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业五常法管理技术手册.doc
餐饮业五常法技术指导手册
![餐饮业五常法技术指导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33fb4ee29ec3d5bbfc0a7426.png)
餐饮业五常法技术指导手册1 (大中型餐饮企业试行)浙江省餐饮行业五常法管理推广工作小组编2 前言“五常法”能造就安全、舒适、明亮的餐饮工作环境及和谐融洽的管理氛围,提升员工的个人品质,塑造一流餐饮企业的形象,实现保障社会食品安全的共同理想。
为了在我省餐饮企业导入“五常法”管理理念,推广实施“五常法”管理方法,帮助大中型餐饮企业及员工尽快了解“五常法”知识,熟悉“五常法”管理内容,特编写《浙江省餐饮业“五常法”管理技术指导手册》,以下简称《手册》。
本《手册》参考了“五常法”管理现有资料,并结合我省实际情况,详实地介绍了五常法的含义、实施意义、实施要领、员工培训内容和可供参考的管理制度、标识图例、参照标准及实例照片等,具有一定的技术指导意义。
可作为“五常法”管理推广实施及培训的教材及参考资料。
希望我省餐饮企业的有关领导、管理人员能够积极组织本企业从业人员对本《手册》进行深入地学习,并通过各种形式培训,付诸于实施行动,使我省餐饮企业推广“五常法”管理的活动由点到面、并逐步深入全面开展,最终,成为全省餐饮行业自觉遵循的规范性行为。
编者 2007 年7 月 3目录一、五常法概述 1 “五常法”含义 2 “五常法”实施意义 3 “五常法”实际效用二、五常法实施 1 实施步骤 2 具体做法与要求三、五常法组织与职责 1 管理组织 2 相关人员的工作职责四、员工五常操作指导培训内容1 什么是“五常法” 2 “五常法”的特定意义 3 重点岗位“五常法”要点 4 上班、下班应履行的五常5 五常守则附录:A、五常法管理制度(参考)B、五常法管理标识图例C、五常法管理实施评估表(试行)4 “五常法”即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的简称,是当今餐饮企业广为推崇的先进的自身卫生管理模式,也是强化餐饮经营卫生意识,提高卫生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员工自律,消除餐饮卫生安全隐患的一种有效手段。
“五常法”的要义是“工作常组织,天天常整顿,环境常清洁,事物常规范,人人常自律”。
餐饮业五常法管理技术指导手册 (1)
![餐饮业五常法管理技术指导手册 (1)](https://img.taocdn.com/s3/m/7fb836570b1c59eef8c7b4cf.png)
餐饮行业五常法管理推广工作小组编前言“五常法”能造就安全、舒适、明亮的餐饮工作环境及和谐融洽的管理氛围,提升员工的个人品质,塑造一流餐饮企业的形象,实现保障社会食品安全的共同理想。
为了在我省餐饮企业导入“五常法”管理理念,推广实施“五常法”管理方法,帮助大中型餐饮企业及员工尽快了解“五常法”知识,熟悉“五常法”管理内容,特编写《浙江省餐饮业“五常法”管理技术指导手册》,以下简称《手册》。
本《手册》参考了“五常法”管理现有资料,并结合我省实际情况,详实地介绍了五常法的含义、实施意义、实施要领、员工培训内容和可供参考的管理制度、标识图例、参照标准及实例照片等,具有一定的技术指导意义。
可作为“五常法”管理推广实施及培训的教材及参考资料。
希望我省餐饮企业的有关领导、管理人员能够积极组织本企业从业人员对本《手册》进行深入地学习,并通过各种形式培训,付诸于实施行动,使我省餐饮企业推广“五常法”管理的活动由点到面、并逐步深入全面开展,最终,成为全省餐饮行业自觉遵循的规范性行为。
编者 2007年7月目录一、五常法概述1 “五常法”含义2 “五常法”实施意义3 “五常法”实际效用二、五常法实施1 实施步骤2 具体做法与要求三、五常法组织与职责1 管理组织2 相关人员的工作职责四、员工五常操作指导培训内容1 什么是“五常法”2 “五常法”的特定意义3 重点岗位“五常法”要点4 上班、下班应履行的五常5 五常守则附录:A、五常法管理制度(参考)B、五常法管理标识图例C、五常法管理实施评估表(试行)一五常法概述“五常法” 即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的简称,是当今餐饮企业广为推崇的先进的自身卫生管理模式,也是强化餐饮经营卫生意识,提高卫生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员工自律,消除餐饮卫生安全隐患的一种有效手段。
“五常法”的要义是“工作常组织,天天常整顿,环境常清洁,事物常规范,人人常自律”。
运用“五常法”管理能对餐饮业的安全、卫生、品质、效率、形象等进行科学有效地提升,是生产高品质产品、提供高品质服务、杜绝减少浪费、提高企业效率、树立企业形象的最佳途径。
餐饮服务管理5常法
![餐饮服务管理5常法](https://img.taocdn.com/s3/m/fb4e9de9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2b.png)
