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奥数行程问题[技巧]

合集下载

(word完整版)六年级奥数--行程问题

(word完整版)六年级奥数--行程问题

六年级奥数——行程问题(一)一、知识要点行程问题的三个基本量是距离、速度和时间。

其互逆关系可用乘、除法计算,方法简单,但应注意行驶方向的变化,按所行方向的不同可分为三种:(1)相遇问题;(2)相离问题;(3)追及问题。

行程问题的主要数量关系是:距离=速度×时间。

它大致分为以下三种情况:(1)相向而行:相遇时间=距离÷速度和(2)相背而行:相背距离=速度和×时间。

(3)同向而行:速度慢的在前,快的在后。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在环形跑道上,速度快的在前,慢的在后。

追及距离=速度差×时间。

解决行程问题时,要注意充分利用图示把题中的情节形象地表示出来,有助于分析数量关系,有助于迅速地找到解题思路。

二、精讲精练【例题1】两辆汽车同时从某地出发,运送一批货物到距离165千米的工地。

甲车比乙车早到8分钟,当甲车到达时,乙车还距工地24千米。

甲车行完全程用了多少小时?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已知甲车比乙车早刀8分钟,当甲车到达时,乙车还距工地24千米”。

这句话的实质就是:“乙48分钟行了24千米”。

可以先求乙的速度,然后根据路程求时间。

也可以先求出全程165千米是24千米的多少倍,再求甲行完全程要用多少小时。

解法一:乙车速度:24÷48×60=30(千米/小时)甲行完全程的时间:165÷30—4860=4.7(小时)解法二:48×(165÷24)—48=282(分钟)=4.7(小时)答:甲车行完全程用了4.7小时。

练习1:1、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420千米。

两辆汽车同时从甲地开往乙地。

第一辆每小时行42千米,第二辆汽车每小时行28千米。

第一辆汽车到乙地立即返回。

两辆汽车从开出到相遇共用多少小时?2、A、B两地相距900千米,甲车由A地到B地需15小时,乙车由B地到A地需10小时。

两车同时从两地开出,相遇时甲车距B地还有多少千米?3、甲、乙两辆汽车早上8点钟分别从A、B两城同时相向而行。

六年级下小升初典型奥数之行程问题

六年级下小升初典型奥数之行程问题

六年级下小升初典型奥数之行程问题在小学六年级的数学学习中,行程问题一直是一个重点和难点,也是小升初奥数考试中经常出现的题型。

今天,咱们就来好好探讨一下这类问题。

行程问题主要涉及速度、时间和路程这三个量之间的关系。

基本的公式就是:路程=速度×时间。

而常见的行程问题类型有相遇问题、追及问题、流水行船问题等等。

咱们先来说说相遇问题。

比如说,甲从 A 地出发,速度是每小时 5千米;乙从 B 地出发,速度是每小时 3 千米。

A、B 两地相距 16 千米,两人相向而行,问经过多长时间两人相遇。

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先算出两人的速度和,也就是 5 + 3 = 8千米/小时。

然后用总路程除以速度和,就能得到相遇时间:16÷8 = 2小时。

再来看一个稍微复杂点的相遇问题。

甲、乙两人分别从 A、B 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

甲每小时走 4 千米,乙每小时走 6 千米,经过 3 小时两人相遇。

A、B 两地相距多远?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先算出甲 3 小时走的路程是 4×3 = 12 千米,乙 3 小时走的路程是 6×3 = 18 千米。

然后把两人走的路程相加,12 + 18= 30 千米,就是 A、B 两地的距离。

接下来是追及问题。

比如甲在乙前面 10 千米处,甲的速度是每小时 3 千米,乙的速度是每小时 5 千米,问乙多长时间能追上甲。

因为乙的速度比甲快,所以每小时乙能比甲多走 5 3 = 2 千米。

而两人一开始的距离差是 10 千米,所以追上甲需要的时间就是 10÷2 = 5 小时。

再看一个例子,甲、乙两人同时同向出发,甲在前,乙在后。

甲每小时走 2 千米,乙每小时走 5 千米。

出发 4 小时后,乙追上甲。

一开始两人相距多远?我们先算出乙 4 小时走的路程是 5×4 = 20 千米,甲 4 小时走的路程是 2×4 = 8 千米。

因为乙追上了甲,所以一开始两人的距离差就是乙比甲多走的路程,即 20 8 = 12 千米。

六年级奥数行程问题解题技巧

六年级奥数行程问题解题技巧

六年级奥数行程问题解题技巧一、行程问题解题技巧之相遇问题。

1. 题目。

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的速度是每小时15千米,乙的速度是每小时10千米,经过3小时两人相遇。

求A、B两地的距离。

解析。

根据相遇问题的公式:路程 = 速度和×相遇时间。

甲、乙的速度和为15 + 10=25(千米/小时),相遇时间是3小时,所以A、B两地的距离为25×3 = 75千米。

2. 题目。

A、B两地相距200千米,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向开出,甲车的速度为每小时30千米,乙车的速度为每小时20千米。

问几小时后两车相遇?解析。

速度和为30+20 = 50千米/小时,根据相遇时间 = 路程÷速度和,可得相遇时间为200÷50=4小时。

3. 题目。

甲、乙两人在周长为400米的环形跑道上跑步,甲的速度是每秒6米,乙的速度是每秒4米。

两人同时同地反向出发,经过多少秒两人第一次相遇?解析。

在环形跑道上反向出发,相遇时两人跑的路程和就是跑道的周长。

速度和为6 + 4=10米/秒,根据时间 = 路程÷速度和,可得相遇时间为400÷10 = 40秒。

二、行程问题解题技巧之追及问题。

4. 题目。

甲、乙两人同向而行,甲的速度是每小时8千米,乙的速度是每小时6千米,乙先走2小时后,甲才出发,问甲几小时后能追上乙?解析。

乙先走2小时,则先走的路程为6×2 = 12千米。

甲、乙的速度差为8 6 = 2千米/小时。

根据追及时间 = 路程差÷速度差,可得追及时间为12÷2 = 6小时。

5. 题目。

一辆汽车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从A地开往B地,3小时后一辆摩托车以每小时90千米的速度也从A地开往B地,问摩托车出发后几小时能追上汽车?解析。

汽车先出发3小时,行驶的路程为60×3 = 180千米。

摩托车与汽车的速度差为90 60 = 30千米/小时。

六年级奥数行程问题[技巧]

六年级奥数行程问题[技巧]

小学六年级奥数行程问题[技巧]行程问题 , 一)【知识点讲解】基本看法 , 行程问题是研究物体运动的 , 它研究的是物体速度、时间、行程三者之间的关系 .基本公式 , 行程 =速度×时间 ;行程 ?时间 =速度 ;行程 ?速度 =时间要点 , 确定运动过程中的地址和方向。

相遇问题 , 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行程 ( 请写出其他公式 )追及问题 , 追及时间 =行程差 ?速度差 ( 写出其他公式 )主要方法 , 画线段图法基本题型 , 已知行程 ( 相遇行程、追及行程 ) 、时间 ( 相遇时间、追及时间 ) 、速度 ( 速度和、速度差 ) 中任意两个量 , 求第三个量。

相遇问题 :例 1、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第一次相遇后两车连续行驶,各自到1 达对方出发点后立刻返回,第二次相遇时离 B 地的距离是 AB全程的。

已知甲5 车在第一次相遇时行了120 千米。

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例2、甲、乙两车分别从A、B 两城同时相对开出,经过4 小时,甲车行了全程的 80%,乙车高出中点 35 千米,已知甲车比乙车每小时多行 10 千米。

问 A、B 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例 3、甲、乙和丙同时由东、西两城出发,甲、乙两人由东城到西城,甲步行每小时走 5 千米,乙骑自行车每小时行 15 千米,丙也骑自行车每小时 20 千米,已知丙在途中遇到乙后,又经过 1 小时才遇到甲,求东、西城相距多少千米 ,例 4、甲乙两站相距 470 千米,一列火车于中午 1 时从甲站出发,每小时行 52千米,另一列火车下午 2 时 30 分从乙站开出,下午 6 时两车相遇,求乙站开出的那辆火车的速度是多少 ,例 5、小李从 A 城到 B 城,速度是 50 千米 / 小时,小兰从 B 城到 A 城,速度是40 千米 / 小时。

两人同时出发,结果在距A、B 两城中点 10 千米处相遇。

求A、 B两城间的距离。

小学六年级奥数——行程问题

小学六年级奥数——行程问题

⼩学六年级奥数——⾏程问题第1节怎样学好⾏程问题?——从杯赛必考知识点说起⼀、从99.26%到100%!在各类数学竞赛试卷中,⾏程问题的考察⽐例达到了99.26%,重要性可想⽽知。

⽽在历届某杯赛邀请赛中,⽆论是初赛还是决赛,对于⾏程问题的考察⽐例为100%!很显然,⽆论是杯赛的初赛还是决赛,⾏程问题为必考点!并且在杯赛前三届决赛中⾏程问题都作为压轴题出现!⼆、为什么⼩学⽣⾏程问题普遍学不好?1、⾏程问题的题型多,综合变化多。

⾏程问题涉及的变化较多,有的涉及⼀个物体的运动,有的涉及多个物体的运动。

涉及两个物体运动的,⼜有“相向运动”(相遇问题)、“同向运动”(追及问题)和“相背运动”(相离问题)三种情况。

⾏程问题每⼀类型题的考察重点都不⼀样,往往将多种题型综合起来考察。

⽐如遇到相遇问题关键要抓住速度和,追击问题则要抓住速度差,流⽔⾏船中的相遇追及问题要注意跟⽔速⽆关等等。

2、⾏程问题要求学⽣对动态过程进⾏演绎和推理。

奥数中静态的知识学⽣很容易学会。

打个⽐⽅,⽐如数线段问题,学⽣掌握了⽅法,依葫芦画瓢就⾏。

⼀般情况,静态的奥数知识,学⽣只要理解了,就能容易做出来。

⾏程问题难就难在过程分析是动态的,甲⼄两个⼈从开始就在运动,整个过程来回跑。

学⽣对⽂字题描述的过程很难还原成对应的数学模型,不画图,习惯性的在脑海⾥分析运动过程。

还有的学⽣会⽤⼿指,⽤橡⽪模拟,转来转去往往把⾃⼰都兜晕了还是没有搞明⽩这个过程,更别说找出解题所需要的数量关系了。

三、⾏程问题“九⼤题型”与“五⼤⽅法”。

很多学⽣对⾏程问题的题型不太清楚,对⾏程问题的常⽤解法也不了解,那么我给⼤家归纳⼀下。

1、九⼤题型:⑴简单相遇追及问题;⑵多⼈相遇追及问题;⑶多次相遇追及问题;⑷变速变道问题;⑸⽕车过桥问题;⑹流⽔⾏船问题;⑺发车问题;⑻接送问题;⑼时钟问题。

2、五⼤⽅法:⑴公式法:包括⾏程基本公式、相遇公式、追及公式、流⽔⾏程公式、⽕车过桥公式,这种⽅法看似简单,其实也有很多技巧,使⽤公式不仅包括公式的原形,也包括公式的各种变形形式,⽽且有时条件不是直接给出的,这就需要对公式⾮常熟悉,可以推知需要的条件。

