总结和题型总结(1)](https://img.taocdn.com/s3/m/93a252990b1c59eef9c7b48f.png)
二次函数知识点总结和题型总结一、二次函数概念:1.二次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形如2y ax bx c =++(a b c ,,是常数,0a ≠)的函 数,叫做二次函数。
这里需要强调:①a ≠ 0 ②最高次数为2 ③代数式一定是整式2. 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结构特征: ⑴ 等号左边是函数,右边是关于自变量x 的二次式,x 的最高次数是2.⑵ a b c ,,是常数,a 是二次项系数,b 是一次项系数,c 是常数项. 例题:例1、已知函数y=(m -1)x m2 +1+5x -3是二次函数,求m 的值。
练习、若函数y=(m 2+2m -7)x 2+4x+5是关于x 的二次函数,则m 的取值范围 为 . 二、二次函数的基本形式1. 二次函数基本形式:2y ax =的性质:a 的绝对值越大,抛物线的开口越小.2. 2y ax c =+的性质: 上加下减。
3. ()2y a x h =-的性质:左加右减。
4。
()2y a x h k =-+的性质:(技法:如果解析式为顶点式y=a(x -h)2+k ,则最值为k;如果解析式为一般式y=ax 2+bx+c 则最值为4ac-b24a )1.抛物线y=2x 2+4x+m 2-m 经过坐标原点,则m 的值为 。
2.抛物y=x 2+bx+c 线的顶点坐标为(1,3),则b = ,c = . 3.抛物线y =x 2+3x 的顶点在(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 D 。
第四象限4.若抛物线y =ax 2-6x 经过点(2,0),则抛物线顶点到坐标原点的距离为( ) A5.若直线y =ax +b 不经过二、四象限,则抛物线y =ax 2+bx +c( ) A.开口向上,对称轴是y 轴 B.开口向下,对称轴是y 轴 C.开口向下,对称轴平行于y 轴 D.开口向上,对称轴平行于y 轴 6.已知二次函数y=mx 2+(m -1)x+m -1有最小值为0,则m = 。
第二十二章 第12课 二次函数的应用(1)——最值问题
![第二十二章 第12课 二次函数的应用(1)——最值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cbfbdfbe910ef12d2af9e7bf.png)
解:∵四边形 ABCD 为矩形,∴BC=AD=4,CD=AB=3, 当运动 x 秒时,则 AQ=x,BP=x, ∴BQ=AB-AQ=3-x,CP=BC-BP=4-x, ∴S△ADQ=21AD·AQ=12×4x=2x, S△BPQ=12BQ·BP=12(3-x)x=23x-12x2,S△PCD=12PC·CD=12·(4- x)·3=6-32x,
又 S 矩形 ABCD=AB·BC=3×4=12,∴S=S 矩形 ABCD-S△ADQ- S△BPQ-S△PCD =12-2x-32x-12x2-6-32x=12x2-2x+6=12(x-2)2+4, 即 S=12(x-2)2+4,∴S 为开口向上的二次函数,且对称轴为 x =2,
2.如图,小明用铁栅栏及一面墙(墙足够长)围成一个矩形自行车 场地 ABCD,在 AB 和 BC 边各有一个 2 米宽的小门(不用铁栅 栏),小明共用铁栅栏 40 米,设矩形 ABCD 的边 AD 长为 x 米, 矩形的面积为 S 平方米.
(1)写出 S 与 x 的函数关系式; (2)如果要围成 192 平方米的场地,AD 的长是___6____. (3)当 x 取何值时,S 有最大值? 并求出最大值.
1.某商场经营某种品牌的童装,购进时的单价是 40 元.根据市场 调查,在一段时间内,销售单价是 60 元时,销售量是 100 件, 而销售单价每降低 1 元,就会多售出 10 件. (1)写出销售量 y(件)与销售单价 x(元)之间的函数解析式. (2)写出销售该品牌童装获得的利润 w(元)与销售单价 x(元)之 间的函数解析式.
则当 AC=__5____时,ABCD 的最大面积为__2_______.
4.在矩形 ABCD 中,AB=3,AD=4,动点 Q 从点 A 出发,以每 秒 1 个单位的速度,沿 AB 向点 B 移动;同时点 P 从点 B 出发, 仍以每秒 1 个单位的速度,沿 BC 向点 C 移动,连接 QP,QD, PD.若两个点同时运动的时间为 x 秒(0<x≤3),设△QPD 的面 积为 S,用含 x 的函数关系式表示 S;当 x 为何值时,S 有最小 值? 并求出最小值.
二次函数与线段定值
![二次函数与线段定值](https://img.taocdn.com/s3/m/862016c1a1c7aa00b52acb6b.png)
一、二次函数与线段定值
【探索一】已知抛物线-x²-2x+3与x轴交于点A,B(点A在点B右侧),与y轴交于点c,设抛物线的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M,问在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三角形CMP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P点的坐标。
【探索二】抛物线y= -x²-2x+3与x轴交于点A,B(点A在点B右侧),与Y轴相交于点C,点P为抛物线上一动点,若点P到直线Y=X的距离为 ,求P点的坐标。
【探索三】抛物线y= -x²-2x+3与x轴交于点A,B(点A在点B右侧),与Y轴相交于点C,点P为抛物线上一动点,若点P到对称轴和Y的距离相等,求P点的坐标。
【探索四】抛物线y= -x²-2x+3与x轴交于点A,B(点A在点B右侧),与Y轴相交于点C,点P为抛物线上一动点,若点P到对称轴和X轴的距离相等,求P点的坐标。
【探索五】抛物线y= -x²-2x+3与x轴交于点A,B(点A在点B右侧),与Y轴相交于点C,点P为三角形BOC点,且点P到三角形BOC三边所在直线的距离相等,求P点的坐标。
求二次函数在某一区间上的最值
![求二次函数在某一区间上的最值](https://img.taocdn.com/s3/m/6ea0fee4767f5acfa0c7cd64.png)
求二次函数在某一区间上的最值求二次函数在某一区间上的最值问题,是函数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下面我就分别按以下的三种类型来详细讨论这类问题。
类型一:定轴定区间问题例1、已知函数()22[1,)x x a f x x x++=∈+∞,若对于任意的[1,)x ∈+∞,()0f x >恒成立,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略解:因为1x ≥时,()0f x >恒成立,所以220x x a ++>恒成立,即函数22y x x a =++ 在1x ≥时恒成立,又min 3y a =+,所以30a +>,即3a >-例2、若函数221(0,1)x x y a a a a =+->≠在区间[]1,1-的最大值为14,求a 的值 解一:设x t a =,即0t > ,那么()()222112f t t t t =+-=+- 当1a >时,1a t a -≤≤,此时,()2max 1214y a =+-= 3a ∴=当01a <<时,1a t a -≤≤,此时,2max 11214y a ⎛⎫=+-= ⎪⎝⎭ 13a ∴= ∴3a =或13a = 解二:函数()212x y a =+- (0,1)a a >≠在区间[]1,1-上y 随x a 的增大而增大,当1a >时,()max xa a =,故()2max 1214y a =+-= 3a ∴= 当01a <<时,()max 1xa a = ,故 2max 11214y a ⎛⎫=+-= ⎪⎝⎭ 13a ∴= 综上3a =或13a = 类型二:动轴定区间问题例3、若函数23y x ax =++在区间[]1,1-的最小值为-3,求a 的值略解:原函数即为:22324a a y x ⎛⎫=++- ⎪⎝⎭ ① 若轴2a x =-在区间内,则11232a a f ⎧-≤-≤⎪⎪⎨⎛⎫⎪-=- ⎪⎪⎝⎭⎩,即 222334a a -≤≤⎧⎪⎨-=-⎪⎩ ∴a ∈∅ ② 若轴2a x =-在区间右侧,则()1213a f ⎧->⎪⎨⎪=-⎩,即243a a <-⎧⎨+=-⎩ ∴7a =- ③ 若轴2a x =-在区间左侧,则()1213a f ⎧-<-⎪⎨⎪-=-⎩ ,即233a a >⎧⎨-=-⎩ ∴7a = 所以a 7=±类型三: 定轴动区间问题例4、若函数222y x x =-+在区间[],1m m +的最大值为5,求m 的值略解:原函数即为:()2()11f x x =-+① 若轴1x =在区间内左侧,即()112111112m m m m m ≤≤+⎧⎪+⎨⎛⎫-≤+-≥ ⎪⎪⎝⎭⎩或,这时()15f m += 由上可解得:1122m m ⎧≤≤⎪⎨⎪=±⎩,∴m ∈∅② 若轴1x =在区间内右侧,即()112111112m m m m m ≤≤+⎧⎪+⎨⎛⎫-≥+-≤ ⎪⎪⎝⎭⎩或,这时()5f m = 由上可解得:10213m m m ⎧≤≤⎪⎨⎪=-=⎩或,∴m ∈∅ ③ 若轴1x =在区间左侧,即1m >,这时()15f m +=,由上可解得2m = ④ 若轴1x =在区间右侧,即11m +<,这时()5f m =,由上可解得1m =- 综上可知:12m m =-=或练习:是否存在实数a ,使函数()22f x x ax a =-+的定义域为[]11,-,值域为[]22,-;若存在,求出实数a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答案:1a。
考点11 二次函数的图象性质及相关考点-备战2023届中考数学一轮复习考点梳理(原卷版)
![考点11 二次函数的图象性质及相关考点-备战2023届中考数学一轮复习考点梳理(原卷版)](https://img.taocdn.com/s3/m/2848ab2a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94.png)
考点11 二次函数的图象性质及其相关考点二次函数作为初中三大函数中考点最多,出题最多,难度最大的函数,一直都是各地中考数学中最重要的考点。
而对于二次函数图象和性质的考察,也主要集中在二次函数的图象、图象与系数的关系、与方程及不等式的关系、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等几大方面。
出题形式虽然多是选择、填空题,但解答题中也时有出现,且题型变化较多,考生复习时需要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熟悉相关题型,认真对待该考点的复习。
一、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二、二次函数的图象特征与最值三、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四、二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组)五、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考向一、二次函数的表达式1.二次函数的3种表达式及其性质作用2.二次函数平移的方法:①转化成顶点式(已经是顶点式的此步忽略),②“左加右减(x),上加下减(y)”;1.把y=(2﹣3x)(6+x)变成y=ax2+bx+c的形式,二次项 ,一次项系数为 ,常数项为 .2.用配方法将二次函数y=x2﹣2x﹣4化为y=a(x﹣h)2+k的形式为( )A.y=(x﹣2)2﹣4B.y=(x﹣1)2﹣3C.y=(x﹣2)2﹣5D.y=(x﹣2)2﹣6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将抛物线y=2x2+1先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则经过这两次平移后所得抛物线的解析式是( )A.y=2(x﹣3)2+3B.y=2(x+3)2+3C.y=2(x﹣3)2+1D.y=2(x+3)2+24.抛物线y=2x2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所得新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 )A.(﹣3,0)B.(3,0)C.(0,﹣3)D.(0,3)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0,3),点B的坐标为(6,3).若抛物线y=mx2+2mx+m+3(m为常数,m≠0)向右平移a(a>0)个单位长度,平移后的抛物线的顶点在线段AB上,则a的取值范围为 .考向二、二次函数的图象特征与最值1.对于二次函数y =ax 2+bx +c (a ≠0):对称轴:直线;顶点坐标:;a>二次函数有最小值;a <二次函数有最大值;2.图象的增减性问题:抛物线的增减性问题,由a 的正负和对称轴同时确定,单一的直接说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或减小)是不对的,必须附加一定的自变量x 取值范围;1.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0≤x ≤3)如图所示,关于该函数在所给自变量取值范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函数有最小值1,有最大值3B .函数有最小值﹣1,有最大值3C .函数有最小值﹣1,有最大值0D .函数有最小值﹣1,无最大值2.如图是四个二次函数的图象,则a 、b 、c 、d 的大小关系为( )A.d<c<a<b B.d<c<b<a C.c<d<a<b D.c<d<b<a3.如图是二次函数y=ax2+bx的大致图象,则一次函数y=(a+b)x﹣b的图象大致是( )A.B.C.D.4.在同一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ax﹣b和二次函数y=ax2+bx的图象可能为( )A.B.C.D.5.已知二次函数y=x2﹣2x+2在m≤x≤m+1时有最小值m,则整数m的值是( )A.1B.2C.1或2D.±1或26.如图,点P是抛物线y=﹣x2+2x+2在第一象限上的点,过点P分别向x轴和y轴引垂线,垂足分别为A,B,则四边形OAPB周长的最大值为 .考向三、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二次函数图象题符号判断类问题大致分为以下几种基本情形∶1.抛物线y =ax 2+bx +c 的对称轴为直线x =−1,部分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中:①abc >0;②b 2﹣4ac >0;③9a ﹣3b +c =0;④6a ﹣2b +c <0;⑤若点(0.5,y 1),(﹣2,y 2)均在抛物线上,则y 1>y 2,其中正确的判断是( )A .②③④⑤B .②③④C .②③⑤D .②④⑤2.已知二次函数y =ax 2+bx +c 的y 与x的部分对应值如表:x﹣1013y0﹣1.5﹣20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得到了如下的结论:①二次函数y=ax2+bx+c可改写为y=a(x﹣1)2﹣2的形式;②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开口向下;③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1.5的两个根为0或2;④若y>0,则x>3;⑤a(am+b)≥a﹣b(m为任意实数).其中所有正确的结论为( )A.①②④B.②③⑤C.②③④D.①③⑤3.无论k为何值,直线y=kx﹣2k+2与抛物线y=ax2﹣2ax﹣3a总有公共点,则a的取值范围是( )A.a>0B.C.或a>0D.4.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如图所示,有以下结论:①a+b+c<0;②a﹣b+c>1;③abc>0;④4a﹣2b+c<0;⑤c﹣a>1.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A.①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5.已知二次函数y=x2﹣2mx+m2+2m(1)①函数的顶点坐标为 (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②该顶点所在直线的解析式为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该直线的图象;(2)当m=1时,二次函数关系式为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此函数的图象;(3)已知点A(﹣3,1)、B(1,1)连结AB.若抛物线y=x2﹣2mx+m2+2m与线段AB有且只有一个交点,求m的取值范围;(4)把二次函数y=x2﹣2mx+m2+2m(x≤2m)的图象记为G,当G的最低点到x轴的距离为1时,直接写出m的值.考向四、二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组)1.二次函数y=ax2+bx+c(a≠0)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1)求交点:①求抛物线与x轴交点坐标→直接让y=0,即:ax2+bx+c=0②求抛物线与某直线l的交点坐标→联立抛物线与直线解析式,得新组成的一元二次方程,解新方程即的两图象交点横坐标,再代入直线或抛物线解析式即可得交点坐标。
中考数学频考点突破--二次函数的最值 (1)
![中考数学频考点突破--二次函数的最值 (1)](https://img.taocdn.com/s3/m/612c1f4d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7f.png)
中考数学频考点突破--二次函数的最值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 =x 2+bx +c 经过点A(−1,0),B(52,0),直线y =x +12与抛物线交于C 、D 两点,与坐标轴交于E 、F 两点. 点P 是抛物线在第四象限内图象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 作PG⊥CD ,垂足为G ,PQ⊥y 轴,交x 轴于点Q.(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当√2PG +PQ 取得最大值时,求点P 的坐标和√2PG +PQ 的最大值;(3)将抛物线向右平移134个单位得到新抛物线,M 为新抛物线对称轴上的一点,点N 是平面内一点.当(2)中√2PG +PQ 最大时,直接写出所有使得以点A ,P ,M ,N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的点N 的坐标.2.已知四边形ABCD 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以AB 为直径在正方形内作半圆,P 是半圆上的动点(不与点A 、B 重合),连接PA 、PB 、PC 、PD .(1)如图①,当PA 的长度等于 时,⊥PAD=60°;当PA 的长度等于 时,⊥PAD 是等腰三角形;(2)如图②,以AB 边所在直线为x 轴、AD 边所在直线为y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点A即为原点O),把⊥PAD、⊥PAB、⊥PBC的面积分别记为S1、S2、S3.设P点坐标为(a,b),试求2S1S3﹣S22的最大值,并求出此时a、b的值.3.在Rt⊥ABC中,⊥C=90°,P是BC边上不同于B、C的一动点,过P作PQ⊥AB,垂足为Q,连接AP.(1)试说明不论点P在BC边上何处时,都有⊥PBQ与⊥ABC相似;(2)若Rt⊥AQP⊥Rt⊥ACP⊥Rt⊥BQP,求tanB的值;(3)已知AC=3,BC=4,当BP为何值时,⊥AQP面积最大,并求出最大值. 4.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bx+3(a≠0)与x轴交于点A(﹣4,0),B(6,0)两点,与y轴交于点C.若G是该抛物线上A,C之间的一个动点,过点G作直线GD⊥x轴,交抛物线于点D,过点D,G分别作x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E,F,得到矩形DEFG.(1)求该抛物线的表达式;(2)当点G与点C重合时,求矩形DEFG的面积;(3)若直线BC分别交DG,DE于点M,N,求⊥DMN面积的最大值.5.如图,在Rt⊥ABC中,AC=24cm,BC=7cm,P点在BC上,从B点到C点运动(不包括C点),点P运动的速度为2cm/s;Q点在AC上从C点运动到A点(不包括A点),速度为5cm/s.若点P、Q分别从B、C同时运动,且运动时间记为t秒,请解答下面的问题,并写出探索的主要过程.(1)当t为何值时,P、Q两点的距离为5 √2cm(2)当t为何值时,⊥PCQ的面积为15cm2?(3)请用配方法说明,点P运动多少时间时,四边形BPQA的面积最小?最小面积是多少?6.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y=ax2−(2a+3)x−(3a2−9)与x轴交于点A(3,0),B.(1)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当x=x1,x2(x1,x2是实数,x1≠x2)时,该函数对应的函数值分别为y 1,y2.若x1+x2=5,试说明y1+y2+12>0.7.如图,矩形ABCD中,AB=5,BC=6,△BCG为等边三角形.点E,F分别为AD,BC边上的动点,且EF∥AB,P为EF上一动点,连接BP,将线段BP 绕点B顺时针旋转60°至BM,连接PA,PC,PM,GM.(1)求证:GM=PC;(2)当PB,PC,PE三条线段的和最小时,求PF的长;(3)若点E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由A点向D点运动,点P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由E点向F点运动.E,P两点同时出发,点E到达点D时停止,点P到达点F时停止,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①求t为何值时,△AEP与△CFP相似;②求△BMP的面积S的最小值.8.A、B两地果园分别有某种水果12吨和8吨,C、D两地分别需要这种水果5吨和15吨;已知从A、B到C、D的运价如表:到C地到D地A果园每吨150元每吨120元B果园每吨100元每吨90元(1)填空:①从B果园运到C地的水果为吨,②从A果园将水果运往D地的运输费用为元.(2)用含x的式子表示出总运输费(要求:列式、化简).(3)直接写出总运输费用的最小值.(4)若这批水果在C地和D地进行再加工,经测算,全部加工完毕后总成本为w 元,且w=﹣(x﹣3)2+185000,则当x=时,w有最值(填“大”或“小”).这个值是.9.某商店销售一种销售成本为40元/千克的水产品,若50元/千克销售,一个月可售出500千克,销售价每涨价1元,月销售量就减少10千克.(1)写出月销售利润y(单位:元)与售价x(单位:元/千克)之间的函数解析式.(2)当售价定为多少时会获得最大利润?求出最大利润.(3)商店想在月销售成本不超过10000元的情况下,使月销售利润达到8000元销售单价应定为多少?10.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m+1)x+ 12(m2+1)=0有实数根.(1)求m的值;(2)先作y=x2﹣(m+1)x+ 12(m2+1)的图象关于x轴的对称图形,然后将所作图形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写出变化后图象的解析式;(3)在(2)的条件下,当直线y=2x+n(n≥m)与变化后的图象有公共点时,求n2﹣4n的最大值和最小值.11.如图,已知反比例函数y= mx(x>0)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x+b的图象分别交于A(1,3)、B两点.(1)求m、b的值;(2)若点M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一动点,直线MC⊥x轴于C,交直线AB于点N,MD⊥y轴于D,NE⊥y轴于E,设四边形MDOC、NEOC的面积分别为S1、S2,S=S2﹣S1,求S的最大值.12.某商店经营一种小商品,进价为每件20元,据市场分析,在一个月内,售价定为25元时,可卖出105件,而售价每上涨1元,就少卖5件。
九年级数学 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像与性质(知识讲解1)Word版含解析
![九年级数学 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像与性质(知识讲解1)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c44b225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90.png)
专题2.12 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像与性质(知识讲解1)-2021-2022学年九年级数学下册基础知识专项讲练(北师大版)专题2.12 二次函数y=ax²+bx+c(a≠0)的图象与性质(知识讲解1) 【学习目标】1.会用描点法画二次函数2(0)y ax bx c a =++≠的图象;会用配方法将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解析式写成2()y a x h k =-+的形式;2.通过图象能熟练地掌握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性质;3.经历探索2y ax bx c =++与2()y a x h k =-+的图象及性质紧密联系的过程,能运用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深刻理解数学建模思想以及数形结合的思想. 【要点梳理】要点一、二次函数2(0)y ax bx c a =++≠与2(1)(0)y a x t k a =-+≠之间的相互关系 1.顶点式化成一般式从函数解析式2()y a x h k =-+我们可以直接得到抛物线的顶点(h ,k),所以我们称2()y a x h k =-+为顶点式,将顶点式2()y a x h k =-+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就可化成一般式2y ax bx c =++. 2.一般式化成顶点式 22222()()()22b b b b y ax bx c a x x c a x x c a a a a ⎡⎤=++=++=++-+⎢⎥⎣⎦224()24b ac b a x a a-=++.对照2()y a x h k =-+,可知2b h a =-,244ac b k a-=.∴抛物线2y ax bx c =++的对称轴是直线2b x a =-,顶点坐标是24(,)24b ac b a a--. 特别说明:1.抛物线2y ax bx c =++的对称轴是直线2b x a =-,顶点坐标是24(,)24b ac b a a--,可以当作公式加以记忆和运用.2.求抛物线2y ax bx c =++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通常用三种方法:配方法、公式法、代入法,这三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应根据实际灵活选择和运用.要点二、二次函数2(0)y ax bx c a =++≠的图象的画法 1.一般方法:列表、描点、连线; 2.简易画法:五点定形法. 其步骤为:(1)先根据函数解析式,求出顶点坐标和对称轴,在直角坐标系中描出顶点M ,并用虚线画出对称轴.(2)求抛物线2y ax bx c =++与坐标轴的交点,当抛物线与x 轴有两个交点时,描出这两个交点A 、B 及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C ,再找到点C 关于对称轴的对称点D ,将A 、B 、C 、D 及M 这五个点按从左到右的顺序用平滑曲线连结起来. 特别说明:当抛物线与x 轴只有一个交点或无交点时,描出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C 及对称点D ,由C 、M 、D 三点可粗略地画出二次函数图象的草图;如果需要画出比较精确的图象,可再描出一对对称点A 、B ,然后顺次用平滑曲线连结五点,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 要点三、二次函数2(0)y ax bx c a =++≠的图象与性质 1.二次函数2(0)y ax bx c a =++≠图象与性质2.二次函数2(0)y ax bx c a =++≠图象的特征与a 、b 、c 及b2-4ac 的符号之间的关系要点四、求二次函数2(0)y ax bx c a =++≠的最大(小)值的方法如果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那么函数在顶点处取得最大(或最小)值,即当2b x a =-时,244ac b y a-=.特别说明:如果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x1≤x≤x2,那么首先要看2ba-是否在自变量的取值范围x1≤x≤x2内,若在此范围内,则当2b x a =-时,244ac b y a-=,若不在此范围内,则需要考虑函数在x1≤x≤x2范围内的增减性,如果在此范围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则当x =x2时,22y bx c ++;当x =x1时,211y ax bx c =++,如果在此范围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则当x =x1时,2max 11y ax bx c =++;当x =x2时,2min 22y ax bx c =++,如果在此范围内,y 值有增有减,则需考察x =x1,x =x2,2bx a=-时y 值的情况. 特别说明: 【典型例题】类型一、二次函数2(0)y ax bx c a =++≠化为顶点式1.