餐饮服务管理“五常法”“五常法”是一种优秀的管理方法,其内容包括: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
通过五常法管理培养从业人员良好的工作习惯,从而提供高品质的餐饮和实现高品质的服务,提升餐饮业形象及竞争力。
1.常组织:判断出完成餐饮服务工作所必需的物品并把它与非必需的物品分开:将必需品的数量降低到最低程度,并把它放在一个方便的地方(抛掉不需要的东西或放回仓库,按必需程度分层管理,单一便是最好)。
比如去办公室取文件时找了半天,也不知道在哪里,却无意间在一堆文件中找到了两年前的某个文件;仓库里可能会有许多过了期的调料和原料等。
这些都需要我们运用“五常法”中的“常组织”进行分层管理,判断出物品的使用率和重要程度,把“需要的”与“想要的”区分开,并恰当地保存,以便将来很容易就能找到。
2.常整顿:采取合适的储存方法和容器,研究提高工作的效率,先要定出物品的“名”和“家”,旨在用最短的时间取得或放好所用物品。
比如在一些管理较规范的餐饮服务单位中,厨房里哪个柜子放调味品,哪个抽屉放工具,员工们都很清楚,而不是混放:办公室的文件都要分类并有顺序地放置;仓库里的物品更是要先进先出,对常用的物品要靠门口放置,不常用的往里放或往高处放,使每件物品都有固定的“家”,这便于我们提高工作效率。
3.常清洁:常清洁是由整个组织所有成员一起来完成的,每个人都有负责清洁、整理、检查的范围(责任划分,使清洁和检查更容易,食品离地10公分,清扫隐蔽的地方,地面和整体环境保持干净整洁)。
在做清洁工作的同时,清理自己的头脑,每做一次大扫除,头脑中就会有一种新鲜清洁的感觉。
常清洁就是提醒我们注意那些潜在的问题,并加以适当处理。
4.常规范:以视觉、安全管理和标准化为重点。
在视觉管理中,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张贴合适的标签。
比如安全标签是提醒人们要特别注意某些安全问题:功能间的区域标签,显示各功能间的具体操作范围;仓库内每样物品都有进货日期标签;物品不能超越的地方都有线条做出标记:厨房内所使用的橱和柜等应尽量使用透明的,如果不透明,应在橱柜的左上角标出里面所存放的物品名称。
(餐饮管理)餐厅五常管理资料
![(餐饮管理)餐厅五常管理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054b6d2be23482fb5da4c11.png)
浙江省餐饮业“五常法”管理技术指导手册(大中型餐饮企业试行)浙江省餐饮行业五常法管理推广工作小组编前言“五常法”能造就安全、舒适、明亮的餐饮工作环境及和谐融洽的管理氛围,提升员工的个人品质,塑造一流餐饮企业的形象,实现保障社会食品安全的共同理想。
为了在我省餐饮企业导入“五常法”管理理念,推广实施“五常法”管理方法,帮助大中型餐饮企业及员工尽快了解“五常法”知识,熟悉“五常法”管理内容,特编写《浙江省餐饮业“五常法”管理技术指导手册》,以下简称《手册》。
本《手册》参考了“五常法”管理现有资料,并结合我省实际情况,详实地介绍了五常法的含义、实施意义、实施要领、员工培训内容和可供参考的管理制度、标识图例、参照标准及实例照片等,具有一定的技术指导意义。
可作为“五常法”管理推广实施及培训的教材及参考资料。
希望我省餐饮企业的有关领导、管理人员能够积极组织本企业从业人员对本《手册》进行深入地学习,并通过各种形式培训,付诸于实施行动,使我省餐饮企业推广“五常法”管理的活动由点到面、并逐步深入全面开展,最终,成为全省餐饮行业自觉遵循的规范性行为。
编者 2007年7月目录一、五常法概述1 “五常法”含义2 “五常法”实施意义3 “五常法”实际效用二、五常法实施1 实施步骤2 具体做法与要求三、五常法组织与职责1 管理组织2 相关人员的工作职责四、员工五常操作指导培训内容1 什么是“五常法”2 “五常法”的特定意义3 重点岗位“五常法”要点4 上班、下班应履行的五常5 五常守则附录:A、五常法管理制度(参考)B、五常法管理标识图例C、五常法管理实施评估表(试行)一五常法概述“五常法” 即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的简称,是当今餐饮企业广为推崇的先进的自身卫生管理模式,也是强化餐饮经营卫生意识,提高卫生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员工自律,消除餐饮卫生安全隐患的一种有效手段。
“五常法”的要义是“工作常组织,天天常整顿,环境常清洁,事物常规范,人人常自律”。
餐饮业五常法管理技术指导册
![餐饮业五常法管理技术指导册](https://img.taocdn.com/s3/m/eeefbb480975f46526d3e11a.png)
餐饮业五常法管理技术指导册浙江省餐饮业“五常法”管理技术指导手册(大中型餐饮企业试行)浙江省餐饮行业五常法管理推广工作小组编二OO七年七月前言“五常法”能造就安全、舒适、明亮的餐饮工作环境及和谐融洽的管理氛围,提升员工的个人品质,塑造一流餐饮企业的形象,实现保障社会食品安全的共同理想。
