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鲁迅的《呐喊》和《彷徨》
浅谈鲁迅《呐喊》、《彷徨》的艺术特色
浅谈鲁迅《呐喊》、《彷徨》的艺术特色《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共收集了《狂人日记》、《孔乙己》、《阿Q正传》等十四篇短篇小说,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彷徨》写于“五·四”运动后新文化阵营分化的时期,收录了《离婚》、《在酒楼上》、《幸福的家庭》、等作品.其艺术技巧在《呐喊》的基础上更加“圆熟”.《彷徨》更多的描写了知识分子的题材.指出那些处于中间状态的知识分子是正直的,却又是软弱的;他们充满理想,却又缺乏毅力。
他们曾经和封建势力战斗过,可是没有几个回合就败下阵来,所以他们处于苦闷之中,这是鲁迅在"五四”退潮后对知识分子出路和寻求新的思想武器等问题的思考。
鲁迅小说的艺术特色在《呐喊》、《彷徨》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作品的感情倾向更加鲜明,人物形象更加典型,作品的语言也在向冷峻方向发展。
精彩的细节描写进一步增强了小说的表现力。
鲜明的感情倾向鲁迅的小说作品数量不多,但却包含鲜明的感情倾向.通过揭示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塑造了一个反封建战士--“狂人”的形象.作者通过狂人的叙述,揭露了中国社会几千年的文明史,实质上是一部吃人的历史;披着“仁义道德"外衣的封建家庭制度和封建礼教,其本质是吃人。
同时,作者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呼吁人民觉悟起来,推翻封建制度。
本篇以鲜明的反封建思想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思想界,文化界引起了巨大反响,从而为整个中国新文学运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孔乙己》塑造了一个封建社会中没落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在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摧残下终被封建社会所吞噬。
为什么说《呐喊》、《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标志?
为什么说《呐喊》、《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标志?(一)“表现的深切”—独特的题材、眼光与小说模式1、题材的变革:鲁迅在论及中国文学的变革时,首先提到的是文学题材、主要表现对象的变化。
传统小说的人物多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神仙鬼怪,极少是普通平凡的角色。
2、故事情节的弱化与灵魂揭示的强化。
传统小说比较注重情节的曲折和故事的完整性,但单一的线形的因果关系的情节难以展示人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
《呐喊》《彷徨》为了更深入的揭示人们灵魂状态,大都以人物的情绪感受为小说的整体框架,故事情节和生活画面被编织进人物的情绪感受中。
《故乡》以“我”感伤的情怀把故乡的落寞萧索和故乡人的辛苦麻木贯穿起来。
《孤独者》以我与魏连殳的三次相见与一次书信往来展示其悲剧命运的过程。
《伤逝》更是以手记的方式直接表现主人公涓生的心理流程。
其余的则是选取几个细节或生活场面,连缀起来表现,如《药》《风波》《祝福》等,只有极少数是相对完整的故事。
3、“看/被看”与“离去——归来——再离去”两大结构模式。
“看/被看”模式在一篇极富象征意义的小说《示众》里有着独特的表达:叫卖馒头的胖孩子,红鼻子胖大汉,秃头的老头子,梳着喜鹊尾巴的老妈子,都只有一个动作:看。
他们之间的关系只有一面看别人,一面被别人看,由此构成"看/被看“的模式。
但他们看的是什么,为什么看,连自已都不知道。
社会群体的愚昧、麻木、冷酷由此体现出来。
这种模式在《呐喊》《彷徨》中构成一个系列,如《狂人日记《孔乙已》《明天》《头发的故事》《药》《祝福》《阿Q正传》等。
在这类小说中,在看客看被看者的背后,常常还有一位隐含的作者在看:用悲悯的眼光,愤激地嘲讽着看客的麻木与残酷,同时传达着鲁迅的生命体验和情绪记忆,如悲哀、孤寂、恐怖、愤激、绝望等等。
《祝福》也有类似模式的描写:祥林嫂的儿子被狼吃了,她到处倾诉自已的痛苦,祥林嫂的不幸并没有引起真正的同情,而是被人们转化成了可供消遣的“故事”,通过鉴赏别人的痛苦,来宣泄、转移、遗忘自身的痛苦,从这种鉴赏中达到自我满足(自我崇高化),而在新奇感过后,立刻“厌烦和唾弃”,施以“又冷又尖”的笑。
论鲁迅的《呐喊》和《彷徨》(可编辑)
本科毕业论文题目:论鲁迅的《呐喊》和《彷徨》姓名:张静丽学号: 0903专业: 汉语言文学教学站点: 山西省电大朔州分校入学时间: _______200903____________指导教师:王卯根兰州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制2011年3月16日提纲一序论1.中心论题;论鲁迅的《呐喊》和《彷徨》2,写作意图:《呐喊》与《彷徨》在艺术特色和思想内容上,与以往传统小说对比,鲁迅的作品“多采自病态社会中的不幸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思想的深刻,眼光的独到:重在揭示中国人病态的灵魂。
