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自考组织行为学第十一章章节真题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A. 个体行为B. 群体行为C. 组织结构D. 组织文化2. 下列哪项不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一个层次?()A. 安全需求B. 社交需求C. 自我实现需求D. 美学需求3. 在组织中,领导的权威来源于()A. 个人魅力B. 职位权力C. 奖励权力D. 以上都是4.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中,不满意的对立面是()A. 满意B. 没有不满意C. 一般满意D. 非常满意5. 下列哪项不是有效的团队沟通的特征?()A. 开放性B. 明确性C. 保密性D. 及时性6. 组织变革的驱动力通常不包括()A. 技术进步B. 市场竞争C. 员工满意度D. 政策变化7. 在组织中,工作满意度与员工绩效之间的关系是()A. 正相关B. 负相关C. 无关D. 复杂的关系8. 下列哪项不是组织文化的功能?()A. 导向功能B. 约束功能C. 激励功能D. 惩罚功能9.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主要强调()A. 人际关系B. 工作流程的科学化C. 组织结构的设计D. 领导风格的选择10. 根据期望理论,员工激励程度取决于()A. 个人价值观B. 期望值C. 工具性D. 以上都是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个体的工作满意度?()A. 工作性质B. 领导风格C. 个人价值观D. 工作条件12. 在组织中,团队建设的障碍可能包括()A. 角色不明确B. 目标不一致C. 沟通不畅D. 资源分配不均13. 下列哪些属于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A. 观察法B. 调查法C. 案例研究D. 实验法14. 根据路径-目标理论,领导者可以采取哪些领导风格?()A. 指令式B. 支持型C. 成就导向型D. 参与式15. 下列哪些因素可能导致组织冲突?()A. 资源稀缺B. 目标差异C. 个人价值观D. 沟通障碍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6. 组织行为学是研究组织中个体和群体的行为模式以及影响这些行为的各种因素的学科。
2020年10月自考00152组织行为学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

202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组织行为学试题(课程代码 00152)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人的行为模式可表示为:B=F(P·E),其中B代表()A.个体行为B.内部驱动力C.内部特征D.群体环境2.内在意识向外部行动的转化,这是()A.认识过程B.情感过程C.意志过程D.知觉过程3.新华生主义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A.托尔曼B.斯金纳C.赫尔D.亚当斯4.态度ABC模型中的C指的是()A.态度知觉成分B.态度行为意向成分C.态度情感成分D.态度行为成分5.要使动机强度保持在一个恒定且较高的水平上,有效的方法是()A.延长目标导向行为过程且目标定高B.缩短目标导向行为过程且目标定低C.缩短目标导向行为过程且目标定高D.使目标导向行为和目标行为循环交替6.个体根据兴趣和需要,有意识地把知觉对象优先从背景中区分出来并进行组织、加工和整合,这个特性是知觉的()A.整体性B.恒常性C.理解性D.选择性7.人们在知觉的过程中,常从或好或坏的局部印象出发,进而扩展到全部的或好或坏的整体印象,这种知觉偏差是()A.刻板效应B.晕轮效应C.心理定势D.投射效应8.为完成某项指定任务或项目而在一起工作的群体是()A.命令型群体B.利益型群体C.任务型群体D.友谊型群体9.口头汇报、书面总结、座谈会、意见等是组织中的()A.下行沟通B.上行沟通C.平行沟通D.斜向沟通10.沟通网络渠道过多,易造成混乱状态,在浪费时间的同时还影响工作效率,这种沟通网络是()A.环式B.轮式C.链式D.全通道式11.群体成为团队的首要条件是()A.价值观共识化B.高素质的员工C.成员之间平等互信D.充分授权12.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采取和大多数人一致的意见的行为是()A.责任分摊行为B.情绪认同行为C.协同行为D.从众行为13.冲突中最大限度地获得个人利益而不惜牺牲他人的利益的行为意向是()A.迁就B.协作C.竞争D.回避14.组织中同层级部门的细分程度属于()A.水平分化B.垂直分化C.空间分化D.组织间分化15.下列不属于...权变系统理论代表人物的是()A.卡斯特B.伍德沃德C.罗森茨韦克D.特里斯特16.组织文化通过产品和员工传播,将组织经营理念、组织精神和形象展示给社会,从而产生强烈的影响,这体现的是组织文化的()A.导向功能B.创新功能C.凝聚功能D.辐射功能17.组织文化创新的载体是()A.组织价值观B.组织意识形态C.组织文化制度D.组织文化网络18.下列不能够...激发组织成员自主学习动机的因素是()A.自我效能感B.组织奖励C.归因倾向D.成就动机19.集中研究领导工作作风和行为对领导有效性影响的理论是()A.领导特性理论B.领导情景理论C.领导行为理论D.领导作风理论20.按照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的观点,领导者很少进行命令而是与下属共同进行决策的领导方式属于()A.命令型领导方式B.说服型领导方式C.参与型领导方式D.授权型领导方式21.下列不属于...领导情景理论的是()A.领导生命周期理论B.管理方格理论C.路径-目标理论D.费德勒权变模型22.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起中间过渡作用的层级是()A.生理的需要B.安全的需要C.社交的需要D.尊重的需要23.员工在工作中获得的满足感属于()A.内激励B.外激励C.正激励D.负激励24.X理论把人看成是()A.“经济人”B.“社会人”C.“行政人”D.“复杂人”25.下列属于工业社会心理学研究范畴的是()A.人-人相关关系的研究B.职业选拔与职业培训研究C.动作-时间的研究D.合格员工的挑选和培训研究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组织行为学习题解答第11章

第十一章冲突与冲突管理思考题1.什么是冲突?关于冲突有三种不同的观念,分别是什么?答:冲突是行为主体之间,由于目的、手段分歧而导致的对立状态。
人们对组织冲突的理解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观点,按出现的先后顺序大致可划分为传统观念、人际关系观念和相互作用观念。
冲突的传统观念:认为冲突是群体内功能失调的结果,冲突都是消极的有害的,势必造成组织、群体、个人之间的不和、分裂和对抗,降低工作效率,影组织目标的实现。
