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科学声现象的相关知识点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归纳声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理现象之一,它是物体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所产生的机械波。

声音不仅在人类沟通和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领域也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概述,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该章节内容。

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引起的,物体振动使空气分子振动,进而传递能量形成声波。

2. 声音的传播:声音是通过介质传播的,主要传播介质是气体、液体和固体。

在这些介质中,声波会引起介质分子的振动传递,形成声音的传播。

二、声音的特性1. 声音的强度:声音的强度取决于声源的振幅大小,与传播距离成反比。

强度的单位是分贝(dB)。

2. 声音的频率:频率表示声音发生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Hz)。

不同频率的声音会产生不同的音调。

3. 声音的音调:音调是声音的高低音程,与声音的频率有关。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4. 声音的响度:响度是声音的主观感觉,与声音的强度有关。

响度越大,声音越响亮。

三、声音的传播特性1. 声音的直线传播:当声音在均匀介质中传播时,其传播路径是直线。

2. 声音的反射:声音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根据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关系可以推导出声音反射定律。

3. 声音的折射:声音由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根据折射定律可以计算折射角度。

4. 声音的衍射:声音通过一个障碍物边缘时会发生衍射现象,衍射角度与波长有关。

四、声音的利用1. 声音的通信:声音是一种重要的通信工具,人们可以通过声音进行语言沟通和传递信息。

2. 声音的测量:利用声音的传播特性和声波传播的原理,可以进行声音的测量和分析,例如使用麦克风进行声音录制和音频信号分析等。

3. 声音的工程应用:声音在工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如音响系统设计、声纳探测、音频信号处理等。

总结:通过对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的归纳和概述,我们了解到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以及声音的特性和传播特性。

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册知识点

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册知识点

第一章 声第1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作为传声的介质。

真空不能传声。

3.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传播过程中能量也向四面八方传播。

生活中,我们用双手做成喇叭状放在嘴边喊话,就是使声能集中向前传播。

4.声速:一般来说,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另外,声速还跟温度有关,如在20℃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

5.反射与回声: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柔软多孔的物质会被吸收,遇到较大障碍物会被反射回来而形成回声,人耳能区分回声和原声的时间间隔为0.1s 以上,低于0.1s 时,回声可以使原声加强。

利用回声测距、测海深,测量原理:s =v 声t,其中t 为从发声到听到回声的时间,v 声为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6.当物体的表面光滑时,声音的反射比较明显,如隔音板等,而物体的表面粗糙多孔时,吸声的效果比较好,如森林中比较寂静等。

第2节 声音的特性1.声音的三要素是指声音的响度、音调和音色。

2.人耳所能判断的声音强弱(大小)的程度称为响度。

(1)人们通常用分贝作为单位来计量声音的强弱。

它的符号为dB 。

(2)响度的影响因素:响度与听者的距离有关,还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3.声音的高低用音调来描述。

(1)物体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 。

(2)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实验A:先用较小的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保持钢尺位置不动,再用较大的力拨动钢尺,听到的声音响度变大;实验B:改变钢尺露出桌面边缘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听它先后振动发出的声音。

发现伸出长度越短,音调越高。

4.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即使音调、响度都相同,我们还是能够分辨出它们,是因为声音的音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因素都会影响音色。

声现象复习知识点讲义

声现象复习知识点讲义

声现象复习知识点讲义一、声波的定义和特性声波是一种通过分子振动传播的机械波,是由震源振动引起的。

声波的传播速度取决于介质的性质,通常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3米/秒,而在水中为约1500米/秒。

声波的频率和振动源的频率直接相关。

频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传播过程中波峰或波谷通过的次数,单位为赫兹(Hz)。

频率高的声波具有高音调,而频率低的声波则为低音调。

声波的振幅决定了声音的响度。

振幅是指波峰或波谷距离平衡位置的最大偏离距离。

振幅越大,声音就越响亮。

二、声音的传播声音是通过振动源产生的机械波,在空气或其他介质中传播。

声波从声源处开始传播,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发生反射、折射和衍射等现象。

1. 反射:当声波遇到障碍物时,一部分能量会被反射回来,形成回声。

人们经常利用声音的反射来进行定位和导航。

2. 折射:当声波由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折射会使声音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其大小与两种介质的速度和密度有关。

3. 衍射:当声波通过一个小孔或绕过障碍物时,会发生衍射现象。

衍射使声音能够传播到原本无法到达的区域。

三、共鸣与声音的共振共鸣是指当声波的频率和其他物体的固有频率相同时,会引起共振现象。

共振会增加声波的能量,使声音更为响亮。

共振不仅在声学中常见,也在许多其他领域中存在。

例如,音乐演奏中的共鸣会使乐器产生更加丰富的音色;建筑中的共振现象可以使声音在大厅内更好地传播。

四、声音的特性声音具有以下几个特性:1. 音调: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2. 音量:音量是指声音的大小。