为了在我省餐饮企业导入“五常法”管理理念,推广实施“五常法”管理方法,帮助大中型餐饮企业及员工尽快了解“ 五常法”知识,熟悉“五常法”管理内容,特编写《浙江省餐饮业“五常法”管理技术指导手册》,以下简称《手册》。
本《手册》参考了“五常法”管理现有资料,并结合我省实际情况,详实地介绍了五常法的含义、实施意义、实施要领、员工培训内容和可供参考的管理制度、标识图例、参照标准及实例照片等,具有一定的技术指导意义。
可作为“五常法”管理推广实施及培训的教材及参考资料。
希望我省餐饮企业的有关领导、管理人员能够积极组织本企业从业人员对本《手册》进行深入地学习,并通过各种形式培训,付诸于实施行动,使我省餐饮企业推广“五常法”管理的活动由点到面、并逐步深入全面开展,最终,成为全省餐饮行业自觉遵循的规范性行为。
编者2007年7月目录一、五常法概述1 “五常法”含义2 “五常法”实施意义3 “五常法”实际效用二、五常法实施1 实施步骤2 具体做法与要求三、五常法组织与职责1 管理组织2 相关人员的工作职责四、员工五常操作指导培训内容1 什么是“五常法”2 “五常法”的特定意义3 重点岗位“五常法”要点4 上班、下班应履行的五常5 五常守则附录:A、五常法管理制度(参考)B、五常法管理标识图例C、五常法管理实施评估表(试行)一五常法概述“五常法” 即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的简称,是当今餐饮企业广为推崇的先进的自身卫生管理模式,也是强化餐饮经营卫生意识,提高卫生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员工自律,消除餐饮卫生安全隐患的一种有效手段。
“五常法”的要义是“工作常组织,天天常整顿,环境常清洁,事物常规范,人人常自律”。
餐饮业五常法管理技术指导手册
![餐饮业五常法管理技术指导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5915d2797cd184254b35357c.png)
餐饮业“五常法”管理技术指导手册目录一、五常法概述1 “五常法”含义2 “五常法”实施意义3 “五常法”实际效用二、五常法实施1 实施步骤2 具体做法与要求三、五常法组织与职责1 管理组织2 相关人员的工作职责四、员工五常操作指导培训内容1 什么是“五常法”2 “五常法”的特定意义3 重点岗位“五常法”要点4 上班、下班应履行的五常5 五常守则附录:A、五常法管理制度(参考)B、五常法管理标识图例C、五常法管理实施评估表(试行)一五常法概述“五常法” 即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的简称,是当今餐饮企业广为推崇的先进的自身卫生管理模式,也是强化餐饮经营卫生意识,提高卫生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员工自律,消除餐饮卫生安全隐患的一种有效手段。
“五常法”的要义是“工作常组织,天天常整顿,环境常清洁,事物常规范,人人常自律”。
运用“五常法”管理能对餐饮业的安全、卫生、品质、效率、形象等进行科学有效地提升,是生产高品质产品、提供高品质服务、杜绝减少浪费、提高企业效率、树立企业形象的最佳途径。
1 “五常法”含义“五常法”是用来创造和维护良好工作环境的一种有效技术,包括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
它源自五个以“S”为首的日本字,故又称为5S。
1.1 1S—常组织定义:判断必需与非必需的物品并将必需物品的数量降低到最低程度,将非必需的物品清理掉。
目的:把“空间”腾出来活用并防止误用。
1.2 2S—常整顿定义:要用的物品依规定定位、定量、明确标示地摆放整齐。
目的:整齐、有标示,不用浪费时间寻找物品,30秒找到要找的物品。
1.3 3S—常清洁定义:清除工作场所各区域的脏乱,保持环境、物品、仪器、设备处于清洁状态,防止污染的发生。
目的:环境整洁、明亮、保证取出的物品能正常使用。
1.4 4S--常规范定义:连续地、反复不断地坚持前面3S活动。
就是要养成坚持的习惯,并辅以一定的监督措施。
目的:通过制度化来维持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的成效。
“五常管理”方法
![“五常管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5d46613102de2bd970588e5.png)
餐饮业“五常法”管理方法一五常法概述“五常法" 即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的简称,是当今餐饮企业广为推崇的先进的自身卫生管理模式,也是强化餐饮经营卫生意识,提高卫生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员工自律,消除餐饮卫生安全隐患的一种有效手段。
“五常法”的要义是“工作常组织,天天常整顿,环境常清洁,事物常规范,人人常自律"。