因此,组织中领导者必须尽量减少冲突,最好是避免冲突。
冲突的人际关系观念:认为对于任何组织、群体和个人而言,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客观存在。
冲突既无法避免又不可能彻底消除,并且冲突的影响既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所以,应当接受冲突,对冲突加以控制和利用。
冲突的相互作用观念:认为冲突对于组织既有建设性、推动性的一面,也有破坏性、阻滞性的一面。
如果组织中没有冲突,过分融洽、安宁的组织或群体会失去生机、活力和创新精神。
相反,保持适当的冲突水平,可以促进组织变革,使组织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不同的冲突类型会对组织产生不同的影响,也就影响着组织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方式。
因此,要根据不同类型的冲突区别处理。
2.冲突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分别有哪些?答:(1)冲突的积极作用①冲突解决的过程能够激发组织中的积极变革和创新。
有时候人们为了消除冲突,就必须要寻求改变现有方式和方法的途径。
这个寻求解决冲突的过程,不仅可以导致变革的创新,而且可以使得变革更容易为下属所接受,甚至达到员工的期望和要求。
②在决策的过程中有意地激发冲突,极有可提高决策的有效性。
在群体决策过程中,由于从众压力或由于个人领导者的权威控制了局面,或凝聚力强的群体为了获得内部一致性,而不愿考虑更多的备选方案,更倾向于获得群体内部一致的意见,就可能因方案未得到充分讨论而造成决策失误,如果以提出反对意见或提出多种不同看的方式来激发冲突,就可能提出更多创造性的方案,提高决策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新版组织行为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课后思考题1.什么是组织行为学?研究组织行为学有什么重要意义?组织行为学是通过研究组织中的个体、群体和组织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组织中人的行为的能力,以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一门科学。
意义:1)有利于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2)有助于达成个人目标,提高组织成员的工作生活质量3)有助于管理者改进管理的方式和方法,改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4)有助于提高管理者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组织行为的能力,从而提高管理水平5)有助于组织变革和组织发展2.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可以分为几个层次?个体行为的研究、群体行为的研究、组织行为的研究3.组织行为学是怎样产生的?1)近代管理理论的基础①理论先驱们的贡献亚当·斯密(1723—1790)。
罗伯特·欧文(1771—1858)。
查尔斯·巴比奇(1792—1871)。
汤恩。
②科学管理理论的诞生2)人群关系学说4.组织行为学产生后有哪些新发展?1)人力资源学派的出现2)组织文化研究的兴起3)“新组织”的兴起与组织过程的研究案例分析答案:1.缺少对组织中个体行为、群体行为、组织行为规律的研究。
2.缺少人性化管理。
3.缺少对冲突的正确处理。
第二章课后思考题1.个体认知包括哪些内容?了解个体认知过程会给我们在管理上带来什么启示?内容:感知、注意、记忆、表象、思维、言语、智力启示:1)在识人过程中避免认知过程中干扰因素,尽量做到公正、客观。
2)在管理人的过程中,要遵循个体认知规律,因人而异采用恰当的管理方式和方法。
3)在人员培训工作中,遵循个体认知规律,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2.什么是社会知觉?社会知觉可分为哪几类?社会知觉是对社会对象的知觉,社会知觉是个体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观察、了解他人并形成判断的一种心理活动。
3.影响社会知觉的因素有哪些?知觉者1)知觉者的动机2)知觉者的任务3)知觉者的兴趣4)知觉者过去的经验和期望知觉对象(1)魅力。
2023年自考组织行为学试题和答案

全国2023年4月自考组织行为学试题和答案课程代码: 0015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 每题1分, 共25分)1. 人旳行为特点是()A. 适应性B. 系统性C. 静态性D. 不可控性2. 下列选项中不是组织行为学学科性质旳是()A. 边缘性B. 系统性C. 两重性D. 应用性3.离中趋势分析是组织行为学中研究成果旳记录分析措施之一, 其常用指标原则差旳计算公式为A. B. C. D.4. 人旳知觉过程一般经历旳阶段是()A. 三个B. 四个C. 五个D. 六个5. “时间就是金钱”是一种()A. 理性价值观B. 政治性价值观C. 集体价值观D. 社会价值观6.任何发明性行为都必须产生出一种前所未有旳新成果, 这体现旳是发明性行为旳()A. 首创性 B. 积极性 C. 适应性D. 独特性7.事业生涯是一种过程, 是一种与()A. 家庭生活有关旳持续经历B. 学习有关旳持续经历C. 社会交往有关旳持续经历D. 工作有关旳持续经历8. 下列选项中不是个人加入群体旳原因旳是()A. 地位需要B. 自尊需要C. 情感需要D. 人为需要9.小群体与大群体相比, 其优势重要在于()A. 完毕任务速度快B. 易处理复杂问题C. 绩效水平高D. 凝聚力强10. 下列沟通形式中属于正式沟通旳是()A. 偶尔式B. 全方位式C. 集束式D. 流言式11.一种包容动机很强而又积极体现者, 一般是一种()A. 性格外向喜欢与人交往旳人B. 性格外向不喜欢与人交往旳人C. 性格内向喜欢与人交往旳人D. 性格内向不喜欢与人交往旳人12.一种富有吸引力旳能愈加让他人喜欢旳人, 其个性品质是()A. 十全十美B. 平庸又犯小错C. 能力超群略有小错D. 平庸但很守规矩13.下列四种形式中, 不属于互相依赖性旳类型旳是()A. 联营式B. 次序式C. 互惠式D. 协作式14. 一般认为冲突大概要经历旳阶段是()A. 三个B. 四个C. 五个D. 六个15. 领导者旳地位与权力重要来源于领导者旳()A. 影响力B. 号召力C. 指挥力D. 领导力16.领导者旳素质是一种后天旳习惯, 是一种务实旳结合, 是也许学来旳。
