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次方程的韦达定理

合集下载

浅谈韦达定理在高中数学学习中的应用

浅谈韦达定理在高中数学学习中的应用

浅谈韦达定理在高中数学学习中的应用【摘要】韦达定理是高中数学中重要的定理之一,通过证明和相关推导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其原理。

在解决高中数学题目中,韦达定理的应用不仅能够简化计算,还能够提高解题效率。

特别是在几何问题中,利用韦达定理可以更快速地找到解答。

韦达定理与其他数学定理之间也存在联系,通过举例说明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实际应用。

总结来看,韦达定理在高中数学学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展望未来,它仍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将继续为学生提供帮助和启发。

【关键词】韦达定理、高中数学、引言、正文、结论、证明、推导、应用、几何问题、联系、实际应用、作用、应用前景1. 引言1.1 介绍韦达定理的基本概念韦达定理是代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定理,它可以用来解决关于多项式方程的根的问题。

韦达定理由法国数学家韦达于16世纪提出,至今仍然被广泛应用于数学领域。

韦达定理的核心思想是:对于一个n 次多项式方程,它的n个根之和等于多项式方程的一次项系数的相反数,而且这n个根两两之间的乘积等于多项式方程的二次项系数的相反数。

具体来说,对于一个n次多项式方程\[a_nx^n + a_{n-1}x^{n-1} + ... + a_1x + a_0 = 0\]其n个根分别为\(x_1, x_2, ..., x_n\),则有\[x_1 + x_2 + ... + x_n = - \frac{a_{n-1}}{a_n}\]\[x_1x_2 + x_1x_3 + ... + x_{n-1}x_n = \frac{a_{n-2}}{a_n}\]韦达定理在高中数学学习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多项式方程的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代数学的相关知识。

通过学习韦达定理,学生可以更加灵活地解决各种数学问题,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韦达定理在高中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在高中教学中,韦达定理的学习不仅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更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韦达定理 学生版

5.韦达定理 学生版

第五节 韦达定理一、学习目标1.掌握韦达定理及其简单的应用;2.会应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和韦达定理分析解决一些综合性的问题.二、学习重点与难点重点是熟练应用韦达定理,难点是韦达定理的逆应用.三、要点精讲212121221212122121212(1)(0),,.(2)0,, .(3),(1)()0.ax bx c a x x b cx x x x a ax px q x x x x p x x q x x x x x x x x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如果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是、那么如果方程的两个根是、那么以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二次项系数为是四、典型例题215602,.x kx k +-=例、已知方程的一个根是求另一个根及的值22221017,.4x x ax a a +-+=例、已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实根的平方和为求的值2232(243)20,,(1);(2),.x x m x x m ++--=例、已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是否存在使方程的两根互为相反数使方程的两根互为倒数并说明理由2222212121214(3)(2)0,2(1):,.17(2),,.2x x m x m m x x x x x x m -+++=+-=例、已知关于的方程证明无论是任何实数方程总有两个正根设、是方程的两个根且满足求的值五、课堂训练222221230( )()560 ()560 ()560 ()560x x A y y B y y C y y D y y +-=+-=++=-+=--=、以方程的两个根的和与积为两根的一元二次方程是22121122122,,21,21,( )()2 () 2 ()1 ()1x x x x x x x x A B C D -=-==--、如果是两个不相等实数且满足那么2360,3220,.x x x k m n m n k -+=+=、设关于的方程的两根是和且则值为224(2)(2)10, .x m x m x m ---+==、若关于的方程的两根互为倒数则。

一般实系数四次方程的一种求根公式与根的判别法则及其推导

一般实系数四次方程的一种求根公式与根的判别法则及其推导

一般实系数四次方程的一种求根公式与根的判别法则及其推导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一般实系数四次方程可以写成如下形式:ax^4 + bx^3 + cx^2 + dx + e = 0,其中a, b, c, d, e均为实数且a \neq 0。

解这种四次方程是一个相对复杂且困难的问题,因为不像二次方程有求根公式那样简单。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来看一种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

假设我们已经知道了四次方程ax^4 + bx^3 + cx^2 + dx + e = 0的根为x_1, x_2, x_3, x_4,我们可以将它写成如下形式:ax^4 + bx^3 + cx^2 + dx + e = a(x - x_1)(x - x_2)(x - x_3)(x - x_4)我们可以将右边展开得到:a(x^4 - (x_1 + x_2 + x_3 + x_4)x^3 + \cdots + x_1x_2x_3x_4) = 0比较两边系数可得:\begin{cases}b = -(x_1 + x_2 + x_3 + x_4)\\c = x_1x_2 + x_1x_3 + x_1x_4 + x_2x_3 + x_2x_4 + x_3x_4\\d = -(x_1x_2x_3 + x_1x_2x_4 + x_1x_3x_4 + x_2x_3x_4)\\e = x_1x_2x_3x_4\end{cases}这些方程可以用来求解四次方程的根。

虽然这种方法比直接解四次方程要复杂一些,但是它可以帮助我们推导出四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如何判别四次方程的根的情况。

根据代数基本定理,一个次数为n的多项式方程有n个复数根(包括重根)。

但是对于四次方程,通常我们更感兴趣的是它的实根情况。

我们可以通过计算四次方程的判别式来判断它的实根个数。

对于一般的四次方程ax^4 + bx^3 + cx^2 + dx + e = 0,它的判别式可以表示为:\Delta = 256a^3e^3 - 192a^2bde^2 - 128a^2c^2e^2 + 144a^2cd^2e - 27a^2d^4 + 16ab^4e - 4ab^3cd - 8abc^3e +4abcd^2 + b^2c^2e^2 - b^2d^2e - 4bc^3d如果判别式\Delta > 0,则四次方程有两对不相等的实根。

韦达定理教案范文

韦达定理教案范文

韦达定理教案范文一、教案概述本教案针对高中数学课程中的韦达定理进行讲解和练习。

韦达定理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用来求解二次方程根的一种方法。

本教案以理论讲解和例题演练相结合的方式,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韦达定理的原理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1.理解韦达定理的定义和原理;2.掌握使用韦达定理解二次方程的方法;3.能够灵活运用韦达定理求解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1.韦达定理的定义和原理;2.韦达定理的应用;3.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四、教学步骤及教学方法1.引入新课(5分钟)通过引入类比,向学生介绍韦达定理,让学生从直观的例子中理解韦达定理的定义和原理。

2.理论讲解(25分钟)通过讲解例题和解题思路,详细阐述韦达定理的应用方法和步骤,包括如何列方程、如何计算韦达定理的公式、如何求解根等。

3.例题演练(15分钟)以课本上的习题为例,分组演练韦达定理的应用,教师抽取几道题目,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解答,同时解答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出现的疑惑和问题。

4.进一步拓展(10分钟)通过提供一道拓展习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韦达定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5.小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小结,鼓励学生进行课后练习,并布置相应的作业。

