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W-1800无菌检验隔离系统再确认方案
无菌屏障系统包装确认方案

XXXXXXXXXXXXXXXX 包装验证确认方案编制:审核: 批准:H期:包装确认验证实施方案1、验证确认新购包装热合机能够满足生产,包装材料是否符合EN868. ISO 11607标准要求;2、为包装热合确定有效的工艺。
二验证时间:计划2019年3月初一3月末。
三. 验证小组人员组成:1•组长:2•组员:四. 验证依据EN868-1-1997《供医疗装置灭菌用的包装材料及体系》ISO11607-1:2006《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第1部分:材料、无菌屏障系统、包装系统的要求》SO11607-2:2006《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第2部分:成形、密封和组装过程的确认要求》BS6256:1989《蒸汽灭菌用纸一医用纸袋.纸盒.纸筒》五. 验证产品名称:1.一次性使用体外循环血路小包装;2.一次性使用动静脉穿刺针小包装;六. 验证过程(-)验证对象包装热合机(二)人员分工1.验证前准备、包装工艺的确定验证:2.包装热合机运行验证:;3.包装验证过程的操作:4.包装过程验证中物理性能、生物性能、试验鉴定:;5.验证过程中的审核:6.验证报告、作业文件的批准:XXXXXXXXXXXXXXXXXXXXX 包装验证确认报告编制:审核:批准:日期:年月日BZ 001验证LI的:确认操作人员具备从事包装热合的能力验证要求:1 •至少有两名经培训合格的操作人员。
2 •操作人员与培训记录相符合。
验证依据:验证(操作)人员姓名:丁倘、何园敬人员专业:•操作验证内容:记录确认1.包装热合工作基本常识•合格O不合格培训记录编号:042.包装热合参数设定•合格O不合格培训记录编号:043.设备操作•合格O不合格培训记录编号:044.设备维护•合格O不合格培训记录编号:04检查培训记录相关文档:1 •培训记录2.有效性评价3.操作上岗证上岗证确认一次性使用体外循环血路小包装使用性验证确认表一次性使用动静脉穿刺针小包装使用性验证确认表xxxxxxxxxxxxxxxxx特殊工序验证资料一一包装验证包装热合机安装验证相关资料确认表验证L1的:确认包装热合机随机文件的完整性验证要求:满足合同或供应商的随机文件;验证依据:包装热合生产实施细则和供应商的随机文件 设备型号:OPL-300-10 供应商:日本富士公司验证方法:核实包装热合机相关资料相关文档:包装热合机相关资料明细表验收验证结论: •合格 O 不合格 验证人: 日期:19.03.12BZ 004设备名称:富士封口机 验证(操作)人员姓名:、丁借、何园敬、验证项目:1) 2) 3) 4) 5) 6) 7) 8)工商营业执照 确认记录•合格 O 不合格 生产许可证 •合格 O 不合格 使用说明书•合格 O 不合格 包装热合机安装图•合格 O 不合格 包装热合机维护指南•合格 O 不合格 包装热合机常见故障与排除一览表 •合格 O 不合格 备品备件一览表 •合格 O 不合格 产品合格证 •合格O 不合格包装热合机相关文件资料验收明细表安装环境确认表BZ 006验证目的:确认包装热合机安装工作环境的符合性验证要求:包装热合生产的环境要求验证依据:JGJ71—90 ; GB50073—2001 ;YY0033—2000设备名称:富士封口机设备型号:OPL-300-10 供应商:日本富士公司验证(操作)人员姓名:验证项目:确认项LI1)组装车间风速•合格O不合格2)组装车间风量•合格O不合格3)换气次数•合格O不合格4)静压差•合格O不合格5)空气洁净度•合格O不合格6)温度•合格O不合格7)相对湿度•合格O不合格8)浮游菌•合格O不合格相关文件:车间温湿度记录车间静压差记录天津市医药空气洁净检测中心检验报告包装热合机安装确认表BZ007验证L1的:确保包装热合机安装准确和整机的完整性验证要求:依照安装图纸进行安装验证依据:对照图纸设备名称:富士封口机设备型号:OPL-300-10 供应商:日本富士公司验证(操作)人员姓名:验证项目:1)外形尺寸确认记录•合格O不合格2)供电稳定准确•合格O不合格验证方法:目视观察相关文档:使用说明书设备装配图设备电路示意图验证结论:•合格O不合格验证人:日期:19.03.12审核结论:•合格O不合格审核人:日期:19.03.12包装热合机试运行确认表BZ008验证L1的:确保包装热合机能够正常使用验证要求:依照设备验收规定接收标准:能够正常运转,满足生产需要设备名称:富士封口机设备型号:OPL-300-10 供应商:日本富士公司验证(操作)人员姓名:验证项Lh确认记录1)封口长度•合格O不合格2)封口能力•合格O不合格3)屏幕显示•合格O不合格4)参数设置•合格O不合格验证方法:实际操作相关文档:设备验收规定设备验收单设备单机及系统试运行验收记录验证结论:•合格O不合格验证人:日期:19.03.12审核结论:•合格O不合格审核人:日期:19.03.12包装热合电器控制的运行验证确认表计量器具确认表包装材料微生物屏障检验记录复核人:日期:19.03.15包装初始污染菌符合性验证确认表BZ012验证L1的:确认包装初始污染菌的符合性验证要求:初始污染菌数应符合要求验证依据:GB15980-1995验证(操作)人员姓名:产品名称:一次性使用体外循环血路小包装型号规格:520X 370mm 生产批号:090302验证项目:资料(记录)确认产品进入灭菌循环前的包装初始污染菌试验•合格O不合格验证方法:按GB15980-1995 附录C相关文档:1、包装初始污染菌检验记录包装初始污染菌试验记录验证人:复核人:日期19.03.08包装膜材杂质外观检査验证确认包装材料拉伸性能的验证BZ015 验证目的:确认包装材料拉伸性能符合要求验证要求:仔细核对出产检验报告验证依据:ISO 11607 ASTM D 882- 02验证(操作)人员姓名: ;验证项Lh确认记录包装材料拉伸性能•合格O不合格验证方法:核对厂家出厂检验报告。
无菌检查用隔离系统验证指导原则

