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导学案完整(有答案)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导学案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7a2c62e2bd960590c677e0.png)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城市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结合实例分析城市各功能区的形成以及区位特征。
3.培养学生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和把获得的有用信息、结合加以表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自主探究学习法。
2.读图分析法。
3.讨论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增强学生对城市发展的参与意识。
学习重点:城市功能分区及其成因。
学习难点:经济因素在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中的作用。
学习过程: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中心,世界近50%的人口居住、生活在城市里,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城市的规模在不断的扩大,新的城市在不断的涌现,这就是城市化,与此同时,城市化也在不断的影响着城市环境。
在必修1的学习当中,我们已经从宏观的角度讨论过河流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和聚落的影响,今天我们要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对聚落中的城市进行一些较深入的讨论!不同的城市往往有不同的形态,那么什么是城市形态呢?城市形态包括城市用地的外部几何形态,城市内部功能分区以及城市建筑空间组织和面貌,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城市的外部形态。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18页图2.1,注意观察比较三幅图中城市的形态,想一想城市外部形态之所以不同和哪些因素有关?第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请同学们阅读教材18-21页“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相关内容,思考并相互讨论下列问题:1、城市中的土地有哪一些主要利用方式?2、阅读教材图2.2,观察城市中有哪些主要的功能区?它们是怎样形成的?不同功能区之间有明确的界限吗?3、什么是集聚效应?4、城市中分布最广泛的功能区是哪种功能区?5、随着城市的发展,住宅区会出现怎么样的分化?不同等级的住宅区有怎样的差异?6、商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的什么位置?为什么?说说我们所在城市的商业区分布?7、中心商务区有什么特点,它和一般的商业区有什么不同?你了解我国哪些著名的中心商务区?8、阅读图2.5,说说常州市的工业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呈现这样的分布特点?9、根据对城市形态的了解,完成下列表格?我们对城市的形态有了初步的了解,在城市内部不同的功能区组合形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下面我们将要来探讨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高中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导学案 最新
![高中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导学案 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a60c919ab9d528ea81c77960.png)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NO.5一、学习目标1. 理解城市土地利用方式与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地域结构之间的关系。
2. 掌握影响城市地域结构的主要因素。
运用实例,能够说出该城市的空间结构,并解释其形成原因。
3.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待城市的发展及其地域结构的变化。
二、导学提纲自主学习1.一般可以将城市用地分为、、、、、、等不同类型。
2. 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里的集中,就形成了不同的。
最基本的功能区有、、,有些大城市里还有、等。
功能区之间明确的界线。
3. 住宅区是城市中一种土地利用方式。
随着住宅区的分化还出现了和0。
4. 商业区在分布上多位于、或,形状多为,即商业区在布局时多按照或者原则进行布局。
在有些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市中心,还会形成一个特殊的商业区——,简称。
商业区白天人口流动性,夜晚数量。
5. 工业区是由城市内部工业而形成的。
这些工业企业程度较高,且它们之间往往有很强的。
由于工业生产的过程中有大量的运输需求,这就决定了工业企业布局时要靠近、、等的地带。
6.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做。
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地域结构有、和。
7. 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
在市场竞争环境下,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主要取决于各种活动的高低。
8.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和。
阅读P23图2.7“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探究1-2小题。
1.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市中心远近的变化有何异同?2.如果由各类用地的付租能力来决定土地的用途,那么图中OA最有可能称为哪一类功能区?AB和BC呢?影响城市空间结构形成的因素除了经济因素外,是否还存在其他因素呢?试举例说明。
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是否永久不变呢?举例说明。