振幅越大,音量越大;振幅越小,音量越小。

3. 音色:音色是指不同乐器或声源发出的声音有所区别。

不同乐器的音色由它们所具有的谐波成分决定。

五、声音和人耳人耳是感受声音的重要器官。

人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

1. 外耳: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组成。

它的主要作用是接收声音并将其导入到内耳。

2. 中耳: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三块听小骨(锤骨、砧骨和副耳骨)。

声现象知识点及重难点题目

声现象知识点及重难点题目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梳理】1、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2、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够作为声源。

3、声音能够在固体、液体平和体中流传,但不能够在真空中流传;能够流传声音的物质称为介质;我们平常听到的声音是经过空气流传的。

4、声音是一种波,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它能使物体振动,能粉碎体内小石,这些都表示声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作声能。

声音既能传达能量也能传达信息(听诊器)。

5、重点实验:证明振动发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出的)的实验必定用到转变法(或称为放大法)立刻渺小物体与声源接触(如泡沫小球悬挂在音叉旁边;鼓皮上放小纸屑);证明声音拥有能量的实验必定使小物体如烛焰走开声源才能说明是由于声音的能量使烛焰跳动的。

6、反响声音特点的三个物理量是响度、音调、音色,人们平常将它们称为声音的三要素。

7、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音调的高低决定于声源振动的频率,声源振动频率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

8、声源振动的快慢常用每秒振动的次数--- 频率表示。

频率的单位为赫兹,简称为赫,符号为Hz。

比方:某人的心跳的频率是,其意义是:某人的心脏每秒跳动次9、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振幅指声源振动的幅度;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

试验中若是增大敲击乐器的力度,则能够增大振幅从而增大响度。

10、人们听到的声音的大小不但跟振幅有关还与距声源的距离有关。

除此之外,影响响度的另两个次要要素是声音的分别程度和传声介质的性能。

11、音调高的声音其响度不用然大,同理响度大的声音音调也不用然高。

12、弦乐器(弦振动)弦越短、越细、越紧其音调越高(即影响弦乐器音调的要素是弦的长短、粗细、松紧);管乐器(空气柱振动)中的空气柱越短越细其音调越高(即影响管乐器音调的要素是空气柱的长短和粗细)。

13、即使在音调停响度相同的情况下,我们也能分辨出不相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靠的是音色。

14、平常生活中的一些常用形容词如响彻云霄、引吭高歌、高(大)声喧华、低声细语、窃窃私语形容的是声音的响度大小;声音尖细、脆如银铃、女高音,男低音等形容的是音调的高低;悦耳悦耳、模拟电子琴声,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等形容的都是音色。

初二物理【声现象】知识点归纳

初二物理【声现象】知识点归纳

初二物理【声现象】知识点归纳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的产生:声音由振动的物体发出的,不振动的物体是不会发出声音的。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注意:物体振动不一定发声)声音的发生是由于物体振动,物体振动才能发声。

但不是所有振动都能使人耳有声音的感觉,有些物体振动太快或太慢,我们都无法听到所发的声音。

2、常见物体的发声原理:人发声——利用声带的振动笛子发声——空气柱振动蜜蜂、蚊子——利用翅膀的振动琴、二胡等——利用琴弦振动发声鼓、锣等——靠鼓面或锣面振动发声3、声音的传播条件及速度(1)声音是靠介质传播的,真空不能传声,一切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

(2)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40m/s,一般情况下,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

4、人怎样听到声音:(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2)耳聋: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

(3)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4)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

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

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

这就是双耳效应.第二节声音的特性1、声音的三个基本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反映声音高低的,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

频率是表示振动快慢的物理量,指物体在 1 秒内振动的次数。

振动频率大的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调高,听起来尖细;振动频率小的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调低,听起来低沉。

(2)响度即声音的强弱,它由发声体的振幅决定。

振幅是表示振动强弱的物理量,指物体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

振幅大,声音的响度大;振幅小,声音的响度小。

声现象知识点归纳

声现象知识点归纳

声现象知识点归纳声音,这个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元素,其实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

接下来,咱们就来详细归纳一下声现象的相关知识点。

一、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比如,我们说话时,声带在振动;击鼓时,鼓面在振动;弹吉他时,琴弦在振动。

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但声音并不会立即消失,因为声音还会在介质中传播一段时间。

二、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

一般来说,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液体次之,气体最慢。

例如,在铁轨一端敲击,在另一端能更早听到声音,这就说明声音在固体(铁轨)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快。

2、真空不能传声。

在太空中,由于是真空环境,宇航员之间不能直接交流,需要通过无线电来传递声音。

三、声音的特性1、音调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例如,女生的声音通常比男生的音调高,就是因为女生声带振动的频率较高。

常见的乐器中,二胡、小提琴等弦乐器通过改变弦的长短、粗细、松紧来改变音调;笛子、箫等管乐器通过改变空气柱的长短来改变音调。

2、响度响度指声音的强弱,它与发声体的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距离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

