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现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的研究现状【中图分类号】r55 【文献编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094-02

1.概述:nk细胞是一种非t细胞性、非b细胞性、非吞噬细胞性的具有细胞毒性效应的淋巴细胞。nk细胞是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抗病毒感染免疫、肿瘤免疫、移植排斥反应以及免疫调节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001年who淋巴组织肿瘤分类将nk细胞肿瘤分为:(1)前体nk细胞肿瘤,即原始nk细胞淋巴瘤;(2)成熟nk细胞肿瘤,包括t-lgll、ankl、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nk/tcl)。

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ankl)是起源于成熟nk细胞的恶性肿瘤,突出特点是nk大颗粒淋巴细胞(lgl,large granular lymphocyte)系统性增生(1),肿瘤细胞表达cd56,而表面cd3阴性。ankl为高度侵袭性疾病,病程进展迅速,常伴有肝、肾、心等多器官功能衰竭,大部分患者诊断后数日或数周后死亡(2,3,4)。ankl最早由imamura等于1990年发现,多见于亚洲和欧洲高加索地区,多在中青年发病,中位发病年龄30岁,男女发病率无差异,同时发现cd56作为nk细胞的标志。该病发病率低,但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早期症状不典型,易误诊(5),治疗效果及预后极差。

2.病因及发病机制:本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6)。但多数病例报道(7,8,9)中发现,eb病毒感染的检测多数阳性,提示eb病毒感染与本病存在相关性(10),但目前ebv如何引起nk

细胞克隆性生长知之不多。有部分研究表明ankl的发生可能与癌基因的激活与抑癌基因的失活有关(11)。ankl引起mof(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机制除了白血病细胞浸润直接破坏器官功能外,是否与肿瘤细胞大量释放炎症因子、细胞因子、凋亡蛋白有关尚待进一步研究(12),makishima等(13)研究发现,ankl细胞中趋化因子cxcri、ccr5和细胞因子il一8、mip一12、mip—lb及 fasl 呈阳性表达,血清可溶性fasl水平显著升高,提示细胞因子系统在ankl细胞的迁移、侵袭中起到了重要作用,fas和fasl的相互作用被认为是肝功能衰竭的机制之一。

3.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3.1 临床症状:70%的ankl患者起病时即可表现b症状:发热,体温>38.5℃,盗汗,体重下降。最常见的累及部位是骨髓、外周血、肝和脾,其次为淋巴结(约37%)。但任何器官均可累及,如皮肤、肾脏、肺、浆膜腔、中枢神经系统、扁桃体、纵隔及睾丸等。大多数患者呈侵袭性、爆发性的临床过程,短期内可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以肝功能衰竭为主,逐渐累及到其他脏器。病程中常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和噬血细胞综合征,尤其是在终末期。噬血细胞综合征主要表现为:①发热>7 d,体温>38.5cc;②肝脾肿大;③外周血两系或三系减少,且非骨髓造血功能减低所致;④高甘油三脂血症和或低纤维蛋白原血症;⑤骨髓、淋巴结、脾脏内组织细胞增生并伴噬血细胞现象,无恶性肿瘤证据。

3.2 实验室检查:ankl患者白细胞可表现为异常增高,以淋巴

细胞为主,也有表现为白细胞减少。部分患者可出现血红蛋白及血小板减少。常出现凝血功能异常。疾病后期,几乎所有患者都会有肝功能异常和全血细胞减少。乳酸脱氢酶通常升高。

3.3 骨髓象:该病与一般白血病是有区别的,其在外周血和骨髓中的肿瘤细胞数量可能是有限的,所以在过去亦称为“侵袭性nk 细胞自血病,淋巴瘤”。骨髓涂片中可见白血病细胞广泛或局灶性浸润,表现为lgl(nk大颗粒淋巴细胞),形态不规则,胞核也不规则,大多数胞质内可见粗大的嗜天青颗粒,伴有反应性噬血细胞增多,伴有髓系成熟障碍。同时可见大片坏死,中间混有正常骨髓组织,以及不典型的单个核细胞。骨髓活检可见异常细胞常呈簇状或片状分布,核圆形或不规则,染色质致密,有小核仁,常见凋亡小体和坏死。

3.4 免疫分型:ankl典型的免疫分型(14,15,16,17)为cd2+,scd3-,cd7+,cd16+,cd19-,cd20-,cd33-,cd34-,cd38+,cd56+,hla-dr+,tcr-,cd10-,cd4-。

3.5 eb病毒抗体阳性。

4.诊断:要求满足下列条件:①常有发热、黄疸及肝、脾肿大,部分患者可有淋巴结肿大、胸腔积液、腹腔积液等。②发病急,进展快,临床呈侵袭性及爆发性的过程,预后差。③外周血或骨髓中出现轻度不成熟的大淋巴细胞,胞质淡染、可见嗜苯胺蓝颗粒,核染色质较细,偶见核仁,免疫表型提示为成熟nk 细胞。④免疫表型:scd3(-)、ccd3(-/+)及cd16(+/-)、cd56(+)、cd57(-);

tcrβ和igh基因为胚系构型。⑤有eb 病毒感染的证据支持该诊断,但不能作为诊断的必要条件。⑥没有特异性染色体异常(18)。⑦排除其他大颗粒性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

5.鉴别诊断:

需与下列疾病鉴别:

(1)慢性nk淋巴细胞增多症:以外周血中成熟nk细胞的慢性扩增为特点。当外周血中scd3(-),cd56(+/-),cd16(+)nk细胞数>0.6×109/l,并持续至少6个月时可作出诊断。该病多见于成人,不具有侵袭性临床病程,大多数患者无症状。

(2)t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该病常累及外周血、骨髓、肝和脾,淋巴结累及罕见。大多数病例呈惰性的临床病程,偶见进展到可转化为大细胞组成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伴有或不伴有贫血的严重的中性粒细胞减少是一个常见的特征。大颗粒淋巴细胞具有成熟的t细胞免疫表型,约80%的病例表现为:cd3(+),tcrαβ(+),cd4(-),cd8(+)。

(3)结外nk/t细胞淋巴瘤:该病好发于亚洲人,以鼻和鼻外起病及侵袭性临床病程为特点。主要为中年发病,男性多于女性。超过80%的病例累及鼻和鼻旁组织,包括上呼吸道和上消化道。典型的免疫表型为cd2(+),cd56(+),scd3(-),ccd3(+),与eb 病毒密切相关。

(4)传染性单核细胞增生症:临床也表现为发热、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组织学上淋巴结内见大量增生的单核样细胞及免疫母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