已知抛物线2y x bx c =-++经过点A (3,0),B (﹣1,0).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求抛物线的顶点坐标. 举一反三: 【变式1】2.用配方法把二次函数y=12x 2–4x+5化为y=a(x+m)2+k 的形式,再指出该函数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变式2】3.已知二次函数2y x 4x 3=-+.()1用配方法将其化为2y a(x h)k =-+的形式;()2在所给的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画出它的图象.【变式3】4.已知二次函数y =﹣2x 2+bx +c 的图象经过点A (0,4)和B (1,﹣2). (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2)求此抛物线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3)设抛物线的顶点为C ,试求∴CAO 的面积. 类型二、画二次函数2(0)y ax bx c a =++≠的图象5.已知:二次函数243y x x =++ (1)求出该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 (2)在所提供的网格中画出该函数的草图.举一反三: 【变式1】6.已知二次函数y =﹣x 2+4x .(1)写出二次函数y =﹣x 2+4x 图象的对称轴;(2)在给定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这个函数的图象(列表、描点、连线); (3)根据图象,写出当y <0时,x 的取值范围. 【变式2】7.已知二次函数y =12x 2﹣x ﹣32.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画出该二次函数的图象; (2)根据图象写出:①当x 时,y >0; ②当0<x <4时,y 的取值范围为 .【变式3】8.已知抛物线22232(0)y ax ax a a =--+≠. (1)求这条抛物线的对称轴;(2)若该抛物线的顶点在x 轴上,求其解析式;(3)设点()1,P m y ,()23,Q y 在抛物线上,若12y y <,求m 的取值范围. 类型三、二次函数2(0)y ax bx c a =++≠的性质9.把抛物线21:23C y x x =++先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抛物线2C .(1)直接写出抛物线2C 的函数关系式;(2)动点(),6P a -能否在拋物线2C 上?请说明理由;(3)若点()()12,,,A m y B n y 都在抛物线2C 上,且0m n <<,比较12,y y 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举一反三: 【变式1】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关于x 的二次函数2y x px q +=+的图象过点(1,0)-,(2,0).(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求当21x -≤≤时,y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3)一次函数(2)2y m x m =-+-的图象与二次函数2y x px q +=+的图象交点的横坐标分别是a 和b ,且3a b <<,求m 的取值范围. 【变式2】11.如图,已知抛物线y=x 2-2x -3与x 轴交于A 、B 两点.(1)当0<x <3时,求y 的取值范围;(2)点P 为抛物线上一点,若S △PAB =10,求出此时点P 的坐标.【变式3】12.已知抛物线2y ax bx c =++,如图所示,直线1x =-是其对称轴,()1确定a ,b ,c ,24b ac =-的符号;()2求证:0a b c -+>;()3当x 取何值时,0y >,当x 取何值时0y <.类型四、二次函数的图象及各项的系数13.如图,抛物线y=﹣x2+(m﹣1)x+m与y轴交于点(0,3).(1)m的值为________;(2)当x满足________时,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3)当x满足________时,抛物线在x轴上方;(4)当x满足0≤x≤4时,y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举一反三:【变式1】14.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如图所示,给出下列结论:∴abc>0;∴a﹣b+c<0;∴2a+b﹣c<0;∴4a+2b+c>0,∴若点(﹣23,y1)和(73,y2)在该图象上,则y1>y2.其中正确的结论是_____(填入正确结论的序号)类型五、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图象的综合判断15.如图,已知直线y=-2x+m与抛物线y=ax2+bx+c相交于A,B两点,且点A(1,4)为抛物线的顶点,点B在x轴上.(1)求m 的值; (2)求抛物线的解析式;(3)若点P 是x 轴上一点,当∴ABP 为直角三角形时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 举一反三: 【变式1】16.已知二次函数()2229y mx m x m =++++.()1如果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有两个交点,求m 的取值范围;()2如图,二次函数的图象过,点()4,0A ,与y 轴交于点B ,直线AB 与这个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交于点P ,求点P 的坐标.【变式2】17.如图所示,已知直线y=12-x 与抛物线y=2164x -+交于A 、B 两点,点C 是抛物线的顶点.(1)求出点A 、B 的坐标; (2)求出∴ABC 的面积;(3)在AB 段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P ,使得∴ABP 的面积最大?若存在,请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1)2y x 2x 3=-++(2)(1,4)【详解】解:(1)∴抛物线2y x bx c =-++经过点A (3,0),B (-1,0),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x 3x 1=--+,即2y x 2x 3=-++, (2)∴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2y x 2x 3x 14=-++=--+, ∴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1,4).(1)根据抛物线2y x bx c =-++经过点A (3,0),B (﹣1,0),直接由交点式得出抛物线的解析式.(2)将抛物线的解析式化为顶点式,即可得出答案.2.抛物线的开口向上,对称轴是直线x =4,顶点坐标是(4,-3). 【分析】用配方法把一般式化为顶点式,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解答即可. 【详解】解:∵y =12x 2-4x +5=12(x -4)2-3,∴抛物线的开口向上,对称轴是直线x =4,顶点坐标是(4,-3).【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二次函数的三种形式,正确利用配方法把一般式化为顶点式是解题的关键.3.(1)2(x 2)1--;(2)见解析.【分析】(1)利用配方法把二次函数解析式化成顶点式即可; (2)利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图象即可.【详解】解:()21y x 4x 3=-+=222x 4x 223-+-+ =2(x 2)1--()22y (x 2)1=--,∴顶点坐标为()2,1-,对称轴方程为x 2=.函数二次函数2y x 4x 3=-+的开口向上,顶点坐标为()2,1-,与x 轴的交点为()3,0,()1,0, ∴其图象为:故答案为(1)2(x 2)1--;(2)见解析.【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配方法,用描点法画二次函数的图象,掌握配方法是解题的关键.4.(1)y =﹣2x 2﹣4x +4;(2)对称轴为直线x =﹣1,顶点坐标为(﹣1,6);(3)∴CAO 的面积为2.【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把A (0,4)和B (1,﹣2)代入y =﹣2x 2+bx +c 中,可以解得b ,c 的值,从而求得函数关系式即可; (2)利用配方法求出图象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3)由(2)可得顶点C 的坐标,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出△CAO 的面积. 【详解】解:(1)把A (0,4)和B (1,﹣2)代入y =﹣2x 2+bx +c ,得:24212c b c =⎧⎨-⨯++=-⎩,解得:44b c =-⎧⎨=⎩, 所以此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2x 2﹣4x +4; (2)∴y =﹣2x 2﹣4x +4 =﹣2(x 2+2x )+4 =﹣2[(x +1)2﹣1]+4 =﹣2(x +1)2+6,∴此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 =﹣1,顶点坐标为(﹣1,6); (3)由(2)知:顶点C (﹣1,6), ∴点A (0,4),∴OA =4, ∴S △CAO =12OA •|xc |=12×4×1=2,即△CAO 的面积为2.故答案为(1)y =﹣2x 2﹣4x +4;(2)对称轴为直线x =﹣1,顶点坐标为(﹣1,6);(3)△CAO 的面积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二次函数解析式的三种形式,二次函数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面积,难度适中.正确求出函数的解析式是解题的关键. 5.(1) (-2,-1);(2)见解析【分析】(1)将二次函数化为顶点式即可得出顶点坐标; (2)利用五点法画二次函数的图象即可.【详解】(1)243y x x =++化为顶点式为2(2)1y x =+- 则该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为(2,1)--;(2)先求出自变量x 在4,3,2,1,0----处的函数值,再列出表格 当4x =-和0x =时,3y =当3x =-和=1x -时,2(1)4(1)30y =-+⨯-+= 当2x =-时,1y =- 列出表格如下:由此画出该函数的草图如下:【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顶点式、画二次函数的图象,掌握函数图象的画法是解题关键.6.(1)对称轴是过点(2,4)且平行于y轴的直线x=2;(2)见解析;(3)x<0或x>4.【详解】试题分析:(1)把一般式化成顶点式即可求得;(2)首先列表求出图象上点的坐标,进而描点连线画出图象即可.(3)根据图象从而得出y<0时,x的取值范围.试题解析:(1)∴y=-x2+4x=-(x-2)2+4,∴对称轴是过点(2,4)且平行于y轴的直线x=2;(2)列表得:描点,连线.(3)由图象可知,当y<0时,x的取值范围是x<0或x>4.7.(1)见解析;(2)①x<﹣1或x>3;②﹣2≤y<52.【分析】(1)先把解析式配成顶点式得到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1,2);再分别求出抛物线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然后利用描点法画二次函数图象;(2)∴利用函数图象写出抛物线在x轴上方所对应的自变量的范围即可;∴先确定x=4时,y=52,然后利用函数图象写出当0<x<4时对应的函数值的范围.【详解】解:(1)∴y=12(x﹣1)2﹣2,∴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顶点坐标为(1,2);当x=0时,y=12x2﹣x﹣32=﹣32,则抛物线与y轴交点坐标为(0,﹣32)当y =0时,12 x 2﹣x ﹣32=0,解得x 1=﹣1,x 2=3,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坐标为(﹣1,0)、(3,0), 如图,(2)∴当x <﹣1或x >3时,y >0; ∴当0<x <4时,﹣2≤y <52;故答案为x <﹣1或x >3;﹣2≤y <52.【点睛】本题考查了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把求二次函数y =ax 2+bx +c (a ,b ,c 是常数,a ≠0)与x 轴的交点坐标问题转化解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即可求得交点横坐标.也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8.(1)1x =;(2)233322y x x =-+或221y x x =-+-;(3)当a >0时,13m -<<;当a <0时,1m <-或3m >.【分析】(1)将二次函数化为顶点式,即可得到对称轴;(2)根据(1)中的顶点式,得到顶点坐标,令顶点纵坐标等于0,解一元二次方程,即可得到a 的值,进而得到其解析式;(3)根据抛物线的对称性求得点Q 关于对称轴的对称点,再结合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即可得到m 的取值范围.【详解】(1)∴22232y ax ax a =--+, ∴22(1)32y a x a a =---+, ∴其对称轴为:1x =.(2)由(1)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2(1,23)a a --,∴抛物线顶点在x 轴上, ∴2230a a --=, 解得:32a =或1a =-, 当32a =时,其解析式为:233322y x x =-+, 当1a =-时,其解析式为:221y x x =-+-, 综上,二次函数解析式为:233322y x x =-+或221y x x =-+-. (3)由(1)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1x =, ∴()23,Q y 关于1x =的对称点为2(1,)y -, 当a >0时,若12y y <, 则-1<m <3;当a <0时,若12y y <, 则m <-1或m >3.【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对称轴,解析式的计算,以及根据二次函数的图象性质求不等式的取值范围,熟知相关计算是解题的关键.9.(1)2(3)3y x =--;(2)不在,见解析;(3)12y y >,见解析【分析】(1)先求出抛物线1C 的顶点坐标,再根据向右平移横坐标加,向下平移纵坐标减求出平移后的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即可;(2)根据抛物线2C 的顶点的纵坐标为3-,即可判断点()6P a -,不在拋物线2C 上; (3)根据抛物线2C 的增减性质即可解答.【详解】(1)抛物线221:23(1)2C y x x x =++=++,∴抛物线1C 的顶点坐标为(﹣1,2),根据题意,抛物线2C 的顶点坐标为(-1+4,2-5),即(3,﹣3), ∴抛物线2C 的函数关系式为:2(3)3y x =--; (2)动点P 不在抛物线2C 上. 理由如下:∴抛物线2C 的顶点为()3,3-,开口向上, ∴抛物线2C 的最低点的纵坐标为3-. ∴63P y =-<-,∴动点P 不在抛物线2C 上; (3)12y y >. 理由如下:由(1)知抛物线2C 的对称轴是3x =,且开口向上, ∴在对称轴左侧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点()()12,,,A m y B n y 都在抛物线2C 上,且03m n <<<, ∴12y y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熟练掌握平移的规律“左加右减,上加下减”以及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0.(1)2y x x 2=--;(2)254;(3)1m <. 【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将点(1,0)-,(2,0)代入解析式中解方程组即可; (2)根据(1)中函数关系式得到对称轴12x =,从而知在21x -≤≤中,当x=-2时,y 有最大值,当12x =时,y 有最小值,求之相减即可; (3)根据两函数相交可得出x 与m 的函数关系式,根据有两个交点可得出∆>0,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出a ,b 的值,然后根据3a b <<,整理得出m 的取值范围. 【详解】解:(1)∴2y x px q +=+的图象过点(1,0)-,(2,0),∴10420p q p q -+=⎧⎨++=⎩解得12p q =-⎧⎨=-⎩ ∴2y x x 2=--(2)由(1)得,二次函数对称轴为12x =∴当21x -≤≤时,y 的最大值为(-2)2-(-2)-2=4,y 的最小值为21192224⎛⎫--=- ⎪⎝⎭ ∴y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为925444⎛⎫--= ⎪⎝⎭;(3)由题意及(1)得()2222y m x my x x ⎧=-+-⎨=--⎩整理得()()2340x m x m ----=即()(1)40x x m +--=⎡⎤⎣⎦∴一次函数(2)2y m x m =-+-的图象与二次函数2y x px q +=+的图象交点的横坐标分别是a 和b ,∴()()23440m m ∆=-+-> 化简得210250m m -+> 即()250m -> 解得m≠5∴a ,b 为方程()(1)40x x m +--=⎡⎤⎣⎦的两个解 又∴3a b << ∴a=-1,b=4-m 即4-m>3 ∴m<1综上所述,m 的取值范围为1m <.【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图象的性质,根与系数的关系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记二次函数图象的性质. 11.(1) ﹣4≤y <0;(2) P 点坐标为(﹣2,5)或(4,5)【详解】分析:(1)、首先将抛物线配成顶点式,然后根据x 的取值范围,从而得出y 的取值范围;(2)、根据题意得出AB 的长度,然后根据面积求出点P 的纵坐标,根据抛物线的解析式求出点P 的坐标.详解:(1)∴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 2﹣2x ﹣3,∴y=x 2﹣2x ﹣3=(x ﹣1)2﹣4, ∴顶点坐标为(1,﹣4),由图可得当0<x <3时,﹣4≤y <0. (2)当y=0时,x 2﹣2x ﹣3=0, 解得:x 1=-1 x 2=3 ∴A (﹣1,0)、B (3,0), ∴AB=4.设P (x ,y ),则S △PAB =AB•|y|=2|y|=10, ∴|y|=5, ∴y=±5. ∴当y=5时,x 2﹣2x ﹣3=5,解得:x 1=﹣2,x 2=4, 此时P 点坐标为(﹣2,5)或(4,5); ∴当y=﹣5时,x 2﹣2x ﹣3=﹣5,方程无解; 综上所述,P 点坐标为(﹣2,5)或(4,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二次函数的性质,属于基础题型.求函数值取值范围时,一定要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否是在对称轴的一边.12.(1)0a <,0b <,0c >,240b ac =->;(2)详见解析;(3)当31x -<<时,0y >;当3x <-或1x >时,0y <.【分析】(1)根据开口方向确定a 的符号,根据对称轴的位置确定b 的符号,根据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确定c 的符号,根据抛物线与x 轴交点的个数确定b 2-4ac 的符号; (2)根据图象和x=-1的函数值确定a -b+c 与0的关系; (3)抛物线在x 轴上方时y >0;抛物线在x 轴下方时y <0. 【详解】()1∵抛物线开口向下, ∴0a <, ∵对称轴12bx a=-=-, ∴0b <,∵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在x 轴的上方, ∴0c >,∵抛物线与x 轴有两个交点, ∴240b ac =->;()2证明:∵抛物线的顶点在x 轴上方,对称轴为1x =-,∴当1x =-时,0y a b c =-+>;()3根据图象可知,当31x -<<时,0y >;当3x <-或1x >时,0y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13.(1)3;(2)x >1;(3)-1<x <3;(4)-5≤y ≤4 【分析】根据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即可求解.【详解】解:(1)将(0,3)代入y =﹣x 2+(m ﹣1)x +m 得,3=m , 故答案为3;(2)m =3时,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 =﹣x 2+2x +3, 函数的对称轴为直线x =2ba-=1, ∴﹣1<0,故抛物线开口向下,当x >1时,y 的值随x 值的增大而减小, 故答案为x >1;(3)令y =﹣x 2+2x +3,解得x =﹣1或3, 从图象看,当﹣1<x <3时,抛物线在x 轴上方; 故答案为﹣1<x <3;(4)当x =0时,y =3;当x =4时,y =﹣x 2+2x +3=﹣5, 而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1,4),故当x 满足0≤x ≤4时,y 的取值范围是﹣5≤y ≤4, 故答案为﹣5≤y ≤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及系数的关系,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及系数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4.∴∴∴【详解】解:∴抛物线开口向下, ∴a <0,∴对称轴在y 轴右边, ∴b >0,∴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在x 轴的上方, ∴c >0,∴abc <0,故∴错误;∴二次函数y =ax 2+bx +c 图象可知,当x =﹣1时,y <0,∴a ﹣b +c <0,故∴正确;∴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是直线x =1,c >0, ∴2b a-=1, ∴2a +b =0,∴2a +b <c ,∴2a +b ﹣c <0,故∴正确;∴二次函数y =ax 2+bx +c 图象可知,当x =2时,y >0,∴4a +2b +c >0,故∴正确;∴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是直线x =1,∴抛物线上x =23-时的点与当x =83时的点对称, ∴x >1,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y 1<y 2,故∴错误;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象与系数的关系,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二次项系数a 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和大小:当a >0时,抛物线向上开口;当a <0时,抛物线向下开口;∴一次项系数b 和二次项系数a 共同决定对称轴的位置:当a 与b 同号时(即ab >0),对称轴在y 轴左; 当a 与b 异号时(即ab <0),对称轴在y 轴右.(简称:左同右异)∴常数项c 决定抛物线与y 轴交点. 抛物线与y 轴交于(0,c ).15.(1)m =6;(2)y =﹣x 2+2x +3;(3)点P 的坐标为(7,0)或(1,0).【分析】(1)将点A 坐标代入y=-2x+m ,即可求解;(2)y=-2x+6,令y=0,则x=3,故点B (3,0),则二次函数表达式为:y=a (x -1)2+4,将点B 的坐标代入上式,即可求解;(3)分∴BAP=90°、∴AP (P′)B=90°两种情况,求解即可.【详解】解:(1)将点A 坐标代入y =﹣2x+m 得:4=﹣2+m ,解得:m =6;(2)y =﹣2x+6,令y =0,则x =3,故点B (3,0),则二次函数表达式为:y =a (x ﹣1)2+4,将点B 的坐标代入上式得:0=a (3﹣1)2+4,解得:a =﹣1,故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 =﹣(x ﹣1)2+4=﹣x 2+2x+3;(3)∴当∴BAP =90°时,直线AB 的表达式为:y =﹣2x+6,则直线PB 的表达式中的k 值为12,设直线PB 的表达式为:y =12x+b ,将点A 的坐标代入上式得:4=12×1+b , 解得:b =72, 即直线PB 的表达式为:y =12x+72, 当y =0时,x =﹣7,即点P (7,0);∴当∴AP (P′)B =90°时,点P′(1,0);故点P 的坐标为(7,0)或(1,0).【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二次函数综合运用,涉及到一次函数的基本知识,要注意类讨论,避免遗漏,本题较为简单.16.(1)45m <且0m ≠;(2)P 点坐标为()1,6. 【分析】解:(1)根据题意得0m ≠且()24(2)490m m m =+-⋅+>;(2)先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再求抛物线的对称轴,用待定系数法求直线AB 的解析式,再求AB 与对称轴的交点P.【详解】解:()1根据题意得0m ≠且()24(2)490m m m =+-⋅+>, 所以45m <且0m ≠; ()2把()4,0A 代入()2229y mx m x m =++++得()168290m m m ++++=,解得1m =-,所以抛物线解析式为2228(1)9y x x x =-++=--+,所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1x =,当0x =时,2288y x x =-++=,则()0,8B ,设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 kx b =+,把()4,0A ,()0,8B 代入得{408k b b +==,解得{28k b =-=,所以直线AB 的解析式为28y x =-+,当1x =时,286y x =-+=,所以P 点坐标为()1,6.【点睛】本题考核知识点: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 解题关键点:理解二次函数图象的交点问题.17.(1)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6,﹣3),(﹣4,2);(2)30;(3)当a =1时,∴ABP 的面积最大,此时点P 的坐标为(1,234). 【分析】(1)由直线1y x 2=-与抛物线21y x 64=-+交于A 、B 两点,可得方程211x x 624-=-+,解方程即可求得点A 、B 的坐标;(2)首先由点C 是抛物线的顶点,即可求得点C 的坐标,又由S △ABC =S △OBC +S △OAC 即可求得答案;(3)首先过点P 作PD∴OC ,交AB 于D ,然后设21P a,a 64⎛⎫-+ ⎪⎝⎭,即可求得点D 的坐标,可得PD 的长,又由S △ABP =S △BDP +S △ADP ,根据二次函数求最值的方法,即可求得答案.【详解】解:(1)∴直线1y x 2=-与抛物线21y x 64=-+交于A 、B 两点, ∴211x x 624-=-+, 解得:x =6或x =﹣4,当x =6时,y =﹣3,当x =﹣4时,y =2,∴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6,﹣3),(﹣4,2);(2)∴点C 是抛物线的顶点.∴点C 的坐标为(0,6),∴S △ABC =S △OBC +S △OAC =12×6×4+12×6×6=30;(3)存在.过点P 作PD∴OC ,交AB 于D ,设P(a ,﹣14a 2+6), 则D(a ,﹣12a), ∴PD =﹣14a 2+6+12a , ∴S △ABP =S △BDP +S △ADP =12×(﹣14a 2+6+12a)×(a+4)+12×(﹣14a 2+6+12a)×(6﹣a)=25125(a 1)44--+ (﹣4<a <6), ∴当a =1时,∴ABP 的面积最大,此时点P 的坐标为(1,234).【点睛】此题考查了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三角形面积的求解以及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等知识.此题综合性很强,难度较大,解题的关键是方程思想与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专题06 二次函数最小值问题(解析版)
![专题06 二次函数最小值问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e2fed1a969eae009591bece4.png)
∴△QEF周长的最小值为 ,此时Q( , ).
