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理论基础 》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部分测试题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部分测试题一、判断题1、目前我国正进行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是推行素质教育。
(√)2、我国的课程体系包括各门学科的课堂教学,不包括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
(×)3、教育的基本特点是培养人。
(√)4、《中华人民XX国教育法》是我国教育领域的基本法律。
(√):我国在教育方面制定了哪些法律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在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事业发展方面已经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需要从法律上加以确认和巩固。
为了更好地落实教育的优先发展战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其常务委员会一直把教育立法放在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自1980年制定第一部有关教育的法律学位条例以来,全国人大与其常委会在教育方面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教育方面的法律。
1995年3月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XX国教育法》。
它作为国家教育的根本大法,为我国实现依法治教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对进一步落实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维护学校、教师以与受教育者等教育关系主体的合法权益,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发挥着重大的影响和作用。
1986年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XXXX务教育法》,对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作出了法律规X。
义务教育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适龄儿童、青少年的学校教育。
义务教育法对人民政府作为实施义务教育的主体应当履行的职责,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在实施义务教育中的责任,以与家庭、父母所应承担的责任都作出了明确规定,用法律来保障我国适龄儿童、青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199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XX国教师法》,是一部保障教师与其他教育工作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规定了教师的权利、义务和地位;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的待遇和教师的管理制度以与侵犯教师合法权益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对进一步提高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的社会地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全面具体的法律依据。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第二章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地方本科院校是传统的学术型大学与职业技术院校的结合体,在对就读该校的学生提供的高等教育服务上,既有学术性,又有职业性。
据统计,截止到2021年4月,我国普通本科院校770所,加上独立学院322所,共1092所,其中地方本科院校约占90%1。
由此看来,地方本院校当之无愧的成为我国在普及高等教育进程中的主力军,包揽了本科教育中大部分教育服务的任务。
在培养人才上,它密切关注社会各方面的需求来定位人才培养方案;在设置专业类别上,由于能够深入实际工作、密切关注社会生活、紧跟时代发展,所以具有灵敏的市场嗅觉,迅速的反应能力和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在教育服务过程中的课程教学上,教学模式不断地推陈出新,教学方法日渐灵活多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大众化地方本科院校在办学理念上相对亦传统的学术型大学具有创新性,其任务是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其教学模式的构建应当更加慎重。
产学研一体化的合作教学模式,是地方本科院校立于不败之地的必经之路和最佳方案。
这种教学模式带动科研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了地方本科院校的的科研水平,科研目的是为了提升其教育服务质量,以培养出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建立一流的应用型高校。
2.1.2学生满意度学者对学生满意度始于20世纪60年代,并且国外学者较早开始研究,主要是将顾客满意度理论引入高等教育领域,有的将学生直接等同于顾客,将顾客满意度理论应用到学生满意度。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顾客满意度与学生满意度产生的机理相同,但是由于学校顾客还包括用人单位、家长、社会等顾客,学生只是其中的一种,所以学生满意与顾客满意还是有很多差异,概念的界定应该区分开来。
不少学者对学生满意度进行了界定,但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
比如徐卫良、黄忠林(2021)定义学生满意度包括四个方面:理念满意,这是学校办学理念给学生带来的满足状态;行为满意,这是指学校的运营状态带给学生的满意程度;视听满意,这是学校可视性和可听性外在形象带给学生的满足状态;服1教育部.2021年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普通本科院校名单[N].中国教育报,2021-04-22.务满意,这是学校提供的服务给学生带来的满足状态。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包含六大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教育学,第二部分:心理学,第三部分:新课程理论知识,第四部分:教育心理学第五部分: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第六部分:教育法规基础知识主要考核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部分本次为大家提供教育学及教育心理学各章节练习题汇总教育学考点大致分为十章节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第四章:教育目的第五章:学生与老师第六章:课程第七章:教学第八章:教学、第九章:德育第十章:班级管理(班主任工作、课外活动)。