一.单项选择题:1.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A.商业用地B.工业用地C.住宅用地D.公共用地2.受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影响最大的是()A.文化区B.商业区C.工业区D.住宅区3.城市商业区分布的特点是()A.大多呈集团式分布于某一街区B.大多呈点状或条带状分布于城市街道两侧C.大多位于城市边缘区D.大我呈不固定分布4.城市功能区是指()A.提供城市职能的地区B.城市人口生活和工作的区域C.相同功能活动集中的建筑区D.由交通线路分隔出的各类区域5.城市空间的40%~60%属于()A.商业区用地B.工业区用地C.住宅区用地D.由交通线路分隔出的各类区域6.各类城市所共有的功能区是()A.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B.商业区、工业区、教育区C.工业区、教育区、行政区D.工业区、住宅区、行政区7.城市各项功能区的形成主要是()A.城市规划的结果B.同类活动在空间上的高度聚集C.不需要竞争的结果D.同类活动造成的企业相互分离下图为我国某大城市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与市中心距离递减示意图。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学案)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a86c61e53a580217fcfe93.png)
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城市土地利用方式与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之间的关系。
2、掌握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经济因素。
【学习重点】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学习难点】经济因素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影响。
【预习检测】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
商业用地、________用地、政府机关用地、________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不同类型。
2.功能分区。
(1)形成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空间上的________。
(2)特点:无明确的________,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也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
(3)类型:①住宅区:特点: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分化:____________住宅区与____________住宅区。
②商业区:位置:市中心、________两侧或街角路口处;形状:点状、条状;中心商务区(CBD):商业活动中心与服务中心。
③工业区:工业企业________程度高、协作性强;位置:靠近河流、铁路、公路。
3.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也叫___________。
4.主要模式:________模式、________模式、________模式。
5.影响因素: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______________因素;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主要取决于其愿意付出__________的高低。
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
下图中的ABC代表的功能区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按照成因,可以将河流地貌分为________地貌和________地貌,它们的形成和发展主要与________(内力或外力)作用有关。
2.河流________地貌是指河流在流动过程中,破坏并搬运地表物质而形成的地貌。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导学案---LYL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导学案---LYL](https://img.taocdn.com/s3/m/347551200066f5335a8121b9.png)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城市功能区的形成过程2.运用地图,说出某一城市具有的功能区及其分布特点 3.理解城市主要功能区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主要特点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实例进行分析,结实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学习重点】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学习难点】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的原因 【自主学习】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一般可以将城市用地分为商业用地、 用地、政府机关用地、 用地、休憩及 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不同类型。
2. 城市功能区的形成同一种经济活动对城市区位的需求是相同的→ 在同一空间集聚→功能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休憩区、行政区、文化区等等) 3.功能分区的特点(1)基本功能区有 区、 区、 区; (2)功能区之间 明显界限,呈混合状态。
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 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 的用地【展示交流】小组相互展示自学成果,进行矫正。
【合作探究】【拓展提高】下图为华北某城市功能分区和等时线示意图。
图中等时线是指汽车从城市P 点向外行驶所用时间相等点的连线。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P 点出发,车速最快的去向是A .东B .南C .西D .北2、与图中甲、乙、丙、丁四类城市功能区依次对应的是A .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绿地B .商业区、住宅区、绿地、工业区C .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绿地D .工业区、住宅区、绿地、商业区3、对该城市环境质量影响较大的是 ( ) A .钢铁厂 B .印染厂 C .化肥厂 D .服装厂读下面甲城地理位置(左图)和城市用地结构图(右图),回答下列两题。