二、本论对鲁迅作品的简要概述:对呐喊彷徨的剖析1 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强烈的概括性及战斗性;2 对辛亥革命进行了深刻的总结。
3 对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进行了猛烈的抨击;4 表现了农民的苦难生活和精神上遭受的迫害;5 对知识分子道路的探索;6 对妇女命运的关注;(四)鲁迅的呐喊,彷徨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而且还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为中国小说的现代化作出宝贵的贡献。
1 更新小说的观念,奠定了中国现代小说创作的理论基础。
2 选取新题材,塑造新人物。
三、结论《呐喊》与《彷徨》,继承中国古代文学精华,借鉴外国文学艺术形式、致力于中国现代小说形式的革新。
突破中国传统小说的格局,建立中国现代小说新形式。
融个、散文、戏剧、音乐、美术等多种艺术手法于一炉,进行小说文体实验。
以出色的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心理,表现时代特征。
摘要分析鲁迅作品的部分背景对《呐喊》、《彷徨》的剖析,鲁迅的《呐喊》,《彷徨》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而且还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为中国小说的现代化作出宝贵的贡献。
更新小说的观念,奠定了中国现代小说创作的理论基础。
选取新题材,塑造新人物。
关键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封建思想麻木愚昧封建伦理冷漠剥削阶级论鲁迅的《呐喊》和《《彷徨》对鲁迅作品的简要概述:鲁迅在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从《呐喊》《彷徨》论鲁迅小说的叙述模式
从《呐喊》《彷徨》论鲁迅小说的叙述模式摘要: 鲁迅,无疑是20世纪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他是文学界无法跨越的高山。
他的眼光独到又深邃,他的思想先进,他的语言尖锐又发人深省。
追寻鲁迅的脚步,学习鲁迅的精神,使我们对20世纪初期的中国,又更加广阔,更加深远的认识。
从鲁迅的小说《呐喊》《彷徨》,探寻鲁迅小说的写作模式,诸如看客模式,吃人模式,还乡模式,从叙述模式,观鲁迅笔下国民的思想,以观20世纪初期整个国民的精神面貌。
关键词:《呐喊》;《彷徨》;看客模式;吃人模式;还乡模式iOn the Narration Style in Luxun's Novel ofNahan and PanghuangAbstract: Luxun, expected to be one of the greatest literati in the 20th. Nobody can reach the same height in literature but him, just because he has special and deep feeling, developed mind and his sharp words. By following his steps and learning his spirit, we can get a wider and further understanding about China in the beginning of 20th. By exploring the writing style of the his novels in Panghuang and Nahan, such as the style of lookers, eating people and returning to hometown, from those all styles we can see people’s mind in the literature, so we can see the whole Chinese’s appearance in the 20 centry.Key words: Nahan;Panghuang;mode of tourist;mode of killing and being killed;mode of returning致谢首先,我要对我的指导老师某某和某某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呐喊》、《彷徨》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精品名师资料
《呐喊》与《彷徨》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摘要】鲁迅小说反映了时代本质和精神特征,其创作生涯中写下了近三十篇小说,后来集结成为《呐喊》、《仿徨》两部作品集,《呐喊》和《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和成熟的标志,开辟了中国小说发展的一个新的时代,其取材主要是描写农村生活和农民、知识分子形象。
同时,鲁迅也以革命的批判态度,在继承和借鉴中外古今的优秀文学传统的基础上,作了大胆的艺术创新,形成了鲜明的风格。
【关键字】鲁迅小说思想内容艺术特色【正文】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先驱,在他的创作生涯中写下了近三十篇小说,后来集结成为《呐喊》、《仿徨》两部作品集。
《呐喊》与《彷徨》主要反映19l1年辛亥革命前夕到l925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以前这一历史时期旧中国的社会生活现实。