教育心理学大致分为十五章: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第四章:学习动机第五章:学习的迁移第六章:知识的学习第七章:技能的形成第八章:学习策略第九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第十一章:心理健康教育第十二章:教学设计第十三章:课堂管理第十四章:教学测量与评价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填空题1、______近代学校系统___,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
2、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____非制度化__教育的过程。
3、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____学校___教育。
4、中国奴隶社会教育内容是六艺教育,六艺是指___礼、__乐_射、_御__书、___数_、_等六门课程。
5、中国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即__《论语》、《孟子》、《大学》、《中庸》_6、制度化教育主要所指的是_正规教育___教育,也就是_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7、古代雅典的教育目的主要是培养__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_,而斯巴达教育的目的是_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_。
8、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的《_大教学论__》。
9、传统教育学的代表者是_____赫尔巴特____,现代教育学流派的代言人是___杜威_______。
10、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_理想国_》中。
理论基础
一、教育成本分担理论:美国经济学家布鲁斯•约翰斯通(D.Bruce Johnstone) 1986年出版了著名的《高等教育的成本分担》一书,提出了教育成本分担理论。
教育的成本应当是由政府、学生个人及其家庭、聘用者、社会共同承担。
教育成本分担理论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也可以用教育成本分担理论进行相应的解释与分析。
我国学前教育可以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需要进行教育成本分担,实行学前教育收费,即家庭、社会分别承担一定的学前教育成本,当然,为了最终能够更好地促进发展我国学前教育事业,还是需要政府承担相应责任,对提供教育服务者进行补偿,加大对学前教育事业的财政支持。
二、财政支出理论: 根据财政支出理论相关内容可知,财政支出理论在不同程度上成为国家制定其公共政策的指导思想。
由此可以推出,学前教育财政支出理论也将在不同程度上成为国家制定学前教育相关政策的指导思想。
财政支出理论中指出,政府应该增加对教育和培训劳动力方面的公共支出,这种支出有利于人才的培养与储备。
即政府也应当加大对学前教育的公共支出,提高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支持力度,在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应强调政府的重要责任。
三、社会福利理论四、佩里学前教育研究计划(Perry Preschool Program Study)认为学前教育全部收益一般是其成本的7倍五、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OECD国家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水平研究一、经济学视角:认为公有学前教育资源分配存在不公平现象。
政府可以通过宏观调控,将学前教育投资公开化、公平化,逐步取消幼儿园评级制度,建立弱势群体保障制度,为弱势群体提供教育投资咨询服务,以打破学前教育中的“马太效应”,推进学前教育公平建设。
二、法学的角度:构建学前教育公平的法律保障系统。
三、政策学角度:学前教育在教育供给链条中的待遇不公。
——近十年来我国学前教育公平研究述评。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学》要点总结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学》要点
总结
本文档旨在总结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学》科目的要点,帮助考生针对重点知识进行复。
1. 高等教育的理论基础
- 高等教育的定义和特点
- 高等教育的功能与目标
- 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和体系结构
2. 高等教育的教育学原理
- 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 教育学对高等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 教育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
3. 高等教育的课程设计与教学模式
- 高等教育的课程理论与设计原则
- 现代高等教育教学模式与方法
- 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
4. 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与评估
-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与模式
- 高等教育评估的方法和指标体系
- 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与提升
5. 高等教育的管理与领导
- 高等教育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 高等教育组织与管理模式
- 高等教育领导力的培养和发展
请注意,以上只是对该科目的要点进行简单总结,具体的知识内容还需根据教材和教师的指导进行深入学习和理解。
希望本文档能为考生提供参考,祝您考试顺利!。
《教育理论基础》重点知识
德育本宝鉴的内容包括:德育的含义、中小学德育的内容、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和规律、德育的原则和方法。
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
中小学德育内容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自觉纪律教育、民主与法制观念的教育、科学发展观和人生观教育。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德育的原则: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知行统一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说理教育法、榜样示范法、实践锻炼法、陶冶教育法、品德修养指导、品德评价法。