运用“五常法"管理能对餐饮业的安全、卫生、品质、效率、形象等进行科学有效地提升,是生产高品质产品、提供高品质服务、杜绝减少浪费、提高企业效率、树立企业形象的最佳途径.1 “五常法”含义“五常法”是用来创造和维护良好工作环境的一种有效技术,包括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它源自五个以“S”为首的日本字,故又称为5S。
1.1 1S—常组织定义:判断必需与非必需的物品并将必需物品的数量降低到最低程度,将非必需的物品清理掉。
目的:把“空间”腾出来活用并防止误用.1.2 2S—常整顿定义:要用的物品依规定定位、定量、明确标示地摆放整齐。
目的:整齐、有标示,不用浪费时间寻找物品,30秒找到要找的物品.1.3 3S-常清洁定义:清除工作场所各区域的脏乱,保持环境、物品、仪器、设备处于清洁状态,防止污染的发生。
目的:环境整洁、明亮、保证取出的物品能正常使用。
1.4 4S-—常规范定义:连续地、反复不断地坚持前面3S活动。
就是要养成坚持的习惯,并辅以一定的监督措施。
目的:通过制度化来维持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的成效。
1.5 5S—常自律定义:要求人人依规定行事,养成好习惯.目的:改变“人的素质”,养成工作认真规范的好习惯。
2 “五常法”实施意义目前,虽然流行有许多先进的内部管理方法,但不少企业总是感到现有的许多管理方法仍不尽人意,特别在成本控制和工作效率提高等方面,体现不出明显的优势.因此,企业往往钱是投入了不少,制度也制定了不少,但是,所产生的预期效果多未能如愿。
“五常管理”方法
![“五常管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d76c638bed5b9f3f90f1ca1.png)
餐饮业“五常法”管理方法一五常法概述“五常法” 即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的简称,是当今餐饮企业广为推崇的先进的自身卫生管理模式,也是强化餐饮经营卫生意识,提高卫生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员工自律,消除餐饮卫生安全隐患的一种有效手段。
“五常法”的要义是“工作常组织,天天常整顿,环境常清洁,事物常规范,人人常自律”。
运用“五常法”管理能对餐饮业的安全、卫生、品质、效率、形象等进行科学有效地提升,是生产高品质产品、提供高品质服务、杜绝减少浪费、提高企业效率、树立企业形象的最佳途径。
1 “五常法”含义“五常法”是用来创造和维护良好工作环境的一种有效技术,包括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
它源自五个以“S”为首的日本字,故又称为5S。
1.1 1S—常组织定义:判断必需与非必需的物品并将必需物品的数量降低到最低程度,将非必需的物品清理掉。
目的:把“空间”腾出来活用并防止误用。
1.2 2S—常整顿定义:要用的物品依规定定位、定量、明确标示地摆放整齐。
目的:整齐、有标示,不用浪费时间寻找物品,30秒找到要找的物品。
1.3 3S—常清洁定义:清除工作场所各区域的脏乱,保持环境、物品、仪器、设备处于清洁状态,防止污染的发生。
目的:环境整洁、明亮、保证取出的物品能正常使用。
1.4 4S--常规范定义:连续地、反复不断地坚持前面3S活动。
就是要养成坚持的习惯,并辅以一定的监督措施。
目的:通过制度化来维持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的成效。
1.5 5S—常自律定义:要求人人依规定行事,养成好习惯。
目的:改变“人的素质”,养成工作认真规范的好习惯。
2 “五常法”实施意义目前,虽然流行有许多先进的内部管理方法,但不少企业总是感到现有的许多管理方法仍不尽人意,特别在成本控制和工作效率提高等方面,体现不出明显的优势。
因此,企业往往钱是投入了不少,制度也制定了不少,但是,所产生的预期效果多未能如愿。
由此,对实施五常法管理,也抱有了怀疑及担心,担心五常法同样不会给自己带来效益,所以,怕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又会付之东流。
大中型餐饮业“五常法”管理技术试行
![大中型餐饮业“五常法”管理技术试行](https://img.taocdn.com/s3/m/abf764262cc58bd63086bd84.png)
大中型餐饮业“五常法”管理技术试行餐饮业〝五常法〞治理技术指导手册〔大中型餐饮业试行〕一、五常法概述〝五常法〞即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的简称,是当今餐饮业广为推崇的先进的自身卫生治理模式,也是强化餐饮经营卫生意识,提高卫生治理水平,促进企业职员自律,排除餐饮卫生安全隐患的一种有效手段。
〝五常法〞的要义是〝工作常组织,天天常整顿,环境常清洁,事物常规范,人人常自律〞。