用力击鼓,鼓面的振幅增大,响度也就增大。

我们听远处传来的声音会觉得比较小,就是因为距离发声体远,响度变小了。

3、音色音色也叫音品,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我们能够区分不同人的说话声,不同乐器的演奏声,主要就是依靠音色来判断的。

四、声的利用1、传递信息声呐:通过发射和接收超声波来探测海洋深度、鱼群位置等。

B 超:利用超声波来检查身体内部的器官。

蝙蝠利用超声波进行导航和捕食。

2、传递能量超声波清洗:利用超声波的能量使污垢脱离物体表面。

超声波碎石:利用超声波的能量将体内的结石击碎。

五、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噪声的定义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声现象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声现象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声现象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声现象
物理知识点 1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人发声靠声带,鸟发声靠气管和支气管交界处的鸣膜的振动
蟋蟀是靠左右翅的摩擦的振动发声的。

2声音的流传:一定有介质。

如空气、木、铁等。

3声音的场速度是 340 米 /秒 (声音在不一样介质中流传速度
不一样 )
4 人要能分辨出回声,则回声要比发声晚0.1 秒以上。

最少也要 0.1 秒。

5乐音三因素:音调、响度、音色。

在响度和音调邻近的状
况下主要经过音色来判断发声体。

6音调:人们所感觉的声音的高低。

它与频次相关:频次越大,音调越高
7频次:物体在 1 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次。

8振幅:物体在振动时偏离本来地点的最大距离。

9响度: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

它与振幅相关:振幅越
大响度越大。

10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
染。

11噪声:从物理角度上讲,噪声是物体凌乱无章的振动产
生的。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上讲,噪声是阻碍正常人们工作、
第1页/共2页
1 / 2
学习、歇息的声音,或许扰乱人们听的声音。

12 减小噪声的方法: 1 在声源处减弱 2 在流传门路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13 噪声等级:小于40 分贝寂静,超出50 分贝影响睡眠休息, 70 分贝以上扰乱讲话,长久生活在90 分贝以上的环境中会引超疾病,150 分贝以上就损
歹人的听觉器官。

第2页/共2页
2 / 2。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声现象”知识点详解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声现象”知识点详解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声现象”知识点详解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3.注意:有声音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三、回声1.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人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

★详解:如:高山的回声,夏天雷声轰鸣不绝,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

2.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必须在以上,才能分辨出原声和反射回来的声音。

★详解:距离很近的两个人说话,听不见回声;教师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重合。

3.回声的利用:利用回声可以进行距离测量。

★详解:声呐探测仪可以测量海底深度,利用回声可以测量人与山之间的距离等。

例如: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450m/s,用声呐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并测得接收到回声所用的时间为6s,则海底的深度为:1450m/s×3s=4350m。

四、人耳的构造与听声原理1.人耳的构成: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觉神经组成。

2、听声原理:声音传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形成听觉。

★详解: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过程中任何部位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鼓膜、听小骨出现障碍是传导性耳聋;听觉神经出现障碍是神经性耳聋)。

3.骨传导:不借助鼓膜、靠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贝多芬耳聋后听音乐,我们说话时自己听见的自己的声音);骨传导比空气传声效果更好。

4.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不一定相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步调亦不同,由此可以判断声源方位的现象叫双耳效应。

★详解:听见立体声,就是利用双耳效应,欣赏不同方位,不同强度,不同乐音的音乐。

五、声音的特性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音色三个方面。

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频率决定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初二物理《声现象》知识点及例题.

初二物理《声现象》知识点及例题.

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合1224km/h,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

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0.1s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2.耳聋: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

3.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4.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

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

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

这就是双耳效应。

三、乐音及三个特征1.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

用硬纸片在梳子齿上快划和慢划时可以发现:划的快音调高,用同样大的力拨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时可以发现:橡皮筋振动快发声音调高。

综合两个实验现象你得到的共同结论是: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

频率单位次/秒又记作Hz。

3.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

(完整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声现象知识点总结超详细

(完整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声现象知识点总结超详细

第一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1声音的产生1、产生原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爆炸声、风声、气球破裂是空气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蚊子是翅膀振动发声等等);2、声音产生/振动的特点:(1)声音的产生必须有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

(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可以继续传播);即:“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是指当发声的物体停止振动时,发声体将停止发声,但原来发出的声音却在介质中继续传播,直至消失,所以不能理解为“振动停止,声音消失”(2)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的物体不一定发声(低于20 Hz或者高于20000Hz或没有介质)。

(3)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声源(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1.2声音的传播1、声音传播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注:有声音物体一定在振动,在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2、声速(1)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2)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s/t;15℃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s是距离,单位是米(m),t是时间,单位是秒(s)(3)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V固>V液V气在同一种介质中,一般是温度高时声速快。