教学本宝鉴的内容包括:教学的含义、教学的任务、教学过程的含义基本规律、教学过程的阶段、教学工作的环节。
教学是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学活动。
教学的主要任务有:传授传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个性特点,使其形成科学的世界观的过程。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学的教育性规律)。
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激发学习动机、领会知识(教学的中心环节)、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史上最全最完整)
性(三)影响结果的深远性32.教师职业道德的作用。
(1)对学生的教育作用(2)对教育过程的调节作用(3)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作用33.简述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作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时所应遵循的最一般、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包含以下一些内容。
首先,尊重人。
所谓尊重人,就是尊重人的价值、人格尊严和权利。
其次,关心人。
所谓关心人,就是对人要关爱、同情,而不是冷冷清清,麻木不仁。
再次,爱护人。
所谓爱护人,就是爱护人的生命、财产、人身安全和一切应当享有的权利。
34.为什么说教书育人原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首先,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职责。
其次,教书育人体现了集体主义原则的要求。
再次,教书育人是教师职业道德原则中的根本原则。
总之,教书育人是教师献身教育、忠诚教育事业的具体表现,也是实现教育目标最根本的手段。
35.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有哪些:(1)爱岗敬业、依法执教(2)热爱学生、教学相长(3)严谨治学、博学多才(4)关心集体、团结协作(5)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36.简述教师在风度仪表方面的要求。
风度仪表是人的精神气质及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教师的风度仪表是其内心世界的表露,是其内在品质的外在表现形式。
首先,在服饰上,要做到整洁高雅。
其次,在神态上,要做到愉快亲切。
第三,在言谈上,要做到谦逊文雅。
第四,在举止上,要做到稳重端庄。
第五,在待人处事上,要做到真诚热情。
37.教师职业义务的特点。
第一,履行教师道德义务是教师自愿选择的结果。
第二,教师出于道德义务选择的行为,不企求相应的报酬。
第三,教师道德义务的内容必须付诸行动才具有现实意义。
38.教师职业良心的作用。
第一,教师行为前的选择作用;第二,教师行为中的监督作用;第三,教师行为后的自我评价作用。
39.师生关系的特点及教育意义。
首先,关系上的特殊性;其次,角色上的差异性;第三,人格上的平等性;第四,情感上的相互影响性。
师生关系的教育意义:首先,师生关系影响学生的可塑性;其次,师生关系影响信息的传递;第三,师生关系影响学生的心理;第四,师生关系影响学生的学习。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教育理论基础教育学(所占比重较大,应重点复习)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二章教育的基本规律第三章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第四章教师与学生第五章课程第六章教学第七章德育第八章班主任与班级管理第九章课外、校外教育第十章教育研究及其方法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一、教育的概念、属性与基本要素(一)教育的概念教育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地培养人(严格说,动物界没有教育)的一种社会活动(相对于先天而言,必须是后天获得的),是传承文化、传承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例如:小孩生下来就会吸奶——不属于教育(先天的);小孩无意识间学会了用火——不属于教育。
基本属性:目的性、育人性、社会性“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
尽心上》——易出单选题。
从两种角度对教育的定义(社会角度和个体角度)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例如:三人行必有我师、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名词解释)更狭义的教育:德育(思想品德课)个体角度:教育等同于个体学习与发展的过程综上,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的实践活动。
个体社会化的对立面是个体自由化(学习很多的社会规范)社会个体化——共同的社会规范在个体身上的个体化表现(二)教育的属性本质属性——育人性(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单选教育具体而实在的规定性体现在:(多选题)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目的性)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社会性)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育人)教育的社会属性:(1)永恒性: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着教育。
(教育与人类社会共始终)记住:此处不能换成“学校教育”。
(2)历史性: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纵向的不同,即不同的历史时期)。
论《高等教育哲学》中“以人为本”的理论基础
深 学 问 ” 基 点 提 出 两 大 高 等 教 育 哲 学 基 础 — — 政 治 论 为
基 础 和 认 识 论 基 础 . 两 者 从 不 同 方 面 深 化 并 发 展 了 高 等 教 育哲 学 . 今 仍 然是 当今 高等教 育存在 的理 论基 础 。 至 但 高 等 教 育 哲 学 尚 未 获 得 完 备 的 理 论 形 态 ,尽 管 都 有 一 定
使 人 们 得 到 满 足 高 深 学 问 忠 实 于 真 理 , 仅 要 求 绝 对 忠 不
实 于 客 观事 实 , 且 要 尽 量 做 到 理 论 简 洁 、 释 有 力 、 而 解 概 念 文雅 、 辑 严密 。 理 能 够站 得住 脚 的标 准 是 它 的客 观 逻 真
人 的 这 种 自我 创 生 的 超 越 性 发 展 .是 以 人 的 生 命 存 在 的
.