六年级行程问题的解题技巧

六年级行程问题的解题技巧

六年级行程问题的解题技巧一、基本公式1. 路程 = 速度×时间,即s = vt。

速度 = 路程÷时间,v=(s)/(t)。

时间 = 路程÷速度,t=(s)/(v)。

二、相遇问题1. 特点两个物体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最后相遇。

2. 公式总路程=(甲的速度 + 乙的速度)×相遇时间,即s=(v_1 + v_2)t。

3. 题目解析例: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

甲的速度是每小时5千米,乙的速度是每小时4千米,经过3小时两人相遇。

求A、B两地的距离。

解析:已知甲的速度v_1 = 5千米/小时,乙的速度v_2=4千米/小时,相遇时间t = 3小时。

根据相遇问题公式s=(v_1 + v_2)t=(5 + 4)×3=9×3 = 27千米,所以A、B 两地的距离是27千米。

三、追及问题1. 特点两个物体同向而行,速度快的物体追速度慢的物体。

2. 公式追及路程=(快的速度慢的速度)×追及时间,即s=(v_1 v_2)t(v_1> v_2)。

3. 题目解析例:甲、乙两人同向而行,甲的速度是每小时6千米,乙的速度是每小时4千米,开始时两人相距10千米。

问甲几小时能追上乙?解析:甲的速度v_1 = 6千米/小时,乙的速度v_2 = 4千米/小时,追及路程s=10千米。

根据追及问题公式t=(s)/(v_1 v_2)=(10)/(6 4)=(10)/(2)=5小时,所以甲5小时能追上乙。

四、环形跑道问题1. 相遇情况(同地反向出发)公式:环形跑道一圈的长度=(甲的速度+乙的速度)×相遇时间,即s=(v_1 +v_2)t。

题目解析:例:甲、乙两人在周长为400米的环形跑道上同时从同一点反向跑步,甲的速度是每秒5米,乙的速度是每秒3米,问经过多少秒两人第一次相遇?解析:已知环形跑道周长s = 400米,甲的速度v_1 = 5米/秒,乙的速度v_2 = 3米/秒。

行程问题的解题技巧和方法

行程问题的解题技巧和方法

行程问题的解题技巧和方法
行程问题是数学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它涉及到速度、时间、距离等基本概念。

在解题时,我们需要根据题目中所给出的信息,运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求解。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解题技巧和方法:
1. 基本公式法:行程问题的基本公式为:路程=速度×时间。

利用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很方便地求解各类行程问题。

2. 比例法:比例法是行程问题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如果题目中给出的比例关系正确,我们可以通过比例关系来求解问题。

3. 假设法:假设法适用于一些无法确定具体数值的行程问题。

通过假设一些数值,然后根据题目中给出的信息,进行分析推理,进而求解问题。

4. 方程法:方程法是行程问题中最常见的方法之一。

通过建立方程,我们可以将行程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然后通过解方程来求解答案。

5. 正反比法:正反比法适用于一些行程问题中的速度变化情况。

如果题目中给出的速度变化规律正确,我们可以通过正反比关系来求解问题。

6. 比例分配法:比例分配法适用于一些行程问题中的比例关系不正确,但可以分解成两个比例关系的情况。

通过比例分配,我们可以将问题转化为两个比例关系的问题,然后求解答案。

总之,行程问题的解题技巧和方法有很多种,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技巧的应用,这样才能在解题时更加从容自信。

行程问题的解题技巧和方法

行程问题的解题技巧和方法

行程问题的解题技巧和方法
行程问题是数学中常见的一种问题类型,通常应用于时间、速度、距离等方面。

解题时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解题技巧:
1. 建立方程
在解决行程问题时,可以根据题目所给出的条件,建立相应的方程式,来求解未知数。

例如,当我们知道两个物体在同一方向上移动时,可以运用公式:距离=速度×时间,建立方程,进而求出未知数。

2. 画图辅助解题
有些行程问题,尤其是多个物体同时移动时,画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题目意思,并且有利于我们找到解题的方法。

因此,在解题时,可以根据题目要求,画出相应的图形,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题目。

3. 分析速度、时间、距离之间的关系
在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和距离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当我们知道任意两项,都可以通过公式求出另一项。

因此,在解题时,可以尝试从速度、时间、距离之间的关系入手,找到解题的方法。

4. 求平均速度
有些题目中,物体在行程中可能有多个速度。

此时,我们可以求出平均速度来解决问题。

平均速度的公式是: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在求解平均速度时,我们需要注意速度的单位应该统一。

总之,解决行程问题需要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思维能力,灵活运用解题技巧和方法,精准地分析题目,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