运用〝五常法〞治理能对餐饮业的安全、卫生、品质、效率、形象等进行科学有效地提升,是生产高品质产品、提供高品质服务、杜绝或减少白费、提高企业效率、树立企业形象的最正确途径。
1、〝五常法〞含义〝五常法〞是用来制造和爱护良好工作环境的一种有效技术,包括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
它源自五个以〝S〞为首的日本字,故又称5S。
1.1 1S ——常组织定义:判定必需与非必需的物品并将必需物品的数量降低到最低程度,将非必需的物品清理掉。
目的:把〝空间〞腾出来活用并防止误用。
1.2 2S ——常整顿定义:要用的物品依规定定位、定量、明确标示地摆放整齐。
目的:整齐、有标示,不用白费时刻查找物品,30秒找到要找的物品。
1.3 3S ——常清洁定义:清除工作场所各区域的脏乱,保持环境、物品、仪器、设备处于清洁状态,防止污染的发生。
目的:环境整洁、明亮,保证取出的物品能正常使用。
1.4 4S ——常规范定义:连续地、反复不断地坚持前面3S活动。
确实是要养成坚持的适应,并辅以一定的监督措施。
目的:通过制度化来坚持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的成效。
1.5 5S ——常自律定义:要求人人依规定行事,养成好适应。
目的:改变〝人的素养〞,养成工作认真规范的好适应。
2、〝五常法〞实施意义目前,尽管流行有许多先进的内部治理方法,但许多企业总是感到现有的许多治理方法仍不尽人意,专门在成本操纵和工作效率提高等方面,表达不出明显的优势。
因此,企业往往钱投入了许多,制度也制定了许多,然而,所产生的预期成效多未能如愿。
餐饮业5S管理五常法
![餐饮业5S管理五常法](https://img.taocdn.com/s3/m/09d71fe10740be1e640e9abc.png)
餐饮业5S管理五常法5S管理是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的活动内容。
5S咨询公司对5S管理总结出了五常法管理。
五常法管理的逻辑是:工作现场的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和常自律。
餐饮业五常法(5S)就是常组织、常整顿、常整洁、常规范、常自律。
下面我们来看看五常法的在餐饮业的具体实施方法。
5S管理内容一、5S管理常清洁5S管理从厨房、工作环境、员工自身、员工宿舍四个方面入手以确保“常清洁”。
5S管理厨房方面除了要求厨具整洁摆放以外还要求抹布、手勺不能有一丁点的油。
5S管理厨房人员指甲不能过长,头发不能齐耳,夏天必须每天洗澡一次,其他季节保证每两天洗澡一次。
而且5S管理宿舍每天都要留一人值班半小时,专门打扫宿舍卫生。
5S管理厨师长专门安排两名卫生负责人,每天上午上班前和晚上下班前检查宿舍卫生,并记录检查情况。
5S管理检查内容包括地面是否干净,卫生间和阳台是否有烟头和垃圾等等,要求虽然没有酒店卫生检查严格,但是5S管理为了严格执行也有一定的奖罚制度,一般情况下卫生不合理则罚款50元,如果情节严重的,除了罚款50元以外,并负责打扫所有宿舍一个礼拜。
所有罚款都奖励给卫生比较好的员工。
二、5S管理常规范常言道:只有规范做事效率才会高。
5S管理所有餐具他都要求定位存放,例如荷台下面的餐具,像9寸鱼盘、10寸圆盘都放在固定位置,盘子对应的下面贴上标签,且摆放高度要求一致,整洁方便。
5S管理每一种需保鲜的原料都必须放入保险盒内,以标签表的形式标明生产日期后再存入冷藏柜,5S管理规定员工在使用时必须执行“先进后出”政策,先放入的先用,杜绝原料放坏现象。
5S管理每天都要根据销售(营业额)、直拨(从采购员或供货商手里直接进入厨房的原材料)、出库(从干调库调出的干货)统计一个数据表以方便获得毛利率。
5S管理此数据表必须由各岗位主管自己填写,在第二天例会时交至总厨,这样再加上每日库存变化,毛利率第二天便可以知道。
三、5S管理常整顿5S管理每周三老总都要组织定期召开“宾客意见反馈会”,并据此整顿内部问题。
浙江省餐饮业“五常法”管理(doc 51页)
![浙江省餐饮业“五常法”管理(doc 51页)](https://img.taocdn.com/s3/m/43ed9b1201f69e314232944b.png)
浙江省餐饮业“五常法”管理(doc 51页)浙江省餐饮业“五常法”管理技术指导手册(大中型餐饮企业试行)浙江省餐饮行业五常法管理推广工作小组编目录一、五常法概述1 “五常法”含义2 “五常法”实施意义3 “五常法”实际效用二、五常法实施1 实施步骤2 具体做法与要求三、五常法组织与职责1 管理组织2 相关人员的工作职责四、员工五常操作指导培训内容1 什么是“五常法”2 “五常法”的特定意义3 重点岗位“五常法”要点4 上班、下班应履行的五常5 五常守则附录:A、五常法管理制度(参考)B、五常法管理标识图例C、五常法管理实施评估表(试行)一五常法概述“五常法” 即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的简称,是当今餐饮企业广为推崇的先进的自身卫生管理模式,也是强化餐饮经营卫生意识,提高卫生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员工自律,消除餐饮卫生安全隐患的一种有效手段。