墨
为 论 《 等 教 育 哲 学 》中 以 人 本 "的 理 论 基 础 高 “
方 芳
( 徽 师范 大 学 教 育科 学学 院 , 徽 芜湖 安 安
摘 要 : 《 等 教 育 哲 学》 书 中 , 鲁 贝克 以“ 在 高 一 布 高
2 10 ) 4 0 0
遗 传 . 是通 过社会 遗传 、 化 遗传 。而社 会 、 化 的遗传 而 文 文 是 由 教 育 特 别 是 高 等 教 育 来 完 成 的 。康 德 在 其 著 作 《 教 论
“ 然 ” 理 由 的 不 断 超 越 的 过 程 , 生 命 自组 织 的 过 程 。 应 为 是
高等教育理论知识点
高等教育理论知识点高等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体系,有着独特的理论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对于我们理解高等教育的本质和目标非常重要。
在本文中,我将介绍一些与高等教育理论相关的重要概念和观点。
一、高等教育的定义和特征高等教育是指在普通教育之后,为学生提供更高层次的教育和学术研究的阶段。
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 知识的专业化:高等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在特定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2. 学术研究的重要性:高等教育不仅关注知识的传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以推动学术界和社会的发展。
3. 自主学习和批判思考:高等教育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批判思考能力,以提升他们的终身学习能力。
二、高等教育的理论基础高等教育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教育哲学:高等教育理论的一个重要基础是教育哲学。
教育哲学研究教育的本质、目标和意义,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2. 学习理论:学习理论研究人们的学习过程和方式,探讨如何最有效地帮助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
高等教育需要根据学习理论的研究成果来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
3. 大学教育理念:大学教育理念是高等教育的核心思想和价值观。
它包括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批判思维和终身学习能力等方面的要求。
三、高等教育的目标和评估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高度专业知识、广泛的学科素养和良好综合素质的人才。
为了评估高等教育的质量,需要采用合适的评估方法。
常见的评估方法包括学术评估、课程评估和学生评估等。
这些评估方法有助于促进高等教育的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
四、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趋势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
国际化不仅涉及学术研究的合作和交流,还包括教育资源的共享和学生的跨国交流。
为了适应这一趋势,高等教育需要不断改革和创新,推动教育国际化发展。
五、高等教育的挑战和未来发展高等教育面临着许多挑战,如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学术腐败和就业压力等。
(完整版)高等教育学科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高等教育学科知识点总结一、引言本文将对高等教育学科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旨在帮助读者系统地了解高等教育学科的关键概念和理论。
以下是对高等教育学科几个重要的知识点进行概述:二、高等教育的定义和发展高等教育指的是在普通中等教育后、进入大学、学院或其他教育机构进行的教育活动。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高等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
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为社会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三、高等教育的理论基础高等教育的理论基础包括多个方面,如教育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等。
其中,教育哲学涉及教育的本质、目的和价值观;教育心理学关注研究者的心理发展和研究过程;教育社会学关注教育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四、高等教育的核心概念1. 研究者发展:高等教育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适合不同学生需求的研究环境和资源。
2. 教育质量:高等教育质量是衡量教育效果的重要指标,包括教学质量、学生评价、毕业生研究成果等。
3. 教育创新:高等教育需要不断创新,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 国际化:高等教育应与国际接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竞争力的人才。
五、高等教育的教学方法1. 合作研究:通过小组合作、团队项目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 问题导向研究: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 信息技术支持教学: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供在线研究资源和交流平台,提高教学效果。
六、高等教育的评价体系高等教育的评价主要包括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和教育部门评价等多个层面。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七、高等教育的挑战和机遇高等教育面临许多挑战,如教育资源不足、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学科发展不平衡等。
但同时也带来了机遇,如提高教育质量、推进教育创新等。
八、结论高等教育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文的总结,读者可以对高等教育学科的关键概念和理论有更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高等教育常用理论知识点
高等教育常用理论知识点现代高等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而理论知识则是学生在高等教育过程中必需的重要一环。
理论知识是学科体系的基础,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实践的基础,也是理解和把握学科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一些高等教育常用的理论知识点,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些理论知识。
第一部分:教育理论教育理论是高等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其中,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行为的变化过程,学生通过刺激和反应形成学习行为;认知理论强调学习者对信息的接受、加工和组织,强调学生的思维活动对学习的影响;构建主义理论则认为学习是一个个体对新知识的主动建构过程,学生通过经验和环境的互动,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第二部分:教学理论教学理论是教育实践的指导原则,它们对于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