4.如图1,二次函数y= x2﹣2x+1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交于A,B两点,点A的坐标为(0,1),点B在第一象限内,点C是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点M是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过点B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N,且AO:BN=1:7.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点P(m,n)是抛物线上的任意一点,过点P作直线l的垂线,垂足为M.求证:点P在线段FM的垂直平分线上;
(3)点E为线段OA的中点,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Q,使△QEF周长最小?若存在,求点Q的坐标和△QEF周长的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答】解:(1)∵y=ax2+bx+c(a≠0)过原点O和点A(3,﹣3),
=(m﹣1)4+ (m﹣1)2+ ,
∴PM2=PF2,
∴PM=PF,
∴点P在MF的垂直平分线上,
(3)如图,E( ),EF= ,
作QN⊥l于N,由(2)知:QN=QF,
∴要想△QEF的周长最小,只要使EQ+QN最小,
作EN'⊥l于N',交抛物线于Q',
∵EQ+QN≥EN',
∴E、Q、N三点共线时,EQ+QN最小,
∴PE×PF最大时,PE×PD也最大,
∴PE×PD=(k+1)(3﹣ k)=﹣ k2+ k+3,
∴当k= 时,PE×PD最大,即:PE×PF最大,
此时G(5, ),
∵△MN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过B作x轴的平行线,
∴ BH=B1H,GH+ BH的最小值转化为求GH+HB1的最小值,
二次函数求最值的六种考法(含答案)
![二次函数求最值的六种考法(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b2fffe6c175f0e7dd1372b.png)
二次函数与最值的六种考法-重难点题型【题型1 二次函数中的定轴定区间求最值】【例1】(2021春•瓯海区月考)已知二次函数y=﹣x2+2x+4,关于该函数在﹣2≤x≤2的取值范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最大值4,有最小值0B.有最大值0,有最小值﹣4C.有最大值4,有最小值﹣4D.有最大值5,有最小值﹣4【解题思路】根据题目中的函数解析式和二次函数的性质,可以得到该函数的对称轴和开口方向,然后根据﹣2≤x≤2,即可得到相应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从而可以解答本题.【解答过程】解:∵二次函数y=﹣x2+2x+4=﹣(x﹣1)2+5,∴该函数的对称轴是直线x=1,函数图象开口向下,∴当﹣2≤x≤2时,x=1时取得最大值5,当x=﹣2时,取得最小值﹣4,故选:D.【变式1-1】(2020秋•龙沙区期中)当﹣1≤x≤3时,二次函数y=x2﹣3x+m最大值为5,则m=.【解题思路】根据题目中的函数解析式和二次函数的性质,可以求得m的值,本题得以解决.【解答过程】解:∵二次函数y=x2﹣3x+m=(x−32)2+m−94,∴该函数开口向上,对称轴为x=3 2,∵当﹣1≤x≤3时,二次函数y=x2﹣3x+m最大值为5,∴当x=﹣1时,该函数取得最大值,此时5=1+3+m,解得m=1,故答案为:1.【变式1-2】(2021•哈尔滨模拟)已知二次函数y=x2﹣4x+3,当自变量满足﹣1≤x≤3时,y的最大值为a,最小值为b,则a﹣b的值为.【解题思路】根据题目中的函数解析式和二次函数的性质,可以得到自变量满足﹣1≤x≤3时,x=﹣1时取得最大值,x=2时取得最小值,然后即可得到a、b的值,从而可以求得a﹣b的值,本题得以解决.【解答过程】解:∵二次函数y=x2﹣4x+3=(x﹣2)2﹣1,∴该函数图象开口向上,对称轴为直线x=2,∵当自变量满足﹣1≤x≤3时,y的最大值为a,最小值为b,∴当x=﹣1时,取得最大值,当x=2时,函数取得最小值,∴a=1+4+3=8,b=﹣1,∴a﹣b=8﹣(﹣1)=8+1=9,故答案为:9.【变式1-3】(2020秋•番禺区校级期中)若函数y=x2﹣6x+5,当2≤x≤6时的最大值是M,最小值是m,则M﹣m=.【解题思路】根据题意画出函数图象,即可由此找到m 和M 的值,从而求出M ﹣m 的值. 【解答过程】解:原式可化为y =(x ﹣3)2﹣4, 可知函数顶点坐标为(3,﹣4), 当y =0时,x 2﹣6x +5=0, 即(x ﹣1)(x ﹣5)=0, 解得x 1=1,x 2=5. 如图:m =﹣4,当x =6时,y =36﹣36+5=5,即M =5. 则M ﹣m =5﹣(﹣4)=9.故答案为9.【题型2 二次函数中的动轴定区间求最值】【例2】(2021•雁塔区校级模拟)已知二次函数y =mx 2+2mx +1(m ≠0)在﹣2≤x ≤2时有最小值﹣2,则m =( ) A .3B .﹣3或38C .3或−38D .﹣3或−38【解题思路】先求出对称轴为x =﹣1,分m >0,m <0两种情况讨论解答即可求得m 的值. 【解答过程】解:∵二次函数y =mx 2+2mx +1=m (x +1)2﹣m +1, ∴对称轴为直线x =﹣1, ①m >0,抛物线开口向上,x =﹣1时,有最小值y =﹣m +1=﹣2, 解得:m =3;②m <0,抛物线开口向下,∵对称轴为直线x =﹣1,在﹣2≤x ≤2时有最小值﹣2, ∴x =2时,有最小值y =4m +4m +1=﹣2,解得:m =−38; 故选:C .【变式2-1】(2021•瓯海区模拟)已知二次函数y =ax 2﹣4ax ﹣1,当x ≤1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且﹣1≤x ≤6时,y 的最小值为﹣4,则a 的值为( ) A .1B .34C .−35D .−14【解题思路】根据二次函数y =ax 2﹣4ax ﹣1,可以得到该函数的对称轴,再根据当x ≤1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可以得到a 的正负情况,然后根据﹣1≤x ≤6时,y 的最小值为﹣4,即可得到a 的值. 【解答过程】解:∵二次函数y =ax 2﹣4ax ﹣1=a (x ﹣2)2﹣4a ﹣1, ∴该函数的对称轴是直线x =2, 又∵当x ≤1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a <0,∵当﹣1≤x ≤6时,y 的最小值为﹣4, ∴x =6时,y =a ×62﹣4a ×6﹣1=﹣4, 解得a =−14, 故选:D .【变式2-2】(2021•章丘区模拟)已知二次函数y =2ax 2+4ax +6a 2+3(其中x 是自变量),当x ≥2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且﹣2≤x ≤1时,y 的最小值为15,则a 的值为( ) A .1或﹣2B .−√2或√2C .﹣2D .1【解题思路】先求出二次函数的对称轴,再根据二次函数的增减性得出抛物线开口向下a <0,然后由﹣2≤x ≤1时,y 的最小值为15,可得x =1时,y =15,即可求出a . 【解答过程】解:∵二次函数y =2ax 2+4ax +6a 2+3(其中x 是自变量), ∴对称轴是直线x =−4a2×2a=−1, ∵当x ≥2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a <0,∵﹣2≤x ≤1时,y 的最小值为15, ∴x =1时,y =2a +4a +6a 2+3=15, ∴6a 2+6a ﹣12=0, ∴a 2+a ﹣2=0,∴a =1(不合题意舍去)或a =﹣2. 故选:C .【变式2-3】(2021•滨江区三模)已知二次函数y =12(m ﹣1)x 2+(n ﹣6)x +1(m ≥0,n ≥0),当1≤x ≤2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则mn 的最大值为( ) A .4B .6C .8D .494【解题思路】由二次函数解析式求出对称轴直线方程,分类讨论抛物线开口向下及开口向上的m ,n 的取值范围,将mn 转化为含一个未知数的整式求最值.【解答过程】解:抛物线y =12(m ﹣1)x 2+(n ﹣6)x +1的对称轴为直线x =6−nm−1, ①当m >1时,抛物线开口向上, ∵1≤x ≤2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6−n m−1≥2,即2m +n ≤8.解得n ≤8﹣2m , ∴mn ≤m (8﹣2m ),m (8﹣2m )=﹣2(m ﹣2)2+8, ∴mn ≤8.②当0≤m <1时,抛物线开口向下, ∵1≤x ≤2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6−n m−1≤1,即m +n ≤7,解得m ≤7﹣n , ∴mn ≤n (7﹣n ),n (7﹣n )=﹣(n −72)2+494, ∴mn ≤494, ∵0≤m <1, ∴此情况不存在.综上所述,mn 最大值为8. 故选:C .【题型3 二次函数中的定轴动区间求最值】【例3】(2020秋•马鞍山期末)当a﹣1≤x≤a时,函数y=x2﹣2x+1的最小值为1,则a的值为.【解题思路】利用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找出当y=1时x的值,结合当a﹣1≤x≤a时函数有最小值1,即可得出关于a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过程】解:当y=1时,有x2﹣2x+1=1,解得:x1=0,x2=2.∵当a﹣1≤x≤a时,函数有最小值1,∴a﹣1=2或a=0,∴a=3或a=0,故答案为:0或3.【变式3-1】(2021•济南模拟)函数y=﹣x2+4x﹣3,当﹣1≤x≤m时,此函数的最小值为﹣8,最大值为1,则m的取值范围是()A.0≤m<2B.0≤m≤5C.m>5D.2≤m≤5【解题思路】根据题目中的函数解析式和二次函数的性质,可以求得m的取值范围.【解答过程】解:∵y=﹣x2+4x﹣3=﹣(x﹣2)2+1,∴该函数图象开口向下,对称轴是直线x=2,顶点坐标为(2,1),∴x=﹣1和x=5对应的函数值相等,∵当﹣1≤x≤m时,此函数的最小值为﹣8,最大值为1,当x=﹣1时,y=﹣8,∴2≤m≤5,故选:D.【变式3-2】(2021•宁波模拟)若二次函数y=ax2﹣x+2的图象经过点(2,﹣1),当t≤x≤2时,y有最大值3,最小值﹣1,则t的取值范围应是()A.﹣6≤t≤2B.t≤﹣2C.﹣6≤t≤﹣2D.﹣2≤t≤2【解题思路】根据二次函数y=ax2﹣x+2的图象经过点(2,﹣1),可以求得a的值,然后即可得到该函数的解析式,再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和当t≤x≤2时,y有最大值3,最小值﹣1,即可得到t的取值范围.【解答过程】解:∵二次函数y=ax2﹣x+2的图象经过点(2,﹣1),∴﹣1=a×22﹣2+2,解得a=−1 4,∴y=−14x2﹣x+2=−14(x+2)2+3,∴该函数的图象开口向下,对称轴是直线x=﹣2,当x=﹣2时,该函数取得最大值3,∵当t≤x≤2时,y有最大值3,最小值﹣1,当x=2时,y=﹣1,∴﹣6≤t≤﹣2,故选:C.【变式3-3】(2021•莱芜区二模)已知二次函数y=(x+1)2﹣4,当a≤x≤b且ab<0时,y的最小值为2a,最大值为2b,则a+b的值为()A.2√3B.−72C.√3−2D.0【解题思路】根据a的取值范围分﹣1≤a<0,﹣b﹣2≤a<﹣1,a<﹣b﹣2三种情况讨论,求出满足题目条件的情况即可.【解答过程】解:∵a≤x≤b且ab<0,∴a,b异号,∴a<0,b>0,由二次函数的对称性,b关于对称轴的对称点为﹣b﹣2,若﹣1≤a<0,则(a+1)2﹣4=2a,解得a=−√3(舍),若﹣b﹣2≤a<﹣1,则﹣4=2a,a=﹣2,且(b+1)2﹣3=2b,解得b=√3,∴a+b=√3−2,若a<﹣b﹣2,则2a=﹣4,a=﹣2,2b=(a+1)2﹣4=﹣3,∴b=−32(舍),故选:C.【题型4 二次函数中求线段最值】【例4】(2020春•海淀区校级期末)如图,抛物线y=x2+5x+4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边),与y轴交于点C,连接AC,点P在线段AC上,过点P作x轴的垂线交抛物线于点Q,则线段PQ长的最大值为.【解题思路】先解方程x2+5x+4=0得A(﹣4,0),再确定C(0,4),则可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AC的解析式为y=x+4,设P(t,t+4)(﹣4≤t≤0),Q(t,t2+5t+4),所以PQ=t+4﹣(t2+5t+4),然后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解决问题.【解答过程】解:当y=0时,x2+5x+4=0,解得x1=﹣4,x2=﹣1,则A(﹣4,0),B(﹣1,0),当x=0时,y=x2+5x+4=4,则C(0,4),设直线AC的解析式为y=kx+b,把A(﹣4,0),C(0,4)代入得{−4k+b=0b=4,解得{k=1b=4,∴直线AC的解析式为y=x+4,设P(t,t+4)(﹣4≤t≤0),则Q(t,t2+5t+4),∴PQ=t+4﹣(t2+5t+4)=﹣t2﹣4t=﹣(t+2)2+4,∴当t=﹣2时,PQ有最大值,最大值为4.故答案为4.【变式4-1】(2020秋•镇平县期末)如图,直线y=−34x+3与x轴交于点C,与y轴交于点B,抛物线y=−38x 2+34x +3经过B ,C 两点,点E 是直线BC 上方抛物线上的一动点,过点E 作y 轴的平行线交直线BC 于点M ,则EM 的最大值为 .【解题思路】设出E 的坐标,表示出M 坐标,进而表示出EM ,化成顶点式即可求得EM 的最大值. 【解答过程】解:∵点E 是直线BC 上方抛物线上的一动点,∴点E 的坐标是(m ,−38m 2+34m +3),点M 的坐标是(m ,−34m +3),∴EM =−38m 2+34m +3﹣(−34m +3)=−38m 2+32m =−38(m 2﹣4m )=−38(m ﹣2)2+32, ∴当m =2时,EM 有最大值为32,故答案为32.【变式4-2】(2021•埇桥区模拟)对称轴为直线x =﹣1的抛物线y =x 2+bx +c ,与x 轴相交于A ,B 两点,其中点A 的坐标为(﹣3,0). (1)求点B 的坐标.(2)点C 是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点Q 是线段AC 上的动点,作QD ⊥x 轴交抛物线于点D ,求线段QD 长度的最大值.【解题思路】(1)利用二次函数对称性即可得出B 点坐标;(2)首先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进而求出直线AC 的解析式,再利用QD =﹣x ﹣3﹣(x 2+2x ﹣3)进而求出最值.【解答过程】解:(1)∵点A (﹣3,0)与点B 关于直线x =﹣1对称, ∴点B 的坐标为(1,0). (2)∵a =1,∴y =x 2+bx +c .∵抛物线过点(﹣3,0),且对称轴为直线x =﹣1, ∴{9−3b +c =0−b2=−1∴解得:{b =2c =−3,∴y =x 2+2x ﹣3,且点C 的坐标为(0,﹣3). 设直线AC 的解析式为y =mx +n , 则{−3m +n =0n =−3, 解得:{m =−1n =−3,∴y =﹣x ﹣3如图,设点Q 的坐标为(x .y ),﹣3≤x ≤0.则有QD =﹣x ﹣3﹣(x 2+2x ﹣3)=﹣x 2﹣3x =﹣(x +32)2+94∵﹣3≤−32≤0,∴当x =−32时,QD 有最大值94.∴线段QD 长度的最大值为94.【变式4-3】(2020秋•滨海新区期末)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y =ax 2+bx +52与x 轴交于A(5,0),B(﹣1,0)两点,与y轴交于点C.(Ⅰ)求抛物线的解析式;(Ⅱ)若点M是抛物线的顶点,连接AM,CM,求△ACM的面积;(Ⅲ)若点P是抛物线上的一动点,过点P作PE垂直y轴于点E,交直线AC于点D,过点D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点F,连接EF,当线段EF的长度最短时,求出点P的坐标.【解题思路】(Ⅰ)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解;(Ⅱ)△AMC的面积=S△MHC+S△MHA=12×MH×OA,即可求解;(Ⅲ)点D在直线AC上,设点D(m,−12m+52),由题意得,四边形OEDF为矩形,故EF=OD,即当线段EF的长度最短时,只需要OD最短即可,进而求解.【解答过程】解:(Ⅰ)令x=0,则y=52,即C(0,52)设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a(x﹣x1)(x﹣x2)=a(x﹣5)(x+1),将点C的坐标代入上式得:52=a(0﹣5)(0+1),解得a=−1 2,故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12(x﹣5)(x+1)=−12x2+2x+52;(Ⅱ)由抛物线的表达式得顶点M(2,92),过点M作MH∥y轴交AC于点H,设直线AC 的表达式为y =kx +t ,则{t =520=5k +t, 解得{k =−12t =52, 故直线AC 的表达式为y =−12x +52,当x =2时,y =32,则MH =92−32=3,则△AMC 的面积=S △MHC +S △MHA =12×MH ×OA =12×3×5=152; (Ⅲ)点D 在直线AC 上,设点D (m ,−12m +52),由题意得,四边形OEDF 为矩形,故EF =OD ,即当线段EF 的长度最短时,只需要OD 最短即可,则EF 2=OD 2=m 2+(−12m +52)2=54m 2−52m +254,∵54>0,故EF 2存在最小值(即EF 最小),此时m =1, 故点D (1,2),∵点P 、D 的纵坐标相同,故2=−12x 2+2x +52,解得x =2±√5,故点P 的坐标为(2+√5,2)或(2−√5,2).【题型5 二次函数中求线段和最值】【例5】(2020秋•安居区期末)如图,在抛物线y =﹣x 2上有A ,B 两点,其横坐标分别为1,2,在y 轴上有一动点C ,当BC +AC 最小时,则点C 的坐标是( )A .(0,0)B .(0,﹣1)C .(0,2)D .(0,﹣2)【解题思路】利用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求出点A ,B 的坐标,作点B 关于y 轴的对称点B ′,连接AB ′交y 轴于点C ,此时BC +AC 最小,由点B 的坐标可得出点B ′的坐标,由点A ,B ′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可求出直线AB ′的解析式,再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即可求出点C 的坐标.【解答过程】解:当x =1时,y =﹣12=﹣1,∴点A 的坐标为(1,﹣1);当x =2时,y =﹣22=﹣4,∴点B 的坐标为(2,﹣4).作点B 关于y 轴的对称点B ′,连接AB ′交y 轴于点C ,此时BC +AC 最小,如图所示.∵点B 的坐标为(2,﹣4),∴点B ′的坐标为(﹣2,﹣4).设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 =kx +b (k ≠0),将A (1,﹣1),B (﹣2,﹣4)代入y =kx +b 得:{k +b =−1−2k +b =−4, 解得:{k =1b =−2, ∴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 =x ﹣2.当x =0时,y =0﹣2=﹣2,∴点C 的坐标为(0,﹣2),∴当BC +AC 最小时,点C 的坐标是(0,﹣2).故选:D .【变式5-1】(2021•铁岭模拟)如图,已知抛物线y =﹣x 2+px +q 的对称轴为x =﹣3,过其顶点M 的一条直线y =kx +b 与该抛物线的另一个交点为N (﹣1,1).要在坐标轴上找一点P ,使得△PMN 的周长最小,则点P 的坐标为( )A .(0,2)B .(43,0)C .(0,2)或(43,0)D .以上都不正确【解题思路】首先,求得抛物线的解析式,根据抛物线解析式求得M 的坐标;欲使△PMN 的周长最小,MN 的长度一定,所以只需(PM +PN )取最小值即可.然后,过点M 作关于y 轴对称的点M ′,连接M ′N ,M ′N 与y 轴的交点即为所求的点P (如图1);过点M 作关于x 轴对称的点M ′,连接M ′N ,则只需M ′N 与x 轴的交点即为所求的点P (如图2).【解答过程】解:如图,∵抛物线y =﹣x 2+px +q 的对称轴为x =﹣3,点N (﹣1,1)是抛物线上的一点, ∴{−p −2=−31=−1−p +q, 解得{p =−6q =−4. ∴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x 2﹣6x ﹣4=﹣(x +3)2+5,∴M (﹣3,5).∵△PMN 的周长=MN +PM +PN ,且MN 是定值,所以只需(PM +PN )最小.如图1,过点M 作关于y 轴对称的点M ′,连接M ′N ,M ′N 与y 轴的交点即为所求的点P .则M ′(3,5).设直线M ′N 的解析式为:y =ax +t (a ≠0),则{5=3a +t 1=−a +t, 解得{a =1t =2, 故该直线的解析式为y =x +2.当x =0时,y =2,即P (0,2).同理,如图2,过点M 作关于x 轴对称的点M ′,连接M ′N ,则只需M ′N 与x 轴的交点即为所求的点P (−43,0).如果点P 在y 轴上,则三角形PMN 的周长=4√2+MN ;如果点P 在x 轴上,则三角形PMN 的周长=2√10+MN ;所以点P 在(0,2)时,三角形PMN 的周长最小.综上所述,符合条件的点P 的坐标是(0,2).故选:A .【变式5-2】(2021•包头)已知抛物线y =x 2﹣2x ﹣3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侧)与y 轴交于点C ,点D (4,y )在抛物线上,E 是该抛物线对称轴上一动点,当BE +DE 的值最小时,△ACE 的面积为 .