行程问题解题技巧

行程问题解题技巧

行程问题解题技巧走走停停的要点及解题技巧一、行程问题里走走停停的题目应该怎么做1.画出速度和路程的图;2.要学会读图;3.每一个加速减速、匀速要分清楚,这有利于你的解题思路;4.要注意每一个行程之间的联系;二、学好行程问题的要诀行程问题可以说是难度最大的奥数专题;类型多:行程分类细,变化多,工程抓住工作效率和比例关系,而行程每个类型重点不一,因此没有一个关键点可以抓题目难:理解题目、动态演绎推理——静态知识容易学,动态分析需要较高的理解能力、逻辑分析和概括能力跨度大:从三年级到六年级都要学行程——四年的跨度,需要不断的复习巩固来加深理解、夯实基础那么想要学好行程问题,需要掌握哪些要诀呢要诀一:大部分题目有规律可依,要诀是"学透"基本公式要诀二:无规律的题目有"攻略",一画画图法二抓比例法、方程法竞赛考试中的行程题涉及到很多中数学方法和思想比如:假设法、比例、方程等的熟练运用,而这些方法和思想,都是小学奥数中最为经典并能考察孩子思维的专项;例1.甲乙两人同时从一条800环形跑道同向行驶,甲100米/分,乙80米/分,两人每跑200米休息1分钟,甲需多久第一次追上乙解答这样的题有三种情况:在乙休息结束时被追上、在休息过程中被追上和在行进中被追上;很显然首先考虑在休息结束时的时间最少,如果不行再考虑在休息过程中被追上,最后考虑行进中被追上;其中在休息结束时或者休息过程中被追上的情况必须考虑是否是在休息点追上的;由此首先考虑休息800÷200-1=3分钟的情况;甲就要比乙多休息3分钟,就相当于甲要追乙800+80×3=1040米,需要1040÷100-80=52分钟,52分钟甲行了52×100=5200米,刚好是在休息点追上的满足条件;行5200米要休息5200÷200-1=25分钟;因此甲需要52+25=77分钟第一次追上乙;例2.在400米环形跑道上,A、B两点的跑道相距200米,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点同时出发,按逆时针方向跑步,甲每秒跑7米,乙每秒跑5米,他们每人跑100米都停5秒.那么,甲追上乙需要多少秒解答这是传说中的“走走停停”的行程问题;这里分三种情况讨论休息的时间,第一、如果在行进中追上,甲比乙多休息10秒,第二,如果在乙休息结束的时候追上,甲比乙多休息5秒,第三,如果在休息过程中且又没有休息结束,那么甲比乙多休息的时间,就在这5~10秒之间;显然我们考虑的顺序是首先看是否在结束时追上,又是否在休息中追上,最后考虑在行进中追上;有了以上的分析,我们就可以来解答这个题了;我们假设在同一个地点,甲比乙晚出发的时间在200/7+5=235/7和200/7+10=270/7的之间,在以后的行程中,甲就要比乙少用这么多时间,由于甲行100米比乙少用100/5-100/7=40/7秒;继续讨论,因为270/7÷40/7不是整数,说明第一次追上不是在乙休息结束的时候追上的;因为在这个范围内有240/7÷40/7=6是整数,说明在乙休息的中追上的;即甲共行了6×100+200=800米,休息了7次,计算出时间就是800/7+7×5=149又2/7秒;注:这种方法不适于休息点不同的题,具有片面性;例1、快车和慢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开出,相向而行.经过5小时两车相遇.已知慢车从B到A用了小时,慢车到A停留半小时后返回.快车到B停留1小时后返回.问:两车从第一次相遇到再相遇共需多少时间解答画一张示意图:设C点是第一次相遇处.慢车从B到C用了5小时,从C到A用了=小时.我们把慢车半小时行程作为1个单位.B到C10个单位,C到A15个单位.慢车每小时走2个单位,快车每小时走3个单位.有了上面"取单位"准备后,下面很易计算了.慢车从C到A,再加停留半小时,共8小时.此时快车在何处呢去掉它在B停留1小时.快车行驶7小时,共行驶3×7=21单位.从B到C再往前一个单位到D点.离A点15-1=14单位.现在慢车从A,快车从D,同时出发共同行走14单位,相遇所需时间是14÷2+3=小时.慢车从C到A返回行驶至与快车相遇共用了++=小时.答:从第一相遇到再相遇共需10小时48分;例2、小轿车的速度比面包车速度每小时快6千米,小轿车和面包车同时从学校开出,沿着同一路线行驶,小轿车比面包车早10分钟到达城门,当面包车到达城门时,小轿车已离城门9千米,问学校到城门的距离是多少千米解答先计算,从学校开出,到面包车到达城门用了多少时间.此时,小轿车比面包车多走了9千米,而小轿车与面包车的速度差是6千米/小时,因此所用时间=9÷6=小时.小轿车比面包车早10分钟到达城门,面包车到达时,小轿车离城门9千米,说明小轿车的速度是面包车速度是 54-6=48千米/小时.城门离学校的距离是48×=72千米.答:学校到城门的距离是72千米.简单相遇的要点及解题技巧一、简单相遇问题的特点:二、1两个运动物体一般同时不同地或不同时不同地出发作相向运动.三、2在一定时间内,两个运动物体相遇;四、3相遇问题的解题要点:相遇所需时间=总路程÷速度和;五、解答相遇问题必须紧紧抓住"速度和"这个关键条件.主要数量关系是:六、二:简单相遇问题与追及问题的共同点:七、1是否同时出发八、2是否同地出发九、3方向:同向、背向、相向十、4方法:画图十一、三、简单相遇在解题时的入手点及需要注意的地方十二、相遇问题与速度和、路程和有关十三、1是否同时出发十四、2是否有返回条件十五、3是否和中点有关:判断相遇点位置十六、4是否是多次返回:按倍数关系走;十七、5一般条件下,入手点从"和"入手,但当条件与"差"有关时,就从差入手,再分析出时间,由此再得所需结果例1.两列对开的列车相遇,第一列车的车速为10米/秒,第二列车的车速为米/秒,第二列车的旅客发现第一列车在旁边开过时用了6秒,则第一列车的长度为多少米米米米解答D;解析:这里A,B两地的距离就为第一列车的长度,那么第一列车的长度为10+×6=135米;例2.甲、乙二人同时从相距60千米的两地同时相向而行,6小时相遇;如果二人每小时各多行1千米,那么他们相遇的地点距前次相遇点1千米;又知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快,乙原来的速度为千米/时千米/时千米/时千米/时解答B;解析:原来两人速度和为60÷6=10千米/时,现在两人相遇时间为60÷10+2=5小时,设原来乙的速度为X千米/时且乙的速度较慢,则5X+1=6X+1,解得X=4;注意:在解决这种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先判断谁的速度快;例 3.每天早上李刚定时离家上班,张大爷定时出家门散步,他们每天都相向而行且准时在途中相遇;有一天李刚因有事提早离家出门,所以他比平时早7分钟与张大爷相遇;已知李刚每分钟行70米,张大爷每分钟行40米,那么这一天李刚比平时早出门分钟;答案D;解析:设每天李刚走X分钟,张大爷走Y分钟相遇,李刚今天提前Z分钟离家出门,可列方程为70X+40Y=70×X+Z-7+40×Y-7,解得Z=11,故应选择D;抓住了,两地距离不变,列方程;例1.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在距B地54千米处相遇他们各自到达对方车站后立即返回原地,途中有在距A地42千米处相遇;求两次相遇地点的距离;解答设两次相遇地点的距离为x千米根据他们相遇时用的时间是相等的在距B地54千米处相遇时有:42+x/V甲=54/V乙在距A地42千米处相遇时有:542+x/V甲=x+422/V乙则42+x/54=108+x/x+84x2+72x-2304=0x-24x+96=0解得x=24,x=-96舍去所以两次相遇地点的距离为24千米;例2.在一次野外长跑比赛中,A、B两人同时从起点开始跑,A的速度为每秒3米,B的速度为每秒2米;途中,一辆汽车以每秒10米的速度迎面开来,在与A 相遇2分钟后,又遇B擦肩而过;问:当汽车与A擦肩而过时,A、B二人相距多远当汽车与B擦肩而过时,A、B二人相距多远解答当汽车与A擦肩而过、与B相向而行时,这道题可改编为:汽车与B相向而行,已知汽车每秒前进10米,B每秒前进2米,二者2分钟相遇,问两地相距多远非常容易的一道题,先将2分钟换算成120秒,然后按照公式速度和×时间=距离的方法,得到:﹙10+2﹚×120=1440米;即:当汽车与A擦肩而过时A、B二人相距1440米我们把第二问也简化以下;A、B二人赛跑,已知A在B前面1440米的地方,二人同向而行,又知A的速度是每秒3米,B的速度是每秒2米,跑了2分钟时﹙就是汽车从相遇A到相遇B 的时间﹚,两人相距多远我们已知开始跑时﹙即汽车与A相遇时﹚,两人本来就相距1440米,二人速度差为每秒1米﹙3-2﹚;汽车走了120秒,两人的距离就增加了120米﹙1×120﹚;那么,2分钟时,两人距离应为1560米﹙120+1440﹚;即:当汽车与B擦肩而过时,A、B二人相距1560米;多人行程的要点及解题技巧行程问题是小学奥数中难度系数比较高的一个模块,在小升初考试和各大奥数杯赛中都能见到行程问题的身影;行程问题中包括:火车过桥、流水行船、沿途数车、猎狗追兔、环形行程、多人行程等等;每一类问题都有自己的特点,解决方法也有所不同,但是,行程问题无论怎么变化,都离不开“三个量,三个关系”:这三个量是:路程s、速度v、时间t三个关系:1.简单行程:路程=速度×时间2.相遇问题:路程和=速度和×时间3.追击问题:路程差=速度差×时间牢牢把握住这三个量以及它们之间的三种关系,就会发现解决行程问题还是有很多方法可循的;如“多人行程问题”,实际最常见的是“三人行程”例:有甲、乙、丙三人同时同地出发,绕一个花圃行走,乙、丙二人同方向行走,甲与乙、丙相背而行;甲每分钟走40米,乙每分钟走38米,丙每分钟走36米;在途中,甲和乙相遇后3分钟和丙相遇;问:这个花圃的周长是多少米分析:这个三人行程的问题由两个相遇、一个追击组成,题目中所给的条件只有三个人的速度,以及一个“3分钟”的时间;第一个相遇:在3分钟的时间里,甲、丙的路程和为40+36×3=228米第一个追击:这228米是由于在开始到甲、乙相遇的时间里,乙、丙两人的速度差造成的, 是逆向的追击过程,可求出甲、乙相遇的时间为228÷38-36=114分钟第二个相遇:在114分钟里,甲、乙二人一起走完了全程所以花圃周长为40+38×114=8892米我们把这样一个抽象的三人行程问题分解为三个简单的问题,使解题思路更加清晰;总之,行程问题是重点,也是难点,更是锻炼思维的好工具;只要理解好“三个量”之间的“三个关系”,解决行程问题并非难事多人行程例题及答案一行程问题是小学奥数中难度系数比较高的一个模块,在小升初考试和各大奥数杯赛中都能见到行程问题的身影;多人行程---这类问题主要涉及的人数为3人,主要考察的问题就是求前两个人相遇或追及的时刻,第三个人的位置,解题的思路就是把三人问题转化为寻找两两人之间的关系;例1.甲乙丙三人同时从东村去西村,甲骑自行车每小时比乙快12公里,比丙快15公里,甲行小时到达西村后立刻返回;在距西村30公里处和乙相聚,问:丙行了多长时间和甲相遇答案一:设乙每小时行x公里,则甲为x+12,丙为x-15+12=x-312=x+122x=9甲为21公里,丙为6公里,212/21+6=小时丙行了小时和甲相遇答案二:在距西村30公里处和乙相聚,则甲比乙多走60公里,而甲骑自行车每小时比乙快12公里,所以,甲乙相聚时所用时间是60/12=5小时,所以甲从西村到和乙相聚用了=小时,所以,甲速是:30/=20公里/小时,所以,丙速是:20-15=5公里/小时,东村到西村的距离是:20=70公里,所以,甲丙相遇时间是:270/20+5=小时例2.难度:高难度甲、乙、丙三辆车同时从A地出发到B地去,甲、乙两车的速度分别为60千米/时和48千米/时;有一辆迎面开来的卡车分别在他们出发后6时、7时、8时先后与甲、乙、丙三辆车相遇;求丙车的速度;解答解题思路:多人相遇问题要转化成两两之间的问题,咱们的相遇和追击公式也是研究的两者;另外ST图也是很关键第一步:当甲经过6小时与卡车相遇时,乙也走了6小时,甲比乙多走了660-486=72千米;这也是现在乙车与卡车的距离第二步:接上一步,乙与卡车接着走1小时相遇,所以卡车的速度为72-481=24第三步:综上整体看问题可以求出全程为:60+246=504或48+247=504第四步:收官之战:5048-24=39千米注意事项:画图时,要标上时间,并且多人要同时标,以防思路错乱例3.难度:高难度李华步行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从学校出发到千米外的冬令营报到;小时后,营地老师闻讯前来迎接,每小时比李华多走千米,又经过了小时,张明从学校骑车去营地报到;结果3人同时在途中某地相遇;问:张明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解答老师出发时和李华相距×=千米,再过÷4+4+=2小时相遇,相遇地点距学校2×4+2=10千米,张明行驶的时间为小时,因此张明的速度为10÷=20千米/时;多人行程例题及答案二例1. AB两地相距30千米,甲乙丙三人同时从A到B,而且要求同时到达;现在有两辆自行车,但不许带人,但可以将自行车放在中途某处,后来的人可以接着骑;已知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为每小时20千米,甲步行的速度是每小时5千米,乙和丙每小时4千米,那么三人需要多少小时可以同时到达解答因为乙丙步行速度相等,所以他们两人步行路程和骑车路程应该是相等的;对于甲因为他步行速度快一些,所以骑车路程少一点,步行路程多一些;现在考虑甲和乙丙步行路程的距离;甲多步行1千米要用1/5小时,乙多骑车1千米用1/20小时,甲多用1/5-1/20=3/20小时;甲步行1千米比乙少用1/4-1/5=1/20小时;,所以甲比乙多步行的路程是乙步行路程的:1/20/3/20=1/3.这样设乙丙步行路程为3份,甲步行4份;如下图安排:这样甲骑车行骑车的3/5,步行2/5.所以时间为:303/5/20+302/5/5=小时;例2. 有甲、乙、丙三人同时同地出发,绕一个花圃行走,乙、丙二人同方向行走,甲与乙、丙相背而行;甲每分钟走40米,乙每分钟走38米,丙每分钟走36米;在途中,甲和乙相遇后3分钟和丙相遇;问:这个花圃的周长是多少米解答这个三人行程的问题由两个相遇、一个追击组成,题目中所给的条件只有三个人的速度,以及一个“3分钟”的时间;第一个相遇:在3分钟的时间里,甲、丙的路程和为40+36×3=228米第一个追击:这228米是由于在开始到甲、乙相遇的时间里,乙、丙两人的速度差造成的,是逆向的追击过程,可求出甲、乙相遇的时间为228÷38-36=114分钟第二个相遇:在114分钟里,甲、乙二人一起走完了全程所以花圃周长为40+38×114=8892米我们把这样一个抽象的三人行程问题分解为三个简单的问题,使解题思路更加清晰;总之,行程问题是重点,也是难点,更是锻炼思维的好工具;只要理解好“三个量”之间的“三个关系”,解决行程问题并非难事二次相遇的要点及解题技巧一、概念:二、两个运动物体作相向运动或在环形跑道上作背向运动,随着时间的发展,必然面对面地相遇,这类问题叫做相遇问题;三、二、特点:四、它的特点是两个运动物体共同走完整个路程;五、小学数学教材中的行程问题,一般是指相遇问题;六、三、类型:七、相遇问题根据数量关系可分成三种类型:求路程,求相遇时间,求速度;八、四、三者的基本关系及公式:九、它们的基本关系式如下:十、总路程=甲速+乙速×相遇时间十一、相遇时间=总路程÷甲速+乙速十二、另一个速度=甲乙速度和-已知的一个速度答题思路点拨:甲从A地出发,乙从B地出发相向而行,两人在C地相遇,相遇后甲继续走到B地后返回,乙继续走到A地后返回,第二次在D地相遇;一般知道AC和AD的距离,主要抓住第二次相遇时走的路程是第一次相遇时走的路程的两倍;例1.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在距B地54千米处相遇,它们各自到达对方车站后立即返回,在距A地42千米处相遇;请问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解答A;解析:设两地相距x千米,由题可知,第一次相遇两车共走了x,第二次相遇两车共走了2x,由于速度不变,所以,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走的路程分别为第一次相遇的二倍,即54×2=x-54+42,得出x=120;例2.两汽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在离A城52千米处相遇,到达对方城市后立即以原速沿原路返回,在离A城44千米处相遇;两城市相距千米解答D;解析:第一次相遇时两车共走一个全程,第二次相遇时两车共走了两个全程,从A城出发的汽车在第二次相遇时走了52×2=104千米,从B城出发的汽车走了52+44=94千米,故两城间距离为104+96÷2=100千米;绕圈问题:例3.在一个圆形跑道上,甲从A点、乙从B点同时出发反向而行,8分钟后两人相遇,再过6分钟甲到B点,又过10分钟两人再次相遇,则甲环行一周需要A.24分钟 B.26分钟 C.28分钟 D.30分钟解答C;解析:甲、乙两人从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用了6+10=16分钟;也就是说,两人16分钟走一圈;从出发到两人第一次相遇用了8分钟,所以两人共走半圈,即从A到B是半圈,甲从A到B用了8+6=14分钟,故甲环行一周需要14×2=28分钟;也是一个倍数关系;例1.两辆汽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一辆汽车每小时行56千米,另一辆汽车每小时行63千米,经过4小时后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适于五年级程度解答两辆汽车从同时相对开出到相遇各行4小时;一辆汽车的速度乘以它行驶的时间,就是它行驶的路程;另一辆汽车的速度乘以它行驶的时间,就是这辆汽车行驶的路程;两车行驶路程之和,就是两地距离;56×4=224千米63×4=252千米224+252=476千米综合算式:56×4+63×4=224+252=476千米答:甲乙两地相距476千米;例2.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480千米的两个城市出发,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驶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驶42千米;5小时后,两列火车相距多少千米适于五年级程度解:此题的答案不能直接求出,先求出两车5小时共行多远后,从两地的距离480千米中,减去两车5小时共行的路程,所得就是两车的距离;480-40+42×5=480-82×5=480-410=70千米答:5小时后两列火车相距70千米;例3.两列火车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对面开来,第一列火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第二列火车每小时行驶55千米;两车相遇时,第一列火车比第二列火车多行了20千米;求甲、乙两地间的距离;适于五年级程度解:两车相遇时,两车的路程差是20千米;出现路程差的原因是两车行驶的速度不同,第一列火车每小时比第二列火车多行60-55千米;由此可求出两车相遇的时间,进而求出甲、乙两地间的距离;60+55×20÷60-55=115×20÷5=460千米答:甲、乙两地间的距离为460千米;追及问题的要点及解题技巧一、多人相遇追及问题的概念及公式多人相遇追及问题,即在同一直线上,3个或3个以上的对象之间的相遇追及问题;所有行程问题都是围绕""这一条基本关系式展开的,比如我们遇到的两大典型行程题相遇问题和追及问题的本质也是这三个量之间的关系转化.由此还可以得到如下两条关系式:多人相遇与追及问题虽然较复杂,但只要抓住这两条公式,逐步表征题目中所涉及的数量,问题即可迎刃而解.二、多次相遇追及问题的解题思路所有行程问题都是围绕""这一条基本关系式展开的,多人相遇与追及问题虽然较复杂,但只要抓住这个公式,逐步表征题目中所涉及的数量,问题即可迎刃而解.多次相遇与全程的关系1.两地相向出发:第1次相遇,共走1个全程;第2次相遇,共走3个全程;第3次相遇,共走5个全程;…………,………………;第N次相遇,共走2N-1个全程;注意:除了第1次,剩下的次与次之间都是2个全程;即甲第1次如果走了N 米,以后每次都走2N米;2.同地同向出发:第1次相遇,共走2个全程;第2次相遇,共走4个全程;第3次相遇,共走6个全程;…………,………………;第N次相遇,共走2N个全程;3、多人多次相遇追及的解题关键多次相遇追及的解题关键几个全程多人相遇追及的解题关键路程差火车过桥的要点及解题技巧一、什么是过桥问题火车过桥问题是行程问题的一种,也有路程、速度与时间之间的数量关系,同时还涉及车长、桥长等问题;基本数量关系是火车速度×时间=车长+桥长二、关于火车过桥问题的三种题型:1基本题型:这类问题需要注意两点:火车车长记入总路程;重点是车尾:火车与人擦肩而过,即车尾离人而去;如:火车通过一条长1140米的桥梁用了50秒,火车穿过1980米的隧道用了80秒,求这列火车的速度和车长;过桥问题一列火车通过800米的桥需55秒,通过500米的隧道需40秒;问该列车与另一列长384、每秒钟行18米的列车迎面错车需要多少秒钟火车相遇2错车或者超车:看哪辆车经过,路程和或差就是哪辆车的车长如:快、慢两列火车相向而行,快车的车长是50米,慢车的车长是80米,快车的速度是慢车的2倍,如果坐在慢车的人见快车驶过窗口的时间是5秒,那么,坐在快车的人见慢车驶过窗口的时间是多少3综合题:用车长求出速度;虽然不知道总路程,但是可以求出某两个时刻间两人或车之间的路程关系如:铁路旁有一条小路,一列长为110米的火车以每小时30千米的速度向南驶去,8点时追上向南行走的一名军人,15秒后离他而去,8点6分迎面遇到一个向北走的农民,12秒后离开这个农民;问军人与农民何时相遇例1.一列火车长150米,每秒钟行19米;全车通过长800米的大桥,需要多少时间解答列车过桥,就是从车头上桥到车尾离桥止;车尾经过的距离=车长+桥长,车尾行驶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用车长与桥长和除以车速;解:800+150÷19=50秒答:全车通过长800米的大桥,需要50秒;例2.一列火车长200米,以每秒8米的速度通过一条隧道,从车头进洞到车尾离洞,一共用了40秒;这条隧道长多少米解答先求出车长与隧道长的和,然后求出隧道长;火车从车头进洞到车尾离洞,共走车长+隧道长;这段路程是以每秒8米的速度行了40秒;解:1火车40秒所行路程:8×40=320米2隧道长度:320-200=120米答:这条隧道长120米;例3.一列火车长119米,它以每秒15米的速度行驶,小华以每秒2米的速度从对面走来,经过几秒钟后火车从小华身边通过解答本题是求火车车头与小华相遇时到车尾与小华相遇时经过的时间;依题意,必须要知道火车车头与小华相遇时,车尾与小华的距离、火车与小华的速度和;解:1火车与小华的速度和:15+2=17米/秒2相距距离就是一个火车车长:119米3经过时间:119÷17=7秒答:经过7秒钟后火车从小华身边通过;例1.某列车通过250米长的隧道用25秒,通过210米的铁桥用23秒,该列车与另一列长320米,速度为每小时行千米的火车错车时需要秒;解答火车过桥问题公式:车长+桥长/火车车速=火车过桥时间速度为每小时行千米的火车,每秒的速度为18米/秒,某列车通过250米长的隧道用25秒,通过210米的铁桥用23秒,则该火车车速为:250-210/25-23=20米/秒路程差除以时间差等于火车车速.该火车车长为:2025-250=250米。