版自考组织行为学第十一章章节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201504)21、提出双因素理论的学者是( C )11A、马斯洛B、麦格雷戈C、赫兹伯格D、麦克里兰(201504)22、OEC模式的理论基础是( A )11A、期望理论B、双因素理论C、公平理论D、需要层次理论(201510)20、预先告知某种不合要求的行为或不良绩效可能引起的后果,使员工避免不符合要求的行为以免发生令人不愉快的事件的是( B )11A、正强化B、负强化C、自然消退D、惩罚(201510)21、激励一保健因素理论的提出者是( C )11A、亚当斯B、斯金纳C、赫兹伯格D、马斯洛(201604)17、在组织行为学中,把权力、成就、情谊等这类动机称为( B )11A、原始动机B、习得动机C、一般动机D、生理性动机(201604)18、按照双因素理论属于激励因素的是( A )11A、工作内容B、工作环境C、工资待遇D、职务保障(201604)19、职业生活质量的理论基础是( B )11A、过程型激励理论B、内容型激励理论C、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D、强化型激励理论(201610)23、期望理论属于( D )11A、内容型激励理论B、混合型激励理论C、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D、过程型激励理论(201710)22、人的工作绩效不仅取决于其能力的大小,还取决于( A )11A、激励的水平B、需要的强弱C、目标的高低D、成就的大小(201710)23、麦克利兰认为,除了人的基本生理需要,人还有三种需要,一是友谊需要,二是权力需要,三是( A )11A、成就需要B、尊重需要C、安全需要D、自我实现需要(201710)24、一般来讲,可以使员工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的激励是( B )11A、内在激励B、外在激励C、公平激励D、归因激励二、多项选择题(201610)30、激励的影响因素有( ABCD )11A、激励时机B、激励频率C、激励程度D、激励方向E、激励环境(201704)29、影响激励效果的因素有( ABCD )11A、激励时机B、激励频率C、激励程度D、激励方向E、激励环境(201710)30、强化理论的强化类型有( ABCE )11A、正强化B、负强化C、惩罚D、归因E、自然消退三、名词解释(201704)35、内在激励11答:内在激励是指个体在工作时,以从工作本身获得的满足感作为激励手段,从而影响人的行为四、简答题(201504)39、简述公平理论的基本内容。
全国自考《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

2013年7月全国自考《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绝密★考试结束前全国201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组织行为学试题课程代码:00152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组织行为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产生于( C ) A.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B.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C.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D.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第 2 页2.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是( A )A.个体B.群体C.团队D.组织3.用于揭示两组变量或几组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是( B )A.抉择分析B.相关分析C.离中趋势分析D.集中趋势分析4.格雷夫斯把价值观分为七类,其分类的基础是( D ) A.人员的不同对象B.有无价值的不同标准C.追求的不同目标D.不同行为方式5.根据控制方位论,技能为本报酬制能使员工更倾向于( A )A.内因控制B.外因控制C.前馈控制D.反馈控制6.创造性行为产生的源泉是( D )A.弹性的规章制度B.合理的组织结构C.和谐的人际关系D.良好的信息沟通7.事业生涯的两个组成方面分别是态度和( B ) A.知觉B.行为C.性格D.价值观8.群体内部成员之间开始形成亲密的关系,表现出一定的凝第 3 页聚力的阶段是( C )A.形成阶段B.震荡阶段C.规范化阶段D.有所作为阶段9.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更努力,这种效应是( B )A.群体助长效应B.社会惰化效应C.从众效应D.责任分摊效应10.把信息有选择地转达给自己的朋友或相关的人,这种非正式沟通的形式是( C )A.偶然式B.流言式C.集束式D.单线式11.心理学家舒兹将人际关系需求分为三类:感情、包容与( D )A.尊重B.成就C.利益D.控制12.管理群体间互动最简单、花费最低的方法是( A ) A.制定规则与程序B.设计联络员角色C.成立工作团队D.建立特别工作组13.领导的专长权来自于( D )A.组织赋予的物资分配权B.组织赋予的决策权C.组织赋予的人事权D.下级对上级的信任与尊敬第 4 页14.领导权变理论又被称为( A )A.情景理论B.领导理论C.权力理论D.周期理论15.领导作风论认为以知识型员工为主导的组织适宜采用的领导方式是( C )A.集权式B.任务式C.民主式D.放任式16.在组织决策中,形成决策的前提是( A )A.了解组织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B.全面准确地掌握信息C.把握决策对象的运动规律D.确定决策对象与目标17.动机是人类行为的直接原因,驱使人们产生某种行为,这体现了动机的( C )A.导向机能B.选择机能C.始发机能D.强化机能18.按需要的功能特征来分,可将需要分为( B ) A.自然需要与社会需要B.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C.优势需要与次要需要D.生理需要与心理需要19.根据双因素理论,以下不属于...保健因素的是( C ) A.职务保障B.工资待遇第 5 页C.工作职务上的责任感D.工作条件20.奥德弗的ERG理论属于( C )A.过程型激励理论B.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C.内容型激励理论D.公平型激励理论21.宝钢激励机制的理论依据是( D )A.需要层次理论B.双因素理论C.公平理论D.综合激励理论22.通过研究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所采取的领导行为方式对组织效能的影响,以寻求最有效的领导行为,这是( C ) A.领导特性有效论B.领导行为有效论C.领导权变有效论D.领导作风有效论23.下列组织变革的阻力中,来自群体的是( D ) A.人们的安全性心理所造成的阻力B.人们的保守性心理所造成的阻力C.人们的依赖性心理所造成的阻力D.人际关系变革所造成的阻力24.组织文化能把不同层次、性格各异的人团结起来,使每个人的思想感情和命运都与组织的安危紧密相连,这体现了组织文化的( A )A.凝聚功能B.效率功能C.激励功能D.约束功能第 6 页25.组织文化的建立应具有远大的目标和坚定的理念,不会因为微小的环境变化或个别成员的去留而发生变动,这体现了建立组织文化应遵循( B )A.目标原则B.相对稳定原则C.价值原则D.环境原则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10月自考《组织行为学》真题答案