五、教学手段及教具教学手段:讲解、演练、互动探究。

教具:教师课件、习题、实物类比。

六、教学评估1.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主动参与情况;2.检查学生在例题演练中的解题思路和结果;3.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口头评估。

七、教学资源教师课件、学生课本、习题集。

八、教学反思通过对学生课后作业的批改和教学评估,进一步了解学生对韦达定理的掌握情况。

在下节课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一步引导学生应用韦达定理解决更加复杂的实际问题。

同时,在讲解过程中,要注意与学生的互动,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提问,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02--韦达定理--高一暑假

02--韦达定理--高一暑假

韦达定理韦达定理虽是初二一元二次方程时的内容,但因为考试没有要求,很多学校都没怎么系统的讲过,很多学生还不是很了解韦达定理,更别提掌握和灵活运用了。

而韦达定理在高中阶段运用的非常频繁,许多知识点都要结合韦达定理来做,希望通过本章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掌握韦达定理.韦达定理实际上就是一元二次方程中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简单的形式中包含了丰富的数学内容,应用广泛,它与代数、几何中许多知识可有机结合,生成丰富多彩的数学问题,而解这类问题常用到对称分析、构造等数学思想方法.韦达定理具有对称性,设而不求、整体代入是利用韦达定理解题的基本思路.一、 运用韦达定理,求方程中参数的值【例1】已知方程5x 2+kx -6=0的一个根是2,求它的另一个根及k 的值.【巩固训练】1.1x 和2x 为一元二次方程013222=-+-m x x 的两个实根,并1x 和2x 满足不等式142121<-+x x x x ,则实数m 的值范围是 .2.0519998081999522=++=+-b b a a 及已知,求ba 的值.知识梳理例题解析二、运用韦达定理,求代数式的值【例2】若x 1和x 2分别是一元二次方程2x 2+5x -3=0的两根.(1) 求|x 1-x 2|的值; (2) 求222111x x +的值; (3) 求31x +32x 的值.【例3】已知α、β是方程x 2+2x -5=0的两个实数根,则α2+αβ+2α的值为_______.【例4】关于x 的方程240x x m ++=的两根为x 1,x 2满足| x 1-x 2|=2,求实数m 的值.【巩固训练】1.已知α、β是方程210x x --=的两个实数根,则代数式)2(22-+βαα的值为 .2.设a ,b 是相异的两实数,满足a b b a b b a a 2222,34,34++=+=求的值.3.设实数a ,b 分别满足,01999,01991922=++=++b b a a 且ba ab ab 14,1++≠求的值.三、利用韦达定理并结合根的判别式,讨论根的情况【例5】已知关于x 的方程x 2+2(m -2)x +m 2+4=0有两个实数根,并且这两个实数根的平方和比两个根的积大21,求m 的值.【例6】已知x 1、x 2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4x 2+4(m -1)x +m 2=0的两个非零实数根,问x 1和x 2能否同号?若能同号,请求出相应的m 的取值范围;若不能同号,请说明理由.【例7】一元二次方程240x x a -+=有两个实根,一个比3大,一个比3小,求a 的取值范围.【例8】已知一元二次方程222(9)560x a x a a +-+-+=一个根小于0,另一根大于2,求a 的取值范围.【巩固训练】1.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7)1(82=-+++m x m x 有两个负数根,那么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2.设1x 、2x 是方程02324222=-++-m m mx x 的两个实数根,当m 为何值时,2221x x + 有最小值?并求出这个最小值.3.已知关于x 的方程:04)2(22=---m x m x . (1) 求证:无论m 取什么实数值,这个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2) 若这个方程的两个实根1x 、2x 满足212+=x x ,求m 的值及相应的1x 、2x .4.若关于x 的方程20x x a ++=的两个根,一个大于1、另一根小于1,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四、 利用韦达定理逆定理,构造一元二次方程辅助解题等【例9】如果a 、b 都是质数,且0132=+-m a a ,0132=+-m b b ,那么b a a b +的值为( ) A .22123 B .22125或2 C .22125 D .22123或2【例10】解方程121193482232222=+-++-++x x x x x x x x .【巩固训练】1.△ABC 的一边长为5,另两边长恰为方程01222=+-m x x 的两根,则m 的取值范围是 .2.已知:四边形ABCD 中,AB∥CD ,且AB 、CD 的长是关于x 的方程047)21(222=+-+-m mx x 的两个根. (1) 当m =2和m >2时,四边形ABCD 分别是哪种四边形? 并说明理由;(2) 若M 、N 分别是AD 、BC 的中点,线段MN 分别交AC 、BD 于点P ,Q ,PQ=1,且AB<CD ,求AB 、CD 的长;(3) 在(2)的条件下,AD=BC=2,求一个一元二次方程,使它的两个根分别是tan ∠BDC 和tan ∠BCD .3.如图,已知在△ABC 中,∠ACB=90°,过C 作CD ⊥AB 于D ,且AD=m ,BD=n ,AC 2:BC 2=2:1;又关于x 的方程012)1(24122=-+--m x n x 两实数根的差的平方小于192,求:m ,n 为整数时,一次函数y =mx +n 的解析式.韦达定理在高中阶段是一种非常常用且重要的解题手段,同学们一定要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加以掌握及灵活运用.同学们要能掌握根与系数的关系,知道韦达定理的常见变式与常规题型,注重设而不解,注重整体,通过整体带入来解决问题.一、选择题1.设1x 、2x 是关于x 的方程02=++q px x 的两根,1x +1、2x +1是关于x 的方程的两根,则p 、q 的值分别等于( )A .1,-3B .1,3C .-1,-3D .-1,32.在R t △ABC 中,∠C=90°,a 、b 、c 分别是∠A 、∠B 、∠C 的对边,a 、b 是关于x 的方程0772=++-c x x 的两根,那么AB 边上的中线长是( )A .23 B .25 C .5 D .23.方程019972=++px x 恰有两个正整数根1x 、2x ,则)1)(1(21++x x p 的值是 ( )A .1B .-lC .21-D .214.两个质数a 、b 恰好是整系数方程x 2-99x +m =0的两个根,则ba ab +的值是 ( ) 02=++p qx x 课后练习 反思总结A .9413B .1949413 C .999413 D .979413 5.设方程有一个正根1x ,一个负根2x ,则以1x 、2x 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为( )A .0232=---m x xB .0232=--+m x xC .02412=---x m xD .02412=+--x m x6.如果方程0)2)(1(2=+--m x x x 的三根可以作为一个三角形的三边之长,那么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A .0≤m ≤1B .m ≥43 C .143≤<m D .43≤m ≤1二、填空题7.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1)10m x x m -++-=有一根为0,则m 的值为______8.CD 是R t △ABC 斜边上的高线,AD 、BD 是方程0462=+-x x 的两根,则△ABC 的面积是 .9.已知α、β是方程012=--x x 的两个根,则βα34+的值为 .10.已知方程02=++q px x 的两根均为正整数,且28=+q p ,那么这个方程两根为 .三、解答题11. 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3x 2+3(a +b )x +4ab =0的两个实数根满足关系式:)1)(1()1()1(212211++=+++x x x x x x ,判断4)(2≤+b a 是否正确?12.已知关于x 的方程01)32(22=++--k x k x .(1) 当k 为何值时,此方程有实数根;(2) 若此方程的两个实数根1x 、2x 满足:312=+x x ,求k 的值.13.设m 是不小于1-的实数,使得关于x 的方程033)2(222=+-+-+m m x m 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1x 、2x .(1) 若62221=+x x ,求m 的值.(2) 求22212111x mx x mx -+-的最大值.14.设a 、b 、c 为三个不同的实数,使得方程210xax ++=和20x bx c ++=有一个相同的实数根,并且使方程20x x a ++=和20x cx b ++=也有一个相同的实数根,试求a b c ++的值.。