4、在甲城的城市用地结构图中,①是( ) A .商业用地 B .公园绿地 C .居住用地 D .行政用地5、甲城的工业用地(图中②)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部,其主要原因是 ( ) A .远离河流以防止水污染B .位于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以减轻大气污染C .远离居住区以减弱嗓声污染D .远离农田 以减少固体废弃物污染6、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 )A .经济因素B .收入高低C .知名度D .种族和宗教 7、从地域分布上看,中心商务区一般位于( )A .城市居民区的边缘地带B .城市的边缘地带C .通达度最高的地区D .工业区的中心部位 8、关于城市功能区的正确叙述是 ( )A .功能区的形成是同类活动在空间上的高度聚集B .同类经济活动会造成同类功能的企业相互分离C .城市不论大小,城市中都有文化区、行政区D .每种功能区以一种功能为主,无其他功能 9、下列关于城市住宅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低级住宅区往往与工业区相联系的,高级住宅区则与文化区相联系B .在位置上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是相邻发展的C .形成分化在工业革命以前已经出现D .高级住宅区往往与低地相联系的,低级住宅区则与高坡相联系【学习反思】我学到了什么: 我还有那些知识点存在疑问: 发现了什么学习技巧:【知识纲要】商业用地用地 城市土地 政府机关用地 用地 利用类型 休憩及绿化用地 用地城 农业用地市 形成: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里集中土 特点:无明确 ,某一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也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地 最广泛的土地利用形式,占据城市空间的_______(百分比) 利 功 住宅区 住宅区 用 分化和 能 低级住宅区功 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 分 形状:点状、条状分 商业区 商业活动中心区 区 中心商务区(CBD ) 服务中心工业活动的特点:专业化程度高、协作性强工业区位置:靠近河流、铁路、公路城 城市地域结构:城市不同功能区在城市内部空间的分布和组合 市 城市地域 同心圆模式内 结构模式 扇形模式部 多核心模式空 影响地租 间 经济因素 的因素 距离市中心远近结 (主要因素) 不同功能活动的付租能力 最强、___ _其次、_ ___最弱构 形 (付租能力)的 成 土地价格和租金有高低起伏,而非直线变化 形 因 收入(社会地位)导致________分化 成 素 社会因素 知名度和 种族和宗教团体常会形成聚居区变 原有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现在的功能分区 化 历史因素 城市的发展和更新要考虑继承和保持原有特色 昔日的土地利用,现在也可能完全改变 发展变化:随城市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中心的远近对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导学案(第二课时)【课标要求】1、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的原因。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导学案(第二课时)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导学案(第二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8885a1720b4c2e3f572763db.png)
第二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结合实例理解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原因,归纳各个功能区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2.初步学会分析个案中城市功能区分布的原因,并能评价其分布的合理性。
【学习重点】经济因素在城市功能区形成中的作用【学习难点】经济因素在城市功能区形成中的作用【学习过程】【活动探究】影响功能区形成的经济因素材料:市中心有一地块A ,打算以拍卖的方式出租。
竞拍人有:住宅地产开发商、服装厂老板、金鹰商业负责人,谁能竞拍到这块土地?【问题探究】是不是所有城市的市中心都是商业区?例一:淮安市淮安区的市中心是镇淮楼和漕运总督府。
例二:北京市中心是行政区。
历史因素功能区的形成基础地租水平经济因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交通通达度影响功能区形成的主要因素付租能力【实例探究】影响功能区分布的社会因素例一:教师新村、公务员小区例二:唐人街例三:新加坡实龙岗路——小印度例四:丰球白鹭湖庄园和某低级住宅小区【实例探究】影响功能区分布的行政因素淮安市生态文旅区的规划和发展淮安高教园区的规划和发展【活动探究】城市功能区布局的评价运用城市功能区形成原因的相关知识,根据淮安市局部图,评价新亚商城、淮阴发电厂的布局是否合理?【课堂小结】【当堂检测】1.下列有关城市功能区成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历史因素是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基础B.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区分化的影响极为显著C.职业、收入水平、宗教信仰会影响人们对住宅区的选择D.政策对功能区的形成影响小2.在市场经济竞争环境下,城市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取决于A.各种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B.各种活动重要性的程度C.各种活动得到政府支持的程度D.各种活动参与者的社会地位民族职业收入水平行政因素读图1回答3~4题。
3.就一般现代城市而言,图1实线中表示商业区付租能力变化线的是③④图1A.①B.②C.③D.④4.当①线变成②线时,住宅区可拓展到A.一环路B.二环路C.三环路D.环城路5.北京市中心是行政区而非商业区,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历史因素B.经济因素C.社会因素D.政策因素6.从城市功能分区的结构看,该城市空间结构应是图2A.同心圆模式B.扇形模式C.多核心模式D.未来田园城市读图3“某城市地租等值线与功能区结构分布图”,回答7~8题。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导学案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b62b0ba76e58fafab00366.png)
教学模式
“五步探究”课堂教学模式:
1、激趣引题,自主探究2、精心设疑,引领探究3、解疑导拨,合作探究4、授之以渔,实践探究5、激励评估,引深探究
教学
模式
学习内容
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知识拓展
激趣
引题
自主
探究
精心
设疑
引领
探究
思维导图
城市的土地利用方式
合作探究:
1.中心商务区(CBD)有什么特点?
2.它和一般的商业区有什么不同?
3.为什么中心商务区多高大建筑?
小结
城市功能分区
位置
特征(布局原则和趋向)
商业区
住宅区
工业区
学习反馈卡:
1.本节课的收获是什么?
2.本节课学会了哪些新方法?
3.本节课总结了哪些新规律?
4.你还有哪些困惑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材料:纽约CBD ---曼哈顿简介
曼哈顿是纽约市的中心区,总面积57.91平方公里,人口150万人。纽约著名的百老汇、华尔街、帝国大厦、格林威治村、中央公园、联合国总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大都会歌剧院等名胜都集中在曼哈顿岛,使该岛中的部分地区成为纽约的CBD。曼哈顿主要分布在该区内曼哈顿岛上的老城(Downtown)、中城(Midtown),著名的街区是格林威治街和第五大街。曼哈顿区云集了许多世界著名的大公司、大银行、大保险公司和证券交易所,摩天大楼耸立,因此纽约有“站着的城市”之称。
引领探究:
举例说明,不同的功能分区之间有明显的界线吗?
学组探究:不同等级的住宅区有什么差异?