9206 无菌检查用隔离系统验证指导原则本指导原则是为药典要求无菌的药品、生物制品、原料、辅料、 及其他品种无菌检查用隔离系统的验证提供指导。
无菌检查用隔离器是为产品无菌检查试验提供无菌环境的一种 设备。
封闭式隔离器不直接与外界环境相连,使用无菌接口或快速转 移通道进行物质传递,一般用于无菌检查;开放式隔离器允许材料通 过舱门进入,舱门内有一定的压力阻止微生物的进入。
物品可通过无 菌传递进入隔离器,整个传递过程中可保持隔离器内部空间和外部环 境完全隔离。
隔离器内部能够反复进行灭菌,内壁可用杀孢子剂处理, 以去除所有的生物负载,灭菌完成后,隔离器通过高效空气过滤器 (HEPA)或更高级别的空气过滤器向其内部输送洁净空气来维持内 部的无菌环境。
隔离器的使用从根本上避免了操作人员与实验用物品 的直接接触,操作人员无需穿着专用洁净服,而是通过隔离器上的操 作手套或半身操作服对舱内物品、仪器进行操作。
手套-袖套组件或 半身操作服是隔离器舱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们由柔软的材料制成 且与所采用的灭菌剂兼容。
因此,使用隔离器进行无菌检验,可以避 免实验用物品和辅助设备被污染,提高了无菌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一.无菌检查用隔离器的结构隔离器一般是由不锈钢、玻璃、硬质塑料或软质塑料(如聚氯乙 烯)建成。
隔离器的结构一般包括: 1.空气处理系统用于无菌检测的隔离器应配备可截留微生物的高效空气过滤系统(或更高级别的过滤系统)。
静态时,隔离器内部环境的洁净度要 求应达到我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现行版中 A 级空气洁净 度的要求。
当隔离器与外界环境有直接开口时,内部应通过持续足够 的正压来维持隔离器内部的无菌环境。
2. 传递接口及传递门灭菌后的培养基、稀释液和实验用品可以通过带传递功能的灭菌 器直接无菌传递到隔离器内。
此外,不同的隔离器也可以通过专门设 计的快速传递门(RTP)连接,以实现将实验物品在两个或多个隔离 器之间进行无菌传递。
无菌检验方法适用性试验方案

无菌检验方法适用性试验方案目录1.概述1.1试验背景为保证无菌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当建立产品的无菌检查法时,应进行方法的适用性试验,以确认供试品在该实验条件下无抑菌活性或其抑菌活性可以忽略不计,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产品的无菌检查。
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1101无菌检查法”要求,检验程序或产品发生变化可能影响检验结果时,检查方法应进行重新试验。
根据2015年版药典及药品微生物实验室质量管理指导原则要求,检测环境由原来的为C级背景下局部A级空气单向流,在层流净化工作台下进行无菌检测,变更为在C级背景下,无菌检查ORABS隔离系统中进行无菌检测,且由原来的臭氧消毒,变更为臭氧+过氧化氢灭菌消毒;培养基发生变更:由培养真菌用的改良马丁培养基变更为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培养温度由23-28℃变更为20-25℃,现针对XXX注射液进行适用性试验,以证明所采用的方法适合该药品的无菌检查。
1.4方案说明验证过程中严格按照经批准的方案规定的内容进行,若因特殊原因需要变更时,应填写方案变更申请及批准书,报试验领导小组批准。
2.确认目的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1101无菌检查法”规定对小儿氨基酸注射液无菌检查方法进行试验,在现有检验程序、检测条件及培养条件下,对该供试品的适用性试验进行确认,证明所采用的方法适合该药品的无菌检查。
验证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本方案规定的内容进行,若因特殊原因确需变更时,应填写验证方案变更申请及批准书,报验证领导小组批准。
3.小组人员4.风险评估4.1风险等级标准A.严重程度(S):测定风险的潜在后果,分为以下四级:B.可能性程度(P):测定风险产生的可能性,为建立统一基线,建立以下四个等级:C.检测能力(D):在潜在风险造成危害前,检测发现的可能性,设为以下四个等级:风险分析及评价:根据确定的风险标准对已经识别并分析的风险进行评价,即通过评价风险的严重性和可能性从而确认风险的等级。
无菌医疗器械洁净厂房及空气净化系统再验证方案

目录1.目的 (1)2.范围 (1)3.职责 (1)4.内容 (2)4.1验证依据 (2)4.2验证背景 (2)4.3验证内容 (3)4.4结果分析及评价、建议和验证小结 (8)5再验证 (8)6报告批准 (8)7附表 (8)为确认我公司洁净生产车间、洁净实验室空调净化系统经过自上次验证已满一年的运行其设备的稳定性和均一性,设备各项性能仍能符合生产工艺的要求并未发生漂移,及对送入各生产洁净区、实验室不同等级的洁净空气其各项指标符合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
特制订本验证方案,对车间空调净化系统、洁净实验室进行再验证。
验证过程应严格按照本方案规定的内容进行,若因特殊原因确需变更时,应填写验证方案变更申请及批准书(附表1),报验证领导小组批准。
2.范围本方案适用于我公司洁净生产车间(十万级)、洁净实验室(万级和万级下局部百级)空调净化系统的再验证。
3. 职责验证小组及进程安排4.1验证依据4.1.1 YY 0033-2000 无菌医疗器具生产管理规范4.1.2 GB/T 16292-2010 医药工业洁净室悬浮粒子检测方法4.1.4 GB/T 16294-2010 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沉降菌的测试方法4.2验证背景洁净环境有独立的中央空调送风系统,用于洁净区新鲜空气的补充,以及空气的净化,温湿度调节和维持不同洁净区间压差,该系统由空气处理机组、空气输送设备及空气分布装置构成。
其中空气处理机组(空调箱)主要对空气进行净化和热湿处理;空气输送设备包括送/回风机、风管系统调节风阀等,把处理好的空气按要求输送到各洁净室,并从室内抽回或排除一定数量的空气;空气分布装置,即各洁净室内的送/回风口,其作用为合理组织室内气流,以保证工作区内所要求的空气温湿度、气流速度及洁净度。
中央空调系统为风冷恒温恒湿净化组合空调及其管路系统。
本空调净化系统于2017年建成,安装于4楼洁净生产车间(10万级)、5楼洁净实验室(万级、局部百级)。
无菌检查法验证方案