中考数学解题方法及提分突破训练:韦达定理及应用专题(含解析)

中考数学解题方法及提分突破训练:韦达定理及应用专题(含解析)

解题方法及提分突破训练:韦达定理及应用专题韦达,1540年出生于法国的波亚图,早年学习法律,但他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常利用业余时间钻研数学。

韦达是第一个有意识地、系统地使用字母的人,他把符号系统引入代数学对数学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使人类的认识产生了飞跃。

人们为了纪念他在代数学上的功绩,称他为“代数学之父”。

历史上流传着一个有关韦达的趣事:有一次,荷兰派到法国的一位使者告诉法国国王,比利时的数学家罗门提出了一个45次的方程向各国数学家挑战。

国王于是把这个问题交给韦达,韦达当即得出一正数解,回去后很快又得出了另外的22个正数解(他舍弃了另外的22个负数解)。

消息传开,数学界为之震惊。

同时,韦达也回敬了罗门一个问题,罗门一时不得其解,冥思苦想了好多天才把它解出来。

韦达研究了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在一元二次方程中就有一个根与系数之间关系的韦达定理。

你能利用韦达定理解决下面的问题吗?一 真题链接1.(2012•兰州)若x1、x2是关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 (a≠0)的两个根,则方程的两个根x1、x2和系数a 、b 、c 有如下关系:x1+x2=-a b x1•x2=a c把它称为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定理.如果设二次函数y=ax2+bx+c (a≠0)的图象与x 轴的两个交点为A (x1,0),B (x2,0).利用根与系数关系定理可以得到A 、B 连个交点间的距离为:参考以上定理和结论,解答下列问题:设二次函数y=ax2+bx+c (a >0)的图象与x 轴的两个交点A (x1,0),B (x2,0),抛物线的顶点为C ,显然△ABC 为等腰三角形.(1)当△ABC 为直角三角形时,求b2-4ac 的值; (2)当△ABC 为等边三角形时,求b2-4ac 的值.2.(2010•娄底)阅读材料:若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两个实数根为x1,x2,则两根与方程系数之间有如下关系:根据上述材料填空:已知x1,x2是方程x2+4x+2=0的两个实数根,则3.已知关于x 的方程x2+2(a-1)x+a2-7a-b+12=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且满足2a-b=0. ①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判断这两根的正负情况.②若将y=x2+2(a-1)x+a2-7a-b+12图象沿对称轴向下移动3个单位,写出顶点坐标和对称轴方程.4.设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两根为x1,x2,则两根与方程系数之间有如下关系:根据该材料填空: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2+kx+4k2-3=0的两个实数根分别是x1,x2,且满足x1+x2=x1•x2.则k 的值为二 名词释义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 、b 、c 属于R ,a≠0)根的判别,△=b2-4ac ,不仅用来判定根的性质,而且作为一种解题方法,在代数式变形,解方程(组),解不等式,研究函数乃至几何、三角运算中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初中数学韦达定理专项

初中数学韦达定理专项

2. 二、韦达定理的推导求根公式法推导一元二次方程²的求根公式为ax ²+bx +c =0 (a≠0)的求根公式为aac b b x 242-±-= 那么两个根aac b b x 2421-+-= aac b b x 2422---=+a ac b b 242---=a b 22-=ab -×a ac b b 242---=2224)4()(a ac b b ---=ac 三、韦达定理的应用1.已知方程求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例如,对于方程2x ²-5x +3=0,这里a =2,b =-5,c =3根据韦达定理,两根之和x 1+x 2 =a b -=25232.已知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构造方程若已知两根之和为m ,两根之积为n ,则可构造方程x ²-mx +n =0。

比如,两根之和为 4,两根之积为 3,那么构造的方程为x ²-4x +3=0。

3. 不解方程求与两根有关的代数式的值例如,求(x 1-x 2)²的值。

(x 1-x 2)²=(x 1+x 2)²-4x 1x 2 ,已知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代入即可求解。

4. 利用韦达定理判断方程根的情况由韦达定理可知,当b ²-4ac >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此时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均有确定的值。

当b ²-4ac=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两根之和为-当b ²-4ac <0时,方程无实数根,韦达定理在这种情况下无意义。

四、韦达定理的注意事项1. 韦达定理只有在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的情况下才成立。

2. 在应用韦达定理时,要先确定方程中a 、b 、c 的值,且a ≠0。

3. 对于一些特殊的一元二次方程,如缺项方程(如ax ²+c =0),也可以利用韦达定理求解,但要注意分析具体情况。

五、韦达定理的典型例题及讲解 1.已知方程的一根,求另一根及字母系数的值例题: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2)1(2=---x x m ,若x=-1是方程的一个根,求m 的值及另一个根。

韦达定理

韦达定理
也可先把 -2 代入方程求得 k 后,再求另一个根。
下一页
按空格键(或点击鼠标)继续......
返回主页
三、已知两数的和与积,求这两个数。
例4、已知两数的和是 -4,两数积是 3,则这两个数是 -1和-3 。
提示:根据韦达定理,可将两数看成方程 x² +4x+3=0 的两根,再求得 方程的两根 -1、-3,从而求得这两数。
下一页
按空格键(或点击鼠标)继续......
返回主页
一、检验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正确性。
例1、对于方程 x² -2x-3=0,根据韦达定理,下列答案中正确的是( C ) x1=1, x2=3; x1= -1, x2=3; x1=1, x2= -3; x1= -1, x2= -3。
例2、以 -1,2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是( D ) x² +x-2=0; x² +x+2=0; x² -x+2=0; x² -x-2=0。
下一页
按空格键(或点击鼠标)继续......
返回主页
一、检验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正确性。
例1、对于方程 x² -2x-3=0,根据韦达定理,下列答案中正确的是( C ) x1=1, x2=3; x1= -1, x2=3; 例2、以 -1,2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是( x² +x-2=0; x² +x+2=0; x1=1, x2= -3; x1= -1, x2= -3。 ) x² -x+2=0; x² -x-2=0。
按空格键(或点击鼠标)继续......
一、检验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正确性。
二、已知方程的一个根,求另一个根。 三、已知两数的和与积,求这两个数。 四、已知一元二次方程,不解方程,求与根有关的代数式的值。 五、不解方程,求作一个一元二次方程,使其根与原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有给定的某些关系。 六、应用二次方程的根所满足的条件,确定方程中字母系数(或范围)。 七、把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与韦达定理结合起来,可判别二次方程的根的符号。