例如,社会互动理论强调学生与教师和同学之间的互动,通过合作学习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问题解决理论认为学习应以问题为导向,通过解决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三部分: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是指导学生学习的理论,研究了学习的过程、条件和效果等方面。
其中,记忆理论研究了记忆的过程和原理,通过良好的记忆能力有助于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应用;概念学习理论研究了学生如何通过将学习对象归类、分类和归纳来建立概念;元认知理论则研究了学生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和策略的认知,明确了学习者如何规划、监控和评估自己的学习过程。
第四部分:评估理论评估理论关注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重要的参考依据。
成绩评估理论研究了如何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水平;绩效评估理论关注学生的能力和技能的评估,通过实际的表现和实践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自我评估理论则强调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反思。
总结:高等教育常用的理论知识点涵盖了教育理论、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评估理论等方面。
这些理论对于高等教育的实践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高等教育学理论知识点汇总
高等教育学理论知识点汇总导论:高等教育是指在前期教育基础上,通过综合的、系统的、深入的学习,培养学生具备高度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的教育形式。
高等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研究的是高等教育的性质、规律和方法,涵盖了课程设计、教学理论、学生发展等多个层面。
一、高等教育的性质和特点高等教育是一种职业教育,目的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人才。
相较于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1. 高等教育的起源和发展:高等教育起源于欧洲中世纪的大学,经过几个阶段的发展,逐渐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 高等教育的国际比较:不同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和模式存在一定差异,其中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一直以来都在高等教育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三、高等教育的教学理论1. 教与学的关系:高等教育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引导者和促进者。
2. 现代教育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在高等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习的灵活性。
四、高等教育的课程设计1. 课程目标的设定:高等教育的课程设计应该明确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职业能力。
2. 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针对不同专业和学生需求,教师应当选择合适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
五、高等教育的学生发展1. 学生发展理论:高等教育学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2. 学生指导和支持:高等教育机构应提供必要的学生指导和支持措施,帮助学生调适学习和生活的压力。
六、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与评估1. 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高等教育机构应制定相应的质量保障制度,确保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
2. 评估体系:建立完善的高等教育评估体系,对高等教育机构和教育质量进行评估,促进高等教育的不断改进。
结尾:高等教育学作为一门研究高等教育的学科,涵盖了众多的理论知识点。
高等教育学基础知识
高等教育学基础知识
高等教育学基础知识是指在高等教育学领域中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原理、理论和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高等教育学是一门研究高等教育的学科,主要关注高等教育的组织、管理、政策、发展和评价等方面。
在高等教育学的研究中,一些基础知识是必须要掌握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高等教育的定义和特点:了解什么是高等教育,高等教育与其他教育阶段的区别和特点。
2. 高等教育的组织和管理:研究高等教育机构的组织结构、管理体制、决策过程等方面的知识。
3. 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变革:研究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变革的动因和趋势等方面的知识。
4. 高等教育政策与法规:了解高等教育的政策和法规,包括国家层面的政策和法规,以及高等教育机构内部的政策和规章制度等。
5. 高等教育的质量评价和质量保证:研究高等教育的评价体系、评估方法和质量保证机制等方面的知识。
6. 高等教育的教学与学习:研究高等教育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学习理论等方面的知识。
此外,还包括高等教育的国际比较、高等教育的社会影响和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理解和分析高等教育领域的问题,为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第一专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第一专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是研究对高校师生员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门科学。
其重点是研究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理论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
从这个角度讲,研讨班便重点研修大学德育学。
所谓理论基础,是指学科赖以建立和发展的理论基石、理论依据和根本指导思想。
所以,理论基础,也可称之为指导理论。
本专题讲四个方面的问题: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不论是其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组成部分,还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不同的发展阶段,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其中尤其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对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建设,具有更加直接的指导作用。
主要讲以下五点:1、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第一、社会基本矛盾学说。
(两对矛盾和三层次社会结构)第二、阶级斗争学说。
(马克思致魏德迈的信)第三、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第四、“五种社会形态”理论。
第五、社会主义道路的两种设想(人们对中年马克思知道多一些,而对晚年马克思知之不多)。
第六、无产阶级历史使命。