数学行程问题解题技巧

数学行程问题解题技巧

数学行程问题解题技巧数学行程问题是中小学数学中常见的一类问题,主要涉及物体在直线或曲线上运动的相关计算。

解决这类问题需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

下面,我将为您详细介绍数学行程问题的解题技巧。

一、理解题意,明确问题解决数学行程问题的第一步是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明确需要求解的问题。

注意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如:速度、时间、路程、起点、终点等。

二、建立数学模型根据题目描述,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对于直线运动,通常使用公式:路程= 速度× 时间;对于曲线运动,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求解。

三、解题技巧1.匀速直线运动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保持不变。

解题时,只需使用路程= 速度× 时间这个公式即可。

例题:小明骑自行车以每小时15公里的速度行驶,问3小时后他行驶了多少公里?解答:路程= 速度× 时间= 15公里/小时× 3小时= 45公里2.非匀速直线运动在非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随时间变化。

此时,需要求出平均速度,然后使用路程= 平均速度× 时间求解。

例题: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加速,加速度为2米/秒,求5秒后汽车行驶的距离。

解答:首先求出5秒末的速度:v = at = 2米/秒× 5秒= 10米/秒然后求出平均速度:v_avg = (初速度+ 末速度) / 2 = (0 + 10) / 2 = 5米/秒最后求出路程:s = v_avg × t = 5米/秒× 5秒= 25米3.曲线运动曲线运动的问题较为复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通常,可以采用微元法或图像法求解。

四、检查答案,确保正确完成解题过程后,不要急于提交答案,要检查计算过程和结果是否正确,确保无误。

总结:数学行程问题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掌握了解题技巧,就能迎刃而解。

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理解题意、建立数学模型、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并检查答案。

小学奥数“行程问题”类型归纳及解题技巧总结

小学奥数“行程问题”类型归纳及解题技巧总结

小学奥数“行程问题”类型归纳及解题技巧总结“行程问题”主要类型归纳一、直线型(1)两岸型:第n次迎面碰头相遇,两人的路程和是(2n-1)S。

第n次背面追及相遇,两人的路程差是(2n-1)S。

(2)单岸型:第n次迎面碰头相遇,两人的路程和为2ns。

第n次背面追及相遇,两人的路程差为2ns。

二、环型环型主要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甲、乙两人同地同时反向迎面相遇(不可能背面相遇),一种是甲、乙两人同地同时同向背面追及相遇(不可能迎面相遇)。

“行程问题”解题技巧总结一、直线型直线型多次相遇问题宏观上分“两岸型”和“单岸型”两种。

“两岸型”是指甲、乙两人从路的两端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单岸型”是指甲、乙两人从路的一端同时出发同向而行。

现在分开向大家一一介绍:(一)两岸型两岸型甲、乙两人相遇分两种情况,可以是迎面碰头相遇,也可以是背面追及相遇。

题干如果没有明确说明是哪种相遇,考生对两种情况均应做出思考。

1、迎面碰头相遇:如下图,甲、乙两人从A、B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第一次迎面相遇在a处,(为清楚表示两人走的路程,将两人的路线分开画出)则共走了1个全程,到达对岸b后两人转向第二次迎面相遇在c处,共走了3个全程,则从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走过的路程是第一次相遇的2倍。

之后的每次相遇都多走了2个全程。

所以第三次相遇共走了5个全程,依次类推得出:第n次相遇两人走的路程和为(2n-1)S,S为全程。

而第二次相遇多走的路程是第一次相遇的2倍,分开看每个人都是2倍关系,经常可以用这个2倍关系解题。

即对于甲和乙而言从a到c走过的路程是从起点到a的2倍。

相遇次数全程个数再走全程数1 1 12 3 23 5 24 7 2………n 2n-1 22、背面追及相遇与迎面相遇类似,背面相遇同样是甲、乙两人从A、B两地同时出发,如下图,此时可假设全程为4份,甲1分钟走1份,乙1分钟走5份。