XXX无菌检验方法学验证方案编号:VP.SV.039.00目录验证方案的审批验证小组名单验证实施进度技术性文件引言1.概述2.验证目的3.职责无菌检查方法学的确认再验证周期验证方案审批验证小组名单验证实施进度技术性文件引言1.概述1.1根据201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二部附录ⅪH规定,当建立药品的无菌检查方法时,需进行方法学的验证,以确认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药品的检测。
当药品的组分或原检验条件发生改变可能影响检验结果时,检测方法应重新验证。
2.验证目的:2.1根据201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二部附录ⅪH无菌检查方法要求,通过试验,寻找合适的材料、条件和方法,最终确定氧氟沙星滴眼液的检验方法,并将其定为日常检测的正式方法。
3.职责3.1验证办3.1.1负责验证方案的审批。
3.1.2负责验证的协调工作,以保证验证方案规定项目的顺利实施。
3.1.3负责验证数据及结果的审核。
3.1.4负责验证报告的审核。
3.1.5负责再验证周期的确认。
3.2质量监控部3.2.1负责验证所需的标准品、样品、试剂、试液等的准备。
3.2.2负责仪器、仪表、量具的校正。
3.2.3负责取样及样品检验。
3.2.4负责收集各项验证、试验记录,对结果进行分析,起草验证报告,报验证办。
3.2.5负责拟订验证方案。
3.2.6负责组织试验所需设备。
3.2.7负责按照验证方案里各项操作步骤进行操作。
3.2.8负责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
无菌检查方法学的确认1.验证环境、设备及实验前准备:1.1无菌室内(无菌检查应在环境洁净度B级下的局部洁净度A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或隔离操作器内完成。
由QA人员定期按国家相关要求进行环境监控。
1.2仪器和设备:①GSP-9080MBE型隔水式电热恒温培养箱(上海博迅实业有限公司医疗设备厂);②生化培养箱(上海博迅实业有限公司医疗设备厂);③AL204型电子天(梅特勒—托利多仪器有限公司);④GZX-9070MBE型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上海博迅实业有限公司医疗设备厂);⑤YXQ-LS-50SI型高压蒸汽灭菌器(上海博迅实业有限公司医疗设备厂);⑥HTY-2000A集菌仪、全封闭集菌培养器可重复使用集菌培养器(杭州高得·泰林医疗器械有限公司);⑦超净工作台(上海博迅实业有限公司医疗设备厂);。
无菌隔离器确认方案

无菌检测隔离器再确认方案目录1 再确认目的2 再确认依据3 再确认判断标准4 再确认小组人员及职责5 再确认过程的培训6 再确认条件7.1性能确认7.2尘埃粒子测试再确认7.3除湿性能确认7.4过氧化氢气体浓度及分布状态再确认7.5过氧化氢气体排空效果再确认7.6沉降菌测试再确认8.再确认9再确认结论正文:仪器名称:无菌检测隔离器型号及编号:生产厂家:2 再确认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GB/T 16292-2010 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的测试方法GB/T 16294-2010 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沉降菌的测试方法3 再确认判断标准符合再确认项目的标准规定4 再确认小组人员及职责5 再确认过程的培训5.1.1 培训内容本再确认方案5.1.2 培训人员名单6、再确认条件6.1 测试所用仪器仪表、检验仪器已校验且在有效期内7.再确认内容7.1性能确认7.1.1低压报警功能再确认7.1.1.1再确认方法:开启无菌隔离器,进入手动运行界面,开启手动通风程序,当压力显示高于95Pa时,观察蜂鸣器是否鸣叫,显示屏报警状态显示是否正常;开启无菌隔离器,进入手动运行界面,设置保压压力40Pa,开启手动保压,稳定3min;缓慢开启物料大门,使舱内压力缓慢下降,当压力显示低于12.5Pa 时,观察蜂鸣器是否鸣叫,显示屏报警状态显示是否正常;7.1.1.2再确认结果:7.1.1.3结论:7.1.2压差维持能力再确认7.1.2.1再确认方法:所有手套支架安装到位,开启设备,进入手动运行界面,设置保压压力20Pa,启动压力保持,稳定2min以上后,观察压力波动的最高值和最低值3min 以上,于工作表中记录相应设定压力值的压力波动范围;将保压压力设置为40Pa,重复以上操作;将保压压力设置为60Pa,重复以上操作。
注:记录过程中,不得进行手套操作,不得对舱体进行挤压,否则须重新稳定后再记录。
7.1.2.2再确认结果实验舱7.1.2.3结论:7.1.3舱体密闭性再确认7.1.3.1再确认方法:关闭实验舱体大门、传递门及所有检测口,开启无菌隔离器,进入压力测试界面,点击【开压力测试】后舱体开始自动充气压力上升至60Pa以上;当显示压力缓慢降至60Pa时,自动开始计时,压力下降至42Pa时自动停止计时,点击【压力测试结果】打印按键,打印测试结果;注:1.传递舱密闭性测试程序同实验舱2.为避免测试周期过之长,若保持时间超过30min,压力仍在42Pa以上,则停止测试,结果以大于30min表示。
无菌线验证方案范文

无菌线验证方案范文一、目的和范围二、设备和试剂1.灭菌器:包括高温灭菌器、过滤器和紫外线灭菌器等。
2.培养基:需使用无菌培养基。
3.培养箱:需验证其温度和湿度的准确性。
4.空气采样器:用于采集环境中的微生物。
三、验证步骤1.准备工作(1)准备验证材料:无菌培养基、无菌培养箱、无菌培养皿、灭菌针具等。
(2)准备验证记录表:包括验证日期、验证人员、验证材料、验证结果等。
2.空气质量检测(1)打开空气采样器,将其固定在适当的位置,采集约30分钟。
(2)将采集的样品用无菌材料封装,送至专业实验室进行微生物检测。
(3)根据检测结果判断环境空气中微生物污染的情况。
3.培养箱验证(1)检查培养箱的温度和湿度显示是否准确。
(2)将无菌培养基分装到无菌培养皿中。
(3)将培养皿放入培养箱中,设定适当的温度和湿度。
(4)培养一定时间后,观察培养皿中是否有微生物生长。
4.灭菌验证(1)使用高温灭菌器、过滤器和紫外线灭菌器等进行灭菌操作。
(2)将无菌培养基和培养皿等材料放入灭菌器中,执行相应的灭菌程序。
(3)灭菌结束后,将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培养,观察是否有微生物生长。
5.操作员无菌操作验证(1)验证实验员是否按照无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观察实验员的操作流程、手部清洁程度和戴手套的方法。
(3)观察实验员操作过程中是否产生颗粒和飞溅等污染物。
四、验证结果和记录1.根据各项验证结果,分别判定环境空气、培养箱和灭菌操作是否符合无菌要求。
2.对操作员无菌操作进行评价,给予合格或不合格的评定。
3.将验证结果和评价记录在验证记录表中,并签名确认。
五、验证频率根据实验室或生产环境的要求,无菌线验证可以进行定期验证和临时验证。
定期验证:按照一定的频率进行验证,如每月或每季度进行一次。
临时验证:针对特殊情况或新装置的投入使用,进行一次性验证。
六、验证结果分析和改进根据验证结果,对无菌操作是否符合要求进行分析和评价,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同时,需要对验证方案进行评估和调整,以确保验证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
无菌检验——隔离器系统验证