xx年10月自考《组织行为学》真题答案说明:本真题网络,请考生根据自己考试情况核对!1-5:CAACD 6-10:BDBCC 11-15ADDDB 16-20:ABBCB 21-25:CBDAA26、AD 27、ABCE 28、ACDE 29 、ABCD 30、ABCDE31、个性心理:指个人性倾向性与个性特征的总和。
32、非形式沟通:是一种通过正式规章制度和正式组织程序以外的其它各种渠道进展的沟通。
33、建立性冲突:指冲突各方的目标一致,实现目标的途径手段不同而产生的冲突。
34、组织文化:指组织在长期的开展过程中,把组织成员结合在一起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的总和。
35、授权:以人为对象,将完成某项工作所必须的权利授给部署人员。
36、社会人假设的根本含义:社会人假设认为在社会上活动的员工,不是各自孤立存在的,而是作为某一个群体的一员有所归属的社会人,是社会存在。
人具有社会性需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组织的归属比经济报酬更能鼓励人的行为。
37、群体标准作用:(1)标准功能(2)导向功能(3)评价功能(4)动力能力38、冲突的相互作用观的主要内容:(1)认为冲突对于群体的有效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其可以成为群体内的积极动力;(2)冲突不一定惠导致对组织的危害,甚至可能有利于组织;(3)冲突本身说明组织内部机能失调;(4)冲突有利于组织运作小路。
39、组织构造设计的现代原那么:(1)目标原那么。
(2)集权与分权结合的原那么。
(3)责权利相结合的原那么。
(4)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原那么。
(5)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的原那么。
(6)执行与监视分开的原那么。
40、领导艺术的特征:(1)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2)原那么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3)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4)标准性和创造性的统一。
(5)明晰性和模糊性的统一。
41:管理者提高员工组织承诺水平的策略:(1)提供支持性的工作环境:在组织中,为了赢得员工的感情承诺,应该让员工在工作实践中体会到组织的关心和厚待。
组织行为学各章重点名词解释和课后案例分析答案

组织行为学各章重点名词解释和课后案例分析答案第一章组织行为学概述1.组织(Organization):从广义上说,组织是指由诸多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相互联系起来的系统。
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论和协同论等,都是从不同的侧面研究有组织的系统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组织和系统是同等程度的概念。
从狭义上说,组织就是指人们为着实现一定的目标,互相协作结合而成的集体或团体,如党团组织、工会组织、企业、军事组织等等。
狭义的组织专门指人群而言,运用于管理学之中。
2.组织行为学(Organization Behavior):作为行为科学的一个分支,组织行为学着重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从而运用这些知识来实现组织行为的有效性。
3.案例研究(case study):对个体、群体或组织整体的情况进行深入调查而得出结论的方法。
这种研究对变量能进行一定的控制。
案例研究样本有限,很难得出一般性和易于推广的结论,但是案例研究呈现的内容丰富,是人们发现和提出新的理论假设的前提和基础。
4.实际调查研究(field survey):是采用一定的方法对一定规模的样本对象(可以是个体、群体或组织)进行全面调查、收集和分析数据,从而得出结论的方法。
这种研究对变量也能进行一定的控制。
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不够深入。
5.实验室实验(1aboratory experiment):是通过建立一个完全人工的环境,研究者可以控制自变量,并观测、记录因变量,然后分析这些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案例简介高博特公司是一家民营企业,公司十分重视人才的作用,给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给予员工优厚的福利待遇并且帮助他们进行职业规划,员工都把高博特的工作当作一种事业来做。
案例分析要点1.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而对人的管理方法要结合实际。
对人的管理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要根据具体的情境选择最恰当的做法,不断激发员工的潜能,才能产生高绩效。
组织行为学自考练习题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自考练习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参与观察法【正确答案】参与观察法是指观察者直接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并在共同活动中进行观察的方法。
2、行为【正确答案】人的行为是指人的有目的的活动,包括人的欲望、动机、情感、态度及意志在行为上的表现。
一般来讲,人的行为的产生、发展和变化是有原因、有目标的。
3、感觉【正确答案】感觉是个体借助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在头脑中的反映。
人的感觉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
4、动机【正确答案】动机指激励人们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在动因。
心理学上把引起个体行为、维持该行为并将这一行为导向满足某种需要的欲望、愿望、信息等心理因素叫做动机。
5、价值观【正确答案】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是一个人基本的信念和判断。
6、组织公民行为【正确答案】组织公民行为是指个体的行为是自主的,并非直接或外显地由正式的奖惩体系引发的,一般包括无私并主动地帮助他人、主动参与组织活动、承担超过常规的任务要求等。