这些都关系到理想信念教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核心内容。
2、马克思主义人学:第一、人的本质和人性关怀。
第二、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学说(含毛泽东的发展)。
第三、人的主体性理论。
3、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和灌输理论。
4、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
5、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中国共产党人在应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指导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实现了两次历史性的飞跃,产生了三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有着共同的精髓、共同的主题、主线,都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既一脉相承,又发展创新,都是新世纪党和国家需要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十七大将之整合统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昨天己讲。
高等教育学原理知识点
高等教育学原理知识点高等教育学是研究高等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学科,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紧密相关。
在研究高等教育学原理时,我们需要了解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以问题和回答的形式来介绍一些关键的高等教育学原理知识点。
Q1:什么是高等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学原理是指研究高等教育的基本原理、规律和发展趋势的理论体系。
它包括高等教育的定义、性质、功能、组织管理、发展等方面的理论知识。
Q2:高等教育的功能是什么?高等教育具有培养人才、推动社会发展、形成知识产出和服务于社会的功能。
它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批判思维和终身学习能力。
Q3:高等教育的理论基础有哪些?高等教育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成果。
教育学理论可以为高等教育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提供指导;心理学理论可以帮助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和个体差异;社会学可以揭示高等教育的社会化功能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经济学可以分析高等教育的投入产出和资源配置问题。
Q4:高等教育学中的教育哲学有哪些重要观点?高等教育学中的教育哲学观点包括实用主义、理性主义、人文主义、民主主义等。
实用主义强调实践经验和实际技能的培养;理性主义注重知识和智力的培养;人文主义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人格塑造;民主主义追求公平和机会均等。
Q5: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如何实现?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
这包括制定与高等教育质量相关的法律法规、指导性文件;建立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和认证机制;推动高校内外部质量监控机制的建立;开展师资培训和教学改革等。
Q6:高等教育发展中的挑战有哪些?高等教育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包括国际竞争、教育公平、人才培养的多样性、教学质量的提升等问题。
如何更好地适应新形势、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是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
Q7:高等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有什么意义?高等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各国高等教育的特点、经验和问题,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推动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公共基础知识高等教育学基础知识概述
《高等教育学基础知识综合性概述》一、高等教育学的基本概念高等教育学是一门以高等教育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综合研究高等教育现象、问题及规律的学科。
它涵盖了高等教育的各个方面,包括高等教育的本质、目的、功能、结构、管理、教学、科研等。
高等教育通常被定义为在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旨在培养具有高深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
高等教育的机构主要包括大学、学院、高等专科学校等。
二、高等教育学的核心理论1. 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是一种投资,可以提高个人的生产能力和收入水平,同时也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在高等教育领域,人力资本理论强调了高等教育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认为高等教育可以提高个人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增强个人的竞争力,从而为个人带来更高的收入和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
同时,高等教育也可以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2. 知识经济理论知识经济理论认为,知识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而高等教育是知识生产、传播和应用的重要场所。
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的作用更加重要,它不仅要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还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人才,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需求。
3. 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等教育应该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标志是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15%以上。
高等教育大众化可以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公平,同时也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三、高等教育学的发展历程1. 古代高等教育古代高等教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学园和学术中心。
在中国,古代高等教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和汉代的太学。
古代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政治家和学者,教学内容主要是哲学、文学、历史等人文科学。
2. 中世纪大学中世纪大学是现代大学的起源,它的出现标志着高等教育的独立和专业化。
中世纪大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神职人员和律师、医生等专业人才,教学内容主要是神学、法学、医学等专业学科。