收入阶层
建筑质量
位置
公共设施
环境质量
高一必修2地理: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精品导学案(有答案)
![高一必修2地理: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精品导学案(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56cb4a36529647d27285295.png)
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别墅”是舶来品。
在建筑形式上,最初的别墅是一座单体建筑,周围有大片绿地和私家花园。
别墅是奢华品的代名词,价格也自然不菲。
2011年第一季度北京别墅均价同比涨7 000元,城郊别墅均价达3.06万元/平方米,其中西山别墅区价格更高达7.22万元/平方米,整栋总价动辄几千万甚至过亿。
思考:为何一些别墅的价格如此之高?答案:点拨:高档别墅区一般分布在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城市近郊,该地段竞争激烈,别墅的开发商所付租金很高,又因别墅占地面积大,地价在房价中占较大比重,房价相应较高。
另外,由于别墅区需要完备的学校、医院、商店和花园绿地等配套设施,而别墅区往往位于郊区,原有的公共设施较少,故新建配套设施投资较低级住宅高得多。
因此,别墅的价格高得令人吃惊。
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包括商业用地、__________、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__________等。
2.城市功能区(1)特点:功能区之间无明确的______。
(读教材图2.4“常州市工业分布状况”,可看出:(1)从总体上看,工业区分布在城市的外围,交通网最密集的市中心区分布极少;(2)从每一块工业用地的布局看,则趋向于交通便捷的地带;(3)在城市主导风的上风地带即城市东北方向,工业分布较少。
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1)概念: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______和______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做______________。
(2)典型模式:________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2.形成因素(1) 因素 (主要因素)⎩⎪⎨⎪⎧ 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 、距离 远近不同功能活动的付租能力: > >工业 (2)社会因素⎩⎪⎨⎪⎧⎭⎪⎬⎪⎫ 知名度种族或宗教导致________的分化(3)历史因素:早期的______________对日后功能分区有深远影响。
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第一、二课时第二节导学案
![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第一、二课时第二节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a90094b307e87100f6965f.png)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第一课时学习目标:理解城市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结合实例分析城市各功能区的形成以及区位特征。
培养学生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和把获得的有用信息、结论加以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城市功能分区及其成因。
课前导学案1、城市土地利用方式有哪些?2、城市功能区是怎么形成的?3、城市中常见的功能区又哪些?它们在城市中的分布有什么特点?4、功能区特点:(1)之间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内部兼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住宅区(1 )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占据城市空间的____________________ 。
(2)出现了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 的分化。
6、商业区(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位置:。
(2)CBD多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工业区工业布局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其他功能区女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多分布在大城。
落实检查,学习小组长课前检查批阅签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堂导学案一、预习效果反馈抽检。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18-21页的内容,采取自学一指导的教学方法,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城市中的土地有那些主要的利用方式?(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不同类型)2•阅读教材图2.1,观察城市中有哪些主要的功能区?分别是怎样形成?不同功能区有明确界线吗?(主要有商业区、工业区和住宅区。
无明确的界线)3. 什么是集聚效应?4. 城市分布最广泛的功能区是那种?(住宅区)5. 随着城市的发展,住宅区出现怎样的分化?不同等级的住宅区有什么差异?6. 商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的什么位置?为什么?(交通便利的市中心和街角等位置)7. 中心商务区有什么特点?它和一般的商业区有什么不同?8. 读图2.4,说说常州市的工业分布特点。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第二课时)导学案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第二课时)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55a6583b3186bceb18e8bb54.png)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第二课时)导学案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第二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用自己的话说出城市地域结构的概念及知道三个代表性的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和变化的实例进行实例分析。
3.能结合实例去分析评价城市空间布局的合理性。
自主预习1.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_______和_________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做城市地域结构。