这种行为方式很少体现在正式角色的规定之中,但是一旦缺少它们,整个系统运行将会出现困难。
二、简答题1、简述组织行为学发展的阶段。
【正确答案】组织行为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20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以泰勒、韦伯和法约尔等为代表,把组织看成是一个封闭的理性模式。
(2)第二阶段:20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60年代,以梅奥、麦格雷戈等为代表,把组织看成是一个封闭的社会性模式。
(3)第三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以费德勒等人为代表,把组织看成是开放的模式,从原来的封闭观念转向开放观念是一大进步。
(4)第四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综合前三个阶段之所长,把组织看成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性模式,要求把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转变到社会文化这一更深的层次上。
2、简述Y理论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Y理论主要观点如下:第一,厌恶工作不是普通人的本性。
自考00152《组织行为学》真题(2022.08)

自考00152《组织行为学》真题及(2022.08)自考00152《组织行为学》真题及答案解析(2022.08)1.[单选题] 工作满意感实际上是人们的一种()。
A.社会知觉B.动机水平C.情绪状态D.态度2.[单选题] “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方式,其理论基础是()。
A.经济人假设B.社会人假设C.自我实现人假设D.复杂人假设3.[单选题] 人对工作满意感实质上是一种()。
A.需要B.动机C.态度D.情绪4.[单选题] 使人们对主观刺激的知觉更迅速、更具方向性的效应是()。
A.首因效应B.晕轮效应C.投射效应D.心理定势5.[单选题] 界定每个角色行为期待的是()。
A.心理契约B.角色直觉C.角色认同D.群体规范6.[单选题] 一般来说,从众行为源于群体的()。
A.规范B.压力C.制度D.文化7.[单选题] 当个体与其他人一起工作时,因他人的在场而激发了个体的工作动机,由此而引发的绩效水平提高的倾向称为()。
A.协同效应B.社会促进效应C.惰性效应D.晕轮效应8.[单选题] “头脑风暴法”成员的构成是()。
A.3-5人B.6-12人C.13-16人D.17-20人9.[单选题] 在提高群体成员士气方面比较有效的沟通网络是()。
A.链式B.轮式C.Y式D.环式10.[单选题] 在非正式沟通中,传播效应最高的沟通网络是()。
A.单串型B.饶舌型C.集合型D.随机型11.[单选题] 每个团队都会以不同的建立方法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即组建期、激荡期和()。
A.稳固期B.规范期C.成熟期D.衰退期12.[单选题] 衡量群体中人际关系发展水平标志的要素是()。
A.情绪认同B.共生效应C.心理相容D.参与心理13.[单选题] 由于冲突主体内部或冲突主体之间存在不一致或不相容的优先事件选择、过程顺序安排而产生的冲突,称之为()。
A.目标冲突B.认知冲突C.情感冲突D.程序冲突14.[单选题] 管理者应当使组织保持适当的冲突水平,限制破坏性冲突,促进建设性冲突,这种观点属于()。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试卷+答案)

全国2011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组织行为学试题(课程代码:0015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组织行为学是一门( )A.理论性学科B.应用性学科C.实验性学科D.综合性学科2.以下不属于组织行为学所使用的实验法的是( )A.现场实验法B.实验室实验法C.心理测验法D.准实验法3.把能力分为智力、专门能力和创造力三类,其划分的标准是()A.差异性B.倾向性C.适应性D.独立性4.创造性行为产生的内在主观特征是( )A.创造性思维B.创造性需要C.创造性动机D.创造性能力5.组织和员工对事业生涯进行设计、规划、实施和监控的过程是()A.事业生涯管理B.事业生涯开发C.事业生涯设计D.事业生涯选择6.由组织结构确定的职务分配很明确的群体是( )A.正式群体B.非正式群体C.命令型群体D.任务型群体7.群体规范可以规划一个人在群体中的行为方式,这是群体规范的()A.标准功能B.导向功能C.评价功能D.动力功能8.对一种角色的态度与实际角色行为的一致性是( )A.角色知觉B.角色规范C.角色同一性D.角色期待9.有他人在场会使活动效率提高的现象是( )A.群体促进效应B.群体凝聚效应C.群体协同效应D.群体互动效应10.心理学家舒兹将人际关系需求分为包容需求、控制需求与( ) A.尊重需求B.感情需求C.成就需求D.利益需求11.关于冲突观念的现代观点认为( )A.冲突有害无益B.应当避免冲突C.冲突有利无害D.保持适度水平的冲突是有益的12.有效领导的基础是()A.领导的权威B.领导的素质C.领导的能力D.领导的职位13.领导作风论认为创新型组织和以知识型员工为主导的组织最适宜采用的领导方式是 ( )A.集权式B.集权与民主结合式C.民主式D.放任式14.提高领导效能的根本措施是( )A.科学决策B.民主决策C.有效沟通D.有效激励15.把动机分为原始动机、一般动机与习得动机三种类型,其划分依据是( ) A.动机的属性不同B.动机的作用强度不同C.动机的由来不同D.动机的作用结果不同16.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埋头工作是为了受表扬,留个好名声;有的人埋头工作是为了多拿点奖金;还有人为了多做贡献而埋头工作。
—年自考组织行为学试题和答案3篇 组织行为学自考题库

—年自考组织行为学试题和答案3篇组织行为学自考题库—年自考组织行为学试题和答案1《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Q分。
在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并将答案题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1.被称为研究组织内部人的行为的里程碑是什么?(B).A、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科学讨论会B.霍桑试验C、1914“年利莲·吉尔布雷斯出版的《管理心理学》D.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2.具有高水平的专长,善于在活动中进行创造性思维,引发灵感,活动成果突出而优异的人属于(C)。