这两部小说创作的年代,正是我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跨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代。
这时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在辛亥革命以后已经充分暴露出它的无力。
从“五四”开始,历史已经进入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期,但革命的风暴还在前面,无产阶级暂时还没有和农民结合起来,广大人民还过着落后、痛苦的生活,这是一个痛苦的时代,一个希望和失望交织的时代。
《呐喊》和《彷徨》真实地反映了旧中国各阶层人民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反映了当时剧烈的阶级斗争和新旧思想的斗争,表现了作者对旧社会和统治阶级的强烈憎恨,对新社会的热情向往,对人民大众的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可以说《呐喊》与《彷徨》是旧中国的一面镜子。
暴露旧社会的黑暗现实,探索社会的光明道路,反映人民大众的生活出路等重大事件,便是《呐喊》和《彷徨》的基本主题。
围绕这一主题,作者集中地揭露了封建主义的罪恶,反映处于经济剥削和精神奴役双重压力下的农民生活的面貌,描写在激烈的社会矛盾中挣扎着的知识分子的命运。
《呐喊》是“五四”初期至“五四”高潮时期的作品,而《彷徨》则是“五四”后期即低潮时期的作品。
这两个集子的思想内容和战斗情绪,还是有差别的。
论鲁迅的《呐喊》与《彷徨》
论鲁迅的《呐喊》和《彷徨》《呐喊》和《彷徨》是在两种不同的观念下所产生的作品,有人从字面上作品相之谈,以为《彷徨》显示了作者的更浓重一些的"悲观思想",或者另外有人从《彷徨》的卷头所引《离骚》的句子,认为这表示了作者思想"转变"的起点,故“吾将上下而求索"。
在我看来,这两个见解,都成问题,我以为《呐喊》和《彷徨》里所表见的作者宇宙观并无一致,但是作者观察现实时所取的角度却显然有殊。
《呐喊》是作者在一方面虽然觉得那时"新文化运动"的主张未能"彻底",但另一方面又认定在反封建这点上应给予赞助,——是在这样的立点上他发出了他的"呐喊"的,所以《呐喊》主要地表现了那些长起受封建势力压迫与麻醉的人们,在怎样痛苦地而又麻痹地生活着,他们有急怒,而又如何愚昧,他们不明白生活痛苦的来源,他们有起见,固执,然而他们能哭能笑,敢哭敢笑,而且敢于咒诅;象一条红线似的贯穿于他们的痛苦而又麻痹的生活之中的,是他们对于生活之执著,他们的生命力之旺盛和坚强!他们是"大地的儿女"从泥土里出来,被缚札于泥土,终身不能离开泥土的人。
在这样的人们身上,作者看见了革命的力量,然而还没有看见革命的人物;这一股革命的力量,需要去唤醒,但唤醒了以后,需要给他们以斗争的"武器",作者在当时的"新文化运动者"那里,没有看见那种武器,所以他曾说,唤醒了以后而仍旧被禁在黑屋子里是加倍的痛苦。
然而作者终于发出了雄壮的"呐喊"。
《彷徨》呢,则是在于作者目击了"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的"分化",一方面毕露了妥协性,又一方面正在"转变",社会的力量需要有人领导!然而曾被"新文化运动"所唤醒的青年知识分子则又如何呢?——在这样的追问下,产生了《彷徨》。
论鲁迅的呐喊与彷徨
论鲁迅的《呐喊》与《彷徨》摘要: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著有多篇小说、杂文、散文及散文诗。
《呐喊》《彷徨》是他的两本著名的小说集,收录多篇脍炙人口的小说,如《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故乡》《祝福》等,以彻底的反封建思想和卓越的小说艺术,奠定了现代中国小说的基础。
关键词:鲁迅小说反封建思想艺术特色知识分子形象鲁迅,中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
作为五四文化文学的先驱,他向封建主义发动猛烈的攻击,先后发表《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故乡》、《阿Q正传》等多篇小说,后收录进《呐喊》、《彷徨》两部小说集,以彻底的反封建思想和卓越的小说艺术,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奠定了现代中国小说的基础。
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拨动了千百万读者的心弦,使青少年一代受到感染和教育,永远不能忘怀。
一、《呐喊》与《彷徨》中的反封建思想《狂人日记》是鲁迅第一篇,也是现代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是现代中国小说伟大奠基工程的第一块基石。
同时,《狂人日记》还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早以文艺形式出现的彻底反对封建主义的战斗檄文。
《狂人日记》描写的是一个迫害狂症患者的心理过程,狂人出身于封建士大夫家庭,深受封建礼教的压迫,造成了对社会的恐惧心理,他认定现实是个吃人的世界,而他自己正处于即将被吃掉的危险之中,半夜起来查看历史,却看见满纸都写着吃人。
小说通过对狂人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揭露了封建礼教在仁义道德掩盖下的“吃人”本质,抨击了封建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对人的迫害。