无菌检验——隔离器系统验证无菌检验——隔离器系统验证USP <1208>Sterility Testing—Validation of Isolator System/General informance这部分是用于无菌检验隔离器系统的简明验证指南(注意:在这个章节中,“已灭菌”指的是物品或者表面的微生物被清除的状态)在19世纪80年代中期,建立一个无菌检验环境的隔离器就已经开始使用。
隔离器可以通过密封的方法或者采用过滤除菌空气保持正压的方法,创造一个无菌的环境。
当隔离器处于密闭状态时,仅仅能够在隔离器内部和快速传递仓传递物品;当隔离器打开时,允许通过一个特殊设计的并经过验证可以避免污染物进入的开口递出物品。
隔离器采用柔软的塑料(例如聚氯乙烯)、硬塑料、玻璃或不锈钢制造。
由于隔离器系统从根本上避免了分析人员与物品的直接接触,因此在无菌检验操作时可以避免物品和辅助设备被污染。
当隔离器内部与环境完全隔离时,隔离器内部的物品是无菌条件下的传递。
操作者穿着半身衣在隔离器内部进行无菌操作,半身衣是连接在隔离器墙体上的柔软的部分,操作者穿着半身衣有足够的范围在隔离器内部进行操作,操作者也可以通过连接在隔离器墙体上的袖子和手套进行操作。
在隔离器中,不要求操作者穿着特殊的无菌衣进行操作,允许操作者穿着标准的实验室服装进行操作。
为确保隔离器内部无菌。
使用杀孢子剂对隔离器内部进行灭菌处理。
隔离器设计和建造空气处理系统用于无菌检验的隔离器需要配备除菌过滤器(HEPA过滤器是被要求的)。
静态时,要求隔离器尘埃粒子符合美国联邦标准209E的100级空气质量要求(看洁净室微生物评价和其他环境控制《1116》)。
动态时,不要求隔离器符合100级空气质量要求,不要求隔离器内部的空气流速或者空气交换频率。
隔离器系统是要求防止泄漏的,然而,它不是通常意义上的防止隔离器与外界环境进行的空气交换。
当与外界环境直接相连的门打开时,隔离器内部的正压保证隔离器内部的无菌环境不被污染。
无菌医疗器械洁净厂房及空气净化系统再验证方案

目录1.目的 (1)2.范围 (1)3.职责 (1)4.内容 (2)4.1验证依据 (2)4.2验证背景 (2)4.3验证内容 (3)4.4结果分析及评价、建议和验证小结 (8)5再验证 (8)6报告批准 (8)7附表 (8)为确认我公司洁净生产车间、洁净实验室空调净化系统经过自上次验证已满一年的运行其设备的稳定性和均一性,设备各项性能仍能符合生产工艺的要求并未发生漂移,及对送入各生产洁净区、实验室不同等级的洁净空气其各项指标符合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
特制订本验证方案,对车间空调净化系统、洁净实验室进行再验证。
验证过程应严格按照本方案规定的内容进行,若因特殊原因确需变更时,应填写验证方案变更申请及批准书(附表1),报验证领导小组批准。
2.范围本方案适用于我公司洁净生产车间(十万级)、洁净实验室(万级和万级下局部百级)空调净化系统的再验证。
3. 职责验证小组及进程安排4.1验证依据4.1.1 YY 0033-2000 无菌医疗器具生产管理规范4.1.2 GB/T 16292-2010 医药工业洁净室悬浮粒子检测方法4.1.4 GB/T 16294-2010 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沉降菌的测试方法4.2验证背景洁净环境有独立的中央空调送风系统,用于洁净区新鲜空气的补充,以及空气的净化,温湿度调节和维持不同洁净区间压差,该系统由空气处理机组、空气输送设备及空气分布装置构成。
其中空气处理机组(空调箱)主要对空气进行净化和热湿处理;空气输送设备包括送/回风机、风管系统调节风阀等,把处理好的空气按要求输送到各洁净室,并从室内抽回或排除一定数量的空气;空气分布装置,即各洁净室内的送/回风口,其作用为合理组织室内气流,以保证工作区内所要求的空气温湿度、气流速度及洁净度。
中央空调系统为风冷恒温恒湿净化组合空调及其管路系统。
本空调净化系统于2017年建成,安装于4楼洁净生产车间(10万级)、5楼洁净实验室(万级、局部百级)。
无菌检查用隔离系统验证指导原则

9206无菌检查用隔离系统验证指导原则本指导原则是为药典要求无菌的药品、生物制品、原料、辅料、及其他品种无菌检查用隔离系统的验证提供指导。
无菌检查用隔离器是为产品无菌检查试验提供无菌环境的一种设备。
封闭式隔离器不直接与外界环境相连,使用无菌接口或快速转移通道进行物质传递,一般用于无菌检查;开放式隔离器允许材料通过舱门进入,舱门内有一定的压力阻止微生物的进入。
物品可通过无菌传递进入隔离器,整个传递过程中可保持隔离器内部空间和外部环境完全隔离。
隔离器内部能够反复进行灭菌,内壁可用杀孢子剂处理,以去除所有的生物负载,灭菌完成后,隔离器通过高效空气过滤器(HEPA)或更高级别的空气过滤器向其内部输送洁净空气来维持内部的无菌环境。
隔离器的使用从根本上避免了操作人员与实验用物品的直接接触,操作人员无需穿着专用洁净服,而是通过隔离器上的操作手套或半身操作服对舱内物品、仪器进行操作。
手套-袖套组件或半身操作服是隔离器舱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们由柔软的材料制成且与所采用的灭菌剂兼容。
因此,使用隔离器进行无菌检验,可以避免实验用物品和辅助设备被污染,提高了无菌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一.无菌检查用隔离器的结构隔离器一般是由不锈钢、玻璃、硬质塑料或软质塑料(如聚氯乙烯)建成。
隔离器的结构一般包括:1.空气处理系统用于无菌检测的隔离器应配备可截留微生物的高效空气过滤系统(或更高级别的过滤系统)。
静态时,隔离器内部环境的洁净度要求应达到我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现行版中A级空气洁净度的要求。
当隔离器与外界环境有直接开口时,内部应通过持续足够的正压来维持隔离器内部的无菌环境。
2. 传递接口及传递门灭菌后的培养基、稀释液和实验用品可以通过带传递功能的灭菌器直接无菌传递到隔离器内。
此外,不同的隔离器也可以通过专门设计的快速传递门(RTP)连接,以实现将实验物品在两个或多个隔离器之间进行无菌传递。
RTP上未经灭菌的表面通过互锁环或法兰互相叠合,并通过密封圈封闭,从而防止微生物进入隔离器内。
无菌医疗器械空气净化系统再验证方案