“五常法”的要义是“工作常组织,天天常整顿,环境常清洁,事物常规范,人人常自律”。
运用“五常法”管理能对餐饮业的安全、卫生、品质、效率、形象等进行科学有效地提升,是生产高品质产品、提供高品质服务、杜绝减少浪费、提高企业效率、树立企业形象的最佳途径。
1 “五常法”含义“五常法”是用来创造和维护良好工作环境的一种有效技术,包括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
它源自五个以“S”为首的日本字,故又称为5S。
1.1 1S—常组织定义:判断必需与非必需的物品并将必需物品的数量降低到最低程度,将非必需的物品清理掉。
目的:把“空间”腾出来活用并防止误用。
1.2 2S—常整顿定义:要用的物品依规定定位、定量、明确标示地摆放整齐。
目的:整齐、有标示,不用浪费时间寻找物品,30秒找到要找的物品。
1.3 3S—常清洁定义:清除工作场所各区域的脏乱,保持环境、物品、仪器、设备处于清洁状态,防止污染的发生。
目的:环境整洁、明亮、保证取出的物品能正常使用。
1.4 4S--常规范定义:连续地、反复不断地坚持前面3S活动。
餐饮业五常管理法.修改doc
![餐饮业五常管理法.修改doc](https://img.taocdn.com/s3/m/399d7fd5e87101f69f3195ae.png)
餐饮业五常管理法一.五常法实质:1.2.2 第一个五常日常组织,发动全体员工,人人都有分工,对所有的作业区域与作业环境开展整理,确定每项物品的使用作用、使用频率,并据此进行分类,坚决丢弃或去掉不需要的物品。
1.2.3 第二个五常日常整顿,给常组织后确定需要留下的物品予以命名,给每一件命名物品贴上标签,确定位置,给物品做到有名有家。
1.2.4 第三个五常日常清洁,全体员工开展相应区域大扫除,包括对地面、墙壁、天花板、台面、货架等每一个角落的正面、背面、顶面、底面进行全面清扫,营造全新的清洁环境。
1.2.5 第四个五常日常规范,体现视觉管理和增加执行透明度,主要区域有五常责任人分工示意图,设备、设施均有五常责任卡,制定五常管理制度上墙。
1.2.6 第五个五常日常自律,分层分级开展五常培训,做好培训记录,培养员工了解五常内容,分担五常责任,养成良好操作习惯,树立良好个人仪表。
1.3 培训在五常管理活动中,训练下属能够制定并实施自己的方案是一种必要的培训。
培训的形式,可采取分层次,有重点地开展。
培训的关键,使每一位员工都能从思想上、认识上、行动上了解为什么实施“五常法”、怎样实施“五常法”和如何实施“五常法”等知识,从而实现人人皆知五常、人人理解五常、人人认识五常、人人参与五常。
1.4 实施应收集的主要信息有:相片,相片是一种保持记录的良好方法。
相片可以是整个厨房的全景图,也可以是某些功能部位的全景图。
这些相片不仅可以供内部有关人员作参考,也可以作为企业实施“五常法”管理后取得进步的依据。
2 具体做法与要求2.1 1S—常组织腾出有效空间2.1.1 对所在的工作场所进行全面检查,制定需要和不需要的判别基准,确定哪些需要、哪些不需要,同时,反省哪些不需要物品的产生原因。
2.1.2 清除不需要物品与淘汰不需要物品的重点对象:设备设施;库存物品、原辅材料;作业场所的工具、用品、容器等。
2.1.3 物品淘汰的准则:物品用途不明确的;物品已经变质或过期的;物品已经不需要使用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餐饮业五常法管理技术手册1餐饮业“五常法”管理技术指导手册(大中型餐饮业试行)一、五常法概述“五常法”即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的简称,是当今餐饮业广为推崇的先进的自身卫生管理模式,也是强化餐饮经营卫生意识,提高卫生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员工自律,消除餐饮卫生安全隐患的一种有效手段。
“五常法”的要义是“工作常组织,天天常整顿,环境常清洁,事物常规范,人人常自律”。
运用“五常法”管理能对餐饮业的安全、卫生、品质、效率、形象等进行科学有效地提升,是生产高品质产品、提供高品质服务、杜绝或减少浪费、提高企业效率、树立企业形象的最佳途径。
1、“五常法”含义“五常法”是用来创造和维护良好工作环境的一种有效技术,包括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
它源自五个以“S”为首的日本字,故又称5S。
1.1 1S ——常组织定义:判断必需与非必需的物品并将必需物品的数量降低到最低程度,将非必需的物品清理掉。
目的:把“空间”腾出来活用并防止误用。
1.2 2S ——常整顿定义:要用的物品依规定定位、定量、明确标示地摆放整齐。
目的:整齐、有标示,不用浪费时间寻找物品,30秒找到要找的物品。
1.3 3S ——常清洁定义:清除工作场所各区域的脏乱,保持环境、物品、仪器、设备处于清洁状态,防止污染的发生。