2.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_____因素,体现在各种活动的_______能力。
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个方面。
3.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一、温故知新(自主探究:三种模式)1.根据上节课所学知识,画出你心目中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2.跟同桌交换自己的分布图,说出自己的画图依据。
3.阅读P21页阅读部分,猜测城市地域结构3种模式名字的由来,找出三种模式的共同点。
二、追根溯源(合作探究一:影响因素)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1、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市中心远近的变化有何不同?2.判断3条曲线最有可能分别代表哪类活动(商业、住宅、工业)?说出理由。
3.如果由各类用地的付租能力来决定土地的用途,试在横坐标上用OA、AB、BC 分别表示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并说明理由及说出OA、AB、BC分别布局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的好处。
4.若只考虑距市中心距离的影响,试画出地租随距市中心距离哦变化的影响曲线。
5.若考虑到城市有多条交通线,上题画的曲线会有变化吗?试画出变化后的曲线。
第二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导学案 (1)
![第二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导学案 (1)](https://img.taocdn.com/s3/m/e63a407427284b73f2425019.png)
区
任务一
一、 城市形态
预习导学
住宅 区
____环境___。 中 最 ____ 的 土 地 利 低级住宅区:城市____、靠近____、地处 用方式。 ____环境___。
1.概念:在大比例尺地图上,每个城市总是占据一定的空间,有着特定 的 ,即 。它的形成与 密切相关。
2.城市形态的比较(课本图 2.1) 城市形态 影响因素 优点 缺点 举例 三、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6.造成欧美等许多特大城市中出现“唐人街”的主要原因是 A.历史与文化因素的影响 C.民族与宗教因素的影响 B.经济因素的影响 D.地理因素的影响
7.下面是某城市功能分区的四种方案(图 2-1),最合理的是
10.读某城市平面图(图2-3) ,该地常年盛行西风。 完成下列要求: (1)从该城市布局图中看受 图 2-1 8 . 高 级 住 宅 区 一 般 位 于 城 市 外 缘 的 主 要 原 因 是 A.那里地价比较便宜 B.那里环境条件比较优越 C.城市中心不可以建住宅区 D.那里更靠近工厂等工业区 、
教学 设想
商业 区 (CBD ) 工业 教 师 学 生 过 互 动 程 补充内容或错题订正
占
地
面
_________, 呈_____状或______ 状。
________________。
1.不断向_________移动。目的: 占地较多集聚成片 2.趋向于沿_______ 分布。 高级住宅区:城市____、靠近____、地处 占地面积____, 城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导学案
章节 课题 必修二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1、 了解城市形态的概念和类型 2、分析和理解城市形态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学习 目标 知识目标 3、了解城市土地利用的主要类型 4、 分析和理解城市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而形成的不同功能区以及它们的 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 学习 重点 学习 难点 特点 培养运用实例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的方法和能力 形成“整体-局部-整体”的认识事物的逻辑思维和辩证方法 分散式 组团式 有利于环境保护 总课时 课型 6 课时 3、4 课时 新授课 集中式 条带状 团块状 基础设施完善,利用 率高,便于管理,节 省投资。 用地分散, 联系不便, 市政建设投资大 环境污染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导学案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导学案1](https://img.taocdn.com/s3/m/9ce3ab672b160b4e767fcfe3.png)
第一节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学案)
【学习目标】
1、以滨州市滨城区理解城市土地利用方式与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之间的关系。
2、掌握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
运用实例说出某城市的空间结构,并解释其形
成原因。
3、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待城市的发展,及其内部空间结构的变化。
【学习过程】
一、城市土地利用:
根据老师要求思考以下问题:
1、沿103公交线我们会看到哪些建筑物,这些建筑物的用途是什么?
2、当我们从黄河五路和渤海七路交叉口向南走,又会发现什么现象呢?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二、城市功能区
1、根据以上所学知识和自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完成以商业区形成过程图解:
2.【活动探究】
右图为某城市河流道路交通状况图,假如你是该市规划小组,随着城市发展该如何布局规划该区域的商业区、住宅区以及工业区等?作为局长,请向广大市民说明你如此布局的理由。
三、城市地域结构
思考教材P23页图2.7:
1、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市中心远近的变化有何异同?
2、如果由各类用地的付租能力来决定土地的用途,图中各地段分别适合发展哪一类功能区?
3、其他因素影响:如 等
四、发展变化
1. 城市内部
空间结构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发展变化的。
2、以滨州为例,找出滨州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变化。
【总结】本堂内容可总结如下:
( 土地利用 ) ( ) ( ) 发展变化
集聚 分布 组合。
答案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导学案)
![答案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3e3acab8f67c1cfad6b8f2.png)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导学案 参考答案
【教材基础知识梳理】
一、1、商业用地、工业用地、住宅用地
2、集聚、界线
二、1、分布、组合
2、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3、(1)a :租金 b :交通便捷程度、距离市中心远近c :递减