无菌医疗器械空气净化系统再验证方案(输液器车间)1.验证目的和范围1.1.我公司为了确保生产车间空气净化系统的安装、运行、性能符合《医疗器械生产管理规范无菌医疗器械实施细则和检查评定标准(试行)》的规定,对本系统进行验证并特此制定本验证方案。
本方案规定了该系统的安装、运行和性能验证范围、方法、文件和参考资料,验证结果用于证实确认空气净化系统的安装、运行、性能以及相关服务设施的连接是否符合设计图纸技术标准及《医疗器械生产管理规范无菌医疗器械实施细则和检查评定标准(试行)》的规定。
1.2.本方案适用于生产车间空气净化系统的安装、运行和性能确认。
安装确认是对该系统各设备、风管、风口、调节阀等部件安装及有关辅助设施(电、气等)连接的确认;运行确认是在运行状态下,对该系统各单元设备及辅助设施和控制系统的测试检查;性能确认是在运行状态下,对洁净区内悬浮粒子、温湿度、静压差、沉降菌进行测试检查。
1.3.本方案及结果为确认空气净化系统是否提供了完善的服务设施,所有安装施工及运行是否符合《医疗器械生产管理规范无菌医疗器械实施细则和检查评定标准(试行)》的规定,所有仪器、仪表是否已经校验,以及操作、运行、维修、保养的净化系统是否完备。
1.4.本方案包括送风空调机组、风管、排风滤尘机及服务设施配套的管道阀门等。
本方案验证其安装及主附机与服务设施间的连接是否正确,管道、阀门的安装是否符合要求,其检查要形成文件。
.对所用的温湿度计、压差计、风速仪、尘埃粒子计数器等仪器、仪表须经检定合格。
2.系统概述2.1.生产车间洁净厂房面积为1200㎡,均为10万级洁净区。
2.2.生产车间洁净区域的空气净化系统由送风空调机组、防火调节阀、多页调节阀、风管、亚高效送风口、排风滤尘机组等组成。
2.3.送风空调机组(2号)安装于净化控制中心,空调机壳采用专用铝合金框架,面板采用聚苯乙烯夹心板,夹心板保温芯材采用自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密度为16㎏/m3,导热系数≤0.042W/M.K,抗压强度≥0.8N/㎜2,自熄性2秒钟,50㎜板隔声性能36(dba),风机型号为DW16-5N015,送风量为10000m3/h,额定供冷20KW,额定供热50KW,余压为950Pa,功率为80KW,用于一车间洁净区域空气净化系统。
无菌检查验证方案

目录1.验证目的及要求2.验证小组成员及职责3.验证所必须的文件4.验证方案具体实施5.验证总结1.验证目的及要求:1.1.目的:验证在进行无菌检查之前,需验证在实际检验条件下检验用物品及操作程序不得对可能存在的微生物的生长造成不良影响,旨在为进一步完善药品的质量标准,为该药品的无菌检查法的方法学进行验证而提供建议,本实验是关于对***注射液无菌检查方法的验证,结果应显示,***注射液的无菌检查方法符合验证要求。
1.2.要求:严格按照05版中国药典的无菌检验方法准备验证试验用的样品和材料并依照药典要求的操作步骤对样品进行过滤、淋洗和培养。
连续3批产品的验证试验结果均应表明,所有的试验菌株在样品实验组,蛋白胨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中最初出现生长的时间均很相近,并且在14d内都明显见微生物生长,与阳性对照比较,如样品管的微生物生长良好,则供试品的该检验量在该检验条件下已经去除抑菌作用,如样品管的微生物生长微弱,缓慢或不生长,则供试品的该检验量在该检验条件下有抑菌作用,需消除。
可采取以下措施:1)增加冲洗量,但每片滤膜不能超过1000ml。
否则,需验证加大冲洗量对滤膜质量有无影响;2)更换滤膜品种,选择对样品吸附性较低的滤膜,并再以相应的方法重复以验证试验,确认采用无菌检查法的可行性。
2.验证小组成员及职责:公司各部门在验证工作中的职责详见验证主计划3.验证所必须的文件:文件存放地点均为公司档案室。
4.验证方案具体实施:4.1.验证产品名称****注射液4.2.验证数量:全封闭无菌检测系统:60支/批×3批4.3.冲洗液:0.1%蛋白胨水溶液4.4.试验用菌株及培养基:4.5.菌液的制备:取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新鲜培养物分别接种至营养肉汤培养基中,白色念珠菌的新鲜培养物至改良马丁培养基中,培养18~24小时;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稀释至10-4~10-7制成30~100cfu/ml的菌液。
ZW-1800无菌检验隔离系统再确认方案资料