高等教育理论综合知识点
高等教育理论综合知识点高等教育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高等教育领域存在着许多理论和概念,这些理论和概念反映了教育发展的不同思路和路径。
本文将综合介绍一些高等教育的重要理论和概念,以便读者全面了解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首先,我们来谈谈高等教育的目标。
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的人才,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这一目标表明高等教育既要注重学生的学术成就,也要注重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因此,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多维度的,包括了知识传授、创新能力培养、社会意识培养等方面。
其次,我们来谈谈高等教育的理论基础。
高等教育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学习理论和人才培养理论。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强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全面发展。
学习理论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策略,以提高学习效果和质量。
人才培养理论旨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以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
高等教育中的管理理论也是非常重要的。
管理理论包括了行政管理理论和领导理论。
行政管理理论强调高等教育机构的规范和效率,以确保教育资源的最佳利用。
领导理论则关注学校领导者的能力和行为,以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
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也是一个重要议题。
质量保障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了评估理论和认证理论。
评估理论旨在评估教育过程和结果的质量,以提供改进措施和参考指标。
认证理论则关注高等教育机构的合法性和质量认可,以确保教育的可信度和可持续发展。
高等教育还涉及到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的问题。
课程设计理论包括了课程目标的设定和教学内容的组织。
教学方法理论则关注学生主体性和互动性的培养,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参与度。
此外,高等教育还存在一些具体的问题,如教师培训、学生招生和学费等问题。
教师培训理论研究如何培养优秀的教师,并提高其教学能力和研究水平。
学生招生理论则关注如何选拔适合的学生,并提供个性化的培养方案。
高等教育学管理和原理的关系
高等教育学管理和原理的关系
高等教育学管理和原理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高等教育学管理是指在高等教育机构中,对教育过程、资源和人员进行规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过程。
而原理则是指在高等教育中,根据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经验总结,制定出来的指导性规范和方法。
高等教育学管理与原理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理论基础:高等教育学管理依赖于一定的理论基础,这些理论基础可以是教育学、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
这些理论为高等教育学管理提供了指导和支持,使其能够更加科学和有效地进行管理。
2. 决策制定:高等教育学管理需要依据一定的原理来进行决策制定。
这些原理可以是教育管理的基本原理,如目标管理、资源配置、激励机制等,也可以是特定领域的原理,如教学管理、学生管理、财务管理等。
这些原理为管理者提供了决策的依据,帮助他们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3. 实践指导:高等教育学管理的实践需要遵循一定的原理和方法。
这些原理和方法可以是教育管理的经验总结,也可以是经过科学研究验证的管理原理。
通过实践指导,管理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应用管理原理,提高管理效能。
总之,高等教育学管理和原理是相互关联、相互依赖的。
高等教育学管理需要依
据一定的原理来进行决策和实践,而原理又是从高等教育学管理的实践中总结和提炼出来的。
这种关系促使高等教育学管理能够不断发展和进步,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
2017《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考前必背
2017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考前必背【第一部分教育学】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
其中的主要思想有:“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差法测量举例:测量稳压电源负载变化时输出电压 UL 微小的变化
3.根据测量条件不同分类 :
等精度测量 非等精度测量 4.根据被测量变化快慢分类
静态测量 动态测量 5.根据测量敏感元件是否与被测介质接触分类 接触式测量 非接触式测量
1.1.3 测量系统
1.测量系统构成 测量系统的功能:应具有对被测对象的特征量进
行检测、传输、处理及显示等。 完成一个检测任务,往往需要多台装置有机地组
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测量系统。
检测系统组成:传感器、变送器(变换器)和其他变换装置等组 成。
测量系统组成框图
被测对象 被测量 传感器
变送器
传 输 通道
2 i
i 1
n
表征了随机变量相对于其中心位置(真值)的离散程度
y
= 0.5
= 1 = 1.5
o x
图 1-5 不同σ的正态分布曲线
标准差的估计(贝塞尔公式):(有限次测量、 用算术平均值代替真值)
s
n
(xi x)2
i 1
n 1
n
vi2
i 1
n 1
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差:
38.15 38.25 38.35 38.45 38.55 38.65 38.75
频数(次 数)
ni 3 8 23 32 22 10 2
频率
fi=ni/n
0.03 0.08 0.23 0.32 0.22 0.10 0.02
频率密度 yi = fi /
x
0.3 0.8 2.3 3.2 2.2 1.0 0.2
信 号 处理 环 节
显 示 装置
各部分作用? 传感器和变送器:信号采集 非电量转换成电量 传输通道:信号传输 信号处理环节:信号处理 将电量转换成更容易处理的形式 如:
放大、整形电路,阻抗变换,A/D转换电路等
2.测量系统类型
开环测量系统 闭环测量系统 (1)开环测量系统
开环测量系统是由多个环节串联而成,系统全部信息变换 只沿着一个方向进行。
差值落在该区间之外的可能性仅有5%获0.3%, 因此人们常把二倍获三倍的标准误差称为极 限误差。或随机不确定度。记为:Δ=δlim=2σ 或3σ
例1-1 对某一温度进行10次精密测量,测 量结果如下:85.71、85.63 、85.65、85.71、
85.69、85.70、85.68、85.66、85.68。求测 量结果。
概率密度分布曲线。
5
概率密度分布曲线
趋向于正态分布曲线 0 7
正态分布概率密度函数为
f
1
2
e 2 2
2
正态分布随机误差的性质 对称性 单峰性 有界性 抵偿性
从测量实践可知:在排除了系统误差和粗大误 差的情况下,对某一物理量进行等精度多次测量时, 其测得值中还会含有随机误差。
(2)权的表示
随机误差 xi x
(2)系统误差 在同一测量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值时,
绝对值和符号保持不变,或在条件改变时,按一定规律(如 线性、多项式、周期性等函数规律)变化的误差称为系统误 差。特点是由特定原因引起的,并按确定规律出现的误差。 如:仪表的零位误差。
系统误差表明测量结果稳定偏离真值,系差越小就越正确,常 用准确度依次来表征
精确度简称精度,精度和误差的关系?