韦达定理

韦达定理

韦达定理韦达生于法国西部普瓦图的丰特标勒贡特,曾经在法王亨利四世手下任职,还当过律师,数学原本只是他的业余爱好,但就是这个业余爱好,使他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他在数学方面的主要贡献有,第一次用字母代替已知量,确定了符号代数的原理和方法,使当时的代数学系统化,并把代数学作为解析的方法使用,因此有“代数学之父”之称。

在几何学方面,他利用阿基米德的方法,通过多边形来计算圆周率π,在计算中,他使用了393216边形,得到π的近似值为3.141592653……。

精确到小点后面的第9位,是第一个超越祖冲之的人(祖冲之当时算到第六位)。

韦达不仅是一个数学家,而且还是一个破译密码的专家。

他在法国政府任职时,曾经帮助法国政府破译了西班牙国王菲利浦二世使用的密码,对法国战胜西班牙起了重要作用,这样引起了西班牙国王的大怒,致使菲利蒲二世认为是法国人使用了什么“巫术”,因而还向罗马教皇指控法国“犯罪”。

青少年朋友们在初中学了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方程的根α,β和系数a、b、c的关系式是这就是我们熟悉的韦达定理。

但是这种说法不是很确切。

请看下面几个定理的发表时间就清楚了。

定理1.一元二次方程ax2+px+q=0两个根为α和β,则α+β=-p,αβ=q定理2.一元三次方程x3+px2+qx+r=0的三个正根是α、β、γ,则α+β+γ=-p,αβ+βγ+αγ=q,αβγ=-r定理3.一元n次方程x n+ax n-1+ax n-2+x n-3+…+a n-1x+a n=0的n个正根为x1,x2,x3,…x n,则x1+x2+x3+…x n=-a1x1x2+x1x3+x1x4+…x2x3+x2x4+…x n-1x n=a2x1x2x3+x1x2x4+…+x2x3x4+x2x3x5+…+x n-2x n-1x n=-a3……。

x1x2…xn=(-1)n a n定理4.(把定理2中的“正”字去掉就得到定理4)定理1的发表时间在历史上没有记载,然而定理2却是意大利数学家卡丹(1501~1576年)在1545年发表的,所以定理1应在此之前,而法国数学家的创作年代应在1550年之后,因此定理2也不应当是韦达的功劳。

韦达定理方程

韦达定理方程

韦达定理方程
韦达定理说明了一元二次方程中根和系数之间的关系。

对于方程ax^2 + bx + c = 0(其中 a ≠ 0),韦达定理指出方程的两个实数根x1和x2满足以下关系:
x1 + x2 = -b/a
x1 * x2 = c/a
此外,韦达定理还可以用于判断方程的根的情况。

当判别式b^2 - 4ac > 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判别式b^2 - 4ac = 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判别式b^2 - 4ac < 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韦达定理的证明可以通过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来推导。

求根公式为:
x = (-b ±√(b^2 - 4ac)) / (2a)
根据求根公式,我们可以得到两个根x1和x2的表达式,然后计算它们的和与积,最终得到韦达定理的结论。

韦达定理在数学中有广泛的应用,可以用于解方程、判断方程的根的情况、计算方程的系数等。

同时,韦达定理也是数学中其他定理和公式的基础,具有重要的数学意义。

一元一次到一元四次代数方程求解简史及感悟

一元一次到一元四次代数方程求解简史及感悟

他发出挑战。
不久菲奥尔就接受了挑战。 这里必须介绍一下挑战者塔塔利亚, 其原名丰塔纳,1512年在一次战乱中被法 国士兵砍伤脸部,头部口舌受到伤害,虽然 幸存了下来,但从此留下了口吃的后遗症, 由于意大利语里“塔塔利亚”是口吃的意思, 于是就有了塔塔利亚这个绰号。这些灾难没 能打到这位天才的少年,他通过自学的方式 在数学上取得了极高的成就。1534年就发 现了没有一次项三次方程 的解,更是在参加比赛前夕找到了多种类型 的三次方程解法,其中就包括菲奥尔会解的
类型。 二人相约在米兰公开比赛,比赛规则是 双方各出三十个三次方程问题,谁解出的题 目多谁获胜。比赛开始,由于塔塔利亚掌握 更多种类型三次方程的求解,在比赛中两个 小时轻松以30∶ 0的战绩轻松击倒靠着老师 遗留下来王牌风光多年的菲奥尔。这次胜利 让塔塔利亚一战成名,也让失败者菲奥尔淡 出历史舞台。 然而故事并没有到这结束,接下来发生 的事直接导致了三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的归属 问题。
翻译成现代符号语言就是
已知:如右图所示,CD=20步, EB=14步,BF=1775步,求CE。
按题意,得
F
CD BF CA BD 1 EC CD CE EB
2
EC(CE+CD+EB)=2CD·BF。
设 x=EC。经整理,得x²+34x=71000
D A
C E
B
配方法可得
x 17 2 71289
卡尔达诺又名卡尔丹,也是一位独特传奇的人物。他本来是很受欢迎一位医生,由 于爱好广泛且很有才能,使其在各个领域都造诣颇深。但其爱好赌博,人品也不佳,后 世对其评价也褒贬不一,莱布尼兹曾评价卡尔丹诺是一位有很多缺点的伟人,没有这些 缺点会举世无双。
事情是这样的,卡尔达诺听说到塔塔利亚与菲奥尔竞赛大胜的消息。由于此前长时 间研究过三次方程的求解问题没能成功,迫切想知道塔塔利亚解三次方程的妙招。为此, 他多次来请教塔塔利亚,由于塔塔利亚对自己的解法严格保密,多次拒绝了卡尔达诺, 最终在卡尔达诺保证永不泄密的条件下,于1539年3月25日向卡尔达诺讲述了自己的秘 密解法。