则第一次背面追及相遇在a处,再经过1分钟,两人在b处迎面相遇,到第3分钟,甲走3份,乙走15份,两人在c处相遇。

六年级行程问题奥数

六年级行程问题奥数

第七讲行程问题一知识点拨:发车问题1、一般间隔发车问题;用3个公式迅速作答;汽车间距=汽车速度+行人速度×相遇事件时间间隔汽车间距=汽车速度-行人速度×追及事件时间间隔汽车间距=汽车速度×汽车发车时间间隔2、求到达目的地后相遇和追及的公共汽车的辆数;标准方法是:画图——尽可能多的列3个好使公式——结合s全程=v×t-结合植树问题数数;(3)当出现多次相遇和追及问题——柳卡火车过桥火车过桥问题常用方法⑴火车过桥时间是指从车头上桥起到车尾离桥所用的时间,因此火车的路程是桥长与车身长度之和.⑵火车与人错身时,忽略人本身的长度,两者路程和为火车本身长度;火车与火车错身时,两者路程和则为两车身长度之和.⑶火车与火车上的人错身时,只要认为人具备所在火车的速度,而忽略本身的长度,那么他所看到的错车的相应路程仍只是对面火车的长度.对于火车过桥、火车和人相遇、火车追及人、以及火车和火车之间的相遇、追及等等这几种类型的题目,在分析题目的时候一定得结合着图来进行. 接送问题根据校车速度来回不同、班级速度不同班不同速、班数是否变化分类为四种常见题型:1车速不变-班速不变-班数2个最常见2车速不变-班速不变-班数多个3车速不变-班速变-班数2个4车速变-班速不变-班数2个标准解法:画图+列3个式子1、总时间=一个队伍坐车的时间+这个队伍步行的时间;2、班车走的总路程;3、一个队伍步行的时间=班车同时出发后回来接它的时间;时钟问题:时钟问题可以看做是一个特殊的圆形轨道上2人追及问题,不过这里的两个“人”分别是时钟的分针和时针;时钟问题有别于其他行程问题是因为它的速度和总路程的度量方式不再是常规的米每秒或者千米每小时,而是2个指针“每分钟走多少角度”或者“每分钟走多少小格”;流水行船问题中的相遇与追及①两只船在河流中相遇问题,当甲、乙两船甲在上游、乙在下游在江河里相向开出:甲船顺水速度+乙船逆水速度=甲船速+水速+乙船速-水速=甲船船速+乙船船速②同样道理,如果两只船,同向运动,一只船追上另一只船所用的时间,与水速无关.甲船顺水速度-乙船顺水速度=甲船速+水速-乙船速+水速=甲船速-乙船速也有:甲船逆水速度-乙船逆水速度=甲船速-水速-乙船速-水速=甲船速-乙船速.说明:两船在水中的相遇与追及问题同静水中的及两车在陆地上的相遇与追及问题一样,与水速没有关系.例题精讲:模块一发车问题【例 1】某停车场有10辆出租汽车,第一辆出租汽车出发后,每隔4分钟,有一辆出租汽车开出.在第一辆出租汽车开出2分钟后,有一辆出租汽车进场.以后每隔6分钟有一辆出租汽车回场.回场的出租汽车,在原有的10辆出租汽车之后又依次每隔4分钟开出一辆,问:从第一辆出租汽车开出后,经过多少时间,停车场就没有出租汽车了【解析】这个题可以简单的找规律求解【解析】时间车辆【解析】4分钟9辆【解析】6分钟10辆【解析】8分钟9辆【解析】12分钟9辆16分钟8辆18分钟9辆20分钟8辆24分钟8辆由此可以看出:每12分钟就减少一辆车,但该题需要注意的是:到了剩下一辆的时候是不符合这种规律的到了129=108分钟的时候,剩下一辆车,这时再经过4分钟车厂恰好没有车了,所以第112分钟时就没有车辆了,但题目中问从第一辆出租汽车开出后,所以应该为108分钟; 【例 2】某人沿着电车道旁的便道以每小时4.5千米的速度步行,每7.2分钟有一辆电车迎面开过,每12分钟有一辆电车从后面追过,如果电车按相等的时间间隔以同一速度不停地往返运行.问:电车的速度是多少电车之间的时间间隔是多少【解析】设电车的速度为每分钟x米.人的速度为每小时4.5千米,相当于每分钟75米.根据题意可列方程如下:()()757.27512x x +⨯=-⨯,解得300x =,即电车的速度为每分钟300米,相当于每小时18千米.相同方向的两辆电车之间的距离为:()30075122700-⨯=米,所以电车之间的时间间隔为:27003009÷=分钟.【巩固】 某人以匀速行走在一条公路上,公路的前后两端每隔相同的时间发一辆公共汽车.他发现每隔15分钟有一辆公共汽车追上他;每隔10分钟有一辆公共汽车迎面驶来擦身而过.问公共汽车每隔多少分钟发车一辆【解析】 这类问题一般要求两个基本量:相邻两电车间距离、电车的速度;是人与电车的相遇与追及问题,他们的路程和差即为相邻两车间距离,设两车之间相距S ,根据公式得()10min S V V =+⨯人车,50712.55x x -+=,那么6(6)3(3)x t y x t y --=+-,解得2(3)3x t y =-,所以发车间隔T =2.5 2.53(3)x y x t y +=+-【巩固】 某人沿电车线路行走,每12分钟有一辆电车从后面追上,每4分钟有一辆电车迎面开来.假设两个起点站的发车间隔是相同的,求这个发车间隔.【解析】 设电车的速度为a ,行人的速度为b ,因为每辆电车之间的距离为定值,设为l .由电车能在12分钟追上行人l 的距离知,(21)x t y =-; 由电车能在4分钟能与行人共同走过l 的距离知,112 ,所以有l =12a -b =4a +b ,有a =2b ,即电车的速度是行人步行速度的2倍;那么l =4a +b =6a ,则发车间隔上:1650(1)541211÷-=.即发车间隔为6分钟. 【例 3】 一条公路上,有一个骑车人和一个步行人,骑车人速度是步行人速度的3倍,每隔6分钟有一辆公共汽车超过步行人,每隔10分钟有一辆公共汽车超过骑车人,如果公共汽车始发站发车的时间间隔保持不变,那么间隔几分钟发一辆公共汽车【解析】 要求汽车的发车时间间隔,只要求出汽车的速度和相邻两汽车之间的距离就可以了,但题目没有直接告诉我们这两个条件,如何求出这两个量呢由题可知:相邻两汽车之间的距离以下简称间隔距离是不变的,当一辆公共汽车超过步行人时,紧接着下一辆公共汽车与步行人之间的距离就是间隔距离,每隔6分钟就有一辆汽车超过步行人,这就是说:当一辆汽车超过步行人时,下一辆汽车要用6分钟才能追上步行人,汽车与行人的路程差就是相邻两汽车的间隔距离;对于骑车人可作同样的分析.因此,如果我们把汽车的速度记作V汽,骑车人的速度为V自,步行人的速度为V人单位都是米/分钟,则:间隔距离=V汽-V人×6米,间隔距离=V汽-V自×10米,V自=3V人;综合上面的三个式子,可得:V汽=6V 人,即V人=1/6V汽,则:间隔距离=V汽-1/6V汽×6=5V汽米所以,汽车的发车时间间隔就等于:间隔距离÷V汽=5V汽米÷V汽米/分钟=5分钟;【巩固】从电车总站每隔一定时间开出一辆电车;甲与乙两人在一条街上沿着同一方向步行;甲每分钟步行82米,每隔10分钟遇上一辆迎面开来的电车;乙每分钟步行60米,每隔10分15秒遇上迎面开来的一辆电车;那么电车总站每隔多少分钟开出一辆电车【解析】这类问题一般要求两个基本量:相邻两电车间距离、电车的速度;甲与电车属于相遇问题,他们的路程和即为相邻两车间距离,根据公式得65411,类似可得65(1210)6054651111-⨯-=,那么56511,即112,解得54米/分,因此发车间隔为9020÷820=11分钟;【例 4】甲城的车站总是以20分钟的时间间隔向乙城发车,甲乙两城之间既有平路又有上坡和下坡,车辆包括自行车上坡和下坡的速度分别是平路上的80%和120%,有一名学生从乙城骑车去甲城,已知该学生平路上的骑车速度是汽车在平路上速度的四分之一,那么这位学生骑车的学生在平路、上坡、下坡时每隔多少分钟遇到一辆汽车【解析】先看平路上的情况,汽车每分钟行驶汽车平路上汽车间隔的1/20,那么每分钟自行车在平路上行驶汽车平路上间隔的1/80,所以在平路上自行车与汽车每分钟合走汽车平路上间隔的1/20+1/80=1/16,所以该学生每隔16分钟遇到一辆汽车,对于上坡、下坡的情况同样用这种方法考虑,三种情况中该学生都是每隔16分钟遇到一辆汽车.【例 5】甲、乙两地是电车始发站,每隔一定时间两地同时各发出一辆电车,小张和小王分别骑车从甲、乙两地出发,相向而行.每辆电车都隔4分钟遇到迎面开来的一辆电车;小张每隔5分钟遇到迎面开来的一辆电车;小王每隔6分钟遇到迎面开来的一辆电车.已知电车行驶全程是56分钟,那么小张与小王在途中相遇时他们已行走了分钟.【解析】由题意可知,两辆电车之间的距离10电车行8分钟的路程每辆电车都隔4分钟遇到迎面开来的一辆电车10电车行5分钟的路程1小张行5分钟的路程24电车行6分钟的路程72小王行6分钟的路程由此可得,小张速度是电车速度的10,小王速度是电车速度的12,小张与小王的速度和是电车速度的10,所以他们合走完全程所用的时间为电车行驶全程所用时间的12,即53分钟,所以小张与小王在途中相遇时他们已行走了60分钟.【例 6】小峰骑自行车去小宝家聚会,一路上小峰注意到,每隔9分钟就有一辆公交车从后方超越小峰,小峰骑车到半路,车坏了,小峰只好打的去小宝家,这时小峰又发现出租车也是每隔9分钟超越一辆公交车,已知出租车的速度是小峰骑车速度的5倍,那么如果公交车的发车时间间隔和行驶速度固定的话,公交车的发车时间间隔为多少分钟【解析】间隔距离=公交速度-骑车速度×9分钟;间隔距离=出租车速度-公交速度×9分钟所以,公交速度-骑车速度=出租车速度-公交速度;公交速度=骑车速度+出租车速度/2=3×骑车速度.由此可知,间隔距离=公交速度-骑车速度×9分钟=2×骑车速度×9分钟=3×骑车速度×6分钟=公交速度×6分钟. 所以公交车站每隔6分钟发一辆公交车.【例 7】某人乘坐观光游船沿顺流方向从A港到B港;发现每隔40分钟就有一艘货船从后面追上游船,每隔20分钟就会有一艘货船迎面开过,已知A、B两港间货船的发船间隔时间相同,且船在净水中的速度相同,均是水速的7倍,那么货船发出的时间间隔是__________分钟; 【解析】由于间隔时间相同,设顺水两货船之间的距离为“1”,逆水两货船之间的距离为7-1÷7+1=3/4;所以,货船顺水速度-游船顺水速度=1/40,即货船静水速度-游船静水速度=1/4,货船逆水速度+游船顺水速度=3/4×1/20=3/80,即货船静水速度+游船静水速度=3/80,可以求得货船静水速度是1/40+3/80÷2=1/32,货船顺水速度是1/32×1+1/7=1/28,所以货船的发出间隔时间是1÷1/28=28分钟;模块二火车过桥【例 8】小李在铁路旁边沿铁路方向的公路上散步,他散步的速度是 1.5 米/秒,这时迎面开来一列火车,从车头到车尾经过他身旁共用了20秒.已知火车全长 390米,求火车的速度.答案18米/秒【例 9】小英和小敏为了测量飞驶而过的火车速度和车身长,他们拿了两块跑表.小英用一块表记下了火车从她面前通过所花的时间是15秒;小敏用另一块表记下了从车头过第一根电线杆到车尾过第二根电线杆所花的时间是20秒.已知两电线杆之间的距离是100米.你能帮助小英和小敏算出火车的全长和时速吗【解析】火车的时速是:100÷20-15×60×60=72000米/小时,车身长是:20×15=300米【例 10】列车通过 250 米的隧道用 25秒,通过 210 米长的隧道用 23秒.又知列车的前方有一辆与它同向行驶的货车,货车车身长320米,速度为每秒17米.列车与货车从相遇到相离需要多少秒【解析】列车的速度是250-210÷25-23 =20米/秒,列车的车身长:20×25-250 =250米.列车与货车从相遇到相离的路程差为两车车长,根据路程差速度差追击时间,可得列车与货车从相遇到相离所用时间为:250+320÷20-17= 190秒.【例 11】某列车通过250米长的隧道用25秒,通过210米长的隧道用23秒,若该列车与另一列长150米.时速为72千米的列车相遇,错车而过需要几秒钟【解析】根据另一个列车每小时走72千米,所以,它的速度为:72000÷3600=20米/秒,某列车的速度为:25O-210÷25-23=40÷2=20米/秒某列车的车长为:20×25-250=500-250=250米,两列车的错车时间为:250+150÷20+20=400÷40=10秒;【例 12】李云靠窗坐在一列时速 60千米的火车里,看到一辆有 30节车厢的货车迎面驶来,当货车车头经过窗口时,他开始计时,直到最后一节车厢驶过窗口时,所计的时间是18秒.已知货车车厢长15.8米,车厢间距1.2 米,货车车头长10米.问货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少【解析】本题中从货车车头经过窗口开始计算到货车最后一节车厢驶过窗口,相当于一个相遇问题,总路程为货车的车长.