A.能力低下B.一般能力C.天才D、才能3.通过社会知觉获得个体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此扩大为他的整体行为特征,这种知觉属于(B)。
A、知觉防御B、晕轮效应C.首因效应D、定型效应4.当一个人在爱情问题上受到挫折后并未消沉,而是更加努力学习和工作,使工作做出了显著的成绩。
这种行为反应是(B)。
A、坚持原有目标的行为反应B.升化的行为反应C.反向的行为反应D.放弃的行为反应5.当群体目标和组织目标协调一致时,凝聚力与生产率就会出现如下关系(A)。
A、高凝聚力高生产率B.高凝聚力低生产率C.低凝聚力高生产率D.低凝聚力低生产率6.在紧急情况下或与公司利益关系重大的问题上,冲突的处理方式是(A)。
A、强制B、开诚合作C、妥协D.回避7.领导的连续流理论是(B)提出的。
A、勒温B.坦南鲍母和施密特C、利克特D.豪斯和沙特尔8.帕森斯是从哪个角度来划分组织类型的?(A)A、社会功能B、成员受益程度C、对成员的控制方式D.成员人数9.下面哪一个不是组织的基本要素?(A)A、人际关系B.协作愿望C.共同目标D、信息沟通10.下面哪一项不是以任务和技术为中心的主要变革措施?(D)A、工作再设计B、.目标管理C.建立社会技术系统D、建立规章制度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备选答案中选择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的答案题号填入题后括号内)11.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层次有(ABCE)。
自考00152组织行为学第11章激励

第三节 对员工进行激励的方法和策略
二、激励的原则 (一) 物质与精神回步激励原则 (二) 引入竞争机制原则 (三) 公平、公正原则 (四) 组织与社会相结合原则
第一节 激励概述
• 二、激励的作用
(一)激励为行为提供动力 (二)激励可以发挥人的潜力
工作绩效=f(能力X激励) 人的工作绩效不仅取决于其能力的大小,而且取决于激励 的水平,即积极性的高低 (三)激励可以激发人的工作热情与兴趣 (四)激励能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五)激励能够调动和提高人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
强化理论
• 管理者在实施强化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⑤因人而异。对不同个体采取不同的强化措施,以获取最佳效果。 ⑥奖惩结合、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结合、定期奖励与不定期奖励 结合、定值奖励与不定值奖励结合。
归因理论
• 归因理论最早由海德从关于社会知觉的人 际关系认知理论发展而来。美国斯坦福大 学的罗斯(Rose)等人应用归因理论来改变 人的认知,从而进行强化,最后达到改变行 为的目的。
第四篇 领导行为
本篇的主要内容包括:
• 第十章 领导与领导理论的发展 • 第十一章 激励
第十一章 激励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 • 一、激励概述 • 二、激励理论 • 三、对员工进行激励的方法和策略
第一节 激励概述
一、激励的概念
所谓激励,一般是指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管理心理学中 的激励主要是指激发人的动机,加强个体行为的内部动力, 鼓励个体向期望的目标迈进。 激励有三要素:激励对象、激励方式、激励效应,即对谁激 励、怎样激励、激励效果。
2019年自学考试《组织行为学》章节试题及答案

2019年自学考试《组织行为学》章节试题及答案2019年自学考试《组织行为学》章节试题及答案第一章一、单项选择1、“新组织”的特点,不包括:(D )A、网络化B、灵活性C、多元化D、数字化2、最早发现工作群体重要性的是( A )A、霍桑试验B、莱维特的研究C、维卡的研究D、马斯洛的研究3、组织行为研究的三个基本分析单元不包括:( C)A、个人B、群人C、信息D、组织4、组织行为学所谈论的行为主体是( C)。
A. 组织B. 环境C. 人D. 规范5、下列哪个不是“新组织”的特点( B)。
A.网络化B. 信息化C. 全球化D.扁平化6、组织( C)涉及组织是否“正确地做事”(即“怎么做”)的问题。
A.效益B.效能C.效率D.效果二、多项选择1、组织行为学的特点( AC )A边缘性B综合性C两重性D科学性E实践性2、组织和管理的关系( ABCD )A 任何组织都需要管理B 管理的目标是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C 管理工作的效果通过组织效率和组织效能来衡量D 组织的发展演变是管理思想发展、管理技术提高的源泉3、一般来说,组织的存在应该具备3个条件,它们是( ABC)A组织是人组成的集合B组织是适应于目标的需要C组织通过专业分工和协调来实现目标D组织是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的系统性安排4、以应用广度为原则,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可以分为( ABCD )A 理论性研究B 应用性研究C 服务性研究D 行动研究5、任何一个组织的存在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ABC )A人组成的集合B适应于目标的需要C通过专业分工和协调来实现目标D不受任何环境影响E无需管理6、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有(ABE )A调查法B实验法C测验法D个案分析法E模型分析法7、按研究目标,可以把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分为( ABC )A描述性研究B因果性研究C预测性研究D服务性研究E行动研究8、作为一名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管理技能包括( ACD ) A技术技能B沟通技能C 人际技能D概念技能E研究技能9、“新组织”的特点有(ABCDE )A网络化B扁平化C灵活化D多元化E全球化三、判断题1、欧文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试图在企业中建立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被称为人际关系之父( √)2、梅奥等人的霍桑试验揭示了人群关系是提升劳动生产率的重大因素。
(9-11章)自考组织行为学(过程考核)阶段测验四

7、最先提出路径—目标理论的是( )。
A、布莱克和莫顿
B、弗莱西曼
C、费德勒
D、罗伯特·豪斯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716489,点击提问】
解析:本题考查路径—目标理论。路径一目标理论是权变理论的一种,由多伦多大学的组织行为学教授罗伯特·豪斯最先提出。参见教材P221。
5、关于经验型学习的作用,表述正确的是( )。