(2)a :收入 b :知名度
4、狭小、混杂布置、工厂企业、商业用地
【课内探究案】
探究点一:
1、(1)扇形模式 同心圆模式 多核心模式
(2)①.中心商务区; ②.批发轻工业区;③.低级住宅区;
④.中级住宅区⑤.高级住宅区
(3)a.中心商务区位于城市的中心 b.高级住宅区在最外
边
(4)交通的发展
2、(1)意见:方案一:
1、居住密度较大,居住环境不易改善,条件差。
2、职工上下班时交通拥挤。
方案二:
1、分散了居住用地,降低居住密度,居住条件好。
2、分散居住可以缓解交通压力。
共同缺点:
我国北方冬季盛行西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工业产生的污染物会影响居住地。
修改意见:
外围的居住用地可以在与工业区之间建立卫生防护带;将工业区布局在与盛行风垂直的
郊外流经城区河流下游
(2) 有便捷的交通联系
污染类布置在居住区的下风向和河流的下游远郊区
布置适当的卫生防护带 针对性训练
1-5:DCADD 6-9:DCCB
11:(1)天安门位于北京市中心,是受历史因素的影响。
(2)中心商务区。
空间分布特点:多位于市区的中心地带。
(3)绿化区。
地理意义:美化环境、吸烟除尘、净化空气、提高空气质量;减弱噪声;减缓城市热岛效应等。
高中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公开课导学案
![高中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公开课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0a6e9227284b73f3425017.png)
20xx届一轮复习——城的内部空间结构导学案课标要求:应用实例,分析城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课标解读:①学会分析城的空间结构②学会解释这种结构特点的形成原因③学会使用案例分析说明城空间结构知识结构:一、城形态(一)团块状——城各组成局部都比拟集中连成一片〔地形平坦开阔的平原〕〔二〕条带状——城沿主要交通干道或河流延伸〔地形、交通、河流〕(三)组团状——城由几片组成,每片都就近组织自己的生产和生活,各片之间有一定距离〔地形、河流、交通〕真题演练:例1:〔20xx年重庆一诊〕下面图1和图2是我国某大城的城区略图及城区的人口密度等值线图。
读图,完成第1—2题。
1.该城的形态是〔〕2.形成该区域人口分布图中的主导原因可能是〔〕、二、城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1〕形成: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相同,导致同一类活动在城空间上的集聚〔2〕主要类型及其分布①住宅区:城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②商业区:多位于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
③工业区: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比拟便捷的地带。
例2:〔20xx卷,5-6〕下列图反映我国某城某工作日0:00时和10:00时的人口聚集状况,该图由定位功能获取的人口移动数据制作而成,据此完成1-2题1.按城功能分区,甲地带应为〔〕2.根据城地域结构特点推断,该城位于〔〕区例3:〔20xx江苏卷,13-14〕下列图为某城功能分区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13. 图7 中最有可能是住宅区的是〔〕A.①B.②C.③D.④例4:〔20xx全国卷,4-6〕某条城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主要的客流集散地。
图2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效劳等级。
据此完成1-3题1. 根据所处区位和地铁站点综合效劳等级,推测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为〔〕A. 中心商务区B. 森林公园C.大型住宅区 D. 产业园区三、城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变化〔一〕类型: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二〕形成因素:不同功能区的付租能力:商业>住宅>工业〔2〕社会因素:收入、知名度、种族和宗教——导致住宅区的分化〔3〕历史因素;〔4〕行政因素;〔5〕自然因素例5:〔20xx江苏卷,13-14〕下列图为某城功能分区示意图。
忻州市田家炳中学高中地理必修二《2.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共2课时 第2课时)》导学案 含答案
![忻州市田家炳中学高中地理必修二《2.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共2课时 第2课时)》导学案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d5500c910ef12d2bf9e74f.png)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共2课时第2课时)【学习目标】1。
理解记忆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及其各种特点和分布规律2.能借助城市地图及相关材料分析城市地域结构的影响因素3.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理解记忆城市风向、环境的自然因素与城市规划布局的原则【自主学习】一、课前预习1。
感知教材:找寻节标题、框题、段落之间的关系,尝试利用思维导图列出本课时的知识结构。
2.识记教材:(1)。
阅读课本P21“阅读”部分,识记城市地域结构的概念并总结城市地域结构三种模式的特点和分布规律。
(2).阅读课本P22—23,总结并识记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有哪些,说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
并举例论证。
(3).阅读课本P24,总结并说出哪些问题导致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变化?3.问题初探:(1).阅读课本P23图2.7,完成“读图思考”中提出的问题.(2).阅读课本P24图2。
9,评价哪种方案更合理?为什么?二、基础检测1、有关城市地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的城市具有相同的城市地域结构特点B.城市地域结构特点的形成与城市性质、城市发展历史有关,与自然环境无关C.大城市的中心都是商业区或中心商务区D.因为受历史因素和城市性质的影响,现代北京市中心不是商务区而是重要行政区2、若仅考虑付租能力这一因素,城市各功能区由市中心到郊区依次为()A.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B.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D.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3、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因素B.收入高低C.知名度D.种族和宗教4、影响地租高低的主要因素是()①不同的功能活动②城市环境的优劣③距离市中心远近④交通便捷程度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③5、造成欧美等许多特大城市中出现“唐人街”的主要原因是( )A.历史与文化因素的影响B.经济因素的影响C.民族与宗教因素的影响D.地理因素的影响三、自主思疑【课堂学习】一、创设问题1.图中圆圈表示东亚地区某一城市, A B C D分别表示四个有空气污染的工业部门,如果仅考虑大气环境因素,这四个工业部门哪几个布局较合理,为什么?从以上问题中,简要总结有污染工业在城市布局的原则。