ZW-SV1800型无菌检验隔离系统再确认方案拟定人:日期:审核人:日期:日期:批准人:日期:目录一、概述 (3)二、目的 (4)三、范围 (4)四、依据 (4)五、确认小组成员及职责 (4)六、确认前准备 (5)1、文件起草及培训 (5)2、文件确认 (5)3、仪器、仪表的确认 (5)4、文件管理规范 (5)5、风险评估 (6)七、确认内容 (9)1、ZW-SV1800型无菌检验隔离系统安装确认 (9)2、ZW-SV1800型无菌检验隔离系统运行确认 (9)3、ZW-SV1800型无菌检验隔离系统性能确认 (11)八、偏差分析处理要求 (21)九、确认结果评价与结论 (21)十、附件 (21)一、概述本公司化验室洁净区安装有ZW-SV1800型无菌检验隔离系统,该仪器由温州维科生物实验设备有限公司生产。
主要用于我司产品等无菌检查相关的检验。
ZW-SV1800无菌检验隔离系统采用屏蔽的双门隔离技术,配置的自动灭菌系统,能对无菌检验隔离系统进行有效灭菌,可创造动态的、持续有效的高洁净度空间;完全隔离的舱体屏障对操作人员提供了安全有效的防护,并将操作人员彻底地从传统的洁净室里解放出来;无需庞大的净化系统支持,从而大大降低运行成本;无菌检验隔离系统内外完全的隔离,可使隔离舱在一般清洁环境中随意移动,创建了一个“可移动的微型实验室”。
隔离舱可广泛应用于药品、生物制品的无菌检查;无菌分装。
无菌隔离器主要由舱体、高效过滤器、离心风机、高压风机、手套、灭菌支架、温湿度传感器、压差表、集菌仪、显示屏、PLC控制系统、软件程序、针式打印机、微差压传感器、报警装置、照明装置及控制部分等组成。
主要技术参数:环境温度:18~26℃相对湿度:30%~ 70%安装位置:无菌室设备编号:QC-09-03电源:AC220V±22V/50Hz±1Hz额定功率:2500W温度分辨率:0.1℃湿度分辨率:0.1%RH高效过滤器过滤效率:99.995% 小时泄漏率:Q/V≤0.5%舱内净化级别:A级(静态)压差分辨率:0.1Pa隔离器内压力控制范围:10~80Pa物料门直径:415mm灭菌剂:过氧化氢溶液(30%分析纯)杀灭率:对嗜热脂肪芽孢杆菌的杀灭能力达到6-logZW-SV1800无菌检验隔离系统工作原理(图1-1):隔离舱在密闭的条件下,除湿系统使舱内形成一个低湿度的环境,通过过氧化氢发生器向舱内注入过氧化氢蒸汽,在一定浓度与时间的条件下进行灭菌,使舱内形成无菌环境。
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的相关验证与确认方法

5. 预操作确认条件 (包括:人员培训;IQ是否完成;原材料准 备)
6. OQ程序 (包括:PQ测试应包含的要素;挑战性工艺参数的运行;
评估建立和记录工艺极限;产品的变化状况;测试设备的信息;原材 料处理的要求;环境变化的状况;考虑人员、工具、原材料的变化时 对OQ的影响)
13
五、整个确认方案文件要求
(一)IQ方案文件内容 1. 介绍 (包括:项目;设备状况和使用情况) 2. 设备描述(包括:描述设备如何操作;辅助设备) 3. 范围 (包括:使用的工艺范围;设备范围) 4. 职责 5. 预安装确认条件(包括:人员培训;设备是否到位;
公用设施是否完备到位)
14
(一)IQ方案文件内容 (续)
3. 结果不同
验证的结果是证实被试验的对象在某一条件下符合规定要 求
确认的结果是证实该过程在某范围内持续符合要求
5Hale Waihona Puke 三、验证原则和基本要求验证原则:切合实际,要符合有关规范管 理规定。
验证的基本要求:必须有预定的标准,必 须有文件化的证据,有良好的重现性, 不能用反证法。
6
四、验证的分类及作用
1. 前验证 2. 同步验证 (过程验证) 3. 回顾性验证 4. 再验证(确认)
一、验证的沿革
1. 美国验证起源 2. 世界卫生组织92年颁布GMP 3. 我国 92年颁布GMP
1
二、验证的意义
1. 开展验证工作是达到法规和政府规范的
要求的重要途径
2. 开展验证是产品质量的保证,是提升产
品质量的需要
3. 开展验证降低产品成本是企业发展的需
灭菌过程和无菌屏障系统确认控制程序

灭菌过程和无菌屏障系统确认控制程序(总2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1、目的通过对灭菌过程和无菌屏障系统进行确认控制,确保产品的无菌屏障系统在灭菌后有效期内能有效阻隔微生物,保证产品在寿命期内保持无菌。
2、范围适用于对我司护理用液产品的灭菌过程和初包材无菌屏障系统的确认控制。
3、职责技术部负责组织进行灭菌过程和无菌屏障系统确认;生产部负责实施经验证后的灭菌过程操作步骤及灭菌参数、以及灭菌过程的控制;质保部负责无菌屏障系统之公司内部的监测和控制工作。
4、工作程序灭菌过程和无菌屏障系统的识别灭菌过程产品的灭菌过程包括灌装设备部件及工位器具湿热灭菌、料液的过滤除菌、护理用液输送系统的在线蒸汽灭菌(简称蒸汽SIP)和初包装的辐射灭菌(外包)。
其中,灌装设备部件及工位器具湿热灭菌、料液的过滤除菌和初包装的辐射灭菌(外包)属于护理用液生产的特殊过程。
无菌屏障系统本公司的无菌屏障系统包括初包材无菌屏障系统:护理液无菌屏障系统由瓶体和内塞组成的最小包装单元,润滑液无菌屏障系统由瓶体、内塞和外盖组成的最小包装单元。
确认的过程灭菌过程的确认灭菌过程的确认具体见《灭菌过程的确认规程》,无菌屏障系统的确认确认项目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无菌屏障系统与灭菌过程的适应性;(2)无菌屏障系统使用前的无菌贮存期;(3)密封完整性验证;(4)稳定性试验。
具体见《无菌屏障系统的确认规程》。
灭菌过程和无菌屏障系统的控制灭菌过程的控制灌装设备部件及工位器具湿热灭菌、料液的过滤除菌和初包装的辐射灭菌(外包)的控制具体见《特殊过程确认控制程序》。
护理用液输送系统的在线蒸汽灭菌a.护理液输送系统包括50L灌装罐、除菌过滤器、分离罐、充填机分配器、相关管路及阀门,需经在线蒸汽灭菌处理。
b.润滑液输送系统包括30L灌装罐、除菌过滤器、相关管路及阀门,需经在线蒸汽灭菌处理。
无菌试验方法验证方案