A、不利于摒弃消极的态度、思想和行为
B、不利于提升人际沟通能力
C、影响学习者的价值观、信念及态度,并增强其理解能力
D、不利于提升复杂性的决策、评估和综合的认知技能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得 分:3.0 分
A、无能、不合格的领导者
B、较仁慈的领导者
C、较严厉的领导者
D、高效、成功的领导者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716512,点击提问】
解析:本题考查领导行为理论。领导者注意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建立良好的工作秩序和责任制,同时关心、爱护下属,经常与下属交流信息、思想,想方设法调动下属的积极性,在下属心目中可敬可亲。这种领导者是高效、成功的领导者。参见教材P219。
15、社交的需要亦称( )。
A、生理的需要
B、归属和爱的需要
C、安全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得 分:3.0 分
【答疑编号10716560,点击提问】
解析:本题考查需要层次理论。社交的需要,亦称归属和爱的需要。参见教材P235。
16、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 )起着中间过渡作用。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组织行为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第一章测试1【判断题】(2分)必须要有建筑和设备才能被称为一个组织。
A.对B.错2【判断题】(2分)所有组织都需要有一个目标,无论是生产钢铁或运营电商。
A.对B.错3【判断题】(2分)社会群体只有在他们的成员对期望达成的目标具有一直认同时,才被称为组织。
A.错B.对4【判断题】(2分)大多数组织的活动可能会从三个层次进行分析:个人、群体和组织。
A.错B.对5【判断题】(2分)生产率是指效果。
A.错B.对6【单选题】(2分)组织公民行为是指:A.组织是属于特定国家的,而不是一个全球性实体B.组织对社会的义务C.员工投票选举公司总裁的权力D.员工超出正常工作职责的行为7【单选题】(2分)超出正常工作职责的员工行为:A.B.通常是自觉性不够的员工做出的B.A.应被组织领导劝阻C.D.在小公司中常见,但在大公司中不存在D.C.是外向性格员工最重要的特点E.E.被称为组织公民行为第二章测试1【判断题】(2分)负强化发生在对结果的引进提高或维持一个行为的频率或未来的可能性的时候。
A.对B.错2【判断题】(2分)惩罚减少了未来行为的频率,而消极强化增加或维持了未来行为的频率。
A.错B.对3【判断题】(2分)正强化与负强化的区别之一是二者都使得期望的行为增加。
A.对B.错4【判断题】(2分)负强化与惩罚的共同之处是二者都对行为对象施加了厌恶刺激。
A.对B.错5【判断题】(2分)消退减少了未来的行为频率。
A.错B.对6【单选题】(2分)成功完成一个重要项目后收到奖金是?A.负强化B.正强化C.惩罚D.消退E.工作满意度7【单选题】(2分)以下哪一项是惩罚的例子?A.你的上司在你连续几周早到后停止抱怨你迟到B.你的上司在你取得当月最高销量后没有说什么C.组织从你的薪水中拿走一部分填补因你粗心弄坏的机器的费用D.公司在与一个重要客户签订合约后宣布对你工作的赞赏8【单选题】(2分)以下哪一项通过在一项期望的行为发生后移除消极刺激而增加这项行为未来发生的频率?A.正强化B.惩罚C.负强化D.消退9【单选题】(2分)当引进后果会增加或维持一项期望的行为的发生频率时,以下哪一项会发生?A.惩罚B.正强化C.负强化D.工作满意度E.消退10【单选题】(2分)大多数情况下,应该用以下哪一条减少期望行为?A.消退B.正强化C.负强化第三章测试1【判断题】(2分)态度包括以下三个要素:情绪、信念和行为。
版自考组织行为学第十一章章节真题及答案

第十一章一、单项选择题(201504)21、提出双因素理论的学者是( C )11A、马斯洛B、麦格雷戈C、赫兹伯格D、麦克里兰(201504)22、OEC模式的理论基础是( A )11A、期望理论B、双因素理论C、公平理论D、需要层次理论(201510)20、预先告知某种不合要求的行为或不良绩效可能引起的后果,使员工避免不符合要求的行为以免发生令人不愉快的事件的是( B )11A、正强化B、负强化C、自然消退D、惩罚(201510)21、激励一保健因素理论的提出者是( C )11A、亚当斯B、斯金纳C、赫兹伯格D、马斯洛(201604)17、在组织行为学中,把权力、成就、情谊等这类动机称为( B )11A、原始动机B、习得动机C、一般动机D、生理性动机(201604)18、按照双因素理论属于激励因素的是( A )11A、工作内容B、工作环境C、工资待遇D、职务保障(201604)19、职业生活质量的理论基础是( B )11A、过程型激励理论B、内容型激励理论C、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D、强化型激励理论(201610)23、期望理论属于( D )11A、内容型激励理论B、混合型激励理论C、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D、过程型激励理论(201710)22、人的工作绩效不仅取决于其能力的大小,还取决于( A )11A、激励的水平B、需要的强弱C、目标的高低D、成就的大小(201710)23、麦克利兰认为,除了人的基本生理需要,人还有三种需要,一是友谊需要,二是权力需要,三是( A )11A、成就需要B、尊重需要C、安全需要D、自我实现需要(201710)24、一般来讲,可以使员工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的激励是( B )11A、内在激励B、外在激励C、公平激励D、归因激励二、多项选择题(201610)30、激励的影响因素有( ABCD )11A、激励时机B、激励频率C、激励程度D、激励方向E、激励环境(201704)29、影响激励效果的因素有(ABCD )11A、激励时机B、激励频率C、激励程度D、激励方向E、激励环境(201710)30、强化理论的强化类型有(ABCE )11A、正强化B、负强化C、惩罚D、归因E、自然消退三、名词解释(201704)35、内在激励11答:内在激励是指个体在工作时,以从工作本身获得的满足感作为激励手段,从而影响人的行为四、简答题(201504)39、简述公平理论的基本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社交需要,人是社会的一员,需要友谊和群体的归宿感,人际交往需要彼此同情、互助
和赞许。
(4)尊重需要,包括要求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自己具有内在的自尊心。
(5)自我实现需要,指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对生活的期望,从而对生活和工作真正感 到很有意义。
的工作成绩而得到的奖励,对未来发展的期望, 职务上的责任感。激励因素满足了可以对员
工的行为得到良好的激励作用。
(201704)41、简述双因素理论的主要内容。11