《狂人日记》深切的思想主要表现为它对封建主义“吃人”的实质性内容的彻底揭露。
小说将“吃人”与“仁义道德”并提,有其深刻的含义:“吃人”是指对人肉体的蚕食和精神的虐杀,体现着封建专制主义的凶残;“仁义道德”则是对封建专制及其礼教道德的美化,体现着封建蒙昧主义的虚伪。
而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的交相使用,就构成了封建主义“吃人”的实质性内容。
因此,《狂人日记》对封建主义的揭露,并非局部或枝节性的,而是具有总体的或根本的性质。
鲁迅小说集《呐喊》、《彷徨》中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鲁迅小说集《呐喊》、《彷徨》中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一、封建传统吃人的总主题:《狂人日记》是鲁迅创作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
小说中,有赵贵翁这样一些封建传统的自觉维护者,也有那些为封建传统蒙蔽的一般群众,他们自己是被吃者,但同时也参与吃人。
封建礼教影响的普遍性决定了人吃人的普遍性。
而封建礼教又是以家族制度为核心的。
小说中“大哥”的意象,就是家族制度的象征,他并非有意戕害“狂人”,但他所遵奉的礼教观念决定了他要遵照社会传统的意志消灭“狂人”的叛逆意识;“医生”这个意向则集中体现了在传统封建社会里,那些以“治病救人”面目出现的道德说客一类人的实质,他们实际上起着帮助统治者吃人的作用。
就这样,鲁迅实际上揭示了整个封建社会人吃人的本质。
这里的“吃人”,绝不仅仅是指肉体的“吃人”,而更是精神上的“吃人”,是传统的封建道德扼杀了中国人民的生命活力。
封建传统吃人不仅是《狂人日记》的主题,也是《呐喊》、《彷徨》的总主题。
鲁迅曾说,“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
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宴的厨房。
”如果说《狂人日记》是这场人肉筵宴的象征性的总体描绘,其余各篇则是它的各个细部的真实、具体的描绘。
二、《呐喊》、《彷徨》中的人物形象:1、权势者的形象:《阿Q正传》中的赵太爷、《祝福》中的鲁四老爷等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都属于这一类。
他们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的“阔人”,与传统伦理道理在本质上是合二为一的,他们的精神特征也正体现了封建传统的本质。
首先,传统的封建伦理道德是漠视人、压抑个性,只把人当作封建统治者的工具看待的;体现在这些人物形象身上,就是他们内心深处对人的冷酷无情。
其次,他们的冷酷无情又总是为封建伦理道德的面纱所笼罩着,其虚伪性也便表现出来了;他们道貌岸然的外表下就是其自私、狭隘、冷酷的本性。
第三,鲁迅站在时代的高度揭露了这类人物的腐朽性。
2、卫道士的形象:《肥皂》中的四铭、《高老夫子》中的高老夫子等封建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都属于这一类。
《呐喊》《彷徨》的现实主义思想内容
简答1.《呐喊》《彷徨》的现实主义思想内容:(一)鲁迅从启蒙主义者的立场和角度观察中国的社会现实,他首先注意的是人的精神状态,非常敏锐地观察到了存在于广大民众中的思想弱点,即“愚弱的国民性”。
(二)鲁迅的小说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他的小说十分真实地描绘了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后中国的社会现实的某些重要方面。
(三)鲁迅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还特别表现在注重揭示社会生活中的种种问题上。
(四)鲁迅小说在题材上有重大开拓,他把现代中国社会生活中有重要作用的农民和知识分子引进现代文学创作领域。
2.《呐喊》《彷徨》的艺术成就答:(一)鲁迅的小说贡献了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批典型人物形象,这些人物都达到共性而个性统一,能从他们的性格中看出某种负责的社会关系的总和。
(1)鲁迅总把人物置于一定的历史背景和具体生活环境中来表现。
(2)鲁迅非常重视向人物心灵世界的深入挖掘,能够用最简练的笔墨,把潜藏着的人物心理深层的东西挖出来。
(二)鲁迅的小说把客观地描写生活画面,非常重视细节的真实性,这方面采取的是十分严谨的态度。
(三)鲁迅的小说把清醒,冷静的客观描写和烈火般的激情结合着,在表面的冷峻之下,包藏着也时时流露着作家内心的激情。
3.阿Q的形象:1)阿Q首先是一个被剥夺的一无所有的贫苦农民。
2)阿Q是一个深受封建观念侵蚀和毒害,带有小生产者狭隘保守特点的落后不觉悟的农民。
3)阿Q的基本特征就是自我意识的严重缺失。
4)“精神胜利法”则是他思想性格最突出的特点。
4.叶圣陶小说的主要思想内容1)由于叶圣陶长期从事小学教育工作,他写的最多的也最成功的还是学校里的教员学生,以及教育界的种种弊端。
2)叶圣陶是以描写小市民和知识分子的权色生活著称的,他笔下的小市民的无聊庸俗的习气得到淋漓尽致的再现和尖锐的抨击讽刺。
3)反应农村劳苦大众的贫苦生活和他们无力反抗压迫的现实的苦难命运。
4)1925年五卅运动后,叶圣陶开始有意识地反映当时社会上的重大事件,塑造了一些觉醒了的投入现实革命斗争的人物形象。
鲁迅作品中的人物点评——以《呐喊》《彷徨》为例