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无菌试验方法验证方案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1.验证目的通过实验验证检测方法的适用性及培养基的适用性、无菌性、灵敏度。
2.样品信息3.实验设备及器材3.1使用仪器及器具:大试管、灭菌锅、洁净工作台、生物安全柜、电子天平、电热恒温培养箱、霉菌培养箱。
3.2使用材料及菌种:硫乙醇酸盐液体培养基、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金黄色葡萄球菌、黑曲霉菌、枯草芽孢杆菌、生饱梭菌、白色念珠菌、大肠埃希菌。
4.验证组成员及职责姓名部门职责品质部组长:负责验证方案的审核、核准并负责验证报告的核准品质部负责验证方案、验证报告的起草并组织实施品质部负责验证过程中现场的监控及验证实施和试验过程的操作5.验证依据《中国药典》2015版和GB/14233.2-20056.验证步骤6.1检测设备计量有效性验证确认以下设备经过校量并在有效期内设备名称是否校验是否在有效期内备注灭菌锅洁净工作台生物安全柜电子天平电热恒温箱霉菌培养箱确认人/日期:审核/日期:6.2培养基适用性检查6.2.1无菌性检查:取每种每批培养基5支(瓶),培养14天,应无菌生长。
检查结果见表1。
表16.2.2灵敏度检查6.2.2.1菌液制备方法描述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新鲜培养物至胰酪大豆胨液体或者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上,接种生胞梭菌的新鲜培养物至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中,30℃-35℃培养18-24小时,接种白色念珠菌的新鲜培养物至沙氏葡萄糖液体培养基或者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20℃-25℃培养24-48小时。
上述培养物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1ml含菌数为小于100cfu的菌悬液。
接种黑曲霉的新鲜培养物至沙氏葡萄糖琼脂斜面培养基上,20℃-25℃培养5-7天,加入3-5ml含0.5%(ml/ml)聚山梨酯80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1ml含孢子数小于100cfu的孢子悬液。
菌液制备后若在室温下放置,应在2小时内使用;若保存在2℃-8℃,可在24小时内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ZW-SV1800型无菌检验隔离系统再确认方案拟定人:日期:审核人:日期:日期:批准人:日期:目录一、概述 (3)二、目的 (4)三、范围 (4)四、依据 (4)五、确认小组成员及职责 (4)六、确认前准备 (5)1、文件起草及培训 (5)2、文件确认 (5)3、仪器、仪表的确认 (5)4、文件管理规范 (5)5、风险评估 (6)七、确认内容 (9)1、ZW-SV1800型无菌检验隔离系统安装确认 (9)2、ZW-SV1800型无菌检验隔离系统运行确认 (9)3、ZW-SV1800型无菌检验隔离系统性能确认 (11)八、偏差分析处理要求 (21)九、确认结果评价与结论 (21)十、附件 (21)一、概述本公司化验室洁净区安装有ZW-SV1800型无菌检验隔离系统,该仪器由温州维科生物实验设备有限公司生产。
主要用于我司产品等无菌检查相关的检验。
ZW-SV1800无菌检验隔离系统采用屏蔽的双门隔离技术,配置的自动灭菌系统,能对无菌检验隔离系统进行有效灭菌,可创造动态的、持续有效的高洁净度空间;完全隔离的舱体屏障对操作人员提供了安全有效的防护,并将操作人员彻底地从传统的洁净室里解放出来;无需庞大的净化系统支持,从而大大降低运行成本;无菌检验隔离系统内外完全的隔离,可使隔离舱在一般清洁环境中随意移动,创建了一个“可移动的微型实验室”。
隔离舱可广泛应用于药品、生物制品的无菌检查;无菌分装。
无菌隔离器主要由舱体、高效过滤器、离心风机、高压风机、手套、灭菌支架、温湿度传感器、压差表、集菌仪、显示屏、PLC控制系统、软件程序、针式打印机、微差压传感器、报警装置、照明装置及控制部分等组成。
主要技术参数:环境温度:18~26℃相对湿度:30%~ 70%安装位置:无菌室设备编号:QC-09-03电源:AC220V±22V/50Hz±1Hz额定功率:2500W温度分辨率:0.1℃湿度分辨率:0.1%RH高效过滤器过滤效率:99.995% 小时泄漏率:Q/V≤0.5%舱内净化级别:A级(静态)压差分辨率:0.1Pa隔离器内压力控制范围:10~80Pa物料门直径:415mm灭菌剂:过氧化氢溶液(30%分析纯)杀灭率:对嗜热脂肪芽孢杆菌的杀灭能力达到6-logZW-SV1800无菌检验隔离系统工作原理(图1-1):隔离舱在密闭的条件下,除湿系统使舱内形成一个低湿度的环境,通过过氧化氢发生器向舱内注入过氧化氢蒸汽,在一定浓度与时间的条件下进行灭菌,使舱内形成无菌环境。
灭菌完成后用带高效过滤器的通风系统将舱内残留过氧化氢蒸汽外排分解,并通过压力保持系统确保舱内维持设定的压力。
过氧化氢灭菌机理:过氧化氢低温灭菌(VHP ),是利用过氧化氢在常温下气体状态比液体状态更具杀孢子能力的优点,经生成游离的氢氧基,用于进攻细胞成分,包括脂类、蛋白质和DNA 组织,达到完全灭菌的要求。
ZW-无菌检验隔离系统工作原理流程图 二、目的1、检查并确认本仪器安装符合使用要求,确保该仪器安装符合标准要求,能正常投入使用。
2、检查并确认本仪器运行符合设计要求,检查确认本仪器的运行情况,以确保该仪器能在使用要求范围内正确运行并达到规定的技术指标。
3、检查并确认本仪器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以确定本仪器符合使用要求。
三、范围本方案适用于本公司所使用的ZW-SV1800型无菌检验隔离系统的确认。
四、依据《中国药典》2015版四部;JG/T19-1999《层流洁净工作台检验标准》; ZW-SV1800型无菌检验隔离系统使用说明书。
● 9206无菌检验用隔离系统安装确认指导原则 ● 美国手套箱方针AGS-G001-2007● GB5226.1-2002《机械安全机械电气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 ISO14622-2标准、JB/T20093-2007制药机械行业标准 ● TJ36-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五、确认小组成员及职责六、确认前准备1、文件起草及培训:在ZW-SV1800型无菌检验隔离系统确认前应起草文件方案并进行方案的培训。