3、声音的传播形式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又叫声波;4、声速<光速百米赛跑时,计时员听到枪声跟看到发令枪冒烟哪个准确?看到冒烟准确,听到枪声后计时比看到冒烟慢了t=s/v=100 m/340m/s=0.29 s,运动员的成绩比实际高0.29 s。

1、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Hz~20000Hz,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叫次声波;2、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次声波;如地震时产生的声波对人体会造成伤害,使人恶心,有的次声波会致人死亡。

八年级下科学声现象相关知识点

八年级下科学声现象相关知识点

声现象复习课堂重点注意点重点知识:声音产生的原因声音的传播途径声音的特性有几种什么是噪声学生注意点:声音能不能在真空传播减小噪声的三种方法。

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声音的产生振动的物体能产生声音。

声音可以在、和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有一些动物活动时常常会竖起耳朵,并且还不时地转动着方向,这是为了()。

A. 向其他动物示威B. 赶小虫C. 判断声源的方向和距离D. 寻找异性动物声音的产生P2.上现象:(1)感觉喉头振动了,说明声音是由声带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具有能量。

P2下现象:手碰到音叉会感受到振动感;水花飞溅;看到乒乓球被弹开,听到声音变弱;以上现象都说明了声音是由产生的。

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发出声音时,它在振动,振动停止了,声音也就没有了。

(2).声音的传播在教室里能听到老师上课,说明声音可以通过空气传播。

P4上现象:能够听到声音;说明声音可以通过液体传播(塑料固体)。

P4下现象:能听到声音;说明声音可以通过固体传播。

P5现象:没抽气前能听到;抽气过程中声音变小;抽光听不到声音;空气回到瓶中又会听到声音。

说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由于在月球上没有空气,人及人即使离得很近,相互说话也听不见,只有通过无线电传播和转换后才能进行交流。

2.下列四种环境中不能传播声音的是()A. 在起大风暴的罗布泊沙漠里B. 在潜水员遨游的海底C. 在世界屋脊的珠穆朗玛峰顶D. 在宇航员漫步的太空(3).声音的能量声音具有能量,也可以传递能量。

能量随着振动的传递而传递。

例子:石头打击水面引起振动并形成水波,能量就向外传播开了;人敲击音叉,人给音叉能量,音叉作为声源振动起来,并带动空气的振动,这种振动形成声波。

这样能量就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了;对较远的人喊话时,用双手做成喇叭状放在嘴旁,使声能集中在的锥角范围内向前传播。

声速20℃时,空气的传播速度为m/s。

一般情况下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固>V液>V气。

初二物理声现象知识点详细总结

初二物理声现象知识点详细总结

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因振动而发声)(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靠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2、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误区警示:“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是指当发声的物体停止振动时,发声体将停止发声,但原来发出的声音却在介质中继续传播,直至消失)。

、3、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二、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介质。

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叫做声波。

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注:有声音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3、一般情况下,我们听到的声音是由空气传播的,传播的具体过程是:物体的振动引起周围空气的振动,形成声波,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在湖面投一小石子,会看到以石子为中心的水波向四周传播。

类似的,声从声源发出后以声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

因为物体的振动,物体两侧的空气就形成了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这就是声波。

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s/t;声音在150C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影响因素:声音的速度与传播声音的介质种类和温度有关。

声速与节制的温度有关。

一般在气体中,温度越高,声速越快三、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如:高山的回声,夏天雷声轰鸣不绝,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声源距离障碍物至少有17m远(教室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重合);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2s=vt3、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步调亦不同,可由此判断声源方位的现象(听见立体声);五、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符号Hz,振动物体越快音调越低;音调只能说高低)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物体振幅越小,响度越小;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小;响度只能说大小3、音色: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发的声靠音色)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六、超声波和次声波1、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Hz~20000Hz,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叫次声波;2、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次声波;七、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噪声:(1)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2)从环保的角度上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2、乐音: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3、常见噪声来源:飞机的轰鸣声、汽车的鸣笛声、鞭炮声、金属之间的摩擦声等等;4、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

声现象知识点梳理讲义

声现象知识点梳理讲义

声现象知识点梳理讲义声现象是指声音在传播和反射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现象。

声现象的研究是声学学科的重要内容之一,也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实践和日常生活中。

下面将对声现象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梳理。

1.声的特性: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机械波,具有以下特性:(1)声音的响度:即声音的强弱,与声波的振幅有关。

响度越大,声音越强;(2)声音的音调:即声音的高低,与声波的频率有关。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3)声音的音色:指声音的质地和独特性,使不同乐器或声源产生的声音有所区别。

2.声的传播:声波是一种机械波,需要介质传播。

在空气中传播时,声波的传播速度约为343米/秒。

声波传播具有以下特点:(1)波的重叠原理:当多个声源同时发出声音时,不同声波叠加形成复合波,根据波的叠加原理,可以得到合成波的声音特性;(2)直线传播:声波在均匀介质中的传播路径是直线,声波的传播距离与时间满足速度等于距离除以时间的关系;(3)反射:当声波遇到障碍物或边界时,部分能量会反射回来,形成回声;(4)折射:当声波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速度和传播方向发生变化,称为折射。

