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资源及损失量计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照港岚山港区北作业区一期码头(围填海)工程

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

补充资料:

一、渔业资源现状

资料来源于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于2009年5月进行的30个站位(见表1、图1)的取样调查。

图1 渔业资源、鱼卵仔鱼调查站位

因RS11站底质为石块,导致拖网时网破,调查未能完成,实际完成站位23个。

(1)种类组成

本次调查共出现渔业资源种类58种,其中鱼类37种,占总种类数的63.8%;虾类14种,占24.1%;蟹类3种,占5.2%;头足类4种,占6.9%(见图2)。

图2 渔业资源种类组成

表2 渔业资源种类名录

种类序号名称拉丁名

(2)资源量组成及平面分布状况

调查海域渔业资源平均渔获量为53.6kg/h,平均资源密度为22816.4尾/h,平均资源量为402.2kg/km2。其中,渔获量大于100kg/h的站位2个,分别为RS22站和RS23站,渔获量分别为148.9kg/h和145.9kg/h;渔获量在50~100kg/h的站位8个,分别是RS25、RS24、RS08、RS20、RS07、RS13、RS09和RS10站,渔获量分别为96.0kg/h、84.2kg/h、78.3kg/h、78.1 kg/h、76.9 kg/h、66.7 kg/h、65.4 kg/h和59.0kg/h;渔获量在25~50kg/h的站位6个,分别为RS12、RS18、RS15、RS14和RS28站,

渔获量分别为48.6kg/h、47.6kg/h、45.9kg/h、34.3kg/h和32.3kg/h;其余站位渔获量在10~25 kg/h,渔获量最低的站位为RS19站,仅10.8 kg/h(表3)。

表3 各站位资源分布一览表

23个站位中,资源密度超过1×105尾/h的站位1站,为RS23站,资源密度为170703尾/h,资源密度在1×104尾/h以上的站位有15个,分别为RS09、RS20、RS22、RS25、RS28、RS07、RS10、RS15、RS12、RS08、RS14、RS16、RS30、RS21和RS24站;资源密度在5000~10000尾/h的站位有RS13、RS17、RS26和RS18站;资源密度在3000~5000尾/h的站位有3个,RS29、RS19和RS27站,其中资源密度最低站位为RS27站,仅为3680尾/h。

(3)资源结构及优势种类

以重量计,本次调查鱼类占74.7%,无脊椎动物(虾、蟹、头足类)占25.3%;以数量计,鱼类占74.5%,无脊椎动物占25.5%。

本次调查中,重量组成比例超过1%的种类有14种,分别是方氏云鳚23.8%、尖海龙18.7%、短鳍衔13.1%、细纹狮子鱼8.1%、长蛸7.2%、戴氏赤虾4.4%、鳀4.4%、口虾蛄2.7%、六丝矛尾鰕虎鱼2.6%、短蛸2.3%、玉筋鱼1.8%、大泷六线鱼1.7%、枪乌贼1.3%和双喙耳乌贼1.3%。

表4 资源结构特征及相对重要性指数

数量比例超过1%的种类有12种,分别是尖海龙45.7%、戴氏赤虾18.1%、方氏云鳚7.2%、短鳍衔6%、六丝矛尾鰕虎鱼4.2%、细纹狮子鱼2.5%、海蜇虾2.1%、疣背宽额虾1.8%、中华安乐虾1.7%、玉筋鱼1.6%、双喙耳乌贼1.4%和枪乌贼1.1%。

以相对重要性指数(IRI)计,优势种有4种,分别是尖海龙、方氏云鳚、戴氏赤虾和短鳍衔,重要种有13种,分别是细纹狮子鱼、长蛸、六丝矛尾鰕虎鱼、鳀、短蛸、大泷六线鱼、枪乌贼、双喙耳乌贼、口虾蛄、海蜇虾、玉筋鱼、疣背宽额虾和中华安乐虾。

(4)鱼卵、仔鱼分布

资料来源于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于2009年5月进行的30个站位(见表5、图3)的取样调查。

图3 鱼卵仔鱼调查站位

1)采样方法

鱼卵仔稚鱼样品的采集采用大型浮游生物网,口径80cm,长280cm,筛绢规格38GG,水平拖网5min,拖网速度2nmile/h,采集的样品经5%甲醛海水溶液固定保存后,在实验室进行样品分类鉴定和计数。

2)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和数量

(1)种类组成

调查期间30个站位共采获鱼卵190404粒(表6),隶属于5目6科6种,1种鉴定到属,其余5种均鉴定到种;仔鱼64尾,隶属于2目2科2种,均鉴定到种。其中,鳀鱼卵25500粒,占总卵数的13.4%;蛇鲻1378粒,占总卵数的0.7%;斑鰶1310粒,占总卵数的的0.7%;高眼鲽118粒,占总卵数的0.06%;鲐48粒,占总卵数的0.03%;梭鱼2粒,占总卵数的0.001%;蛇鲻仔鱼46尾,占仔鱼总数的71.9%;斑鰶仔鱼18尾,占总卵数的28.1%。在采获的鱼卵中,死卵达162048粒,占总卵数的85.1%。

(2)数量分布

30个站位鱼卵的平均密度为1.06×108粒/km2,仔鱼的密度为3.56×104尾/km2。调查的30个站位中,RS18、RS24两个站位未出现鱼卵及仔鱼,其余站位均有出现,出现频率为93.3%(表7)。

二、损失量评价结果

(一)根据《建设项目对海洋生物资源影响评价技术规程》(SC/T9110-2007)的规定,对工程建设所造成的生态损失进行估算。

(1)底栖生物损失量

工程对底栖生物影响主要分为二个部分:①填海造地;②填海、疏浚的悬沙扩散。

A.填海造成的损失量

根据海洋生物现状调查可知,底栖生物平均生物量为9.22g/m2,填海面积为59.2451万m2,该区域底栖生物在挖掘过程中几乎100%死亡,根据式5.4-2造成的底栖生物损失量为5.46t。

B.填海、疏浚的悬沙造成的损失量

根据现状调查可知,底栖生物平均生物量9.22g/m2,根据数值模拟结果,填海、疏浚及悬浮沙增量超一(二)海域影响面积为226万m2(填海悬沙扩散面积149万m2 + 疏浚悬沙扩散面积184万m2 —填海、疏浚重合面积48万m2—填海面积59万m2),该区域底栖生物会受到间接影响,底栖生物损失率按10%计,由式5.4-1估算,则造成的底栖生物损失量为2.08t。

(2)鱼卵仔鱼损失量

A.填海造成的损失量

根据渔业资源现状调查资料统计,海域鱼卵平均密度为1.06×108粒/km2计,仔鱼平均密度为3.56×104尾/km2。

工程用海区域内,原有的海洋生态系统基本被破坏,造成相应的鱼卵和仔鱼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