鲁迅作品中的人物点评——以《呐喊》《彷徨》为例鲁迅作品中的人物点评——以《呐喊》《彷徨》为例本文关键词:鲁迅,为例,呐喊,彷徨,点评鲁迅作品中的人物点评——以《呐喊》《彷徨》为例本文简介:在小说艺术的国度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人物,人物的一言一行都促使着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
不朽的小说作品都以典型人物形象--如哈姆雷特,被后世称道。
然而与鲜明性格形象相较,性格单薄的无性格人物,近年来也成为众多研究者关注的对象。
艺术的发展动力是永无止尽的离经叛道而非一如既往,这也是鲁迅作品中的人物点评——以《呐喊》《彷徨》为例本文内容:在小说艺术的国度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人物, 人物的一言一行都促使着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
不朽的小说作品都以典型人物形象--如哈姆雷特, 被后世称道。
然而与鲜明性格形象相较, 性格单薄的无性格人物, 近年来也成为众多研究者关注的对象。
艺术的发展动力是永无止尽的离经叛道而非一如既往, 这也是创新的必经之路。
进入20世纪对于小说除了人物能不能写些其他东西?写人物能不能写些无性格人物?答案是肯定的, 我国现代小说奠基者鲁迅就是一位杰出的创新者、反叛者, 他的《呐喊》、《彷徨》中的无性格人物描写对传统人物塑造构成了重大的突破。
鲁迅小说强大的生命, 得力于他卓越的典型创造!小说艺术的真实, 是以生机勃勃真实的艺术典型为基柱的。
[1]作为艺术巨匠鲁迅也提出了自己独特的, 具有很高价值的艺术典型论:人物形象是"拼凑起来的角色", 这正是鲁迅创造艺术典型的经验之谈。
出色的艺术典型无疑是一种丰富人类精神文化的巨大发现, 而鲁迅出色的艺术典型正在于高度概括性和真实性的统一。
鲁迅塑造的人物大多都是经过长期沉观默察, 杂取种种人的形象烂熟于心, 然后"拼凑"而成的具有高度独创性和鲜明特征的人物形象。
这种艺术的"拼凑"正是鲁迅高度的艺术概括能力和充沛的艺术创造精神的生动体现。
正是由于鲁迅"杂取种种人"的特征来塑造自己的小说人物, 所以鲁迅小说中的人物都不是单纯用一个"好"字或一个"坏"字所能概括的。
浅析鲁迅《呐喊》与《彷徨》
浅析鲁迅《呐喊》与《彷徨》作者:马文婧来源:《青年时代》2016年第04期摘要:《呐喊》与《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成熟之作,也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的标志。
鲁迅极富创造力与想象力的文学创作,其《呐喊》与《彷徨》小说以其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最终成为中国现代小说的伟大开端,我国文学小说发展迎来一个新时代。
关键词:鲁迅;悲剧命运;叙事模式一、犀利笔锋下审视悲剧命运从农民的视角解读,《呐喊》与《彷徨》两部小说集充分表现了从辛亥革命前夕到国民内革命战争之前,这一时期的历史特点,集中的揭露了封建主义的罪恶,反映处于经济剥削和精神奴役双重压力下的农民生活的面貌。
在《祝福》里深刻的描写祥林嫂的阿毛被狼吃后,她到处向人倾诉自己的痛苦,没有引起旁观者的真正的理解与同情。
这种深刻性在于描写了祥林嫂在封建势权下所感到的恐怖。
在《故乡》里,闰土一声声“老爷”震动人心,更好的映衬出他受封建礼教毒之深,显示他心灵的麻木。
《明天》里四嫂的不幸不仅在于寡妇失子,更大痛苦是她的孤独与空虚。
这些小说无不透视着底层农民命运的悲剧,也是一种时代悲剧的体现。
从知识分子题材的视角解读,《呐喊》与《彷徨》揭示人的精神病态,是为了揭露造成精神病态的社会。
鲁迅由此而开掘出“封建社会吃人”的主题,不仅是对人肉体的摧残,更是“咀嚼人的灵魂”。
在《酒楼上》中辛亥革命独占多数的英雄吕维甫摆脱不了孤独者的命运,在强大的封建压力下,像一只蝇子飞了一圈,又回来停在原点,在颓废消沉中无辜消磨生命。
冯生和子君冲破封建家庭的阻扰幸福的结合,婚后他们失去前进的目标。
子君很快成了家庭主妇,冯生失业后,他们的婚姻破裂,子君回到曾决裂的家庭后,痛苦死去。
冯生在子君离开后,并未找到所希望的出路。
最终陷入深深的自责和怨恨之中。
对人的精神的创伤与病态的无止境的开掘,使鲁迅的小说具有一种内性,它是显示灵魂的深处。
鲁迅独特的眼光,把悲剧的人物描写的栩栩如生,从不同的群体展开描写,透视时代悲剧的本质。
鲁迅的《呐喊》《彷徨》在小说艺术上的异同
鲁迅的《呐喊》《彷徨》在小说艺术上的异同中国现代小说在鲁迅手中开始,又在鲁迅手中成熟,这在历史上是一种并不多见的现象。
《呐喊》《彷徨》是鲁迅的两部小说集,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把握鲁迅小说的高度成绩及现代性,可以用两句鲁迅自己的话:一是“表现的深切”,二是“格式的特别”。
(一)“表现的深切”——独特的题材、眼光(视角)与小说模式《呐喊》《彷徨》开创和发展了现代小说的两大题材:农村题材和知识分子题材。
鲁迅观察与表现的视角也是独特的,即重在表现病态社会里的人的精神冰窟,以及对现代中国人的灵魂“拷问”。
A、题材方面:鲁迅开创了表现农民与知识分子两大现代文学主要题材。
①农民题材小说的思想内容及意义:在《呐喊》、《彷徨》中,农民题材的小说占有重要的位置。
鲁迅对中国农民的命运是深切同情的,他看到农民们所遭遇的苦难,也洞察他们的弱点与病态,当然也更理解造成他们精神上病弱的社会原因和历史原因。
在创作中,鲁迅一方面把中国农民放在中国农村社会各种现实关系(经济、政治,尤其是文化心理和意识结构等)中加以再现,真实地反映了农民在辛亥革命前后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从而展现了一个未经彻底革命、变革和社会震荡的封建、半封建农村的落后和闭塞的典型环境;另一方面,鲁迅着力塑造在这一典型环境中生存、挣扎的中国农民的典型性格,把解剖中国农民灵魂和改造"国民性"问题联系起来,从而通过对农民性格中的愚弱、麻木和落后的批判,导向对造成这种性格的社会根源的揭露和批判。