目的:环境整洁、明亮,保证取出的物品能正常使用。
1.4 4S ——常规范定义:连续地、反复不断地坚持前面3S活动。
就是要养成坚持的习惯,并辅以一定的监督措施。
目的:通过制度化来维持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的成效。
1.5 5S ——常自律定义:要求人人依规定行事,养成好习惯。
目的:改变“人的素质”,养成工作认真规范的好习惯。
2、“五常法”实施意义目前,虽然流行有许多先进的内部管理方法,但不少企业总是感到现有的许多管理方法仍不尽人意,特别在成本控制和工作效率提高等方面,体现不出明显的优势。
因此,企业往往钱投入了不少,制度也制定了不少,但是,所产生的预期效果多未能如愿。
由此,对实施五常法管理,也抱有了怀疑及担心,担心五常法同样不会给自己带来效益,所以,怕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又会付之东流。
其实,企业的这些担心恰恰正是“五常法”管理实施后,直接能够让企业感受和体会到浪费减少、效率提高、形象提升等发生的变化。
其具体实施意义可归纳为五个方面:2.1 提升企业品质、品牌的保障2.1.1 被顾客称赞为整洁的餐饮企业,顾客乐于前来消费;2.1.2 由于口碑相传,会在同行中树立典范形象;2.1.3 清洁明亮的工作环境,管理有序的运作氛围,会吸引更多的员工人才,提高了总体素质;2.2 开源节流的法宝2.2.1 降低很多物品的不必要的浪费;2.2.2 减少寻找物品时间,节省很多宝贵的时间;2.2.3 是时间的守护神,能降低工时,不会延迟工作。
2.3 提高安全卫生餐饮环境的保证2.3.1 宽广明亮,视野开阔的工作场所,能使人流、物流一目了然;2.3.2 物品堆放定点定位,标识明显,避免交叉污染,杜绝物品使用差错;2.3.3 走道清洁畅通,不会造成杂乱情形而影响工作的顺畅和突发事件的疏导。
2.4 标准化的推动者2.4.1 大家都正确地按照规定执行任务;2.4.2 建立全能的工作机会,使任何员工进入现场即可开展作业;2.4.3 程序稳定,成本合理,服务质量可靠。
2.5 形成令人满意的工作环境2.5.1 明亮、清洁的工作场所,能使员工保持良好的工作心情。
2.5.2 员工业务素质提高,有示范作用,可激发员工积极性;2.5.3 能带动现场全体人员不断完善、保持整洁的工作环境,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3、“五常法”实际效用“五常法”管理的经验和成效,可简要归纳为五个方面的实际效用:3.1提高整洁、安全、有条理的工作环境3.2 提高工作效率,物品有名有家3.3 提升员工素质3.4 保障食品品质3.5 塑造企业良好形象二、五常法实施1、实施步骤可分为决定、策划、培训、实施、维持五个步骤。
1.1 决定即获得最高管理者的承诺并做好准备。
首先,单位中的最高管理者必须确立推行五常法的思想和决心,并设立专门的五常实施管理组织,由单位负责人领衔。
而且,像其它任何品质计划一样,最高管理者仅仅只有口头表态没有作用,而是需要做出全面承诺;最高管理者在推广活动中不仅口头宣布开始实施五常活动,而且,在具体推行、实施和培训等需要经费支持时,能够提供资金上的保证。
1.2 策划具体指做好五常促进活动的策划。
要做到第一件事就是要编制五常促进活动计划表。
这个计划表可以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1.2.1 五常管理小组应有专(兼)职人员和办公地点。
以本《手册》的相关内容和“餐饮业五常法管理实施评估表”为基础,确定本企业五常实施的切入点和关键环节、关键部门或岗位。
在第一步实施的计划中,要从五个常的各个要素里,选取一项事情来完成。
并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开展轰轰烈烈的“五常促进活动”,具体可采用五常日的形式。
1.2.2 第一个五常日常组织,发动全体员工,人人都有分工,对所有的作业区域与作业环境开展整理,确定每项物品的使用作用、使用频率,并据此进行分类,坚决丢弃或去掉不需要的物品。
1.2.3 第二个五常日常整顿,给常组织后确定需要留下的物品予以命名,给每一件命名物品贴上标签,确定位置,给物品做到有名有家。
1.2.4 第三个五常日常清洁,全体员工开展相应区域大扫除,包括对地面、墙壁、天花板、台面、货架等每一个角落的正面、背面、顶面、地面进行全面清扫,营造全新的清洁环境。
1.2.5 第四个五常日常规范,体现视觉管理和增加执行透明度,主要区域有五常责任人分工示意图,设备、设施均有五常责任卡,制定五常管理制度,并上墙。
1.2.6 第五个五常日常自律,分层分级开展五常培训,做好培训记录,培养员工了解五常内容,分担五常责任,养成良好操作习惯、树立良好个人仪表。
1.2.7 管理小组对于五常促进活动中工作突出的部门、班组或个人,应及时予以发现与总结。
表彰和奖励那些在实施五常活动中表现最佳的部门、班组和个人,并为下一步的五常活动作出计划。