根据折射定律,可以预测声波的传播路径和传播方向;(5)衰减:声波在传播过程中会逐渐减弱,称为衰减。

衰减的程度与声波传播介质和传播距离有关。

3.共振现象:共振是指物体在受到外界作用而振动时,被激励的振幅越来越大的现象。

声学中的共振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空腔共振:空腔内的声波与空腔本身的特征频率共振,产生共振增强的现象。

例如,乐器的共鸣箱和吹奏乐器的音柱就是通过空腔共振来增强声音;(2)机械共振:物体在自然频率附近受到外界振动作用时,会出现共振现象。

例如,桥梁和建筑物在受到频率接近自然频率的震动作用时,容易发生共振破坏;(3)电磁共振:当电磁波的频率与物体的电磁振荡频率匹配时,物体会发生共振现象。

例如,无线电接收器中的天线就是通过电磁共振来接收电磁波信号。

4.声的衍射:声波在遇到障碍物或边界时会发生衍射现象,即声波沿障碍物边缘弯曲传播。

八年级生物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总结超详细

八年级生物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总结超详细

八年级生物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总结超详

本文档总结了八年级生物第二章的声现象知识点,超详细的内
容如下:
1. 声是一种机械波:
- 声是一种通过物质传播的机械波,需要媒质的存在才能传播。

- 声波的速度取决于媒质的性质,一般在空气中传播的声波速
度约为340米/秒。

2. 声的特性:
- 高低音的区分:声音的音调高低取决于声波的频率。

- 响度的区分:声音的响度取决于声波的振幅,振幅大的声音
听起来较响亮。

- 音色的区分:不同声源产生的声音具有不同的音色,音色由
声波的波形决定。

3. 声的产生和传播:
- 声音的产生是由物体的振动引起的,振动的对象可以是弹性体也可以是流体。

- 声音通过物质中的分子间的振动传播,当一个分子振动时,会传递给相邻的分子,从而形成机械波。

- 声波在传播过程中会发生折射、反射和干涉等现象。

4. 声的应用和保护:
- 声波在通信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如电话、无线电等设备使用声波进行信息传输。

- 听觉器官的工作原理与声波的接收有关,人类和动物能够通过听觉感知周围的声音。

- 长时间暴露在高响度的声音中会对听觉系统造成损害,应注意保护听力。

以上是八年级生物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的超详细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总结超详细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总结超详细

第二章声现象是八年级物理的一个重要章节,主要涵盖了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等方面的内容。

以下是对这一章节的知识点进行超详细总结: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当物体发生振动时,会引起周围空气的振动,形成声波。

-声音的振动源可以是弹簧、弦、膜等。

-声音的大小与振动源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声音越大。

2.声音的传播:-声音是通过介质传播的,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在固体中传播的声音速度最快,气体中传播的声音速度最慢。

-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介质的密度和弹性有关,密度越大,弹性越大,声音传播的速度越快。

3.声音的特性:-声音具有频率、振动数、声强和音调等特性。

-频率是指声音振动的次数,单位是赫兹(Hz)。

-振动数是指声音波动的次数,单位是圈。

-声强是指声音的强度,单位是分贝(dB)。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与声音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4.声音的传播过程:-声音的传播可以分为发声、传播和接收三个过程。

-发声过程是指声音的产生过程,物体发生振动,引起空气的振动。

-传播过程是指声音从振动源传播到接收者的过程,通过空气中的分子相互碰撞传递能量。

-接收过程是指声音到达接收者的过程,接收者的耳朵接收到声音引起耳膜振动,再通过神经传递到大脑。

5.声音的传播路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会沿直线传播,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折射和吸收等现象。

-声音的反射是指声波遇到障碍物时,发生反射从而改变传播方向。

-声音的折射是指声波传播过程中,由于介质密度的变化,使声波改变传播方向。

-声音的吸收是指声波能量被障碍物吸收而无法传播的现象。

6.声音的强度和音量:-声音的强度是指声音的能量,可以通过声强来表示。

-声音的音量是指人耳感受到的声音大小,与声音强度有关。

-声音的音量可以通过调整声音的强度来改变。

7.声音的频率和音调:-声音的频率是指声音的振动次数,频率越高,声音越尖锐,音调越高。

-声音的音调可以通过调整声音的频率来改变。

声现象知识点总结归纳

声现象知识点总结归纳

声现象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所产生的,一般来说,只有在频率在20到20000赫兹之间的振动才能产生听觉上的声音。

例如,乐器演奏、人的声音、机械设备的噪音等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

振动的基本是周期性和简谐的,当物体振动时,周围的空气受到振动的影响而发生压缩和膨胀,形成了声波,这些声波在空气中传播,并且通过电磁感应产生了声音。

二、声音的传播声音是通过介质传播的,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在大气中,声音是通过空气分子之间的碰撞来传播的,当物体振动时,产生的声波会引起空气分子的局部振动,这些振动会向周围传播,形成了声音。