【解题思路】解方程x 2﹣2x ﹣3=0得A (﹣1,0),B (3,0),则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 =1,再确定C (0,﹣3),D (4,5),连接AD 交直线x =1于E ,交y 轴于F 点,如图,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判断此时BE +DE 的值最小,接着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AD 的解析式为y =x +1,则F (0,1),然后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解答过程】解:当y =0时,x 2﹣2x ﹣3=0,解得x 1=﹣1,x 2=3,则A (﹣1,0),B (3,0),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 =1,当x =0时,y =x 2﹣2x ﹣3=﹣3,则C (0,﹣3),当x =4时,y =x 2﹣2x ﹣3=5,则D (4,5),连接AD 交直线x =1于E ,交y 轴于F 点,如图,∵BE +DE =EA +DE =AD ,∴此时BE +DE 的值最小,设直线AD 的解析式为y =kx +b ,把A (﹣1,0),D (4,5)代入得{−k +b =04k +b =5,解得{k =1b =1, ∴直线AD 的解析式为y =x +1,当x =1时,y =x +1=2,则E (1,2),当x =0时,y =x +1=1,则F (0,1),∴S △ACE =S △ACF +S △ECF =12×4×1+12×4×1=4. 故答案为4.【变式5-3】(2021•涪城区模拟)如图,抛物线y =53x 2−203x +5与x 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侧),与y 轴交于C ,在其对称轴上有一动点M ,连接MA 、MC 、AC ,则当△MAC 的周长最小时,点M 的坐标是 .【解题思路】点A 关于函数对称轴的对称点为点B ,连接CB 交函数对称轴于点M ,则点M 为所求点,即可求解.【解答过程】解:点A 关于函数对称轴的对称点为点B ,连接CB 交函数对称轴于点M ,则点M 为所求点,理由:连接AC ,由点的对称性知,MA =MB ,△MAC 的周长=AC +MA +MC =AC +MB +MC =CA +BC 为最小,令y =53x 2−203x +5=0,解得x =1或3,令x =0,则y =5,故点A 、B 、C 的坐标分别为(1,0)、(3,0)、(0,5),则函数的对称轴为x =12(1+3)=2,设直线BC 的表达式为y =kx +b ,则{0=3k +b b =5,解得{k =−53b =5, 故直线BC 的表达式为y =−53x +5,当x =2时,y =−53x +5=53,故点M 的坐标为(2,53). 【题型6 二次函数中求面积最值】【例6】(2020秋•盐城期末)如图,抛物线y =x 2+bx +c 与x 轴交于A (﹣1,0),B (3,0)两点,过点A 的直线l 交抛物线于点C (2,m ),点P 是线段AC 上一个动点,过点P 做x 轴的垂线交抛物线于点E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当P 在何处时,△ACE 面积最大.【解题思路】(1)利用交点式写出抛物线解析式;(2)先利用二次函数解析式确定C (2,﹣3),再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AC 的解析式为y =﹣x ﹣1,设E (t ,t 2﹣2t ﹣3)(﹣1≤t ≤2),则P (t ,﹣t ﹣1),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到△ACE 的面积=12×(2+1)×PE =32(﹣t 2+t +2),然后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解决问题.【解答过程】解:(1)抛物线解析式为y =(x +1)(x ﹣3),即y =x 2﹣2x ﹣3;(2)把C (2,m )代入y =x 2﹣2x ﹣3得m =4﹣4﹣3=﹣3,则C (2,﹣3),设直线AC 的解析式为y =mx +n ,把A (﹣1,0),C (2,﹣3)代入得{−m +n =02m +n =−3,解得{m =−1n =−1, ∴直线AC 的解析式为y =﹣x ﹣1;设E (t ,t 2﹣2t ﹣3)(﹣1≤t ≤2),则P (t ,﹣t ﹣1),∴PE =﹣t ﹣1﹣(t 2﹣2t ﹣3)=﹣t 2+t +2,∴△ACE 的面积=12×(2+1)×PE=32(﹣t 2+t +2)=−32(t −12)2+278,当t =12时,△ACE 的面积有最大值,最大值为278,此时P 点坐标为(12,−32). 【变式6-1】(2021春•金塔县月考)如图,已知抛物线经过A (4,0),B (1,0),C (0,﹣2)三点.(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直线AC 上方的该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D ,使得△DCA 的面积最大,若存在,求出点D 的坐标及△DCA 面积的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题思路】(1)根据题意设出抛物线的交点式,用待定系数法求解即可;(2)根据题意作出相关辅助线,用待定系数法求得直线AC解析式为y=12x﹣2,因为点D在抛物线上,所以可设其坐标为(x,−12x2+52x﹣2),点E在直线AC上则设点E坐标为(x,12x﹣2),由图形可知S△DCA=S△DCE+S△DAE,将相关坐标及线段的长度代入求解,再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得出△DCA面积的最大值.【解答过程】(1)设该抛物线解析式为y=a(x﹣4)(x﹣1),将点C(0,﹣2)坐标代入解析式得:﹣2=a(0﹣4)(0﹣1),解得a=−1 2,∴y=−12(x﹣4)(x﹣1)=−12x2+52x﹣2,故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12x2+52x﹣2,(2)如图,设存在点D在抛物线上,连接AD、CD,过点D作DE⊥x轴且与直线AC交于点E,设直线AC表达式为:y=kx+b(k≠0),将A(4,0),C(0,﹣2)代入其表达式得:{0=4k+b−2=b,解得{k=12b=−2,∴直线AC:y=12x﹣2,设点D坐标为(x,−12x2+52x﹣2),则点E坐标为(x,12x﹣2),S△DCA=S△DCE+S△DAE=12×DE×x E+12×DE×(x A﹣x E)=12×DE×x A=12×DE×4=2DE,∵DE=(−12x2+52x﹣2)﹣(12x﹣2)=−12x2+2x,∴S△DCA=2DE=2×(−12x2+2x)=﹣x2+4x=﹣(x﹣2)2+4,∴当x=2时,y=−12x2+52x﹣2═﹣2+5﹣2=1,即点D坐标为(2,1),此时△DCA的面积最大,最大值为4.【变式6-2】(2021春•无为市月考)如图,直线y=﹣x+n与x轴交于点A(3,0),与y轴交于点B,抛物线y=﹣x2+bx+c经过点A,B.(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P为直线AB上方的抛物线上一点,且点P的横坐标为m,求四边形BCAP的面积S关于点P横坐标m的函数解析式,并求S的最大值.【解题思路】(1)将点A坐标代入直线解析式可求n的值,可求点B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可求解;(2)过点P做PE⊥x轴于点E,与直线AB交于点D,求得C的坐标和D的坐标,然后根据S=S△ABC+S △ABP得到S关于m的函数解析式,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求得结论.【解答过程】解:(1)∵直线y=﹣x+n与x轴交于点A(3,0),∴0=﹣3+n,∴n=3,∴直线解析式为:y=﹣x+3,当x=0时,y=3,∴点B (0,3),∵抛物线y =﹣x 2+bx +c 经过点A ,B ,∴{c =3−9+3b +c =0, ∴{b =2c =3,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x 2+2x +3;(2)如图,过点P 做PE ⊥x 轴于点E ,与直线AB 交于点D ,∵点P 的横坐标为m ,∴点P 的坐标为(m ,﹣m 2+2m +3),∵点D 在直线AB 上,∴点D 的坐标为(m ,﹣m +3),∴PD =﹣m 2+2m +3﹣(﹣m +3)=﹣m 2+3m ,在y =﹣x 2+2x +3中.令y =0.则﹣x 2+2x +3=0,解得x 1=﹣1,x 2=3,∴点C 的坐标为(﹣1,0),∴S =S △ABC +S △ABP =12×4×3+12(﹣m 2+3m )×3=−32(m −32)2+758, ∴当m =32时,S 最大,最大值为758.【变式6-3】(2021春•无棣县月考)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y =x 2+bx +c 的图象与x 轴交于A 、B 两点,B 点的坐标为(3,0),与y 轴交于点C (0,﹣3),点P 是直线BC 下方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1)求二次函数解析式;(2)连接PO ,PC ,并将△POC 沿y 轴对折,得到四边形POP 'C .是否存在点P ,使四边形POP 'C 为菱形?若存在,求出此时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当点P运动到什么位置时,四边形ABPC的面积最大?求出此时P点的坐标和四边形ABPC的最大面积.【解题思路】(1)先根据点C坐标求出c=﹣3,再将点B坐标代入二次函数解析式中求出b,即可得出结论;(2)连接PP'交y轴于E,根据菱形的性质判断出点E是OC的中点,进而求出点P的纵坐标,最后代入二次函数解析式中求解,即可得出结论;(3)设出点P的坐标,进而利用梯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得出S四边形ABPC=−32(m−12)2+398,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过程】解:(1)∵二次函数y=x2+bx+c与y轴的交点C(0,﹣3),∴c=﹣3,∴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2+bx﹣3,∵点B(3,0)在二次函数图象上,∴9+3b﹣3=0,∴b=﹣2,∴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2﹣2x﹣3;(2)存在,理由:如图1,连接PP'交y轴于E,∵四边形POP'C为菱形,∴PP'⊥OC,OE=CE=12OC,∵点C(0,﹣3),∴OC=3,∴OE=3 2,∴E (0,−32),∴点P 的纵坐标为−32,由(1)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 =x 2﹣2x ﹣3, ∴x 2﹣2x ﹣3=−32,∴x =2−√102或x =2+√102,∵点P 在直线BC 下方的抛物线上,∴0<x <3,∴点P (2+√102,−32);(3)如图2,过点P 作PF ⊥x 轴于F ,则PF ∥OC , 由(1)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 =x 2﹣2x ﹣3, 令y =0,则x 2﹣2x ﹣3=0,∴x =﹣1或x =3,∴A (﹣1,0),∴设P (m ,m 2﹣2m ﹣3)(0<m <3),∴F (m ,0),∴S 四边形ABPC =S △AOC +S 梯形OCPF +S △PFB =12OA •OC +12(OC +PF )•OF +12PF •BF =12×1×3+12(3﹣m 2+2m +3)•m +12(﹣m 2+2m +3)•(3﹣m ) =−32(m −32)2+758,∴当m =32时,四边形ABPC 的面积最大,最大值为758,此时,P (32,−154),即点P 运动到点(32,−154)时,四边形ABPC 的面积最大,其最大值为758.。
培优补差资料四(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1)
![培优补差资料四(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1)](https://img.taocdn.com/s3/m/5c65ddf376eeaeaad1f330bd.png)
培养补差资料四内容:闭区间上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一) 对二次函数的区间最值结合函数图象总结如下: 当a >0时⎪⎪⎩⎪⎪⎨⎧+<-+≥-=))((212)())((212)()(21max如图如图,,n m a b n f n m a b m f x f ⎪⎪⎪⎩⎪⎪⎪⎨⎧<-≤-≤->-=)(2)()(2)2()(2)()(543m i n 如图如图如图,,,m a b m f n a b m a b f n a b n f x f当a <0时⎪⎪⎪⎩⎪⎪⎪⎨⎧<-≤-≤->-=)(2)()(2)2()(2)()(876max如图如图如图,,,m a b m f n a b m a b f n a b n f x f f x f m b a m n f n b a m n ()()()()()()()min =-≥+-<+⎧⎨⎪⎪⎩⎪⎪,,如图如图212212910一、开口方向、对称轴、给定区间都确定例1. 函数y x x =-+-242在区间[0,3]上的最大值是_________,最小值是_______。
解:函数y x x x =-+-=--+224222()是定义在区间[0,3]上的二次函数,其对称轴方程是x =2,顶点坐标为(2,2),且其图象开口向下,显然其顶点横坐标在[0,3]上,如图1所示。
函数的最大值为f ()22=,最小值为f ()02=-。
图1点评:先配方,结合函数图象和单调性,二次函数最值容易求出;由于二次函数最值总是在闭区间的端点或抛物线的顶点处取到,也可以将区间端点和顶点处的函数值计算出来,通过比较大小,计算出最值。
练习:已知函数2()2tan 1,[1,3],f x x x x θ=+-∈-,当6πθ=-时,求函数f(x)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解析:6πθ=-时, 234()()33f x x =--,所以33x =时,min 4();13f x x =-=-时,max 23()3f x =二、对称轴位置、给定区间确定,开口方向不确定例2求2()21(0),[4,3]f x kx kx k x =++≠∈-的最值解析:,1)1(12)(22k x k kx kx x f -++=++=二次函数开口方向不确定,对称轴和给定的区间确定,对称轴方程为x=1-,当0>k 时, ,151)3()(,1)1()(max min k f x f k f x f +==-=-= 当0<k 时, ,151)3()(,1)1()(min max k f x f k f x f +==-=-=点评:当二次函数对称轴位置、给定区间固定,开口方向不确定时,只要讨论开口方向向上和向下两种情况。
2020年中考代数综合第2讲:二次函数图象与线段公共点问题
![2020年中考代数综合第2讲:二次函数图象与线段公共点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c531db05ec3a87c24028c4b8.png)
2020 年中考代数综合第 2 讲:二次函数图象与线段公共点问题【案例赏析】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y=x2﹣2x+a﹣3,当a=0 时,抛物线与y 轴交于点A,将点A 向右平移4 个单位长度,得到点B.(1)求点B 的坐标;(2)将抛物线在直线y=a 上方的部分沿直线y=a 翻折,图象的其他部分保持不变,得到一个新的图象,记为图形M,若图形M 与线段AB 恰有两个公共点,结合函数的图象,求a 的取值范围.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抛物线y=x2﹣mx+n.(1)当m=2 时,①求抛物线的对称轴,并用含n 的式子表示顶点的纵坐标;②若点A(﹣2,y1),B(x2,y2)都在抛物线上,且y2>y1,则x2的取值范围是;(2)已知点P(﹣1,2),将点P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点Q.当n=3时,若抛物线与线段PQ 恰有一个公共点,结合函数图象,求m 的取值范围.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y=x2+2x+a﹣3,当a=0 时,抛物线与y 轴交于点A,将点A 向左平移4 个单位长度,得到点B.(1)求点B 的坐标;(2)抛物线与直线y=a 交于M、N 两点,将抛物线在直线y=a 下方的部分沿直线y=a 翻折,图象的其他部分保持不变,得到一个新的图象,即为图形M.①求线段MN 的长;②若图形M 与线段AB 恰有两个公共点,结合函数图象,直接写出a 的取值范围.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C1:y=ax2﹣2ax﹣3a(a≠0)和点A(0,﹣3),将点A 向右平移2 个单位,再向上平移5 个单位,得到点B.(1)求点B 的坐标;(2)求抛物线C1 的对称轴;(3)把抛物线C1 沿x 轴翻折,得到一条新抛物线C2,抛物线C2 与抛物线C1 组成的图象记为G,若图象G 与线段AB 恰有一个交点时,结合图象,求a 的取值范围.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y=mx2﹣2mx+2(m≠0)与y 轴交于点A,其对称轴与x 轴交于点B.(1)求点A,B 的坐标;(2)点C,D在x轴上(点C在点D的左侧),且与点B的距离都为2,若该抛物线与线段CD 有两个公共点,结合函数的图象,求m 的取值范围.【专项突破】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y=2x﹣3 与y 轴交于点A,点A 与点B 关于x 轴对称,过点B 作y 轴的垂线l,直线l 与直线y=2x﹣3 交于点C.(1)求点C 的坐标;(2)如果抛物线y=nx2﹣4nx+5n(n>0)与线段BC 有唯一公共点,求n 的取值范围.7.已知:过点A(3,0)直线l1:y=x+b 与直线l2:y=﹣2x 交于点B.抛物线y=ax2+bx+c的顶点为B.(1)求点B 的坐标;(2)如果抛物线y=ax2+bx+c 经过点A,求抛物线的表达式;(3)直线x=﹣1 分别与直线l1,l2 交于C,D 两点,当抛物线y=ax2+bx+c 与线段CD 有交点时,求 a 的取值范围.8.已知:抛物线y=ax 2+4ax+4a (a>0)(1)求抛物线的顶点坐标;(2)若抛物线经过点A(m,y1),B(n,y2),其中﹣4<m≤﹣3,0<n≤1,则y1 y2(用“<”或“>”填空);(3)如图,矩形CDEF的顶点分别为C(1,2),D(1,4),E(﹣3,4),F(﹣3,2),若该抛物线与矩形的边有且只有两个公共点(包括矩形的顶点),求a的取值范围.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y=x2﹣2x+n﹣1 与y 轴交于点A,其对称轴与x 轴交于点B.(1)当△OAB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时,求n 的值;(2)点C的坐标为(3,0),若该抛物线与线段OC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结合函数的图象求n 的取值范围.10.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bx+8(a≠0)与x轴交于A(﹣2,0),B两点,与y轴交于C 点,tan∠ABC=2.(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及其顶点D 的坐标;(2)过点A、B 作x 轴的垂线,交直线CD 于点E、F,将抛物线沿其对称轴向上平移m 个单位,使抛物线与线段EF(含线段端点)只有 1 个公共点.求m 的取值范围.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y=x2﹣2mx+m2﹣m+2 的顶点为D.线段AB 的两个端点分别为A(﹣3,m),B(1,m).(1)求点D的坐标(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2)若该抛物线经过点B(1,m),求m的值;(3)若线段AB 与该抛物线只有一个公共点,结合函数的图象,求m 的取值范围.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y=﹣x2+2mx﹣m2﹣m+1(1)当抛物线的顶点在x 轴上时,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不论m 取何值时,抛物线的顶点始终在一条直线上,求该直线的解析式;(3)若有两点A(﹣1,0),B(1,0),且该抛物线与线段AB始终有交点,请直接写出m 的取值范围.13.已知:直线l:y=x+2与过点(0,﹣2),且与平行于x轴的直线交于点A,点A关于直线x=﹣1 的对称点为点B.(1)求A,B 两点的坐标;(2)若抛物线y=﹣x2+bx+c 经过A,B 两点,求抛物线解析式;(3)若抛物线y=﹣x2+bx+c 的顶点在直线l 上移动,当抛物线与线段AB 有一个公共点时,求抛物线顶点横坐标t 的取值范围.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y=ax2+bx﹣与y 轴交于点A,将点A 向右平移2 个单位长度,得到点B,点B 在抛物线上.(1)求点B的坐标(用含a的式子表示);(2)求抛物线的对称轴;(3)已知点P(,﹣),Q(2,2).若抛物线与线段PQ恰有一个公共点,结合函数图象,求a 的取值范围.1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y=4x+4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B,抛物线y=ax2+bx﹣3a 经过点A,将点B 向右平移5 个单位长度,得到点C.(1)求点C 的坐标;(2)求抛物线的对称轴;(3)若抛物线与线段BC 恰有一个公共点,结合函数图象,求a 的取值范围.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过点(0,2)且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与直线y=x﹣1 交于点A,点A 关于直线x=1 的对称点为B,抛物线C1:y=x2+bx+c 经过点A,B.(1)求点A,B 的坐标;(2)求抛物线C1 的表达式及顶点坐标;(3)若抛物线C2:y=ax2(a≠0)与线段AB 恰有一个公共点,结合函数的图象,求a 的取值范围.1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y=mx2+(m﹣3)x﹣3(m>0)与x 轴交于A、B 两点(点A在点B左侧),与y轴交于点C,AB=4,点D为抛物线的顶点.(1)求点A 和顶点D 的坐标;(2)将点D 向左平移4 个单位长度,得到点E,求直线BE 的表达式;(3)若抛物线y=ax2﹣6 与线段DE 恰有一个公共点,结合函数图象,求a 的取值范围.1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y=x2﹣2mx+m2﹣1 与y 轴交于点C.(1)试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抛物线的顶点坐标;(2)将抛物线y=x2﹣2mx+m2﹣1沿直线y=﹣1翻折,得到的新抛物线与y轴交于点D.