在这方面,《阿Q正传》堪称代表,其他如《药》、《风波》、《故乡》等也是如此。
②妇女题材小说的思想内容及意义:在鲁迅的农民题材的小说中,同样值得重视的是他的一组以反映农村妇女命运为内容的作品,如《明天》、《祝福》、《离婚》等。
在这些作品中,鲁迅在感受着农民及其他下层人民的精神苦痛,把批判锋芒指向毒害人民灵魂的封建宗法制度与封建思想的同时,更集中地对农民及其他小生产者自身的弱点进行了清醒的批判。
浅析《呐喊》《彷徨》的创作艺术特点
浅析《呐喊》《彷徨》的创作艺术特点朱哲影陈艺航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摘要:鲁迅是中国新文学史上冲破传统思想和写作手法的第一个凶猛的闯将;《呐喊》和《彷徨》所开辟的也正是这样崭新的文场。
鲁迅小说在艺术上的成就,几乎从《呐喊》一出现,就已经有口皆碑。
其短篇小说散记体的形态结构,紧密联系主题与结构的开端与结尾,结合传神的性格白描与肖像刻画,创造出一篇篇独特而深入人心的不朽篇章。
关键词:散记体开端结尾性格白描肖像刻画一、直抒胸臆的散记体的形态与结构在中国新文坛上,鲁迅因创作形式的新颖多变被称作是文坛创造新形势的先锋。
但就鲁迅短篇小说的总的形态来看,吕荧先生曾称“鲁迅的小说,一般的说来是散记体的形态,它的结构是直述的散记”[1]。
尽管如《药》《明天》《风波》《弟兄》《长明灯》等,也描写了许多人物间的复杂关系,采取了复合的结构,注重情节的布置,但在《呐喊》和《彷徨》中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散记体的形态与结构,它们不是以委婉曲折见长,而是以主题为中心,布局采取了直线起伏的结构,直白地倾诉并尽情的呐喊,把情节推向高潮。
(一)直述的散记体直述的散记体的作品中,一般都是主人公以第一人称出现作袒露灵魂的自述。
这虽不需要什么特别的艺术手段,但是却需要作者高度的艺术概括能力,生动、精确的语言,含蓄、洗炼的叙述与描写。
鲁迅小说中不朽的作品,如《狂人日记》、《伤逝》都完美地展现了如此的结构与特点。
一篇是以“日记”的面貌出现,而另一篇则采用的是所谓的“手记”的形式。
表面上来看,作者仿佛是在那里自如地点染,随即成篇。
实际上无论是结构布局亦或是情节结构,都需要作者围绕主题塑造人物,匠心独运,进行周密的安排。
(二)以“我”作为主人公或目击者的散记体在《呐喊》《彷徨》的创作里,散记体的又一表现形式便是以“我”作为主人公或目击者出现在作品里,或是作赤裸的自白,借文中人物主观地直抒胸臆;或是以目击者的身份,记叙描写人物的思想、性格、感情和经历。
鲁迅的《呐喊》和《彷徨》对知识分子命运的思考毕业论文
鲁迅的《呐喊》和《彷徨》对知识分子命运的思考文章摘要:鲁迅先生在他的小说中塑造了许多知识分子形象,有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旧式知识分子,有在新文化运动中觉醒了的新一代知识分子,还有觉醒了的女性知识分子,表现了他对这些知识分子前途命运的关注与思考。
关键词:鲁迅、《呐喊》、《彷徨》、《孤独者》、孔乙己、高老夫子、魏连殳、近代知识分子、命运在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多是命途多舛,穷愁潦倒。
命运固然说明了封建礼教对他们的压迫和毒害,反映了社会的黑暗。
但主要是显示了知识分子自身的弱点和缺点,鲁迅对他们的态度虽有同情,但也有批评。
着重通过表现知识分子的不幸,来解剖他们生活的环境——“病态社会”,使人们对这个罪恶的渊源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本文下面将要论述的则是鲁迅先生笔下动荡年代中的三名知识分子,对他们的命运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思考。
也对近代知识分子的命运进行的研究和讨论。
一、《呐喊》中的孔乙己《呐喊》成书于1923年9月,以《狂人日记》始、以《社戏》终,共收录小说15篇(后抽出一部历史小说《不周山》改名《铸剑》收于《故事新编》)。
应该说《呐喊》成集之时,先生所抱的是一颗为先驱呐喊助威、为世人呐喊觉醒之心,而其中志在唤醒激励知识分子的,当数《孔乙己》一文。
《孔乙己》一文透过在鲁镇咸亨酒店里当伙计的“我”的眼睛,观察了孔乙己一生中的一段生活,把最能显示孔乙己生活、性格、命运的情节浓缩在几个场面。
本文对孔乙己命运的描写则实为全文最发人深省之处。
“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淡淡地点出孔乙己也是有一些学识的,实是下了些工夫,耗费了许多时光的,然而由于他“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于是愈过愈穷,弄到将要讨饭了。
”这里一方面指明了孔乙己现在的处境,为其以后的悲惨埋下伏笔;另一方面点出了封建科举制度对一部分读书人的毒害是由内至外、根深蒂固的。
而孔乙己至死也不愿放弃的读书人尊严,则是这制度带给他仅有的荣耀。
接下来介绍了孔乙己在酒馆中的几件小事,描写了孔乙己对自己命运的无力与无奈,他不仅无力甚至无心向当权者要求改善自己的状况,而且无力向身边的人抗争和倾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鲁迅的《呐喊》和《彷徨》——基于女性形象的视角探讨鲁迅的妇女观XX(XXXXX大学名学院专业)摘要: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启蒙者,鲁迅先生在《呐喊》《彷徨》中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创造了那个时代中一个相对完整的女性世界,这深刻反映了鲁迅先生对女性问题的关注。