三次函数与四次函数的认知及其应用解读

三次函数与四次函数的认知及其应用解读

三次函数与四次函数的认知及其应用俗话说:时势造英雄. 同样,知识的背景与考纲的制约,造就出三次函数以及四次函数的显赫地位.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当今高考的导数试题,特别是文科高考导数试题,三次函数自然是无可争议的“当家花旦”,四次函数也逐渐走上前台,并且呈现出与三次函数一争天下的态势. 注意到现行教材中三次函数与四次函数理论的空缺,本文试对上述两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作以探究与梳理,希望对教与学有所帮助.一、三次函数的图象与极值 设 )0()(23≠+++=a d cx bx ax x f . 则 c bx ax x f ++='23)(2令方程 a b x f 1240)(21-=∆='的判别式,则三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当分为三种情形:.00,0111<∆=∆>∆与此时,注意到“一般存在于特殊之中”,故而考虑循着从特殊到一般的辩证途径去认知三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特殊:考察下列函数的图象的特征与函数的极值. (1) 4431)(3+-=x x x f (方程0)(='x f 的判别式01>∆情形); (2) 2)(3+=x x f (方程0)(='x f 的判别式01=∆情形); (3) x x x f 2)(3+= (方程0)(='x f 的判别式01<∆情形).品悟上述函数的共性:(I)它们的图象呈“N ”字形(01>∆时的常态情形更为形象);(II)一次方程0)(=''x f 有实根,o x 并且在点o x 两侧)(x f '' 的符号相反.由此猜想“一般”,从而认知 1、三次函数的图象(1)当三次项系数0>a 时,三次函数的图象呈“N ”字形; 当三次项系数0<a 时,三次函数的图象呈“倒N ”字形.(2)令方程)(x f ''=0的实根为,o x 则点o x 为三次函数的对称中心与拐点.(证明从略).2、三次函数的极值 (1)三次函数极值的存在性 对于二次方程 0)(='x f 的判别式1∆ (i) )(01x f ⇔>∆有极大值与极小值.令方程0)(='x f 的两个实根为2121x x x x <且、,则当0>a 时,函数图象左“峰”右“谷”:为极小点为极大点21,x x ; 当0<a 时,函数图象左“谷”右“峰”:为极大点为极小值21,x x . (ii) )(01x f ⇔≤∆无极值.其中,当)(,0x f a 时>在R 上单调递增; 当)(,0x f a 时<在R 上单调递减. (2)三次函数的极值与相应三次方程的实根 (i)三次方程0)(=x f 有一个实根α与两个虚根0)()(<⋅⇔x f x f 极小值极大值.(ii)三次方程0)(=x f 有二相等实根α2)()(α-⇔x x f 具有因式三次函数轴相切处与的图象在点三次函数x x f α)(⇔.此时,三次方程0)(=x f 有二相等实根 或极小值极大值0)()(=⋅⇔x f x f0)(0)(='=ααf f 且.(iii)三次函数0)(=x f 有一个实根α与两个共轮虚根0)()(=⋅⇔x f x f 极小值极大值 或)(x f 单调且0)(≠'αf . 范例:1、(07·津). 设函数R a R x a x x x f ∈∈--=其中),()()(2. (1)当a=1时,求曲线)(x f y =在点())2(,2(f 处的切线方程; (2)当a ≠0时,求函数)(x f 的极值;(3) 当a>3时,证明:存在],0,1[-∈k 使得不等式()()x k f x k f 22cos cos -≥-对任意R x ∈恒成立.分析:幸会三次函数问题,关于三次函数的认知立即浮上脑海:图象已然在胸,只待展示过程. 在这里,这一特殊的三次函数)(x f 的图象为常态“倒N ”字形,经过原点,并且在点a 处与x 轴相切. 当a>0时,其图象形如于是,)(x f 的单调性及其极值系列一片清明. 解:(1)当a=1时,x x x x x x f -+-=--=2322)1()( ∴143)(2-+-='x x x f ∴5)2(,2)2(-='-=f f∴曲线)(x f y =在点2=x 处的切线方程为),2(52--=+x y 即 .085=-+y x(2)当x a ax x a x x x f a 22322)()(,0-+-=--=≠时 ))(3(43)(22a x a x a ax x x f ---=-+-=' 令.30)(a x a x x f ==='或得以下为比较a a与3的大小而讨论.(i)若)(,,0x f x a aa '<>变化时当则的变化情况如下表:∴3)(a x x f =当时取得极小值3274)3(a a f -=; 当a x =时取得极大值.0)(=a f (ii)若.3,0aa a <<则 同理可得 )(x f 的极小值;0)(=a f)(x f 的极大值.274)3(3a a f -=(3)证:注意到133>⇔>a a令 x k u x k u 2221cos ,cos -=-=,则当1,1]0,1[21≤≤-∈u u k 时 ①又由(1)知当]1,()3,()(0-∞⊃-∞>ax f a 在时上递减,∴欲使不等式 R x x k f x k f ∈-≥-对任意)cos ()cos (22成立, 只要 21u u ≤ 对任意R x ∈成立只要 )(c o s c o s 22R x x x k k ∈-≥-恒成立 ② 又令 )(cos cos )(2R x x x x g ∈-=则②等价于 )(max 2x g k k ≥- ③而且241)211()(),(41)21(cos )(2max 2=---=∈--=x g R x x x g 故∴由③得 22≥-k k由此解得 21≥-≤k k 或 ④ 注意到这里],0,1[-∈k 于是由④得1-=k .因此可知,在区间[-1,0]上存在1-=k ,使得)cos ()cos (22x k f x k f -≥-对任意R x ∈恒成立.点评:对于(3),为利用)(x f 的单调性“脱去”所给不等式中的函数符号“f ”,往往循着“从内向外”的顺序走向深入:首先了解内层函数21,u u 的取值范围,再而锁定所要“立足”的单调区间,进而利用)(x f 在相应区间上的单调性脱去“f ”. 于是,化生为熟或化繁为简的意图得以实现.2、(08·徽)已知函数 ).(1)1(233)(23R a x a x x a x f ∈+++-=(1)已知函数的值求处取得极值在a x x f ,1)(=;(2)已知不等式01)(2>+-->'a a x x x f 对任意成立,求实数x 的取值范围. 解:(1) )1(3)(2++-='a x ax x f由题设得 ,0)1(3,0)1(=++-='a a f 即 ∴1=a .(2)由题设知 01)(2>+-->'a a x x x f 对任意成立 002)2(22>>--+⇔a x x x a 对任意成立.02222>++>⇔a x xx a 对任意成立 (分离参数) ①令 )(22)(22R x x xx x g ∈++=则由①得 0)(>>a x g a 对任意成立 ② ∴由②得 的为a x g 0(0)(≤“下确界”) ③ 02222≤++⇔x xx 0)2(≤+⇔x x02≤≤-⇔x∴所求实数x 的取值范围为[-2,0].点评:当年李清照感慨:“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今日面对②中的不等式 )(x g a >,亦有类似的感悟:“一个式子,两方转化”:)(x g a >…恒成立)(x g a >⇔的最大值(或)(x g a ≥的“上确界”);亦有)(x g a >…恒成立a x g <⇔)(的最小值(或a x g ≤)(的“下确界”). 二、四次函数的图象与极值设四次函数)0()(234≠++++=a f dx cx bx ax x g则 ,234)(23d cx bx ax x g +++=')9636(2612)(222ac b c bx ax x g -=∆++=''其判别式.624)(b ax x g +='''借鉴研究三次函数的经验,循着“特殊→一般”的途径,不难发现四次函数图象的特征.1、四次函数的图象 (1)宏观形状当四次项系数a>0时,若0)(='x g 有三个相异实根(即02>∆),则)(x g 的图象呈“W ”字形; 若0)(='x g 有等根或虚根(即02≤∆),则)(x g 的图象呈“∪”字形; 当四次项系数a<0时,若0)(='x g 有三个相异实根(即02>∆),则)(x g 的图象呈“倒W ”字形; 若0)(='x g 有等根或虚根(即02≤∆),则)(x g 的图象呈“倒∪”字形. (2)“对称”认知当02>∆时,令0)(=''x g 的两个实根分别为21,x x ,则由韦达定理得aa x x ab x x 6,22121=-=+. 此时,若,0==d b 则R x x f x f ∈=-对任意)()(成立,从而)(x f 的拐点21,x x 关于直线0=x 对称,)(x f 的图象亦关于直线0=x 对称.2、四次函数的极值与相应四次方程的实根(1)若三次方程 0)(='x f 有相异的三个实根,,,321321x x x x x x <<且则当四次项系数a>0时,)(x f 有一个极大值)(2x f ,两个极小值)(1x f 、)(3x f .(2)若三次方程0)(='x f 有等根或虚根则当四次项系数a>0时,)(x f 仅有一个极小值; 当四次项系数a<0时,)(x f 仅有一个极大值.(3)设四次函数)(x f 的极小值为λ(或极大值为μ),则四次方程0)(=x f 的实根情况,一般是立足于(1)、(2)关于四次函数)(x f 的极值情况的认知,通过考察)(x f 的图象与直线λ=y 或μ=y 的交点情况获知结果.范例:设函数.,),(2)(234R b a R x b x ax x x f ∈∈+++=其中 (1)当)(,310x f a 讨论时=的单调性; (2)若函数0)(=x x f 仅在处有极值,求a 的取值范围;(3)若对于任意]1,1[1)(],2,2[-≤-∈在不等式x f a 上恒成立,求b 的取值范围. 分析:由前面的认识可知,(1)中四次函数)(x f 的图象为“W 字形”. 于是,未曾解题之时,脑海中已经呈现)(x f 的单调区间与极值点的明晰的轮廊,解题之时自然倍加清明而坚定. “世路如今看惯,此心到处悠然”(宋·张孝祥). 此时,(函数)图象如今见惯,此心自信悠然. 解题凭此又增添几分胜算. 解:(1) ).434()(2++='ax x x x f当),2)(12(2)(,310--='=x x x x f a 时 令.2,21,00)(321===='x x x x f 得'由此可知,)(x f 在)21,0(,),2(+∞内是增函数;)(x f 在)0,(-∞,)2,21(内是减函数.(2)注意到 )434()(2++='ax x x x f显然 043402=++=ax x x 不是方程的根. ∴)(x f 仅在0=x 处有极值 00)(=='⇔x x f 仅在驻点附近改变符号R x ax x ∈≥++⇔对任意二次三项式04342成立 06492≤-=∆⇔a 3838≤≤-⇔a 此时,)()0(x f b f 是=的唯一极值(极小值)∴所求a 的取值范围为].38,38[-(3)由0649]2,2[2<-=∆-∈a a 可知此时 ∴R x ax x ∈>++对任意04342成立 ∴当0)(0;0)(0>'><'<x f x x f x 时当时 ∴)}1(),1(max{]1,1[)(f f x f 上的最大值为在- ∴对任意 ]1,1[1)(]2,2[-≤-∈在不等式x f a 上恒成立.成立对任意1)}1(),1(max{],2,2[≤--∈⇔f f a恒成立有对任意⎩⎨⎧≤-≤-∈⇔1)1(1)1(],2,2[f f a恒成立有对任意⎩⎨⎧+-≤--≤-∈⇔a b ab a 22],2,2[由此得 4-≤b∴所求满足条件的b 的取值范围为].4(--∞点评:对于(2),需要注意方程0)(='x f 的根(驻点)与极值点的关系:o o x x x f x f ='='点且)(0)(两侧符号相反o x x =⇔为极值点; o o x x x f x f ='='点但)(0)(两侧符号相同o x x =⇔非极值点(拐点).对于(3),所给条件历经两次向最值问题的转化,方才修成“正果”.延伸练习:已知函数x a x x g x a x x f -=-=)(,]2,1(ln )(2上为增函数在在(0,1)上为减函数.(1)求)(x f ,)(x g 表达式;(2)求证:方程2)()(+=x g x f 有唯一解; (3)当]1,0(,12)(,12∈-≥->m x mbm x f b 在若时内恒成立,求b 的取值范围.。