若m>0,CD=8,求m 的值;(3)已知A(2k,0),B(0,k),在(2)的条件下,当线段AB与抛物线y=x2﹣2mx+m2﹣1 只有一个公共点时,直接写出k 的取值范围.19.直线y=﹣3x+3 与x 轴、y 轴分别父于A、B 两点,点A 关于直线x=﹣1 的对称点为点C.(1)求点C 的坐标;(2)若抛物线y=mx2+nx﹣3m(m≠0)经过A、B、C 三点,求抛物线的表达式;(3)若抛物线y=ax2+bx+3(a≠0)经过A,B 两点,且顶点在第二象限.抛物线与线段AC 有两个公共点,求a 的取值范围.2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抛物线y=ax2+bx+a﹣2 的对称轴是直线x=1.(1)用含a 的式子表示b,并求抛物线的顶点坐标;(2)已知点A(0,﹣4),B(2,﹣3),若抛物线与线段AB没有公共点,结合函数图象,求a 的取值范围;(3)若抛物线与x轴的一个交点为C(3,0),且当m≤x≤n时,y的取值范围是m≤y ≤6,结合函数图象,直接写出满足条件的m,n 的值.2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点A(0,2),B(2,2),抛物线F:y=x2﹣2mx+m2﹣2.(1)求抛物线F的顶点坐标(用含m的式子表示);(2)当抛物线F 与线段AB 有公共点时,直接写出m 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y=x2﹣2x+a﹣3,当a=0 时,抛物线与y 轴交于点A,将点A 向右平移4 个单位长度,得到点B.(1)求点B 的坐标;(2)将抛物线在直线y=a 上方的部分沿直线y=a 翻折,图象的其他部分保持不变,得到一个新的图象,记为图形M,若图形M 与线段AB 恰有两个公共点,结合函数的图象,求a 的取值范围.【分析】(1)由题意直接可求A,根据平移点的特点求B;(2)图形M 与线段AB 恰有两个公共点,y=a 要在AB 线段的上方,当函数经过点A 时,AB 与函数两个交点的临界点;【解答】解:(1)当a=0时,∴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2x﹣3 A(0,﹣3),∵将点A 向右平移4 个单位长度,得到点B.∴B(4,﹣3);(2)当函数经过点A 时,a=0,有三个交点.∵图形M 与线段AB 恰有两个公共点,∴y=a 要在AB 线段的上方,∴a>﹣3∴﹣3<a<0,当a=1 时,y=x2﹣2x+a﹣3 沿着y=1 翻折,此时,图形M 与线段AB 恰有两个公共点.综上所述:﹣3<a<0 或a=1.【点评】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熟练掌握二次函数图象的特点,函数与线段相交的交点情况是解题的关键.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抛物线y=x2﹣mx+n.(1)当m=2 时,①求抛物线的对称轴,并用含n 的式子表示顶点的纵坐标;②若点A(﹣2,y1),B(x2,y2)都在抛物线上,且y2>y1,则x2的取值范围是x2<﹣2 或x2>4 ;(2)已知点P(﹣1,2),将点P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点Q.当n=3时,若抛物线与线段PQ 恰有一个公共点,结合函数图象,求m 的取值范围.【分析】(1)①把m=2 代入抛物线解析式,利用x=﹣,求出对称轴,然后把顶点横坐标代入,即可用含n 的式子表示出顶点的纵坐标;②利用抛物线的对称性,及开口向上,可知离对称轴越远,函数值越大,从而可解;(2)把n=3代入,再分抛物线经过点Q,抛物线经过点P(﹣1,2),抛物线的顶点在线段PQ 上,三种情况分类讨论,得出相应的m 值,从而得结论.【解答】解:(1)①∵m=2,∴抛物线为y=x2﹣2x+n.∵x=﹣=1,∴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当线x=1 时,y=1﹣2+n=n﹣1,∴顶点的纵坐标为:n﹣1.②∵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开口向上,x=﹣2 到x=1 的距离为3,∴点A(﹣2,y1),B(x2,y2)都在抛物线上,且y2>y1,则x2的取值范围是x2<﹣2或x2>4,故答案为:x2<﹣2 或x2>4.(2)∵点P(﹣1,2),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点Q.∴点Q的坐标为(3,2),∵n=3,抛物线为y=x2﹣mx+3.当抛物线经过点Q(3,2)时,2=32﹣3m+3,解得;当抛物线经过点P(﹣1,2)时,2=(﹣1)2+m+3,解得m=﹣2;当抛物线的顶点在线段PQ 上时,=2,解得m=±2.结合图象可知,m 的取值范围是m≤﹣2 或m=2 或.故答案为:m≤﹣2 或m=2 或.【点评】本题考查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以及二次函数的对称性和抛物线与线段交点个数的问题,属于中等难度的题目.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y=x2+2x+a﹣3,当a=0 时,抛物线与y 轴交于点A,将点A 向左平移4 个单位长度,得到点B.(1)求点B 的坐标;(2)抛物线与直线y=a 交于M、N 两点,将抛物线在直线y=a 下方的部分沿直线y=a 翻折,图象的其他部分保持不变,得到一个新的图象,即为图形M.①求线段MN 的长;②若图形M 与线段AB 恰有两个公共点,结合函数图象,直接写出a 的取值范围.【分析】(1)求出A(0,﹣3),即可得到B(﹣4,﹣3);(2)令x2+2x+a﹣3=a 即可求出MN 的长;(3)顶点(﹣1,a﹣4),关于y=a的对称点为(﹣1,a+4),当a+4=﹣3时,a=﹣7,此时图形M 与线段AB 恰有两个公共点,当a=﹣6 时,y=x2+2x﹣9,y=﹣6,y=x2+2x ﹣9 关于y=﹣6 翻折部分的函数解析式为y=﹣x2﹣2x﹣4,当x=0 时,y=﹣4,当a=﹣6 时,图形与y=﹣6 有三个交点,由此可知在﹣6≤a<﹣7 时,图形与y=a 有三个交点,y=a 要在线段AB 的下方,a<﹣3,故﹣6<a<﹣3 且a=﹣7.【解答】解:(1)当a=0时,A(0,﹣3),∴B(﹣4,﹣3);(2)①∵抛物线y=x2+2x+a﹣3 与直线y=a 交于M、N 两点,∴x2+2x+a﹣3=a 即x2+2x﹣3=0,∴MN=4;②顶点(﹣1,a﹣4),关于y=a的对称点为(﹣1,a+4),当a+4=﹣3 时,a=﹣7,此时图形M 与线段AB 恰有两个公共点,当a=﹣6 时,y=x2+2x﹣9,y=﹣6,y=x2+2x﹣9 关于y=﹣6 翻折部分的函数解析式为y=﹣x2﹣2x﹣4,当x=0 时,y=﹣4,当a=﹣6 时,图形与y=﹣6 有三个交点,∴在﹣6≤a<﹣7 时,图形与y=a 有三个交点,∴y=a 要在线段AB 的下方,∴a<﹣3,∴﹣6<a<﹣3 且a=﹣7.【点评】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能够画出M 图形,结合函数图象,运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求解是关键.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C1:y=ax2﹣2ax﹣3a(a≠0)和点A(0,﹣3),将点A 向右平移2 个单位,再向上平移5 个单位,得到点B.(1)求点B 的坐标;(2)求抛物线C1 的对称轴;(3)把抛物线C1 沿x 轴翻折,得到一条新抛物线C2,抛物线C2 与抛物线C1 组成的图象记为G,若图象G 与线段AB 恰有一个交点时,结合图象,求a 的取值范围.【分析】(1)根据坐标平移的特点是左减右加、上加下减可以求得点B 的坐标;(2)根据抛物线C1:y=ax2﹣2ax﹣3a(a≠0)可以求得该抛物线的对称轴;(3)根据翻折的性质和二次函数的性质可以求得a 的取值范围,本题得以解决.【解答】解:(1)∵点A(0,﹣3),将点A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得到点B,∴点B的坐标为(2,2);(2)∵抛物线C1:y=ax2﹣2ax﹣3a,∴对称轴是直线x=﹣=1;(3)当抛物线C1:y=ax2﹣2ax﹣3a 过点A(0,﹣3)时,此时﹣3a=﹣3,得a=1,∵对称轴是直线x=1,∴当x=2 时,y<3,点B 在抛物线C2 下方,此时抛物线C1 与线段AB 一个交点,抛物线C2 与线段AB 没有交点,当抛物线C1:y=ax2﹣2ax﹣3a 过点(0,﹣2)时,﹣3a=﹣2,得a=,∵对称轴是直线x=1,∴当x=2 时,y=2,点B 在抛物线C2 上,此时抛物线C1 与线段AB 一个交点,抛物线C2 与线段AB 有一个交点,∴a 的取值范围是;同理可得,当抛物线C2:y=﹣ax2+2ax+3a 过点A(0,﹣3)或(0,﹣2)时,可以求得a=﹣1 或a=﹣,∴a 的取值范围是﹣1≤a<﹣,由上可得,a 的取值范围是﹣1≤a<﹣或.【点评】本题是一道二次函数综合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和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y=mx2﹣2mx+2(m≠0)与y 轴交于点A,其对称轴与x 轴交于点B.(1)求点A,B 的坐标;(2)点C,D在x轴上(点C在点D的左侧),且与点B的距离都为2,若该抛物线与线段CD 有两个公共点,结合函数的图象,求m 的取值范围.【分析】(1)求出x=0 时y 的值与y=0 时x 的值即可得答案;(2)分m>0 和m<0 两种情况,结合函数图象可得.【解答】解:(1)由题意,当x=0时,y=2.∴A(0,2).∵y=mx2﹣2mx+2=m(x﹣1)2+2﹣m,∴对称轴为直线x=1.∴B(1,0).(2)由题意,C(﹣1,0),D(3,0).①当m>0 时,结合函数图象可知,满足题意的抛物线的顶点须在x 轴下方,即2﹣m<0.∴m>2.②当m<0 时,过C(﹣1,0)的抛物线的顶点为E(1,).结合函数图象可知,满足条件的抛物线的顶点须在点 E 上方或与点E 重合,即2﹣m≥.∴m≤.综上所述,m 的取值范围为m>2 或m≤.【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y=2x﹣3 与y 轴交于点A,点A 与点B 关于x 轴对称,过点B 作y 轴的垂线l,直线l 与直线y=2x﹣3 交于点C.(1)求点C 的坐标;(2)如果抛物线y=nx2﹣4nx+5n(n>0)与线段BC 有唯一公共点,求n 的取值范围.【分析】(1)根据题意分别求出点A、B、C 的坐标;(2)求得抛物线的对称轴,顶点的坐标;再分类讨论①当n>3 时;②当n=3 时;③ 当0<n<3 时,抛物线y=nx2﹣4nx+5n(n>0)与线段BC 有唯一公共点,求n 的取值范围.【解答】解:(1)∵直线y=2x﹣3与y轴交于点A(0,﹣3),∴点A关于x轴的对称点B(0,3),l为直线y=3,∵直线y=2x﹣3 与直线l 交于点C,∴点C坐标为(3,3),(2)∵抛物线y=nx2﹣4nx+5n(n>0),∴y=nx2﹣4nx+4n+n=n(x﹣2)2+n(n>0)∴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2,顶点坐标为(2,n),∵点B(0,3),点C(3,3),①当n>3 时,抛物线的最小值为n>3,与线段BC 无公共点;②当n=3时,抛物线的顶点为(2,3),在线段BC上,此时抛物线与线段BC有一个公共点;③当0<n<3 时,抛物线最小值为n,与线段BC 有两个公共点;如果抛物线y=n(x﹣2)2+n 经过点B,则3=5n,解得n=,由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2,可知抛物线经过点(4,3),点(4,3)不在线段BC 上,此时抛物线与线段BC 有一个公共点B;如果抛物线y=n(x﹣2)2+n 经过点C,则3=2n,解得n=,由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2,可知抛物线经过点(1,3),点(1,3)在线段BC 上,此时抛物线与线段BC 有两个公共点;综上所述,当≤n<或n=3 时,抛物线与线段BC 有一个公共点.【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的性质,以及一次函数的性质,根据题意得出关于n 的不等式组是解题的关键.7.已知:过点A(3,0)直线l1:y=x+b 与直线l2:y=﹣2x 交于点B.抛物线y=ax2+bx+c的顶点为B.(1)求点B 的坐标;(2)如果抛物线y=ax2+bx+c 经过点A,求抛物线的表达式;(3)直线x=﹣1 分别与直线l1,l2 交于C,D 两点,当抛物线y=ax2+bx+c 与线段CD 有交点时,求 a 的取值范围.【分析】(1)将点A 的坐标代入直线l1,求出其函数表达式,联立直线l1、l2 表达式成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得出点B 的坐标;(2)设抛物线y=ax2+bx+c 的顶点式为y=a(x﹣h)2+k,由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即可得出y=a(x﹣1)2﹣2,再根据点C 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得出结论;(3)根据两直线相交,求出点C、D 的坐标,将其分别代入y=a(x﹣1)2﹣2 中求出a 的值,由此即可得出抛物线y=ax2+bx+c 与线段CD 有交点时,a 的取值范围.【解答】解:(1)将A(3,0)代入直线l1:y=x+b中,0=3+b,解得:b=﹣3,∴直线l1:y=x﹣3.联立直线l1、l2 表达式成方程组,,解得:,∴点B的坐标为(1,﹣2).(2)设抛物线y=ax2+bx+c 的顶点式为y=a(x﹣h)2+k,∵抛物线y=ax2+bx+c的顶点为B(1,﹣2),∴y=a(x﹣1)2﹣2,∵抛物线y=ax2+bx+c 经过点A,∴a(3﹣1)2﹣2=0,解得:a=,∴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x﹣1)2﹣2.(3)∵直线x=﹣1 分别与直线l1,l2 交于C、D 两点,∴C、D两点的坐标分别为(﹣1,﹣4),(﹣1,2),当抛物线y=ax2+bx+c 过点C 时,a(﹣1﹣1)2﹣2=﹣4,解得:a=﹣;当抛物线y=ax2+bx+c 过点D 时,a(﹣1﹣1)2﹣2=2,解得:a=1.∴当抛物线y=ax2+bx+c 与线段CD 有交点时,a 的取值范围为﹣≤a≤1 且a≠0.【点评】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两直线相交与平行、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以及二次函数的三种形式,解题的关键是:(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l1的表达式;(2)将二次函数一般式改写为顶点式;(3)分别代入C、D点的坐标求出a 值.8.已知:抛物线y=ax 2+4ax+4a (a>0)(1)求抛物线的顶点坐标;(2)若抛物线经过点A(m,y1),B(n,y2),其中﹣4<m≤﹣3,0<n≤1,则y1<y2(用“<”或“>”填空);(3)如图,矩形CDEF的顶点分别为C(1,2),D(1,4),E(﹣3,4),F(﹣3,2),若该抛物线与矩形的边有且只有两个公共点(包括矩形的顶点),求a的取值范围.【分析】(1)把抛物线解析式化为顶点式可求得其顶点坐标;(2)由抛物线的对称性可知当开口向上时,离对称轴越近其函数值则越小,则可求得答案;(3)由于抛物线的顶点确定,且开口向上,所以当抛物线开口越大时a 的值越小,当抛物线开口越小时a 的值越大,可知当抛物线过C 时a 有最小值,当抛物线过F 时a 有最大值,则可求得a 的取值范围.【解答】解:(1)∵y=a (x 2+4x+4 )=a (x+2 )2,∴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2,0);(2)∵a>0,且对称轴为直线x=﹣2,∴当函数图象上的点离对称轴越近时其函数值越小,∵﹣4<m≤﹣3,0<n≤1,∴A 点离对称轴x=﹣2 近,∴y 1<y 2,故答案为:<;(3)∵y=a(x+2)2开口向上,且顶点为(﹣2,0),∴当开口越大时a 的值越小,当开口越小时 a 的值越大,∴当抛物线过点C 时 a 有最小值,当抛物线过点F 时a 有最大值代入点C(1,2),得a=,代入点F(﹣3,2),得a=2,∴<a<2.【点评】本题为二次函数的综合应用,涉及二次函数的性质、二次函数的开口大小、二次函数的比较大小及数形结合思想等知识.在(1)中把二次函数解析式化为顶点式是解题的关键,在(2)中掌握抛物线上的点离对称轴的距离的远近与函数值的大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在(3)中掌握抛物线的开口大小与二次项系数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本题考查知识点不多,但综合性很强,难度适中.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y=x2﹣2x+n﹣1 与y 轴交于点A,其对称轴与x 轴交于点B.(1)当△OAB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时,求n 的值;(2)点C的坐标为(3,0),若该抛物线与线段OC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结合函数的图象求n 的取值范围.【分析】(1)先求得点B 的坐标,再根据△OAB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出点A 的坐标,代入求得n 即可;(2)分两种情况:抛物线的顶点在x 轴上和抛物线的顶点在x 轴下方两种情况求解可得.【解答】解:(1)二次函数的对称轴是x=﹣=1,则B的坐标是(1,0),当△OAB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时,OA=OB=1,则A的坐标是(0,1)或(0,﹣1).抛物线y=x2﹣2x+n﹣1与y轴交于点A的坐标是(0,n﹣1).则n﹣1=1 或n﹣1=﹣1,解得n=2 或n=0;(2)①当抛物线的顶点在x 轴上时,△=(﹣2)2﹣4(n﹣1)=0,解得:n=2;②当抛物线的顶点在x 轴下方时,如图,由图可知当x=0 时,y<0;当x=3 时,y≥0,即,解得:﹣2≤n<1,综上,﹣2≤n<1 或n=2.【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象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明确等腰直角三角形中两条边相等,解题的关键是根据抛物线与线段OC 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得出x=0 时y<0;x=3 时,y≥0 的结论.10.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bx+8(a≠0)与x轴交于A(﹣2,0),B两点,与y轴交于C 点,tan∠ABC=2.(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及其顶点D 的坐标;(2)过点A、B 作x 轴的垂线,交直线CD 于点E、F,将抛物线沿其对称轴向上平移m 个单位,使抛物线与线段EF(含线段端点)只有 1 个公共点.求m 的取值范围.【分析】(1)由OC=8、tan∠ABC=2 得点 B 坐标,将点A、B 坐标代入求解可得;(2)先求出直线CD 解析式和点E、F 坐标,设平移后解析式为y=﹣(x﹣1)2+9+m,结合图象根据抛物线与线段EF(含线段端点)只有1 个公共点,求得临界时m 的值,从而得出答案,【解答】解:(1)由抛物线的表达式知,点C(0,8),即OC=8;Rt△OBC 中,OB=OC•tan∠ABC=8×=4,则点B(4,0).将A、B 的坐标代入抛物线的表达式中,得:,解得:,∴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x2+2x+8,∵y=﹣x2+2x+8=﹣(x﹣1)2+9,∴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D(1,9).(2)设直线CD 的表达式为y=kx+8,∵点D(1,9),∴直线CD 表达式为y=x+8.∵过点A、B 作x 轴的垂线,交直线CD 于点E、F,可得:E(﹣2,6),F(4,12).设抛物线向上平移m个单位长度(m>0),则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x﹣1)2+9+m;当抛物线过E(﹣2,6)时,m=6,当抛物线过F(4,12)时,m=12,∵抛物线与线段EF(含线段端点)只有1 个公共点,∴m 的取值范围是6<m≤1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及抛物线与直线的交点问题,利用图象与线段只有一个交点得出临界是m 的值是解题关键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y=x2﹣2mx+m2﹣m+2 的顶点为D.线段AB 的两个端点分别为A(﹣3,m),B(1,m).(1)求点D的坐标(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2)若该抛物线经过点B(1,m),求m的值;(3)若线段AB 与该抛物线只有一个公共点,结合函数的图象,求m 的取值范围.【分析】(1)由y=x2﹣2mx+m2﹣m+2=(x﹣m)2﹣m+2,于是得到结论;(2)由于抛物线经过点B(1,m),得方程于是得到结论;(3)根据题意得到线段AB:y=m(﹣3≤x≤1),与y=x2﹣2mx+m2﹣m+2联立得到x2﹣2mx+m2﹣2m+2=0,令y′=x2﹣2mx+m2﹣2m+2,若抛物线y=x2﹣2mx+m2﹣m+2 与线段AB 只有1 个公共点,于是得到结论.【解答】解:(1)∵y=x2﹣2mx+m2﹣m+2=(x﹣m)2﹣m+2,∴D(m,﹣m+2);(2)∵抛物线经过点B(1,m),∴m=1﹣2m+m2﹣m+2,解得:m=3 或m=1;(3)根据题意:∵A(﹣3,m),B(1,m),∴线段AB:y=m(﹣3≤x≤1),与y=x2﹣2mx+m2﹣m+2 联立得:x2﹣2mx+m2﹣2m+2=0,令y=x2﹣2mx+m2﹣2m+2,若抛物线y=x2﹣2mx+m2﹣m+2 与线段AB 只有1 个公共点,即函数y 在﹣3≤x≤1 范围内只有一个零点,当x=﹣3 时,y=m2+4m+11>0,∵△>0,∴此种情况不存在,当x=1 时,y=m2﹣4m+3≤0,解得1≤m≤3.解法二:由题意或,解得1≤m≤3.