他以小说寄予了对中国妇女的同情,深入挖掘她们被扭曲、被践踏的封建根源,客观批判了她们的历史弱点,并为中国女性的解放探索出路。
本文以小说中不同的女性形象为出发点,剖析鲁迅先生的妇女观,对鲁迅小说表现出来的女性意识以及文化批判和经济审视进行再解读。
关键词:鲁迅;女性形象;妇女观;妇女解放1 引言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启蒙者,鲁迅先生于1918至1925年期间,创作了《呐喊》与《彷徨》,这位中国现代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以这两部作品将中国现代小说带入了成熟阶段。
中国现代小说在鲁迅的手中开始,又在鲁迅的手中成熟,这在历史上是并不多见的[1]。
因此,如若探讨20世纪的中国文学,中国文化乃至中国思想,鲁迅及其作品断然不可以被忽视,鲁迅先生是20世纪中国不可回避的文化思想和文化遗产[2]。
鲁迅先生的一生都在不断追求人的意识觉醒与思想解放,这其中自然也包含了女性意识的觉醒与解放。
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直至生命的结束,鲁迅先生始终在其小说和杂文的创作中不停地注入着关于女性问题的思考。
他对妇女身份、地位、生命价值、生存意义的思考与辛亥革命时期出现的男女平等意识,及五四反封建的启蒙精神是相一致的,而他的论述却更为现实与深刻。
2《呐喊》、《彷徨》与女性形象在小说《呐喊》与《彷徨》中,鲁迅先生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女性形象,这不但深刻反映出了他对于女性问题的关注,同时也表达了鲁迅先生的妇女观。
他站在广大被压迫妇女的立场上,感同身受地体察到了她们的悲惨处境,批判了造成妇女悲剧命运的封建制度和伦理道德,反对男尊女卑,主张男女平。
同时,鲁迅也表达了自己怒其不争的态度,针砭了女性的麻木和愚昧,并希望她们能够自醒自爱,走向彻底的解放。
2.1 父权统治下相对完整的女性世界的创造熟读《呐喊》和《彷徨》就不难发现,鲁迅先生在小说中将妇女的命运,尤其是社会下层劳动妇女的命运作为一个独立的主题来描写与表现,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明天》中的单四嫂、《祝福》中的祥林嫂、《离婚》中的爱姑、《伤逝》中的子君,都以主角的姿态呈现在作品之中,而作为配角出场的女性,如《故乡》中的杨二嫂、《祝福》中的柳妈、卫老婆子、《幸福的家庭》中的“太太”、《药》中的华大妈、夏四奶奶、以及出家人小尼姑等等,也都因其鲜明的个性不会为读者所忽视。
这些女性中既有农村妇女,也有都市女性,有少妇、少女也有寡妇、英雄,她们中有些是遵守妇道的旧式女子,而有些则是具民主思想的新女性。
单四嫂子和祥林嫂是《呐喊》和《彷徨》女性形象系列中最悲苦无助的形象——寡妇的形象,她们从夫从子,无名无姓,不但一生处于无言的缄默状态,而且落得悲惨的结局。
单四嫂子是一位淳朴“粗笨的女人”,丈夫死后,她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儿子宝儿的身上,她希望通过辛勤的纺纱劳作支撑起这个家,然而儿子不幸死去。
儿子的死固然是个悲剧,但最为痛苦的是在儿子生病和死亡过程中,她所体验到的世态炎凉和人生的屈辱寂寞。
蓝皮阿五趁机耍流氓,巫医何小仙骗钱,王九妈不肯说出自己的意见,丧葬时的喧嚣和事后无以名状的寂寞痛苦。
这个世界已经完全将她边缘化了,甚至将她遗弃了。
与单四嫂子相比,祥林嫂的悲剧更是令人撕肝裂胆。
她从来不属于她自己,而是属于夫家,属于男性。
她人生的需求十分卑微,只要能暂时做稳了奴隶,口角就会现出微笑,然而她却求做奴隶而不可得。
她一生背着“不干不净”的恶名,最后带着恐惧和疑问在富人迎新的爆竹声中悲惨地死去。
祥林嫂这样一个诚实善良的劳动妇女,一生被封建男权和性道德严重贬损和侮辱,哀哀无告。
死对她来说,不是痛苦的结束,而是更大痛苦的开始。
爱姑和子君是寡妇形象的别一种样子——弃妇的形象。
她们直接遭受着男性的审视、言说、评判,甚至是凌辱、遗弃。
爱姑泼辣能干,嫁到施家常常是那“小畜生”不分青红皂白,就夹脸一嘴巴,而且连“祖宗都入起来了”,即便是这样那“小畜生”却又姘上了小寡妇,便执意要将爱姑遗弃。
耐人寻味的是慰老爷和七大人在裁定这场官司的时候,完全站在男性立场上按照男权社会的道德规范、价值标准来维护男性利益,对女性进行压制和戕害,结果爱姑成了廉价的牺牲品。
子君与祥林嫂们不同,她生长在五四这个新的时代,追求恋爱自由和婚姻自主,与涓生自由恋爱并同居。
然而子君与涓生的位置并不是平等的,涓生始终是以居高临下的启蒙者的身份出现,子君一直是被教导、被指引的。
同居以后,涓生失去了原来的新鲜感,最后向子君摊牌:“我已经不爱你了!”,于是子君默默地离开并死去。
五四虽然开启了中国历史的一个新时代,但几千年封建男权社会的传统观念仍在严重地禁锢着人们的头脑,男优女劣,男尊女卑,红颜祸国,女人祸水等封建文化和伦理道德造成了子君们的沉痛悲剧。
鲁迅先生对于封建男权文化和伦理道德一向深恶痛绝,并通过小说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彻底的批判。
他不仅指出了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实,更指出了女性不幸的根源所在——祥林嫂们的悲剧就发生在这男权当道的社会中,只有彻底颠覆封建男权社会和伦理道德,才能实现真正的男女平等。