货车总长为:×30+×30+10÷1000 = 千米,【解析】火车行进的距离为:60×18/3600= 千米,【解析】货车行进的距离为:-=千米,【解析】货车的速度为:÷18/3600=44千米/时.【例 13】铁路旁的一条与铁路平行的小路上,有一行人与骑车人同时向南行进,行人速度为3.6千米/时,骑车人速度为10.8千米/时,这时有一列火车从他们背后开过来,火车通过行人用22秒,通过骑车人用26秒,这列火车的车身总长是多少【解析】行人的速度为3.6千米/时=1米/秒,骑车人的速度为10.8千米/时=3米/秒;火车的车身长度既等于火车车尾与行人的路程差,也等于火车车尾与骑车人的路程差;如果设火车的速度为x米/秒,那么火车的车身长度可表示为x-1×22或x-3×26,由此不难列出方程;法一:设这列火车的速度是x米/秒,依题意列方程,得x-1×22=x-3×26;解得x=14;所以火车的车身长为:14-1×22=286米;法二:直接设火车的车长是x, 那么等量关系就在于火车的速度上;可得:x/26+3=x/22+1这样直接也可以x=286米法三:既然是路程相同我们同样可以利用速度和时间成反比来解决;两次的追及时间比是:22:26=11:13,所以可得:V车-1:V 车-3=13:11,可得V车=14米/秒,所以火车的车长是14-1×22=286米【例 14】一列长110米的火车以每小时30千米的速度向北缓缓驶去,铁路旁一条小路上,一位工人也正向北步行;14时10分时火车追上这位工人,15秒后离开;14时16分迎面遇到一个向南走的学生,12秒后离开这个学生;问:工人与学生将在何时相遇【解析】工人速度是每小时15/3600=3.6千米学生速度是每小时0.11/12/3600-30=3千米14时16分到两人相遇需要时间6/60/+3=小时=24分钟14时16分+24分=14时40分【例 15】同方向行驶的火车,快车每秒行30米,慢车每秒行22米;如果从辆车头对齐开始算,则行24秒后快车超过慢车,如果从辆车尾对齐开始算,则行28秒后快车超过慢车;快车长多少米,满车长多少米【解析】快车每秒行30米,慢车每秒行22米;如果从辆车头对齐开始算,则行24秒后快车超过慢车,每秒快8米,24秒快出来的就是快车的车长192m,如果从辆车尾对齐开始算,则行28秒后快车超过慢车那么看来这个慢车比快车车长,长多少呢长得就是快车这4秒内比慢车多跑的路程啊4×8=32,所以慢车224.【例 16】两列火车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3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4千米.两车错车时,甲车上一乘客发现:从乙车车头经过他的车窗时开始到乙车车尾经过他的车窗共用了14秒,求乙车的车长.【解析】首先应统一单位:甲车的速度是每秒钟36000÷3600=10米,乙车的速度是每秒钟54000÷3600=15米.此题中甲车上的乘客实际上是以甲车的速度在和乙车相遇;更具体的说是和乙车的车尾相遇;路程和就是乙车的车长;这样理解后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相遇问题;10+15×14=350米,所以乙车的车长为350米.【例 17】 在双轨铁道上,速度为54千米/小时的货车10时到达铁桥,10时1分24秒完全通过铁桥,后来一列速度为72千米/小时的列车,10时12分到达铁桥,10时12分53秒完全通过铁桥,10时48分56秒列车完全超过在前面行使的货车.求货车、列车和铁桥的长度各是多少米【解析】 先统一单位:54千米/小时15=米/秒,72千米/小时20=米/秒,1分24秒84=秒,48分56秒12-分36=分56秒2216=秒.货车的过桥路程等于货车与铁桥的长度之和,为:15841260⨯=米; 列车的过桥路程等于列车与铁桥的长度之和,为:20531060⨯=米. 考虑列车与货车的追及问题,货车10时到达铁桥,列车10时12分到达铁桥,在列车到达铁桥时,货车已向前行进了12分钟720秒,从这一刻开始列车开始追赶货车,经过2216秒的时间完全超过货车,这一过程中追及的路程为货车12分钟走的路程加上列车的车长,所以列车的长度为()2015221615720280-⨯-⨯=米,那么铁桥的长度为1060280780-=米,货车的长度为1260780480-=米.【例 18】 一条单线铁路上有A ,B ,C ,D ,E 5个车站,它们之间的路程如图所示单位:千米.两列火车同时从A ,E 两站相对开出,从A 站开出的每小时行60千米,从E 站开出的每小时行50千米.由于单线铁路上只有车站才铺有停车的轨道,要使对面开来的列车通过,必须在车站停车,才能让开行车轨道.因此,应安排哪个站相遇,才能使停车等候的时间最短.先到这一站的那一列火车至少需要停车多少分钟两列火车同时从A ,E 两站相对开出,假设途中都不停.可求出两车相遇的地点,从而知道应在哪一个车站停车等待时间最短. 从图中可知,AE 的距离是:225+25+15+230=495千米 B E C A D 225千米 25千米15千米 230千米两车相遇所用的时间是:495÷60+50=小时相遇处距A站的距离是:60×=270千米而A,D两站的距离为:225+25+15=265千米由于270千米>265千米,从A站开出的火车应安排在D站相遇,才能使停车等待的时间最短.因为相遇处离D站距离为270-265=5千米,那么,先到达D站的火车至少需要等待:2:1小时,x小时=11分钟模块三流水行船【例 19】乙船顺水航行2小时,行了120千米,返回原地用了4小时.甲船顺水航行同一段水路,用了3小时.甲船返回原地比去时多用了几小时【解析】乙船顺水速度:120÷2=60千米/小时.乙船逆水速度:120÷4=30千米/小时;水流速度:60-30÷2=15千米/小时.甲船顺水速度:12O÷3=4O千米/小时;甲船逆水速度:40-2×15=10千米/小时.甲船逆水航行时间:120÷10=12小时;甲船返回原地比去时多用时间:12-3=9小时.【例 20】船往返于相距180千米的两港之间,顺水而下需用10小时,逆水而上需用15小时;由于暴雨后水速增加,该船顺水而行只需9小时,那么逆水而行需要几小时【解析】本题中船在顺水、逆水、静水中的速度以及水流的速度都可以求出.但是由于暴雨的影响,水速发生变化,要求船逆水而行要几小时,必须要先求出水速增加后的逆水速度.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180÷10+180÷15÷2=15千米/小时.暴雨前水流的速度是:180÷10-180÷15÷2=3千米/小时.暴雨后水流的速度是:180÷9-15=5千米/小时.暴雨后船逆水而上需用的时间为:180÷15-5=18小时.【例 21】2009年“学而思杯”六年级甲、乙两艘游艇,静水中甲艇每小时行112千米,乙艇每小时行54千米.现在甲、乙两游艇于同一时刻相向出发,甲艇从下游上行,乙艇从相距27千米的上游下行,两艇于途中相遇后,又经过4小时,甲艇到达乙艇的出发地.水流速度是每小时千米.【解析】两游艇相向而行时,速度和等于它们在静水中的速度和,所以它们从出发到相遇所用的时间为10小时.相遇后又经过4小时,甲艇到达乙艇的出发地,说明甲艇逆水行驶27千米需要10小时,那么甲艇的逆水速度为1千米/小时,则水流速度为24千米/小时.【例 22】一艘轮船顺流航行 120 千米,逆流航行 80 千米共用 16 时;顺流航行 60 千米,逆流航行 120 千米也用 16 时;求水流的速度; 【解析】两次航行都用16时,而第一次比第二次顺流多行60千米,逆流少行40千米,这表明顺流行60千米与逆流行40千米所用的时间相等,即顺流速度是逆流速度的倍;将第一次航行看成是16时顺流航行了120+80×=240千米,由此得到顺流速度为240÷16=15千米/时,逆流速度为15÷=10千米/时,最后求出水流速度为15-10÷2=千米/时;【例 23】一条河上有甲、乙两个码头,甲在乙的上游 50 千米处;客船和货船分别从甲、乙两码头出发向上游行驶,两船的静水速度相同且始终保持不变;客船出发时有一物品从船上落入水中,10 分钟后此物距客船 5 千米;客船在行驶 20 千米后折向下游追赶此物,追上时恰好和货船相遇;求水流的速度;【解析】5÷1/6=30千米/小时,所以两处的静水速度均为每小时30千米; 50÷30=5/3小时,所以货船与物品相遇需要5/3小时,即两船经过5/3小时候相遇; 由于两船静水速度相同,所以客船行驶20千米后两船仍相距50千米; 50÷30+30=5/6小时,所以客船调头后经过5/6小时两船相遇; 30-20÷5/3-5/6=6千米/小时,所以水流的速度是每小时6千米; 【例 24】江上有甲、乙两码头,相距 15 千米,甲码头在乙码头的上游,一艘货船和一艘游船同时从甲码头和乙码头出发向下游行驶,5 小时后货船追上游船;又行驶了 1 小时,货船上有一物品落入江中该物品可以浮在水面上,6 分钟后货船上的人发现了,便掉转船头去找,找到时恰好又和游船相遇;则游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每小时多少千米【解析】此题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来考虑;第一个阶段是一个追及问题;在货舱追上游船的过程中,两者的追及距离是15千米,共用了5小时,故两者的速度差是15÷5=3千米;由于两者都是顺水航行,故在静水中两者的速度差也是3千米;在紧接着的1个小时中,货船开始领先游船,两者最后相距3×1=3千米;这时货船上的东西落入水中,6分钟后货船上的人才发现;此时货船离落在水中的东西的距离已经是货船的静水速度×1/10千米,从此时算起,到货船和落入水中的物体相遇,又是一个相遇问题,两者的速度之和刚好等于货船的静水速度,所以这段时间是货船的静水速度1/10÷货船的静水速度=1/10小时;按题意,此时也刚好遇上追上来的游船;货船开始回追物体时,货船和游船刚好相距3+31/10=33/10 千米,两者到相遇共用了 1/10 小时,帮两者的速度和是每小时 33/10÷1/10=33 千米,这与它们两在静水中的速度和相等;解释一下又已知在静水中货船比游船每小时快 3 千米,故游船的速度为每小时33-3÷2=15 千米;【例 25】 2008年三帆中学考题一艘船往返于甲、乙两港之间,已知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每小时9千米,平时逆行与顺行所用的时间比是2:1.一天因下暴雨,水流速度为原来的2倍,这艘船往返共用10小时,问:甲、乙两港相距 千米.【解析】 设平时水流速度为x 千米/时,则平时顺水速度为()9x +千米/时,平时逆水速度为()9x -千米/时,由于平时顺行所用时间是逆行所用时间的一半,所以平时顺水速度是平时逆水速度的2倍,所以()929x x +=-,解得3x =,即平时水流速度为3千米/时.暴雨天水流速度为6千米/时,暴雨天顺水速度为15千米/时,暴雨天逆水速度为3千米/时,暴雨天顺水速度为逆水速度的5倍,那么顺行时间为逆行时间的15,故顺行时间为往返总时间的16,为151063⨯=小时,甲、乙两港的距离为515253⨯=千米. 【例 26】 一条小河流过A ,B , C 三镇.A ,B 两镇之间有汽船来往,汽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每小时11千米.B ,C 两镇之间有木船摆渡,木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每小时3.5千米.已知A ,C 两镇水路相距50千米,水流速度为每小时1.5千米.某人从A 镇上船顺流而下到B 镇,吃午饭用去1小时,接着乘木船又顺流而下到C 镇,共用8小时.那么A ,B 两镇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解析】 如下画出示意图有A →B 段顺水的速度为11+=12.5千米/小时,有B →C 段顺水的速度为+=5千米/小时.而从A →C 全程的行驶时间为8-1=7小时.设AB 长x 千米,有50712.55x x -+=,解得x =25.所以A ,B 两镇间的距离是25千米.【例 27】 河水是流动的,在 B 点处流入静止的湖中,一游泳者在河中顺流从。