【点评】本题考查了抛物线的性质,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考查了转化思想和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y=﹣x2+2mx﹣m2﹣m+1(1)当抛物线的顶点在x 轴上时,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不论m 取何值时,抛物线的顶点始终在一条直线上,求该直线的解析式;(3)若有两点A(﹣1,0),B(1,0),且该抛物线与线段AB始终有交点,请直接写出m 的取值范围.【分析】(1)利用配方法求出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m,﹣m+1),根据顶点在x轴上,得出﹣m+1=0,求出m=1,即可得出抛物线的解析式;(2)由于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m,﹣m+1),即可得出顶点在直线y=﹣x+1上;(3)把点A(﹣1,0)代入y=﹣x2+2mx﹣m2﹣m+1,求出m 的值,再把B(1,0)代入y=﹣x2+2mx﹣m2﹣m+1,求出m 的值,即可求解.【解答】解:(1)∵y=﹣x2+2mx﹣m2﹣m+1=﹣(x﹣m)2﹣m+1,∴顶点坐标是(m,﹣m+1),∵抛物线的顶点在x 轴上,∴﹣m+1=0,∴m=1,∴y=﹣x2+2x﹣1;(2)∵抛物线y=﹣x2+2mx﹣m2﹣m+1的顶点坐标是(m,﹣m+1),∴抛物线的顶点在直线y=﹣x+1 上;(3)当抛物线y=﹣x2+2mx﹣m2﹣m+1 过点A(﹣1,0)时,﹣1﹣2m﹣m2﹣m+1=0,解得m1=0,m2=﹣3,当抛物线y=﹣x2+2mx﹣m2﹣m+1 过点B(1,0)时,﹣1+2m﹣m2﹣m+1=0,解得m1=0,m2=1,故﹣3≤m≤1.【点评】本题是二次函数的综合题,其中涉及到二次函数的性质,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求直线的解析式等知识,有一定难度.把求二次函数与x 轴的交点坐标问题转化为解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13. 已知:直线 l :y =x +2 与过点(0,﹣2),且与平行于 x 轴的直线交于点 A ,点 A 关于直线 x =﹣1 的对称点为点 B .(1) 求 A ,B 两点的坐标;(2) 若抛物线 y =﹣x 2+bx +c 经过 A ,B 两点,求抛物线解析式;(3) 若抛物线 y =﹣x 2+bx +c 的顶点在直线 l 上移动,当抛物线与线段 AB 有一个公共点时,求抛物线顶点横坐标 t 的取值范围.【分析】(1)由点 A 在直线 l 上可得 A 的坐标,根据点 A 、B 关于直线 x =﹣1 对称可得点 B 坐标;(2) 根据(1)中 A 、B 两点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可求得解析式;(3) 由顶点在直线 l 上可设顶点坐标为(t ,t +2),继而可得抛物线解析式为 y =﹣(x﹣t )2+t +2,根据抛物线与线段 AB 有一个公共点,考虑抛物线过点 A 或点 B 临界情况可得 t 的范围.【解答】解:(1)由题可知 A 点的纵坐标为﹣2,∵点 A 在直线 l :y =x +2 上,∴A (﹣4,﹣2),由对称性可知 B (2,﹣2);(2) ∵抛物线 y =﹣x 2+bx +c 过点 A 、B ,,∴抛物线解析式为 y =﹣x 2﹣2x +6;(3) ∵抛物线 y =﹣x 2+bx +c 顶点在直线 y =x +2 上,由题可知,设抛物线顶点坐标为(t ,t +2),∴抛物线解析式可化为 y =﹣(x ﹣t )2+t +2.把 A (﹣4,﹣2)代入解析式可得﹣2=﹣(﹣4﹣t )2+t +2,解得:t =﹣3 或 t =﹣4.∴﹣4≤t <﹣3,把 B (2,﹣2)代入解析式可得﹣2=﹣(2﹣t )2+t +2.∴解得:,解得:t=0 或t=5,∴0<t≤5.综上可知t 的取值范围时﹣4≤t<﹣3 或0<t≤5.【点评】本题考查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及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待定系数求解析式是解题的根本、前提,将抛物线与线段AB 有一个公共点转化为方程问题是解题关键.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y=ax2+bx﹣与y 轴交于点A,将点A 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点B,点B 在抛物线上.(1)求点B的坐标(用含a的式子表示);(2)求抛物线的对称轴;(3)已知点P(,﹣),Q(2,2).若抛物线与线段PQ恰有一个公共点,结合函数图象,求a 的取值范围.【分析】(1)A(0,﹣)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点B(2,﹣);(2)A 与B 关于对称轴x=1 对称;(3)①a>0 时,当x=2 时,y=﹣<2,当y=﹣时,x=0 或x=2,所以函数与AB 无交点;②a<0 时,当y=2 时,ax2﹣2ax﹣=2,x=或x=当≤2 时,a≤﹣;【解答】解:(1)A(0,﹣)点A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点B(2,﹣);(2)A 与B 关于对称轴x=1 对称,∴抛物线对称轴x=1;(3)∵对称轴x=1,∴b=﹣2a,∴y=ax2﹣2ax﹣,①a>0 时,当x=2 时,y=﹣<2,当y=﹣时,x=0 或x=2,∴函数与PQ 无交点;②a<0 时,当y=2 时,ax2﹣2ax﹣=2,x=或x=当≤2 时,a≤﹣;∴当a≤﹣时,抛物线与线段PQ 恰有一个公共点;【点评】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熟练掌握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特征,数形结合讨论交点是解题的关键.1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y=4x+4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B,抛物线y=ax2+bx﹣3a 经过点A,将点B 向右平移5 个单位长度,得到点C.(1)求点C 的坐标;(2)求抛物线的对称轴;(3)若抛物线与线段BC 恰有一个公共点,结合函数图象,求a 的取值范围.【分析】(1)根据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征可求点B 的坐标,根据平移的性质可求点C 的坐标;(2)根据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征可求点A 的坐标,进一步求得抛物线的对称轴;(3)结合图形,分三种情况:①a>0;②a<0,③抛物线的顶点在线段BC 上;进行讨论即可求解.【解答】解:(1)与y轴交点:令x=0代入直线y=4x+4得y=4,∴B(0,4),∵点B 向右平移 5 个单位长度,得到点C,∴C(5,4);(2)与x 轴交点:令y=0 代入直线y=4x+4 得x=﹣1,∴A(﹣1,0),∵点B 向右平移 5 个单位长度,得到点C,将点A(﹣1,0)代入抛物线y=ax2+bx﹣3a 中得0=a﹣b﹣3a,即b=﹣2a,∴抛物线的对称轴x=﹣=﹣=1;(3)∵抛物线y=ax2+bx﹣3a 经过点A(﹣1,0)且对称轴x=1,由抛物线的对称性可知抛物线也一定过A的对称点(3,0),①a>0 时,如图1,将x=0 代入抛物线得y=﹣3a,∵抛物线与线段BC 恰有一个公共点,∴﹣3a<4,a>﹣,将x=5 代入抛物线得y=12a,∴12a≥4,a≥,∴a≥;②a<0 时,如图2,将x=0 代入抛物线得y=﹣3a,∵抛物线与线段BC 恰有一个公共点,∴﹣3a>4,a<﹣;③当抛物线的顶点在线段BC上时,则顶点为(1,4),如图3,将点(1,4)代入抛物线得4=a﹣2a﹣3a,解得a=﹣1.综上所述,a≥ 或a<﹣或a=﹣1.。
二次函数压轴题专题一 最短路径问题
![二次函数压轴题专题一 最短路径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02cf14b3ec3a87c24028c4fc.png)
二次函数压轴题专题一最短路径问题——和最小知识梳理最短路径就是无论在立体图形还是平面图形中,两点间的最短距离,常涉及以下 两个方面:1、两点之间,线段最短;2、垂线段最短。
常用思考的方式:1、把立体转化为平面;2、通过轴对称寻找对称点。
解题总思路:找点关于线的对称点实现“折”转“直”,近两年出现“三折线”转“直”等变式问题考查。
例题导航例1:如图A 是锐角∠MON 内部任意一点,在∠MON 的两边OM ,ON 上各取一点B ,C ,组成三角形,使三角形周长最小.例:如图,A.B 两地在一条河的两岸,现要在河上建一座桥MN ,桥造在何处才能使从A 到B 的路径AMNB 最短?(假设河的两岸是平行的直线,桥要与河垂直) 解:1.将点B 沿垂直与河岸的方向平移一个河宽到E , 2.连接AE 交河对岸与点M,则点M 为建桥的位置,MN 为所建的桥。
证明:由平移的性质,得 BN ∥EM 且BN=EM, MN=CD, BD ∥CE, BD=CE, 所以A.B 两地的距:AM+MN+BN=AM+MN+EM=AE+MN, 若桥的位置建在CD 处,连接AC.CD.DB.CE, 则AB 两地的距离为:AC+CD+DB=AC+CD+CE=AC+CE+MN,在△ACE 中,∵AC+CE >AE, ∴AC+CE+MN >AE+MN,即AC+CD+DB >AM+MN+BN 所以桥的位置建在CD 处,AB 两地的路程最短。
例:如图,A 、B 是两个蓄水池,都在河流a 的同侧,为了方便灌溉作物,•要在河边建一个抽水站,将河水送到A 、B 两地,问该站建在河边什么地方,•可使所修的渠道最短,试在图中确定该点。
作法:作点B 关于直线 a 的对称点点C,连接AC 交直线a 于点D ,则点D 为建抽水站的位置。
证明:在直线 a 上另外任取一点E ,连接AE.CE.BE.BD,··CDA BEa∵点B.C 关于直线 a 对称,点D.E 在直线 a 上,∴DB=DC,EB=EC, ∴AD+DB=AD+DC=AC, AE+EB=AE+EC在△ACE 中,AE+EC >AC, 即 AE+EC >AD+DB所以抽水站应建在河边的点D 处,常见问题归纳“和最小”问题常见的问法是,在一条直线上面找一点,使得这个点与两个定点距离的和最小(将军饮马问题).如图所示,在直线l 上找一点P 使得PA +PB 最小.当点P 为直线AB ′与直线l 的交点时,PA +PB 最小.【方法归纳】①如图所示,在直线l 上找一点B 使得线段AB 最小.过点A 作AB ⊥l ,垂足为B ,则线段AB 即为所求.②如图所示,在直线l 上找一点P 使得PA +PB 最小.过点B 作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B ′,BB ′与直线l 交于点P ,此时PA +PB 最小,则点P 即为所求.③如图所示,在∠AOB 的边AO ,BO 上分别找一点C ,D 使得PC +CD +PD 最小.过点P 分别作关于AO ,BO 的对称点E ,F ,连接EF ,并与AO ,BO 分别交于点C ,D ,此时PC +CD +PD 最小,则点C ,D 即为所求.④如图所示,在∠AOB 的边AO ,BO 上分别找一点E ,F 使得DE +EF +CF 最小.分别过点C ,D 作关于AO ,BO 的对称点D ′,C ′,连接D ′C ′,并与AO ,BO 分别交于点E ,F ,此时DElBAllllBAOBOB+EF +CF 最小,则点E ,F 即为所求.⑤如图所示,长度不变的线段CD 在直线l 上运动,在直线l 上找到使得AC +BD 最小的CD 的位置.分别过点A ,D 作AA ′∥CD ,DA ′∥AC ,AA ′与DA ′交于点A ′,再作点B 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B ′,连接A ′B ′与直线l 交于点D ′,此时点D ′即为所求.⑥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为抛物线(y =14x 2)上的一点,点A (0,1)在y轴正半轴.点P 在什么位置时PA +PB 最小?过点B 作直线l :y =-1的垂线段BH ′,BH ′与抛物线交于点P ′,此时PA +PB 最小,则点P 即为所求.二次函数中最短路径例题例1.(13广东)已知二次函数y =x 2-2mx +m 2-1.(1)当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坐标原点O (0,0)时,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如图,当m =2时,该抛物线与y 轴交于点C ,顶点为D ,求C 、D 两点的坐标; (3)在(2)的条件下,x 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 ,使得PC +PD 最短?若P 点存在,求出P 点的坐标;若P 点不存在,请说明理由.BOB Oll练习1.(11菏泽)如图,抛物线y =12x 2+bx ﹣2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C 点,且A (﹣1,0).(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顶点D 的坐标; (2)判断△ABC 的形状,证明你的结论;(3)点M (m ,0)是x 轴上的一个动点,当MC +MD 的值最小时,求m 的值.练习2.(12滨州)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 =ax 2+bx +c 经过A (﹣2,﹣4),O (0,0),B (2,0)三点.(1)求抛物线y =ax 2+bx +c 的解析式;(2)若点M 是该抛物线对称轴上的一点,求AM +OM 的最小值.例2.(14海南)如图,对称轴为直线x =2的抛物线经过A (-1,0),C (0,5)两点,与x 轴另一交点为B .已知M (0,1),E (a ,0),F (a +1,0),点P 是第一象限内的抛物线上的动点.(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2)当a =1时,求四边形MEFP 的面积的最大值,并求此时点P 的坐标;(3)若△PCM 是以点P 为顶点的等腰三角形,求a 为何值时,四边形PMEF 周长最小?请说明理由.【思路点拨】 (1)由对称轴为直线x =2,可以得出顶点横坐标为2,设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 =a (x -2)2+k ,再把点A ,B 的代入即可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2)求四边形MEFP 的面积的最大值,要先表示出四边形MEFP 面积.直接求不好求,可以考虑用割补法来求,过点P 作PN ⊥y 轴于点N ,由S 四边形MEFP =S 梯形OFPN -S △PMN -S △OME 即可得出; (3)四边形PMEF 的四条边中,线段PM ,EF 长度固定,当ME +PF 取最小值时,四边形PMEF 的周长取得最小值.将点M 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EF 的长度),得到点M 1(1,1),作点M 1关于x 轴的对称点M 2(1,-1),连接PM 2,与x 轴交于F 点,此时ME +PF =PM 2最小. 【解题过程】解:(1)∵对称轴为直线x =2,∴设抛物线解析式为y =a (x -2)2+k .将A (-1,0),C (0,5)代入得:⎩⎨⎧9a +k =04a +k =5,解得⎩⎨⎧a =-1k =9,∴y =-(x -2)2+9=-x 2+4x +5.(2)当a =1时,E (1,0),F (2,0),OE =1,OF =2.设P (x ,-x 2+4x +5),如答图2,过点P 作PN ⊥y 轴于点N ,则PN =x ,ON =-x 2+4x +5,∴MN =ON -OM =-x 2+4x +4.S 四边形MEFP =S 梯形OFPN -S △PMN -S △OME =12(PN +OF )•ON -12PN•MN -12OM •OE =12(x +2)(-x 2+4x +5)-12x •(-x 2+4x +4)-12×1×1=-x 2+92x +92 =-(x -94)2+15316 ∴当x =94时,四边形MEFP 的面积有最大值为15316,此时点P 坐标为(94,15316). (3)∵M (0,1),C (0,5),△PCM 是以点P 为顶点的等腰三角形,∴点P 的纵坐标为3.令y =-x 2+4x +5=3,解得x =2±6.∵点P 在第一象限,∴P (2+6,3).四边形PMEF 的四条边中,PM 、EF 长度固定,因此只要ME +PF 最小,则PMEF 的周长将取得最小值. 如答图3,将点M 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EF 的长度),得M 1(1,1);作点M 1关于x 轴的对称点M 2,则M 2(1,-1);连接PM 2,与x 轴交于F 点,此时ME +PF =PM 2最小.设直线PM 2的解析式为y =mx +n ,将P (2+6,3),M 2(1,-1)代入得:⎩⎨⎧(2+6)m +n =3m +n =-1,解得:m =46-45 ,n =46+45,∴y =46-45x -46+45.当y =0时,解得x =6+54.∴F (6+54,0).∵a +1=6+54,∴a =6+14. ∴a =6+14时,四边形PMEF 周长最小.图1 图2练习3.(11眉山)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 (0,1),B (﹣4,4),将点B 绕点A 顺时针方向90°得到点C ;顶点在坐标原点的拋物线经过点B .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和点C 的坐标;(2)抛物线上一动点P ,设点P 到x 轴的距离为d 1,点P 到点A 的距离为d 2,试说明d 2=d 1+1;(3)在(2)的条件下,请探究当点P 位于何处时,△PAC 的周长有最小值,并求出△PAC 的周长的最小值.例4.(14福州)如图,抛物线y =12(x -3)2-1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侧),与y 轴交于点C ,顶点为D 了. (1)求点A ,B ,D 的坐标; (2)连接CD ,过原点O 作OE ⊥CD ,垂足为H ,OE 与抛物线的对称轴交于点E ,连接AE ,AD .求证:∠AEO =∠ADC ;(3)以(2)中的点E 为圆心,1为半径画圆,在对称轴右侧的抛物线上有一动点P ,过点P 作⊙E 的切线,切点为Q ,当PQ 的长最小时,求点P 的坐标,并直接写出点Q 的坐标.【思路点拨】(1)由顶点式直接得出点D 的坐标,再令y =0,得12(x -3)2-1=0解出方程,即可得出点A ,B 的坐标;(2)设HD 与AE 相交于点F ,可以发现△HEF 与△ADF 组成一个“8字型”.对顶角∠HFE =∠AFD ,只要∠FHE =∠FAD 即可.因为∠EHF =90°,只需证明∠EAD =90°即可.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可得出△ADE 为直角三角形,得∠FHE =∠FAD =90°即可得出结论;(3)先画出图形.因为PQ 为⊙E 的切线,所以△PEQ 为直角三角形,半径EQ 长度不变,当斜边PE 最小时,PQ 的长度最小.设出点P 的坐标,然后表示出PE ,求出PE 的最小值,得到点P 的坐标,再求出点Q 的坐标即可.【解题过程】解:(1)顶点D 的坐标为(3,-1).令y =0,得12 (x -3)2-1=0,解得x 1=3+2,x 2=3-2.∵点A 在点B 的左侧,∴A 点坐标(3-2,0),B 点坐标(3+2,0).(2)过D 作DG ⊥y 轴,垂足为G .则G (0,-1),GD =3.令x =0,则y =72,∴C 点坐标为(0,72).∴GC =72-(-1) = 92.设对称轴交x 轴于点M .∵OE ⊥CD ,∴∠GCD +∠COH =90︒.∵∠MOE +∠COH =90︒,∴∠MOE =∠GCD .又∵∠CGD =∠OMN =90︒,∴△DCG ∽△EOM . ∴CG OM =DGEM ,即923=3EM .∴EM =2,即点E 坐标为(3,2),ED =3. 由勾股定理,得AE 2=6,AD 2=3,∴AE 2+AD 2=6+3=9=ED 2. ∴△AED 是直角三角形,即∠DAE =90︒.设AE 交CD 于点F .∴∠ADC +∠AFD =90︒.又∵∠AEO +∠HFE =90︒, ∴∠AFD =∠HFE ,∴∠AEO =∠ADC .(3)由⊙E 的半径为1,根据勾股定理,得PQ 2=EP 2-1.要使切线长PQ 最小,只需EP 长最小,即EP 2最小.设P 坐标为(x ,y ),由勾股定理,得EP 2=(x -3)2+(y -2)2.∵y =12 (x -3)2-1,∴(x -3)2=2y +2.∴EP 2=2y +2+y 2-4y +4=(y -1)2+5.当y =1时,EP 2最小值为5.把y =1代入y =12(x -3)2-1,得12(x -3)21=1,解得x 1=1,x 2=5.又∵点P 在对称轴右侧的抛物线上,∴x 1=1舍去.∴点P 坐标为(5,1).此时Q 点坐标为(3,1)或(195,135).例5.(14遂宁)已知:直线l :y =﹣2,抛物线y =ax 2+bx +c 的对称轴是y 轴,且经过点(0,﹣1),(2,0).(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①,点P 是抛物线上任意一点,过点P 作直线l 的垂线,垂足为Q ,求证:PO =PQ .(3)请你参考(2)中结论解决下列问题:(i )如图②,过原点作任意直线AB ,交抛物线y =ax 2+bx +c 于点A 、B ,分别过A 、B 两点作直线l 的垂线,垂足分别是点M 、N ,连结ON 、OM ,求证:ON ⊥OM . (ii )已知:如图③,点D (1,1),试探究在该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F ,使得FD +FO 取得最小值?若存在,求出点F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题过程】解:(1)由题意,得⎩⎨⎧-b 2a =0-1=c 0=4a +2b +c ,解得:⎩⎨⎧a =14b =0c =-1,∴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14x 2-1; (2)如图①,设P (a ,14a 2﹣1),就有OE =a ,PE =14a 2﹣1,∵PQ ⊥l ,∴EQ =2,∴QP =14a 2+1.在Rt △POE 中,由勾股定理,得PO =a 2+(14a 2-1)2=14a 2+1,∴PO =PQ ; (3)(i )如图②,∵BN ⊥l ,AM ⊥l ,∴BN =BO ,AM =AO ,BN ∥AM ,∴∠BNO =∠BON ,∠AOM =∠AMO ,∠ABN +∠BAM =180°.∵∠BNO +∠BON +∠NBO =180°,∠AOM +∠AMO +∠OAM =180°,∴∠BNO +∠BON +∠NBO +∠AOM +∠AMO +∠OAM =360°,∴2∠BON +2∠AOM =180°, ∴∠BON +∠AOM =90°,∴∠MON =90°,∴ON ⊥OM ;(ii )如图③,作F ′H ⊥l 于H ,DF ⊥l 于G ,交抛物线与F ,作F ′E ⊥DG 于E ,∴∠EGH =∠GHF ′=∠F ′EG =90°,FO =FG ,F ′H =F ′O ,∴四边形GHF ′E 是矩形,FO +FD =FG +FD =DG ,F ′O +F ′D =F ′H +F ′D ,∴EG =F ′H ,∴DE <DF ′,∴DE +GE <HF ′+DF ′,∴DG <F ′O +DF ′,∴FO +FD <F ′O +DF ′,∴F 是所求作的点.∵D (1,1),∴F 的横坐标为1,∴F (1,54).l。
