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原 因是( )
A、生产力的发展
B、社会的剧烈变革
C、诸侯争霸的需要
D、大量杰出人物的产生
3、对“百家争鸣”历史意义的认识,正确的包括 ()
①形成了诸多学科领域的思想理论
②孕育了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③构成了我国古代思想的哲学基础
④提供了历代改革图治的思想武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二.道家、法家和墨家
1. 道家:道家创始人,春秋晚期楚国人, ①老子:姓李名耳,号老聃。
老子著《老子》也叫《道德经》
A、哲学思想:
a.世界万物的本原是 “ 道 ”(客观唯心主义 );
b.认为任何事都存在对立面,并相互转化(辩证法思想)
孔子及其家族的 专用墓,也是目 前世界上延时最 久、面积最大的 氏族墓地。
a、认为今胜于昔,主张变法 b、主张以法治国
c、主张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2)意义:顺应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 发展趋势
3. 墨家 ——代表小生产者(平民百姓)
兼爱、非攻、节俭、尚贤
墨、道、法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
学派 代表
主要思想
墨家 墨子 “兼爱”“非攻”“尚贤”“节俭”
道家 老子 用“道”来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 演变、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③阶级关系:士阶层的崛起; ④思想文化:私学的兴起
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 政治发展的反映。
2、主要派别及其代表人物
• (1)道家: 老子(春秋)和庄子 • (2)儒家:孔子(春秋)、孟子和荀子 • (3)墨家:墨子 • (4)法家:商鞅、韩非子
百家之间的关系如何?
互相诘难、批驳又互相吸收、融合
• “争鸣”,是指战国时期诸子百家针对当时社会、 学术等方面的各种问题,展开争论。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春秋战国时期) 1. 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历史的基本特征怎样? 该时期,中国阶级结构如何?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 原因:社会大变革 ①经济: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②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 2、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 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百家争鸣”的含义:
•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 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 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汉书·艺文 志》上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 杂家、名家、纵横家、农家、小说家等十家。其中, 影响最大的是儒、墨、道、法四家。
孔子的地位
同文门
孔庙
孔庙是祭祀孔 子的地方。在 中国,几乎是 每一个省府或 县城,都有 一 座孔庙,但是 规模最大的一 座在曲阜。
孔庙
规模仅次于故宫的古建筑群。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地方。全庙 南北长1公里多,占地327亩,共有厅堂殿庑400多间,包括三殿、 一阁、一坛、三祠、两庑、两堂、两斋、十七亭、五十四门坊, 前后共9进庭院,布局严谨,气势雄伟。
还记得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005是我国古代伟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创始人孔子诞辰2556周年。9月 28日,由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国际儒联、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 会、国家旅游局、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05全球联合祭孔”活动在世界各地 孔庙同时展开。28日上午,来自全球24个国家和地区的2556名儒家思想推崇者冒着 绵绵秋雨在全球联合祭孔主会场——孔子故里山东曲阜万仞宫墙前,隆重举行2005年 全球联合祭孔曲阜孔庙祭孔大典,揭开了全球首次联合祭孔活动的序幕。
法家
庄子
韩非 子
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追求精神 上的自由
历史向前发展、政治改革、 主张法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对于打击奴隶主贵 族特权具有积极意义的思想是( )
A、“兼爱”、“非攻” B、“法不阿贵” C、“民贵君轻” D、“以法为本”
三、春秋至西汉儒家思想的变迁 (一)春秋时期:应运而生
3. 百家争鸣的历史地位(影响)
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②是中国学术、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 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 的基础。
练习巩固
1. 战国时期之所以能形成百家争鸣的局 面,是因为( )
①当时社会正处于大变革的过渡时期
②思想家的经历和性格各有不同
③儒家思想尚未处于支配地位
④各国的政治改革与竞争急需理论的指 导
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 隋唐、宋、元、明清
单元解读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主流思想是什么? 它是怎样出现和形成的? 第 1 课 它怎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第2 课
成为主流思想后,它是如何演变的?
第 3、4 课
第1课 “百家争鸣”和 思想儒家的形成
• 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 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 意义;
B、政治主张:主张“无为”和“小国寡民”
(代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
②庄子: A、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 B、放弃差别观念,获取精神自由
武当山
道教圣地——武当山古建筑群(1994年12月15日入选 《世界遗产名录》),现存4座道教宫殿、2座宫殿遗址、2座 道观及大量神祠、岩庙。
2、法家——韩非子(集大成者) (1)思想主张:
代表人物:孔子(春秋晚期) 阶级?
1、孔子的思想
(1)思想核心——“仁”
(2)政治:主张以德治民(体现民本思想);主张 “克己复礼”,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
(3)伦理:性相近
(4)教育:主张“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垄断 文化教育的局面
☆孔子对教育的贡献: a.主张“有教无类”,创办私学
b.提出“因材施教”等思 想 c.整理“六经”
必修三
• 主要内容:人类社会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 的历史
• 三个方面特征: (1)思想文化根据社会历史条件变化而演变 (2)多元化 (3)不同地区文化互相碰撞、互相交融
中国古代史
原始社会 约170万年前—公元前2070年
奴隶社会 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476年 夏、商、西周、春秋
封建社会
Biblioteka Baidu
公元前475年—1840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