1.3 培训开展各个层面及全体员工的五常知识、五常理念和五常观念培训,是实施五常管理必不可少的环节,“五常法”管理是以消除企业浪费和在企业年内部进行持续的品质改善的活动。
开始实行五常活动时,每个企业都会感到比较辣手或是无从下手,当企业开始实施五常管理后,又会发现总是会有很多新问题不断地产生和需要解决。
虽然,企业可能一次只能解决一个问题,但是,这些问题,通过不断地解决,最终还是能够被完全解决的。
在五常管理活动中,训练下属能够制定并实施自己的方案是一种必要的培训。
完全靠一个人所取得的进步或者总是依赖别人帮助所取得的进步,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进步。
因此,企业整体水平和形象的提升才是真正的进步。
在整个部门内或整个企业内的会议上,适时表扬已取得的成绩也属于培训的范畴,不仅是一种鼓励,而且也是必要的思想和信息交流。
培训的形式,可采取分层次,有重点地开展。
培训的关键,可以本《手册》“员工五常操作指导培训内容“为重点,使每一位员工从思想上、认识上、行动上了解为什么实施“五常法”、怎样实施“五常法”和如何实施“五常法”等知识,从而实现人人皆知五常、人人理解五常、人人认识五常、人人参与五常。
1.4 实施就是具体推行“五常法”。
这个阶段,主要依照本《手册》的有关内容,逐条对照,逐条落实,尤其应做好信息的收集保存。
应收集的主要信息有:相片,相片是一种保持记录的良好方法。
相片可以是整个厨房的全景图,也可以是某些功能部位的全景图。
这些相片不仅可以供内部有关人员作参考,也可以作为企业实施“五常法”管理后取得进步的依据,同时,又可供评估专家参考。
录像,录像已被用作一种解决问题和说服观众的省力工具。
已实施“五常法”管理的企业发现,将五常日之前和活动期间的状况进行的对比,很能鼓舞人心,能激励参与人员的士气。
1.5 维持就是将已开展的“五常法”管理活动持之以恒。
因此,需要对企业五常活动予以评估。
在评估过程中,须确定评估方法和完善评估内容,最简便的评估方法就是采用“餐饮业五常法管理实施评估表”,作为企业对开展情况的评估标准。
简言之,五常法的实施步骤就是获得高层管理者的承诺、起草五常计划并实施、组织五常培训、做好信息收集保存、完善评估等五个方面工作的有机结合。
2、具体做法与要求2.1 1S——常组织腾出有效空间2.1.1 对所在的工作场所进行全面检查,制定需要和不需要的判别基准,确定哪些需要、哪些不需要,同时,反省哪些不需要物品产生的原因。
2.1.2 清除不需要物品与淘汰不需要物品的重点对象:设备设施;餐饮业五常法管理技术手册[1]11餐饮业“五常法”管理技术指导手册(大中型餐饮业试行)一、五常法概述“五常法”即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的简称,是当今餐饮业广为推崇的先进的自身卫生管理模式,也是强化餐饮经营卫生意识,提高卫生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员工自律,消除餐饮卫生安全隐患的一种有效手段。
“五常法”的要义是“工作常组织,天天常整顿,环境常清洁,事物常规范,人人常自律”。
运用“五常法”管理能对餐饮业的安全、卫生、品质、效率、形象等进行科学有效地提升,是生产高品质产品、提供高品质服务、杜绝或减少浪费、提高企业效率、树立企业形象的最佳途径。
1、“五常法”含义“五常法”是用来创造和维护良好工作环境的一种有效技术,包括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
它源自五个以“S”为首的日本字,故又称5S。
1.1 1S ——常组织定义:判断必需与非必需的物品并将必需物品的数量降低到最低程度,将非必需的物品清理掉。
目的:把“空间”腾出来活用并防止误用。
1.2 2S ——常整顿定义:要用的物品依规定定位、定量、明确标示地摆放整齐。
目的:整齐、有标示,不用浪费时间寻找物品,30秒找到要找的物品。
1.3 3S ——常清洁定义:清除工作场所各区域的脏乱,保持环境、物品、仪器、设备处于清洁状态,防止污染的发生。
目的:环境整洁、明亮,保证取出的物品能正常使用。
1.4 4S ——常规范定义:连续地、反复不断地坚持前面3S活动。
就是要养成坚持的习惯,并辅以一定的监督措施。
目的:通过制度化来维持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的成效。
1.5 5S ——常自律定义:要求人人依规定行事,养成好习惯。
目的:改变“人的素质”,养成工作认真规范的好习惯。
2、“五常法”实施意义目前,虽然流行有许多先进的内部管理方法,但不少企业总是感到现有的许多管理方法仍不尽人意,特别在成本控制和工作效率提高等方面,体现不出明显的优势。
因此,企业往往钱投入了不少,制度也制定了不少,但是,所产生的预期效果多未能如愿。
由此,对实施五常法管理,也抱有了怀疑及担心,担心五常法同样不会给自己带来效益,所以,怕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又会付之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