声音的传播速度和介质的性质有关,一般来说,在空气中,声音的速度大约是每秒343米,而在水中声音的速度大约是每秒1482米。

声音的传播还受到了温度、湿度、气压等因素的影响。

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声音的传播速度会有所不同,例如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空气分子的平均速度较大,声音的传播速度也会增大;而在湿度较高的情况下,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影响声音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还受到了介质的吸收和散射的影响,当声音传播到不同的介质中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吸收和散射,这会影响声音能够传播的距离和清晰度。

三、声音的感知人类的耳朵是感知声音的主要器官,当声音传播到耳朵时,会引起耳膜的振动,然后通过听觉神经传递到大脑中被解释成声音。

人类对声音的感知能力很强,可以通过声音来判断物体的位置、大小、形状等信息,同时也可以通过声音来交流和传达情感。

除了人类之外,很多动物也能够通过声音来交流和感知环境,例如鸟类通过鸣叫来求偶、警告等。

声音的感知还受到了声音强度、频率和音调等因素的影响。

声音的强度越大,人们感知到的声音也越大;声音的频率越高,人们感知到的声音也越高,而不同的频率和音调也会引起不同的感觉和情绪。

四、声现象的应用声现象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通讯领域,人们利用声音的传播特性来进行语音通话、声纹识别等;在医疗领域,人们利用声音的特性来进行听力检测、超声波影像等;在音乐和娱乐领域,人们利用声音的产生和感知来进行音乐演奏、歌唱、录音等;在工程领域,人们利用声音的传播来进行声波测量、声纳应用等。

初二物理声现象的基础知识总结

初二物理声现象的基础知识总结

初二物理声现象的基础知识总结
初二物理声现象的基础知识总结
(1)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产生是由物体的振动。

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传播气体、固体、液体都可以传声。

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人是怎样听到声音的——用耳朵听、骨传导声速:在日常气温条件下,空气中的声速340m/s回声:当声波遇到障碍物时会被反射回来。

听到回声的条件:回升和原声相差0.1秒以上。

(3)乐音与噪声乐音:有些声音听起来优美动人,这些音乐称为乐音。

噪声:有些声音听起来杂乱刺耳,这些声音称为噪声。

噪声:由无规则的震动产生。

乐音的三要素:乐音的音调、响度和音色,称为乐音的三要素。

音调:表示声音高低,由发声物体震动的频率决定。

频率高,音调高,频率低音调低。

响度:声音的强弱。

与振幅有关,与人到声源的'距离有关。

音色:有发声物体的材料、结构、振动方式等因素决定初三。

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

(4)噪声的危害防治途径。

从声源处减弱
从传播途中减弱
在人耳处减弱
(5)超声波的用途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在20~20000Hz之间,高于20000Hz的声波称为超声波。

低于20Hz的声波称为次声波。

超声波和次声波人听不到。

渔船与潜艇等使用的声纳所发出的声势超声波
利用超声波可以检查人体内患病的部位和范围
工业上使用超声波探伤仪,能够检查出金属零件内部的裂纹等隐患
用超声波的高频率,可以清洗浸在溶剂中的精密机械或工具。

初二物理声现象知识要点及学习要点

初二物理声现象知识要点及学习要点

初二物理声现象知识要点及学习要点初二物理声现象知识要点及学习要点初二物理声现象基础知识归纳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是靠介质传播的,气体、液体、固体都是传声的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人听到声音的条件:声源---→介质---→耳朵3、一般情况下气体中的声速小于液体和固体中的声速。

4、回声的产生:回声到达人耳与原声到达人耳的时间间隔在0.1s 以上时,人能够把原声与回声区分开,就听到了回声,否则回声与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5、声音分为乐音和噪声。

乐音有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6、音调的高低是由发声体震动的频率决定的,音调高听起来尖细,音调低听起来就低沉。

7、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震动幅度越小响度越小。

响度还与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距离越近,感到的响度就越大。

8、音色:也叫音质、音品,它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和震动方式等因素有关。

人们通常通过辨别音色,来辨别不同的发声体。

9、噪声的控制:1)在噪声的发源地减弱它,2)在传播途中隔离和吸收,3)阻止噪声进入人耳。

10、超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波称为超声波。

11、超声波的应用:1)声纳----探测海洋深度、鱼群、礁石等2)B型超声仪---观察内脏器官及胎儿,帮医生诊断。

3)超声探伤仪---探查金属内部的裂纹,4)超声波测速仪---测量物体速度。

初二物理学习的四个要点多观察,勤思考学是研究万事万物道理的一门学科。

我们早晨起床用使用卫生间,照照镜子就是平面镜成像,水龙头是个简单机械,水箱里充、放水的装置包含了浮力、简单机械、压强、力等。

每天我们都会看到很多的事、物、现象,你有细心观察过吗?思考过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吗?这种现象包含着哪些知识?物理的就在这种细心观察和思考的过程中不断提高。