下图形象地表示了四种测量结果
16
坐标原点代表真值, 图中分布的点表示多次测量是每次的测量结果
测
量
精
准确不精密(随机误差大、
系统误差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度
举
例
精密不准确(随机误差小、
系统误差大)
不准确不精密(随机误差大、
系统误差大)
17
精确度高(随机误差小、 系统误差小)
4.精度(精确度):指测量结果的可靠程度,它 是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综合反映,表征测量结 果与真值的一致程度。
精度常以测量误差的相对值表示,如工业仪表 的精度定级
精度高 -----误差小
1.2 测量数据的估计和处理
对于测量数据进行数据处理的目的: (1)是为了从众多测量结果中得到最接近真值的值; (2)对该估计值的可信程度做一个评定 如:测温度 测量结果 35 ±2℃
对于测量数据进行处理是一个去伪求真的过程,针对 不同性质的误差,应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分别讨论 随机误差、系统误差、粗大误差的处理方法
解:
1 10
x 10
i 1
xi
85.68
s
10
(xi x)2
i 1
0.026 C
10 1
x
s
n
0.01C
测量结果的表示
x x 3 (85.68 0.03)C
Pa 99.73%
4. 不等精度直接测量的权与误差
(1)“权”的概念
“权”可理解为各组测量结果相对的可信 赖程度。测量次数多,测量方法完善,测量 仪表精度高,测量的环境条件好,测量人员 的水平高, 则测量结果可靠,其权也大。权 是相比较而存在的。 权用符号p表示,
第一章 传感与检测技术的理论基础
教学目标 本章阐述测量、测量系统、测量误差和误差分析的基本
概念。通过学习本章内容,掌握测量误差分析、测量 结果评定及其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测量、测量方法、测量系统的基本概念; 测量误差的定义、误差的表示方法及误差的性质; 随机误差、系统误差及粗大误差的分析和处理;
x 被 测 对象
传 感 、 变 送 x1 k1
δ=δ1 +δ2 +…δn
放大
x2
k2
显示
y
k3
特点:结构简单;但各环节特性的变化都会造成检测误 差
(2)闭环测量系统 闭环测量系统有两个通道,一为正向通道,一为反馈通道
x 被 测 对象
传 感 、 变 送 x1 +
x
放大
k1
-
k2
xf
当k=k2k3≧1 y=k1x/ β 特性?
仪表的精度等级是根据最大引用误差来确定的 最大引用误差
m
m 测量范围上限 测量范围下限
100%
仪表的精度等级k: k%=|γm|
分0.1, 0.2, 0.5, 1.0, 1.5, 2.5, 5.0 七级 如:0.5级的仪表
m Am
0.5%
(3)基本误差和附加误差
基本误差:传感器或仪表在规定的标准条件下所 具有的误差
随机变量落在 k 区间的概率为:
Pa
P(k
vk )
1
2
e dv k
_
v2
2 2
k
置信区间:随机变量的取值范围,用符号[-l,+l]表示。由 于标准偏差是正态分布的重要特征参数,置信区间常用
标准差的倍数表示,即[- k ,+k ],k为置信系数
置信概率:随机误差在置信区间内取值的概率,也就是 测量值落在置信区间内的概率:
随机误差出现虽然具有随机性,但就误差的 总体而言,却具有统计规律性。
多数随机变量服从正态分布,也有些随机误差按 其它规律分布,如:量化误差、舍入误差服从均 匀分布 ;其它 ---正弦分布、二次分布、卡方分布、
指数分布、 分布、 分布等
2.随机误差的数字特征
(1)算术平均值 x :
x
1 n (x1
算术平均值的可靠性指标用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差来评定
x
s
n
x s
0
5
10 15 20
n
算术平均值标准差随测量次数n的增加而减小, 当n增加到一定次数(如n=10)后,其减小很缓 慢,所以一般小于10
3.正态分布随机误差的概率:
随机变量出现的概率就是正态分布曲线下所包围的面 积,因为全部随即变量出现的总的概率为1随机变量 落在( -∞,+∞)区间的概率为1
测量误差:测量误差=测得值-真值 误差有正有负 真值(true value):被测量本身所具有的真正的值 约定真值(conventional true value):标准仪器的测量值或用 来作为标准用的标准器的值。由于真值未知,往往用约定真 值代替真值
测量误差普遍存在(误差公理):所有测量结果都存在误差, 不存在没有误差的测量结果,也不存在没有精度要求的测量, 不同场合对测量结果精度要求不同
1.2.1 随机误差的统计处理 等精度测量随机误差处理
1.随机误差概率密度的正态分布 研究一组无系差且无粗差的独立等精度试验结果: 总测量次数n=100 现将100个测量值由小到大排列分成7个区间,或按误 差大小排列,并取等间隔
区间 中间值 (mm) (mm)
38.1-38.2 38.2-38.3 38.3-38.4 38.4-38.5 38.5-38.6 38.6-38.7 38.7-38.8
特点:误差小(精度高);灵敏度高。
x2
输出、显示 y
k3
反馈
整个系统的输入输出关系由反馈环节的特性决定,放大器等环节的特性 变化不会造成测量误差。 闭环结构的仪表当正向通道总传递系数K足够大的情况下,采取较小的反 馈系数β,则可获得较高的灵敏度和仪表精度。
1.1.4 测量误差 测量误差(error of measurement)的定义
置信度:把置信区间及置信概率两者结合起来称之为置 信度。
置信度的理解:测量结果附近置信区间内出现真值的概率有多 大. 给定区间,置信概率越大,数据可信度越高, 给定概率,区间 越窄,数据可信度? 分析一下:当置信区间取不同大小,或者说置信系数k取不同 的典型值时,置信概率是多少? 当k=1时当k=2时当k=3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