鲁迅笔下的这一系列人物形象既具有广泛的概括性,又有鲜明的独特性,无论她们中的“谁”都给人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鲁迅以这众多的女性形象组成了一个多角度的且色彩斑斓的世界,成为了20世纪初中国女性群体的一个缩影。
作为生活在中国这个具有几千年封建传统社会中的女性,深受“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的束缚。
伴随着近代西学东渐的文化大挪移,伴随着近代救亡图存、变革更新等一系列思潮的蓬勃发展,源起于近代西方的女性解放问题,作为“新民”与“启蒙”思想的一部分,在中国日益凸显出来。
但在文化、思想自成一统的中国,女性受压迫受迫害的历史长久存在着,女性始终处于社会生态链中的最底端。
如何解放女性,如何改变社会现状,一直是研究社会改革、关注中华民族命运的人们共同关注的话题。
鲁迅站立于荒野笑傲庙堂,以尖利的笔锋剥落伪装,瓦解偶像[3]。
在压迫者与被压迫者之间,他别无选择地倾向于劳苦大众,为她们的不幸而呼叫,为她们的解放而呐喊。
2.2文化批评中女性意识的深刻剖析鲁迅先生作为伟大的思想家,并没有像一般的人道主义者那样仅仅对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女性表示同情,更不因为深切的同情而给他笔下的女性涂上理想主义的色彩,这正是他的深刻之处。
他以“怒其不争”的态度针砭了女性的麻木和愚昧,目的却是“揭出病苦,以引起疗救的注意”,从而最终使女性走向彻底的解放。
鲁迅先生清醒地看到,几千年的封建男权社会已经将女性严重异化,男尊女卑、女祸女贞、三从四德等本为封建男权伦理道德,却已内化为女性自身的文化选择,她们自觉地以封建的纲常名教约束自己,由“被奴化”到“自奴化”甚至“奴化他人”,成为等级社会的帮凶。
正是女性自身麻木、愚昧、猥琐、狭隘等扭曲的性格与心灵,才使她们的命运格外悲惨。
《明天》中的单四嫂子是深受传统道德戕害而麻木愚昧的女性。
丈夫死后,她严格恪守封建的节烈观而小心谨慎地做着“节妇”。
面对蓝皮阿五等流氓的侮辱、社会的冷漠、特别是儿子死亡的重大灾难,她只能屈辱孤寂地心甘情愿地忍受着命运的宰割,无半点反抗的思想,她已经完全失去了作为一个女人和一个人的自我意识与生命意识。
《祝福》中的祥林嫂与单四嫂子却有所不同,她在悲惨的命运面前曾有过激烈的抗争。
祥林死后她逃出婆家,被婆婆卖给贺老六她又大闹了一场。
当得知自己死后要被两个死鬼男人据开的时候,不惜拿出全部的血汗钱捐了门槛。
然而这一切都是无谓的挣扎,并不是觉醒的表现,她笃信“好女不嫁二夫”,遵从的是“从一而终”、“三从四德”等封建伦理规范,她只想老老实实、辛辛苦苦地做一个奴隶,任人奴役而无争无悔,然而这一卑微可怜的愿望也彻底破灭。
最为可悲的是,祥林嫂死到临头也没觉醒,甚至把某种希望寄托于来世。
《离婚》中的爱姑大胆泼辣,具有义无反顾的反抗性格。
当她的丈夫姘上小寡妇要与她离婚时,她将夫家闹得个天翻地覆。
然而作为旧中国的妇女,她思想意识深处,仍然被封建宗法观念牢牢束缚着,她一面似乎在反对男权,一面却又高喊:“我是三茶六礼定来的,花轿抬来的阿”。
她甚至对统治阶级存在幻想,以为城里“知书识礼”的七大人是最公平的,结果在七大人的淫威面前竟不由自主地说:“我本来是专听七大人吩咐……”露出了她的盲目、软弱、目光狭小以及唯唯诺诺的奴才相。
《伤逝》中子君悲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男权社会的黑暗、涓生的冷漠和遗弃是主要的,但子君自身的原因也不可忽视。
她身上仍然保留了许多旧式女子的弱点,比如目光短浅,只把恋爱结婚当成唯一的追求目标,而忘记了其他的人生要义,因而一旦实现了这一浅近的人生理想,便变得平庸起来。
同时,她对男权社会的本质没有认识,没有坚持女性的独立人格,而随时扯着涓生的衣襟,将宝押在男性身上,因而她最后遭到男性的遗弃就在所难免。
除上述女性外,《呐喊》和《彷徨》中还描写了众多的女性形象,她们大多都是麻木、愚昧、落后的女性。
《狂人日记》中受压迫的妇女也和“那青面獠牙的一伙人”一样对狂人围观、讥笑,狂人的母亲明知妹妹被大哥吃了,但竟然却说“大约也以为应当的了”;《阿Q正传》中的吴妈只因阿Q说了一句要与她“困觉”,便要在人前寻死觅活的一副烈女的样子;《风波》中的七斤嫂,对革命浑然不觉,但是却对皇帝坐龙廷抱有幻想;《故乡》中的杨二嫂尖酸刻薄、撒泼耍赖;《药》中的华大妈笃信人血馒头可以治病,夏四奶奶又为儿子夏瑜的死而感到羞愧;最令人痛心的是《祝福》中的柳妈、卫老婆子、四婶以及婆婆,她们从不同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和力度促成了祥林嫂的悲剧。
这些妇女们正是社会上那个“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的重要成员,是封建伦理道德、封建秩序的盲目而有力的维护者,是比赵太爷、鲁四老爷更为可怕的、隐在的、恒定的封建力量,封建思想观念已经浸入她们的骨髓和血液之中,麻木、冷漠、残酷成为她们的主要性格。
3 悲剧女性形象所表达的妇女观作为一名精神界之战士,鲁迅先生一直在拷问中国人的灵魂,批判国民的劣根性。
在《呐喊》、《彷徨》中,他借助女性形象活画出了“这样沉默的国民的魂灵”,表现出了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深深的忧虑和痛苦,也表现出了一个有志之士救国救民的拳拳之心。
鲁迅先生之所以淋漓尽致地暴露这些女性形象的弱点,甚至丑陋之处,是希望它能成为一面镜子,不仅使女性自醒,也使全社会关注女性、爱护女性,使女性真正成为有思想有觉悟的人和懂得自尊自爱的人。
3.1 呼唤思想解放,实现人格独立几千年来封建传统文化把女性牢牢地固定在“贤妻良母”的位置上,使其丢失自我,动弹不得,处于集体失语的状态,并无精神意义上的“自我”、“独立”,女人永远是服从者和奉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