一定要养成好习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多动手,勤探究新课标提倡实验探究,同学们有了更多进入实验室的机会,有了更多“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的经历。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声现象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声现象

声现象是由物体的振动引起的,是一种通过介质传播的机械波。

以下是八年级物理的声现象的知识点:1.声的产生声音是物体振动传递给空气或其他介质时产生的。

振动物体的能量使空气或其他介质中的分子发生振动,进而产生声波。

2.声的传播声波是一种机械波,需要介质才能传播。

声波在气体、液体、固体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它们的密度越大,声速越快。

3.声的特性声音具有以下的特性:音量、音调、音色和音速。

音量是声音的大小,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音调是声音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音色是声音的质地,与声源振动的谐波有关;音速是声音在特定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4.回声和共鸣当声波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这种反射称为回声。

共鸣是指当一个物体的自然频率与外界周期性作用力的频率相同或接近时,共鸣现象会发生,使物体发出更大振幅的声音。

5.声音的变化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改变,如吸收、折射、散射、衍射等。

吸收是指声音能量被物体吸收而减弱;折射是指声波在介质之间传播时改变传播方向;散射是指声波遇到不规则表面时改变方向;衍射是指声波遇到障碍物或开口时弯曲传播。

6.声音的保护和利用高强度的声音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因此需要采取措施进行声音保护。

常见的声音保护措施包括低音量听音乐、戴上防噪耳塞等。

声音的利用包括通讯、音乐、声纹识别等诸多方面。

7.声音的传播媒介声波可以在空气、水、钢铁等介质中传播,不同介质中的声波传播速度不同。

空气中的声速约为343米/秒,水中约为1500米/秒,钢铁中约为5000米/秒。

8.声音的频率和波长声音的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单位是赫兹(Hz)。

频率越高的声音,音调就越高。

波长是声波的一个特性,是指在一个完整振动周期内,声波传播的距离。

波长越短,声音的频率越高。

这些是八年级物理中关于声现象的主要知识点,理解这些内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

(完整版)八年级声学知识点精华

(完整版)八年级声学知识点精华

【八年级】声学知识点精华一、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振动停止,物体就停止发声。

1、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2、振动的气体、液体和固体都能发声。

二、声音的传播1、声音传播的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声音能靠一切固体、液体、气体等物质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常简称为介质。

3、声以波的形式传播,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4、声波在传播过程中,介质本身并没有随波向前移动,声波可以传播信息和能量。

三、声速1、声速是指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2、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及温度有关。

温度相同但介质不同时,声速一般不同;同种介质,温度越高,声速越大。

3、一般来说,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较快,在气体中最慢。

4、熟记: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 。

温度小,声速小。

5、声速、传播距离和传播时间的关系:v=s/t四、回声现象1、回声到耳朵比原声音晚0.1s以上,人耳才能把回声和原声分开。

2、利用回声可以计算出障碍物的距离。

要听到回声,障碍物的距离至少为17m;公式:s=vt五、人耳如何听声音人们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是: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它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这种方式叫耳传导。

声音通过头骨、颌骨等方式传给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传导方式叫骨传导。

(一)、人耳的构造1、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

用途:用来收集声音。

2、中耳:鼓膜和听小骨。

用途:用来传声。

3、内耳:耳蜗(听觉神经丰富)。

用途:用来感知声音。

(二)、耳聋的两种情况1、传导障碍:鼓膜、听小骨损坏。

2、神经性耳聋:听觉神经损坏。

(三)、认知1、传导障碍可治疗或借助仪器感知声音;2、神经性耳聋不能治疗也不能借助仪器感知声音。

六、声音三要素(一)、音调:声音的高低。

1、物理振动的快,发出的声音就高;2、频率:每秒内振动的次数。

(1)单位:赫兹,简称赫;(2)单位符号:Hz。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现象复习
课堂重点注意点
重点知识:
声音产生的原因
声音的传播途径
声音的特性有几种
什么是噪声
学生注意点:
声音能不能在真空传播
减小噪声的三种方法。

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声音的产生
振动的物体能产生声音。

声音可以在、和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有一些动物活动时常常会竖起耳朵,并且还不时地转动着方向,这是为了()。

A. 向其他动物示威
B. 赶小虫
C. 判断声源的方向和距离
D. 寻找异性动物
声音的产生
P2.上现象:(1)感觉喉头振动了,说明声音是由声带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具有能量。

P2下现象:手碰到音叉会感受到振动感;水花飞溅;看到乒乓球被弹开,听到声音变弱;以上现象都说明了声音是由产生的。

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发出声音时,它在振动,振动停止了,声音也就没有了。

(2).声音的传播
在教室里能听到老师上课,说明声音可以通过空气传播。

P4上现象:能够听到声音;说明声音可以通过液体传播(塑料固体)。

P4下现象:能听到声音;说明声音可以通过固体传播。

P5现象:没抽气前能听到;抽气过程中声音变小;抽光听不到声音;空气回到瓶中又会听到声音。

说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由于在月球上没有空气,人与人即使离得很近,相互说话也听不见,只有通过无线电传播和转换后才能进行交流。