忻州市田家炳中学高中地理必修二《2.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共2课时 第1课时)》导学案 含答案
![忻州市田家炳中学高中地理必修二《2.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共2课时 第1课时)》导学案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49189a011ca300a7c39068.png)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内容概要本章从地理的视角了解人类的生存空间——城市。
主要涉及两个核心概念:城市、城市化。
就城市而言,是从城市个体和群体两个方面阐述城市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对城市个体来说,主要探讨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一方面从城市外部阐述城市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另一方面进入城市内部介绍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包括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等功能区,不同功能区的组合方式即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进一步探讨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就城市群体来说,侧重应用中心理论,说明不同等级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就城市化而言,从正反两方面重点讲述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点击《课标》节标准活动建议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假如你是某城市的市长,模拟规划城市的各种功能分区和用地,并说明理由.●收集所在城市不同时期的地图、照片,或进行走访,讨论城市的变化,交流感情。
●观察周围环境或所在城市环境中存在的环境问题,调查讨论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城市化●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学法指导1。
利用典型的城市形态图,比较城市外部形态特点及其差异,进而分析城市外部形态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2。
采用读图分析法,利用所在的城市或所熟悉的城市平面图,根据城市地图说明该城市的土地利用方式和功能分区.3。
应用案例分析法,运用有关地理原理说明城市的空间结构特点,重点分析经济因素(付租能力)对城市结构形成的影响,可利用“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4.展示不同方案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图,判断其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以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运用材料创设情境或开展地理调查活动,联系生活体验和实际,探究城市等级与服务功能和范围的关系。
6。
采用资料分析法,如呈现“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有关材料,通过图文转换、列表比较等方式,从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及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第1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1、了解城市形态的类型2、结合实例分析城市各功能区的形成及区位特征(重点)3、合理布局功能区(难点)二、城市功能分区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______用地、_______用地、住宅用地、农业用地、交通用地等 2、功能区的形成______ 效应3、功能区的特点(1)无明确的________(2)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也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4、主要功能区的比较功能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形状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___状城市中最为________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集聚成片区位特征接近消费者,多位于交通便捷的地段(CBD特点:建筑物_____、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差别____)低级位于内城、工业区附近;与低地、工业区相联系①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②趋于交通干线两侧分布高级城市______;与高坡、文化区联系分布位置_____、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靠近市中心处或环境优美处远离市中心三、环境因素对工业区布局的影响1、无污染或轻度污染的工业(1)基本无污染的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可以布局在居民区内(2)有轻度污染的工业布局在近郊2、污染水源的工业如印染厂、电镀厂等应位于河流的_____地区3、污染大气的工业如水泥厂、火电厂等应位于(1)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2)盛行风的______向或与季风风向垂直的郊外合理布局工业区与住宅区的相对位置〈拓展〉玫瑰风图判断风向——各点与坐标轴中心形成的线段长度表示风频的大小甲乙丙_________风_________风________风典型地区:______ 典型地区:______ 典型地区:______乙【同步练习1】1、一般来说,外部形态比较破碎的城市分布在()A.平原地区B.山区或丘陵地区C.内陆地区D.气候湿润的地区2、(13汕头二模)右图两幅图分别反映的是纽约市部分地区昼夜人口的分布情况,属于CBD的是()A.甲B.乙C.丙D.丁读“某城镇略图”完成第3--5题。
3、①②③所代表的城市功能区分别是()A.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B.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D.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4、从环境效益的角度考虑,在甲处布局印染厂主要是因为其()A.距离城市较远B.位于河流下游C.地处盛行风下风向D.靠近铁路5、若乙处为新开楼盘,下列广告词中,反映其优美自然环境的是( )A.毗邻大学,学术氛围浓厚B.交通便利,四通八达C.视野开阔,俯瞰全城D.绝版水岸名邸,上风上水6、右图为“我国北方某城市功能区规划示意图”,关于图中的规划住宅区,叙述正确的是()A.①地方便工人上下班,房价较低B.②地环境污染小C.③噪音污染和空气污染严重D.④地环境优美,为高级住宅区7、读江门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相关材料。