二次函数图象和性质知识点总结
![二次函数图象和性质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764aa16453610661ed9f47a.png)
1、小李从如图所示的二次函数 的图象中,观察得出了下面四条信息:(1)b2-4ac>0;(2)c>1;(3)ab>0;(4)a-b+c<0. 你认为其中错误的有( )
A. 2个B. 3个C. 4个D. 1个 第1题
2.已知二次函数 经过点M(-1,2)和点N(1,-2),交x轴于A,B两点,交y轴于C则……()
①一般式: (a、b、c为常数,a≠0)
②顶点式: (a、h、k为常数,a≠0),其中(h,k)为顶点坐标。
③交点式: ,其中 是抛物线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即一元二次方程 的两个根,且a≠0,(也叫两根式)。
2.二次函数 的图象
①二次函数 的图象是对称轴平行于(包括重合)y轴的抛物线,几个不同的二次函数,如果a相同,那么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开口大小(即形状)完全相同,只是位置不同。
(I)当每辆车的月租金定为3600元时,能租出多少辆车?
(II)当每辆车的月租金定为多少元时,租赁公司的月收益最大?最大月收益是多少?
解答:(I)当每辆车的月租金定为3600元时,未租出的车辆数为 ,故租出了88辆;
(II)设每辆车月租金定为 元,则租赁公司的月收益为
故当月租金定为4050元时,租赁公司的月收益最大为307050元。
说明:本题利用了函数的单调性,很快求出了函数的值域,这是求函数值域的一个重要方法。
考点五二次函数的最值
例5.试求函数 在区间[1,3]上的最值。
分析:本题需就对称轴 与区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分类讨论: <1, ∈[1,2], ∈(2,3], >3。
解答:函数的对称轴
I、当 <1即 时:函数在[1,3]上是增函数,故 ;
(1)求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
二次函数知识点总结[1]
![二次函数知识点总结[1]](https://img.taocdn.com/s3/m/4b247bb7f121dd36a32d820c.png)
二次函数知识点一、二次函数概念:1.二次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形如2y ax bx c =++(a b c ,,是常数,0a ≠)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
这里需要强调:和一元二次方程类似,二次项系数0a ≠,而b c ,可以为零.二次函数的定义域是全体实数.2. 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结构特征:⑴ 等号左边是函数,右边是关于自变量x 的二次式,x 的最高次数是2. ⑵ a b c ,,是常数,a 是二次项系数,b 是一次项系数,c 是常数项.二、二次函数的基本形式1. 二次函数基本形式:2y ax =的性质: a 的绝对值越大,抛物线的开口越小。
2. 2y ax c =+的性质: 上加下减。
3. ()2y a x h =-的性质:左加右减。
4. ()2y a x h k =-+的性质:1. 平移步骤:方法一:⑴ 将抛物线解析式转化成顶点式()2y a x h k =-+,确定其顶点坐标()h k ,; ⑵ 保持抛物线2y ax =的形状不变,将其顶点平移到()h k ,处,具体平移方法如下: 【或左(h <0)】向右(h >0)【或左(h 平移|k|个单位2. 平移规律在原有函数的基础上“h 值正右移,负左移;k 值正上移,负下移”. 概括成八个字“左加右减,上加下减”. 方法二:⑴c bx ax y ++=2沿y 轴平移:向上(下)平移m 个单位,c bx ax y ++=2变成m c bx ax y +++=2(或m c bx ax y -++=2)⑵c bx ax y ++=2沿轴平移:向左(右)平移m 个单位,c bx ax y ++=2变成c m x b m x a y ++++=)()(2(或c m x b m x a y +-+-=)()(2)四、二次函数()2y a x h k =-+与2y ax bx c =++的比较从解析式上看,()2y a x h k =-+与2y ax bx c =++是两种不同的表达形式,后者通过配方可以得到前者,即22424b ac b y a x a a -⎛⎫=++ ⎪⎝⎭,其中2424b ac b h k a a -=-=,. 五、二次函数2y ax bx c =++图象的画法五点绘图法:利用配方法将二次函数2y ax bx c =++化为顶点式2()y a x h k =-+,确定其开口方向、对称轴及顶点坐标,然后在对称轴两侧,左右对称地描点画图.一般我们选取的五点为:顶点、与y 轴的交点()0c ,、以及()0c ,关于对称轴对称的点()2h c ,、与x 轴的交点()10x ,,()20x ,(若与x 轴没有交点,则取两组关于对称轴对称的点).画草图时应抓住以下几点: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与x 轴的交点,与y 轴的交点.六、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性质1. 当0a >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对称轴为2bx a =-,顶点坐标为2424b ac b a a ⎛⎫-- ⎪⎝⎭,.当2b x a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2b x a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2bx a=-时,y 有最小值244ac b a-.2. 当0a <时,抛物线开口向下,对称轴为2b x a =-,顶点坐标为2424b ac b a a ⎛⎫-- ⎪⎝⎭,.当2bx a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2b x a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2bx a=-时,y 有最大值244ac b a -.七、二次函数解析式的表示方法1. 一般式:2y ax bx c =++(a ,b ,c 为常数,0a ≠);2. 顶点式:2()y a x h k =-+(a ,h ,k 为常数,0a ≠);3. 两根式:12()()y a x x x x =--(0a ≠,1x ,2x 是抛物线与x 轴两交点的横坐标).注意:任何二次函数的解析式都可以化成一般式或顶点式,但并非所有的二次函数都可以写成交点式,只有抛物线与x 轴有交点,即240b ac -≥时,抛物线的解析式才可以用交点式表示.二次函数解析式的这三种形式可以互化.八、二次函数的图象与各项系数之间的关系1. 二次项系数a二次函数2y ax bx c =++中,a 作为二次项系数,显然0a ≠.⑴ 当0a >时,抛物线开口向上,a 的值越大,开口越小,反之a 的值越小,开口越大; ⑵ 当0a <时,抛物线开口向下,a 的值越小,开口越小,反之a 的值越大,开口越大.总结起来,a 决定了抛物线开口的大小和方向,a 的正负决定开口方向,a 的大小决定开口的大小. 2. 一次项系数b在二次项系数a 确定的前提下,b 决定了抛物线的对称轴. ⑴ 在0a >的前提下,当0b >时,02ba-<,即抛物线的对称轴在y 轴左侧; 当0b =时,02ba-=,即抛物线的对称轴就是y 轴; 当0b <时,02ba->,即抛物线对称轴在y 轴的右侧. ⑵ 在0a <的前提下,结论刚好与上述相反,即当0b >时,02ba->,即抛物线的对称轴在y 轴右侧; 当0b =时,02ba-=,即抛物线的对称轴就是y 轴; 当0b <时,02ba-<,即抛物线对称轴在y 轴的左侧. 总结起来,在a 确定的前提下,b 决定了抛物线对称轴的位置.ab 的符号的判定:对称轴abx 2-=在y 轴左边则0>ab ,在y 轴的右侧则0<ab ,概括的说就是“左同右异” 总结:3. 常数项c⑴ 当0c >时,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在x 轴上方,即抛物线与y 轴交点的纵坐标为正; ⑵ 当0c =时,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为坐标原点,即抛物线与y 轴交点的纵坐标为0; ⑶ 当0c <时,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在x 轴下方,即抛物线与y 轴交点的纵坐标为负. 总结起来,c 决定了抛物线与y 轴交点的位置. 总之,只要a b c ,,都确定,那么这条抛物线就是唯一确定的.二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根据已知条件确定二次函数解析式,通常利用待定系数法.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必须根据题目的特点,选择适当的形式,才能使解题简便.一般来说,有如下几种情况:1. 已知抛物线上三点的坐标,一般选用一般式;2. 已知抛物线顶点或对称轴或最大(小)值,一般选用顶点式;3. 已知抛物线与x 轴的两个交点的横坐标,一般选用两根式;4. 已知抛物线上纵坐标相同的两点,常选用顶点式.九、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一般有五种情况,可以用一般式或顶点式表达 1. 关于x 轴对称2y ax bx c =++关于x 轴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2y ax bx c =---;()2y a x h k =-+关于x 轴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2y a x h k =---;2. 关于y 轴对称2y ax bx c =++关于y 轴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2y ax bx c =-+;()2y a x h k =-+关于y 轴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2y a x h k =++;3. 关于原点对称2y ax bx c =++关于原点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2y ax bx c =-+-; ()2y a x h k =-+关于原点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2y a x h k =-+-; 4. 关于顶点对称(即:抛物线绕顶点旋转180°)2y ax bx c =++关于顶点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222b y ax bx c a=--+-;()2y a x h k =-+关于顶点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2y a x h k =--+.5. 关于点()m n ,对称 ()2y a x h k =-+关于点()m n ,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222y a x h m n k =-+-+-根据对称的性质,显然无论作何种对称变换,抛物线的形状一定不会发生变化,因此a 永远不变.求抛物线的对称抛物线的表达式时,可以依据题意或方便运算的原则,选择合适的形式,习惯上是先确定原抛物线(或表达式已知的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及开口方向,再确定其对称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及开口方向,然后再写出其对称抛物线的表达式.十、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1.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二次函数与x 轴交点情况):一元二次方程20ax bx c ++=是二次函数2y ax bx c =++当函数值0y =时的特殊情况. 图象与x 轴的交点个数:① 当240b ac ∆=->时,图象与x 轴交于两点()()1200A x B x ,,,12()x x ≠,其中的12x x ,是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的两根.这两点间的距离21AB x x =-.② 当0∆=时,图象与x 轴只有一个交点;③ 当0∆<时,图象与x 轴没有交点.1' 当0a >时,图象落在x 轴的上方,无论x 为任何实数,都有0y >; 2' 当0a <时,图象落在x 轴的下方,无论x 为任何实数,都有0y <. 2. 抛物线2y ax bx c =++的图象与y 轴一定相交,交点坐标为(0,)c ;3. 二次函数常用解题方法总结:⑴ 求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坐标,需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⑵ 求二次函数的最大(小)值需要利用配方法将二次函数由一般式转化为顶点式;⑶ 根据图象的位置判断二次函数2y ax bx c =++中a ,b ,c 的符号,或由二次函数中a ,b ,c 的符号判断图象的位置,要数形结合;⑷ 二次函数的图象关于对称轴对称,可利用这一性质,求和已知一点对称的点坐标,或已知与x 轴的一个交点坐标,可由对称性求出另一个交点坐标. ⑸ 与二次函数有关的还有二次三项式,二次三项式2(0)ax bx c a ++≠本身就是所含字母x 的二次函数;下面以0a >时为例,揭示二次函数、二次三项式和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图像参考:y=-2x22y=3(x+4)22y=3x2y=-2(x-3)22-32十一、函数的应用二次函数应用⎧⎪⎨⎪⎩刹车距离何时获得最大利润最大面积是多少二次函数考查重点与常见题型1. 考查二次函数的定义、性质,有关试题常出现在选择题中,如:已知以x 为自变量的二次函数2)2(22--+-=m m x m y 的图像经过原点, 则m 的值是2. 综合考查正比例、反比例、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图像,习题的特点是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考查两个函数的图像,试题类型为选择题,如: 如图,如果函数b kx y +=的图像在第一、二、三象限内,那么函数12-+=bx kx y 的图像大致是( )3. 考查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有关习题出现的频率很高,习题类型有中档解答题和选拔性的综合题,如: 已知一条抛物线经过(0,3),(4,6)两点,对称轴为35=x ,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二次函数知识点与题型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二次函数知识点与题型](https://img.taocdn.com/s3/m/fff8e709aeaad1f347933f17.png)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二次函数知识点与题型一、基础知识1.二次函数解析式的三种形式一般式:f(x)=ax2+bx+c(a≠0);顶点式:f(x)=a(x-h)2+k(a≠0);两根式:f(x)=a(x-x1)(x-x2)(a≠0).2.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二次函数系数的特征:(1)二次函数y=ax2+bx+c(a≠0)中,系数a的正负决定图象的开口方向及开口大小;(2)-b2a的值决定图象对称轴的位置;(3)c的取值决定图象与y轴的交点;(4)b2-4ac的正负决定图象与x轴的交点个数.(-∞,+∞)(-∞,+∞)二、常用结论1.一元二次不等式恒成立的条件(1)“ax2+bx+c>0(a≠0)恒成立”的充要条件是“a>0,且Δ<0”.(2)“ax2+bx+c<0(a≠0)恒成立”的充要条件是“a<0,且Δ<0”.2.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设二次函数f(x)=ax2+bx+c(a>0),闭区间为[m,n].(1)当-b2a≤m时,最小值为f(m),最大值为f(n);(2)当m <-b 2a ≤m +n2时,最小值为)2(ab f -,最大值为f (n ); (3)当m +n 2<-b2a ≤n 时,最小值为)2(a b f -,最大值为f (m ); (4)当-b2a >n 时,最小值为f (n ),最大值为f (m ).三、考点解析考点一 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常利用待定系数法,但由于条件不同,则所选用的解析式不同,其方法也不同. 例、已知二次函数f (x )满足f (2)=-1,f (-1)=-1,且f (x )的最大值是8,试确定此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跟踪训练1.已知二次函数f (x )的图象的顶点坐标是(-2,-1),且图象经过点(1,0),则函数的解析式为f (x )=________. 考点二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考法(一) 二次函数图象的识别例、若一次函数y =ax +b 的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则二次函数y =ax 2+bx 的图象只可能是( )考法(二) 二次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值问题例、(1)已知函数f (x )=-x 2+2ax +1-a 在x ∈[0,1]时,有最大值2,则a 的值为________.(2)设二次函数f (x )=ax 2-2ax +c 在区间[0,1]上单调递减,且f (m )≤f (0),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解题技法]1.二次函数最值问题的类型及解题思路 (1)类型:①对称轴、区间都是给定的; ②对称轴动、区间固定; ③对称轴定、区间变动.(2)解决这类问题的思路:抓住“三点一轴”数形结合,“三点”是指区间两个端点和中点,“一轴”指的是对称轴,结合配方法,根据函数的单调性及分类讨论的思想解决问题. 2.二次函数单调性问题的求解策略(1)对于二次函数的单调性,关键是开口方向与对称轴的位置,若开口方向或对称轴的位置不确定,则需要分类讨论求解.(2)利用二次函数的单调性比较大小,一定要将待比较的两数通过二次函数的对称性转化到同一单调区间上比较.考法(三) 与二次函数有关的恒成立问题例、(1)已知函数f (x )=x 2+mx -1,若对于任意x ∈[m ,m +1],都有f (x )<0成立,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2)已知函数f (x )=x 2+2x +1,f (x )>x +k 在区间[-3,-1]上恒成立,则k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解题技法]由不等式恒成立求参数取值范围的思路及关键:(1)一般有两个解题思路:一是分离参数;二是不分离参数.(2)两种思路都是将问题归结为求函数的最值,至于用哪种方法,关键是看参数是否已分离.这两个思路的依据是:a ≥f (x )恒成立⇔a ≥f (x )max ,a ≤f (x )恒成立⇔a ≤f (x )min .跟踪训练1.已知f (x )=-4x 2+4ax -4a -a 2在[0,1]内的最大值为-5,则a 的值为( ) A.54 B .1或54 C .-1或54 D .-5或54课后作业1.已知二次函数y =ax 2+bx +1的图象的对称轴方程是x =1,并且过点P (-1,7),则a ,b 的值分别是( ) A .2,4 B .-2,4 C .2,-4 D .-2,-4 2.已知函数f (x )=-x 2+4x +a ,x ∈[0,1],若f (x )有最小值-2,则a 的值为( ) A .-1 B .0 C .1 D .-2 3.一次函数y =ax +b 与二次函数y =ax 2+bx +c 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大致是( )4.已知a ,b ,c ∈R ,函数f (x )=ax 2+bx +c ,若f (0)=f (4)>f (1),则( )A .a >0,4a +b =0B .a <0,4a +b =0C .a >0,2a +b =0D .a <0,2a +b =0 5.若关于x 的不等式x 2-4x -2-a >0在区间(1,4)内有解,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2) B .(-2,+∞) C .(-6,+∞) D .(-∞,-6)6.已知函数f (x )=x 2+2ax +3,若y =f (x )在区间[-4,6]上是单调函数,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7.已知二次函数y =f (x )的顶点坐标为⎪⎭⎫⎝⎛-49,23,且方程f (x )=0的两个实根之差等于7,则此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是________.8.y =2ax 2+4x +a -1的值域为[0,+∞),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9.求函数f (x )=-x (x -a )在x ∈[-1,1]上的最大值.10.已知二次函数f (x )满足f (x +1)-f (x )=2x ,且f (0)=1.(1)求f (x )的解析式;(2)当x ∈[-1,1]时,函数y =f (x )的图象恒在函数y =2x +m 的图象的上方,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提高训练1.如图是二次函数y =ax 2+bx +c 图象的一部分,图象过点A (-3,0),对称轴为x =-1.给出下面四个结论:①b 2>4ac ;②2a -b =1;③a -b +c =0;④5a <b .其中正确的是( )A .②④B .①④C .②③D .①③2.已知y =f (x )是偶函数,当x >0时,f (x )=(x -1)2,若当x ∈⎣⎡⎦⎤-2,-12时,n ≤f (x )≤m 恒成立,则m -n 的最小值为( )A.13B.12C.34 D .1 3.已知函数f (x )=x 2+(2a -1)x -3.(1)当a =2,x ∈[-2,3]时,求函数f (x )的值域;(2)若函数f (x )在[-1,3]上的最大值为1,求实数a 的值.4.求函数y =x 2-2x -1在区间[t ,t +1](t ∈R)上的最大值.。