一元三次四次方程

一元三次四次方程

一元三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x3+sx2+tx+u=0如果作一个横坐标平移y=x+s/3,那么我们就可以把方程的二次项消去。

所以我们只要考虑形如x3=px+q的三次方程。

假设方程的解x可以写成x=a-b的形式,这里a和b是待定的参数。

代入方程,我们就有a3-3a2b+3ab2-b3=p(a-b)+q整理得到a3-b3 =(a-b)(p+3ab)+q由二次方程理论可知,一定可以适当选取a和b,使得在x=a-b的同时,3ab+p=0。

这样上式就成为a3-b3=q两边各乘以27a3,就得到27a6-27a3b3=27qa3由p=-3ab可知27a6 + p = 27qa3这是一个关于a3的二次方程,所以可以解得a。

进而可解出b和根x一元四次方程对于一般一元四次方程:ax4+bx3+cx2+dx+e=0设方程的四根分别为:x1=(-b+A+B+K)/(4a)x2=(-b-A+B-K)/(4a)x3=(-b+A-B-K)/(4a)x4=(-b-A-B+K)/(4a)(A,B,K三个字母足以表示任意三个复数,根据韦达定理:方程四根之和为-b/a,所以当x1,x2,x3的代数式为原方程的三根时,那么x4形式的代数式必是方程的第四个根。

)将这四个代数式代入到韦达定理中可整理得:x1+ x2+ x3+ x4= -b/ax1x2 +x1x3+ x1x4+ x 2 x3 + x2x4+ x3 x4=(1/8a2)(3b2-A2-B2-K2)=c/ax1x2x3 +x1x2x4+ x1 x3 x4+ x2 x3 x4= (1/16a3)(-b3+bA2+bB2+Bk2+2ABK)= -d/ax1x2 x3 x4=(1/256a4)(b4+A4+B4+K4-2b2A2-2b2B2-2b2K2-2A2B2-2A2K2-2B2K2-8bABK)=e/a整理后为:A2+B2+K2=3b2-8ac——记为pA2B2+A2K2+B2K2=3b4+16a2c2-16ab2c+16a2bd-64a3e——记为qA2B2K2=(b3-4abc+8a2d)2——记为r由此可知:A2,B2,K2是关于一元三次方程y3-py2+qy-r=0的三根从而可解得±y11/2,±y21/2,±y31/2是A,B,K的解。