江门市空间发展指引图江门市主城区总体规划图(1)______和______是影响江门市城市形态形成的重要因素(2)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荷塘组团不适合发展大型化工企业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面示意英国东南沿海某城市功能区空间分布及该城市各区域污染排放统计的相关资料。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城市工业区分布是否合理______。
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图乙,比较A、B两城区的污染排放差异,并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点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一、经济因素——地租高低1、交通通达度2、距离市中心远近:由市中心向外,地租随距离的增大而____二、其他因素1、历史因素(如天安门位于北京市中心)2、_______因素(西方城市较多)3、行政因素【同步练习2】右图是我国某大城市各类土地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
读图完成1~3题。
1.当①变成②线,住宅功能区可拓展到()A.一环路 B.二环路C.三环路D.环城路2.近年该市的工业部门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主要原因是()①城区用地紧张,地租上涨②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③缓解城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④郊区廉价劳动力丰富⑤人口向郊区迁移A.①②⑤B.①②③C.②③④ D.③④⑤3.近年该市超级市场逐渐从市中心向二、三环路迁移,主要原因是()①二、三环路地租比市中心低②市中心交通拥堵③二、三环路人流量更大④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⑤市中心人口减少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 D.①②④考点三: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变化例:为了降低____、__________,市区的工厂企业向外搬迁,原有的_____用地就可能被改造为商业用地或其他用地,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随之发生变化。
【同步练习3】下图示意东欧城市的典型空间结构。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①、②、③代表的依次是()A.工业区、别墅区、绿化区 B.绿化区、工业区、别墅区C.绿化区、别墅区、工业区 D.别墅区、绿化区、工业区2.该城市()A.老城区地租最高B.中心向西南方向移动C.空间形态变化受交通影响D.仓储式购物中心地处中心商务区【巩固练习】下图为“某城市部分地区经过数字化处理的交通线、功能分区、地价图”。
据此回答1~2题。
1.若布局合理,则该城市盛行风向最不可能的为( )A.东风B.西南风C.西北风D.东北风2.若在该区域新建物流中心,最宜选择在( )A.甲B.乙C.丙D.丁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城市等地租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交通通达度最好的是()A.OA B.OB C.OC D.OD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O处最有可能是住宅区B.甲乙丙丁四处地理事物分布比较合理的是甲C.河流的流向大体为东北流向西南D.该市盛行风为西南风读欧洲西部中纬度某虚拟城市体系及主城地租等值线分布图,a、b、c数值依次递减,回答5~6题。
5.关于该城市的叙述,合理的是()A.工业区位于最大风频风向的下风向B.P点的地租低于b值C.P点可能是低级住宅区D.城市功能分区最有可能呈扇形分布6.关于该城市两卫星城的说法,正确的是()A.乙卫星城的环境质量更好B.减轻了主城的污染C.分散了主城的职能,阻碍主城的发展D.增大了主城的交通压力7.下图为“印度某城市东西剖面图”显示了人口密度与土地价格之间的相关关系。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交通便捷,土地价格高B.乙地环境优美,地价高,最可能成为住宅区C.丙地人口密度大,是该城市的中心商务区D.乙地区土地价格高,人口的昼夜差别大二、综合题1、读土地利用与城市地租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上图中可看出影响城市地价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城市中心多为________区。
(2)地租水平递减率最小的是_______,所以城市外围最适合发展第____ 产业。
(3)地租次高峰的形成主要与_______有关。
2、下图是某发达国家某城市用地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城市形成阶段(Ⅰ阶段)决定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条件是________,而城市选址在河流弯曲较大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Ⅱ阶段商业用地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Ⅲ阶段商业用地出现的新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
在该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工业区区位变化的特点总体上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变化主要是为了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3)住宅区为城市居民提供生活和居住场所,它是城市中________的土地利用方式。
Ⅲ阶段住宅区出现了分化,从建筑质量来说,图中甲住宅区为________,乙住宅区为________。
从位置上来说,甲、乙两住宅区出现了________状况。
同步练习1B A D D B A第7题8、(1)合理。
工业区与住宅区分离,以河流为天然隔离带;工业区位于盛行风向的下风向;工业区位于河流下游;工业区离铁路线近,方便原料和产品的运输。
(2)NOx主要来自交通运输车辆的尾气SO2 和PM10 主要来自工业燃煤产生的废气和粉尘同步练习2C B D同步练习3A C巩固练习BDACA BD二、综合题1、(1)距离市中心的远近交通通达度商业(2)工业用地二(3)干线公路和城乡外围公路(公路交通)2、(1)河流;古代城市建设重视军事防卫,在河流弯曲处建城,可以利用天然河面进行防卫(2)位于城市中心在交通干线两侧出现了新的商业中心(3)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保护环境降低生产成本(4)最为广泛低级住宅区高级住宅区背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