二次函数图象和性质知识点总结
![二次函数图象和性质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915d2c1172ded630b1cb6f8.png)
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知识点总结一、知识点回顾1. 二次函数解析式的几种形式:①一般式:(a 、b 、c 为常数,a ≠0) ②顶点式:(a 、h 、k 为常数,a ≠0),其中(h ,k )为顶点坐标。
③交点式:,其中是抛物线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即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且a ≠0,(也叫两根式)。
2. 二次函数的图象 ①二次函数的图象是对称轴平行于(包括重合)y 轴的抛物线,几个不同的二次函数,如果a 相同,那么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开口大小(即形状)完全相同,只是位置不同。
②任意抛物线可以由抛物线经过适当的平移得到,移动规律可简记为:[左加右减,上加下减],具体平移方法如下表所示。
③在画的图象时,可以先配方成的形式,然后将的图象上(下)左(右)平移得到所求图象,即平移法;也可用描点法:也是将配成的形式,这样可以确定开口方向,对称轴及顶点坐标。
然后取图象与y 轴的交点(0,c ),及此点关于对称轴对称的点(2h ,c );如果图象与x 轴有两个交点,就直接取这两个点(x 1,0),y ax bx c =++2y a x h k =-+()2y a x x x x =--()()12x x 12,ax bx c 20++=y ax bx c =++2y ax bx c =++2y a x h k =-+()2y ax =2y ax bx c =++2y a x h k =-+()2y ax =2y ax bx c =++2y a x h k =-+()2(x 2,0)就行了;如果图象与x 轴只有一个交点或无交点,那应该在对称轴两侧取对称点,(这两点不是与y 轴交点及其对称点),一般画图象找5个点。
a >0 a <0 a >0 a <0(1)抛物线开口向上,(1)抛物线开口向下,(1)抛物线开口(1)抛物线开4. 求抛物线的顶点、对称轴和最值的方法①配方法:将解析式化为的形式,顶点坐标为y ax bx c =++2y a x h k =-+()2(h ,k ),对称轴为直线,若a >0,y 有最小值,当x =h 时,;若a <0,y 有最大值,当x =h 时,。
初中代数二次函数公式定理
![初中代数二次函数公式定理](https://img.taocdn.com/s3/m/5132b595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23.png)
初中代数二次函数公式定理1.二次函数及其图像1.二次函数我们把函数y=ax²+bx+c(a,b,c为常数,且a不等于0)叫做二次函数2.函数y=ax²(a不等于0)的图像和性质用表里各组对应值作为点的坐标,进行描点,然后用光滑的曲线把它们顺次联结起来,就得到函数y=x²的图象这个图象叫做抛物线函数y=x²的图像,以后简称为抛物线y=x²这条抛物线是关于y轴成对称的我们把y轴叫做抛物线y=x²的对称轴对称轴和抛物线的焦点,叫做抛物线的顶点3.函数y=ax²+bx+c(a不等于0)的图像和性质抛物线y=ax²+bx+c的顶点坐标是(-b/2a,4ac-b²/4a),对称轴方程是x=-b/2a,当a〉0时,抛物线的开口向上,并且向上无限延伸;当a〈0时,抛物线的开口向下,并且向下无限延伸当a〉0时,二次函数y=ax²+bx+c在x〈-b/2a时是递减的,在x〉-b/2a时是递增的;在x=-b/2a 处取得y最小=4ac-b²/4a当a〈0时,二次函数y=ax²+bx+c在x〈-b/2a时是递减的;在x=-不/2a 处取得y最大=4ac-b²/4a2.根据已知条件求二次函数1.根据已知条件确定二次函数2.二次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3.一元二次方程的图像解法直角三角形概述定义:有一个角为90°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性质: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它除了具有一般三角形的性质外,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性质1: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性质2:在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互余。
性质3: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直角三角形的外心位于斜边的中点,外接圆半径R=C/2)。
二次函数线段、周长、面积最值问题1
![二次函数线段、周长、面积最值问题1](https://img.taocdn.com/s3/m/111e722a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13.png)
二次函数线段、周长、面积最值问题1.(2018•莱芜)如图,抛物线y=ax2+bx+c经过A(﹣1,0),B(4,0),C(0,3)三点,D为直线BC上方抛物线上一动点,DE⊥BC于E.(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如图1,求线段DE长度的最大值;2.(2018·宜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2,0),且经过点(4,1),如图,直线y=x与抛物线交于A、B两点,直线l为y=﹣1.(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l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PA+PB取得最小值?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拓展:在l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PB-PA取得最大值?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
y x E P O D C B A 3.如图,关于x 的二次函数y =x 2+bx +c 的图象与x 轴交于点A (1,0)和点B ,与y 轴交于点C (0,3),线段BC 上任意一点P ,过点P 作PQ ⊥x 轴交抛物线于点Q .(1)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求△QBC 的面积的最大值和此时点Q 的坐标;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3342y x =-与抛物线214y x bx c =-++交于A 、B 两点,点A 在x 轴上,点B 的横坐标为-8.(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P 是直线AB 上方的抛物线上一动点(不与点A 、B 重合),过点P 作x 轴的垂线,垂足为C ,交直线AB 于点D ,作PE ⊥AB 于点E .设△PDE 的周长为l ,点P 的横坐标为x ,求l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l 的最大值.5.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bx+3与x轴交于A、B两点,过点A的直线l与抛物线交于点C,其中A点的坐标是(1,0),C点坐标是(4,3).(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1)中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D,使△BCD的周长最小?若存在,求出点D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若点E是(1)中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且位于直线AC的下方,试求△ACE的最大面积及E点的坐标.6.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bx+c经过A(-3,0),B(1,0),C(0,3)三点,其顶点为D,对称轴是直线l,l与x轴交于点H.(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P是该抛物线对称轴l上的一个动点,求△PBC周长的最小值;(3)如图(2),若E是线段AD上的一个动点( E与A、D不重合),过E点作平行于y轴的直线交抛物线于点F,交x轴于点G,设点E的横坐标为m,△ADF的面积为S.①求S与m的函数关系式;②S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求出最大值及此时点E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7.(2018•泰安)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y=ax2+bx+c交x轴于点A(﹣4,0)、B(2,0),交y轴于点C(0,6),在y轴上有一点E(0,﹣2),连接AE.(1)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若点D为抛物线在x轴负半轴上方的一个动点,求△ADE面积的最大值;8.(2018•东营)如图,抛物线y=a(x-1)(x-3)(a>0)与x轴交于A、B两点,抛物线上另有一点C在x轴下方,且使△OCA∽△OBC.(1)求线段OC的长度;(2)设直线BC与y轴交于点M,点C是BM的中点时,求直线BM和抛物线的解析式;(3)在(2)的条件下,直线BC下方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四边形ABPC面积最大?若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中考数学第一轮总复习课件(全国通用)
![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中考数学第一轮总复习课件(全国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bd5caf4b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09.png)
中考数学第一轮总复习典例精讲考点聚集查漏补缺拓展提升第三单元 函数及其图象专题3.5 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知识点利用二次函数的区间最值求值01利用二次函数求代数式的最值02利用二次函数求面积的最值03拓展训练04【例1】已知二次函数y=-(x-h)2.(1)若当x<3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3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少,则h=___.(2)若当x<3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h的取值范围为______.(3)当自变量x的取值满足2≤x≤5时,函数值y的最大值为-1,则h=______.3h≥31或6a>0(开口向上)a<0(开口向下)a≤x≤b<h,y随x增大而减小,当x=a时,y有最大值,y max =m;当x=b时,y有最小值,y min =na≤x≤b<h,y随x增大而增大,当x=a时,y有最小值,y min =m;当x=b时,y有最大值,y max =ny O xm n a bh k (h,k)yOx(h,k)hb a knma >0(开口向上)a <0(开口向下)h<a≤x≤b,y随x增大而增大,当x=a时,y有最小值,y min =m;当x=b时,y有最大值,y max =nh <a ≤x ≤b ,y 随x 增大而减小,当x =a 时,y 有最大值,y max =m ;当x =b 时,y 有最小值,y min =ny O xh k(h,k)b a n m yO x(h,k)h k nm baa >0(开口向上)a <0(开口向下)a≤x≤b,a<h<b,|a-h|<|b-h|当x=h时,y有最小值,y min =k;当x=b时,y有最大值,y max =n(a>0,离对称轴越远的点,位置越高)a≤x≤b,a<h<b,|a-h|>|b-h|当x=h时,y有最大值,y max =k;当x=a时,y有最小值,y min =m(a<0,离对称轴越远的点,位置越低)y Oxhk (h,k)b a n m yO x(h,k)hk n bam1.已知二次函数y=(x-h)2+1,在1≤x≤3的情况下,与其对应的函数值y的最小值为5,则h的值为( ) A.1或-5 B.-1或5 C.1或-3 D.1或32.已知二次函数y=x 2-2x-3,当0≤x≤3时,y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是( ) A.0,-4 B.0,-3 C.-3,-4 D.0,03.已知二次函数y=ax 2+2ax+3a 2+3,当x≥2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且-2≤x≤1时,y的最大值为9,则a=____.4.如图,抛物线y=a(x-h)2+k与x轴的一个交点A在点(-2,0)和(-1,0)之间(包括这两个点),顶点C是矩形DEFG区域内(包括边界和内部)的一个动点,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B知识点一强化训练利用二次函数的区间最值求值A 1xy-2-11143232知识点利用二次函数的区间最值求值01利用二次函数求代数式的最值02利用二次函数求面积的最值03拓展训练04【例【例22】】点P(m,n)在以y轴为对称轴的二次函数y=x 2+ax+4的图象上,则m-n的最大值等于( ) A.15/4 B.4 C.-15/4 D.-17/4C∵y轴为对称轴把P(m,n)代入y=x 2+ax+4得:n=m 2+4∴m-n=m-(m 2+4)=-(m-1/2)2-15/4∴a=0∴m-n的最大值为-15/4a>0(开口向上)a<0(开口向下)设M(x,kx+d).∵MN∥y轴,N在抛物线上,∴N(x,ax2+bx+c).当xA <x<xB,MN=(kx+d)-(ax2+bx+c)设M(x,kx+d).∵MN∥y轴,N在抛物线上,∴N(x,ax2+bx+c).当xA<x<xB,MN=(ax2+bx+c)-(kx+d).yO xxAMBAxBNy=ax2+bx+c y=kx+dyOxNxAMABxBy=ax2+bx+cy=kx+d1.若关于x的方程ax2+bx+1=0(a,b是常数,a>0)两根相差1,令t=12a-b2,则t的最大值为____.2.已知抛物线y=ax2+4ax+4a+1(a≠0)过点A(m,3),B(n,3)(m<n)两点,若线段AB的长不大于4,则代数式a2+a+1的最小值是_____.1.解析:Δ=b2-4a∴b2=a2+4a∴t=12a-b2=12a-(a2+4a)∴t=-(a-4)2+16当a=4时,tmax =16167/42.解析:y=ax2+4ax+4a+1=a(x+2)2+1∴对称轴为x=-2∵AB≤4,A(m,3),B(n,3)∴当m=-4,n=0时a最小把B(0,3)代入y=ax2+4ax+4a+1得a=1/2∴a2+a+1=(a+1/2)2+3/4=(1/2+1/2)2+3/4=7/43.如图直线y=x与抛物线y=x 2-2x-3交于点E、F,直线MN∥y轴,交直线y=x于点N,交抛物线于点M.(1)若点M为于点N的下方,求当MN 最长时,M的坐标;(2)若以O、C、M、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点M的坐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 二次函数与线段最值
1.如图,已知二次函数223y x x -=-+的图象交x 轴于A 、B 两点(A 在B 左边),交y 轴于C 点.
(1)求A 、B 、C 三点的坐标和直线AC 的解析式;
(2)点P 是直线AC 上方抛物线上一动点(不与A ,C 重合),过点P 作y 轴平行线交直线AC 于Q 点,求线段PQ 的最大值;
(3)点P 是直线AC 上方抛物线上一动点(不与A ,C 重合),过点P 作x 轴平行线交直线AC 于M 点,求线段P M 的最大值;
(4)点P 是直线AC 上方抛物线上一动点(不与A ,C 重合),求P 点到直线AC 距离的最大值;
(5)点P 是直线AC 上方抛物线上一动点(不与A ,C 重合),连接P A ,PC ,求△P AC 面积的最大值.
y x
A C
O
B
竖直线
y
x
B (x ,y 2)
A (x ,y 1)
O
y
x
A (x 1,y )
B (x 2,y )O
AB =|y 1-y 2|=y 1-y 2 (纵坐标相减)上减下
水平线
AB =|x 1-x 2|=x 2-x 1 (横坐标相减)右减左
2.如图,抛物线223y x x -=-+的图象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左边),与y 轴交于点C ,点D 为抛物线的顶点. (1)求点A 、B 、C 的坐标;
(2)点M 为线段AB 上一点(点M 不与点A 、B 重合),过点M 作x 轴的垂线,与直线AC 交于点E ,与抛物线交于点P ,过点P 作PQ ∥AB 交抛物线于点Q ,过点Q 作QN ⊥x 轴于点N ,若点P 在点Q 左边,当矩形PMNQ 的周长最大时,求△AEM 的面积.
将军饮马模型
l A
l 1
B
A
l
2
M
B N
B 1
A
m
n
2
A 1
A
m n B 1
A 1
A
B
3.(2016浙江宁波第22题)(本题10分)如图,已知抛物线23y x mx =-++与x 轴交于A ,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
C ,点B 的坐标为()3,0.
(1)求m 的值及抛物线的顶点坐标;
(2)点P 是抛物线对称轴l 上的一个动点,当PA PC +的值最小时,求点P 的坐标.
4.如图,已知点()4,8A -和点()2,B n 在抛物线2y ax =上.
(1)求a 的值及点B 关于x 轴对称点P 的坐标,并在x 轴上找一点Q ,使得AQ QB +最短,求出点Q 的坐标;
(2)平移抛物线2y ax =,记平移后点A 的对应点为A ',点B 的对应点为B ',点()2,0C -和点()4,0D -是x 轴上的两个定点.
①当抛物线向左平移到某个位置时,A C CB ''+最短,求此时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 ②当抛物线向左或向右平移时,是否存在某个位置,使四边形A B CD ''的周长最短?若存在,求出此时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备选题
5.已知抛物线2y ax bx c +=+与y 轴交于点A (0,3),与x 轴分别交于B (1,0),C (5,0)两点.
(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
(2)若点D 为线段OA 的一个三等分点,求直线DC 的解析式;
(3)若一个动点P 自OA 的中点M 出发,先到达x 轴上的某点(设为点E ),再到达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某点(设为点F ),最后运动到点A .求使点P 运动的总路径最短的点E 、点F 的坐标,并求出这个最短总路径的长.
练习1.如图,已知抛物线23y ax bx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过点A 的直线l 与抛物线交于点C ,其中A 点的坐标是(1,0),C 点坐标是(4,3).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在(1)中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D ,使△BCD 的周长最小?若存在,求出点D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并求出周长的最小值;
(3)若点E 是(1)中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且位于直线AC 的下方,试求△ACE 的最大面积及E 点的坐标.
作业1.如图,△ABC 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 (-2,0)、B (6,0)、C (0,23-),抛
物线2y ax bx c +=+(0a ≠)经过A 、B 、C 三点. (1)求直线AC 的解析式; (2)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3)若抛物线的顶点为D ,在直线AC 上是否存一点P ,使得△BDP 的周长最小,若存在,求出P 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7.(2016广东省梅州市第24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2y x bx c =++过
A ,
B ,
C 三点,点A 的坐标是(3,0),点C 的坐标是(0,3)-,动点P 在抛物线上.
(1)b =_________,c =_________,点B 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直接填写结果) (2)是否存在点P ,使得ACP △是以AC 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3)过动点P 作PE 垂直y 轴于点E ,交直线AC 于点D ,过点D 作x 轴的垂线.垂足为
F ,连接EF ,当线段EF 的长度最短时,求出点P 的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