四次方程的韦达定理

四次方程的韦达定理

四次方程的韦达定理
韦达定理:两根之和等于-b/a,两根之差等于c/a:x1*x2=c/a;x1+x2=-b/a。

韦达定理公式变形:x12+x22=(x1+x2)2-2x1x2,1/x12+1/x22=(x12+x22)/x1x2,
x13+x23=(x1+x2)(x12-x1x2+x22)等。

韦达定理说明了一元二次方程中根和系数之间的关系。

法国数学家弗朗索瓦·韦达在著作《论方程的识别与订正》中建立了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提出了这条定理。

由于韦达最早发现代数方程的根与系数之间有这种关系,人们把这个关系称为韦达定理。

韦达定理在求根的对称函数,讨论二次方程根的符号、解对称方程组以及解一些有关二次曲线的问题都凸显出独特的作用。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为:(a,b,c分别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韦达定理与根的判别式的关系更是密不可分。

根的判别式是判定方程是否有实根的充要条件,韦达定理说明了根与系数的关系。

无论方程有无实数根,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之间适合韦达定理。

判别式与韦达定理的结合,则更有效地说明与判定一元二次方程根的状况和特征。

韦达定理——精选推荐

韦达定理——精选推荐

于是,c、d是⽅程x2-2bxcosA+b2-a2=0的两个根.由韦达定理,有c+d=2bcosA,c·d=b2-a2.例2已知a+a2-1=0,b+b2-1=0,a≠b,求ab+a+b的值.分析:显然已知⼆式具有共同的形式:x2+x-1=0.于是a和b可视为该⼀元⼆次⽅程的两个根.再观察待求式的结构,容易想到直接应⽤韦达定理求解.解:由已知可构造⼀个⼀元⼆次⽅程x2+x-1=0,其⼆根为a、b.由韦达定理,得a+b=-1,a·b=-1.故ab+a+b=-2.⼆、先恒等变形,再应⽤韦达定理若已知条件或待证结论,经过恒等变形或换元等⽅法,构造出形如a+b、a·b形式的式⼦,则可考虑应⽤韦达定理.例3若实数x、y、z满⾜x=6-y,z2=xy-9.求证:x=y.证明:将已知⼆式变形为x+y=6,xy=z2+9.由韦达定理知x、y是⽅程u2-6u+(z2+9)=0的两个根.∵x、y是实数,∴△=36-4z2-36≥0.则z2≤0,⼜∵z为实数,∴z2=0,即△=0.于是,⽅程u2-6u+(z2+9)=0有等根,故x=y.由已知⼆式,易知x、y是t2+3t-8=0的两个根,由韦达定理三、已知⼀元⼆次⽅程两根的关系(或系数关系)求系数关系(或求两根的关系),可考虑⽤韦达定理例5已知⽅程x2+px+q=0的⼆根之⽐为1∶2,⽅程的判别式的值为1.求p与q之值,解此⽅程.解:设x2+px+q=0的两根为a、2a,则由韦达定理,有a+2a=-P,①a·2a=q,②P2-4q=1.③把①、②代⼊③,得(-3a)2-4×2a2=1,即9a2-8a2=1,于是a=±1.∴⽅程为x2-3x+2=0或x2+3x+2=0.解得x1=1,x2=2,或x1=-1,x2=-2.例6设⽅程x2+px+q=0的两根之差等于⽅程x2+qx+p=0的两根之差,求证:p=q或p+q=-4.证明:设⽅程x2+px+q=0的两根为α、β,x2+qx+P=0的两根为α'、β'.由题意知α-β=α'-β',故有α2-2αβ+β2=α'2-2α'β'+β'2.从⽽有(α+β)2-4αβ=(α'+β')2-4α'β'.①把②代⼊①,有p2-4q=q2-4p,即p2-q2+4p-4q=0,即(p+q)(p-q)+4(p-q)=0,即(p-q)(p+q+4)=0.故p-q=0或p+q+4=0,即p=q或p+q=-4.四、关于两个⼀元⼆次⽅程有公共根的题⽬,可考虑⽤韦达定理例7m为问值时,⽅程x2+mx-3=0与⽅程x2-4x-(m-1)=0有⼀个公共根?并求出这个公共根.解:设公共根为α,易知,原⽅程x2+mx-3=0的两根为α、-m-α;x2-4x-(m-1)=0的两根为α、4-α.由韦达定理,得α(m+α)=3,①α(4-α)=-(m-1).②由②得m=1-4α+α2,③把③代⼊①得α3-3α2+α-3=0,即(α-3)(α2+1)=0.∵α2+1>0,∴α-3=0即α=3.把α=3代⼊③,得m=-2.故当m=-2时,两个已知⽅程有⼀个公共根,这个公共根为3.韦达定理的补充资料:韦达定理的发展简史法国数学家弗朗索⽡·韦达于1615年在著作《论⽅程的识别与订正》中改进了三、四次⽅程的解法,还对n=2、3的情形,建⽴了⽅程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现代称之为韦达定理。

韦达定理总结(范文)

韦达定理总结(范文)

韦达定理总结韦达定‎理总结‎篇一:‎韦达定理的运用‎韦达定理应用一‎教材分析本节教学内‎容为“韦达定理的应用‎”,此内容是学生学习‎“一元二次方的根与系‎数的关系”中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重要方法。

‎韦达定理联系了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是学生‎在解决应用问题中的重‎要工具,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根据教材内容‎,由学生已知的认知结‎构及原由的知识水平,‎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1、巩固上一节学习的‎韦达定理,并熟练掌握‎韦达定理的应用。

‎ 2、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三教学重‎难点重点:运用韦达‎定理解决方程中的问题‎难点:如何运用韦达‎定理四教学过程‎(一 ) 回顾旧知,‎探索新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韦达定理,我们‎回忆一下什么是韦达定‎理? 2 如果ax?‎b x?c?0(a?0‎)的两个根是x1,x‎2那么x1?x2?‎?bc,x1?x2?‎aa {老师:由韦‎达定理我们可知,韦达‎定理表示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如果在方程‎中遇到需要求解根的情‎况,我们是否能用韦达‎定理来解决呢?今天我‎们将来探讨这个问题。

‎)(二) ‎举例分析例已知方‎程5x?kx?6?0‎的一根是2,求它的另‎一根及k的值。

请同‎学们分析解题方法: ‎思路:应用解方程的方‎法,带入法解法一:‎把X=2代入方程求的‎K=-7 把K=-7‎代入方程:5x?7x‎?6?0 运用求根公‎式公式解得?x1?2‎,x2??223 5‎提问:同学们还有没‎有其它方法呢? 启发‎学生,我们已知方程一‎根,求另一根,我们否‎能用韦达定理建立一个‎关系,求解方程。