【干货】小学奥数中巧解行程问题的12种方法

【干货】小学奥数中巧解行程问题的12种方法

【干货】小学奥数中巧解行程问题的12种方法简单有趣而又颇具启发性的行程问题,在这里和大家一同分享。

这些题目都已经非常经典了,绝大多数可能大家都见过,让我们开始学习吧。

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 100 米的 A 、B 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其中甲的速度是 2 米每秒,乙的速度是 3 米每秒。

一只狗从 A 地出发,先以6 米每秒的速度奔向乙,碰到乙后再掉头冲向甲,碰到甲之后再跑向乙,如此反复,直到甲、乙两人相遇。

问在此过程中狗一共跑了多少米?这可以说是最经典的行程问题了。

不用分析小狗具体跑过哪些路程,只需要注意到甲、乙两人从出发到相遇需要 20 秒,在这 20 秒的时间里小狗一直在跑,因此它跑过的路程就是 120 米。

说到这个经典问题,故事可就多了。

下面引用某个经典的数学家八卦帖子:John von Neumann (冯·诺依曼)曾被问起一个中国小学生都很熟的问题:两个人相向而行,中间一只狗跑来跑去,问两个人相遇后狗走了多少路。

诀窍无非是先求出相遇的时间再乘以狗的速度。

Neumann 当然瞬间给出了答案。

提问的人失望地说你以前一定听说过这个诀窍吧。

Neumann 惊讶道:“什么诀窍?我就是把狗每次跑的都算出来,然后计算无穷级数⋯⋯”某人上午八点从山脚出发,沿山路步行上山,晚上八点到达山顶。

不过,他并不是匀速前进的,有时慢,有时快,有时甚至会停下来。

第二天,他早晨八点从山顶出发,沿着原路下山,途中也是有时快有时慢,最终在晚上八点到达山脚。

试着说明:此人一定在这两天的某个相同的时刻经过了山路上的同一个点。

这个题目也是经典中的经典了。

把这个人两天的行程重叠到一天去,换句话说想像有一个人从山脚走到了山顶,同一天还有另一个人从山顶走到了山脚。

这两个人一定会在途中的某个地点相遇。

这就说明了,这个人在两天的同一时刻都经过了这里。

甲从 A 地前往 B 地,乙从 B 地前往 A 地,两人同时出发,各自匀速地前进,每个人到达目的地后都立即以原速度返回。

小学奥数“行程问题”类型归纳及解题技巧总结

小学奥数“行程问题”类型归纳及解题技巧总结

小学奥数“行程问题”类型归纳及解题技巧总结“行程问题”主要类型归纳一、直线型(1)两岸型:第n次迎面碰头相遇,两人的路程和是(2n-1)S。

第n次背面追及相遇,两人的路程差是(2n-1)S。

(2)单岸型:第n次迎面碰头相遇,两人的路程和为2ns。

第n次背面追及相遇,两人的路程差为2ns。

二、环型环型主要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甲、乙两人同地同时反向迎面相遇(不可能背面相遇),一种是甲、乙两人同地同时同向背面追及相遇(不可能迎面相遇)。

“行程问题”解题技巧总结一、直线型直线型多次相遇问题宏观上分“两岸型”和“单岸型”两种。

“两岸型”是指甲、乙两人从路的两端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单岸型”是指甲、乙两人从路的一端同时出发同向而行。

现在分开向大家一一介绍:(一)两岸型两岸型甲、乙两人相遇分两种情况,可以是迎面碰头相遇,也可以是背面追及相遇。

题干如果没有明确说明是哪种相遇,考生对两种情况均应做出思考。

1、迎面碰头相遇:如下图,甲、乙两人从A、B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第一次迎面相遇在a处,(为清楚表示两人走的路程,将两人的路线分开画出)则共走了1个全程,到达对岸b后两人转向第二次迎面相遇在c处,共走了3个全程,则从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走过的路程是第一次相遇的2倍。

之后的每次相遇都多走了2个全程。

所以第三次相遇共走了5个全程,依次类推得出:第n次相遇两人走的路程和为(2n-1)S,S为全程。

而第二次相遇多走的路程是第一次相遇的2倍,分开看每个人都是2倍关系,经常可以用这个2倍关系解题。

即对于甲和乙而言从a到c走过的路程是从起点到a的2倍。

相遇次数全程个数再走全程数1 1 12 3 23 5 24 7 2………n 2n-1 22、背面追及相遇与迎面相遇类似,背面相遇同样是甲、乙两人从A、B两地同时出发,如下图,此时可假设全程为4份,甲1分钟走1份,乙1分钟走5份。

则第一次背面追及相遇在a处,再经过1分钟,两人在b处迎面相遇,到第3分钟,甲走3份,乙走15份,两人在c处相遇。

六年级奥数行程问题

六年级奥数行程问题

行程问题的三个基本量是距离、速度和时间。

其互逆关系可用乘、除法计算,方法简单,但应注意行驶方向的变化,按所行方向的不同可分为三种:(1)相遇问题;(2)相离问题;(3)追及问题。

行 程问题的主要数量关系是:距离=速度×时间。

它大致分为以下三种情况:(1)相向而行:相遇时间=距离÷速度和(2)相背而行:相背距离=速度和×时间。

(3)同向而行:速度慢的在前,快的在后。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在环形跑道上,速度快的在前,慢的在后。

追及距离=速度差×时间。

解决行程问题时,要注意充分利用图示把题中的情节形象地表示出来,有助于分析数量关系,有助于迅速地找到解题思路。

两辆汽车同时从某地出发,运送一批货物到距离165千米的工地。

甲车比乙车早到8分钟,当甲车到达时,乙车还距工地24千米。

甲车行完全程用了多少小时?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已知甲车比乙车早到8分钟,当甲车到达时,乙例题专题简行程问题(一)车还距工地24千米”。

这句话的实质就是:“乙48分钟行了24千米”。

可以 先求乙的速度,然后根据路程求时间。

也可以先求出全程165千米是24千米的多少倍,再求甲行完全程要用多少小时。

解法一:乙车速度:24÷48×60=30(千米/小时)甲行完全程的时间:165÷30—4860=4.7(小时) 解法二:48×(165÷24)—48=282(分钟)=4.7(小时)答:甲车行完全程用了4.7小时。

1、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420千米。

两辆汽车同时从甲地开往乙地。

第一辆每小时行42千米,第二辆汽车每小时行28千米。

第一辆汽车 到乙地立即返回。

两辆汽车从开出到相遇共用多少小时?2、A 、B 两地相距900千米,甲车由A 地到B 地需15小时,乙车由B 地到A 地需10小时。

两车同时从两地开出,相遇时甲车距B 地还有多少千米?3、甲、乙两辆汽车早上8点钟分别从A 、B 两城同时相向而行。

小学六年级行程问题解题技巧

小学六年级行程问题解题技巧

小学六年级行程问题解题技巧
行程问题是小学数学中一个重要的课题,就是利用给定的实际情况,求满足特定条件的不同行程的最佳解决办法。

六年级的学生在学习行程问题时,要掌握一些特殊的解决技巧,才能熟练地解决类似的问题。

首先,在看到行程问题时,学生要细心观察,找出问题的核心内容,把握问题的重点。

这一步很重要,如果把握不好,就可能导致错误的解决方向,影响最后的答案。

其次,要学会画表格,将问题中的信息转化成表格,使问题形象化,这样就能很直观地把握问题了。

对于本节六年级课程中出现的行程问题,学生只要能熟练地画表格,就可以大大减少解决问题的时间,节约精力。

此外,学生在解决行程问题时,还可以利用行程图,将问题中涉及的换乘站点画成类似网格的结构,用不同色表示不同的路线,将路线以图的形式列出来,这样,解题的过程就变得十分清晰明了,让学生能够很快的得出结论。

另外,小学六年级学生在解决行程问题时,还可以使用排列组合、类比等方法,从中找出一些规律性的特点,把握问题的重点,充分利用不同方法,发现潜在的规律性,进行有效的推理分析,从而更好的解决行程问题。

最后,学生在学习行程问题时,除了要有认真观察、画表格、绘行程图、应用排列组合和类比等方法外,还要做到灵活运用,并且结
合多种方法,最后达到精准的解答。

综上所述,在解决小学六年级行程问题时,学生要细心观察题目,把握实际情况,正确把握重点;画表格,把题目转化成表格;利用行程图,使解题过程更清晰;运用排列组合和类比的方法,发现规律;最后,灵活运用多种方法,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

小学奥数经典题型:行程问题解题技巧

小学奥数经典题型:行程问题解题技巧

小学奥数经典题型:行程问题解题技巧【经典行程问题】相遇问题的特点是:两个运动着的物体从两地出发,相向运动至相遇,相遇时所用的时间相同。

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相遇时间=速度和速度和-一个速度=另一个速度改变相遇问题中的一个或几个条件可以得到很多的变化题。

【例题点拨】【例1】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6千米,乙每小时行4千米,两人3小时后相遇。

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分析: A、B两地的距离就是两人走的路程和,每小时两人共行(速度和)6+4=10(米),3小时行了10×3=30(米)。