培训记录可填写于附件1确认培训记录表中。
2、文件确认:在ZW-SV1800型无菌检验隔离系统确认前应确认所需要的文件资料及存放位置,确认结果填写于附件2确认所需文件资料及存放处确认结果表。
3、仪器、仪表的确认:在ZW-SV1800型无菌检验隔离系统确认前应确认所需要仪器仪表的相关信息,确保确认结果准确、可靠。
确认结果由操作人员填写于附件2仪器仪表确认结果表。
4、文件管理规范记录用笔:⏹使用黑色签字笔记录。
签名:⏹被授权的人员才能签署文件。
⏹应签全名,除非文件另有规定。
⏹签名应始终一致。
填写栏目:⏹所有栏目必须填写。
⏹填写内容与上面栏目相同也应重新填写。
⏹填写栏目内容,应按照实际测试情况,对测试结果使用打钩“√”填写,只能选择一种测试结果填写。
⏹如下:⏹示无此项内容。
⏹若有多个栏目不需要填入内容,应用斜线划掉,斜线上方填写“N/A”,下方签名并注明日期。
如下:⏹在错误处划线,填入正确的内容,签名并注明更改日期,确保原先信息仍清晰可识别如: 2011年01月01日修改人签名和修改日期2011年01月02日记录日期:⏹年用4位数表示,日和月用2位数表示如:2011年09月01日使用缩略语:⏹在术语全称后的括号内注明缩写,然后才可以使用缩写。
书面语及名称:⏹使用规范的书面语及名称。
⏹文件前后名称要一致。
5、风险评估5.1 质量风险分析及评估(汇总在FMEA分析表)•采用失败模式对无菌检验隔离系统确认进行风险评估。
•风险的评价项目:风险的严重性、风险的可能性、风险的可识别性/预测性。
•云南龙海天然植物药业有限公司编号:VE-30-1-0-2016 文件类别:确认文件页码: 8 / 225.2风险评估调查分析表对影响性能确认效果的风险项目分析评估,如下表。
影响无菌检验隔离系统确认的风险项目分析评估表影响运行确认结果的主要高风险点存在于参数选型、完整性、灭菌效果、洁净度及运行安全,中等风险存在于电源、环境、人员培训等,在确认时,应将以上风险点作为检查和监控的重点,将所有高风险和中等风险作为质量控制点,并将控制措施后的结果记录在报告中。
七、确认内容1、ZW-SV1800型无菌检验隔离系统安装确认1.1确认目的:确认ZW-SV1800型无菌检验隔离系统安装符合标准要求。
确认运行需要的公用系统已经正确连接。
确认运行需要的公用系统的参数满足使用要求。
1.2 确认方法:检查ZW-SV1800型无菌检验隔离系统安装环境,安装位置和空间是否能满足使用和维修需要;检查电源与控制连接是否正确。
实际对照设备是否安装在指定无菌室内,目测设备是否已连接排气管且排气管通向室外。
目测无菌检验隔离系统外观应完好,平整,无明显划痕。
目测设备是否已提供设备标识牌。
检查电源连接是否正确,气源连接是否正确。
1.3 确认要求:实际对照设备是否安装在指定无菌室内,目测设备已连接排气管且排气管通向室外。
目测无菌检验隔离系统外观应完好,平整,无明显划痕。
目测设备已提供设备标识牌。
检查电源连接应正确,电源线应接地。
气源连接应正确,应符合使用要求。
确认结果填写于附件3 ZW-SV1800型无菌检验隔离系统安装确认结果表。
2、ZW-SV1800型无菌检验隔离系统运行确认2.1隔离器完整性确认2.1.1确认目的:确认ZW-SV1800型无菌检验隔离系统各功能程序运行正常。
2.1.2 确认方法:必须使要检验的隔离器内的温度和压力以及检验室的室温和气压温度稳定后才能开始测漏检验。
设备带有自动测漏功能,设置测漏压力为80Pa,点击测漏按钮,设备开始自动加压、充气,然后进行自动测漏,测漏时间为142s,测试结束后,自动显示泄漏率。
当设备测漏功能无法使用时也可以采用手动方法进行测漏,先用放置在隔离器附近的温度计和气压计测量室内温度和大气压。
在测试隔离器泄漏率之前,必须把测量无菌隔离器内部温度的温度计悬挂在隔离器的中心位置。
当压力和温度稳定后,关闭阀门,给隔离器内部充气,同时测量隔离器内的温度和压差以及外部大气压。
记录第一次测量的压力读数(初始读数1)和最后一次测量的压力读数(结束读数2)。
采用小时泄漏率的公式计算舱内小时泄漏率。
检验报告必须包括按规定的时间间隔测量的温度和压力。
小时泄漏率T为:f)(11423600n11n f -⨯=T P T P T 式中: P 1——第一次读数时隔离器内的绝对压力(外部大气压减去压差),Pa ; P n ——最后一次读数时隔离器内的绝对压力(外部大气压减去压差),Pa ; T 1——第一次读数时的温度,K ; T n ——最后一次读数时的温度,K ; 3600表示1h 等于3600s压力达到正常工作压力的1.5倍以上,设备开始运行测漏程序,正常工作时压力为50Pa ,故设定测漏开始时压力为80Pa 。
注:摄氏温度摄氏温度θ(℃)与开式温标T (K )之间的转化关系为: T=θ+273。
2.1.3 标准要求:隔离系统保压时间结束时,无菌检验隔离系统的泄漏率≤0.5%/h。
确认结果填写于附件4 无菌检验隔离系统完整性确认结果表。
2.2 参数设定运行有效性确认2.2.1确认目的:确认隔离系统能有效的设定运行参数,且隔离系统可按照设定的参数值有效运行。
2.2.2 确认方法:按ZW-SV1800型无菌检验隔离系统标准操作规程操作,通过手动设定隔离系统的每一个参数,目测在设置范围内,参数能正常输入,超过设置范围的数字则无法输入。
同时运行设定的参数,观察设备是否按照设定的参数进行运行。
2.2.3 标准要求:隔离系统能有效输入设定参数且正常运行各个参数。
确认结果填写于附件5 无菌检验隔离系统参数设定运行有效性确认结果表。
2.3高效过滤器完整性确认2.3.1 确认目的:确认无菌检验隔离系统过滤器完整性符合要求。
2.3.2 确认方法:过滤器完整性测试是通过在过滤器上游释放PAO 气溶胶烟雾,在下游通过光度运行检测该PAO 气溶胶烟雾。
调整气溶胶发生器,使上游气溶胶烟雾浓度达到10-30μg/l ,设置过滤器上游的气溶胶烟雾浓度为100%。
当无气溶胶烟雾的样品空气通过过滤器时,将仪器光散射读数归零。
用光度运行扫描整个过滤器,保证整个滤芯被检验。
离过滤器3cm 处移动探头,扫描速度不宜超过5cm 2/s 。
沿着滤芯与框架龙骨及过滤器框架与静压箱之间,将检验区域分区。
记录任何超出允许渗透量的区域和泄漏点。
记录每个过滤器、密封处及过滤器框架的最大渗透点。
过滤器框架必须密封完好以防止任何颗粒通过旁路泄漏。
测试需包含扫描滤芯、过滤器框架及密封。
2.3.3 标准要求:泄漏率应不超过0.01%。
确认结果填写于附件6 无菌检验隔离系统高效过滤器完整性确认结果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