答:(1)造成员工不满意的原因主要是工资报酬、 工作条件、人际关系等与工作环境有关的 一类因素,这类因素没有激励人的作用,但带有预防性,能保持人的积极性、维持工作现状 的作用,这类因素被称为保健因素。
人都潜藏着这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 但在丌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丌 同的。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 人的需要是从外部得来的满足 逐渐向内在得到的满足转化。 低层次的需要基本得到满足以后, 它的激励作用就会降低, 其 优势地位将不再保持下去, 高层次的需要会取代它成为推动行为的主要原因。 有的需要一经 满足,便丌能成为激发人们行为的起因,于是被其他需要取而代之。
(3)当某一层次的需要得到相对满足时,其激发动机的作用随之减弱或消失,此时上一级 的较高层次的需要成为新的激励因素。
(4)当一种迫切的需要未被满足时,它将成为支配行为的优势需要。
四、 论述题
(201510)42、联系实际谈谈你对需要层次理论的“层次性”、“普遍性”和“主导性”的
理解。11
答:(1)生理需要,是个人生存的基本需要。如吃、喝、住处。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 马斯洛从人 的需要出发探索人的激励和研究人的行为, 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马斯洛指出了人的需要是由 低级向高级丌断发展的, 这一趋势基本上符合需要发在马斯洛看来, 人类价值体系存在两类 不同的需要, 一类是沿生物谱系上升方向逐渐变弱的本能戒冲动, 称为低级需要和生理需要。 一类是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戒需要,称为高级需要。
A、工作内容B、工作环境C
(201604)19、 职业生活质量的理论基础是(
A、过程型激励理论
C、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201610)23、期望理论属于(
A、内容型激励理论
C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一般动机
A)11工资待遇
)11
D
)11
内容型激励理论 强化型激励理论
、混合型激励理论
、过程型激励理论
(201710)22、人的工作绩效不仅取决于其能力的大小,还取决于(
A、激励的水平B需要的强弱
C、目标的高低D、成就的大小
(201710)23、麦克利兰认为,除了人的基本生理需要,人还有三种需要, 二是权力需要,三是(A)11
A、成就需要B尊重需要
C、安全需要D、自我实现需要
(201710)24、一般来讲,可以使员工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的激励是(
A、内在激励B、外在激励
第十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201504)21、
A、马斯洛 (20Hale Waihona Puke 504)22、A、期望理论
(201510) 符合要求的
A、正强化
(201510)
A、亚当斯
(201604)
A、原始动机
提出双因素理论的学者是(
B、麦格雷戈
OEC模式的理论基础是(
B、双因素理论
C、
)
C、
)11赫兹伯格
11
公平理论
20、
D、麦克里兰
影响人们行为的因素主要有两类: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保健因素是那些与人们的不满情绪
有关的因素,如公司的政策,管理和监督,人际关系、工作条件。保健因素只能起到保持人 的积极性、维持工作现状的作用,但是不能对员工起到激励的作业。激励因素是指那些与人
们的满意情绪有关的因素。 包括工作表现机会和工作带来的愉快,工作的成就感,由于良好
C、公平激励
、马斯洛
B)11、生理性动机
、职务保障
)11
是友谊需要,
B)11
D、归因激励
二、多项选择题
(201610)30、激励的影响因素有(ABCD)11
A、激励时机
B、激励频率
C
、激励程度
D激励方向
E、激励环境
(201704)29、
影响激励效果的因素有(ABCD
)11
A、激励时机
B、激励频率
C、激励程度
D、激励方向
E、激励环境
(201710)30、
强化理论的强化类型有(ABCE
)11
A、正强化
B、
负强化
C、惩罚
D、
归因
E、自然消退
三、名词解释
(201704)35、内在激励11
答:内在激励是指个体在工作时,以从工作本身获得的满足感作为激励手段,从而影响人的
行为
四、简答题
(201504)39、简述公平理论的基本内容。11
D、
需要层次理论
预先告知某种不合要求的行为或不良绩效可能引起的后果,使员工避免不 行为以免发生令人不愉快的事件的是(
B、负强化C
激励一保健因素理论的提出者是(
B、斯金纳C
21、
17、
B)11
自然消退
C)11
赫兹伯格
、惩罚
在组织行为学中,把权力、成就、情谊等这类动机称为
B、习得动机C
(201604)18、按照双因素理论属于激励因素的是
答:公平理论强调对报酬的公平感觉,指出公平感是一种主观感觉,是人通过自身与他人,
或现状与历史的对照, 产生的公平知觉和相关情感体验。可分为二种类型:主观不公平感和
客观不公平感。企业应采用针对性措施。
(201604)40、 简述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的基本内容。11
答:双因素理论的主要内容: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提出的,认为
(201710)41、简述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内容。11
答:(1)人的需要大致有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 需^<。
(2)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属于低层次需要,尊重和自我实现需要属于高层次需要,社交需
要起着中间过渡作用。 人的需要次序由低至高逐级发展,自我实现需要是人类需要发展的顶 峰。
(2)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使员工感到满意的与工作内容有关的 一类因素,被称为激励因素。
(3)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满意,不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不满意。引起员工满意-没有满
意的是激励因素,弓I起员工不满意-没有不满意的是保健因素
(4) 对员工的激励可分为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内在激励是指一个人在进行工作时从工 作本身得到的某种满足,它能促使员工努力工作、积极进取。外在激励是指外部的奖励或在 工作以外获得的间接满足,它只能产生少量的激励作用,并不能持久有效地激发人的积极性