解题过程:(6+4)×3=30(米)答:A、B两地相距30千米。

【例2】甲、乙两列火车同时由相距395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5小时后相遇,甲车的速度是33千米/小时,乙车的速度是多少?分析:相遇的时候两人刚好走完了全程。

每一小时他们都共走了一个“速度和”的距离,也就是说395千米是由5个“速度和”组成的,故速度和为:395÷5=79(千米),乙车速度为:79-33=46(千米)。

解题过程:395÷5-33=46(千米)答:乙车的速度是46千米。

【例3】甲乙两人A、B两地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5千米,乙每小时行4千米。

甲从A地先出发2小时后,乙才从B地出发,乙出发3小时后两车相遇。

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分析:A、B两地的路程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甲先出发2小时单独走的路程2×5=10(千米);另一部分是后3小时甲和乙共同走的:(5+4)×3=27(千米)。

两部分加在一起就是A、B两地的路程。

解题过程:5×2=10(千米)(5+4)×3=27(千米) 10+27=37(千米)答:A、B两地相距37千米【例4】汽车和摩托车同时从相距1053千米的两城相向而行,汽车每小时行35千米,摩托车每小时行46千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六年级奥数行程问题[技巧] 行程问题,一)【知识点讲解】基本概念,行程问题是研究物体运动的,它研究的是物体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基本公式,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关键,确定运动过程中的位置和方向。

相遇问题,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路程(请写出其他公式)追及问题,追及时间=路程差?速度差(写出其他公式)主要方法,画线段图法基本题型,已知路程(相遇路程、追及路程)、时间(相遇时间、追及时间)、速度(速度和、速度差)中任意两个量,求第三个量。

相遇问题:例1、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第一次相遇后两车继续行驶,各自到1达对方出发点后立即返回,第二次相遇时离B地的距离是AB全程的。

已知甲5车在第一次相遇时行了120千米。

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例2、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城同时相对开出,经过4小时,甲车行了全程的80%,乙车超过中点35千米,已知甲车比乙车每小时多行10千米。

问A、B两城相距多少千米,例3、甲、乙和丙同时由东、西两城出发,甲、乙两人由东城到西城,甲步行每小时走5千米,乙骑自行车每小时行15千米,丙也骑自行车每小时20千米,已知丙在途中遇到乙后,又经过1小时才遇到甲,求东、西城相距多少千米, 例4、甲乙两站相距470千米,一列火车于中午1时从甲站出发,每小时行52千米,另一列火车下午2时30分从乙站开出,下午6时两车相遇,求乙站开出的那辆火车的速度是多少,例5、小李从A城到B城,速度是50千米/小时,小兰从B城到A城,速度是40千米/小时。

两人同时出发,结果在距A、B两城中点10千米处相遇。

求A、B两城间的距离。

例6、绕湖的一周是24千米,小张和小王从湖边某一地点同时出发反向而行.小王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每走1小时休息5分钟,小张以每小时6千米的速度每走5分休息10分钟.两人出发后多长时间第一次相遇?家庭作业1、一列客车和一列货车同时从两地相向开出,经过18小时两车在某处相遇,已知两地相距1488千米,货车每小时比客车少行8千米,货车每行驶3小时要停驶1小时,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2、一个600米长的环形跑道上,兄弟两人如果同时从同一起点按顺时针反方向跑步,每隔12分钟相遇一次,如果两人同从同一起点反方向跑步,每隔4分中相遇一次。

兄弟两人跑一圈各要几分钟,3、A、B两地相距207千米,甲、乙两车8,00同时从A地出发到B地,速度分别为60千米/小时,54千米/小时,丙车8,30从B地出发到A地,速度为48千米/小时.丙车与甲、乙两车距离相等时是几点几分,4、一辆小轿车,一辆货车两车分别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

出发时,小5:4轿车,货车的速度比是相遇后,小轿车的速度减少了20%,货车的速度增加20%,这样,当小轿车到达B地时,货车距离A地还有10千米,那么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5、一辆汽车在甲乙两站之间行驶.往返一次共用去4小时.汽车去时每小时行45米,返回时每小时行驶30千米,那么甲,乙两站相距多少千米?追及问题例7、甲、乙两人同时从A地到B地,乙出发3小时后甲才出发,甲走了5小时后,已超过乙2千米,已知甲每小时比乙多行4千米。

甲、乙两人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例8、猎犬发现在离它9米远有一只奔跑的兔子,立刻追赶,猎犬的步子大,它跑5步的路程,兔要跑9步,但兔子的动作快,猎犬跑2步的时间,兔子跑3步,猎犬至少跑多少米才能追上兔子,例9、甲、乙两人相距150米,甲在前,乙在后,甲每分钟走60米,乙每分钟走75米,两人同时向南出发,几分钟后乙追上甲,例10、两辆汽车从A地到B地,第一辆汽车每小时行54千米,第二辆汽车每小时行63 千米,第一辆汽车先行2小时后,第二辆汽车才出发,问第二辆汽车出发后几小时追上第一辆汽车,例11、一条环形跑道长400米,甲骑自行车平均每分钟骑300米,乙跑步,平均每分钟跑250米,两人同时同地同向出发,经过多少分钟两人相遇?家庭作业1、哥哥和弟弟两人同时在一个学校上学,弟弟以每分钟80米的速度先去学校,3分钟后,哥哥骑车以每分钟200米的速度也向学校骑去,那么哥哥几分钟追上弟弟,2、两名运动员在湖周围环形道上练习长跑,甲每分钟跑250米,乙每分钟跑200米,两人同时同地同向出发,经过45分钟甲追上乙,如果两人同时同地反向出发,经过多少分钟两人相遇,3、姐妹两人在同一小学上学,妹妹以每分钟50米的速度从家走向学校,姐姐比妹妹晚10分钟出发,为了不迟到,她以每分钟150米的速度从家跑步上学,结果两人却同时到达学校,求家到学校的距离有多远,4、龟兔进行10000米跑步比赛.兔每分钟跑400米,龟每分钟跑80米,龟每跑5分钟歇25分钟,谁先到达终点,5、在周长400米的圆的一条直径的两端,甲、乙两人分别以每分钟60米和50米的速度,同时同向出发,沿圆周行驶,问2小时内,甲追上乙多少次,6、甲乙两地相距48千米,其中一部分是上坡路,其余是下坡路,某人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后沿原路返回。

去时用了4小时12分,返回时用了3小时48分。

已知自行车的上坡速度是每小时10千米,求自行车下坡的速度。

行程问题,二)【知识点讲解】基本概念,行程问题是研究物体运动的,它研究的是物体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关键,确定运动过程中的位置和方向。

顺水行程=(船速+水速)×顺水时间逆水行程=(船速-水速)×逆水时间顺水速度=船速+水速逆水速度=船速-水速静水速度=(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流水问题,关键是确定物体所运动的速度,参照以上公式。

过桥问题,关键是确定物体所运动的路程。

流水问题:例1、一船逆水而上,船上某人于大桥下面将水壶遗失被水冲走,当船回头时,时间已过20分钟.后来在大桥下游距离大桥2千米处追到了水壶.那么该河流速是每小时多少千米,例2、一只船从甲码头到乙码头往返一次共用4小时,回来时顺水比去时每小时多行12千米.因此后2小时比前2小时多行18千米,那么甲、乙两个码头距离是几千米,例3、(14广益)一架飞机所带燃料最多可以用7.5小时。

飞机去时顺风,每小时可以飞行1200千米;回时逆风,每小时可以飞行800千米。

那么这架飞机最多飞出多远就要返航,例4、(14广益)自动扶梯以均匀的速度由下往上行驶,两位性急的孩子要从扶梯上楼。

已知男孩每分钟走20阶,女孩每分钟走15阶。

结果,男孩用了5分钟到达,女孩用了6分钟到达楼上。

扶梯露在外面的部分共有多少阶, 例5、只帆船的速度是60米/分,船在水流速度为20米/分的河中,从上游的一个港口到下游的某一地,再返回到原地,共用3小时30分,这条船从上游港口到下游某地共走了多少米,例6、一船从甲港顺水而下到乙港,马上又从乙港逆水行回甲港,共用了8小时。

已知顺水每小时比逆水多行20千米,又知前4小时比后4小时多行60千米,那么,甲、乙两港相距多少千米,家庭作业1、一艘货轮顺流航行36千米,逆流航行12千米共用了10小时,顺流航行20千米,再逆流航行20千米也用了10小时。

顺流航行12千米,又逆流航行24千米要用多少小时,2、从甲地到乙地的路程分为上坡、平坡、下坡三段,各段路程之和比1:2:3,某人走这三段路所用的时间之比是4,5,6。

已知他上坡时的速度为每小时2.5千米,路程全长为20千米。

此人从甲地走到乙地需要多长时间,3、某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每小时15千米,它从上游甲地开往下游乙地共花去了8小时,水速每小时3千米,问从乙地返回甲地需要多少时间,4、一位少年短跑选手,顺风跑90米用了10秒钟.在同样的风速下,逆风跑70米,也用了10秒钟.问:在无风的时候,他跑100米要用多少秒?5、在商场里,小明从正在向上移动的自动扶梯顶部下120 级台阶到达底部,然后从底部上90 级台阶回到顶部。

自动扶梯从底部到顶部的台阶数是不变的,假设小明单位时间内向下的台阶数是他向上的台阶数的2倍,则该自动扶梯从底到顶的台阶数为多少,过桥问题例1、一列火车通过530米的桥需40秒钟,以同样的速度穿过380米的山洞需30秒钟。

求这列火车的速度是每秒多少米,车长多少米,例2、一辆大轿车与一辆小轿车都从甲地驶往乙地.大轿车的速度是小轿车速度的80%.已知大轿车比小轿车早出发17分钟,但在两地中点停了5分钟,才继续驶往乙地;而小轿车出发后中途没有停,直接驶往乙地,最后小轿车比大轿车早4分钟到达乙地.又知大轿车是上午10时从甲地出发的.那么小轿车是在上午什么时候追上大轿车的.例3、一支队伍1200米长,以每分钟80米的速度行进。

队伍前面的联络员用6分钟的时间跑到队伍末尾传达命令。

问联络员每分钟行多少米, 例4、一列火车长119米,它以每秒15米的速度行驶,小华以每秒2米的速度从对面走来,经过几秒钟后火车从小华身边通过,例5、某人沿着铁路边的便道步行,一列客车从身后开来,在身旁通过的时间是15秒钟,客车长105米,每小时速度为28.8千米.求步行人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家庭作业1、一个人站在铁道旁,听见行近来的火车汽笛声后,再过57秒钟火车经过他面前.已知火车汽笛时离他1360米,(轨道是笔直的)声速是每秒钟340米,求火车的速度,2、人以每分钟60米的速度沿铁路边步行,一列长144米的客车从他身后开来,从他身边通过用了8秒钟,求列车的速度。

3、铁路旁的一条平行小路上,有一行人与一骑车人同时向南行进。

行人速度为3.6千米/小时,骑车人速度为10.8千米/小时。

这时有一列火车从他们背后开过来,火车通过行人用22秒,通过骑车人用26秒。

这列火车的车身总长是多少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