2. 下列四种环境中不能传播声音的是()
A. 在起大风暴的罗布泊沙漠里
B. 在潜水员遨游的海底
C. 在世界屋脊的珠穆朗玛峰顶
D. 在宇航员漫步的太空
声音具有能量,也可以传递能量。

能量随着振动的传递而传递。

例子:石头打击水面引起振动并形成水波,能量就向外传播开了;人敲击音叉,人给音叉能量,音叉作为声源振动起来,并带动空气的振动,这种振动形成声波。

这样能量就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了;对较远的人喊话时,用双手做成喇叭状放在嘴旁,使声能集中在的锥角范围内向前传播。

二、声音的特性
声音的特性有、和。

P7:敲击力度大一些;鼓面的振动幅度,鼓面上放一些细小的小纸片;重锤时反弹的高度高,说明了鼓声越大鼓面的振动幅度越大。

感觉很响,令人烦躁。

声音的高低用音调描述,音调与声源振动的有关。

物体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以内振动的次数为单
3.一种新型保险柜安装有声纹锁,只有主人说出事先设定好的暗语才能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锁。

这种声纹锁能辨别主人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

A. 音色
B. 音调
C. 响度
D. 声速
4 将敲响的锣面用手一按,响声就立即消失了,下列原因中正确的是()。

A. 声波传到锣内去了
B. 锣面的温度升高了
C. 锣面停止了振动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为20---20000Hz。

声波的频率大于20000Hz时,这种波叫做。

超声波能被定向发送,遇到很小的物体也能被回来(蝙蝠、超声波诊断仪、测定海深、暗礁、海底地形图、寻找鱼群、侦查潜艇)。

声波低于20Hz时,这种波叫,次声波被大气、水和地层物质吸收,因此传播的距离,穿透性。

利用其特性可以利用地震发出的次声波研究地壳活动(地壳工作者在地面进行定点爆破,让它发出的次声波穿透地层,从而获得地下构造
5. 下列有关超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人可以听到超声
B. 人可以发出超声
C. 超声可以用于探测鱼群
D. 超声不能传递信息
三、噪声
声音中令人愉快的、优美动听的声音称为乐音(物理角度是有规律的振动),反之的、的声音称为噪声。

症状,并易诱发心脏病、高血压,对人体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P13:1.可以,距离越远,声音越小。

2材料不同时,同一距离感觉声音的大小也不同。

3.耳朵被塞住时也可以减小声音的大小。

减小噪声的三个途径:的噪声(换掉噪声大的机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或(马路旁设置隔音板)。

在减小噪声(戴上防噪声耳塞)。

6. 下列行为中容易在课堂上产生噪声的是()。

A. 安静地聆听老师讲课
B. 轻拿轻放学习用品
C. 大胆地回答老师的提问
D. 随便移动桌椅
课后作业
1. 下列四种环境中不能传播声音的是()。

A. 在起大风暴的罗布泊沙漠里
B. 在潜水员遨游的海底
C. 在世界屋脊的珠穆朗玛峰顶
D. 在宇航员漫步的太空
2. 宇航员在太空中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其原因是()。

A. 太空中噪声太大
B. 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
C. 用通讯设备对话更方
便 D. 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
3.近年来,我市城市建设和发展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如主城区汽车禁鸣、高速公路两旁安装隔声板等。

这些措施的共同点是()。

A. 减少大气污染
B. 降低噪声污染
C. 缓解“热岛效应”
D. 绿化居住环境
4.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 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C. 声音速度比光速快
D. 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速度相同
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声音在空气和铁棒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C.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
播 D. 男女同学说话时的音调都是相同的
6.调节收音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频率
A. 响度不同
B. 音调不同
C. 音色不同
D. 回声大小不同
11.正要咬饵上钩的鱼,突然听到脚步声受惊逃走,鱼接收到声波的主要途径是()。

A. 大地——空气——水——鱼
B. 空气——水——鱼
C. 大地——水——鱼
D. 水——鱼
12.医生用听诊器诊断病情,是因为()。

A. 听诊器能使人的心脏跳动声音的响度增大
B. 听诊器能减少人心脏跳动声音的分散
C. 听诊器能改变人心脏跳动声音的音调
D. 听诊器能改变人心脏跳动声音的音色
学习改变命运态度决定一切
20.如图所示,当敲响音叉乙时,观察到与音叉甲接触的乒乓球将会_____,这一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在_____
,也能说明声音可在空气中传播,还能说明声波能传递_____。

21.中国古书《梦溪笔谈》中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地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

其原因是什么?
课程内容:声学生:年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