解‎法二:设方程的两根为‎x1,x2,则x1?‎2,x2是未知数用‎韦达定理建立关系式6‎32x2??,?x2‎?? 55k?x2‎?2??,?k??7‎53?x1?2,x‎2??,k??75 ‎对比分析,第二种方法‎更加简单总结:在解‎方程的根时,利用韦达‎定理会使求解过程更为‎简单,且不用解方程,‎直接求某些代数式的‎值例2 不解方程,‎求一元二次方程2x2‎+3x-1=0两根的‎(1)平方和‎;(2)倒数和‎方法小结:‎(1)运用韦达定理求‎某些代数式的值,关键‎是将所求的代数式恒等‎变形为用x1?x2,‎x1?x2的代数式表‎示。

初中数学——韦达定理的力量

初中数学——韦达定理的力量

【例 1】 已知 、 是方程 x 2 x 1 0 的两个实数根,则代数式 2 ( 2 2) 的值为

思路点拨:所求代数式为 、 的非对称式,通过根的定义、一元二次方程的变形转化为(例
【例 2】如果 a 、 b 都是质数,且 a 2 13a m 0 , b 2 13b m 0 ,那么 b a 的值为( ) ab
1)
的值是(
)
A.1
B.-l
C. 1 D. 1
2
2
7、若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实数根满足关系式: x1 (x1 1) x2 (x2 1) (x1 1)(x2 1) ,判断
(a b) 2 4 是否正确?
8、已知关于 x 的方程 x 2 (2k 3)x k 2 1 0 。 (1) 当 k 是为何值时,此方程有实数根; (2)若此方程的两个实数根 x1 、 x2 满足: x2 x1 3 ,求 k 的值。
1
CD、AB 的另一隐含关系式。 注:在处理以线段的长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问题时,往往通过韦达定理、几何性质将几何问题从“形” 向“数”(方程)转化,既要注意通过根的判别式的检验,又要考虑几何量的非负性.
2
韦达定理学历训练
1、(1)已知
x1

x2
为一元二次方程
2x2
2x
3m
1
0
的两个实根,并
x1
A、 123 22
B、 125 或 2 22
C、 125 D、 123 或 2
22
22
思路点拨:可将两个等式相减,得到 a 、 b 的关系,由于两个等式结构相同,可视 a 、 b 为方程 x 2 13x m 0 的两实根,这样就为根与系数关系的应用创造了条件。 注:应用韦达定理的代数式的值,一般是关于 x1 、x2 的对称式,这类问题可通过变形用 x1 + x2 、x1 x2 表 示求解,而非对称式的求值常用到以下技巧: (1)恰当组合;(2)根据根的定义降次;(3)构造对称式。 【例 3】 已知关于 x 的方程: x 2 (m 2)x m 2 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cd = 3,
的一组实数解 (a, b, c, d) 为_______.
−−
−−
正确答案是 . −√13 − 1 √13 − 1 −√5 − 1 √5 − 1
(
,
,
,
)
2
2
2
2
设 f(x) = (x − a)(x − b)(x − c)(x − d) ,则根据已知条件可得
4
3
2
f (x) = x + 2x − 3x − 4x + 3,
解关于 x 的方程
3
x + px + q = 0.
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进行恰当的换元.
注意到
(t +
3
1
1
3
) =t +
t
t3
+ 3 (t +
1 ).
t
也就是说,如果 p = −3 ,那么我们做换元 x = t + 1 ,方程就转化为
t
1
3
t+
+ q = 0,
t3

32
3
(t ) + q ⋅ x + 1 = 0,
这个问题并不难解决
2
3
3
(x + 1)(x + 1)(x + 1) = 30x
6
5
4
3
2
3
⇔ x + x + x + 2x + x + x + 1 = 28x
1
1
3
2
⇔ x +x +x+
+
x
x2
1
+ x3
= 28.

1 t = x + , t ∈ (−∞, −2] ∪ [2, +∞)
x
则上述方程可以化为
3
2
(t − 3t) + (t − 2) + t = 28,

2
(t − 3)(t + 4t + 10) = 0,
舍去虚根解得
t = 3.
因此
1
x+
= 3,
x

2
x − 3x + 1 = 0,
其所有实数根之和为 3 .
这道试题并不是今天的问题,仅仅是提示而已.今天的问题是16世纪 的竞赛题(那时,数学家常常把自己的发现秘而不宣,而是向同伴提 出挑战,让他们解决同样的问题.想必这是一项很砥砺智力,又吸引 人的竞赛):
可以利用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求得
3
t
,进而求出
t
,然后代回
1
x = t + 1 ,求根过程就完成了.
t
现在面临的困难是如何处理 p ,需要对换元进行一个小小的改造.
由于
(t +
u3 )
t
3
=t +
u3 t3
+ 3u (t +
u ),
t
因此令 x = t + u ,其中 u 为待定系数,那么原方程变为
求关于 x 的方程
5
3
x + 10x + 20x − 4 = 0
的所有根.
答案是
3
2
2kπ
2kπ
x = (2 5 − 2 5 ) (cos
+ i sin
) , k = 0, 1, 2, 3, 4.
5
5
其中用到的代换为 x = t − 2 .
t
t
u3
u
3
t+
+ (3u + p) ⋅ (t + ) + q = 0.
t3
t
在这个方程中,令 u
=
p −
,就会和之前一样变成一个关于 t3
的二次
3
方程,以下略.
事实上,任何一个三次方程
3
2
ax + bx + cx + d = 0, a ≠ 0
都可以利用完全立方公式
3
b
b
b2
b3
3
2
(x +
) =x + x +
(
,
,
,
)
2
2
2
2
注 可以参考 每日一题[29] 一般三次方程的解法.
每日一题[29] 一般三次方程的解法
2015年2月16日 意琦行 数海拾贝
今天的问题是从2011年第二届世界数学锦标赛青年组接力赛第二轮的 一道试题开始的.
求方程
2
3
3
(x + 1)(x + 1)(x + 1) = 30x
的所有实数根之和.
每日一题[200] 四次方程的韦达定理
2015年8月7日 意琦行 数海拾贝
2014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吉林省预赛第10题:
方程组
⎧ ⎪ ⎪ a + b + c + d = −2, ab + ac + ad + bc + bd + cd = −3,
⎨ ⎩ ⎪ ⎪ bcd + acd + abd + abc = 4,
x+
3a
a
3a2
27a3
=0
通过配方转化为
3
x + px + q = 0
的形式.因此掌握了这个方法,就等于掌握了一般三次方程的解法.
在一般三次方程的解法中,我们用到的换元 x = t + u 同样也是解高
t
次方程的重要换元.需要注意到的是,在每一步的求解过程中,要先 弄清是求方程的实根还是所有根.
最后留一道练习题.
因此 a, b, c, d 分别是方程
4
3
2
x + 2x − 3x − 4x + 3 = 0
的四个实数根.
为了消去
3
x
项,作换元 t = x +
1
,整理得
2
4
2
16t − 72t + 65 = 0,
解得
5
13
2
2
t=
∨t =
,
4
4
进而即得原方程组的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实数解为
−−
−−
. −√13 − 1 √13 − 1 −√5 − 1 √5 −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